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66945A - 天线装置、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天线装置、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66945A
CN116666945A CN202210151962.1A CN202210151962A CN116666945A CN 116666945 A CN116666945 A CN 116666945A CN 202210151962 A CN202210151962 A CN 202210151962A CN 116666945 A CN116666945 A CN 1166669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ing portion
antenna device
radiator
feeding
radi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5196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文思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5196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669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669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669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8Earthing means; Earth screens; Counterpoi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10Resona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2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operating wavebands
    • H01Q5/28Arrangements for establishing polarisation or beam width over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50Feeding or matching arrangements for broad-band or multi-band ope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天线装置、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天线装置包括辐射体,辐射体包括第一辐射部、第二辐射部、第一馈电点和第二馈电点,第一辐射部与第二辐射部相对设置并电连接,第一馈电点位于第一辐射部或第二辐射部,第一馈电点用于接收激励使第一辐射部形成第一分布电流、第二辐射部形成第二分布电流,第一分布电流的流向与第二分布电流的流向相反;第二馈电点位于第一辐射部或第二辐射部,第二馈电点用于接收激励使第一辐射部形成第三分布电流、第二辐射部形成第四分布电流,第三分布电流的流向与第四分布电流的流向相同。本申请提供的天线装置、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可实现共辐射体,使得辐射体的数量减少,有利于其小型化。

Description

天线装置、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线装置、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电子设备内部需要设置更多的天线以满足相应的通信功能。天线数量的增加对应辐射体数量的增加,多个辐射体需要占据较大的堆叠空间,不利于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因此,如何减少辐射体数量以节省堆叠空间成为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共辐射体的天线装置、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天线装置,包括:
辐射体,包括第一辐射部、第二辐射部、第一馈电点和第二馈电点,所述第一辐射部与所述第二辐射部相对设置且电连接;所述第一馈电点位于所述第一辐射部或所述第二辐射部,所述第一馈电点用于接收激励以使所述辐射体产生第一谐振模式;所述第一谐振模式在所述第一辐射部形成第一分布电流、在所述第二辐射部形成第二分布电流,所述第一分布电流的流向与所述第二分布电流的流向相反;所述第二馈电点位于所述第一辐射部或所述第二辐射部,所述第二馈电点用于接收激励以使所述辐射体产生第二谐振模式;所述第二谐振模式在所述第一辐射部形成第三分布电流、在所述第二辐射部形成第四分布电流,所述第三分布电流的流向与所述第四分布电流的流向相同。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和所述的天线装置,所述天线装置设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包括参考地,所述参考地形成所述天线装置的接地层。
再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组件和所述的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设于所述壳体组件内。
本申请提供的天线装置、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包括辐射体,由于辐射体的第一辐射部与第二辐射部相对设置且电连接,辐射体的第一馈电点的位置与第二馈电点的位置不同,第一馈电点能够接收激励以使辐射体产生第一谐振模式,第二馈电点能够接收激励以使辐射体产生第二谐振模式,因此可通过第一馈电点和第二馈电点同时接收激励,使辐射体具有两种谐振模式,第一谐振模式下第一辐射部上的电流与第二辐射部上的电流流向相反,第二谐振模式下第一辐射部上的电流与第二辐射部上的电流流向相同,两种谐振模式下电流的分布不同,从而有利于实现辐射体同时收发两个携带不同信息的电磁波信号,即实现两种天线共用同一辐射体,进而减少辐射体的数量,节省堆叠空间,便于天线装置、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的分解示意图,其中,电子设备包括壳体组件和电路板组件;
图3是图2所示电子设备中电路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和天线装置;
图4是图3所示电路板组件中天线装置的平面示意图,其中,天线装置包括辐射体和第一馈电组件和第二馈电组件;
图5是图4所示天线装置中第一馈电组件、第二馈电组件电连接辐射体的一种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天线装置中第一馈电组件、第二馈电组件电连接辐射体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7是图4所示天线装置中第一馈电组件、第二馈电组件电连接辐射体的再一种示意图;
图8是图4所示天线装置中第一馈电组件、第二馈电组件电连接辐射体的又一种示意图;
图9是图5所示天线装置的辐射体具有第一分布电流与第二分布电流的一种示意图;
图10是图5所示天线装置的辐射体具有第三分布电流与第四分布电流的一种示意图;
图11是图9所示天线装置的辐射体具有第一电场的示意图;
图12是图10所示天线装置的辐射体具有第二电场的示意图;
图13是图4所示天线装置的辐射体包括第一辐射部和第二辐射部的示意图;
图14是图13所示天线装置的辐射体还包括第三辐射部的示意图;
图15是图14所示天线装置中辐射体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16是图15所示天线装置的辐射体还包括第四辐射部的示意图;
图17是图16所示天线装置中辐射体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18是图16所示天线装置的辐射体还包括第五辐射部的示意图;
图19是图18所示天线装置中辐射体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20是图14所示天线装置还包括介质基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21是图20所示天线装置在第一谐振模式的电流流向示意图;
图22是图20所示天线装置在第二谐振模式的电流流向示意图;
图23是图20所示天线装置的第一馈电组件靠近中心设置,第二馈电组件靠近边缘设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24是图23所示天线装置沿A-A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25是图23所示天线装置还包括接地层、接地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26是图25所示天线装置沿B-B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27是图3所示电路板组件的参考地作为天线装置的接地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本申请提供的天线装置的回波损耗曲线与隔离度曲线的示意图;
图29是本申请提供的天线装置的辐射效率的示意图;
图30是本申请提供的天线装置在第一谐振模式下的电场分布示意图;
图31是本申请提供的天线装置在第二谐振模式下的电场分布示意图;
图32是本申请提供的天线装置在第一谐振模式下第一辐射部的电流分布示意图;
图33是本申请提供的天线装置在第二谐振模式下第一辐射部的电流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个或多个零部件的组件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一个或多个零部件,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但所示例的产品固有的一个或多个零部件,或者基于所说明的功能其应具有的一个或多个零部件。
如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1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手表、手环、眼镜、音箱、冰箱、路由器、客户前置设备、无人机、机器人等具有通信功能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手机为例。以下实施例为便于描述建立如图1所示的坐标系,其中,X轴方向可以理解为电子设备100的长度方向,Y轴方向可以理解为电子设备100的宽度方向,Z轴方向可以理解为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箭头所指方向为正向。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100包括但不限于长方体或近似长方体的电子设备。
请参照图1和图2,电子设备100包括壳体组件2和设于壳体组件2内的电路板组件1。本申请实施例中,壳体组件2包括显示屏21、中框22和后盖23。显示屏21与后盖23相对设置,中框22连接于显示屏21与后盖23之间。显示屏21、中框22和后盖23之间形成收容空间24。电路板组件1收容于收容空间24内。一实施例中,电路板组件1装设于电子设备100内时,电路板组件1的长度方向即电子设备100的长度方向,电路板组件1的宽度方向即电子设备100的宽度方向,电路板组件1的厚度方向即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案基于上述的电路板组件1的结构及电路板组件1在电子设备100内的装设方式。显然,本申请提供的电路板组件1的结构及电路板组件1在电子设备100内的装设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结构和方式。
请参照图2和图3,电路板组件1包括电路板20和设于电路板20上的天线装置10。电路板组件1设于电子设备100内时,天线装置10可朝向显示屏21,或者中框22,或者后盖23。本申请实施例以天线装置10朝向显示屏21为例。一实施例中,电路板20的长度方向、天线装置10的长度方向与电路板组件1的长度方向一致;电路板20的宽度方向、天线装置10的宽度方向与电路板组件1的宽度方向一致;电路板20的厚度方向、天线装置10的厚度方向与电路板组件1的厚度方向一致。换言之,电路板20的长度方向、天线装置10的长度方向皆为X轴方向;电路板20的宽度方向、天线装置10的宽度方向皆为Y轴方向;电路板20的厚度方向、天线装置10的厚度方向皆为Z轴方向。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案基于上述所述的电路板20的结构、天线装置10的结构和天线装置10在电路板20上的设置方式。显然,本申请提供的电路板20的结构、天线装置10的结构和天线装置10在电路板20上的设置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结构和方式。
电路板20可以是电子设备100的主电路板,也可以是电子设备100的其他副电路板。以电路板20的层数划分时电路板20可以是单面电路板、双面电路板或多层电路板等,以电路板20的特性划分时,电路板20可以是硬质电路板、柔性电路板、软硬结合板等。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s,PCB)为例。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电路板20还可以是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电路板20的形状可以是圆形、三角形、矩形、方形及其他多边形等中的一种。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上述建立的坐标系以矩形电路板20为例。电路板20包括参考地201。当然,电路板20还可以包括焊盘、导电过孔、非导电过孔、安装孔、导线、元器件、接插件、电气边界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参考地201可以是参考电位为零的导电部件、接外壳的导电部件或接参考电位为零的导电部件,其可以是电路板20表层的特定部件、电路板20内层的特定部件,也可以是电路板20的整层部件。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考地201以位于表层的整层金属为例。其中,参考地201的材料可以是铜、铝等。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参考地201也可以是网格或者其他图案化的金属等。
请参照图4和图5,天线装置10包括辐射体101、第一馈电组件102及第二馈电组件103。辐射体101的材质可以是金属、合金、导电复合材质等。例如:辐射体101的材质可以包括银、铜、铝等中的一种或多种。辐射体101包括第一辐射部110、第二辐射部112、第一馈电点113和第二馈电点114。第一辐射部110与第二辐射部112相对设置且电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辐射部110与第二辐射部112相对的方向以天线装置10的厚度方向为例,即附图中的Z轴方向。可以理解的,第一辐射部110与第二辐射部112在沿Z轴方向上相间隔。“电连接”可以用于表示直接电连接、间接电连接或电耦合,后续不再赘述。第一馈电点113即辐射体101上的第一位置点。第二馈电点114即辐射体101上的第二位置点。第一馈电点113位于第一辐射部110或第二辐射部112。第二馈电点114位于第一辐射部110或第二辐射部112。第一馈电点113在辐射体101上位置与第二馈电点114在辐射体101上位置不同。可选的,请参照图5至图8,第一馈电点113与第二馈电点114可分别位于第一辐射部110和第二辐射部112;或者,第一馈电点113与第二馈电点114皆位于第一辐射部110,但位置不同;又或者,第一馈电点113与第二馈电点114皆位于第二辐射部112,但位置不同。第一馈电点113用于接收激励以使辐射体101产生第一谐振模式;第一谐振模式在第一辐射部110形成第一分布电流、在第二辐射部112形成第二分布电流,第一分布电流的流向与第二分布电流的流向相反。第二馈电点114用于接收激励以使辐射体101产生第二谐振模式;第二谐振模式在第一辐射部110形成第三分布电流、在第二辐射部112形成第四分布电流,第三分布电流的流向与第四分布电流的流向相同。具体的,第一馈电组件102电连接第一馈电点113。第一馈电组件102与第一馈电点113的电连接方式可以是直接电连接;或者间接电连接;或者耦合。第一馈电组件102用于产生激励信号以从第一馈电点113处激励辐射体101产生第一谐振模式。换言之,辐射体101在第一馈电组件102的激励下可以形成第一电磁场(包括第一电场和第一磁场)以收发第一电磁波信号。第一电磁波信号可以是2G移动通信信号、3G移动通信信号、4G移动通信信号、5G移动通信信号、WiFi通信信号、GPS通信信号等中的一种。第二馈电组件103电连接第二馈电点114。第二馈电组件103与第二馈电点114的电连接方式可以是直接电连接;或者间接电连接;或者耦合。第二馈电组件103用于产生激励信号以从第二馈电点114处激励辐射体101产生第二谐振模式。换言之,辐射体101在第二馈电组件103的激励下可以形成第二电磁场(包括第二电场和第二磁场)以收发第二电磁波信号。第二电磁波信号可以是2G移动通信信号、3G移动通信信号、4G移动通信信号、5G移动通信信号、WiFi通信信号、GPS通信信号等中的一种。
在一种应用场景中,通过使第一谐振模式对应的谐振频率与第二谐振模式对应的谐振频率不同,可实现辐射体101在第一馈电组件102的作用下所收发的第一电磁波信号的频段与辐射体101在第二馈电组件103的作用下所收发的第二电磁波信号的频段不同。此时,天线装置10可以实现不同频段的两个天线共用同一辐射体101。在另一种应用场景中,第一谐振模式与第二谐振模式不同,可实现辐射体101在第一馈电组件102的作用下所收发的第一电磁波信号的种类与辐射体101在第二馈电组件103的作用下所收发的第二电磁波信号的种类不同。例如:第一电磁波信号为蜂窝信号,第二电磁波信号为WiFi信号、GPS信号中的一种;或者,第一电磁波信号WiFi信号、GPS信号中的一种,第二电磁波信号为蜂窝信号。
请参照图9和图10,第一谐振模式在第一辐射部110形成第一分布电流I1、在第二辐射部112形成第二分布电流I2。第二谐振模式在第一辐射部110形成第三分布电流I3、在第二辐射部112形成第四分布电流I4。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第一分布电流I1可以理解为第一馈电组件102激励辐射体101以在第一辐射部110产生的主电流。第二分布电流I2可以理解为第一馈电组件102激励辐射体101以在第二辐射部112产生的主电流。第三分布电流I3可以理解为第二馈电组件103激励辐射体101以在第一辐射部110产生的主电流。第四分布电流I4可以理解为第二馈电组件103激励辐射体101以在第二辐射部112产生的主电流。可以理解的,第一辐射部110与第二辐射部112上还可以有其他流向的分散电流。本申请中,第一馈电组件102与第二馈电组件103可同时激励辐射体101,此时第一辐射部110具有第一分布电流I1和第三分布电流I3,第二辐射部112具有第二分布电流I2和第四分布电流I4,辐射体101可同时收发第一电磁波信号和第二电磁波信号。第一分布电流I1的流向与第二分布电流I2的流向相反。第三分布电流I3的流向与第四分布电流I4的流向相同。可以理解的,第一馈电组件102在辐射体101上激励的电流的分布与第二馈电组件103在辐射体101上激励的电流的分布不同,即辐射体101在第一馈电组件102的激励下所产生的第一电磁场与在第二馈电组件103的激励下所产生的第二电磁场不同。其中,第三分布电流I3与第一分布电流I1、第二分布电流I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四分布电流I4与第一分布电流I1、第二分布电流I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第三分布电流I3与第一分布电流I1、第二分布电流I2不同,第四分布电流I4与第一分布电流I1、第二分布电流I2不同为例。
请参照图11和图12,辐射体101的第一辐射部110与第二辐射部112相对设置且电连接,第一谐振模式下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一分布电流I1的流向与第二辐射部112的第二分布电流I2的流向相反,辐射体101从第一馈电点113处接收的激励下形成的第一电场主要集中于第一辐射部110与第二辐射部112之间。第二谐振模式下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三分布电流I3的流向与第二辐射部112的第四分布电流I4的流向相同,辐射体101从第二馈电点114处接收的激励下形成的第二电场分散于第一辐射部110的背离第二辐射部112的一侧和第二辐射部112背离第一辐射部110的一侧。
本申请提供的天线装置10、电路板组件1及电子设备100包括辐射体101、由于辐射体101的第一辐射部110与第二辐射部112相对设置且电连接,辐射体101的第一馈电点113的位置与第二馈电点114的位置不同,第一馈电点113能够接收激励以使辐射体101产生第一谐振模式,第二馈电点114能够接收激励以使辐射体101产生第二谐振模式,因此可通过第一馈电点113和第二馈电点114同时接收激励,使辐射体101具有两种谐振模式,第一谐振模式下第一辐射部110上的电流与第二辐射部112上的电流流向相反,第二谐振模式下第一辐射部110上的电流与第二辐射部112上的电流流向相同,两种谐振模式下电流的分布不同,从而有利于实现辐射体101同时收发两个携带不同信息的电磁波信号,即实现两种天线共用同一辐射体,进而减少辐射体101的数量,节省堆叠空间,便于天线装置10、电路板组件1及电子设备100的小型化。
其中,如图13所示,第一辐射部110可以为辐射柱、辐射条、辐射片等。第二辐射部112可以辐射柱、辐射条、辐射片等。第一辐射部110的材质可以是金属、合金、复合导电材质等。第二辐射部112的材质可以是金属、合金、复合导电材质等。一实施例中,第一辐射部110为辐射片,第二辐射部112为辐射片。换言之,第一辐射部110、第二辐射部112的厚度较薄。第一辐射部110与第二辐射部112的材质皆为金属,例如:铜、银、铁等中的一种。第一辐射部110的形状可以为L形、V形、三角形、矩形、方形及其他多边形等。第二辐射部112的形状可以为L形、V形、三角形、矩形、方形及其他多边形等。以下实施例中,第一辐射部110的形状、第二辐射部112的形状皆以矩形为例。矩形辐射片具有较大的面积,有利于增大第二电磁场,且第二电磁场从第一辐射部110背离第二辐射部112的一侧覆盖至第二辐射部112背离第一辐射部110的一侧,覆盖范围较大,可使得第二谐振模式下辐射体101的全向性较好。本实施例中,在第二馈电组件103的激励下辐射体101产生的第二谐振模式可以理解为贴片谐振模式,适用于中频、中高频、近距离的第二电磁波信号的收发。可以理解的,第一辐射部110包括首尾依次相连的第一边缘110a、第二边缘110b、第三边缘110c和第四边缘110d。第一边缘110a与第三边缘110c沿第一辐射部110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第二边缘110b与第四边缘110d沿第一辐射部110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第二辐射部112包括首尾依次相连的第五边缘112a、第六边缘112b、第七边缘112c和第八边缘112d。第五边缘112a与第七边缘112c沿第二辐射部112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第六边缘112b与第八边缘112d沿第二辐射部112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其中,第一辐射部110的长度方向、第二辐射部112的长度方向相同,即辐射体101的长度方向,其可参照附图中的X轴方向;第一辐射部110的宽度方向、第二辐射部112的宽度方向相同,即辐射体101的宽度方向,其可参照附图中的Y轴方向。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辐射体101的长度方向定义为天线装置10的长度方向,辐射体101的宽度方向定义为天线装置10的宽度方向。
可选的,请参照图14和图15,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一端1101与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二端1102相对设置。第二辐射部112的第一端1120与第二辐射部112的第二端1121相对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一端1101与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二端1102沿辐射体101的宽度方向(即附图中的Y轴方向)相对设置,第二辐射部112的第一端1120与第二辐射部112的第二端1121沿辐射体101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一端1101与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二端1102可沿辐射体101的长度方向(即附图中的X轴方向)相对设置,第二辐射部112的第一端1120与第二辐射部112的第二端1121沿辐射体101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其中,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一端1101可以理解为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一边缘110a或靠近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一边缘110a的部分辐射区域,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二端1102可以理解为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三边缘110c或靠近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三边缘110c的部分辐射区域。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一端1101与第二辐射部112的第一端1120电连接。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一端1101与第二辐射部112的第一端1120之间的电连接方式可以是直接电连接也可以是间接电连接。可选的,当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一端1101与第二辐射部112的第一端1120间接电连接时,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一端1101与第二辐射部112的第一端1120之间可以通过导电柱、导电片、导电条、导电过孔等进行连接。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二端1102与第二辐射部112的第二端1121相对设置。一实施例中,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二端1102与第二辐射部112的第二端1121之间形成开口111。本实施例中,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二端1102与第二辐射部112的第二端1121之间形成开口111,第一谐振模式下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一分布电流I1的流向与第二辐射部112的第二分布电流I2的流向相反,第一电磁场集中于第一辐射部110与第二辐射部112之间,开口111处形成辐射口径,适用于低频、中频,远距离传输的第一电磁波信号的收发,且可以实现较好的全向性,提升辐射体101接收不同角度的第一电磁波信号的能力。
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4和图15,辐射体101还包括第三辐射部117。第三辐射部117连接于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一端1101与第二辐射部112的第一端1120之间。其中,第三辐射部117可以为辐射柱、辐射条、辐射片等。第三辐射部117的材质可以是金属、合金、复合导电材质等。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辐射部117为金属片。第三辐射部117连接于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一端1101与第二辐射部112的第一端1120之间,并使得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一端1101与第二辐射部112的第一端1120之间封闭。本实施例中,第三辐射部117连接于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一端1101与第二辐射部112的第一端1120之间,而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二端1102与第二辐射部112的第二端1121之间形成开口111,第三辐射部117与开口111相对设置,在第三辐射部117与开口111的尺寸相同或相近时,有利于使第一辐射部110与第二辐射部112相平行,以便于天线装置10的加工、制备以及一体成型辐射体101。
另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6和图17,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三端1103连接于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一端1101与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二端1102之间。第二辐射部112的第三端1123连接于第二辐射部112的第一端1120与第二辐射部112的第二端1121之间。其中,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三端1103可以理解为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二边缘110b或靠近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二边缘110b的部分区域。第二辐射部112的第三端1123可以理解为第二辐射部112的第六边缘112b或靠近第二辐射部112的第六边缘112b的部分区域。辐射体101还包括第四辐射部118。第四辐射部118连接于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三端1103与第二辐射部112的第三端1123之间。第四辐射部118可以为辐射柱、辐射条、辐射片等。第四辐射部118的材质可以是金属、合金、复合导电材质等。本申请实施例中,第四辐射部118为金属片。第四辐射部118连接于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三端1103与第二辐射部112的第三端1123之间,并使得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三端1103与第二辐射部112的第三端1123之间封闭。本实施例在第一谐振模式时,第一电磁波信号的传输方式与上述实施例大致相同,适用于低频、中频,远距离传输的第一电磁波信号的收发,然而相较于上述实施例第一辐射部110与第二辐射部112之间的开口111区域减少,封闭区域增加,有利于提高天线装置10的品质因数,减小回波损耗。
再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8和图19,第一辐射部110的第四端1104连接于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一端1101与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二端1102之间并与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三端1103相对设置。第二辐射部112的第四端1124连接于第二辐射部112的第一端1120与第二辐射部112的第二端1121之间并与第一辐射部110的第四端1104相对设置。其中,第一辐射部110的第四端1104可以理解为第一辐射部110的第四边缘110d或靠近第一辐射部110的第四边缘110d的部分区域。第二辐射部112的第三端1123可以理解为第二辐射部112的第八边缘112d或靠近第二辐射部112的第八边缘112d的部分区域。辐射体101还包括第五辐射部115。第五辐射部115连接于第一辐射部110的第四端1104与第二辐射部112的第四端1124之间。第五辐射部115可以为辐射柱、辐射条、辐射片等。第五辐射部115的材质可以是金属、合金、复合导电材质等。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五辐射部115为金属片。第五辐射部115连接于第一辐射部110的第四端1104与第二辐射部112的第四端1124之间,并使得第一辐射部110的第四端1104与第二辐射部112的第四端1124之间封闭。本实施例在第一谐振模式时,第一电磁波信号的传输方式与上述两种实施例大致相同,同样适用于低频、中频,远距离传输的第一电磁波信号的收发,然而相较于上述两种实施例第一辐射部110与第二辐射部112之间的开口111区域进一步地减少,封闭区域进一步地增加,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天线装置10的品质因数,减小回波损耗。
进一步地,如图20所示,天线装置10还包括介质基板104,第一辐射部110和第二辐射部112分别承载于介质基板104的相对两侧。换言之,第一辐射部110、介质基板104及第二辐射部112依次层叠设置。可选的,第一辐射部110为辐射贴片、第二辐射部112为辐射贴片,第一辐射部110与第二辐射部112分别贴设于介质基板104的相对两侧。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辐射部110与第二辐射部112可分别粘接于介质基板104的相对两侧。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辐射部110与第二辐射部112可直接成型于介质基板104的相对两侧。例如:可采用印刷、涂布、刻蚀等工艺使第一辐射部110与第二辐射部112成型于介质基板104的表面。通过设置介质基板104可用于支撑第一辐射部110与第二辐射部112以及实现第一辐射部110与第二辐射部112的电绝缘。
上述多种实施例所提供的辐射体101的结构,以及辐射体101在第一馈电组件102激励下产生的第一谐振模式和在第二馈电组件103激励下产生的第二谐振模式使得本申请提供的天线装置10能够实现频段差距较大的两种天线的共辐射体101,同时还可以提高天线装置10的品质因数,减小回波损耗。在一种应用场景中,辐射体101在第一馈电组件102的作用下可以收发N78(3.4GHz~3.5GHz)频段的电磁波信号,辐射体101在第二馈电组件103的作用下可以收发WIFI 5G(5.1GHz~5.4GHz)频段的电磁波信号。
可选的,第一谐振模式包括零阶谐振模式。零阶谐振模式是一种基于复合左右手材料的天线设计技术。零阶谐振模式时辐射体101的谐振波数为零,波长为无限大,电流在第一辐射部110与第二辐射部112之间均匀分布。零阶谐振模式下辐射体101的谐振频率与辐射体101的长度无关,仅与辐射体101的宽度和厚度相关。此时可通过缩短辐射体101的长度(即第一辐射部110的长度和第二辐射部112的长度)实现天线装置10的小型化。
如图21所示,第一分布电流I1的流向沿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一端1101指向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二端1102的方向,第二分布电流I2的流向沿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二端1102指向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一端1101的方向;或者,第一分布电流I1的流向沿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二端1102指向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一端1101的方向,第二分布电流I2的流向沿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一端1101指向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二端1102的方向。基于上述实施例中示意的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一端1101与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二端1102的相对方向,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分布电流I1的流向沿Y轴正向,第二分布电流I2沿Y轴反向;或者,第一分布电流I1的流向沿Y轴反向,第二分布电流I2沿Y轴正向。其中,第一分布电流I1的流向、第二分布电流I2的流向沿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一端1101与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二端1102相对的方向,有利于在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一端1101、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二端1102、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二端1102与第二辐射部112的第二端1121之间的开口111、第二辐射部112的第二端1121、第二辐射部112的第一端1120上形成回路电流,使第一电磁场集中于第一辐射部110与第二辐射部112之间。
请参照图21和图22,第三分布电流I3的流向与第一分布电流I1的流向相交,第四分布电流I4的流向与第二分布电流I2的流向相交。可选的,第三分布电流I3的流向与第一分布电流I1的流向之间的角度可以为30°~90°。第四分布电流I4的流向与第二分布电流I2的流向之间的角度可以为30°~90°。一实施方式中,第三分布电流I3的流向与第一分布电流I1的流向正交,第四分布电流I4的流向与第二分布电流I2的流向正交。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分布电流I3的流向、第四分布电流I4的流向可皆沿X轴正向;或者,第三分布电流I3的流向、第四分布电流I4的流向可皆沿X轴反向。第三分布电流I3的流向与第一分布电流I1的流向正交,可降低第三分布电流I3与第一分布电流I1的干扰,第四分布电流I4的流向与第二分布电流I2的流向正交,可降低第四分布电流I4与第二分布电流I2的干扰,从而使得两个天线共用同一辐射体101时具有较高的隔离度。
请参照图23和图24,第一馈电点113位于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一端1101的中分线或者第二辐射部112的第一端1120的中分线。换言之,第一馈电点113位于第一辐射部110的目标中点或者第二辐射部112的目标中点,第一辐射部110的目标中点为第一辐射部110沿X轴方向的中点中的一个,第二辐射部112的目标中点为第二辐射部112沿X轴方向的中点中的一个。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馈电点113位于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一端1101的中分线可以是第一馈电点113位于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一端1101的中分线,也可以允许存在少量的偏差。一实施例中,第一馈电点113与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一端1101的中分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零,且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第一馈电点113位于第二辐射部112的第一端1120的中分线,可以是第一馈电点113与第二辐射部112的第一端1120的中分线重合,也可以允许存在少量的偏差,即第一馈电点113与第二辐射部112的第一端1120的中分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零,且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其中,第一预设值可以是1mm~5mm。以下实施例中以第一馈电点113位于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一端1101的中分线为例。
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3和图24,第一馈电点113位于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一端1101的中分线上,其中,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一端1101的中分线可参照附图23中的线段MN。可以理解的,第一馈电点113位于或靠近第一辐射部110沿X轴方向的中点。
当第一馈电点113位于第一辐射部110时,第一馈电点113与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一端1101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馈电点113与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二端1102之间的距离。其中,当第一馈电点113与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一端1101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馈电点113与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二端1102之间的距离时,第一馈电点113位于第一辐射部110的几何中心点。当第一馈电点113与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一端1101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馈电点113与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二端1102之间的距离时,第一馈电点113靠近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一端1101,并远离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二端1102。当第一馈电点113位于第二辐射部112时,第一馈电点113与第二辐射部112的第一端1120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馈电点113与第二辐射部112的第二端1121之间的距离。其中,当第一馈电点113与第二辐射部112的第一端1120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馈电点113与第二辐射部112的第二端1121之间的距离时,第一馈电点113位于第二辐射部112的几何中心点。当第一馈电点113与第二辐射部112的第一端1120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馈电点113与第二辐射部112的第二端1121之间的距离时,第一馈电点113靠近第二辐射部112的第一端1120,并远离第二辐射部112的第二端1121。本实施例可使得辐射体101具有较好的阻抗匹配,提升辐射体101在第一谐振模式下的辐射效率。
第二馈电点114位于第一辐射部110的目标边缘或者位于第二辐射部112的目标边缘,目标边缘为连接第一端与第二端的边缘端。具体的,第一辐射部110的目标边缘为第一辐射部110连接于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一端1101与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二端1102之间的边缘,第二辐射部112的目标边缘为第二辐射部112连接于第二辐射部112的第一端1120与第二辐射部112的第二端1121(参照图21)之间的边缘。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辐射部110连接于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一端1101与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二端1102之间的边缘即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二边缘110b或第一辐射部110的第四边缘110d。第二辐射部112连接于第二辐射部112的第一端1120与第二辐射部112的第二端1121之间的边缘即第二辐射部112的第六边缘112b或第二辐射部112的第八边缘112d。第二馈电点114位于第一辐射部110的目标边缘可以是第二馈电点114与第一辐射部110的目标边缘重合,也可以允许存在少量的偏差,即第二馈电点114与第一辐射部110的目标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零,且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第二馈电点114位于第二辐射部112的目标边缘可以是第二馈电点114与第二辐射部112的目标边缘重合,也可以允许存在少量的偏差,即第二馈电点114与第二辐射部112的目标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零,且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其中,第二预设值可以是1mm~5mm。以下实施例中以第二馈电点114位于第二辐射部112的目标边缘为例。
一实施例中,第二馈电点114位于第二辐射部112上,在沿第二辐射部112的第三端1123指向第二辐射部112的第四端1124的方向上第二辐射部11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目标边缘和第二目标边缘。其中,第二辐射部112的第三端1123指向第二辐射部112的第四端1124的方向可以理解为第二辐射部112的第六边缘112b与第二辐射部112的第八边缘112d相对的方向,即附图中的X轴方向。本实施例中,第二辐射部112的第六边缘112b与第二辐射部112的第八边缘112d分别形成第一目标边缘和第二目标边缘。第一目标边缘形成第二辐射部112的目标边缘,或者,第二目标边缘形成第二辐射部112的目标边缘。换言之,第二馈电点114与第二辐射部112的第六边缘112b(即第二辐射部112的第三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预设值,或者,第二馈电点114与第二辐射部112的第八边缘112d(即第二辐射部112的第四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预设值。可以理解的,第二馈电点114靠近第二辐射部112沿X轴方向的边缘,本实施例中第二馈电点114可以靠近第二辐射部112的第六边缘112b;或者,第二馈电点114靠近第二辐射部112的第八边缘112d。可选的,第二馈电点114的边缘位于第二辐射部112的第六边缘112b,或者,第二馈电点114的边缘位于第二辐射部112的第八边缘112d,又或者,第二馈电点114的边缘与第二辐射部112的第六边缘112b之间的距离大于零且小于5mm,再或者,第二馈电点114的边缘与第二辐射部112的第八边缘112d之间的距离大于零且小于5mm。
由于激励电流在馈电点的两侧镜像对称,因此通过使第一馈电点113靠近第一辐射部110沿X轴方向的中点,可使得第一分布电流I1、第二分布电流I2分别沿Y轴正向和Y轴反向,使第二馈电点114靠近第二辐射部112的第六边缘112b或第八边缘112d,有利于使第三分布电流I3、第四分布电流I4沿X轴方向,即有利于形成电流呈正交的第一谐振模式和第二谐振模式。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分布电流I1、第二分布电流I2可以分别沿X轴正向和沿X轴反向,第三分布电流I3、第四分布电流I4可以沿Y轴方向。
如图24所示,第一馈电组件102包括第一馈电件121和第一信号源120。第二馈电组件103包括第二馈电件131和第二信号源130。第一馈电件121可以包括微带线、同轴线、金属探针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馈电件131可以包括微带线、同轴线、导电弹片、金属探针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一信号源120可以包括信号接收器、信号发射器、电路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等,第一信号源120具有第一接收通道和第一发射通道。第二信号源130可以包括信号接收器、信号发射器、电路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等,第二信号源130具有第二接收通道和第二发射通道。第一信号源120与第二信号源130可集成于一个射频芯片内也可相互独立设置。
第一馈电件121设于第一辐射部110朝向第二辐射部112的一侧,第一馈电件121的一端贯穿第二辐射部112并电连接第一馈电点113,第一馈电件121的另一端电连接第一信号源120。一实施例中,第一馈电点113位于第一辐射部110朝向第二辐射部112的一侧,第二辐射部112设有通孔1125,第一馈电件121的一端经第二辐射部112背离第一辐射部110的一侧伸入于通孔1125内,并经第二辐射部112朝向第一辐射部110的一侧伸出以抵接于第一馈电点113。第一馈电件121的另一端与第一信号源120之间可以通过导电线电连接。第二馈电件131设于第二辐射部112背离第一辐射部110的一侧,第二馈电件131的一端电连接第二馈电点114,第二馈电件131另一端电连接第二信号源130。一实施例中,第二馈电点114位于第二辐射部112背离第一辐射部110的一侧,第二馈电件131设于第二辐射部112背离第一辐射部110的一侧,第二馈电件131的一端抵接于第二馈电点114,第二馈电件131的另一端与第二信号源130之间可以通过导电线电连接。
由于第一辐射部110与第二辐射部112相对设置,将第一馈电件121设于第一辐射部110朝向第二辐射部112的一侧,将第二馈电件131设于第二辐射部112背离第一辐射部110的一侧,即第一馈电件121与第二馈电件131设于第一辐射部110的同一侧,有利于减少天线装置10厚度方向的尺寸。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25和图26,天线装置10还包括接地层105和至少一个接地件106。本申请对于接地件106的数量不做具体的限定。接地件106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及更多等。第一辐射部110、第二辐射部112及接地层105依次排列。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辐射部110、第二辐射部112及接地层105沿Z轴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第一馈电件121的另一端可贯穿接地层105后与第一信号源120电连接,也可从第二辐射部112与接地层105之间伸出与第一信号源120电连接。第二馈电件131的另一端可贯穿接地层105后与第二信号源130电连接,也可从第二辐射部112与接地层105之间伸出与第二信号源130电连接。第二辐射部112背离第一辐射部110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接地点116。本申请对于接地点116的数量不做具体的限定。接地点116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及更多等。接地点116的数量与接地件106的数量相同。接地件106设于第二辐射部112与接地层105之间,且接地件106的一端电连接接地点116,接地件106的另一端电连接接地层105。通过将接地件106设于第二辐射部112与接地层105之间,使得接地件106、第一馈电件121及第二馈电件131皆位于第一辐射部110的同一侧,可减少天线装置10厚度方向的尺寸,提高天线装置10的紧凑性。
其中,接地点116在第一辐射部110的所在面的正投影靠近第一馈电点113,并远离第二馈电点114在第一辐射部110的所在面的正投影。一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接地点116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接地点和第二接地点。第一接地点与第二接地点位于通孔1125的两侧。至少一个接地件106包括第一接地件和第二接地件。第一接地件、第二接地件可以为接地柱、接地环等。第一接地件电连接于第一接地点与接地层105之间,第二接地件电连接于第二接地点与接地层105之间。第一接地件与第一馈电件121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接地件与第二馈电件131之间的距离。第二接地件与第一馈电件121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接地件与第二馈电件131之间的距离。另一实施方式中,接地点116的数量为一个,接地点116环绕通孔1125一周,接地件106的数量为一个,接地件106环绕于第一馈电件121的外周侧,接地件106的一端电连接接地点116,接地件106的另一端电连接接地层105。接地件106与第一馈电件121之间的距离小于接地件106与第二馈电件131之间的距离。本实施方式中接地件106环绕于第一馈电件121的外周侧有利于将接地件106与第一馈电件121一体化,简化天线装置10的加工。
本实施例设置接地层105和接地件106,使接地件106电连接于第二辐射部112与接地层105之间,由于第一馈电件121的一端贯穿第二辐射部112并电连接第一馈电点113,因此在第一谐振模式时,第二辐射部112可以看作地,此时便可以通过第一馈电组件102激励辐射体101以在第一辐射部110与第二辐射部112上分别形成流向相反的第一分布电流I1和第二分布电流I2。由于第二馈电件131沿目标方向靠近第二辐射部112的边缘,因此在第二谐振模式时,辐射体101的厚度可以忽略,辐射体101、接地件106及第二馈电件131形成类似倒F型的天线,此时便可以通过第二馈电组件103激励辐射体101以产生倒F型的第二谐振模式,并在第一辐射部110和第二辐射部112上形成流向相同的第三分布电流I3和第四分布电流I4。
可选的,如图27所示,电路板20的参考地201形成天线装置10的接地层105。通过使电路板20的参考地201形成天线装置10的接地层105,可减少电路板组件1的零部件,使得电路板组件1的整体厚度较小,有利于实现电路板组件1的轻薄化。
如图28所示,图中曲线1为第一谐振模式下辐射体101的反射系数曲线,根据曲线1可以得到此时天线装置10能够收发N78频段的电磁波信号。图中曲线2为第二谐振模式下辐射体101的反射系数曲线,根据曲线2可以得到此时天线装置10能够收发WIFI 5G频段的电磁波信号。图中曲线3为第一谐振模式与第二谐振模式的隔离度曲线,根据曲线3可以得到第一谐振模式与第二谐振模式的隔离度小于-12dB,两种模式下的隔离度较好。如图29所示,图中曲线4为第一谐振模式下辐射体101的辐射效率曲线,根据曲线4可以得到N78频段时辐射体101的总辐射效率大于-10dB,辐射效率较好。图中曲线5为第二谐振模式下辐射体101的辐射效率曲线,根据曲线5可以得到WIFI 5G频段时辐射体101的总辐射效率大于-3dB,辐射效率较好。
请参照图30和图31,图30为本申请提供的天线装置10在第一谐振模式下的电场分布示意图,图31为本申请提供的天线装置10在第二谐振模式下的电场分布示意图,结合图30和图31可以看出天线装置10在第一谐振模式(3.6GHz)时的电场集中于第一辐射部110与第二辐射部112之间,在第二谐振模式(5.3GHz)时的电场集中于第二辐射部112与接地层105之间,两种模式下电场分布不同。请参照图32和图33,图32为本申请提供的天线装置10在第一谐振模式下第一辐射部110的电流分布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一分布电流I1沿Y轴方向,图33为本申请提供的天线装置10在第二谐振模式下第一辐射部110的电流分布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辐射部110的第三分布电流I3沿X轴方向,第一分布电流I1与第三分布电流I3正交,两种模式下天线装置10的隔离度较好。
上述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提及的特征,只要在本申请的范围内是有意义的,均可以任意相互组合。针对天线装置10所说明的优点和特征以相应的方式适用于电路板组件1及电子设备100。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辐射体,包括第一辐射部、第二辐射部、第一馈电点和第二馈电点,所述第一辐射部与所述第二辐射部相对设置且电连接;所述第一馈电点位于所述第一辐射部或所述第二辐射部,所述第一馈电点用于接收激励以使所述辐射体产生第一谐振模式;所述第一谐振模式在所述第一辐射部形成第一分布电流、在所述第二辐射部形成第二分布电流,所述第一分布电流的流向与所述第二分布电流的流向相反;所述第二馈电点位于所述第一辐射部或所述第二辐射部,所述第二馈电点用于接收激励以使所述辐射体产生第二谐振模式;所述第二谐振模式在所述第一辐射部形成第三分布电流、在所述第二辐射部形成第四分布电流,所述第三分布电流的流向与所述第四分布电流的流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辐射部的第一端与第一辐射部的第二端相对设置,第二辐射部的第一端与第二辐射部的第二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辐射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辐射部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辐射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辐射部的第二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馈电点位于所述第一辐射部的第一端的中分线或者所述第二辐射部的第一端的中分线,所述第二馈电点位于所述第一辐射部的目标边缘或者位于所述第二辐射部的目标边缘,所述目标边缘为连接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的边缘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电点位于所述第一辐射部时,所述第一馈电点与所述第一辐射部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馈电点与所述第一辐射部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馈电点位于所述第二辐射部时,所述第一馈电点与所述第二辐射部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馈电点与所述第二辐射部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体还包括第三辐射部,所述第三辐射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辐射部的第一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辐射部的第三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辐射部的第二端之间,第二辐射部的第三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辐射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辐射部的第二端之间,所述辐射体还包括第四辐射部,所述第四辐射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部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辐射部的第三端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辐射部的第四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辐射部的第二端之间并与所述第一辐射部的第三端相对设置,第二辐射部的第四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辐射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辐射部的第二端之间并与所述第二辐射部的第三端相对设置,所述辐射体还包括第五辐射部,所述第五辐射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部的第四端与所述第二辐射部的第四端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谐振模式包括零阶谐振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布电流的流向沿所述第一辐射部的第一端指向所述第一辐射部的第二端的方向,所述第二分布电流的流向沿所述第一辐射部的第二端指向所述第一辐射部的第一端的方向;或者,所述第一分布电流的流向沿所述第一辐射部的第二端指向所述第一辐射部的第一端的方向,所述第二分布电流的流向沿所述第一辐射部的第一端指向所述第一辐射部的第二端的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分布电流的流向与所述第一分布电流的流向相交,所述第四分布电流的流向与所述第二分布电流的流向相交。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电点位于所述第一辐射部上,所述第二馈电点位于所述第二辐射部上,所述天线装置还包括第一馈电组件和第二馈电组件,所述第一馈电组件包括第一馈电件和第一信号源,所述第一馈电件设于所述第一辐射部朝向所述第二辐射部的一侧,所述第一馈电件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二辐射部并电连接所述第一馈电点,所述第一馈电件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信号源,所述第二馈电组件包括第二馈电件和第二信号源,所述第二馈电件设于所述第二辐射部背离所述第一辐射部的一侧,所述第二馈电件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馈电点,所述第二馈电件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信号源。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装置还包括接地层和至少一个接地件,所述第一辐射部、所述第二辐射部及所述接地层依次排列,所述第二辐射部背离所述第一辐射部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接地点,所述接地件设于所述第二辐射部与所述接地层之间,且所述接地件的一端电连接所述接地点,所述接地件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接地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装置还包括介质基板,所述第一辐射部和所述第二辐射部分别承载于所述介质基板的相对两侧。
13.一种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和如权利要求1至12任意一项所述的天线装置,所述天线装置设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包括参考地,所述参考地形成所述天线装置的接地层。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和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设于所述壳体组件内。
CN202210151962.1A 2022-02-18 2022-02-18 天线装置、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66669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51962.1A CN116666945A (zh) 2022-02-18 2022-02-18 天线装置、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51962.1A CN116666945A (zh) 2022-02-18 2022-02-18 天线装置、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66945A true CN116666945A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12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51962.1A Pending CN116666945A (zh) 2022-02-18 2022-02-18 天线装置、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6694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39414A (en) Folded dipole microstrip antenna
US6268831B1 (en) Inverted-f antennas with multiple planar radiating element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ors incorporating same
EP0829112B1 (en) Multiple band printed monopole antenna
US6288680B1 (en) Antenna apparatus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EP2230717B1 (en) Wideband, high isolation two port antenna array fo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handheld devices
CN100466377C (zh) 多频带平面天线
US6549167B1 (en) Patch antenna for generating circular polarization
EP1148581B1 (en) Microstrip antenna
US6229487B1 (en) Inverted-F antennas having non-linear conductive element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or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US20070103369A1 (en) Planar antenna apparatus for ultra wide band applications
KR20070101168A (ko) 안테나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멀티 밴드 타입 무선 통신기기
WO2022083276A1 (zh) 天线阵列组件及电子设备
JP3139975B2 (ja) アンテナ装置
US20100207835A1 (en) Slot antenna
JP3586915B2 (ja) 車両用アンテナ装置
US6697023B1 (en) Built-in multi-band mobile phone antenna with meandering conductive portions
US5945950A (en) Stacked microstrip antenna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JP5213039B2 (ja) 片面放射アンテナ
JPH06314924A (ja) 部分短絡マイクロストリップアンテナ
JPH11340726A (ja) アンテナ装置
CN112736439A (zh) 天线、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JPH11274845A (ja) アンテナ装置
US10211538B2 (en) Directional antenna apparatus and methods
JP3301877B2 (ja) 小型アンテナおよびダイバーシチアンテナ
WO2009042393A1 (en) Radio frequency antenn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