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45963A - 除湿机 - Google Patents

除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45963A
CN117545963A CN202180099698.5A CN202180099698A CN117545963A CN 117545963 A CN117545963 A CN 117545963A CN 202180099698 A CN202180099698 A CN 202180099698A CN 117545963 A CN117545963 A CN 1175459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enser
air
evaporator
casing
heat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9969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露木元
柴田英雄
加藤直毅
明里好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Home Appliance Co Ltd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Home Appliance Co Ltd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Home Appliance Co Ltd,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Home Applianc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5459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459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358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with dehumidification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实现作为除湿机的冷凝器采用全铝热交换器且抑制水分向该冷凝器附着。除湿机具备:蒸发器(31),供热介质通过;压缩机(32),压缩通过蒸发器(31)后的热介质;第1冷凝器(33a),供被压缩机(32)压缩后的热介质通过;第2冷凝器(33b),供被压缩机(32)压缩后的热介质通过;壳体,将蒸发器(31)、压缩机(32)、第1冷凝器(33a)以及第2冷凝器(33b)收容于内部;以及送风单元,将空气获取到壳体的内部,并将获取到的空气送往壳体的外部。蒸发器(31)、第1冷凝器(33a)和第2冷凝器(33b)在被送风单元获取到壳体的内部的空气所流动的风路中从上游依次配置,并作为第2冷凝器(33b)使用全铝热交换器。

Description

除湿机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除湿机。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将具有比铜―铝制翅片管热交换器等高的热交换效率的全铝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来使用的除湿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307673号公报
作为全铝热交换器的课题,有水分附着所导致的腐蚀。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没有充分考虑在蒸发器中产生的结露水的排水。在专利文献1中,例如,在蒸发器中产生的结露水附着于作为全铝热交换器的冷凝器上,存在附着有结露水的冷凝器腐蚀这样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用于解决如上述那样的课题。本公开的目的在于,实现作为除湿机的冷凝器采用具有高热交换效率的全铝热交换器且通过抑制水分向该冷凝器附着来抑制腐蚀的产生的冷凝器。
本公开所涉及的除湿机具备:蒸发器,供热介质通过;压缩机,压缩通过蒸发器后的热介质;第1冷凝器,供被压缩机压缩后的热介质通过;第2冷凝器,供被压缩机压缩后的热介质通过;壳体,将蒸发器、压缩机、第1冷凝器以及第2冷凝器收容于内部;以及送风单元,将空气获取到壳体的内部,并将获取到的空气送往壳体的外部。蒸发器、第1冷凝器和第2冷凝器在被送风单元获取到壳体的内部的空气所流动的风路中从上游依次配置,并作为第2冷凝器使用全铝热交换器。通过配置在蒸发器的下游的第1冷凝器,遮挡从被获取到壳体的内部的空气由蒸发器除去而沿该空气的气流飞散的水分,抑制该水分附着于配置在第1冷凝器的下游的第2冷凝器。
根据本公开,能够实现作为除湿机的冷凝器采用具有高热交换效率的全铝热交换器且通过抑制水分向该冷凝器附着来抑制腐蚀的产生的冷凝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除湿机的主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除湿机的剖视图。
图3是示意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热介质回路的图。
图4是示意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壳体的内部的风路的图。
图5是示意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除湿机内的水分的飞散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第1变形例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第2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各图中的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分或相当的部分。另外,在本公开中,适当地简化或省略重复说明。此外,本公开能够包含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中进行说明的结构中的能够组合的结构的所有组合。
实施方式1
图1是实施方式1的除湿机1的主视图。图1表示除湿机1的外观。除湿机1例如以降低室内的湿度为目的而使用。图2是实施方式1的除湿机1的剖视图。图2表示图1的A-A位置处的剖面。图2表示实施方式1的除湿机1的内部结构。
如图1及图2所示,除湿机1具备壳体10。壳体10形成为能够自立。在壳体10形成有吸入口11及吹出口12。吸入口11是用于从壳体10的外部向内部获取空气的开口。吹出口12是用于从壳体10的内部向外部送出空气的开口。
在本实施方式中,吸入口11形成于壳体10的背面部。吹出口12形成于壳体10的上面部。此外,吸入口11及吹出口12可以设置于任意场所。例如,吸入口11也可以形成于壳体10的侧面部或前面部。吸入口11形成于壳体10的不是背面部的部分的除湿机1能够以该壳体10的背面部与墙壁接触或接近的状态使用。
除湿机1具备送风扇21来作为送风单元的一例。送风扇21收容于壳体10的内部。在壳体10的内部形成有从吸入口11通向吹出口12的风路。送风扇21配置于该风路。送风扇21是向壳体10的内部获取空气并将获取到的空气送向壳体10的外部的装置。
另外,除湿机1具备蒸发器31、压缩机32、第1冷凝器33a以及第2冷凝器33b。如图2所示,蒸发器31、压缩机32、第1冷凝器33a以及第2冷凝器33b收容于壳体10的内部。
除湿机1具备除湿单元。除湿单元用于将空气中的水分除去。除湿单元由热介质回路构成。热介质回路是指热介质循环的回路。图3是示意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热介质回路的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热介质回路由蒸发器31、压缩机32、第1冷凝器33a、第2冷凝器33b以及减压装置34形成。
热介质在蒸发器31、压缩机32、第1冷凝器33a、第2冷凝器33b以及减压装置34中流动。蒸发器31、压缩机32、第1冷凝器33a、第2冷凝器33b以及减压装置34经由供热介质流动的配管连接成环状。
蒸发器31、第1冷凝器33a以及第2冷凝器33b是用于在热介质与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压缩机32是压缩热介质的装置。减压装置34是使热介质减压的装置。减压装置34例如是膨胀阀或毛细管等。
蒸发器31、压缩机32、第1冷凝器33a、第2冷凝器33b以及减压装置34分别具有热介质的入口及出口。蒸发器31的出口与压缩机32的入口连接。通过了蒸发器31的热介质流入压缩机32。压缩机32压缩流入到该压缩机32的热介质。通过压缩机32压缩后的热介质从该压缩机32的出口流出。
压缩机32的出口与第2冷凝器33b的入口连接。第2冷凝器33b的出口与第1冷凝器33a的入口连接。在第1冷凝器33a以及第2冷凝器33b中,流动有通过压缩机32压缩后的热介质。
第1冷凝器33a的出口与减压装置34的入口连接。通过了第1冷凝器33a以及第2冷凝器33b的热介质流入减压装置34。减压装置34使流入到该减压装置34的热介质减压。通过减压装置34减压后的热介质膨胀。
减压装置34的出口与蒸发器31的入口连接。通过减压装置34减压后的热介质流入蒸发器31。在本实施方式中,热介质依次通过蒸发器31、压缩机32、第2冷凝器33b、第1冷凝器33a以及减压装置34。通过了减压装置的热介质再次在蒸发器31流动。在本实施方式中,热介质这样在热介质回路中循环。此外,热介质回路中的第1冷凝器33a以及第2冷凝器33b的连接顺序也可以相反。
图4是示意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壳体的内部的风路的图。图4相当于示意地表示图2的剖视图的一部分的图。参照图2及图4对在壳体10的内部形成的风路以及在该风路配置的各部件的结构更详细地进行说明。
如图2及图4所示,形成热介质回路的蒸发器31、第1冷凝器33a以及第2冷凝器33b配置于从吸入口11通向吹出口12的风路。在本实施方式中,蒸发器31、第1冷凝器33a以及第2冷凝器33b配置于送风扇21与吸入口11之间。
第2冷凝器33b在从吸入口11通向吹出口12的风路中配置于送风扇21的上游侧。另外,第1冷凝器33a在从吸入口11通向吹出口12的风路中配置于第2冷凝器33b的上游侧。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冷凝器33a与第2冷凝器33b以相邻的状态排列。
在第1冷凝器33a与第2冷凝器33b之间存在预先设定的尺寸的缝隙。将该缝隙称为混合空间41。即,在壳体10的内部,且在第1冷凝器33a与第2冷凝器33b之间,形成有混合空间41。混合空间41在从吸入口11通向吹出口12的风路中形成于第2冷凝器33b的上游。
在从吸入口11通向吹出口12的风路中包含第1风路及第2风路。换言之,在壳体10的内部形成有该第1风路及第2风路。第1风路是形成为通过送风扇21被获取到壳体10内部的空气的一部分在蒸发器31及第1冷凝器33a依次通过而被送往混合空间41的风路。第2风路是形成为通过送风扇21被获取到壳体10内部的空气的一部分以不经由蒸发器31及第1冷凝器33a的方式被送往混合空间41的风路。
在本实施方式的壳体10的内部形成有作为第1风路的一例的除湿风路4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壳体10的内部形成有作为第2风路的一例的旁通风路43。如图2及图4所示,除湿风路42以及旁通风路43分别是从吸入口11通向混合空间41的风路。
除湿风路42形成为通过送风扇21被获取到壳体10内部的空气的一部分在蒸发器31、第1冷凝器33a和第2冷凝器33b依次通过。蒸发器31及第1冷凝器33a配置于该除湿风路42。除湿风路42从吸入口11经由蒸发器31以及第1冷凝器33a到达混合空间41。
旁通风路43形成为通过送风扇21被获取到壳体10内部的空气的一部分以不经由蒸发器31及第1冷凝器33a的方式通过第2冷凝器33b。旁通风路43形成为绕过蒸发器31以及第1冷凝器33a。旁通风路43从吸入口11以不经由蒸发器31以及第1冷凝器33a的方式到达混合空间41。
作为第1风路的一例的除湿风路42和作为第2风路的一例的旁通风路43通过任意方法形成。作为一例,在壳体10的内部设置有分隔部件50。分隔部件50是划分除湿风路42和旁通风路43的部件。分隔部件50例如为平板状。
如图2及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分隔部件50设置于蒸发器31及第1冷凝器33a的上方。除湿风路42形成于该分隔部件50的下方。旁通风路43形成于分隔部件50的上方。本实施方式中的旁通风路43形成于蒸发器31及第1冷凝器33a的上方。
本实施方式的除湿风路42及旁通风路43由壳体10和分隔部件50形成。此外,壳体10和分隔部件50也可以形成为一体。另外,除湿风路42及旁通风路43如上所述通过任意方法形成即可。在壳体10的内部,也可以不设置分隔部件50。例如,除湿风路42及旁通风路43也可以由与壳体10及分隔部件50不同的部件形成。
接下来,参照图2及图4对本实施方式的除湿机1的动作进行说明。图2及图4中的箭头表示除湿机1进行动作时的空气的流动。
除湿机1通过送风扇21的旋转而动作。如上所述,除湿机1例如在室内使用。若送风扇21旋转,则从吸入口11朝向吹出口12的气流在壳体10的内部产生。通过送风扇21使气流产生,由此从吸入口11向壳体10的内部获取室内的空气A1。
被获取到壳体10的内部的空气A1分支为除湿风路42和旁通风路43。作为空气A1的一部分的空气A2被导向除湿风路42。另外,作为空气A1的一部分的空气A3被导向旁通风路43。空气A3是被获取到壳体10的内部的空气A1中的除被导向除湿风路42的空气A2以外的部分。
被导向除湿风路42的空气A2通过蒸发器31。在蒸发器31通过的空气A2与在该蒸发器31流动的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在蒸发器31中,如上所述,流动有通过减压装置34减压后的热介质。在蒸发器31中,流动有比被获取到壳体10内部的空气A1低温的热介质。在蒸发器31流动的热介质从在该蒸发器31通过的空气A2吸收热。
在蒸发器31通过的空气A2被在该蒸发器31流动的热介质吸热。在蒸发器31通过的空气A2被在蒸发器31流动的热介质冷却。由此,产生结露。即,空气A2所含有的水分冷凝。冷凝的水分从空气A2被除去。从空气A2除去的水分例如存积于省略图示的储水罐。
由蒸发器31除去水分的空气A2通过第1冷凝器33a。在第1冷凝器33a通过的空气A2与在该第1冷凝器33a流动的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在第1冷凝器33a流动的热介质被在该第1冷凝器33a通过的空气A2冷却。
在第1冷凝器33a通过的空气A2被在该第1冷凝器33a流动的热介质加热。通过了第1冷凝器33a的空气A2到达混合空间41。这样,被导向除湿风路42的空气A2在蒸发器31以及第1冷凝器33a通过并被送往混合空间41。
另外,如图4所示,被导向旁通风路43的空气A3以不在蒸发器31以及第1冷凝器33a通过的方式被送往混合空间41。通过了除湿风路42的空气A2和通过了旁通风路43的空气A3,被送往混合空间41。
在混合空间41中,通过了除湿风路42的空气A2与通过了旁通风路43的空气A3被混合。通过空气A2与空气A3的混合而生成混合空气B1。如图4所示,混合空气B1通过第2冷凝器33b。在第2冷凝器33b通过的混合空气B1与在该第2冷凝器33b流动的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在第2冷凝器33b流动的热介质被在该第2冷凝器33b通过的混合空气B1冷却。
在第2冷凝器33b通过的混合空气B1被在该第2冷凝器33b流动的热介质加热。混合空气B1通过被热介质加热,由此生成干燥空气B2。干燥空气B2是比室内的空气A1干燥的状态的空气。干燥空气B2通过送风扇21。通过了送风扇21的干燥空气B2从吹出口12向壳体10的外部送出。这样,除湿机1将干燥空气B2向该除湿机1的外部供给。
本实施方式的除湿机1构成为,使被获取到壳体10的内部的空气的一部分在蒸发器31、第1冷凝器33a以及第2冷凝器33b依次通过。另外,除湿机1构成为,使被获取到壳体10的内部的空气的一部分以不经由蒸发器31以及第1冷凝器33a的方式通过第2冷凝器33b。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除湿机1,通过上述结构,能够使通过蒸发器31的空气的风量与通过第2冷凝器33b的空气的风量分别为适当量。
被蒸发器31除去的水分的一部分沿壳体10内的风路中的气流飞散。图5是示意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除湿机1内的水分的飞散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蒸发器31、第1冷凝器33a和第2冷凝器33b在壳体10内的风路中从上游起依次配置。在被蒸发器31除去之后沿气流飞散的水分被在该蒸发器31的下游配置的第1冷凝器33a遮挡。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能够抑制水分向第2冷凝器33b附着。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对第2冷凝器33b采用具有高热交换效率的全铝制扁平管等的全铝热交换器,且能够抑制水分向该第2冷凝器33b附着。例如,即使对蒸发器31采用排水性高的铜铝的圆管热交换器,也能够抑制在该蒸发器31中排出的结露水向第2冷凝器33b附着。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抑制水分向第2冷凝器33b附着,抑制了第2冷凝器33b中的铜离子的产生以及以该铜离子为主要原因的第2冷凝器33b中的不同种类金属腐蚀的产生。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冷凝器33a的相对于除湿风路42内的气流垂直的面的面积,可以与蒸发器31的相对于除湿风路42内的气流垂直的面的面积相同或比其大。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利用第1冷凝器33a遮挡从蒸发器31飞散出的结露水的大部分。
另外,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第1变形例的图。如图6所示,第2冷凝器33b的下端也可以配置于比蒸发器31的下端靠上方的位置。被蒸发器31除去的水分例如从该蒸发器31的下端经由排水盘51向未图示的储水罐存积。通过将第2冷凝器33b的下端配置于比蒸发器31的下端靠上方的位置,能够防止在水分经由排水盘51时该水分附着于第2冷凝器33b的下端。
另外,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第2变形例的图。除湿机1例如也可以具备防止在蒸发器31中产生的结露水向第2冷凝器附着的遮挡板52。遮挡板52配置于能够防止在蒸发器31中产生之后飞散出的结露水向第2冷凝器33b附着的位置。遮挡板52例如在壳体10内配置于第1冷凝器33a与第2冷凝器33b之间。
本公开所涉及的除湿机例如能够利用于对室内空气的除湿。
附图标记说明:
1…除湿机;10…壳体;11…吸入口;12…吹出口;21…送风扇;31…蒸发器;32…压缩机;33a…第1冷凝器;33b…第2冷凝器;34…减压装置;41…混合空间;42…除湿风路;43…旁通风路;50…分隔部件;51…排水盘;52…遮挡板。

Claims (4)

1.一种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
蒸发器,供热介质通过;
压缩机,压缩通过所述蒸发器后的热介质;
第1冷凝器,供被所述压缩机压缩后的热介质通过;
第2冷凝器,供被所述压缩机压缩后的热介质通过;
壳体,将所述蒸发器、所述压缩机、所述第1冷凝器以及所述第2冷凝器收容于内部;以及
送风单元,将空气获取到所述壳体的内部,并将获取到的空气送往所述壳体的外部,
所述蒸发器、所述第1冷凝器和所述第2冷凝器在通过所述送风单元获取到所述壳体的内部的空气所流动的风路中从上游起依次配置,
作为所述第2冷凝器使用全铝热交换器,
通过配置在所述蒸发器的下游的所述第1冷凝器,遮挡从被获取到所述壳体的内部的空气由所述蒸发器除去而沿该空气的气流飞散的水分,来抑制该水分附着于配置在所述第1冷凝器的下游的所述第2冷凝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1风路和第2风路,
所述第1风路形成为,使被所述送风单元获取到所述壳体的内部的空气的一部分在所述蒸发器以及所述第1冷凝器依次通过,而被送往形成在所述第1冷凝器与所述第2冷凝器之间的混合空间,
所述第2风路形成为,使被所述送风单元获取到所述壳体的内部的空气的一部分以不经由所述蒸发器以及所述第1冷凝器的方式被送往所述混合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冷凝器的下端配置于比所述蒸发器的下端靠上方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防止在所述蒸发器中产生的结露水向所述第2冷凝器附着的遮挡板。
CN202180099698.5A 2021-06-28 2021-11-01 除湿机 Pending CN11754596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06936 2021-06-28
JP2021-106936 2021-06-28
PCT/JP2021/040261 WO2023276175A1 (ja) 2021-06-28 2021-11-01 除湿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45963A true CN117545963A (zh) 2024-02-09

Family

ID=84691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99698.5A Pending CN117545963A (zh) 2021-06-28 2021-11-01 除湿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3276175A1 (zh)
CN (1) CN117545963A (zh)
TW (1) TWI828081B (zh)
WO (1) WO202327617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38470A (en) * 1997-12-04 2000-10-31 Fedders Corporation Portable liquid desiccant dehumidifier
JP2014231027A (ja) * 2013-05-28 2014-12-1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除湿装置
JP6721102B2 (ja) * 2017-02-23 2020-07-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除湿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28081B (zh) 2024-01-01
WO2023276175A1 (ja) 2023-01-05
JPWO2023276175A1 (zh) 2023-01-05
TW202300826A (zh) 2023-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37320B (zh) 除湿机
JP4886617B2 (ja) 冷却装置
US20100011803A1 (en) Horizontal discharge air conditioning unit
JP2020528217A (ja) 電子装置冷却システム
JP2009109118A (ja) 調湿装置
TWI753323B (zh) 除濕裝置
CN110290852B (zh) 除湿机
CN117545963A (zh) 除湿机
JP2002089897A (ja) 空気調和機
CN101398215A (zh) 除湿机风扇出风格栅
KR100600070B1 (ko) 공기조화기
CN213983795U (zh) 一种具有分体式除湿装置的风机机组
KR100357113B1 (ko) 분리형 공기조화기용 실외기
CN208398209U (zh) 一种一体式风机盘管结构
KR100573067B1 (ko) 분리형 공기조화기용 벽 매입형 실외기 및 분리형공기조화기용 실외기
CN209978332U (zh) 一种空调机及其打水结构
CN214664850U (zh) 空气调节装置
KR102626718B1 (ko) 직접팽창식 공기조화기용 응축냉매 과냉각장치
JP2002089904A (ja) 空気調和機
CN112682868A (zh) 一种具有分体式除湿装置的风机机组
CN112728649A (zh) 一种具有分体式除湿装置的风机机组
CN117157133A (zh) 除湿装置
KR101299506B1 (ko) 공기조화기용 실내기
KR20230156535A (ko) 제습 모듈
CN111442424A (zh) 一种除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