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35457A - 伸缩组件、驱动马达、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伸缩组件、驱动马达、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35457A
CN117135457A CN202310402798.1A CN202310402798A CN117135457A CN 117135457 A CN117135457 A CN 117135457A CN 202310402798 A CN202310402798 A CN 202310402798A CN 117135457 A CN117135457 A CN 1171354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arrier
assembly according
slider
mag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0279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135457B (zh
Inventor
夏太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0279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35457B/zh
Publication of CN1171354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354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1354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354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2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 H04N23/685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 H04N23/687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by shifting the lens or sensor posi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16M11/06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 F16M11/12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in more than one dir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16Details concerning attachment of head-supporting legs, with or without actuation of locking member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18Heads with mechanism for moving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5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 G02B13/006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having a beam-folding prism or mirro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1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 G02B7/1805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for pris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2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7Bodies with reflectors arranged in beam forming the photographic image, e.g. for reducing dimensions of camera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5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functional features of a camer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伸缩组件、驱动马达、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涉及制动技术领域,当该伸缩组件使用在驱动马达中时,伸缩组件的从动件相对于第一载体移动,从而当从动件移动至与第一载体抵接配合时,有利于对第一载体的止停制动;当从动件移动至与第一载体脱离配合时,从而有利于第一载体的转动。

Description

伸缩组件、驱动马达、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制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伸缩组件、驱动马达、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诸如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PC)等电子设备的更新迭代,用户对电子设备中摄像头模组的拍摄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用户的拍摄需求,现有摄像头模组内通常集成有驱动马达。驱动马达用于驱动光路转折元件相对于电子设备的壳体转动,以快速切换摄像头模组的拍摄角度,从而防止因拍摄对象的运动或电子设备的抖动而出现图像变形或模糊的问题,由此保证电子设备的拍摄质量。然而,当驱动马达驱动光路转折元件转动至目标拍摄角度时,如何实现驱动马达及时地止停制动是各厂商的重要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伸缩组件、驱动马达、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当该伸缩组件使用在驱动马达中时,伸缩组件的从动件相对于第一载体移动,从而当从动件移动至与第一载体抵接配合时,有利于对第一载体的止停制动;当从动件移动至与第一载体脱离配合时从而有利于第一载体的转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伸缩组件,该伸缩组件用于摄像头模组的驱动马达,摄像头模组包括光路转折元件,驱动马达包括支撑座和第一载体,第一载体相对于支撑座绕第一轴线可转动,光路转折元件固定于第一载体,伸缩组件处于第一载体和支撑座之间。伸缩组件包括:安装座、从动件、弹性件和滑动件。伸缩组件通过安装座固定于支撑座;弹性件具有固定部和弹性变形部,固定部固定于安装座,从动件固定于弹性变形部,弹性变形部对从动件施加指向第一载体的弹性力,弹性变形部上设有第一配合部;滑动件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安装座,滑动件上设有第二配合部,第二配合部在滑动件沿第一方向相对于安装座滑动时与第一配合部配合,以使得弹性变形部在第二方向上产生弹性变形,以带动从动件在第二方向上移动,从动件移动以在与第一载体抵接配合的制动状态和在与第一载体脱离配合的解锁状态之间切换,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
根据本申请的伸缩组件,通过利用滑动件相对于安装座滑动时,第二配合部和第一配合部配合迫使弹性变形部产生不同程度的形变,弹性变形部的不同程度的形变可以带动从动件在第二方向上往复移动,当从动件朝向靠近第一载体的方向移动至与第一载体抵接配合时,伸缩组件处于制动状态。如此,可以利用从动件与第一载体之间因相对运动而产生的摩擦力限制第一载体的转动,使得驱动马达对光路转折元件施加的绕第一轴线和/或第二轴线转动的驱动力撤销时,能够及时地停止制动。当从动件朝向远离第一载体的方向移动至与第一载体脱离配合时,使得二者之间无相对摩擦力,从而在驱动马达对光路转折元件施加绕第一轴线和/或第二轴线转动的驱动力的过程中,可以防止伸缩组件对第一载体的转动所产生的干涉,有利于实现驱动马达对光路转折元件的可靠驱动。此外,整个伸缩组件的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并且,弹性变形部可以对从动件施加指向第一载体的弹性力,在制动状态,可以增大从动件与第一载体之间的挤压作用力,从而提升摩擦力,能够实现快速刹车。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变形部包括支撑部和弹性臂,在与第二方向垂直的平面内,支撑部的正投影和固定部的正投影间隔排列;弹性臂连接于支撑部和固定部之间,从动件设于支撑部的在第二方向上的一端。如此设计,有利于在满足从动件在第二方向上的移动位移,以确保从动件在解锁状态和制动状态之间切换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减小整个伸缩组件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进而有利于减小驱动马达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继而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的薄型化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合部设于支撑部上从动件所在的一端。由此一来,由于弹性臂连接在支撑部和固定部之间,因此支撑部所处的位置在第二方向上变形量最大,将第一配合部设置于支撑部,有利于第二配合部对第一配合部施加相对较小的第一作用力,即可获得较大的变形量,从而更加有利于滑动件滑动的顺畅性。此外,从动件和第一配合部处于支撑部的同一侧,可以共用第二上的一部分尺寸空间,从而减小伸缩组件的厚度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臂和固定部均为两个,且两个弹性臂和两个固定部一一对应,两个弹性臂对称设置于支撑部的两侧,每个弹性臂连接在对应的固定部和支撑部之间,所述弹性变形部朝向所述从动件所在的一侧拱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对弹性件和滑动件的安装,安装座具有安装空间,弹性件和滑动件均设于安装空间内;从动件包括制动部,制动部位于安装座的外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座包括第一板体,滑动件包括第二板体,沿第二方向,第二板***于第一板体和弹性变形部之间;制动部处于第一板体的远离第二板体的一侧,第一配合部设于弹性变形部朝向第二板体的表面上,第二配合部设于第二板体的朝向弹性变形部的表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板体的朝向第一板体的表面上设有限位凸筋,限位凸筋与第一板体接触。和/或,第一板体的朝向第二板体的表面上设有限位凸筋,限位凸筋与第二板体接触。由此,有利于提高滑动件滑动的顺畅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合部具有与第二配合部抵接配合的第一斜面,在第一方向上,第一斜面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端与第二板体之间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大于第一端与第二板体之间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滑动件沿第一方向相对于安装座滑动,以带动第二配合部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切换。此种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的配合方式,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便于加工制造。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配合部具有与第一配合部抵接配合的第二斜面,在第一方向上,第二斜面具有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第四端与弹性变形部之间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大于第三端与弹性变形部之间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滑动件沿第一方向相对于安装座滑动,以带动第三端和第四端中的其中一个与第一配合部切换配合。此种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的配合方式,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便于加工制造。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配合部具有与第一斜面抵接配合的第二斜面,第二斜面与第一斜面的倾斜方向一致。由此一来,在第二配合部和第一配合部的相对运动过程中,有利于为二者的相对运动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提高二者之间相对运动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合部为凸出于弹性变形部的表面的凸起;第二板体上具有第一避让孔,沿着第一方向,且自第二端至第一端的方向,第二配合部与第一避让孔依次排列且衔接。如此一来,第一避让孔可以对第一端起到避让的作用,防止因未设置第一避让孔,而导致的第一配合部的第一端与滑动件的表面之间产生抵接卡死的问题出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板体上设有折弯件,折弯件的一端与第一避让孔的孔壁一体地相连,折弯件向靠近第一配合部的方向延伸后、沿着第一方向向远离第一避让孔的方向翻折,折弯件的位于第一避让孔外的部分限定出第二配合部。这样一来,在实际的加工过程中,可以对坯件采用冲压工艺加工以形成第一避让孔,而坯件上原本用于成型第一避让孔的部分则在翻折后可以形成折弯件,进而形成第二配合部,加工工艺简单,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合部为凸出于弹性变形部的表面的凸起;和/或,第二配合部为凸出于第二板体的表面的凸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伸缩组件还包括弹簧,弹簧位于安装空间内,弹簧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一连接端部和第二连接端部,第一连接端部与滑动件相对固定,第二连接端部与安装座相对固定,弹簧用于对滑动件施加沿第一方向的弹性力。由此一来,弹簧可以使得第二配合部和第一配合部保持抵接,从而有利于在滑动件相对于安装座移动的过程中,提高第二配合部和第一配合部的配合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簧为两组,两组弹簧分别布置于第二配合部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从而有利于在滑动件相对于安装座移动的过程中,提高第二配合部和第一配合部的配合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部具有第一卡接孔,第二板体的朝向弹簧的表面上设有第一卡接板,第一卡接板与第一卡接孔配合;和/或,第二连接端部具有第二卡接孔,第一板体设有第二卡接板,第二卡接板与第二卡接孔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簧处于第二板体和弹性变形部之间,第二板体具有贯穿第二板体的过孔,第二卡接板穿设于过孔,过孔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第二卡接板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避免滑动件对安装座与弹簧之间的固定产生干涉,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过孔与第二卡接板的配合对滑动件的滑动进行导向,从而提高滑动件滑动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合部为第一磁体,第二配合部为第二磁体,第一磁体的充磁方向、第二磁体的充磁方向与第二方向平行,且第一磁体的充磁方向与第二磁体的充磁方向相反;滑动件沿第一方向相对于安装座滑动,以带动第二磁体在与第一磁体正对的正对配合位置和与第一磁体错开的错开配合位置之间切换。由此,结构简单,成本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座包括两个第一侧板,两个第一侧板相对设置于第一板体的沿第三方向上的两端,固定部的沿着第三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侧板一一对应连接,其中,第三方向与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均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动件包括两个第二侧板,两个第二侧板相对设置于第二板体的沿第三方向上的两端;两个第二侧板处于两个第一侧板之间,且两个第二侧板与两个第一侧板一一对应;在相对应的第二侧板和第一侧板中,第二侧板的朝向第一侧板的表面上设有限位筋,限位筋与第一侧板接触;和/或,在相对应的第二侧板和第一侧板中,第一侧板的朝向第二侧板的表面上设有限位筋,限位筋与第二侧板接触。有利于提高滑动件滑动的顺畅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从动件包括连接板,制动部在第三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接板,第一板体上设有通孔,连接板穿设于通孔,连接板与弹性变形部相连,其中,第三方向与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均垂直。这样一来,一方面通孔的设置可以对连接板进行避让,防止第一板体对从动件在Z轴方向上的移动产生干涉,另一方面,通孔与连接板的配合,可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对从动件在Z轴方向上的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动件处于制动部在第三方向上的两端的连接板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伸缩组件还包括第一驱动结构,第一驱动结构与滑动件相连,第一驱动结构用于驱动滑动件相对于安装座沿第一方向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结构为形状记忆合金件,沿第一方向,第一驱动结构具有相对的第一固定端和第二固定端,第一固定端设于滑动件,第二固定端设于安装座。通过将第一驱动结构设置为形变记忆合金件,利用形变记忆合金的形变特点而产生由第一固定端至第二固定端的长度变化来驱动滑动件运动,简化了第一驱动结构的结构,并减小了第一驱动结构的占用空间,降低了装配空间的要求和装配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动件包括第二板体,沿第二方向,第二板***于弹性变形部的一侧,第一驱动结构位于第二板体和弹性变形部之间;第二板体的朝向弹性变形部的表面设有挂钩部,挂钩部的背离第二固定端的表面上形成有挂槽,第一固定端容纳于挂槽。由此,结构简单,便于装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结构包括第一驱动段、第二驱动段和第三驱动段,第一驱动段和第二驱动段在第三方向上相对设置,第一驱动段的沿第一方向的一端和第二驱动段的沿第一方向的一端限定出第二固定端,第三驱动段连接在第一驱动段的沿第一方向的另一端和第二驱动段的沿第一方向的另一端之间,第二配合部处于第一驱动段和第二驱动段之间,挂槽沿第三方向上的两端敞开,第三驱动段限定出第一固定端,其中,第三方向与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均垂直。由此,伸缩组件的布局合理,结构紧凑。
在一些实施例中,挂槽的槽底壁形成为朝向远离第二固定端的方向拱起的弧形面。由此,有利于提高挂槽的槽底壁与挂钩部的沿着沿第一驱动段和第二驱动段的排列方向上的两侧侧面之间的平滑过渡,从而防止挂槽的槽底壁与挂钩部的沿着第一驱动段和第二驱动段的排列方向上的两侧侧面之间因具有尖角而对第一驱动结构产生刮伤,从而提高第一驱动结构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座上设有弹性夹;伸缩组件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一柔性部分,第二固定端固定于第一柔性部分,且与柔性电路板电连接,第一柔性部分和第二固定端所形成的整体结构夹持于弹性夹。由此,便于装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伸缩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结构,第二驱动结构为形状记忆合金件,沿第一方向,第二驱动结构具有相对的第三固定端和第四固定端,第三固定端设于滑动件,第四固定端设于安装座;沿第一方向,第四固定端处于第三固定端的远离第二固定端的一侧,且第二固定端处于第一固定端的远离第四固定端的一侧;其中,第二驱动结构的形变状态与第一驱动结构的形变状态相反。例如,第二驱动结构的形变状态与第一驱动结构的形变状态相反,是指,第二驱动结构的通断电状态与第一驱动结构的通断电状态相反。由此一来,有利于利用第二驱动结构和第一驱动结构的配合,实现滑动件往复运动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伸缩组件还包括霍尔传感器和磁体;霍尔传感器与安装座相对固定,磁体与滑动件相对固定;其中,霍尔传感器用于感应磁体的磁场变化,以检测滑动件相对于安装座在第一方向上的滑动距离。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驱动马达,包括:支撑座、第一载体、第一驱动组件和上述任一项的伸缩组件。第一载体设置于支撑座;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载体相对于支撑座绕第一轴线转动;伸缩组件处于第一载体和支撑座之间,伸缩组件通过安装座固定于支撑座,弹性变形部对从动件施加指向第一载体的弹性力,从动件移动以在与第一载体抵接配合的制动状态和在与第一载体脱离配合的解锁状态之间切换。由此,有利于实现对驱动马达的闭环控制。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摄像头模组,包括:光路转折元件、光学镜头、感光器件和上述驱动马达。光学镜头位于光路转折元件的出光侧;感光器件位于光学镜头的出光侧;光路转折元件固定于第一载体上。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屏幕、背壳、摄像头模组和第一电路板。背壳与屏幕固定,摄像头模组容置于背壳内,第一电路板容置于背壳内,且第一电路板与摄像头模组电连接。
其中,第二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立体图;
图2为根据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模组的结构框图;
图4为根据图3所示摄像头模组在追踪一种运动对象过程中的运动状态示意图;
图5为根据图3所示摄像头模组在追踪又一运动对象过程中的运动状态示意图;
图6为根据图3所示摄像头模组在拍摄静态景物的一种防抖过程示意图;
图7为根据图3所示摄像头模组在拍摄静态景物的另一种防抖过程示意图;
图8为根据图3所示的摄像头模组中的光路转折元件与驱动马达的装配图;
图9为根据图8所示的装配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10为根据图8所示装配结构中驱动马达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根据图10所示的驱动马达中的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12为根据图10所示的驱动马达中的伸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根据图12所示的伸缩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根据图13所示的伸缩组件的另一视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根据图10所示的驱动马达中的伸缩组件、第一载体和支撑板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6为根据图13所示的伸缩组件中的滑动件、从动件和弹性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7为根据图12中所示的伸缩组件在A-A线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根据图17所示的B处圈示部分的放大图;
图19为根据图17所示的C处圈示部分的放大图;
图20为根据图19所示的伸缩组件在解锁状态和制动状态之间切换时,弹性变形部的变形情况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伸缩组件在解锁状态和制动状态之间切换时,弹性变形部的变形情况示意图;
图22为根据图17所示的D处圈示部分的放大图;
图23为根据图14所示的伸缩组件中的滑动件、安装座和第一驱动结构的配合示意图;
图24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中的伸缩组件安装座、滑动件、第一驱动结构和第二驱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申请再一些实施例中的伸缩组件的立体图;
图26为根据图25所示的伸缩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根据图26所示的安装座、滑动件和弹簧的分解示意图;
图28为根据图26所示的安装座、滑动件和弹簧的装配示意图;
图29为本申请其它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伸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0为根据图29所示的伸缩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1为根据图30中所示的滑动件与第一驱动结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32为根据图29所示的伸缩组件在G-G线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3为本申请其它再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伸缩组件在解锁状态和制动状态之间切换时,弹性变形部的变形情况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示例性地”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地”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地”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和/或”是指并且涵盖相关联的所列出的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项目的任何和全部可能的组合。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申请中的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卸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如本文所使用的那样,“平行”、“垂直”、“相等”包括所阐述的情况以及与所阐述的情况相近似的情况,该相近似的情况的范围处于可接受偏差范围内,其中所述可接受偏差范围如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考虑到正在讨论的测量以及与特定量的测量相关的误差(即,测量***的局限性)所确定。例如,“平行”包括绝对平行和近似平行,其中近似平行的可接受偏差范围例如可以是±10°以内偏差;“垂直”包括绝对垂直和近似垂直,其中近似垂直的可接受偏差范围例如也可以是±10°以内偏差。“相等”包括绝对相等和近似相等,其中近似相等的可接受偏差范围内例如可以是相等的两者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其中任一者的5%。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为具有拍摄功能的一类电子设备。具体地,该电子设备可以是便携式电子装置或其它合适的电子装置。例如,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大屏设备、照相机、监控器、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眼镜、AR头盔、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眼镜或者VR头盔等。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的立体图,图2为根据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10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为手机。具体地,电子设备100包括屏幕10、背壳20、摄像头模组30、第一电路板40和摄像头装饰盖50。
可以理解的是,图1和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电子设备100包括的一些部件,这些部件的实际形状、实际大小、实际位置和实际构造不受图1和图2的限制。在其它一些示例中,电子设备100也可以不包括屏幕10和摄像头装饰盖50。
电子设备100大致呈平板状,基于此,为了方便后文各实施例的描述,建立XYZ坐标系,具体定义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为Z轴方向。垂直于Z轴的方向分别为X轴方向和Y轴方向,X轴方向和Y轴方向垂直。在图1和图2所示的具体示例中,电子设备100的宽度方向为X轴方向,电子设备100的长度方向为Y轴方向。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100的坐标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屏幕10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屏幕10包括透光盖板101和显示屏102。透光盖板101与显示屏102层叠设置。透光盖板101主要用于对显示屏102起到保护以及防尘作用。透光盖板101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玻璃。显示屏102可以采用柔性显示屏,也可以采用刚性显示屏。例如,显示屏102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屏,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AMOLED)显示屏,或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
背壳20用于保护电子设备100的内部电子器件。背壳20包括背盖201和边框202。背盖201位于显示屏102的远离透光盖板101的一侧,并与透光盖板101、显示屏102层叠设置。背盖201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玻璃、金属、陶瓷或塑胶。边框202位于背盖201与透光盖板101之间。边框202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玻璃、金属、陶瓷或塑胶。边框202固定于背盖201上。示例性地,边框202可以通过粘胶固定连接于背盖201上。边框202也可以与背盖201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即边框202与背盖201为一个整体结构。透光盖板101通过胶粘固定于边框202上。透光盖板101、背盖201与边框202围成电子设备100的外壳,该外壳具有内部容纳空间,可以将显示屏102容纳在内。
第一电路板40位于背壳20内。具体地,请继续参阅图2,背壳20还包括中板203。中板203固定于边框202的内表面。示例性地,中板203可以通过焊接、卡接、螺钉连接或胶粘固定于边框202上。中板203也可以与边框202为一体成型结构。中板203用作电子设备100的结构“骨架”,第一电路板40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卡接、焊接等方式固定于该中板203的朝向背盖201的一侧表面上。在其它的示例中,也可以不设置中板203,而是将第一电路板40固定于显示屏102的朝向背盖201的表面。
第一电路板40用于集成电子元器件,电子元器件包括但不限于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双倍数据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DDR)以及通用存储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控制器和电源管理芯片(powermanagement IC,PMIC)。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40与屏幕10电连接,第一电路板40用于控制屏幕10显示图像或视频。
摄像头模组30用于实现视频或图像的拍摄。摄像头模组30可以用作后置摄像头模组30。在其它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30也可以用作前置摄像头模组30。本实施例以及下文各实施例是以摄像头模组30用作后置摄像头模组30进行示例性说明。
摄像头模组30容置于背壳20内。具体地,请继续参阅图2,摄像头模组30可以固定于中板203的朝向背盖201的表面。在其它的示例中,摄像头模组30还可以固定于第一电路板40的朝向背盖201的表面。摄像头模组30的入光面朝向背盖201。背盖201上设有安装口60。摄像头装饰盖50覆盖并固定于安装口60处。摄像头装饰盖50用于保护摄像头模组30。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装饰盖50凸出至背盖201的外侧。这样一来,摄像头装饰盖50可以增加摄像头模组30在电子设备100内沿Z轴方向的安装空间616。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装饰盖50也可以与背盖201平齐或者内凹至电子设备100的内部容纳空间内。摄像头装饰盖50上设有透光部501。透光部501允许外界光线透过,并射入摄像头模组30的入光面。
摄像头模组30与第一电路板40电连接,以便于第一电路板40接收并处理来自摄像头模组30的包含图像信息的电信号,以便于第一电路板40控制摄像头模组30工作以实现大角度追踪、超广角摄像、光学防抖(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OIS)或者自动对焦(automatic focusing,AF)。
摄像头模组30包括但不限于直立式摄像头模组和潜望式摄像头模组。下面以潜望式摄像头模组为例介绍摄像头模组30的具体结构。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模组30的结构框图。摄像头模组30包括光路转折元件301、光学镜头302、感光器件303、和驱动马达(图3中未示出)。
可以理解的是,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摄像头模组30包括的一些部件,这些部件的实际形状、实际大小、实际位置和实际构造不受图3的限制。
光路转折元件301、光学镜头302、感光器件303沿X轴方向排列,由此能够减小摄像头模组30在Z轴方向上的占用高度,有利于电子设备100的薄型化。
光路转折元件301用于改变光线的传输路径。
具体地,请继续参阅图3,光路转折元件301可以为三棱镜。光路转折元件301包括入光面S1、出光面S2和反光面S3。
在图3所示状态中,入光面S1与XY平面平行。入光面S1朝向上述透光部501。出光面S2与YZ平面平行,出光面S2与入光面S1垂直。反光面S3相对于入光面S1和出光面S2倾斜45°。
外界光线由透光部501射入电子设备100内后,经由入光面S1射入光路转折元件301,进一步经反光面S3反射后,由出光面S2射出,光线的传输路径为图3中所示意的L0路径。由此,将光线进行一次转折,以形成L型传输路径,可使得光路转折元件301、光学镜头302、感光器件303能够沿X轴方向排列,以减小摄像头模组30在Z轴方向上的占用高度,有利于电子设备100的薄型化。
在其它实施例中,光路转折元件301也可以为倾斜设置的平板状棱镜或者镜面反射镜。
光学镜头302用于对被拍摄对象进行成像。
请继续参阅图3,光学镜头302位于光路转折元件301的出光侧,具体地,光学镜头302位于出光面S2所朝向的一侧。
光学镜头302可以包括镜筒(图3中未示出)和光学镜片组(图3中未示出)。镜筒用于固定并保护光学镜片组。镜筒呈筒状,镜筒的轴向沿X轴方向延伸。光学镜片组安装于镜筒内。光学镜片组包括至少一个光学镜片。当光学镜片组包括多个光学镜片时,该多个光学镜片沿镜筒的轴向依次层叠设置。
光线由出光面S2射出后,可以射入光学镜头302内的光学镜片组,以对被拍摄对象进行成像。基于此,感光器件303位于光学镜头302的出光侧,这样成像后的光信号射入感光器件303。感光器件303用于感应光信号,并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出至前述的第一电路板40。由此实现图像的拍摄。
驱动马达304用于驱动光路转折元件301转动,具体地,请继续参阅图3,驱动马达304用于驱动光路转折元件301绕第一轴线O1和第二轴线O2转动,以对运动对象进行追踪或实现电子设备100的光学防抖。其中,第一轴线O1可以与Y轴平行,第二轴线O2可以与X轴平行,第二轴线O2与第一轴线O1垂直。在其它的示例中,第一轴线O1也可以与X轴平行,第二轴线O2与Y轴平行。
第二轴线O2与第一轴线O1可以共面设置,也即是二者有交点,也可以不共面设置,也即是二者无交点。本实施例以及下文各实施例是在第二轴线O2与第一轴线O1共面设置的基础上进行的说明,这不能认为是对本申请构成的特殊限制。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4,图4为根据图3所示摄像头模组30在追踪一种运动对象过程中的运动状态示意图。在本示例中,运动对象为运动员一。相对于电子设备100,运动员一处于沿X轴方向的连续跳跃过程中。当运动员一由A1位置运动至A2位置时,驱动马达304驱动光路转折元件301绕第一轴线O1由B1位置旋转至B2位置,光路也由L1路径切换为L2路径,以对运动员一进行追踪。
又示例性地,请参阅图5,图5为根据图3所示摄像头模组30在追踪又一运动对象过程中的运动状态示意图。在本示例中,运动对象为运动员二。相对于电子设备100,运动员二处于沿Y轴方向的连续跳跃过程中。当运动员二由A3位置运动至A4位置时,驱动马达304驱动光路转折元件301绕第二轴线O2由B3位置旋转至B4位置,光路也由L3路径切换为L4路径,以对运动员二进行追踪。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6,图6为根据图3所示摄像头模组30在拍摄静态景物的一种防抖过程示意图。当电子设备100由A5位置沿着X轴的正方向抖动至A6位置时,驱动马达304驱动光路转折元件301绕第一轴线O1由B5位置旋转至B6位置。光路也由L5路径,切换为L6路径,以此来实现防抖补偿。
又示例性地,请参阅图7,图7为根据图3所示摄像头模组30在拍摄静态景物的另一种防抖过程示意图。当电子设备100由A7位置沿着Y轴的负方向抖动至A8位置时,驱动马达304驱动光路转折元件301绕第二轴线O2由B7位置旋转至B8位置。光路也由L7路径,切换为L8路径,以此来实现防抖补偿。
可以知道的是,由于运动对象的移动路径以及运动对象相对于电子设备100的位置不同,和/或,电子设备100相对于静物的抖动路径以及电子设备100相对于静物的位置不同,因此大多数追踪场景和光学防抖场景下,驱动马达304在驱动光路转折元件301绕第一轴线O1转动的同时,还联合驱动光路转折元件301绕第二轴线O2转动。
相对于图3所示状态,光路转折元件301绕第一轴线O1向左或者向右的最大旋转角度为第一最大旋转角度,光路转折元件301绕第二轴线O2向前或者向后的最大旋转角度为第二最大旋转角度。示例性的,第一最大旋转角度和第二最大旋转角度可以大于或者等于5°,且小于或者等于30°。具体地,该第一最大旋转角度和第二最大旋转角度可以为5°、6°、7°、10°、20°、25°或者30°。
下面主要对驱动马达304进行介绍。
请参阅图8和图9,图8为根据图3所示的摄像头模组30中的光路转折元件301与驱动马达304的装配图。图9为根据图8所示的装配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在该示例中,在光路转折元件301中,光路转折元件301除了包括入光面S1、出光面S2和反光面S3以外,还包括第一侧面S4和第二侧面S5。第一侧面S4和第二侧面S5在Y轴方向上相对设置。第一侧面S4分别与入光面S1的在Y轴方向上的一端、出光面S2的在Y轴方向上的一端和反光面S3在Y轴方向上的一端相连。第二侧面S5分别与入光面S1的在Y轴方向上的另一端、出光面S2的在Y轴方向上的另一端和反光面S3的在Y轴方向上的另一端相连。
在此基础上,为了防止光路转折元件301的表面出现尖角,避免光路转折元件301在生产、运输、包装或者安装过程中划伤人手或者其它设备,入光面S1、出光面S2和第一侧面S4的衔接处具有倒角S7。入光面S1、出光面S2和第二侧面S5的衔接处具有倒角S8。入光面S1、第二侧面S5和反光面S3的衔接处具有倒角S9。入光面S1、第一侧面S4和反光面S3的衔接处具有倒角S10。
请参阅图10,图10为根据图8所示装配结构中驱动马达304的分解结构示意图。驱动马达304包括支撑座1、壳体2、第一载体3、第一驱动组件(图未示出)、第二驱动组件(图未示出)、和第二电路板4。
可以理解的是,图10示意性地示出了驱动马达304包括的一些部件,这些部件的实际形状、实际大小、实际位置和实际构造不受图10的限制。在其它一些示例中,驱动马达304也可以不包括壳体2。
支撑座1用作驱动马达304的支撑“骨架”,用于支撑并固定第一载体3、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和第二电路板4等结构件。这样一来,可以便于驱动马达304借助支撑座1与电子设备100内部的其它结构相连。例如,驱动马达304借助支撑座1与前文所述的中板203相连。
支撑座1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金属或塑料。示例性的,为了提高支撑座1的结构强度,支撑座1的材质可以为金属。
请继续参阅图10,支撑座1具有容纳空间P1,该容纳空间P1可以用于容纳第一载体3和前述的光路转折元件301等结构。容纳空间P1具有第一避让开口16和第二避让开口17。其中,第一避让开口16处于支撑座1的朝向前述感光器件303的一端,从而使得第一避让开口16可以对应出光面S2。第二避让开口17处于支撑座1的朝向前述透光部501的一端,从而使得第二避让开口17可以与入光面S1对应。以便于光线射入光路转折元件301,经光路转折元件301的反光面S3反射后,由出光面S2射出驱动马达304。
示例性地,如图10所示,第一避让开口16和第二避让开口17可以连通。如此一来,可以借由第一避让开口16和第二避让开口17连通所形成的一个较大的安装开口,将第一载体3和光路转折元件301等安装于容纳空间P1内。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的示例中,第一避让开口16和第二避让开口17也可以不连通。
具体地,请继续参阅图10,支撑座1包括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第三侧壁13和支撑板19。其中,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沿Y轴方向间隔排列并相对设置。第一避让开口16形成于第一侧壁11的沿着X轴方向上的一端和第二侧壁12的沿着X轴方向上的一端之间。第三侧壁13连接于第一侧壁11的沿着X轴方向上的另一端和第二侧壁12的沿着X轴方向上的另一端之间。支撑板19处于支撑座1的与第二避让开口17相对的一端。支撑板19分别与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和第三侧壁13相连。如此一来,可以形成上述的容纳空间P1,结构简单,而且结构强度高。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容纳空间P1的形成方式不限于此,在其它的示例中,支撑座1也可以不包括支撑板19,而是由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和第三侧壁13围成。此外,还可以理解的是,支撑座1也可以不设置容纳空间P1。当支撑座1不设置容纳空间P1时,第一避让开口16和第二避让开口17均取消。只要能够便于将第一载体3和前述的光路转折元件301等安装于支撑座1即可。
壳体2罩设于支撑座1,以用于对支撑于支撑座1上的结构件进行防护。示例性地,支撑座1的外周面的远离第二避让开口17的一端具有定位台阶14。壳体2罩设于支撑座1,且定位于定位台阶14。由此,通过设置定位台阶14,有利于利用定位台阶14对壳体2的安装起到定位的作用,提高安装效率。
在一些示例中,壳体2与支撑座1为可拆卸相连。如此,可以便于壳体2与支撑座1的拆卸,从而便于支撑于支撑座1上的结构件的维修和更换。示例性地,壳体2与支撑座1之间可以为卡接或螺钉连接。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壳体2与支撑座1也可以是不可拆卸连接,例如,壳体2与支撑座1之间为焊接。
壳体2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金属、塑料以及二者的结合。示例性的,为了提高壳体2的防护效果,壳体2的材质可以为金属。在其它示例中,为了降低驱动马达304的重量,壳体2的材质也可以选择为塑料。
具体地,壳体2具有第一通光口21和第二通光口22。其中,第一通光口21处于壳体2的朝向前述感光器件303的一端,从而使得第一通光口21、第一避让开口16和出光面S2相对应,以便于光线经由出光面S2射出驱动马达304。第二通光口22处于壳体2的朝向前述透光部501的一端,从而使得第二通光口22、第二避让开口17和入光面S1正对,以便于光线射入入光面S1。
示例性地,如图10所示,第一通光口21和第二通光口22可以连通。由此一来,有利于将第一通光口21的开口面积设置地大于或等于第一避让开口16的面积以使得第一避让开口16在第一通光口21的正投影位于第一通光口21内或与第一通光口21重合,有利于将第二通光口22的开口面积设置地大于或等于第二避让开口17的开口面积,以使得第二避让开口17在第二通光口22的正投影位于第二通光口22内或与第二通光口22重合,以便于光线的传输。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的示例中,第一通光口21和第二通光口22也可以不连通。
第一载体3设置于支撑座1的容纳空间P1内,并且能够相对于支撑座1绕第一轴线O1和第二轴线O2转动。
第一载体3用于承载光路转折元件301。示例性地,第一载体3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金属、塑料以及二者的结合。示例性的,为了提高第一载体3的结构强度,第一载体3的材质可以为金属。在其它示例中,为了降低驱动马达304的重量,第一载体3的材质也可以选择为塑料。
为了便于对光路转折元件301的支撑和防护,第一载体3具有容置空间P3。光路转折元件301容纳于容置空间P3内(结合图8)。
在此基础上,为了便于光线射入光路转折元件301,以及从光路转折元件301射出,容置空间P3有第一开口34和第二开口35。其中,第一开口34处于第一载体3的朝向前述感光器件303的一端,从而使得第一开口34可以对应出光面S2和第一避让开口16。第二开口35处于第一载体3的朝向前述透光部501的一端,从而使得第二开口35可以与入光面S1和第二避让开口17对应。这样一来,可以便于光线射入光路转折元件301,经光路转折元件301的反光面S3反射后,由出光面S2射出驱动马达304。
为了便于第一载体3对光路转折元件301的支撑,请继续参阅图10,第一载体3具有支撑面a,光路转折元件301支撑于支撑面a上,且光路转折元件301的反光面S3与支撑面a相对。示例性地,反光面S3与支撑面a平行设置。
为了形成上述的容置空间P3,对光路转折元件301的可靠固定以及支撑,第一载体3具有第四侧壁31、第五侧壁32和第六侧壁33。其中,第四侧壁31和第五侧壁32在Y轴方向上相对设置。第六侧壁33连接在第四侧壁31和第五侧壁32之间。第六侧壁33与支撑座1的第三侧壁13相对应。第四侧壁31与支撑座1的第一侧壁11相对应。第五侧壁32与支撑座1的第二侧壁12相对应。支撑面a为第六侧壁33上朝向第一开口34的表面。
如此设计,第四侧壁31、第五侧壁32和第六侧壁33可以形成用于容纳光路转折元件301的容置空间P3,结构简单,从而在不影响光路转折元件301对光线的改变的前提下,有利于从多个方向上对光路转折元件301进行防护,从而提高光路转折元件301的使用寿命。
为了使得第一载体3能够相对于支撑座1绕第一轴线O1和第二轴线O2转动。请继续参阅图10,驱动马达304还包括第二载体7。第二载体7设置于支撑座1的容纳空间P1内。第二载体7用于承载第一载体3和光路转折元件301。
具体而言,第一载体3借助第二载体7绕第一轴线O1可转动连接于支撑座1的容纳空间P1内。第一载体3绕第二轴线O2可转动连接于第二载体7。也就是说,第二载体7绕第一轴线O1可转动连接于支撑座1的容纳空间P1内,第一载体3绕第二轴线O2可转动连接于第二载体7。
为了便于第二载体7对第一载体3的安装,第二载体7具有承载空间P2。具体地,承载空间P2具有第一避让口78和第二避让口79。其中,第一避让口78处于第二载体7的朝向前述感光器件303的一端,从而使得第一避让口78可以对应出光面S2。第二避让口79处于第二载体7的朝向前述透光部501的一端,从而使得第二避让口79可以与入光面S1对应。这样一来,可以便于光线射入光路转折元件301,经光路转折元件301的反光面S3反射后,由出光面S2射出驱动马达304。
为了便于第二载体7对第一载体3和光路转折元件301的可靠固定以及支撑。请继续参阅图10,第二载体7包括第七侧壁71、第八侧壁72和第九侧壁73。其中,第七侧壁71和第八侧壁72在Y轴方向上相对设置。第九侧壁73连接在第七侧壁71和第八侧壁72之间。第九侧壁73处于支撑座1的第三侧壁13和第一载体3的第六侧壁33之间。第七侧壁71处于支撑座1的第一侧壁11和第一载体3的第四侧壁31之间。第八侧壁72处于支撑座1的第二侧壁12和第一载体3的第五侧壁32之间。如此设计,第七侧壁71、第八侧壁72和第九侧壁73可以形成用于容纳第一载体3的承载空间P2,结构简单。
为了实现第二载体7绕第一轴线O1与支撑座1转动连接,请继续参阅图10,第二载体7上设有第一转轴74,支撑座1上设有第一轴孔15。在图10所示的具体示例中,支撑座1的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上均设置有第一轴孔15。第二载体7的第七侧壁71和第八侧壁72上均设置有第一转轴74,一个第一转轴74可转动地配合于一个第一轴孔15内。这样一来,借助第一转轴74与第一轴孔15的配合,使第二载体7绕第一轴线O1可转动连接于支撑座1上,此结构简单。
具体地,请继续参阅图10,第一转轴74的横截面呈半圆形、小半圆形、或大半圆形,第一轴孔15的横截面呈半圆形、小半圆形、或大半圆形。第一转轴74对应的圆心线、第一轴孔15对应的圆心线均与第一轴线O1共线。如此一来,半圆形、小半圆形、或大半圆形的第一转轴74和第一轴孔15所占用的体积较小,有利于节省驱动马达304的体积。在其它的示例中,第一转轴74和第一轴孔15均为圆形。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第一转轴74和第一轴孔15的相对转动,第一转轴74的横截面的弧长小于第一轴孔15的横截面的弧长。
在此基础上,示例性地,第一转轴74的外周面上的圆弧面和第一轴孔15的内周面上的圆弧面之间还设有多个第一滚珠8。多个第一滚珠8在第一轴孔15的周向上间隔开设置。从而可以借助第一滚珠8在第一转轴74和第一轴孔15之间实现滚动摩擦,滚动摩擦的摩擦力较小,磨损较小。在其它的示例中,第一转轴74和第一轴孔15之间也可以不设置第一滚珠8。示例性地,第一滚珠8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例如,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或六个。第一滚珠8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金属。
在此基础上,为了便于对第一滚珠8进行限位,第一转轴74的外周面上的圆弧面上设有第一圆弧槽741。第一弧形槽76的延伸路径对应的圆心线与第一轴线O1共线。第一滚珠8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圆弧槽741内。第一轴孔15的内周面上的圆弧面设有第二圆弧槽151。第一圆弧槽741和第二圆弧槽151相对,第一滚珠8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二圆弧槽151内。在其它的示例中,也可以仅在第一转轴74的圆弧面和第一转孔的圆弧面的其中一个上设置圆弧槽。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第一转轴74也可以设置在支撑座1上,第一轴孔15设置在第二载体7上,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为了实现第一载体3绕第二轴线O2转动连接于第二载体7上。具体地,请参阅图11,图11为根据图10所示的驱动马达304中的第一载体3和第二载体7的分解示意图。第一载体3上设有第二转轴36。第二载体7的第九侧壁73上设有第二轴孔75,第二转轴36可转动地配合于第二轴孔75内。
示例性地,第二转轴36形成为圆柱体状,第二轴孔75形成为圆形孔。
在此基础上,示例性地,第一载体3与第九侧壁73之间设有第二滚珠9。第一载体3与第九侧壁73之间借助第二滚珠9实现滚动摩擦,滚动摩擦的摩擦力较小,磨损较小。
其中,第二滚珠9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11,第二滚珠9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滚珠9设于第二转轴36的相对两侧,并关于第二转轴36对称设置。这样一来,可以保证对第一载体3的支撑稳定性,防止第一载体3歪斜或者卡死。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滚珠9的数量可以为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数量,这些第二滚珠9围绕第二转轴36的周向均匀设置,以进一步提升对第一载体3的支撑稳定性。
请继续参阅图11,第九侧壁73的朝向第一载体3的表面设有第一弧形槽76,第一弧形槽76的延伸路径对应的圆心线与第二轴线O2共线。第二滚珠9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弧形槽76内。这样一来,借助第一弧形槽76可以对第二滚珠9进行限位,防止第二滚珠9脱出。
在此基础上,第一载体3的朝向第九侧壁73的表面设有第二弧形槽(图中未示出),第二弧形槽与第一弧形槽76相对。第二弧形槽的延伸路径对应的圆心线与第二轴线O2共线。在此基础上,第二滚珠9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弧形槽内。这样一来,借助第二弧形槽可以进一步对第二滚珠9进行限位,防止第二滚珠9脱出。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在第一载体3和第九侧壁73的其中一个上设有用于对第二滚珠9限位的弧形槽。
值得说明的是,第一载体3上也可以设有第二轴孔75,第二载体7上设有第二转轴36。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经过上述论述可知,通过第二载体7绕第一轴线O1相对于支撑座1的转动,以及第一载体3绕第二轴线O2相对于第二载体7的转动,使得第一载体3能够相对于支撑座1绕第一轴线O1和第二轴线O2转动,从而使得光路转折元件301绕第一轴线O1和第二轴线O2转动。此结构的紧凑性较优,且第一载体3和第二载体7可以分别独立运动,有利于提升运动控制精度。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的示例中,也可以不设置第二载体7,此时,第一载体3可以借助弹性结构连接于支撑座1上。当第一载体3相对于支撑座1绕第一轴线O1和/或第二轴线O 2转动时,可以迫使弹性结构产生弹性变形,并积蓄弹性力。当第一载体3相对于支撑座1运动的驱动力消失时,弹性结构积蓄的弹性力可以带动第一载体3复位。此结构简单,成本低。
第一驱动组件设于支撑座1与第二载体7之间,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二载体7相对于支撑座1绕第一轴线O1转动,从而达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第一载体3相对于支撑座1绕第一轴线O1转动的目的。示例性地,第一驱动组件可以为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alloys,SMA)。再示例性地,第一驱动组件还可以为线圈和磁铁的组合。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第二驱动组件设于第二载体7与第一载体3之间,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载体3相对于第二载体7绕第二轴线O2转动,从而达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第一载体3相对于支撑座1绕第二轴线O2转动的目的。示例性地,第二驱动组件可以为SMA合金。再示例性地,第二驱动组件还可以为线圈和磁铁的组合,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关于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的具体结构已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详细赘述。
请返回参阅图10,第二电路板4设置于支撑座1的容纳空间P1内。具体的,第二电路板4固定于支撑板19上。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均与第二电路板4电连接。第二电路板4用于与前文中的第一电路板40电连接。如此,可以借助第二电路板4实现驱动马达304与第一电路板40的电连接,以便于信号的传递。
经过上述分析可知,利用驱动马达304驱动光路转折元件301绕第一轴线O1和/或第二轴线O2转动,实现了对运动对象进行追踪以及电子设备100的光学防抖。然而,可以理解的是,对于运动中的第一载体3来说,当第一载体3相对于支撑座1运动的驱动力撤销后,第一载体3会在惯性作用下继续沿着原来的方向继续转动,直至转动速度越来越慢停止为止。这就导致第一载体3难以及时的止停制动,整个摄像头模组30对运动对象追踪的可靠性以及电子设备100的光学防抖效果变差。
基于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请继续参阅图9和图10,本申请中的驱动马达304还包括伸缩组件6。伸缩组件6处于第一载体3和支撑座1之间。
在此基础上,请继续参阅图10,当驱动马达304中设有第二载体7时,为了防止第二载体7对伸缩组件6与支撑座1之间的固定产生干涉,第二载体7的朝向伸缩组件6的一端具有让位开口77。在图10所示的具体示例中,伸缩组件6处于支撑板19和第一载体3之间,让位开口77设置于第二载体7的朝向支撑板19的一端。如此一来,可以便于伸缩组件6与第一载体3的配合。
下面对伸缩组件6的具体结构以及伸缩组件6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2和图13,图12为根据图10所示的驱动马达304中的伸缩组件6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根据图12所示的伸缩组件6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伸缩组件6包括安装座61、从动件62、弹性件63和滑动件64。
安装座61用作伸缩组件6的支撑“骨架”,用于支撑从动件62、弹性件63和滑动件64等结构件。示例性地,安装座61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金属和塑料。为了提高安装座61的支撑可靠性,安装座61的材质为金属。
伸缩组件6通过安装座61固定于支撑座1。具体的,安装座61固定于支撑板19的朝向第一载体3的表面上(结合图9)。在其它的示例中,安装座61也可以固定于支撑座1的其它位置,例如,安装座61的沿着Y轴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或者,在其它的示例中,安装座61还可以固定于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或第三侧壁13。只要保证伸缩组件6固定于支撑座1即可。在下面的描述中,以安装座61固定于支撑板19为例进行说明。
安装座61与支撑座1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胶粘、卡接、焊接或螺钉连接等。在此基础上,示例性地,安装座61与支撑座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例如,二者通过卡接或螺钉连接实现可拆卸连接。由此,可以便于伸缩组件6的维修和更换。
请继续参阅图13,弹性件63具有固定部631和弹性变形部632。
固定部631固定于安装座61上。示例性的,固定部631与安装座61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卡接、焊接、或螺钉连接等。
从动件62固定于弹性变形部632。示例性的,从动件62与弹性变形部632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卡接、焊接、或螺钉连接等。弹性变形部632对从动件62施加指向第一载体3的弹性力。弹性变形部632上设有第一配合部68。
滑动件64沿着第一方向(例如Y轴方向)滑动连接于安装座61。
结合图14,图14为根据图13所示的伸缩组件6的另一视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滑动件64上设有第二配合部69。第二配合部69在滑动件64沿第一方向相对于安装座61滑动时与第一配合部68配合,以对弹性变形部632施加沿第二方向的第一作用力F,该第一作用力可使得弹性变形部632沿第二方向(例如Z轴方向)产生弹性变形,弹性变形部632在第二方向上的弹性变形,带动从动件62在第二方向上移动。
具体而言,第二配合部69可以对第一配合部68施加沿着Z轴方向且指向弹性变形部632的第一作用力F。当滑动件64相对于安装座61沿第一方向往复滑动时,可以使得该第一作用力F的大小产生变化,进而使得弹性变形部632受该第一作用力F的作用而在Z轴方向上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并且积聚不同大小的弹性力。弹性变形部632的不同程度的弹性变形可以带动从动件62在Z方向上往复移动。继而,从动件62的往复移动使得伸缩组件6具有制动状态和解锁状态,并且使得伸缩组件6能够在制动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
具体而言,请参阅图15,图15为根据图10所示的驱动马达304中的伸缩组件6、第一载体3和支撑板19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如图15中的(a)所示意的,当从动件62朝向靠近第一载体3的方向移动至与第一载体3抵接配合时,伸缩组件6处于制动状态。如此,可以利用从动件62与第一载体3之间因相对运动而产生的摩擦力限制第一载体3的转动,以在驱动马达304对光路转折元件301施加的绕第一轴线O1和/或第二轴线O2转动的驱动力撤销时,能够及时地停止制动,以达到对运动对象精准追踪和精确防抖的目的。
如图15中的(b)所示意的,当从动件62朝向远离第一载体3的方向移动至与第一载体3脱离配合也即伸缩组件6与第一载体3之间具有间隙h时,伸缩组件6处于解锁状态。如此,伸缩组件6与第一载体3的脱离配合,使得二者之间无相对摩擦力,从而在驱动马达304对光路转折元件301施加绕第一轴线O1和/或第二轴线O2转动的驱动力,以实现对运动对象的追踪和防抖的目的的过程中,可以防止伸缩组件6对第一载体3的转动所产生的干涉,有利于实现驱动马达304对光路转折元件301的可靠驱动。
此外,通过利用滑动件64相对于安装座61的滑动时,第二配合部69和第一配合部68配合迫使弹性变形部632产生不同程度的形变,弹性变形部632的不同程度的形变可以带动从动件62在Z方向上往复移动,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并且,弹性变形部632可以对从动件62施加指向第一载体3的弹性力,在制动状态,可以增大从动件62与第一载体3之间的挤压作用力,从而提升摩擦力,能够实现快速刹车。
为了提高弹性变形部632的弹性变形能力,请继续参阅图13和图14,弹性变形部632包括支撑部6321和弹性臂6322。支撑部6321和固定部631在与Z向垂直的平面(也即XY平面)内间隔排列。弹性臂6322连接在支撑部6321和固定部631之间。从动件62设于支撑部6321。对于弹性变形部632来说,弹性臂6322能够产生弹性弯曲变形,以便于弹性臂6322沿着Z轴方向,对从动件62施加指向第一载体3的弹性力。由于弹性臂6322连接在支撑部6321和固定部631之间,因此支撑部6321所处的位置在Z轴方向上变形量最大,如此设计,有利于在满足从动件62在Z轴方向上的移动位移,以确保从动件62在解锁状态和制动状态之间切换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减小整个伸缩组件6在Z轴方向上的尺寸,进而有利于减小驱动马达304在Z轴方向上的尺寸,继而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100的薄型化设计。
具体的,请继续参阅图13和图14,弹性臂6322和固定部631均为两个。且两个弹性臂6322与两个固定部631一一对应。两个弹性臂6322对称设置于支撑部6321的沿着Y轴方向上的两侧,每个弹性臂6322连接在对应的固定部631和支撑部6321之间。
这样一来,有利于提高弹性件63与安装座61之间固定的可靠性。而且整个支撑部6321处于弹性变形部632的中部区域,支撑部6321所处位置在Z轴方向上变形量最大,整个弹性件63的结构更加对称,弹性变形部632在Z轴方向上的变形可靠性更高。
具体的,弹性变形部632朝向从动件62所在的一侧拱起。以便于,弹性变形部632沿着Z轴方向,对从动件62施加指向第一载体3的弹性力。例如,支撑部6321和从动件62位于两个固定部631之间连线的邻近第一载体3的一侧,且支撑部6321与支撑板19间隔开。
示例性的,弹性件63为片状的板簧。弹性件63可以借助两个固定部631预压于安装座61上,且使得弹性件63朝向第一载体3拱起。
值得说明的是,弹性变形部632朝向从动件62所在的一侧拱起中的“从动件62所在的一侧”是指从动件62中与的与第一载体3配合的部分(也即,下午中的制动部621)所在的一侧。
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在其它的示例中,固定部631和弹性臂6322也可以为一个。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
在此基础上,第一配合部68设于支撑部6321上从动件62所在的一端。具体的,第一配合部68和从动件62同时设置于支撑部6321在Z向上的同一侧表面上。由此一来,由于弹性臂6322连接在支撑部6321和固定部631之间,因此支撑部6321所处的位置在Z轴方向上变形量最大,将第一配合部68设置于支撑部6321,有利于第二配合部69对第一配合部68施加相对较小的第一作用力F,即可获得较大的变形量,从而更加有利于滑动件64滑动的顺畅性。此外,从动件62和第一配合部68可以共用Z向上的一部分尺寸空间,从而减小伸缩组件6的厚度尺寸。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的示例中,从动件62和第一配合部68也可以设于弹性变形部632在Z方向上的两侧。
请继续参阅图13和图14,为了便于对弹性件63和滑动件64的安装,安装座61具有安装空间616。滑动件64和弹性件63均位于安装空间616内。从动件62包括制动部621,制动部621位于安装座61的外侧,制动部621用于在制动状态与前文的第一载体3抵接配合。由此一来,可以利用安装座61对滑动件64和弹性件63进行防护,而且整个伸缩组件6的结构紧凑性高。
具体的,为了形成上述安装空间616,请继续参阅图13和图14,安装座61包括第一板体611和两个第一侧板612。
第一板体611呈平板状。例如,第一板体611呈矩形平板状、圆形平板状、椭圆形平板状或异形。
两个第一侧板612相对设置于第一板体611的在第三方向(例如X轴方向)上的两端。也即是,两个第一侧板612在X轴方向上相对设置。且两个第一侧板612与第一板体611的在X轴方向上的两端一一对应相连。由此结构简单。
在此基础上,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13和图14,固定部631的在X轴方向上的两端与两个第一侧板612一一对应连接。从而将弹性件63固定于安装座61,而且安装可靠性高。
固定部631与第一侧板612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胶粘、卡接、焊接、或螺钉连接。示例性的,第一侧板612上设有定位插孔6121。固定部631的两端分别设有定位插舌6311。定位插舌6311与对应的定位插孔6121插接配合。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在固定部631上设置定位插孔6121,在第一侧板612上设置定位插舌6311,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由此一来,有利于提高二者的装配效率。
在此基础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动件64处于第一板体611和弹性件63之间这样一来,弹性件63、滑动件64、和第一板体611在Z轴方向上依次布置,从而有利于实现整个伸缩组件6的扁平化设计,结构更加紧凑。
示例性的,安装空间616的远离第一板体611的一端敞开,以形成安装开口,弹性件63固定于安装开口处。由此一来,利用弹性件63可以对安装空间616内的结构件进行防护,无需另外在安装开口处设置板体,有利于节省材料成本。
从动件62包括制动部621和连接板622。
制动部621处于第一板体611的远离滑动件64的一侧。
为了便于从动件62的安装,同时又不影响从动件62的工作,请继续参阅图13和图14,制动部621在X轴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接板622。第一板体611上设有通孔6111。连接板622穿设于通孔6111,与弹性变形部632(例如,上述的支撑部6321)相连。这样一来,一方面通孔6111的设置可以对连接板622进行避让,防止第一板体611对从动件62在Z轴方向上的移动产生干涉,另一方面,通孔6111与连接板622的配合,可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对从动件62在Z轴方向上的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
示例性的,连接板622与弹性变形部632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胶粘、卡接、焊接或螺钉连接。
示例性的,第一板体611的沿着X轴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通孔6111。制动部621在X轴方向上的两端的连接板622与第一板体611的在X轴方向上的两端的通孔6111一一对应。由此,与设置一个较大的通孔6111同时与制动部621在X轴方向上的两端的连接板622对应相比,有利于提高第一板体611的结构强度。
示例性地,请继续参阅图13和图14,为了便于从动件62的定位安装,连接板622上设有定位舌6221。弹性变形部632的在X轴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定位缺口63211。一个定位舌6221对应一个定位缺口63211。由此一来,利用定位舌6221和定位缺口63211的配合,一方面对从动件62的安装起到定位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起到连接从动件62和弹性变形部632的作用。可以理解的是,定位缺口63211可以设置在连接板622上,定位舌6221设置在弹性变形部632上。
为了防止从动件62对滑动件64的滑动产生干涉,同时又不影响从动件62的工作,请参阅图16,图16为根据图13所示的伸缩组件6中的滑动件64、从动件62和弹性件63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滑动件64处于制动部621在X轴方向上的两端的连接板622之间。这样一来,可以有利于利用制动部621在X轴方向上的两端的连接板622对滑动件64的滑动起到一定程度的导向作用,同时又不干涉滑动件64的移动。
请继续参阅图16,滑动件64包括第二板体646和两个第二侧板647。
第二板体646呈平板状。示例性的,第二板体646呈矩形平板状、圆形平板状或异形。
请参阅图17,图17为根据图12中所示的伸缩组件6在A-A线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在Z向上,第二板体646位于第一板体611和弹性变形部632之间。第二配合部69设置于第二板体646的朝向弹性变形部632的表面上。第一配合部68设置于弹性变形部632的朝向第二板体646的表面上。由此一来,整个结构更加紧凑,且扁平化。
在此基础上,第二配合部69与第一配合部68处于第二板体646的一侧,并且二者配合后,可以从该侧对滑动件64进行限位,在此基础上,为了对滑动件64的在Z轴方向上的另一侧限位,请参阅图18,图18为根据图17所示的B处圈示部分的放大图。第二板体646的朝向第一板体611的表面上设有限位凸筋644。限位凸筋644与第一板体611接触,以使得第一板体611和第二板体646间隔开。这样一来,由于限位凸筋644与第一板体611的接触面积较小,因此,可以减弱第一板体611对滑动件64的运动干涉,有利于提高滑动件64滑动的顺畅性。
在另一些示例中,限位凸筋644也可以设置在第一板体611的朝向第二板体646的表面上,此时该限位凸筋644与第二板体646接触。又或者,第一板体611和第二板体646上均设置有限位凸筋644,设置于第一板体611上的限位凸筋644与第二板体646接触,设置于第二板体646上的限位凸筋644与第一板体611接触。只要保证第一板体611和滑动件64之间能够保持间隔即可。
示例性地,限位凸筋644为多个。多个限位凸筋644间隔开设置。由此,有利于保证第一板体611和滑动件64之间间隙的均匀性。
示例性地,限位凸筋644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柱体状、圆台状、半球形、正方体状、三棱柱或异形。限位凸筋644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金属或塑料。
示例性地,限位凸筋644与限位凸筋644所在的结构件(第一板体611或第二板体646)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焊接、胶粘、卡接或螺钉连接。又示例性地,限位凸筋644与限位凸筋644所在的结构件之间也可以是一个结构整体,也即,限位凸筋644与限位凸筋644所在的结构件之间为一体成型件。如此,有利于简化加工工艺,提高二者之间的连接强度。
请返回参阅图13和图14,两个第二侧板647相对设置于第二板体646的沿着X轴方向上的两端。两个第二侧板647与两个第一侧板612一一对应,且两个第二侧板647处于两个第一侧板612之间。由此一来,两个第一侧板612的排布方向与滑动件64的滑动方向是垂直的,从而可以避免两个第一侧板612的排布方向与滑动件64的滑动方向一致,而对滑动件64的滑动产生干涉。并且两个第一侧板612可以对滑动件64的滑动起到一定程度的导向作用。
在此基础上,在相对应的第二侧板647和第一侧板612中,第二侧板647的朝向第一侧板612的表面上设有限位筋(图13和图14中未示出),限位筋与第一侧板612接触。这样一来,由于限位筋与第一侧板612的接触面积较小,因此,可以减弱第一侧板612对滑动件64的运动干涉,有利于提高滑动件64滑动的顺畅性。
在另一些示例中,在相对应的第二侧板647和第一侧板612中,第一侧板612的朝向第二侧板647的表面上设有限位筋,限位筋与第二侧板647接触。又或者,在相对应的第二侧板647和第一侧板612中,第一侧板612和第二侧板647上均设有限位筋。设置于第二侧板647上的限位筋与第一侧板612接触,设置于第一侧板612上的限位筋与第二侧板647接触。
示例性的,在相对应的第二侧板647和第一侧板612中,第二侧板647和第一侧板612之间设有多个限位筋。
示例性地,限位筋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柱体状、圆台状、半球形、正方体状、三棱柱或异形。限位筋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金属或塑料。
在此基础上,在一些为了使得滑动件64相对于安装座61滑动,能达到使得弹性变形部632弹性形变,以带动从动件62移动的目的,请参阅图19,图19为根据图17所示的C处圈示部分的放大图。第一配合部68为凸出于弹性变形部632的朝向第二板体646的表面的凸起。第二配合部69为凸出于第二板体646的朝向弹性变形部632的表面的凸起。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的示例中,第一配合部68为相对于弹性变形部632的朝向第二板体646的表面凹陷的凹槽,第二配合部69为凸出于第二板体646的朝向弹性变形部632的表面的凸起。或者,第一配合部68为凸出于弹性变形部632的朝向第二板体646的表面的凸起,第二配合部69为相对于第二板体646的朝向弹性变形部632的表面凹陷的凹槽。只要保证,第二配合部69和第一配合部68中的至少一个为凸起即可。在下面的描述中,以第一配合部68和第二配合部69均为凸起为例,进行说明。
示例性的,第一配合部68为凸起时,第一配合部68与弹性变形部632之间的连接关系包括但不限于胶粘、焊接、卡接或螺钉连接。又示例性的,第一配合部68为凸起时,第一配合部68与弹性变形部632之间也可以连接为一体。由此,可以提高第一配合部68与弹性变形部632之间的连接强度。第一配合部68为凸起时,第一配合部68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柱体、三棱柱状、立方体状、半球状、圆锥状、三棱锥状、四棱锥状或异形。
示例性的,第二配合部69为凸起时,第二配合部69与第二板体646之间的连接关系包括但不限于胶粘、焊接、卡接或螺钉连接。又示例性的,第二配合部69为凸起时,第二配合部69与第二板体646之间也可以连接为一体。由此,可以提高第二配合部69与第二板体646之间的连接强度。第二配合部69为凸起时,第二配合部69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柱体、三棱柱状、立方体状、半球状、圆锥状、三棱锥状、四棱锥状或异形。
请继续参阅图19,第一配合部68的朝向第二配合部69的表面具有第一斜面681。示例性的,第一斜面681为平面或曲面,例如,当第一斜面681为曲面时,该曲面可以为弧形面。第一斜面681与第二配合部69抵接。在Y轴方向上,第一斜面68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d1和第二端d2。第二端d2与第二板体646之间在Z向上的距离大于第一端d1与第二板体646之间在Z向上的距离。由此一来,沿Y轴方向,且第一端d1至第二端d2的方向上,第一斜面681朝向靠近第二板体646的方向倾斜。
滑动件64相对于安装座61在Y轴方向上滑动,以带动第二配合部69在第一端d1和第二端d2之间切换。
请参阅图20,图20为根据图19所示的伸缩组件6在解锁状态和制动状态之间切换时,弹性变形部632的变形情况示意图。如图20中的(a)所示意的状态为制动状态,此时,第二配合部69配合于第二端d2。由于第二端d2与第二板体646的朝向弹性变形部632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端d1与第二板体646的朝向弹性变形部632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因此,第一端d1更加靠近第二板体646。从而当滑动件64自第二端d2向第一端d1滑动时,第二配合部69对第一配合部68施加的第一作用力F增大,使得弹性变形部632沿着Z轴方向朝向远离滑动件64的方向变形。弹性变形部632朝向远离第二板体646的方向的变形带动从动件62相对于安装座61沿着Z轴方向向远离第一载体3的移动,至解锁状态,如图20中的(b)所示。
同理的,由于第二端d2与第二板体646的朝向弹性变形部632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端d1与第二板体646的朝向弹性变形部632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因此,第二端d2更加远离第二板体646。从而当滑动件64自第一端d1向第二端d2滑动时,第二配合部69对第一配合部68施加的第一作用力F减小,使得弹性变形部632的变形得以回复释放,弹性变形部632在Z轴方向上的变形减小,从而带动从动件62相对于安装座61沿着Z轴方向向靠近第一载体3的方向移动,至如图20中的(a)所示的制动状态。同时,由于弹性变形部632对从动件62施加的指向第一载体3的弹性力,使得从动件62与第一载体3抵接,摩擦力大,可使得驱动马达及时制动。
此种第一配合部68和第二配合部69的配合方式,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便于加工制造。
在此基础上,请继续参阅图19和图20,第二配合部69具有第二斜面691。示例性的,第二斜面691为平面或曲面,例如,当第一斜面681为曲面时,该曲面可以为弧形面。
第二斜面691与第一斜面681抵接配合。第二斜面691与第一斜面681的倾斜方向一致。由此一来,在第二配合部69和第一配合部68的相对运动过程中,有利于为二者的相对运动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提高二者之间相对运动的可靠性。在其它的示例中,第二配合部69上也可以不设置第二斜面691。
示例性的,第一斜面681和第二斜面691均为平面,二者平行设置。
请参阅图21,图21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伸缩组件6在解锁状态和制动状态之间切换时,弹性变形部632的变形情况示意图。该实施例与图19和图20所示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配合部68上不设置第一斜面681。第二配合部69具有第二斜面691。第一配合部68与第二斜面691抵接。具体的,在Y方向上,第二斜面691具有相对的第三端d3和第四端d4。第四端d4与弹性变形部632在Z向上的距离大于第三端d3与弹性变形部632在Z向上的距离。由此一来,沿Y轴方向,且自第四端d4至第三端d3方向上,第二斜面691朝向靠近弹性变形部的方向倾斜。
滑动件64相对于安装座61在Y轴方向上滑动,以带动第三端d3和第四端d4中的其中一个与第一配合部68切换配合。
具体而言,如图21中的(a)所示意的状态为制动状态,此时,第四端d4与第一配合部68抵接。第四端d4与弹性变形部632在Z向上的距离大于第三端d3与弹性变形部632在Z向上的距离,因此,第三端d3更加靠近弹性变形部632。从而当滑动件64自第四端d4与第一配合部68配合滑动至第三端d3与第一配合部68配合时,第二配合部69对第一配合部68施加的第一作用力F增大,使得弹性变形部632沿着Z轴方向朝向远离滑动件64的方向变形。弹性臂6322朝向远离第二板体646的方向的变形带动从动件62相对于安装座61沿着Z轴方向向远离第一载体3的移动,至解锁状态,如图21中的(b)所示。
同理的,由于第四端d4与弹性变形部632在Z向上的距离大于第三端d3与弹性变形部632在Z向上的距离,因此,第四端d4更加远离弹性变形部632。从而当滑动件64自第三端d3向第四端d4滑动时,第二配合部69对第一配合部68施加的第一作用力F减小,使得弹性变形部632的变形得以回复释放,弹性变形部632在Z轴方向上的变形减小,从而带动从动件62相对于安装座61沿着Z轴方向向靠近第一载体3的方向移动,至如图21中的(a)所示的制动状态。同时,由于弹性变形部632对从动件62施加的指向第一载体3的弹性力,使得从动件62与第一载体3抵接,摩擦力大,可使得驱动马达及时制动。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请一并结合图13、图14以及图20,为了对滑动件64的滑动进行驱动,驱动马达304还包括第一驱动结构65。第一驱动结构65与滑动件64相连,以驱动滑动件64相对于安装座61在Y轴方向上移动。
具体的,第一驱动结构65为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MA)件。沿着第一方向,第一驱动结构65具有相对的第一固定端A1和第二固定端A2。第一固定端A1设于滑动件64。第二固定端A2设于安装座61。
形状记忆合金是通过热弹性与马氏体相变及其逆变而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由两种以上金属元素所构成的材料。形状记忆合金具有两种形变状态(简称形态)(第一形态和第二形态)。其中一种是高温时的奥氏体相,以立方晶体形式存在,另一种是低温时的马氏体相,它以单斜晶体形式存在。其中,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称为马氏体相变,而马氏体转变为奥氏体称为马氏体逆相变。因此,将SMA材料加热到一定的临界温度以上,以进行形状记忆热处理(training),会使其发生一定的形变。当SMA材料冷却生成马氏体相后,再次将其加热到临界温度之上时,由低温马氏体相逆相变为高温奥氏体相(即产生逆向转变),从而恢复到变形前所记忆的状态。
因此,利用形状记忆合金的这一特性,可以使得形状记忆合金件在两种形态下转变时,产生伸缩变形。也即,形状记忆合金件在第一形态下由第一固定端A1至第二固定端A2的第二端d2的长度值(即第一长度)与在第二形态下由第一固定端A1至第二固定端A2的第二端d2的长度值(即第一长度)不相等。
由此,通过将第一驱动结构65设置为形变记忆合金件,利用形变记忆合金的形变特点而产生由第一固定端A1至第二固定端A2的长度变化来驱动滑动件***,简化了第一驱动结构65的结构,并减小了第一驱动结构65的占用空间,降低了装配空间的要求和装配难度。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对形状记忆合金件通电的方式以对形状记忆合金件进行加热,通过对形状记忆合金件断电的方式对形状记忆合金件冷却,以使得形状记忆合金件在两种形态之间转变。具体而言,当电流流入形状记忆合金件时,形状记忆合金件因具有电阻特性,而将部分电能转换为热量,形状记忆合金件在自身产生的热量的作用下缩短。当形状记忆合金件断电时,形状记忆合金件则会冷却,而伸长。因此,基于形状记忆合金件的热缩冷涨的特点,可以通过对第一驱动结构65通电或断电,以使得第一驱动结构65缩短或伸长,从而实现对滑动件64的移动进行驱动的目的。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的示例中,也可以通过对形状记忆合金件施加不同大小的电流的方式,以对形状记忆合金件进行加热或冷却,以实现对滑动件64的驱动。在下面的描述中,以对形状记忆合金件通电或断电的方式,实现形状记忆合金件对滑动件64的驱动为例进行说明。
结合图20和图21,在由第二固定端A2到第一固定端A1的方向上,第一斜面681和/或第二斜面691均朝向远离第二板体646的方向倾斜。此时,在伸缩组件6由制动状态向解锁状态切换的过程中,形状记忆合金件通电。此时,形状记忆合金件通电缩短,以带动滑动件64沿着斜面爬坡移动至解锁状态。当到达解锁状态时,伸缩组件6依然处于通电状态。当伸缩组件6由解锁状态向制动状态切换时,形状记忆合金件断电伸长,同时在弹性变形部632自身的弹性回复力以及第一配合部68与第二配合部69之间抵接力的作用下使得滑动件64反向移动至解锁状态。
示例性地,形状记忆合金件为SMA丝线。SMA丝线是由SMA制成的丝线结构。
第一驱动结构65的结构形式不限于此,在其它的示例中,第一驱动结构65还可以不是形状记忆合金件。例如,第一驱动结构65包括线圈和磁体6b。磁体6b设置于滑动件64上,线圈设置于安装座61上。当线圈通电时,可以产生与磁体6b磁吸的感应磁场,当线圈断电时,线圈产生的磁场消失。因此,可以通过对线圈通电或断电的方式实现对滑动件64的驱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22和图23,图22为根据图17所示的D处圈示部分的放大图。图23为根据图14所示的伸缩组件6中的滑动件64、安装座61和第一驱动结构65的配合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结构65位于第二板体646与弹性变形部632之间。第二板体646的朝向弹性变形部632的表面上设有挂钩部641。挂钩部641的背离第二固定端A2的表面上形成有挂槽64a,第一固定端A1容纳于挂槽64a内。由此,可以简化第一驱动结构65与滑动件64的安装,提高装配效率。
具体的,第一驱动结构65包括第一驱动段651、第二驱动段652和第三驱动段653。第一驱动段651和第二驱动段652在第三方向(X轴方向)上相对设置。第一驱动段651和第二驱动段652均沿Y轴方向延伸。第二配合部69处于第一驱动段651和第二驱动段652之间。第一驱动段651的沿Y轴方向一端和第二驱动段652的沿Y轴方向一端限定出上述第二固定端A2。挂槽64a的沿着第三方向上的两端敞开。第三驱动段653形成上述的第一固定端A1,且容纳于挂槽64a内。第三驱动段653的沿第三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驱动段651的沿Y轴方向的另一端和第二驱动段652的沿Y轴方向的另一端相连。由此一来,第一驱动结构65的结构简单,便于装配,而且第一驱动结构65与第二配合部69之间的位置关系布局合理,二者之间不会产生相互干涉。
示例性地,挂钩部641与滑动件64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胶粘、焊接、卡接或螺钉连接。又示例性地,挂钩部641与滑动件64连接为一个整体,也即是,挂钩部641与滑动件64为一体成型件。例如,挂钩部641采用冲压工艺成型。在其它的示例中,挂钩部641也可以采用CNC、金属粉末成型工艺、注塑工艺或铸造工艺等与滑动件64连接为一体。如此一来。有利于简化二者的加工工艺,降低造成成本,还有利于提高二者的连接强度。
在此基础上,挂槽64a的槽底壁形成为朝向远离第二固定端A2的方向拱起的弧形面。由此,有利于提高挂槽64a的槽底壁与挂钩部641的沿着沿第一驱动段651和第二驱动段652的排列方向上的两侧侧面之间的平滑过渡,从而防止挂槽64a的槽底壁与挂钩部641的沿着第一驱动段651和第二驱动段652的排列方向上的两侧侧面之间因具有尖角而对第一驱动结构65产生刮伤,从而提高第一驱动结构65的使用寿命。
请继续参阅图23,为了便于电量引入第一驱动结构65,请继续参阅图23,伸缩组件6还包括柔性电路板67。柔性电路板67包括第一柔性部分671和第二柔性部分672。第二固定端A2固定于第一柔性部分671,且与柔性电路板67电连接。第二柔性部分672与第一柔性部分671相连,第二柔性部分672用于与前文中所述的第二电路板4电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安装座61的第一板体611上设置有弹性夹613。第一柔性部分671和第二固定端A2所形成的整体结构夹持于弹性夹613。如此设计,可以简化安装,提高装配效率。在其它的示例中,弹性夹613也可以设置于两个第一侧板612上。
示例性地,弹性夹613包括本体部6131和夹持部6132。其中,本体部6131与第一板体611相连。夹持部6132为两个,且呈L形形状。两个夹持部6132分别与本体部6131的在X轴方向上的两端相连。每个夹持部6132与本体部6131限定出一个夹持空间。第一柔性部分671和第二固定端A2所形成的整体结构的在X轴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卡设于两个夹持空间内。
在上述任一第一驱动结构为形状记忆合金件的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24,图24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中的伸缩组件6中安装座61、滑动件64、第一驱动结构65和第二驱动结构6a的结构示意图。伸缩组件6还包括第二驱动结构6a。第二驱动结构6a为形状记忆合金件。第二驱动结构6a包括第三固定端A3和第四固定端A4。第三固定端A3设于滑动件64。第四固定端A4设于安装座61。沿着第一方向,第四固定端A4处于第三固定端A3的远离第二固定端A2的一侧,且第二固定端A2处于第一固定端A1的远离第四固定端A4的一侧。也即是,沿着第一方向,第一固定端A1处于第二固定端A2和第四固定端A4之间,且第三固定端A3处于第二固定端A2和第四固定端A4之间。示例性的,第二驱动结构6a和第一驱动结构65相对于第二配合部69对称设置。
第二驱动结构6a的形变状态与第一驱动结构65的形变状态相反,也即是,第二驱动结构6a的通断电状态与第一驱动结构65的通断电状态相反。具体而言,当第一驱动结构65断电伸长时,第二驱动结构6a通电缩短。当第一驱动结构65通电缩短时,第二驱动结构6a断电伸长。由此一来,有利于利用第二驱动结构6a和第一驱动结构65的配合,实现滑动件64往复运动的可靠性。
第二驱动结构6a与安装座61的连接方式可以参照第一驱动结构65与安装座61的连接方式,第二驱动结构6a与滑动件64的连接方式可以参照第一驱动结构65与滑动件64的连接方式,此处将不再赘述。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25和图26,图25为本申请再一些实施例中的伸缩组件6的立体图。图26为根据图25所示的伸缩组件6的分解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与图12-图24所示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伸缩组件6还包括弹簧66。弹簧66位于安装空间616内。在一些具体示例中,弹簧66位于第二板体646和弹性变形部632之间。在其它的示例中,弹簧66也可位于第二板体646与第一板体611之间。
弹簧66具有沿Y轴方向相对的第一连接端部661和第二连接端部662。其中,第一连接端部661与滑动件64相对固定。第二连接端部662与安装座61相对固定。弹簧66用于对滑动件64施加沿第一方向的弹性力。由此一来,弹簧66可以使得第二配合部69和第一配合部68保持抵接,也即弹簧66可以使得第二配合部69和第一配合部68在第一斜面681和/或第二斜面691处保持抵接,从而有利于在滑动件64相对于安装座61移动的过程中,提高第二配合部69和第一配合部68的配合可靠性。
示例性地,弹簧66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请继续参阅图26、图27和图28,图27为根据图26所示的安装座61、滑动件64和弹簧66的分解示意图,图28为根据图26所示的安装座61、滑动件64和弹簧66的装配示意图。弹簧66为多个。多个弹簧66可以分成两组弹簧。两组弹簧设置于第二配合部69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这样一来,其中一组弹簧预压于滑动件64与安装座61之间,另一组弹簧预拉于滑动件64与安装座61之间。这样一来,该其中一组弹簧对滑动件64施加推力,另一组弹簧对第二配合部69施加拉力,从而可以进一步地在滑动件64相对于安装座61移动的过程中,提高第二配合部69和第一配合部68的配合可靠性。
每组弹簧中的弹簧66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的示例中,弹簧66也可以仅为一组。该一组弹簧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例如,当该一组弹簧为多个时,多个弹簧66在X轴方向上间隔开。
示例性地,弹簧66在Y轴方向上呈蛇形线型延伸,也就是说,弹簧66为蛇形弹簧。这样设置,与螺旋式的弹簧66相比,可以减小弹簧66在Z轴方向上的厚度尺寸,有利于减小弹簧66在Z向上所占用的尺寸,从而有利于实现伸缩组件6的扁平化设计,有利于驱动马达304的体积减小,实现电子设备100的薄型化设计。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一些示例中,弹簧66也可以为螺旋弹簧。
其中,“弹簧66在Y轴方向上呈蛇形线型延伸”是指弹簧66在Y轴方向上蜿蜒延伸。
请继续参阅图27和图28,第一连接端部661与滑动件64卡接配合。由此一来,可以简化弹簧66与滑动件64之间的安装,提高装配效率。
具体地,第一连接端部661具有第一卡接孔6611。示例性地,第一卡接孔6611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条形、圆形、椭圆形或异形。
第二板体646的朝向弹簧66的表面上设有第一卡接板642。示例性地,第一卡接板642与滑动件64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第一卡接孔6611通过冲压工艺形成。又如,第一卡接板642与滑动件64通过金属注射成型工艺或注塑工艺形成。当然在其它的示例中,第一卡接板642与滑动件64之间可以是焊接、胶粘或螺钉连接。
第一卡接板642与第一卡接孔6611卡接。由此,弹簧66与滑动件64之间的装配简单,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
值得理解的是,在其它的示例中,第一卡接板642也可以形成在第一连接端部661上,第一卡接孔6611形成在滑动件64上。此外,还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端部661与滑动件64之间的连接方式不限于卡接,二者还可以采用焊接或螺钉连接等方式相连。
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地简化弹簧66的安装,第二连接端部662与安装座61之间卡接配合。由此一来,可以简化弹簧66与安装座61之间的安装,提高装配效率。
具体地,第二连接端部662具有第二卡接孔6621。示例性地,第二卡接孔6621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条形、圆形、椭圆形或异形。
第一板体611的朝向弹簧66的表面上设有第二卡接板614。示例性地,第二卡接板614与第一板体611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第二卡接板614通过冲压工艺形成。又如,第二卡接板614与滑动件64通过金属注射成型工艺或注塑工艺形成。当然在其它的示例中,第一卡接板642与滑动件64之间可以是焊接、胶粘或螺钉连接。
第二卡接板614与第二卡接孔6621配合。由此,弹簧66与滑动件64之间的装配简单,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
值得理解的是,在其它的示例中,第二卡接板614也可以形成在第二连接端部662上,第二卡接孔6621形成在滑动件64上。此外,还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连接端部662与安装座61之间的连接方式不限于卡接,二者还可以采用焊接或螺钉连接等方式相连。
在此基础上,请继续参阅图27和图28,当弹簧66处于第二板体646与弹性变形部632之间时,为了防止第二板体646对安装座61与弹簧66之间的装配产生干涉,第二板体646具有贯穿第二板体646的过孔643。第二卡接板614穿设于过孔643。过孔643在Y轴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第二卡接板614在Y轴方向上的尺寸。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避免滑动件64对安装座61与弹簧66之间的固定产生干涉,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过孔643与第二卡接板614的配合对滑动件64的滑动进行导向,从而提高滑动件64滑动的可靠性。
示例性地,弹簧66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此处值得说明的是,当弹簧66的数量为多个时,第二板体646上可以设置多个过孔643,一个弹簧66对应一个第二卡接板614和一个过孔643。也可以是,滑动板上仅设置一个过孔643。该一个过孔643与其中一个弹簧66、以及该与其中一个弹簧66对应的第二卡接板614相对应。在图27-图28所示的具体示例中,弹簧66的数量为两个,每个弹簧66对应一个第二卡接板614。过孔643的数量为一个,与其中一个弹簧66对应的第二卡接板614穿设于该过孔643内。与另一个弹簧66对应的第二卡接板614处于滑动件64在自身滑动方向上的一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29和图30,图29为本申请其它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伸缩组件6的结构示意图。图30为根据图29所示的伸缩组件6的分解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与图12-图28所示的实施例的区别在于:为了便于弹性变形部632的弯曲变形,弹性臂6322具有镂空部632a。
具体的,请继续参阅图30,弹性臂6322包括多个在X轴方向上间隔开的子弹性臂63221。相邻的两个子弹性臂63221之间形成一个镂空部632a。由此一来,既可以保证弹性变形部632的弯曲变形能力,还可以提高弹性臂6322对固定部631和支撑部6321的连接强度。
示例性地,在图30所示的具体示例中,每个弹性臂6322中,子弹性臂63221的数量为两个。在其它的示例中,弹性臂6322还可以包括三个或三个以上子弹性臂63221。此外,在其它的示例中,弹性臂6322上也可以不设置镂空部632a。
在上述任一第一配合部68为凸起、且第一配合部68具有第一斜面681的实施例的基础上,请继续参阅图30,且结合图31和图32,图31为根据图30中所示的滑动件64与第一驱动结构65的连接示意图,图32为根据图29所示的伸缩组件在G-G线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第二板体646上设有第一避让孔645。沿着Y方向、且自第二端d2至第一端d1的方向上,第二配合部69和第一避让孔645依次排列且衔接。如此一来,当第二配合部69自第一端d1移动至第二端d2时,由于第二端d2与滑动件64之间在Z向上的距离大于第一端d1与滑动件64之间在Z向方向上的距离,第一避让孔645可以对第一端d1起到避让的作用,防止因未设置第一避让孔645,而导致的第一配合部68的第一端d1与滑动件64的表面之间产生抵接卡死的问题出现。
在此基础上,由于第一板体611处于第二板体646的远离弹性变形部632的一侧,为了防止当第二配合部69自第一端d1移动至第二端d2时,第一配合部68的第一端d1与第一板体611的表面之间产生抵接卡死的问题出现,第一板体611上设有第二避让孔615,第二避让孔615在第二板体646上的正投影与第一避让孔645有交叠。示例性的,第二避让孔615在第二板体646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避让孔645内,或者与第一避让孔645重合。
在此基础上,请继续参阅图31和图32,伸缩组件6包括折弯件6h。折弯件6h的一端与第一避让孔645的孔壁一体地相连。折弯件6h向靠近第一配合部68的方向延伸后,沿着第Y轴方向,朝向远离第一避让孔645的方向翻折。折弯件6h的位于第一避让孔645外的部分限定出第二配合部69。这样一来,在实际的加工过程中,可以对坯件采用冲压工艺加工以形成第一避让孔645,而坯件上原本用于成型第一避让孔645的部分则在翻折后可以形成折弯件6h,进而形成第二配合部69,加工工艺简单,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
示例性地,折弯件6h的远离第一避让孔645的一端与滑动件64的朝向第一配合部68表面的相接。由此,有利于提高折弯件6h与滑动件64的连接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请一并结合图30和图32,伸缩组件6还包括霍尔传感器6c和磁体6b。霍尔传感器6c与安装座61相对固定。示例性的,霍尔传感器6c与安装座61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胶粘、焊接或卡接。例如,霍尔传感器6c与前文中所述的柔性电路板67固定并电连接,以此实现霍尔传感器6c与第二电路板4之间的电连接,从而实现信号的传输。
磁体6b与滑动件64例如第二板体646相对固定。示例性的,磁体6b与滑动件64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胶粘、卡接或螺钉连接等。
霍尔传感器6c用于检测磁体6b的磁场强度。可以理解的是,当滑动件64相对于安装座61沿Y轴方向移动时,磁体6b也随着滑动件64的移动相对安装座61移动。此时,磁体6b将处于不同的位置。霍尔传感器6c可以检测当磁体6b处于不同位置下的磁场强度,也即,霍尔传感器6c可以感应磁体6b的磁场变化。从而,达到对滑动件64的滑动距离的检测。由此,通过检测滑动件64相对于安装座61的滑动距离,从而可以准确的确定滑动件64所处的状态(即解锁状态还是制动状态),从而可以便于根据霍尔传感器6c的检测结果,对第一驱动结构65进行控制,例如,当第一驱动结构65为形状记忆合金件时,便于对该第一驱动结构65的通电或断电控制,以实现对伸缩组件6进行闭环控制,进而有利于实现对驱动马达304的闭环控制。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的示例中,霍尔传感器6c也可以设置于滑动件64。磁体6b设置于安装座61。另外,还需理解的是,在其它的示例中,伸缩组件6中也可以不设置磁体6b和霍尔传感器6c。
请参阅图33,图33为本申请其它再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伸缩组件6在解锁状态和制动状态之间切换时,弹性变形部的变形情况示意图。该实施例与图12-图32所示的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第一配合部68为第一磁体。第二配合部69为第二磁体。
具体地,第一磁体与弹性变形部632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卡接、胶粘、或螺钉连接等。第一磁体可以为磁铁或磁刚。第一磁体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立方体状、棱柱状、圆柱体状、锥体状或其它的异形形状。进一步的,第一磁体的厚度方向(也即Z轴方向)上的两侧表面可以均为平面。这样设置,第一磁体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而且第一磁体所占用的空间小。
具体地,第二磁体与滑动件64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卡接、胶粘、或螺钉连接等。具体地,第二磁体可以为磁铁或磁钢。第二磁体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立方体状、棱柱状、圆柱体状、锥体状或其它的异形形状。进一步的,第二磁体的厚度方向(也即,Z轴方向)上的两侧表面可以均为平面。这样设置,第二磁体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而且第二磁体所占用的空间小。
第一磁体的充磁方向(由南极到北极的方向,即由S极至N极的方向)、第二磁体的充磁方向与Z轴方向平行,且第一磁体的充磁方向与第二磁体的充磁方向相反。示例性地,请参阅图33,第二磁体邻近第一磁体的一端为N极,第二磁体远离第一磁体的一端为S极。第一磁体邻近第二磁体的一端为N极,第一磁体远离第二磁体的一端为S极。又示例性地,第二磁体邻近第一磁体的一端为S极,第二磁体远离第一磁体的一端为N极,第一磁体邻近第二磁体的一端为S极,第一磁体远离第二磁体的一端为N极。只要保证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在第一方向上的充磁方向相反即可。
滑动件64沿Y轴方向相对于安装座61滑动,以带动第二磁体在与第一磁体正对的正对配合位置和与第一磁体错开的错开配合位置之间切换。
具体而言,如图33中的(a)所示意的状态为制动状态,此时,第二磁体与第一磁体处于错开配合位置。也就是说,第二磁体与第一磁体在XY平面内无交叠。当滑动件64带动第二磁体移动至与第一磁体正对的正对配合位置时,第二磁体和第一磁体之间的磁斥力(也即第一作用力F)驱动弹性变形部沿Z轴方向朝向远离滑动件64的方向变形。弹性变形部632朝向远离滑动件64的方向的变形带动从动件62相对于安装座61沿着Z轴方向向远离第一载体3的移动,至解锁状态,如图33中的(b)所示。
值得说明的是,“第二磁体与第一磁体正对的正对配合位置”是指在XY平面,第二磁体与第一磁体交叠。例如,“第二磁体与第一磁体正对的正对配合位置”是指在XY平面,第二磁体与第一磁体的交叠面积最大的位置。
同理的,当滑动件64带动第二磁体移动至与第一磁体错开的错开配合位置时,第二磁体和第一磁体之间的磁斥力(也即第一作用力F)为0,使得弹性变形部632的变形在自身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得以回复释放,弹性变形部632在Z轴方向上的变形减小,从而带动从动件62相对于安装座61沿着Z轴方向向靠近第一载体3的方向移动,至如图33中的(a)所示的制动状态。
以上各实施例介绍了驱动马达304在应用于潜望式摄像头模组30中的应用场景,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马达304也可以应用于直立式摄像头模组30中,以驱动直立式镜头旋转,绕X轴或者Y轴旋转,以达到追踪目的。而且也可以在直立式镜头与支撑座1之间设置上述伸缩组件6,本申请不作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33)

1.一种伸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用于摄像头模组的驱动马达,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光路转折元件,所述驱动马达包括支撑座和第一载体,所述第一载体相对于所述支撑座绕第一轴线可转动,所述光路转折元件固定于所述第一载体,所述伸缩组件处于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支撑座之间;所述伸缩组件包括:
安装座,所述伸缩组件通过所述安装座固定于所述支撑座;
从动件;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具有固定部和弹性变形部,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安装座,所述从动件固定于所述弹性变形部,所述弹性变形部对所述从动件施加指向所述第一载体的弹性力,所述弹性变形部上设有第一配合部;
滑动件,所述滑动件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座,所述滑动件上设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在所述滑动件沿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安装座滑动时与所述第一配合部配合,以使得所述弹性变形部在第二方向上产生弹性变形,以带动所述从动件在第二方向上移动,所述从动件移动以在与所述第一载体抵接配合的制动状态和在与所述第一载体脱离配合的解锁状态之间切换,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变形部包括支撑部和弹性臂,在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的平面内,所述支撑部的正投影和所述固定部的正投影间隔排列;所述弹性臂连接于所述支撑部和所述固定部之间,所述从动件设于所述支撑部的在第二方向上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伸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设于所述支撑部上所述从动件所在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伸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和所述固定部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弹性臂和两个所述固定部一一对应,两个所述弹性臂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部的两侧,每个所述弹性臂连接在对应的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支撑部之间,所述弹性变形部朝向所述从动件所在的一侧拱起。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伸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具有安装空间,所述弹性件和所述滑动件均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所述从动件包括制动部,所述制动部位于所述安装座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伸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第一板体,所述滑动件包括第二板体,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板***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弹性变形部之间;
所述制动部处于所述第一板体的远离所述第二板体的一侧,所述第一配合部设于所述弹性变形部朝向所述第二板体的表面上,所述第二配合部设于所述第二板体的朝向所述弹性变形部的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伸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体的朝向所述第一板体的表面上设有限位凸筋,所述限位凸筋与所述第一板体接触;和/或,
所述第一板体的朝向所述第二板体的表面上设有限位凸筋,所述限位凸筋与所述第二板体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伸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具有与所述第二配合部抵接配合的第一斜面,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斜面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板体之间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板体之间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所述滑动件沿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安装座往复滑动,以带动所述第二配合部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切换。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伸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合部具有与所述第一配合部抵接配合的第二斜面,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斜面具有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四端与所述弹性变形部之间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端与所述弹性变形部之间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所述滑动件沿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安装座滑动,以带动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中的其中一个与所述第一配合部切换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伸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合部具有与所述第一斜面抵接配合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一斜面的倾斜方向一致。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伸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为凸出于所述弹性变形部的表面的凸起;
所述第二板体上具有第一避让孔,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且自所述第二端至所述第一端的方向,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第一避让孔依次排列且衔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伸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体上设有折弯件,所述折弯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避让孔的孔壁一体地相连,所述折弯件向靠近所述第一配合部的方向延伸后、沿着第一方向向远离所述第一避让孔的方向翻折,所述折弯件的位于所述第一避让孔外的部分限定出所述第二配合部。
13.根据权利要求8-12中任一项所述的伸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为凸出于所述弹性变形部的表面的凸起;和/或,所述第二配合部为凸出于所述第二板体的表面的凸起。
14.根据权利要求8-13中任一项所述的伸缩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弹簧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一连接端部和第二连接端部,所述第一连接端部与所述滑动件相对固定,所述第二连接端部与所述安装座相对固定,所述弹簧用于对所述滑动件施加沿第一方向的弹性力,以使得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保持抵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伸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为两组,两组所述弹簧分别布置于所述第二配合部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伸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部具有第一卡接孔,所述第二板体的朝向所述弹簧的表面上设有第一卡接板,所述第一卡接板与所述第一卡接孔配合;和/或,
所述第二连接端部具有第二卡接孔,所述第一板体设有第二卡接板,所述第二卡接板与所述第二卡接孔配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伸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处于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弹性变形部之间,所述第二板体具有贯穿所述第二板体的过孔,所述第二卡接板穿设于所述过孔,所述过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卡接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
1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伸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为第一磁体,所述第二配合部为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的充磁方向、所述第二磁体的充磁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且所述第一磁体的充磁方向与所述第二磁体的充磁方向相反;
所述滑动件沿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安装座滑动,以带动所述第二磁体在与所述第一磁体正对的正对配合位置和与所述第一磁体错开的错开配合位置之间切换。
19.根据权利要求6-18中任一项所述的伸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两个第一侧板,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的沿第三方向上的两端,所述固定部的沿第三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一一对应连接,其中,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均垂直。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伸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包括两个第二侧板,两个所述第二侧板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二板体的沿第三方向上的两端;
两个所述第二侧板处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之间,且两个所述第二侧板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一一对应;
在相对应的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一侧板中,所述第二侧板的朝向所述第一侧板的表面上设有限位筋,所述限位筋与所述第一侧板接触;和/或,在相对应的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一侧板中,所述第一侧板的朝向所述第二侧板的表面上设有限位筋,所述限位筋与所述第二侧板接触。
21.根据权利要求6-20中任一项所述的伸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件包括连接板,所述制动部在第三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一板体上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板穿设于所述通孔,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弹性变形部相连,其中,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均垂直。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伸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处于所述制动部在第三方向上的两端的所述连接板之间。
23.根据权利要求1-22中任一项所述的伸缩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驱动结构,所述第一驱动结构与所述滑动件相连,所述第一驱动结构用于驱动所述滑动件相对于所述安装座沿第一方向滑动。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伸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结构为形状记忆合金件,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具有相对的第一固定端和第二固定端,所述第一固定端设于滑动件,所述第二固定端设于安装座。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伸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包括第二板体,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板***于所述弹性变形部的一侧,所述第一驱动结构位于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弹性变形部之间;
所述第二板体的朝向所述弹性变形部的表面设有挂钩部,所述挂钩部的背离所述第二固定端的表面上形成有挂槽,所述第一固定端容纳于所述挂槽。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伸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包括第一驱动段、第二驱动段和第三驱动段,所述第一驱动段和所述第二驱动段在第三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驱动段的沿第一方向的一端和所述第二驱动段的沿第一方向的一端限定出所述第二固定端,所述第三驱动段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段的沿第一方向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驱动段的沿第一方向的另一端之间,所述第二配合部处于所述第一驱动段和所述第二驱动段之间,所述挂槽沿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两端敞开,所述第三驱动段限定出所述第一固定端,其中,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均垂直。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伸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槽的槽底壁形成为朝向远离所述第二固定端的方向拱起的弧形面。
28.根据权利要求24-27中任一项所述的伸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弹性夹;
所述伸缩组件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一柔性部分,所述第二固定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柔性部分,且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一柔性部分和所述第二固定端所形成的整体结构夹持于所述弹性夹。
29.根据权利要求24-28中任一项所述的伸缩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驱动结构,所述第二驱动结构为形状记忆合金件,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二驱动结构具有相对的第三固定端和第四固定端,所述第三固定端设于所述滑动件,所述第四固定端设于所述安装座;
沿第一方向,所述第四固定端处于所述第三固定端的远离所述第二固定端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固定端处于所述第一固定端的远离所述第四固定端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二驱动结构的形变状态与第一驱动结构的形变状态相反。
30.根据权利要求1-29中任一项所述的伸缩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霍尔传感器和磁体;
所述霍尔传感器与所述安装座相对固定,所述磁体与所述滑动件相对固定;
其中,所述霍尔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磁体的磁场变化,以检测所述滑动件相对于所述安装座在第一方向上的滑动距离。
31.一种驱动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座;
第一载体,所述第一载体设置于所述支撑座;
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载体相对于所述支撑座绕第一轴线转动;
根据权利要求1-30中任一项所述的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处于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支撑座之间,所述伸缩组件通过所述安装座固定于所述支撑座,所述弹性变形部对所述从动件施加指向所述第一载体的弹性力,所述从动件移动以在与第一载体抵接配合的制动状态和在与所述第一载体脱离配合的解锁状态之间切换。
32.一种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路转折元件;
光学镜头,所述光学镜头位于所述光路转折元件的出光侧;
感光器件,所述感光器件位于所述光学镜头的出光侧;
权利要求31所述的驱动马达,所述光路转折元件固定于所述第一载体上。
3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屏幕;
背壳,所述背壳与所述屏幕固定;
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摄像头模组,所述摄像头模组容置于所述背壳内;
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容置于所述背壳内,且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摄像头模组电连接。
CN202310402798.1A 2023-04-11 2023-04-11 伸缩组件、驱动马达、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71354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02798.1A CN117135457B (zh) 2023-04-11 2023-04-11 伸缩组件、驱动马达、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02798.1A CN117135457B (zh) 2023-04-11 2023-04-11 伸缩组件、驱动马达、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35457A true CN117135457A (zh) 2023-11-28
CN117135457B CN117135457B (zh) 2024-07-09

Family

ID=88861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02798.1A Active CN117135457B (zh) 2023-04-11 2023-04-11 伸缩组件、驱动马达、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35457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86019A (zh) * 2021-05-07 2021-08-20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模组、摄像头和电子设备
CN114167570A (zh) * 2020-09-10 2022-03-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及摄像模组的拍摄方法
WO2022143135A1 (zh) * 2021-01-04 2022-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5412624A (zh) * 2022-07-22 2022-1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67570A (zh) * 2020-09-10 2022-03-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及摄像模组的拍摄方法
WO2022143135A1 (zh) * 2021-01-04 2022-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4726977A (zh) * 2021-01-04 2022-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3286019A (zh) * 2021-05-07 2021-08-20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模组、摄像头和电子设备
CN115412624A (zh) * 2022-07-22 2022-1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35457B (zh) 2024-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69194B2 (en) Reflecting module for OIS and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3589619B (zh) 相机模块和包括该相机模块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US11119332B2 (en) Camera module and reflecting module
US11800211B2 (en)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multiple lens barrels
CN117572657A (zh) 用于光学防抖的反射模块和包括该反射模块的相机模块
CN210776140U (zh) 相机模块
CN211959356U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相机模块
CN112534348B (zh) 透镜驱动装置和包括该透镜驱动装置的相机模块
US11493741B2 (en) Reflective module and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2740102B (zh) 透镜驱动装置和包括透镜驱动装置的相机模块
CN113194216B (zh) 音圈马达、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3690191U (zh) 光路转换模块及包括其的相机模块和便携式终端
CN118018827A (zh) 一种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KR20230079320A (ko) 렌즈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CN117135457B (zh) 伸缩组件、驱动马达、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7135436A (zh) 一种驱动马达、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7915178B (zh) 伸缩部件、驱动马达、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WO2021023067A1 (zh) 成像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7134571A (zh) 一种驱动马达、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