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78339A - 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78339A
CN117178339A CN202280029398.4A CN202280029398A CN117178339A CN 117178339 A CN117178339 A CN 117178339A CN 202280029398 A CN202280029398 A CN 202280029398A CN 117178339 A CN117178339 A CN 1171783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movable contact
yoke
fixed terminal
s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2939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西村司
清水阳介
朴木博则
不动孝平
张泰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1783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783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46Contact arrangements for contactors having bridging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2Ventilating; Cooling; Hea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44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blow-out magnet
    • H01H9/443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blow-out magnet using permanent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触点装置具有:第1固定端子;可动触头,其构成为与所述第1固定端子接触或者自所述第1固定端子分离;弹簧,其设于所述可动触头的下方,由金属形成;保持件,其具有底部,以所述底部位于所述弹簧的下方的方式配置;以及树脂构件,其覆盖所述保持件的所述底部的局部,所述保持件的导热系数比所述树脂构件的导热系数高,所述保持件的所述底部的上表面具有自所述树脂构件暴露的暴露部分,所述弹簧与所述底部的所述暴露部分接触。

Description

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广泛而言涉及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更详细而言,涉及具有固定端子的触点装置和具有上述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触点装置具有固定触点、可动触头、弹簧支承部以及设于可动触头和弹簧支承部之间的接触压力弹簧。可动触头与固定触点接触分离。在专利文献1的触点装置中,在可动触头与固定触点接触时,可动触头与固定触点导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1178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当在可动触头和固定触点之间流通电流时,可动触头和固定触点发热。
本公开的一个方案的触点装置具有:第1固定端子;可动触头,其构成为与所述第1固定端子接触或者自所述第1固定端子分离;弹簧,其设于所述可动触头的下方,由金属形成;保持件,其具有底部,以所述底部位于所述弹簧的下方的方式配置;以及树脂构件,其覆盖所述保持件的所述底部的局部,所述保持件的导热系数比所述树脂构件的导热系数高,所述保持件的所述底部的上表面具有自所述树脂构件暴露的暴露部分,所述弹簧与所述底部的所述暴露部分接触。
本公开的一个方案的电磁继电器:上述的触点装置;使所述可动触头与所述第1固定端子接触或者使所述可动触头自所述第1固定端子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沿着图1的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一个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一个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一个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的保持件的立体图。
图6是一个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7是一个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的磁轭的仰视图。
图8是一个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9是沿着图1的B-B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关于本公开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另外,对在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彼此共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关于共同的要素的重复的说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只是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之一。实施方式只要能够实现本公开的目的,就能够根据设计等进行各种变更。在本公开中说明的各图是示意性的图,各图中的各构成要素的大小和厚度各自之比不限于一定反映实际的尺寸比。另外,表示各方向的箭头是一例,并不旨在限定电磁继电器1的使用时的方向。此外,附图中的表示各方向的箭头只是为了进行说明而标记的,并不伴有实体。
(1)概要
参照图1、图2、图4及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的概要。图1所示的电磁继电器1例如配备于电动车辆。电磁继电器1例如对从电动车辆的电源向马达的电流的供给的有无进行切换。
如图2所示,电磁继电器1具有触点装置10和电磁体装置7。触点装置10具有固定端子部2、可动触头3、保持件60、树脂构件64以及弹簧65。固定端子部2具有第1固定端子21和第2固定端子22,该第1固定端子21具有第1固定触点211,该第2固定端子22具有第2固定触点221。此外,可动触头3具有第1可动触点31和第2可动触点32。可动触头3能够在第1可动触点31与第1固定触点211接触且第2可动触点32与第2固定触点221接触的闭合位置和第1可动触点31自第1固定触点211分离且第2可动触点32自第2固定触点221分离的断开位置之间移动。
如图4所示,保持件60具有底部62。底部62具有暴露部分621,该暴露部分621是自树脂构件64暴露的部分。详细结构见后述,暴露部分621位于底部62的上表面中的、第1突出部641和第2突出部642之间。弹簧65在上下方向上配置于保持件60和可动触头3之间,与保持件60的暴露部分621和可动触头3接触。
在此,本实施方式的保持件60例如由SUS304等金属形成。因而,保持件60的导热系数比树脂构件64的导热系数高。由于弹簧65的下端与保持件60的暴露部分621接触,因此例如与弹簧65的下端仅与树脂构件接触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触点装置10的散热性能。并且,由于本实施方式的暴露部分621是金属,因此与弹簧65的下端仅与树脂构件接触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触点装置10的耐热性和耐久性。
(2)详细结构
以下,参照图2~图9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的详细结构。
另外,将与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这两个方向正交的方向规定为前后方向。不过,本公开的“左右方向”仅指第1固定端子21和第2固定端子22排列的方向。本公开的“上下方向”仅指可动触头3的移动方向。本公开的“前后方向”仅指与第1固定端子21和第2固定端子22排列的方向和可动触头3的移动方向这两个方向正交的方向。本公开的“左右方向”、“上下方向”以及“前后方向”的记载并非旨在限定触点装置10和电磁继电器1的使用方向。
此外,将从第1固定触点211朝向第1可动触点31的方向规定为“下方”,将从第1可动触点31朝向第1固定触点211的方向规定为“上方”。将从第1固定端子21朝向第2固定端子22的方向规定为“右方”,将从第2固定端子22朝向第1固定端子21的方向规定为“左方”。
附图等中的表示左右、上下、前后的箭头分别只是为了进行说明而标记的,并不伴有实体。
也就是说,在本公开中,使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表示方向的用语进行说明,但这些用语只是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并不由此限定本公开。例如在将本公开的电磁继电器1倾斜地设置的情况下,存在实际使用的状态下的电磁继电器1的方向与在本公开中说明的电磁继电器1的方向不同的情况。
(2.1)电磁继电器的构成要素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具有触点装置10和电磁体装置7。电磁体装置7使可动触头3与固定端子部2接触分离。更具体而言,电磁体装置7进行将可动触头3的位置切换为闭合位置的动作和将可动触头3的位置切换为断开位置的动作中的至少一动作。本实施方式的电磁体装置7具有线圈71,例如,在线圈71被通电时,在线圈71的电磁作用下,将可动触头3的位置从断开位置切换为闭合位置。此外,电磁体装置7具有回位弹簧75,在线圈71成为未被通电的状态时,在回位弹簧75的弹簧力的作用下,将可动触头3的位置从闭合位置切换为断开位置。
电磁继电器1还具有外壳8。外壳8收纳触点装置10和电磁体装置7。
外壳8具有第1基体81和第2基体82。第1基体81形成为在下表面具有开口部的箱状。第2基体82形成为在上表面具有开口部的箱状。第1基体81和第2基体82在各自的开口部的周缘部结合。
(2.2)触点装置的构成要素
如图2所示,触点装置10具有固定端子部2、可动触头3、磁屏蔽件4、壳体51、连结体52、两个永久磁体53、两个架桥部54、遮蔽构件55、保持件60、磁轭61、树脂构件64以及弹簧65。
(2.3)固定端子部
如上所述,固定端子部2具有第1固定端子21和第2固定端子22。第1固定端子21和第2固定端子22在左右方向上排列,第2固定端子22位于第1固定端子21的右方。第1固定端子21和第2固定端子22由铜等导电性材料形成。第1固定端子21和第2固定端子22贯穿第1基体81和壳体51地配置。第1固定端子21和第2固定端子22以其上端自壳体51的上表面和第1基体81的上表面突出的状态通过钎焊与壳体51接合。
第1固定端子21的形状是具有下表面的圆筒状。第1固定触点211形成于第1固定端子21的下端。另外,第1固定触点211也可以安装于第1固定端子21的下端。第2固定端子22的形状是具有下表面的圆筒状。第2固定触点221形成于第2固定端子22的下端。另外,第2固定触点221也可以安装于第2固定端子22的下端。
(2.4)可动触头
可动触头3例如由铜等导电性材料形成。此外,可动触头3由非磁性材料形成。如图4所示,可动触头3具有可动触头主体30、第1可动触点31、第2可动触点32以及中央部33。可动触头主体30形成为平板状。可动触头主体30的厚度方向是上下方向。可动触头主体30的长度方向是左右方向。
第1可动触点31形成于可动触头主体30的上表面中的左端部。即,本实施方式的第1可动触点31是可动触头主体30的上表面的局部。另外,第1可动触点31也可以安装于可动触头主体30的上表面中的左端部。第1可动触点31在上下方向上与第1固定触点211相对。更具体而言,第1可动触点31位于第1固定触点211(参照图2)的下方。
第2可动触点32形成于可动触头主体30的上表面中的右端部。即,本实施方式的第2可动触点32是可动触头主体30的上表面的局部。另外,第2可动触点32也可以安装于可动触头主体30的上表面中的右端部。第2可动触点32在上下方向上与第2固定触点221相对。更具体而言,第2可动触点32位于第2固定触点221(参照图2)的下方。
中央部33是可动触头主体30的上表面中的、前后左右方向上的中心及中心的周边部分。中央部33是可动触头主体30的上表面中的、例如由图4所示的单点划线包围的部分。
在可动触头3处于断开位置时,第1固定端子21和第2固定端子22是未导通的状态。在可动触头3处于闭合位置时(参照图2),第1固定端子21和第2固定端子22是借助可动触头3导通的状态。
如图2所示,可动触头3还具有自可动触头主体30的下表面突出的第1突起34和第2突起35。第1突起34和第2突起35沿着左右方向排列,第2突起35位于第1突起34的右方。
(2.5)磁屏蔽件
磁屏蔽件4例如由电磁软铁或SPCC(Steel Plate Cold Commercial)等磁性材料形成。磁屏蔽件4的导磁率比可动触头3的导磁率高。
如图4所示,磁屏蔽件4具有第1屏蔽部41、第2屏蔽部42以及两个连结部43。第1屏蔽部41和第2屏蔽部42沿着左右方向排列,第2屏蔽部42位于第1屏蔽部41的右方。第1屏蔽部41是长方形状的板状。第1屏蔽部41的左端朝向下方弯折。第2屏蔽部42是长方形状的板状。第2屏蔽部42的右端朝向下方弯折。
第1屏蔽部41配置于第1可动触点31的下方。第2屏蔽部42配置于第2可动触点32的下方。第1屏蔽部41具有嵌合孔44。第2屏蔽部42具有嵌合孔45。通过可动触头3的第1突起34(参照图2)***到嵌合孔44,可动触头3的第2突起35(参照图2)***到嵌合孔45,从而磁屏蔽件4与可动触头3结合。
磁屏蔽件4与可动触头3接触。更详细而言,第1屏蔽部41的上表面和第2屏蔽部42的上表面与可动触头主体30的下表面接触。
两个连结部43在前后方向上彼此相对。两个连结部43在左右方向上具有长度。两个连结部43的左端部与第1屏蔽部41相连,两个连结部43的右端部与第2屏蔽部42相连。两个连结部43中的一者自第1屏蔽部41的前端部和第2屏蔽部42的前端部向上突出地设置。两个连结部43中的另一者自第1屏蔽部41的后端部和第2屏蔽部42的后端部向上突出地设置。
磁屏蔽件4具有贯通孔46。贯通孔46设于第1屏蔽部41和第2屏蔽部42之间。后述的弹簧65穿过贯通孔46。
(2.6)保持件
如图5所示,保持件60具有底部62和一对侧板63。
底部62是矩形状的板状。底部62具有暴露部分621。暴露部分621是在底部62的上表面被树脂构件64的第1突出部641和第2突出部642(参照图6)覆盖时自树脂构件64暴露的部分。暴露部分621例如是被图5中的双点划线L1和双点划线L2夹着的环状的部分。此外,底部62具有第1孔622和多个(在图5的例子中是6个)第2孔623。第1孔622是形成在底部62的前后左右方向的中央的圆孔。6个第2孔623是形成在以第1孔622为中心的圆周上的圆孔。第1孔622和6个第2孔623是要被树脂构件64堵塞的孔。
一对侧板63中的一者自底部62的前端的左部分和右部分向上方突出,一对侧板63中的另一者自底部62的后端的左部分和右部分向上方突出。一对侧板63的上端位于比可动触头3(参照图2)的上表面靠上方的位置。一对侧板63的上端与磁轭61(参照图2)焊接。
本实施方式的保持件60由非磁性的金属材料形成。非磁性的金属材料例如是SUS304等奥氏体系不锈钢、铝。通常来讲,金属材料的导热系数比树脂的导热系数高,因此能够提高暴露部分621的散热性能。
此外,保持件60由单一的构件形成。更具体而言,底部62和一对侧板63通过对一张非磁性的金属材料进行弯折加工而形成。通过保持件60由单一的构件形成,从而热易于从底部62向一对侧板63释放。也就是说,通过保持件60由单一的构件形成,从而能够提高暴露部分621的散热性能。
(2.7)树脂构件
接着,参照图4和图6说明树脂构件64。树脂构件64例如由合成树脂形成。如图4所示,树脂构件64以覆盖保持件60的底部6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局部的方式与保持件60一体地形成。树脂构件64保持保持件60。如图6所示,树脂构件64具有基部640、第1突出部641和第2突出部642、以及结合部643。
基部640的形状是具有上表面的圆筒状。结合部643自基部640的前后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的周围向下方突出。结合部643的形状是筒状,与轴78(参照图2)结合。
第1突出部641自基部640的前后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向上方突出,穿过底部62的第1孔622而相对于底部62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第1突出部641在从上方俯视时以覆盖底部62的上表面的局部的方式呈圆形状扩展。如图6所示,第1突出部641的截面形状是字母T状。此外,第1突出部641在从上方俯视时被弹簧65包围。换言之,第1突出部641在前后左右方向上被弹簧65包围。进一步换言之,第1突出部641位于弹簧65的中空部分。
第2突出部642自基部640向上方突出,穿过底部62的6个第2孔623(参照图5)和底部62的周围而相对于底部62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
如图4所示,在从上方俯视时,第2突出部642的形状是内周为圆形状的环状。第2突出部642具有凹部641a(参照图6),凹部641a的内周与第1突出部641的外周同心,第2突出部642的内周的直径比第1突出部641的外周的直径大。在第1突出部641的外周和第2突出部642的内周之间,底部62的暴露部分621暴露,暴露部分621是环状。
(2.8)弹簧
弹簧65例如是由金属形成的压缩螺旋弹簧。弹簧65设于可动触头3的下方且设于保持件60的底部62的上方。弹簧65穿过磁屏蔽件4的贯通孔46。弹簧65以使伸缩方向朝向上下方向的状态配置于底部62的暴露部分621和可动触头3之间。更具体而言,弹簧65的下端与底部62的暴露部分621接触,弹簧65的上端与可动触头3接触。可动触头3被夹在弹簧65和磁轭61之间。弹簧65作为对可动触头3施加向上的弹簧力的接触压力弹簧发挥功能。
(2.9)磁轭
磁轭61由磁性材料形成。磁性材料的一例是电磁软铁或SPCC(Steel Plate ColdCommercial)等。磁轭61的形状是长方体状。磁轭61具有突出部611(参照图7)和凹部612。凹部612形成在磁轭61的上表面的前后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向下方凹陷。在从上方俯视时,凹部612的形状是圆形状。
如图7所示,突出部611以自磁轭61的下表面的前后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向下方突出的方式形成。在从下方仰视时,突出部611的形状是圆形状。在上下方向上,突出部611的至少局部与凹部612重叠。此外,在上下方向上,突出部611的至少局部与轴78(参照图2)重叠。此外,突出部611在上下方向上与可动触头3的中央部33(参照图4)相对。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突出部611的下表面与可动触头3的上表面(中央部33)平行。
本实施方式的突出部611在磁轭61和可动触头3向下方移动时与可动触头3的中央部33(参照图4)接触。在以往的触点装置中,在磁轭和可动触头向下方移动时,存在磁轭的下表面的左端或右端与可动触头接触而使可动触头摆动的情况。在此,“摆动”包含第1可动触点移动至比第2可动触点靠上方的位置的情况和第1可动触点移动至比第2可动触点靠下方的位置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10中,在可动触头3向下方移动时,磁轭61的突出部611(参照图7)与可动触头3的中央部33接触,从而能够减少可动触头3的摆动。
如上所述,磁轭61与保持件60的一对侧板63的上端焊接。磁轭61位于比可动触头3的上表面靠上方的位置。如图8所示,在磁轭61和一对侧板63之间存在两个焊接轨迹A1、A2。位于磁轭61的后端的焊接轨迹A1在左右方向上沿着磁轭61的上端的边缘。此外,位于磁轭61的前端的焊接轨迹A2在左右方向上沿着磁轭61的下端的边缘。
如图2所示,磁轭61位于比可动触头3的上表面靠上方的位置。若在可动触头3与第1固定触点211及第2固定触点221(参照图2)相互接触时流通电流,则由于该电流而在可动触头3与第1固定触点211及第2固定触点221之间作用电磁排斥力。
磁轭61与磁屏蔽件4的两个连结部43(参照图4)相对。由此,由磁轭61和磁屏蔽件4形成包围可动触头3的磁路。若在第1可动触点31及第2可动触点32与第1固定触点211及第2固定触点221相互接触时流通电流,则在磁轭61和磁屏蔽件4之间产生由磁力产生的吸引力。由此,可动触头3自第1固定触点211和第2固定触点221分离的动作受到限制。因此,能够降低在可动触头3与第1固定触点211及第2固定触点221之间产生电弧的可能性。
(2.10)壳体
接着,参照图2说明壳体51。壳体51的材料是陶瓷等耐热性材料。壳体51的形状是下表面开口的箱状。壳体51的内部的空间是收纳第1固定触点211、第2固定触点221以及可动触头3的收纳室510。即,触点装置10具有收纳室510。在收纳室510封入有氢等灭弧气体。另外,收纳室510也可以不被密闭,也可以与外部环境相连通。
(2.11)连结体
连结体52的形状是矩形框状。连结体52通过钎焊与壳体51接合。而且,连结体52通过焊接与电磁体装置7所具有的轭铁74接合。由此,连结体52将壳体51和轭铁74连结。
(2.12)两个永久磁体
如图2和图3所示,两个永久磁体53配置并固定于壳体51的外表面和外壳8的内表面之间。两个永久磁体53沿着左右方向排列。两个永久磁体53中的一者(第1磁体)配置于第1可动触点31的左前方。此外,两个永久磁体53中的另一者(第2磁体)配置于第2可动触点32的右前方。两个永久磁体53在左右方向上与磁屏蔽件4的至少局部重叠。
两个永久磁体53的异极彼此相对。例如,左侧的永久磁体53(第1磁体)的N极朝向右,右侧的永久磁体53(第2磁体)的S极朝向左。两个永久磁体53对在左右方向上被两个永久磁体53夹着的空间施加沿着左右方向的磁场。此外,上述磁场也分布于可动触头3的周围(例如可动触头3的前方)。
(2.13)两个架桥部
接着,参照图2、图3说明两个架桥部54。两个架桥部54由磁性材料形成。在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各架桥部54的形状是字母U状。两个架桥部54中的一者配置于可动触头3的前方,另一者配置于可动触头3的后方。此外,两个架桥部54中的一者在左右方向上与两个永久磁体53分别相对。两个架桥部54配置为架设于两个永久磁体53之间。而且,两个架桥部54中的一者保持两个永久磁体53。两个架桥部54与两个永久磁体53一同形成环状的磁路。
(2.14)遮蔽构件
遮蔽构件55具有电绝缘性。遮蔽构件55的材料例如是陶瓷或合成树脂。遮蔽构件55收纳于壳体51的收纳室510。
在触点装置10中,在可动触头3从闭合位置向断开位置移动时,存在在第1可动触点31与第1固定触点211之间及第2可动触点32与第2固定触点221之间产生电弧的情况。通过配置遮蔽构件55来限制电弧伸长的范围。
(2.15)电磁体装置
如图2所示,电磁体装置7具有线圈71、线圈架72、可动铁心73、轭铁74、回位弹簧75、圆筒构件76以及衬套77。此外,电磁体装置7具有与线圈71的两端连接的一对线圈端子T1(参照图3)。各线圈端子T1的材料是铜等导电性材料。
线圈架72例如由合成树脂形成。线圈架72具有第1凸缘部721、第2凸缘部722以及圆筒部723。在圆筒部723卷绕有线圈71。第1凸缘部721从圆筒部723的上端向圆筒部723的径向上的外方延伸。第2凸缘部722从圆筒部723的下端向圆筒部723的径向上的外方延伸。
圆筒构件76的形状是具有下表面的圆筒状。圆筒构件76收纳于线圈架72的圆筒部723。
可动铁心73由磁性材料形成。可动铁心73的形状是圆筒状。可动铁心73收纳于圆筒构件76。在可动铁心73的内侧,轴78穿过,可动铁心73和轴78连结在一起。在可动铁心73形成有自其上表面向下凹陷的凹部731。
轭铁74形成当线圈71通电时由线圈71产生的磁通通过的磁路的至少局部。轭铁74具有第1轭铁741、第2轭铁742以及两个第3轭铁743。第1轭铁741、第2轭铁742以及两个第3轭铁743形成为板状。
第1轭铁741在上下方向上配置于可动触头3和线圈71之间。第1轭铁741与线圈架72的第1凸缘部721的上表面接触。第1轭铁741的形状是矩形板状。在第1轭铁741的中央部形成有贯穿孔744。轴78穿过贯穿孔744。
第2轭铁742与线圈架72的第2凸缘部722的下表面接触。两个第3轭铁743中的一者从第2轭铁742的左端向第1轭铁741延伸。两个第3轭铁743中的另一者从第2轭铁742的右端向第1轭铁741延伸。
回位弹簧75例如是压缩螺旋弹簧。回位弹簧75的伸缩方向(上下方向)的第1端与第1轭铁741接触,第2端与可动铁心73的凹部731的底面接触。回位弹簧75对可动铁心73施加弹簧力,使可动铁心73向下移动。
轴78的形状是圆棒状。轴78的轴向沿着上下方向。轴78的上端与树脂构件64的结合部643(参照图6)结合。轴78的下端与可动铁心73结合。在可动铁心73沿着上下方向移动时,轴78、树脂构件64、保持件60、保持于保持件60的可动触头3、以及磁轭61一起沿着上下方向移动。即,轴78使可动触头3与第1固定触点211及第2固定触点221接触分离。
衬套77由磁性材料形成。衬套77的形状是圆筒状。衬套77配置于线圈架72的内周面和圆筒构件76的外周面之间。衬套77与可动铁心73和轭铁74一同形成当线圈71通电时产生的磁通通过的磁路。
在线圈71通电时,由线圈71产生的磁通通过上述磁路,因此可动铁心73以上述磁路的磁阻变小的方式移动。具体而言,在线圈71通电时,可动铁心73向上方移动,以填充第1轭铁741和可动铁心73之间的间隙。更详细而言,欲使可动铁心73向上移动的电磁力大于回位弹簧75将可动铁心73向下按压的力(弹簧力),因此可动铁心73向上移动。随之,轴78、保持件60以及可动触头3向上方移动。因此,可动触头3移动到闭合位置。利用弹簧65的弹簧力,确保可动触头3与第1固定触点211、第2固定触点221之间的接触压力。
在线圈71从通电的状态变为未通电的状态时,使可动铁心73向上移动的电磁力消失,因此可动铁心73由于回位弹簧75的弹簧力而向下方移动。随之,轴78、保持件60以及可动触头3向下方移动。因此,可动触头3移动到断开位置。
(2.16)电弧的行为
在可动触头3从闭合位置向断开位置移动时,存在在第1可动触点31与第1固定触点211之间及第2可动触点32与第2固定触点221之间产生电弧的情况。
如图9所示,在前后方向上,两个永久磁体53的宽度为壳体51的外形的宽度的一半以下。此外,两个永久磁体53的后端位于比壳体51(可动触头3)的前后方向的中心靠前方的位置。两个永久磁体53对可动触头3的前方的空间及其周边施加沿着左右方向的磁场。在第1可动触点31和第1固定触点211之间产生的电弧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例如被向箭头A3的方向(左后方)拉伸。此外,在第2可动触点32和第2固定触点221之间产生的电弧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例如被向箭头A4的方向(右前方)拉伸。通过将第1磁体531配置于第1可动触点31的左前方,将第2磁体532配置于第2可动触点32的右前方,从而如图9所示,能够沿着前后左右方向上的倾斜方向拉伸电弧。即,通过将第1磁体531配置于第1可动触点31的左前方,将第2磁体532配置于第2可动触点32的右前方,从而与沿着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拉伸电弧的情况相比,能够将电弧拉伸得更长,能够提高灭弧性能。
也就是说,第1磁体531和第2磁体532与保持件60的侧板63的位置关系如下。保持件60的两个侧板63彼此相对,前方的侧板63位于第1磁体531和第2磁体532之间,第1磁体531和第2磁体532位于距前方的侧板63的距离比距后方的侧板63的距离近的位置。
(3)作用效果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具有触点装置10和电磁体装置7。触点装置10具有固定端子部2(第1固定端子21;第2固定端子22)、可动触头3、弹簧65、树脂构件64以及保持件60。弹簧65的上端与可动触头3接触,弹簧65的下端与保持件60的暴露部分621接触。保持件60的导热系数比树脂构件64的导热系数高。此外,电磁体装置7使可动触头3与固定端子部2接触分离。例如与弹簧65的下端仅与树脂构件64接触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触点装置10的散热性能。
此外,保持件60由金属形成。通常来讲,金属的导热系数比树脂等的导热系数高,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触点装置10的散热性能。此外,例如与保持件60由树脂形成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保持件60的耐热性能和耐久性能。
此外,弹簧65是螺旋弹簧,暴露部分621的形状是环状。通过使弹簧65和暴露部分621的形状一致,从而弹簧65与暴露部分621的接触面积变大,能够易于从弹簧65向暴露部分621释放热。
此外,树脂构件64具有基部640和第1突出部641。第1突出部641自基部640向上方突出。第1突出部641位于弹簧65的中空部分。由于第1突出部641位于弹簧65的中空部分,因此能够减少弹簧65的错位的产生。
此外,触点装置10具有磁轭61。磁轭61设于可动触头3的上方。磁轭61与保持件60的两个焊接轨迹A1、A2在左右方向上沿着磁轭61的边缘。由于磁轭61与保持件60沿着磁轭61的边缘焊接,因此例如同磁轭61与保持件60局部地焊接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磁轭61与保持件60的接合强度。
此外,保持件60由单一的构件形成。与底部62例如由两个底板形成的情况相比,弹簧65与底部62的接触面积变大,能够更加易于从弹簧65向底部62释放热。
此外,磁轭61构成为与可动触头3一同沿着上下方向移动。磁轭61具有突出部611。突出部611朝向可动触头3突出。例如在磁轭61向下方移动时,突出部611最先与可动触头3接触,因此能够减少由于磁轭61的角与可动触头3接触而产生的可动触头3的摆动。
此外,可动触头3向上方移动而与固定端子部2接触,向下方移动而自固定端子部2分离。在可动触头3向下方移动时,磁轭61的突出部611与可动触头3接触。在磁轭61向下方移动时,突出部611最先与可动触头3接触,因此能够减少由于磁轭61的角与可动触头3接触而产生的可动触头3的摆动。
此外,触点装置10具有轴78(可动轴)。轴78使可动触头3与固定端子部2接触分离。磁轭61的突出部611的至少局部在上下方向上与可动轴重叠。可动触头3的重心通常处于在上下方向上轴78与可动触头3重叠的部分。例如在磁轭61和可动触头3向下方移动时,磁轭61的突出部611最先与可动触头3的重心附近接触,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可动触头3的摆动。
此外,触点装置10具有两个永久磁体53(第1磁体531、第2磁体532)。此外,固定端子部2具有第1固定端子21和第2固定端子22。第1固定端子21具有第1固定触点211。第2固定端子22位于第1固定端子21的右方,具有第2固定触点221。此外,可动触头3具有第1可动触点31和第2可动触点32。第1可动触点31位于第1固定触点211的下方。第2可动触点32位于第2固定触点221的下方。第1磁体531位于第1可动触点31的左前方。第2磁体532位于第2可动触点32的右前方。通过将有时在第1可动触点31和第2可动触点32分别自第1固定触点211和第2固定触点221分离时产生的电弧沿着前后左右方向上的倾斜方向拉伸,从而能够提高灭弧性能。
(4)变形例
上述实施方式只是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之一。上述实施方式只要能够实现本公开的目的,就能够根据设计等进行各种变更。
保持件60可以优选由导热系数比树脂构件64的导热系数高的高导热性树脂形成。
此外,保持件60优选由单一的构件形成,但不需要必须由单一的构件形成。例如也可以是,底部62由金属形成,一对侧板63由树脂形成。
此外,保持件60并非必须一体地形成。例如也可以是对保持件60的前后方向的中心沿着左右方向一分为二而得到的一对保持件。此外,也可以是对保持件60的左右方向的中心沿着前后方向一分为二而得到的一对保持件。
两个永久磁体53也可以位于可动触头3的后方。即,也可以是,两个永久磁体53中的一者(第1磁体531)位于第1可动触点31的左后方。此外,也可以是,两个永久磁体53中的另一者(第2磁体532)位于第2可动触点32的右后方。
永久磁体53的个数并不限定于两个,也可以是一个或三个以上。
(总结)
像以上说明的那样,第1方式的触点装置10具有:第1固定端子21;可动触头3,其构成为与第1固定端子21接触或者自第1固定端子21分离;弹簧65,其设于可动触头3的下方,由金属形成;保持件60,其具有底部62,以底部62位于弹簧65的下方的方式配置;以及树脂构件64,其覆盖保持件的底部62的局部。保持件60的导热系数比树脂构件64的导热系数高,保持件60的底部62的上表面具有自树脂构件64暴露的暴露部分621,弹簧65与底部62的暴露部分621接触。
根据该方式,例如与弹簧65的下端仅与树脂构件64接触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触点装置10的散热性能。
在第2方式的触点装置10中,保持件60由金属形成。
根据该方式,通常来讲,金属的导热系数比树脂等的导热系数高,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触点装置10的散热性能。此外,例如与保持件60由树脂形成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保持件60的耐热性能和耐久性能。
在第3方式的触点装置10中,弹簧65是螺旋弹簧。暴露部分621的形状是环状。
根据该方式,弹簧65与暴露部分621的接触面积变大,能够易于从弹簧65向暴露部分621释放热。
在第4方式的触点装置10中,弹簧65是螺旋弹簧,树脂构件64具有:基部640;以及第1突出部641,其自基部640朝向上方突出。第1突出部641在从上方观察时配置于弹簧65的内侧。
根据该方式,第1突出部641位于弹簧65(螺旋弹簧)的内侧,因此能够减少螺旋弹簧的错位的产生。
第5方式的触点装置10还具有设于可动触头3的上方的磁轭61,保持件60还具有由底部62相连的两个侧板63,磁轭61与两个侧板63分别焊接,磁轭61与一个侧板63的焊接轨迹A1沿着磁轭61的与一个侧板63相对的边缘延伸,磁轭61与另一个侧板63的焊接轨迹A2沿着磁轭61的与另一个侧板63相对的边缘延伸。
根据该方式,磁轭61与保持件60沿着磁轭61的边缘焊接,因此能够提高磁轭61与保持件60的接合强度。
在第6方式的触点装置10中,还具有设于可动触头3的上方的磁轭61,磁轭61构成为与可动触头3一同沿着上下方向移动,磁轭61具有朝向可动触头3突出的突出部611。
根据该方式,例如在磁轭61向下方移动时,突出部611最先与可动触头3接触,因此能够减少由于磁轭61的角与可动触头3接触而产生的可动触头3的摆动。
在第7方式的触点装置10中,保持件60通过将单一的构件弯折而形成。
根据该方式,与底部62例如由两个底板形成的情况相比,弹簧65与底部62的接触面积变大,能够更加易于从弹簧65向底部62释放热。
在第8方式的触点装置中,第1固定端子21设于可动触头3的上方,可动触头3在向上方移动时与第1固定端子21接触,可动触头3在向下方移动时自第1固定端子21分离,在可动触头3向下方移动时,磁轭61的突出部611与可动触头3接触。
根据该方式,在磁轭61向下方移动时,突出部611最先与可动触头3接触,因此能够减少由于磁轭61的角与可动触头3接触而产生的可动触头3的摆动。
第9方式的触点装置10还具有使可动触头3与第1固定端子21接触或者使可动触头3自第1固定端子21分离的轴78,在从上方观察时,轴78以与所述磁轭的突出部611重叠的方式配置。
根据该方式,突出部611的至少局部与可动轴(轴78)重叠,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可动触头3的摆动。
第10方式的触点装置10还具有:第1磁体531;第2磁体532,其配置为该第2磁体532和第1磁体531的异极相对;以及第2固定端子22,保持件60还具有两个侧板63,底部62与两个侧板63连接,两个侧板63彼此相对,一个侧板63位于第1磁体531和第2磁体532之间,第1磁体531和第2磁体532分别位于距一个侧板63的距离比距另一个侧板63的距离近的位置。
根据该方式,通过将在第1可动触点31自第1固定触点211分离时产生的电弧或者第2可动触点32自第2固定触点221分离时产生的电弧沿着前后左右方向上的倾斜方向拉伸,从而能够提高灭弧性能。
第1方式以外的结构对于触点装置10而言不是必需的结构,能够适当省略。
第11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具有:第1方式~第10方式中任一个方式的触点装置10;以及电磁体装置7。电磁体装置7使可动触头3与第1固定端子21接触或者使可动触头3自第1固定端子21分离。
根据该方式,在触点装置10中,例如与弹簧65的下端仅与树脂构件64接触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触点装置10的散热性能。
附图标记说明
1、电磁继电器;10、触点装置;21、第1固定端子;211、第1固定触点;22、第2固定端子;221、第2固定触点;3、可动触头;30、可动触头主体;31、第1可动触点;32、第2可动触点;531、第1磁体;532、第2磁体;60、保持件;61、磁轭;611、突出部;62、底部;621、暴露部分;622、第1孔;623、第2孔;63、侧板;64、树脂构件;640、基部;641、第1突出部;642、第2突出部;65、弹簧;75、回位弹簧;7、电磁体装置;75、回位弹簧;78、轴;A1、A2、焊接轨迹。

Claims (11)

1.一种触点装置,其中,
该触点装置具有:
第1固定端子;
可动触头,其构成为与所述第1固定端子接触或者自所述第1固定端子分离;
弹簧,其设于所述可动触头的下方,由金属形成;
保持件,其具有底部,以所述底部位于所述弹簧的下方的方式配置;以及
树脂构件,其覆盖所述保持件的所述底部的局部,
所述保持件的导热系数比所述树脂构件的导热系数高,
所述保持件的所述底部的上表面具有自所述树脂构件暴露的暴露部分,
所述弹簧与所述底部的所述暴露部分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装置,其中,
所述保持件由金属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点装置,其中,
所述弹簧是螺旋弹簧,
所述暴露部分的形状是环状。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其中,
所述弹簧是螺旋弹簧,
所述树脂构件具有:
基部;以及
突出部,其自所述基部朝向上方突出,
所述突出部在从上方观察时配置于所述螺旋弹簧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其中,
该触点装置还具有设于所述可动触头的上方的磁轭,
所述保持件还具有由所述底部相连的第1侧板和第2侧板,
所述磁轭与所述第1侧板及所述第2侧板焊接,
所述磁轭与所述第1侧板的焊接轨迹沿着所述磁轭的与所述第1侧板相对的第1边缘延伸,
所述磁轭与所述第2侧板的焊接轨迹沿着所述磁轭的与所述第2侧板相对的第2边缘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其中,
该触点装置还具有设于所述可动触头的上方的磁轭,
所述磁轭构成为与所述可动触头一同沿着上下方向移动,
所述磁轭具有朝向所述可动触头突出的突出部。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其中,
所述保持件通过将单一的构件弯折而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点装置,其中,
所述第1固定端子设于所述可动触头的上方,
所述可动触头在向上方移动时与所述第1固定端子接触,所述可动触头在向下方移动时自所述第1固定端子分离,
在所述可动触头向下方移动时,所述磁轭的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可动触头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触点装置,其中,
该触点装置还具有使所述可动触头与所述第1固定端子接触或者使所述可动触头自所述第1固定端子分离的可动轴,
在从上方观察时,所述可动轴以与所述磁轭的所述突出部重叠的方式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其中,
该触点装置还具有:
第1磁体;
第2磁体,其配置为该第2磁体和所述第1磁体的异极相对;以及
第2固定端子,
所述保持件还具有第1侧板和第2侧板,
所述底部与所述第1侧板及所述第2侧板连接,
所述第1侧板和所述第2侧板彼此相对,
所述第1侧板位于所述第1磁体和所述第2磁体之间,
所述第1磁体和所述第2磁体分别位于距所述第1侧板的距离比距所述第2侧板的距离近的位置。
11.一种电磁继电器,其中,
该电磁继电器具有:
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以及
电磁体装置,其使所述可动触头与所述第1固定端子接触或者使所述可动触头自所述第1固定端子分离。
CN202280029398.4A 2021-04-28 2022-03-28 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 Pending CN11717833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76778 2021-04-28
JP2021076778A JP2022170571A (ja) 2021-04-28 2021-04-28 接点装置及び電磁継電器
PCT/JP2022/014792 WO2022230516A1 (ja) 2021-04-28 2022-03-28 接点装置及び電磁継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78339A true CN117178339A (zh) 2023-12-05

Family

ID=83847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29398.4A Pending CN117178339A (zh) 2021-04-28 2022-03-28 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4333016A1 (zh)
JP (1) JP2022170571A (zh)
CN (1) CN117178339A (zh)
WO (1) WO202223051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10165A (ja) * 2012-12-03 2014-06-12 Panasonic Corp 接点装置
JP6528271B2 (ja) * 2015-04-13 2019-06-1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および電磁継電器
CN105070591A (zh) * 2015-07-20 2015-11-18 昆山国力真空电器有限公司 密封型直流接触器
JP6726869B2 (ja) 2019-04-24 2020-07-2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および電磁継電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30516A1 (ja) 2022-11-03
EP4333016A1 (en) 2024-03-06
JP2022170571A (ja) 2022-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76760B2 (en) Contact device
JP3321963B2 (ja) プランジャ型電磁継電器
KR101354405B1 (ko) 전자계전기 및 전자계전기의 제조방법
CN107527769B (zh) 电磁铁装置以及搭载了该电磁铁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JP5727860B2 (ja) 電磁接触器
CN210136823U (zh) 直流继电器
JP2006310247A (ja) 電磁開閉装置
JP5727861B2 (ja) 電磁接触器
JP2016072021A (ja) 接点装置
CN111406300A (zh) 电磁继电器、电气设备以及电气设备用机壳
JP2022141412A (ja) 電磁継電器
JP2020087567A (ja) 電磁石装置、及び電磁継電器
CN107527768B (zh) 电磁铁装置以及搭载了该电磁铁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JP5549642B2 (ja) 継電器
US20210358707A1 (en) Contact point device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WO2019103061A1 (ja) 接点装置、及び電磁継電器
JP6551339B2 (ja) 電磁継電器
US11387063B2 (en) Contact point device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WO2022123873A1 (ja) 接点装置及び電磁継電器
KR20180037902A (ko) 전자 계전기
JP7313168B2 (ja) 電磁継電器
CN117178339A (zh) 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
JP6011267B2 (ja) 電磁継電器
JP2021144957A (ja) 電磁継電器
JP6964252B2 (ja) 接点装置、及び電磁継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