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16646A - 基板用连接器及机器 - Google Patents

基板用连接器及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16646A
CN117616646A CN202280049262.XA CN202280049262A CN117616646A CN 117616646 A CN117616646 A CN 117616646A CN 202280049262 A CN202280049262 A CN 202280049262A CN 117616646 A CN117616646 A CN 1176166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connector
spring
case
outer co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4926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铃木利一
一尾敏文
伊藤大辅
平松和树
加登山太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6166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166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2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with earth pin, blade or sock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基板用连接器(10)装配于电路基板(50),基板用连接器(10)具备:壳体(11),具有在前方开口的罩部(15),并具有设置于与罩部(15)开口的前端部(16)相反的一侧的后壁(30);外导体(20),贯穿后壁(30)而固定于壳体(11);绝缘性的介电体(19),配置于外导体(20)的内部;内导体(18),配置于介电体(19)的内部;以及接地弹簧(40),与外导体(20)连接,罩部(15)具有配置于与电路基板(50)相反的一侧的第1壁(15A)、配置于电路基板(50)侧的第2壁(15B)、以及连结第1壁(15A)和第2壁(15B)的第3壁(15C),接地弹簧(40)具有配置于第1壁(15A)的外表面侧的第1箱体连接部、和配置于第2壁(15B)和第3壁(15C)双方的外表面侧的第2箱体连接部。

Description

基板用连接器及机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基板用连接器及机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装配于电路基板的连接器,已知例如日本特开2016-207411号公报(下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具有:导电性的信号端子;绝缘性的壳体,保持信号端子;导电性的外壳,覆盖壳体;导电性的上层接地端子,配置于信号端子的上方,保持于壳体;以及导电性的下层接地端子,配置于信号端子的下方,保持于壳体。上层接地端子具有与外壳的背面侧接触的接触部。
外壳是将连接器的信号端子与来自外部的电噪声隔绝,并且确立上层接地端子的接地连接的构件。外壳具有正面及下表面开放的箱型的形状。外壳的上表面的一部分设置切口并向外侧折弯,成为与收纳连接器的单元箱体的接地端子连接的外壳侧接地连接部。外壳的背面具有与上层接地端子的接触部接触的接触面。
上层接地端子通过与对方侧连接器的阴接地端连接,从而具有作为接地连接的接地端子的功能。上层接地端子的接触部与外壳的接触面接触,外壳侧接地连接部与单元箱体的接地端子接触。由此,构成经由阴接地端、上层接地端子、外壳、外壳的外壳侧接地连接部到达单元箱体的接地端子的接地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2074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的连接器中,外壳侧接地连接部仅设置于外壳的上表面,因此在高速通信的情况下,受到噪声影响而使通信性能变差。
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是基于上述那样的情况而完成的,以提供能减轻噪声的基板用连接器及机器为目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基板用连接器装配于电路基板,所述基板用连接器具备:壳体,具有在前方开口的罩部,并具有设置于与所述罩部开口的前端部相反的一侧的后壁;外导体,贯穿所述后壁而固定于所述壳体;绝缘性的介电体,配置于所述外导体的内部;内导体,配置于所述介电体的内部;以及接地弹簧,与所述外导体连接,所述罩部具有配置于与所述电路基板相反的一侧的第1壁、配置于所述电路基板侧的第2壁、以及连结所述第1壁和所述第2壁的第3壁,所述接地弹簧具有配置于所述第1壁的外表面侧的第1箱体连接部、和配置于所述第2壁和所述第3壁双方或者任一方的外表面侧的第2箱体连接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提供能减轻噪声的基板用连接器及机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基板用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机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基板用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4是基板用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5是示出外导体压入到壳体前的基板用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6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7是图3的B-B剖视图。
图8是图4的C-C剖视图。
图9是示出在用图4的D-D截面截断的基板用连接器中,外导体经由接地弹簧与箱体电连接的情况的机器的横剖视图。
图10是示出外导体经由接地弹簧与箱体电连接的情况的机器的纵剖视图。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基板用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基板用连接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列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公开的基板用连接器,
(1)装配于电路基板,所述基板用连接器具备:壳体,具有在前方开口的罩部,并具有设置于与所述罩部开口的前端部相反的一侧的后壁;外导体,贯穿所述后壁而固定于所述壳体;绝缘性的介电体,配置于所述外导体的内部;内导体,配置于所述介电体的内部;以及接地弹簧,与所述外导体连接,所述罩部具有配置于与所述电路基板相反的一侧的第1壁、配置于所述电路基板侧的第2壁、以及连结所述第1壁和所述第2壁的第3壁,所述接地弹簧具有配置于所述第1壁的外表面侧的第1箱体连接部、和配置于所述第2壁和所述第3壁双方或者任一方的外表面侧的第2箱体连接部。
本公开的机器具备:基板用连接器;电路基板,装配有所述基板用连接器;以及金属制的箱体,在内部收纳所述电路基板,并且经由所述接地弹簧与所述外导体电连接,所述箱体具有与所述第1箱体连接部连接的第1弹簧支承部、和与所述第2箱体连接部连接的第2弹簧支承部。
接地弹簧因为具有第1箱体连接部和第2箱体连接部,所以能至少在两处与箱体屏蔽连接,能减轻噪声。另外,能经由接地弹簧将外导体和金属制的箱体电连接,所以连接状态稳定,能提高屏蔽性能。
(2)优选的是,所述接地弹簧具备沿着所述后壁的外表面配置的装配主体部,所述第1箱体连接部具有从所述装配主体部的前缘向前方突出的多个第1连接弹簧,所述第2箱体连接部具有从所述装配主体部的前缘向前方突出的多个第2连接弹簧。
因为接地弹簧具有多个第1连接弹簧和多个第2连接弹簧,所以能以多触点状态与箱体屏蔽连接,能进一步提高屏蔽性能。
(3)优选的是,所述装配主体部呈方筒状,具备与所述第1壁对应的第1装配壁、与所述第2壁对应的第2装配壁、以及与所述第3壁对应的第3装配壁,所述第3装配壁在与所述第1装配壁和所述第2装配壁对置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对置地设置有一对,所述第2箱体连接部配置于所述第2装配壁和一对所述第3装配壁双方。
因为接地弹簧具有一个第1箱体连接部和三个第2箱体连接部,所以能至少在四处与箱体屏蔽连接,能进一步减轻噪声。
(4)优选的是,所述外导体具有沿着所述壳体的所述后壁配置的凸缘,所述第1装配壁具有与所述凸缘从后方弹性地接触的保持弹簧,一对所述第3装配壁具有与所述保持弹簧一起夹持所述凸缘的一对夹持片。
因为能由保持弹簧和一对夹持片夹持凸缘,所以接地弹簧相对于凸缘的连接状态稳定。
(5)优选的是,所述第2箱体连接部在一对所述第3装配壁设置有一对,所述保持弹簧设置于所述第1装配壁的后缘,一对所述夹持片设置于一对所述第3装配壁的后缘。
因为保持弹簧设置于第1装配壁的后缘,所以能以最短距离连接保持弹簧和第1箱体连接部。另外,因为一对夹持片设置于一对第3装配壁的后缘,所以能以最短距离连接一对夹持片和一对第2箱体连接部。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详情]
本参照图1至图10的附图说明公开的基板用连接器10及机器60的具体例。此外,本公开并不限定于这些例示,而通过权利要求书示出,旨在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形。
[基板用连接器及机器的整体结构]
如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基板用连接器10装配于电路基板50,电路基板50收纳于机器60的内部。在图10中,前后方向以图示左右方向为基准,将图示左方设为前方,上下方向以图示上下方向为基准。另外,关于多个相同构件,有时仅对一部分构件标注附图标记,省略其他构件的附图标记。
[机器]
如图2所示,机器60具备:下箱61,在上侧和前侧开口;上箱62,从上方组装于下箱61而将下箱61的上侧开口封住;以及前面板63,从前方组装于下箱61而将下箱61的前侧开口封住。下箱61、上箱62以及前面板63为具有导电性的金属制。下箱61、上箱62以及前面板63通过利用螺钉紧固、锁定结构等公知手法组装成一体,从而形成箱体64。箱体64在整体上呈长方体形状。
在前面板63设置有连接器插通孔65,在连接器插通孔65中插通基板用连接器10的一部分。构成连接器插通孔65的前壁66形成为后述的接地弹簧40从后方弹性地接触的屏蔽连接用壁。前壁66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弹簧支承部”对应。
在箱体64内收纳有电路基板50。电路基板50通过螺钉紧固等公知手法固定于箱体64。如图2所示,在电路基板50通过利用公知的印刷布线技术蚀刻铜箔,从而形成有传输信号的信号用导电路径53和接地用导电路径54。在电路基板50的靠近前端部的位置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外导体用通孔51和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内导体用焊盘52。在外导体用通孔51的内周面形成有通过通孔镀铜等形成的导电路径(未图示)。
在外导体用通孔51的内周面形成的导电路径与接地用导电路径54电连接。另外,在内导体用焊盘52的表面形成的导电路径构成信号用导电路径53的一部分。在电路基板50上,未图示的电子部件通过软钎焊等公知手法与信号用导电路径53及接地用导电路径54连接。
[基板用连接器]
如图10所示,基板用连接器10具有:壳体11,装配于电路基板50;外导体20,安装于壳体11;介电体19,收纳于外导体20的内部;内导体18,收纳于介电体19的内部;以及接地弹簧40,与外导体20连接。
[壳体]
壳体11通过对绝缘性的合成树脂进行注射成型而形成。壳体11具有:罩部15,在前方开口,并且内嵌对方侧连接器70;和后壁30,设置于与罩部15开口的前端部(开口端部)16相反的一侧。在罩部15的内壁的前端缘(开口端部)设置有向下方突出的锁定部31。锁定部31通过与设置于对方侧连接器70的锁臂(未图示)卡止,从而将对方侧连接器70保持为嵌合到罩部15内的状态。
如图1及图10所示,罩部15具有配置于与电路基板50相反的一侧的第1壁15A、配置于电路基板50侧的第2壁15B、以及连结第1壁15A和第2壁15B的一对第3壁15C。一对第3壁15C在与第1壁15A和第2壁15B对置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左右方向)对置地配置。
后壁30位于壳体11的后端部。如图2所示,后壁30以在左右方向比罩部15的第1壁15A、第2壁15B大,且在上下方向与第3壁15C相同的大小设置。如图10所示,在后壁30中的锁定部31的后方位置,在前后方向贯穿地形成有脱模孔32,脱模孔32用于在注射成型壳体11时形成锁定部31。在后壁30中的脱模孔32的下方,在前后方向贯穿地形成有外导体装配孔34,在外导体装配孔34中插通外导体20。如图3所示,外导体装配孔34的内周面呈角圆化的长方形。
[外导体]
如图2所示,外导体20为具有导电性的金属制。作为构成外导体20的金属,能适当选择铜、铜合金、锌、铝、铝合金等任意金属。外导体20通过铸造、压铸、切削加工等公知手法形成。外导体20与收纳于对方侧连接器70的对方侧外导体(未图示)电接触。
外导体20具有:筒部21,在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呈筒状;介电体包围部22,从筒部21的后端缘向后方延伸;以及凸缘23,在筒部21和介电体包围部22的边界部分向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突出。
如图6所示,在筒部21和介电体包围部22的边界部分,在前后方向开口地设置有介电体保持部22A,介电体保持部22A在内部保持介电体19。
如图3所示,筒部21的外周面在从前方观看的情况下呈角圆化的长方形。筒部21的外周形状设定成与后壁30的外导体装配孔34的内周形状大致相同的大小。由此,筒部21能从后方压入到外导体装配孔34。壳体11通过筒部21压入到外导体装配孔34而固定于外导体20。
如图6所示,介电体包围部22呈在下方开口的门形状。在介电体包围部22的内部,介电体19以被介电体包围部22从上方、左侧方以及右侧方包围的状态收纳。
如图2所示,在介电体包围部22的下端部,设置有呈向下方突出的圆柱状的多个(在实施方式中为四个)基板连接部24。基板连接部24在电路基板50的外导体用通孔51内插通,通过软钎焊等公知手法与在外导体用通孔51的内表面形成的导通路连接。由此,外导体20与形成于电路基板50的接地用导电路径54电连接。
如图6所示,在筒部21压入到外导体装配孔34的内周壁的状态下,凸缘23与后壁30的后表面从后方接触。由此,后壁30的脱模孔32被凸缘23从后方封闭。
[介电体]
如图2所示,介电体19通过对绝缘性的合成树脂进行注射成型而形成。介电体19大致形成为截面为L字状。如图7所示,介电体19具备内导体收纳室27,内导体收纳室27能在内部收纳内导体18。内导体收纳室27在前后方向贯穿介电体19,并且在下表面侧也以开口的方式形成。
[内导体]
内导体18为具有导电性的金属制。作为构成内导体18的金属,能适当选择铜、铜合金、铝、铝合金等任意金属。内导体18通过冲压加工、切削加工等公知手法形成。内导体18与收纳于对方侧连接器70的对方侧内导体(未图示)电连接。
如图2所示,内导体18通过使突片状的金属板在中途弯折而形成。内导体18通过两次弯折而在整体上形成为呈阶梯状弯折的形状。内导体18具备与对方侧内导体(未图示)连接的端子连接部28、和与电路基板50的内导体用焊盘52连接的基板连接部29。
如图6所示,端子连接部28形成为在前后方向延伸的形状,比介电体19的前端向前方突出。另一方面,基板连接部29形成为与端子连接部28比较稍微倾斜的姿势,并形成为越朝向后方越向下方延伸的形状。因此,基板连接部29通过利用焊料表面安装于内导体用焊盘52,从而与电路基板50的信号用导电路径53电连接。
[接地弹簧]
接地弹簧40通过具有导电性的金属制板金构成。作为构成接地弹簧40的金属,能适当选择铜、铜合金、铝、铝合金等任意金属。接地弹簧40通过冲压加工、切削加工等公知手法形成。如图5所示,接地弹簧40在外导体20从后方装配于壳体11前的状态下预先安装于外导体20。
如图2所示,接地弹簧40构成为具备呈门形的装配主体部41和从装配主体部41的前缘向前方突出的多个连接弹簧42。装配主体部41呈方筒状,构成为具备在左右方向隔开预定间隔地平行配置的一对侧壁44、连结一对侧壁44的上端彼此的顶壁45、以及在主视时从左侧的侧壁44的下端朝向右侧的侧壁44的下端延伸的底壁47。
顶壁45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第1装配壁”对应,底壁47与权利要求书记载“第2装配壁”对应,侧壁44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第3装配壁”对应。
连接弹簧42在顶壁45的外表面侧、一对侧壁44的外表面侧以及底壁47的外表面侧各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三个)。连接弹簧42形成为从装配主体部41的前缘呈悬臂状向前方延伸的形态。连接弹簧42的前端部弯曲成直角,能与后述的箱体64的前壁66从后方弹性地接触。
多个连接弹簧42中配置于顶壁45的前缘的三个连接弹簧42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第1箱体连接部”对应,多个连接弹簧42中设置于一对侧壁44的前缘和底壁47的前缘的九个连接弹簧42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第2箱体连接部”对应。
另外,配置于第1壁15A的外表面侧的各连接弹簧42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第1连接弹簧”对应,配置于第2壁15B的外表面侧和一对第3壁15C的外表面侧的各连接弹簧42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第2连接弹簧”对应。
在一对侧壁44的后缘,向内侧突出地设置有呈在上下方向长的长方形的一对夹持片46。主视时左侧的夹持片46朝向右侧的夹持片46突出,主视时右侧的夹持片46朝向左侧的夹持片46突出。一对夹持片46在左右方向排列地配置。夹持片46形成为侧壁44的上下尺寸的一半以下的尺寸。夹持片46设置于侧壁44中的靠近顶壁45的位置。
在顶壁45的后缘设置有保持弹簧43。保持弹簧43从顶壁45的中央部向下方延伸,并且形成为以前侧为顶点的山状。保持弹簧43具有可挠性,在安装于外导体20的状态下,与凸缘23的后表面从后方弹性地接触。
在凸缘23中的保持弹簧43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一对移位抑制部23A。保持弹簧43的顶点嵌入到一对移位抑制部23A之间,通过保持弹簧43的两侧缘与一对移位抑制部23A从侧方卡止,从而能保持为接地弹簧40相对于凸缘23不向左右方向移位。
[接地弹簧的装配结构]
如图5所示,在壳体11的后壁30的后表面中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一对装配凹部35。装配凹部35形成为使后壁30的后表面向前方凹陷的形态。如图9所示,在壳体11和外导体20组装的状态下,通过装配凹部35和凸缘23构成装配槽33。装配槽33位于后壁30与凸缘23之间,并且在上方和侧方开口。主视时位于左侧的装配槽33在上方和左侧方开口,主视时位于右侧的装配槽33在上方和右侧方开口。
装配槽33的前后方向的尺寸形成为与夹持片46的板厚相同或者比其稍大。如图4所示,装配槽33的上下尺寸形成为后壁30的上下尺寸的一半程度,从后壁30的上端形成到上下方向中央部。
如图6所示,在接地弹簧40装配于凸缘23的状态下,保持弹簧43相对于凸缘23从后方弹性地接触,并且如图9所示,夹持片46相对于卡止凹部26从前方嵌入而与卡止凹部26的前表面弹性地接触。如图6及图7所示,装配主体部41沿着后壁30的外表面配置。如图8所示,在一对夹持片46嵌入到一对卡止凹部26的状态下,通过一对夹持片46的上缘相对于一对卡止凹部26的上缘从下方卡止,从而接地弹簧40被保持为向防止向上方脱离的状态。
[接地弹簧和前面板的连接结构]
如图10所示,保持弹簧43与凸缘23的后表面弹性地接触,上下两侧的连接弹簧42与前面板63的前壁66弹性地接触。另外,如图9所示,一对夹持片46与凸缘23的一对卡止凹部26的前表面弹性地接触,左右两侧的连接弹簧42与前面板63的前壁66弹性地接触。这样,接地弹簧40和箱体64的电连接在罩部15的外表面侧的上下左右四处进行,因此能减轻噪声。另外,从凸缘23到前面板63的导电路径以最短距离构成,因此能提高屏蔽性能。
前壁66中的上侧的连接弹簧42接触的部分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第1弹簧支承部”对应,前壁66中的下侧及左右两侧的连接弹簧42接触的部分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第2弹簧支承部”对应。
从接地弹簧40的保持弹簧43朝向前面板63的前壁66的导电路径通过多个连接弹簧42分支成多个,从各夹持片46朝向前面板63的前壁66的导电路径也通过多个连接弹簧42分支成多个。这样,因为接地弹簧40以多触点连接到前面板63,所以各触点的电阻降低,能更加提高屏蔽性能。
[基板用连接器及机器的组装方法]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基板用连接器10及机器60的组装方法的一例。基板用连接器10及机器60的组装方法不限定于以下记载。
从后方向介电体19的内导体收纳室27***将内导体18。接着,将内导体18从后方组装于外导体20。由此,介电体19中的在前后方向延伸的部分压入到外导体20的介电体保持部22A的内部,介电体19被保持为防脱状态。在该状态下,内导体18的端子连接部28收纳于筒部21的内部(参照图7)。
接着,当将接地弹簧40装配于凸缘23时,保持弹簧43相对于凸缘23从后方弹性地接触,一对夹持片46相对于一对卡止凹部26从前方弹性地接触。由此,接地弹簧40在多处(在实施方式中为三处)与外导体20电连接。
接着,从后方向壳体11的外导体装配孔34***外导体20的筒部21,将介电体保持部22A压入到外导体装配孔34。由此,基板用连接器10完成,凸缘23沿着壳体11的后壁30配置。
接着,将基板用连接器10从上方组装于电路基板50。将外导体20的基板连接部24从上方***到电路基板50的外导体用通孔51,并且将内导体18的基板连接部29从上方载置于电路基板50的内导体用焊盘52,通过进行软钎焊而将各自电连接。
接着,将电路基板50通过螺钉紧固等固定于下箱61。从下箱61的上方组装上箱62,并且从下箱61的前方组装前面板63,通过螺钉紧固等将下箱61、上箱62以及前面板63固定。由此,构成箱体64,基板用连接器10及电路基板50以罩部15贯穿于连接器插通孔65的姿势收纳于箱体64的内部。
此时,多个连接弹簧42的前端部从后方抵接于前面板63的前壁66而与其弹性地接触。由此,接地弹簧40以多触点状态与箱体64电连接。因此,外导体20变为经由接地弹簧40与箱体64屏蔽连接的状态。除此之外,外导体20经由多个基板连接部24及电路基板50与箱体64屏蔽连接,但是接地弹簧40的屏蔽连接到箱体64的距离可以较短,因为与箱体64弹性地接触,所以连接状态稳定,能提高屏蔽性能。即,因为通过保持弹簧43和夹持片46夹持凸缘23,所以能确保充分的接触压力,能进行稳定的屏蔽连接。
接着,使基板用连接器10和对方侧连接器70嵌合。当对方侧连接器70从前方嵌合到罩部15内时,则设置于对方侧连接器70的锁臂(未图示)与锁定部31卡止。由此,对方侧连接器70以防脱状态保持于壳体11。基板用连接器10的内导体18与对方侧连接器70的对方侧内导体(未图示)电连接。另外,基板用连接器10的外导体20与对方侧连接器70的对方侧外导体(未图示)电连接。
[实施方式1的作用效果]
本公开的基板用连接器10装配于电路基板50,基板用连接器10具备:壳体11,具有在前方开口的罩部15,并具有设置于与罩部15开口的前端部16相反的一侧的后壁30;外导体20,贯穿后壁30而固定于壳体11;绝缘性的介电体19,配置于外导体20的内部;内导体18,配置于介电体19的内部;以及接地弹簧40,与外导体20连接,罩部15具有配置于与电路基板50相反的一侧的第1壁15A、配置于电路基板50侧的第2壁15B、以及连结第1壁15A和第2壁15B的第3壁15C,接地弹簧40具有配置于第1壁15A的外表面侧的第1箱体连接部、和配置于第2壁15B和第3壁15C双方的外表面侧的第2箱体连接部。
本公开的机器60具备基板用连接器10、装配有基板用连接器10的电路基板50、以及金属制的箱体64,箱体64在内部收纳电路基板50,并且经由接地弹簧40与外导体20电连接,箱体64具有与第1箱体连接部连接的第1弹簧支承部、和与第2箱体连接部连接的第2弹簧支承部。
接地弹簧40因为具有第1箱体连接部和第2箱体连接部,所以能至少在两处与箱体64屏蔽连接,能减轻噪声。另外,因为能经由接地弹簧40将外导体20和金属制的箱体64电连接,所以连接状态稳定,能提高屏蔽性能。
接地弹簧40具备沿着后壁30的外表面配置的装配主体部41,第1箱体连接部具有从装配主体部41的前缘向前方突出的多个第1连接弹簧,第2箱体连接部具有从装配主体部41的前缘向前方突出的多个第2连接弹簧。
因为接地弹簧40具有多个第1连接弹簧和多个第2连接弹簧,所以能以多触点状态与箱体64屏蔽连接,能进一步提高屏蔽性能。
装配主体部41呈方筒状,具备与第1壁15A对应的顶壁45、与第2壁15B对应的底壁47、以及与第3壁15C对应的侧壁44,侧壁44在与顶壁45和底壁47对置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对置地设置有一对,第2箱体连接部配置于底壁47和一对侧壁44双方。
因为接地弹簧具有一个第1箱体连接部和三个第2箱体连接部,所以能在至少四处与箱体屏蔽连接,能进一步减轻噪声。
外导体20具有沿着壳体11的后壁30配置的凸缘23,顶壁45具有与凸缘23从后方弹性地接触的保持弹簧43,一对侧壁44具有与保持弹簧43一起夹持凸缘23的一对夹持片46。
因为能由保持弹簧43和一对夹持片46夹持凸缘23,所以接地弹簧40相对于凸缘23的连接状态稳定。
第2箱体连接部在一对侧壁44设置有一对,保持弹簧43设置于顶壁45的后缘,一对夹持片46设置于一对侧壁44的后缘。
因为保持弹簧43设置于顶壁45的后缘,所以能以最短距离连接保持弹簧43和第1箱体连接部。另外,因为一对夹持片46设置于一对侧壁44的后缘,所以能以最短距离连接一对夹持片46和一对第2箱体连接部。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2的详情]
参照图11的附图说明本公开的基板用连接器210的具体例。在以下说明中,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省略其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对应的结构,使用对附图标记的数字部分加上200的附图标记。
[基板用连接器及机器的整体结构]
如图11所示,基板用连接器210在针对装配接地弹簧240前的基板用连接器210能从上方后安装接地弹簧240的方面与实施方式1的基板用连接器10不同。
[基板用连接器]
基板用连接器210具有:壳体11,装配于电路基板50;外导体20,安装于壳体11;介电体19,收纳于外导体20的内部;内导体18,收纳于介电体19的内部;以及接地弹簧240,与外导体20连接。
[接地弹簧]
接地弹簧240能后安装于外导体20。所谓后安装是指:在装配接地弹簧240前的基板用连接器210安装于电路基板50后,能将接地弹簧240装配于外导体20。
接地弹簧240构成为具备呈门形的装配主体部241和从装配主体部241的前缘向前方突出的多个连接弹簧242。装配主体部241构成为具备在左右方向隔开预定间隔地平行配置的一对侧壁244、和将一对侧壁244的上端彼此连结的顶壁245。本实施方式的接地弹簧240与实施方式1的接地弹簧40不同,不具备与底壁47对应的部分,不是方筒状。
连接弹簧242分别在顶壁245和一对侧壁244各设置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三个)。
在一对侧壁244的后缘,向内侧突出地设置有呈在上下方向长的长方形的一对夹持片246。一方夹持片246朝向另一方夹持片246突出,另一方夹持片246朝向一方夹持片246突出。一对夹持片246在左右方向排列地配置。
在顶壁245的后缘设置有保持弹簧243。保持弹簧243从顶壁245的中央部向下方(向基板用连接器210的装配方向)延伸,并且形成为以前侧为顶点的山状。保持弹簧243具有可挠性,在装配于外导体20的状态下相对于凸缘23的后表面从后方弹性地接触。
[接地弹簧的装配结构]
当针对装配接地弹簧240前的基板用连接器210从上方组装接地弹簧240时,一对夹持片246分别插通于一对装配槽33。当接地弹簧240到达正规的装配位置时,保持弹簧243相对于凸缘23从后方弹性地接触,并且夹持片246与卡止凹部26弹性地接触。在保持弹簧243的顶点嵌入到一对移位抑制部23A之间的状态下,通过保持弹簧243的两侧缘相对于一对移位抑制部23A从侧方卡止,从而接地弹簧240被保持为不向左右方向移位。
[接地弹簧和前面板的连接结构]
保持弹簧243与凸缘23的后表面弹性地接触,上侧及左右两侧的连接弹簧242与前面板63的前壁66弹性地接触。因此,从凸缘23到前面板63的导电路径以最短距离构成,因此能提高屏蔽性能。
从保持弹簧243及各夹持片246朝向前面板63的前壁66的导电路径通过多个连接弹簧242分支成多个。这样,接地弹簧240以多触点连接到前面板63,因此各触点的电阻降低,能更加提高屏蔽性能。
[接地弹簧的装配方法]
接地弹簧240装配于基板用连接器210。接地弹簧240从侧方装配于基板用连接器210,一对夹持片246从上方***到一对装配槽33。当接地弹簧240到达正规的装配位置时,则保持弹簧243相对于凸缘23从后方弹性地接触,一对夹持片246相对于一对卡止凹部26的前表面从前方弹性地接触。由此,接地弹簧240在多处(在实施方式中为三处)与外导体20电连接。
接着,将电路基板50通过螺钉紧固等固定于下箱61。从下箱61的上方组装上箱62,并且从下箱61的前方组装前面板63,将下箱61、上箱62以及前面板63通过螺钉紧固等固定。由此,构成箱体64,基板用连接器210及电路基板50以罩部15贯穿连接器插通孔65的姿势收纳于箱体64的内部。
此时,多个连接弹簧242的前端部从后方抵接于前面板63的前壁66而与其弹性地接触。由此,接地弹簧240以多触点状态与箱体64电连接。因此,外导体20变为经由接地弹簧240与箱体64屏蔽连接的状态。除此之外,外导体20经由多个基板连接部24及电路基板50与箱体64屏蔽连接,但是使用接地弹簧240的屏蔽连接到箱体64的距离可以较短,因为与箱体64弹性地接触,所以连接状态稳定,能提高屏蔽性能。即,因为通过保持弹簧243和夹持片246夹持凸缘23,所以能确保充分的接触压力,能进行稳定的屏蔽连接。
[实施方式2的作用效果]
根据实施方式2的基板用连接器210,接地弹簧240形成为门形,所以能将接地弹簧240后安装于外导体20。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3的详情]
参照图12的附图说明本公开的基板用连接器310的具体例。在以下说明中,对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省略其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对应的结构,使用对附图标记的数字部分加上300的附图标记。
[基板用连接器]
基板用连接器310具有:壳体11,装配于电路基板50;外导体20,安装于壳体11;介电体19,收纳于外导体20的内部;内导体18,收纳于介电体19的内部;以及接地弹簧340,与外导体20连接。
[接地弹簧]
接地弹簧340构成为具备呈门形的装配主体部341、和从装配主体部341的前缘向前方突出的多个连接弹簧342。装配主体部341构成为具备在上下方向隔开预定间隔地平行配置的顶壁345及底壁347、和将这些顶壁345及底壁347的右端彼此连结的侧壁344。本实施方式的接地弹簧340与实施方式1的接地弹簧40不同,不具备主视时与左侧的侧壁44对应的部分,不是方筒状。
[其他实施方式]
(1)在实施方式1至3中,例示了连接弹簧42设置于第2壁15B和一对第3壁15C中的至少两处以上,但是也可以仅设置于第2壁15B和一对第3壁15C中的任一处。例如,连接弹簧42既可以仅设置于第1壁15A和第2壁15B,也可以仅设置于第1壁15A和一方第3壁15C。
(2)在实施方式1至3中,在凸缘23的后表面设置有一对移位抑制部23A,但是除了一对移位抑制部23A之外,也可以在凸缘的后表面设置卡合凹部,在该卡合凹部嵌入保持弹簧的顶点。这样的话,保持弹簧进一步不易脱离凸缘。
(3)在实施方式1至3中,在各装配壁的前缘设置有三个连接弹簧,但是连接弹簧的个数可以是三个以外,也可以只是一个。
(4)在实施方式1至3中,接地弹簧一体构成,但是接地弹簧也可以由一对半分割体构成。
(5)内导体18可以是一个,另外,也可以是三个以上。
(6)外导体也可以构成为通过对金属板材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
(7)壳体和外导体通过压入被固定,但是也可以通过热铆被固定。
附图标记说明
10:基板用连接器11:壳体15:罩部15A:第1壁15B:第2壁15C:第3壁16:前端部18:内导体19:介电体
20:外导体21:筒部22:介电体包围部22A:介电体保持部23:凸缘23A:移位抑制部24:基板连接部26:卡止凹部27:内导体收纳室28:端子连接部29:基板连接部
30:后壁31:锁定部32:脱模孔33:装配槽34:外导体装配孔35:装配凹部
40:接地弹簧41:装配主体部42:连接弹簧(第1连接弹簧、第2连接弹簧)43:保持弹簧44:侧壁(第3装配壁)45:顶壁(第1装配壁)46:夹持片47:底壁(第2装配壁)
50:电路基板51:外导体用通孔52:内导体用焊盘53:信号用导电路径54:接地用导电路径
60:机器61:下箱62:上箱63:前面板64:箱体65:连接器插通孔66:前壁(第1弹簧支承部、第2弹簧支承部)
70:对方侧连接器
210:基板用连接器
240:接地弹簧241:装配主体部242:连接弹簧243:保持弹簧244:侧壁(第3装配壁)245:顶壁(第1装配壁)246:夹持片
310:基板用连接器
340:接地弹簧341:装配主体部342:连接弹簧343:保持弹簧344:侧壁(第3装配壁)345:顶壁(第1装配壁)346:夹持片347:底壁(第2装配壁)。

Claims (6)

1.一种基板用连接器,装配于电路基板,所述基板用连接器具备:
壳体,具有在前方开口的罩部,并具有设置于与所述罩部开口的前端部相反的一侧的后壁;
外导体,贯穿所述后壁而固定于所述壳体;
绝缘性的介电体,配置于所述外导体的内部;
内导体,配置于所述介电体的内部;以及
接地弹簧,与所述外导体连接,
所述罩部具有配置于与所述电路基板相反的一侧的第1壁、配置于所述电路基板侧的第2壁、以及连结所述第1壁和所述第2壁的第3壁,
所述接地弹簧具有配置于所述第1壁的外表面侧的第1箱体连接部、和配置于所述第2壁和所述第3壁双方或者任一方的外表面侧的第2箱体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用连接器,其中,所述接地弹簧具备沿着所述后壁的外表面配置的装配主体部,所述第1箱体连接部具有从所述装配主体部的前缘向前方突出的多个第1连接弹簧,所述第2箱体连接部具有从所述装配主体部的前缘向前方突出的多个第2连接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板用连接器,其中,所述装配主体部呈方筒状,具备与所述第1壁对应的第1装配壁、与所述第2壁对应的第2装配壁、以及与所述第3壁对应的第3装配壁,所述第3装配壁在与所述第1装配壁和所述第2装配壁对置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对置地设置有一对,所述第2箱体连接部配置于所述第2装配壁和一对所述第3装配壁双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板用连接器,其中,所述外导体具有沿着所述壳体的所述后壁配置的凸缘,
所述第1装配壁具有与所述凸缘从后方弹性地接触的保持弹簧,一对所述第3装配壁具有与所述保持弹簧一起夹持所述凸缘的一对夹持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板用连接器,其中,所述第2箱体连接部在一对所述第3装配壁设置有一对,
所述保持弹簧设置于所述第1装配壁的后缘,一对所述夹持片设置于一对所述第3装配壁的后缘。
6.一种机器,具备:
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基板用连接器;
电路基板,装配有所述基板用连接器;以及
金属制的箱体,在内部收纳所述电路基板,并且经由所述接地弹簧与所述外导体电连接,
所述箱体具有与所述第1箱体连接部连接的第1弹簧支承部、和与所述第2箱体连接部连接的第2弹簧支承部。
CN202280049262.XA 2021-07-16 2022-06-27 基板用连接器及机器 Pending CN11761664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17616A JP2023013438A (ja) 2021-07-16 2021-07-16 基板用コネクタおよび機器
JP2021-117616 2021-07-16
PCT/JP2022/025495 WO2023286578A1 (ja) 2021-07-16 2022-06-27 基板用コネクタおよび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16646A true CN117616646A (zh) 2024-02-27

Family

ID=84920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49262.XA Pending CN117616646A (zh) 2021-07-16 2022-06-27 基板用连接器及机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013438A (zh)
CN (1) CN117616646A (zh)
WO (1) WO202328657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75150B2 (ja) * 2006-04-28 2009-06-10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モジュラージャックを有する装置
JP2009277544A (ja) * 2008-05-15 2009-11-26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基板用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6319634B2 (ja) * 2015-02-05 2018-05-09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6663565B2 (ja) * 2016-05-09 2020-03-1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基板用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86578A1 (ja) 2023-01-19
JP2023013438A (ja) 2023-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79146B (zh) 浮动连接器
JP5785011B2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KR101471283B1 (ko) 커넥터 장치
CN109417251B (zh) 屏蔽连接器
JP5152221B2 (ja)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KR101811874B1 (ko) 실드 커버, 실드 케이스 및 기판 모듈
CN111628353B (zh) 屏蔽端子及屏蔽连接器
JP2007184231A (ja) コネクタプラグ
JP2007180008A (ja) コネクタプラグ
US11233345B2 (en) Safe, robust, compact connector
WO2007140075A1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system
JP6847016B2 (ja) 同軸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CN114556718B (zh) 分支用连接器
KR20210004828A (ko) 커넥터 조립체
CN117616646A (zh) 基板用连接器及机器
KR100794733B1 (ko) 커넥터
JP5549072B2 (ja) 回路基板内蔵コネクタ
CN114006202A (zh) 连接器结构体
WO2023008035A1 (ja) 基板用コネクタおよび機器
CN117546374A (zh) 基板用连接器及机器
JP6260643B2 (ja) 同軸コネクタ
CN213151080U (zh) 电连接器组件以及电连接器组合件
JP2013182801A (ja) コネクタ
JP7176659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5691982B2 (ja) 外部接続が可能な電子回路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