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40567A - 一种互动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互动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40567A
CN117640567A CN202210956879.1A CN202210956879A CN117640567A CN 117640567 A CN117640567 A CN 117640567A CN 202210956879 A CN202210956879 A CN 202210956879A CN 117640567 A CN117640567 A CN 1176405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
interaction
target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5687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铁鸣
刘跃
唐锐
林莉
李斌
文孝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5687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4056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405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405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互动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方法包括:接收第一通讯应用发送的第一对象针对第二对象的第一互动请求,其中,第一对象与第二对象在第一通讯应用中具有关联关系,第一互动请求用于请求在第一通讯应用中与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的互动;响应于第一互动请求,对第一对象是否具备在第一通讯应用中与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互动的互动权限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当校验结果表征第一对象不具备互动权限时,发送互动提示信息至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以提示第一对象在不同于第一通讯应用的第二通讯应用中与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的互动。通过本申请,能够减少服务器的数据处理量,节约资源消耗。

Description

一种互动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互动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即时通讯客户端由于其信息的即时性、用户的交互性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用户青睐。尤其是为团体(如企业或组织)提供服务的即时通讯客户端,其组织架构与即时通讯能力,能够让团体用户非常方便地与团体内部成员进行互动,但这互动过程中,团体用户面临经常被无故干扰的困扰。
相关技术采用红名单技术避免对用户的干扰,其中,红名单中的成员属于免打扰成员,其他成员无法给红名单内的成员发起互动,该方法需要服务器预下发红名单列表,以在客户端中同步红名单列表,而由于此种交互是静默的,用户无法感知客户端是否同步成功,若同步失败,将会导致后续用户在发起与红名单中成员互动时,造成错误的本地判断,存在实时性的问题;并且,若红名单列表频繁变动,则需要服务器通知整个团体的客户端去同步最新的红名单,这对于大团体(如大企业)架构且红名单频繁发生变化的场景而言,会给服务器的数据处理带来巨大压力,且对客户端流量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互动处理方法、装置、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能够减少服务器的数据处理量,节约资源消耗。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互动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通讯应用发送的第一对象针对第二对象的第一互动请求;
其中,所述第一对象与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具有关联关系,所述第一互动请求,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与所述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的互动;
响应于所述第一互动请求,对所述第一对象是否具备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与所述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互动的互动权限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
当所述校验结果表征所述第一对象不具备所述互动权限时,发送互动提示信息至所述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以提示所述第一对象在不同于所述第一通讯应用的第二通讯应用中与所述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的互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互动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通讯应用,方法包括:
在第一对象对应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显示针对目标事件的互动入口;
其中,所述互动入口用于供所述第一对象与所述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的互动,所述第一对象与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具有关联关系;
响应于针对所述互动入口的触发操作,确定所述第一对象不具备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与所述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互动的互动权限时,显示互动提示信息;
其中,所述互动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对象在不同于所述第一通讯应用的第二通讯应用中与所述第二对象进行所述目标事件的互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互动处理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通讯应用发送的第一对象针对第二对象的第一互动请求;其中,所述第一对象与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具有关联关系,所述第一互动请求,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与所述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的互动;
校验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互动请求,对所述第一对象是否具备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与所述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互动的互动权限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
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校验结果表征所述第一对象不具备所述互动权限时,发送互动提示信息至所述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以提示所述第一对象在不同于所述第一通讯应用的第二通讯应用中与所述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的互动。
上述方案中,所述接收第一通讯应用发送的第一对象针对第二对象的第一互动请求之前,所述装置还包括:模式设置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通讯应用发送的所述第二对象针对工作模式的模式设置请求,所述模式设置请求用于请求对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进行设置;响应于所述模式设置请求,获取所述模式设置请求所携带的模式设置参数,并基于所述模式设置参数,将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设置为与所述模式设置参数相匹配的目标模式。
上述方案中,当所述目标模式为勿扰模式时,所述勿扰模式用于在所述第二对象的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展示与所述勿扰模式相对应的第一模式标识,以基于所述第一模式标识进行所述勿扰模式的关闭;所述将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设置为与所述模式设置参数相匹配的目标模式之后,所述装置还包括:模式关闭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模式标识被触发时,接收到所述第一通讯应用发送的所述第二对象针对所述勿扰模式的模式关闭请求;响应于所述模式关闭请求,对所述第二对象进行合法性校验,并在所述合法性校验通过时,对所述勿扰模式进行关闭。
上述方案中,当所述工作模式的类型为至少两种时,所述目标模式用于在所述第二对象的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展示与所述目标模式相对应的第二模式标识,以基于所述第二模式标识进行所述目标模式的切换;所述将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设置为与所述模式设置参数相匹配的目标模式之后,所述装置还包括:模式切换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模式标识被触发时,接收到所述第二通讯应用发送的所述第二对象针对所述目标模式的模式切换请求;响应于所述模式切换请求,将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由所述目标模式切换为所述至少两种工作模式中除所述目标模式之外的其他模式。
上述方案中,所述模式切换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二模式标识被触发时,在所述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中显示可供选择的至少两个候选模式;当所述至少两个候选模式中目标候选模式被选择时,接收到所述第一通讯应用发送的模式切换请求,所述模式切换请求所请求切换的所述其他模式为所述目标候选模式。
上述方案中,当所述工作模式的类型为至少两种且不同的工作模式对应不同的时间段时,所述将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设置为与所述模式设置参数相匹配的目标模式之后,所述模式切换模块:还用于当检测到所述至少两种工作模式中除所述目标模式之外的其他模式的对应时间段的起始时刻到达时,发送针对所述工作模式的切换确认信息至所述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当接收到所述第二对象针对所述切换确认信息的确定指令时,将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由所述目标模式切换为所述其他模式。
上述方案中,所述校验模块,还用于对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当所述检测结果表征所述工作模式为正常模式时,得到所述第一对象具备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与所述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互动的互动权限的校验结果;当所述检测结果表征所述工作模式为勿扰模式时,获取所述第一对象与所述第二对象的社交关系,并基于所述社交关系对所述第一对象是否具备所述互动权限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
上述方案中,所述校验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对象与所述第二对象间的会话频率;基于所述会话频率,确定所述第一对象与所述第二对象的社交关系。
上述方案中,所述校验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对象为所述第一对象设置的以下对象信息至少之一:备注信息、分组信息;基于所述对象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对象与所述第二对象的社交关系。
上述方案中,所述校验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社交关系为目标关系时,得到所述第一对象具备采用所述互动权限的校验结果;当所述社交关系为不同于所述目标关系的其他关系时,得到所述第一对象不具备所述互动权限的校验结果。
上述方案中,所述将所述目标事件发送至所述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之后,所述装置还包括:互动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通讯应用发送的所述第二对象针对所述目标事件的互动信息;发送所述互动信息对应的提示信息至所述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
上述方案中,当所述互动提示信息携带对应所述第二通讯应用的连接入口时,所述发送互动提示信息至所述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之后,所互动处理模块,还用于当所述连接入口被触发时,接收到所述第一通讯应用发送的所述第一对象针对所述第二对象的第二互动请求,所述第二互动请求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二通讯应用中与所述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的互动;响应于所述第二互动请求,经所述第二通讯应用对应的中转服务器,将所述目标事件发送至所述第二通讯应用。
上述方案中,所述互动处理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互动请求,确定在所述第二通讯应用中互动所需的互动参数,经所述第二通讯应用对应的中转服务器,将所述互动参数发送至所述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应用,以在所述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应用中显示互动编辑页面,并在所述互动编辑页面中显示基于所述互动参数确定的所述第一对象与所述第二对象的互动号码以及互动入口;其中,所述互动入口用于在被触发时,所述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应用基于所述互动号码,经所述中转服务器将所述目标事件发送至所述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应用。
上述方案中,当所述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的版本为第一版本、且所述第一版本的第一通讯应用中显示有用于请求与所述第二对象进行互动的第一互动入口时,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一互动入口被触发时,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版本的第一通讯应用发送的基于所述第一互动入口触发的第一互动请求;相应的,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校验结果表征所述第一对象具备所述互动权限时,在所述第一版本的第一通讯应用中显示供所述第一对象与所述第二对象进行互动的互动界面,并获取基于所述互动界面所添加的目标事件;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版本的第一通讯应用发送的针对所述目标事件的第三互动请求,并响应于所述第三互动请求,将所述目标事件发送至所述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
上述方案中,当所述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的版本为第二版本、且所述第二版本的第一通讯应用中显示供所述第一对象与所述第二对象进行互动的互动界面、且所述互动界面中显示有已添加的目标事件及对应所述目标事件的第二互动入口时,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二互动入口被触发时,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二版本的第一通讯应用发送的针对所述目标事件的第一互动请求;相应的,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校验结果表征所述第一对象具备所述互动权限时,将所述目标事件发送至所述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互动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显示模块,用于在第一对象对应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显示针对目标事件的互动入口;
其中,所述互动入口用于供所述第一对象与所述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的互动,所述第一对象与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具有关联关系;
第二显示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互动入口的触发操作,确定所述第一对象不具备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与所述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互动的互动权限时,显示互动提示信息;
其中,所述互动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对象在不同于所述第一通讯应用的第二通讯应用中与所述第二对象进行所述目标事件的互动。
上述方案中,所述显示互动提示信息之前,所述装置还包括:权限校验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当所述检测结果表征所述工作模式为勿扰模式时,获取所述第一对象与所述第二对象的社交关系,并当所述社交关系为非预设关系时,确定所述第一对象不具备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与所述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互动的互动权限。
上述方案中,所述显示针对目标事件的互动入口之前,所述装置还包括:模式设置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对象对应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模式设置界面中,显示对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进行设置的模式设置控件;响应于基于所述模式设置控件触发的模式设置指令,将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设置为所述模式设置指令所指示设置的目标模式;其中,所述目标模式,用于对所述第一对象是否具备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与所述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互动的互动权限进行校验。
上述方案中,所述将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设置为所述模式设置指令所指示设置的目标模式之后,所述装置还包括:模式切换模块,用于当所述目标模式为勿扰模式时,在所述第二对象对应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所述第二对象关联区域,显示所述勿扰模式对应的第一模式标识;响应于针对所述第一模式标识的触发操作,显示对应所述勿扰模式的详情,以及针对所述勿扰模式的关闭入口;响应于针对所述关闭入口的触发操作,对所述勿扰模式进行关闭,以将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由所述勿扰模式切换为正常模式。
上述方案中,所述模式切换模块,还用于当所述工作模式的类型为至少两种时,在所述第二对象对应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所述第二对象关联区域,显示所述目标模式对应的第二模式标识;响应于针对所述第二模式标识的触发操作,显示可供选择的至少两个候选模式;响应于针对所述至少两个候选模式中目标候选模式的选择操作,将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由所述目标模式切换为所述目标候选模式。
上述方案中,所述模式切换模块,还用于当所述工作模式的类型为至少两种、且不同的工作模式对应不同的时间段时,在所述至少两种工作模式中除所述目标模式之外的其他模式对应时间段的起始时刻到达时,所述第二对象对应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接收到针对所述工作模式的切换确认信息;其中,所述切换确认信息,用于确认是否对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进行切换;响应于针对所述切换确认信息的确定指令,将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由所述目标模式切换为所述其他模式。
上述方案中,当所述互动提示信息携带对应所述第二通讯应用的连接入口时,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显示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连接入口的触发操作,由所述互动界面跳转至所述第一对象在所述第二通讯应用中的互动编辑界面,并在所述互动编辑界面中显示所述第一对象与所述第二对象的互动号码以及发送入口;其中,所述发送入口用于在被触发时,所述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应用基于所述互动号码,将所述目标事件发送至所述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应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动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引起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动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动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应用本申请实施例,只有当服务器接收到第一互动请求时,才对第一对象是否具备在第一通讯应用中与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互动的互动权限进行校验,相较于相关技术中一旦红名单发生变化服务器就进行更新而言,大大减少了服务器的数据处理量,节约了资源消耗;而且,在第一对象不具备上述互动权限的情况下,发送互动提示信息至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以提示第一对象在不同于第一通讯应用的第二通讯应用中与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的互动,能够在避免对第一通讯应用中第二对象打扰的情况下,避免错失所需互动的目标事件,满足了用户多样化的互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动处理***100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互动处理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动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动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工作模式的设置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工作模式的设置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模式切换选择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切换确认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动提示信息的显示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动处理***的架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动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动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动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到用户信息等相关的数据(例如用户的触发操作、用户的对象信息或备注信息),当本申请实施例运用到具体产品或技术中时,需要获得用户许可或者同意,且相关数据的收集、使用和处理需要遵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在以下的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可以理解,“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仅仅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以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以外的顺序实施。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之前,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名词和术语进行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名词和术语适用于如下的解释。
1)通讯应用,终端中运行的用于发送和接收互联网消息等服务的应用程序,可以是用户下载并安装在用户终端(例如,智能手机或电脑)上才可以使用的软件,通讯应用又可称为通讯客户端;也可以是小程序,即只需要下载到浏览器环境中就可以运行的程序,还可以是能够嵌入至任意客户端中的小程序。
本申请涉及第一通讯应用和第二通讯应用是不同的应用,其中,第一通讯应用可以是为团体用户提供互联网社交服务的计算机程序;第二通讯应用可以是为个人用户提供互联网社交服务的计算机程序,如邮件应用、短信应用等。
2)响应于,用于表示所执行的操作所依赖的条件或者状态,当满足所依赖的条件或状态时,所执行的一个或多个操作可以是实时的,也可以具有设定的延迟;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所执行的多个操作不存在执行先后顺序的限制。
基于上述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名词和术语的解释,下面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动处理***。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动处理***100的架构示意图,为实现支撑一个示例性应用,该架构包括:第一终端400-1、第二终端400-2、第一服务器200-1、第二服务器200-2和网络300,其中,终端(如终端400-1和终端40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智能音箱、智能电视、智能手表、智能语音交互设备、智能家电、车载终端等,但并不局限于此。终端(如第一终端400-1和第二终端400-2)、服务器(如第一服务器200-1和第二服务器200-2)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通讯方式进行直接或间接地连接,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制;网络300可以是广域网或者局域网,又或者是二者的组合,使用无线链路实现数据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400-1、第二终端400-2可以通过运行计算机程序来协助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动处理方法,计算机程序可以是操作***中的原生程序或软件模块;可以是本地应用程序(APP,Application),即需要在操作***中安装才能运行的程序;也可以是小程序,即只需要下载到浏览器环境中就可以运行的程序;还可以是能够嵌入至任意APP中的即时通讯小程序。总而言之,上述计算机程序可以是任意形式的应用程序、模块或插件。
例如,第一终端400-1运行有第一通讯应用和第二通讯应用,第二终端200-2运行有第一通讯应用和第二通讯应用,第一通讯应用与第二通讯应用为不同的应用,如第一通讯应用可以是为企业用户提供互联网社交服务的计算机程序,第二通讯应用可以是为个人用户提供互联网社交服务的计算机程序,第一服务器200-1为第一通讯应用对应的后台服务器,第二服务器200-2为第二通讯应用对应的后台服务器,又称为中转服务器。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对象通过第一终端410-2运行的第一通讯应用,向第一服务器200-1发送针对第二对象的第一互动请求,其中,第一互动请求用于请求在第一通讯应用中与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的互动;第一服务器200-1接收第一互动请求后,响应于第一互动请求,对第一对象是否具备在第一通讯应用中与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互动的互动权限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当校验结果表征第一对象不具备互动权限时,发送互动提示信息至第一终端410-2运行的第一通讯应用。
第一终端410-2中的第一通讯应用接收到互动提示信息后,第一对象可基于互动提示信息,在不同于第一通讯应用的第二通讯应用中与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的互动,例如,当互动提示信息携带对应第二通讯应用的连接入口时,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响应于第一对象针对连接入口的触发操作,发送用于请求在第二通讯应用中与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的互动的第二互动请求至第一服务器200-1;第一服务器200-1响应于第二互动请求,经第二通讯应用对应的第二服务器200-2,将目标事件发送至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应用。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借助于云技术(Cloud Technology)实现,云技术是指在广域网或局域网内将硬件、软件、网络等系列资源统一起来,实现数据的计算、储存、处理和共享的一种托管技术。云技术是基于云计算商业模式应用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整合技术、管理平台技术、以及应用技术等的总称,可以组成资源池,按需所用,灵活便利。云计算技术将变成重要支撑。技术网络***的后台服务需要大量的计算、存储资源。
作为示例,第一服务器200-1和第二服务器200-2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还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讯、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内容分发网络(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但并不局限于此。
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互动处理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在实际应用中,电子设备500可以为图1示出的服务器或终端,以电子设备500为图1示出的服务器为例,对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互动处理方法的电子设备进行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5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10、存储器550、至少一个网络接口520和用户接口530。电子设备5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540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540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讯。总线***540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2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540。
处理器510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例如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其中,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用户接口530包括使得能够呈现媒体内容的一个或多个输出装置531,包括一个或多个扬声器和/或一个或多个视觉显示屏。用户接口530还包括一个或多个输入装置532,包括有助于用户输入的用户接口部件,比如键盘、鼠标、麦克风、触屏显示屏、摄像头、其他输入按钮和控件。
存储器550可以是可移除的,不可移除的或其组合。示例性的硬件设备包括固态存储器,硬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等。存储器550可选地包括在物理位置上远离处理器510的一个或多个存储设备。
存储器550包括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550旨在包括任意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550能够存储数据以支持各种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程序、模块和数据结构或者其子集或超集,下面示例性说明。操作***551,包括用于处理各种基本***服务和执行硬件相关任务的***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网络通讯模块552,用于经由一个或多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520到达其他计算设备,示例性的网络接口520包括:蓝牙、无线相容性认证(WiFi)、和通用串行总线(USB,Universal Serial Bus)等;呈现模块553,用于经由一个或多个与用户接口530相关联的输出装置531(例如,显示屏、扬声器等)使得能够呈现信息(例如,用于操作***设备和显示内容和信息的用户接口);输入处理模块554,用于对一个或多个来自一个或多个输入装置532之一的一个或多个用户输入或互动进行检测以及翻译所检测的输入或互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动处理装置可以采用软件方式实现,图2示出了存储在存储器550中的互动处理装置555,其可以是程序和插件等形式的软件,包括以下软件模块:接收模块5551、校验模块5552和发送模块5553,这些模块是逻辑上的,因此根据所实现的功能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或进一步拆分,将在下文中说明各个模块的功能。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动处理装置可以采用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作为示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动处理装置可以是采用硬件译码处理器形式的处理器,其被编程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动处理方法,例如,硬件译码处理器形式的处理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DSP、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或其他电子元件。
基于上述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动处理***及电子设备的说明,下面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动处理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动处理方法可由服务器或终端单独实施,或由服务器及终端协同实施。下面以服务器实施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动处理方法。参见图3A,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动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将结合图3示出的步骤进行说明。
在步骤101A中,第一服务器接收第一通讯应用发送的第一对象针对第二对象的第一互动请求。
其中,第一互动请求,用于请求在第一通讯应用中与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的互动,目标事件是第一对象请求与第二对象进行互动的事件,如目标事件可以为发消息、转发消息或推荐进群等,相应的,当目标事件为发消息时,第一互动请求用于请求将待发送信息发送至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当目标事件为推荐进群时,第一互动请求用于请求处于第一通讯应用中的第二对象进入会话群。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与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可为同一应用的不同版本,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是使用第一通讯应用的团体(如企业或组织)用户,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归属于同一个团体,即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具有关联关系,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之间可通过第一通讯应用进行事件传递。
在实际应用中,在进行事件传递之前,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均可对自身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进行设置,接下来以第二对象通过第一通讯应用对自身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设置为例进行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在接收第一通讯应用发送的第一对象针对第二对象的第一互动请求之前,可接收第一通讯应用发送的第二对象针对工作模式的模式设置请求;响应于模式设置请求,获取模式设置请求所携带的模式设置参数,并基于模式设置参数,将第二对象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进行设置为与模式设置参数相匹配的目标模式。
其中,模式设置请求用于请求对第二对象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进行设置,在实际应用中,在第一通讯应用的模式设置界面中可显示用于对工作模式进行设置的模式设置控件,第一通讯应用响应于第二对象针对模式设置控件的触发操作,生成并发送模式设置请求至第一服务器,其中,模式设置请求携带相应的模式设置参数,例如,参见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工作模式的设置示意图,模式设置控件用于控制“勿扰模式”这一工作模式的开启与关闭,当勿扰模式处于关闭状态下,若第二对象触发该模式设置控件,第一通讯应用响应于该触发操作,生成并发送模式设置请求至第一服务器,这里的模式设置请求所携带的模式设置参数为1(指示开启勿扰模式),第一服务器基于模式设置参数,将第二对象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设置为“勿扰模式”(即目标模式),如此,在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中实现了勿扰模式的开启。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目标模式为勿扰模式时,勿扰模式用于在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中展示与勿扰模式相对应的第一模式标识,以基于第一模式标识进行勿扰模式的关闭;相应的,第一服务器在将第二对象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设置为与模式设置参数相匹配的目标模式之后,当第一模式标识被触发时,接收到第一通讯应用发送的第二对象针对勿扰模式的模式关闭请求;响应于模式关闭请求,对第二对象进行合法性校验,并在合法性校验通过时,对勿扰模式进行关闭。
这里,当第二对象在第一通讯应用中处于勿扰模式时,可在第二对象的关联区域(如第二对象的头像标识所在区域,或供第二对象发送、查看消息的消息栏)显示对应勿扰模式的第一模式标识,当第二对象触发该第一模式标识时,即可触发针对勿扰模式的模式关闭请求,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将该模式关闭请求发送至第一服务器,第一服务器响应于模式关闭请求,对勿扰模式进行关闭,即将第二对象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由勿扰模式切换为正常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服务器在对勿扰模式关闭之前,还可对第二对象进行合法性校验,如验证第二对象是否与第一通讯应用关联的用户账号相对应(是否为本人),在验证通过后,才对勿扰模式进行关闭,以保证安全性;如此,通过触发第一模式标识即可以实现对勿扰模式的快速关闭,提高了人机交互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工作模式的设置示意图,当第一模式标识501(如月亮标识)被触发时,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中还可显示模式详情页面502,并在模式详情页面502中显示第二对象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如“勿扰模式已开”(表征处于勿扰模式),并显示关闭入口(如关闭勿扰模式)503,响应于针对关闭入口503的触发操作(即关闭入口被触发时),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发送针对勿扰模式的模式关闭请求至第一服务器,第一服务器接收到模式关闭请求后,响应于模式关闭请求,对勿扰模式进行关闭,如此,在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中实现了勿扰模式的关闭,即将第二对象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由勿扰模式切换为正常模式,如此,通过触发关闭入口即可以实现对勿扰模式的快速关闭,提高了人机交互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工作模式的类型为至少两种时,目标模式用于在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中展示与目标模式相对应的第二模式标识,以基于第二模式标识进行目标模式的切换;相应的,第一服务器在将第二对象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设置为与模式设置参数相匹配的目标模式之后,当第二模式标识被触发时,接收到第一通讯应用发送的第二对象针对目标模式的模式切换请求;响应于模式切换请求,将第二对象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由目标模式切换为至少两种工作模式中除目标模式之外的其他模式。
这里,工作模式的类型为两种,如正常模式(可接收消息)、勿扰模式(禁止接收消息),在将第二对象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设置为目标模式后,可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第二对象的关联区域(如第二对象的头像标识所在区域,或供第二对象发送、查看消息的消息栏)显示对应目标模式的第二模式标识(如目标模式为正常模式时,对应的第二模式标识为太阳标识,又如,目标模式为勿扰模式时,对应的第二模式标识为月亮标识),当第二对象触发该第二模式标识时,即可触发针对目标模式的模式切换请求,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将该模式切换请求发送至第一服务器,第一服务器响应于模式切换请求,对目标模式进行切换,以将目标模式切换为其他模式(如目标模式为正常模式,将正常模式切换为勿扰模式),以在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中实现不同工种模式间的切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可通过如下方式接收到第一通讯应用发送的模式切换请求:当第二模式标识被触发时,在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中显示可供选择的至少两个候选模式;当至少两个候选模式中目标候选模式被选择时,接收到第一通讯应用发送的模式切换请求,其中,模式切换请求所请求切换的其他模式为目标候选模式。
作为示例,参见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模式切换选择示意图,在进行模式切换时,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响应于针对第二模式标识的触发操作,还可显示模式选择界面,并在模式选择界面中显示可供选择的至少两个候选模式(其他模式),如候选模式1、候选模式2、候选模式3,响应于针对至少两个候选模式中目标候选模式(候选模式2)的选择操作,发送携带目标候选模式的模式切换请求发送至第一服务器,第一服务器接收到模式切换请求后,响应于模式切换请求,对目标模式进行切换,以将目标模式切换为所选择的目标候选模式(如候选模式2),以在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中实现不同工种模式间的切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工作模式的类型为至少两种且不同的工作模式对应不同的时间段时,第一服务器在将第二对象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设置为与模式设置参数相匹配的目标模式之后,当检测到至少两种工作模式中除目标模式之外的其他模式对应时间段的起始时刻到达时,发送针对工作模式的切换确认信息至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当接收到第二对象针对切换确认信息的确定指令时,将第二对象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由目标模式切换为其他模式。
这里,第一服务器实时对第二对象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进行检测,并基于***时间对当前时间所对应工作模式进行检测,以决定是否自动发送切换确认信息至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例如,在对第二对象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进行设置时,将在第一时间段(如每天早上8点到下午6点)的工作模式设置为工作模式1,在第二时间段(如每天下午6点到晚上11点)的工作模式设置为工作模式2,在第三时间段(每天晚上11点到次日早上8点)的工作模式设置为工作模式3,假设第二对象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为工作模式1,当第一服务器检测到工作模式2对应时间段的起始时刻(下午6点)到达,或在起始时刻之前的某个时刻(下午6点前的几分钟,如下午5点55分)到达时,自动发送切换确认信息至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中,作为示例,参见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切换确认示意图,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接收到第一服务器发送的切换确认信息,如“即将自动切换到工作模式2,请确认是否继续切换!”,当第二对象点击图中的“继续”按钮时,第一服务器接收到第二对象基于该点击操作触发的针对切换确认信息的确定指令,将第二对象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由工作模式1切换为工作模式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还可自动对第二对象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进行切换,如在对工作模式进行设置时,将在目标时间段(如每天早上8点到下午6点)的工作模式设置为勿扰模式(禁止接收消息),在非目标时间段(如每天下午6点到次日早上8点)的工作模式设置为正常模式(可接收消息);第一服务器基于***时间自动将工作模式设置为与相应时间段相对应的模式,如在某天早上8点到下午6点,第二对象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为勿扰模式,在该天下午6点到次日早上8点,无需用户确认,自动将第二对象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由勿扰模式切换为正常模式,以实现工作模式间的自动切换,提高了切换效率。
在步骤102A中,响应于第一互动请求,对第一对象是否具备在第一通讯应用中与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互动的互动权限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
在实际应用中,互动权限与第一互动请求相对应,例如,当第一互动请求用于请求将待发送信息发送至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时,则互动权限是指第一对象将待发送消息发送至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的消息发送权限;又如,当第一互动请求用于第一对象请求处于第一通讯应用中的第二对象进入会话群时,则互动权限是指第一对象邀请第二对象进入第一通讯应用中会话群的邀请权限。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可通过如下方式对第一对象是否具备在第一通讯应用中与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互动的互动权限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对第二对象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当检测结果表征工作模式为正常模式时,得到第一对象具备在第一通讯应用中与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互动的互动权限的校验结果;当检测结果表征工作模式为勿扰模式时,获取第一对象与第二对象的社交关系,并基于社交关系对第一对象是否具备互动权限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
这里,第一服务器中可基于存储的第二对象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的设置,对第二对象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进行检测,当检测到工作模式为正常模式,得到第一对象具备在第一通讯应用中与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互动的互动权限(如第一对象具备将待发送消息发送至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的消息发送权限,或具备邀请第二对象进入第一通讯应用中会话群的邀请权限)的校验结果;当检测结果表征工作模式为勿扰模式(即第二对象在第一通讯应用中开启了勿扰模式)时,进一步基于第一对象与第二对象之间的社交关系,对第一对象是否具备上述互动权限进行校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可通过如下方式获取第一对象与第二对象的社交关系:获取第一对象与第二对象间的会话频率;基于会话频率,确定第一对象与第二对象的社交关系。
这里,可根据第一对象与第二对象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的会话频率,确定两者之间的社交关系,通常情况下,会话频率越大,两者间的社交关系越亲密,彼此之间越具备互动权限;在实际应用中,若第一对象与第二对象在目标时间段(如近7天)的会话频率超过频率阈值(可设置),如两者在7天内的会话聊天频率超过10次,或两者在7天内的会话条数达到100条时,确定第一对象与第二对象的社交关系为目标关系(如亲密、聊友等),此时,可确定第一对象具备在第一通讯应用中与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互动的互动权限。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可通过如下方式获取第一对象与第二对象的社交关系:获取第二对象为第一对象设置的以下对象信息至少之一:备注信息、分组信息;基于对象信息,确定第一对象与第二对象的社交关系。
这里,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可对第一通讯应用中存在关联关系的其他用户进行分组或备注,故可基于分组信息或备注信息确定第一对象与第二对象之间的社交关系,如若第二对象为第一对象的备注为女友、亲爱的或老婆/老公等时,表征第一对象与第二对象为情侣关系,此种情况下,第一对象具备在第一通讯应用中与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互动的互动权限;又如若第二对象为第一对象的分组为特别关注时,表征第一对象与第二对象为特别关注关系,此种情况下,第一对象具备在第一通讯应用中与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互动的互动权限。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可通过如下方式基于社交关系对所述第一对象是否具备互动权限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当社交关系为目标关系时,得到第一对象具备采用互动权限的校验结果;当社交关系为不同于目标关系的其他关系时,得到第一对象不具备互动权限的校验结果。
这里,当第一对象与第二对象的社交关系为目标关系(如好友、情侣、会话频繁高的聊友、特别关注等)时,确定第一对象具备在第一通讯应用中与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互动的互动权限;当第一对象与第二对象的社交关系为非目标关系(没互动或互动特别少,如在近半年来均未联系互动过)时,确定第一对象不具备在第一通讯应用中与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互动的互动权限。
在步骤103A中,当校验结果表征第一对象不具备互动权限时,发送互动提示信息至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以提示第一对象在不同于第一通讯应用的第二通讯应用中与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的互动。
这里,当第一对象不具备在第一通讯应用中与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互动的互动权限时,第一服务器发送互动提示信息至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以提示第一对象采用其他通讯应用与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的互动。例如,当目标事件为发消息,第一对象不具备将待发送消息发送至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中的消息发送权限时,提示第一对象通过其他方式将待发送消息发送至第二对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互动提示信息携带对应第二通讯应用的连接入口时,第一服务器在发送互动提示信息至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之后,当连接入口被触发时,可接收到第一通讯应用发送的第一对象针对第二对象的第二互动请求,第二互动请求用于请求在第二通讯应用中与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的互动;响应于第二互动请求,经第二通讯应用对应的中转服务器(即第二服务器),将目标事件发送至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应用。
这里,当第一对象通过触发第一通讯应用所展示互动提示信息中、与第二通讯应用对应的连接入口时,可触发第一对象针对第二对象的第二互动请求,第一服务器接收到第二互动请求后,将第二互动请求转发至第二通讯应用对应的第二服务器,以将目标事件发送至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应用。例如,当第二通讯应用为短信应用时,第二服务器为对应的运营商服务器,第一服务器将第二互动请求发送至运营商服务器,由运营商服务器以短信方式将第二互动请求所携带的目标事件(如待发送信息,邀请进群链接等)发送至第二对象的通讯号码。又例如,当第二通讯应用为邮件应用时,第二服务器为对应的邮箱服务器,第一服务器将第二互动请求发送至邮箱服务器,由邮箱服务器以邮件方式将第二互动请求所携带的目标事件(如待发送信息,邀请进群链接等)发送至第二对象的邮箱。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可通过如下方式响应于第二互动请求,经第二通讯应用对应的中转服务器,将目标事件发送至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应用:响应于第二互动请求,确定在第二通讯应用中互动所需的互动参数,经第二通讯应用对应的中转服务器,将互动参数发送至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应用,以在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应用中显示互动编辑页面,并在互动编辑页面中显示基于互动参数确定的第一对象与第二对象的互动号码以及发送入口;其中,发送入口用于在被触发时,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应用基于互动号码,经中转服务器将目标事件发送至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应用。
其中,互动参数和互动号码均与第二通讯应用相对应,如第二通讯应用为短信应用时,互动参数为与短信应用相关的参数,互动号码为通讯号码(如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的通讯号码(如手机号码));又如,第二通讯应用为邮件应用时,互动参数为与邮件应用相关的参数,互动号码为邮箱账号(如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的邮箱号码)。
参见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动提示信息的显示示意图,以第二通讯应用为邮件应用为例,在第一对象的第一通讯应用中显示第一服务器反馈的如“该成员已开启勿扰模式,你可以通过邮件与他联系”这一互动提示信息801,当第一对象通过触发第一通讯应用所展示互动提示信息中的“发邮件”这一连接入口802时,可触发第一对象针对第二对象的第二互动请求,第一通讯应用将第二互动请求发送至第一服务器,第一服务器接收到第二互动请求后,确定在邮件应用中互动所需的互动参数(如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的邮箱账号),经邮件应用对应的第二服务器,将互动参数发送至第一对象对应的邮件应用,以在第一对象对应的邮件应用中显示互动编辑页面803,并在互动编辑页面中显示基于互动参数确定的第一对象与第二对象的互动号码804(如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的邮箱账号,其中,第一对象为发件人,第二对象为收件人)以及“发送”这一发送入口805,当第一对象在互动编辑页面中编辑完成目标事件的相关信息后触发发送入口805时,第一对象对应的邮件应用响应于该触发操作,经邮件应用的中转服务器(即第二服务器)将目标事件的相关信息发送至第二对象的邮件应用中;如此,在第一对象不具备在第一通讯应用中与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互动的互动权限的情况下,通过第二通讯应用实现与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的互动,能够在避免对第一通讯应用中第二对象打扰的情况下,通过第二通讯应用中与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的互动,避免错失所需互动的目标事件,满足了用户多样化的互动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将目标事件发送至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之后,还可接收第一通讯应用发送的第二对象针对目标事件的互动信息;发送互动信息对应的提示信息至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
这里,在实际应用中,当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接收到第一对象发送的目标事件(如目标消息、邀请入群链接等)后,可对目标事件进行回复、转发等互动操作,此时,第一服务器接收到第一通讯应用发送的、第二对象针对目标事件的互动信息后,会发送互动信息对应的提示信息至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以供第一对象查看。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校验结果表征第一对象具备互动权限时,将目标事件发送至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例如,当目标事件为发消息,第一对象具备将待发送消息发送至第一通讯应用中的第二对象的消息发送权限时,将待发送消息发送至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中;又例如,当目标事件为第一对象邀请第一通讯应用中的第二对象进会话群A,第一对象具备邀请第一通讯应用中的第二对象进入会话群A的邀请权限时,将用于邀请第二对象进行会话群A的邀请链接方式至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的版本为第一版本、且第一版本的第一通讯应用中显示有用于请求与第二对象进行互动的第一互动入口时,服务器可通过如下方式接收第一通讯应用发送的第一对象针对第二对象的第一互动请求:当第一互动入口被触发时,服务器接收第一版本的第一通讯应用发送的基于第一互动入口触发的第一互动请求;相应的,当校验结果表征第一对象具备互动权限时,在第一版本的第一通讯应用中显示供第一对象与第二对象进行互动的互动界面,并获取基于互动界面所添加的目标事件;服务器接收第一版本的第一通讯应用发送的针对目标事件的第三互动请求,并响应于第三互动请求,将目标事件发送至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通讯应用可存在多个不同的版本,通常情况下,不同版本的第一通讯应用具备的功能可以是不同的,例如,第一版本的第一通讯应用是指具备勿扰模式逻辑判断功能的第一通讯应用,第二版本的第一通讯应用是不具备勿扰模式逻辑判断功能的第一通讯应用,所谓具备勿扰模式逻辑判断功能的第一通讯应用(即第一版本的第一通讯应用)是指在第一对象通过第一通讯应用发起与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如向第二对象发起会话、转发消息给第二对象、邀请第二对象进入群聊等)的互动操作之前,即在第一对象添加目标事件之前,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对应第一版本)先发送用于请求查询第一对象是否具备在第一通讯应用中与第二对象互动的互动权限的第一互动请求至服务器,此时的第一互动请求是在添加目标事件之前、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响应于针对第一互动入口的触发操作而生成。
示例性的,以目标事件为向第二对象发起会话、第一互动入口为第二对象的头像标识为例,当第一对象点击第二对象的头像标识时,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对应第一版本)响应于该点击操作,发送第一互动请求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第一互动请求后,响应于该第一互动请求,查询第一对象是否具备向第一通讯应用中的第二对象发起会话的会话权限,当第一对象不具备会话权限时,服务器发送互动提示信息至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以提示第一对象在不同于第一通讯应用的第二通讯应用中与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的互动;当第一对象具备会话权限时,才在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中显示供第一对象与第二对象进行会话的互动界面,基于该互动界面,可获取第一对象所执行的会话操作(即添加的目标事件,如编辑会话消息、或邀请音视频聊天等),当第一对象点击针对目标事件的发送按钮时,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响应于该点击操作,发送针对目标事件的第三互动请求(用于请求将目标事件发送至第一通讯应用中的第二对象)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第三互动请求后,响应于第三互动请求,将目标事件发送至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如将编辑的会话消息或音视频聊天邀请消息发送至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的版本为第二版本、且第二版本的第一通讯应用中显示供第一对象与第二对象进行互动的互动界面、且互动界面中显示有已添加的目标事件及对应目标事件的第二互动入口时,服务器可通过如下方式接收第一通讯应用发送的第一对象针对第二对象的第一互动请求:当第二互动入口被触发时,服务器接收第二版本的第一通讯应用发送的针对目标事件的第一互动请求;相应的,当校验结果表征第一对象具备互动权限时,将目标事件发送至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
这里,第二版本的第一通讯应用即为不具备勿扰模式逻辑判断功能的第一通讯应用,其是指在第一对象通过第一通讯应用发起与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如向第二对象发起会话、转发消息给第二对象、邀请第二对象进入群聊等)的互动操作之后,即在第一对象添加目标事件之后,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先发送用于请求查询第一对象是否具备与第二对象互动的互动权限的第一互动请求至服务器,此时的第一互动请求是在添加目标事件之后、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响应于针对第二互动入口(如发送按钮)的触发操作而生成,当服务器基于第一互动请求,确定第一对象具备与第一通讯应用中的第二对象进行互动的互动权限时,直接将目标事件发送至第二对象的第一通讯应用。
示例性的,仍以目标事件为向第二对象发起会话为例,当第一对象点击第二对象的头像标识时,在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对应第二版本)中显示供第一对象与第二对象进行会话的互动界面,基于该互动界面,可获取第一对象所执行的会话操作(即添加的目标事件,如编辑会话消息、或邀请音视频聊天等),当第一对象点击针对目标事件的第二互动入口(如发送按钮)时,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响应于该点击操作,发送针对目标事件的第一互动请求(用于请求将目标事件发送至第一通讯应用中的第二对象)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第一互动请求后,响应于该第一互动请求,查询第一对象是否有具备向第一通讯应用中的第二对象发起会话的会话权限,当第一对象具备会话权限时,将目标事件发送至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如将编辑的会话消息或音视频聊天邀请消息发送至第二对象的第一通讯应用;当第一对象不具备会话权限时,服务器发送互动提示信息至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以提示第一对象在不同于第一通讯应用的第二通讯应用中与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的互动。
下面以终端实施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动处理方法。参见图3B,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动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将结合图3B示出的步骤进行说明。
在步骤101B中,在第一对象对应第一通讯应用中,显示针对目标事件的互动入口。
这里,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侧的终端上均设置有第一通讯应用,第一对象与第二对象在第一通讯应用中具有关联关系,在第一对象通过对应的终端上的第一通讯应用与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如发消息、转发消息或推荐进群)的互动时,在第一对象通过对应的终端上的第一通讯应用中显示有针对目标事件的互动入口,第一对象可基于互动入口与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的互动。
在步骤102B中,响应于针对互动入口的触发操作,确定第一对象不具备在第一通讯应用中与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互动的互动权限时,显示互动提示信息;其中,互动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第一对象在不同于第一通讯应用的第二通讯应用中与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的互动。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通讯应用可存在多个不同的版本,通常情况下,不同版本的第一通讯应用具备的功能可以是不同的,对于不同版本的第一通讯应用,互动入口也可以是不同的,其对应的处理操作也可以是不同的。
例如,当第一通讯应用的版本为第一版本(具备勿扰模式逻辑判断功能)时,互动入口为用于请求在第一通讯应用中与第二对象进行互动的入口,即上述的第一互动入口(如第二对象的头像标识)。在请求与第二对象进行互动时(在第一对象通过第一版本的第一通讯应用添加目标事件之前),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对应第一版本)响应于针对互动入口的触发操作,先发送第一互动请求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第一互动请求后,响应于该第一互动请求,查询第一对象是否具备在第一通讯应用中与第二对象互动的互动权限,当第一对象不具备互动权限时,服务器发送互动提示信息至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当第一对象具备互动权限时,才在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中显示供第一对象与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互动的互动界面,基于该互动界面,获取第一对象添加的目标事件(如编辑会话消息、或邀请音视频聊天等),当第一对象点击针对目标事件的发送按钮时,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响应于该点击操作,发送针对目标事件的第三互动请求(用于请求将目标事件发送至第一通讯应用中的第二对象)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第三互动请求后,响应于第三互动请求,将目标事件发送至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如将编辑的会话消息或音视频聊天邀请消息发送至第二对象的第一通讯应用。
当第一通讯应用的版本为第二版本(不具备勿扰模式逻辑判断功能)时,互动入口为用于请求在第一通讯应用中与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互动的入口,如上述的第二互动入口(如发送按钮)。在请求与第二对象进行互动时,当第一对象点击第二对象的头像标识时,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响应于该点击操作,显示供第一对象与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互动的互动界面,基于该互动界面,获取第一对象添加的目标事件(如编辑会话消息、或邀请音视频聊天等),当第一对象点击针对目标事件的第二互动入口时,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响应于该点击操作,发送针对目标事件的第一互动请求(用于请求将目标事件发送至第一通讯应用中的第二对象)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第一互动请求后,响应于该第一互动请求,查询第一对象是否具备在第一通讯应用中与第二对象互动的互动权限,当第一对象不具备互动权限时,服务器发送互动提示信息至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当第一对象具备互动权限时,将目标事件发送至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如将编辑的会话消息或音视频聊天邀请消息发送至第二对象的第一通讯应用。
这里,当第一对象触发互动入口时,第一对象侧的终端响应于该触发操作,对第一对象是否不具备在第一通讯应用中与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互动的互动权限进行校验,如对第二对象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当检测结果表征工作模式为正常模式时,得到第一对象具备在第一通讯应用中与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互动的互动权限的校验结果;当检测结果表征工作模式为勿扰模式时,获取第一对象与第二对象的社交关系为非预设关系(上述的非目标关系)时,确定第一对象不具备在第一通讯应用中与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互动的互动权限,具体可参见图3A中的确定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互动提示信息可携带对应第二通讯应用的连接入口时,终端响应于针对连接入口的触发操作,由互动界面跳转至第一对象在第二通讯应用中的互动编辑界面,并在互动编辑界面中显示第一对象与第二对象的互动号码以及发送入口;其中,发送入口用于在被触发时,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应用基于互动号码,将目标事件发送至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应用。
这里,当互动提示信息携带对应第二通讯应用的连接入口时,第一对象触发连接入口时,第一对象侧的终端响应于该触发操作,由当前显示的互动界面跳转至对应第二通讯应用的互动编辑界面,并在互动编辑界面中显示用于进行互动的互动号码及发送入口,其中,互动号码与第二通讯应用相对应,如第二通讯应用为短信应用时,互动号码为通讯号码(如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的通讯号码(如手机号码));又如,第二通讯应用为邮件应用时,互动号码为邮箱账号(如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的邮箱号码)。
以目标事件为第一对象在第一通讯应用中向第二对象发送消息、第二通讯应用为邮件应用为例,如图8所示,在第一对象与第二对象的互动界面中显示“发消息”这一互动入口,当第一对象触发互动入口时,第一对象侧的终端响应于该触发操作,对第一对象是否不具备在第一通讯应用中与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互动的互动权限进行校验,当确定第一对象不具备在第一通讯应用中与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互动的互动权限时,显示如“该成员已开启勿扰模式,你可以通过邮件与他联系”这一互动提示信息801,其中,互动提示信息802中的“邮件”是指第二通讯应用,“发邮件”即为连接入口802,当第一对象触发连接入口802时,第一对象侧的终端响应于该触发操作,由当前显示的互动界面跳转至对应第二通讯应用(即邮件)的互动编辑界面,并在互动编辑界面中显示用于进行互动的互动号码804(如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的邮箱账号,其中,第一对象为发件人,第二对象为收件人)及“发送”这一发送入口805,当第一对象在互动编辑页面中编辑完成目标事件的相关信息后触发发送入口805时,第一对象对应的终端中邮件应用响应于该触发操作,通过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的邮箱账号,将目标事件发送至第二对象对应的邮件应用中。
在实际应用中,在进行目标事件传递之前,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均可对自身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进行设置,接下来以第二对象通过第一通讯应用对自身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设置为例进行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显示针对目标事件的互动入口之前,第二对象侧的终端可通过如下方式对第二对象在第一通讯应用对自身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设置:在第二对象对应第一通讯应用中的模式设置界面中,显示对第二对象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进行设置的模式设置控件;响应于基于模式设置控件触发的模式设置指令,将第二对象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设置为模式设置指令所指示设置的目标模式;其中,目标模式,用于对第一对象是否具备在第一通讯应用中与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互动的互动权限进行校验。
如图4所示,在第二对象侧的终端的第一通讯应用的模式设置界面中,显示模式设置控件,假设工作模式包括:勿扰模式和正常模式,模式设置控件用于控制“勿扰模式”这一工作模式的开启与关闭,当勿扰模式处于关闭状态下,若第二对象触发该模式设置控件,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响应于该触发操作,将第二对象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设置为“勿扰模式”(即目标模式),当勿扰模式处于开启状态下,若第二对象触发该模式设置控件,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响应于该触发操作,将第二对象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设置为“正常模式”(即目标模式)。
通过上述方式,对第二对象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设置完成后,即可基于第二对象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对第一对象是否具备在第一通讯应用中与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互动的互动权限进行校验,具体校验过程如上,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设置为模式设置指令所指示设置的目标模式之后,当目标模式为勿扰模式时,第二对象侧的终端还可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第二对象关联区域,显示勿扰模式对应的第一模式标识;响应于针对第一模式标识的触发操作,显示对应勿扰模式的详情,以及针对勿扰模式的关闭入口;响应于针对关闭入口的触发操作,对勿扰模式进行关闭,以将第二对象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由勿扰模式切换为正常模式。
在实际应用中,当第二对象在第一通讯应用中处于勿扰模式时,可在第二对象的关联区域(如第二对象的头像标识所在区域,或供第二对象发送、查看消息的消息栏)显示对应勿扰模式的第一模式标识,如图5所示,在消息栏显示第一模式标识501(如月亮标识),当第二对象触发第一模式标识501时,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响应于该触发操作,可显示模式详情页面502,并在模式详情页面502中显示第二对象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如“勿扰模式已开”(表征处于勿扰模式)这一详情,并显示关闭入口(如关闭勿扰模式)503,响应于针对关闭入口503的触发操作,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对勿扰模式进行关闭,即将第二对象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由勿扰模式切换为正常模式,如此,通过触发关闭入口即可以实现对勿扰模式的快速关闭,提高了人机交互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设置为模式设置指令所指示设置的目标模式之后,当工作模式的类型为至少两种时,第二对象侧的终端还可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第二对象关联区域,显示目标模式对应的第二模式标识;响应于针对第二模式标识的触发操作,显示可供选择的至少两个候选模式;响应于针对至少两个候选模式中目标候选模式的选择操作,将第二对象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由目标模式切换为目标候选模式。
如图6所示,在进行模式切换时,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响应于针对第二模式标识的触发操作,还可显示模式选择界面,并在模式选择界面中显示可供选择的至少两个候选模式(其他模式),如候选模式1、候选模式2、候选模式3,响应于针对至少两个候选模式中目标候选模式(候选模式2)的选择操作,对目标模式进行切换,以将目标模式切换为所选择的目标候选模式,进而实现不同工种模式间的切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设置为模式设置指令所指示设置的目标模式之后,当工作模式的类型为至少两种、且不同的工作模式对应不同的时间段时,第二对象侧的终端中的第一通讯应用还可在至少两种工作模式中除目标模式之外的其他模式对应时间段的起始时刻到达时,接收到针对所述工作模式的切换确认信息;其中,切换确认信息,用于确认是否对第二对象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进行切换;响应于针对切换确认信息的确定指令,将第二对象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由目标模式切换为其他模式。
这里,第二对象侧的终端中的第一通讯应用对应的服务器可实时对第二对象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进行检测,并基于***时间对当前时间所对应工作模式进行检测,以决定是否自动发送切换确认信息至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例如,在对第二对象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进行设置时,将在第一时间段(如每天早上8点到下午6点)的工作模式设置为工作模式1,在第二时间段(如每天下午6点到晚上11点)的工作模式设置为工作模式2,在第三时间段(每天晚上11点到次日早上8点)的工作模式设置为工作模式3,假设第二对象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为工作模式1,当第二对象侧的终端中的第一通讯应用检测到工作模式2对应时间段的起始时刻(下午6点)到达,或在起始时刻之前的某个时刻(下午6点前的几分钟,如下午5点55分)到达时,服务器自动发送切换确认信息至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中,作为示例,如图7所示,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接收到第一服务器发送的切换确认信息,如“即将自动切换到工作模式2,请确认是否继续切换!”,当第二对象点击图中的“继续”按钮时,第一服务器接收到第二对象基于该点击操作触发的针对切换确认信息的确定指令,将将第二对象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由工作模式1切换为工作模式2,并将切换结果返回至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对象侧的终端中的第一通讯应用还可自动对第二对象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进行切换,如在对工作模式进行设置时,将在目标时间段(如每天早上8点到下午6点)的工作模式设置为勿扰模式(禁止接收消息),在非目标时间段(如每天下午6点到次日早上8点)的工作模式设置为正常模式(可接收消息);第二对象侧的终端中的第一通讯应用基于***时间自动将工作模式设置为与相应时间段相对应的模式,如在某天早上8点到下午6点,第二对象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为勿扰模式,在该天下午6点到次日早上8点,无需用户确认,自动将第二对象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由勿扰模式切换为正常模式,以实现工作模式间的自动切换,提高了切换效率。
下面,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在一个实际的应用场景中的示例性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互动处理方法,在客户端(即上述的第一通讯应用)与服务器(即上述的第一服务器)进行实时交互(如第一对象通过第一通讯应用向第一服务器发送第一互动请求,以请求在第一通讯应用中与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的互动)时,才对第一对象是否具备在第一通讯应用中与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互动的互动权限进行实时校验,使得即使团体架构大、团体成员规模多,客户端可以最小化发起网络请求的成本,不会对服务器造成压力。
参见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动处理***的架构示意图,该架构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中包括用户界面(UI,User Interface)模块、设置底层逻辑模块、勿扰模式底层逻辑模块、消息底层逻辑模块,其中,UI模块负责展示以及完成用户交互,组成部分包括设置页面、发起会话页面、转发消息页面、创建群聊页面、聊天页面。设置底层逻辑模块供用户进行UI操作,如开、关勿扰模式,此模块封装相应请求与服务器完成网络交互,同时,从服务器中同步最新的开关设置,保证该设置能够跨设备漫游。勿扰模式底层逻辑模块负责新版本客户端(具有勿扰模式底层逻辑模块的客户端,即上述的第一版本的第一通讯应用)在第一对象即将发起与第二对象的互动相关操作(如上述的目标事件,如发起会话、转发消息给用户、创建群聊等)之前,通过该模块发送网络查询请求至服务器,以查询第一对象是否有权限与第二对象进行互动。消息底层逻辑模块主要用于老版本客户端(不具有勿扰模式底层逻辑模块的客户端,即上述的第二版本的第一通讯应用)兼容,由于老版本客户端不具有勿扰模式底层逻辑模块,因此无法在发起互动相关操作前进行网络查询,故老版本客户端直接通过消息底层逻辑模块发送需要互动的目标事件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将目标事件转发给第二对象,而此时,服务器中的消息模块会进行逻辑判断完成对版本的兼容。
服务器中包括设置公共网关接口(CGI,Common Gateway Interface)、设置存储模块、勿扰模式CGI、消息模块、消息存储模块,其中,设置CGI用于接收客户端的远程调用请求,将客户端的设置保存在服务器中,并将设置结果返回至客户端,同时,客户端在漫游时,可通过设置CGI查询勿扰模式的开关状态。设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新版本客户端用户操作的开关勿扰模式的开关值,以用于后续查询。勿扰模式CGI用于在客户端发起网络查询请求对第一对象是否具备在客户端中与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的互动权限(如是否具备向第二对象发送消息的消息发送权限)进行查询判断,此时,其负责处理网络查询请求,它会衔接设置存储模块和消息存储模块进行相关查询,其中,设置存储模块用于查询第二对象是否开启了勿扰模式,若第二对象开启了勿扰模式,则向查询消息存储模块查询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的会话记录(如近3个月是否有联系),以确定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的社交关系,并基于社交关系判断第一对象是否具备上述互动权限,并将判断结果返回至客户端,如当两者的社交关系为目标关系(如近3个月存在联系时为亲密关系)时,确定第一对象具备互动权限,当两者的社交关系为非目标关系(如近3个月不存在联系时为疏远关系)时,确定第一对象不具备互动权限。消息模块负责客户端消息发送和同步等网络请求,在消息模块中加入对老版本客户端的兼容逻辑,当第一对象通过老版本客户端请求与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的互动(如向第二对象发送消息)时,读取第二对象的设置存储模块和消息存储模块,以判断第一对象是否具备互动权限(如向第二对象发送消息的消息发送权限),若第一对象不具备互动权限(如向第二对象发送消息的消息发送权限),则通过消息模块发送互动提示消息(如该成员已开启勿扰模式,您可以通过邮件与他联系)至第一对象对应的客户端,以引导第一对象在老版本客户端中使用其他方式(如邮件)联系。消息存储模块用户存储各对象的历史消息记录,这里用于查询第一对象与第二对象的会话记录。
参见图10,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动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以第一对象通过新版本的第一即时通讯客户端请求将目标消息发送至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即时通讯客户端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动处理方法进行说明。
在步骤201中,服务器接收第一即时通讯客户端发送的第一对象针对第二对象的消息发送请求。
其中,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是使用第一即时通讯客户端的团体(如企业或组织)用户,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归属于同一个团体,即在第一即时通讯客户端中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具有关联关系,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之间可通过第一即时通讯客户端进行消息发送。这里的消息发送请求(即上述对应第一版本的第一通讯应用中的第一互动请求)是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即时通讯客户端,用于请求与第二对象进行消息发送的请求(尚未编辑目标消息)。
在步骤202中,服务器响应于消息发送请求,判断第二对象是否开启了勿扰模式。
这里,服务器中的勿扰模式CGI接收到消息发送请求后,从设置存储模块查询第一对象是否具备向第二对象的第一即时通讯客户端发送消息的消息发送权限,如先查询是否开启了勿扰模式,若第二对象开启了勿扰模式,执行步骤203;若第二对象未开启勿扰模式,执行步骤204。
在步骤203中,判断第一对象与第二对象是否为目标关系。
这里,当第二对象开启了勿扰模式时,向查询消息存储模块查询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的会话记录(如近3个月是否有联系),以确定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的社交关系,并基于社交关系判断第一对象是否具备向第二对象发送消息的消息发送权限,如当第一对象与第二对象之间的社交关系为目标关系(如近3个月存在联系时为亲密关系)时,执行步骤204;否则,执行步骤205。
在步骤204中,确定第一对象具备向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即时客户端发送消息的消息发送权限。
这里,若第二对象没有开启勿扰模式,或当第一对象与第二对象之间的社交关系为目标关系时,表征第一对象具备向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即时客户端发送消息的消息发送权限(即上述的互动权限)。
在步骤205中,确定第一对象不具备向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即时客户端发送消息的消息发送权限。
这里,当第二对象开启了勿扰模式、且第一对象与第二对象之间的社交关系为非目标关系(如仅3个月没联系过)时,表征第一对象不具备向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即时客户端发送消息的消息发送权限。
在步骤206中,获取待发送的目标消息,并将目标消息发送至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即时通讯客户端。
这里,当第一对象具备向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即时客户端发送消息的消息发送权限,此时,在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即时客户端中显示供第一对象与第二对象进行消息编辑的互动界面,基于该互动界面,获取第一对象所编辑的目标消息(即上述所添加的目标事件),当第一对象点击针对目标消息的发送按钮时,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即时客户端响应于该点击操作,发送针对目标消息的发送请求(即上述的第三互动请求)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发送请求后,响应于该发送请求,通过消息模块将目标消息发送至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即时通讯客户端。
在步骤207中,返回互动提示消息至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即时通讯客户端。
这里,当第一对象不具备向第二对象发送消息的消息发送权限,则通过消息模块推送互动提示消息(如该成员以开启勿扰模式,您可以通过邮件与他联系)至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即时通讯客户端,以引导第一对象通过其他方式将目标消息发送至第二对象,如通过邮件方式与第二对象进行消息发送。
参见图11,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动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以第一对象通过老版本的第一即时通讯客户端请求将目标消息发送至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即时通讯客户端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动处理方法进行说明。
在步骤301中,服务器接收第一即时通讯客户端发送的第一对象针对第二对象的消息发送请求。
其中,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是使用第一即时通讯客户端的团体(如企业或组织)用户,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归属于同一个团体,即在第一即时通讯客户端中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具有关联关系,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之间可通过第一即时通讯客户端进行目标消息的发送。这里的消息发送请求(即上述对应第二版本的第一通讯应用中的第一互动请求)是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即时通讯客户端在编辑得到目标消息(即上述的添加目标事件)后,用于请求将目标信息发送至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即时通讯客户端。
在步骤302中,服务器响应于消息发送请求,判断第二对象是否开启了勿扰模式。
这里,服务器的勿扰模式CGI接收到消息发送请求后,从设置存储模块查询第一对象是否具备向第二对象的第一即时通讯客户端发送消息的消息发送权限,如先查询第二对象是否开启了勿扰模式,若第二对象开启了勿扰模式,执行步骤303;若第二对象未开启勿扰模式,执行步骤304。
在步骤303中,判断第一对象与第二对象是否为目标关系。
这里,当第二对象开启了勿扰模式时,向查询消息存储模块查询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的会话记录(如近3个月是否有联系),以确定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的社交关系,并基于社交关系判断第一对象是否具备向第二对象发送消息的消息发送权限,如当第一对象与第二对象之间的社交关系为目标关系(如近3个月存在联系时为亲密关系)时,执行步骤304;否则,执行步骤305。
步骤304:将目标消息发送至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即时通讯客户端。
这里,若第二对象没有开启勿扰模式,或当第一对象与第二对象之间的社交关系为目标关系(如近3个月存在联系时为亲密关系)时,服务器中的消息模块直接将目标消息发送至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即时通讯客户端,并将目标消息存储至消息存储模块中。
步骤305:返回互动提示消息至第一对象的第一即时通讯客户端。
这里,当第二对象开启了勿扰模式、且第一对象与第二对象之间的社交关系为非目标关系(如仅3个月没联系过)时,则服务器通过消息模块推送互动提示消息(如该成员以开启勿扰模式,您可以通过邮件与他联系)至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即时通讯客户端,以引导第一对象通过其他方式将目标消息发送至第二对象,如通过邮件方式将目标消息发送至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二即时通讯客户端(即上述的第二通讯应用,如可以为邮件应用)。
参见图12,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动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以第一终端、第二终端、服务器协同实施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动处理方法,图12中,第一终端为第一对象侧的终端,第二终端为第二对象侧的终端,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均设置有第一即时通讯客户端,以第一对象通过第一终端中的第一即时通讯客户端请求将目标消息发送至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二终端中的第一即时通讯客户端这一应用场景,继续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动处理方法进行说明。
在步骤401中,第二终端响应于针对模式设置控件的触发操作,发送模式设置请求至服务器。
这里,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均可对其在第一即时通讯客户端中的工作模式(如正常模式、勿扰模式)进行设置,这里以对第二对象在第一即时通讯客户端中的工作模式进行设置为例,在第二终端中第一即时通讯客户端的模式设置界面中可显示用于对工作模式进行设置的模式设置控件,第二终端响应于第二对象针对模式设置控件的触发操作,生成并发送模式设置请求至服务器。
在步骤402中,服务器响应于模式设置请求,对第二对象在第一即时通讯客户端中的工作模式进行设置,得到设置结果。
这里,模式设置控件用于控制“勿扰模式”这一工作模式的开启与关闭,当勿扰模式处于关闭状态下,若第二对象触发该模式设置控件,第二终端响应于该触发操作,生成并发送模式设置请求至服务器,这里的模式设置请求所携带的模式设置参数为1(指示开启勿扰模式),服务器基于模式设置参数,将第二对象在第一即时通讯客户端中的工作模式设置为“勿扰模式”(此时的设置结果为勿扰模式),并将“勿扰模式”这一设置结果保存至设置存储模块。当勿扰模式处于开启状态下,若第二对象触发该模式设置控件,第二终端响应于该触发操作,生成并发送模式设置请求至服务器,这里的模式设置请求所携带的模式设置参数为0(指示关闭勿扰模式),服务器基于模式设置参数,将第二对象在第一即时通讯客户端中的工作模式由“勿扰模式”设置为“正常模式”(此时的设置结果为正常模式),并将“正常模式”这一设置结果保存至设置存储模块。
在步骤403中,服务器返回设置结果至第二终端。
这里,服务器将设置结果返回至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二终端中的第一通讯应用中,以实现勿扰模式的开启与关闭。
在步骤404中,第一终端响应于针对目标消息的发送操作,发送第一对象针对第二对象的消息发送请求至服务器。
这里,第一对象可通过第二终端中的第一即时通讯客户端编辑、发送或转发消息,以发送目标消息为例,第一对象可通过点击第二对象的头像来触发并发送用于请求将目标消息发送至第二对象的消息发送请求至服务器。
在步骤405中,服务器响应于消息发送请求,判断第二对象是否开启了勿扰模式。
这里,服务器的勿扰模式CGI接收到消息发送请求后,从设置存储模块查询第一对象是否具备向第二对象的第一即时通讯客户端发送消息的消息发送权限,如先查询第二对象是否开启了勿扰模式,若第二对象开启了勿扰模式,执行步骤406;若第二对象未开启勿扰模式,执行步骤407。
在步骤406中,服务器判断第一对象与第二对象是否为目标关系。
这里,当第二对象开启了勿扰模式时,通过查询消息存储模块查询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的会话记录(如近3个月是否有联系),以确定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的社交关系,并基于社交关系判断第一对象是否具备向第二对象发送消息的消息发送权限,如当第一对象与第二对象之间的社交关系为目标关系(如近3个月存在联系时为亲密关系)时,执行步骤407;否则,执行步骤408。
步骤407:服务器发送目标消息至第二终端。
这里,若第二对象没有开启勿扰模式,或当第一对象与第二对象之间的社交关系为目标关系(如近3个月存在联系时为亲密关系)时,服务器中的消息模块直接将目标消息发送至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二终端中的第一即时通讯客户端。
步骤408:服务器返回互动提示消息至第一终端。
这里,当第二对象开启了勿扰模式、且第一对象与第二对象之间的社交关系为非目标关系(如仅3个月没联系过)时,则服务器通过消息模块推送互动提示消息(如该成员以开启勿扰模式,您可以通过邮件与他联系)至第一终端中的第一即时通讯客户端,以引导第一对象通过其他方式将目标消息发送至第二对象,如通过邮件方式将目标消息发送至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二即时通讯客户端(即上述的第二通讯应用,如可以为邮件应用)。
通过上述方式,将用户在第一即时通讯客户端中的工作模式的设置和互动记录存储在服务器中,当服务器接收到互动请求(如消息发送请求)时,才对第一对象是否具备在第一即时通讯客户端中与第二对象互动的互动权限进行校验,不需要服务器预下发红名单列表,也不需要在红名单发生变化就发送网络请求查询,既解决了实时性问题,也节省了客户端流量,降低了后台并发请求量;而且,在第一对象不具备上述互动权限的情况下,发送互动提示信息至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即时通讯客户端,能够在避免对第一即时通讯客户端中第二对象打扰的情况下,采用其他方式与第二对象进行互动,避免错失所需互动的重要信息,满足了用户多样化的互动需求。
下面继续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动处理装置555的实施为软件模块的示例性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在图2中存储器550的互动处理装置555中的软件模块可以包括:接收模块5551,用于接收第一通讯应用发送的第一对象针对第二对象的第一互动请求;其中,所述第一对象与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具有关联关系,所述第一互动请求,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与所述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的互动;校验模块5552,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互动请求,对所述第一对象是否具备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与所述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互动的互动权限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发送模块5553,用于当所述校验结果表征所述第一对象不具备所述互动权限时,发送互动提示信息至所述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以提示所述第一对象在不同于所述第一通讯应用的第二通讯应用中与所述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的互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第一通讯应用发送的第一对象针对第二对象的第一互动请求之前,所述装置还包括:模式设置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通讯应用发送的所述第二对象针对工作模式的模式设置请求,所述模式设置请求用于请求对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进行设置;响应于所述模式设置请求,获取所述模式设置请求所携带的模式设置参数,并基于所述模式设置参数将对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设置为与所述模式设置参数相匹配的目标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目标模式为勿扰模式时,所述勿扰模式用于在所述第二对象的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展示与所述勿扰模式相对应的第一模式标识,以基于所述第一模式标识进行所述勿扰模式的关闭;所述将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设置为与所述模式设置参数相匹配的目标模式之后,所述装置还包括:模式关闭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模式标识被触发时,接收到所述第一通讯应用发送的所述第二对象针对所述勿扰模式的模式关闭请求;响应于所述模式关闭请求,对所述第二对象进行合法性校验,并在所述合法性校验通过时,对所述勿扰模式进行关闭。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工作模式的类型为至少两种时,所述目标模式用于在所述第二对象的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展示与所述目标模式相对应的第二模式标识,以基于所述第二模式标识进行所述目标模式的切换;所述将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设置为与所述模式设置参数相匹配的目标模式之后,所述装置还包括:模式切换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模式标识被触发时,接收到所述第二通讯应用发送的所述第二对象针对所述目标模式的模式切换请求;响应于所述模式切换请求,将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由所述目标模式切换为所述至少两种工作模式中除所述目标模式之外的其他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模式切换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二模式标识被触发时,在所述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中显示可供选择的至少两个候选模式;当所述至少两个候选模式中目标候选模式被选择时,接收到所述第一通讯应用发送的模式切换请求,所述模式切换请求所请求切换的所述其他模式为所述目标候选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工作模式的类型为至少两种且不同的工作模式对应不同的时间段时,所述将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设置为与所述模式设置参数相匹配的目标模式之后,所述模式切换模块:还用于当检测到所述至少两种工作模式中除所述目标模式之外的其他模式的对应时间段的起始时刻到达时,发送针对所述工作模式的切换确认信息至所述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当接收到所述第二对象针对所述切换确认信息的确定指令时,将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由所述目标模式切换为所述其他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校验模块,还用于对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当所述检测结果表征所述工作模式为正常模式时,得到所述第一对象具备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与所述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互动的互动权限的校验结果;当所述检测结果表征所述工作模式为勿扰模式时,获取所述第一对象与所述第二对象的社交关系,并基于所述社交关系对所述第一对象是否具备所述互动权限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校验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对象与所述第二对象间的会话频率;基于所述会话频率,确定所述第一对象与所述第二对象的社交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校验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对象为所述第一对象设置的以下对象信息至少之一:备注信息、分组信息;基于所述对象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对象与所述第二对象的社交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校验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社交关系为目标关系时,得到所述第一对象具备采用所述互动权限的校验结果;当所述社交关系为不同于所述目标关系的其他关系时,得到所述第一对象不具备所述互动权限的校验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目标事件发送至所述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之后,所述装置还包括:互动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通讯应用发送的所述第二对象针对所述目标事件的互动信息;发送所述互动信息对应的提示信息至所述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互动提示信息携带对应所述第二通讯应用的连接入口时,所述发送互动提示信息至所述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之后,所互动处理模块,还用于当所述连接入口被触发时,接收到所述第一通讯应用发送的所述第一对象针对所述第二对象的第二互动请求,所述第二互动请求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二通讯应用中与所述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的互动;响应于所述第二互动请求,经所述第二通讯应用对应的中转服务器,将所述目标事件发送至所述第二通讯应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互动处理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互动请求,确定在所述第二通讯应用中互动所需的互动参数,经所述第二通讯应用对应的中转服务器,将所述互动参数发送至所述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应用,以在所述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应用中显示互动编辑页面,并在所述互动编辑页面中显示基于所述互动参数确定的所述第一对象与所述第二对象的互动号码以及发送入口;其中,所述发送入口用于在被触发时,所述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应用基于所述互动号码,经所述中转服务器将所述目标事件发送至所述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应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的版本为第一版本、且所述第一版本的第一通讯应用中显示有用于请求与所述第二对象进行互动的第一互动入口时,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一互动入口被触发时,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版本的第一通讯应用发送的基于所述第一互动入口触发的第一互动请求;相应的,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校验结果表征所述第一对象具备所述互动权限时,在所述第一版本的第一通讯应用中显示供所述第一对象与所述第二对象进行互动的互动界面,并获取基于所述互动界面所添加的目标事件;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版本的第一通讯应用发送的针对所述目标事件的第三互动请求,并响应于所述第三互动请求,将所述目标事件发送至所述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的版本为第二版本、且所述第二版本的第一通讯应用中显示供所述第一对象与所述第二对象进行互动的互动界面、且所述互动界面中显示有已添加的目标事件及对应所述目标事件的第二互动入口时,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二互动入口被触发时,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二版本的第一通讯应用发送的针对所述目标事件的第一互动请求;相应的,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校验结果表征所述第一对象具备所述互动权限时,将所述目标事件发送至所述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互动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显示模块,用于在第一对象对应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显示针对目标事件的互动入口;
其中,所述互动入口用于供所述第一对象与所述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的互动,所述第一对象与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具有关联关系;
第二显示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互动入口的触发操作,确定所述第一对象不具备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与所述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互动的互动权限时,显示互动提示信息;
其中,所述互动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对象在不同于所述第一通讯应用的第二通讯应用中与所述第二对象进行所述目标事件的互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互动提示信息之前,所述装置还包括:权限校验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当所述检测结果表征所述工作模式为勿扰模式时,获取所述第一对象与所述第二对象的社交关系,并当所述社交关系为非预设关系时,确定所述第一对象不具备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与所述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互动的互动权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显示针对目标事件的互动入口之前,所述装置还包括:模式设置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对象对应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模式设置界面中,显示对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进行设置的模式设置控件;响应于基于所述模式设置控件触发的模式设置指令,将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设置为所述模式设置指令所指示设置的目标模式;其中,所述目标模式,用于对所述第一对象是否具备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与所述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互动的互动权限进行校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设置为所述模式设置指令所指示设置的目标模式之后,所述装置还包括:模式切换模块,用于当所述目标模式为勿扰模式时,在所述第二对象对应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所述第二对象关联区域显示所述勿扰模式对应的第一模式标识;响应于针对所述第一模式标识的触发操作,显示对应所述勿扰模式的详情,以及针对所述勿扰模式的关闭入口;响应于针对所述关闭入口的触发操作,对所述勿扰模式进行关闭,以将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由所述勿扰模式切换为正常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模式切换模块,还用于当所述工作模式的类型为至少两种时,在所述第二对象对应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所述第二对象关联区域,显示所述目标模式对应的第二模式标识;响应于针对所述第二模式标识的触发操作,显示可供选择的至少两个候选模式;响应于针对所述至少两个候选模式中目标候选模式的选择操作,将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由所述目标模式切换为所述目标候选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模式切换模块,还用于当所述工作模式的类型为至少两种、且不同的工作模式对应不同的时间段时,在所述至少两种工作模式中除所述目标模式之外的其他模式对应时间段的起始时刻到达时,所述第二对象对应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接收到针对所述工作模式的切换确认信息;其中,所述切换确认信息,用于确认是否对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进行切换;响应于针对所述切换确认信息的确定指令,将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由所述目标模式切换为所述其他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互动提示信息携带对应所述第二通讯应用的连接入口时,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显示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连接入口的触发操作,由所述互动界面跳转至所述第一对象在所述第二通讯应用中的互动编辑界面,并在所述互动编辑界面中显示所述第一对象与所述第二对象的互动号码以及发送入口;其中,所述发送入口用于在被触发时,所述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应用基于所述互动号码,将所述目标事件发送至所述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应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上述的互动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将引起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动处理方法,例如,如图3示出的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FRAM、ROM、PROM、EPROM、EEPROM、闪存、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CD-ROM等存储器;也可以是包括上述存储器之一或任意组合的各种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执行指令可以采用程序、软件、软件模块、脚本或代码的形式,按任意形式的编程语言(包括编译或解释语言,或者声明性或过程性语言)来编写,并且其可按任意形式部署,包括被部署为独立的程序或者被部署为模块、组件、子例程或者适合在计算环境中使用的其它单元。
作为示例,可执行指令可以但不一定对应于文件***中的文件,可以可被存储在保存其它程序或数据的文件的一部分,例如,存储在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Hyper TextMarkup Language)文档中的一个或多个脚本中,存储在专用于所讨论的程序的单个文件中,或者,存储在多个协同文件(例如,存储一个或多个模块、子程序或代码部分的文件)中。
作为示例,可执行指令可被部署为在一个电子设备上执行,或者在位于一个地点的多个电子设备上执行,又或者,在分布在多个地点且通过通信网络互连的多个电子设备上执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5)

1.一种互动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通讯应用发送的第一对象针对第二对象的第一互动请求;
其中,所述第一对象与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具有关联关系,所述第一互动请求,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与所述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的互动;
响应于所述第一互动请求,对所述第一对象是否具备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与所述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互动的互动权限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
当所述校验结果表征所述第一对象不具备所述互动权限时,发送互动提示信息至所述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以提示所述第一对象在不同于所述第一通讯应用的第二通讯应用中与所述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的互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第一通讯应用发送的第一对象针对第二对象的第一互动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通讯应用发送的所述第二对象针对工作模式的模式设置请求,所述模式设置请求用于请求对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进行设置;
响应于所述模式设置请求,获取所述模式设置请求所携带的模式设置参数,并基于所述模式设置参数,将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设置为与所述模式设置参数相匹配的目标模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模式为勿扰模式时,所述勿扰模式用于在所述第二对象对应的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展示与所述勿扰模式相对应的第一模式标识,以基于所述第一模式标识进行所述勿扰模式的关闭;
所述将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设置为与所述模式设置参数相匹配的目标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模式标识被触发时,接收到所述第一通讯应用发送的所述第二对象针对所述勿扰模式的模式关闭请求;
响应于所述模式关闭请求,对所述第二对象进行合法性校验,并在所述合法性校验通过时,对所述勿扰模式进行关闭。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工作模式的类型为至少两种时,所述目标模式用于在所述第二对象的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展示与所述目标模式相对应的第二模式标识,以基于所述第二模式标识进行所述目标模式的切换;
所述将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设置为与所述模式设置参数相匹配的目标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模式标识被触发时,接收到所述第一通讯应用发送的模式切换请求,所述模式切换请求,用于请求切换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
响应于所述模式切换请求,将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由所述目标模式切换为所述至少两种工作模式中除所述目标模式之外的其他模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第二模式标识被触发时,接收到所述第一通讯应用发送的模式切换请求,包括:
当所述第二模式标识被触发时,在所述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中显示可供选择的至少两个候选模式;
当所述至少两个候选模式中目标候选模式被选择时,接收到所述第一通讯应用发送的模式切换请求,所述模式切换请求所请求切换的所述其他模式为所述目标候选模式。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工作模式的类型为至少两种、且不同的工作模式对应不同的时间段时,所述将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设置为与所述模式设置参数相匹配的目标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至少两种工作模式中除所述目标模式之外的其他模式对应时间段的起始时刻到达时,发送针对所述工作模式的切换确认信息至所述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
当接收到所述第二对象针对所述切换确认信息的确定指令时,将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由所述目标模式切换为所述其他模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对象是否具备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与所述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互动的互动权限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包括:
对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
当所述检测结果表征所述工作模式为正常模式时,得到所述第一对象具备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与所述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互动的互动权限的校验结果;
当所述检测结果表征所述工作模式为勿扰模式时,获取所述第一对象与所述第二对象的社交关系,并基于所述社交关系对所述第一对象是否具备所述互动权限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一对象与所述第二对象的社交关系,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对象与所述第二对象间的会话频率,并基于所述会话频率,确定所述第一对象与所述第二对象的社交关系;或者,
获取所述第二对象为所述第一对象设置的以下对象信息至少之一:备注信息、分组信息,并基于所述对象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对象与所述第二对象的社交关系。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社交关系对所述第一对象是否具备所述互动权限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包括:
当所述社交关系为目标关系时,得到所述第一对象具备采用所述互动权限的校验结果;
当所述社交关系为不同于所述目标关系的其他关系时,得到所述第一对象不具备所述互动权限的校验结果。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互动提示信息携带对应所述第二通讯应用的连接入口时,所述发送互动提示信息至所述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连接入口被触发时,接收到所述第一通讯应用发送的所述第一对象针对所述第二对象的第二互动请求,所述第二互动请求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二通讯应用中与所述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的互动;
响应于所述第二互动请求,经所述第二通讯应用对应的中转服务器,将所述目标事件发送至所述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应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所述第二互动请求,经所述第二通讯应用对应的中转服务器,将所述目标事件发送至所述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应用,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二互动请求,确定在所述第二通讯应用中互动所需的互动参数,经所述第二通讯应用对应的中转服务器,将所述互动参数发送至所述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应用,以
在所述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应用中显示互动编辑页面,并在所述互动编辑页面中显示基于所述互动参数确定的所述第一对象与所述第二对象的互动号码以及发送入口;
其中,所述发送入口用于在被触发时,所述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应用基于所述互动号码,经所述中转服务器将所述目标事件发送至所述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应用。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的版本为第一版本、且所述第一版本的第一通讯应用中显示有用于请求与所述第二对象进行互动的第一互动入口时,所述接收第一通讯应用发送的第一对象针对第二对象的第一互动请求,包括:
当所述第一互动入口被触发时,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版本的第一通讯应用发送的基于所述第一互动入口触发的第一互动请求;
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校验结果表征所述第一对象具备所述互动权限时,在所述第一版本的第一通讯应用中显示供所述第一对象与所述第二对象进行互动的互动界面,并获取基于所述互动界面所添加的目标事件;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版本的第一通讯应用发送的针对所述目标事件的第三互动请求,并响应于所述第三互动请求,将所述目标事件发送至所述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的版本为第二版本、且所述第二版本的第一通讯应用中显示供所述第一对象与所述第二对象进行互动的互动界面、且所述互动界面中显示有已添加的目标事件及对应所述目标事件的第二互动入口时,所述接收第一通讯应用发送的第一对象针对第二对象的第一互动请求,包括:
当所述第二互动入口被触发时,接收所述第二版本的第一通讯应用发送的针对所述目标事件的第一互动请求;
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校验结果表征所述第一对象具备所述互动权限时,将所述目标事件发送至所述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
14.一种互动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通讯应用,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对象对应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显示针对目标事件的互动入口;
其中,所述互动入口用于供所述第一对象与所述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的互动,所述第一对象与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具有关联关系;
响应于针对所述互动入口的触发操作,确定所述第一对象不具备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与所述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互动的互动权限时,显示互动提示信息;
其中,所述互动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对象在不同于所述第一通讯应用的第二通讯应用中与所述第二对象进行所述目标事件的互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互动提示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
当所述检测结果表征所述工作模式为勿扰模式时,获取所述第一对象与所述第二对象的社交关系,并当所述社交关系为非预设关系时,确定所述第一对象不具备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与所述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互动的互动权限。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针对目标事件的互动入口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对象对应所述第一通讯应用的模式设置界面中,显示对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进行设置的模式设置控件;
响应于基于所述模式设置控件触发的模式设置指令,将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设置为所述模式设置指令所指示设置的目标模式;
其中,所述目标模式,用于对所述第一对象是否具备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与所述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互动的互动权限进行校验。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设置为所述模式设置指令所指示设置的目标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目标模式为勿扰模式时,在所述第二对象对应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所述第二对象关联区域,显示所述勿扰模式对应的第一模式标识;
响应于针对所述第一模式标识的触发操作,显示对应所述勿扰模式的详情,以及针对所述勿扰模式的关闭入口;
响应于针对所述关闭入口的触发操作,对所述勿扰模式进行关闭。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设置为所述模式设置指令所指示设置的目标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工作模式的类型为至少两种时,在所述第二对象对应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所述第二对象关联区域,显示所述目标模式对应的第二模式标识;
响应于针对所述第二模式标识的触发操作,显示可供选择的至少两个候选模式;
响应于针对所述至少两个候选模式中目标候选模式的选择操作,将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由所述目标模式切换为所述目标候选模式。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设置为所述模式设置指令所指示设置的目标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工作模式的类型为至少两种、且不同的工作模式对应不同的时间段时,在所述至少两种工作模式中除所述目标模式之外的其他模式对应时间段的起始时刻到达时,所述第二对象对应的所述第一通讯应用接收到针对所述工作模式的切换确认信息;
其中,所述切换确认信息,用于确认是否对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进行切换;
响应于针对所述切换确认信息的确定指令,将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的工作模式,由所述目标模式切换为所述其他模式。
2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互动提示信息携带对应所述第二通讯应用的连接入口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针对所述连接入口的触发操作,由所述互动界面跳转至所述第一对象在所述第二通讯应用中的互动编辑界面,并在所述互动编辑界面中显示所述第一对象与所述第二对象的互动号码以及发送入口;
其中,所述发送入口用于在被触发时,所述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应用基于所述互动号码,将所述目标事件发送至所述第二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应用。
21.一种互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通讯应用发送的第一对象针对第二对象的第一互动请求;其中,所述第一对象与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具有关联关系,所述第一互动请求,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与所述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的互动;
校验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互动请求,对所述第一对象是否具备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与所述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互动的互动权限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
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校验结果表征所述第一对象不具备所述互动权限时,发送互动提示信息至所述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应用,以提示所述第一对象在不同于所述第一通讯应用的第二通讯应用中与所述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的互动。
22.一种互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显示模块,用于在第一对象对应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显示针对目标事件的互动入口;
其中,所述互动入口用于供所述第一对象与所述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的互动,所述第一对象与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具有关联关系;
第二显示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互动入口的触发操作,确定所述第一对象不具备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与所述第二对象进行目标事件互动的互动权限时,显示互动提示信息;
其中,所述互动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对象在不同于所述第一通讯应用的第二通讯应用中与所述第二对象进行所述目标事件的互动。
2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20任一项所述的互动处理方法。
2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20任一项所述的互动处理方法。
25.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20任一项所述的互动处理方法。
CN202210956879.1A 2022-08-10 2022-08-10 一种互动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Pending CN1176405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56879.1A CN117640567A (zh) 2022-08-10 2022-08-10 一种互动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56879.1A CN117640567A (zh) 2022-08-10 2022-08-10 一种互动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40567A true CN117640567A (zh) 2024-03-01

Family

ID=90015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56879.1A Pending CN117640567A (zh) 2022-08-10 2022-08-10 一种互动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4056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6794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alytics with automated whisper mode
US10200536B2 (en) Omni channel customer care system and method
CN109587044B (zh) 群组创建、消息交互方法和装置
US20180124245A1 (en) Customer care database cre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8380047B2 (en) Video editing system, video editing server an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2018000710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ition between customer care resource modes
CN116528220A (zh) 用于移动应用程序的实时远程控制的方法和***
US10349234B1 (en) Bi-directional integration and control of managed and unmanaged devices
CN111522604B (zh) 一种应用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U2015250982A1 (en) Instant messaging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2196037A (zh) 访问装置的服务的方法和设备
CN110138573B (zh) 一种会议状态提示方法、服务器、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787908A (zh) 一种会话消息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798047B2 (e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text message communication
CN106796523B (zh) 智能控制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
CN109491748B (zh) 一种基于小程序的可穿戴设备管控方法及管控终端
CN117640567A (zh) 一种互动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6708343A (zh) 会议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5484222A (zh) 一种消息通知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2970185A (zh) 网络应用的运行状态监控方法、客户端设备及通信***
US20240205298A1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a session message and apparatus,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program product
CN118118450A (zh) 一种消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2970184A (zh) 网络应用的运行状态监控方法和应用服务器
US20230377026A1 (en) Embedding texting and calling communications into media items
CN116645076A (zh) 基于日历的日程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