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03797B - 基于目标检测的医废处理人员防护用具穿戴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目标检测的医废处理人员防护用具穿戴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03797B
CN116503797B CN202310385669.6A CN202310385669A CN116503797B CN 116503797 B CN116503797 B CN 116503797B CN 202310385669 A CN202310385669 A CN 202310385669A CN 116503797 B CN116503797 B CN 1165037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al waste
personnel
wearing
target
remi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8566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03797A (zh
Inventor
王如刚
汤逸凡
王志新
郭乃宏
周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echnology Transfer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echnology Transfer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echnology Transfer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31038566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037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65037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037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037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037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50Context or environment of the image
    • G06V20/52Surveillance or monitoring of activities, e.g. for recognising suspicious obj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20Image preprocessing
    • G06V10/25Determination of region of interest [ROI] or a volume of interest [VOI]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7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using pattern recognition or machine learning
    • G06V10/74Image or video pattern matching; Proximity measures in feature spaces
    • G06V10/75Organisation of the matching processes, e.g. simultaneous or sequential comparisons of image or video features; Coarse-fine approaches, e.g. multi-scale approaches; using context analysis; Selection of dictionar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4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in video content
    • G06V20/41Higher-level, semantic clustering, classification or understanding of video scenes, e.g. detection, labelling or Markovian modelling of sport events or news i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目标检测的医废处理人员防护用具穿戴检测方法及***,其中,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医废处理区域的流程图像;步骤2:基于目标检测技术,对流程图像中的医废处理人员进行防护用具穿戴检测,获得检测结果;步骤3:若检测结果为穿戴不规范,将对应医废处理人员作为目标人员;步骤4:获取目标人员在医废处理区域内所处的第一位置的环境危险因子和危险暴露程度,根据环境危险因子和危险暴露程度,对目标人员进行提醒。本发明的基于目标检测的医废处理人员防护用具穿戴检测方法及***,引入目标检测技术,获取流程图像进行防护用具穿戴检测,检测效率更高;根据环境危险因子和危险暴露程度对目标人员进行提醒,人员提醒更适宜。

Description

基于目标检测的医废处理人员防护用具穿戴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视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于目标检测的医废处理人员防护用具穿戴检测方法及***。
背景技术
医疗废物是医疗卫生机构在进行医疗相关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具有危害性性的废物,主要包括五种类型:感染性废物(例如:血液和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垃圾等)、病理性废物(例如:废弃人体组织和病理蜡块等)、损伤性废物(例如:医用耗材等)、药物性废物(例如:过期报废的药品)和化学性废物(例如:水银温度计),医疗废物处理人员在对这些医疗废物进行处理时,需要穿戴防护用具(例如:外科口罩、乳胶手套和工作服等),防护用具穿戴的规范性极大的影响医疗废物处理人员的安全,因此,需要进行相应检测。
申请号为:CN202210873994.2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医废处理人员的防护用具穿戴检测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对现有的医疗卫生视频监管***进行改造,融入目标检测等智能算法,对医护人员和收运人员在医废处理间的防护用具穿戴和行为实行智能化监管,避免因操作不当和防护用具穿戴不到位而造成院感事件的发生。医疗废物转运间的目标检测任务通常包括医废处理工作人员的防护用具穿戴检测,如是否按照规定正确穿戴口罩、帽子、工作服、防水围裙、防水靴、手套等。上述检测方法能自动实时检测医废处理人员的防护用具穿着是否规范,即使各识别目标尺度差异较大,也能有较高的识别精度和识别效果,为监管部门提供了数字化监管手段。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对全部医疗卫生视频进行目标检测,检测效率较低,同时,检测到医废处理人员防护用具穿戴不规范时,没有及时提醒相应医废处理人员,适宜性较差。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目标检测的医废处理人员防护用具穿戴检测方法,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了基于目标检测的医废处理人员防护用具穿戴检测方法,引入目标检测技术,根据医废处理区域的流程图像对医废处理人员进行防护用具穿戴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根据引入的环境危险因子和危险暴露程度对目标人员进行提醒,提高了提醒的适宜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目标检测的医废处理人员防护用具穿戴检测方法,包括:
步骤1:获取医废处理区域的流程图像;
步骤2:基于目标检测技术,对流程图像中的医废处理人员进行防护用具穿戴检测,获得检测结果;
步骤3:若检测结果为穿戴不规范,将对应医废处理人员作为目标人员;
步骤4:获取目标人员在医废处理区域内所处的第一位置的环境危险因子和对应于环境危险因子的危险暴露程度,根据环境危险因子和危险暴露程度,对目标人员进行相应提醒。
优选的,所述步骤1:获取医废处理区域的流程图像,包括:
获取预设的医疗卫生站点的监控节点集;
根据监控节点集中每一监控节点的监控区域信息,确定监控每一医废处理区域的监控节点,并作为目标节点;
获取目标节点拍摄对应于医废处理区域的拍摄人像和拍摄时间,将拍摄人像按照拍摄时间进行排序,获取图像序列;
整合所有图像序列,获得流程图像。
优选的,所述步骤2:基于目标检测技术,对流程图像中的医废处理人员进行防护用具穿戴检测,获得检测结果,包括:
根据流程图像中每一医废处理人员不同的脸部特征,确定属于不同医废处理人员的流程人员子图像;
获取流程人员子图像中的医废处理人员所在的医废处理区域,并作为第一目标区域;
获取第一目标区域的医疗废物来源信息;
根据医疗废物来源信息,确定第一目标区域的第一医疗废物种类;
根据医疗废物的第一医疗废物种类,确定医废处理人员进行第一目标区域的医废处理作业时所需的第一防护用具;
构建第一防护用具的标准防护用具穿戴特征矩阵;
根据第一目标区域的标准防护用具穿戴特征矩阵和第一目标区域的医废处理人员的流程人员子图像的图像特征,对相应医废处理人员进行防护用具穿戴规范性判定,获得判定结果;
整合所有判定结果,获得检测结果。
优选的,所述根据第一目标区域的标准防护用具穿戴特征矩阵和第一目标区域的医废处理人员的流程人员子图像的图像特征,对相应医废处理人员进行防护用具穿戴规范性判定,获得判定结果,包括:
获取提取图像特征时对应于第一目标区域的医废处理人员的不同的提取部位;
获取第一防护用具对应预设的穿戴部位;
若提取部位和穿戴部位一致,将对应第一防护用具作为对应提取部位的第二防护用具;
获取第二防护用具的标准防护用具穿戴特征矩阵,并作为第一匹配矩阵;
根据提取部位的不同,对图像特征进行划分,获得每一提取部位的部位特征;
获取预设的矩阵构建框架和部位特征对应于矩阵构建框架的矩阵元素位置;
根据部位特征和矩阵元素位置,构建第二匹配矩阵;
计算同一提取部位的第一匹配矩阵和第二匹配矩阵的矩阵距离值,同时,获取第二防护用具对应预设的矩阵距离值阈值;
若所有矩阵距离值均小于等于对应的矩阵距离阈值,则相应医废处理人员防护用具穿戴规范;
否则,穿戴不规范。
优选的,所述构建第一防护用具的标准防护用具穿戴特征矩阵,包括:
获取多个第一防护用具的第一穿戴记录;
根据预设的规范评价因子提取模板和第一穿戴记录,确定第一穿戴记录的规范评价因子;
获取预设的规范评价因子-赞成值库,确定规范评价因子对应的赞成值,并与对应第一穿戴记录进行关联,对第一穿戴记录对应的赞成值进行求和计算,获得赞成系数;
若赞成系数大于等于预设的赞成系数阈值,将对应第一穿戴记录作为第二穿戴记录;
解析第二穿戴记录,获取多个穿戴过程;
根据穿戴过程的重要程度的不同,构建第一防护用具的标准防护用具穿戴特征矩阵。
优选的,所述根据穿戴过程的重要程度的不同,构建第一防护用具的标准防护用具穿戴特征矩阵,包括:
获取穿戴过程的过程类型;
基于预设的过程类型-重要系数库,确定每一过程类型的穿戴过程的重要系数;
根据重要系数和预设的重要系数-特征提取深度对照表,确定每一过程类型的穿戴过程的特征提取深度;
获取预设的待设置特征提取模板;
依次遍历每一穿戴过程,每次遍历时,设置待设置特征提取模板对应于正在遍历的穿戴过程的特征提取深度,获得初始化特征提取模板;
基于初始化特征提取模板,提取正在遍历的穿戴过程的过程特征;
整合所有过程特征,获得矩阵构建特征;
基于预设的矩阵构建规则,根据矩阵构建特征,构建第一防护用具的标准防护用具穿戴特征矩阵。
优选的,所述步骤4:获取目标人员在医废处理区域内所处的第一位置的环境危险因子和对应于环境危险因子的危险暴露程度,根据环境危险因子和危险暴露程度,对目标人员进行相应提醒,包括:
获取目标人员穿戴不规范的第三防护用具的不规范特征;
获取目标人员所在的第二目标区域,同时,获取预设的环境危险因子提取规则;
根据环境危险因子提取规则和第二目标区域,尝试获取环境危险因子;
若尝试获取失败,将相应目标人员作为第一提醒人员,根据不规范特征,对第一提醒人员进行第一提醒;
若尝试获取成功,将相应目标人员作为第二提醒人员,根据不规范特征,确定第二提醒人员的危险暴露程度;
根据环境危险因子和危险暴露程度,确定第二提醒人员的危险风险;
根据危险风险的危险类型的不同,对相应第二提醒人员进行第二提醒。
优选的,所述根据危险风险的危险类型的不同,对相应第二提醒人员进行第二提醒,包括:
若危险风险的危险类型为预设的第一危险类型,则将对应第二提醒人员作为第三提醒人员;
获取第三提醒人员的防护用具穿戴不规范的不规范类型,所述不规范类型包括:未穿戴和穿戴不规范;
若不规范类型为未穿戴,调度传送机器人拿取预设的第二位置处的第三防护用具,控制传送机器人根据最短路线前往第三提醒人员的第三位置处,当传送机器人到达第三位置后,基于预设的防护用具拿取提醒规则,提醒第三提醒人员拿取第三防护用具;
若不规范类型为穿戴不规范,根据第三提醒人员的不规范特征,进行第二提醒;
若危险风险的危险类型为预设的第二危险类型,将相应第二提醒人作为紧急诊疗人员;
根据紧急诊疗人员对应的环境危险因子和危险暴露程度,确定紧急诊疗方案,进行紧急诊疗。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目标检测的医废处理人员防护用具穿戴检测***,包括:
流程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医废处理区域的流程图像;
检测结果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目标检测技术,对流程图像中的医废处理人员进行防护用具穿戴检测,获得检测结果;
目标人员确定模块,用于若检测结果为穿戴不规范,将对应医废处理人员作为目标人员;
目标人员提醒模块,用于获取目标人员在医废处理区域内所处的第一位置的环境危险因子和对应于环境危险因子的危险暴露程度,根据环境危险因子和危险暴露程度,对目标人员进行相应提醒。
优选的,所述流程图像获取模块,包括:
监控节点集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预设的医疗卫生站点的监控节点集;
目标节点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监控节点集中每一监控节点的监控区域信息,确定监控每一医废处理区域的监控节点,并作为目标节点;
图像序列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目标节点拍摄对应于医废处理区域的拍摄人像和拍摄时间,将拍摄人像按照拍摄时间进行排序,获取图像序列;
整合子模块,用于整合所有图像序列,获得流程图像。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为:引入目标检测技术,根据医废处理区域的流程图像对医废处理人员进行防护用具穿戴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根据引入的环境危险因子和危险暴露程度对目标人员进行提醒,提高了提醒的适宜性。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目标检测的医废处理人员防护用具穿戴检测方法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目标检测的医废处理人员防护用具穿戴检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基于目标检测的医废处理人员防护用具穿戴检测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获取医废处理区域的流程图像;医废处理区域为:处理医疗废物的地点;流程图像为:根据拍摄时间将医废处理区域的拍摄人像按照拍摄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的图像序列;
步骤2:基于目标检测技术,对流程图像中的医废处理人员进行防护用具穿戴检测,获得检测结果;目标检测技术属于现有技术,可以实现;医废处理人员为:处理医疗废物的工作人员;防护用具穿戴检测为:判断是否穿戴所需防护用具(例如:防护服等)以及穿戴防护用具的流程是否规范;检测结果包括:防护用具穿戴规范和防护用具穿戴不规范;
步骤4:获取目标人员在医废处理区域内所处的第一位置的环境危险因子和对应于环境危险因子的危险暴露程度,根据环境危险因子和危险暴露程度,对目标人员进行相应提醒;目标人员为:防护用具穿戴不规范的医废处理人员;第一位置为:目标人员在医废处理区域内的位置;环境危险因子为:何种类型以及何种数量的医疗废物,危险暴露程度为:目标人员穿戴的能够防护环境危险因子带来的影响的防护用具的防护部位的外露程度;对目标人员进行相应提醒为:面对一些潜在的安全影响小的场景(例如:在灭菌室检测到医废处理人员穿戴防护用具的流程出现问题),则直接进行相应提醒即可;但是,面对一些潜在的安全影响较大的场景(例如:医废处理人员与感染病人的血液直接接触),则需要叫停相应医废处理人员的工作,对其进行后续检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获取医废处理区域的流程图像,并引入目标检测技术并根据流程图像对医废处理人员进行防护用具穿戴检测,确定检测结果,当检测结果为穿戴不规范时,基于获取的目标人员的环境危险因子和对应于环境危险因子的危险暴露程度,对目标人员进行适应性提醒。
本申请引入目标检测技术,根据医废处理区域的流程图像对医废处理人员进行防护用具穿戴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根据引入的环境危险因子和危险暴露程度对目标人员进行提醒,提高了提醒的适宜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获取医废处理区域的流程图像,包括:
获取预设的医疗卫生站点的监控节点集;预设的医疗卫生站点为,例如:某某医院;监控节点集为:医疗卫生站点的监控设备的通讯节点的集合;
根据监控节点集中每一监控节点的监控区域信息,确定监控每一医废处理区域的监控节点,并作为目标节点;监控区域信息为,例如:监控设备监控医疗卫生站点的哪个区域;目标节点为:监控医废处理区域的设备的通讯节点;
获取目标节点拍摄对应于医废处理区域的拍摄人像和拍摄时间,将拍摄人像按照拍摄时间进行排序,获取图像序列;拍摄人像为,例如:医废处理区域的监控设备拍摄的包含人体的图像;拍摄时间为,例如:某时某刻;图像序列:包含时间先后次序的目标节点的拍摄人像组成的图像序列;
整合所有图像序列,获得流程图像。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引入监控节点集,根据监控节点集中监控节点的监控区域信息,确定可以监控到医废处理区域的目标节点,提高了目标节点获取的合理性;根据目标节点拍摄对应于医废处理区域的拍摄人像和拍摄时间,确定图像序列,提高了图像序列获取的适宜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获取拍摄人像的第一灰度函数;
将第一灰度函数分别映射不同的范围内,获取增强拍摄人像对比度的第二灰度函数,其中,第二灰度函数具体如下:
其中,T(m,n)为拍摄人像的第m行第n列的像素位置处的第二灰度函数,f(m,n)为拍摄人像的第m行第n列的像素位置处的第一灰度函数,T(a)为拍摄人像预设的a像素位置处对应于第二灰度函数的灰度值,T(b)为拍摄人像预设的b像素位置处对应于第二灰度函数的灰度值,f(a)为拍摄人像预设的a像素位置处对应于第一灰度函数的灰度值,f(b)为拍摄人像预设的b像素位置处对应于第一灰度函数的灰度值。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引入第二灰度函数增强拍摄人像的对比度,提高了后续防护用具穿戴检测的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基于目标检测技术,对流程图像中的医废处理人员进行防护用具穿戴检测,获得检测结果,包括:
根据流程图像中每一医废处理人员不同的脸部特征,确定属于不同医废处理人员的流程人员子图像;脸部特征为,例如:人脸I D,基于人脸识别技术提取,可以实现;
获取流程人员子图像中的医废处理人员所在的医废处理区域,并作为第一目标区域;第一目标区域为:每一医废处理人员所在的医废处理区域;
获取第一目标区域的医疗废物来源信息;医疗废物来源信息为,例如:某某科室;
根据医疗废物来源信息,确定第一目标区域的第一医疗废物种类;第一医疗废物种类为,例如:感染性医疗废物,又例如:病理性医疗废物;
根据医疗废物的第一医疗废物种类,确定医废处理人员进行第一目标区域的医废处理作业时所需的第一防护用具;第一医疗废物种类为,例如:药物性废物;第一防护用具为,例如:防护手套;
构建第一防护用具的标准防护用具穿戴特征矩阵;标准防护用具穿戴特征矩阵为:由第一防护用具的标准穿戴特征构成的矩阵,基于矩阵构建技术实现;
根据第一目标区域的标准防护用具穿戴特征矩阵和第一目标区域的医废处理人员的流程人员子图像的图像特征,对相应医废处理人员进行防护用具穿戴规范性判定,获得判定结果;图像特征基于特征提取技术获取;防护用具穿戴规范性判定为,例如:判断是否穿戴防护用具/判断穿戴防护用具时,防护用具穿戴是否规范;判定结果为,例如:防护用具穿戴规范;
整合所有判定结果,获得检测结果。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根据引入的医废处理人员的脸部特征,确定属于不同医废处理人员的流程人员子图像,提高了流程人员子图像获取的准确性;确定流程人员子图像中的医废处理人员所在的第一目标区域,并获取第一目标区域的医疗废物来源信息,根据医疗废物来源信息确定第一目标区域的第一医疗废物种类,更加合理;根据第一医疗废物种类,确定进行第一目标区域的医废处理工作所需的第一防护用具,提高了第一防护用具获取的适宜性;引入第一防护用具的标准防护用具穿戴特征矩阵,根据第一目标区域的标准防护用具穿戴特征矩阵和第一目标区域的医废处理人员的流程人员子图像的图像特征,对相应医废处理人员进行防护用具穿戴规范性判定,获得判定结果,提高了判定的准确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第一目标区域的标准防护用具穿戴特征矩阵和第一目标区域的医废处理人员的流程人员子图像的图像特征,对相应医废处理人员进行防护用具穿戴规范性判定,获得判定结果,包括:
获取提取图像特征时对应于第一目标区域的医废处理人员的不同的提取部位;提取部位为,例如:脸部,又例如:躯干;
获取第一防护用具对应预设的穿戴部位;第一防护用具对应预设的穿戴部位由人工预先设置,例如:口罩对应预设的穿戴部位为:脸部;
若提取部位和穿戴部位一致,将对应第一防护用具作为对应提取部位的第二防护用具;第二防护用具为:提取部位应该穿戴的防护用具;
获取第二防护用具的标准防护用具穿戴特征矩阵,并作为第一匹配矩阵;
根据提取部位的不同,对图像特征进行划分,获得每一提取部位的部位特征;例如:脸部特征,又例如:躯干特征;
根据部位特征,构建第二匹配矩阵;第二匹配矩阵为:部位特征构成的矩阵;
获取预设的矩阵构建框架和部位特征对应于矩阵构建框架的矩阵元素位置;矩阵构建框架由人工预先设置;矩阵元素位置为:部位特征在上述矩阵构建框架下构建的矩阵中的位置;
根据部位特征和矩阵元素位置,构建第二匹配矩阵;
计算同一提取部位的第一匹配矩阵和第二匹配矩阵的矩阵距离值,同时,获取第二防护用具对应预设的矩阵距离值阈值;矩阵距离值为,例如:同一提取部位的第一匹配矩阵和第二匹配矩阵的每一对应位置的矩阵元素的差值和,矩阵距离值表征第二防护用具穿戴的规范程度,矩阵距离值越小,对应第二防护用具穿戴越规范;第二防护用具对应的矩阵距离值阈值由人工预先设置;
若所有矩阵距离值均小于等于对应的矩阵距离阈值,则相应医废处理人员防护用具穿戴规范;若所有矩阵距离值均小于等于对应的矩阵距离阈值,则说明相应医废处理人员每一防护用具均穿戴规范;
否则,穿戴不规范。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引入图像特征的提取区域和第一防护用具的穿戴部位,确定提取部位的第二防护用具,获取第二防护用具的第一匹配矩阵和提取部位的第二匹配矩阵,计算同一提取部位的第一匹配矩阵和第二匹配矩阵的矩阵距离值,引入第二防护用具对应预设的矩阵距离值阈值,对医废处理人员进行防护用具穿戴规范性判定,提高了判定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构建第一防护用具的标准防护用具穿戴特征矩阵,包括:
获取多个第一防护用具的第一穿戴记录;第一穿戴记录为:大数据获取的第一防护用具穿戴的过程记录;
根据预设的规范评价因子提取模板和第一穿戴记录,确定第一穿戴记录的规范评价因子;规范评价因子提取模板约束只进行规范评价因子的提取;规范评价因子为,例如:是否经过消毒再穿戴;
获取预设的规范评价因子-赞成值库,确定规范评价因子对应的赞成值,并与对应第一穿戴记录进行关联,对第一穿戴记录对应的赞成值进行求和计算,获得赞成系数;规范评价因子-赞成值为数据库;赞成值越大,对应第一穿戴记录的穿戴过程越规范;赞成系数越大,对应第一穿戴记录越可用于标准防护用具穿戴特征矩阵的构建;
若赞成系数大于等于预设的赞成系数阈值,将对应第一穿戴记录作为第二穿戴记录;预设的赞成系数阈值由人工预先设置;
解析第二穿戴记录,获取多个穿戴过程;穿戴过程,例如:先手部消毒,接着进行穿戴,最后进行穿戴密闭性检测;
根据穿戴过程的重要程度的不同,构建第一防护用具的标准防护用具穿戴特征矩阵。重要程度越高,对应穿戴过程的特征提取深度越深。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获取第一防护用具的第一穿戴记录,根据引入的规范评价因子提取模板,提取第一穿戴记录的规范评价因子,提高了规范评价因子的获取效率;引入规范评价因子-赞成值库,确定第一穿戴记录的赞成系数,提高了赞成系数获取的准确性;引入赞成系数阈值确定第二穿戴记录,根据第二穿戴记录解析的穿戴过程的重要程度的不同,构建第一防护用具的标准防护用具穿戴特征矩阵,提升了标准防护用具穿戴特征矩阵的适宜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穿戴过程的重要程度的不同,构建第一防护用具的标准防护用具穿戴特征矩阵,包括:
获取穿戴过程的过程类型;过程类型为,例如:消毒过程,又例如:密封性检测过程;
基于预设的过程类型-重要系数库,确定每一过程类型的穿戴过程的重要系数;过程类型-重要系数库为:存储多个过程类型和对应重要系数的数据库;重要系数越高,对应过程类型的穿戴过程提取的过程特征的特征提取深度越深;
根据重要系数和预设的重要系数-特征提取深度对照表,确定每一过程类型的穿戴过程的特征提取深度;
获取预设的待设置特征提取模板;待设置特征提取模板由人工预先设置,可以自定义设置特征提取深度;
依次遍历每一穿戴过程,每次遍历时,设置待设置特征提取模板对应于正在遍历的穿戴过程的特征提取深度,获得初始化特征提取模板;初始化特征提取模板为:正在遍历的穿戴过程依据其过程重要程度确定的特征提取模板;
基于初始化特征提取模板,提取正在遍历的穿戴过程的过程特征;过程特征为,例如:消毒方式、消毒时长、穿戴动作和密封性检测动作;
整合所有过程特征,获得矩阵构建特征;
基于预设的矩阵构建规则,根据矩阵构建特征,构建第一防护用具的标准防护用具穿戴特征矩阵。矩阵构建规则由人工预先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引入过程类型-重要系数库,确定每一过程类型的穿戴过程的重要系数,接着根据引入的重要系数-特征提取深度对照表,确定穿戴过程的特征提取深度,设置待设置特征提取模板对应于正在遍历的穿戴过程的特征提取深度,获得初始化特征提取模板,基于初始化特征提取模板对正在遍历的穿戴过程进行过程特征的提取,提高了特征提取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也提高了后续穿戴检测的合理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4:获取目标人员在医废处理区域内所处的第一位置的环境危险因子和对应于环境危险因子的危险暴露程度,根据环境危险因子和危险暴露程度,对目标人员进行相应提醒,包括:
获取目标人员穿戴不规范的第三防护用具的不规范特征;不规范特征为,例如:口罩未捏紧鼻部封条;
获取目标人员所在的第二目标区域,同时,获取预设的环境危险因子提取规则;第二目标区域为:第一位置所在的区域,例如:医废处理区域中的防护用具穿戴子区域和废物处理子区域;防护用具穿戴子区域为:进行医废处理前穿戴防护用具的穿戴区域;废物处理子区域为:实际进行医疗处理废物工作的区域;
根据环境危险因子提取规则和第二目标区域,尝试获取环境危险因子;环境危险因子为,例如:何种类型以及何种数量的医疗废物;
若尝试获取失败,将相应目标人员作为第一提醒人员,根据不规范特征,对第一提醒人员进行第一提醒;第一提醒人员为,例如:处于防护用具穿戴子区域的目标人员;第一提醒为,例如:提取第一提醒人员捏好口罩鼻部封条;
若尝试获取成功,将相应目标人员作为第二提醒人员,根据不规范特征,确定第二提醒人员的危险暴露程度;第二提醒人员为,例如:处于废物处理子区域的目标人员;危险暴露程度根据不规范特征确定,例如:当不规范特征为:鼻子露出时,危险暴露程度为:三级暴露,当不规范特征为鼻子未露出,鼻部封条未捏紧时,危险暴露程度为:一级暴露;
根据环境危险因子和危险暴露程度,确定第二提醒人员的危险风险;危险风险为:第二提醒人员可能遭受的危险风险,例如:感染某传染病;
根据危险风险的危险类型的不同,对相应第二提醒人员进行第二提醒。例如:当危险类型为传染病感染风险时,第二提醒为:进行相应传染病感染检测,又例如:当危险类型为存在医疗耗材(例如:针管)割伤风险,第二提醒为:穿戴手套。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引入环境危险因子提取规则,根据环境危险因子提取规则,尝试获取第二目标区域的环境危险因子,若尝试获取失败,引入第一提醒对相应第二提醒人员进行提醒,若尝试获取失败,引入第二提醒人员的危险暴露程度,根据危险因子和对应的危险暴露程度确定的危险风险的危险类型的不同,引入第二提醒对相应第二提醒人员进行提醒,提高了提醒的适宜性,提升了医废处理人员的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危险风险的危险类型的不同,对相应第二提醒人员进行第二提醒,包括:
若危险风险的危险类型为预设的第一危险类型,则将对应第二提醒人员作为第三提醒人员;第一危险类型为:对第二提醒人员不存在身体上的安全损害的危险风险;
获取第三提醒人员的防护用具穿戴不规范的不规范类型,所述不规范类型包括:未穿戴和穿戴不规范;未穿戴为,例如:未穿戴口罩;穿戴不规范为,例如:防护服未覆盖全身皮肤;
若不规范类型为未穿戴,调度传送机器人拿取预设的第二位置处的第三防护用具,控制传送机器人根据最短路线前往第三提醒人员的第三位置处,当传送机器人到达第三位置后,基于预设的防护用具拿取提醒规则,提醒第三提醒人员拿取第三防护用具;如果不规范类型是未穿戴防护用具且第三提醒人员已经进入废物处理子区域,让第三提醒人员重新前往预设的第二位置(防护用具穿戴子区域)取用便捷性差,同时,可能造成重复感染,因此,引入传送机器人,控制传送机器人规划最短路线(最短路径基于路径规划技术,根据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规划获取)前往第三位置(第三提醒人员所在的位置);预设的防护用具拿取提醒规则由人工预先设置。
若不规范类型为穿戴不规范,根据第三提醒人员的不规范特征,进行第二提醒;不规范类型为穿戴不规范时,进行第二提醒提醒调整即可;进行第二提醒时,向第三提醒人员发送基于不规范特征生成的提醒信息;
若危险风险的危险类型为预设的第二危险类型,将相应第二提醒人作为紧急诊疗人员;预设的第二危险类型为:对第二提醒人员存在身体上的安全损害的危险风险;紧急诊疗人员:需要即刻停止医废处理作业进行诊疗检测的医废处理人员;
根据紧急诊疗人员对应的环境危险因子和危险暴露程度,确定紧急诊疗方案,进行紧急诊疗。确定紧急诊疗方案时,根据紧急诊疗人员对应的环境危险因子和危险暴露程度确定,例如,环境危险因子为:xx毫升的传染病人血液,危险暴露程度为:无创皮肤接触,则相应的紧急诊疗方案为:立即进行抽血检验,检测是否感染传染病人相同的疾病。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引入危险风险的危险类型,根据危险类型的不同,确定第二提醒人的不同提醒方式,当危险类型为第一危险类型且第三提醒人员忘记穿戴防护用具时,引入传送机器人进行传送,当危险风险的危险类型为预设的第二危险类型,引入紧急诊疗方案对判定为紧急诊疗人员的第二提醒人进行诊疗,提高了提醒的适宜性和人员的安全性,进一步提升了提醒效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基于目标检测的医废处理人员防护用具穿戴检测***,如图2所示,包括:
流程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医废处理区域的流程图像;
检测结果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目标检测技术,对流程图像中的医废处理人员进行防护用具穿戴检测,获得检测结果;
目标人员确定模块,用于若检测结果为穿戴不规范,将对应医废处理人员作为目标人员;
目标人员提醒模块,用于获取目标人员在医废处理区域内所处的第一位置的环境危险因子和对应于环境危险因子的危险暴露程度,根据环境危险因子和危险暴露程度,对目标人员进行相应提醒。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流程图像获取模块,包括:
监控节点集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预设的医疗卫生站点的监控节点集;
目标节点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监控节点集中每一监控节点的监控区域信息,确定监控每一医废处理区域的监控节点,并作为目标节点;
图像序列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目标节点拍摄对应于医废处理区域的拍摄人像和拍摄时间,将拍摄人像按照拍摄时间进行排序,获取图像序列;
整合子模块,用于整合所有图像序列,获得流程图像。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基于目标检测的医废处理人员防护用具穿戴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获取医废处理区域的流程图像;
步骤2:基于目标检测技术,对流程图像中的医废处理人员进行防护用具穿戴检测,获得检测结果;
步骤3:若检测结果为穿戴不规范,将对应医废处理人员作为目标人员;
步骤4:获取目标人员在医废处理区域内所处的第一位置的环境危险因子和对应于环境危险因子的危险暴露程度,根据环境危险因子和危险暴露程度,对目标人员进行相应提醒;环境危险因子为:不同医疗废物类型的医疗废物对应的医疗废物的数量;危险暴露程度为:目标人员穿戴的能够防护环境危险因子带来的影响的防护用具的防护部位的外露程度;
所述步骤4:获取目标人员在医废处理区域内所处的第一位置的环境危险因子和对应于环境危险因子的危险暴露程度,根据环境危险因子和危险暴露程度,对目标人员进行相应提醒,包括:
获取目标人员穿戴不规范的第三防护用具的不规范特征;
获取目标人员所在的第二目标区域,同时,获取预设的环境危险因子提取规则;
根据环境危险因子提取规则和第二目标区域,尝试获取环境危险因子;
若尝试获取失败,将相应目标人员作为第一提醒人员,根据不规范特征,对第一提醒人员进行第一提醒;
若尝试获取成功,将相应目标人员作为第二提醒人员,根据不规范特征,确定第二提醒人员的危险暴露程度;
根据环境危险因子和危险暴露程度,确定第二提醒人员的危险风险;
根据危险风险的危险类型的不同,对相应第二提醒人员进行第二提醒;
所述根据危险风险的危险类型的不同,对相应第二提醒人员进行第二提醒,包括:
若危险风险的危险类型为预设的第一危险类型,则将对应第二提醒人员作为第三提醒人员;
获取第三提醒人员的防护用具穿戴不规范的不规范类型,所述不规范类型包括:未穿戴和穿戴不规范;
若不规范类型为未穿戴,调度传送机器人拿取预设的第二位置处的第三防护用具,控制传送机器人根据最短路线前往第三提醒人员的第三位置处,当传送机器人到达第三位置后,基于预设的防护用具拿取提醒规则,提醒第三提醒人员拿取第三防护用具;
若不规范类型为穿戴不规范,根据第三提醒人员的不规范特征,进行第二提醒;
若危险风险的危险类型为预设的第二危险类型,将相应第二提醒人作为紧急诊疗人员;
根据紧急诊疗人员对应的环境危险因子和危险暴露程度,确定紧急诊疗方案,进行紧急诊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目标检测的医废处理人员防护用具穿戴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获取医废处理区域的流程图像,包括:
获取预设的医疗卫生站点的监控节点集;
根据监控节点集中每一监控节点的监控区域信息,确定监控每一医废处理区域的监控节点,并作为目标节点;
获取目标节点拍摄对应于医废处理区域的拍摄人像和拍摄时间,将拍摄人像按照拍摄时间进行排序,获取图像序列;
整合所有图像序列,获得流程图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目标检测的医废处理人员防护用具穿戴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基于目标检测技术,对流程图像中的医废处理人员进行防护用具穿戴检测,获得检测结果,包括:
根据流程图像中每一医废处理人员不同的脸部特征,确定属于不同医废处理人员的流程人员子图像;
获取流程人员子图像中的医废处理人员所在的医废处理区域,并作为第一目标区域;
获取第一目标区域的医疗废物来源信息;
根据医疗废物来源信息,确定第一目标区域的第一医疗废物种类;
根据医疗废物的第一医疗废物种类,确定医废处理人员进行第一目标区域的医废处理作业时所需的第一防护用具;
构建第一防护用具的标准防护用具穿戴特征矩阵;
根据第一目标区域的标准防护用具穿戴特征矩阵和第一目标区域的医废处理人员的流程人员子图像的图像特征,对相应医废处理人员进行防护用具穿戴规范性判定,获得判定结果;
整合所有判定结果,获得检测结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目标检测的医废处理人员防护用具穿戴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目标区域的标准防护用具穿戴特征矩阵和第一目标区域的医废处理人员的流程人员子图像的图像特征,对相应医废处理人员进行防护用具穿戴规范性判定,获得判定结果,包括:
获取提取图像特征时对应于第一目标区域的医废处理人员的不同的提取部位;
获取第一防护用具对应预设的穿戴部位;
若提取部位和穿戴部位一致,将对应第一防护用具作为对应提取部位的第二防护用具;
获取第二防护用具的标准防护用具穿戴特征矩阵,并作为第一匹配矩阵;
根据提取部位的不同,对图像特征进行划分,获得每一提取部位的部位特征;
获取预设的矩阵构建框架和部位特征对应于矩阵构建框架的矩阵元素位置;
根据部位特征和矩阵元素位置,构建第二匹配矩阵;
计算同一提取部位的第一匹配矩阵和第二匹配矩阵的矩阵距离值,同时,获取第二防护用具对应预设的矩阵距离值阈值;
若所有矩阵距离值均小于等于对应的矩阵距离阈值,则相应医废处理人员防护用具穿戴规范;
否则,穿戴不规范。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目标检测的医废处理人员防护用具穿戴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第一防护用具的标准防护用具穿戴特征矩阵,包括:
获取多个第一防护用具的第一穿戴记录;
根据预设的规范评价因子提取模板和第一穿戴记录,确定第一穿戴记录的规范评价因子;
获取预设的规范评价因子-赞成值库,确定规范评价因子对应的赞成值,并与对应第一穿戴记录进行关联,对第一穿戴记录对应的赞成值进行求和计算,获得赞成系数;
若赞成系数大于等于预设的赞成系数阈值,将对应第一穿戴记录作为第二穿戴记录;
解析第二穿戴记录,获取多个穿戴过程;
根据穿戴过程的重要程度的不同,构建第一防护用具的标准防护用具穿戴特征矩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目标检测的医废处理人员防护用具穿戴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穿戴过程的重要程度的不同,构建第一防护用具的标准防护用具穿戴特征矩阵,包括:
获取穿戴过程的过程类型;
基于预设的过程类型-重要系数库,确定每一过程类型的穿戴过程的重要系数;
根据重要系数和预设的重要系数-特征提取深度对照表,确定每一过程类型的穿戴过程的特征提取深度;
获取预设的待设置特征提取模板;
依次遍历每一穿戴过程,每次遍历时,设置待设置特征提取模板对应于正在遍历的穿戴过程的特征提取深度,获得初始化特征提取模板;
基于初始化特征提取模板,提取正在遍历的穿戴过程的过程特征;
整合所有过程特征,获得矩阵构建特征;
基于预设的矩阵构建规则,根据矩阵构建特征,构建第一防护用具的标准防护用具穿戴特征矩阵。
7.基于目标检测的医废处理人员防护用具穿戴检测***,其特征在于,包括:
流程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医废处理区域的流程图像;
检测结果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目标检测技术,对流程图像中的医废处理人员进行防护用具穿戴检测,获得检测结果;
目标人员确定模块,用于若检测结果为穿戴不规范,将对应医废处理人员作为目标人员;
目标人员提醒模块,用于获取目标人员在医废处理区域内所处的第一位置的环境危险因子和对应于环境危险因子的危险暴露程度,根据环境危险因子和危险暴露程度,对目标人员进行相应提醒;环境危险因子为:不同医疗废物类型的医疗废物对应的医疗废物的数量;危险暴露程度为:目标人员穿戴的能够防护环境危险因子带来的影响的防护用具的防护部位的外露程度;
所述目标人员提醒模块执行如下操作:
获取目标人员穿戴不规范的第三防护用具的不规范特征;
获取目标人员所在的第二目标区域,同时,获取预设的环境危险因子提取规则;
根据环境危险因子提取规则和第二目标区域,尝试获取环境危险因子;
若尝试获取失败,将相应目标人员作为第一提醒人员,根据不规范特征,对第一提醒人员进行第一提醒;
若尝试获取成功,将相应目标人员作为第二提醒人员,根据不规范特征,确定第二提醒人员的危险暴露程度;
根据环境危险因子和危险暴露程度,确定第二提醒人员的危险风险;
根据危险风险的危险类型的不同,对相应第二提醒人员进行第二提醒;
所述根据危险风险的危险类型的不同,对相应第二提醒人员进行第二提醒,包括:
若危险风险的危险类型为预设的第一危险类型,则将对应第二提醒人员作为第三提醒人员;
获取第三提醒人员的防护用具穿戴不规范的不规范类型,所述不规范类型包括:未穿戴和穿戴不规范;
若不规范类型为未穿戴,调度传送机器人拿取预设的第二位置处的第三防护用具,控制传送机器人根据最短路线前往第三提醒人员的第三位置处,当传送机器人到达第三位置后,基于预设的防护用具拿取提醒规则,提醒第三提醒人员拿取第三防护用具;
若不规范类型为穿戴不规范,根据第三提醒人员的不规范特征,进行第二提醒;
若危险风险的危险类型为预设的第二危险类型,将相应第二提醒人作为紧急诊疗人员;
根据紧急诊疗人员对应的环境危险因子和危险暴露程度,确定紧急诊疗方案,进行紧急诊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目标检测的医废处理人员防护用具穿戴检测***,其特征在于,所述流程图像获取模块,包括:
监控节点集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预设的医疗卫生站点的监控节点集;
目标节点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监控节点集中每一监控节点的监控区域信息,确定监控每一医废处理区域的监控节点,并作为目标节点;
图像序列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目标节点拍摄对应于医废处理区域的拍摄人像和拍摄时间,将拍摄人像按照拍摄时间进行排序,获取图像序列;
整合子模块,用于整合所有图像序列,获得流程图像。
CN202310385669.6A 2023-04-10 2023-04-10 基于目标检测的医废处理人员防护用具穿戴检测方法 Active CN1165037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85669.6A CN116503797B (zh) 2023-04-10 2023-04-10 基于目标检测的医废处理人员防护用具穿戴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85669.6A CN116503797B (zh) 2023-04-10 2023-04-10 基于目标检测的医废处理人员防护用具穿戴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03797A CN116503797A (zh) 2023-07-28
CN116503797B true CN116503797B (zh) 2023-10-27

Family

ID=87317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85669.6A Active CN116503797B (zh) 2023-04-10 2023-04-10 基于目标检测的医废处理人员防护用具穿戴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03797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63041A (zh) * 2014-04-04 2017-02-22 金明焕 个人防护服务***及方法
CN107506903A (zh) * 2017-08-01 2017-12-22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管理方法和装置
RU2724785C1 (ru) * 2020-02-20 2020-06-25 ООО "Ай Ти Ви групп"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идентификации средств индивидуальной защиты на человеке
CN111387617A (zh) * 2020-02-21 2020-07-10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一种防护套装、医务人员感染行为监护***及方法
CN112739426A (zh) * 2018-09-25 2021-04-30 3M创新有限公司 针对动态变化的环境来动态确定安全设备
CN113113151A (zh) * 2021-03-17 2021-07-13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面向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新冠肺炎暴露风险评估***
CN113392716A (zh) * 2021-05-21 2021-09-14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人员安全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KR20210133071A (ko) * 2020-04-28 2021-11-05 비앤피 이노베이션 주식회사 스마트 안전 의복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14782988A (zh) * 2022-03-29 2022-07-22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面向施工环境的多级安全预警方法
CN114937232A (zh) * 2022-07-25 2022-08-23 浙江大学 医废处理人员防护用具穿戴检测方法、***和设备
CN115171037A (zh) * 2022-06-14 2022-10-11 江苏润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视觉识别的危化品存储室安全作业穿戴识别装置及方法
CN115880722A (zh) * 2022-12-01 2023-03-3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配电作业人员穿戴的智能识别方法、***和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43843B2 (en) * 2010-12-09 2015-09-22 Sealed Air Corporation Automated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safety in a production area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63041A (zh) * 2014-04-04 2017-02-22 金明焕 个人防护服务***及方法
CN107506903A (zh) * 2017-08-01 2017-12-22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2739426A (zh) * 2018-09-25 2021-04-30 3M创新有限公司 针对动态变化的环境来动态确定安全设备
RU2724785C1 (ru) * 2020-02-20 2020-06-25 ООО "Ай Ти Ви групп"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идентификации средств индивидуальной защиты на человеке
CN111387617A (zh) * 2020-02-21 2020-07-10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一种防护套装、医务人员感染行为监护***及方法
KR20210133071A (ko) * 2020-04-28 2021-11-05 비앤피 이노베이션 주식회사 스마트 안전 의복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13113151A (zh) * 2021-03-17 2021-07-13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面向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新冠肺炎暴露风险评估***
CN113392716A (zh) * 2021-05-21 2021-09-14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人员安全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4782988A (zh) * 2022-03-29 2022-07-22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面向施工环境的多级安全预警方法
CN115171037A (zh) * 2022-06-14 2022-10-11 江苏润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视觉识别的危化品存储室安全作业穿戴识别装置及方法
CN114937232A (zh) * 2022-07-25 2022-08-23 浙江大学 医废处理人员防护用具穿戴检测方法、***和设备
CN115880722A (zh) * 2022-12-01 2023-03-3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配电作业人员穿戴的智能识别方法、***和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earing fault diagnosis based 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fusi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Xian Liu等;《Frontiers in Neurorobotics》;第1-10页 *
Face mask and medical waste disposal during the novel COVID-19 pandemic in Asia;Sarawut Sangkham;《Case Studies in 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第1-9页 *
基于层次异构混合GNN模型的多视角 头盔佩戴鲁棒检测方法;卢建刚等;《广东电力》;第35卷(第9期);第19-26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03797A (zh) 2023-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77925B (zh) 一种针对敬老院老人的跌倒检测与预警方法及***
CN107103733B (zh) 一种摔倒报警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8629300B (zh) 一种跌倒检测方法
CN110838118A (zh) 用于医疗过程中异常检测的***和方法
CN111524608A (zh) 智能检测与防疫***和方法
RU2724785C1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идентификации средств индивидуальной защиты на человеке
EP1763815A1 (en) A system and method to quantify patients clinical trends and monitoring their status progression
CN116503797B (zh) 基于目标检测的医废处理人员防护用具穿戴检测方法
CN111652192A (zh) 一种基于kinect传感器的跌倒检测***
Inoue et al. Bed-exit prediction applying neural network combining bed position detection and patient posture estimation
CN113314230A (zh) 基于大数据的智能防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66444A (zh) 一种防护用品综合管理***
Frize et al. Processing thermal images to detect breast cancer and assess pain
US2023034344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ceability and hygiene compliance management reprocessing of reusable medical devices and environments
CN112466445A (zh) 一种防护用品穿脱监测设备及隔离病房
JP2022097829A5 (zh)
CN113081013A (zh) 定位片扫描方法、装置及***
US20240054248A1 (en) Method for anonymizing video data
NL2027526B1 (en) Method for anonymizing video data
TWI847574B (zh) 生命體徵監測方法、系統、電子設備及電腦可讀儲存介質
WO2023178957A1 (zh) 生命体征监测方法、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20343676A1 (en) X-ray imaging system
CN117037027A (zh) 医护装备穿脱可解释智能监测方法及***
Roundtree Social and Occupational Ergonomics, Vol. 152, 2024, 18-33 AHFE
TWI779404B (zh) 護具辨識系統與護具辨識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