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92179A - 成像镜头 - Google Patents

成像镜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92179A
CN117492179A CN202311756163.8A CN202311756163A CN117492179A CN 117492179 A CN117492179 A CN 117492179A CN 202311756163 A CN202311756163 A CN 202311756163A CN 117492179 A CN117492179 A CN 1174921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imaging
imaging lens
optical power
focal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5616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何
周静
梁伟朝
应永茂
周小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ny Optics Zho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ny Optics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ny Optics Zho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ny Optics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75616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9217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921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921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5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 G02B13/006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at least one element being a compound optical element, e.g. cemented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公开一种成像镜头,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组,其包括至少一枚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七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八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九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十透镜;以及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十一透镜。

Description

成像镜头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学元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经济建设和管理的发展,对道路监控的需求日益重视,同时对其搭配的镜头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现今市场上的智能交通镜头存在以下的不足:
1、镜头畸变较大,使得成像画面还原度不真实;
2、镜头光圈较小,使得画面均匀度不高;
3、镜头存在使用物距较窄的问题,使得镜头不满足使用场景;
4、现有的镜头存在后焦较短的问题,使得镜头不适用于多种接口;
5、现有的镜头CRA(Chief Ray Angle,主光角)较大,不能匹配多种芯片;
综上,目前的智能交通镜头畸变较大,光圈较小,使用物距范围较窄,后焦短,不满足场景使用,CRA较大,难以应对未来的市场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成像镜头,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组,其包括至少一枚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七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八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九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十透镜;以及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十一透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第二透镜组中最靠近物侧的透镜的物侧面凹面,最靠近像侧的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凹面;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第七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第八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第九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第十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凹面;以及第十一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组中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组中包括第一胶合镜片和第二胶合镜片,第一胶合镜片与第二胶合镜片组成胶合透镜;其中第一胶合镜片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凹面;第二胶合镜片具有正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凸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胶合镜片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21和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2,以及第二胶合镜片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1和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32满足:-0.01≤(R21/R22)/(R31/R32)≤0.04。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胶合镜片的有效焦距fB21与第二胶合镜片的有效焦距fB22满足:-1.03≤fB22/fB21≤-0.8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八透镜至第十一透镜组成四胶合透镜,四胶合透镜的有效焦距fB4与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2.09≤fB4/f≤2.9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成像镜头的全像高IH、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以及成像镜头的光圈数FNO满足:0.53≤IH/f/FNO≤0.6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3.46≤f1/f≤-2.4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八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81和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2,以及第十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01和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2满足:-62.34≤(R81+R82)/(R101+R102)≤-2.4。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成像镜头的光学后焦长度BFL与成像镜头的光学总长长度TTL满足:0.27≤BFL/TTL≤0.29。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与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1.14≤f3/f≤1.6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与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1.66≤f4/f≤-1.19。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与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0.85≤f5/f≤-0.6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6与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0.86≤f6/f≤1.14。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7与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1.28≤f7/f≤2.2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八透镜的有效焦距f8与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1.84≤f8/f≤-1.2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九透镜的有效焦距f9与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0.75≤f9/f≤0.94。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十透镜的有效焦距f10与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0.71≤f10/f≤-0.6。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十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1与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0.76≤f11/f≤0.83。
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成像镜头,通过各透镜的光焦度分配以及面型设计,一方面可实现大光圈,另一方面可以很好地校正色差、像差和畸变,可满足低畸变、大光圈、使用物距范围宽、后焦长、CRA较小的设计需求的至少之一。本申请提供的成像镜头例如可应用于智能交通镜头,满足对于道路监控的市场发展需求。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成像镜头的光学畸变曲线;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成像镜头的光学畸变曲线;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成像镜头的光学畸变曲线;
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成像镜头的光学畸变曲线;
图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成像镜头的光学畸变曲线;
图1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6的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1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6的成像镜头的光学畸变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表述“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全部组合。
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第三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因此,在不背离本申请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镜片也可被称作第二镜片或第一透镜。
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透镜的厚度、尺寸和形状。具体来讲,附图中所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即,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不限于附图中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并非严格按比例绘制。
在本文中,近轴区域是指光轴附近的区域。若透镜表面为凸面且未界定该凸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凸面;若透镜表面为凹面且未界定该凹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凹面。每个透镜最靠近被摄物体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物侧面,每个透镜最靠近成像面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像侧面。
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括”、“包括有”、“具有”、“包含”和/或“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陈述的特征、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当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的表述出现在所列特征的列表之后时,修饰整个所列特征,而不是修饰列表中的单独元件。此外,当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时,使用“可”表示“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并且,用语“示例性的”旨在指代示例或举例说明。
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用语(包括技术用语和科学用语)均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还应理解的是,用语(例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以理想化或过于形式化意义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如此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下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以下对本申请的特征、原理和其他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参考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成像镜头,包括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组B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第九透镜L9、第十透镜L10以及第十一透镜L11。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L1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以为凸面,像侧面可以为凹面。通过将成像镜头的第一枚透镜设置为负光焦度,有利于增大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增加成像镜头的光圈,从而实现大光圈效果。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组B2至少包括一枚透镜,例如第二透镜L2,第二透镜L2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可以为凸面。
在其他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组B2可以包括第一胶合镜片B21和第二胶合镜片B22,第一胶合镜片B21与第二胶合镜片B22可组成胶合透镜,其中第一胶合镜片B21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以为凹面;第二胶合镜片B22可具有正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以为凸面。通过合理设置第二透镜组中各透镜的光焦度和形状,能够减缓光线经过第二透镜组的偏折度,有利于矫正成像镜头的畸变,从而实现低畸变效果。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L3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以为凸面;第四透镜L4可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以为凹面;第五透镜L5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凹面;第六透镜L6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通过合理设置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和第六透镜L6的光焦度和形状,使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与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形成双高斯对称结构,从而实现使用物距范围宽的效果。此外,通过合理采用折射率温度系数的材质,例如第六透镜的折射率温度系数dn/dT为-3.5~-3.1,以及合理设置第六透镜的光焦度和形状,有利于实现镜头无热化效果。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七透镜L7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通过合理设置成像镜头的第七透镜的光焦度和形状,有利于光线从第七透镜的物侧面平缓过渡至第七透镜的像侧面,产生较小的慧差,从而实现高解像效果。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八透镜L8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通过合理设置第八透镜的光焦度和形状,有利于抬高光线,增大成像镜头的像面及后焦长度,从而实现大靶面及长后焦效果。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九透镜L9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通过合理采用折射率温度系数的材质,例如第九透镜的折射率温度系数dn/dT为-7.7~-7.0,以及合理设置第九枚透镜的光焦度和形状,有利于实现镜头无热化效果。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十透镜L10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凹面。合理设置第十枚透镜的光焦度和形状,有利于抬高光线,增大成像镜头的像面及后焦长度,从而实现大靶面及长后焦效果。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十一透镜L11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通过合理设置成像镜头的第十一透镜的像侧面形状,与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形状搭配,共同补偿其他透镜产生的球差,有利于实现高解像效果。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组B2中的胶合透镜满足:-0.01≤(R21/R22)/(R31/R32)≤0.04,其中R21和R22分别为第一胶合镜片B21的物侧面和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31和R32分别为第二胶合镜片B22的物侧面和像侧面的曲率半径。通过合理控制第一胶合镜片B21和第二胶合镜片B22的曲率半径,使光线从第一胶合镜片B21的物侧面平缓过渡至第二胶合镜片B22的像侧面,有利于矫正成像镜头的畸变,实现低畸变效果。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组B2中的胶合透镜满足:-1.03≤fB22/fB21≤-0.88,其中fB21为第一胶合镜片B21的有效焦距,fB22为第二胶合镜片B22的有效焦距。通过合理控制第一胶合镜片B21和第二胶合镜片B22的焦距比值,能减缓光线经过第一胶合镜片B21和第二胶合镜片B22的偏折度,有利于矫正成像镜头的畸变,实现低畸变效果。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八透镜L8、第九透镜L9、第十透镜L10和第十一透镜L11组成四胶合透镜,该四胶合透镜满足:2.09≤fB4/f≤2.91,其中fB4为四胶合透镜的有效焦距,f为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采用四胶合透镜能够减小色差,有利于实现高解像效果;并且通过合理控制四胶合透镜的焦距与成像镜头焦距的比值,有利于压低最大视场的上光线和下光线,实现小CRA效果。
在其他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八透镜L8也可以和第九透镜L9组成双胶合透镜,第十透镜L10可以和第十一透镜L11组成双胶合透镜。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成像镜头满足:0.53≤IH/f/FNO≤0.68,其中IH为成像镜头的全像高,f为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NO为成像镜头的光圈数。通过合理控制成像镜头的像高、有效焦距和光圈的关系,有利于均衡像高与光圈的关系,实现像质均衡,使得成像镜头在一定像高的情况下,实现大光圈效果。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成像镜头满足:-3.46≤f1/f≤-2.43,其中f1为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为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通过将第一枚镜头设置为合适的光焦度,有利于增大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增大成像镜头的光圈,实现大光圈效果。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成像镜头满足:-62.34≤(R81+R82)/(R101+R102)≤-2.4,其中R81为第八透镜的第一表面(例如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82为第八透镜的第二表面(例如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1为第十透镜的第一表面(例如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02为第十透镜的第二表面(例如像侧面)的曲率半径。通过合理控制成像镜头的第八枚透镜和第十透镜的曲率半径的参数关系,有利于增大成像镜头的像面及后焦长度,实现大像面、长后焦效果。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成像镜头满足:0.27≤BFL/TTL≤0.29,其中BFL为成像镜头的光学后焦长度,TT为成像镜头的光学总长长度。通过合理控制光学后焦和光学总长的比值,使得成像镜头在一定光学总长下,能够实现长后焦效果,从而可适用于多种接口。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成像镜头满足:1.14≤f3/f≤1.62,其中f3为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为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通过合理设置第三透镜与光学镜头的焦距比值,能够减缓光线经过第三透镜的偏折度,使之产生较小的畸变,实现低畸变效果。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成像镜头满足:-1.66≤f4/f≤-1.19,其中f4为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为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通过合理设置第四透镜与成像镜头的焦距比值,使其产生正球差,补偿第三透镜产生的正球差,有利于实现高解像效果。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成像镜头满足:-0.85≤f5/f≤-0.62,其中f5为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为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通过合理设置第五透镜与成像镜头的焦距比值,使其产生较小的倍率色差,有利于实现高解像效果。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成像镜头满足:0.86≤f6/f≤1.14,其中f6为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为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通过合理设置第六透镜与成像镜头的焦距比值,使其产生较小的垂轴色差,有利于在满足无热化效果情况下,同时兼顾高解像效果。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成像镜头满足:1.28≤f7/f≤2.23,其中f7为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为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通过合理设置第七透镜与成像镜头的焦距比值,使其产生较小的慧差,有利于实现高解像效果。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成像镜头满足:-1.84≤f8/f≤-1.28,其中f8为第八透镜的有效焦距,f为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通过将成像镜头的第八透镜设置为负光焦度,有利于抬高光线,增大成像镜头的像面及后焦长度,从而实现大靶面及长后焦效果;同时合理设置第八透镜与成像镜头的焦距比值,使其产生较小的场曲,有利于实现高解像效果,而且能减缓光线经过第八透镜的偏折度,使之产生较小的畸变,有利于实现低畸变效果。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成像镜头满足:0.75≤f9/f≤0.94,其中f9为第九透镜的有效焦距,f为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通过合理设置第九透镜与成像镜头的焦距比值,使其产生正球差,补偿其他透镜产生的负球差,有利于在满足无热化效果情况下,同时兼顾高解像效果。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成像镜头满足:-0.71≤f10/f≤-0.6,其中f10为第十透镜的有效焦距,f为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通过将成像镜头的第十透镜设置为负光焦度,有利于抬高光线,增大成像镜头的像面及后焦长度,从而实现大靶面及长后焦效果;同时合理设置第十透镜与成像镜头的焦距比值,使其产生较小的慧差、场曲和垂轴色差,有利于实现高解像效果。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成像镜头满足:0.76≤f11/f≤0.83,其中f11为第十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为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通过合理设置第十一透镜与成像镜头的焦距比值,使其产生正球差,补偿其他透镜产生的负球差,有利于实现高解像效果。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成像镜头可包括多组胶合镜片,例如第二透镜组B2中的第一胶合镜片B21和第二胶合镜片B22可组成双胶合透镜,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可组成双胶合透镜,第五透镜L5和第六透镜L6可组成双胶合透镜,第八透镜L8和第九透镜L9可组成双胶合透镜,第十透镜L10和第十一透镜L11可组成双胶合透镜,或者第八透镜L8至第十一透镜L11可组成四胶合透镜等。采用胶合镜片有利于降低镜片公差敏感度,提高良率;减小色差,提高解像。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成像镜头还可包括光阑(STO),例如光阑可设置于第四透镜L4与第五透镜L5之间,相对成像面(IMA)位置固定。将光阑设置于此处,有利于使光阑前后的透镜或透镜组形成双高斯对称结构,从而实现使用物距范围宽效果。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成像镜头还可包括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IMA)上的感光元件的保护玻璃或者滤光片(CG)。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成像镜头的各透镜均可采用玻璃材质镜片,有利于平衡高低温,以及降低生产成本。
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可满足低畸变、大光圈、使用物距范围宽、后焦长、CRA较小的使用需求,从而能够很好地应对未来的市场发展趋势。
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具有如下特点:低畸变,DIS(光学畸变)绝对值≤9.81%,使得成像画面还原度更加真实;大靶面,全像高IH≥16mm;大光圈,光圈数FNO≥1.10,能够提升成像画面均匀度;使用物距范围宽,WD(Working Distance,工作距离)为1.5m~inf(无穷远),使镜头能够适用于多种场景;无热化(-30℃~70℃),使镜头能够在大多数环境温度下保持性能稳定性;后焦长,可适用多种接口(如C/CS等);小CRA(CRA≤7.533°),能够匹配多种芯片。
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可适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的具体实施例1-6。
实施例1
以下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成像镜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成像镜头共包括11枚具有光焦度的透镜,分别为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二透镜组B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第九透镜L9、第十透镜L10和第十一透镜L11。
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具有负光焦度,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组B2包括第二透镜L2,第二透镜L2具有负光焦度,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
本实施例中,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可组成胶合透镜,其中第三透镜L3具有正光焦度,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第四透镜L4具有负光焦度,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同时,第五透镜L5和第六透镜L6可组成胶合透镜,其中第五透镜L5具有负光焦度,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凹面;第六透镜L6具有正光焦度,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之间设置有光阑。
本实施例中,第七透镜L7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
本实施例中,第八透镜L8具有负光焦度,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第九透镜L9具有正光焦度,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第十透镜L10具有负光焦度,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凹面;第十一透镜L11具有正光焦度,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
此外,本实施例中,第八透镜L8至第十一透镜L11可组成四胶合透镜。
本实施例中,成像镜头还可包括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IMA)上的感光元件的滤光片CG。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光学表面surf1至surf20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urf21上。
表1示出了本实施例的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一些基本参数,包括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的折射率、阿贝数。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1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成像镜头,光圈数FNO=1.29,全像高IH为17.710mm,主光角CRA=5.813°。
图2示出了实施例1的成像镜头的光学畸变曲线,如图2所示,成像镜头的光学畸变DIS绝对值小于8.40%。因此,实施例1给出的成像镜头可实现低畸变,同时具有良好的像差校正能力,能够呈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2
以下参照图3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成像镜头。在该实施例2及以下实施例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实施例1相似的描述。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成像镜头共包括12枚具有光焦度的透镜,分别为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L1、第一胶合镜片B21、第二胶合镜片B2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第九透镜L9、第十透镜L10和第十一透镜L11。
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组B2包括由第一胶合镜片B21和第二胶合镜片B22组成的胶合透镜,其中,第一胶合镜片B2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第二胶合镜片B2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
本实施例中,除第二透镜组B2以外,其他具有光焦度的透镜(第一透镜L1、以及第三透镜L3至第十一透镜L11)的光焦度和面型均与前述实施例1相同,关于各透镜特点的具体描述可参考前述实施例1,此处不再赘述。
表2示出了本实施例的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一些基本参数,包括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的折射率、阿贝数。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2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成像镜头,光圈数FNO=1.21,全像高IH为17.517mm,主光角CRA=4.925°。
图4示出了实施例2的成像镜头的光学畸变曲线,如图4所示,成像镜头的光学畸变DIS绝对值小于8.58%。因此,实施例2给出的成像镜头可实现低畸变,同时具有良好的像差校正能力,能够呈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3
以下参照图5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成像镜头。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成像镜头共包括12枚具有光焦度的透镜,分别为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L1、第一胶合镜片B21、第二胶合镜片B2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第九透镜L9、第十透镜L10和第十一透镜L11。
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组B2包括由第一胶合镜片B21和第二胶合镜片B22组成的胶合透镜,其中,第一胶合镜片B2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凹面;第二胶合镜片B2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通过合理设置第二透镜组B2中各透镜的光焦度和形状,能够减缓光线经过第二透镜组B2的偏折度,有利于矫正成像镜头的畸变,从而实现低畸变效果。
本实施例中,除第二透镜组B2以外,其他具有光焦度的透镜(第一透镜L1、以及第三透镜L3至第十一透镜L11)的光焦度和面型均与前述实施例1相同,关于各透镜特点的具体描述可参考前述实施例1,此处不再赘述。
表3示出了本实施例的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一些基本参数,包括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的折射率、阿贝数。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3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成像镜头,光圈数FNO=1.21,全像高IH为17.513mm,主光角CRA=5.451°。
图6示出了实施例3的成像镜头的光学畸变曲线,如图6所示,成像镜头的光学畸变DIS绝对值小于8.29%。因此,实施例3给出的成像镜头可实现低畸变,同时具有良好的像差校正能力,能够呈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4
以下参照图7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成像镜头。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成像镜头共包括12枚具有光焦度的透镜,分别为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L1、第一胶合镜片B21、第二胶合镜片B2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第九透镜L9、第十透镜L10和第十一透镜L11。
与前述实施例3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第八透镜L8和第九透镜L9组成双胶合透镜,第九透镜L9和第十透镜L10组成双胶合透镜。
本实施例中,各透镜(第一透镜L1、以及第三透镜L3至第十一透镜L11)的光焦度和面型均与前述实施例3相同,且第二透镜组B2中包含的透镜数量、以及第二透镜组B2中各透镜(第一胶合镜片B21和第二胶合镜片B22)的光焦度和面型均与前述实施例3相同。关于各透镜及透镜组的特点的具体描述可参考前述实施例3,此处不再赘述。
表4示出了本实施例的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一些基本参数,包括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的折射率、阿贝数。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4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成像镜头,光圈数FNO=1.20,全像高IH为16.595mm,主光角CRA=5.067°。
图8示出了实施例4的成像镜头的光学畸变曲线,如图8所示,成像镜头的光学畸变DIS绝对值小于7.29%。因此,实施例4给出的成像镜头可实现低畸变,同时具有良好的像差校正能力,能够呈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5
以下参照图9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成像镜头。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成像镜头共包括12枚具有光焦度的透镜,分别为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L1、第一胶合镜片B21、第二胶合镜片B2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第九透镜L9、第十透镜L10和第十一透镜L11。
本实施例中,各透镜(第一透镜L1、以及第三透镜L3至第十一透镜L11)的光焦度和面型均与前述实施例3相同,且第二透镜组B2中包含的透镜数量、以及第二透镜组B2中各透镜(第一胶合镜片B21和第二胶合镜片B22)的光焦度和面型均与前述实施例3相同。关于各透镜及透镜组的特点的具体描述可参考前述实施例3,此处不再赘述。
表5示出了本实施例的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一些基本参数,包括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的折射率、阿贝数。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5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成像镜头,光圈数FNO=1.20,全像高IH为18.992mm,主光角CRA=7.533°。
图10示出了实施例5的成像镜头的光学畸变曲线,如图10所示,成像镜头的光学畸变DIS绝对值小于9.81%。因此,实施例5给出的成像镜头可实现低畸变,同时具有良好的像差校正能力,能够呈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6
以下参照图11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6的成像镜头。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成像镜头共包括12枚具有光焦度的透镜,分别为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L1、第一胶合镜片B21、第二胶合镜片B2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第九透镜L9、第十透镜L10和第十一透镜L11。
本实施例中,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组成胶合透镜,其中第三透镜L3具有正光焦度,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第四透镜L4具有负光焦度,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凹面。同时,第五透镜L5和第六透镜L6组成胶合透镜,其中第五透镜L5具有负光焦度,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凹面;第六透镜L6具有正光焦度,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之间设置有光阑。
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组B2包括由第一胶合镜片B21和第二胶合镜片B22组成的胶合透镜,其中,第一胶合镜片B21和第二胶合镜片B22的光焦度和面型与前述实施例3相同,具体可参考实施例3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以及第七透镜L7至第十一透镜L11的光焦度和面型均与前述实施例3相同,关于各透镜特点的具体描述可参考前述实施例3,此处不再赘述。
表6示出了本实施例的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一些基本参数,包括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的折射率、阿贝数。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的单位均为毫米(mm)。
面号 表面类型 曲率半径 厚度/距离 折射率Nd 阿贝数Vd
surf1 球面 76.114 1.048 1.517 52.19
surf2 球面 22.751 8.075
surf3 球面 -25.184 1.326 1.500 62.09
surf4 球面 448.474 5.652 1.871 40.73
surf5 球面 -43.593 0.100
surf6 球面 30.862 6.810 1.954 32.32
surf7 球面 -300.000 6.968 1.581 40.92
surf8 球面 19.189 5.438
surf9(STO) 球面 Infinity 6.249
surf10 球面 -18.120 1.572 1.626 35.71
surf11 球面 36.058 7.735 1.618 63.41
surf12 球面 -25.740 0.100
surf13 球面 74.114 4.582
surf14 球面 -62.573 0.100
surf15 球面 47.220 0.800 1.847 23.78
surf16 球面 19.756 9.689 1.593 68.53
surf17 球面 -27.002 4.364 1.728 28.31
surf18 球面 22.554 8.000 1.923 20.88
surf19 球面 -87.801 6.200
surf20 球面 Infinity 20.550 1.517 64.21
surf21 球面 Infinity 3.650
surf22(IMA) 球面 Infinity - - -
表6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6的成像镜头,光圈数FNO=1.20,全像高IH为17.705mm,主光角CRA=6.170°。
图12示出了实施例6的成像镜头的光学畸变曲线,如图12所示,成像镜头的光学畸变DIS绝对值小于8.45%。因此,实施例6给出的成像镜头可实现低畸变,同时具有良好的像差校正能力,能够呈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综上,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6中的镜头分别满足下表7中所示的条件式。
表7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
第二透镜组,其包括至少一枚透镜;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七透镜;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八透镜;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九透镜;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十透镜;以及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十一透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所述第二透镜组中最靠近物侧的透镜的物侧面凹面,最靠近像侧的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
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凹面;
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
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
所述第八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所述第九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
所述第十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凹面;以及
所述第十一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所述第二透镜组中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所述第二透镜组中包括第一胶合镜片和第二胶合镜片,所述第一胶合镜片与所述第二胶合镜片组成胶合透镜;其中所述第一胶合镜片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二胶合镜片具有正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凸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所述第一胶合镜片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21和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2,以及所述第二胶合镜片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1和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32满足:-0.01≤(R21/R22)/(R31/R32)≤0.0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所述第一胶合镜片的有效焦距fB21与所述第二胶合镜片的有效焦距fB22满足:-1.03≤fB22/fB21≤-0.88。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所述第八透镜至所述第十一透镜组成四胶合透镜,所述四胶合透镜的有效焦距fB4与所述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2.09≤fB4/f≤2.91。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所述成像镜头的全像高IH、所述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以及所述成像镜头的光圈数FNO满足:0.53≤IH/f/FNO≤0.68。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所述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3.46≤f1/f≤-2.43。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所述第八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81和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2,以及所述第十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01和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2满足:-62.34≤(R81+R82)/(R101+R102)≤-2.4。
CN202311756163.8A 2023-12-19 2023-12-19 成像镜头 Pending CN1174921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56163.8A CN117492179A (zh) 2023-12-19 2023-12-19 成像镜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56163.8A CN117492179A (zh) 2023-12-19 2023-12-19 成像镜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92179A true CN117492179A (zh) 2024-02-02

Family

ID=89683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56163.8A Pending CN117492179A (zh) 2023-12-19 2023-12-19 成像镜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9217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08231A (zh) * 2024-03-18 2024-04-19 舜宇光学(中山)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08231A (zh) * 2024-03-18 2024-04-19 舜宇光学(中山)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12727B (zh) 光学镜头
CN112882200B (zh) 光学镜头
CN110412721B (zh) 光学镜头
CN112147754B (zh)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CN110542978B (zh) 光学镜头
CN117031697B (zh) 光学镜头
CN117492179A (zh) 成像镜头
CN112014946B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5128771A (zh) 光学镜头
CN109491056B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1103672B (zh) 光学镜头
CN114326049A (zh) 一种鱼眼取像镜头
CN109425957B (zh) 光学镜头
CN113552700A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111090168B (zh) 光学镜头
CN218158527U (zh) 大光圈镜头
CN212515188U (zh)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CN112305710B (zh)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CN111221099B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0531507B (zh) 光学镜头
CN111123471B (zh) 光学镜头
CN110412725B (zh) 光学镜头
CN110412730B (zh) 光学镜头
CN110554476B (zh) 光学镜头
CN110554475B (zh) 光学镜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