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80449B - 一种数据资源主体协同管理方法、***、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资源主体协同管理方法、***、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80449B
CN116980449B CN202311182332.1A CN202311182332A CN116980449B CN 116980449 B CN116980449 B CN 116980449B CN 202311182332 A CN202311182332 A CN 202311182332A CN 116980449 B CN116980449 B CN 1169804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request
subscription
main body
c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8233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980449A (zh
Inventor
江永佳
李承国
王小芳
程雪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Junma Dat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Sanya Nanhai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Base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ainan Junma Dat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Sanya Nanhai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Base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an Junma Dat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Sanya Nanhai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Base,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ainan Junma Dat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8233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804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69804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804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9804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804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1Collaborative creation, e.g. joint development of products or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30Managing network names, e.g. use of aliases or nicknames
    • H04L61/3015Name registration, generation or assign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1Discovery or management thereof, e.g. service location protocol [SLP] or web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7/63Routing a service request depending on the request content or contex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资源主体协同管理方法、***、计算机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为将智慧农业项目的数据资源主体分配协同主体ID且分组得到数据协同主体群组,为数据协同主体群组创建虚拟群组管理主体和分配管理主体ID后,由请求虚拟群组管理主体根据数据订阅请求和分发的数据协同映射表得到目标数据协同主体群组和单类数据订阅请求,将单类数据订阅请求发送至目标虚拟群组管理主体,以及由其将根据单类数据订阅请求获取的单类订阅数据发送至请求虚拟群组管理主体以将单类订阅数据进行汇总得到目标订阅数据。本发明有效保证多种类型主体间数据协同共享的可靠性、安全性和高效性,为现代智慧农业项目的高质量管理运作提供可靠保障。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资源主体协同管理方法、***、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数据协同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资源主体协同管理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智慧农业项目是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等现代科学技术与农业种植管理相结合,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和智能化决策的农业管理项目。随着社会地不断发展进步,各种智慧农业项目的运行也被大力推广,在实际的项目运作中会涉及农业生产管理、农业电子商务、食品溯源防伪、农业休闲旅游和农业信息服务等多方面跨行业、跨专业的数据分析挖掘,不仅需要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的数据支持,还需要农业部门、气象部门、水利部门和土管部门等政府部门、以及高校等科研部门的数据协同共享。
然而,现有农业数据资源协同***仅局限于对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间的协同管理,并未涉及同时对多个不同类型主体的数据资源的协同管理研究,更未提供适用于多类型数据资源主体的协同管理方案,并不能真正满足现代智慧农业项目的管理运作需求;同时,现有其他领域数据资源主体的协同方案也都限于对同一类型数据资源,或同一类型主体的数据资源协同,且仅能支持一对一的主体间数据资源订阅,不能支持一对多的高效订阅功能,也同样不能适用于对具有合作、竞争与制衡关系的多种类型农业相关数据资源主体的高效协同管理场景,难以保证智慧农业项目的高质量运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资源主体协同管理方法,通过将参与智慧农业项目的数据资源主体按照数据资源类型进行分类集中管理方式,与特定的数据资源订阅请求服务机制和审核机制相结合,对各个数据资源主体进行合理有效的数据资源协同管理,解决现有农业数据资源主体协同管理的应用缺陷,有效保证多种类型主体间数据协同共享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同时,还能保证主体间数据资源订阅的高效性,为现代智慧农业项目的高质量运作管理提供可靠保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数据资源主体协同管理方法及***。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资源主体协同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参与智慧农业项目的数据资源主体,为各个数据资源主体分配协同主体ID并进行分组,得到若干个数据协同主体群组;
分别为各个数据协同主体群组创建虚拟群组管理主体,并分配对应的管理主体ID,以及将预先构建的数据协同映射表分发至各个虚拟群组管理主体;所述虚拟群组管理主体通过分布式协调服务注册中心管控对应数据协同主体群组内各个数据资源主体的数据订阅服务接口;
响应于请求数据资源主体的数据订阅请求,由对应的请求虚拟群组管理主体根据所述数据订阅请求和所述数据协同映射表,得到目标虚拟群组管理主体和对应的单类数据订阅请求,并将所述单类数据订阅请求发送至所述目标虚拟群组管理主体;
响应于所述单类数据订阅请求,由所述目标虚拟群组管理主体根据所述单类数据订阅请求,获取对应的单类订阅数据,并将所述单类订阅数据发送至所述请求虚拟群组管理主体;
响应于所述单类订阅数据的接收,由所述请求虚拟群组管理主体将所述单类订阅数据按照第一预设格式进行汇总处理,得到目标订阅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为各个数据资源主体分配协同主体ID并进行分组,得到若干个数据协同主体群组的步骤包括:
将各个数据资源主体按照对应的数据属性类别进行分组,得到所述数据协同主体群组;所述数据协同主体群组包括官方数据协同群组、科研数据协同群组和农业生产数据协同群组;所述官方数据协同群组包括农业部门、气象部门、水利部门和土管部门;所述科研数据协同群组包括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所述农业生产数据协同群组包括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订阅请求包括所述请求数据资源主体的协同主体ID和至少一个数据属性类别的请求订阅主题;所述数据订阅请求的类型包括时间触发订阅请求、事件触发订阅请求和主体触发订阅请求。
进一步地,所述单类数据订阅请求包括所述请求数据资源主体的协同主体ID、所述请求虚拟群组管理主体的管理主体ID和至少一个请求数据项;
所述由对应的请求虚拟群组管理主体根据所述数据订阅请求和所述数据协同映射表,得到目标虚拟群组管理主体和对应的单类数据订阅请求的步骤包括:
解析所述数据订阅请求,得到对应的订阅请求信息文本;
将所述订阅请求信息文本输入至预先构建的文本语义识别模型,得到对应的请求解析结果;所述请求解析结果包括至少一个请求订阅主题;
根据所述请求订阅主题,遍历所述数据协同映射表,得到对应的目标虚拟群组管理主体;
根据所述请求订阅主题,生成对应的单类数据订阅请求。
进一步地,所述由所述目标虚拟群组管理主体根据所述单类数据订阅请求,获取对应的单类订阅数据的步骤包括:
根据预设请求审核机制,对所述单类数据订阅请求进行审核,并在审核通过后,生成对应的请求数据项列表;
根据所述请求数据项列表,得到至少一个待共享数据资源主体;
调用所述待共享数据资源主体的数据订阅服务接口,得到对应的主体共享数据;
将所有待共享数据资源主体的主体共享数据按照第二预设格式进行汇总组合,得到所述单类订阅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预设请求审核机制,对所述单类数据订阅请求进行审核的步骤包括:
解析所述单类数据请求,获取所述请求数据资源主体的协同主体ID、所述请求虚拟群组管理主体的管理主体ID和所述请求数据项,并判断所述协同主体ID和所述管理主体ID是否具备从属一致性;
当所述协同主体ID和所述管理主体ID不具备从属一致性时,直接判定审核未通过;
当所述协同主体ID和所述管理主体ID具备从属一致性,则根据所述协同主体ID,判断所述单类数据订阅请求是否为所述请求数据资源主体对所述目标虚拟群组管理主体对应的目标数据协同主体群组的首次订阅请求;
若所述单类数据订阅请求为所述首次订阅请求,则采用预设权限认证规则,对所述请求数据资源主体进行安全认证,并根据对应的第一认证结果,判断是否审核通过;
若所述单类数据订阅请求不为所述首次订阅请求,则根据所述请求数据项,得到数据安全标识,并根据所述数据安全标识,选用预设的多次订阅审核规则对所述请求数据资源主体进行安全认证,并根据对应的第二认证结果,判断是否审核通过。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数据安全标识,选用预设的多次订阅审核规则对所述请求数据资源主体进行安全认证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数据安全标识为核心数据时,采用预设权限认证规则,对所述请求数据资源主体进行安全认证;
当所述数据安全标识为重要数据时,在预设时限内沿用所述第一认证结果;
当所述数据安全标识为一般数据时,在预设累计协同数据量阈值内沿用所述第一认证结果。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资源主体协同管理***,所述***包括:
资源主体分组模块,用于获取参与智慧农业项目的数据资源主体,为各个数据资源主体分配协同主体ID,并将所述数据资源主体按照预设规则进行分组,得到若干个数据协同主体群组;
管理主体创建模块,用于分别为各个数据协同主体群组创建虚拟群组管理主体,并分配对应的管理主体ID,以及将预先构建的数据协同映射表分发至各个虚拟群组管理主体;所述虚拟群组管理主体通过分布式协调服务注册中心管控对应数据协同主体群组内各个数据资源主体的数据订阅服务接口;
订阅请求处理模块,用于响应于请求数据资源主体的数据订阅请求,由对应的请求虚拟群组管理主体根据所述数据订阅请求和所述数据协同映射表,得到目标虚拟群组管理主体和对应的单类数据订阅请求,并将所述单类数据订阅请求发送至所述目标虚拟群组管理主体;
订阅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单类数据订阅请求,由所述目标虚拟群组管理主体根据所述单类数据订阅请求,获取对应的单类订阅数据,并将所述单类订阅数据发送至所述请求虚拟群组管理主体;
订阅数据汇总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单类订阅数据的接收,由所述请求虚拟群组管理主体将所述单类订阅数据按照第一预设格式进行汇总处理,得到目标订阅数据。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上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资源主体协同管理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所述方法实现了获取参与智慧农业项目的数据资源主体,为各个数据资源主体分配协同主体ID并进行分组,得到若干个数据协同主体群组,且分别为各个数据协同主体群组创建虚拟群组管理主体,并分配对应的管理主体ID,以及将预先构建的数据协同映射表分发至各个虚拟群组管理主体后,由请求虚拟群组管理主体根据接收的数据订阅请求和数据协同映射表,得到目标虚拟群组管理主体和对应的单类数据订阅请求,并将单类数据订阅请求发送至与目标数据协同主体群组对应的目标虚拟群组管理主体,以及由目标虚拟群组管理主体根据接收的单类数据订阅请求,获取对应的单类订阅数据,并将单类订阅数据发送至请求虚拟群组管理主体,再由请求虚拟群组管理主体将接收的单类订阅数据按照第一预设格式进行汇总处理,得到目标订阅数据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数据资源主体协同管理方法,通过将参与智慧农业项目的数据资源主体按照数据资源类型进行分类集中管理方式,与特定的数据资源订阅请求服务机制和审核机制相结合,对各个数据资源主体进行合理有效的数据资源协同管理的方式,不仅能保证多种类型主体间数据协同共享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而且能保证主体间数据资源订阅的高效性,为现代智慧农业项目的高质量运作管理提供可靠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资源主体协同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参与智慧农业项目的数据资源主体的分组集中协同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资源主体协同管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部分,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的数据资源主体协同管理方法是考虑到现代智慧农业项目的参与方主体趋于类型多样化,难以采用现有同一类型主体的协同管理方式对多种不同类型主体进行可靠协同管理,以及现有数据订阅仅能实现一对一的主体间数据订阅,不能满足一对多的高效订阅需求,进而难以保证现代智慧农业项目的高质量运行的应用局限性,而提出的能够同时支持不同种类资源主体的数据协同共享以及多种类型数据资源组合订阅的一对多主体资源订阅机制的多数据资源主体协同管理方案,不仅能保证多种类型主体间数据协同共享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而且能保证主体间数据资源订阅的高效性,为现代智慧农业项目的高质量运作管理提供可靠保障;下述实施例将对本发明的数据资源主体协同管理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数据资源主体协同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获取参与智慧农业项目的数据资源主体,为各个数据资源主体分配协同主体ID并进行分组,得到若干个数据协同主体群组;其中,智慧农业项目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确定,对应涉及的数据主体也依据实际项目运作中参与协同的主体来确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定;由于智慧农业项目运作可能会涉及土地、水利、天气、环境、农产品生产管理、农产品加工销售、技术培训和农业政策等众多类型数据资源的协同共享,需要面临同时对多种不同类型数据资源主体进行协同管理的需求,就不可避免的会增加数据资源主体协同管理的难度,若仍沿用现有一对一的主体协同管理机制,不仅会因项目参与主体数目的增加而造成不需要的管理资源浪费,而且难以保证主体间数据资源协同的效率。
为了满足参与智慧农业项目的多种不同类型主体间数据资源协同的可靠性和高效性需求,考虑到实际可能参与智慧农业项目的数据资源主体中部分主体所拥有的数据资源具有一定的类别相似性,对应的数据安全管理需求也很类似,比如,农业部门、气象部门、水利部门和土管部门等都属于政务部门,其提供的协同数据原则上都属于政务公开的数据资源,对应的数据安全管理要求也相对较低,再如,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会提供农业生产、管理等方面研究的技术数据,此种科研数据资源一般需要通过付费或其他合约方式获取,对应的数据安全管理要求应相对较高的应用现状,为了保证数据资源主体能正常协同的同时,还能尽可能节约资源,提高协同效率,本实施例优选地,分各个数据资源主体分配对应的用于识别管理的唯一标识(协同主体ID)后,基于对实际参与智慧农业项目的数据资源主体的共性分析,将数据资源主体进行分类集中管理;需要说明的是,协同主体ID和下文的管理主体ID的分配只需满足每个ID唯一的需求即可,具体的分配方式不作具体限定;
具体的,所述为各个数据资源主体分配协同主体ID并进行分组,得到若干个数据协同主体群组的步骤包括:
将各个数据资源主体按照对应的数据属性类别进行分组,得到所述数据协同主体群组;其中,所述数据协同主体群组的划分、官方数据协同群组包括的主体、科研数据协同群组包括的主体、以及农业生产数据协同群组所包括的主体均可根据实际获取的参与智慧农业项目的数据资源主体确定;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数据协同主体群组包括但不限于官方数据协同群组、科研数据协同群组和农业生产数据协同群组;所述官方数据协同群组包括但不限于农业部门、气象部门、水利部门和土管部门;所述科研数据协同群组包括但不限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所述农业生产数据协同群组包括但不限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且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可理解为指直接或者间接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的任何个人和组织,包括小农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
S12、分别为各个数据协同主体群组创建虚拟群组管理主体,并分配对应的管理主体ID,以及将预先构建的数据协同映射表分发至各个虚拟群组管理主体;其中,虚拟群组管理主体可理解为是数据协同主体群组内各个数据资源主体的统一管理者和各个数据协同主体群组间的统一协调者,其通过分布式协调服务注册中心管控对应数据协同主体群组内各个数据资源主体的数据订阅服务接口;对应的,分布式协调服务注册中心可理解为用于对分布式***中不同主体提供服务功能的注册管理组件,包括ZooKeeper、Consul、SpringCloud、Nacos等多种分布式协调服务的注册中心,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应用需求选取使用,此处不作具体限定;比如,高等院校A需要订阅农业企业B的数据用于相关研究分析,高等院校A就需要通过对应的科研数据协同群组的虚拟群组管理主体将其数据协同请求转送至农业企业B对应的农业生产数据协同群组的虚拟群组管理主体,并由该虚拟群组管理主体调用农业企业B注册的数据订阅服务接口,以获取高等院校A所需的目标订阅数据;
对应的,数据协同映射表可理解预先根据智慧农业项目的运作管理需求制定的数据资源(数据订阅主题)、数据资源主体以及虚拟群组管理主体间的映射关系表,即在数据协同前,各个数据资源主体可以为哪个数据资源主体提供哪些订阅数据,以及需要哪个数据资源主体通过什么样的数据订阅服务接口提供哪些数据,以保证协同管理的高效性和数据共享的真实性和精准性,比如,高等院校A同意协同共享水稻种植防害相关的研究数据和培训指导数据,同时需要水稻种植农户定期提供水稻生长过程监测数据,高等院校A就可以在提供相关研究数据和培训指导数据的订阅服务接口的同时,协商农户提供水稻生长过程监测数据的订阅服务接口;需要说明的是,该数据协同映射表只需由各个虚拟群组管理主体维护即可,有效避免各个数据资源主体的非业务相关事务处理,实现业务数据处理与协同流程事务数据的解耦分离,提高各个数据资源主体的协同效率。
S13、响应于请求数据资源主体的数据订阅请求,由对应的请求虚拟群组管理主体根据所述数据订阅请求和所述数据协同映射表,得到目标虚拟群组管理主体和对应的单类数据订阅请求,并将所述单类数据订阅请求发送至所述目标虚拟群组管理主体;其中,所述数据订阅请求包括所述请求数据资源主体的协同主体ID和至少一个数据属性类别的请求订阅主题,比如,某个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需要同时订阅农业部门的农业政策文件和高等院校A的相关农业科研数据,则对应发送的数据订阅请求就包括该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ID,以及农业政策文件请求订阅主题和农业科研数据请求订阅主题;同时,在实际项目的运作过程中,不同数据资源主体所需申请订阅的数据资源不同,且不同数据资源订阅的触发条件也可能不相同,具体对应的数据订阅请求的类型可包括时间触发订阅请求、事件触发订阅请求和主体触发订阅请求;比如,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中的农户可能会需要定时获取气象部门的天气数据,对应的天气数据订阅请求就可理解为是时间触发订阅请求;又如,农户会根据农业种植过程中突发的农作物病害或遇到的技术难题及时请求订阅科研数据协同群组中的相关研究数据和技术指导,此时的数据订阅请求就可以理解为是事件触发订阅请求,同时,当订阅科研数据协同群组中的科研机构收到该农户因农作物病害或遇到的技术难题申请的科研数据订阅请求后,在没有现有资料数据可提供的情况下,就需要反向订阅农户的相关农作物的播种、施肥或植保等相关监测数据,此种情况科研机构发起的数据订阅请求就可以理解为是主体触发订阅请求;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针对时间触发订阅请求、事件触发订阅请求和主体触发订阅请求的说明仅为示例性描述,不作具体限定。
上述单类数据订阅请求可理解为是根据对数据订阅请求的识别解解析所确定的某一数据属性类别的订阅请求,即需要发送至同一个数据协同主体群组的数据订阅请求,为了便于处理该请求的目标虚拟群组管理主体对请求主体进行合理有效的审核验证,以及精准高效获取主体共享数据,本实施例优选的将数据订阅请求转换为单类数据订阅请求,且单类数据订阅请求包括所述请求数据资源主体的协同主体ID、所述请求虚拟群组管理主体的管理主体ID和至少一个请求数据项;具体的,所述由对应的请求虚拟群组管理主体根据所述数据订阅请求和所述数据协同映射表,得到目标虚拟群组管理主体和对应的单类数据订阅请求的步骤包括:
解析所述数据订阅请求,得到对应的订阅请求信息文本;其中,订阅请求信息文本可理解为是根据数据订阅请求转换得的文本字符串信息,具体文本内容因数据订阅请求内容的不同而不同,但包括上述的请求数据资源主体的协同主体ID和至少一个数据属性类别的请求订阅主题的内容,比如,若数据订阅请求包括官方数据中“耕地使用政策”的订阅主题,则对应的文本内容可以为“ID1/耕地使用政策”;若数据订阅请求包括官方数据中“耕地使用政策”和“水库和灌区的水利工程数据”订阅主题,则对应的文本内容可以为“ID1/耕地使用政策/水库和灌区的水利工程数据”;若数据订阅请求包括官方数据中“耕地使用政策”和“水库和灌区的水利工程数据”的订阅主题,以及科研数据中的“智能灌溉技术指导数据”的订阅主题,则对应的文本内容可以为“ID1/耕地使用政策/水库和灌区的水利工程数据/智能灌溉技术指导数据”等;同理,可类推得到其他订阅主题的组合形式,此处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实际解析得到的订阅请求信息文本的格式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此处仅作示例性描述;
将所述订阅请求信息文本输入至预先构建的文本语义识别模型,得到对应的请求解析结果;所述请求解析结果包括至少一个请求订阅主题;其中,文本语义识别模型可理解为是预先基于预设的订阅请求信息文本格式的数据集训练得的神经网络模型或其他可以实现文本识别解析的机器学习模型,此处不作具体限定;对应的,通过文本语义识别模型解析得到请求解析结果可理解为是包括主体ID和订阅主体的命名实体的集合,且其中除ID之外的命名实体都为请求订阅主题;比如,当订阅请求信息文本为“ID1/耕地使用政策/智能灌溉技术指导数据”时,对应得到的请求解析结果为{“ID1”、“耕地使用政策”、“智能灌溉技术指导数据”},对应的请求订阅主题为耕地使用政策和智能灌溉技术指导数据;
根据所述请求订阅主题,遍历所述数据协同映射表,得到对应的目标虚拟群组管理主体;其中,数据协同映射表如上所述包括数据资源(数据订阅主题)、数据资源主体以及虚拟群组管理主体三者的映射关系,即根据请求订阅主题,查找本地的数据协同映射表就必然能得到对应的目标虚拟群组管理主体;
根据所述请求订阅主题,生成对应的单类数据订阅请求;其中,单类数据订阅请求可理解为由对应于同一目标虚拟群组管理主体的请求订阅主题组成的订阅请求,比如,当请求订阅主题为耕地使用政策和水库、灌区的水利工程数据时,耕地使用政策和水库、灌区的水利工程数据均为官方数据,对应的目标虚拟群组管理主体都是官方数据协同群组的管理主体,就可以将耕地使用政策订阅主题和水库、灌区的水利工程数据订阅主题分别作为一个请求数据项封装成一个单类数据请求发至官方数据协同群组的管理主体;再如,当请求订阅主题为耕地使用政策和智能灌溉技术指导数据时,耕地使用政策为官方数据,而智能灌溉技术指导数据为科研数据,对应的目标虚拟群组管理主体分别为官方数据协同群组和科研数据协同群组的管理主体,就需要将耕地使用政策订阅主题和智能灌溉技术指导数据订阅主题分别作为一个请求数据项封装成对应的单类数据请求,并分别发送至官方数据协同群组和科研数据协同群组一个的管理主体;同理,其他订阅主题的组合形式均可以参照上述方式得到对应的单类数据请求的生成方法,此处不再详述;
S14、响应于所述单类数据订阅请求,由所述目标虚拟群组管理主体根据所述单类数据订阅请求,获取对应的单类订阅数据,并将所述单类订阅数据发送至所述请求虚拟群组管理主体;其中,单类数据订阅请求如上所述可同时包括同一数据协同主体群组内同一数据资源主体的不同订阅主题,也可包括同一数据协同主体群组内不同数据资源主体的不同订阅主题;基于此,需要目标虚拟群组管理主体对单类数据订阅请求进行前端解析,识别出获取不同订阅主题数据的待共享数据资源主体,并根据对应提供的数据订阅服务接口获取所需的单类订阅数据;具体的,所述由所述目标虚拟群组管理主体根据所述单类数据订阅请求,获取对应的单类订阅数据的步骤包括:
根据预设请求审核机制,对所述单类数据订阅请求进行审核,并在审核通过后,生成对应的请求数据项列表;其中,请求审核机制可理解为是对请求数据资源主体请求订阅某种数据资源的权限认证审核,以确认单类数据订阅请求的合理性,支持数据协同的同时,为各个数据资源主体的数据安全管理提供可靠保障;具体的,所述根据预设请求审核机制,对所述单类数据订阅请求进行审核的步骤包括:
解析所述单类数据请求,获取所述请求数据资源主体的协同主体ID、所述请求虚拟群组管理主体的管理主体ID和所述请求数据项,并判断所述协同主体ID和所述管理主体ID是否具备从属一致性;其中,从属一致性可理解为是协同主体ID是否属于管理主体ID对应的数据协同主体群组内的数据资源主体,依此来对无效异常请求进行前端过滤,有效避免请求数据因网络异常遭到篡改,造成提供数据资源的主体遭受不必要安全风险发生的同时,还能有效减少数据资源主体的无效协同任务处理,提高***运行效率;
当所述协同主体ID和所述管理主体ID不具备从属一致性时,直接判定审核未通过;
当所述协同主体ID和所述管理主体ID具备从属一致性,则根据所述协同主体ID,判断所述单类数据订阅请求是否为所述请求数据资源主体对所述目标虚拟群组管理主体对应的目标数据协同主体群组的首次订阅请求;其中,首次订阅请求是限定于某类数据资源的首次请求;
若所述单类数据订阅请求为所述首次订阅请求,则采用预设权限认证规则,对所述请求数据资源主体进行安全认证,并根据对应的第一认证结果,判断是否审核通过;其中,预设权限认证规则可理解为是对请求数据资源主体的最严格的认证审核方式,该认证审核方式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确定,可以所有数据协同主体群组公用同一种权限认证规则,也可以基于不同数据协同主体群组管理的数据资源类型的差异性,为每个数据协同主体群组设定不同的权限认证规则,此处不作具体限定;对应的,第一认证结果可理解为包括审核通过和审核未通过两种情况,第一认证结果原则上不会影响后续的认证结果;
若所述单类数据订阅请求不为所述首次订阅请求,则根据所述请求数据项,得到数据安全标识,并根据所述数据安全标识,选用预设的多次订阅审核规则对所述请求数据资源主体进行安全认证,并根据对应的第二认证结果,判断是否审核通过;其中,数据安全标识可理解为是各个数据资源主体预先为其提供的订阅数据设定的数据安全级别,具体的安全级别的数目和设置方式也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合理调整;为了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同时,尽可能使得数据协同简单高效,本实施例优选地,将数据安全级别设为核心数据、重要数据和一般数据等三个不同的级别,并依此为同一类型数据多次订阅场景制定不同的多次订阅审核规则,通过差异化审核机制维护各个数据资源主体的协同权利;
具体的,所述根据所述数据安全标识,选用预设的多次订阅审核规则对所述请求数据资源主体进行安全认证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数据安全标识为核心数据时,采用预设权限认证规则,对所述请求数据资源主体进行安全认证;需要说明是,核心数据理解为权限管控非常严格的数据,必须按照一事一审的原则对每次订阅请求按照对应的审核程序进行严格审核,比如,对于重要且暂时未公开科研成果数据和技术指导数据等,必须对每个请求进行严格的审核;
当所述数据安全标识为重要数据时,在预设时限内沿用所述第一认证结果;其中,预设时限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合理设置,对于重要数据而言,一定时限内审核认证通过就可继续享用一段时间的放通服务,即供方一次审核后,在设定的时间里长期有效,在维护数据共享权限的同时,也避免了不必要的权限审核资源开销,提升共享服务效率;比如,农业部门获取各个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的经营管理数据用于对农产品市场进行分析研究,为了避免恶意伪造官方主体窃取企业经营管理数据的风险,也需要定期进行对官方主体的权限审核;
当所述数据安全标识为一般数据时,在预设累计协同数据量阈值内沿用所述第一认证结果;其中,预设累计协同数据量阈值也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设置,即,对于一般数据而言,可设立累计协同数据量总量,在总量范围内,支持数据协同,超出总量则进行相应的协同权限限制;比如,获取农业种植环境的监测数据或获取天气数据等,虽然不涉及数据资源主体的数据安全,但为了避免遭遇网络攻击,造成数据资源主体的瘫痪,采取认证审核机制对协同流量进行管控非常必要。
根据所述请求数据项列表,得到至少一个待共享数据资源主体;其中,请求数据项列表可理解为是对单类数据订阅请求内的请求数据项进行解析,生成的数据订阅主题列表,且每个请求数据项对应于数据协同群组的一个数据资源主体,比如,单类数据订阅请求中同时包括耕地使用政策和水库、灌区的水利工程数据的请求数据项时,就会同时对应于官方数据协同群组的土管部门和水利部门,即土管部门和水利部门分别被确定为耕地使用政策和水库、灌区的水利工程数据的待共享数据资源主体;
调用所述待共享数据资源主体的数据订阅服务接口,得到对应的主体共享数据;其中,主体共享数据可理解为是与数据订阅服务接口对应的订阅主题数据;
将所有待共享数据资源主体的主体共享数据按照第二预设格式进行汇总组合,得到所述单类订阅数据;其中,其二预设格式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确定,用于将单类数据请求所需的各个待共享数据资源主体提供的与对应请求数据项对应的数据组合封装得到对应的单类订阅数据,由目标虚拟群组管理主体统一发送至请求目标虚拟群组管理主体,实现同一类型订阅数据的统一维护和高效传输。
S15、响应于所述单类订阅数据的接收,由所述请求虚拟群组管理主体将所述单类订阅数据按照第一预设格式进行汇总处理,得到目标订阅数据;第一预设格式也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确定,用于将与数据订阅请求对应的各个目标虚拟群组管理主体发送的单类订阅数据进行有效的整合后得到可以统一反馈至请求数据资源主体的目标订阅数据,实现请求数据资源主体的订阅数据的统一维护和高效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获取参与智慧农业项目的数据资源主体,为各个数据资源主体分配协同主体ID并进行分组,得到若干个数据协同主体群组,且分别为各个数据协同主体群组创建虚拟群组管理主体,并分配对应的管理主体ID,以及将预先构建的数据协同映射表分发至各个虚拟群组管理主体后,由请求虚拟群组管理主体根据接收的数据订阅请求和数据协同映射表,得到目标虚拟群组管理主体和对应的单类数据订阅请求,并将单类数据订阅请求发送至与目标数据协同主体群组对应的目标虚拟群组管理主体,以及由目标虚拟群组管理主体根据接收的单类数据订阅请求,获取对应的单类订阅数据,并将单类订阅数据发送至请求虚拟群组管理主体,再由请求虚拟群组管理主体将接收的单类订阅数据按照第一预设格式进行汇总处理,得到目标订阅数据的数据资源主体协同管理方法,有效解决了现有数据资源主体协同管理方法的应用缺陷,通过将参与智慧农业项目的数据资源主体按照数据资源类型进行分类集中管理方式,与特定的数据资源订阅请求服务机制和审核机制相结合,对各个数据资源主体进行合理有效的数据资源协同管理的方式,不仅能保证多种类型主体间数据协同共享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而且能保证主体间数据资源订阅的高效性,为现代智慧农业项目的高质量运作管理提供可靠保障;此外,该协同管理方法也同样为适用于其他包括电子政务领域在内的多种不同类型参与主体的由协同管理场景,具有较高的应用迁移价值。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上述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提供了一种数据资源主体协同管理***,所述***包括:
资源主体分组模块1,用于获取参与智慧农业项目的数据资源主体,为各个数据资源主体分配协同主体ID,并将所述数据资源主体按照预设规则进行分组,得到若干个数据协同主体群组;
管理主体创建模块2,用于分别为各个数据协同主体群组创建虚拟群组管理主体,并分配对应的管理主体ID,以及将预先构建的数据协同映射表分发至各个虚拟群组管理主体;所述虚拟群组管理主体通过分布式协调服务注册中心管控对应数据协同主体群组内各个数据资源主体的数据订阅服务接口;
订阅请求处理模块3,用于响应于请求数据资源主体的数据订阅请求,由对应的请求虚拟群组管理主体根据所述数据订阅请求和所述数据协同映射表,得到目标虚拟群组管理主体和对应的单类数据订阅请求,并将所述单类数据订阅请求发送至所述目标虚拟群组管理主体;
订阅数据获取模块4,用于响应于所述单类数据订阅请求,由所述目标虚拟群组管理主体根据所述单类数据订阅请求,获取对应的单类订阅数据,并将所述单类订阅数据发送至所述请求虚拟群组管理主体;
订阅数据汇总模块5,用于响应于所述单类订阅数据的接收,由所述请求虚拟群组管理主体将所述单类订阅数据按照第一预设格式进行汇总处理,得到目标订阅数据。
关于数据资源主体协同管理***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数据资源主体协同管理方法的限定,对应的技术效果也可等同得到,在此不再赘述。上述数据资源主体协同管理***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图4示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该计算机设备具体可以是终端或服务器。如图4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显示器、摄像头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数据资源主体协同管理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资源主体协同管理方法及***,其数据资源主体协同管理方法实现了获取参与智慧农业项目的数据资源主体,为各个数据资源主体分配协同主体ID并进行分组,得到若干个数据协同主体群组,且分别为各个数据协同主体群组创建虚拟群组管理主体,并分配对应的管理主体ID,以及将预先构建的数据协同映射表分发至各个虚拟群组管理主体后,由请求虚拟群组管理主体根据接收的数据订阅请求和数据协同映射表,得到目标虚拟群组管理主体和对应的单类数据订阅请求,并将单类数据订阅请求发送至与目标数据协同主体群组对应的目标虚拟群组管理主体,以及由目标虚拟群组管理主体根据接收的单类数据订阅请求,获取对应的单类订阅数据,并将单类订阅数据发送至请求虚拟群组管理主体,再由请求虚拟群组管理主体将接收的单类订阅数据按照第一预设格式进行汇总处理,得到目标订阅数据的技术方案,该方法通过将参与智慧农业项目的数据资源主体按照数据资源类型进行分类集中管理方式,与特定的数据资源订阅请求服务机制和审核机制相结合,对各个数据资源主体进行合理有效的数据资源协同管理的方式,不仅能保证多种类型主体间数据协同共享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而且能保证主体间数据资源订阅的高效性,为现代智慧农业项目的高质量运作管理提供可靠保障,还能为其他包括电子政务领域在内的由多种不同类型参与主体协同管理场景提供应用参考,具有较高的应用迁移价值。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直接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数据资源主体协同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参与智慧农业项目的数据资源主体,为各个数据资源主体分配协同主体ID并进行分组,得到若干个数据协同主体群组;
分别为各个数据协同主体群组创建虚拟群组管理主体,并分配对应的管理主体ID,以及将预先构建的数据协同映射表分发至各个虚拟群组管理主体;所述虚拟群组管理主体通过分布式协调服务注册中心管控对应数据协同主体群组内各个数据资源主体的数据订阅服务接口;
响应于请求数据资源主体的数据订阅请求,由对应的请求虚拟群组管理主体根据所述数据订阅请求和所述数据协同映射表,得到目标虚拟群组管理主体和对应的单类数据订阅请求,并将所述单类数据订阅请求发送至所述目标虚拟群组管理主体;所述单类数据订阅请求为根据对数据订阅请求的识别解析确定的需要发送至同一个数据协同主体群组的订阅请求;所述单类数据订阅请求包括所述请求数据资源主体的协同主体ID、所述请求虚拟群组管理主体的管理主体ID和至少一个请求数据项;
响应于所述单类数据订阅请求,由所述目标虚拟群组管理主体根据所述单类数据订阅请求,获取对应的单类订阅数据,并将所述单类订阅数据发送至所述请求虚拟群组管理主体;
响应于所述单类订阅数据的接收,由所述请求虚拟群组管理主体将所述单类订阅数据按照第一预设格式进行汇总处理,得到目标订阅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资源主体协同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各个数据资源主体分配协同主体ID并进行分组,得到若干个数据协同主体群组的步骤包括:
将各个数据资源主体按照对应的数据属性类别进行分组,得到所述数据协同主体群组;所述数据协同主体群组包括官方数据协同群组、科研数据协同群组和农业生产数据协同群组;所述官方数据协同群组包括农业部门、气象部门、水利部门和土管部门;所述科研数据协同群组包括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所述农业生产数据协同群组包括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资源主体协同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订阅请求包括所述请求数据资源主体的协同主体ID和至少一个数据属性类别的请求订阅主题;所述数据订阅请求的类型包括时间触发订阅请求、事件触发订阅请求和主体触发订阅请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资源主体协同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由对应的请求虚拟群组管理主体根据所述数据订阅请求和所述数据协同映射表,得到目标虚拟群组管理主体和对应的单类数据订阅请求的步骤包括:
解析所述数据订阅请求,得到对应的订阅请求信息文本;
将所述订阅请求信息文本输入至预先构建的文本语义识别模型,得到对应的请求解析结果;所述请求解析结果包括至少一个请求订阅主题;
根据所述请求订阅主题,遍历所述数据协同映射表,得到对应的目标虚拟群组管理主体;
根据所述请求订阅主题,生成对应的单类数据订阅请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资源主体协同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由所述目标虚拟群组管理主体根据所述单类数据订阅请求,获取对应的单类订阅数据的步骤包括:
根据预设请求审核机制,对所述单类数据订阅请求进行审核,并在审核通过后,生成对应的请求数据项列表;
根据所述请求数据项列表,得到至少一个待共享数据资源主体;
调用所述待共享数据资源主体的数据订阅服务接口,得到对应的主体共享数据;
将所有待共享数据资源主体的主体共享数据按照第二预设格式进行汇总组合,得到所述单类订阅数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资源主体协同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请求审核机制,对所述单类数据订阅请求进行审核的步骤包括:
解析所述单类数据请求,获取所述请求数据资源主体的协同主体ID、所述请求虚拟群组管理主体的管理主体ID和所述请求数据项,并判断所述协同主体ID和所述管理主体ID是否具备从属一致性;
当所述协同主体ID和所述管理主体ID不具备从属一致性时,直接判定审核未通过;
当所述协同主体ID和所述管理主体ID具备从属一致性,则根据所述协同主体ID,判断所述单类数据订阅请求是否为所述请求数据资源主体对所述目标虚拟群组管理主体对应的目标数据协同主体群组的首次订阅请求;
若所述单类数据订阅请求为所述首次订阅请求,则采用预设权限认证规则,对所述请求数据资源主体进行安全认证,并根据对应的第一认证结果,判断是否审核通过;
若所述单类数据订阅请求不为所述首次订阅请求,则根据所述请求数据项,得到数据安全标识,并根据所述数据安全标识,选用预设的多次订阅审核规则对所述请求数据资源主体进行安全认证,并根据对应的第二认证结果,判断是否审核通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资源主体协同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数据安全标识,选用预设的多次订阅审核规则对所述请求数据资源主体进行安全认证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数据安全标识为核心数据时,采用预设权限认证规则,对所述请求数据资源主体进行安全认证;
当所述数据安全标识为重要数据时,在预设时限内沿用所述第一认证结果;
当所述数据安全标识为一般数据时,在预设累计协同数据量阈值内沿用所述第一认证结果。
8.一种数据资源主体协同管理***,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
资源主体分组模块,用于获取参与智慧农业项目的数据资源主体,为各个数据资源主体分配协同主体ID,并将所述数据资源主体按照预设规则进行分组,得到若干个数据协同主体群组;
管理主体创建模块,用于分别为各个数据协同主体群组创建虚拟群组管理主体,并分配对应的管理主体ID,以及将预先构建的数据协同映射表分发至各个虚拟群组管理主体;所述虚拟群组管理主体通过分布式协调服务注册中心管控对应数据协同主体群组内各个数据资源主体的数据订阅服务接口;
订阅请求处理模块,用于响应于请求数据资源主体的数据订阅请求,由对应的请求虚拟群组管理主体根据所述数据订阅请求和所述数据协同映射表,得到目标虚拟群组管理主体和对应的单类数据订阅请求,并将所述单类数据订阅请求发送至所述目标虚拟群组管理主体;所述单类数据订阅请求为根据对数据订阅请求的识别解析确定的需要发送至同一个数据协同主体群组的订阅请求;所述单类数据订阅请求包括所述请求数据资源主体的协同主体ID、所述请求虚拟群组管理主体的管理主体ID和至少一个请求数据项;
订阅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单类数据订阅请求,由所述目标虚拟群组管理主体根据所述单类数据订阅请求,获取对应的单类订阅数据,并将所述单类订阅数据发送至所述请求虚拟群组管理主体;
订阅数据汇总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单类订阅数据的接收,由所述请求虚拟群组管理主体将所述单类订阅数据按照第一预设格式进行汇总处理,得到目标订阅数据。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311182332.1A 2023-09-14 2023-09-14 一种数据资源主体协同管理方法、***、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169804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82332.1A CN116980449B (zh) 2023-09-14 2023-09-14 一种数据资源主体协同管理方法、***、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82332.1A CN116980449B (zh) 2023-09-14 2023-09-14 一种数据资源主体协同管理方法、***、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80449A CN116980449A (zh) 2023-10-31
CN116980449B true CN116980449B (zh) 2023-12-19

Family

ID=88485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82332.1A Active CN116980449B (zh) 2023-09-14 2023-09-14 一种数据资源主体协同管理方法、***、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8044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01173A (zh) * 2020-07-30 2020-11-06 山东超越数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云边协同的***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2100193A (zh) * 2020-10-01 2020-12-18 曹春华 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业务处理方法及电子商务协同平台
CN112448833A (zh) * 2019-09-02 2021-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管理域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4116883A (zh) * 2020-08-28 2022-03-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管理装置、区块链网络和***
CN114819998A (zh) * 2022-05-12 2022-07-29 苏州协同创新智能制造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的数据共享权限管理***
CN115134421A (zh) * 2022-05-10 2022-09-30 北京市遥感信息研究所 一种多源异构数据跨***协同管理***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311294A1 (en) * 2019-03-25 2020-10-01 Chin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Group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Science Academy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sharing Data Among Data Users, Computing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48833A (zh) * 2019-09-02 2021-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管理域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1901173A (zh) * 2020-07-30 2020-11-06 山东超越数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云边协同的***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4116883A (zh) * 2020-08-28 2022-03-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管理装置、区块链网络和***
CN112100193A (zh) * 2020-10-01 2020-12-18 曹春华 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业务处理方法及电子商务协同平台
CN115134421A (zh) * 2022-05-10 2022-09-30 北京市遥感信息研究所 一种多源异构数据跨***协同管理***及方法
CN114819998A (zh) * 2022-05-12 2022-07-29 苏州协同创新智能制造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的数据共享权限管理***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农业物联网体系结构与应用领域研究进展;郑纪业;阮怀军;封文杰;许世卫;;中国农业科学(04);第72-7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80449A (zh) 2023-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66205A (zh) 一种面向微服务调用过程跟踪的监控***及方法
CN110134674B (zh) 一种货币信贷大数据监测分析***
US2020031129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sharing Data Among Data Users, Computing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20120005273A1 (en) System,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standards, soa infrastructure, search algorithm and a business method tehreof for ai enabled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ation (icc) framework (newalter) operated by netalter operating system (nos) in terms of netalter service browser (nsb) to device alternative to internet and enterprise & social communication framework engrossing universally distributed grid supercomputing and peer to peer framework
AU2017282656A1 (en) Collaborative dataset consolidation via distributed computer networks
US1173477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predicted tax refund range based on probabilistic calculation
US2017017824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acilitating identification of fraudulent tax filing patterns by visualization of relationships in tax return data
Papst et al. Embracing opportunities of livestock big data integration with privacy constraints
Assante et al. Virtual research environments co‐creation: The D4Science experience
CN116980449B (zh) 一种数据资源主体协同管理方法、***、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Somers et al. e-Agricultural innovation using a human-centred systems lens, proposed conceptual framework
US9984125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cquiring, managing, sharing, monitoring, analyzing and publishing web-based time series data
CN102447620A (zh) 一种关联型数据库实时交换管理方法、装置以及***
Wlodarkiewicz-Klimek Qualitative features of human capital in the formation of enterprise agility. Research results in polish enterprises
CN106790339A (zh) 元数据服务器、网络装置及自动资源管理方法
US2014033738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 data harmonization
CN109417566A (zh) 基于约束的受控制的种子传播
US940607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the exchange of user traffic between web sites
GB2600090A (en) Computer-implemented method and system
Tibasaaga et al. Science communication models for agricultural transformation in Uganda
WO2019180152A1 (de) Automatisiertes verfahren zum schutz von elektronischen daten zum zwecke der datenverarbeitung durch dritte unter einbezug transparenter und unterbrechungssicherer vergütung
Rousalis et al. Cloudfarm: management of farms and crops data on the cloud
Kleedorfer et al. A linked data based messaging architecture for the web of needs
Knopp et al. Documenting Intelligence Mission-Data Production Requirements: How the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Can Improve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by Streamlining the Production Requirement Process
Kaur Roof to Technology Implementation: The Adoption of Cloud Concept in Various Area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