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26310A - 2,3-双卤取代马来酸酯型内给电子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2,3-双卤取代马来酸酯型内给电子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26310A
CN117126310A CN202210551691.9A CN202210551691A CN117126310A CN 117126310 A CN117126310 A CN 117126310A CN 202210551691 A CN202210551691 A CN 202210551691A CN 117126310 A CN117126310 A CN 1171263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 donor
internal electron
catalyst
ester
buty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5169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志
李化毅
李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Priority to CN20221055169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26310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263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263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4/00Polymerisation catalysts
    • C08F4/42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 C08F4/44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 C08F4/60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together with refractory metals, iron group metals, platinum group metals, manganese, rhenium technet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2Refractory metals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4Titanium, zirconium, hafn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47Catalysts containing a specific non-metal or metal-free compound
    • C08F4/649Catalysts containing a specific non-metal or metal-free compound organic
    • C08F4/6494Catalysts containing a specific non-metal or metal-free compound organic containing oxy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67/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 C07C67/3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by modifying the acid moiety of the ester, such modification not being an introduction of an ester group
    • C07C67/307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by modifying the acid moiety of the ester, such modification not being an introduction of an ester group by introduction of halogen; by substitution of halogen atoms by other halogen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10/00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110/00Hom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08F110/04Monomers containing three or four carbon atoms
    • C08F110/06Propen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Transition And Organic Metals Composition Catalysts For Addition Polymeriz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3‑双卤取代马来酸酯型内给电子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内给电子体具有如下式I所示的结构式。采用本发明提供的2,3‑双卤取代马来酸酯作为内给电子体,能够获得超高活性的聚丙烯催化剂(活性>36kgPP/(g.Cat.h)),相比于2,3‑双烷基取代马来酸酯或者2,3‑双芳基取代马来酸酯,催化剂的性能更为优异。

Description

2,3-双卤取代马来酸酯型内给电子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丙烯催化剂内给电子体的设计合成与应用,具体涉及一种2,3-双取代马来酸酯型内给电子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邻苯二甲酸二酯类化合物是丙烯聚合Ziegler-Natta(Z-N)催化剂主要使用的内给电子体。尽管这类化合物作为内给电子体使用对于获得高活性高等规度的聚丙烯有利,但是获得的聚丙烯中残存的无法清除的邻苯二甲酸二酯类化合物依然会对人体造成损害。目前该类化合物在欧盟已经限制使用,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该类化合物在国内的使用也会受到限制。因此研发清洁型丙烯聚合Z-N催化剂专用内给电子体势在必行。
马来酸及其衍生物广泛应用于药物合成,例如N,N-二甲基-γ-(4-氯苯基)-2-吡啶丙胺顺丁烯二酸盐,俗名“扑尔敏”,是常见的抗过敏药物;(±)-3,4,5-三甲氧基苯甲酸(2-二甲胺基-2-苯基)丁酯马来酸盐,俗名“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是常见的胃肠动力抑制药;(E)-5-甲氧基-4'-三氟甲基苯戊酮-氧-(2-氨乙酰基肟)马来酸盐,药品名“马来酸氟伏沙明”,是治疗抑郁症或强迫症的药物,等等。以上种种事实表明:马来酸及其衍生物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尚无研究表明该类化合物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报道。
中国专利CN201210480335.9公布了采用马来酸二酯作为内给电子体制备高活性高等规度聚丙烯催化剂的技术。
该专利采用2,3-双烷基取代的马来酸二酯作为内给电子体时,催化剂的活性最高能够达到28.3kg PP/(g.Cat.h),聚丙烯的等规度可以达到98.7%。
但是该专利仍然存在两方面缺点:(1)2,3-双烷基取代的马来酸二酯合成技术难度较大,成本较高;(2)催化剂的活性较低,无法满足新时代背景下对聚丙烯低灰分的新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2,3-双卤取代马来酸酯型内给电子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具体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2,3-双卤取代马来酸酯型内给电子体,其具有如下式I所示的结构式:
其中,X1和X2相同或不同,彼此独立地选自选自氟、氯、溴和碘中的一种;R1和R2相同或不同,彼此独立地选自C1-12烷基。
根据本发明,所述R1和R2相同或不同,彼此独立地选自C1-6烷基,更优选为C3-5烷基。
根据本发明,所述内给电子体选自2,3-二氟马来酸二丙酯、2,3-二氟马来酸二正丁酯、2,3-二氟马来酸二异丁酯、2,3-二氟马来酸二正戊酯、2,3-二氟马来酸二异戊酯、2,3-二氯马来酸二丙酯、2,3-二氯马来酸二正丁酯、2,3-二氯马来酸二异丁酯、2,3-二氯马来酸二正戊酯、2,3-二氯马来酸二异戊酯、2,3-二溴马来酸二丙酯、2,3-二溴马来酸二正丁酯、2,3-二溴马来酸二异丁酯、2,3-二溴马来酸二正戊酯、2,3-二溴马来酸二异戊酯、2,3-二碘马来酸二丙酯、2,3-二碘马来酸二正丁酯、2,3-二碘马来酸二异丁酯、2,3-二碘马来酸二正戊酯、2,3-二碘马来酸二异戊酯、2-氟-3-氯马来酸二正丁酯、2-氟-3-溴马来酸二正丁酯、2-氟-3-碘马来酸二正丁酯、2-氯-3-溴马来酸二正丁酯、2-氯-3-碘马来酸二正丁酯、2-溴-3-碘马来酸二正丁酯、2-氟-3-氯马来酸二异丁酯、2-氟-3-溴马来酸二异丁酯、2-氟-3-碘马来酸二异丁酯、2-氯-3-溴马来酸二异丁酯、2-氯-3-碘马来酸二异丁酯或2-溴-3-碘马来酸二异丁酯。
具体的,所述内给电子体选自如下式I-1~I-5所示化合物中的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2,3-双卤取代马来酸酯型内给电子体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将马来酸酐和卤化试剂混合,进行卤化反应,制备中间产物;
2)在催化剂存在下,将步骤1)的中间产物与醇类化合物反应,制备得到式I所示的2,3-双卤取代马来酸酯型内给电子体。
根据本发明,步骤1)的反应式如下所示:
根据本发明,步骤2)的反应式如下所示:
根据本发明,步骤1)中,所述的卤化试剂选自氢氟酸、氯化亚砜、溴、碘化钾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发明,步骤1)中,马来酸酐和卤化试剂的摩尔比为1:(6~20),优选为1:(8~17)。
根据本发明,步骤1)中,所述马来酸酐可以先分散于有机碱中,所述有机碱为三乙胺、吡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马来酸酐与有机碱的摩尔比为1:(2~10),示例性为1:2、1:4、1:6、1:8或1:10。
根据本发明,步骤1)中,所述卤化反应先在-10~0℃反应30min~2h,再在50~90℃加热反应30min~2h。
根据本发明,步骤1)还包括后处理步骤,所述后处理步骤包括:卤化反应结束后,除去反应体系的未反应的卤化试剂,并将剩余的固体采用甲苯溶解,除去副产物,蒸干得到纯化的中间产物。
根据本发明,步骤1)中,反应结束后,还包括蒸馏、分离、洗涤、干燥等后处理过程。
根据本发明,步骤2)中,所述醇类化合物为R1-OH和/或R2-OH,R1和R2具有如上含义。示例性地,所述醇类化合物选自正丁醇、丙醇、异丁醇、正戊醇或异戊醇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步骤2)中,所述催化剂选自浓硫酸、三氟甲磺酸、对甲基苯磺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发明,步骤2)中,中间产物、醇类化合物、催化剂的质量体积比为(5-25)g:(30-50)mL:1mL,优选为(7-20)g:(35-45)mL:1mL。
根据本发明,步骤2)中,所述反应可以在溶剂中进行,所述溶剂为苯或甲苯;步骤2)中,反应溶液的浓度为0.1g/mL~5g/mL。
根据本发明,步骤2)中,反应结束后,还包括采用层析柱分离纯化等后处理过程。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2,3-双卤取代马来酸酯型内给电子体的应用,应用于催化剂体系中。
根据本发明,所述内给电子体用于烯烃聚合用催化剂体系;具体为固体催化剂体系。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烯烃聚合用催化剂固体组分,所述催化剂固体组分包括所述2,3-双卤取代马来酸酯型内给电子体。
根据本发明,所述催化剂固体组分中,以质量百分比为100%计,所述内给电子体的质量百分含量为7wt.%-10wt.%,优选为7wt.%-9wt.%。
根据本发明,所述催化剂固体组分还包括钛活性组分,所述钛活性组分的质量(以钛元素计算)百分数为0.5wt.%-2.5wt.%,优选为1.5wt.%-2.5wt.%。
根据本发明,所述钛活性组分为钛化合物,具有如下式(II)所示的结构:
TiX3 p(OR3)4-p...(II)
其中X3表示卤原子,优选氯或溴;更优选氯;
p为0-4的整数;
R3为含有1-10个碳原子的烃基,可以为饱和或不饱和的烃基,可以为直链、支链、或环状的烃基,所述烃基中还可以含有杂原子,例如S、N、O、Si等,优选地,所述R3选自C1-10烷基、C2-10烯基、C2-10炔基、C3-10环烷基、C6-12芳基等,更优选C1-10烷基。当存在两个或更多个R3时,它们可以相同或不同。
示例性地,R3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正戊基、正己基、正庚基、正辛基、正癸基、烯丙基、丁烯基、环戊基、环己基、环己烯基、苯基、苄基、甲苯基、苯乙基等。
根据本发明,所述钛活性组分可以是四烷氧基钛,如四甲氧基钛、四乙氧基钛、四正丙氧基钛、四异丙氧基钛、四正丁氧基钛、四异丁氧基钛、四环己氧基钛和四苯氧基钛;四卤化钛,如四氯化钛、四溴化钛、四碘化钛;烷氧基三卤化钛,如甲氧基三氯化钛,乙氧基三氯化钛、正丙氧基三氯化钛、正丁氧基三氯化钛、和乙氧三溴化钛;二烷氧基二卤化钛,如二甲氧基二氯化钛、二乙氧基二氯化钛、二异丙氧基二氯化钛、二丙氧基二氯化钛和二乙氧基二溴化钛;三烷氧基单卤化钛,如三甲氧基氯化钛、三乙氧基氯化钛、三异丙氧基氯化钛、三正丙氧基氯化钛和三正丁氧基氯化钛等中的至少一种。其中,优选含卤素的钛化合物,尤其是四氯化钛。
根据本发明,所述催化剂固体组分的制备原料还可以包括卤化镁、一元醇化合物和钛酸酯。
根据本发明,所述卤化镁选自氯化镁,溴化镁和碘化镁中的一种,优选无水氯化镁。
根据本发明,所述一元醇化合物选自C1-10烷基-OH,优选为乙醇、丙醇、丁醇、异辛醇或2-乙基-己醇。
根据本发明,所述钛酸酯为四钛酸酯化合物,通式为Ti(OR)4,其中R为C1-8烷基和C3-8环烷基,例如为钛酸四甲酯、钛酸四乙酯、钛酸四丙酯或钛酸四丁酯。优选为钛酸四丁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催化剂体系,所述催化剂体系包括所述烯烃聚合用催化剂固体组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烯烃聚合的方法,所述方法采用上述催化剂体系。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烯烃可以选自乙烯、丙烯、丁烯、1-己烯等α-烯烃。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聚合包括均聚和共聚。
术语解释与说明
术语“C1-12烷基”表示具有1、2、3、4、5、6、7、8、9、10、11或12个碳原子的直链和支链烷基,“C1-6烷基”表示具有1、2、3、4、5或6个碳原子的直链和支链烷基。所述烷基是例如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异丙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异戊基、2-甲基丁基、1-甲基丁基、1-乙基丙基、1,2-二甲基丙基、新戊基、1,1-二甲基丙基、4-甲基戊基、3-甲基戊基、2-甲基戊基、1-甲基戊基、2-乙基丁基、1-乙基丁基、3,3-二甲基丁基、2,2-二甲基丁基、1,1-二甲基丁基、2,3-二甲基丁基、1,3-二甲基丁基或1,2-二甲基丁基等或它们的异构体。
术语“C3-10环烷基”应理解为表示饱和的一价单环、双环烃环或桥环烷烃,其具有3、4、5、6、7、8、9或10个碳原子。所述C3-10环烷基可以是单环烃基,如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环辛基、环壬基或环癸基,或者是双环烃基如十氢化萘环。所述环烷基可以是螺环,如螺[3,3]环、螺[3,4]环、螺[3,5]环、螺[4,4]环、螺[4,5]环、螺[5,5]环。
“C2-10烯基”应理解为优选表示直连或支链的一价烃基,其包含一个或多个双键并且具有2、3、4、5、6、7、8、9或10个碳原子,例如,具有2、3、4、5或6个碳原子(即,C2-6烯基),具有2或3个碳原子(即,C2-3烯基)。应理解,在所述烯基包含多于一个双键的情况下,所述双键可相互分离或者共轭。所述烯基是例如乙烯基、烯丙基、(E)-2-甲基乙烯基、(Z)-2-甲基乙烯基、(E)-丁-2-烯基、(Z)-丁-2-烯基、(E)-丁-1-烯基、(Z)-丁-1-烯基、戊-4-烯基、(E)-戊-3-烯基、(Z)-戊-3-烯基、(E)-戊-2-烯基、(Z)-戊-2-烯基、(E)-戊-1-烯基、(Z)-戊-1-烯基、己-5-烯基、(E)-己-4-烯基、(Z)-己-4-烯基、(E)-己-3-烯基、(Z)-己-3-烯基、(E)-己-2-烯基、(Z)-己-2-烯基、(E)-己-1-烯基、(Z)-己-1-烯基、异丙烯基、2-甲基丙-2-烯基、1-甲基丙-2-烯基、2-甲基丙-1-烯基、(E)-1-甲基丙-1-烯基、(Z)-1-甲基丙-1-烯基、3-甲基丁-3-烯基、2-甲基丁-3-烯基、1-甲基丁-3-烯基、3-甲基丁-2-烯基、(E)-2-甲基丁-2-烯基、(Z)-2-甲基丁-2-烯基、(E)-1-甲基丁-2-烯基、(Z)-1-甲基丁-2-烯基、(E)-3-甲基丁-1-烯基、(Z)-3-甲基丁-1-烯基、(E)-2-甲基丁-1-烯基、(Z)-2-甲基丁-1-烯基、(E)-1-甲基丁-1-烯基、(Z)-1-甲基丁-1-烯基、1,1-二甲基丙-2-烯基、1-乙基丙-1-烯基、1-丙基乙烯基、1-异丙基乙烯基。
术语“C2-10炔基”应理解为优选表示直连或支链的一价烃基,其包含一个或多个三键并且具有2、3、4、5、6、7、8、9或10个碳原子,,例如,具有2、3、4、5或6个碳原子(即,“C2-6炔基”),具有2或3个碳原子(“C2-3炔基”)。所述炔基是例如乙炔基、丙-1-炔基、丙-2-炔基、丁-1-炔基、丁-2-炔基、丁-3-炔基、戊-1-炔基、戊-2-炔基、戊-3-炔基、戊-4-炔基、己-1-炔基、己-2-炔基、己-3-炔基、己-4-炔基、己-5-炔基、1-甲基丙-2-炔基、2-甲基丁-3-炔基、1-甲基丁-3-炔基、1-甲基丁-2-炔基、3-甲基丁-1-炔基、1-乙基丙-2-炔基、3-甲基戊-4-炔基、2-甲基戊-4-炔基、1-甲基戊-4-炔基、2-甲基戊-3-炔基、1-甲基戊-3-炔基、4-甲基戊-2-炔基、1-甲基戊-2-炔基、4-甲基戊-1-炔基、3-甲基戊-1-炔基、2-乙基丁-3-炔基、1-乙基丁-3-炔基、1-乙基丁-2-炔基、1-丙基丙-2-炔基、1-异丙基丙-2-炔基、2,2-二甲基丁-3-炔基、1,1-二甲基丁-3-炔基、1,1-二甲基丁-2-炔基或3,3-二甲基丁-1-炔基。特别地,所述炔基是乙炔基、丙-1-炔基或丙-2-炔基。
术语“C6-12芳基”应理解为优选表示具有6、7、8、9、10、11或12个碳原子的一价芳香性或部分芳香性的单环、双环或三环烃环(“C6-12芳基”),特别是具有6个碳原子的环(“C6芳基”),例如苯基;或联苯基,或者是具有9个碳原子的环(“C9芳基”),例如茚满基或茚基,或者是具有10个碳原子的环(“C10芳基”),例如四氢化萘基、二氢萘基或萘基。当所述C6-12芳基被取代时,其可以为单取代或者多取代。并且,对其取代位点没有限制,例如可以为邻位、对位或间位取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采用本发明提供的2,3-双卤取代马来酸酯作为内给电子体,能够获得超高活性的聚丙烯催化剂(活性>36kg PP/(g.Cat.h)),相比于2,3-双烷基取代马来酸酯或者2,3-双芳基取代马来酸酯,催化剂的性能更为优异。
(2)采用廉价易得的马来酸酐为原料,经过两步反应即可高效实现得2,3-双卤取代马来酸酯的合成,方法简单易行,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2,3-二氯马来酸二正丁酯的核磁氢谱图。
图2是实施例1中2,3-二氯马来酸二正丁酯的核磁碳谱图。
图3是实施例1中2,3-二氯马来酸二正丁酯的质谱图。
图4是实施例1中催化剂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烯烃聚合用催化剂固体组分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醇合物溶液的制备:
将卤化镁、一元醇化合物、钛酸酯和式I所示的2,3-双卤取代马来酸酯型内给电子体在烷烃溶剂中混合、反应,得到稳定均匀的醇合物溶液;
(S2)催化剂固体组分的制备:
在惰性氛围下,将步骤(S1)中醇合物溶液与钛活性组分混合,当体系温度升为80~135℃,加入2,3-双卤取代马来酸酯型内给电子体反应,制得烯烃聚合用催化剂固体组分。
根据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S3),步骤(S2)反应结束后,滤出液体,再加入钛活性组分,并在80~135℃温度下继续反应,制得烯烃聚合用催化剂固体组分。本发明步骤(S3)中加入钛活性组分,可以提高催化剂固相组分中钛的含量。
根据本发明,步骤(S1)中,所述一元醇化合物、卤化镁和2,3-双卤取代马来酸酯型内给电子体的摩尔比为(1~10):1:(0.01~0.2),优选为(2~8):1:(0.05~0.15),更优选(3~6):1:(0.08~0.15)。
根据本发明,步骤(S1)中,钛酸酯和2,3-双卤取代马来酸酯型内给电子体的摩尔比为1:(1:5),示例性地为1:1。
根据本发明,步骤(S1)中,烷烃溶剂和卤化镁的比例为(0.5~20):1,单位为mL/g,优选(1~15):1,更优选(3~10):1。
根据本发明,步骤(S1)中,所述烷烃溶剂选自C8-C12的烷烃溶剂;例如为癸烷。
根据本发明,步骤(S1)中,反应温度为40~200℃,优选60~180℃,更优选80~150℃;反应时间为1~6小时。
根据本发明,步骤(S2)中加入的钛活性组分与步骤(S3)中加入的钛活性组分的体积比为(0.6~1):1。
根据本发明,步骤(S2)和步骤(S3)中,钛活性组分的加入总体积与醇合物溶液的体积比为(1~4):1。
根据本发明,步骤(S2)中,2,3-双卤取代马来酸酯型内给电子体的加入量与卤化镁摩尔比为(0.01~0.2):1,优选为(0.06-0.15):1。
根据本发明,步骤(S3)中,加入钛活性组分后,在80~135℃温度下继续反应1~4小时。
根据本发明,所述烯烃聚合用固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中,两次加入的2,3-双卤取代马来酸酯型内给电子体的总量与卤化镁的摩尔比为(0.05~0.25):1。
根据本发明,步骤(S2)或步骤(S3)还包括后处理步骤:反应结束后滤出反应液,并采用己烷洗涤,干燥后得到催化剂固体组分。
作为本发明示例性的实施方案,所述烯烃聚合用催化剂固体组分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S1)醇合物溶液的制备:
将卤化镁、一元醇化合物、钛酸酯和式I所示的2,3-双卤取代马来酸酯型内给电子体在烷烃溶剂中充分反应,其中一元醇化合物与卤化镁的摩尔比为(1~10):1;2,3-双卤取代马来酸酯型内给电子体和卤化镁的摩尔比为(0.01~0.2):1;钛酸酯用量和2,3-双卤取代马来酸酯型内给电子体摩尔量相等;烷烃溶剂和卤化镁的比例为(0.5~20):1(mL/g),在40~200℃反应1~6小时,得到稳定均匀醇合物溶液;
(S2)催化剂固体组分的制备:将上述制备的醇合物溶液加到经氮气充分置换,装有-25~40℃的钛活性组分的反应器中充分接触后,开始升温,当温度升至80~135℃时,加入与卤化镁摩尔比为(0.01~0.2):1的2,3-双卤取代马来酸酯型内给电子体,并在该温度下反应1~4小时,反应结束后,滤出液体,再加入钛活性组分,在80~135℃温度下继续反应1~4小时,过滤出液体,用溶剂洗涤,干燥,制得钛催化剂固体组分,其中,钛活性组分的加入总量和醇合物溶液的体积比为(1~4):1;
其中,两次加入的2,3-双卤取代马来酸酯型内给电子体的总量与卤化镁摩尔比为(0.05~0.25):1。
下文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更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下列实施例仅为示例性地说明和解释本发明,而不应被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涵盖在本发明旨在保护的范围内。
除非另有说明,以下实施例中使用的原料和试剂均为市售商品,或者可以通过已知方法制备。
1、实施例1-5和对比例1-2中,聚合活性通过如下方法进行计算:
聚合活性的单位为g PP/g Cat.h。
2、实施例1-5和对比例1-2中,聚丙烯的等规度采用正庚烷抽提法测定:使用沸腾的正庚烷抽提6小时,干燥后测定不溶物占总重量的百分比。
3、采用光电子能谱(EDS)对催化剂组分钛含量进行分析;采用气相色谱(GC)法对催化剂组分内给电子体含量进行分析。
实施例1
(1)2,3-二氯马来酸二正丁酯I-1的合成:
取250mL干燥好的三口烧瓶,加入9.8g(0.1mol)马来酸酐和16.6mL(0.2mol)吡啶,置换氮气;在冰水浴下加入100mL(1.38mol)氯化亚砜,在冰水浴下反应1小时,然后加热到75℃回流40分钟。后处理:蒸除未参与反应的氯化亚砜,将残留固体溶解到甲苯中,过滤除去副产物吡啶盐酸盐,蒸干溶剂获得中间产物10.9g,收率为66%。
取250mL单口烧瓶加入上述中间产物、40ml正丁醇和100mL甲苯,加入1mL浓硫酸作为催化剂,加热(例如120℃)回流分水,TLC点板监测反应,待原料完全转化后,反应结束。采用层析柱对产物进行分离纯化,获得2,3-二氯马来酸二正丁酯15.5g,收率为79%。
(2)催化剂的制备:将5g无水氯化镁、18.9g异辛醇、2.2g(7.4mmol)2,3-二氯马来酸二正丁酯、2.65g钛酸四丁酯和30mL干燥的癸烷加入到反应瓶中,在氮气保护下于130℃反应4小时,使无水氯化镁充分溶解,得到稳定均匀的醇合物溶液,将反应体系缓慢降至室温。将该溶液在1小时内滴加到经氮气充分置换且装有-20℃下200mL四氯化钛的反应器中。滴加完毕后,经过3.5小时升温110℃,加入1.3g(4.4mmol)2,3-二氯马来酸二正丁酯,在此温度下反应2小时。反应结束后过滤出液体,重新加入200ml四氯化钛,在110℃反应2小时。反应结束后滤出反应液,用干燥过的己烷洗涤6次,干燥后得到催化剂。
(3)丙烯聚合:加入20mL三乙基铝溶液到5L反应釜内进行除杂;再向反应釜内加入20mg上述催化剂、1.0mL二异丙基二甲氧基硅烷溶液(外给电子体中硅元素和钛活性组分中钛元素的摩尔比为20:1)和10mL三乙基铝溶液(Al/Ti=100,mol比);打开氢气进釜阀门,加入0.1MPa的氢气;随后加入1200g丙烯液体,开启搅拌(12Hz)和反应釜自动控温(反应温度为70℃,反应的下限温度为69.5℃,上限温度为70.5℃)。当反应温度首次达到68.5℃时,开始反应计时,反应时间为60min。停止反应釜自动控温,放空釜内没有反应完的丙烯,然后开釜放料,得到聚丙烯产品。实验结果见表1。
图1是实施例1中2,3-二氯马来酸二正丁酯的核磁氢谱图。
图2是实施例1中2,3-二氯马来酸二正丁酯的核磁碳谱图。
图3是实施例1中2,3-二氯马来酸二正丁酯的质谱图。
图4是实施例1中催化剂的SEM图。
实施例2
(1)2,3-二氯马来酸二异丁酯I-2的合成:
采用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酸酐的醇解反应用异丁醇代替正丁醇进行反应,获得目标产物2,3-二氯马来酸二异丁酯,总收率为53%。
(2)丙烯聚合:采用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以2,3-二氯马来酸二异丁酯替代2,3-二氯马来酸二正丁酯进行催化剂的制备,并进行丙烯聚合。实验结果见表1。
实施例3
(1)2,3-二溴马来酸二正丁酯I-3的合成:
采用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采用溴替代氯化亚砜作为卤化试剂进行反应,获得目标产物2,3-二溴马来酸二正丁酯,总收率为51%。
(2)丙烯聚合:采用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以2,3-二溴马来酸二正丁酯替代2,3-二氯马来酸二正丁酯进行催化剂的制备,并进行丙烯聚合。实验结果见表1。
实施例4
(1)2,3-二溴马来酸二异丁酯I-4的合成:
采用实施例3相同的方法,酸酐的醇解反应用异丁醇代替正丁醇进行反应,获得目标产物2,3-二溴马来酸二异丁酯,总收率为61%。
(2)丙烯聚合:采用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以2,3-二溴马来酸二异丁酯替代2,3-二氯马来酸二正丁酯进行催化剂的制备,并进行丙烯聚合。实验结果见表1。
实施例5
(1)2-氯-3-溴马来酸二正丁酯I-5的合成:
采用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依次采用溴(6.9mol)和氯化亚砜(7.0mol)作为卤化试剂进行反应,最终获得目标产物2-氯-3-溴马来酸二正丁酯,总收率为61%。
(2)丙烯聚合:采用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以2-氯-3-溴马来酸二正丁酯I-5为内给电子体进行催化剂制备,并进行丙烯聚合。实验结果见表1。
对比例1
采用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以中国专利CN201210480335.9公布的2,3-二异丁基马来酸二正丁酯(即式I-6)作为内给电子体进行催化剂制备,并进行丙烯聚合。实验结果见表1。
对比例2
采用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以2,3-二苯基马来酸二正丁酯(即式I-7)作为内给电子体进行催化剂制备,并进行丙烯聚合。实验结果见表1。
表1实验结果
表1中,酯含量指内给电子体2,3-双卤取代马来酸酯的含量。
从表1可知,本发明的双卤取代马来酸酯是一种性能良好的内给电子体,采用该化合物能够制备性能优异的催化剂。当马来酸酯2,3-位为卤素取代(实施例1-5)时,相比于烷基取代(对比例1)和芳基取代(对比例2),催化剂具备更为优异的催化活性(>36kg PP/(g.Cat.h)),获得的聚丙烯具备更为优异的等规度(>99%)。催化剂的高活性实际表现为聚合物中催化剂残留物(灰分的主要组成之一)含量低,因此高活性的催化剂对于获得低灰分的聚合物有利。以上实验结果表明:卤素取代的马来酸酯相比其他取代(烷基取代和芳基取代),具备更高的活性,更有利于获得的低灰分聚丙烯产品。
由实施例1-5可知,卤素取代的马来酸酯,无论是双氯取代(实施例1和2),双溴取代(实施例3和4),还是两种卤素同时取代(实施例5),所获得的催化剂均能表现出极佳的催化活性,获得的聚丙烯表现出极高的等规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2,3-双卤取代马来酸酯具有简易的合成路线、低廉的合成成本,该类化合物作为内给电子体使用时,催化剂的性能明显优于双烷基取代马来酸酯和双芳基取代马来酸酯类化合物,而且催化剂的活性可以大于36kg PP/(g.Cat.h),获得的聚丙烯的等规度大于99%。该类内给电子体及其催化剂具备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示例性的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拘囿于上述实施方式。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作出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2,3-双卤取代马来酸酯型内给电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给电子体具有如下式I所示的结构式:
其中,X1和X2相同或不同,彼此独立地选自选自氟、氯、溴和碘中的一种;R1和R2相同或不同,彼此独立地选自C1-12烷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给电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给电子体选自2,3-二氟马来酸二丙酯、2,3-二氟马来酸二正丁酯、2,3-二氟马来酸二异丁酯、2,3-二氟马来酸二正戊酯、2,3-二氟马来酸二异戊酯、2,3-二氯马来酸二丙酯、2,3-二氯马来酸二正丁酯、2,3-二氯马来酸二异丁酯、2,3-二氯马来酸二正戊酯、2,3-二氯马来酸二异戊酯、2,3-二溴马来酸二丙酯、2,3-二溴马来酸二正丁酯、2,3-二溴马来酸二异丁酯、2,3-二溴马来酸二正戊酯、2,3-二溴马来酸二异戊酯、2,3-二碘马来酸二丙酯、2,3-二碘马来酸二正丁酯、2,3-二碘马来酸二异丁酯、2,3-二碘马来酸二正戊酯、2,3-二碘马来酸二异戊酯、2-氟-3-氯马来酸二正丁酯、2-氟-3-溴马来酸二正丁酯、2-氟-3-碘马来酸二正丁酯、2-氯-3-溴马来酸二正丁酯、2-氯-3-碘马来酸二正丁酯、2-溴-3-碘马来酸二正丁酯、2-氟-3-氯马来酸二异丁酯、2-氟-3-溴马来酸二异丁酯、2-氟-3-碘马来酸二异丁酯、2-氯-3-溴马来酸二异丁酯、2-氯-3-碘马来酸二异丁酯或2-溴-3-碘马来酸二异丁酯。
优选地,所述内给电子体选自如下式I-1~I-5所示化合物中的一种: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给电子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将马来酸酐和卤化试剂混合,进行卤化反应,制备中间产物;
2)在催化剂存在下,将步骤1)的中间产物与醇类化合物反应,制备得到式I所示的2,3-双卤取代马来酸酯型内给电子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卤化试剂选自氢氟酸、氯化亚砜、溴、碘化钾中的一种或多种;
和/或,步骤1)中,马来酸酐和卤化试剂的摩尔比为1:(6~20)。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醇类化合物为R1-OH和/或R2-OH,R1和R2具有权利要求1中的含义;
和/或,步骤2)中,所述催化剂选自浓硫酸、三氟甲磺酸、对甲基苯磺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中间产物、醇类化合物、催化剂的质量体积比为(5-25)g:(30-50)mL:1mL;
和/或,步骤2)中,所述反应在溶剂中进行,所述溶剂为苯或甲苯。
7.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2,3-双卤取代马来酸酯型内给电子体在催化剂体系中的应用。
8.一种烯烃聚合用催化剂固体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固体组分包括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2,3-双卤取代马来酸酯型内给电子体。
9.一种催化剂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体系包括权利要求8所述的烯烃聚合用催化剂固体组分。
10.一种烯烃聚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采用权利要求9所述的催化剂体系。
CN202210551691.9A 2022-05-18 2022-05-18 2,3-双卤取代马来酸酯型内给电子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ending CN1171263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51691.9A CN117126310A (zh) 2022-05-18 2022-05-18 2,3-双卤取代马来酸酯型内给电子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51691.9A CN117126310A (zh) 2022-05-18 2022-05-18 2,3-双卤取代马来酸酯型内给电子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26310A true CN117126310A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61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51691.9A Pending CN117126310A (zh) 2022-05-18 2022-05-18 2,3-双卤取代马来酸酯型内给电子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2631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40729C (zh) 用于烯烃聚合的组分和催化剂
US8288304B2 (en) Procatalyst composition with adamantane and method
JP4758583B2 (ja) 芳香族シラン化合物を含むα−オレフィン重合触媒系
EP0926119A1 (en) Dialkoxybenzene electron donors
BR112012013285B1 (pt) Componente catalisador sólido insolúvel em hidrocarboneto, método para polimerizar uma olefina e composto
CN1512915A (zh) 改进的烯烃聚合催化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226901A (zh) 氯化镁-醇加合物、其制备方法以及从中获得的催化剂组分
EP0922712B1 (en) Novel electron donor containing compositions
US11014995B2 (en) Procatalyst composition made with a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electron donors
CN107033263B (zh) 一种制备宽分布聚烯烃用催化体系及其应用
CN1803863A (zh) 用于烯烃聚合反应的催化剂组分和催化剂
FI91416C (fi) Olefiinin polymerointikatalyytin komponentin valmistus
US8889898B2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di-substituted succinates
CN117126310A (zh) 2,3-双卤取代马来酸酯型内给电子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7126313B (zh) 烯烃聚合用催化剂固体组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6358372B1 (en) Method of reducing formation of precipitates in solvent recovery system
US20170088642A1 (en) Catalyst component for olefin polymerization and catalyst containing catalyst component and use thereof
CN1891722A (zh) 一种烯烃聚合反应催化剂组分的制备方法
CN102311513B (zh) 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及催化剂
US20150344597A1 (en) Production of substituted phenylene dibenzoate internal electron donor and procatalyst with same
CN101993507B (zh) 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及其催化剂
US20190330388A1 (en) Catalyst components for the polymerization of olefins
CN118480148A (zh) 一种超高分子量pao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