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44405A - 一种零碳城市的规划模型及规划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零碳城市的规划模型及规划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44405A
CN116844405A CN202310536368.9A CN202310536368A CN116844405A CN 116844405 A CN116844405 A CN 116844405A CN 202310536368 A CN202310536368 A CN 202310536368A CN 116844405 A CN116844405 A CN 1168444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area
planning
urban
c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3636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虞伟君
钱晓栋
朱克勤
徐展
王于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Zhejiang Elete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Zhejiang Elete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Zhejiang Elete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Zhejiang Elete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3636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4440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444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444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25/00Model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09B23/00,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一种零碳城市的规划模型及规划方法,零碳城市规划模型包括城市规划模型本体,城市规划模型本体由城市集中建设区、非集中建设区、能源大基地和生态碳汇区组成,能源大基地、非集中建设区用于对城市集中建设区进行生产生活提供零碳电力,生态碳汇区用于对城市集中建设区碳排放进行生态碳汇固碳,从而实现整个城市规划模型达到零碳排放。本发明基于城市零碳目标,设定不同情景核算单个城市片区碳排放总量,通过制定片区碳中和指标体系和多网融合低碳发展路径,完善新型能源基础设施体系并提出空间开发优化方案,将碳排放限额和碳中和指标要求分解落实至“片区‑单元‑地块”等不同层级,进而实现片区开发碳排放总量控制、强度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零碳城市的规划模型及规划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绿色城市规划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零碳城市的规划模型及规划方法,具体的说,为一种基于零碳城市的规划模型及其低碳智慧片区规划方法。
背景技术
全球城市建设面积仅占地球陆地面积的3%,却是各类资源要素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空间,也是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占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75%,城市也因此成为开展碳减排行动和实施低碳发展战略的主阵地。我国城市行政区除城镇建设用地以外,还包括山水林田湖等乡村地区甚至荒漠、戈壁和海洋等,可以因地制宜建设可再生能源和碳汇基地。
未来,我国将积极逐步由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转变。在城市片区综合开发领域,以《省级二氧化碳排放行动方案》为指导,自上而下确定碳排放限额,探索一种低碳智慧城市规划方法(以下简称规划方法),形成完善的综合能源规划体系,将极大地提升城市能源利用效率和碳减排力度,推动城市片区全面低碳转型。为此,设计一种零碳城市的规划模型及规划方法,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零碳城市的规划模型及规划方法,本发明基于城市零碳目标,设定不同情景核算单个城市片区碳排放总量,制定城市指标体系和多网融合实施路径,完善新型能源基础设施体系并提出空间开发优化方案,将碳排放限额指标要求分解落实至“片区-单元-地块”等不同层级,进而实现碳排放总量控制、强度控制。
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零碳城市的规划模型,包括城市规划模型本体,所述城市规划模型本体由城市集中建设区、非集中建设区、能源大基地和生态碳汇区组成,其中所述能源大基地、非集中建设区用于布置集中式、分布式清洁能源设施对城市集中建设区进行生产生活提供零碳电力,所述生态碳汇区用于对城市集中建设区碳排放进行生态碳汇固碳,从而实现整个城市规划模型达到零碳排放。
作为优选:所述能源大基地由集中式光伏模块、海上风电模块以及水电站模块等组成,所述集中式光伏模块由多个光伏发电站组成,光伏发电站设置于光照资源丰富的荒漠、戈壁等未利用地内,所述海上风电模块由多个设置在海上的风力发电场组成,所述水电站模块由多个设置在大江大河上的水电站组成,通过集中式的光伏和风力、水力发电装置对城市集中建设区提供零碳电力。所述非集中建设区由村镇组成,通过农村能源革命在实现能源自洽供给的基础上,用于城市集中建设区提供清洁能源。所述生态碳汇区由生态林地、耕地农田组成,用于对城市集中建设区碳排放进行生态碳汇固碳。
作为优选:所述城市集中建设区由建成区、公园绿地、产业平台、产业新区和预留用地组成,是零碳城市规划模型中落实碳排放总量控制的功能区域,其中产业新区为低碳智慧片区,是应用规划方法的重点研究对象。
一种应用上述的零碳城市规划模型的规划方法,所述方法主要用于零碳城市规划模型中的低碳智慧片区规划,该方法由至上而下的分析层、指标层、方案层、操作层四个方面组成,依次通过分析层、指标层、方案层、操作层对低碳智慧城市片区进行规划、分析和操作,其中所述分析层具体为城市片区碳排放综合分析,该城市片区碳排放综合分析由资源环境基础评价和碳排放专项评估两个方面组成,其中资源环境基础评价通过气候条件、可再生能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五个方面进行评价,所述碳排放专项评估通过能源领域、建筑领域、交通领域、废弃物处理和绿地碳汇五个方面进行评估,并结合上位规划衔接,技术经济分析和政策环境解读对城市片区低碳发展进行综合分析。
作为优选:所述指标层由城市片区碳排放限额和绿色低碳指标体系两部分组成,其中所述城市片区碳排放限额限定了片区的碳排放总量,所述绿色低碳指标体系通过时间维度和碳排放维度两个维度对低碳智慧城市片区碳排放模型进行指标反馈,并通过两个维度制定方案层的方案;所述时间维度具体为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所述碳排放维度为多领域零碳智慧场景,用于实现低碳智慧城市片区整体的碳排放总量控制。
作为优选:所述方案层为多网融合规划方案,该多网融合规划方案由蓝绿交织生态网、绿色健康建筑网、清洁高效能源网、循环无废资源网、零碳便捷交通网、智慧互动服务网组成,用于对操作层提供具体方案,方便操作层结合方案进行具体实施。
作为优选:所述操作层由建设规划管控和设施空间布局两部分组成,其中所述建设规划管控由片区层面、单元层面和地块层面组成,所述设施空间布局由新型基础设施和贴近终端用户区域泛能网组成,通过建设规划管控和设施空间布局提出国土空间规划优化方案,从而实现低碳智慧城市片区落实零碳城市规划模型的碳排放总量控制,最终实现低碳智慧城市的建成。
作为优选:所述建设规划管控通过指标层的城市片区碳排放限额和绿色低碳指标体系在“片区-单元-地块”三个层级进行指标传导。
本发明零碳城市的规划模型及规划方法,为合理确定城市各片区碳排放总量,一方面,需要在省、市级层面的行动方案编制过程中统一口径,深化开展重点城市片区碳排放预测研究;另一方面,需要从更宏大的格局和更广阔的视野,通过编制与实施区域性行动方案解决全局性的问题,结合省、市域主体功能区划统筹重大基础设施布局、清洁能源利用和碳汇基地建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的零碳城市规划模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低碳智慧片区规划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它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所示,一种零碳城市的规划模型,包括城市规划模型本体,所述城市规划模型本体由城市集中建设区、非集中建设区、能源大基地和生态碳汇区组成,其中所述能源大基地、非集中建设区用于布置集中式、分布式清洁能源设施对城市集中建设区进行生产生活提供零碳电力,所述生态碳汇区用于对城市集中建设区碳排放进行生态碳汇固碳,从而实现整个城市规划模型达到零碳排放。
所述能源大基地为顺应我国能源结构低碳化、清洁化发展,由集中式光伏模块、海上风电模块以及水电站模块等组成,所述集中式光伏模块由多个光伏发电站组成,光伏发电站设置于光照资源丰富的荒漠、戈壁等未利用地内,所述海上风电模块由多个设置在海上的风力发电场组成,所述水电站模块由多个设置在大江大河上的水电站组成,通过集中式的光伏和风力、水力发电装置对城市集中建设区提供零碳电力。所述非集中建设区由村镇组成,通过农村能源革命在实现能源自洽供给的基础上,用于城市集中建设区提供清洁能源。所述生态碳汇区由生态林地、耕地农田组成,用于对城市集中建设区碳排放进行生态碳汇固碳。
所述城市集中建设区由建成区、公园绿地、产业平台、产业新区和预留用地组成,是零碳城市规划模型中落实碳排放总量控制的功能区域,其中产业新区为低碳智慧片区,是应用规划方法的重点研究对象。
零碳城市碳排放计算公式如下:
∑C02排放=C02,直接+C02,间接≤C02,生态区碳汇
其中,直接碳排放为城市行政区域内化石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直接排放(即能源活动的二氧化碳排放),间接碳排放为城市行政区域外电力调入蕴含的碳排放,碳汇为城市行政区域内生态碳汇区森林植被等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固定在植被与土壤当中的固碳量。根据模型,零碳城市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城市集中建成区内化石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气化碳排放,则计算公式可以转化为:
∑C02城市排放=C02,建成区+C02,产业平台+C02,产业新城+C02,预留排放-C02,公园碳汇≤C02,生态区碳汇
如图2所示,一种应用上述的零碳城市规划模型的规划方法,所述方法主要用于零碳城市规划模型中的低碳智慧片区规划,该方法由至上而下的分析层、指标层、方案层、操作层四个方面组成,依次通过分析层、指标层、方案层、操作层对低碳智慧城市片区进行规划、分析和操作,其中所述分析层具体为城市片区碳排放综合分析,该城市片区碳排放综合分析由资源环境基础评价和碳排放专项评估两个方面组成,其中资源环境基础评价通过气候条件、可再生能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五个方面进行评价,所述碳排放专项评估通过能源领域、建筑领域、交通领域、废弃物处理和绿地碳汇五个方面进行评估,并结合上位规划衔接,技术经济分析和政策环境解读对城市片区低碳发展进行综合分析。
所述指标层由城市片区碳排放限额和绿色低碳指标体系两部分组成,其中所述城市片区碳排放限额限定了片区的碳排放总量,所述绿色低碳指标体系通过时间维度和碳排放维度两个维度对低碳智慧城市片区碳排放模型进行指标反馈,并通过两个维度制定方案层的方案;所述时间维度具体为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所述碳排放维度为多领域零碳智慧场景,用于实现低碳智慧城市片区整体的碳排放总量控制。
所述方案层为多网融合规划方案,该多网融合规划方案由蓝绿交织生态网、绿色健康建筑网、清洁高效能源网、循环无废资源网、零碳便捷交通网和智慧互动服务网组成,用于对操作层提供具体方案,方便操作层结合方案进行具体实施。
所述操作层由建设规划管控和设施空间布局两部分组成,其中所述建设规划管控由片区层面、单元层面和地块层面组成,所述设施空间布局由新型基础设施和贴近终端用户区域泛能网组成,通过建设规划管控和设施空间布局提出国土空间规划优化方案,从而实现低碳智慧城市片区落实零碳城市规划模型的碳排放总量控制,最终实现低碳智慧城市的建成。
所述建设规划管控通过指标层的城市片区碳排放限额和绿色低碳指标体系在“片区-单元-地块”三个层级进行指标传导。
其中低碳智慧片区碳排放计算公式如下:
根据能源消耗领域建立涵盖能源、建筑、交通、废弃物和绿地碳汇的碳排放计算模型。依据能源消耗转换为电力、天然气、汽油、垃圾处理、污水处理以及碳汇等内容。
∑C02片区排放=C02,电力+C02,天然气+C02,汽油+C02,垃圾处理+C02,污水处理-C02,绿地碳汇≤C02,排放限额
为了方便理解,对本发明中具体的规划方法进行阐述:
(1)开展资源环境要素基础评价
对规划城市片区范围内的资源环境要素进行全面评价,包括所在地气侯条件(全年温度、太阳辐射、日照、降雨量)和可再生能源资源(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潮汐能等)进行调查,并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对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整体评估。
(2)摸清底数,综合分析碳减排潜力
对规划城市片区能源、建筑、交通、废弃物和绿地等进行综合分析,一方面通过碳排放和碳汇现状分析摸清碳排放底数,另一方面挖掘碳减排潜力,为建立碳排放模型打下基础。
(3)确定区域碳排放限额,构建指标体系
对上位规划进行分析解读,基于现状发展、对标先进、未来目标等开展多情景分析、建立评估模型,合理确定碳排放总量与排放标准,构建绿色低碳指标体系,并依据城市主导功能划定管控单元,将碳排放限额与指标体系向下传导。
(4)制定差别化的碳减排策略与路径
识别城市片区碳减排的关键领域与影响要素,制定多网融合规划方案和差别化的碳减排策略路径,聚焦“源、网、荷、储”一体化与多能互补,从能源供应、能源消费和能源管理三个维度最大限度地促进清洁新能源在各领域的利用与消纳,引导减碳技术应用,建立项目碳排放评价制度,探索碳排放强度管控下的差异化管制措施,严格约束区域碳排放总量,从而实现零碳智慧城市建设。
(5)落实基础设施体系、明确城镇优化方向
依据城市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体系化建设和绿色转型发展,明确各级设施配置内容与规模以及补短板强弱项规划措施;顺应提出城市空间形态、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和区域碳汇格局优化方案。
本发明中规划方法要点阐述如下:
(1)城市片区碳排放总量预测与控制
为合理确定城市片区碳排放总量,一方面,需要在省、市级层面行动方案编制过程中统一口径,深化开展重点城市片区碳排放预测研究,明确目标分解管控;另一方面,需要从更宏大的格局和更广阔的视野,通过编制与实施区域性行动方案解决全局性的问题,结合省、市域主体功能区划统筹重大基础设施布局、清洁能源利用和碳汇基地建设。
(2)以零碳为目标的指标体系构建与设定
基于碳排放量化分析和技术经济分析,通过假设、预测、模拟等手段生成未来场景,采用全面的情景分析构建完整的指标体系,按照时间维度和碳排放维度完成“双碳”目标的设定,提出约束性和引导性的管控指标。
时间维度,适宜设置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发展阶段,分别制定三个阶段——夯实低碳发展基础、挖掘节能减排潜力和如期实现目标——不同规划任务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碳排放维度,结合城市发展规律与建设计划,通过引入大量成熟且先进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技术发展潜力,设定不同阶段节能标准,打造以绿色低碳、近零碳为目标的城市生产生活场景模式。
(3)体现分级分类思想的规划管控体系
为确保规划落地实施,需要体现分级分类的管控思想,在指标体系、设施布局和规划管控三个方面均应有所侧重,同时还需对应现行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片区-单元-地块”三个层级,从宏观到微观全面把控不同层级规划任务,通过城市规划管理体系将规划内容逐级落实到城市建设层面。
片区层面,以评估资源环境要素、构建片区零碳场景、测算碳排放总量、设定绿色低碳指标体系、建立与空间规划对应的实施方案架构、编制宏观控制层面的实施方案为核心内容,谋划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预留管网廊道空间。
单元层面,分解落实片区层面管控指标,进行单元开发碳排放总量平衡控制,明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选址,相关管控指标与设施选址纳入城市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文件。
地块层面,明确地块开发建设标准,通过差异化、多元化、因地制宜的减碳技术应用,引导地块开发强度和空间方案优化。
本发明的具体思路为先设计一个零碳城市的规划模型,依据城市资源禀赋确定各功能区的碳排放总量限额,针对低碳智慧片区通过设定未来低碳情景目标和指标体系,核算片区碳排放总量,实现总量平衡,以此为依据制定多网融合低碳发展路径实现管制指标自上而下逐级传导,指导低碳智慧片区开发,从而实现零碳城市目标建设。
本发明的实施路径如下:
(1)扩大区域生态碳汇格局
推进片区全域土地整治,将村镇建设用地进行复垦,以万亩良田打造为亮点,实现耕地集中连片,在城市中布局农事体验的都市田园生态空间。充分利用现状污水处理厂景观补水,规划湿地公园,利用新开挖的河道引水入城,结合现状河网水系,强化蓝绿空间轴线,建设零碳主题公园,打造城市绿心。
(2)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利用
推动片区组团式发展,合理确定片区开发强度,原则按1万人/平方公里控制人口规模。充分考虑职住平衡,促进产城融合,减少远距离通勤,倡导绿色低碳出行。结合地铁站点根据航空限高要求,引导建筑高度布局,形成疏密有致、立体紧凑的城市形态,结合片区周边田园生态片区,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和空气污染。
(3)建设新型基础设施体系
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规划提升能源体系总体效率,构建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在周边田园建设集中式光伏、分散式风机,打造集风光发电、农业观光和研学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经济示范区。推动城市片区分布式光伏多场景应用,统筹分布式光伏、储能、双向充电设施以及用户,建设片区交直流混联智慧微电网。结合商务中心、科创中心等建设区域综合能源站,为商业办公、公共建筑提供集中供冷供热服务。建设集光储充、换电、立体停车、服务站一体化的公共停车场,完善雨水、污水、固废处理等基础设施。
(4)强化片区开发规划管控
依据城市功能形态与用能需求预测,划分规划管控单元,分解落实片区碳排放限额、可再生能源开发、绿地碳汇等指标管控,划定零碳建设特别意图控制区,加强规划管控。重点研发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交通结构和能耗优化、水资源利用、垃圾和能源回收等绿色低碳技术,在地块建设中落实减碳技术应用,引导地块开发强度管控与空间方案优化。
具体实施例
以临平南融板块进行举例,临平南融板块位于临平新城南部,是沪杭、环太湖、杭宁等发展轴线的交汇点,是杭州连接上海的门户区,临平区南融杭州主城区的重点区域,未来城市建设发展的核心区域。片区整体定位钱江数智城,目标建设成为杭州主城第四中心,为杭州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持久强劲动力。
(一)资源评价
南融板块为城市新建区,规划重点对片区可再生资源和土地资源进行资源评价。
(1)可再生资源
受政策影响,主要对太阳能资源进行评价,临平南融板块地处杭州东北部的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光照充足,是浙江省太阳能资源最丰富地区之一,平均年总辐射在4600兆焦耳/平方米,适宜开发太阳能资源。
(2)土地资源
片区规划总用地面积25.16平方公里,其中非建设用地3.08平方公里,占比12.23%,结合区域土地综合整治沿西侧交通廊道规划预留有成片的田园生态功能区,为城市周边开发农光互补项目提供条件。
(二)碳排放总量核算
因缺少上位规划碳排放限额控制,对标上海市《各类低碳示范创建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建议》相关领域的排放系数/固碳系数水平,依据片区开发建设总量采用自下而上进行区域碳排放量峰值测算,预计片区建设完成后碳排放总量约为266.8万吨,其中,天然气、汽油、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等直接碳排放约为35.6万吨,间接碳排放约为232.2万吨,绿化碳汇约为1万吨,碳排放峰值测算详见表1-1。
表1-1片区碳排放峰值测算
通过测算,识别出电力能源供给是片区碳排放关键领域,需要进一步从源头优化能源供应;居民车辆出行汽油使用和生活垃圾处理是减少碳排放的次要因素,需要进一步倡导公共交通绿色出行和垃圾资源化利用;天然气、污水处理所产生的碳排放占比较低,绿地碳汇贡献有限,但增加绿色空间可以有效调节城市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减少能源电力消耗,间接促进区域节能减碳。
(三)目标设定
依据城市片区开发建设规律,将南融板块目标分为近、中、远三期。
2025年,加快推进片区开发,夯实低碳发展基础。完善新型能源设施,建设农光互补集中式光伏发电、分布式综合能源站和普及充电桩配置,构建多元化绿色能源供给体系;支持节能技术研发和产品应用,搭建能源互联网、能效监控管理平台。
2030年,片区建设基本成型,挖掘节能减碳潜力。实现汽车大范围电动化,存量燃油车新能源替代,拓展氢能应用;新建民用建筑装配式建造、绿色建筑标准达100%,推进建筑太阳能光伏一体化,提高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
2060年,全面实现目标,建成零碳智慧城市片区。推进能源使用与碳排放脱钩,国家、省级层面实现能源供给准零碳化;全面普及电动汽车、构建智慧交通***,实现道路交通领域零碳排放;引导建筑供暖、生活热水、炊事等电气化发展,消除民用燃气碳排放;提升片区清洁零碳电源利用比例,结合绿地碳汇、碳捕捉实现零碳目标。
(四)零碳指标体系构建
结合片区实际情况与未来发展,确定南融板块零碳指标体系,包含碳排放限制、能源、建筑、交通、绿地、废弃物以及碳管理等内容,具体指标见表1-2。
表1-2零碳城市片区评价指标体系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零碳城市的规划模型,包括城市规划模型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城市规划模型本体由城市集中建设区、非集中建设区、能源大基地和生态碳汇区组成,其中所述能源大基地、非集中建设区用于布置集中式、分布式清洁能源设施对城市集中建设区进行生产生活提供零碳电力,所述生态碳汇区用于对城市集中建设区碳排放进行生态碳汇固碳,从而实现整个城市规划模型达到零碳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碳城市的规划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源大基地由集中式光伏模块、海上风电模块以及水电站模块组成,所述集中式光伏模块由多个光伏发电站组成,光伏发电站设置于光照资源丰富的荒漠或戈壁未利用地内,所述海上风电模块由多个设置在海上的风力发电场组成,所述水电站模块由多个设置在大江大河上的水电站组成,通过集中式的光伏和风力、水力发电装置对城市集中建设区提供零碳电力,所述非集中建设区由村镇组成,用于城市集中建设区提供清洁能源,所述生态碳汇区由生态林地、耕地农田组成,用于对城市集中建设区碳排放进行生态碳汇固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碳城市的规划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城市集中建设区由建成区、公园绿地、产业平台、产业新区和预留用地组成,为零碳城市规划模型中落实碳排放总量控制的功能区域,其中所述产业新区为低碳智慧片区。
4.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零碳城市规划模型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零碳城市规划模型中的低碳智慧片区规划,该方法由至上而下的分析层、指标层、方案层、操作层四个方面组成,依次通过分析层、指标层、方案层、操作层对低碳智慧城市片区进行规划、分析和操作,其中所述分析层具体为城市片区碳排放综合分析,该城市片区碳排放综合分析由资源环境基础评价和碳排放专项评估两个方面组成,其中资源环境基础评价通过气候条件、可再生能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五个方面进行评价,所述碳排放专项评估通过能源领域、建筑领域、交通领域、废弃物处理和绿地碳汇五个方面进行评估,并结合上位规划衔接,技术经济分析和政策环境解读对城市片区低碳发展进行综合分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标层由城市片区碳排放限额和绿色低碳指标体系两部分组成,其中所述城市片区碳排放限额限定了片区的碳排放总量,所述绿色低碳指标体系通过时间维度和碳排放维度两个维度对低碳智慧城市片区碳排放模型进行指标反馈,并通过两个维度制定方案层的方案;所述时间维度具体为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所述碳排放维度为多领域零碳智慧场景,用于实现低碳智慧城市片区整体的碳排放总量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案层为多网融合规划方案,该多网融合规划方案由蓝绿交织生态网、绿色健康建筑网、清洁高效能源网、循环无废资源网、零碳便捷交通网和智慧互动服务网组成,用于对操作层提供具体方案,方便操作层结合方案进行具体实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层由建设规划管控和设施空间布局两部分组成,其中所述建设规划管控由片区层面、单元层面和地块层面组成,所述设施空间布局由新型基础设施和贴近终端用户区域泛能网组成,通过建设规划管控和设施空间布局提出国土空间规划优化方案,从而实现低碳智慧城市片区落实零碳城市规划模型的碳排放总量控制,最终实现低碳智慧城市的建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设规划管控通过指标层的城市片区碳排放限额和绿色低碳指标体系在“片区-单元-地块”三个层级进行指标传导。
CN202310536368.9A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零碳城市的规划模型及规划方法 Pending CN1168444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36368.9A CN116844405A (zh)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零碳城市的规划模型及规划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36368.9A CN116844405A (zh)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零碳城市的规划模型及规划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44405A true CN116844405A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73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36368.9A Pending CN116844405A (zh)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零碳城市的规划模型及规划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4440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35244A (zh) * 2023-10-10 2023-11-10 成都市智慧蓉城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标识解析的空间规划信息采集方法及***
CN118333588A (zh) * 2024-06-12 2024-07-12 中国中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绿色低碳的城市片区协同技术处理方法及***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35244A (zh) * 2023-10-10 2023-11-10 成都市智慧蓉城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标识解析的空间规划信息采集方法及***
CN117035244B (zh) * 2023-10-10 2024-02-02 成都市智慧蓉城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标识解析的空间规划信息采集方法及***
CN118333588A (zh) * 2024-06-12 2024-07-12 中国中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绿色低碳的城市片区协同技术处理方法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58119B (zh) 一种基于碳收支平衡分析的区域碳中和计算方法
CN103870678A (zh) 一种基于城市规划的碳排放计量方法
Kılkış Transition towards urban system integration and benchmarking of an urban area to accelerate mitigation towards net-zero targets
Radzi The 100% renewable energy metropolis: governing the design of cities for renewable energy infrastructures
CN116844405A (zh) 一种零碳城市的规划模型及规划方法
Chen et al. Green building practices to integrate renewable energy in the construction sector: a review
Xu et al. Approach and practices of district energy planning to achieve low carbon outcomes in China
Abedinia et al. Presence of renewable resources in a smart city for supplying clean and sustainable energy
Yang et al. An overview of the policies and models of integrated development for solar and wind power generation in China
Li et al. The importance of low-carbon landscape design in rural tourism landscape
Sun Urban land regulation and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Its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effects
Liu et al. China’s Energy Transition with the Scenario of Carbon Neutrality, Outlook by 2060
Dai et al.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Supply-D emand Matching between Highway Operational Energy Consumption and Renewable Energy Integration: A Case Study of Panzhihua-Dali Highway within Sichuan Province
CN117194845B (zh) 一种绿色建筑全要素的碳排放量计算方法及***
Wu et al. Research on Management Index System of Low-Carbon Community Open-space under Dual-Carbon Goal
Yuanchuan et al. An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based on the green productive area of cities
Zhao et al. Study on optimization of low carbon renewal system for residential area
Yang Sustainable and adaptable measures to address climate change in China: a strategic analysis in urban planning
Han Shenzhen International Low Carbon City in Development: Practice of Low Carbon Planning Technology Strategy Based on Dynamic Demands.
Thornbush et al. Energy-Based Transitions
Zhang et al. Low-Carbon Healthy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Wang et al. Sustainabl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New Energy Highway Service Station: A Case Study of Zhaoshan Service Station Renovation Project
Chen Economic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Renewable Energy in China
Páez The soft path paradox: Epistemological, theoretical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of energy sprawl
Fan et al. Planning Analysis of Low-carbon Ecological Community Based 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