CN117809980A - 电子部件 - Google Patents

电子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09980A
CN117809980A CN202311263275.XA CN202311263275A CN117809980A CN 117809980 A CN117809980 A CN 117809980A CN 202311263275 A CN202311263275 A CN 202311263275A CN 117809980 A CN117809980 A CN 1178099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nal electrode
electrode
internal
electronic component
axis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6327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渡边笃
奥井保弘
永岛义崇
斋藤真也
渡边康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D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D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DK Corp filed Critical TD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8099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099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002Details
    • H01G4/005Electrodes
    • H01G4/012Form of non-self-supporting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002Details
    • H01G4/228Terminals
    • H01G4/232Terminals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a stacked or rolled capaci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002Details
    • H01G4/228Terminals
    • H01G4/232Terminals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a stacked or rolled capacitor
    • H01G4/2325Terminals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a stacked or rolled capacito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30Stacked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002Details
    • H01G4/005Electrodes
    • H01G4/008Selection of materials
    • H01G4/0085Fried electr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 Ceramic Capacitors (AREA)

Abstract

电子部件具备:素体,具有在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一及第二主面、在第二方向相对的第一及第二端面、在第三方向相对的第一及第二侧面;第一端子电极,形成于第一端面;第二端子电极,形成于第二端面;第一内部电极,设置在素体内,在第一端面与第一端子电极连接;第二内部电极,设置在素体内,在第二端面与第二端子电极连接;第三内部电极,设置在素体内,向第一侧面引出;第四内部电极,设置在素体内,向第二侧面引出,第三和第四内部电极至少经由形成于第一及第二侧面的外部连结导体电连接,在第一方向,第一内部电极不与第二及第四内部电极相对,与第三内部电极相对,在第一方向,第二内部电极不与第一及第三内部电极相对,与第四内部电极相对。

Description

电子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部件。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电子部件,已知有日本特开2019-46876号公报所记载的电子部件。该电子部件具备素体和一对端子电极。在素体的内部以构成两组电容器部的方式形成有内部电极。在素体内形成有以分离的方式排列的第一内部电极及第二内部电极、和与这些内部电极相对的第三内部电极。
发明内容
在此,要求提高具有在素体的内部串联连接的多个电容器部的电子部件的性能。
本发明为了解决这样的技术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性能的具有串联连接的多个电容器部的电子部件。
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子部件,具备:素体,其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主面及第二主面、在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以及在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第一端子电极,其形成于第一端面;第二端子电极,其形成于第二端面;第一内部电极,其设置在素体内,在第一端面与第一端子电极连接;第二内部电极,其设置在素体内,在第二端面与第二端子电极连接;第三内部电极,其设置在素体内,向第一侧面引出;第四内部电极,其设置在素体内,向第二侧面引出,第三内部电极和第四内部电极至少经由形成于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的外部连结导体电连接,在第一方向上,第一内部电极不与第二内部电极及第四内部电极相对,而与第三内部电极相对,在第一方向上,第二内部电极不与第一内部电极及第三内部电极相对,而与第四内部电极相对。
在该电子部件中,与第一端子电极连接的第一内部电极与第三内部电极相对,与第二端子电极连接的第二内部电极与第四内部电极相对。在此,第三内部电极和第四内部电极至少经由形成于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的外部连结导体电连接。通过这样的结构,由第一内部电极及第三内部电极构成的电容器部和由第二内部电极及第四内部电极构成的电容器部成为经由外部连结导体串联连接的状态,因此,能够提高可靠性。另外,通过使用端子电极和外部连结导体,能够测定检查各电容器部中的短路不良的有无。另外,第一内部电极不与第二内部电极及第四内部电极相对,第二内部电极不与第一内部电极及第三内部电极相对。即,在一电容器部和另一电容器部之间不存在将彼此的内部电极连接的连结部分。因此,能够抑制在一电容器部产生的裂纹沿着连结部分到达另一电容器部。因此,能够抑制裂纹进入双方电容器部而短路。由此,能够提高具有串联连接的多个电容器部的电子部件的性能。
也可以是第一内部电极及第二内部电极配置于层叠的内部电极中的最外层。在此,第一内部电极及第二内部电极配置于层叠的内部电极中的最外层。在该情况下,在各主面上最靠近第一端子电极的内部电极成为与第一端子电极相同极性的第一内部电极,最靠近第二端子电极的内部电极成为与第二端子电极相同极性的第二内部电极。因此,能够抑制最外层的内部电极和不同极性的端子电极之间的表面泄漏。
也可以是从第一方向观察,素体具有未形成有内部电极的间隙部。在该情况下,能够抑制在一电容器部产生的裂纹向另一电容器部的前进。
也可以是间隙部的第二方向上的宽度为素体的层间厚度以上。在该情况下,在间隙部中,能够确保层间的电压击穿以上的耐压性。
也可以是外部连结导体延伸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及第一主面,在第二主面上,外部连结导体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在第三方向上分离。在该情况下,在第二主面上,形成相对于外部连结导体露出的露出部。因此,能够在安装时用器具吸引该露出部而输送电子部件。
也可以是从第一方向观察,外部连结导体被配置为不与第一内部电极及第二内部电极重叠。在该情况下,能够抑制在外部连结导体和第一内部电极及第二内部电极之间产生寄生电容。
也可以是第一端子电极及第二端子电极包含导电性树脂层。在该情况下,通过缓和安装基板的挠曲引起的应力的影响,能够提高电子部件的可靠性。
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子部件,具备:素体,其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主面及第二主面、在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以及在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第一端子电极,其形成于第一端面;第二端子电极,其形成于第二端面;第一内部电极,其设置在素体内,在第一端面与第一端子电极连接;第二内部电极,其设置在素体内,在第二端面与第二端子电极连接;第三内部电极,其设置在素体内,向第一侧面引出;第四内部电极,其设置在素体内,向第二侧面引出;第五内部电极,其设置在素体内,且在第二方向上配置于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内部电极之间,向第一侧面引出;第六内部电极,其设置在素体内,且在第二方向上配置于第三内部电极和第四内部电极之间,向第二侧面引出,第三内部电极和第六内部电极至少经由形成于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的第一外部连结导体电连接,第四内部电极和第五内部电极至少经由形成于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的第二外部连结导体电连接,在第一方向上,第一内部电极不与第二内部电极、第四内部电极、第五内部电极及第六内部电极相对,而与第三内部电极相对,在第一方向上,第二内部电极不与第一内部电极、第三内部电极、第五内部电极及第六内部电极相对,而与第四内部电极相对,在第一方向上,第五内部电极不与第一内部电极、第二内部电极、第三内部电极及第四内部电极相对,而与第六内部电极相对。
在该电子部件中,与第一端子电极连接的第一内部电极与第三内部电极相对,与第二端子电极连接的第二内部电极与第四内部电极相对,第五内部电极与第六内部电极相对。在此,第三内部电极和第六内部电极至少经由形成于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的第一外部连结导体电连接。另外,第四内部电极和第五内部电极至少经由形成于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的第二外部连结导体电连接。通过这样的结构,由第一内部电极及第三内部电极构成的电容器部、由第五内部电极及第六内部电极构成的电容器部、以及由第二内部电极及第四内部电极构成的电容器部成为经由第一外部连结导体及第二外部连结导体串联连接的状态,因此,能够提高可靠性。另外,第一内部电极不与第二内部电极、第四内部电极、第五内部电极及第六内部电极相对。第二内部电极不与第一内部电极、第三内部电极、第五内部电极及第六内部电极相对。第五内部电极不与第一内部电极、第二内部电极、第三内部电极及第四内部电极相对。即,在相邻的一电容器和另一电容器之间不存在将彼此的内部电极连接的连结部分。因此,能够抑制在一电容器部产生的裂纹沿着连结部分到达另一电容器部。因此,能够抑制裂纹进入相邻的双方电容器部而短路。由此,能够提高具有串联连接的多个电容器部的电子部件的性能。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可以提高性能的具有串联连接的多个电容器部的电子部件。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施方式的电子部件的俯视图,图1(b)是本实施方式的电子部件的主视图。
图2(a)是沿着图1(a)所示的IIa-IIa线的截面图,图2(b)是沿着图1(b)所示的IIb-IIb线的截面图。
图3(a)是表示第一内部电极及第二内部电极的图,图3(b)是表示第三内部电极及第四内部电极的图,图3(c)是表示第一内部电极及第二内部电极和第三内部电极及第四内部电极重叠的情形的图。
图4(a)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电子部件的截面图,图4(b)是表示比较例的电子部件的截面图。
图5(a)(b)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电子部件的截面图,图5(c)(d)是表示比较例的电子部件的截面图。
图6是表示变形例的电子部件的图。
图7是表示变形例的电子部件的图。
图8是表示变形例的电子部件的图。
图9是表示变形例的电子部件的图。
图10是表示变形例的电子部件的内部电极的图。
符号的说明
2…素体、2a…第一主面、2b…第二主面、2c…第一端面、2d…第二端面、2e…第一侧面、2f…第二侧面、3…第一端子电极、4…第二端子电极、6…外部连结导体、6A…第一外部连结导体、6B…第二外部连结导体、11…第一内部电极、12…第二内部电极、13…第三内部电极、14…第四内部电极、15…第五内部电极、16…第六内部电极、100、300…电子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此外,在说明中,对相同要素或具有相同功能的要素使用相同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首先,参照图1~图3,对本实施方式的电子部件10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a)是本实施方式的电子部件的俯视图,图1(b)是本实施方式的电子部件的主视图。图2(a)是沿着图1(a)所示的IIa-IIa线的截面图,图2(b)是沿着图1(b)所示的IIb-IIb线的截面图。
图3(a)是表示第一内部电极及第二内部电极的图,图3(b)是表示第三内部电极及第四内部电极的图,图3(c)是表示第一内部电极及第二内部电极和第三内部电极及第四内部电极重叠的情形的图。在图3(c)中,第三内部电极及第四内部电极由假想线表示。
此外,在之后的说明中,有时对电子部件100设定XYZ坐标系进行说明。Z轴方向(第一方向)是下述的内部电极层叠的层叠方向。Z轴方向是在安装时与作为安装对象的电路基板的表面正交的方向。X轴方向(第二方向)是与Z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且是在安装时与电路基板的表面平行的方向。另外,X轴方向与素体2延伸的长边方向对应。Y轴方向(第三方向)是与Z轴方向及X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且是在安装时与电路基板的表面平行且与X轴方向正交的方向。在图1中,上侧为Z轴方向的正侧,下侧为Z轴方向的负侧。
如图1所示,电子部件100具备素体2、第一端子电极3、第二端子电极4以及外部连结导体6。如图2所示,电子部件100在素体2内具备第一内部电极11、第二内部电极12、第三内部电极13以及第四内部电极14。
如图1所示,素体2是沿着作为长边方向的X轴方向延伸的长方体的部件。素体2具有在Z轴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主面2a及第二主面2b、在X轴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面2c及第二端面2d、以及在Y轴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侧面2e及第二侧面2f。第一主面2a配置于Z轴方向的负侧,第二主面2b配置于Z轴方向的正侧。第一端面2c配置于X轴方向的负侧,第二端面2d配置于X轴方向的正侧。第一侧面2e配置于Y轴方向的负侧,第二侧面2f配置于Y轴方向的正侧。其中,第一主面2a成为在安装时与安装基板相对的安装面。
素体2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在此,具有X轴方向的尺寸大于Z轴方向及Y轴方向的尺寸的长方体形状。在长方体形状中包含角部及棱线部进行倒角的长方体的形状、及角部及棱线部进行圆化的长方体的形状。例如可以是,素体2的X轴方向的长度为0.5~7.7mm,Y轴方向的长度为0.29~4.7mm,Z轴方向的长度为0.29~4.0mm。
在素体2中,在Z轴方向上将多个电介质层(图2(a)所示的电介质层5)层叠而构成。各电介质层例如由包含电介质材料(BaTiO3系、Ba(Ti,Zr)O3系、或(Ba,Ca)TiO3系等电介质陶瓷)的陶瓷生片的烧结体构成。在实际的素体2中,各电介质层5一体化到各电介质层5之间的边界无法辨识的程度。
端子电极3、4被设置为覆盖素体2的端面2c、2d。端子电极3、4是用于将其它部件和电子部件100电连接的部分。端子电极3、4具有主体部3a、4a和绕入部3b、4b。主体部3a、4a形成于素体2的端面2c、2d。主体部3a、4a被形成为覆盖端面2c、2d的整个面。绕入部3b、4b被形成为从主体部3a、4a向主面2a、2b及侧面2e、2f绕入。绕入部3b被形成为覆盖主面2a、2b及侧面2e、2f中的第一端面2c附近的一部分。绕入部4b被形成为覆盖主面2a、2b及侧面2e、2f中的第二端面2d附近的一部分。
外部连结导体6是在素体2的外部将第三内部电极13和第四内部电极14连结的导体。外部连结导体6形成于素体2中X轴方向的大致中央位置。外部连结导体6以从端子电极3、4在X轴方向上分离的状态形成。从X轴方向观察,外部连结导体6以包围素体2的方式形成为大致コ字状(参照图2(b))。外部连结导体6延伸到第一侧面2e、第二侧面2f及第一主面2a。外部连结导体6在侧面2e、2f上遍及Z轴方向的全长延伸。外部连结导体6在第一主面2a上遍及Y轴方向的全长延伸。外部连结导体6形成于第二主面2b中的侧面2f附近的一部分和侧面2e附近的一部分。在第二主面2b上,外部连结导体6的Y轴方向的负侧的端部6a和正侧的端部6b在Y轴方向上分离。由此,第二主面2b的中央位置附近的区域成为相对于外部连结导体6露出的状态。
端子电极3、4及外部连结导体6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也可以包含铜。另外,端子电极3、4及外部连结导体6可以是铜烧附层,也可以在这些烧附层之上形成Ni镀层、Sn镀层等。另外,端子电极3、4也可以包含银等材料的导电性树脂层。
如图2所示,内部电极11、12、13、14为与XY平面平行地扩展的平板状的导体图案。内部电极11、12、13、14在Z轴方向上形成多个。第一内部电极11设置于素体2内的X轴方向的负侧的区域,在第一端面2c与第一端子电极3连接。第二内部电极12设置于素体2内的X轴方向的正侧的区域,在第二端面2d与第二端子电极4连接。第一内部电极11和第二内部电极12配置在同一面内。即,第一内部电极11和第二内部电极12形成在同一电介质层5上,Z轴方向上的位置相同。在层叠前的状态下,在电介质层5的陶瓷生片上形成第一内部电极11及第二内部电极12的导体图案。
第三内部电极13设置于素体2内的X轴方向的负侧的区域,被向第一侧面2e引出(参照图3(b))。第四内部电极14设置于素体2内的X轴方向的正侧的区域,被向第二侧面2f引出(参照图3(b))。第三内部电极13和第四内部电极14配置在同一面内。即,第三内部电极13和第四内部电极14形成在同一电介质层5上,Z轴方向上的位置相同。在层叠前的状态下,在电介质层5的陶瓷生片上形成第三内部电极13及第四内部电极14的导体图案。第三内部电极13和第四内部电极14经由外部连结导体6电连接。
如图3(c)所示,在Z轴方向上,第一内部电极11不与第二内部电极12及第四内部电极14相对,而与第三内部电极13相对。在Z轴方向上,第二内部电极12不与第一内部电极11及第三内部电极13相对,而与第四内部电极14相对。第一内部电极11及第二内部电极12被配置为在X轴方向上与第二内部电极12及第四内部电极14隔开间隙而分离。
参照图3,对各内部电极11、12、13、14的具体形状的一例进行说明。如图3(a)所示,第一内部电极11从第一端面2c朝向素体2的中央位置向X轴方向的正侧延伸。第一内部电极11的X轴方向上的内侧(X轴方向的正侧)的缘部11a以随着从Y轴方向的负侧朝向正侧而朝向X轴方向的负侧的方式倾斜。第一内部电极11的X轴方向的负侧的缘部从第一端面2c露出并与第一端子电极3连接。第一内部电极11的Y轴方向的负侧的缘部从第一侧面2e分离并形成为平行。第一内部电极11的Y轴方向的正侧的缘部从第二侧面2f分离并形成为平行。
第二内部电极12从第二端面2d朝向素体2的中央位置向X轴方向的负侧延伸。第二内部电极12的X轴方向上的内侧(X轴方向的负侧)的缘部12a以随着从Y轴方向的负侧朝向正侧而朝向X轴方向的负侧的方式倾斜。第二内部电极12的缘部12a与第一内部电极11的缘部11a在沿X轴方向分离的状态下形成为平行。第二内部电极12的X轴方向的正侧的缘部从第二端面2d露出并与第二端子电极4连接。第二内部电极12的Y轴方向的负侧的缘部从第一侧面2e分离并形成为平行。第二内部电极12的Y轴方向的正侧的缘部从第二侧面2f分离并形成为平行。第二内部电极12的Y轴方向的两侧的缘部与第一内部电极11的Y轴方向的两侧的缘部在Y轴方向上配置于相同位置。
如图3(b)所示,第三内部电极13具备主体部21和引出部22。从Z轴方向观察,主体部21是具有与第一内部电极11同样的外形且被配置为与第一内部电极11重叠的部分。因此,主体部21的X轴方向的正侧的缘部21a具有与第一内部电极11的缘部11a相同的形状。主体部21的X轴方向的负侧的缘部从第一端面2c向X轴方向的正侧分离。引出部22通过从主体部21向Y轴方向的负侧延伸并在第一侧面2e露出而与外部连结导体6连接。引出部22在以从主体部21的缘部21a连续的方式倾斜的状态下向Y轴方向的负侧延伸。
第四内部电极14具备主体部23和引出部24。从Z轴方向观察,主体部23是具有与第二内部电极12同样的外形且被配置为与第二内部电极12重叠的部分。因此,主体部23的X轴方向的负侧的缘部23a具有与第二内部电极12的缘部12a相同的形状。主体部23的X轴方向的正侧的缘部从第二端面2d向X轴方向的正侧分离。引出部24通过从主体部23向Y轴方向的正侧延伸并在第二侧面2f露出而与外部连结导体6连接。引出部24在以从主体部23的缘部23a连续的方式倾斜的状态下向Y轴方向的正侧延伸。
由此,如图2(a)所示,在素体2的内部,在X轴方向的负侧的区域形成电容器部10A,在X轴方向的正侧的区域形成电容器部10B。电容器部10A是通过将多个第一内部电极11和多个第三内部电极13交替层叠而形成的。电容器部10B是通过将多个第二内部电极12和多个第四内部电极14交替层叠而形成的。
从Z轴方向观察,素体2具有未形成有内部电极11、12、13、14的间隙部25。间隙部25形成于电容器部10A和电容器部10B之间。具体而言,间隙部25是通过第一内部电极11的缘部11a和第二内部电极12的缘部12a之间的间隙、及第三内部电极13的缘部21a和第四内部电极14的缘部23a之间的间隙在Z轴方向上连续而形成的。间隙部25的X轴方向上的宽度为素体2的层间厚度以上。层间厚度是指电介质层5的一片的厚度,由内部电极11、13间的厚度及内部电极12、14间的厚度规定。层间厚度被设定为1~50μm左右。与此相对,间隙部25的宽度被设定为1~1000μm左右。
第一内部电极11及第二内部电极12配置于层叠的内部电极中的最外层。即,配置于素体2的内部的内部电极中配置于最靠Z轴方向的正侧的是第一内部电极11及第二内部电极12,配置于最靠Z轴方向的负侧的是第一内部电极11及第二内部电极12。
参照图4(a),对电容器部10A、10B的极性进行说明。如图4(a)所示,在电子部件100的安装时,将第一端子电极3设为正极性,将第二端子电极4设为负极性。第三内部电极13和第四内部电极14因为经由外部连结导体6连接,所以成为相同电位。此时,在电容器部10A中,与第一端子电极3连接的第一内部电极11成为正极性,第三内部电极13成为负极性。另一方面,在电容器部10B中,与第二端子电极4连接的第四内部电极14成为正极性,第二内部电极12成为负极性。这样,电容器部10A和电容器部10B以串联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和第二端子电极4之间的状态存在。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电子部件100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首先,对比较例的电子部件进行说明。图5(c)是表示比较例的电子部件200的素体2的内部结构的概略截面图。电子部件200具备同时形成第一电容器部10A及第二电容器部10B的内部电极115取代由本实施方式的外部连结导体连结的第三内部电极13及第四内部电极14。内部电极115以与第一内部电极11及第二内部电极12双方相对的方式延伸。因此,未在素体2形成间隙部25,电极115具有将第一电容器部10A和第二电容器部10B连结的连结部分CT。在这样的电子部件200中,因为没有外部连结导体,所以在第一电容器部10A及第二电容器部10B中的一方短路的情况下,不能检测到该短路。另外,在产生在一第一电容器部10A产生的裂纹CR的情况下,该裂纹CR可能沿着连结部分CT到达另一第二电容器部10B。在该情况下,由于一第一电容器部10A的短路的影响,双方电容器部10A、10B会短路。
图5(d)是具有日本特开2019-46876号公报所公开的结构的比较例的电子部件250的概略截面图。该电子部件250在层叠方向上具有电容器部10A、10B。在电子部件250中能够进行各电容器部10A、10B各自的短路的检测,但因为层间距离短,所以在产生挠曲裂纹CR的差异中存在双方电容器部10A、10B短路等的可能性。
图4(b)是表示比较例的电子部件150的概略截面图。就电子部件150而言,第三内部电极13和第四内部电极14未形成于同一面,第一内部电极11和第二内部电极12未形成于同一面。在第二电容器部10B中,第四内部电极成为最外层。在该情况下,在第二电容器部10B中,在最外层的第四内部电极(正极)和不同极性的第二端子电极4(负极)之间可能产生表面泄漏。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部件100中,与第一端子电极3连接的第一内部电极11与第三内部电极13相对,与第二端子电极4连接的第二内部电极12与第四内部电极14相对。在此,第三内部电极13和第四内部电极14至少经由形成于第一侧面2e及第二侧面2f的外部连结导体6电连接。通过这样的结构,由第一内部电极11及第三内部电极13构成的第一电容器部10A和由第二内部电极12及第四内部电极14构成的第二电容器部10B成为经由外部连结导体6串联连接的状态,因此,能够提高可靠性。例如,如图5(a)所示,即使在第一电容器部10A产生裂纹CR而短路,第二电容器部10B也能够继续使用。另外,通过使用第一端子电极3和外部连结导体6,能够对第一电容器部10A中的短路不良的有无进行测定检查,通过使用第二端子电极4和外部连结导体6,能够对第二电容器部10B中的短路不良的有无进行测定检查。
另外,第一内部电极11不与第二内部电极12及第四内部电极14相对,第二内部电极12不与第一内部电极11及第三内部电极13相对。即,在一第一电容器部10A和另一第二电容器部10B之间不存在将彼此的内部电极连接的连结部分CT(参照图5(c))。因此,如图5(b)所示,能够抑制在一第一电容器部10A产生的裂纹CR沿着连结部分CT到达另一第二电容器部10B。因此,能够抑制裂纹CR进入双方电容器部10A、10B而短路。
在此,第一内部电极11及第二内部电极12配置于层叠的内部电极中的最外层。在该情况下,如图4(a)所示,在各主面上,最靠近第一端子电极3的内部电极成为与第一端子电极3相同极性的第一内部电极11,最靠近第二端子电极4的内部电极成为与第二端子电极4相同极性的第二内部电极12。因此,能够抑制最外层的内部电极和不同极性的端子电极之间的表面泄漏。由此,能够提高具有串联连接的多个电容器部的电子部件的性能。
从Z轴方向观察,素体2也可以具有未形成有内部电极的间隙部25。在该情况下,能够抑制在一第一电容器部10A产生的裂纹向另一第二电容器部10B前进。
间隙部25的X轴方向上的宽度可以为素体2的层间厚度以上。在该情况下,在间隙部25中,能够确保层间的电压击穿以上的耐压性。另外,间隙部25的X轴方向上的宽度没有特别限制,可以设为任意的大小。例如,间隙部25的X轴方向上的宽度也可以是素体2的Y轴方向的尺寸的1%以上。
也可以是,外部连结导体6延伸到第一侧面2e、第二侧面2f及第一主面2a,在第二主面2b上,外部连结导体6的一端部6a和另一端部6b在Y轴方向上分离。在该情况下,在第二主面2b形成有相对于外部连结导体6露出的露出部46(参照图1(a))。因此,能够在安装时用器具吸引该露出部46而输送电子部件100。
第一端子电极3及第二端子电极4可以包含导电性树脂层。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缓和安装基板的挠曲引起的应力的影响的效果来提高电子部件100的可靠性。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
外部连结导体6的结构不限于图2(b)所示的结构,例如可以采用图6所示的结构。图6所示的外部连结导体6具有遍及整周包围素体2的结构。具体而言,外部连结导体6在第二主面2b上以不形成图2(b)那样的露出部46的方式遍及第二主面2b的Y轴方向的全长延伸。
内部电极的形状也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采用图7所示的结构。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第一内部电极11的缘部11a及第二内部电极12的缘部12a与Y轴方向平行地延伸。再有,第三内部电极13的引出部22及第四内部电极14的引出部24从主体部21、23的X轴方向的内侧的端部以相对于Y轴方向倾斜的方式延伸。在该情况下,成为在第一内部电极11和第二内部电极12之间的间隙的部分配置有引出部22、24的结构。
此时,如图7(a)所示,从Z轴方向观察,外部连结导体6可以被配置为不与第一内部电极11及第二内部电极12重叠。即,外部连结导体6的X轴方向上的宽度成为缘部11a、12a间的间隙以下的尺寸。在该情况下,能够抑制在外部连结导体6和第一内部电极11及第二内部电极12之间产生寄生电容。例如,如图7(b)所示,在外部连结导体6的X轴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缘部11a、12a间的间隙的情况下,可能在外部连结导体6和内部电极11、12重叠的部分产生寄生电容。但是,也可以采用图7(b)的结构。
另外,也可以采用图8所示的结构。如图8(a)所示,内部电极11、12、13、14的缘部11a、12a、21a、23a也可以具有台阶状的形状。另外,如图8(b)所示,内部电极11、12、13、14的缘部11a、12a、21a、23a也可以均具有与Y轴方向平行地延伸的形状。根据图8所示的结构,能够增大内部电极彼此重叠的面积,因此,能够增大静电电容。
另外,也可以采用如图9所示的电子部件300。电子部件300在内部电极11、13和内部电极12、14之间具有第五内部电极15及第六内部电极。第五内部电极15与内部电极11、12形成于同一面内(参照图10(a))。第六内部电极16与内部电极13、14形成于同一面内(参照图10(b))。第五内部电极具有主体部26和向侧面2e引出的引出部27。第六内部电极具有主体部28和向侧面2f引出的引出部29。第五内部电极15的主体部26和第六内部电极16的主体部28在Z轴方向上相对,不与其它内部电极相对。第三内部电极13的引出部22和第六内部电极16的引出部29经由第一外部连结导体6A连接。第四内部电极14的引出部24和第五内部电极15的引出部27经由第二外部连结导体6B连接。由此,如图9(a)所示,按照从X轴方向上的负侧到正侧的顺序,形成第一电容器部10A、第三电容器部10C、第二电容器部10B。在第一电容器部10A和第三电容器部10C之间形成有间隙部25A。在第三电容器部10C和第二电容器部10B之间形成有间隙部25B。
如上所述,在电子部件300中,与第一端子电极3连接的第一内部电极11与第三内部电极13相对,与第二端子电极4连接的第二内部电极12与第四内部电极14相对,第五内部电极15与第六内部电极16相对。在此,第三内部电极13和第六内部电极16至少经由形成于第一侧面2e及第二侧面2f的第一外部连结导体6A电连接。另外,第四内部电极14和第五内部电极15至少经由形成于第一侧面2e及第二侧面2f的第二外部连结导体6B电连接。通过这样的结构,由第一内部电极11及第三内部电极13构成的第一电容器部10A、由第五内部电极15及第六内部电极16构成的第三电容器部10C、以及由第二内部电极12及第四内部电极14构成的第二电容器部10B成为经由第一外部连结导体6A及第二外部连结导体6B串联连接的状态,因此,能够提高可靠性。另外,第一内部电极11不与第二内部电极12、第四内部电极14、第五内部电极15及第六内部电极16相对。第二内部电极12不与第一内部电极11、第三内部电极13、第五内部电极15及第六内部电极16相对。第五内部电极15不与第一内部电极11、第二内部电极12、第三内部电极13及第四内部电极14相对。即,在相邻的一电容器部和另一电容器部之间不存在将彼此的内部电极连接的连结部分。因此,能够抑制在一电容器部产生的裂纹沿着连结部分到达另一电容器部。因此,能够抑制裂纹进入相邻的双方电容器部而短路。由此,能够提高具有串联连接的多个电容器部的电子部件的性能。
素体2的形状具有相互相对的一对主面、及在主面间延伸的侧面即可,不限于长方体形状。
[方式1]
一种电子部件,具备:
素体,其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主面及第二主面、在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以及在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
第一端子电极,其形成于上述第一端面;
第二端子电极,其形成于上述第二端面;
第一内部电极,其设置在上述素体内,在上述第一端面与上述第一端子电极连接;
第二内部电极,其设置在上述素体内,在上述第二端面与上述第二端子电极连接;
第三内部电极,其设置在上述素体内,向上述第一侧面引出;
第四内部电极,其设置在上述素体内,向上述第二侧面引出,
上述第三内部电极和上述第四内部电极至少经由形成于上述第一侧面及上述第二侧面的外部连结导体电连接,
在上述第一方向上,上述第一内部电极不与上述第二内部电极及上述第四内部电极相对,而与上述第三内部电极相对,
在上述第一方向上,上述第二内部电极不与上述第一内部电极及上述第三内部电极相对,而与上述第四内部电极相对。
[方式2]
根据方式1所述的电子部件,其中,上述第一内部电极及上述第二内部电极配置于层叠的内部电极中的最外层。
[方式3]
根据方式1或2所述的电子部件,其中,从上述第一方向观察,上述素体具有未形成有内部电极的间隙部。
[方式4]
根据方式2所述的电子部件,其中,上述间隙部的上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为上述素体的层间厚度以上。
[方式5]
根据方式1~4中任一方式所述的电子部件,其中,上述外部连结导体延伸到上述第一侧面、上述第二侧面及上述第一主面,在上述第二主面上,上述外部连结导体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在上述第三方向上分离。
[方式6]
根据方式1~5中任一方式所述的电子部件,其中,从上述第一方向观察,上述外部连结导体被配置为不与上述第一内部电极及上述第二内部电极重叠。
[方式7]
根据方式1~6中任一方式所述的电子部件,其中,上述第一端子电极及上述第二端子电极包含导电性树脂层。
[方式8]
一种电子部件,具备:
素体,其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主面及第二主面、在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以及在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
第一端子电极,其形成于上述第一端面;
第二端子电极,其形成于上述第二端面;
第一内部电极,其设置在上述素体内,在上述第一端面与上述第一端子电极连接;
第二内部电极,其设置在上述素体内,在上述第二端面与上述第二端子电极连接;
第三内部电极,其设置在上述素体内,向上述第一侧面引出;
第四内部电极,其设置在上述素体内,向上述第二侧面引出;
第五内部电极,其设置在上述素体内,且在上述第二方向上配置于上述第一内部电极和上述第二内部电极之间,向上述第一侧面引出;
第六内部电极,其设置在上述素体内,且在上述第二方向上配置于上述第三内部电极和上述第四内部电极之间,向上述第二侧面引出,
上述第三内部电极和上述第六内部电极至少经由形成于上述第一侧面及上述第二侧面的第一外部连结导体电连接,
上述第四内部电极和上述第五内部电极至少经由形成于上述第一侧面及上述第二侧面的第二外部连结导体电连接,
在上述第一方向上,上述第一内部电极不与上述第二内部电极、上述第四内部电极、上述第五内部电极及上述第六内部电极相对,而与上述第三内部电极相对,
在上述第一方向上,上述第二内部电极不与上述第一内部电极、上述第三内部电极、上述第五内部电极及上述第六内部电极相对,而与上述第四内部电极相对,
在上述第一方向上,上述第五内部电极不与上述第一内部电极、上述第二内部电极、上述第三内部电极及上述第四内部电极相对,而与上述第六内部电极相对。

Claims (8)

1.一种电子部件,其中,
具备:
素体,其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主面及第二主面、在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以及在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
第一端子电极,其形成于所述第一端面;
第二端子电极,其形成于所述第二端面;
第一内部电极,其设置在所述素体内,在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端子电极连接;
第二内部电极,其设置在所述素体内,在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二端子电极连接;
第三内部电极,其设置在所述素体内,向所述第一侧面引出;及
第四内部电极,其设置在所述素体内,向所述第二侧面引出,
所述第三内部电极和所述第四内部电极至少经由形成于所述第一侧面及所述第二侧面的外部连结导体而电连接,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内部电极不与所述第二内部电极及所述第四内部电极相对,而与所述第三内部电极相对,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内部电极不与所述第一内部电极及所述第三内部电极相对,而与所述第四内部电极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部件,其中,
所述第一内部电极及所述第二内部电极配置于层叠的内部电极中的最外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部件,其中,
从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所述素体具有未形成有内部电极的间隙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部件,其中,
所述间隙部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为所述素体的层间厚度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部件,其中,
所述外部连结导体延伸到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及所述第一主面,在所述第二主面上,所述外部连结导体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部件,其中,
从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所述外部连结导体被配置为不与所述第一内部电极及所述第二内部电极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部件,其中,
所述第一端子电极及所述第二端子电极包含导电性树脂层。
8.一种电子部件,其中,
具备:
素体,其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主面及第二主面、在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以及在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
第一端子电极,其形成于所述第一端面;
第二端子电极,其形成于所述第二端面;
第一内部电极,其设置在所述素体内,在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端子电极连接;
第二内部电极,其设置在所述素体内,在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二端子电极连接;
第三内部电极,其设置在所述素体内,向所述第一侧面引出;
第四内部电极,其设置在所述素体内,向所述第二侧面引出;
第五内部电极,其设置在所述素体内,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配置于所述第一内部电极和所述第二内部电极之间,向所述第一侧面引出;及
第六内部电极,其设置在所述素体内,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配置于所述第三内部电极和所述第四内部电极之间,向所述第二侧面引出,
所述第三内部电极和所述第六内部电极至少经由形成于所述第一侧面及所述第二侧面的第一外部连结导体而电连接,
所述第四内部电极和所述第五内部电极至少经由形成于所述第一侧面及所述第二侧面的第二外部连结导体而电连接,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内部电极不与所述第二内部电极、所述第四内部电极、所述第五内部电极及所述第六内部电极相对,而与所述第三内部电极相对,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内部电极不与所述第一内部电极、所述第三内部电极、所述第五内部电极及所述第六内部电极相对,而与所述第四内部电极相对,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五内部电极不与所述第一内部电极、所述第二内部电极、所述第三内部电极及所述第四内部电极相对,而与所述第六内部电极相对。
CN202311263275.XA 2022-09-30 2023-09-27 电子部件 Pending CN11780998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58416 2022-09-30
JP2022158416A JP2024051994A (ja) 2022-09-30 2022-09-30 電子部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09980A true CN117809980A (zh) 2024-04-02

Family

ID=90432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63275.XA Pending CN117809980A (zh) 2022-09-30 2023-09-27 电子部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12863A1 (zh)
JP (1) JP2024051994A (zh)
CN (1) CN117809980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112863A1 (en) 2024-04-04
JP2024051994A (ja) 2024-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64785B (zh) 层叠电容器及电子部件装置
KR20120058128A (ko) 적층 세라믹 캐패시터
KR101020528B1 (ko) 적층 콘덴서
JP2014103327A (ja) 積層コンデンサ
US20210027949A1 (en) Capacitor component
US8068330B2 (en) Multilayer capacitor
KR101026649B1 (ko) 적층 콘덴서
US8107216B2 (en) Multilayer capacitor
US10755861B2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US7675732B2 (en) Multilayer capacitor array
KR20190116131A (ko) 적층형 커패시터 및 그 실장 기판
CN117809980A (zh) 电子部件
US11373807B2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device
JP6834555B2 (ja) 積層貫通コンデンサ及び電子部品装置
US12033802B2 (en) Multilayer capacitor having sintered electrode layer with wraparound portion
CN114823143B (zh) 层叠电容器
US20240112860A1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CN109473280B (zh) 层叠电容器
JP7003496B2 (ja) 電子部品装置
JP6930114B2 (ja) 電子部品装置
KR102551222B1 (ko) 적층형 커패시터
JP7003495B2 (ja) 積層コンデンサ
KR20190116137A (ko) 적층형 커패시터 및 그 실장 기판
JP2019165143A (ja) 積層コンデンサ、電子部品装置及び積層コンデンサの実装方法
JP2020061430A (ja) 積層コンデン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