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73563A - 一种分体低阻扩容小肠镜及其装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体低阻扩容小肠镜及其装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73563A
CN117773563A CN202410004502.5A CN202410004502A CN117773563A CN 117773563 A CN117773563 A CN 117773563A CN 202410004502 A CN202410004502 A CN 202410004502A CN 117773563 A CN117773563 A CN 1177735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main mirror
imaging module
fixing
p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0450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金华
孙学军
刘丹阳
余均辉
袁永峰
刘晋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Fazhe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Fazhe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Fazhe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Fazhe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00450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735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735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735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一种分体低阻扩容小肠镜及其装配方法,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头段部组装、操作手柄组装、组装插头部分、操作部及插头部总装。本发明主镜外的对称状金属固定鞘,增加空间让步,有利于小肠叠加;金属固定鞘附有亲水涂层,有利于低阻力动力传导,仅仅经口进入,患者耐受程度高;视觉模组与主镜分体,有利于内镜反复消毒;两路操作通道,一路冲洗通道,微创治疗设备可交替操作,利于提升操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分体低阻扩容小肠镜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体低阻扩容小肠镜及其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小肠内窥镜是一种内窥镜检查,可以发现患者小肠内的病变,对小肠疾病有很好的诊断价值。目前临床采用的进口双气囊小肠内窥镜主要由主镜、主机、显示器和附属设备组成。
主镜前端头均有一气孔以连接气囊,对气囊充气和放气,主镜长度2000mm,镜身外径8.5mm,活检通道2.2mm,外套管外径12.2mm,主镜前端头和外套管前段均配有气囊,外套管前段气囊的近端覆有金属环,以便在X射线下可以识别大致位置,外套管的近端有两个导管连接端,一个连接气泵和外套管气囊,来实施对外套管的充气和放气,另一个通向外套管腔内,用于注水来提高外套管与内窥镜之间的润滑性,气囊由乳胶制成,厚度约0.1mm,安装主镜气囊有特殊装置,气囊两端用橡皮圈固定。
双气囊小肠内窥镜工作原理:双气囊小肠内窥镜采用正压、交替工作原理。
具体工作步骤如下:双气囊电子小肠内窥镜刚开始工作时,前后气囊均不充气,先从口腔沿胃及十二指肠进镜,在过十二指肠20~30cm之后对镜身部的气囊充气,使小肠相对固定,然后沿内镜推进辅助套管约50cm,将辅助套管的气囊充气并保持在原位,将镜体前端部气囊的气体抽出并向前推进,再对前端部的气囊充气,将内窥镜的套管向前推进,如此进行相对操作,必要时结合勾拉等技巧,将小肠不断地套在双气囊内窥镜的外套管上。同时还可以根据实际实际情况进行活检、黏膜标记、息肉切除等治疗。经口联合经***双向对接完成全小肠检查。
目前,上述设备存在以下不足:
1.由于检查时需要按照上述过程不断进行充气、推进、放气的相对操作,同时小肠镜设计结构的空间让步(空间让步:指小肠内容容积减去小肠镜所占容积的差值。小肠内容容积是一个均数定值,小肠镜及附属结构所占体积越大,小肠内所剩余的空间越小,导致肠管叠加的空间越小)面积很小,如图1中阴影部分面积所示,小肠叠加效果不良,操作时小肠易滑脱,必要时还要结合勾拉等技巧,才能将小肠不断地套在双气囊内窥镜的外套管上,由此检测时间长:
2.既往的小肠镜只有单个操作通道,不能进行复杂操作:例如在切割标本的同时收集标本,或出血的时候同时凝血或吸止;
3.既往内镜成像模组均在前端头固化,随整镜一起消毒,容易出现渗漏不成像,影响检查过程和效率;
4.由于检查需要经口联合经***双向对接完成全小肠检查,因此,患者不宜耐受。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分体低阻扩容小肠镜,双操作通道设计,能实现手术器械对称、交替操作,有利于提升操作效率;成像模组非前端固化,与主镜分离,提升医疗安全性;辅助导管外固定金属鞘,增加空间让步量,利于小肠叠加。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分体低阻扩容小肠镜的装配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S1、头段部组装:
S11、首先,确定成像模组的前端面,选择适合的CMOS夹具,将成像模组端面从夹具端面水平突出1mm,用放大镜调整好成像模组,装入物镜套内调好焦距,记录好深入刻度;
S12、将送气、水、吸引管塑料尖端部用组锉打毛***糙10mm,去掉其光滑度易于挂胶,将打毛部涂抹胶,注意塑料管打毛部和金属管座根部均需要均匀涂抹,24h自然干燥;
S13、充分清洁物镜套内、外镜面,用细竹棍或牙签卷镜头纸沾混合液反复清洁,用放大镜观察应无灰尘、瑕疵点;用镜头纸沾混合液充分清洁尖端单元部物镜套座和保护玻璃罩,将已经清洁固定好的物镜套装入物镜套座内,用螺丝固定好;
S14、将物镜端调正到距分辨率图板最近处,用放大镜观察目镜端面,分辨率计图版图像上的水平、垂直线应与成像模组准确一致的平行、垂直达最清晰后,将物镜通道套固定螺丝轻轻旋紧;将物镜部调到距图板100mm处,用放大镜观察端面,此时为物镜远距离最佳观察视度;
S15、按照要求组装到已经粘固好送气、水、吸引塑料管的前端部物镜套座内,用密封胶粘固各部分,然后自然干燥24h;视觉检验主镜内外壁,用毛刷充分涂拭润滑剂;
S16、要对前端部各部分组件再次充分检验:物镜镜面、目镜端面、成像模组通道、送气、水、吸引管,均做全面检查;将成像模组通道、送气、水、吸引管自然平行舒展,不可交叉打卷,用镜头纸沾润滑剂均匀涂拭全部管线,分段用胶纸带捆扎成束,将送气、水、吸引管末端、成像模通道用金属泊胶纸带捆扎成锥形体,以利于减少阻力装入主镜;
S17、通过主镜外部长度标记为准,确认主镜内部的四根控制转向的角度钢丝的上下左右方向,方法是将主镜有长度标记线面向上方,然后平放桌面,左手握住角度钢丝的螺旋套管,右手拉动此根钢丝,根据主镜前端部摆动方向判断,然后用胶带纸将其相隔固定;将前端单元部螺纹凹口向上,固定在专用的夹具上,将夹具用台钳固定好,注意一定要固定牢固,必要时可垫两张镜头纸,防止前端单元部在夹具内扭转;将主镜用塑料薄膜袋包裹好,防止装配时划伤表面或污染;
S18、检查金属连接环是否在主镜前端部,将主镜端部螺纹凸起向上方,与前端部单元螺纹口凹口相对接,从锥形体捆扎端向前端单元部装入,穿时应注意始终保持凸口向上,左手握成像模组通道、送气、水、吸引管等排列物,右手握主镜向左渐渐、徐徐推进,一段段的解去胶纸带条,始终保持排列物不打卷,一直穿到前端部为止,解去金属泊胶带纸;
S19、将主镜端部螺纹凸口与前端单元罗纹凹口相对好,用金属连接环连接,用专用环形扳手,旋转固定好,这一项务必谨慎操作,并力争达到最佳程度:即将两端均固定紧,又不留螺纹间细,凹凸口紧密连接,金属环边缘紧密卡紧两端橡皮部为准,用力握紧主镜并旋转之,可根据主镜能否旋转做出判断,检验凹凸口是否卡紧;试装好以后,用专用环形扳手将金属连接环悬旋卸松,卸到留有螺扣1/3时此止,用混合液充分清洗螺扣,在螺扣上均匀涂抹密封胶,然后再用专用环形扳手拧好,自然干燥12h;干燥后前端主镜部测漏;
S2、操作手柄组装
S21、将装好的主镜部平放于桌上,左手握住角度钢丝外的螺旋保护套管,右手用力牵拉角度钢丝,主镜部有标度线的为上方向,根据主镜前端部摆动方向,判断四根角度钢丝的上下左右方向,并用胶纸带分别固定好做好标记;左手握住主镜前端部,右手握主镜另一端,左手轻轻上下左右自然弯曲,活动数次,力求使管内排列物自然伸展,不出现打扭、生硬不曲的现象;
S22、将经过试漏和弯曲活动检验的主镜前端部组装到操作手柄,成像模组通道、各类管线小心穿入操作手柄,成像模组通道末端与手柄操作后端可移动出口处连接环对接;其余内容物小心从操作部穿入并可送过与插头部连接的孔内,小心捆扎好,用胶纸带固定,然后将四根角度钢丝经过操作孔内后分到隔板角度钢丝侧,成像模组通道管、送气、水、吸引管则在另一侧,注意上、下层次,成像模组通道管等不可挤压、打卷;将主镜与操作部连接螺母正向旋紧,用卡口搬子旋紧固,并将固定螺丝三枚,用十字改锥正向旋紧;用镊子沾水滴入椎体橡皮套,然后将此套旋入凹口位置固定;
S3、组装插头部分
S31、将送气、水、吸引管从操作部平行地顺展好,不能打折,用胶带纸捆上3-4匝,管道端部要捆成锥形,注意不要将各管拉的太长,留出余量90mm,检验橡皮保护套是否在软管上,软管两端一面是接操作部的,一面接插头部,不要搞错方向,用右手握住成像模组通道管和送气、水、吸引管,左手握住内窥镜软管,徐徐穿入,一边减去胶纸带,一直穿到软管一端已经和操作部可以连接上为止,在操作部一端用三枚固定螺丝正向拧紧固定;
S32、解开插头部端管道上捆扎的胶带纸,防止穿入过程中划破成像模组通道管或者功能管道,用一把活检钳从操作部软管孔内贴靠在功能管道上,向插头部穿进,穿时活瓣紧闭,穿出插头部后打开,夹住插头电木座上的软线端头部,用手试拉软线,检验是否已经夹紧,最好每次能夹两到三根软线,以减少穿入次数,先拉粗线,后拉细线,夹紧后徐徐向操作部抽回,注意活瓣务必夹紧,抽出软线后方可松开,如遇阻力不可强拉,应抽回软线,再重新选位置反复拉;将在插头部露出的成像模组通道管大弯曲度地用胶纸带固定在软管上;
S33、从插头部的两根细管口吹气或吹烟,根据操作部冒气或烟的部位判断确定哪根是送气的,另外则是送水的,通气或冒烟的是送气管,应将它接到插头部电木座送气金属座嘴上;用混合液充分清洁各个管道端部,金属咀和锥形铜环,将管的口用扩张器扩成喇叭口,注意加热适合,防止变形,如果套入金属咀部则不需再扩管,接好后,用锥形铜环扎紧,注意锥形方向不能搞错;
S34、解开固定成像模组通道管的胶纸带,穿上圆形泡沫塑料保护环,将成像模组通道管穿入原来的电木座孔内,端面调整比齐后,用固定顶丝正向拧紧固定;将带有曝光指数表的插头外罩,从橡皮保护套上分离开来,拉到插头端部套在电木座上,要注意电木座中间有一个铜环,可能卡住外罩,指数表应和成像模组通道管在一侧,两孔位置对准送水和吸引螺孔,不能偏斜;
S35、用混合液充分清洁吸引咀和螺纹以及电木座螺纹,在吸引咀螺纹上涂拭密封剂,正向拧紧在电木座上;装上吸引咀多纹压环,用小号专用套筒扳手正向拧紧;充分清洁送水咀和电木座螺纹,在送水咀和螺纹上涂上密封剂,正向拧紧在电木座上;充分清洁送水咀多纹压环,然后组装到电木座上,用小号套筒扳手正向拧紧;装上插头端部的金属内压环,用中号套筒扳手正向拧紧;将光束金属保护罩与插头外罩固定的两枚顶丝用平口改锥正向拧紧;装上带有薄环的金属螺环,用大号套筒扳手正向拧紧;装上插头部金属连接环,一手握插头部,一手将金属连接环相对用力卡入即可;自然平放伸直各软管,使吸引咀朝上,然后用十字改锥固定软管与操作部的三枚螺丝,再用滴水取套法将此侧橡皮保护套旋转送回原位,这样在实际使用操作时,各软管可能不会打折,影响使用,如不适合,应在总装后再反复调正,以上各软管插头部安装完毕;
S4、操作部及插头部总装
S41、首先用胶粘接送气、水、吸引管,操作部及插头部一起进行,粘接之前需先用混合液充分清洁各管端口和金属管口座;适量调好胶涂拭不可过量,但也要均匀牢固,每次要少量多次反复涂均匀;
S42、将操作部调节钮面朝桌面放平,使成像模组通道管、各管道展现眼下,注意保护成像模组通道管,防止被其它管道挤压、打折,调整到适当位置;依次从下到上分层粘接,首先连接送气管,将送气管口套在送气金属咀根部,用铜锥环匝住,然后将螺母涂拭密封剂,正向用扁嘴钳拧紧,注意拧时应同时用另一手握紧管道,防止打转、拧裂管道;将送水管道口套在送水金属管座咀根部,用铜锥环扣住,均匀的在铜环两端涂拭胶,应使胶将铜环紧紧包住,但仅是薄薄的一层,不可成团或成块,形成硬结,自然干燥12h;
S43、将吸引管口套在吸引金属管咀座根部,在螺纹上涂拭密封剂,将螺母用扁咀钳正向拧紧,注意拧时另一手握紧管道,防止打转;将插头部已连接好送气、水、吸引管道亦同时用胶粘接,方法也是先充分清洁粘接部位,然后先下层后上层,逐次粘接,胶应均匀薄薄一层,包住铜环即可,自然干燥12h,将操作部与插头部需用胶粘接的部位,一起进行粘接,即可节约粘接剂,又可节省干燥时间;待自然干燥12h后,首先将插头部组装完毕,将各软管自然平放伸直,吸引咀朝上,用十字改锥正向固定软管与插头部的三枚螺丝,此部应按实际使用操作试用一下,防止插头部***成像模组时打扭,影响使用,然后用滴水取套法将柏皮保护套正向旋紧回原位,此时插头部组装完毕;
S44、焊接操作部四色软导线,首先将从目镜方向穿过来的四根导线与插头部穿过来的四根导线分别清理出来,将颜色相同的黄、白、红、黑四对尖端2mm相连,黄色是视频线,红色为电源正线,白色为电源负线,涂试焊油,用30W烙铁去静电焊牢,防止假焊,应用手试拉几下,焊后充分清洁,套上塑料套管加以绝缘,然后分别焊接在电位器接线柱上,用绝缘胶布与操作部外罩隔绝开,黑色为公共地线,将它焊在线鼻子上;将焊接好的导线的电位器、地线鼻子分别固定在原来的位置上,各两枚螺丝固定,注意不要挤压成像模组通道管、送气、水、吸引管道;将此侧部件位置排列好,不至于相互挤压、打扭或被外罩挤压,然后再装上外罩盖板,4枚黑色圆头螺丝正向旋转固定,螺丝可涂E.P油,以防生锈;将操作部翻个身,使调节钮朝上,检验判断四根角度钢丝的方向,用左手握住钢丝套管,右手用力拉动角度钢丝,从主镜尖端部角度方向变化,根据送气、水、吸引管朝胸前和主镜外观线及数字来判明确定角度钢丝方向,按上左和下右分两组;将以分好组的钢丝套管儿固定器,按上、左为一组装入与胸口相对的角度固定器里,用夹板固定,正向旋转两枚螺丝,下、右为一组装入另一角度固定器里,用夹板固定,正向旋紧两名螺丝;
S45、将主镜自然平放伸直,使角度钢丝端部的四个方形螺丝自然比齐,首先组装下面两条角度钢丝为左、右分别为L、R,将L、R调钮固定在零位,使两个连接滑块方形螺母自然平放比齐在一直线上,然后左手握方形螺丝,右手握方形螺母,正向旋转,直到根部,端面不得有凸凹,四个面都应整齐平行一致,同样装好另一条;调正R、L调钮,用角度板检验是否合乎角度要求,如不合则需调整方形螺母距离,如仍不行,可将角度限止挡块向后松动一段距离调试一下,调好后2枚螺丝固定;再用同样的方法将上、下调钮,即U、D调钮固定在零位,使两个方形滑块螺母在隔板上面自然比齐,并与方形螺丝连接好;用螺丝固定、涂胶,将操作部外罩盖板组装上,四枚黑头螺丝固定,可涂少量E.P油,防止螺丝生锈被腐蚀;装配动力导管固定件:从头端部开始向动力导管固定件中心部穿进,内窥镜前端部超出10cm;将四根打磨好的辅助动力导管向动力导管固定件四周部部穿进,辅助动力导管在前端后,辅助动力导管末端连接气泵。
所述成像模组为CMOS模组或内含光导纤维的像传导束。
所述CMOS模组包括OV6946、OV6948、OH01A。
所述步骤S12中打毛部涂抹A3胶。
所述步骤S15中密封胶为KE-41密封胶,润滑剂为二硫化钼。
所述步骤S16中润滑剂为二硫化钼,金属泊胶纸带应从胶纸带捆扎成束,将送气、水、吸引管末端开始捆扎,否则穿入主镜后不能暴露于主镜口外,难于解脱。
所述步骤S19中密封胶为KE-42密封胶,组装时左手应牢牢握住主镜部,右手旋转专用环形扳手,前端单元部一定要固定牢固,不能在夹具上打转,主镜部也要用力握住,不能扭动,防止内部排列物扭转、打卷损伤成像模组通道。
所述步骤S35、S42中密封剂均为库拉衣马克丝。
所述步骤S41、S42、S43中涂胶均为A3胶。
一种分体低阻扩容小肠镜,包括整机内镜台及置于其上的显示屏幕及主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牵引部、移动模组、手柄部、主镜部和喷水部,所述手柄部连接于主镜部上端,所述主镜部包括移动模组通道、喷水部通道及两个用于手术器械穿入的操作孔道,所述移动模组通过移动模组数据传导部连接主机,所述动力牵引部通过连续叠绕的低阻动力牵引管控向鞘连接于主镜部上。
所述移动模组包括位于主机上的移动模组主机接机部、模组色彩调节、模组白平衡调节、模组LED调节,还包括用于连接模组和主机的移动模组数据传导部,移动模组通道的末端口设有减辉光圈。
所述动力牵引部包括四个低阻动力牵引气压连接接口及连接于接口上的低阻动力牵引管,所述低阻动力牵引管末端连接定向小肠固定部,管中压力通过气压开关和压力调节滑块控制。
所述低阻动力牵引管控向鞘的连续叠绕方式为:由低阻动力牵引管末端向上,将一根管与主镜缠绕至少三圈,再仅缠绕主镜至少18圈或缠绕长度达45-50cm,再将下一根管与主镜缠绕至少三圈,重复以上缠绕结构,使每根低阻动力牵引管上至少缠绕两组低阻动力牵引管控向鞘。
所述低阻动力牵引管控向鞘缠绕的每圈间隔≥1mm,鞘总长1200-1800mm,外覆聚四氟乙烯薄膜并做亲水涂层处理。
所述手柄部上设置前端部转向调节钮。
所述主镜部包括主镜、弯转部及前端部,所述主镜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手柄部和弯转部,所述弯转部下端连接前端部。
所述喷水部的喷水部通道通过可分离喷嘴水汽通道连接主机,喷水部的进气和进水分别通过设置于手柄部上的喷嘴进气控制键和喷嘴进水控制键控制。
本发明内窥镜主镜外的对称状金属固定鞘,金属鞘连续叠绕成对称态,增加空间让步,有利于小肠叠加;金属固定鞘附有亲水涂层,有利于低阻力动力传导,缩短检查时间的同时,仅仅经口进入,即可完成检查,患者耐受程度高;主镜装配可移动电子成像模组通路,视觉模组与主镜分体,有利于内镜反复消毒;两路操作通道,一路冲洗通道,微创治疗设备可交替操作,利于提升操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目前采用的进口双气囊小肠内窥镜空间让步情况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分体低阻扩容小肠镜空间让步情况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4 是图3中前端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低阻动力牵引管控向鞘缠绕形式示意图;
图中:1.显示屏幕 2.屏显色彩调节 3.外放声音调节 4.屏幕开关键 5.主机 6.喷嘴开关阀 7.进气开关阀 8.进水开关阀 9.移动模组主机接机部 10.主机开关键 11.模组色彩调节 12.模组白平衡调节 13.模组LED调节 14.低阻动力牵引气压连接接口 15.压力调节滑块 16.气压开关 17.低阻动力牵引管 18.整机内镜台 19.喷嘴进气控制键 20.喷嘴进水控制键 21.移动模组数据传导部 22.可分离喷嘴水气通道 23.操作孔道入口24.前端部转向调节钮 25.手柄部 26.主镜 27.低阻动力牵引管控向鞘 28.定向小肠固定部 29.弯转部 30.前端部 31.移动模组全端部图像采集窗 32.减辉光圈 33.喷嘴 34.操作孔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图5所示,一种分体低阻扩容小肠镜,包括整机内镜台18及置于其上的显示屏幕1及主机5,还包括动力牵引部、移动模组、手柄部、主镜部和喷水部,所述手柄部25连接于主镜部上端,所述主镜部包括移动模组通道31、喷水部通道33及两个用于手术器械穿入的操作孔道34,所述移动模组通过移动模组数据传导部21连接主机5,所述动力牵引部通过连续叠绕的低阻动力牵引管控向鞘27连接于主镜部上。
所述移动模组包括位于主机5上的移动模组主机接机部9、模组色彩调节11、模组白平衡调节12、模组LED调节13,还包括用于连接模组和主机5的移动模组数据传导部21,移动模组通道31的末端口设有减辉光圈32。
所述动力牵引部包括四个低阻动力牵引气压连接接口14及连接于接口上的低阻动力牵引管17,所述低阻动力牵引管17末端连接定向小肠固定部28,管中压力通过气压开关16和压力调节滑块15控制。
所述低阻动力牵引管控向鞘27的连续叠绕方式为:由低阻动力牵引管17末端向上,将一根管与主镜26缠绕至少三圈,再仅缠绕主镜26至少18圈或缠绕长度达45-50cm,再将下一根管与主镜26缠绕至少三圈,重复以上缠绕结构,使每根低阻动力牵引管17上至少缠绕两组低阻动力牵引管控向鞘27。
所述低阻动力牵引管控向鞘27缠绕的每圈间隔≥1mm,鞘总长1200-1800mm,外覆聚四氟乙烯薄膜并做亲水涂层处理。
所述手柄部25上设置前端部转向调节钮24。
所述主镜部包括主镜26、弯转部29及前端部30,所述主镜26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手柄部25和弯转部29,所述弯转部29下端连接前端部30。
所述喷水部的喷水部通道33通过可分离喷嘴水汽通道22连接主机5,喷水部的进气和进水分别通过设置于手柄部25上的喷嘴进气控制键19和喷嘴进水控制键20控制。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当小肠镜前端部分进境至距空肠上段30~50cm处,打开气压开关16,使1、3向限组定向小肠固定部28,到达压力正值上限后,拉动1、3向限组低阻动力牵引管17,向后45cm处停顿,适当向前推动主镜26,打开2、4向限组定向小肠固定部28,到达压力正值上限后,拉动2、4向限组低阻动力牵引管17,使小肠逐渐向后堆积,当拉至43~45cm处,1、3向限组撤压前推至起始工作处,然后2、4向限组继续向后拉,至46cm处停止,并保持2、4组正压不变,在起始处的1、3组开始加压,到达压力正值上限后,拉动1、3组低阻动力牵引管17,使小肠继续向后堆积,当拉至44~46cm处,2、4向限组撤压前推至起始工作处,然后1、3向限组继续向后拉,至47cm处停止,如此往复6~10次,直至看见结肠起始处回盲瓣。
实施例2
一种实施例1中所述分体低阻扩容小肠镜的装配方法:
一种分体低阻扩容小肠镜的装配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S1、头段部组装:
S11、首先,确定成像模组的前端面,选择适合的CMOS夹具,将成像模组端面从夹具端面水平突出1mm,用放大镜调整好成像模组,装入物镜套内调好焦距,记录好深入刻度;
S12、将送气、水、吸引管塑料尖端部用组锉打毛***糙10mm,去掉其光滑度易于挂胶,将打毛部涂抹胶,注意塑料管打毛部和金属管座根部均需要均匀涂抹,24h自然干燥;
S13、充分清洁物镜套内、外镜面,用细竹棍或牙签卷镜头纸沾75%酒精反复清洁,用放大镜观察应无灰尘、瑕疵点;用镜头纸沾混合液充分清洁尖端单元部物镜套座和保护玻璃罩,将已经清洁固定好的物镜套装入物镜套座内,用螺丝固定好;
S14、将物镜端调正到距分辨率图板最近处,用放大镜观察目镜端面,分辨率计图版图像上的水平、垂直线应与成像模组准确一致的平行、垂直达最清晰后,将物镜通道套固定螺丝轻轻旋紧;将物镜部调到距图板100mm处,用放大镜观察端面,此时为物镜远距离最佳观察视度;
S15、按照要求组装到已经粘固好送气、水、吸引塑料管的前端部物镜套座内,用密封胶粘固各部分,然后自然干燥24h;视觉检验主镜内外壁,用毛刷充分涂拭润滑剂;
S16、要对前端部各部分组件再次充分检验:物镜镜面、目镜端面、成像模组通道、送气、水、吸引管,均做全面检查;将成像模组通道、送气、水、吸引管自然平行舒展,不可交叉打卷,用镜头纸沾润滑剂均匀涂拭全部管线,分段用胶纸带捆扎成束,将送气、水、吸引管末端、成像模通道用金属泊胶纸带捆扎成锥形体,以利于减少阻力装入主镜;
S17、通过主镜外部长度标记为准,确认主镜26内部的四根控制转向的角度钢丝的上下左右方向,方法是将主镜26有长度标记线面向上方,然后平放桌面,左手握住角度钢丝的螺旋套管,右手拉动此根钢丝,根据主镜前端部摆动方向判断,然后用胶带纸将其相隔固定;将前端单元部螺纹凹口向上,固定在专用的夹具上,将夹具用台钳固定好,注意一定要固定牢固,必要时可垫两张镜头纸,防止前端单元部在夹具内扭转;将主镜用塑料薄膜袋包裹好,防止装配时划伤表面或污染;
S18、检查金属连接环是否在26主镜前端部30,将主镜端部螺纹凸起向上方,与前端部单元螺纹口凹口相对接,从锥形体捆扎端向前端单元部装入,穿时应注意始终保持凸口向上,左手握成像模组通道、送气、水、吸引管等排列物,右手握主镜向左渐渐、徐徐推进,一段段的解去胶纸带条,始终保持排列物不打卷,一直穿到前端部为止,解去金属泊胶带纸;
S19、将主镜端部螺纹凸口与前端单元罗纹凹口相对好,用金属连接环连接,用专用环形扳手,旋转固定好,这一项务必谨慎操作,并力争达到最佳程度:即将两端均固定紧,又不留螺纹间细,凹凸口紧密连接,金属环边缘紧密卡紧两端橡皮部为准,用力握紧主镜并旋转之,可根据主镜能否旋转做出判断,检验凹凸口是否卡紧;试装好以后,用专用环形扳手将金属连接环悬旋卸松,卸到留有螺扣1/3时此止,用混合液充分清洗螺扣,在螺扣上均匀涂抹密封胶,然后再用专用环形扳手拧好,自然干燥12h;干燥后前端主镜部测漏;
S2、操作手柄组装
S21、将装好的主镜部平放于桌上,左手握住角度钢丝外的螺旋保护套管,右手用力牵拉角度钢丝,主镜部有标度线的为上方向,根据主镜前端部摆动方向,判断四根角度钢丝的上下左右方向,并用胶纸带分别固定好做好标记;左手握住主镜前端部,右手握主镜另一端,左手轻轻上下左右自然弯曲,活动数次,力求使管内排列物自然伸展,不出现打扭、生硬不曲的现象;
S22、将经过试漏和弯曲活动检验的主镜前端部组装到操作手柄,成像模组通道、各类管线小心穿入操作手柄,成像模组通道末端与手柄操作后端可移动出口处连接环对接;其余内容物小心从操作部穿入并可送过与插头部连接的孔内,小心捆扎好,用胶纸带固定,然后将四根角度钢丝经过操作孔内后分到隔板角度钢丝侧,成像模组通道管、送气、水、吸引管则在另一侧,注意上、下层次,成像模组通道管等不可挤压、打卷;将主镜与操作部连接螺母正向旋紧,用卡口搬子旋紧固,并将固定螺丝三枚,用十字改锥正向旋紧;用镊子沾水滴入椎体橡皮套,然后将此套旋入凹口位置固定;
S3、组装插头部分
S31、将送气、水、吸引管从操作部平行地顺展好,不能打折,用胶带纸捆上3-4匝,管道端部要捆成锥形,注意不要将各管拉的太长,留出余量90mm,检验橡皮保护套是否在软管上,软管两端一面是接操作部的,一面接插头部,不要搞错方向,用右手握住成像模组通道管和送气、水、吸引管,左手握住内窥镜软管,徐徐穿入,一边减去胶纸带,一直穿到软管一端已经和操作部可以连接上为止,在操作部一端用三枚固定螺丝正向拧紧固定;
S32、解开插头部端管道上捆扎的胶带纸,防止穿入过程中划破成像模组通道管或者功能管道,用一把活检钳从操作部软管孔内贴靠在功能管道上,向插头部穿进,穿时活瓣紧闭,穿出插头部后打开,夹住插头电木座上的软线端头部,用手试拉软线,检验是否已经夹紧,最好每次能夹两到三根软线,以减少穿入次数,先拉粗线,后拉细线,夹紧后徐徐向操作部抽回,注意活瓣务必夹紧,抽出软线后方可松开,如遇阻力不可强拉,应抽回软线,再重新选位置反复拉;将在插头部露出的成像模组通道管大弯曲度地用胶纸带固定在软管上;
S33、从插头部的两根细管口吹气或吹烟,根据操作部冒气或烟的部位判断确定哪根是送气的,另外则是送水的,通气或冒烟的是送气管,应将它接到插头部电木座送气金属座嘴上;用混合液充分清洁各个管道端部,金属咀和锥形铜环,将管的口用扩张器扩成喇叭口,注意加热适合,防止变形,如果套入金属咀部则不需再扩管,接好后,用锥形铜环扎紧,注意锥形方向不能搞错;
S34、解开固定成像模组通道管的胶纸带,穿上圆形泡沫塑料保护环,将成像模组通道管穿入原来的电木座孔内,端面调整比齐后,用固定顶丝正向拧紧固定;将带有曝光指数表的插头外罩,从橡皮保护套上分离开来,拉到插头端部套在电木座上,要注意电木座中间有一个铜环,可能卡住外罩,指数表应和成像模组通道管在一侧,两孔位置对准送水和吸引螺孔,不能偏斜;
S35、用混合液充分清洁吸引咀和螺纹以及电木座螺纹,在吸引咀螺纹上涂拭密封剂,正向拧紧在电木座上;装上吸引咀多纹压环,用小号专用套筒扳手正向拧紧;充分清洁送水咀和电木座螺纹,在送水咀和螺纹上涂上密封剂,正向拧紧在电木座上;充分清洁送水咀多纹压环,然后组装到电木座上,用小号套筒扳手正向拧紧;装上插头端部的金属内压环,用中号套筒扳手正向拧紧;将光束金属保护罩与插头外罩固定的两枚顶丝用平口改锥正向拧紧;装上带有薄环的金属螺环,用大号套筒扳手正向拧紧;装上插头部金属连接环,一手握插头部,一手将金属连接环相对用力卡入即可;自然平放伸直各软管,使吸引咀朝上,然后用十字改锥固定软管与操作部的三枚螺丝,再用滴水取套法将此侧橡皮保护套旋转送回原位,这样在实际使用操作时,各软管可能不会打折,影响使用,如不适合,应在总装后再反复调正,以上各软管插头部安装完毕;
S4、操作部及插头部总装
S41、首先用胶粘接送气、水、吸引管,操作部及插头部一起进行,粘接之前需先用混合液充分清洁各管端口和金属管口座;适量调好胶涂拭不可过量,但也要均匀牢固,每次要少量多次反复涂均匀;
S42、将操作部调节钮面朝桌面放平,使成像模组通道管、各管道展现眼下,注意保护成像模组通道管,防止被其它管道挤压、打折,调整到适当位置;依次从下到上分层粘接,首先连接送气管,将送气管口套在送气金属咀根部,用铜锥环匝住,然后将螺母涂拭密封剂,正向用扁嘴钳拧紧,注意拧时应同时用另一手握紧管道,防止打转、拧裂管道;将送水管道口套在送水金属管座咀根部,用铜锥环扣住,均匀的在铜环两端涂拭胶,应使胶将铜环紧紧包住,但仅是薄薄的一层,不可成团或成块,形成硬结,自然干燥12h;
S43、将吸引管口套在吸引金属管咀座根部,在螺纹上涂拭密封剂,将螺母用扁咀钳正向拧紧,注意拧时另一手握紧管道,防止打转;将插头部已连接好送气、水、吸引管道亦同时用胶粘接,方法也是先充分清洁粘接部位,然后先下层后上层,逐次粘接,胶应均匀薄薄一层,包住铜环即可,自然干燥12h,将操作部与插头部需用胶粘接的部位,一起进行粘接,即可节约粘接剂,又可节省干燥时间;待自然干燥12h后,首先将插头部组装完毕,将各软管自然平放伸直,吸引咀朝上,用十字改锥正向固定软管与插头部的三枚螺丝,此部应按实际使用操作试用一下,防止插头部***成像模组时打扭,影响使用,然后用滴水取套法将柏皮保护套正向旋紧回原位,此时插头部组装完毕;
S44、焊接操作部四色软导线,首先将从目镜方向穿过来的四根导线与插头部穿过来的四根导线分别清理出来,将颜色相同的黄、白、红、黑四对尖端2mm相连,黄色是视频线,红色为电源正线,白色为电源负线,涂试焊油,用30W烙铁去静电焊牢,防止假焊,应用手试拉几下,焊后充分清洁,套上塑料套管加以绝缘,然后分别焊接在电位器接线柱上,用绝缘胶布与操作部外罩隔绝开,黑色为公共地线,将它焊在线鼻子上;将焊接好的导线的电位器、地线鼻子分别固定在原来的位置上,各两枚螺丝固定,注意不要挤压成像模组通道管、送气、水、吸引管道;将此侧部件位置排列好,不至于相互挤压、打扭或被外罩挤压,然后再装上外罩盖板,4枚黑色圆头螺丝正向旋转固定,螺丝可涂E.P油,以防生锈;将操作部翻个身,使调节钮朝上,检验判断四根角度钢丝的方向,用左手握住钢丝套管,右手用力拉动角度钢丝,从主镜尖端部角度方向变化,根据送气、水、吸引管朝胸前和主镜外观线及数字来判明确定角度钢丝方向,按上左和下右分两组;将以分好组的钢丝套管儿固定器,按上、左为一组装入与胸口相对的角度固定器里,用夹板固定,正向旋转两枚螺丝,下、右为一组装入另一角度固定器里,用夹板固定,正向旋紧两名螺丝;
S45、将主镜自然平放伸直,使角度钢丝端部的四个方形螺丝自然比齐,首先组装下面两条角度钢丝为左、右分别为L、R,将L、R调钮固定在零位,使两个连接滑块方形螺母自然平放比齐在一直线上,然后左手握方形螺丝,右手握方形螺母,正向旋转,直到根部,端面不得有凸凹,四个面都应整齐平行一致,同样装好另一条;调正R、L调钮,用角度板检验是否合乎角度要求,如不合则需调整方形螺母距离,如仍不行,可将角度限止挡块向后松动一段距离调试一下,调好后2枚螺丝固定;再用同样的方法将上、下调钮,即U、D调钮固定在零位,使两个方形滑块螺母在隔板上面自然比齐,并与方形螺丝连接好;用螺丝固定、涂胶,将操作部外罩盖板组装上,四枚黑头螺丝固定,可涂少量E.P油,防止螺丝生锈被腐蚀;装配动力导管固定件:从头端部开始向动力导管固定件中心部穿进,内窥镜前端部超出10cm;将四根打磨好的辅助动力导管向动力导管固定件四周部部穿进,辅助动力导管在前端后,辅助动力导管末端连接气泵。
所述成像模组为CMOS模组或内含光导纤维的像传导束。
所述CMOS模组包括OV6946、OV6948、OH01A。
所述步骤S12中打毛部涂抹A3胶。
所述步骤S15中密封胶为KE-41密封胶,润滑剂为二硫化钼。
所述步骤S16中润滑剂为二硫化钼,金属泊胶纸带应从胶纸带捆扎成束,将送气、水、吸引管末端开始捆扎,否则穿入主镜后不能暴露于主镜口外,难于解脱。
所述步骤S19中密封胶为KE-42密封胶,组装时左手应牢牢握住主镜部,右手旋转专用环形扳手,前端单元部一定要固定牢固,不能在夹具上打转,主镜部也要用力握住,不能扭动,防止内部排列物扭转、打卷损伤成像模组通道。
所述步骤S35、S42中密封剂均为库拉衣马克丝。
所述步骤S41、S42、S43中涂胶均为A3胶。
以上内容是结合技术方案对本发明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仅限于这些说明。对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简单的推演及替换,都应当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分体低阻扩容小肠镜的装配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S1、头段部组装:
S11、首先,确定成像模组的前端面,选择适合的CMOS夹具,将成像模组端面从夹具端面水平突出1mm,用放大镜调整好成像模组,装入物镜套内调好焦距,记录好深入刻度;
S12、将送气、水、吸引管塑料尖端部用组锉打毛***糙10mm,去掉其光滑度易于挂胶,将打毛部涂抹胶,注意塑料管打毛部和金属管座根部均需要均匀涂抹,24h自然干燥;
S13、充分清洁物镜套内、外镜面,用细竹棍或牙签卷镜头纸沾75%酒精反复清洁,用放大镜观察应无灰尘、瑕疵点;用镜头纸沾混合液充分清洁尖端单元部物镜套座和保护玻璃罩,将已经清洁固定好的物镜套装入物镜套座内,用螺丝固定好;
S14、将物镜端调正到距分辨率图板最近处,用放大镜观察目镜端面,分辨率计图版图像上的水平、垂直线应与成像模组准确一致的平行、垂直达最清晰后,将物镜通道套固定螺丝轻轻旋紧;将物镜部调到距图板100mm处,用放大镜观察端面,此时为物镜远距离最佳观察视度;
S15、按照要求组装到已经粘固好送气、水、吸引塑料管的前端部物镜套座内,用密封胶粘固各部分,然后自然干燥24h;视觉检验主镜内外壁,用毛刷充分涂拭润滑剂;
S16、要对前端部各部分组件再次充分检验:物镜镜面、目镜端面、成像模组通道、送气、水、吸引管,均做全面检查;将成像模组通道、送气、水、吸引管自然平行舒展,不可交叉打卷,用镜头纸沾润滑剂均匀涂拭全部管线,分段用胶纸带捆扎成束,将送气、水、吸引管末端、成像模通道用金属泊胶纸带捆扎成锥形体,以利于减少阻力装入主镜;
S17、通过主镜外部长度标记为准,确认以主镜内部的四根控制转向的角度钢丝的上下左右方向,方法是将主镜有长度标记线面向上方,然后平放桌面,左手握住角度钢丝的螺旋套管,右手拉动此根钢丝,根据主镜前端部摆动方向判断,然后用胶带纸将其相隔固定;将前端单元部螺纹凹口向上,固定在专用的夹具上,将夹具用台钳固定好,注意一定要固定牢固,必要时可垫两张镜头纸,防止前端单元部在夹具内扭转;将主镜用塑料薄膜袋包裹好,防止装配时划伤表面或污染;
S18、检查金属连接环是否在主镜前端部,将主镜端部螺纹凸起向上方,与前端部单元螺纹口凹口相对接,从锥形体捆扎端向前端单元部装入,穿时应注意始终保持凸口向上,左手握成像模组通道、送气、水、吸引管等排列物,右手握主镜向左渐渐、徐徐推进,一段段的解去胶纸带条,始终保持排列物不打卷,一直穿到前端部为止,解去金属泊胶带纸;
S19、将主镜端部螺纹凸口与前端单元罗纹凹口相对好,用金属连接环连接,用专用环形扳手,旋转固定好,这一项务必谨慎操作,并力争达到最佳程度:即将两端均固定紧,又不留螺纹间细,凹凸口紧密连接,金属环边缘紧密卡紧两端橡皮部为准,用力握紧主镜并旋转之,可根据主镜能否旋转做出判断,检验凹凸口是否卡紧;试装好以后,用专用环形扳手将金属连接环悬旋卸松,卸到留有螺扣1/3时此止,用混合液充分清洗螺扣,在螺扣上均匀涂抹密封胶,然后再用专用环形扳手拧好,自然干燥12h;干燥后前端主镜部测漏;
S2、操作手柄组装
S21、将装好的主镜部平放于桌上,左手握住角度钢丝外的螺旋保护套管,右手用力牵拉角度钢丝,主镜部有标度线的为上方向,根据主镜前端部摆动方向,判断四根角度钢丝的上下左右方向,并用胶纸带分别固定好做好标记;左手握住主镜前端部,右手握主镜另一端,左手轻轻上下左右自然弯曲,活动数次,力求使管内排列物自然伸展,不出现打扭、生硬不曲的现象;
S22、将经过试漏和弯曲活动检验的主镜前端部组装到操作手柄,成像模组通道、各类管线小心穿入操作手柄,成像模组通道末端与手柄操作后端可移动出口处连接环对接;其余内容物小心从操作部穿入并可送过与插头部连接的孔内,小心捆扎好,用胶纸带固定,然后将四根角度钢丝经过操作孔内后分到隔板角度钢丝侧,成像模组通道管、送气、水、吸引管则在另一侧,注意上、下层次,成像模组通道管等不可挤压、打卷;将主镜与操作部连接螺母正向旋紧,用卡口搬子旋紧固,并将固定螺丝三枚,用十字改锥正向旋紧;用镊子沾水滴入椎体橡皮套,然后将此套旋入凹口位置固定;
S3、组装插头部分
S31、将送气、水、吸引管从操作部平行地顺展好,不能打折,用胶带纸捆上3-4匝,管道端部要捆成锥形,注意不要将各管拉的太长,留出余量90mm,检验橡皮保护套是否在软管上,软管两端一面是接操作部的,一面接插头部,不要搞错方向,用右手握住成像模组通道管和送气、水、吸引管,左手握住内窥镜软管,徐徐穿入,一边减去胶纸带,一直穿到软管一端已经和操作部可以连接上为止,在操作部一端用三枚固定螺丝正向拧紧固定;
S32、解开插头部端管道上捆扎的胶带纸,防止穿入过程中划破成像模组通道管或者功能管道,用一把活检钳从操作部软管孔内贴靠在功能管道上,向插头部穿进,穿时活瓣紧闭,穿出插头部后打开,夹住插头电木座上的软线端头部,用手试拉软线,检验是否已经夹紧,最好每次能夹两到三根软线,以减少穿入次数,先拉粗线,后拉细线,夹紧后徐徐向操作部抽回,注意活瓣务必夹紧,抽出软线后方可松开,如遇阻力不可强拉,应抽回软线,再重新选位置反复拉;将在插头部露出的成像模组通道管大弯曲度地用胶纸带固定在软管上;
S33、从插头部的两根细管口吹气或吹烟,根据操作部冒气或烟的部位判断确定哪根是送气的,另外则是送水的,通气或冒烟的是送气管,应将它接到插头部电木座送气金属座嘴上;用混合液充分清洁各个管道端部,金属咀和锥形铜环,将管的口用扩张器扩成喇叭口,注意加热适合,防止变形,如果套入金属咀部则不需再扩管,接好后,用锥形铜环扎紧,注意锥形方向不能搞错;
S34、解开固定成像模组通道管的胶纸带,穿上圆形泡沫塑料保护环,将成像模组通道管穿入原来的电木座孔内,端面调整比齐后,用固定顶丝正向拧紧固定;将带有曝光指数表的插头外罩,从橡皮保护套上分离开来,拉到插头端部套在电木座上,要注意电木座中间有一个铜环,可能卡住外罩,指数表应和成像模组通道管在一侧,两孔位置对准送水和吸引螺孔,不能偏斜;
S35、用混合液充分清洁吸引咀和螺纹以及电木座螺纹,在吸引咀螺纹上涂拭密封剂,正向拧紧在电木座上;装上吸引咀多纹压环,用小号专用套筒扳手正向拧紧;充分清洁送水咀和电木座螺纹,在送水咀和螺纹上涂上密封剂,正向拧紧在电木座上;充分清洁送水咀多纹压环,然后组装到电木座上,用小号套筒扳手正向拧紧;装上插头端部的金属内压环,用中号套筒扳手正向拧紧;将光束金属保护罩与插头外罩固定的两枚顶丝用平口改锥正向拧紧;装上带有薄环的金属螺环,用大号套筒扳手正向拧紧;装上插头部金属连接环,一手握插头部,一手将金属连接环相对用力卡入即可;自然平放伸直各软管,使吸引咀朝上,然后用十字改锥固定软管与操作部的三枚螺丝,再用滴水取套法将此侧橡皮保护套旋转送回原位,这样在实际使用操作时,各软管可能不会打折,影响使用,如不适合,应在总装后再反复调正,以上各软管插头部安装完毕;
S4、操作部及插头部总装
S41、首先用胶粘接送气、水、吸引管,操作部及插头部一起进行,粘接之前需先用混合液充分清洁各管端口和金属管口座;适量调好胶涂拭不可过量,但也要均匀牢固,每次要少量多次反复涂均匀;
S42、将操作部调节钮面朝桌面放平,使成像模组通道管、各管道展现眼下,注意保护成像模组通道管,防止被其它管道挤压、打折,调整到适当位置;依次从下到上分层粘接,首先连接送气管,将送气管口套在送气金属咀根部,用铜锥环匝住,然后将螺母涂拭密封剂,正向用扁嘴钳拧紧,注意拧时应同时用另一手握紧管道,防止打转、拧裂管道;将送水管道口套在送水金属管座咀根部,用铜锥环扣住,均匀的在铜环两端涂拭胶,应使胶将铜环紧紧包住,但仅是薄薄的一层,不可成团或成块,形成硬结,自然干燥12h;
S43、将吸引管口套在吸引金属管咀座根部,在螺纹上涂拭密封剂,将螺母用扁咀钳正向拧紧,注意拧时另一手握紧管道,防止打转;将插头部已连接好送气、水、吸引管道亦同时用胶粘接,方法也是先充分清洁粘接部位,然后先下层后上层,逐次粘接,胶应均匀薄薄一层,包住铜环即可,自然干燥12h,将操作部与插头部需用胶粘接的部位,一起进行粘接,即可节约粘接剂,又可节省干燥时间;待自然干燥12h后,首先将插头部组装完毕,将各软管自然平放伸直,吸引咀朝上,用十字改锥正向固定软管与插头部的三枚螺丝,此部应按实际使用操作试用一下,防止插头部***成像模组时打扭,影响使用,然后用滴水取套法将柏皮保护套正向旋紧回原位,此时插头部组装完毕;
S44、焊接操作部四色软导线,首先将从目镜方向穿过来的四根导线与插头部穿过来的四根导线分别清理出来,将颜色相同的黄、白、红、黑四对尖端2mm相连,黄色是视频线,红色为电源正线,白色为电源负线,涂试焊油,用30W烙铁去静电焊牢,防止假焊,应用手试拉几下,焊后充分清洁,套上塑料套管加以绝缘,然后分别焊接在电位器接线柱上,用绝缘胶布与操作部外罩隔绝开,黑色为公共地线,将它焊在线鼻子上;将焊接好的导线的电位器、地线鼻子分别固定在原来的位置上,各两枚螺丝固定,注意不要挤压成像模组通道管、送气、水、吸引管道;将此侧部件位置排列好,不至于相互挤压、打扭或被外罩挤压,然后再装上外罩盖板,4枚黑色圆头螺丝正向旋转固定,螺丝可涂E.P油,以防生锈;将操作部翻个身,使调节钮朝上,检验判断四根角度钢丝的方向,用左手握住钢丝套管,右手用力拉动角度钢丝,从主镜尖端部角度方向变化,根据送气、水、吸引管朝胸前和主镜外观线及数字来判明确定角度钢丝方向,按上左和下右分两组;将以分好组的钢丝套管儿固定器,按上、左为一组装入与胸口相对的角度固定器里,用夹板固定,正向旋转两枚螺丝,下、右为一组装入另一角度固定器里,用夹板固定,正向旋紧两名螺丝;
S45、将主镜自然平放伸直,使角度钢丝端部的四个方形螺丝自然比齐,首先组装下面两条角度钢丝为左、右分别为L、R,将L、R调钮固定在零位,使两个连接滑块方形螺母自然平放比齐在一直线上,然后左手握方形螺丝,右手握方形螺母,正向旋转,直到根部,端面不得有凸凹,四个面都应整齐平行一致,同样装好另一条;调正R、L调钮,用角度板检验是否合乎角度要求,如不合则需调整方形螺母距离,如仍不行,可将角度限止挡块向后松动一段距离调试一下,调好后2枚螺丝固定;再用同样的方法将上、下调钮,即U、D调钮固定在零位,使两个方形滑块螺母在隔板上面自然比齐,并与方形螺丝连接好;用螺丝固定、涂胶,将操作部外罩盖板组装上,四枚黑头螺丝固定,可涂少量E.P油,防止螺丝生锈被腐蚀;装配动力导管固定件:从头端部开始向动力导管固定件中心部穿进,内窥镜前端部超出10cm;将四根打磨好的辅助动力导管向动力导管固定件四周部部穿进,辅助动力导管在前端后,辅助动力导管末端连接气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低阻扩容小肠镜的装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成像模组为CMOS模组或内含光导纤维的像传导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体低阻扩容小肠镜的装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CMOS模组包括OV6946、OV6948、OH01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低阻扩容小肠镜的装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S12中打毛部涂抹A3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低阻扩容小肠镜的装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S15中密封胶为KE-41密封胶,润滑剂为二硫化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低阻扩容小肠镜的装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S16中润滑剂为二硫化钼,金属泊胶纸带应从胶纸带捆扎成束,将送气、水、吸引管末端开始捆扎,否则穿入主镜后不能暴露于主镜口外,难于解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低阻扩容小肠镜的装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S19中密封胶为KE-42密封胶,组装时左手应牢牢握住主镜部,右手旋转专用环形扳手,前端单元部一定要固定牢固,不能在夹具上打转,主镜部也要用力握住,不能扭动,防止内部排列物扭转、打卷损伤成像模组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低阻扩容小肠镜的装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S35、S42中密封剂均为库拉衣马克丝。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低阻扩容小肠镜的装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S41、S42、S43中涂胶均为A3胶。
CN202410004502.5A 2024-01-03 2024-01-03 一种分体低阻扩容小肠镜及其装配方法 Pending CN1177735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04502.5A CN117773563A (zh) 2024-01-03 2024-01-03 一种分体低阻扩容小肠镜及其装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04502.5A CN117773563A (zh) 2024-01-03 2024-01-03 一种分体低阻扩容小肠镜及其装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73563A true CN117773563A (zh) 2024-03-29

Family

ID=90384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04502.5A Pending CN117773563A (zh) 2024-01-03 2024-01-03 一种分体低阻扩容小肠镜及其装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7356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47224B (zh) 球囊内窥镜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
JP2021053425A (ja) バルーン付き内視鏡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CN106913305B (zh) 与内窥镜一起使用的组件
CN102309363B (zh) 一种综合内窥镜手术平台
SE437764B (sv) Extraktionsanordning for inforing i en kroppskanal for avlegsnande av fremmande foremal fran kroppskanalen
CN103370000B (zh) 内窥镜
CN212261315U (zh) 一种软性镜的直线式工作通道及软性镜
US11497383B2 (en) Protective sheath, hysteroscope equipped therewith, and nephroscope equipped with same
CN117773563A (zh) 一种分体低阻扩容小肠镜及其装配方法
CN207949779U (zh) 一种抗压式妇产科用内窥镜
CN211324922U (zh) 一种结肠镜的***管组合件
CN210144629U (zh) 肺外周病变活检用的支气管镜
CN213588235U (zh) 一种新型膀胱镜
CN115251801A (zh) 一种可拆卸式的内窥镜及其使用方法
CN108938075A (zh) 一种内镜下粘膜剥离术辅助套管
CN211324912U (zh) 一种上消化道镜的***管组合件
JP3431374B2 (ja) カバー式内視鏡
CN209107563U (zh) 一种内镜下粘膜剥离术辅助套管
JPH06319682A (ja) チャンネル付カバー式内視鏡システム
CN113712495B (zh) 一种用于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时引导胆道镜操作的管状装置
JP3514820B2 (ja) カバー方式内視鏡
CN213488727U (zh) 一种用于肛肠科的内窥镜
JP3454893B2 (ja) カバー式内視鏡
CN214807709U (zh) 一种胆道镜鞘管
CN113440094B (zh) 一种微创胆囊管探查用保胆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u Jinhua

Inventor after: Sun Xuejun

Inventor after: Liu Danyang

Inventor after: Yu Junhui

Inventor after: Yuan Yongfeng

Inventor after: Liu Jinyan

Inventor before: Liu Jinhua

Inventor before: Sun Xuejun

Inventor before: Liu Danyang

Inventor before: Yu Junhui

Inventor before: Yuan Yongfeng

Inventor before: Liu Jin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