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71721A -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71721A
CN117471721A CN202210865729.XA CN202210865729A CN117471721A CN 117471721 A CN117471721 A CN 117471721A CN 202210865729 A CN202210865729 A CN 202210865729A CN 117471721 A CN117471721 A CN 1174717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substrat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rystal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6572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一军
王盛
臧远生
周如
杨杰
郭兴奎
许徐飞
邰迎喜
胡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6572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71721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717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717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包括背光模组及在其出光侧叠置的液晶显示面板、第一调光面板和第二调光面板,第一调光面板包括相对而置的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在第一衬底与第二衬底之间的第一液晶层,在第一衬底面向第一液晶层一侧的第一面状电极,在第二衬底面向第一液晶层一侧的第二面状电极,在第一衬底远离第一液晶层一侧的第一偏光片,在第二衬底远离第一液晶层一侧的第二偏光片,第一偏光片的透过轴与第二偏光片的透过轴平行;第二调光面板包括相对而置的第三衬底和第四衬底,在第三衬底与第四衬底之间的第二液晶层、相互绝缘的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第三电极和/或第四电极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条状电极,各条状电极的延伸趋势相同。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如今,具有显示屏的显示装置种类越来越多,比如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等,这类显示类消费电子产品也越来越深入人们的工作、生活中,公共场所办公被“视觉入侵”导致的“信息泄露”(商业技术秘密,银行ATM机、移动终端支付账户输入密码等泄露)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因此,屏幕防窥的需求随之增加。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用以实现良好的防窥显示效果和共享显示效果。
因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以及在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层叠设置的液晶显示面板、第一调光面板和第二调光面板,其中,
所述第一调光面板包括相对而置的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位于所述第一衬底与所述第二衬底之间的第一液晶层,位于所述第一衬底面向所述第一液晶层一侧的第一面状电极,位于所述第二衬底面向所述第一液晶层一侧的第二面状电极,位于所述第一衬底远离所述第一液晶层一侧的第一偏光片,以及位于所述第二衬底远离所述第一液晶层一侧的第二偏光片,所述第一偏光片的透过轴与所述第二偏光片的透过轴平行设置;
所述第二调光面板包括相对而置的第三衬底和第四衬底,位于所述第三衬底与所述第四衬底之间的第二液晶层、以及相互绝缘的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中的至少之一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条状电极,各所述条状电极的延伸趋势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调光面板还包括光学补偿膜,所述光学补偿膜满足:Ny=Nz且Nx>Ny,或者,Nx=Ny且Nx>Nz,其中,Nx、Ny、Nz分别为所述光学补偿膜沿X方向、Y方向和Z方向的折射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偏光片和所述第二偏光片分别包括聚乙烯醇膜;所述光学补偿膜包含于所述第一偏光片和所述第二偏光片中的至少之一,且位于所述聚乙烯醇膜面向所述第一液晶层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光学补偿膜位于所述第一偏光片与所述第一衬底之间,和/或,所述光学补偿膜位于所述第二偏光片与所述第二衬底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三电极位于所述第三衬底面向所述第四衬底的一侧,且所述第三电极包括多个第一条状电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条状电极弯曲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条状电极包括顺序连接的多个子电极,所述子电极具有S形和/或折线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条状电极沿直线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第四电极与所述第三电极同层设置、位于所述第三电极所在层与所述第三衬底之间、或位于所述第四衬底面向所述第三衬底的一侧;
所述第四电极包括多个第二条状电极,所述第二条状电极在所述第三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条状电极在所述第三衬底上的正投影交替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二条状电极的形状和所述第一条状电极的形状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第四电极位于所述第三电极所在层与所述第三衬底之间或位于所述第四衬底面向所述第三衬底的一侧,所述第四电极为面状电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在远离所述背光模组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调光面板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相邻设置,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调光面板共用所述第一偏光片或所述第二偏光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反射片、导光板和逆棱镜,以及邻近所述导光板的侧面设置的背光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液晶层的介电各向异性(Δε)与所述第二液晶层的介电各向异性(Δε)之差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10。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述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包括:
在防窥显示模式时,对所述第一面状电极和所述第二面状电极施加电压,使得在所述第一面状电极和第二面状电极之间形成的电场的控制下,所述第一液晶层吸收所述背光模组发出的侧视角光线、并透过所述背光模组发出的正视角光线;
在共享显示模式时,对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施加电压,使得在所述第一面状电极和第二面状电极之间形成的电场的控制下,所述第二液晶层对所述背光模组发出的侧视角光线和正视角光线进行发散。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驱动方法中,还包括:
在正常显示模式时,所述背光模组发出的侧视角光线和正视角光线直接经层叠设置的所述液晶显示面板、所述第一调光面板和所述第二调光面板出射。本公开有益效果如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包括背光模组,以及在背光模组的出光侧层叠设置的液晶显示面板、第一调光面板和第二调光面板,其中,第一调光面板包括相对而置的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位于第一衬底与第二衬底之间的第一液晶层,位于第一衬底面向第一液晶层一侧的第一面状电极,位于第二衬底面向第一液晶层一侧的第二面状电极,位于第一衬底远离第一液晶层一侧的第一偏光片,以及位于第二衬底远离第一液晶层一侧的第二偏光片,第一偏光片的透过轴与第二偏光片的透过轴平行设置;第二调光面板包括相对而置的第三衬底和第四衬底,位于第三衬底与第四衬底之间的第二液晶层、以及相互绝缘的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中的至少之一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条状电极,各条状电极的延伸趋势相同。通过给第一调光面板的第一面状电极和第二面状电极施加电压,来控制第一液晶层的液晶分子偏转,以吸收背光模组发出的侧视角光线,并透过背光模组发出的正视角光线,达到收窄光源视角的目的,从而实现很好的防窥显示效果;通过给第二调光面板的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施加电压,来控制第二液晶层的液晶分子偏转,可以将背光模组发出的侧视角光线和正视角光线发散到大视角方向,从而实现很好的共享显示效果。基于此,本公开可以实现理想的防窥效果和共享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在正常显示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在防窥显示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在共享显示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调光面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调光面板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光学补偿膜的第一调光面板的光学模拟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未设置光学补偿膜的第一调光面板的光学模拟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调光面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沿图8中I-I'线的一种截面图;
图10为沿图8中I-I'线的又一种截面图;
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调光面板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沿图11中II-II'线的一种截面图;
图13为沿图11中II-II'线的又一种截面图;
图1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调光面板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调光面板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注意的是,附图中各图形的尺寸和形状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公开内容。并且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为了保持本公开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公开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内”、“外”、“上”、“下”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相关技术中,防窥显示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类是不可切换防窥,实现防窥的方式一般是在显示装置的屏幕上贴防窥膜,贴防窥膜方案应用场景单一(不可切换,仅仅适用于防窥态需求),而且会增加显示装置的厚度,降低屏幕亮度,影响视觉效果,但该方案成本非常低,主要用于手机贴膜防窥。另一类是可一键切换防窥,主流实现方式是采用背光模组叠加一个调光面板和一个液晶显示面板,通过对调光面板施加不同的电压来调控显示装置的侧视角亮度,从而实现良好的防窥效果,但由于该调光面板不具备扩散光线的作用,因此共享效果较差。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背光模组001,以及在背光模组001的出光侧层叠设置的液晶显示面板002、第一调光面板003和第二调光面板004,其中,
第一调光面板003包括相对而置的第一衬底301和第二衬底302,位于第一衬底301与第二衬底302之间的第一液晶层303,位于第一衬底301面向第一液晶层303一侧的第一面状电极304,位于第二衬底302面向第一液晶层303一侧的第二面状电极305,位于第一衬底301远离第一液晶层303一侧的第一偏光片306,以及位于第二衬底302远离第一液晶层303一侧的第二偏光片307,第一偏光片306的透过轴与第二偏光片307的透过轴平行设置;可选地,第一液晶层303中液晶分子的长轴预设方向为Y向,液晶分子的长轴的垂直方向为X向,第一衬底301的厚度方向为Z向,XY平面平行于第一衬底301,第一偏光片306的透过轴与第二偏光片307的透过轴可以均沿Y向延伸,即第一偏光片306的透过轴与第二偏光片307的透过轴可以与第一液晶层303中液晶分子的长轴预设方向相同;
第二调光面板004包括相对而置的第三衬底401和第四衬底402,位于第三衬底401与第四衬底402之间的第二液晶层403、以及相互绝缘的第三电极404和第四电极405,其中,第二液晶层403的液晶分子的长轴预倾角可为80°~90°,即第二液晶层403的液晶分子的长轴预设方向可近似为Z向,第三电极404和第四电极405中的至少之一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条状电极(例如s1、s2),各条状电极(例如s1、s2)的延伸趋势相同。
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通过给第一调光面板003的第一面状电极304和第二面状电极305施加电压,来控制第一液晶层303的液晶分子偏转,以吸收背光模组001发出的侧视角光线,并透过背光模组001发出的正视角光线,达到收窄光源视角的目的,从而实现很好的防窥显示效果;通过给第二调光面板004的第三电极404和第四电极405施加电压,来控制第二液晶层403的液晶分子偏转,可以将背光模组001发出的侧视角光线和正视角光线发散到大视角方向,从而实现很好的共享显示效果。基于此,本公开可以实现理想的防窥效果和共享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调光面板003的第一面状电极304和第二面状电极305上未加载电压的情况下,背光模组001发出的光线经过第一偏光片306后的线偏光,再经过第一液晶层303后偏振态不发生改变,再经过第二偏光片307出射后亮度不变;在第二调光面板004的第三电极403和第四电极405上未加载电压的情况下,液晶处于竖直状态或者近似竖直状态,例如液晶分子长轴方向与X方向的夹角在80-90°,在Z向上不同位置的第二液晶层403的折射率一致,当背光模组001发出的光线经过第二液晶层403后其方向基本不发生改变。因此,在不需要进行防窥显示、共享显示的情况下,本公开还可以实现正常显示。
为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以下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防窥显示和共享显示的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在防窥显示模式,第一调光面板003处于工作(on)状态,第二调光面板004处于非工作状态(off)。通过对第一调光面板003的第一面状电极304和第二面状电极305施加电压,可选地,第一面状电极304和第二面状电极305上施加的电压可以为正弦交流波、交流方波或者其他能改变液晶状态的电压波形,第一面状电极304和第二面状电极305的电压差为2v~25v。使得第一液晶层303的液晶分子在第一面状电极304和第二面状电极305形成的电场作用下发生偏转。背光模组001发出的光线经过第一偏光片306后变成振动方向与第一偏光片306的透过轴平行的线偏光,其中X方向侧视角的光线经过第一液晶层303后变成椭圆偏振光,该椭圆偏振光在经过第二偏光片307时,该椭圆偏振光中偏振方向垂直第二偏光片307透过轴的偏振光会被吸收,偏振方向平行第二偏光片307透过轴的偏振光出射,导致侧视角光线的亮度降低,从而实现了很好的防窥效果。
如图3所示,在共享显示模式,第一调光面板003处于非工作(off)状态,第二调光面板004处于工作状态(on)。在对第二调光面板004的第三电极404和第四电极405施加电压后,第三电极404和第四电极405之间形成的电场线将沿着条状电极s的延伸方向由正电极(例如第三电极404)指向负电极(例如第四电极405),第二液晶层403的液晶分子在电场作用下发生偏转,当准直光照射至第二液晶层403上会发生散射,实现较好的共享显示效果。可选地,第三电极404和第四电极405上施加的电压可以为正弦交流波、交流方波或者其他能改变液晶状态的电压波形。由此可见,本公开中通过对第二调光面板004的第三电极404和第四电极405施加电压,可以控制第二液晶层403的偏转,使得背光模组001发出的光线在第二液晶层403上扩散,实现共享显示,因此,本公开的第二调光面板004并不需要在第三衬底401和第四衬底402上设置偏光片。
此外,在本公开中第三电极404和第四电极405的电压差越大,二者之间形成的电场控制第二液晶层403中液晶分子的偏转程度越大,第二液晶层403对光线的发散效果越好。通过对第三电极404和第四电极405施加电压使得二者之间形成不同的电压差(例如电压差为1v~25v),可以控制第二液晶层403中液晶分子的偏转程度不同,从而控制第二液晶层403对光线的发散程度不同,达到不同的共享显示效果,实现多种共享显示的切换,显著增强了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调光面板003还可以包括光学补偿膜308,光学补偿膜308满足:Ny=Nz且Nx>Ny,或者,Nx=Ny且Nx>Nz,其中,Nx、Ny、Nz分别为光学补偿膜308沿X方向、Y方向和Z方向的折射率。图6为具有光学补偿膜308的光学模拟图,图7为不具备光学补偿膜308的光学模拟图,结合图6和图7可见,光学补偿膜308可以改变光的偏振态,偏振态的改变使得入射至第一偏光片306或第二偏光片307上的光的光轴能够与第一偏光片306或第二偏光片307的吸收轴相匹配,从而改善侧视角方向(例如与X方向夹角为45°、135°、225°和315°的方向)上的出光特性,降低侧视角方向的出光亮度,提高防窥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如图4所示,第一偏光片306和第二偏光片307分别包括具有起偏作用的聚乙烯醇膜PVA;光学补偿膜308可以包含于第一偏光片306和第二偏光片307中的至少之一,且位于聚乙烯醇膜PVA面向第一液晶层303的一侧。通过将光学补偿膜308集成在第一偏光片306和/或第二偏光片307中,可以提高第一偏光片306和/或第二偏光片307的集成度,降低成本。可选地,如图5所示,光学补偿膜308还可以独立设置于第一偏光片306与第一衬底301之间,和/或,光学补偿膜308独立设置于第二偏光片307与第二衬底302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偏光片306和第二偏光片307还可以包括压敏胶膜PSA、保护膜TAC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如图1、图8至图10所示,第三电极404位于第三衬底401面向第四衬底402的一侧,第四电极405与第三电极404同层设置,或者第四电极405位于第三电极404所在层与第三衬底401之间,第三电极404所在层与第四电极405所在层之间设置有绝缘层407,或者第四电极405位于第四衬底402面向第三衬底401的一侧;第三电极404包括多个第一条状电极s1,第四电极405包括多个第二条状电极s2,第二条状电极s2在第三衬底401上的正投影与第一条状电极s1在第三衬底401上的正投影交替设置,且第一条状电极s1与第二条状电极s2弯曲延伸。
在对弯曲延伸的第一条状电极S1与第二条状电极S2施加电压后,第一条状电极S1与第二条状电极S2之间形成的电场线将沿着其弯曲方向由正电极(例如第一条状电极S1)指向负电极(例如第二条状电极S2),第二液晶层403的液晶分子在电场作用下发生偏转,导致在Z向上不同位置的第二液晶层403的折射率发生变化,当光线照射至第二液晶层403上会发生散射,实现共享显示效果;并且本公开中在弯曲延伸类的第一条状电极S1与第二条状电极S2之间形成的驱动液晶旋转的电场可以是多个方向,相比于直线延伸的电极设置,只能将电场沿着垂直电极的单一延伸方向,本公开可以在多个方向打散光线,因此在分享态上得到很大的提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第三电极404和第四电极405还可以具有图11至图13所述的设置方式,由图11至图13可见,第三电极404设置在第三衬底401面向第四衬底402的一侧,第四电极405设置在第三电极404所在层与第三衬底401之间,第三电极404所在层与第四电极405所在层之间设置有绝缘层407,或者第四电极405设置在第四衬底402面向第三衬底401的一侧,第三电极404包括多个弯曲延伸的第一条状电极s1,第四电极405为面状电极。可选地,在对第四电极405(即面状电极)和弯曲延伸的第一条状电极s1施加电压后,第一条状电极s1与第四电极405(即面状电极)之间形成的电场线将沿着其弯曲方向、以及二者的正对方向由正电极(例如第一条状电极s1)指向负电极(例如第四电极405),第二液晶层403的液晶分子在电场作用下发生偏转,导致Z向上不同位置的第二液晶层403的折射率发生变化,当光线照射至第二液晶层403上会发生散射,实现共享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图11和图14所示,弯曲延伸的第一条状电极s1和第二条状电极s2可以均包括多个顺序连接的子电极E,子电极E具有S形或者折线型(例如W型),当然,在具体实施时,同一条状电极中也可以同时具有S形的子电极E和折线型的子电极E,在此不做限定。可选地,如图15所示,第一条状电极S1也可以沿直线延伸;相较于第一条状电极S1弯曲延伸的方案,第一条状电极S1沿直线延伸时仅可实现单向共享显示,而在第一条状电极S1弯曲延伸时,可实现全视角共享显示。可选地,如图8和图14所示,为获得较好的共享显示效果,可以设置第一条状电极S1的形状和第二条状电极S2的形状相同,即二者的形状可以恰好相同或在因制作、测量等因素造成的误差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在背光模组001的出光侧,层叠设置的液晶显示面板002、第一调光面板003和第二调光面板004具体可以有六种可能的叠置方式,分别为:在远离背光模组001的方向上,液晶显示面板002、第一调光面板003和第二调光面板004依次层叠设置;在远离背光模组001的方向上,液晶显示面板002、第二调光面板004和第一调光面板003依次层叠设置;在远离背光模组001的方向上,第一调光面板003、液晶显示面板002和第二调光面板004依次层叠设置;在远离背光模组001的方向上,第一调光面板003、第二调光面板004和液晶显示面板002依次层叠设置;在远离背光模组001的方向上,第二调光面板004、第一调光面板003和液晶显示面板002依次层叠设置;在远离背光模组001的方向上,第二调光面板004、液晶显示面板002第一调光面板003和第一调光面板003依次层叠设置。可选地,在第一调光面板003与液晶显示面板002相邻设置的情况下,液晶显示面板002与第一调光面板003共用第一偏光片306或第二偏光片307,以节省一个偏光片,利于产品的轻薄化、且利于降低成本;例如在图1中,液晶显示面板002与第一调光面板003共用第二偏光片307,液晶显示面板002仅在远离第一调光面板003的一侧设置了第三偏光片201。应当理解的是,在第二调光面板004与液晶显示面板002相邻设置的情况下,因第二调光面板004并未设置偏光片,所以需在液晶显示面板002两侧分别设置偏光片,且两侧的偏光片的透过轴相互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背光模组001可以为侧入式背光模组,也可以为直下式背光模组,在此不做限定。可选地,在背光模组001为侧入式背光模组的情况下,如图16所示,背光模组001可以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反射片101、导光板102和逆棱镜103,以及邻近导光板的侧面设置的背光源104,且增强反射效果,反射片101整面设置。在背光模组001为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情况下,如图17所示,背光模组001可以包括层叠设置的背光源104、反射片101、扩散板105和增亮膜106,其中,背光源104包括阵列排布的灯珠L,为透过灯珠L发出的光线,反射片101包括与灯珠L的位置正对设置的开孔H。可选地,为提高防窥效果,背光模组001可以为准直背光模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可在背光模组001中设置防窥膜107,以通过防窥膜107提高光线的准直度。需要说明的是,防窥膜107会损失部分透过率,例如设置防窥膜后的透过率为60%,鉴于在本公开中通过第一调光面板003吸收侧视角光线,可实现良好的防窥显示效果,为提高透过率、节约成本,本公开也可以不设置防窥膜107,这样既能实现防窥态和分享态,也可以不损失透过率,降低成本,且分享态更优。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为获得较好的防窥显示效果和共享显示效果,本公开中的第一调光面板003和第二调光面板004需满足以下参数:第一液晶层303非常光折射率ne和寻常光的折射率no的差值Δn,以及第二液晶层403非常光折射率ne和寻常光的折射率no的差值Δn(即Δn=ne-no)均可以在0.08~0.3之间,例如Δn为0.08、0.1、0.2、0.3等;第一液晶层303的介电各向异性(Δε)与第二液晶层403的介电各向异性(Δε)之差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10;可选地,第一液晶层303的介电各向异性(Δε)大于等于10且小于等于20,例如可以为10、15、20等,第二液晶层403的介电各向异性(Δε)大于等于5且小于等于15,例如可以为5、10、15等;第一液晶层303中垂直于液晶分子长轴方向的介电常数ε⊥大于等于且小于等于3且小于等于8,例如可以为3、4、5、6、7、8等;第二液晶层403中垂直于液晶分子长轴方向的介电常数ε⊥大于等于且小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7,例如可以为1、2、3、4、5、6、7等;第一液晶层303的展曲弹性常数K11大于等于10且小于等于16,例如为11、12、13、14、15、16等,扭曲弹性常数K22大于等于3且小于等于10,例如为3、4、5、6、7、8、9、10等,弯曲弹性常数K33大于等于8且小于等于24,例如8、10、12、15、18、20、24等;第二液晶层403的展曲弹性常数K11大于等于10且小于等于15,例如为11、12、13、14、15等,扭曲弹性常数K22大于等于4且小于等于12,例如为4、5、6、7、8、9、10、11、12等,弯曲弹性常数K33大于等于7且小于等于22,例如7、10、12、15、18、20等;第一液晶层303和第二液晶层403的粘度可以均大于等于100mPa.s且小于等于200mPa.s,例如100mPa.s、120mPa.s、140mPa.s、160mPa.s、180mPa.s、200mPa.s等;第一调光面板003的厚度大于等于2μm且小于等于10μm,例如2μm、3μm、4μm、5μm、6μm、7μm、8μm、9μm、10μm等;第一调光面板003的厚度大于等于2μm且小于等于50μm,例如2μm、10μm、15μm、10μm、25μm、30μm、35μm、40μm、45μm、50μm等。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如图1所示,液晶显示面板002还可以包括显示基板202和对向基板203,以及位于显示基板202与对向基板203之间的第三液晶层(图中未示出)。在一些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板002可以为平面内开关(IPS)型或垂直配向(VA)型。第一调光面板003可以包括限制第一液晶层303中液晶分子的预倾方向的第一取向层309,第一调光面板003包括的上下两层第一取向层309的取向方向相互平行,可选的取向方向沿Y方向取向。第二调光面板004可以包括限制第二液晶层403中液晶分子的预倾方向的第二取向层406,第二取向方向使得第二液晶层403的液晶分子初始配向方向在与X方向的夹角在80-90°,垂直或者近似垂直的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网络模块、音频输出&输入单元、传感器、显示单元、用户输入单元、接口单元以及控制芯片等部件。可选地,控制芯片为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SoC)等。例如,控制芯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还可以包括电源模块等,且通过另外设置的导线、信号线等实现供电以及信号输入输出功能。例如,控制芯片还可以包括硬件电路以及计算机可执行代码等。硬件电路可以包括常规的超大规模集成(VLSI)电路或者门阵列以及诸如逻辑芯片、晶体管之类的现有半导体或者其它分立的元件;硬件电路还可以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阵列逻辑、可编程逻辑设备等。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结构并不构成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的限定,换言之,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可以包括上述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述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防窥显示模式时,对第一面状电极和第二面状电极施加电压,使得在第一面状电极和第二面状电极之间形成的电场的控制下,第一液晶层吸收背光模组发出的侧视角光线、并透过背光模组发出的正视角光线;
在共享显示模式时,对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施加电压,使得在第一面状电极和第二面状电极之间形成的电场的控制下,第二液晶层对背光模组发出的侧视角光线和正视角光线进行发散。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驱动方法中,在不需要防窥显示和共享显示的情况下,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在正常显示模式时,背光模组发出的侧视角光线和正视角光线直接经层叠设置的液晶显示面板、第一调光面板和第二调光面板出射。
尽管本公开已描述了优选实施例,但应当理解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公开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公开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公开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公开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6)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光模组,以及在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层叠设置的液晶显示面板、第一调光面板和第二调光面板,其中,
所述第一调光面板包括相对而置的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位于所述第一衬底与所述第二衬底之间的第一液晶层,位于所述第一衬底面向所述第一液晶层一侧的第一面状电极,位于所述第二衬底面向所述第一液晶层一侧的第二面状电极,位于所述第一衬底远离所述第一液晶层一侧的第一偏光片,以及位于所述第二衬底远离所述第一液晶层一侧的第二偏光片,所述第一偏光片的透过轴与所述第二偏光片的透过轴平行设置;
所述第二调光面板包括相对而置的第三衬底和第四衬底,位于所述第三衬底与所述第四衬底之间的第二液晶层、以及相互绝缘的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中的至少之一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条状电极,各所述条状电极的延伸趋势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光面板还包括光学补偿膜,所述光学补偿膜满足:Ny=Nz且Nx>Ny,或者,Nx=Ny且Nx>Nz,其中,Nx、Ny、Nz分别为所述光学补偿膜沿X方向、Y方向和Z方向的折射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光片和所述第二偏光片分别包括聚乙烯醇膜;所述光学补偿膜包含于所述第一偏光片和所述第二偏光片中的至少之一,且位于所述聚乙烯醇膜面向所述第一液晶层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补偿膜位于所述第一偏光片与所述第一衬底之间,和/或,所述光学补偿膜位于所述第二偏光片与所述第二衬底之间。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极位于所述第三衬底面向所述第四衬底的一侧,且所述第三电极包括多个第一条状电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状电极弯曲延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状电极包括顺序连接的多个子电极,所述子电极具有S形和/或折线形。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状电极沿直线延伸。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电极与所述第三电极同层设置、位于所述第三电极所在层与所述第三衬底之间、或位于所述第四衬底面向所述第三衬底的一侧;
所述第四电极包括多个第二条状电极,所述第二条状电极在所述第三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条状电极在所述第三衬底上的正投影交替设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条状电极的形状和所述第一条状电极的形状相同。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电极位于所述第三电极所在层与所述第三衬底之间或位于所述第四衬底面向所述第三衬底的一侧,所述第四电极为面状电极。
12.如权利要求1~4、6~11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远离所述背光模组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调光面板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相邻设置,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调光面板共用所述第一偏光片或所述第二偏光片。
13.如权利要求1~4、6~11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反射片、导光板和逆棱镜,以及邻近所述导光板的侧面设置的背光源。
14.如权利要求1~4、6~11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晶层的介电各向异性(Δε)与所述第二液晶层的介电各向异性(Δε)之差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10。
15.一种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防窥显示模式时,对所述第一面状电极和所述第二面状电极施加电压,使得在所述第一面状电极和第二面状电极之间形成的电场的控制下,所述第一液晶层吸收所述背光模组发出的侧视角光线、并透过所述背光模组发出的正视角光线;
在共享显示模式时,对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施加电压,使得在所述第一面状电极和第二面状电极之间形成的电场的控制下,所述第二液晶层对所述背光模组发出的侧视角光线和正视角光线进行发散。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正常显示模式时,所述背光模组发出的侧视角光线和正视角光线直接经层叠设置的所述液晶显示面板、所述第一调光面板和所述第二调光面板出射。
CN202210865729.XA 2022-07-21 2022-07-21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Pending CN1174717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65729.XA CN117471721A (zh) 2022-07-21 2022-07-21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65729.XA CN117471721A (zh) 2022-07-21 2022-07-21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71721A true CN117471721A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29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65729.XA Pending CN117471721A (zh) 2022-07-21 2022-07-21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7172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16320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viewing angle switching, display method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JP4968656B2 (ja) 光源装置、液晶表示装置及び端末装置
KR100610652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JPWO2018221413A1 (ja) 表示装置
US20120113362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2009020293A (ja) 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視野角制御装置
US11287688B2 (en) Display apparatus
CN101013226A (zh) 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
US8253888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7502091B2 (en) Optical sheet, electric-field-controlled panel, lighting apparatus,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optical sheet
JP2008107687A (ja) 液晶表示装置、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端末装置
JP4546730B2 (ja) 半透過型液晶表示装置
JP2006501516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H1010487A (ja) 液晶表示装置
TW200832305A (en) Image display system
CN117471721A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JP2002169155A (ja) 液晶表示素子
JP2004302174A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047206A (ja) 光学シート、電界制御型パネル、照明装置、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光学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WO2017038242A1 (ja) 光学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WO2020093540A1 (zh) 一种无源驱动液晶显示器及无源驱动液晶显示模组
US7623208B2 (en) Optical efficiency enhancing film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CN114200722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070028929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JP2006119291A (ja) 液晶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