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80968B - 一种多链路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链路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80968B
CN116980968B CN202311202575.7A CN202311202575A CN116980968B CN 116980968 B CN116980968 B CN 116980968B CN 202311202575 A CN202311202575 A CN 202311202575A CN 116980968 B CN116980968 B CN 1169809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score
mld
tid
lin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0257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980968A (zh
Inventor
范小凤
张云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0257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80968B/zh
Publication of CN1169809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809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9809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809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31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 H04W28/0236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radio quality, e.g. interference, losses or de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链路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涉及通信领域,能够提高业务数据的传输质量,从而提升用户上网体验。其方法应用于第一MLD,第一MLD与第二MLD之间存在多条链路,其方法包括:评估多条链路中每条链路的链路质量,得到每条链路的链路质量评分;将第一数据包映射到第一链路上,通过第一链路向第二MLD传输;将第二数据包映射到第二链路上,通过第二链路向第二MLD传输;其中,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均为多条链路中的链路,第一链路的链路质量评分高于第二链路的链路质量评分;第一数据包包括第一TID,第二数据包包括第二TID,第一TID的优先级高于第二TID的优先级。

Description

一种多链路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链路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下一代无线网络技术(例如,Wi-Fi 7) 中,可以采用多链路聚合 (multi-linkoperation,MLO)技术。MLO技术允许一个电子设备使用多个链路(link)进行数据传输。例如,电子设备可以与2.4G频段的链路以及5G频段的链路同时连接,通过2.4G频段的链路以及5G频段的链路同时收发数据。
目前,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协商的业务标识符到链路映射(TID-to-link mapping)将TIDs(TID0~TID7)映射到相应链路进行数据传输。其中,TID为业务标识符(trafficidentifier)。
若电子设备未协商或未获取到TID-to-link mapping,可以使用默认(default)的TID-to-link mapping,即可以将TID s(TID0~TID7)映射到所有链路上以进行数据传输。然而,这样可能导致一些高优先级的业务数据的传输质量得不到保证,影响用户上网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链路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能够提高业务数据的传输质量,从而提升用户上网体验。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链路的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多链路设备MLD,第一MLD与第二MLD之间存在多条链路,方法包括:评估多条链路中每条链路的链路质量,得到每条链路的链路质量评分;将第一数据包映射到第一链路上,通过第一链路向第二MLD传输;将第二数据包映射到第二链路上,通过第二链路向第二MLD传输;其中,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均为多条链路中的链路,第一链路的链路质量评分高于第二链路的链路质量评分;第一数据包包括第一业务标识符TID,第二数据包包括第二TID,第一TID的优先级高于第二TID的优先级。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第一MLD可以评估多条链路中每条链路的链路质量,得到每条链路的链路质量评分,根据链路的链路质量评分将数据包映射到相应链路。例如可以将第一数据包(高优先级的数据包)映射到第一链路(链路质量评分高的链路)上,通过第一链路向第二MLD传输;将第二数据包(低优先级的数据包)映射到第二链路(链路质量评分低的链路)上,通过第二链路向第二MLD传输。这样,可以保证第一数据包(高优先级的数据包)的传输质量,从而提升用户上网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第一数据包映射到第一链路上,通过第一链路向第二MLD传输;将第二数据包映射到第二链路上,通过第二链路向第二MLD传输,包括:判断多条链路的链路质量评分是否高于预设阈值;若多条链路中第一链路的链路质量评分高于预设阈值,第二链路的链路质量评分低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将第一数据包映射到第一链路上,通过第一链路向第二MLD传输,将第二数据包映射到第二链路上,通过第二链路向第二MLD传输。
即可以将多条链路中每条链路的链路质量评分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若第一链路的链路质量评分高于预设阈值,表示第一链路的传输质量较高,干扰较小,传输速度较快,因此可以将第一数据包(高优先级的数据包)映射到第一链路上,从而保证第一数据包(高优先级的数据包)的传输质量,从而提升用户上网体验。若第二链路的链路质量评分低于预设阈值,表示第二链路的传输质量较低,干扰较大,传输速度较慢,因此可以将第二数据包(低优先级的数据包)映射到第二链路上,可以在满足第二数据包的传输质量需求(例如,时延要求)的情况下,避免影响第一数据包(高优先级的数据包)的传输质量,从而提升用户上网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若多条链路的链路质量评分均低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将第一数据包映射到多条链路中的每条链路,通过多条链路向第二MLD传输。这样,通过多条链路同时传输高优先级的数据包,可以提升高优先级的数据包的传输成功率。另外,可以将第二数据包(低优先级的数据包)映射到多条链路中链路质量评分最低的链路进行传输。或者,可以将低优先级的数据包映射到多条链路中的任一条链路进行传输。这样,可以在满足第二数据包的传输质量需求(例如,时延要求)的情况下,避免影响第一数据包(高优先级的数据包)的传输质量,从而提升用户上网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若多条链路的链路质量评分均高于预设阈值,则将第一数据包拆分为多个数据包,将多个数据包分别映射到多条链路中的每条链路上,通过多条链路向第二MLD传输。这样,可以降低第一数据包的传输时延,提高传输效率。另外,可以将第二数据包(低优先级的数据包)映射到多条链路中链路质量评分最低的链路进行传输。或者,可以将低优先级的数据包映射到多条链路中的任一条链路进行传输。这样,可以在满足第二数据包的传输质量需求(例如,时延要求)的情况下,避免影响第一数据包(高优先级的数据包)的传输质量,从而提升用户上网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多个链路的链路质量评分包括:对于多个链路中的每个链路,根据该链路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indication,RSSI),频段,带宽,链路负载和链路噪音中的至少一项确定该链路的链路质量评分。可以理解的是,链路对应的RSSI,频段,带宽,链路负载和链路噪音是影响链路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可以根据链路对应的RSSI,频段,带宽,链路负载和链路噪音中的至少一项确定链路的链路质量评分。若第一链路的链路质量评分高于预设阈值,表示第一链路的传输质量较高,干扰较小,传输速度较快,因此可以将第一数据包(高优先级的数据包)映射到第一链路上,从而保证第一数据包(高优先级的数据包)的传输质量,从而提升用户上网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以下公式对多个链路中的每个链路进行评分:
Link Score== RSSI_score + band_score + width_score + chload_score +noise_score
其中,Link Score表示链路的质量评分,RSSI_score表示信号强度的评分,RSSI_score 是根据RSSI系数和RSSI权重确定的,RSSI系数是根据链路对应的RSSI的取值所在区间范围确定的,RSSI权重是预设的;band_score表示频段的评分,band_score是根据band系数和band权重确定的,band系数是根据链路对应的频段band的类型确定的,band权重是预设的;width_score表示带宽的评分,width_score是根据width系数和width权重确定的,width系数是根据链路对应的带宽width的大小确定的,width权重是预设的;chload_score表示链路负载的评分,chload_score是根据chload系数和chload权重确定的,chload系数根据链路负载chload的取值所在区间范围确定的,chload权重是预设的;noise_score表示链路的噪音的评分,noise _score 是根据 noise系数和noise权重确定的,noise系数是根据链路噪音noise的取值所在区间范围确定的,noise权重是预设的。
若第一链路的链路质量评分高于预设阈值,表示第一链路的传输质量较高,干扰较小,传输速度较快,因此可以将第一数据包(高优先级的数据包)映射到第一链路上,从而保证第一数据包(高优先级的数据包)的传输质量,从而提升用户上网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MLD向第二MLD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携带TID到链路映射元素,TID到链路映射元素包括将第一TID对应的第一数据包映射到第一链路,将第二TID对应的第二数据包映射到第二链路的映射信息。即第一MLD和第二MLD可以通过携带TID到链路映射元素的请求消息协商链路映射信息,例如TID到链路映射元素可以用于指示将不同优先级的数据包映射到相应链路,即将不同TID(对应的数据)映射到相应链路。这样,第一MLD和第二MLD可以根据TID到链路映射元素指示的链路映射信息进行数据包的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数据包包括语音服务数据或视频服务数据或尽力服务数据中的至少一种。第一数据包对应的TID(第一TID)可以包括6、7、5、4、3或0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数据包包括尽力服务数据或背景流量数据中的至少一种。第二数据包对应的TID(第二TID)可以包括1、2、3或0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电路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该接口电路和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上述芯片***可以应用于包括通信模块和存储器的第一MLD。该接口电路用于从第一MLD的存储器接收信号,并向处理器发送接收到的信号,该信号包括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当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时,第一MLD可以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第一MLD(如STA MLD)上运行时,使得该第一MLD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链路的数据传输装置,包括处理器,处理器和存储器耦合,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当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装置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方法。所述装置可以为第一MLD或服务器设备;或可以为第一MLD或服务器设备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芯片。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链路的数据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可以按照功能划分为不同的逻辑单元或模块,各单元或模块执行不同的功能,以使得所述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方法。
可以理解地,上述提供的第二方面所述的芯片***,第三方面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第四方面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及第五方面、第六方面所述的装置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TA MLD和AP MLD之间的通信链路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TA MLD的协议层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TA MLD的附属STA的协议层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TA MLD或AP MLD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交互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ADU/AMSDU/MPDU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根据链路质量评分进行链路映射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根据链路质量评分进行链路映射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根据链路质量评分进行链路映射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ID到链路映射元素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下述各实施例的描述清楚简洁,首先给出相关概念或技术的简要介绍:
无线多媒体(Wi-Fi multi-media,WMM):是802.11e标准的一个子集,一种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协议,用于保证高优先级的报文有优先的发送权利,从而保证语音、视频等应用在无线网络中有更好的质量。
增强的分布式信道访问(enhanced distributed channel access,EDCA),是WMM定义的一套信道竞争机制,有利于高优先级的报文享有优先发送的权利和更多的带宽。
其中,EDCA定义了8种业务类别(traffic category,TC)和4种接入类别(accesscategory,AC)。8种TC可以分别映射至4种AC的队列中。
其中,4种AC(AC也可以称为优先级或等级)的数据流量,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排序分别是:
语音服务(Voice,AC_VO):例如可以为基于IP的语音传输(voice over internetprotocol,VoIP)流量类型,对时延最为敏感,同时也是优先级最高的流量。
视频服务(Video,AC_VI):视频服务也是时延敏感类型的服务,视频服务的优先级低于语音服务,高于其他两项(尽力传输和背景流量)。
尽力服务(Best-effort,AC_BE):例如可以为网页访问的数据流量类型。默认的无线流量类型是Best-effort类型,对于时延有一定需求,但是没有那么敏感。
背景流量(Background,AC_BK):例如可以为文件传输的流量类型,对于时延要求最不敏感。
其中,8种TC分别对应的TID可以包括0-7。不同业务类型TC对应业务的数据包中可以携带该业务类型对应的TID。因此,可以根据TID确定该数据包所属的TC,再将该TC分配到相应的AC。例如,TID可以设置在数据包的MAC header 的QoS control字段中。
示例性的,如表1所示,不同AC的数据流量(不同优先级的数据流量)可以对应不同的TID。
表1
例如,AC_BE类型的流量数据对应的TID为0或3;AC_BK类型的流量数据对应的TID为1或2;AC_VI类型的流量数据对应的TID为5或4;AC_VO类型的流量数据对应的TID为6或7。
MLO:允许电子设备使用多个链路(link)进行数据传输的技术。其中,多个链路例如可以包括2.4G频段的链路、5G频段的链路以及6G频段的链路。例如,电子设备可以与2.4G频段的链路以及5G频段的链路同时连接,通过2.4G频段的链路以及5G频段的链路同时收发数据。或者,电子设备可以与2.4G频段的链路以及6G频段的链路同时连接,通过2.4G频段的链路以及6G频段的链路同时收发数据。或者,电子设备可以与6G频段的链路以及5G频段的链路同时连接,通过6G频段的链路以及5G频段的链路同时收发数据。或者,电子设备可以与2.4G频段的链路、5G频段的链路以及6G频段的链路同时连接,通过2.4G频段的链路、5G频段的链路以及6G频段的链路同时收发数据。
MLD:具有MLO能力的设备(例如,接入点(access point,AP)、站点(station,STA)等)可称为多链路设备MLD。例如,具有MLO能力的AP可称为AP MLD,并且不充当AP的具有MLO能力的STA可称为非AP MLD,也可以称为STA MLD。
目前,MLD可以通过协商的TID到链路映射(TID-to-link mapping)元素将TIDs(TID0~TID7)映射到相应链路进行数据传输。若MLD未协商或未获取到TID-to-linkmapping,可以采用默认的TID到链路映射模式(default TID-to-link mapping mode),即使用默认(default)的TID-to-link mapping,将TID s(TID0~TID7)映射到任何链路上以进行数据传输。
示例性的,如表2所示,默认的TID到链路映射模式下,可以将所有TIDs(TID 0-TID 7)映射到所有链路(例如,链路1-链路3)。
表2
然而,采用默认映射模式,可能导致一些高优先级的业务数据的传输质量得不到保证,影响用户上网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链路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保证高优先级的业务数据的传输质量,从而提升用户上网体验。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架构示意图,该***可以包括AP MLD10和STA MLD 11。其中,STA MLD也可以称为非AP MLD。AP MLD 10例如可以为路由器,STAMLD 11例如可以为手机。AP MLD 10和STA MLD 11之间可以包括多条链路,例如可以包括三条链路,分别为基于5GHz Wi-Fi网络的链路、基于2.4GHz Wi-Fi网络的链路和基于6GHzWi-Fi网络的链路。AP MLD 10和STA MLD 11之间可以通过多条链路进行通信。AP MLD 10可经由有线和/或无线通信信道与网络(诸如互联网)通信(图中未示出)。
如图2所示,STA MLD可以包括多个STA(即附属STA),例如可以包括STA1、STA2和STA3。AP MLD可以包括多个AP,例如可以包括AP1、AP2和AP3。STA MLD和AP MLD之间可以建立多个链路,例如可以建立链路1、链路 2和链路3。链路1对应2.4GHz频带,链路2对应5GHz频带,链路3对应6GHz频带。STA MLD中的STA1可以通过链路1与AP MLD中的AP1进行通信。STA MLD中的STA2可以通过链路2与AP MLD中的AP2进行通信。STA MLD中的STA3可以通过链路3与AP MLD中的AP3进行通信。
如图3所示,以STA MLD为例,对STA MLD发送数据包的过程进行说明。STA MLD可以包括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和物理层。应用层的用户进程可以基于socket***调用接口,传送需要发送的数据包。内核态socket 层读取数据包,并按照应用层的协议类型,将数据包发送到对应的传输层。传输层可以申请skb数据结构,并将数据包填充到skb数据结构,然后将skb数据结构向下传送到网络层和链路层。可以在网络层和链路层分别添加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报头(header)和 MAC header到skb数据结构中。而后,可以将skb数据结构传输到物理层。
其中,skb是struct sk_buff的简称,struct sk_buff是linux网络代码中重要的数据结构,其表示接收或发送数据包的包头信息,并包含很多成员变量供网络代码中的各子***使用。该数据结构可被网络的不同协议层(例如,MAC层、传输层)使用,并且其中的成员变量在结构从一层向另一层传递时改变。
需要说明的是,当数据包到达MAC层时,可以根据数据包(例如,MSDU/ MSDUs 或A-MSDU)中携带的TID将数据包映射到不同优先级(接入类别)的队列中,再将不同优先级队列中的数据包映射到相应链路以进行数据传输。
如图4所示,STA MLD的MAC层可以包括高层MAC (U-MAC)和低层MAC (L-MAC)。STAMLD可以包括多个附属STA,例如可以包括附属STA 1,…,附属STA n,其中n可以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多个附属STA可以共用U-MAC。不同附属STA分别对应不同L-MAC,即不同L-MAC相互独立。
其中,U-MAC是多个附属STA的公用部分。U-MAC接收到数据包后,可以进行序列号分配和MAC服务数据单元(MAC service data unit,MSDU)的聚合/去聚合等处理。此外,所有链路的公共管理功能,如设置、关联和身份验证也可以在U-MAC中进行。U-MAC可以根据EDCA机制进行队列映射和链路映射。即U-MAC可以根据数据包(例如,MSDU/ MSDUs 或A-MSDU)中携带的TID将数据包映射到不同优先级(接入类别)的队列中,再将不同优先级队列中的数据包映射到相应链路。U-MAC可以将不同优先级队列中的数据包发送给不同L-MAC,以便L-MAC经由对应链路传输数据包。
L-MAC是独立的。每个附属STA分别对应一个单独的L-MAC。不同L-MAC可以对应不同的物理层(physical,PHY)和不同的链路。L-MAC层可以进行MAC header的创建和验证等处理。
每个附属STA可以对应一个物理层(physical,PHY)。每个附属STA可经由对应链路进行通信。例如,附属STA 1可通过链路1进行通信,…,附属STA n可通过链路n进行通信。STA MLD的不同的附属STA可使用相同或不同的基本服务集(basic service set,BSS)。每个BSS使用基本服务集标识符( basic service set identifier,BSSID)进行唯一标识。
示例性的,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链路设备(例如,STA MLD或AP MLD)的功能的装置可以通过图5中的装置500来实现。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50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装置500中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01,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链路设备的功能。装置500中还可以包括总线502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504。装置500中还可以包括存储器503。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ing,DSP)、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处理器还可以是其它任意具有处理功能的装置,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软件模块或者其任意组合。
总线502可用于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
通信接口504,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通信接口504可以是接口、电路、收发器或者其它能够实现通信的装置,本申请不做限制。通信接口504可以和处理器501耦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耦合是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用于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 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 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也可以与处理器耦合,例如通过总线502。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中,存储器503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并可以由处理器501来控制执行,从而实现本申请下述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处理器501用于调用并执行存储器503中存储的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下述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也可以称之为应用程序代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存储器503可以包括于处理器501中。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5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5中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装置50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5中的处理器501和处理器505。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上述的装置500可以是一个通用设备或者是一个专用设备。在具体实现中,多链路设备500可以是车载终端或内置计算机(处理器)的交通设备或有图5中类似结构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装置500的类型。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univeRM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5G移动通信***或新无线(new radio,NR)等,本申请所述的5G移动通信***包括非独立组网(non-standalone,NSA)的5G移动通信***和/或独立组网(standalone,SA)的5G移动通信***。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应用于未来的通信***,如第六代移动通信***。通信***还可以是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网络、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网络、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网络、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网络或者其他网络。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其中,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多个, “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另外,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为了便于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链路映射方法进行具体介绍。
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链路的数据传输方法,以第一MLD为STAMLD,第二MLD为AP MLD为例,包括:
601、STA MLD和AP MLD建立通信连接。
STA MLD可以通过扫描(Scanning)、认证(Authentication)、关联(Association)等过程与AP MLD建立通信链路(简称为链路)。STA MLD和AP MLD之间可以存在多条链路,例如链路1,链路2和链路3。例如,链路1可以是2.4G频段的链路,链路2可以是5G频段的链路,链路3可以是6G频段的链路。
602、STA MLD评估多条链路中每条链路的链路质量,得到每条链路的链路质量评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STA MLD可以根据多条链路中每条链路对应的质量参数对每条链路进行评分。其中,链路对应的质量参数可以包括RSSI,频段,带宽,链路负载,和链路噪音中的至少一项。
即STA MLD可以根据每条链路对应的RSSI,频段,带宽,链路负载和链路噪音中的至少一项确定该链路的链路质量评分。
示例性的,可以通过以下公式对各个链路进行评分:
Link Score = f(RSSI, band, width, chload, noise)
= RSSI_score + band_score + width_score + chload_score + noise_score式(1);
其中,Link Score表示链路的质量得分。RSSI表示信号强度。band表示频段,例如可以包括2.4G/5G/6G。width表示带宽,chload表示链路负载,noise表示链路的噪音(链路噪音)。
其中,RSSI_score表示信号强度的评分,RSSI_score 是根据RSSI系数和RSSI权重确定的,例如,RSSI_score = RSSI系数*RSSI权重。其中,RSSI系数可以根据RSSI信号强度确定, RSSI信号强度越大,RSSI系数越大。比如:当RSSI<-85dbm时,RSSI系数可以为0;当RSSI∈【-85dbm,-70dbm】,RSSI系数可以为0.5;当RSSI∈【-70 dbm,-65dbm】时,RSSI系数可以为0.8;当RSSI>-65dbm时,RSSI系数可以为1。RSSI权重是预设的,例如可以为0.3。
其中,band_score表示频段的评分,band_score是根据band 系数和band权重确定的,例如,band_score = band 系数*band权重。其中,band系数可以根据band的类型进行区分。例如当band为2.4G时,band 系数可以为0.6;当band为5G时,band 系数可以为0.8;当band为6G时,band 系数可以为1。band权重是预设的,例如,band权重可以为0.2。
其中,width_score表示带宽的评分,width_score是根据width系数和width权重确定的,例如,width_score = width系数*width权重。其中,width系数可以根据width的大小进行区分。width越大,width系数越大。例如,当width为20M时,width系数可以为0.2;当width为40M时,width系数可以为0.4;当width为80M时,width系数可以为0.6;当width为160M时,width系数可以为0.8;当width为320M时,width系数可以为1。width权重是预设的,例如,width权重可以为0.2。
chload_score表示链路负载的评分,chload_score是根据chload系数和chload权重确定的,例如,chload_score=chload系数*chload权重。chload系数可以是根据链路负载chload对应的百分比所在区间范围确定的。链路负载chload对应的百分比越大,表示链路负载越大, chload系数的取值可以越大;链路负载chload对应的百分比越小,表示链路负载越小,chload系数的取值可以越小。比如:当chload>80%时,chload系数可以为0;当chload∈【50%,80%】,chload系数可以为0.2;当chload∈【20%,50%】时,chload系数可以为0.6;当chload<20%时,chload系数可以为1。chload权重是预设的,例如,chload权重可以为0.15。
noise_score表示链路的噪音的评分,noise _score 是根据 noise系数和noise权重确定的,例如,noise_score= noise系数* noise权重。noise系数是根据链路噪音noise的取值所在区间范围确定的。noise越小,noise系数越大。例如,当noise∈【-40 dbm,0 dbm】时,noise系数可以为0;当noise∈【-70 dbm,-40 dbm】,noise系数可以为0.3;当noise∈【-90 dbm,-70 dbm】时,noise系数可以为0.6;当noise ∈【-100 dbm,-90dbm】时,noise系数可以为1。noise权重是预设的,例如,noise权重可以为0.15 。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判断多条链路的链路质量评分是否高于预设阈值。若链路(例如,第一链路)的链路质量评分高于预设阈值(例如,0.5),则该链路的传输质量较好,干扰较少,传输速度较快。若链路(例如,第二链路)的链路质量评分低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该链路的传输质量较差,干扰较多,传输速度较慢。即评分更高的链路的传输质量更好,干扰更少,传输速度更快。
示例性的,假设链路1对应的RSSI为-60 dbm,则RSSI系数为0.8,RSSI权重可以为0.3,则RSSI_score=0.8*0.3=0.24;链路1对应的频段为5G,band 系数可以为0.8,band权重可以为0.2,则band_score=0.8*0.2=0.16;链路1对应的带宽为80M,width系数可以为0.6,width权重可以为0.2,width_score=0.6*0.2=0.12;链路1对应的链路负载的百分比为10%,chload系数可以为1,chload权重可以为0.15,chload_score=1*0.15=0.15;链路1对应的链路噪音为-80 dbm,noise系数可以为0.6,noise权重可以0.15,noise_score=0.6*0.15=0.09。
链路1的链路质量评分 =RSSI_score + band_score + width_score + chload_score + noise_score=0.24+0.16+0.12+0.15+0.09=0.76。
假设链路2对应的RSSI为-80dbm,则RSSI系数为0.5,RSSI权重可以为0.3,则RSSI_score=0.5*0.3=0.15;链路2对应的频段为2.4G,band 系数可以为0.6,band权重可以为0.2,则band_score=0.6*0.2=0.12;链路2对应的带宽为40M,width系数可以为0.4,width权重可以为0.2,width_score=0.4*0.2=0.08;链路2对应的链路负载的百分比为70%,chload系数可以为0.2,chload权重可以为0.15,chload_score=1*0.15=0.03;链路2对应的链路噪音为-50dbm,noise系数可以为0.3,noise权重可以0.15,noise_score=0.3*0.15=0.045。
链路2的链路质量评分 =RSSI_score + band_score + width_score + chload_score + noise_score=0.15+0.12+0.08+0.03+0.045=0.425。
假设预设阈值为0.5,链路1的链路质量评分(即0.76)高于预设阈值,即表示链路1的传输质量较高,干扰较小,传输速度较快。链路2的链路质量评分(即0.425)小于预设阈值,即表示链路2的传输质量较低,干扰较大,传输速度较慢。
603、STA MLD根据链路的链路质量评分将数据包映射到相应链路。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数据包可以对应不同的TID,STA MLD可以根据TID可以将不同的数据包映射到不同优先级(接入类别)队列中,再将不同优先级队列中的数据包映射到相应链路。换句话说,STA MLD可以根据链路的链路质量评分将不同TID(对应的数据包)映射到相应链路。
示例性的,数据包可以是MAC服务数据单元(MAC service data unit,MSDU)或AMSDU或MPDU。其中,MSDU是以太网(Ethernet)帧,由IP层下发到MAC层。MAC层可以将多个MSDU(MSDUs)聚合在一起形成AMSDU,再向AMSDU添加MAC header形成MPDU,之后MAC层可以将MPDU发送到PHY层。
如图7所示,AMSDU可以包括多个MSDU(MSDUs),AMPDU=(MSDU1+…+MSDUn)。MPDU可以包括AMSDU和MAC headr(MAC头)。
或者,数据包可以是分组,帧或其他数据单元,本申请不做限定。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将第一数据包映射到第一链路上;将第二数据包映射到第二链路上;其中,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均为多条链路中的链路,第一链路的链路质量评分高于第二链路的链路质量评分;第一数据包包括第一业务标识符TID,第二数据包包括第二TID,第一TID的优先级高于第二TID的优先级。即可以将高优先级的数据包(例如,第一数据包)映射到链路质量评分较高的链路(例如,第一链路)进行传输,低优先级的数据包(例如,第二数据包)映射到链路质量评分较低的链路(例如,第二链路)进行传输。这样,高优先级的数据包的传输时延更低,传输效率更高,从而提高用户上网体验。
其中,高优先级的数据包可以包括语音服务数据或视频服务数据或尽力服务数据中的至少一种。高优先级的数据包对应的TID(第一TID)可以包括6、7、5、4、3或0中的至少一种。
低优先级的数据包可以包括尽力服务数据或背景流量数据中的至少一种。低优先级的数据包对应的TID(第二TID)可以包括1、2、3或0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高优先级的数据包包括尽力服务数据时,低优先级的数据包包括背景流量数据。
示例性的,如图8所示,假设STA MLD中存在两个队列,分别为队列1和队列2。其中,队列1是高优先级队列,队列2是低优先级队列。队列1中可以包括高优先级的数据包,高优先级的数据包中的TID可以为6或7。即队列1中的每个数据包(例如,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n)中的TID可以为6或7。队列2中可以包括低优先级的数据包,低优先级的数据包中的TID可以为1或2。即队列2中的每个数据包(例如,数据包11、数据包12、…、数据包1n)中的TID可以为1或2。也可以将队列1称为第一TID队列,将队列2称为第二TID队列,本申请不做限定。STA MLD可以包括STA 1、STA2 和STA3。AP MLD可以包括AP 1、AP 2和AP3。 STA MLD和AP MLD之间可以包括链路1、链路2和链路3。STA MLD的STA1可以通过链路1与AP MLD的AP1进行通信,STA MLD的STA2可以通过链路2与AP MLD的AP2进行通信,STA3可以通过链路3与AP MLD的AP3进行通信。当然,STA MLD还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STA,AP MLD还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AP,STA MLD和AP MLD还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链路,本申请不做限定。
STA MLD可以评估链路1、链路2和链路3的链路质量评分,若链路1的链路质量评分高于预设阈值(即链路1的链路质量评分高),可以将高优先级的数据包(即队列1中的数据包)映射到链路1;若链路2和链路3的链路质量评分低于预设阈值(即链路2的链路质量评分低),可以将低优先级的数据包(即队列2中的数据包)映射到链路2或链路3。可以理解的是,当链路的链路质量评分高于预设阈值时,该链路的通信性能更好(例如,时延更低,可靠性更高,传输速率更快),因此将高优先级的数据包映射到链路质量评分高的链路(链路1),可以保证高优先级的数据包的传输质量(时延更低,可靠性更高,传输速率更快)。
在另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多条链路的链路质量评分都低于预设阈值(即多条链路的链路质量评分都较差)时,可以将高优先级的数据包同时映射到多条链路中的每条链路进行传输(即STA MLD可以将高优先级的数据包同时映射到多条链路中的每条链路,向AP MLD传输)。这样,通过多条链路同时传输高优先级的数据包,可以提升高优先级的数据包的传输成功率。另外,可以将低优先级的数据包(即队列2中的数据包)映射到多条链路中链路质量评分最低的链路进行传输。或者,可以将低优先级的数据包(即队列2中的数据包)映射到多条链路中的任一条链路进行传输。这样,可以在满足低优先级的数据包的传输质量需求(例如,时延要求)的情况下,避免影响高优先级的数据包的传输质量,从而提升用户上网体验。
示例性的,如图9所示,仍以STA MLD中存在两个队列,分别为队列1和队列2为例进行说明。其中,STA MLD的相关说明可以参考上文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做赘述。STA MLD可以评估链路1、链路2和链路3的链路质量评分。若链路1的链路质量评分低于预设阈值(即链路1的链路质量评分低),且链路2的链路质量评分低于预设阈值(即链路2的链路质量评分低),且链路3的链路质量评分低于预设阈值(即链路3的链路质量评分低)。即链路1、链路2和链路3的链路质量评分都低于预设阈值,则可以将高优先级的数据包(即队列1中的数据包)同时映射到链路1、链路2和链路3中的每条链路。即可以基于链路1、链路2和链路3中的每条链路同时传输高优先级的数据包。这样,可以提升高优先级的数据包的传输成功率。
在又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多条链路的链路质量评分都高于预设阈值(即多条链路的链路质量评分都较好)时,可以将高优先级的数据包拆分后分别映射到多条链路中的每条链路进行传输(即STA MLD可以将高优先级的数据包拆分后成多个数据包后,将拆分后的数据包分别映射到多条链路中的每条链路,向AP MLD传输)。这样,可以降低时延,提高传输效率。另外,可以将低优先级的数据包(即队列2中的数据包)映射到多条链路中链路质量评分最低的链路进行传输。或者,可以将低优先级的数据包(即队列2中的数据包)映射到多条链路中的任一条链路进行传输。这样,可以在满足低优先级的数据包的传输质量需求(例如,时延要求)的情况下,避免影响高优先级的数据包的传输质量,从而提升用户上网体验。
示例性的,如图10所示,仍以STA MLD中存在两个队列,分别为队列1和队列2为例进行说明。其中,STA MLD的相关说明可以参考上文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做赘述。STA MLD可以评估链路1和链路2的链路质量评分,若链路1的链路质量评分高于预设阈值(即链路1的链路质量评分高),且链路2的链路质量评分高于预设阈值(即链路2的链路质量评分高),且链路3的链路质量评分高于预设阈值(即链路3的链路质量评分高),即链路1、链路2和链路3的链路质量评分都高于预设阈值,可以将队列1拆分成多个“队列”(即将队列1中的数据包拆分成多个部分,每个部分包一个或多个数据包)。例如,可以将队列1拆分成“队列”11、“队列”12和“队列”13。例如,“队列”11中可以包括队列1的前m个数据包,“队列”12中可以包括队列1的第m+1个数据包至第m+p个数据包,“队列”13中可以包括队列1的第m+p+1个数据包至第n个数据包。其中,m小于p,p小于n。可以将“队列”11中的数据包映射到链路1,将“队列”12中的数据包映射到链路2,将“队列”13中的数据包映射到链路3。即可以将高优先级的队列拆分成多个队列,将该多个队列分别映射到不同的链路,基于不同的链路分别传输不同队列中的数据包。这样,可以降低时延,提高传输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也可以将队列1拆分成更多或更少的“队列”,例如,可以将队列1拆分成“队列”11和“队列”12。例如,“队列”11中可以包括队列1的前m个数据包,“队列”12中可以包括队列1的第m+1个数据包和第n个数据包。可以将“队列”11中的数据包映射到链路1,将“队列”12中的数据包映射到链路2。即可以将高优先级的队列拆分成多个队列(例如,两个队列),将该多个队列分别映射到不同的链路,基于不同的链路分别传输不同队列中的数据包。这样,可以降低时延,提高传输效率。
604、STA MLD和AP MLD协商TID到链路映射(TID-to-link mapping)。
AP MLD与STA MLD之间可以通过无线管理帧协商TID-to-link mapping,TID-to-link mapping用于指示TID对应的数据包与链路的映射关系(即TID与链路的映射关系),即将哪些TID映射到哪些链路。
其中,无线管理帧例如可以包括beacon帧,auth帧,deauth帧,assoc帧等。
示例性的,以无线管理帧为assoc帧为例,assoc帧可以携带TID到链路映射请求,TID到链路映射请求中可以携带TID到链路映射元素(TID-to-link mapping element)。
如图11所示,TID-to-link mapping element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字段或子字段中的一个或多个:元素标识符(element ID)字段、长度(length)字段、元素ID扩展(element ID extension)字段以及TID到链路映射控制(TID-to-link mapping control)字段。其中,element ID字段、length字段、element ID extension字段分别包括一个八位字节(octet),TID-to-link mapping control字段可以包括1个或2个octet。
其中,element ID字段和element ID extension字段用于指示本元素是TID到链路映射元素。长度字段用于指示TID-to-link mapping element的长度。TID-to-linkmapping control字段可以包括默认映射链路(default link mapping)子字段,defaultlink mapping子字段用于指示是否采用默认的TID到链路映射模式。例如,若default linkmapping子字段的取值为1,表示采用默认的TID到链路映射模式,若default link mapping子字段的取值为0,表示不采用默认的TID到链路映射模式。
可选的,当default link mapping子字段的取值为0时,TID-to-link mappingelement还可以包括TID 0到链路映射(link mapping of TID 0)字段、link mapping ofTID 1字段、link mapping of TID 2字段、link mapping of TID 3字段、link mapping ofTID 4字段、link mapping of TID 5字段、link mapping of TID 6字段、link mapping ofTID 7字段中的一个或多个。
TID 0到链路映射字段(link mapping of TID 0)用于指示是否将TID 0映射到链路。类似的,link mapping of TID 1字段用于指示是否将TID1映射到链路、link mappingof TID 2字段用于指示是否将TID 2映射到链路、link mapping of TID 3字段用于指示是否将TID 3映射到链路、link mapping of TID 4字段用于指示是否将TID 4映射到链路、link mapping of TID 5字段用于指示是否将TID 5映射到链路、link mapping of TID 6字段用于指示是否将TID 6映射到链路,link mapping of TID 7用于指示是否将TID 7映射到链路。
示例性的,TID 0到链路映射字段(link mapping of TID 0)可以包括链路ID子字段。链路ID子字段可以指示相应链路的ID。可以将TID 0对应的数据包映射到link mappingof TID 0的链路ID子字段指示的链路。例如,若链路ID子字段指示链路 1的ID,则可以将TID 0对应的数据包映射到链路 1。
相应的,link mapping of TID 1字段、link mapping of TID 2字段、linkmapping of TID 3字段、link mapping of TID 4字段、link mapping of TID 5字段、linkmapping of TID 6字段、link mapping of TID 7字段分别可以包括链路ID子字段,可以将相应TID映射到链路ID子字段指示的链路。即可以将相应TID对应的数据包映射到链路ID子字段指示的链路。
对于任一个链路,如果至少一个TID被映射到该链路,则该链路可被认为是启用(enabled)的,如果没有TID被映射到该链路,则该链路可被认为是禁用的。如果链路是启用的,则该链路可用于数据包传输。如果链路是禁用的,则该链路不用于数据包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中,STA MLD和AP MLD协商TID-to-link mapping。例如可以是STAMLD可以通过assoc帧向AP MLD发送包含TID到链路映射元素的请求消息。或者,AP MLD可以通过assoc帧向STA MLD发送包含TID到链路映射元素的请求消息。
其中,TID到链路映射元素可以用于指示将不同优先级队列中的数据包映射到相应链路,即将不同TID(对应的数据)映射到相应链路。
例如,TID到链路映射元素可以包括将第一TID对应的第一数据包映射到第一链路,将第二TID对应的第二数据包映射到第二链路的映射信息。即可以将高优先级队列中的数据包(高优先级队列中的数据包对应的TID可以为6或7)映射到链路质量评分高的链路(例如,第一链路)。将低优先级队列中的数据包(低优先级队列中的数据包对应的TID可以为1或2)映射到链路质量评分低的链路(例如,第二链路)。
又例如,当多条链路的链路质量评分都低于预设阈值(即多条链路的链路质量评分都较差)时,可以将高优先级的数据包同时映射到多个(例如,两个)链路进行传输。这样,通过多条链路同时传输高优先级的数据包,可以提升高优先级的数据包的传输成功率。
又例如,当多条链路的链路质量评分都高于预设阈值(即多条链路的链路质量评分都较好)时,可以将高优先级的数据包拆分后分别映射到多个(例如,两个)链路进行传输。这样,可以降低时延,提高传输效率。
另外,如果接收端(例如,STA MLD或AP MLD)拒绝对端(例如,STA MLD或AP MLD)发送的包含TID到链路映射元素的请求消息,或者,STA MLD和AP MLD未协商TID-to-linkmapping,则可以采用默认的TID到链路映射模式(default TID-to-link mapping mode),即使用默认(default)的TID-to-link mapping,将TID s(TID0~TID7)映射到任何链路上以进行数据传输。
605、STA MLD 通过数据包映射的链路发送数据包。
即STA MLD 通过数据包的TID所映射的链路中的一个或多个链路发送数据包。
例如,若数据包的TID所映射的链路(即TID对应的数据包所映射的链路)包括链路1和链路2,STA MLD可以通过链路1和链路2发送该数据包。STA MLD的STA 1可以通过链路1接收数据包,STA MLD的STA 2可以通过链路2接收数据包。
606、AP MLD通过数据包映射的链路接收数据包。
即AP MLD通过数据包的TID所映射的链路接收数据包。
例如,若数据包的TID所映射的链路包括链路1和链路2,AP MLD可以通过链路1和链路2接收数据包。AP MLD的AP 1可以通过链路1接收数据包,AP MLD的AP 2可以通过链路2接收数据包。AP MLD可在不同的RX缓冲器/队列中分别缓冲不同的TID对应的数据包。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STA MLD评估多条链路中每条链路的链路质量,得到每条链路的链路质量评分,根据链路的链路质量评分将数据包映射到相应链路,例如可以将第一数据包(高优先级的数据包)映射到第一链路(链路质量评分高的链路)上,通过第一链路向AP MLD传输;这样,可以保证第一数据包(高优先级的数据包)的传输质量,从而提升用户上网体验。
并且,可以将第二数据包(低优先级的数据包)映射到第二链路上,可以在满足第二数据包的传输质量需求(例如,时延要求)的情况下,避免影响第一数据包(高优先级的数据包)的传输质量,从而提升用户上网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如图12所示,该芯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201和至少一个接口电路1202。处理器1201和接口电路1202可通过线路互联。例如,接口电路1202可用于从其它装置(例如,第一MLD的存储器)接收信号。又例如,接口电路1202可用于向其它装置(例如处理器1201)发送信号。
例如,接口电路1202可读取第一MLD中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并将该指令发送给处理器1201。当所述指令被处理器1201执行时,可使得第一MLD(如图5所示的装置500)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
当然,该芯片***还可以包含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第一MLD(如图5所示的装置500)上运行时,使得装置5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MLD(例如,STA MLD)执行的各个功能或者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MLD、第二MLD执行的各个功能或者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可以按照功能划分为不同的逻辑单元或模块,各单元或模块执行不同的功能,以使得所述处理装置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MLD、第二MLD执行的各个功能或者步骤。
通过以上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内容,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多链路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多链路设备MLD,所述第一MLD与第二MLD之间存在多个链路,所述方法包括:
评估所述多条链路中每条链路的链路质量,得到每条链路的链路质量评分;
判断所述多条链路的链路质量评分是否高于预设阈值;
若所述多条链路中所述第一链路的链路质量评分高于所述预设阈值,所述第二链路的链路质量评分低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则将第一数据包映射到第一链路上,通过所述第一链路向所述第二MLD传输,将第二数据包映射到第二链路上,通过所述第二链路向所述第二MLD传输;
若所述多条链路的链路质量评分均低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则将所述第一数据包映射到所述多条链路中的每条链路,通过所述多条链路向所述第二MLD传输;
若所述多条链路的链路质量评分均高于所述预设阈值,则将所述第一数据包拆分为多个数据包,将所述多个数据包分别映射到所述多条链路中的每条链路上,通过所述多条链路向所述第二MLD传输;
其中,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均为所述多条链路中的链路,所述第一链路的链路质量评分高于所述第二链路的链路质量评分;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第一业务标识符TID,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第二TID,所述第一TID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TID的优先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估所述多条链路中每条链路的链路质量,得到每条链路的链路质量评分包括:
对于所述多个链路中的每个链路,根据所述每个链路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频段,带宽,链路负载和链路噪音中的至少一项评估该链路的链路质量评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以下公式对所述多个链路中的每个链路进行评分:
Link Score== RSSI_score + band_score + width_score + chload_score +noise_score
其中,Link Score表示链路的质量评分,所述RSSI_score表示信号强度的评分,所述RSSI_score 是根据RSSI系数和RSSI权重确定的,所述RSSI系数是根据链路对应的RSSI的取值所在区间范围确定的,所述RSSI权重是预设的;
band_score表示频段的评分,所述band_score是根据band 系数和band权重确定的,所述band系数是根据链路对应的频段band的类型确定的,所述band权重是预设的;
width_score表示带宽的评分,所述width_score是根据width系数和width权重确定的,所述width系数是根据链路对应的带宽width的大小确定的,所述width权重是预设的;
chload_score表示链路负载的评分,所述chload_score是根据chload系数和chload权重确定的,所述chload系数根据链路负载chload的取值所在区间范围确定的,所述chload权重是预设的;
noise_score表示链路的噪音的评分,所述noise _score 是根据 noise系数和noise权重确定的,所述noise系数是根据链路噪音noise的取值所在区间范围确定的,所述noise权重是预设的。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MLD向所述第二MLD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携带TID到链路映射元素,所述TID到链路映射元素包括将所述第一TID对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映射到所述第一链路,以及将所述第二TID对应的所述第二数据包映射到所述第二链路的映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语音服务数据或视频服务数据或尽力服务数据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尽力服务数据或背景流量数据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MLD是站点STA MLD,所述第二MLD是接入点AP MLD。
8.一种第一多链路设备MLD,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LD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
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第一MLD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指令;
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第一MLD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第一MLD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1202575.7A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多链路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69809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02575.7A CN116980968B (zh)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多链路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02575.7A CN116980968B (zh)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多链路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80968A CN116980968A (zh) 2023-10-31
CN116980968B true CN116980968B (zh) 2024-03-01

Family

ID=88471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02575.7A Active CN116980968B (zh)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多链路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8096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5984A (zh) * 2010-12-31 2011-05-25 北京邮电大学 用于无线局域网的优化视频业务传输的***和方法
CN114208295A (zh) * 2019-07-12 2022-03-18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启用多链路wlan的方法
CN114340041A (zh) * 2020-09-29 2022-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6133043A (zh) * 2021-11-15 2023-05-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链路通信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528294A (zh) * 2022-01-28 2023-08-01 苹果公司 包括优先级流量的链路协商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5984A (zh) * 2010-12-31 2011-05-25 北京邮电大学 用于无线局域网的优化视频业务传输的***和方法
CN114208295A (zh) * 2019-07-12 2022-03-18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启用多链路wlan的方法
CN114340041A (zh) * 2020-09-29 2022-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6133043A (zh) * 2021-11-15 2023-05-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链路通信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083053A1 (zh) * 2021-11-15 2023-05-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链路通信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528294A (zh) * 2022-01-28 2023-08-01 苹果公司 包括优先级流量的链路协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80968A (zh) 2023-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264429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between multi-link devices and apparatus
CN113411831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US11418999B2 (en) Buffer status report for high priority transmission
TWI433577B (zh) 用於異質無線網路之多重無線射頻協調的設備及方法
US11509597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US20210136764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CN116980968B (zh) 一种多链路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5334617B (zh) 通过建立接入点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EP4346315A1 (en) Buffer status reporting for triggered transmission opportunity sharing
WO2024109614A1 (zh) 信息指示方法及设备
EP4319433A1 (en) Trigger frame for up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WO2023207644A1 (zh) 一种信道竞争方法及装置
WO2023044610A1 (zh) 一种识别mac ce类型的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US20230354299A1 (en) WLAN Enhancements for Co-existence
CN116017583A (zh) 业务优先级确定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WO2021168801A1 (zh) 中继通信QoS保证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TWI649987B (zh) 用於整合異質網路之分流排程系統及其方法
JP2024092048A (ja) データ送信方法及び関連する装置
CN116170851A (zh)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896790A (zh) 针对共存的wlan增强
Zhu et al. Link quality based EDCA MAC protocol for WAVE vehicular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