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80054A - 电池壳体及具备该电池壳体的二次电池 - Google Patents

电池壳体及具备该电池壳体的二次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80054A
CN116780054A CN202310254390.4A CN202310254390A CN116780054A CN 116780054 A CN116780054 A CN 116780054A CN 202310254390 A CN202310254390 A CN 202310254390A CN 116780054 A CN116780054 A CN 1167800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sealing plate
region
long side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5439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胁拓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ime Planet Energy and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Prime Planet Energy and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ime Planet Energy and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Prime Planet Energy and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67800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800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02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 H01M50/103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47Lids or covers
    • H01M50/148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15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47Lids or covers
    • H01M50/166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s of assembling casings with lids
    • H01M50/169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s of assembling casings with lids by welding, brazing or solde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壳体及具备该电池壳体的二次电池,其在将封口板安装于壳体主体的开口时,抑制在壳体主体与封口板之间产生间隙。此处公开的电池壳体具备:有底方型的壳体主体,其具有开口;以及大致矩形状的封口板,其安装于开口。壳体主体的开口在相向的一对短边的内侧面具有向内侧突出的台阶。封口板是嵌入到开口的板,具有相互相向的一对长边部、相互相向的一对短边部、以及分别设置于长边部与短边部之间的四角的圆角部。封口板的下表面的边缘被倒角。一对短边部的倒角量比一对长边部的倒角量大。在圆角部设置有从短边部侧的第一端部朝向长边部侧的第二端部而倒角量逐渐变小的渐变区域。

Description

电池壳体及具备该电池壳体的二次电池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池壳体及具备该电池壳体的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1-135282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在电池罐的上部的开口部设置盖体并通过焊接进行封口的密闭型电池。在该公报中提出了如下方案:在电池罐的上部的开口部的内表面的曲面状的四角形成使盖体嵌合的四角台阶部,并且在开口部的至少长边侧的内表面形成与四角台阶部结合的长边台阶部,将电池盖嵌入台阶部并进行焊接。在该公报中提出的技术中,通过不仅在电池罐的四角台阶部形成台阶部而且在长边侧也形成台阶部,能够将电池盖嵌入到期望的位置并可靠地进行焊接。
另外,在国际公开第2017/082317号中公开了一种蓄电装置,该蓄电装置具备:具有开口部的有底筒状的金属制的壳体主体和封闭开口部的金属制的盖体。该蓄电装置的盖体具有盖主体部、***部及角部。盖主体部是将开口部封闭且支承于包围开口部的壳体主体的开口端面的部位。***部是从盖主体部朝向壳体主体内突出且沿着壳体主体的内周面延伸的柱状的部位。角部是存在于***部的***方向的顶端缘的圆角面状(日文:R面状)或倒直角面状(日文:C面状)的部位。在该公报中提出了将该角部的倒角的下限值设定为盖体的材质的平均粒径的方案。根据该结构,在该公报中,在壳体制造过程中,在***部向壳体主体内***时,抑制***部的顶端缘被壳体主体的内周面削去,能够抑制丝状的异物的产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1-135282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7/082317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将封口板安装于壳体主体的开口时,期望抑制在壳体主体与封口板之间产生间隙。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此处公开的电池壳体具备:有底方型的壳体主体,所述壳体主体在与底面相向的一侧面具有开口;以及大致矩形状的封口板,所述封口板安装于开口并具有与开口的上缘对应的外径形状。壳体主体的开口在相向的一对短边的内侧面具有向内侧突出的台阶。封口板是嵌入到开口的板,具有相互相向的一对长边部、配置于一对长边部的两端并相互相向的一对短边部、以及分别设置于长边部与短边部之间的四角的圆角部(日文:R部)。封口板的下表面的边缘被倒角。一对短边部的倒角量比一对长边部的倒角量大。在圆角部设置有从短边部侧的第一端部朝向长边部侧的第二端部而倒角量逐渐变小的渐变区域。
在该结构的电池壳体中,在将封口板安装于开口时,通过使封口板的长边部的倒角量更小,能够提高与开口的长边的紧贴性。另外,通过在圆角部设置渐变区域,短边部的倒角量逐渐接近长边部的倒角量。因此,在此处公开的电池壳体中,在壳体主体与封口板之间难以形成间隙。
也可以是,渐变区域以圆角部与短边部的边界为起点,相对于该圆角部的中心设置在45度以上且小于90度的范围。
也可以是,圆角部具备与短边部相邻的第一区域和与长边部相邻的第二区域。在该情况下,渐变区域也可以设置于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第一区域的倒角量与短边部的倒角量也可以相同。第二区域的倒角量与长边部的倒角量也可以相同。
另外,此处公开的二次电池也可以具备上述电池壳体。
附图说明
图1是二次电池10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壳体主体41a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III-III剖视图。
图4是图2的IV-IV剖视图。
图5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5的A向视图。
图7是渐变区间47c3的剖视图。
图8是渐变区间47c3的剖视图。
图9是安装有封口板41b的二次电池10的俯视图。
图10是封口板41b的后视图。
图11是长边部91的剖视图。
图12是短边部94的剖视图。
图13是图10的局部放大图。
图14是安装于开口41a1的第一区域961的剖视图。
图15是安装于开口41a1的第二区域962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二次电池
20 电极体
41 电池壳体
41a 壳体主体
41a1开口
41b封口板
41b1上表面
41b2下表面
43a、44a长边
45a、46a短边
47a~47d弯曲部
48a、48b台阶
50 正极端子
60 负极端子
70 垫圈
80 绝缘体
91、92 长边部
93、94 短边部
95~98圆角部
961 第一区域
962 第二区域
963 渐变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此处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处公开的实施方式当然并不意图限定公开。各附图示意性地描绘,未必反映实物。另外,表示数值范围的“A~B”等表述只要没有特别提及就是指“A以上且B以下”,并且还包含“超过A且低于B”的含义。此外,在以下说明的附图中,对起到相同作用的构件、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有时省略或简化重复的说明。
在本说明书中,“二次电池”是指通过电荷载体经由电解质在一对电极(正极与负极)之间移动而产生充放电反应的蓄电器件。该二次电池除了锂离子二次电池、镍氢电池、镍镉电池等所谓的蓄电池以外还包含双电层电容器等电容器等。以下,以上述二次电池中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为例,对此处公开的电池壳体及具备该电池壳体的二次电池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此的公开只要没有特别提及,则不限定于锂离子二次电池,也能够应用于其他二次电池。
《第一实施方式》
〈二次电池10〉
图1是二次电池10的局部剖视图。在图1中,描绘了沿着大致长方体的电池壳体41的单侧的宽幅面使内部露出的状态。图1所示的二次电池10是收容有电极体20的电池壳体41被密闭的所谓的密闭型电池。上、下、左、右、前、后的方向在图中分别用U、D、L、R、F、Rr的箭头表示。在本说明书中,与二次电池10的宽幅面部43相向的宽幅面部44(参照图1、2)被规定为“前(F)”(正面),宽幅面部43被规定为“后(Rr)”,封口板41b侧被规定为“上(U)”,底部42侧被规定为“下(D)”,窄幅面部45侧被规定为“左(L)”,并且窄幅面部46侧被规定为“右(R)”。
如图1所示,二次电池10具备电极体20和电池壳体41。电池壳体41具有:具有开口41a1的壳体主体41a和封闭壳体主体41a的开口41a1的封口板41b。在壳体主体41a中收容有电极体20。在封口板41b经由垫圈70及绝缘体80安装有内部端子55、65和外部端子51、61。在本实施方式中,内部端子55与电极体20的正极集电箔21a连接。外部端子51与内部端子55连接,在电池壳体41的外部处构成正极端子50。另外,内部端子65与电极体20的负极集电箔22a连接。外部端子61与内部端子65连接,在电池壳体41的外部处构成负极端子60。
〈电极体20〉
电极体20在被绝缘膜(省略图示)等覆盖的状态下收容于电池壳体41。电极体20具备作为正极元件的正极片21、作为负极元件的负极片22、以及作为隔膜的隔膜片31、32。正极片21、第一隔膜片31、负极片22及第二隔膜片32分别是长条的带状构件。
正极片21在预先设定的宽度及厚度的正极集电箔21a(例如铝箔)上,除了在宽度方向的单侧的端部以一定的宽度设定的未形成部21a1以外,在两面形成有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活性物质层21b。正极活性物质例如是在锂离子二次电池中如锂过渡金属复合材料那样能够在充电时放出锂离子并在放电时吸收锂离子的材料。正极活性物质通常除了锂过渡金属复合材料以外还可提出各种材料,没有特别限定。
负极片22在预先设定的宽度及厚度的负极集电箔22a(在此为铜箔)上,除了在宽度方向的单侧的边缘以一定的宽度设定的未形成部22a1以外,在两面形成有包含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活性物质层22b。负极活性物质例如是在锂离子二次电池中如天然石墨那样能够在充电时吸收锂离子并在放电时放出充电时吸收的锂离子的材料。负极活性物质通常除了天然石墨以外还可提出各种材料,没有特别限定。
隔膜片31、32例如使用具有所需的耐热性的电解质能够通过的多孔质的树脂片。关于隔膜片31、32也提出了各种材料,没有特别限定。
在此,负极活性物质层22b的宽度例如形成为比正极活性物质层21b宽。隔膜片31、32的宽度比负极活性物质层22b宽。正极集电箔21a的未形成部21a1和负极集电箔22a的未形成部22a1在宽度方向上相互朝向相反侧。另外,正极片21、第一隔膜片31、负极片22及第二隔膜片32分别在长度方向上对齐,依次重叠卷绕。负极活性物质层22b在隔着隔膜片31、32的状态下覆盖正极活性物质层21b。负极活性物质层22b被隔膜片31、32覆盖。正极集电箔21a的未形成部21a1从隔膜片31、32的宽度方向的单侧伸出。负极集电箔22a的未形成部22a1在宽度方向的相反侧从隔膜片31、32伸出。
如图1所示,上述的电极体20以能够收容于电池壳体41的壳体主体41a的方式设为沿着包含卷绕轴的一个平面的扁平的状态。并且,沿着电极体20的卷绕轴,在单侧配置正极集电箔21a的未形成部21a1,在相反侧配置负极集电箔22a的未形成部22a1。
〈电池壳体41〉
电池壳体41收容电极体20。电池壳体41具有壳体主体41a和封口板41b。壳体主体41a是在与底面相向的一侧面具有开口41a1的有底的构件。在该实施方式中,壳体主体41a具有一侧面开口的大致长方体的方形形状。封口板41b是安装于壳体主体41a的开口41a1的板材。在该实施方式中,从确保轻量化和所需的刚性的观点出发,壳体主体41a和封口板41b分别由铝或以铝为主的铝合金形成。此外,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卷绕型的电极体20,但电极体20的构造不限定于该方式。电极体20的构造例如也可以是正极片和负极片隔着隔膜片交替层叠而成的层叠构造。另外,也可以在电池壳体41内收容有多个电极体20。
电池壳体41也可以与电极体20一起收容未图示的电解液。作为电解液,可以使用在非水系溶剂中溶解有支持盐的非水电解液。作为非水系溶剂的一例,可列举碳酸亚乙酯、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等碳酸酯系溶剂。作为支持盐的一例,可列举LiPF6等含氟锂盐。
〈壳体主体41a〉
图2是壳体主体41a的俯视图。壳体主体41a是在与底面相向的一侧面具有开口41a1的有底方型的构件。在该实施方式中,壳体主体41a具有一侧面开口的大致长方体的方形形状。如图1及图2所示,壳体主体41a具有构成大致矩形的底面的底部42、一对宽幅面部43、44以及一对窄幅面部45、46。一对宽幅面部43、44分别从底部42中的长边立起。一对窄幅面部45、46分别从底部42中的短边立起。在壳体主体41a的一侧面形成有由一对宽幅面部43、44和一对窄幅面部45、46包围的开口41a1。如图2所示,壳体主体41a的开口41a1是弯曲部47a~47d为圆弧状的大致矩形的开口。
如图2所示,壳体主体41a的开口41a1具有相向的一对长边43a、44a、相向的一对短边45a、46a以及四角的弯曲部47a~47d。长边43a、44a是宽幅面部43、44的上缘。短边45a、46a是窄幅面部45、46的上缘。短边45a、46a配置于一对长边43a、44a的两端。弯曲部47a~47d是将宽幅面部43、44与窄幅面部45、46相连并向外侧鼓出的曲面的上缘。弯曲部47a~47d在壳体主体41a的开口41a1的四角处,沿着将长边与短边相连的曲线设置。在该实施方式中,壳体主体41a的开口41a1在安装封口板41b之前的状态下,以开口41a1的长边43a、44a稍微向外侧鼓出的方式成形。
在将封口板41b安装于开口41a1时,封口板41b的短边部93、94(参照图9、图10)载置于开口41a1的台阶48a、48b。由此,壳体主体41a的开口41a1由封口板41b封闭。在该状态下,壳体主体41a的开口41a1的长边43a、44a被夹紧。由此,封口板41b在被夹持的状态下保持于壳体主体41a的开口41a1的长边43a、44a。通过沿周向向封口板41b与壳体主体41a的边界部位照射激光并进行扫描,从而将封口板41b与壳体主体41a焊接。由此,壳体主体41a的开口41a1由封口板41b密封。
图3是图2的III-III剖视图。如图2及图3所示,壳体主体41a的开口41a1在相向的一对短边45a、46a的内侧面具有台阶48a、48b。台阶48a、48b是支承安装于壳体主体41a的开口41a1的封口板41b的部位。台阶48a、48b从短边45a、46a的上缘起设置于预先设定的位置。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封口板41b安装于壳体主体41a的开口41a1时,以封口板41b的上表面的高度与壳体主体41a的开口41a1的上缘一致的方式,设定在短边45a、46a的内侧面设置台阶48a、48b的位置。具体而言,在从短边45a、46a的上缘起与封口板41b的厚度对应的高度设置有台阶48a、48b。在该实施方式中,壳体主体41a的短边45a、46a的下侧的壁厚比台阶48a、48b厚。当从上缘侧观察壳体主体41a的短边45a、46a时,台阶48a、48b从壳体主体41a的上缘向壳体的内侧突出。在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台阶48a、48b具有随着朝向底部42而向内侧倾斜的锥面。锥形的角度可以是40度~55度。短边45a、46a的台阶48a、48b连续至弯曲部47a~47d的一部分。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封口板41b的下表面41b2的边缘设置有倒角部(在此为倒直角面),短边45a、46a的台阶48a、48b的锥面能够根据所述倒角部的角度而适当设定。
图4是图2的IV-IV剖视图。在图2及图4所示的方式中,在相向的一对长边43a、44a的内侧面设置有随着朝向下方而向内侧倾斜的锥面49c。锥面49c的角度设定为,在将封口板41b安装于壳体主体41a的开口时成为以较轻的力压入的轻压入。在该实施方式中,锥面49c相对于壳体主体41a的开口的铅垂方向从长边43a、44a的上缘以角度θ1倾斜。角度θ1也可以是5度~20度(例如15度左右)。
图5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5示出局部放大图2的弯曲部47c的图。如图5所示,在弯曲部47c设置有渐变区间47c3,所述渐变区间47c3以随着沿着弯曲部47c朝向长边44a而台阶48b的形状逐渐接近长边44a的内侧面的形状的方式变化。此外,弯曲部47a、47b、47d也具有与弯曲部47c相同的结构,因此有时省略图示及说明。
渐变区间47c3能够与封口板41b的渐变区域(后述)重叠。在该实施方式中,以弯曲部47c与短边46a的边界B1为起点,相对于弯曲部47c的中心Rc1设置在45度以上且小于90度的范围。如图5所示,在将连结中心Rc1与边界B1的直线L1作为基准(0度)时,能够以中心Rc1为中心,在从直线L1起45度以上且小于90度(例如50度~70度)的范围配置渐变区间47c3。在图5中,渐变区间47c3是由直线La和直线Lb夹着的区间。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直线La与直线Lb所成的角α例如可以设定为3度~10度。
在图5所示的方式中,弯曲部47c具备第一区间47c1、第二区间47c2以及渐变区间47c3。第一区间47c1与短边46a相邻。在图5中,第一区间47c1是由直线L1和直线La夹着的区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区间47c1与封口板41b的第一区域(后述)重叠。第二区间47c2与长边44a相邻。在图5中,第二区间47c2是由直线Lb和直线L2夹着的区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区间47c2与封口板41b的第二区域(后述)重叠。直线L2是将弯曲部47c与长边44a的边界B2和中心Rc1连结的直线。
如图5所示,在第一区间47c1设置有台阶48b。台阶48b从短边46a设置至第一区间47c1。如图5所示,在第二区间47c2设置有锥面49c。在该实施方式中,从第二区间47c2到长边44a设置有锥面49c。另外,在图5所示的方式中,渐变区间47c3设置于第一区间47c1与第二区间47c2之间。在渐变区间47c3中,第一区间47c1中的台阶48b的形状可以构成为以随着沿着弯曲部47c朝向第二区间47c2及长边44a而逐渐接近锥面49c的方式变化。
图6是图5的A向视图。图7、图8是渐变区间47c3的剖视图。渐变区间47c3是内侧面的形状变化的区域。因此,渐变区间47c3的截面形状不确定。图6示出从壳体主体41a的内侧观察弯曲部47c的图。在图6~图8中,示出了在渐变区间47c3中内侧面的形状从第一区间47c1的台阶48b朝向第二区间47c2的锥面49c变化的过程。
在该实施方式中,渐变区间47c3具有两个锥面。例如,两个锥面的形状从第一区间47c1朝向第二区间47c2逐渐变化,由此台阶48b与锥面49c连续。在该实施方式中,两个锥面由台阶48b的锥面和锥面47t构成。锥面47t的形状例如从第一区间47c1的终端E1朝向第二区间47c2的始端E2变化。如图7、图8所示,锥面47t随着朝向下方而向内侧倾斜。如图6所示,锥面47t从第一区间47c1的终端E1朝向第二区间47c2的始端E2逐渐变大,在始端E2成为锥面49c。另外,台阶48b的锥面从终端E1朝向始端E2逐渐变小,在始端E2被锥面49c吸收。
如图6~图8所示,锥面47t的上端X1设置在台阶48b与开口41a1的上缘之间。如图3~图8所示,随着从终端E1朝向始端E2,上端X1从终端E1的台阶48b的上端逐渐设置于开口41a1侧,在始端E2到达开口41a1的上缘。另一方面,如图3~图7所示,随着从终端E1朝向始端E2,锥面47t的下端X2从终端E1的台阶48b的上端逐渐设置于底部42侧(参照图1),在始端E2到达锥面49c的下端。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锥面47t在开口41a1的铅垂方向上以角度θ2倾斜。角度θ2例如可以为5度~30度。在渐变区间47c3中,例如,随着从终端E1朝向始端E2,角度θ2在5度~30度的范围逐渐变化,台阶48b与锥面49c连续。
〈封口板41b〉
图9是安装有封口板41b的二次电池10的俯视图。如图1、图9所示,封口板41b是安装于壳体主体41a的开口41a1并具有与该开口41a1的上缘对应的外径形状的大致矩形状的板材。在该实施方式中,封口板41b沿着壳体主体41a的开口41a1的内侧面安装于开口41a1的内侧,将开口41a1封口。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封口板41b设置有注液孔40a和安全阀40b。注液孔40a在封口板41b安装于壳体主体41a的开口41a1并向壳体主体41a内注入电解液后安装密封构件而关闭。此外,在图9中示出了封口板41b组装于壳体主体41a的开口41a1并被焊接的状态。在图9中,在封口板41b未安装密封构件。安全阀40b是成为薄壁并在电池壳体41内大于预先设定的压力时断裂的部位。
在封口板41b的上表面41b1安装正极端子50和负极端子60。封口板41b具备分别安装正极端子50和负极端子60的端子安装孔5、6(参照图10)。如图1、图9所示,正极端子50具备外部端子51和内部端子55。负极端子60具备外部端子61和内部端子65。内部端子55、65分别经由绝缘体80安装于封口板41b的内侧。外部端子51、61分别经由垫圈70安装于封口板41b的外侧。内部端子55、65分别向壳体主体41a的内部延伸。电极体20的正极集电箔21a的未形成部21a1和负极集电箔22a的未形成部22a1安装于内部端子55、65,所述内部端子55、65分别安装于封口板41b的长边方向的两侧部。
封口板41b是嵌入壳体主体41a的开口41a1的矩形的板。如图9所示,封口板41b具有一对长边部91、92、一对短边部93、94以及设置于四角的圆角部95~98。一对长边部91、92相互相向。一对短边部93、94配置在一对长边部91、92的两端,相互相向。圆角部95~98分别设置于长边部91、92与短边部93、94之间的四角。如图9所示,圆角部95~98分别设置在长边部91、92与短边部93、94之间,以向封口板41b的外侧鼓出的方式弯曲。
如图1、图9所示,在将封口板41b安装于壳体主体41a时,封口板41b的上表面41b1朝向二次电池10的外侧配置。如图1所示,封口板41b的下表面41b2朝向二次电池10的内侧配置。上表面41b1例如是在安装于壳体主体41a的开口41a1时朝向壳体主体41a的外部的面。下表面41b2例如是在安装于壳体主体41a的开口41a1时朝向壳体主体41a的内部的面。
图10是封口板41b的后视图。图11是长边部91的剖视图。图12是短边部94的剖视图。如图10所示,封口板41b的下表面41b2的边缘被倒角(倒角部41c)。在该实施方式中,倒角部41c由设置于长边部91、92的第一倒角部91c和设置于短边部93、94的第二倒角部94c构成。如图11所示,在长边部91形成有第一倒角部91c。如图12所示,在短边部94形成有第二倒角部94c。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倒角部91c和第二倒角部94c是倒直角面。
如图11、图12所示,一对短边部93、94的倒角量C2比一对长边部91、92的倒角量C1大。在本说明书中,“长边部91、92的倒角量C1”是指从封口板41b的厚度T1减去长边部91、92的边缘处的封口板41b的厚度T2而得到的值(倒角量C1=厚度T1-厚度T2)(参照图11)。厚度T1例如可以由从上表面41b1到下表面41b2为止的最短距离来规定。厚度T2在图11中是长边部91的边缘处的封口板41b的厚度。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短边部93、94的倒角量C2”是指从封口板41b的厚度T1减去短边部93、94的边缘处的封口板41b的厚度T3而得到的值(倒角量C2=厚度T1-厚度T3)(参照图12)。在图12中,厚度T3是短边部94的边缘处的封口板41b的厚度。在该实施方式中,长边部91、92的倒角量C1以及短边部93、94的倒角量C2能够由倒直角面的尺寸规定。
在该实施方式中,长边部91、92的倒角量C1与短边部93、94的倒角量C2之比(C1/C2)设定在1/6~2/3(优选为1/4~1/2)的范围。
在该实施方式中,倒角量C1与厚度T1之比(C1/T1)例如设定在1/8~1/4的范围。另外,倒角量C2与厚度T1之比(C2/T1)例如设定在1/6~1/3的范围。在一个优选方式中,在厚度T1为1mm~2mm时,倒角量C1大于0mm且小于0.3mm,倒角量C2为0.2mm~0.5mm。
图13是图10的局部放大图。在图13中示出了将图10中的圆角部96附近局部放大的图。如图13所示,在圆角部96设置有渐变区域963。在渐变区域963中,从短边部94侧的第一端部P1朝向长边部91侧的第二端部P2,倒角量逐渐变小。
在本实施方式中,渐变区域963以圆角部96与短边部94的边界B3为起点,相对于圆角部96的中心Rc2设置在45度以上且小于90度的范围。如图13所示,在将连结中心Rc2与边界B3的直线L3作为基准(0度)时,能够以中心Rc2为中心,在从直线L3起45度以上且小于90度(例如50度~70度)的范围配置渐变区域963。在图13中,渐变区域963是由直线Lc与直线Ld夹着的区域。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直线Lc与直线Ld所成的角β例如可以设定为3度~10度。
在图13所示的方式中,圆角部96具备第一区域961、第二区域962以及渐变区域963。第一区域961是与短边部94相邻的区域。在图13中,第一区域961是由直线L3和直线Lc夹着的区域。第二区域962是与长边部91相邻的区域。在图13中,第二区域962是由直线Ld和直线L4夹着的区域。直线L4是将圆角部96与长边部91的边界B4和中心Rc2连结的直线。在图13所示的方式中,渐变区域963设置于第一区域961与第二区域962之间。
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区域961的倒角量与短边部94的倒角量相同。另外,第二区域962的倒角量与长边部91的倒角量相同。在该情况下,如图13所示,优选在第一区域961和短边部94设置有第二倒角部94c。另外,优选在第二区域962和长边部91设置有第一倒角部91c。
在渐变区域963中,第一区域961的倒角量能够以随着沿着圆角部96朝向第二区域962而逐渐接近第二区域962的倒角量的方式变化。例如,从第一区域961的终端(在图13中为第一端部P1)朝向第二区域962的始端(在图13中为第二端部P2)逐渐变小。
图14是安装于开口41a1的第一区域961的剖视图。图15是安装于开口41a1的第二区域962的剖视图。如图2、图9、图14、图15所示,当将封口板41b安装于壳体主体41a的开口41a1时,圆角部96与弯曲部47d重叠。如图14所示,第二倒角部94c重叠在台阶48b(在此为弯曲部47d的第一区间)上。如图15所示,第一倒角部91c嵌入弯曲部47d中的形成有锥面49c的部分(在此为弯曲部47d的第二区间)。
在此处公开的电池壳体41中,在壳体主体41a的开口41a1的短边45a、46a的内侧面设置有向内侧突出的台阶48a、48b。另外,封口板41b的下表面41b2的边缘被倒角。短边部93、94的倒角量C2比长边部91、92的倒角量C1大。如上所述,在将封口板41b安装于开口41a1时,开口41a1的长边43a、44a与长边部91、92重叠而被夹紧。因此,通过使长边部91、92的倒角量C1更小,能够提高与长边43a、44a的紧贴性。而且,在电池壳体41中,在圆角部95~98设置有从短边部94侧的第一端部P1朝向长边部91侧的第二端部P2而倒角量逐渐变小的渐变区域。换言之,在电池壳体41中,通过在圆角部95~98设置渐变区域,短边部93、94的倒角量逐渐接近长边部91、92的倒角量。在该情况下,短边部93、94的倒角量朝向长边部91、92逐渐变小。因此,在圆角部95~98中,在壳体主体41a与封口板41b之间难以形成间隙。尤其是,在上述夹紧中,能够适当地抑制压力较难被施加的部位(例如,圆角部95~98与长边部91、92的边界附近的部位)处的间隙形成。进而,由于容易形成熔池,因此能够更好地实现壳体主体41a与封口板41b的焊接。
在该实施方式中,渐变区域963以圆角部96与短边部94的边界B3为起点,相对于中心Rc2设置在45度以上且小于90度的范围。在将封口板41b安装于开口41a1时,能够在两构件之间容易产生间隙的区域形成渐变区域963和倒角量小于短边部94的区域。因此,能够更好地实现难以形成间隙的效果。
在该实施方式中,圆角部96的渐变区域963设置于第一区域961与第二区域962之间。并且,第一区域961的倒角量与短边部94的倒角量相同,第二区域962的倒角量与长边部91的倒角量相同。由于能够使圆角部96中的与长边部91相邻的区域(第二区域962)的倒角量更小,因此能够更好地实现难以形成间隙的效果。
另外,二次电池10具备电池壳体41。在电池壳体41中,如上所述,在壳体主体41a与封口板41b的焊接中,抑制了相互安装的构件间的间隙的形成。因此,在具备电池壳体41的二次电池10中,实现了更好的密闭性。
另外,在壳体主体41a中,在弯曲部47a~47d设置有渐变区间,所述渐变区间以随着沿着该弯曲部朝向长边43a、44a而台阶48a、48b的形状逐渐接近长边43a、44a的内侧面的形状的方式变化。换言之,在电池壳体41中,通过在弯曲部47a~47d设置渐变区间,短边45a、46a的台阶48a、48b的形状逐渐接近长边43a、44a的内侧面的形状。在该情况下,在将封口板41b安装于壳体主体41a的开口41a1时,在壳体主体41a的开口41a1的弯曲部47a~47d的渐变区间产生封口板41b抵接的部位,能够以较轻的力将封口板41b压入壳体主体41a的开口41a1。因此,在将封口板41b安装于壳体主体41a的开口41a1时,封口板41b不易偏移,容易安装。另外,通过在弯曲部47a~47d设置渐变区间,能够在构造上实现轻压入。因此,能够缓和壳体主体41a的开口41a1、封口板41b的尺寸精度,能够在尺寸误差的范围内实现轻压入。由此,封口板41b、壳体主体41a的尺寸管理变得容易。将封口板41b安装于壳体主体41a的开口41a1时的操作性提高。另外,在壳体主体41a的开口41a1与封口板41b产生的间隙变小,难以产生激光逃逸(日文:レーザ抜け)。
另外,长边44a的内侧面为锥面49c。通过长边44a的内侧面为锥面49c,长边44a中的与弯曲部47c相邻的部位的内侧面能够成为锥面。因此,除了渐变区间47c3以外,在上述相邻的部位也能够进行轻压入。而且,当将封口板安装于该结构的开口41a1时,在形成有锥面49c的部位与封口板41b之间形成间隙。当形成该间隙时,更容易轻压入封口板41b。因此,通过该结构,能够更好地实现上述操作性提高效果,并且能够使尺寸管理变得更容易。
另外,渐变区间47c3以弯曲部47c与短边46a的边界B1为起点,相对于中心Rc1设置在45度以上且小于90度的范围。在安装封口板41b时,能够在难以进行尺寸管理的区域形成渐变区间47c3。因此,能够实现该区间处的轻压入,能够更好地实现上述操作性提高效果。除此之外,由于能够相对于中心Rc1在至少小于45度的范围预先设置台阶48b,因此容易支承封口板41b。
以上,详细地说明了此处公开的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但该实施方式只不过是例示,并不限定权利要求书。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技术中,包括对以上例示的具体例进行各种变形、变更而得到的技术。以下,对此处公开的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下述实施方式中,除了上述以外,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内容相同,因此在此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长边43a、44a的内侧面为锥面49c。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长边43a、44a的内侧面也可以是除了与弯曲部47a~47d的边界附近的部位以外,没有台阶、锥形的平坦的面。在该情况下,例如,能够在图5中所示的弯曲部47c的第二区间47c2与弯曲部47c的边界附近的部位设置锥面49c。在该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夹紧中,抑制了压力较难被施加的部位处的间隙形成。因此,在将封口板41b安装于开口41a1时,抑制了两构件之间的间隙的形成。此外,长边43a、44a中的与弯曲部47a~47d的边界附近的部位例如是指长边43a、44a的两端部中的长边43a、44a的长度的1%~5%的部位。
《第三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封口板41b的下表面41b2的边缘形成有倒直角面。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在下表面41b2的边缘,也可以代替倒直角面而形成圆角面。或者,也可以将下表面41b2的边缘的倒角角度设定为30度~60度(例如,40度~55度)。

Claims (4)

1.一种电池壳体,其中,所述电池壳体具备:
有底方型的壳体主体,所述壳体主体在与底面相向的一侧面具有开口;以及
大致矩形状的封口板,所述封口板安装于所述开口并具有与该开口的上缘对应的外径形状,
所述壳体主体的开口在相向的一对短边的内侧面具有向内侧突出的台阶,
所述封口板是嵌入到所述开口的板,具有相互相向的一对长边部、配置于所述一对长边部的两端并相互相向的一对短边部、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长边部与所述短边部之间的四角的圆角部,
所述封口板的下表面的边缘被倒角,
所述一对短边部的倒角量比所述一对长边部的倒角量大,并且,
在所述圆角部设置有从所述短边部侧的第一端部朝向所述长边部侧的第二端部而倒角量逐渐变小的渐变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体,其中,
所述渐变区域以所述圆角部与所述短边部的边界为起点,相对于该圆角部的中心设置在45度以上且小于90度的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壳体,其中,
所述圆角部具备与所述短边部相邻的第一区域和与所述长边部相邻的第二区域,
所述渐变区域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
所述第一区域的倒角量与所述短边部的倒角量相同,所述第二区域的倒角量与所述长边部的倒角量相同。
4.一种二次电池,其中,
所述二次电池具备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壳体。
CN202310254390.4A 2022-03-18 2023-03-15 电池壳体及具备该电池壳体的二次电池 Pending CN11678005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43909A JP2023137634A (ja) 2022-03-18 2022-03-18 電池ケース、および該電池ケースを備える二次電池
JP2022-043909 2022-03-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80054A true CN116780054A (zh) 2023-09-19

Family

ID=85511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54390.4A Pending CN116780054A (zh) 2022-03-18 2023-03-15 电池壳体及具备该电池壳体的二次电池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99392A1 (zh)
EP (1) EP4246672A3 (zh)
JP (1) JP2023137634A (zh)
CN (1) CN11678005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91269A (zh) * 2024-01-31 2024-03-12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35282A (ja) 1999-11-04 2001-05-18 Nec Mobile Energy Kk 密閉型電池
JP5652372B2 (ja) * 2011-10-24 2015-01-1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池ケース
KR102273786B1 (ko) * 2014-08-13 2021-07-0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WO2017082317A1 (ja) 2015-11-10 2017-05-18 株式会社 豊田自動織機 蓄電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91269A (zh) * 2024-01-31 2024-03-12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
CN117691269B (zh) * 2024-01-31 2024-04-16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137634A (ja) 2023-09-29
EP4246672A2 (en) 2023-09-20
EP4246672A3 (en) 2024-01-03
US20230299392A1 (en) 2023-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26413B2 (ja) 蓄電素子及び蓋板の製造方法
JP4484782B2 (ja) 二次電池
EP3852165B1 (en) Secondary batter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secondary battery
JP6550848B2 (ja) 角形二次電池
EP2892086B1 (en) Rectangular secondary battery
US20060275659A1 (en) Secondary battery
US20160254565A1 (en) Second battery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US10811650B2 (en) Secondary battery
KR101203332B1 (ko) 밀폐형 전지
JP2019053863A (ja) 蓄電素子
JP2016100046A (ja) 角形二次電池
CN116780054A (zh) 电池壳体及具备该电池壳体的二次电池
JP4451654B2 (ja)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CN108028326B (zh) 电池
EP4246671A2 (en) Battery case and secondary battery including the same
CN219476835U (zh) 电池及电池组
WO2014077214A1 (ja) 蓄電デバイスおよび蓄電モジュール
JP2018101568A (ja) 角形二次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3258215A (zh) 二次电池
KR20040110599A (ko) 이차 전지 및 이의 안전변 제조 방법
JP2016178053A (ja) 角形二次電池
JP2002141028A (ja) 密閉電池とその製造方法
US20220216545A1 (en) Flat secondary battery
CN217062447U (zh) 电池
JP5805010B2 (ja) 角形二次電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