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36854A - 一种智慧物流仓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慧物流仓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36854A
CN117236854A CN202311491285.9A CN202311491285A CN117236854A CN 117236854 A CN117236854 A CN 117236854A CN 202311491285 A CN202311491285 A CN 202311491285A CN 117236854 A CN117236854 A CN 1172368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oods
logistics
warehouse
stored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9128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236854B (zh
Inventor
吴富国
李丽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Aitej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Aitej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Aitej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Aitej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9128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368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72368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368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2368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368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物流仓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慧物流仓储***,包括入库登记端、物流仓储库、出库登记端、仓储数据库以及控制端。本发明通过控制端对待入储货物与仓储货物进行类别匹配,并对匹配货物的仓储区域需求关系强度序号与对应物流区域的物流关系强度序号进行对比,以确定对匹配货物的布置是否合理,并根据序号的密切程度判定是否将待入储货物储存至物流区域,避免同种货物相隔距离较远导致仓储作业效率低,通过控制端在判定待入储货物与仓储货物不存在相同匹配项时,对所述中转区域的各待处理货物依次进行储存处理判定,以确定待处理货物的储存区域,使货物储位更加合理,提高货物出库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智慧物流仓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仓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慧物流仓储***。
背景技术
智慧物流仓储是指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仓储业务中的物流和库存管理进行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管理和操作,然而,现有的物流仓储***还需要大量依赖人力,在智能化方面存在很大缺陷,若只对物流区域进行明显划分,而对货物分类不明确,则会导致仓储作业效率低的问题,若货位储位不合理,或者同类货物相隔距离远,也会降低货物的出库效率以及仓库管理效率。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2960322A,公开了一种智慧物流仓储***,其技术点是通过设置码垛机器人,实现仓储***智能化管理与无人化运行;由此可见,现有物流仓储装置技术中,存在由于货位储位不合理,同类货物相隔距离远导致出库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智慧物流仓储***,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货位储位不合理导致出库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智慧物流仓储***,包括,
入库登记端,用以对待入储货物进行验收与核对,并记录入库数据,入库数据包括货物类别、入库量以及入库时间;
物流仓储库,包括出货口、中转区域以及若干物流区域,所述中转区域用以临时集中存放若干待处理货物,任一所述物流区域用以将相同种类的货物进行集中储存形成对应的仓储货物;
出库登记端,用以对出库货物进行核对与检验,并记录出库数据,出库数据包括货物类别、出库频率、单次出库量、各物流区域对应的出库转运时长以及出库流动距离,所述出库登记端还能够根据出库频率以及单次出库量计算各仓储货物对应的需求关系强度,根据出库转运时长以及出库流动距离计算各物流区域对应的物流关系强度;
仓储数据库,用以储存各类货物的入库数据、出库数据、仓储数据以及各物流区域对应的物流关系强度序号,所述仓储数据包括所述物流区域的位置、物流区域中各仓储货物对应的实时货物余量与需求关系强度序号;
控制端,其与所述入库登记端、所述出库登记端以及所述仓储数据库分别相连;所述控制端能够将待入储货物与所述仓储货物进行类别匹配,并在判定待入储货物与各所述物流区域中的仓储货物存在相同匹配项时,通过将匹配货物的需求关系强度序号以及对应仓储区域的物流关系强度序号进行对比,对匹配物流区域的仓储情况进行判定,并根据预设货物余量对实时货物余量进行判定,以确定是否将待入储货物储存至物流区域;所述控制端还能够在判定待入储货物与仓储货物不存在相同匹配项时,根据标准类别相似度分别对实时类别相似度进行判定,并对所述中转区域的各待处理货物依次进行储存处理判定,以确定待处理货物是否继续储存在中转区域;
打印端,其与所述控制端以及所述仓储数据库相连,用以生成待入储货物的储存区域布置图并进行打印。
进一步地,所述入库登记端在完成入库数据记录时,所述控制端能够获取待入储货物的货物类别,并在所述仓储数据库中与仓储货物进行类别匹配,
若仓储货物中与待入储货物存在相同匹配项时,所述控制端将对需求关系强度序号与物流关系强度序号进行对比,以确定是否将待入储货物储存至匹配货物对应的仓储区域;
若仓储货物中与待入储货物不存在相同匹配项时,所述控制端将待入储货物储存至中转区域,依次计算待入储货物与中转区域的各待处理货物对应的实时类别相似度,根据标准类别相似度分别对实时类别相似度进行判定,以确定是否将待处理货物继续储存在中转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端在判定仓储货物中与待入储货物存在相同匹配项时,获取匹配货物的需求关系强度序号以及对应物流区域的物流关系强度序号,控制端对需求关系强度序号与物流关系强度序号进行对比,
若需求关系强度序号与物流关系强度序号相同,所述控制端将待入储货物储存至匹配货物对应的仓储区域;
若需求关系强度序号与物流关系强度序号不相同,所述控制端将获取匹配物流区域,对匹配物流区域的仓储情况进行判定,以确定待入储货物的储存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端在判定需求关系强度序号与物流关系强度序号不相同时,在所述仓储数据库中获取与匹配货物的需求关系强度序号相同的物流关系强度序号对应的物流区域作为匹配物流区域,对匹配物流区域的仓储情况进行判定,
若匹配物流区域存在仓储货物,所述控制端将根据预设货物余量对实时货物余量进行判定,以确定是否将待入储货物储存至匹配物流区域;
若匹配物流区域不存在仓储货物,所述控制端将待入储货物储存至匹配物流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端内设置有预设货物余量,控制端在判定匹配物流区域存在仓储货物时,获取匹配物流区域中仓储货物的实时货物余量,并根据预设货物余量对实时货物余量进行判定,
若实时货物余量小于等于预设货物余量,所述控制端将待入储货物储存至匹配物流区域;
若实时货物余量大于预设货物余量,所述控制端获取邻近物流区域作为匹配物流区域,重复上述对匹配物流区域的仓储情况进行判定并根据预设货物余量对实时货物余量进行判定的操作,直至实时判定次数大于标准判定次数时,控制端将待入储货物储存至中转区域;
其中,邻近物流区域表示与匹配货物的需求关系强度序号相邻的两个需求强度序号对应相同的物流关系强度序号对应的两个物流区域中,与匹配物流区域的区域中心的直角距离最小的物流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端内设置有标准判定次数,控制端在判定实时货物余量大于预设货物余量时,获取实时货物余量大于预设货物余量的实时判定次数,并将标准判定次数与实时判定次数进行对比,
若实时判定次数小于等于标准判定次数,所述控制端将获取该物流区域的位置,并将待入储货物进行储存;
若实时判定次数大于标准判定次数,所述控制端将待入储货物储存至中转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端内设置有标准类别相似度,控制端在判定仓储货物中与待入储货物不存在相同匹配项时,依次计算待入储货物与中转区域的各待处理货物对应的实时类别相似度,根据标准类别相似度分别对实时类别相似度进行判定,
若存在实时类别相似度大于等于标准类别相似度,所述控制端能够确定对应的实时类别相似度最大的待处理货物,将待入储货物与该待处理货物进行同类别标记,对所述中转区域的各待处理货物依次进行储存处理判定,在判定实时货物余量小于等于预设货物余量,并将任一待处理货物储存至对应的物流区域时,将所述同类别标记的待入储货物储存至该物流区域;
若不存在实时类别相似度大于等于标准类别相似度,所述控制端将待入储货物储存至中转区域,对中转区域的各待处理货物依次进行储存处理判定,以确定任一待处理货物是否继续储存在中转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端内设置有标准处理周期,控制端对所述中转区域的各待处理货物依次进行储存处理判定的过程为,获取任一待处理货物的实时处理周期,根据标准处理周期对实时处理周期进行判定,
若实时处理周期大于等于标准处理周期,所述控制端将计算待处理货物的需求关系强度序号,并获取各仓储货物的需求关系强度,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对待处理货物与各仓储货物的需求关系强度值进行排序,得到待处理货物的需求关系强度序号,在所述仓储数据库中获取与待处理货物的需求关系强度序号相同的物流区域作为匹配物流区域,将该待处理货物记为待入储货物,以重复上述对匹配物流区域的仓储情况进行判定并将标准判定次数与实时判定次数进行对比的操作,直至判定实时货物余量小于等于预设货物余量时,控制端将该待处理货物储存至对应的物流区域。
若实时处理周期小于标准处理周期,所述控制端判定该待处理货物继续储存在中转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出库登记端能够获取所述仓储数据库储存的各物流区域中对应的仓储货物的出库频率与单次出库量,并依次根据出库频率与单次出库量计算各仓储货物的需求关系强度,按照需求关系强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将各仓储货物进行排序并标记,得到各仓储货物对应的需求关系强度序号;
其中,Xi=Fi2×(Ni+Nm)/Nm,Xi表示计算的同类货物的需求关系强度,Fi表示对应货物的出库频率,Ni表示单次出库量,Nm表示单次最大出库量。
进一步地,所述出库登记端内设置有物流关系参数,出库登记端能够获取所述仓储数据库储存的各物流区域对应的出库转运时长以及出库流动距离,并计算对应区域的物流关系强度,按照物流关系强度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将各物流区域进行排序并标记,得到各物流区域对应的物流关系强度序号;
其中,Qj=Tj×L/(Sj+L),Qj表示计算的物流关系强度,Tj表示获取的出库转运时长,Sj表示获取的出库流动距离,L表示所述物流仓储库的最大边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控制端对待入储货物与仓储货物进行类别匹配,并对匹配货物的仓储区域需求关系强度序号与对应物流区域的物流关系强度序号进行对比,以确定对匹配货物的布置是否合理,并根据序号的密切程度判定是否将待入储货物储存至物流区域,不仅避免同种货物相隔距离较远导致仓储作业效率低,而且避免空间浪费,通过控制端在判定待入储货物与仓储货物不存在相同匹配项时,对所述中转区域的各待处理货物依次进行储存处理判定,以确定待处理货物的储存区域,使货物储位更加合理,提高货物出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智慧物流仓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物流仓储库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转区域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物流区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图2、图3以及图4所示,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智慧物流仓储***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物流仓储库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转区域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物流区域的示意图,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慧物流仓储***,包括,入库登记端、物流仓储库、出库登记端、仓储数据库以及控制端,其中,
入库登记端,用以对待入储货物进行验收与核对,并记录入库数据,入库数据包括货物类别、入库量以及入库时间;
物流仓储库,包括出货口、中转区域以及若干物流区域,所述中转区域用以临时集中存放若干待处理货物,任一所述物流区域用以将相同种类的货物进行集中储存形成对应的仓储货物;
出库登记端,用以对出库货物进行核对与检验,并记录出库数据,出库数据包括货物类别、出库频率、单次出库量、各物流区域对应的出库转运时长以及出库流动距离,所述出库登记端还能够根据出库频率以及单次出库量计算各仓储货物对应的需求关系强度,根据出库转运时长以及出库流动距离计算各物流区域对应的物流关系强度;
仓储数据库,用以储存各类货物的入库数据、出库数据、仓储数据以及各物流区域对应的物流关系强度序号,所述仓储数据包括所述物流区域的位置、物流区域中各仓储货物对应的实时货物余量与需求关系强度序号;
控制端,其与所述入库登记端、所述出库登记端以及所述仓储数据库分别相连;所述控制端能够将待入储货物与所述仓储货物进行类别匹配,并在判定待入储货物与各所述物流区域中的仓储货物存在相同匹配项时,通过将匹配货物的需求关系强度序号以及对应仓储区域的物流关系强度序号进行对比,对匹配物流区域的仓储情况进行判定,并根据预设货物余量对实时货物余量进行判定,以确定是否将待入储货物储存至物流区域;所述控制端还能够在判定待入储货物与仓储货物不存在相同匹配项时,根据标准类别相似度分别对实时类别相似度进行判定,并对所述中转区域的各待处理货物依次进行储存处理判定,以确定待处理货物是否继续储存在中转区域;
打印端,其与所述控制端以及所述仓储数据库相连,用以生成待入储货物的储存区域布置图并进行打印。
通过控制端对待入储货物与仓储货物进行类别匹配,并对匹配货物的仓储区域需求关系强度序号与对应物流区域的物流关系强度序号进行对比,以确定对匹配货物的布置是否合理,并根据序号的密切程度判定是否将待入储货物储存至物流区域,不仅避免同种货物相隔距离较远导致仓储作业效率低,而且避免空间浪费,通过控制端在判定待入储货物与仓储货物不存在相同匹配项时,对所述中转区域的各待处理货物依次进行储存处理判定,以确定待处理货物的储存区域,使货物储位更加合理,提高货物出库效率,通过打印端生成待入储货物的储存区域布置图,以形成清晰明确的指引路线,提高物流仓储库的管理效率。
具体而言,所述入库登记端在完成入库数据记录时,所述控制端能够获取待入储货物的货物类别,并在所述仓储数据库中与仓储货物进行类别匹配,
若仓储货物中与待入储货物存在相同匹配项时,所述控制端将对需求关系强度序号与物流关系强度序号进行对比,以确定是否将待入储货物储存至匹配货物对应的仓储区域;
若仓储货物中与待入储货物不存在相同匹配项时,所述控制端将待入储货物储存至中转区域,依次计算待入储货物与中转区域的各待处理货物对应的实时类别相似度,根据标准类别相似度分别对实时类别相似度进行判定,以确定是否将待处理货物继续储存在中转区域。
通过将待入储货物的种类与仓储货物的种类进行匹配,若控制端判定仓储货物中与待入储货物存在相同匹配项,表示待入储货物与仓储货物为同一种货物,则对匹配的货物进行判定,以确定匹配货物的仓储位置是否合理,若控制端判定仓储货物中与待入储货物不存在相同匹配项,表示待入储货物对于仓储货物为新品种货物,则将待入储货物的货物类别与待处理货物的类别进行匹配,以确定待入储货物与待处理货物是否为同一种货物。
具体而言,所述控制端在判定仓储货物中与待入储货物存在相同匹配项时,获取匹配货物的需求关系强度序号以及对应物流区域的物流关系强度序号,控制端对需求关系强度序号与物流关系强度序号进行对比,
若需求关系强度序号与物流关系强度序号相同,所述控制端将待入储货物储存至匹配货物对应的仓储区域;
若需求关系强度序号与物流关系强度序号不相同,所述控制端将获取匹配物流区域,对匹配物流区域的仓储情况进行判定,以确定待入储货物的储存区域。
物流关系表示出库登记端收到货物出库信息时,开始取货到装载搬运至物流仓储库出口,同时出库登记端记录出库完成的过程;物流关系强度表示仓储货物从对应的仓储区域到出货口的运输过程,代表了货物出库的便捷程度,物流关系强度最小的仓储区域,距离出货口最近且出货最便捷。
通过控制端对匹配货物的需求关系强度序号与对应物流区域的物流关系强度序号进行对比,以确定匹配货物的储存位置是否合理,若控制端判定需求关系强度序号与物流关系强度序号相同,表示物流仓储库中的仓储货物的出库需求与货物从对应仓储区域到出货口的流动路线匹配,即若货物出库需求越大,则货物从对应仓储区域到出货口的流动路线应越短越便捷,若控制端判定需求关系强度序号与物流关系强度序号不相同,表示仓储货物的出库需求与货物从对应仓储区域到出货口的流动路线不匹配,可能是货物出库需求大,但货物从对应仓储区域到出货口的流动路线远且复杂,也可能是货物出库需求大,货物从对应仓储区域到出货口的流动路线较远较复杂,这些情况均表示货物摆放位置不符合货物实际出库情况,则通过将待入储货物摆放至正确区域以纠正货物仓储位置不合理的现象,即控制端将对匹配物流区域的仓储情况进行判定。
具体而言,所述控制端在判定需求关系强度序号与物流关系强度序号不相同时,在所述仓储数据库中获取与匹配货物的需求关系强度序号相同的物流关系强度序号对应的物流区域作为匹配物流区域,对匹配物流区域的仓储情况进行判定,
若匹配物流区域存在仓储货物,所述控制端将根据预设货物余量对实时货物余量进行判定,以确定是否将待入储货物储存至匹配物流区域;
若匹配物流区域不存在仓储货物,所述控制端将待入储货物储存至匹配物流区域。
通过控制端获取与匹配货物的需求关系强度序号相同的物流关系强度序号对应的物流区域作为匹配物流区域,匹配物流区域表示与待入储货物种类相同的仓储货物本应该摆放的仓储区域,则通过对匹配物流区域的仓储情况进行判定,以确定是否将带入储货物储存在匹配物流区域,若控制端判定匹配物流区域存在仓储货物,将对匹配物流区域的仓储空间进行判定,若控制端判定匹配物流区域不存在仓储货物,即为空白区域,则将待入储货物储存至此区域即可。
具体而言,所述控制端内设置有预设货物余量,控制端在判定匹配物流区域存在仓储货物时,获取匹配物流区域中仓储货物的实时货物余量,并根据预设货物余量对实时货物余量进行判定,
若实时货物余量小于等于预设货物余量,所述控制端将待入储货物储存至匹配物流区域;
若实时货物余量大于预设货物余量,所述控制端获取邻近物流区域作为匹配物流区域,重复上述对匹配物流区域的仓储情况进行判定并根据预设货物余量对实时货物余量进行判定的操作,直至实时判定次数大于标准判定次数时,控制端将待入储货物储存至中转区域;
其中,邻近物流区域表示与匹配货物的需求关系强度序号相邻的两个需求强度序号对应相同的物流关系强度序号对应的两个物流区域中,与匹配物流区域的区域中心的直角距离最小的物流区域。
预设货物余量表示设定的仓储区域中的货物所占的空间体积与仓储区域空间体积的比值,设定值可以趋近于零,根据仓储区域体积与货物尺寸种类对应设定,可以设定在0.05-0.2之间;直角距离表示两区域的相对位置关系;
通过设置预设货物余量,以控制端根据预设货物余量对实时货物余量进行判定,若控制端判定实时货物余量小于等于预设货物余量,表示匹配物流区域的仓储货物剩余很少,则将待入储货物储存在此区域,在充分利用仓储空间的同时,将待入储货物储存至正确位置,保证入储货物的合理分配,若控制端判定实时货物余量大于预设货物余量,表示匹配物流区域的仓储货物剩余量大,无法便捷的将待入储货物储存在此位置,则为了保证将待入储货物储存至货物需求与出库路线最匹配的物流区域,则控制端获取邻近物流区域作为匹配物流区域,以确定待入储货物的仓储区域。
具体而言,所述控制端内设置有标准判定次数,控制端在判定实时货物余量大于预设货物余量时,获取实时货物余量大于预设货物余量的实时判定次数,并将标准判定次数与实时判定次数进行对比,
若实时判定次数小于等于标准判定次数,所述控制端将获取该物流区域的位置,并将待入储货物进行储存;
若实时判定次数大于标准判定次数,所述控制端将待入储货物储存至中转区域。
标准判定次数表示设定的判定次数,设定值与物流仓储库的实际物流区域的数量、占地面积有关,物流区域的数量越多,设定值越大,若物流区域的数量为20,则标准判定次数的设置值可以为4;
通过设置标准判定次数,以控制端将标准判定次数与实时判定次数进行对比,避免控制端无休止运算以及由于判定次数的增多,导致判断待入储货物储存至与正确位置较远的区域,即对待入储货物仓储位置的误判断。
具体而言,所述控制端内设置有标准类别相似度,控制端在判定仓储货物中与待入储货物不存在相同匹配项时,依次计算待入储货物与中转区域的各待处理货物对应的实时类别相似度,根据标准类别相似度分别对实时类别相似度进行判定,
若存在实时类别相似度大于等于标准类别相似度,所述控制端能够确定对应的实时类别相似度最大的待处理货物,将待入储货物与该待处理货物进行同类别标记,对所述中转区域的各待处理货物依次进行储存处理判定,在判定实时货物余量小于等于预设货物余量,并将任一待处理货物储存至对应的物流区域时,将所述同类别标记的待入储货物储存至该物流区域;
若不存在实时类别相似度大于等于标准类别相似度,所述控制端将待入储货物储存至中转区域,对中转区域的各待处理货物依次进行储存处理判定,以确定任一待处理货物是否继续储存在中转区域。
标准类别相似度表示设定的待处理货物与待入储货物的相似程度,设定值与货物的类别、需求领域有关,一般设置为0.95;
在本实施例中实时类别相似度的计算方法采用Jaccard相似系数法,通过分别将待入储货物与待处理货物的种类表示为集合,计算集合之间的Jaccard相似系数作为待入储货物与中转区域的各待处理货物对应的实时类别相似度,Jaccard相似系数的计算公式为similarity=|A∩B|/|A∪B|,其中,A和B分别代表两货物类别的集合表示,集合中的元素可以设置为厂商、货物的物理状态、重量、价值以及种类等,|A∩B|表示A和B交集的元素个数,|A∪B|表示A和B并集的元素个数,Jaccard相似系数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1表示两个货物完全相同。
通过计算待入储货物与中转区域的各待处理货物对应的实时类别相似度,以控制端判定待入储货物是否与待处理货物为同一类,若控制端判定存在实时类别相似度大于等于标准类别相似度,表示待入储货物与待处理货物为同一类,需共同储存至同一物流区域,则对待入储货物与该待处理货物进行同类别标记,以控制端对中转区域的各待处理货物依次进行储存处理判定,以判定待入储货物与该待处理货物以及其他待处理货物是否满足储存至物流区域的条件,若满足,则进行对应位置储存,若控制端判定不存在实时类别相似度大于等于标准类别相似度,表示待入储货物与待处理货物不是同一类,无需共同储存至同一物流区域,将待入储货物先临时储存在中转区域,对中转区域的其他各待处理货物依次进行储存处理判定,以确定任一待处理货物是否继续储存在中转区域。
具体而言,所述控制端内设置有标准处理周期,控制端对所述中转区域的各待处理货物依次进行储存处理判定的过程为,获取任一待处理货物的实时处理周期,根据标准处理周期对实时处理周期进行判定,
若实时处理周期大于等于标准处理周期,所述控制端将计算待处理货物的需求关系强度序号,并获取各仓储货物的需求关系强度,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对待处理货物与各仓储货物的需求关系强度值进行排序,得到待处理货物的需求关系强度序号,在所述仓储数据库中获取与待处理货物的需求关系强度序号相同的物流区域作为匹配物流区域,将该待处理货物记为待入储货物,以重复上述对匹配物流区域的仓储情况进行判定并将标准判定次数与实时判定次数进行对比的操作,直至判定实时货物余量小于等于预设货物余量时,控制端将该待处理货物储存至对应的物流区域。
若实时处理周期小于标准处理周期,所述控制端判定该待处理货物继续储存在中转区域。
标准处理周期表示设置的控制端对中转区域的货物进行储存处理判定的周期,根据物流仓储库的面积、中转区域的面积、货物流动情况以及物流仓储库的储存需求对应设定,可以设置为48小时;实时处理周期表示待处理货物从入库时作为起始时间开始计时,至此时所经过的时间,且每达到标准处理周期时,起始时间清零,重新开始计时;
通过设置标准处理周期,以控制端周期性地对待处理货物依次进行储存处理判定,以确定是否将待处理货物转存至物流区域,若控制端判定实时处理周期大于等于标准处理周期,则判定待处理货物是否已产生需求关系强度数据,且匹配物流区域或邻近物流区域的空间是否足以储存待处理货物与待入储货物,若满足以上条件,则进行对应位置储存,实现对待处理货物的合理储存,若控制端判定实时处理周期小于标准处理周期,则为了减少计算,判定该待处理货物继续储存在中转区域,不对待处理货物进行转存。
具体而言,所述出库登记端能够获取所述仓储数据库储存的各物流区域中对应的仓储货物的出库频率与单次出库量,并依次根据出库频率与单次出库量计算各仓储货物的需求关系强度,按照需求关系强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将各仓储货物进行排序并标记,得到各仓储货物对应的需求关系强度序号;
其中,Xi=Fi2×(Ni+Nm)/Nm,Xi表示计算的同类货物的需求关系强度,Fi表示对应货物的出库频率,Ni表示单次出库量,Nm表示单次最大出库量。
最大出库量表示一个物流区域的仓储能力,可以用该物流区域的空间体积表示;
通过计算各仓储货物的需求关系强度并排序,对物流仓储库中的货物需求程度进行统计,需求关系强度越大,序号值越小,例如,若物流区域的个数为20,按照需求关系强度从大到小依次将各仓储货物从1-20进行顺序编号标记,则需求关系强度最大的仓储货物的序号值为1。
具体而言,所述出库登记端内设置有物流关系参数,出库登记端能够获取所述仓储数据库储存的各物流区域对应的出库转运时长以及出库流动距离,并计算对应区域的物流关系强度,按照物流关系强度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将各物流区域进行排序并标记,得到各物流区域对应的物流关系强度序号;
其中,Qj=Tj×L/(Sj+L),Qj表示计算的物流关系强度,Tj表示获取的出库转运时长,Sj表示获取的出库流动距离,L表示所述物流仓储库的最大边长。
通过计算物流仓储库中各物流区域的物流关系强度并排序,物流关系强度越小,序号值越小,物流区域的位置距离出货口越近以及出货的行动路线越便捷,例如,若物流区域的个数为20,按照物流关系强度从小到大依次将各物流区域从1-20进行顺序编号标记,则物流关系强度最小的物流区域的序号值为1。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智慧物流仓储***,其特征在于,包括,
入库登记端,用以对待入储货物进行验收与核对,并记录入库数据,入库数据包括货物类别、入库量以及入库时间;
物流仓储库,包括出货口、中转区域以及若干物流区域,所述中转区域用以临时集中存放若干待处理货物,任一所述物流区域用以将相同种类的货物进行集中储存形成对应的仓储货物;
出库登记端,用以对出库货物进行核对与检验,并记录出库数据,出库数据包括货物类别、出库频率、单次出库量、各物流区域对应的出库转运时长以及出库流动距离,所述出库登记端还能够根据出库频率以及单次出库量计算各仓储货物对应的需求关系强度,根据出库转运时长以及出库流动距离计算各物流区域对应的物流关系强度;
仓储数据库,用以储存各类货物的入库数据、出库数据、仓储数据以及各物流区域对应的物流关系强度序号,所述仓储数据包括所述物流区域的位置、物流区域中各仓储货物对应的实时货物余量与需求关系强度序号;
控制端,其与所述入库登记端、所述出库登记端以及所述仓储数据库分别相连;所述控制端能够将待入储货物与所述仓储货物进行类别匹配,并在判定待入储货物与各所述物流区域中的仓储货物存在相同匹配项时,通过将匹配货物的需求关系强度序号以及对应仓储区域的物流关系强度序号进行对比,对匹配物流区域的仓储情况进行判定,并根据预设货物余量对实时货物余量进行判定,以确定是否将待入储货物储存至物流区域;所述控制端还能够在判定待入储货物与仓储货物不存在相同匹配项时,根据标准类别相似度分别对实时类别相似度进行判定,并对所述中转区域的各待处理货物依次进行储存处理判定,以确定待处理货物是否继续储存在中转区域;
打印端,其与所述控制端以及所述仓储数据库相连,用以生成待入储货物的储存区域布置图并进行打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物流仓储***,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库登记端在完成入库数据记录时,所述控制端能够获取待入储货物的货物类别,并在所述仓储数据库中与仓储货物进行类别匹配,
若仓储货物中与待入储货物存在相同匹配项时,所述控制端将对需求关系强度序号与物流关系强度序号进行对比,以确定是否将待入储货物储存至匹配货物对应的仓储区域;
若仓储货物中与待入储货物不存在相同匹配项时,所述控制端将待入储货物储存至中转区域,依次计算待入储货物与中转区域的各待处理货物对应的实时类别相似度,根据标准类别相似度分别对实时类别相似度进行判定,以确定是否将待处理货物继续储存在中转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慧物流仓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端在判定仓储货物中与待入储货物存在相同匹配项时,获取匹配货物的需求关系强度序号以及对应物流区域的物流关系强度序号,控制端对需求关系强度序号与物流关系强度序号进行对比,
若需求关系强度序号与物流关系强度序号相同,所述控制端将待入储货物储存至匹配货物对应的仓储区域;
若需求关系强度序号与物流关系强度序号不相同,所述控制端将获取匹配物流区域,对匹配物流区域的仓储情况进行判定,以确定待入储货物的储存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慧物流仓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端在判定需求关系强度序号与物流关系强度序号不相同时,在所述仓储数据库中获取与匹配货物的需求关系强度序号相同的物流关系强度序号对应的物流区域作为匹配物流区域,对匹配物流区域的仓储情况进行判定,
若匹配物流区域存在仓储货物,所述控制端将根据预设货物余量对实时货物余量进行判定,以确定是否将待入储货物储存至匹配物流区域;
若匹配物流区域不存在仓储货物,所述控制端将待入储货物储存至匹配物流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慧物流仓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端内设置有预设货物余量,控制端在判定匹配物流区域存在仓储货物时,获取匹配物流区域中仓储货物的实时货物余量,并根据预设货物余量对实时货物余量进行判定,
若实时货物余量小于等于预设货物余量,所述控制端将待入储货物储存至匹配物流区域;
若实时货物余量大于预设货物余量,所述控制端获取邻近物流区域作为匹配物流区域,重复上述对匹配物流区域的仓储情况进行判定并根据预设货物余量对实时货物余量进行判定的操作,直至实时判定次数大于标准判定次数时,控制端将待入储货物储存至中转区域;
其中,邻近物流区域表示与匹配货物的需求关系强度序号相邻的两个需求强度序号对应相同的物流关系强度序号对应的两个物流区域中,与匹配物流区域的区域中心的直角距离最小的物流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慧物流仓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端内设置有标准判定次数,控制端在判定实时货物余量大于预设货物余量时,获取实时货物余量大于预设货物余量的实时判定次数,并将标准判定次数与实时判定次数进行对比,
若实时判定次数小于等于标准判定次数,所述控制端将获取该物流区域的位置,并将待入储货物进行储存;
若实时判定次数大于标准判定次数,所述控制端将待入储货物储存至中转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慧物流仓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端内设置有标准类别相似度,控制端在判定仓储货物中与待入储货物不存在相同匹配项时,依次计算待入储货物与中转区域的各待处理货物对应的实时类别相似度,根据标准类别相似度分别对实时类别相似度进行判定,
若存在实时类别相似度大于等于标准类别相似度,所述控制端能够确定对应的实时类别相似度最大的待处理货物,将待入储货物与该待处理货物进行同类别标记,对所述中转区域的各待处理货物依次进行储存处理判定,在判定实时货物余量小于等于预设货物余量,并将任一待处理货物储存至对应的物流区域时,将所述同类别标记的待入储货物储存至该物流区域;
若不存在实时类别相似度大于等于标准类别相似度,所述控制端将待入储货物储存至中转区域,对中转区域的各待处理货物依次进行储存处理判定,以确定任一待处理货物是否继续储存在中转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慧物流仓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端内设置有标准处理周期,控制端对所述中转区域的各待处理货物依次进行储存处理判定的过程为,获取任一待处理货物的实时处理周期,根据标准处理周期对实时处理周期进行判定,
若实时处理周期大于等于标准处理周期,所述控制端将计算待处理货物的需求关系强度序号,并获取各仓储货物的需求关系强度,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对待处理货物与各仓储货物的需求关系强度值进行排序,得到待处理货物的需求关系强度序号,在所述仓储数据库中获取与待处理货物的需求关系强度序号相同的物流区域作为匹配物流区域,将该待处理货物记为待入储货物,以重复上述对匹配物流区域的仓储情况进行判定并将标准判定次数与实时判定次数进行对比的操作,直至判定实时货物余量小于等于预设货物余量时,控制端将该待处理货物储存至对应的物流区域;
若实时处理周期小于标准处理周期,所述控制端判定该待处理货物继续储存在中转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慧物流仓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库登记端能够获取所述仓储数据库储存的各物流区域中对应的仓储货物的出库频率与单次出库量,并依次根据出库频率与单次出库量计算各仓储货物的需求关系强度,按照需求关系强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将各仓储货物进行排序并标记,得到各仓储货物对应的需求关系强度序号;
其中,Xi=Fi2×(Ni+Nm)/Nm,Xi表示计算的同类货物的需求关系强度,Fi表示对应货物的出库频率,Ni表示单次出库量,Nm表示单次最大出库量。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慧物流仓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库登记端内设置有物流关系参数,出库登记端能够获取所述仓储数据库储存的各物流区域对应的出库转运时长以及出库流动距离,并计算对应区域的物流关系强度,按照物流关系强度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将各物流区域进行排序并标记,得到各物流区域对应的物流关系强度序号;
其中,Qj=Tj×L/(Sj+L),Qj表示计算的物流关系强度,Tj表示获取的出库转运时长,Sj表示获取的出库流动距离,L表示所述物流仓储库的最大边长。
CN202311491285.9A 2023-11-10 2023-11-10 一种智慧物流仓储*** Active CN1172368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91285.9A CN117236854B (zh) 2023-11-10 2023-11-10 一种智慧物流仓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91285.9A CN117236854B (zh) 2023-11-10 2023-11-10 一种智慧物流仓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36854A true CN117236854A (zh) 2023-12-15
CN117236854B CN117236854B (zh) 2024-02-02

Family

ID=89088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91285.9A Active CN117236854B (zh) 2023-11-10 2023-11-10 一种智慧物流仓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3685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64094A (zh) * 2024-02-21 2024-03-26 博诚经纬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海关用智慧仓储管理***和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9993A (zh) * 2018-01-19 2019-07-26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仓储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12278676A (zh) * 2020-07-30 2021-01-29 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物流仓储***及出入库方法
CN112766842A (zh) * 2020-12-31 2021-05-07 杭州大萝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跨境电商海外仓精准库存管理***及方法
CN115660543A (zh) * 2022-09-13 2023-01-31 西南交通大学 基于区块链的多仓储标准化集成管理***与控制方法
CN115936598A (zh) * 2022-11-11 2023-04-0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基于数字化技术的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信息化平台***
CN116051004A (zh) * 2023-03-27 2023-05-02 深圳市宏大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管理方法、***及介质
US20230139339A1 (en) * 2021-11-04 2023-05-04 Shopify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aptive product categorization
CN116415893A (zh) * 2023-04-11 2023-07-11 安徽路歌运输有限公司 一种物流仓储管理方法、***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9993A (zh) * 2018-01-19 2019-07-26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仓储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12278676A (zh) * 2020-07-30 2021-01-29 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物流仓储***及出入库方法
CN112766842A (zh) * 2020-12-31 2021-05-07 杭州大萝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跨境电商海外仓精准库存管理***及方法
US20230139339A1 (en) * 2021-11-04 2023-05-04 Shopify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aptive product categorization
CN115660543A (zh) * 2022-09-13 2023-01-31 西南交通大学 基于区块链的多仓储标准化集成管理***与控制方法
CN115936598A (zh) * 2022-11-11 2023-04-0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基于数字化技术的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信息化平台***
CN116051004A (zh) * 2023-03-27 2023-05-02 深圳市宏大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管理方法、***及介质
CN116415893A (zh) * 2023-04-11 2023-07-11 安徽路歌运输有限公司 一种物流仓储管理方法、***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AN-ZHONG YAO 等: "Dynamic features analysis for the large-scale logistics system warehouse-out operation", 《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vol. 415, pages 31 - 42, XP029071613, DOI: 10.1016/j.physa.2014.07.077 *
王杰: "A自动化立体仓库空间布局规划",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no. 2, pages 029 - 291 *
黄东宾 等: "出库量急增情景下仓储出入库排队协作模型及线性化算法", 《运筹与管理》, vol. 25, no. 5, pages 123 - 131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64094A (zh) * 2024-02-21 2024-03-26 博诚经纬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海关用智慧仓储管理***和方法
CN117764094B (zh) * 2024-02-21 2024-05-10 博诚经纬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海关用智慧仓储管理***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36854B (zh) 2024-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236854B (zh) 一种智慧物流仓储***
CN110414638B (zh) 一种基于rfid的立体仓储管理***及管理方法
CN109377047B (zh) 智能化物流监控管理***
Caserta et al. Container rehandling at maritime container terminals
US8266071B2 (en) Manifest generation and download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7272686A (zh) 物流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物流仓储***
CN113859847B (zh) 仓储盘点方法和仓储***
CN113619968A (zh) 一种自动识别的无人自动化装卸***
CN114386911A (zh) 一种物联网的智能仓储管理***
CN109544081B (zh) 物流拣选模式匹配方法及***
CN115392841A (zh) 工厂仓储全自动智能管理***及方法
CN111080137A (zh) 一种生产包装追溯***
CN112093347A (zh) 一种循环货位存储方法
CN116461891A (zh) 一种物流仓储货物存放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6645035A (zh) 基于rfid的自动化出入库信息安全智能评估***
CN113256225B (zh) 一种具有自动识别追踪货物功能的输送***
CN113822637B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集装箱物流云管理***
CN116664053B (zh) 一种商品库存管理方法
CN108257258B (zh) 适应供应链管理的散货码头装船规划方法
CN115310917B (zh) 一种入库管理方法
CN105825357B (zh) 基于物联网的托盘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881467A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仓储商品货物智能上下货控制管理***
CN111453276B (zh) 穿梭车在文献密集存储中的应用方法
CN108846622A (zh) 一种企业物流管理***
CN114372741A (zh) 一种库存管理***及库存管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