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31785A - 计算设备 - Google Patents

计算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31785A
CN117631785A CN202210963811.6A CN202210963811A CN117631785A CN 117631785 A CN117631785 A CN 117631785A CN 202210963811 A CN202210963811 A CN 202210963811A CN 117631785 A CN117631785 A CN 1176317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air
heat
air outlet
heat ex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6381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校敏奇
刘伟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Fusion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Fusion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Fusion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Fusion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6381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317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317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317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设备,其中计算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中设有电路板、泵体、发热元件组、冷板组以及换热组,所述发热元件组设置于所述电路板,所述冷板组用于对所述发热元件组散热,所述冷板组与所述换热组之间通过管道与所述泵体形成用于供冷却介质流动的循环回路;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与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均与所述壳体的换热腔连通;所述换热组包括多个换热器,所述多个换热器沿预设方向间隔布置在所述壳体的换热腔中,且所述多个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之和大于所述壳体的换热腔的横截面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设备,能够利用换热腔的空间,增加装置的换热面积,实现提高装置的换热效率,快速降温的目的。

Description

计算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算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需求和产品的更新迭代,发热器件的功耗越来越高,发热器件所产生的热量也越来越高。为了保护发热器件,常采用风冷***、液冷辅助散热***、浸没式液冷***对发热器件进行降温处理。
在相关技术中,液冷辅助散热(LAAC,Liquid Assisted Air Cooling)***可包括散热件、管路、热交换器、水泵、导向壳以及风扇。其中,散热件通过导热界面材料贴合在发热器件的表面并可与发热器件接触传热。管路连通在散热件与热交换器之间,并使得散热件与热交换器之间形成回路。水泵可设置在管路上,并使得冷却介质在回路中循环流动。风机可引导空气进入导向壳内,并为设置在导向壳内的热交换器提供风冷降温。
然而,上述的液冷辅助散热***的散热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设备,用以解决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中设有电路板、泵体、发热元件组、冷板组以及换热组,所述发热元件组设置于所述电路板,所述冷板组用于对所述发热元件组散热,所述冷板组与所述换热组之间通过管道与所述泵体形成用于供冷却介质流动的循环回路;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与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均与所述壳体的换热腔连通;所述换热组包括多个换热器,所述多个换热器沿预设方向间隔布置在所述壳体的换热腔中,且所述多个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之和大于所述壳体的换热腔的横截面积。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方向为空气的进风方向和/或垂直于空气的进风方向。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换热器中的每一个的换热面积均大于所述换热腔的横截面积的一半。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预设方向为空气的进风方向时,所述多个换热器包括沿所述预设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进风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进风端均朝向所述进风口,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之和大于所述壳体的换热腔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外部形成有第一通道,空气通过所述第一通道流向所述第二换热器。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换热腔内设有分隔件,所述分隔件将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出风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进风端分隔开。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规定空气的进风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壳体还具有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以及所述第三方向两两垂直;所述第一换热器在第二方向的至少一端与所述换热腔的壁面之间形成有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一换热器在第三方向上的两端均与所述换热腔的壁面抵接。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换热器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一端与所述换热腔的壁面抵接,所述第一换热器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二端与所述换热腔的壁面之间形成有所述第一通道;所述分隔件的形状为板状,所述分隔件与所述换热腔的壁面之间限制出导流空间,所述导流空间连通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出风端与所述出风口的第一出风部之间;所述第二换热器位于所述导流空间的外侧,且与所述出风口的第二出风部连通。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部分所述分隔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倾斜。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分隔件连接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一端之间。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换热器在第二方向上的两端均与所述换热腔的壁面之间形成有所述第一通道;所述分隔件为管状,且所述分隔件的内腔连通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出风端与所述出风口的第一出风部之间,所述第二换热器位于所述分隔件的外侧,且与所述出风口的第二出风部连通。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规定空气的进风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壳体还具有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以及所述第三方向两两垂直;所述第一换热器在第二方向上的两端均与所述换热腔的壁面抵接,所述第一换热器在第三方向的两端均与所述换热腔的壁面抵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中部具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内腔形成有所述第一通道。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分隔件的形状为管状;所述分隔件的内腔连通在所述贯穿孔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进风端之间。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规定空气的进风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壳体还具有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以及所述第三方向两两垂直;所述第一换热器在第二方向上的至少一端与所述换热腔的壁面之间形成有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一换热器在第三方向的至少一端与所述换热腔的壁面之间形成有所述第一通道;所述分隔件的形状为管状;所述分隔件的内腔连通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出风端与所述出风口的第一出风部之间,所述第二换热器位于所述分隔件的外侧,且与所述出风口的第二出风部连通。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外边缘与所述换热腔的壁面之间形成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出风端、所述第二通道、所述出风口相对;穿过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二通道从所述出风口流出。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预设方向为垂直于空气的进风方向时,所述多个换热器包括沿所述预设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三换热器与第四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与空气的进风方向的夹角、所述第四换热器与空气的进风方向的夹角均大于0度小于90度,且所述第三换热器与所述第四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之和大于所述壳体的换热腔的横截面积。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换热腔内设有分隔件,所述分隔件将所述换热腔分隔成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风道,每个所述风道均连通在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所述第三换热器与所述第四换热器分布在不同的所述风道中。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换热器的进风端与所述第四换热器的进风端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三换热器的进风端与所述第四换热器的进风端之间形成有与所述进风口连通的进风空间;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出风端与所述第四换热器的出风端相背离设置,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出风端的外部形成有第一出风空间,所述第一出风空间连通在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出风端与至少部分所述出风口之间;所述第四换热器的出风端的外部形成有第二出风空间,所述第二出风空间连通在所述第四换热器的出风端与至少部分所述出风口之间。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延长线与所述第四换热器的延长线相交,且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延长线与所述第四换热器的延长线的相交点位于所述第三换热器或所述第四换热器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端。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换热器的进风端与所述第四换热器的进风端相背离设置,所述第三换热器的进风端的外部形成有第一进风空间,所述第一进风空间连通在所述第三换热器的进风端与至少部分所述进风口之间;所述第四换热器的进风端的外部形成有第二进风空间,所述第二进风空间连通在所述第四换热器的进风端与至少部分所述进风口之间;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出风端与所述第四换热器的出风端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出风端与所述第四换热器的出风端之间形成有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出风空间。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延长线与所述第四换热器的延长线相交,且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延长线与所述第四换热器的延长线的相交点位于所述第三换热器或所述第四换热器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端。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预设方向为空气的进风方向和垂直于空气的进风方向时,在所述多个换热器中,每相邻两个的换热面积之和均大于所述壳体的换热腔的横截面积;在所述多个换热器中,至少存在相邻的两个沿空气的进风方向间隔布置,且位于上游的一个的外部形成有第一通道,空气通过所述第一通道流向位于下游的一个;在所述多个换热器中,至少存在相邻的两个沿垂直于空气的进风方向间隔布置,且与空气的进风方向之间的夹角均大于0度小于90度。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换热腔内设有分隔件,所述分隔件将相邻两个所述换热器中的其中一个的出风端与另一个的进风端分隔开。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泵体为一个,所述冷板组为多个,所述多个换热器并联接入所述泵体的第一端,多组冷板组并联接入所述泵体的第二端;或所述泵体为多个,多个所述泵体、所述多个换热器以及所述多组冷板组一一对应地通过管道连接。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计算设备为服务器。
本申请提供的计算设备,换热组包括多个换热器,多个换热器沿预设方向间隔布置在壳体的换热腔中,且多个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之和大于壳体的换热腔的横截面积,以便增加装置的换热面积,利于提高装置的换热效率,实现快速降温的目的。
结合附图,根据下文描述的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的这些和其它方面、实施形式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但应了解,说明书和附图仅用于说明并且不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制的定义,详见随附的权利要求书。本申请的其它方面和优点将在以下描述中阐述,而且部分将从描述中显而易见,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得知。此外,本申请的各方面和优点可以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书中特别指出的手段和组合得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为相关技术的液冷辅助散热***的部分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计算设备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的液冷降温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计算设备的液冷降温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计算设备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种布置示意图;
图7为图6示出的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种布置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三种布置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的第四种布置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五种布置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的第六种布置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换热器与第四换热器的第一种布置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换热器与第四换热器的第二种布置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换热器与第四换热器的第三种布置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换热器与第四换热器的第四种布置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换热器与第四换热器的第五种布置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的部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壳体;110-换热腔;111-第一风道;112-第二风道;113-进风空间;114-第一出风空间;115-第二出风空间;116-第一进风空间;117-第二进风空间;118-出风空间;119-壁面;120-进风口;130-出风口;131-第一出风部;132-第二出风部;133-第三出风部;134-第四出风部;
200-换热器;210-第一换热器;220-第二换热器;230-第三换热器;240、第四换热器;
310-第一通道;320-第二通道;
400-分隔件;
500-冷板组;510-冷板;
610-分层板;620-电气腔;
710-泵体;720-管道;730、电路板;740、发热元件;
800-风机;
910-导向壳;911-第一开口;912-第二开口;920-管路;930-风扇;940-热交换器;950-主板;960、发热器件;970、散热件;980、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相关技术的液冷辅助散热***的部分示意图。参考图1,相关技术的液冷辅助散热***可包括导向壳910,导向壳910可具有与其内腔连通的第一开口911与第二开口912,风扇930可设置于导向壳910,热交换器940、主板950、发热器件960以及散热件970均可设置在导向壳910的内腔中,其中,散热件970可通过导热界面材料贴合在发热器件960的表面并可与发热器件960接触传热。图1中的空心箭头表示空气的流动方向,参考图1,风扇930可引导空气经第一开口911进入导向壳910的内腔中,并在穿过热交换器940后经第二开口912流出导向壳910。热交换器940的热量与导向壳910的内腔中的热量可随空气的流动被带离导向壳910的内腔,使得热交换器940与导向壳910的内腔中的温度降低,进而使得流动在热交换器940的管路中的冷却介质的温度降低,进而降低与热交换器940通过管路920与水泵980形成循环回路的散热件970的温度,进而降低与散热件970接触传热的主板950上的发热器件960的温度。
可以理解地,上述液冷辅助散热***的散热能力与热交换器940的换热效率有关,热交换器940的换热效率与热交换器940的换热面积有关。热交换器940的换热面积越高,热交换器940的换热效率越高,冷板对发热元件的散热效率越高。
参考图1,为了获得较大的换热面积,常将热交换器940的外边缘与导向壳910的内壁面抵接,即,热交换器940的换热面积与导向壳910的内腔的横截面积相等。其中,热交换器940的轴线与导向壳910的轴线均与空气的流动方向(图1中的空心箭头所在的方向)平行,热交换器940的换热面可通过垂直于热交换器940的轴线的平面去截热交换器940得到,导向壳910的内腔的横截面可通过垂直于导向壳910的轴线的平面去截导向壳910得到。
然而,采用上述热交换器940与导向壳910的设置方式,热交换器940的换热面积会受导向壳910的内腔面积限制,导致相关技术的液冷辅助***的散热低。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通过在壳体的换热腔中设置换热组,换热组包括多个换热器,多个换热器沿预设方向布置在壳体的内腔中,且多个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之和大于壳体的换热腔的横截面积,进而在有限尺寸的壳体的换热腔下提升换热组的换热总面积,进而提高设备的散热效率。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计算设备的示意图。参考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设备可包括壳体100壳体100的内腔中可设有电路板730、发热元件组、冷板组以及换热组,发热元件组可设置于电路板730,冷板组可对发热元件组散热。其中,发热元件组可包括多个发热元件740,冷板组可包括多个冷板510,多个冷板510可与多个发热元件740接触传热。示例性地,一个冷板510可如图2所示与一个发热元件740对应地接触传热;或者,一个冷板510可与至少两个发热元件740接触传热;或者,一个发热元件740可与至少两个冷板510接触传热。其中,发热元件740与对应的冷板510之间可设有导热层,导热界层的两侧可分别与发热元件740、冷板510相贴合,以使得发热元件740的热量可通过导热层向冷板510传递。其中,导热层可由导热界面材料制成。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的液冷降温的流程图。参考图3,冷板组500可为多组,多组冷板组500之间可相互独立。每组冷板组500中冷板510的数量可为一个或多个,不同的冷板组500中的冷板510的数量可相同也可不同。图3以每组冷板组500均包括4个冷板510为例示出。另外,换热组可包括多个换热器200,多个换热器200与多组冷板组500可一一对应地通过管道720连通,也就是说,每组冷板组500均可与一个换热器200通过管道720连通。相对应的冷板组500与对应的换热器200之间可形成用于供冷却介质流动的回路。管道720可设有泵体,以使得回路中的冷却介质可循环流动。
示例性地,泵体71的数量可如图3所示为多个,多个泵体710、多个换热器200以及多组冷板组500可一一对应地通过管道720连接,以形成多条相互独立的循环回路;或者,泵体710的数量可如图4所示为一个,冷板组500为多个,多个换热器200可并联接入泵体710的第一端,多组冷板组500可并联接入泵体710的第二端。
图3和图4中的箭头表示管道720内的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参考图2-和图4,发热元件740产生的热量可传递给冷板510的内腔中的冷却介质,此时,冷却介质被加热,加热后的冷却介质可经管道720流向对应的换热器200的管路中,冷却介质可在换热器200的管路中经风冷降温后可经过管道720回流至对应的冷板510中。
值得说明的是,壳体100可具有进风口120与出风口130。进风口120与出风口130均可与壳体100的内腔连通。风机800可引导空气经进风口120进入壳体100的内腔中,并在穿过换热器200后从出风口130流出,以实现换热器200的风冷降温。另外,风机800也可引导空气经进风口120进入壳体100的内腔中,并在穿过发热元件740或者冷板510后从出风口130流出,以实现发热元件740或者冷板510的风冷降温。
其中,换热器200与发热元件740可如图2所示设置在壳体100的同一腔室内,此时,该同一腔室为换热腔110,壳体100的内壁面可形成换热腔110的壁面。当然,换热器200与发热元件740也可如图5所示设置在壳体100的不同腔室内。示例性地,图5中,壳体100的内腔中可设有分层板610。分层板610可将壳体100的内腔分隔成换热腔110与电气腔620,也就是说,分层板610与位于分层板610的第一侧的壳体100的内壁面可形成换热腔110,分层板610与位于分层板610的第二侧的壳体100的内壁面可形成电气腔620。其中,换热器200可设置在换热腔110中,发热元件740与冷板510均可设置在电气腔620内。此时,部分壳体100的内壁面可形成换热腔110的壁面,部分分层板610的表面可形成换热腔110的壁面。图5中的空心箭头表示空气的流动方向,参考图5,换热腔110中的空气的流动路径与电气腔620中的空气的流动路径并不干涉,以便于避免联级加热影响,即,避免流过发热元件740的空气再流过换热器200,或者避免流过换热器200的空气再流过发热元件740。
为了在有限尺寸的换热腔110下提升装置整体的换热面积,多个换热器200的换热面积之和可大于换热腔110的横截面积。其中,换热器200的换热面垂直于换热器200的中轴线。换热腔110的横截面可由垂直于空气的进风方向的平面去截壳体100得到。换热腔110的横截面积可为:横截面上的换热腔110的壁面所围的面积。
在图2和图5中,换热器200的中轴线与换热腔110的中轴线平行,即,换热器200的中轴线与空气的进风方向平行,此时,换热器200的换热面位于换热腔110的横截面内。在图13中,换热器200的中轴线与壳体100的中轴线相交,即,换热器200的中轴线与空气的进风方向之间存在夹角,该夹角大于零度小于九十度,此时,换热器200的换热面与换热腔110的横截面相交。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换热效率,每个换热器200的换热面积均可大于换热腔110的横截面积的一半。
下面来描述多个换热器200在换热腔110中的布置方式。为了便于描述,将图6-图14中,箭头X所在的方向表示第一方向,也表示空气的进风方向;箭头Y所在的方向表示第二方向;箭头Z所在的方向表示第三方向;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两两垂直。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布置方式中,多个换热器200可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第一方向可为空气的进风方向。下面以第一换热器210与第二换热器220为例来描述此种布置方式。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种布置示意图,图7为图6示出的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的立体示意图。参考图6和图7,第一换热器210与第二换热器220可沿第一方向(箭头X所在的方向)间隔布置,第一换热器210的进风端与第二换热器220的进风端均朝向进风口120,且第一换热器210与第二换热器220的换热面积之和大于壳体110的换热腔的横截面积。
其中,第一换热器210在第一方向上可具有相对的进风端与出风端,空气可经进风端进入第一换热器210的内部,并与第一换热器210的管路中的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再经出风端流出第一换热器210。同理,第二换热器220在第一方向上也可具有进风端与出风端。空气可经进风端进入第一换热器210的内部,并与第一换热器210的管路中的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再经出风端流出第一换热器210。
另外,第一方向为空气的进风方向置,且第一换热器210与第二换热器220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第一换热器210的出风端比与第二换热器220的进风端更靠近壳体100的进风口,且第一换热器210的出风端与第二换热器220的进风端之间在第一方向上具有一定距离。
其中,为了减少空气的流动路径,可选地,第一换热器210的进风端可与进风口120相对。进一步地,进风口120的轴线可如图2所示与第一换热器210的进风端的法线平行或共线,以使得第一换热器210的进风端与进风口120正对,以进一步减少空气的流动路径。
另外,为了使得经进风口120进入换热腔110的空气,一部分可穿过第一换热器210,另一部分可穿过第二换热器220。第一换热器210的外部可形成有第一通道310,第一通道310可与第一换热器210并联在进风口120的下游,空气可通过第一通道310流向第二换热器220。示例性地,图2中的空心箭头表示空气的流动方向,参考图2,从进风口120流入换热腔110的空气,一部分可穿过第一换热器210并经出风口130流出换热腔110,另一部分可经第一通道310并穿过第二换热器220再经出风口130流出换热腔110。
其中,第一通道310的形成方式可有如下几种可能:
参考图6和图7,在其中一种形成第一通道310的可能方式中,第一通道310可由第一换热器210的端面与换热腔110的壁面119限定出。可以理解地,由于第一换热器210与第二换热器220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故第一通道310不能由第一换热器210在第一方向的端面与换热腔110的壁面119限定出,第一通道310可由第一换热器210在第二方向上的端面、第一换热器210在第三方向的端面中的至少一个与换热腔110的壁面119限定出。
参考图7,示例性地,第一换热器210在第二方向的第一端(箭头Y所指方向)与换热腔110的壁面119抵接,第一换热器210在第二方向的第二端(箭头Y的反向)与换热腔110的壁面119之间具有间距d1,以使得第一换热器210在第二方向的第二端与换热腔110的壁面119之间形成第一通道310;第一换热器210在第三方向(箭头Z所在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换热腔110在第三方向上的两个壁面119抵接。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换热器210与第二换热器220的第二种布置示意图。参考图8,第一换热器210在第二方向(箭头Y所在方向)的两端也可均与换热腔110的壁面119之间具有间距,以得第一换热器210在第二方向的两端均与换热腔110的壁面119之间形成第一通道310。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换热器210与第二换热器220的第三种布置示意图。参考图9,另一示例性地,第一换热器210在第二方向(箭头Y所在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换热腔110的壁面119抵接;第一换热器210在第三方向的第一端(箭头Z所指方向)与换热腔110的壁面119抵接,第一换热器210在第三方向的第二端(箭头Z的反向)与换热腔110的壁面119之间具有间距d1,以使得第一换热器210在第三方向的第二端与换热腔110的壁面119形成第一通道310。当然,第一换热器210在第三方向的两端也可均与换热腔110的壁面119之间具有间距,以使得第一换热器210在第三方向的两端可均与换热腔110的壁面119之间形成第一通道310。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换热器210与第二换热器220的第四种布置示意图。参考图10,又一示例性地,第一换热器210在第二方向的第一端(箭头Y所指方向)与换热腔110的壁面119抵接;第一换热器210在第二方向的第二端(箭头Y的反向)与换热腔110的壁面119之间具有间距d1,以使得第一换热器210在第二方向的第二端与换热腔110的壁面119之间形成第一通道310。第一换热器210在第三方向的第一端(箭头Z所指方向)与换热腔110的壁面119之间具有间距d2,以使得第一换热器210在第三方向的第一端与换热腔110的壁面119之间形成第一通道310;第一换热器210在第三方向的第二端(箭头Z的反向)与换热腔110的壁面119抵接。当然,第一换热器210在第二方向的两端也可均与换热腔110的壁面119之间具有间距,以使得第一换热器210在第二方向的两端均可与换热腔110的壁面119之间形成第一通道310;第一换热器210在第三方向的两端也可均与换热腔110的壁面119之间具有间距,以使得第一换热器210在第三方向的两端均可与换热腔110的壁面119之间形成第一通道310。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换热器210与第二换热器220的第五种布置示意图。参考图11,在另一种形成第一通道310的可能方式中,第一换热器210在第二方向(箭头Y所在的方向)上的两端均与换热腔110的壁面119抵接,第一换热器210在第三方向(箭头Z所在的方向)的两端均与换热腔110的壁面119抵接。第一换热器210的中部可具有贯穿孔,贯穿孔的内腔可形成有第一通道310。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换热器210与第二换热器220的第六种布置示意图。参考图12,在换热器200的数量超过两个时,多个换热器200可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在相邻两个换热器200中,位于上游的一个的外部可形成有第一通道310,空气可通过第一通道310流向相邻两个换热器200中位于下游的一个。也就是说,相邻两个换热器200中,位于上游的一个可对应上文提到的第一换热器210,位于下游的一个可对应上文提到的第二换热器220。
另外,由于换热腔110中的换热器200的数量多于两个,为了便于空气穿过最后一个换热器200(靠近出风口130的换热器200),位于最后一个换热器200之前的换热器200的外部均可形成有第一通道。故,在换热器200的数量多于两个时,第一通道310也可有多个,多个第一通道310的形成方式可相同也可不相同,每个第一通道310的形成方式可根据情况选用上文提到的多种第一通道310的形成方式的一种。
此外,发明人研究发现,空气在连续穿过两个换热器时,上游的换热器的热量会影响下游的换热器的热量,即避免穿出第一换热器210的空气流向第二换热器220,避免级联加热影响,参考图6-图12,可选地,第一换热器210可连接有分隔件400,分隔件400可将第一换热器210的出风端与第二换热器220的进风端分隔开,以使得第一换热器210与第二换热器220处于两个相互独立的风道中,以避免联级加热。分隔件400可有如下几种可能的设置方式:
示例性地,在第一通道310的形成方式如图6、图7与图9所示时,即,在第一换热器210只有一个端面与换热腔110的壁面119抵接时,分隔件400的形状可为板状。参考图6、图7以及图9,分隔件400可与换热腔110的壁面119之间可限制出导流空间,该导流空间可连通在第一换热器210的出风端出风口的第一出风部131之间。第二换热器220可位于导流空间的外侧,且与出风口的第二出风部132连通。其中,为了提高换热面积,可选地,分隔件400可连接在第一换热器210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二端与第二换热器220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一端之间。
另一示例性地,在第一通道310的形成方式如图8与图10所示时,即,第一换热器210的至少两个端面与换热腔110的壁面119之间具有间距时,分隔件400的形状可为管状。参考图8与图10,分隔件400的内腔可连通在第一换热器210的出风端与出风口的第一出风部131之间。图8和图10中,第一换热器210的出风端为第一换热器210在箭头X所指的一端,出风口的第一出风部131设置于换热腔110在箭头Y所指的一端。出风口的第一出风部131的轴线可垂直于第一方向与第三方向所构成的平面,即XZ平面。
也就是说,分隔件400可具有第一开口端与第二开口端,分隔件400的第一开口端可与第一换热器210的出风端连通,分隔件400的第二开口端可与出风口130连通。第二换热器220位于分隔件400的外侧,且与出风口的第二出风部132连通。图8和图10中,分隔件400的第一开口端设置在分隔件400在箭头X的反向的一端,分隔件400的第二开口端设置在分隔件400在箭头Y所指的一端。
又一示例性地,在第一通道310的形成方式如图11所示时,即,在第一换热器210的中部设有贯穿孔时,分隔件400的形状可为管状。参考图11,分隔件400的内腔可连通在贯穿孔与第二换热器220的进风端之间。
再一示例性地,参考图12,在换热器200的数量超过两个时,分隔件400可为多个,多个分隔件400的设置方式可相同也可不相同,每个分隔件400的设置方式可根据情况选用上文提到多种分隔件400的设置方式的一种。
参考图6-图12,第二换热器220与第一换热器210可沿第一方向(箭头X所在的方向)间隔布置。第二换热器220在第一方向上可具有进风端与出风端,空气可经第一通道310穿过第二换热器220的进风端进入第二换热器220的内部,并与第二换热器220的管路中的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再经第二换热器220的出风端流出第二换热器220。为了减少空气的流动路径,第二换热器220的进风端可与第一通道310相对。进一步地,参考图6-图12,第一通道310的轴线可与第二换热器220的进风端的法线平行或共线,以使得第二换热器220的进风端与第一通道310正对。
可选地,为了提高装置的换热效率,第二换热器220的进风端的尺寸可大于第一流动通道的尺寸。为了使得第二换热器的进风面积最大,同时也能够将流出第一通道310的空气引导到第二换热器220,参考图6-图12,至少部分该分隔件400可相对于第一方向(箭头X所在的方向)倾斜。
示例性地,图6和图7中,至少部分分隔件400连接在第一换热器210在第二方向的第二端(箭头Y的反向)与第二换热器220在第二方向的第一端(箭头Y所指方向)之间。图5中,至少部分分隔件400连接在第一换热器210在第三方向的第二端(箭头Z的反向)与第二换热器220在第二方向的第一端(箭头Z所指的方向)。图8和图10中,分隔件400的截面可为三角形,三角形的尖端可朝向第二换热器220设置。
可选地,第二换热器220的外边缘可如图8与图10所示与换热腔110的壁面119抵接,以便于提高第二换热器220的换热面积,进而提高第二换热器220的效率。或者,参考图6、图7、图9、图11,第二换热器220的外边缘可与换热腔110的壁面119之间形成有第二通道320,第一换热器210的出风端、第二通道320、出风口130可相对,以使得穿过第一换热器210的空气可通过第二通道320从出风口130流出,以减少空气在换热腔110中的流动路径。
举例说明,图6和图7中,第二换热器220在第二方向的一端(箭头Y所指方向)与换热腔110的壁面119之间具有间距d2,以使得第二换热器220在第二方向的一端与换热腔110的壁面119之间形成有第二通道320;第二换热器220在第二方向的第二端(箭头Y的反向)与换热腔110的壁面119抵接;第二换热器220在第三方向(箭头Z所在的方向)两端均与换热腔110的壁面119抵接。图6中的空心箭头表示空气的流动方向,参考图6,一部分空气可沿第一方向(箭头X所在的方向)依次穿过进风口120、第一换热器210以及出风口的第一出风部131,另一部分空气可沿第一方向依次穿过进风口120、第二换热器220以及出风口的第二出风部132,以便减少空气在换热腔110中的路径。
图9中,第二换热器220在第二方向(箭头Y所在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换热腔110的壁面119抵接;第二换热器220在第三方向的第一端(箭头Z所指方向)与换热腔110的壁面119之间具有间距d2,以使得第二换热器220在第三方向的第二端与换热腔110的壁面119形成第二通道320。第二换热器220在第三方向的第二端(箭头Z的反向)与换热腔110的壁面119抵接。当然,第二换热器220在第三方向的两端也可均与换热腔110的壁面119之间具有间距,以使得第二换热器220在第三方向的两端可均与换热腔110的壁面119之间形成第二通道320。
图11中,第二换热器220在第二方向(箭头Y所在的方向)上的两端均与换热腔110的壁面119之间具有间距,以使得第二换热器220在第二方向上的两端均与换热腔110的壁面119之间形成第二通道320。
上文是以图6-图12中示出的多个换热器200的设置方式,即多个换热器200沿第一方向(箭头X所在的方向)间隔布置,且该第一方向沿空气的进风方向设置为例来描述的。除了图6-图12中多个换热器200的设置方式外,还可有如图13-图17示出的多个换热器200的设置方式。
参考图13-图17,多个换热器200可包括第三换热器230与第四换热器240,第三换热器230与第四换热器240沿第二方向间隔布置,第三换热器230与第四换热器240的换热面积之和大于壳体的换热腔的横截面积。其中,为了增大换热面积,第三换热器230与空气的进风方向之间的夹角、第三换热器240与空气的进风方向之间的夹角均可大于0度小于90度,也就是说,第三换热器230的进风端的延伸方向、第四换热器240的延伸方向均与空气的进风方向相交,且相交的角度不等于90度。图13-图17以空气的进风方向为箭头X所示的方向,第三换热器230与箭头X所示的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α,第四换热器240与箭头X所示的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β为例示出。
其中,为了避免联级加热影响,参图13,换热腔110内可设有分隔件400,该分隔件400可将换热腔110分隔成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风道,每个风道均可连通在进风口120与出风口130之间,也就是说,多个风道并联在进风口120与出风口130之间。第三换热器230与第四换热器240可分布在不同的风道中。
示例性地,图13以分隔件400将换热腔110分隔成相互独立的第一风道111与第二风道112,第三换热器230设置在第一风道111内,第四换热器240设置在第二风道112内为例示出。图13中的空心箭头表示空气的流动方向,参考图13,经进风口120进入换热腔110的空气,可被分隔件400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空气可进入第一风道111内,并可在与第三换热器230换热后从出风口130的第三出风部133流出,另一部分空气可进入第二风道112内,并可在与第四换热器240换热后从出风口130的第四出风部134流出,其中第三出风部133与第四部分部134可相互独立。
需要说明的是,在换热腔110内设置上文提到的分隔件400,以使得第三换热器230与第四换热器240分布在不同的风道中时,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三换热器230与第四换热器240的布置方式不做限定。示例性地,此时,第三换热器230的进风端延长线与第四换热器240的的进风端的延长线可相交;或者,第三换热器230与第四换热器240也可如图13所示平行布置。另外,在换热腔110内设置上文提到的分隔件400,以使得第三换热器230与第四换热器240分布在不同的风道中时,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三换热器230、第四换热器240的倾斜方向也不做具体限定。示例性地,此时,第三换热器230靠近进风口120的一端可如图13所示高于第三换热器230远离进风口120的一端;或者,第三换热器240靠近进风口120的一端也可低于第三换热器230远离进风口120的一端。
另外,除了通过在换热腔110内设置上文提到的分隔件400,以使得第三换热器230与第四换热器240分布在不同的风道中,进而使得联级加热影响消除外,还可通过如下方式消除联级加热影响。
图14中的空心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参考图14,在另一种消除联级加热影响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换热器230的进风端与第四换热器240的进风端可相对设置,第三换热器230的进风端与第四换热器240的进风端之间可形成有与进风口120连通的进风空间113。也就是说,经进风口120流入换热腔110中的空气可全部进入进风空间113中,进风空间113内的一部分空气可穿过第三换热器230并可与第三换热器230进行热交换,进风空间113内的另一部分空气可穿过第四换热器240并可与第四换热器230进行热交换;换句话说,进风空间113位于第三换热器230与第四换热器240的上游,第三换热器230与第四换热器240并联在进风空间113的下游。
继续参考图14,第三换热器230的出风端与第四换热器240的出风端可相背离设置。第三换热器230的出风端的外部可形成有第一出风空间114,该第一出风空间114可连通在第三换热器230的出风端与至少部分出风口130(第一出风部133)之间。第四换热器240的出风端的外部形成有第二出风空间115,第二出风空间115可连通在第四换热器240的出风端与至少部分出风口130(第二出风部134)之间。也就是说,流出第三换热器230的空气可经第一出风空间114直接从出风口130(第一出风部133)流出,进而避免该流出第三换热器230的空气吹向第四换热器240,进而避免联级加热。流出第四换热器240的空气可经第二出风空间115直接从出风口130(第二出风部134)流出,进而避免该流出第四换热器240的空气吹向第三换热器230,以避免联级加热。
其中,第一出风空间114的形成方式可有如下几种可能:
其一:参考图14,出风口130可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三出风部133与第四出风部134。第三换热器230在其延伸方向可具有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且第三换热器230的第一端比其第二端更靠近进风口120。第三换热器230的第一端可与换热腔110的壁面119抵接,第三换热器230的第二端与换热腔110的壁面119之间可具有一定间距。换热腔110内可设有分隔件400,分隔件400可为板状,且该分隔件400可设置在第三换热器230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三出风部133的换热腔110的壁面119之间,且分隔件400可与位于第三换热器230的出风端一侧的换热腔110的壁面119形成有第一出风空间114。该第一出风空间114可连通在第三换热器230的出风端与第三出风部133之间。
其二:参考图15,第三换热器230的第一端、第三换热器230的第二端均与换热腔110的壁面119之间可具有一定间距。分隔件400可为管状,分隔件400的内部可形成有第一出风空间114。该第一出风空间114可连通在第三换热器230的出风端与第三出风部133之间。
其三:参考图16,第三换热器230的第一端、第三换热器230的第二端可均与换热腔110的壁面119抵接时,位于第三换热器230的出风端一侧的换热腔110的壁面119可形成有第一出风空间114,该第一出风空间114可连通在第三换热器230的出风端与第三出风部133之间。
同理,第二出风空间115的形成方式可参考上文提到的第一出风空间114的形成方式进行简单替换得到,在此就不再赘述。
值得说明的是,出风口130的第三出风部133与第四出风部134可如图14所示间隔设置在换热腔110的同一壁面119;或者,出风口130的第三出风部133与第四出风部134也可如图16所示设置在换热腔110的两个相对的壁面119;或者,出风口130的第三出风部133与第四出风部134也可如图15时设置在换热腔110的两个相邻或相交的壁面119。
可选地,参考图14-图16,在第三换热器230的进风端与第四换热器240的进风端相对,第三换热器230的出风端与第四换热器240的出风端相背离时,为了提高进风空间113的范围,第三换热器230的延长线与第四换热器240的延长线可相交,且第三换热器230的延长线与第四换热器240的延长线的相交点可位于第三换热器230或第四换热器240远离进风口120的一端。也就是说,第三换热器230与第四换热器240可形成V形,该V形可具有开口,该开口可朝向进风口120。换句话说,第三换热器230可高于第四换热器240,第三换热器230靠近进风口120的一端可高于第三换热器230远离进风口120的一端,第四换热器240靠近进风口120的一端可低于第四换热器240远离进风口120的一端。
图17中的空心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参考图17,在又一种消除联级加热影响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换热器230的进风端与第四换热器240的进风端可相背离设置,第三换热器230的进风端的外部可形成有第一进风空间116,该第一进风空间116可连通在第三换热器230的进风端与至少部分进风口120之间。第四换热器240的进风端的外部形成有第二进风空间117,第二进风空间113可连通在第四换热器240的进风端与至少部分进风口120之间。也就是说,一部分空气可经一部分进风口120(第一进风部121)进入第一进风空间116内,第一进风空间116内的空气可穿过第三换热器230并可与第三换热器230热交换。另一部分空气可经另一部分进风口120(第二进风部122)进入第二进风空间117内,第二进风空间117内的空气可穿过第四换热器240并可与第四换热器240热交换。
继续参考图17,第三换热器230的出风端与第四换热器240的出风端可相对设置,第三换热器230的出风端与第四换热器240的出风端之间可形成有与出风口130连通的出风空间118。也就是说,流出第三换热器230的空气与流出第四换热器240的空气可在出风空间118汇合并一同从出风口130流出换热腔110。换句话说,出风空间118可位于第三换热器230与第四换热器240的下游,第三换热器230与第四换热器240并联在出风空间118的上游。
其中,第一进风空间116的形成方式可参考上文提到的第一出风空间114的形成方式得出。
其一:参考图17,进风口120可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进风部121与第二进风部122。第三换热器230在其延伸方向可具有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且第三换热器230的第一端比其第二端更靠近进风口120。第三换热器230的第一端、第三换热器230的第二端可均与换热腔110的壁面119抵接,位于第三换热器230的进风端一侧的换热腔110的壁面119可形成有第一进风空间116,该第一进风空间116可连通在第三换热器230的进风端与第一进风部121之间。
其二:第三换热器230的第一端可与换热腔110的壁面119抵接,第三换热器230的第二端与换热腔110的壁面119之间可具有一定间距。换热腔110内可设有分隔件400,分隔件400可为板状,且该分隔件400可设置在第三换热器230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进风部121的换热腔110的壁面119之间,且该分隔件400可与位于第三换热器230的进风端一侧的换热腔110的壁面119形成有第一进风空间116。该第一进风空间116可连通在第三换热器230的进风端与第一进风部121之间。
其三:第三换热器230的第一端、第三换热器230的第二端均与换热腔110的壁面119之间可具有一定间距。分隔件400可为管状,分隔件400的内部可形成有第一进风空间116。该第一进风空间116可连通在第三换热器230的进风端与第一进风部121之间。
同理,第二进风空间117的形成方式可参考上文提到的第一进风空间116的形成方式进行简单替换得到,在此就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进风口120的第一进风部121与第二进风部122可如图17所示间隔设置在换热腔110的同一壁面119;或者,出风口130的第一进风部121与第二进风部122也可设置在换热腔110的两个相对的壁面119;或者,出风口130的第一进风部121与第二进风部122也可设置在换热腔110的两个相邻或相交的壁面119。
可选地,参考图17,在第三换热器230的进风端与第四换热器240的进风端相背离,第三换热器230的出风端与第四换热器240的出风端相对时,为了提高出风空间118的范围,第三换热器230的延长线与第四换热器240的延长线可相交,且第三换热器230的延长线与第四换热器240的延长线的相交点可位于第三换热器230或第四换热器240远离出风口130的一端。也就是说,第三换热器230与第四换热器240可形成V形,该V形可具有开口,该开口可朝向出风口130。换句话说,第三换热器230可高于第四换热器240,第三换热器230靠近出风口130的一端可高于第三换热器230远离出风口130的一端,第四换热器240靠近出风口130的一端可低于第四换热器240远离出风口130的一端。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的部分示意图。参考图1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设备的多个换热器200在换热器腔110中的布置方式也可为上文提到的两种布置方式的组合,即,多个换热器200中,每相邻两个的换热面积之和均大于换热腔110的横截面积。多个换热器200中的至少存在相邻的两个沿空气的进风方向间隔布置,且位于上游的一个的外部形成有第一通道310,空气通过第一通道310流向位于下游的一个。多个换热器200中的至少存在相邻的两个沿垂直于空气的进风方向间隔布置,且与空气的进风方向的夹角均大于0度小于90度。
示例性地,图18中空心箭头表示空气的流动方向,参考图18,对换热腔110内的多个换热器200进行标号得到①号换热器、②号换热器、③号换热器以及④号换热器。其中,①号换热器与②号换热器相邻,且①号换热器与②号换热器可沿垂直于空气的进风方向间隔布置,①号换热器与空气的进风方向之间的夹角、②号换热器与空气的进风方向之间的夹角均大于0度小于90度。如此,①号换热器与②号换热器可相当于上文提到的第三换热器与第四换热器。
另外,①号换热器与③号换热器相邻,且①号换热器与③号换热器沿空气的进风方向间隔布置,①号换热器位于③号换热器的上游,且①号换热器的外部形成有第一通道310,空气可通过第一通道310流向位于下游的③号换热器。如此,①号换热器与③号换热器可相当于上文提到的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当然,图18中,②号换热器与③号换热器也可相当于上文提到的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
此外,③号换热器与④号换热器相邻,且③号换热器与④号换热器沿空气的进风方向间隔布置,③号换热器位于④号换热器的上游,且③号换热器的外部形成有第一通道310,空气可通过第一通道310流向位于下游的④号换热器。如此,③号换热器与④号换热器可相当于上文提到的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
需要说明的是,图18只是举例说明,并不对换热器200的数量与布置方式做具体限定。另外,为了避免相邻两个换热器200之间的联级加热,换热腔110内可设有分隔件400,分隔件400可将相邻两个换热器200中的其中一个的出风端与另一个的进风端分隔开。需要说明的是,分隔件400的具体结构可参考上文进行简单推导得到,在此就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设备可为服务器或其他计算设备、存储设备或者通信设备中任意一种,该计算设备在散热时所需的冷却介质用量少,从而使得计算设备的运行成本低。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是另有精确具体地规定。
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4)

1.一种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中设有电路板、泵体、发热元件组、冷板组以及换热组,所述发热元件组设置于所述电路板,所述冷板组用于对所述发热元件组散热,所述冷板组与所述换热组之间通过管道与所述泵体形成用于供冷却介质流动的循环回路;
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与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均与所述壳体的换热腔连通;
所述换热组包括多个换热器,所述多个换热器沿预设方向间隔布置在所述壳体的换热腔中,且所述多个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之和大于所述壳体的换热腔的横截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方向为空气的进风方向和/或垂直于空气的进风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换热器中的每一个的换热面积均大于所述换热腔的横截面积的一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设方向为空气的进风方向时,所述多个换热器包括沿所述预设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进风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进风端均朝向所述进风口,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之和大于所述壳体的换热腔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外部形成有第一通道,空气通过所述第一通道流向所述第二换热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腔内设有分隔件,所述分隔件将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出风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进风端分隔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规定空气的进风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壳体还具有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以及所述第三方向两两垂直;
所述第一换热器在第二方向的至少一端与所述换热腔的壁面之间形成有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一换热器在第三方向上的两端均与所述换热腔的壁面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一端与所述换热腔的壁面抵接,所述第一换热器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二端与所述换热腔的壁面之间形成有所述第一通道;
所述分隔件的形状为板状,所述分隔件与所述换热腔的壁面之间限制出导流空间,所述导流空间连通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出风端与所述出风口的第一出风部之间;所述第二换热器位于所述导流空间的外侧,且与所述出风口的第二出风部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分隔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连接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一端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在第二方向上的两端均与所述换热腔的壁面之间形成有所述第一通道;
所述分隔件为管状,且所述分隔件的内腔连通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出风端与所述出风口的第一出风部之间,所述第二换热器位于所述分隔件的外侧,且与所述出风口的第二出风部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规定空气的进风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壳体还具有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以及所述第三方向两两垂直;
所述第一换热器在第二方向上的两端均与所述换热腔的壁面抵接,所述第一换热器在第三方向的两端均与所述换热腔的壁面抵接;
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中部具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内腔形成有所述第一通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的形状为管状;
所述分隔件的内腔连通在所述贯穿孔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进风端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规定空气的进风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壳体还具有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以及所述第三方向两两垂直;
所述第一换热器在第二方向上的至少一端与所述换热腔的壁面之间形成有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一换热器在第三方向的至少一端与所述换热腔的壁面之间形成有所述第一通道;
所述分隔件的形状为管状;所述分隔件的内腔连通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出风端与所述出风口的第一出风部之间,所述第二换热器位于所述分隔件的外侧,且与所述出风口的第二出风部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4-13任一项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外边缘与所述换热腔的壁面之间形成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出风端、所述第二通道、所述出风口相对;穿过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二通道从所述出风口流出。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设方向为垂直于空气的进风方向时,所述多个换热器包括沿所述预设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三换热器与第四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与空气的进风方向的夹角、所述第四换热器与空气的进风方向的夹角均大于0度小于90度,且所述第三换热器与所述第四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之和大于所述壳体的换热腔的横截面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腔内设有分隔件,所述分隔件将所述换热腔分隔成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风道,每个所述风道均连通在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所述第三换热器与所述第四换热器分布在不同的所述风道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进风端与所述第四换热器的进风端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三换热器的进风端与所述第四换热器的进风端之间形成有与所述进风口连通的进风空间;
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出风端与所述第四换热器的出风端相背离设置,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出风端的外部形成有第一出风空间,所述第一出风空间连通在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出风端与至少部分所述出风口之间;所述第四换热器的出风端的外部形成有第二出风空间,所述第二出风空间连通在所述第四换热器的出风端与至少部分所述出风口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延长线与所述第四换热器的延长线相交,且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延长线与所述第四换热器的延长线的相交点位于所述第三换热器或所述第四换热器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端。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进风端与所述第四换热器的进风端相背离设置,所述第三换热器的进风端的外部形成有第一进风空间,所述第一进风空间连通在所述第三换热器的进风端与至少部分所述进风口之间;所述第四换热器的进风端的外部形成有第二进风空间,所述第二进风空间连通在所述第四换热器的进风端与至少部分所述进风口之间;
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出风端与所述第四换热器的出风端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出风端与所述第四换热器的出风端之间形成有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出风空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延长线与所述第四换热器的延长线相交,且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延长线与所述第四换热器的延长线的相交点位于所述第三换热器或所述第四换热器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端。
2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设方向为空气的进风方向和垂直于空气的进风方向时,在所述多个换热器中,每相邻两个的换热面积之和均大于所述壳体的换热腔的横截面积;在所述多个换热器中,至少存在相邻的两个沿空气的进风方向间隔布置,且位于上游的一个的外部形成有第一通道,空气通过所述第一通道流向位于下游的一个;在所述多个换热器中,至少存在相邻的两个沿垂直于空气的进风方向间隔布置,且与空气的进风方向之间的夹角均大于0度小于90度。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腔内设有分隔件,所述分隔件将相邻两个所述换热器中的其中一个的出风端与另一个的进风端分隔开。
23.根据权利要求1-22任一项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为一个,所述冷板组为多个,所述多个换热器并联接入所述泵体的第一端,多组冷板组并联接入所述泵体的第二端;或所述泵体为多个,多个所述泵体、所述多个换热器以及所述多组冷板组一一对应地通过管道连接。
24.根据权利要求1-22任一项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设备为服务器。
CN202210963811.6A 2022-08-11 2022-08-11 计算设备 Pending CN1176317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63811.6A CN117631785A (zh) 2022-08-11 2022-08-11 计算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63811.6A CN117631785A (zh) 2022-08-11 2022-08-11 计算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31785A true CN117631785A (zh) 2024-03-01

Family

ID=90036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63811.6A Pending CN117631785A (zh) 2022-08-11 2022-08-11 计算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3178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36607B2 (en) Fabricating cooled electronic system with liquid-cooled cold plate and thermal spreader
US8947873B2 (en) Immersion-cooled and conduction-cooled electronic system
JP5756573B2 (ja) 別々に回転自在なマニホルド区域を有する冷却材マニホルド
US9313920B2 (en) Direct coolant contact vapor condensing
US20080135211A1 (en) Heat-Exchanger Device and Cooling System
CN103687443A (zh) 冷却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JP6477276B2 (ja) クーリングプレート及びクーリングプレートを備える情報処理装置
US20180027696A1 (en) Liquid cooling with a cooling chamber
US9848515B1 (en) Multi-compartment computing device with shared cooling device
JP7288998B2 (ja) 目詰まり防止機構を有するコールドプレート
JP3201784U (ja) コンピュータの演算装置用の冷却装置
EP3617839B1 (en) Cooling chassis for a cooling system
CN213365459U (zh) 一种散热器
TWI721825B (zh) 冷卻單元、冷卻系統及電腦系統
CN117631785A (zh) 计算设备
TWI732553B (zh) 液冷系統
JP4517962B2 (ja) 電子機器用冷却装置
CN113597826A (zh) 电子部件利用电流体动力学流动单元的冷却
US11197396B2 (en) Cooling system with curvilinear air to liquid heat exchanger
TWI837610B (zh) 電子元件之熱面拉出裝置
US20240118042A1 (en) Heat Exchanger
TWI808795B (zh) 冷卻系統及伺服器
CN117241540A (zh) 冷却***及伺服器
CN211880860U (zh) 设备组件、冷却***、及设备机架
CN115413163A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