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13997A - 一种导地线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核算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地线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核算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13997A
CN117313997A CN202311225977.9A CN202311225977A CN117313997A CN 117313997 A CN117313997 A CN 117313997A CN 202311225977 A CN202311225977 A CN 202311225977A CN 117313997 A CN117313997 A CN 1173139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footprint
stage
life cycle
carbon
acc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2597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313997B (zh
Inventor
张静
王宏宇
史依茗
相辉
郭路遥
卢焱
张弘媛
杨青倬
米文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Wenshu Technology Co ltd
State Grid Hebei Public Bidding Co ltd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Material Branch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Wenshu Technology Co ltd
State Grid Hebei Public Bidding Co ltd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Material Branch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Wenshu Technology Co ltd, State Grid Hebei Public Bidding Co ltd,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Material Branch,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filed Critical Hebei Wensh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2597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139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73139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139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3139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139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3/00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biological models
    • G06N3/02Neural networks
    • G06N3/04Architecture, e.g. interconnection topology
    • G06N3/048Activation fun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30Administration of product recycling or disposa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4Manufactur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导地线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核算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碳排放源和对应碳排放源的能源消耗量;根据各阶段的碳排放源和对应碳排放源的能源消耗量,得到当前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分别将当前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和当前企业的核算等级输入碳足迹核算模型,得到当前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各阶段对应的实际碳足迹,核算等级表示不同企业对导地线的碳排放源的能源消耗量的监测准确程度;根据当前企业导地线在生命周期内各阶段对应的实际碳足迹,确定当前企业导地线在整个生命周期的实际碳足迹。本申请能够提高导地线生命周期内实际碳足迹的核算准确度。

Description

一种导地线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核算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碳排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地线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核算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导地线生命周期消耗大量的金属材料、电力等能源资源,造成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通过开展导地线碳足迹计算,可帮助企业了解其产品供应链、生产、使用等各阶段的碳排放量及其占比,以利于制定有效的碳减排方案;而根据碳足迹的分析结果,还可以预测拟采用的减排措施会对目前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的影响,从而实现对不同拟减排措施的择优与改进,进而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和全链条碳排放。
目前,不同企业导地线碳足迹的监测装置的规格、监测能力不同,导致不同企业现有的碳足迹的核算结果与实际碳足迹的核算结果存在较大误差。因此,亟需一种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地线碳足迹核算结果准确度较低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导地线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核算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地线碳足迹核算结果准确度较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导地线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核算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碳排放源和对应碳排放源的能源消耗量;所述生命周期内各阶段包括原材料获取阶段、原材料运输阶段、产品生产阶段、产品运输阶段、产品使用阶段和产品回收阶段;
根据各阶段的碳排放源和对应碳排放源的能源消耗量,得到当前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
分别将当前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和当前企业的核算等级输入碳足迹核算模型,得到当前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各阶段对应的实际碳足迹,所述核算等级表示不同企业对导地线的碳排放源的能源消耗量的监测准确程度,且核算等级越高,监测准确度程度越高,所述碳足迹核算模型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构建得到;
根据当前企业导地线在生命周期内各阶段对应的实际碳足迹,确定当前企业导地线在整个生命周期的实际碳足迹。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导地线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核算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碳排放源和对应碳排放源的能源消耗量;所述生命周期内各阶段包括原材料获取阶段、原材料运输阶段、产品生产阶段、产品运输阶段、产品使用阶段和产品回收阶段;
监测值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各阶段的碳排放源和对应碳排放源的能源消耗量,得到当前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
实际值确定模块,用于分别将当前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和当前企业的核算等级输入碳足迹核算模型,得到当前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各阶段对应的实际碳足迹,所述核算等级表示当前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碳排放源种类和对应碳排放源的能源消耗量,所述碳足迹核算模型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构建得到;
碳足迹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当前企业导地线在生命周期内各阶段对应的实际碳足迹,确定当前企业导地线在整个生命周期的实际碳足迹。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一种导地线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核算方法及装置,通过分别将当前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和当前企业的核算等级输入碳足迹核算模型,得到当前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各阶段对应的实际碳足迹,并根据当前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各阶段对应的实际碳足迹,得到当前导地线在整个生命周期的实际碳足迹,提高了导地线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实际碳足迹的核算准确度;并且由于碳足迹核算模型可以适用于多种核算等级,不需要企业配置完善的碳排放源监测装置即可以实现导地线生命周期内的实际碳足迹的准确监测,既提高了本申请的适用性,也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地线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核算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地线碳足迹核算等级的等级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构建的碳足迹核算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地线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核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地线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核算方法的实现流程图,详述如下:
在步骤101中,获取当前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碳排放源和对应碳排放源的能源消耗量;生命周期内各阶段包括原材料获取阶段、原材料运输阶段、产品生产阶段、产品运输阶段、产品使用阶段和产品回收阶段。
其中,导地线是输电线路中最重要的元件,是用于电力传输的接地导体,依靠其形成电力网络,平衡各地电力供应。
在本申请实施中,通过当前企业中设置的碳排放源的监控设备分别获取当前企业导地线在生命周期内的原材料获取阶段、原材料运输阶段、产品生产阶段、产品运输阶段、产品使用阶段和产品回收阶段对应的碳排放源和对应碳排放源的能源消耗量。
其中,在导地线生命周期内确定导地线碳足迹的***边界下,在该***边界内将碳足迹的不同阶段划分为原材料获取阶段、原材料运输阶段、产品生产阶段、产品运输阶段、产品使用阶段和产品回收阶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步骤101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碳排放源的排放因子对应的数据库中,获取导地线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碳排放源对应的碳排放因子。
其中,碳排放因子是量化每单位活动水平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系数。排放因子通常基于抽样测量或统计分析获得,表示在给定操作条件下某一活动水平的代表性排放率。其中,活动水平是量化导致温室气体排放或清除的生产或消费活动的活动量,例如各种化石燃料的燃烧量、生产原料的使用量、购入的电量、购入的蒸汽、热水量等。
在步骤102中,根据各阶段的碳排放源和对应碳排放源的能源消耗量,得到当前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步骤101获取的当前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碳排放源对应的能源消耗量以及对应碳排放源的碳排放因子,计算得到当前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导地线在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碳排放源可以包括原材料、运输工具、机器设备、人力劳动、包装材料、回收材料和温室气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102可以包括:
通过第一公式计算原材料获取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第一公式为:
其中,CFM为原材料获取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为原材料获取阶段第i类原材料的能源消耗量,/>为第i类原材料的碳排放因子;
通过第二公式计算原材料运输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第二公式为:
其中,CFMT为原材料运输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为原材料运输阶段第i中原材料的运输工具的能源消耗量,/>为第i中原材料的运输工具的碳排放因子,/>为第j种温室气体的直接排放量,/>为第j种温室气体的全球增温潜势;
通过第三公式计算产品生产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第三公式为:
其中,CFP为产品生产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为不同生产阶段第i种生产机器设备和人力劳动的能源消耗量,/>为第i种生产机器设备和人力劳动的的碳排放因子,/>为第j种温室气体的直接排放量,/>为第j种温室气体的全球增温潜势;
通过第四公式计算产品运输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第四公式为:
其中,CFCT为产品运输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为产品运输阶段第i种运输工具的能源消耗量,/>为第i种运输工具的碳排放因子,/>为第j种温室气体的直接排放量,/>为第j种温室气体的全球增温潜势,/>为产品运输阶段中第i类包装材料的能源消耗量,/>为第i类包装材料的碳排放因子;
通过第五公式计算产品使用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第五公式为:
其中,CFU为产品使用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L为每段导地线的线损,EFep为区域电能的碳排放因子,为第i类维修机器设备和人力劳动的时长,/>为第i类维修机器设备和人力劳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单位时长排放强度;
通过第六公式计算产品回收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第六公式为:
其中,CFU为产品回收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为第i类回收材料的能源消耗量,为第i类回收材料的碳排放因子,/>为第j种回收机器设备和人力劳动的能源消耗量,/>为第j种回收机器设备和人力劳动的碳排放因子。
其中,全球增温潜势是指单位质量的某种温室气体在规定时间段内排放对环境造成影响与等量二氧化碳碳排放度影响相关性的系数。
具体的,在原材料获取阶段,假设导地线产品所需原材料种类为n种,所需能源类型有m种,则原材料获取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通过第一公式计算得到。其中,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单位长度导地线制造所需的全部原材料。
在原材料运输阶段,包括原材料的各种运输工具的碳足迹和在运输中产生的多种温室气体的碳足迹,具体的计算参照第二公式。
在产品生产阶段,包括产品生产阶段中使用的生产机器和人力劳动产生的碳足迹和在产品生产阶段中产生的多种温室气体的碳足迹,具体的计算参照第三公式。
需要注意的是,在产品生产阶段利用第三公式计算的碳足迹是在当前企业已应用综合能源计量***等生产线能源使用情况的可视化终端,可针对单个工序/流程的能源使用情况进行计量,此时对于已实现分产品、分产线、分设备的细颗粒度能源消耗量实时监测,且数据据实可查。而有的企业未应用综合能源计量***等生产线能源使用情况的可视化终端,仅针对厂房/生产线的电力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此时依照不同导地线的单位时间内产量,将该生产车间/厂房单位时间内的生产机器设备和人力劳动的能源消耗量等生产要素分摊至目标打底线产品,具体如公式(1)所示:
其中,CFP为产品生产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Pi为单位时间内的导地线产量,P为生产车间/厂房在单位时间的总产量,为生产车间/厂房在单位之间消耗的第m中生产机器设备和人力劳动的能源消耗量,/>为第m中生产机器设备和人力劳动的碳排放因子。
在产品运输阶段,包括产品运输阶段的多种运输工具的碳足迹、产品运输阶段的多种包装材料的碳足迹和产品运输阶段的多种温室气体的碳足迹,具体的计算参照第四公式。
在产品使用阶段,导地线在产品使用阶段主要为运行及维护,该阶段一般在电网公司管理范畴内,时间跨度长,具有一定偶然性。具体包括:设备运行期间电能损耗引起的间接排放,根据评价对象导地线所在线路的平均负载率、线损等数据计算;设备停电检修等情形下运输等因素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排放等,计算时参考评价对象导地线所在线路的定期检修情况、缺陷率/故障率等数据。具体的计算参照第五公式。
其中,导地线的线损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Pi为导地线上N个负荷中第i个负荷的有功功率,Qi为导地线上N个负荷中第i个负荷的无功功率,Um-1为导地线上第m-1个节点的电压,Rm+jXm为第m个与第m-1个节点之间的线路阻抗。
在产品回收阶段,导地线的退役处置主要由电网公司委托第三公司进行,相关材料的回收利用体系仍不完善。导地线中金属回收比例较高,交联聚乙烯等有机绝缘材料部分回收用于重新造粒或用于其他行业。计算时参考型号导地线的材料回收率典型值。具体的计算参照第六公式。
在步骤103中,分别将当前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和当前企业的核算等级输入碳足迹核算模型,得到当前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各阶段对应的实际碳足迹,核算等级表示不同企业对导地线的碳排放源的能源消耗量的监测准确程度,且核算等级越高,监测准确度程度越高,碳足迹核算模型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构建得到。
其中,由于不同企业现有碳足迹核算的基础差异较大,导地线碳足迹核算能力成熟度共分为三个等级,核算等级越高,成熟度越高,监测准确度程度越高。核算等级包括核算一等级、核算二等级和核算三等级。
核算一等级即初级监测程度。在企业处于该核算等级下,对导地线在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碳排放源的监测程度最低,仅能实现核算边界内对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具有实质性影响的60%以上的碳排放源的能源消耗量的监测。比如,在原材料获取阶段应包括对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具有实质性影响的原材料种类,假如当前企业监测到的碳排放源仅包括铝条和镀锌钢绞丝,从而使得原材料获取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仅包括铝条和镀锌钢绞线对应的碳足迹。而对于当前企业的原材料获取阶段的实际碳足迹应该还包括铜丝对应的碳足迹。
核算二等级即中级监测程度。在企业处于该核算等级下,能实现核算边界内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具有实质性影响的95%以上的碳排放源的能源消耗量的监测。
核算三等级即高级监测程度。在企业处于该核算等级下,对导地线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碳排放源的监测程度最高,包括核算边界内所有具有二氧化碳排放的碳排放源的能源消耗量的监测,即核算三等级下的企业的各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为实际碳足迹。例如,当前企业在原材料环节应包括导地线全部原材料消耗种类,支持通过实物ID正向追溯导地线原材料的能源消耗量,实现各工序全流程自动采集。
导地线碳足迹核算等级遵循最低原则,即整体核算等级采用各环节任意一个最低碳足迹核算等级。具体的导地线碳足迹核算等级参照图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步骤102获取的当前企业导地线在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并获取当前企业的核算等级,分别将当前企业导地线在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和对应企业的核算等级输入到碳足迹核算模型,得到当前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各阶段对应的实际碳足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碳足迹核算模型的构建方法可以包括:
获取不同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每个阶段的历史碳足迹监测值和对应企业的核算等级;
获取不同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每个阶段历史碳足迹监测值对应的实际碳足迹;
构建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并分别将不同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每个阶段的历史碳足迹监测值和对应企业的核算等级作为输入,将对应企业在相应阶段的实际碳足迹作为输出,训练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得到碳足迹核算模型。
其中,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构建的碳足迹核算模型包括4层神经元、2个输入神经元和1个输出神经元,具体结构参照图3所示。
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分别将不同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每个阶段的历史碳足迹监测值和对应企业的核算等级作为输入,将对应企业在相同阶段的实际碳足迹作为输出,训练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得到碳足迹核算模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分别将当前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和当前企业通过监测装置监测到碳排放源的种类数目输入至碳足迹核算模型,得到当前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各阶段对应的实际碳足迹。
其中,碳足迹核算模型的构建过程包括:构建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分别将不同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每个阶段的历史碳足迹监测值和对应企业的碳排放源的种类数目作为输入,将对应企业在相应阶段的实际碳足迹作为输出,训练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得到碳足迹核算模型。
在步骤104中,根据当前企业导地线在生命周期内各阶段对应的实际碳足迹,确定当前企业导地线在整个生命周期的实际碳足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步骤103得到的当前企业导地线在生命周期内各阶段对应的实际碳足迹,对生命周期内各阶段对应的实际碳足迹求和,得到当前企业导地线在整个生命周期的实际碳足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104可以包括:
通过第七公式计算当前企业导地线在整个生命周期的实际碳足迹,第七公式为:
其中,CF为当前企业导地线在整个生命周期的实际碳足迹,为原材料获取阶段的实际碳足迹,/>为原材料运输阶段的实际碳足迹,/>为产品生产阶段的实际碳足迹,/>为产品运输阶段的实际碳足迹,/>为产品使用阶段的实际碳足迹,/>为产品回收阶段的实际碳足迹。
具体的,基于碳足迹核算模型,分别得到原材料获取阶段、原材料运输阶段、产品生产阶段、产品运输阶段、产品使用阶段和产品回收阶段的实际碳足迹,并对原材料获取阶段的实际碳足迹、原材料运输阶段的实际碳足迹、产品生产阶段的实际碳足迹、产品运输阶段的实际碳足迹、产品使用阶段的实际碳足迹和产品回收阶段的实际碳足迹求和,得到当前企业导地线在整个生命周期的实际碳足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步骤104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分别将当前企业导地线在整个生命周期的实际碳足迹、当前企业导地线在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和当前企业导地线在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实际碳足迹发送至显示装置。
具体的,将步骤104得到的当前企业导地线在整个生命周期的实际碳足迹、步骤103得到的当前企业导地线在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实际碳足迹和步骤102得到的当前企业到底线在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发送至显示装置,用于显示实际碳足迹和碳足迹监测值的对比,以及向企业和用户提供准确的导地线碳足迹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当前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实际碳足迹与当前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作差,分别得到各阶段对应的碳足迹差值。
判断每个阶段对应的碳足迹差值是否均大于等于对应阶段的阈值,若每个阶段对应的碳足迹差值均大于等于对应阶段的阈值,则表明当前企业的碳足迹核算过程符合碳足迹核算标准;若存在碳足迹差值小于对应阶段的阈值的目标阶段,则表明当前企业在目标阶段的碳足迹核算过程不符合碳足迹核算标准,即表明当前企业在该目标阶段中导地线碳足迹的获取存在故障,需要及时对当前企业的该目标阶段的流程进行维修查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其中,目标阶段为当前企业在生命周期内存在碳足迹差值小于对应阶段的阈值的阶段。
本申请提供一种导地线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核算方法,通过分别将当前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和当前企业的核算等级输入碳足迹核算模型,得到当前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各阶段对应的实际碳足迹,并根据当前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各阶段对应的实际碳足迹,得到当前导地线在整个生命周期的实际碳足迹,提高了导地线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实际碳足迹的核算准确度;并且由于碳足迹核算模型可以适用于多种核算等级,不需要企业配置完善的碳排放源监测装置即可以实现导地线生命周期内的实际碳足迹的准确监测,既提高了本申请的适用性,也节约了成本。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以下为本申请的装置实施例,对于其中未详尽描述的细节,可以参考上述对应的方法实施例。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地线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核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如图4所示,导地线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核算装置4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41,用于获取当前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碳排放源和对应碳排放源的能源消耗量;生命周期内各阶段包括原材料获取阶段、原材料运输阶段、产品生产阶段、产品运输阶段、产品使用阶段和产品回收阶段;
监测值确定模块42,用于根据各阶段的碳排放源和对应碳排放源的能源消耗量,得到当前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
实际值确定模块43,用于分别将当前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和当前企业的核算等级输入碳足迹核算模型,得到当前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各阶段对应的实际碳足迹,核算等级表示当前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碳排放源种类和对应碳排放源的能源消耗量,碳足迹核算模型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构建得到;
碳足迹确定模块44,用于根据当前企业导地线在生命周期内各阶段对应的实际碳足迹,确定当前企业导地线在整个生命周期的实际碳足迹。
本申请提供一种导地线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核算装置,通过分别将当前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和当前企业的核算等级输入碳足迹核算模型,得到当前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各阶段对应的实际碳足迹,并根据当前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各阶段对应的实际碳足迹,得到当前导地线在整个生命周期的实际碳足迹,提高了导地线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实际碳足迹的核算准确度;并且由于碳足迹核算模型可以适用于多种核算等级,不需要企业配置完善的碳排放源监测装置即可以实现导地线生命周期内的实际碳足迹的准确监测,既提高了本申请的适用性,也节约了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碳排放源可以包括原材料、运输工具、机器设备、人力劳动、包装材料、回收材料和温室气体;
监测值确定模块可以用于:
通过第一公式计算原材料获取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第一公式为:
其中,CFM为原材料获取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为原材料获取阶段第i类原材料的能源消耗量,/>为第i类原材料的碳排放因子;
通过第二公式计算原材料运输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第二公式为:
其中,CFMT为原材料运输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为原材料运输阶段第i中原材料的运输工具的能源消耗量,/>为第i中原材料的运输工具的碳排放因子,/>为第j种温室气体的直接排放量,/>为第j种温室气体的全球增温潜势;
通过第三公式计算产品生产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第三公式为:
其中,CFP为产品生产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为不同生产阶段第i种生产机器设备和人力劳动的能源消耗量,/>为第i种生产机器设备和人力劳动的的碳排放因子,/>为第j种温室气体的直接排放量,/>为第j种温室气体的全球增温潜势;
通过第四公式计算产品运输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第四公式为:
其中,CFCT为产品运输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为产品运输阶段第i种运输工具的能源消耗量,/>为第i种运输工具的碳排放因子,/>为第j种温室气体的直接排放量,/>为第j种温室气体的全球增温潜势,/>为产品运输阶段中第i类包装材料的能源消耗量,/>为第i类包装材料的碳排放因子;
通过第五公式计算产品使用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第五公式为:
其中,CFU为产品使用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L为每段导地线的线损,EFep为区域电能的碳排放因子,为第i类维修机器设备和人力劳动的时长,/>为第i类维修机器设备和人力劳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单位时长排放强度;
通过第六公式计算产品回收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第六公式为:
其中,CFU为产品回收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为第i类回收材料的能源消耗量,为第i类回收材料的碳排放因子,/>为第j种回收机器设备和人力劳动的能源消耗量,/>为第j种回收机器设备和人力劳动的碳排放因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导地线的线损的计算公式可以为:
其中,Pi为导地线上N个负荷中第i个负荷的有功功率,Qi为导地线上N个负荷中第i个负荷的无功功率,Um-1为导地线上第m-1个节点的电压,Rm+jXm为第m个与第m-1个节点之间的线路阻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碳足迹核算模型的构建方法可以包括:
获取不同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每个阶段的历史碳足迹监测值和对应企业的核算等级;
获取不同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每个阶段历史碳足迹监测值对应的实际碳足迹;
构建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并分别将不同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每个阶段的历史碳足迹监测值和对应企业的核算等级作为输入,将对应企业在相应阶段的实际碳足迹作为输出,训练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得到碳足迹核算模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碳足迹确定模块可以用于:
通过第七公式计算当前企业导地线在整个生命周期的实际碳足迹,第七公式为:
其中,CF为当前企业导地线在整个生命周期的实际碳足迹,为原材料获取阶段的实际碳足迹,/>为原材料运输阶段的实际碳足迹,/>为产品生产阶段的实际碳足迹,/>为产品运输阶段的实际碳足迹,/>为产品使用阶段的实际碳足迹,/>为产品回收阶段的实际碳足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碳足迹确定模块之后,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分别将当前企业导地线在整个生命周期的实际碳足迹、当前企业导地线在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和当前企业导地线在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实际碳足迹发送至显示装置。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实施例的终端5包括:处理器50、存储器51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51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5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52。所述处理器5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52时实现上述各个导地线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核算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1所示的步骤101至步骤104。或者,所述处理器5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52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的功能,例如图4所示各模块的功能。
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程序52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51中,并由所述处理器50执行,以完成本申请。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52在所述终端5中的执行过程。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52可以被分割成图4所示各模块。
所述终端5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所述终端5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50、存储器5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仅仅是终端5的示例,并不构成对终端5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所述终端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称处理器5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51可以是所述终端5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5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51也可以是所述终端5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终端5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51还可以既包括所述终端5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51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及所述终端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所述存储器5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终端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终端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导地线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核算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是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导地线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当前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碳排放源和对应碳排放源的能源消耗量;所述生命周期内各阶段包括原材料获取阶段、原材料运输阶段、产品生产阶段、产品运输阶段、产品使用阶段和产品回收阶段;
根据各阶段的碳排放源和对应碳排放源的能源消耗量,得到当前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
分别将当前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和当前企业的核算等级输入碳足迹核算模型,得到当前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各阶段对应的实际碳足迹,所述核算等级表示不同企业对导地线的碳排放源的能源消耗量的监测准确程度,且核算等级越高,监测准确度程度越高,所述碳足迹核算模型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构建得到;
根据当前企业导地线在生命周期内各阶段对应的实际碳足迹,确定当前企业导地线在整个生命周期的实际碳足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地线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排放源包括原材料、运输工具、机器设备、人力劳动、包装材料、回收材料和温室气体;
所述根据各阶段的碳排放源和对应碳排放源的能源消耗量,得到当前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包括:
通过第一公式计算原材料获取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所述第一公式为:
其中,CFM为所述原材料获取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为原材料获取阶段第i类原材料的能源消耗量,/>为第i类原材料的碳排放因子;
通过第二公式计算原材料运输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所述第二公式为:
其中,CFMT为所述原材料运输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为原材料运输阶段第i中原材料的运输工具的能源消耗量,/>为第i中原材料的运输工具的碳排放因子,/>为第j种温室气体的直接排放量,/>为第j种温室气体的全球增温潜势;
通过第三公式计算产品生产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所述第三公式为:
其中,CFP为所述产品生产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为不同生产阶段第i种生产机器设备和人力劳动的能源消耗量,/>为第i种生产机器设备和人力劳动的的碳排放因子,/>为第j种温室气体的直接排放量,/>为第j种温室气体的全球增温潜势;
通过第四公式计算产品运输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所述第四公式为:
其中,CFCT为所述产品运输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为产品运输阶段第i种运输工具的能源消耗量,/>为第i种运输工具的碳排放因子,/>为第j种温室气体的直接排放量,/>为第j种温室气体的全球增温潜势,/>为产品运输阶段中第i类包装材料的能源消耗量,/>为第i类包装材料的碳排放因子;
通过第五公式计算产品使用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所述第五公式为:
其中,CFU为所述产品使用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L为每段导地线的线损,EFep为区域电能的碳排放因子,为第i类维修机器设备和人力劳动的时长,SFi U为第i类维修机器设备和人力劳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单位时长排放强度;
通过第六公式计算产品回收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所述第六公式为:
其中,CFU为所述产品回收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为第i类回收材料的能源消耗量,为第i类回收材料的碳排放因子,Vj R为第j种回收机器设备和人力劳动的能源消耗量,/>为第j种回收机器设备和人力劳动的碳排放因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地线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地线的线损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Pi为导地线上N个负荷中第i个负荷的有功功率,Qi为导地线上N个负荷中第i个负荷的无功功率,Um-1为导地线上第m-1个节点的电压,Rm+jXm为第m个与第m-1个节点之间的线路阻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地线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足迹核算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
获取不同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每个阶段的历史碳足迹监测值和对应企业的核算等级;
获取不同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每个阶段历史碳足迹监测值对应的实际碳足迹;
构建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并分别将不同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每个阶段的历史碳足迹监测值和对应企业的核算等级作为输入,将对应企业在相应阶段的实际碳足迹作为输出,训练所述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得到所述碳足迹核算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地线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前企业导地线在生命周期内各阶段对应的实际碳足迹,确定当前企业导地线在整个生命周期的实际碳足迹,包括:
通过第七公式计算当前企业导地线在整个生命周期的实际碳足迹,所述第七公式为:
其中,CF为当前企业导地线在整个生命周期的实际碳足迹,为原材料获取阶段的实际碳足迹,/>为原材料运输阶段的实际碳足迹,/>为产品生产阶段的实际碳足迹,为产品运输阶段的实际碳足迹,/>为产品使用阶段的实际碳足迹,/>为产品回收阶段的实际碳足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地线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当前企业导地线在整个生命周期的实际碳足迹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分别将当前企业导地线在整个生命周期的实际碳足迹、当前企业导地线在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和当前企业导地线在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实际碳足迹发送至显示装置。
7.一种导地线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核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碳排放源和对应碳排放源的能源消耗量;所述生命周期内各阶段包括原材料获取阶段、原材料运输阶段、产品生产阶段、产品运输阶段、产品使用阶段和产品回收阶段;
监测值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各阶段的碳排放源和对应碳排放源的能源消耗量,得到当前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
实际值确定模块,用于分别将当前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和当前企业的核算等级输入碳足迹核算模型,得到当前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各阶段对应的实际碳足迹,所述核算等级表示当前企业导地线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碳排放源种类和对应碳排放源的能源消耗量,所述碳足迹核算模型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构建得到;
碳足迹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当前企业导地线在生命周期内各阶段对应的实际碳足迹,确定当前企业导地线在整个生命周期的实际碳足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地线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核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碳足迹确定模块之后,所述装置还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分别将当前企业导地线在整个生命周期的实际碳足迹、当前企业导地线在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碳足迹监测值和当前企业导地线在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实际碳足迹发送至显示装置。
9.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的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导地线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核算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的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导地线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核算方法的步骤。
CN202311225977.9A 2023-09-21 2023-09-21 一种导地线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核算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73139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25977.9A CN117313997B (zh) 2023-09-21 2023-09-21 一种导地线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核算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25977.9A CN117313997B (zh) 2023-09-21 2023-09-21 一种导地线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核算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13997A true CN117313997A (zh) 2023-12-29
CN117313997B CN117313997B (zh) 2024-07-12

Family

ID=89287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25977.9A Active CN117313997B (zh) 2023-09-21 2023-09-21 一种导地线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核算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13997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62781A (zh) * 2022-04-07 2022-06-24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云端的智能碳足迹评估管理***及其评估方法
CN115115088A (zh) * 2022-05-17 2022-09-27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商业楼宇碳排放量动态监测预警方法、***、终端及介质
US20220374913A1 (en) * 2021-05-19 2022-11-24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asuring of carbon footprint in offshore drilling
CN115409331A (zh) * 2022-08-12 2022-11-29 天津市普迅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线缆类物资的碳足迹计算方法
CN115438912A (zh) * 2022-08-04 2022-12-06 欧冶工业品股份有限公司 工业品采购供应链碳排放信息数据综合管理方法和***
CN116050934A (zh) * 2023-02-14 2023-05-02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一种工业锅炉的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
CN116266243A (zh) * 2022-09-27 2023-06-20 上海易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核算方法及***
CN116468151A (zh) * 2023-03-22 2023-07-21 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碳排放计算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662867A (zh) * 2023-06-27 2023-08-29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碳足迹核算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374913A1 (en) * 2021-05-19 2022-11-24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asuring of carbon footprint in offshore drilling
CN114662781A (zh) * 2022-04-07 2022-06-24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云端的智能碳足迹评估管理***及其评估方法
CN115115088A (zh) * 2022-05-17 2022-09-27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商业楼宇碳排放量动态监测预警方法、***、终端及介质
CN115438912A (zh) * 2022-08-04 2022-12-06 欧冶工业品股份有限公司 工业品采购供应链碳排放信息数据综合管理方法和***
CN115409331A (zh) * 2022-08-12 2022-11-29 天津市普迅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线缆类物资的碳足迹计算方法
CN116266243A (zh) * 2022-09-27 2023-06-20 上海易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核算方法及***
CN116050934A (zh) * 2023-02-14 2023-05-02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一种工业锅炉的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
CN116468151A (zh) * 2023-03-22 2023-07-21 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碳排放计算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662867A (zh) * 2023-06-27 2023-08-29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碳足迹核算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 ""建成环境视角下城镇建设用地碳排放预测方法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Ⅰ辑》, 15 February 2023 (2023-02-15), pages 1 - 195 *
徐龙;王力;刘莹;宋国华;李晨旭;翟志强;: "基于多源数据的公交车能耗碳排放测算模型",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 no. 03, 15 June 2020 (2020-06-15), pages 178 - 185 *
臧梦璐: ""打造绿色供应链__带动上下游企业绿色转型"", 《华北电业》, 25 May 2023 (2023-05-25), pages 1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13997B (zh) 2024-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76982B (zh) 负载相序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4298863B (zh) 一种智能抄表终端的数据采集方法及***
CN114091980B (zh) 基于分布式监测的碳排放量计算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786385B (zh) 一种电网运维方案规划方法、***及设备
CN115170000A (zh) 一种基于电能表通信模块的远程监测方法及***
CN114372360A (zh) 用于电力负荷预测的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6187552A (zh) 异常检测方法、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Hou et al. An impact increments-based state enumeration reliability assessment approach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ransmission systems
CN116882804A (zh) 一种智能电力监控方法及***
CN111177128B (zh) 基于改进的离群点检测算法的计量大数据批量处理方法及***
CN115954910A (zh) 一种基于能量优化的分布式储能控制方法及***
CN117313997B (zh) 一种导地线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核算方法及装置
CN116706884A (zh) 光伏发电量的预测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5809369A (zh) 考虑新能源功率不确定性分布的日前计划安全校核方法
CN108123436B (zh)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多元回归算法的电压越限预测模型
CN115622260A (zh) 一种多能源组合的集中监控方法及***
CN114706732A (zh) 光伏电站运行数据的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14743703A (zh) 核电站机组的可靠性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168662A (zh) 一种基于多数据源的配电网问题梳理分析方法及***
CN117332236B (zh) 一种虚拟电厂的数据跟踪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6862480B (zh) 一种电力设备故障预测与维修的智能决策支持方法及装置
CN111832896B (zh) 供电设备投资价值的分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设备
CN118054565A (zh) 一种电网状态分析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362558A (zh) 电网建设效益评价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7974364A (zh) 基于电力***的排放和能耗数据采集、计量方法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