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08304B - 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08304B
CN116708304B CN202310959637.2A CN202310959637A CN116708304B CN 116708304 B CN116708304 B CN 116708304B CN 202310959637 A CN202310959637 A CN 202310959637A CN 116708304 B CN116708304 B CN 1167083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h
bandwidth
preset
load rate
cond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5963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708304A (zh
Inventor
王剑鸣
余建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5963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083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67083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083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7083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083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 H04L47/125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by balancing the load, e.g. traffic engin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2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 H04L45/125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based on throughput or bandwid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2Traffic sha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应用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使用第一路径传输业务数据时,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路径集合中确定第二路径;在第一路径的第一剩余带宽和第二路径的第二剩余带宽不满足预设带宽条件的情况下,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第一路径传输业务数据;在第一剩余带宽和第二剩余带宽满足预设带宽条件、且第一路径的第一负载率和第二路径的第二负载率满足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情况下,将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业务数据切换至第二路径上进行传输。本发明解决了在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过程中,网络的抖动程度较大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互联网业务的多样性和不停地更新迭代,也促进了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演进,当前网络基础设施架构繁多,同一个互联网业务可以通过不同的路径进行传输,其中,整个网络中每条路径中的网络流量是时刻变化的,因此,为了网络流量的均衡负载和尽可能地不发生拥塞或丢包,会持续对整个网络中的网络流量进行优化,比如,将传输业务数据从高负载路径调度至低负载路径。一方面只有不断地进行整网优化调度才能保证网络的最优状态。然而,实际上每一次路径切换都会造成网络流量或大或小的抖动,造成网络数据传输的抖动和卡顿,影响实际的使用。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以至少解决在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过程中,网络的抖动程度较大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方法,包括:
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使用第一路径传输业务数据时,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路径集合中确定第二路径;
在所述第一路径的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路径的第二剩余带宽不满足预设带宽条件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
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且所述第一路径的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路径的第二负载率满足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所述业务数据切换至所述第二路径上进行传输。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使用第一路径传输业务数据时,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路径集合中确定第二路径;
第一传输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路径的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路径的第二剩余带宽不满足预设带宽条件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
切换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且所述第一路径的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路径的第二负载率满足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所述业务数据切换至所述第二路径上进行传输。
可选的,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包括:
第一传输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与所述第二剩余带宽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带宽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带宽阈值是预设的值;或者第二传输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与所述第二剩余带宽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带宽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其中,所述第二带宽阈值为所述第一剩余带宽与预设的第一比例的乘积。
可选的,所述切换单元,包括:
第一切换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与所述第二剩余带宽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一带宽阈值、且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满足所述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所述业务数据切换至所述第二路径上进行传输;或者第二切换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与所述第二剩余带宽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二带宽阈值、且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满足所述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所述业务数据切换至所述第二路径上进行传输。
可选的,所述切换单元,包括:
第三传输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切换频率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切换频率阈值、且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满足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所述业务数据切换至所述第二路径上进行传输;或者第四传输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切换次数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切换次数阈值、且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满足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所述业务数据切换至所述第二路径上进行传输,其中,所述切换次数是用于传输所述业务数据的路径被切换的次数。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传输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且所述切换频率大于所述切换频率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或者第三传输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且所述切换次数大于所述切换次数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且所述切换频率大于所述切换频率阈值的情况下,判断是否执行目标步骤,其中,所述目标步骤执行的概率为预设的概率,所述目标步骤是确定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是否满足所述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步骤;在判断出不执行所述目标步骤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或者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且所述切换次数大于所述切换次数阈值的情况下,判断是否执行所述目标步骤,其中,所述目标步骤执行的概率为预设的概率,所述目标步骤是确定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是否满足所述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步骤;在判断出不执行所述目标步骤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
可选的,所述切换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是否满足所述预设负载率条件;
第四切换模块,用于在确定出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满足所述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所述业务数据切换至所述第二路径上进行传输。
可选的,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还用于:
判断所述第一负载率是否大于所述第二负载率,其中,所述预设负载率条件是指所述第一负载率大于所述第二负载率;或者判断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负载率阈值,其中,所述预设负载率条件是指所述第一负载率与所述第二负载率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一负载率阈值,所述第一负载率阈值是预设的值;或者判断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二负载率阈值,其中,所述预设负载率条件是指所述第一负载率与所述第二负载率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二负载率阈值,所述第二负载率阈值为所述第一负载率与预设的第二比例的乘积。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传输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且判断出所述第一负载率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负载率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或者第五传输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且判断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之间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所述第一负载率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或者第六传输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且判断出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之间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负载率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七传输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且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不满足所述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
可选的,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路径集合中满足传输条件的路径确定为所述第二路径,其中,所述传输条件为所述路径的开销与所述第一路径的开销相同、且所述路径的传输延迟最小,或者,所述传输条件为所述路径的开销与所述第一路径的开销相同、且所述路径的总距离最短,或者,所述传输条件为所述路径的开销与所述第一路径的开销相同、且所述路径的带宽利用率最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如以上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上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处理器被设置为通过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的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使用第一路径传输业务数据时,在从路径集合中确定第二路径之后,不会简单地直接将业务数据从第一路径切换至第二路径上传输。而是会进一步判断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在剩余带宽上是否满足预设带宽条件,以及,判断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在负载率上是否满足预设负载率条件。只有在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在剩余带宽上满足预设带宽条件,同时还在负载率上满足预设负载率条件时,才会将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业务数据从第一路径切换至第二路径上进行传输。否则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第一路径传输业务数据。如此达到了降低数据传输路径切换频率的目的,解决了在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过程中,由于数据传输路径频繁切换导致的网络的抖动程度较大的技术问题,从而实现了在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过程中,降低网络的抖动程度的技术效果,其中,网络抖动是指网络传输过程中出现的不稳定性,表现为数据传输的时延、丢包率或带宽利用率的快速变化或波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网络中SDN控制器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隧道创建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CSPF算法生成第二路径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存在多条开销相同的运营商线路的场景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示意图一;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示意图二;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方法的应用环境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不满足预设带宽条件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满足预设带宽条件和预设负载率条件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根据切换频率阈值和切换次数阈值确定切换至第二路径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根据切换频率阈值和切换次数阈值确定继续使用第一路径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执行目标步骤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根据预设带宽条件和预设负载率条件确定切换至第二路径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第一负载率阈值和第二负载率阈值的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根据预设带宽条件和预设负载率条件继续使用第一路径的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路径的调度的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调度数据界面的示意图一;
图1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调度数据界面的示意图二;
图2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首先,在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的过程中出现的部分名词或者术语适用于如下解释:
DCI:Data Center Interconnect,数据中心互联;
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软件定义网络;
TE:Traffic Engineering,流量工程。
需要说明的是,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方法应用场景广泛,属于网络控制平面的算路优化,对网络转发性能无任何影响,同时对现有算路模型也保留了开关。在互联网企业的DCI骨干网络和城域网络的以下场景均适用:
1)存在多条开销相同的运营商线路的场景;
2)源城市(或园区)和目的城市(或园区)之间存在多条开销相同的等价路径的场景;
如下以“存在多条开销相同的运营商线路的场景”为例,对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方法的应用进行说明,本申请中数据中心互联使用的集中式流量工程技术,在集中式流量工程技术中网络的分工更加清晰明确:网络设备只专注于报文转发;将控制层从各网络设备中“剥离”出来,交由SDN控制器统一协调和处理,如图1所示,SDN Controller(SDN控制器)作为整个网络的“大脑”,在网络中的职责如下:
1)管理网络设备
作为整个网络的“大脑”,首先就是要发现网络设备(比如,Transfer A,TransferB和Transfer C)以及他们之间的连线关系,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拓扑。
控制器(即SDN控制器)通过BGP-LS(Border Gateway Protocol-Link State,带链路状态的边界网关协议)感知网络拓扑,并为网络中的每一条链路(两台网络设备之间的物理连线)分配一个全网唯一的标签(网络设备转发流量会用到标签,因此必须要保证唯一性)。
控制器通过netconf(Network Configuration Protocol,网络配置协议)将标签下发到指定的网络设备中。
2)创建隧道
首先,假设一种理想情况,如果链路的带宽无限大,那么不管有多少流量走在上面都是“畅通无阻”的。但实际情况却是,链路带宽是有上限(即最大带宽,DCI网络通常在300G~4000G不等)的,一旦链路承载的流量接近或者超过了最大带宽,网络就会发生拥塞或者丢包。隧道则能够很好地解决流量和链路带宽之间的这种“矛盾”,如图2所示,Transfer A<->Transfer C之间的链路最大带宽是300G,但Transfer A到Transfer C当前的流量超过了400G,现在创建一条Transfer A到Transfer C的隧道Tunnel 1(路径为Transfer A->Transfer B->Transfer C),并承载走其中的200G流量。流量工程的目标就是为了实现流量的均衡负载且不出现拥塞,但通常需要创建隧道配合进行调度。通常我们也会将隧道称为TE隧道,配套的调度称为TE调度,因此,SDN控制器需要为网络中的每台网络设备创建到其他网络设备的隧道(比如6条,可以按业务重要性划分不同的等级),并通过netconf(network configuration protocol,网络配置协议)下发给网络设备用于流量转发。
网络设备之间用于传输数据的隧道是指在网络中建立的逻辑通道,用于将数据从一个网络设备传输到另一个网络设备。隧道技术通过在底层网络上创建虚拟的通信路径,将数据封装在隧道中进行传输,以实现数据的安全、可靠和高效传输。
3)收集流量信息
控制器通过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从网络设备采集路径流量数据、隧道流量数据,并放入自己的采集样本库中。
4)为隧道计算转发路径
TE调度的本质是为了给隧道找到一条合适(开销小、负载低、带宽足)的路径,我们通常也会把这个过程称之为TE算路。为了达成这一算路目标,需要收集跟隧道相关的数据:
a)从网络拓扑中提取路径开销cost(cost值越小,开销越小);
b)从网络拓扑中提取路径带宽;
c)从采集样本库中提取路径流量(结合路径带宽值,得出负载率(流量占比)、剩余带宽);
d)从采集样本库中提取隧道流量(得出本次TE算路需求);
接下来,如图3所示,启动CSPF(Constraint-based Shortest Path First,基于约束的最短路径优先)算法,并得出TE算路结果,即隧道路径(可以理解为上述第二路径)。
相关技术中,由于算法中没有路径负载率因子,绝大多数情况下的算路结果均是新路径更优。最终的隧道最优路径在经过控制器有效性验证之后,通过netconf下发给指定网络设备,为了网络流量的均衡负载和尽可能地不发生拥塞或丢包,TE算路会在控制器上持续进行(默认每30分钟执行一轮全网优化调度),以确保网络中的隧道路径均处于最优的状态,当网络中源设备(src)到目的设备(dst)之间存在开销相同的多条路径时,如图4所示,网络设备Router1到网络设备Router2存在编号为4和5的两条路径(代表两家不同的运营商,cost开销均为100)、路径带宽分别为500G和600G。以Router1到Router2的Tunnel 1隧道为例,初始路径如下表1所示:
表1
接下来,每30分钟的周期性全网优化调度,控制器(即SDN控制器)均会为Router1到Router2的Tunnel 1寻找最优的隧道路径。
假设到了某一全网优化调度时间点,路径4的剩余带宽为320G(负载率180G/500G=36%),而路径5的剩余带宽为300G(负载率300G/600G=50%),那么控制器在运行CSPF算法后,为Tunnel 1(假设流量稳定在10G附近)计算出新路径(即路径4),接下来比较新老路径的负载率(新:36%、老:50%),显然新路径负载率更低,从而将Tunnel 1的最优路径从路径5切换至路径4,如图5所示。
再过一段时间后,到了下一个全网优化调度时间点,路径4的剩余带宽变为310G(负载率190G/500G=38%),而路径5的剩余带宽变为390G(负载率210G/600G=35%),此时控制器在运行CSPF算法后,为Tunnel1(仍假设流量稳定在10G附近)计算出新路径(即路径5),接下来比较新老路径的负载率(新:35%、老:38%),显然新路径负载率要低于老路径,此时又会将Tunnel的最优路径从路径4切换至路径5,如图6所示。
从控制器的角度来看,只有不断地进行整网优化调度才能保证网络的最优状态。然而,实际上隧道的每一次路径切换都会造成网络流量或大或小的抖动,存在一定的质量风险。针对相关技术中上述在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过程中,网络的抖动程度较大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本申请提出的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方法可以进行解决。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信息、用户个人信息等)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展示的数据、分析的数据等),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信息和数据。例如,本***和相关用户或机构间设置有接口,在获取相关信息之前,需要通过接口向前述的用户或机构发送获取请求,并在接收到前述的用户或机构反馈的同意信息后,获取相关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方法,可选的,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方法可以但不限于应用于网络设备中,可以但不限于以应用于在网络设备的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方法为例,进行解释和说明。如图7所示,当前,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通过第一路径(参见图7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上端连接的横向直线)传输业务数据,可以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路径集合中确定第二路径(参见图7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下端连接的横向直线),此时,在确定出第二路径之后,相关技术中会立即将业务数据从第一路径切换至第二路径,而本申请提出的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方法不会立即将业务数据从第一路径切换至第二路径,而是会进一步结合预设带宽条件和预设负载率条件以判断是否切换数据传输路径(该“判断动作”在图7中以圆圈示出),在第一剩余带宽和第二剩余带宽不满足预设带宽条件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第一路径传输业务数据,只有在第一剩余带宽和第二剩余带宽满足预设带宽条件、且第一负载率和第二负载率满足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情况下,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将使用第一路径传输业务数据切换至使用第二路径传输业务数据,也就是说,区别于相关技术中,确定出第二路径便会立即切换的机制,本申请中提出的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方法会进一步判断第一剩余带宽和第二剩余带宽是否满足预设带宽条件,在不满足的情况下,仍然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极大程度降低了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频率,降低了网络抖动的程度。
需要说明的是,相关技术中,确定出第二路径便会立即切换的机制,套用至整个网络中的每条路径将会导致网络出现卡顿,因为,整个网络的路径数量众多,在单次切换节点中,可能出现大量的路径进行切换,使得网络抖动现象严重,甚至出现卡顿的现象,极大降低了网络的使用体验。同时,切换之后,接收新的流量的路径的带宽,负载率,开销等等也会同步发生改变,进而可能出现切换之后,第二路径在下一次切换节点中被判断为高负载路径,出现反复切换的现象,进一步加剧网络抖动。
值得注意的是,数据传输路径频繁切换可能会导致网络抖动。网络抖动是指网络传输过程中出现的不稳定性,表现为数据传输的时延、丢包率或带宽利用率的快速变化或波动。以下是网络抖动的具体表现:
1)延迟波动:网络抖动可能导致数据传输的延迟快速变化或波动。传输路径的频繁切换会引入额外的传输延迟,同时,切换后的新路径可能面临不稳定的网络条件,导致延迟波动。
2)丢包增加:频繁的路径切换可能导致数据包在切换过程中丢失。当路径切换发生时,正在传输的数据包可能会丢失,需要重新发送。这会增加数据传输的丢包率,影响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3)带宽利用率波动:路径切换可能导致带宽利用率的快速变化或波动。当路径切换发生时,新路径的带宽可能与之前的路径不同,导致带宽利用率的变化。
4)视频和音频卡顿:网络抖动会导致实时传输的视频和音频数据出现卡顿或断续。当网络抖动严重时,数据传输的不稳定性会导致视频和音频数据的丢失或延迟增加,从而影响观看或听取的体验。
5)网络连接中断:在极端情况下,网络抖动可能导致网络连接的中断。当网络抖动严重且持续时间较长时,数据传输路径的频繁切换可能导致网络连接的不稳定,甚至断开连接。
可选的,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8所示,上述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方法包括:
步骤S12,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使用第一路径传输业务数据时,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路径集合中确定第二路径;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可以但不限于为网络中任意的两台网络设备,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存在目标业务,与该目标业务关联的数据通过第一路径传输。在第一路径传输数据过程中,可以在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路径集合中确定第二路径。为了描述方便,本申请实施例将所述与目标业务关联的数据统一称为业务数据。上述目标业务可以但不限于为网络中的全部业务,也就是说,网络中的全部业务所对应的业务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均可以使用上述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方法。
可选的,上述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方法可以但不限于通过SDN控制器执行,通过SDN控制器控制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业务数据的传输。
可选的,上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均为网络中用于转发报文的网络设备,网络设备是指用于连接计算机网络中不同设备的硬件设备。它们可以帮助计算机和其他设备之间进行通信和数据传输。常见的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网桥、调制解调器、网卡等。这些网络设备可以帮助网络管理员管理网络流量、保护网络安全、提高网络性能等。
可选的,可以但不限于通过CSPF算法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路径集合中确定第二路径,CSPF算法的特点是能够考虑路径上的约束条件,因此可以用于计算满足特定约束条件的最短路径,比如带宽最大的路径、延迟最小的路径等。在计算网络中的路径时,能够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从而得到更符合实际需求的路径,其中,CSPF算法确定第二路径的过程可以如下:
步骤1、将第一设备确定为源节点,将第二设备确定为目标节点,通过CSPF算法,首先从源节点开始,初始化最短路径树,将源节点加入到最短路径树中,并将源节点的距离设为0。
步骤2、对于最短路径树中的每个节点(网络中的任意一个网络设备均可以视为一个节点),计算它到其他节点的距离。这个距离考虑了路径上的约束条件,如带宽限制、延迟限制等。
步骤3、选择一个未加入最短路径树的距离最小的节点,将其加入到最短路径树中。
步骤4、更新最短路径树中的节点的距离。对于新加入的节点,如果通过它到达其他节点的距离比已有的最短路径更短,则更新最短路径。
步骤5、重复步骤3和步骤4,直到所有节点都加入到最短路径树中。
步骤6、最后,根据最短路径树计算出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最短路径,并将该最短路径确定为第二路径。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确定第二路径的时机可以但不限于:按照预设的周期进行确定,或者到了切换节点进行确定。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网络中包括大量的网络设备,上述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可以为网络中的任意一个网络设备,其中,任意两台相邻的网络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称为网络设备之间的链路,对于相邻的两个网络设备,可以通过链路传输数据,而对于不相邻的两个网络设备,比如,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第一设备发出的数据需要经由多个中间的其他网络设备进行数据的转发才可以传输至第二设备,显然,在该数据的传输过程中依次经过了多条串联的链路,而上述多条串联的链路则组成了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一条路径,通常情况下,用于转发数据的中间的网络设备也不是固定的,第一设备发出的数据可以选择走不同的链路,因此,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用于传输数据的路径可以为多条。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路径集合至少包括两条用于传输业务数据的数据传输路径,即,至少包括上述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并且,上述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为不同的路径。
步骤S14,在所述第一路径的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路径的第二剩余带宽不满足预设带宽条件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区别于相关技术中,确定出第二路径便会立即切换的机制,本申请中提出的路径切换方法会进一步判断第一剩余带宽和第二剩余带宽是否满足预设带宽条件,在不满足的情况下,仍然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极大程度降低了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频率,降低了网络抖动的程度。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预设带宽条件为预先设置的带宽条件,用于指示不同的数据传输路径(即,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在剩余带宽上所需要满足的关系。
步骤S16,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且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满足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传输业务数据的路径由第一路径切换至第二路径。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剩余带宽为第一路径当前可用带宽,上述第二剩余带宽为第二路径当前可用带宽,上述第一剩余带宽和第二剩余带宽为对应数据传输路径的剩余带宽,数据传输路径的剩余带宽是指在一个数据传输路径上,当前可用的、尚未被使用的带宽。它表示数据传输路径上还能够被分配给其他数据流的带宽。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负载率和上述第二负载率均为对应的数据传输路径的负载率,其中,数据传输路径的负载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数据传输路径上所承载的数据量与其可承载数据量的比例。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在降低路径切换频率的同时,为了保证网络的最佳状态,在第一剩余带宽和第二剩余带宽满足预设带宽条件、且第一负载率和第二负载率满足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情况下,表明第二路径在网络性能上远远优于第一路径,因此,将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切换为第二路径,上述预设带宽条件和预设负载率条件为经验值。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剩余带宽和第二剩余带宽,以及,第一负载率和第二负载率均是通过SDN控制器从对应的网络设备中检测得到的。
值得注意的是,本申请提出的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方法,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使用第一路径传输业务数据时,即使已经确定出了第二路径,也不会直接切换,而是会进一步判断第一剩余带宽和第二剩余带宽是否满足预设带宽条件,如果满足,还会继续判断第一负载率和第二负载率是否满足预设负载率条件,在仍然满足时,才会将业务数据从第一路径切换至第二路径上传输,通过上述方式设置了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门槛,可以显著降低路径切换的频率,避免了频繁切换路径带来的网络波动和卡顿,极大程度优化了用户的网络体验。所述预设带宽条件包括第一带宽阈值和第二带宽阈值,第一带宽阈值与第二带宽阈值不相等。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在所述第一路径的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路径的第二剩余带宽不满足预设带宽条件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还包括:
S21,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与所述第二剩余带宽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带宽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带宽阈值是预设的值;或者S22,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与所述第二剩余带宽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带宽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其中,所述第二带宽阈值为所述第一剩余带宽与预设的第一比例的乘积。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第一剩余带宽和第二剩余带宽是否满足预设带宽条件可以通过第一带宽阈值和第二带宽阈值进行判断,如下对判断的方式进行说明:
1)在第一剩余带宽与第二剩余带宽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带宽阈值的情况下,在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第一路径传输业务数据,其中,第一带宽阈值是预设的值,比如:假设第一剩余带宽为400G,第一带宽阈值为20G,则第二剩余带宽在[380G,420G]之间时,均认为带宽波动未超出阈值,在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第一路径传输业务数据;
2)在第一剩余带宽与第二剩余带宽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带宽阈值的情况下,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第一路径传输业务数据,其中,第二带宽阈值为第一剩余带宽与预设的第一比例的乘积,比如:假设第一剩余带宽为400G,第一比例为10%,即第二带宽阈值为40G,则第二剩余带宽在[360G,440G]之间时,均认为带宽波动未超出阈值,在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第一路径传输业务数据。
也就是说,在检测出第一剩余带宽与第二剩余带宽之间的差值之后,可以将该差值仅与第一带宽阈值进行比较,在该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带宽阈值的情况下,在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第一路径传输业务数据,也可以将该差值仅与第二带宽阈值进行比较,在该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带宽阈值的情况下,在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第一路径传输业务数据,还可以同时将该差值与第一带宽阈值和第二带宽阈值分别进行比较,在该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带宽阈值,或者,该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带宽阈值的情况下,在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第一路径传输业务数据。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对第一剩余带宽与第二剩余带宽之间的差值与第一带宽阈值或者第二带宽阈值进行比较,判断第一路径的第一剩余带宽和第二路径的第二剩余带宽是否满足预设带宽条件,以确定是否对数据传输路径进行切换,在上述差值小于第一带宽阈值,或者差值小于第二带宽阈值时,继续使用第一路径传输业务数据,其中,上述第一带宽阈值为预设的值,而上述第二带宽阈值为第一剩余带宽与预设的第一比例的乘积,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是否满足预设带宽条件可以参考第一带宽阈值或者第二带宽阈值,判断方式更加丰富,可以解决使用单一的带宽阈值导致的某些场景无法覆盖的问题,进一步降低了数据传输路径切换的频率,从而进一步降低了网络抖动程度,提高了网络的稳定性和使用体验。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且所述第一路径的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路径的第二负载率满足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所述业务数据切换至所述第二路径上进行传输,还包括:
S31,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与所述第二剩余带宽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一带宽阈值、且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满足所述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所述业务数据切换至所述第二路径上进行传输;或者S32,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与所述第二剩余带宽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二带宽阈值、且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满足所述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所述业务数据切换至所述第二路径上进行传输。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提到了在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第一路径传输业务数据的情况,如下介绍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将使用第一路径传输业务数据切换至使用第二路径传输业务数据的情况: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将使用第一路径传输业务数据切换至使用第二路径传输业务数据,需要同时满足:
1)第一剩余带宽(即,第一路径的剩余带宽)和第二剩余带宽(即,第二路径的剩余带宽)满足预设带宽条件;
2)第一负载率(即,第一路径的负载率)和第二负载率(即,第二路径的负载率)满足预设负载率条件。
如图10所示,第一剩余带宽和第二剩余带宽满足预设带宽条件可以但不限于为如下情况之一:
1)第一剩余带宽与第二剩余带宽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带宽阈值;
2)第一剩余带宽与第二剩余带宽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二带宽阈值。
预设带宽条件对应的是比较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在剩余带宽上的差异程度,而预设负载率条件对应的是比较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在负载率上的差异程度,在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同时满足预设带宽条件和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情况下,才允许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将使用第一路径传输业务数据切换至使用第二路径传输业务数据。
在上述方案中,若要将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所述业务数据切换至第二路径上进行传输,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需要同时满足预设带宽条件和预设负载条件,其中,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满足预设带宽条件包括:第一路径的第一剩余带宽与第二路径的第二剩余带宽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带宽阈值,或者,第一路径的第一剩余带宽与第二路径的第二剩余带宽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二带宽阈值。关于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满足预设带宽条件提供了丰富的判断方式,在判断出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同时满足预设带宽条件和预设负载条件时,才将业务数据切换至所述第二路径上进行传输,降低了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频率,克服了频繁切换数据传输路径带来的网络抖动问题,提高了网络的稳定性。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且所述第一路径的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路径的第二负载率满足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所述业务数据切换至所述第二路径上进行传输,还包括:
S41,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切换频率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切换频率阈值、且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满足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所述业务数据切换至所述第二路径上进行传输;或者S42,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切换次数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切换次数阈值、且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满足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所述业务数据切换至所述第二路径上进行传输,其中,所述切换次数是用于传输所述业务数据的路径被切换的次数。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将使用第一路径传输业务数据切换至使用第二路径传输业务数据,需要同时满足:第一剩余带宽和第二剩余带宽满足预设带宽条件,以及,第一负载率和第二负载率满足预设负载率条件之外,如图11所示,还需要满足切换频率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切换频率阈值,或者,切换次数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切换次数阈值。其中,切换频率阈值和切换次数阈值也可以组合使用,比如,同时满足切换频率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切换频率阈值和切换次数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切换次数阈值。通过切换频率阈值或者切换次数阈值可以进一步降低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频率,在确保满足业务数据传输数据需求的情况下,避免了频繁切换路径带来的网络抖动问题,提高了网络的使用体验。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切换频率是用于传输所述业务数据的路径被切换的频率,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频率是指在业务数据传输过程中,由于网络条件变化或其他原因导致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发生的频率。切换频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路径切换的次数来衡量,比如,在一分钟内发生了5次路径切换,那么切换频率就是5次/分钟。这意味着每分钟数据传输路径会发生5次切换。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切换频率可以但不限于通过网络设备检测的方式获取,即,使用网络检测工具或设备,实时监测网络设备的状态和性能。这些网络检测工具或设备可以记录路径切换事件(即,数据传输路径发生切换的事件),并提供相应的统计数据,如切换次数、时间间隔等,进而得到切换频率。
在上述方案中,关于将业务数据切换至所述第二路径上进行传输的条件,在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需要满足预设带宽条件和预设负载率条件的基础上,增加了需要满足切换频率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切换频率阈值,或者,切换次数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切换次数阈值。进一步降低了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频率,降低了网络抖动的程度,使得网络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
S51,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且所述切换频率大于所述切换频率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或者S52,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且所述切换次数大于所述切换次数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即使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但是切换频率大于所述切换频率阈值,或者,切换次数大于所述切换次数阈值时,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进一步降低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频率,避免网络中路径切换的频率过高导致网络出现抖动的问题。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切换次数是指累积次数,统计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次数时,可以采用定期统计的方式,统计的时间点可以根据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比如,在固定的时间间隔内进行切换次数的统计。例如,每小时、每天或每周统计一次。这种设置方式可以提供按时间段划分的切换次数信息。定期统计可以通过设置定时任务、使用统计脚本或分析工具来实现。
在上述方案中,提出了即使第一剩余带宽和第二剩余带宽满足预设带宽条件,但是如果切换频率大于切换频率阈值,或者,切换次数大于所述切换次数阈值,那么仍然在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如此设置可以极大降低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频率,降低网络的抖动。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
S61,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且所述切换频率大于所述切换频率阈值的情况下,判断是否执行目标步骤,其中,所述目标步骤执行的概率为预设的概率,所述目标步骤是确定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是否满足所述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步骤;在判断出不执行所述目标步骤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或者S62,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且所述切换次数大于所述切换次数阈值的情况下,判断是否执行所述目标步骤,其中,所述目标步骤执行的概率为预设的概率,所述目标步骤是确定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是否满足所述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步骤;在判断出不执行所述目标步骤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即使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但是切换频率大于所述切换频率阈值,或者,切换次数大于所述切换次数阈值时,以预设的概率目执行标步骤,确定第一负载率和第二负载率是否满足预设负载率条件,在确定第一负载率和第二负载率满足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所述业务数据切换至所述第二路径上进行传输。在确定第一负载率和第二负载率不满足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
在上述方案中,在第一剩余带宽和第二剩余带宽满足预设带宽条件、且切换频率大于切换频率阈值,或者切换次数大于切换次数阈值时,可以按照预设的概率执行目标步骤。该目标步骤用于确定第一负载率和第二负载率是否满足预设负载率条件,若判断出不执行目标步骤,则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第一路径传输业务数据,不切换数据传输路径,进而降低了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频率,避免了频繁切换数据传输路径导致网络出现抖动。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且所述第一路径的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路径的第二负载率满足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所述业务数据切换至所述第二路径上进行传输,还包括:
S71,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是否满足所述预设负载率条件;
S72,在确定出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满足所述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所述业务数据切换至所述第二路径上进行传输。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判断是否使用第一路径传输业务数据切换至使用第二路径传输业务数据时,可以依次判断第一剩余带宽和第二剩余带宽是否满足预设带宽条件,第一负载率和第二负载率是否满足预设负载率条件。
在上述方案中,在第一剩余带宽和第二剩余带宽满足预设带宽条件,进一步确定第一负载率和第二负载率是否满足预设负载率条件,在确定第一负载率和第二负载率也满足预设负载率条件时,将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业务数据切换至第二路径上进行传输,保证了业务数据采用更优的路径(即,第二路径)进行传输,不仅使得业务数据传输的速率和稳定性更高,还避免了网络中出现路径由于负载过大导致路径拥塞和丢包。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确定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是否满足所述预设负载率条件,还包括:
S81,判断所述第一负载率是否大于所述第二负载率,其中,所述预设负载率条件是指所述第一负载率大于所述第二负载率;或者S82,判断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负载率阈值,其中,所述预设负载率条件是指所述第一负载率与所述第二负载率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一负载率阈值,所述第一负载率阈值是预设的值;或者S83,判断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二负载率阈值,其中,所述预设负载率条件是指所述第一负载率与所述第二负载率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二负载率阈值,所述第二负载率阈值为所述第一负载率与预设的第二比例的乘积。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判断第一负载率和第二负载率是否满足预设负载率条件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如下方式:
1)判断所述第一负载率是否大于所述第二负载率,其中,所述预设负载率条件是指所述第一负载率大于所述第二负载率,比如,第一负载率为50%,第二负载率为30%,则第一负载率和第二负载率满足预设负载率条件;
2)判断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负载率阈值,其中,所述预设负载率条件是指所述第一负载率与所述第二负载率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一负载率阈值,所述第一负载率阈值是预设的值,比如,第一负载率为50%,第二负载率为30%,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之间的差值为20%,第一负载率阈值为10%,则第一负载率和第二负载率满足预设负载率条件;
3)判断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二负载率阈值,其中,所述预设负载率条件是指所述第一负载率与所述第二负载率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二负载率阈值,所述第二负载率阈值为所述第一负载率与预设的第二比例的乘积,比如,第一负载率为50%,第二比例为0.1,则第二负载率阈值为5%,而第二负载率为30%,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之间的差值为20%,则第一负载率和第二负载率满足预设负载率条件。
在上述方案中,提供了三种确定第一负载率和第二负载率是否满足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方式,可以直接比较第一负载率和第二负载率,第一负载率大于第二负载率即可确定第一负载率和第二负载率满足预设负载率条件;也可以比较第一负载率和第二负载率之间的差值和预设的第一负载率阈值,在该差值大于第一负载率阈值时,确定第一负载率和第二负载率满足预设负载率条件;还可以比较第一负载率和第二负载率之间的差值和第二负载率阈值,其中,第二负载率阈值为第一负载率与预设的第二比例的乘积,进而在该差值大于第二负载率阈值时,确定第一负载率和第二负载率满足预设负载率条件,上述丰富的判断方式可以确保在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满足预设负载率条件时,第二负载率小于第一负载率。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
S91,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且判断出所述第一负载率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负载率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或者S92,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且判断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之间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所述第一负载率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或者S93,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且判断出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之间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负载率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即使第一剩余带宽和第二剩余带宽满足预设带宽条件,在判断出第一负载率小于或者等于第二负载率,或者,第一负载率和第二负载率之间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第一负载率阈值,或者,判断出第一负载率和第二负载率之间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第二负载率阈值,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第一路径传输业务数据。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负载率小于或者等于第二负载率,或者,第一负载率和第二负载率之间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第一负载率阈值,或者,第一负载率和第二负载率之间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第二负载率阈值,即使第一剩余带宽和第二剩余带宽满足预设带宽条件,仍然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第一路径传输业务数据,不切换数据传输路径,降低了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频率,使得网络抖动的程度得到极大改善。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
S101,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且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不满足所述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即使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但是假如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不满足所述预设负载率条件时,仍然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进一步降低了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频率,降低了网络抖动的程度。
在上述方案中,在第一负载率和第二负载率不满足预设负载率条件时,即使第一剩余带宽和第二剩余带宽满足预设带宽条件,仍然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第一路径传输业务数据,可以降低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频率,降低网络抖动的程度,改善用户的网络使用体验。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路径集合中确定第二路径,还包括:
S111,将所述路径集合中满足传输条件的路径确定为所述第二路径,其中,所述传输条件为所述路径的开销与所述第一路径的开销相同、且所述路径的传输延迟最小,或者,所述传输条件为所述路径的开销与所述第一路径的开销相同、且所述路径的总距离最短,或者,所述传输条件为所述路径的开销与所述第一路径的开销相同、且所述路径的带宽利用率最大。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路径为从路径集合中确定出的,第二路径可以为路径集合中网络状态最佳的路径,其中,网络状态最佳可以从多个网络参数中去比较,比如,开销最小,负载率最小和剩余带宽最大等等。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路径可以但不限于通过CSPF算法从路径集合中确定出。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7所示,当网络拓扑中没有等价路径时,TE算路过程为优选第二路径,在存在等价路径时,如果本次CSPF算法输出的第二路径仍为当前路径时,仍然继续使用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在出现等价路径时,即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的开销相等时,通过比对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在剩余带宽和负载率上的差异程度来判断是否将业务数据从第一路径切换至第二路径。以DCI平面(一个基本的TE调度单元)为例,采用本申请提出的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方法,可以将控制器全网周期性优化类调度的频次减少90%以上,网络稳定性得到进一步提升。如图18所示,在采用本申请提出的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方法之前,调度数据显示,在调度周期内路径存在1557次切换,而采用本申请提出的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方法之后,在调度周期内路径仅存在90次切换,在确保网络不会出现拥塞的情况下,极大地降低了路径切换的频率,使得网络抖动的问题得以解决。同时,如图19所示,在采用本申请提出的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方法之前,调度数据显示,在调度周期内隧道变化事件发生的次数较多,而采用本申请提出的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方法之后,在调度周期内隧道变化事件发生的次数减少。
在上述方案中,提供了从路径集合中确定第二路径的方式,第二路径为路径集合中开销与第一路径的开销相同,并且网络性能最优的路径,若后续将业务数据从第一路径切换至第二路径,可以保证业务数据传输的速率更快,传输的稳定性更高。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施上述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方法的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装置,如图20所示,该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2002,用于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使用第一路径传输业务数据时,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路径集合中确定第二路径;
第一传输单元2004,用于在所述第一路径的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路径的第二剩余带宽不满足预设带宽条件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
切换单元2006,用于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且所述第一路径的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路径的第二负载率满足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所述业务数据切换至所述第二路径上进行传输。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包括:
第一传输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与所述第二剩余带宽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带宽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带宽阈值是预设的值;或者第二传输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与所述第二剩余带宽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带宽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其中,所述第二带宽阈值为所述第一剩余带宽与预设的第一比例的乘积。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切换单元,包括:
第一切换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与所述第二剩余带宽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一带宽阈值、且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满足所述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所述业务数据切换至所述第二路径上进行传输;或者第二切换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与所述第二剩余带宽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二带宽阈值、且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满足所述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所述业务数据切换至所述第二路径上进行传输。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切换单元,包括:
第三传输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切换频率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切换频率阈值、且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满足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所述业务数据切换至所述第二路径上进行传输;或者第四传输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切换次数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切换次数阈值、且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满足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所述业务数据切换至所述第二路径上进行传输,其中,所述切换次数是用于传输所述业务数据的路径被切换的次数。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传输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且所述切换频率大于所述切换频率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或者第三传输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且所述切换次数大于所述切换次数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且所述切换频率大于所述切换频率阈值的情况下,判断是否执行目标步骤,其中,所述目标步骤执行的概率为预设的概率,所述目标步骤是确定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是否满足所述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步骤;在判断出不执行所述目标步骤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或者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且所述切换次数大于所述切换次数阈值的情况下,判断是否执行所述目标步骤,其中,所述目标步骤执行的概率为预设的概率,所述目标步骤是确定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是否满足所述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步骤;在判断出不执行所述目标步骤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切换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是否满足所述预设负载率条件;
第四切换模块,用于在确定出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满足所述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所述业务数据切换至所述第二路径上进行传输。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还用于:
判断所述第一负载率是否大于所述第二负载率,其中,所述预设负载率条件是指所述第一负载率大于所述第二负载率;或者判断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负载率阈值,其中,所述预设负载率条件是指所述第一负载率与所述第二负载率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一负载率阈值,所述第一负载率阈值是预设的值;或者判断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二负载率阈值,其中,所述预设负载率条件是指所述第一负载率与所述第二负载率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二负载率阈值,所述第二负载率阈值为所述第一负载率与预设的第二比例的乘积。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传输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且判断出所述第一负载率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负载率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或者第五传输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且判断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之间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所述第一负载率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或者第六传输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且判断出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之间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负载率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七传输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且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不满足所述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路径集合中满足传输条件的路径确定为所述第二路径,其中,所述传输条件为所述路径的开销与所述第一路径的开销相同、且所述路径的传输延迟最小,或者,所述传输条件为所述路径的开销与所述第一路径的开销相同、且所述路径的总距离最短,或者,所述传输条件为所述路径的开销与所述第一路径的开销相同、且所述路径的带宽利用率最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施上述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方法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图1所示的网络设备。本实施例以该电子设备为网络设备为例来说明。如图21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2102和处理器2104,该存储器2102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2104被设置为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可以被设置为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下步骤:
S1,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使用第一路径传输业务数据时,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路径集合中确定第二路径;
S2,在所述第一路径的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路径的第二剩余带宽不满足预设带宽条件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
S3,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且所述第一路径的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路径的第二负载率满足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所述业务数据切换至所述第二路径上进行传输。
可选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2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电子设备也可以是路由器、交换机、网桥、调制解调器、网卡等网络设备。图21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设备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电子设备还可包括比图2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如网络接口等),或者具有与图21所示不同的配置。
其中,存储器2102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方法和装置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2104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102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方法。存储器2102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2102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2104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网络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其中,存储器2102具体可以但不限于用于存储物品的样本特征与目标虚拟资源账号等信息。作为一种示例,如图21所示,上述存储器2102中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上述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装置中的确定单元2002、第一传输单元2004及切换单元2006。此外,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装置中的其他模块单元,本示例中不再赘述。
可选的,上述的传输装置21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有线网络及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21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NIC),其可通过网线与其他网络设备与路由器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或局域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2106为射频(Radio Frequency,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此外,上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显示器2108,用于显示上述待处理的订单信息;和连接总线2110,用于连接上述电子设备中的各个模块部件。
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网络设备可以是一个分布式***中的一个节点,其中,该分布式***可以为区块链***,该区块链***可以是由该多个节点通过网络通信的形式连接形成的分布式***。其中,节点之间可以组成点对点网络,任意形式的计算设备,比如网络设备等电子设备都可以通过加入该点对点网络而成为该区块链***中的一个节点。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22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22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器2201执行时,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各种功能。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图22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结构框图。
需要说明的是,图22示出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2200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22所示,计算机***2200包括中央处理器2201(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2202(Read-Only Memory,ROM)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22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2203(Random Access Memory,RAM)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随机访问存储器2203中,还存储有***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中央处理器2201、在只读存储器2202以及随机访问存储器2203通过总线22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接口2205(Input /Output接口,即I/O接口)也连接至总线2204。
以下部件连接至输入/输出接口22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22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22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2208;以及包括诸如局域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2209。通信部分22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22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输入/输出接口2205。可拆卸介质22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22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2208。
特别地,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各个方法流程图中所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申请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22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22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器2201执行时,执行本申请的***中限定的各种功能。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各个方面的各种可选实现方式中提供的方法。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计算机程序:
S1,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使用第一路径传输业务数据时,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路径集合中确定第二路径;
S2,在所述第一路径的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路径的第二剩余带宽不满足预设带宽条件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
S3,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且所述第一路径的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路径的第二负载率满足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所述业务数据切换至所述第二路径上进行传输。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网络设备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盘或光盘等。
上述实施例中的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上述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或多台计算机设备(可为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客户端,可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他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使用第一路径传输业务数据时,按照预设周期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路径集合中确定第二路径,其中,在所述第二路径仍为所述第一路径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
在所述第一路径的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路径的第二剩余带宽不满足预设带宽条件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
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且所述第一路径的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路径的第二负载率满足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所述业务数据切换至所述第二路径上进行传输;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且切换频率大于预设的切换频率阈值的情况下,判断是否执行目标步骤,其中,所述目标步骤执行的概率为预设的概率,所述目标步骤是确定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是否满足所述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步骤;在判断出不执行所述目标步骤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所述切换频率是用于传输所述业务数据的路径被切换的频率;或者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且切换次数大于预设的切换次数阈值的情况下,判断是否执行所述目标步骤,其中,所述目标步骤执行的概率为预设的概率,所述目标步骤是确定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是否满足所述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步骤;在判断出不执行所述目标步骤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所述切换次数是用于传输所述业务数据的路径被切换的次数。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路径的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路径的第二剩余带宽不满足预设带宽条件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包括:
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与所述第二剩余带宽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带宽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带宽阈值是预设的值;或者
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与所述第二剩余带宽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带宽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其中,所述第二带宽阈值为所述第一剩余带宽与预设的第一比例的乘积。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且所述第一路径的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路径的第二负载率满足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所述业务数据切换至所述第二路径上进行传输,包括:
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与所述第二剩余带宽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一带宽阈值、且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满足所述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所述业务数据切换至所述第二路径上进行传输;或者
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与所述第二剩余带宽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二带宽阈值、且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满足所述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所述业务数据切换至所述第二路径上进行传输。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且所述第一路径的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路径的第二负载率满足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所述业务数据切换至所述第二路径上进行传输,包括:
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所述切换频率小于或等于预设的所述切换频率阈值、且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满足所述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所述业务数据切换至所述第二路径上进行传输;或者
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所述切换次数小于或等于预设的所述切换次数阈值、且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满足所述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所述业务数据切换至所述第二路径上进行传输,其中,所述切换次数是用于传输所述业务数据的路径被切换的次数。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且所述切换频率大于所述切换频率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或者
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且所述切换次数大于所述切换次数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且所述第一路径的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路径的第二负载率满足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所述业务数据切换至所述第二路径上进行传输,包括:
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是否满足所述预设负载率条件;
在确定出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满足所述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所述业务数据切换至所述第二路径上进行传输。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是否满足所述预设负载率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负载率是否大于所述第二负载率,其中,所述预设负载率条件是指所述第一负载率大于所述第二负载率;或者
判断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负载率阈值,其中,所述预设负载率条件是指所述第一负载率与所述第二负载率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一负载率阈值,所述第一负载率阈值是预设的值;或者
判断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二负载率阈值,其中,所述预设负载率条件是指所述第一负载率与所述第二负载率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二负载率阈值,所述第二负载率阈值为所述第一负载率与预设的第二比例的乘积。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且判断出所述第一负载率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负载率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或者
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且判断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之间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所述第一负载率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或者
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且判断出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之间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负载率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且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不满足所述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路径集合中确定第二路径,包括:
将所述路径集合中满足传输条件的路径确定为所述第二路径,其中,所述传输条件为所述路径的开销与所述第一路径的开销相同、且所述路径的传输延迟最小,或者,所述传输条件为所述路径的开销与所述第一路径的开销相同、且所述路径的总距离最短,或者,所述传输条件为所述路径的开销与所述第一路径的开销相同、且所述路径的带宽利用率最大。
11.一种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使用第一路径传输业务数据时,按照预设周期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路径集合中确定第二路径,其中,在所述第二路径仍为所述第一路径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
第一传输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路径的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路径的第二剩余带宽不满足预设带宽条件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
切换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且所述第一路径的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路径的第二负载率满足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所述业务数据切换至所述第二路径上进行传输;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且切换频率大于预设的切换频率阈值的情况下,判断是否执行目标步骤,其中,所述目标步骤执行的概率为预设的概率,所述目标步骤是确定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是否满足所述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步骤;在判断出不执行所述目标步骤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所述切换频率是用于传输所述业务数据的路径被切换的频率;或者在所述第一剩余带宽和所述第二剩余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条件、且切换次数大于预设的切换次数阈值的情况下,判断是否执行所述目标步骤,其中,所述目标步骤执行的概率为预设的概率,所述目标步骤是确定所述第一负载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率是否满足所述预设负载率条件的步骤;在判断出不执行所述目标步骤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所述第一路径传输所述业务数据,所述切换次数是用于传输所述业务数据的路径被切换的次数。
12.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13.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通过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CN202310959637.2A 2023-08-01 2023-08-01 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67083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59637.2A CN116708304B (zh) 2023-08-01 2023-08-01 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59637.2A CN116708304B (zh) 2023-08-01 2023-08-01 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08304A CN116708304A (zh) 2023-09-05
CN116708304B true CN116708304B (zh) 2023-11-14

Family

ID=87831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59637.2A Active CN116708304B (zh) 2023-08-01 2023-08-01 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083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41140B (zh) * 2023-10-10 2024-01-3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报文的传输方法、相关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6395A (zh) * 2016-11-28 2017-03-15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流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7547365A (zh) * 2017-08-29 2018-01-05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传输路径选择方法及装置
WO2018129993A1 (zh) * 2017-01-13 2018-07-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选路方法及装置
CN110545566A (zh) * 2019-09-11 2019-12-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切换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2260959A (zh) * 2020-09-02 2021-01-22 中电积至(海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云数据中心sdn网络负载均衡实现的方法
CN112929276A (zh) * 2021-01-25 2021-06-0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路径调整方法、装置及***
CN112995047A (zh) * 2019-12-16 2021-06-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流量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319559A (zh) * 2023-01-09 2023-06-23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庆阳供电公司 一种多路径跨域架构的动态流量调度***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7159A (zh) * 2010-11-26 2011-02-16 重庆金美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窄带网络带宽资源的管理方法
US9853882B2 (en) * 2014-07-23 2017-12-26 Cisco Technology, Inc. Dynamic path switchover decision override based on flow characteristics
CN106385363A (zh) * 2016-09-18 2017-02-08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sdn数据平面数据流备份方法及装置
CN115632986B (zh) * 2022-09-05 2024-05-14 鹏城实验室 一种路径负载均衡方法和***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6395A (zh) * 2016-11-28 2017-03-15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流调度方法及装置
WO2018129993A1 (zh) * 2017-01-13 2018-07-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选路方法及装置
CN107547365A (zh) * 2017-08-29 2018-01-05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传输路径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10545566A (zh) * 2019-09-11 2019-12-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切换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2995047A (zh) * 2019-12-16 2021-06-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流量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60959A (zh) * 2020-09-02 2021-01-22 中电积至(海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云数据中心sdn网络负载均衡实现的方法
CN112929276A (zh) * 2021-01-25 2021-06-0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路径调整方法、装置及***
CN116319559A (zh) * 2023-01-09 2023-06-23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庆阳供电公司 一种多路径跨域架构的动态流量调度***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DN 虚拟网络映射算法研究;谢德胜;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第2020年第12期);I139-2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08304A (zh) 2023-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90375B2 (en) Dynamic deployment of network applications having performance and reliability guarantees in large computing networks
CN111147287B (zh) 一种sdn场景下的网络仿真方法及***
US20130258847A1 (en) Congestion Control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in Split Architecture Networks
US2005019574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apacity analysis for On The Move adhoc wireless packet-switched networks
US10469805B2 (en) Load balancing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6708304B (zh) 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EP2871804A1 (en) A method for access points scheduling for backhaul aggregation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a device
WO2023039965A1 (zh) 流量疏导的云边计算网络计算资源均衡调度方法及***
CN116389365B (zh) 一种交换机数据处理方法及***
CN110855737B (zh) 一种一致性级别可控的自适应数据同步方法和***
CN109088822B (zh) 数据流量转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197526B2 (en) Determining feasibility of a network service using a ring analysis
CN111817959A (zh) 网络路径管理方法、装置、sdn控制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Tam et al. Intelligent massive traffic handling scheme in 5G bottleneck backhaul networks
US9621438B2 (en) 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CN114513467A (zh) 一种数据中心的网络流量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Tkachova et al. A load balancing algorithm for SDN
CN116032778B (zh) 云数据中心智能化监测应用任务部署方法、装置和***
CN107360473A (zh) 一种基于sdn的拥塞感知的流量调度的dash***
US12020017B2 (e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scheduling software upgrade of network devices
CN115277578B (zh) 一种业务编排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meshko et al. Tensor based load balancing under self-similar traffic properties with guaranteed QoS
US20230136635A1 (en) Selective form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unnels within a mesh topology
Pittalà et al. Leveraging Data Plane Programmability to enhance service orchestration at the edge: A focus on industrial security
Xu et al. Minimizing multi-controller deployment cost in 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9452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