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91015A - 电池组 - Google Patents

电池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91015A
CN116491015A CN202180074543.6A CN202180074543A CN116491015A CN 116491015 A CN116491015 A CN 116491015A CN 202180074543 A CN202180074543 A CN 202180074543A CN 116491015 A CN116491015 A CN 1164910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allel
axis
cell
parallel connection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7454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秉国
李大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SD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SD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SD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SD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4910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910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13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cells having curved cross-section, e.g. round or ellipti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01M10/4257Smart batterie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side the housing of the cells or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01M10/482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5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omprising a single busba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9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nection, e.g. mixed connections
    • H01M50/512Connection only in parall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池组包括:沿平行于第一轴线的行布置的电池单体,布置在沿与第一轴线交叉的第二轴线相邻的行中的电池单体沿第一轴线彼此不对准;以及连接构件,配置为电连接电池单体并形成并联模组,其中并联模组包括:第一并联连接,连接相邻行中的第一电池单体和第二电池单体;第二并联连接,连接相邻行中的第三电池单体和第四电池单体;以及第三并联连接,连接同一行中的成对电池单体。根据实施方式的电池组可以有利于小型化并且可以提供高容量输出。

Description

电池组
技术领域
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涉及电池组。
背景技术
通常,与无法充电的一次电池不同,二次电池能够充电和放电。二次电池用作用于移动设备、电动车辆、混合动力车辆、电动自行车、不间断电源等的能量源。取决于要应用的外部设备的类型,二次电池可以以单个电池的形式或通过将多个单体连接成一个单元以模组的形式使用。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包括可有利于小型化并提供高容量输出的电池组。
另外的方面将部分地在以下描述中阐述,并将部分地自描述明显,或者可以通过实践本公开所呈现的实施方式而获知。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一种电池组包括:一系列电池单体,沿平行于第一轴线的一系列行布置,布置在沿与第一轴线交叉的第二轴线相邻的行中的电池单体沿第一轴线彼此不对准;以及
连接构件,配置为电连接一系列电池单体并形成一系列并联模组。一系列并联模组包括:
第一并联连接,沿第一轴线将前位置的第一电池单体连接到后位置的第二电池单体,第一电池单体和第二电池单体在沿第二轴线相邻的行中;第二并联连接,沿第一轴线将后位置的第三电池单体连接到前位置的第四电池单体,第一电池单体和第四电池单体在沿第二轴线相邻的行中;以及第三并联连接,连接一系列电池单体中的成对电池单体,所述成对电池单体在一系列行的相同行中。
例如,第一并联连接和第二并联连接可以彼此不对准。
例如,相对于第二轴线,第一并联连接在沿顺时针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取向,第二并联连接在沿与顺时针方向相反的逆时针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取向。
例如,相对于第二轴线,第一并联连接和第二并联连接可以每个形成在以锐角倾斜的方向上。
例如,第三并联连接可以平行于第一轴线。
例如,所述成对电池单体可以包括通过第三并联连接连接的前特定单体和后特定单体,其中前特定单体和后特定单体属于选自一系列行的特别行。
例如,前特定单体可以进一步连接到第二并联连接或第一并联连接。
例如,后特定单体可以进一步连接到第一并联连接或第二并联连接。
例如,在不属于特别行的行中,多个电池单体中的电池单体通过第一并联连接和第二并联连接连接。
例如,在一系列电池单体中,第一位置校正单体可以与在前的行和随后的行中的每个形成第一并联连接。
例如,第一位置校正单体可以布置在第一第三并联连接和第二第三并联连接之间。
例如,在一系列电池单体中,第二位置校正单体可以与在前的行和随后的行中的每个形成第二并联连接。
例如,第二位置校正单体可以布置在第一第三并联连接和第二第三并联连接之间。
例如,一系列并联模组可以包括一系列行之中的不同行中的至少两个第三并联连接。
例如,第三并联连接可以包括一系列第三并联连接,在一系列并联模组之中的第一并联模组和与第一并联模组相邻的第二并联模组中,一系列第三并联连接彼此不重叠。
例如,电池组可以进一步包括沿第一轴线重复布置的一系列电池单元,彼此邻近的一系列并联模组包括在彼此不同的行中的第三并联连接。
例如,一系列电池单元中的每个电池单元可以包括一系列并联模组。
例如,任意选自一系列并联模组的两个并联模组可以在彼此不同的至少一个行中形成第三并联连接。
例如,未填充有一系列电池单体中的任何电池单体的空隙位置可以在沿第一轴线的一个电池单元和另一电池单元之间的边界区域处。
例如,一系列并联模组中的并联模组中的电池单体的数量可以大于包括在所述并联模组中的行的数量。
例如,一系列并联模组中的并联模组可以包括彼此并联连接的n个数量的电池单体和m个数量的行,在所述并联模组中形成第三并联连接的特别行的数量可以是n-m。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实施方式的电池组可以有利于小型化并且可以提供高容量输出。
附图说明
本公开的某些实施方式的上述和其他的方面、特征和优点将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更加明显,附图中:
图1是根据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示出图1的电池单体的布置的平面图;
图3和图4是示出图2的电池单体之间的连接的平面图;
图5A和图5B是分别示出图4的区域Va和区域Vb中的电池单体之间的连接的图;
图6A和图6B是分别示出图4的第一位置校正单体和第二位置校正单体之间的连接的图;
图7是示出用于连接图4的电池单体和汇流条的连接构件的视图;
图8是图4的电池单体的透视图;
图9是示出图3的电路板的连接的视图;
图10是图9的电路板的透视图;
图11是示出用于获得电池单体的温度信息的热敏电阻器的安装结构的透视图;
图12是示出图1的单体支架和电池单体的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13是示出图12的单体支架和电路板的组件的分解透视图;以及
图14是用于说明单体支架的感测孔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根据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一种电池组包括:一系列电池单体,沿平行于第一轴线的一系列行布置,布置在沿与第一轴线交叉的第二轴线相邻的行中的电池单体沿第一轴线彼此不对准;以及
连接构件,配置为电连接一系列电池单体并形成一系列并联模组。一系列并联模组包括:
第一并联连接,沿第一轴线将前位置的第一电池单体连接到后位置的第二电池单体,第一电池单体和第二电池单体在沿第二轴线相邻的行中;第二并联连接,沿第一轴线将后位置的第三电池单体连接到前位置的第四电池单体,第一电池单体和第四电池单体在沿第二轴线相邻的行中;以及第三并联连接,连接一系列电池单体中的成对电池单体,所述成对电池单体在一系列行的相同行中。
例如,第一并联连接和第二并联连接可以彼此不对准。
例如,相对于第二轴线,第一并联连接在沿顺时针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取向,第二并联连接在沿与顺时针方向相反的逆时针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取向。
例如,相对于第二轴线,第一并联连接和第二并联连接可以每个形成在以锐角倾斜的方向上。
例如,第三并联连接可以平行于第一轴线。
例如,所述成对电池单体可以包括通过第三并联连接连接的前特定单体和后特定单体,其中前特定单体和后特定单体属于选自一系列行的特别行。
例如,前特定单体可以进一步连接到第二并联连接或第一并联连接。
例如,后特定单体可以进一步连接到第一并联连接或第二并联连接。
例如,在不属于特别行的行中,多个电池单体中的电池单体通过第一并联连接和第二并联连接连接。
例如,在一系列电池单体中,第一位置校正单体可以与在前的行和随后的行中的每个形成第一并联连接。
例如,第一位置校正单体可以布置在第一第三并联连接和第二第三并联连接之间。
例如,在一系列电池单体中,第二位置校正单体可以与在前的行和随后的行中的每个形成第二并联连接。
例如,第二位置校正单体可以布置在第一第三并联连接和第二第三并联连接之间。
例如,一系列并联模组可以包括在一系列行之中的不同行中的至少两个第三并联连接。
例如,第三并联连接可以包括一系列第三并联连接,在一系列并联模组之中的第一并联模组和与第一并联模组相邻的第二并联模组中,一系列第三并联连接彼此不重叠。
例如,电池组可以进一步包括沿第一轴线重复布置的一系列电池单元,彼此邻近的一系列并联模组包括在彼此不同的行中的第三并联连接。
例如,一系列电池单元中的每个电池单元可以包括一系列并联模组。
例如,任意选自一系列并联模组的两个并联模组可以在彼此不同的至少一个行中形成第三并联连接。
例如,未填充有一系列电池单体中的任何电池单体的空隙位置可以在沿第一轴线的一个电池单元和另一电池单元之间的边界区域处。
例如,一系列并联模组中的并联模组中的电池单体的数量可以大于包括在所述并联模组中的行的数量。
例如,一系列并联模组中的并联模组可以包括彼此并联连接的n个数量的电池单体和m个数量的行,在所述并联模组中形成第三并联连接的特别行的数量可以是n-m。
发明的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照实施方式,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指代相同的元件。就此而言,当前的实施方式可以具有不同的形式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在此阐述的描述。因此,下面仅通过参照附图描述实施方式来说明本说明书的方面。如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所列举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的表述当在元素列表之后时修饰整个元素列表而不修饰列表的个别元素。
根据实施方式的电池组参照附图被描述。
图1是根据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示出图1的电池单体的布置的平面图。图3和图4是示出图2的电池单体之间的连接的平面图。图5A和图5B是分别示出图4的区域Va和区域Vb中的电池单体之间的连接的图。图6A和图6B是分别示出图4的第一位置校正单体和第二位置校正单体之间的连接的图。图7是示出用于连接图4的电池单体和汇流条的连接构件的视图。图8是图4的电池单体的透视图。
参照图1至图4,根据实施方式的电池组可以包括第一电池单体B1的组、第二电池单体B2的组、以及在第一电池单体B1的组和第二电池单体B2的组之间的电路板C。在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池单体B1的组可以包括布置在沿电路板C延伸的第一轴线Z1的行中并沿电路板C的第一表面C1侧延伸的多个第一电池单体B1。类似地,第二电池单体B2的组可以包括布置在沿电路板C延伸的第一轴线Z1的行中并沿电路板C的第二表面C2侧延伸的多个第二电池单体B2。在此配置中,电路板C可以包括彼此相反的第一表面C1和第二表面C2。电路板C的第一表面C1和第二表面C2可以是构成电路板C的最大面积的主表面。第一电池单体B1的组布置在电路板C的第一表面C1侧可以意味着第一电池单体B1布置在直接面对电路板C的第一表面C1和第二表面C2中的第一表面C1的位置。类似地,第二电池单体B2的组布置在电路板C的第二表面C2侧可以意味着第二电池单体B2布置在直接面对电路板C的第一表面C1和第二表面C2中的第二表面C2的位置。换言之,第一电池单体B1和第二电池单体B2可以布置在电路板C的相反侧且电路板C在其间。
照此,第一电池单体B1和第二电池单体B2可以布置在相对于电路板C的相反侧,并且可以具有基本相同或相似的布置结构或配置。第一电池单体B1和第二电池单体B2可以具有基本相同或相似的电连接结构。在下面的描述中,电池单体B可以指第一电池单体B1或第二电池单体B2中的任何一个电池单体,或者可以用作指所有的第一电池单体B1和第二电池单体B2的集合。
在实施方式中,尽管电池单体B可以包括布置在电路板C的相反侧的第一电池单体B1和第二电池单体B2,但是在各种实施方式中,电池单体B可以仅包括布置在电路板C的一侧的第一电池单体B1,不包括布置在电路板C的另一侧的第二电池单体B2。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下面描述的技术事项可以以基本相同或相似的方式应用。例如,下面描述的电池单体B的布置结构或电连接结构可以不管电路板C的存在或电路板C的位置以基本相同或相似的方式应用于布置在多个行中的电池单体B。
电池单体B可以包括形成沿第一轴线Z1的行的布置在多个行中的电池单体B。每一行中的电池单体B可以平行于第一轴线Z1布置。在此配置中,贯穿本说明书,第一轴线Z1可以意味着电池单体B的行方向。多个电池单体B可以布置为形成沿第一轴线Z1的前后方向上的行。在沿与第一轴线Z1交叉的第二轴线Z2相邻的行(例如,彼此邻近的在前的行和随后的行)中的电池单体B可以布置在沿第一轴线Z1彼此不对准(例如,交错)的位置。贯穿本说明书,在实施方式中,作为与第一轴线Z1交叉的方向的第二轴线Z2可以意味着垂直于第一轴线Z1的方向。如下所述,电池单体B可以通过***单体支架110中而组装在规则的位置。在此配置中,单体支架110可以包括沿第一轴线Z1延伸的第一侧部S1和第二侧部S2(见图2),行中的电池单体B沿第一轴线Z1布置。例如,第二轴线Z2可以被定义为从单体支架110的第一侧部S1到第二侧部S2的方向。在此配置中,沿第二轴线Z2的在前的行可以意味着布置得相对靠近(例如,接近)单体支架110的第一侧部S1的行。随后的行可以意味着布置得相对靠近(例如,接近)单体支架110的第二侧部S2的行。在实施方式中,第二轴线Z2可以被定义为与上面定义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在基于根据第二轴线Z2的定义对在前的行和随后的行的布置关系的设定的限制内,下面描述的技术事项可以与上面的描述基本相同或相似。
例如,在彼此邻近(例如,彼此相邻)的第一行R1和第二行R2(见图3)中的电池单体B中,第一行R1和第二行R2中的电池单体B可以布置为沿第一轴线Z1朝向前位置或后位置彼此不对准(例如,第一行R1和第二行R2中的电池单体B可以交错)。因此,第一行R1和第二行R2中的电池单体B可以***彼此之间并且密集地布置。照此,因为在第一行R1和第二行R2中彼此邻近的电池单体B***彼此之间,所以可以减少无效空间,并且可以得到电池单体B以高密度布置在有限区域内的紧凑配置。
由于邻近的行中的电池单体B布置在沿第一轴线Z1来回交替的位置,因此电池单体B可以沿第二轴线Z2以Z字形形式布置。例如,在第一至第三行R1、R2和R3中彼此邻近布置的电池单体B中,相对于第二行R2中的电池单体B,第一行R1中的电池单体B可以布置在相对偏向后侧的位置,此外,相对于第二行R2中的电池单体B,第三行R3中的电池单体B可以布置在相对偏向后侧的位置(即,第一行R1和第三行R3中的电池单体B可以比第二行R2中的对应的电池单体B更靠近电池组的后部)。照此,由于第一至第三行R1、R2和R3中彼此邻近的电池单体B布置在来回交替的位置,因此电池单体B可以沿第二轴线Z2以Z字形形式布置。如下所述,由于沿第二轴线Z2以Z字形形式布置的电池单体B彼此并联连接,因此可以形成并联模组PM。贯穿本说明书,电池单体B沿第二轴线Z2Z字形布置可以意味着电池单体B不是布置在沿第二轴线Z2的线中(即,电池单体B不是平行于第二轴线Z2布置),而是电池单体B在相对于第二轴线Z2以锐角倾斜的Z字形方向上布置。
在实施方式中,沿第二轴线Z2Z字形布置的电池单体B可以彼此并联连接,从而形成一个并联模组PM。沿第一轴线Z1彼此邻近的并联模组PM可以彼此串联连接。例如,在实施方式中,电池单体B可以形成沿第一轴线Z1的串联连接和沿第二轴线Z2的并联连接。电池单体B沿第二轴线Z2形成并联连接可以意味着沿第二轴线Z2Z字形布置的电池单体B并联连接,并且彼此并联连接的电池单体B可以在大致平行于第二轴线Z2的方向上形成并联连接。
由于沿第二轴线Z2Z字形布置的电池单体B并联连接,因此并联模组PM可以包括沿第二轴线Z2属于不同行的电池单体B之间的并联连接。在实施方式中,在沿第二轴线Z2将在前的行和随后的行彼此连接的同时,并联模组PM可以包括第一并联连接CN1和第二并联连接CN2,第一并联连接CN1用于从前位置的电池单体B连接到后位置的电池单体B,第二并联连接CN2用于从后位置的电池单体B连接到前位置的电池单体B。例如,第一并联连接CN1和第二并联连接CN2可以在彼此不对准的方向上在在前的行和随后的行之间形成并联连接,并且可以形成在相对于第二轴线Z2彼此相反的逆时针和顺时针倾斜的方向上。例如,第一并联连接CN1和第二并联连接CN2可以形成在相对于第二轴线Z2彼此相反的逆时针和顺时针以锐角倾斜的方向上。
贯穿本说明书,第一并联连接CN1和第二并联连接CN2可以通过形成并联连接的方向来区分。例如,第一并联连接CN1可以沿第二轴线Z2从前位置朝向后位置形成并联连接。第二并联连接CN2可以沿第二轴线Z2从后位置朝向前位置形成并联方向。
贯穿本说明书,当形成用于将在前的行和随后的行彼此连接的第一并联连接CN1时,未必意味着第一并联连接CN1在整个电池组中形成在同一方向上。换言之,第一并联连接CN1可以根据并联连接的在在前的行中的电池单体B和在随后的行中的电池单体B的相对位置而形成在彼此不同的多个方向上,并且可以包括在整个电池组中形成在彼此不同的多个方向上的多个第一并联连接CN1。然而,即使当第一并联连接CN1形成在彼此不同的方向上时,第一并联连接CN1也可以全部沿第二轴线Z2从前位置朝向后位置、并且在相对于第二轴线Z2在逆时针方向上倾斜的方向上形成。
类似地,贯穿本说明书,当形成将在前的行和随后的行彼此连接的第二并联连接CN2时,并不意味着第二并联连接CN2必然在整个电池组中形成在同一方向上。换言之,第二并联连接CN2可以根据并联连接的在在前的行中的电池单体B和在随后的行中的电池单体B的相对位置而形成在彼此不同的多个方向上,并且可以包括在整个电池组中形成在彼此不同的多个方向上的多个第二并联连接CN2。然而,即使当第二并联连接CN2形成在彼此不同的方向上时,第二并联连接CN2也可以全部沿第二轴线Z2从后位置朝向前位置、并且在相对于第二轴线Z2在顺时针方向上倾斜的方向上形成。
照此,并联模组PM可以包括将在前的行和随后的行彼此连接的第一并联连接CN1和第二并联连接CN2,并且并联模组PM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将属于同一行(例如,R1、R2或R3)的电池单体B彼此连接的第三并联连接CN3。
与第一并联连接CN1和第二并联连接CN2不同,第三并联连接CN3不是将在前的行和随后的行(例如,R1至R2)彼此连接,而是连接属于同一行(特别行PR)的电池单体B(前特定单体FB和后特定单体RB)。因此,第三并联连接CN3可以平行于电池单体B沿其布置在行中的第一轴线Z1形成。换言之,与第一并联连接CN1和第二并联连接CN2不同,第三并联连接CN3不是在相对于第二轴线Z2以锐角倾斜的方向上形成,而是可以沿第一轴线Z1形成。这是因为,与第一并联连接CN1和第二并联连接CN2不同,第三并联连接CN3不是沿第二轴线Z2连接在前的行和随后的行,而是沿第一轴线Z1连接属于同一行(特别行PR)的电池单体B(前特定单体FB和后特定单体RB)。
在以下描述中,为了便于理解,其中形成第三并联连接CN3的行可以被称为特别行PR。在特别行PR中形成第三并联连接CN3的电池单体B可以根据其位置被称为前特定单体FB和后特定单体RB。在特别行PR中,前特定单体FB和后特定单体RB可以形成第三并联连接CN3。换言之,前特定单体FB和后特定单体RB可以通过(经由)第三并联连接CN3具有并联连接。
在实施方式中,除了包括连接在前的行和随后的行的第一并联连接CN1和第二并联连接CN2之外,并联模组PM可以进一步包括连接属于同一行的电池单体B的第三并联连接CN3,从而通过增加属于并联模组PM的电池单体B(第一电池单体B1或第二电池单体B2)的数量而提供大容量电池组并使整个电池组的尺寸小型化。例如,与电池组的宽度对应的在单体支架110的第一侧部S1和第二侧部S2之间的距离可以由形成电池组的电池单体B(第一电池单体B1或第二电池单体B2)所形成的行的数量确定。在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池单体B1和第二电池单体B2均可以布置在总共十(10)行中。
在与本实施方式相反的比较例中,并联模组PM可以沿第二轴线Z2连接属于在前的行和随后的行的电池单体B,并包括第一并联连接CN1和第二并联连接CN2。每个并联模组PM可以包括总共十个电池单体B(第一电池单体B1或第二电池单体B2),这总共十个电池单体B包括选自每一行的一个电池单体B。相比之下,在实施方式中,除了包括连接在前的行和随后的行的第一并联连接CN1和第二并联连接CN2之外,并联模组PM还可以包括将属于同一行(特别行PR)的电池单体B(前特定单体FB和后特定单体RB)彼此连接的第三并联连接CN3。本公开的并联模组PM可以包括比电池单体B的行数(十行第一电池单体B1或第二电池单体B2)多的十三个电池单体B(第一电池单体B1或第二电池单体B2)。根据此实施方式的电池组可以通过包括比比较例多的大量电池单体B(第一电池单体B1或第二电池单体B2)的并联模组PM提供大容量输出,并将整个电池组的尺寸限制为与如在比较例中布置在总共十行中的电池单体B(第一电池单体B1或第二电池单体B2)对应的宽度(即,本公开的电池组可以具有比比较例大的输出容量,即使本公开和比较例的电池组尺寸相同)。
在实施方式中,彼此并联连接并且被包括在每个并联模组PM中的电池单体的数量m(例如,13)可以大于包括在每个并联模组PM中的不同行的数量n(例如,10)。在此配置中,当每个并联模组PM包括彼此并联连接的n个电池单体B(例如,13)和m个行(例如,10)时,在每个并联模组PM中形成第三并联连接CN3的特别行PR的数量可以是n-m,例如3。
参照图4至图6B,在实施方式中,每个并联模组PM可以包括将属于同一行(特别行PR)的电池单体B(前特定单体FB和后特定单体RB)彼此连接的第三并联连接CN3。例如,并联模组PM可以包括三个第三并联连接CN3。换言之,并联模组PM可以包括形成第三并联连接CN3的特别行PR的三个实例。在每个特别行PR中,前特定单体FB和后特定单体RB可以通过(经由)第三并联连接CN3彼此并联连接。
前特定单体FB可以通过(经由)第三并联连接CN3连接到后特定单体RB并且同时可以与在前的行形成第二并联连接CN2(见图5B),或者前特定单体FB可以通过(经由)第三并联连接CN3连接到后特定单体RB并且同时可以与随后的行形成第一并联连接CN1(见图5A)。例如,在不是特别行PR的行中,由于每个电池单体B连接到在前的行和随后的行并且同时形成彼此不同的第一并联连接CN1和第二并联连接CN2,因此除了形成第三并联连接CN3之外,形成第三并联连接CN3的前特定单体FB还可以同时形成图5A的第一并联连接CN1或图5B的第二并联连接CN2。在此配置中,根据前特定单体FB的位置,除了形成第三并联连接CN3之外,对应的前特定单体FB可以进一步形成第一并联连接CN1(见图5A)或第二并联连接CN2(见图5B)。换言之,前特定单体FB可以同时形成第一并联连接CN1和第三并联连接CN3、或第二并联连接CN2和第三并联连接CN3。
类似地,后特定单体RB可以通过(经由)第三并联连接CN3连接到前特定单体FB并且同时可以与在前的行形成第一并联连接CN1(见图5A),或者后特定单体RB可以通过第三并联连接CN3连接到前特定单体FB并且同时可以与随后的行形成第二并联连接CN2(见图5B)。换言之,后特定单体RB可以同时形成第一并联连接CN1和第三并联连接CN3(见图5A),或者同时形成第二并联连接CN2和第三并联连接CN3(见图5B)。
因此,在根据实施方式的电池组中,每个电池单体B可以形成第一并联连接CN1和第二并联连接CN2、第一并联连接CN1和第三并联连接CN3、或第二并联连接CN2和第三并联连接CN3。然而,在实施方式中,电池单体B可以仅形成第一并联连接CN1或仅形成第二并联连接CN2。例如,在实施方式中,第一位置校正单体CB1(图6A)可以仅形成第一并联连接CN1,并与在前的行和随后的行中的每个形成第一并联连接CN1,而不是第二并联连接CN2。例如,第一位置校正单体CB1(见图6A)可以不是形成第一并联连接CN1和第二并联连接CN2,而是可以仅形成两个第一并联连接CN1。类似地,第二位置校正单体CB2(见图6B)可以不是形成第一并联连接CN1和第二并联连接CN2,而是仅形成两个第二并联连接CN2。
由于第一位置校正单体CB1和第二位置校正单体CB2仅形成第一并联连接CN1或仅形成第二并联连接CN2,因此属于同一并联模组PM的不同特别行PR的中心位置(例如,三个特别行PR的中心位置)可以匹配或对准(或者大致匹配或对准)。当属于同一并联模组PM的不同特别行PR的中心位置沿第一轴线Z1彼此显著偏离时,彼此不同的特别行PR之间的连接长度可以增加。并联连接可以沿第一轴线Z1偏向前位置或后位置。这样的偏移的并联连接可以沿第一轴线Z1累积,因此,整个电池组沿第一轴线Z1的宽度可以增加。
因此,在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位置校正单体CB1和第二位置校正单体CB2,属于同一并联模组PM的不同特别行PR的中心位置(例如,三个特别行PR的中心位置)可以彼此大致匹配(对准),因此可以消除或避免沿第一轴线Z1的位置偏离。例如,第一位置校正单体CB1和第二位置校正单体CB2可以仅形成第一并联连接CN1或仅形成第二并联连接CN2,并且将并联连接方向形成为偏向前位置或后位置。因此,属于同一并联模组PM的不同特别行PR的中心位置(例如,三个特别行PR的中心位置)可以彼此大致匹配(对准)。在实施方式中,第一位置校正单体CB1和第二位置校正单体CB2可以布置在属于同一并联模组PM的特别行PR之间。提供在在前的特别行PR和随后的特别行PR之间的第一位置校正单体CB1和第二位置校正单体CB2可以消除特别行PR之间的位置偏离。
参照图4,关于特别行PR的位置,特别行PR可以在彼此邻近的并联模组PM中形成在不同的不同行中。特别行PR在彼此邻近的并联模组PM中形成在不同行中可以意味着,例如,在彼此邻近的并联模组A和B中,当并联模组A的特别行PR形成在第五行、第七行和第九行中时,并联模组B的特别行PR形成在第二行、第四行、第十行中,从而不与并联模组A的特别行PR重叠。相比之下,在彼此邻近的并联模组PM中在相同行中形成特别行PR使得特别行PR彼此重叠,并联连接偏向前位置或后位置,朝向前位置或后位置的偏移的并联连接沿第一轴线Z1累积,因此并联连接的长度可以增加,或者电池组沿第一轴线Z1的尺寸可以增大。
为了使彼此邻近的并联模组PM包括不同行中的特别行PR,电池组可以包括重复布置的电池单元U。由于电池单元U沿第一轴线Z1重复布置,因此可以容易地实现彼此邻近的并联模组PM包括彼此不同的行中的特别行PR的配置。例如,电池单元U可以包括并联模组PM。在并联模组PM之中,彼此邻近的并联模组PM可以包括形成在彼此不同的行中的特别行PR。
在实施方式中,电池单元U可以包括六个并联模组A、B、C、D、E、F。例如,电池单元U可以包括并联模组A、B、C、D、E、F,并联模组A可以包括形成在第五行、第七行和第九行中的特别行PR,并联模组B可以包括形成在第二行、第四行和第十行中的特别行PR。并联模组C可以包括形成在第一行、第六行和第八行中的特别行PR。并联模组D可以包括形成在第三行、第五行和第七行中的特别行PR,并联模组E可以包括形成在第二行、第九行和第十行中的特别行PR,并联模组F可以包括形成在第四行、第六行和第八行中的特别行PR。照此,并联模组A、B、C、D、E和F中的每个可以包括三个特别行PR,并且三个特别行PR的位置的组合可以相互排斥。换言之,综合考虑形成在并联模组A、B、C、D、E、F中的特别行PR的位置,特别行PR可以在任何一个行中重叠,但是特别行PR可以不在两个或三个行中重叠。特别行PR在任何一个行中重叠的并联模组PM可以彼此不邻近(即,相邻的并联模组不包括重叠的特别行PR)。
根据实施方式的电池组可以配置为使得电池单元U沿第一轴线Z1重复地布置。在此配置中,电池单体B为空的空隙位置V可以形成在沿第一轴线Z1的第一电池单元U1和第二电池单元U2之间的边界区域中。空隙位置V可以是通过简化重复布置的电池单元U的配置而促进整个电池组的形成的配置。例如,在实施方式中,电池单元U可以包括六个并联模组PM,并且由于包括六个并联模组PM的电池单元U重复地布置,因此可以形成整个电池组。当彼此邻近的第一电池单元U1和第二电池单元U2之间的边界区域中没有形成空隙位置V时,形成第一电池单元U1和第二电池单元U2中的每个的并联模组PM的数量需要显著增加,这可能无法达到通过电池单元U的重复布置而简化整个电池组的结构并促进电池组的实现的目的。在实施方式中,由于电池单元U的结构可以通过空隙位置V简化,所以具有简化结构的电池单元U重复地布置,因此可以促进电池组的实现。
空隙位置V可以意味着布置在沿第一轴线Z1的一个行中的电池单体B中没有填充电池单体B的位置。例如,在实施方式中,电池单体B可以以大致恒定的间隔布置在第一轴线Z1的行中。空隙位置V可以没有用电池单体B填充并且可以留作空的空间。在实施方式中,空隙位置V形成在沿第一轴线Z1彼此邻近的第一电池单元U1和第二电池单元U2之间的边界区域中。当第一电池单元U1和第二电池单元U2布置为彼此邻近时,边界区域可以意味着与第二电池单元U2和第一电池单元U1相邻(或在第二电池单元U2和第一电池单元U1之间)的区域。
参照图7,在实施方式中,电池单体B的电连接可以通过布置在电池单体B的上端部10a上的汇流条150来实现。形成在电池单体B的上端部10a上的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2可以通过汇流条150彼此电连接。在实施方式中,电池单体B的电连接可以通过电池单体B的上端部10a来实现,并且电池单体B的冷却而不是电连接可以通过电池单体B的下端部10b来实现。
汇流条150可以沿第一轴线Z1和第二轴线Z2延伸并避开电池单体B的上端部10a以暴露形成在电池单体B的上端部10a上的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2。在实施方式中,汇流条150可以包括沿第一轴线Z1延伸的第一部分151和连接到第一部分151的沿第二轴线Z2延伸的第二部分152。第二部分152可以在彼此邻近的并行模块PM之间沿第二轴线Z2延伸。第一部分151可以沿第一轴线Z1延伸以将第二部分152彼此连接或沿第一轴线Z1延伸用于第三并联连接CN3,并且可以延伸以越过空隙位置V连接彼此邻近的并联模组PM(见图4)。照此,汇流条150可以包括分别沿第一轴线Z1和第二轴线Z2延伸的第一部分151和第二部分152,但是可以总体上在彼此邻近的并联模组PM之间沿第二轴线Z2延伸。
汇流条150可以包括第一汇流条150a和第二汇流条150b(见图4),第一汇流条150a和第二汇流条150b从电路板C的第一表面C1和第二表面C2大致沿第二轴线Z2延伸以形成第一并联模组PM1和第二并联模组PM2(见图2)从而连接分别布置在电路板C的第一表面C1和第二表面C2处的第一电池单体B1和第二电池单体B2。在此配置中,通过从(远离)电路板C的第一表面C1和第二表面C2大致沿第二轴线Z2延伸的第一汇流条150a和第二汇流条150b形成的第一并联模组PM1和第二并联模组PM2(见图2)可以从电路板C的第一表面C1和第二表面C2大致沿第二轴线Z2布置。
参照图7,在实施方式中,属于同一并联模组PM的电池单体B可以利用相同的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2一起连接到汇流条150,从而形成并联模组PM。属于沿第一轴线Z1彼此邻近的并联模组PM的彼此不同的电池单体B可以利用彼此不同的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2彼此串联连接到汇流条150。如下所述,用于调和汇流条150与电池单体B的第一和第二电极11和12之间的电连接的连接构件W(见图7)可以提供在其间。由于连接构件W将彼此不同的电池单体B的相同的极连接到同一汇流条150,因此可以形成并联连接。由于连接构件W将彼此不同的电池单体B的不同的极连接到同一汇流条150,因此可以形成串联连接。
参照图8,每个电池单体B可以沿第三轴线Z3延伸,并且可以被提供为圆形电池单体B。换言之,电池单体B可以具有在其沿第三轴线Z的上端和下端处是圆形的上端部10a和下端部10b、以及在上端部10a和下端部10b之间是圆柱形表面的侧表面10c。在实施方式中,电池单体B可以包括形成在上端部10a的中心位置的第二电极12,并且第一电极11可以遍及整个下端部10b形成并沿侧表面10c延伸到上端部10a的边缘位置。在此配置中,第二电极12的中心位置和第一电极11的边缘位置两者可以形成在电池单体B的上端部10a中。通过将电池单体B的上端部10a和汇流条150彼此连接的连接构件W(见图7),并联连接可以通过将形成在电池单体B的上端部10a上的第一电极11或第二电极12彼此连接到同一汇流条150而形成。串联连接可以通过将形成在电池单体B的上端部10a上的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2彼此连接到同一汇流条150而形成。
参照图2和图7,汇流条150和电池单体B之间的电连接可以通过连接构件W来实现,连接构件W具有连结(或连接)到汇流条150的一个端部以及连结(或连接)到电池单体B的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2的另一部分。连接构件W可以由金属微线形式的导电线或金属条形式的导电带形成,并且可以通过引线键合或带键合在电池单体B和汇流条150之间连接。在实施方式中,连接构件W可以形成为导电线,并且在以下描述中,主要描述提供为导电线的连接构件W。
连接构件W可以通过引线键合连结到汇流条150以及电池单体B的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2,并且以悬置状态或在连结到汇流条150的所述一个端部和连结到电池单体B的所述另一部分之间的位置,可以电连接分别连结到所述一个端部和所述另一部分的汇流条150和电池单体B。
第一电池单体B1的组可以形成沿第一轴线Z1布置的第一并联模组PM1(见图2),并且第一并联模组PM1可以沿第一轴线Z1形成串联连接。类似地,第二电池单体B2的组可以形成沿第一轴线Z1布置的第二并联模组PM2(见图2),并且第二并联模组PM2可以沿第一轴线Z1形成串联连接。第一并联模组PM1和第二并联模组PM2(见图2)可以分别布置在电路板C的彼此不同的第一表面C1和第二表面C2处(从电路板C的彼此不同的第一表面C1和第二表面C2延伸),并且可以在电路板C的彼此不同的第一表面C1和第二表面C2处串联连接。在实施方式中,第一并联模组PM1可以沿第一轴线Z1从前位置串联连接到后位置,第二并联模组PM2可以沿第一轴线Z1从后位置串联连接到前位置。沿第一轴线Z1在最后面的位置的第一并联模组PM1和在最后面的位置的第二并联模组PM2可以通过第三汇流条150c(见图1)彼此电连接,因此第一并联模组PM1和第二并联模组PM2可以通过第三汇流条150c串联连接。例如,整个电池组的电连接方向(串联连接方向)可以由以下方向形成:沿沿第一轴线Z1布置的第一并联模组PM1从前位置到后位置的方向、在最后面的位置通过第三汇流条150c(见图1)的U转弯方向、以及沿沿第一轴线Z1布置的第二并联模组PM2从后位置到前位置的方向。
在实施方式中,沿第一轴线Z1布置在最后侧的第一并联模组PM1和沿第一轴线Z1布置在最后侧的第二并联模组PM2可以通过第三汇流条150c彼此串联连接,第三汇流条150c连接分别形成位于最后面的位置的第一并联模组PM1和第二并联模组PM2的第一汇流条150a和第二汇流条150b。因此,在根据实施方式的电池组中,串联连接方向可以在第一电池单体B1的组中沿第一轴线Z1从前位置延伸到后位置,在最后面的位置进行U转弯,然后在第二电池单体B2的组中沿第一轴线Z1从后位置延伸到前位置。
图9是示出图3的电路板C的连接的视图。图10是图9的电路板C的透视图。
参照图9-10,电路板C可以布置在第一电池单体B1的组和第二电池单体B2的组之间。电路板C可以布置在第一电池单体B1和第二电池单体B2之间,并且可以从布置在电路板C两侧的第一电池单体B1和第二电池单体B2收集状态信息,并提供数据以控制第一电池单体B1和第二电池单体B2的充电/放电操作。在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池单体B1和第二电池单体B2的状态信息可以包括第一电池单体B1和第二电池单体B2的电压信息、温度信息和电流信息。如下所述,在实施方式中,电路板C可以从分别布置在电路板C的第一表面C1和第二表面C2处的第一电池单体B1和第二电池单体B2获得电压信息,并从布置在电路板C的一侧的第二电池单体B2获得温度信息。
电路板C可以包括基部Ca和沿第三轴线Z3从基部Ca向上突出的接线片安装部Cb。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2可以安装在接线片安装部Cb上并布置为分别朝向第一电池单体B1和第二电池单体B2延伸,以电连接到第一电池单体B1和第二电池单体B2。例如,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2可以分别安装在接线片安装部Cb的彼此相反的第一表面C1和第二表面C2上。接线片安装部Cb可以形成在沿第一轴线Z1的间断位置,并且可以包括沿第一轴线Z1具有不同长度的彼此不同的接线片安装部Cb。例如,接线片安装部Cb的一些部分可以沿第一轴线Z1延伸相对长的长度,使得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2两者安装在其上,接线片安装部Cb的一些部分可以沿第一轴线Z1延伸相对短的长度,使得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2中的任何一个连接接线片T安装在其上。如下所述,其上安装有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2的接线片安装部Cb可以高过上支架110a暴露,并且穿透上支架110a的感测孔110s(见图13)并高过上支架110a暴露的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2可以电连接到分别连接到第一电池单体B1和第二电池单体B2的第一汇流条150a和第二汇流条150b。在以下描述中,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2在电路板C的第一表面C1和第二表面C2上形成可以意味着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2形成在电路板C的接线片安装部Cb的第一表面C1和第二表面C2上。
朝向第一电池单体B1和第二电池单体B2突出的连接接线片T可以形成在电路板C(即,电路板C的接线片安装部Cb)上。换言之,连接接线片T可以包括分别朝向第一电池单体B1和第二电池单体B2突出的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2。例如,电路板C可以包括彼此相反的第一表面C1和第二表面C2,朝向第一电池单体B1突出的第一连接接线片T1可以形成在电路板C的第一表面C1上,朝向第二电池单体B2突出的第二连接接线片T2可以形成在电路板C的第二表面C2上。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2可以形成在电路板C的沿第三轴线Z3向上突出的接线片安装部Cb上,并且可以形成在与布置在第一电池单体B1和第二电池单体B2之上的第一汇流条150a和第二汇流条150b的高度大致相等的高度处。作为与第一轴线Z1和第二轴线Z2交叉的方向的第三轴线Z3可以意味着例如与第一轴线Z1和第二轴线Z2相互垂直的方向以及第一电池单体B1和第二电池单体B2延伸的长度方向。
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2可以电连接到电路板C,使得第一电池单体B1和第二电池单体B2的电压信息可以从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2传输到电路板C。在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2中的每个可以包括固定表面Ta和结合表面Tb,固定表面Ta分别结合到电路板C的第一表面C1和第二表面C2,结合表面Tb经由一个边缘与固定表面Ta接触并形成沿第三轴线Z3的最上表面。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2的固定表面Ta可以通过焊接等分别固定在电路板C的第一表面C1和第二表面C2上,用于检测的连接构件W(见图9)可以连结到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2的结合表面Tb。在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2中的每个可以形成为具有在一个边缘处彼此接触的固定表面Ta和结合表面Tb的矩形金属块,特别地,具有第三轴线Z3作为主轴的矩形金属块。例如,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2中的每个可以形成为矩形镍块。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2中的每个可以具有拥有弯曲结构的金属薄板,例如,作为拥有弯曲结构的镍板。在此配置中,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2中的每个可以包括固定表面Ta和结合表面Tb,固定表面Ta分别结合到电路板C的第一表面C1和第二表面C2,结合表面Tb从固定表面Ta弯曲、朝向第一和第二电池单体B1或B2延伸。
参照图9,电路板C上的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2可以分别电连接到第一汇流条150a和第二汇流条150b,从而分别形成第一并联模组PM1和第二并联模组PM2。换言之,在第一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1和T2与第一和第二汇流条150a和150b之间可以提供调和其间的电连接的用于检测的连接构件W。用于检测的连接构件W可以包括连结到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2中的相应一个的一个端部、以及连结到第一汇流条150a和第二汇流条150b中的相应一个的另一部分,并且可以通过引线键合在分别连接到第一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1和T2以及第一和第二汇流条150a和150b的所述一个端部和所述另一部分之间以悬置状态延伸。例如,用于检测的连接构件W可以连结到第一汇流条150a和第二汇流条150b中的每个的一端并沿第二轴线Z2延伸,并且可以连结到形成第一汇流条150a和第二汇流条150b中的每个的所述一端的第一部分151或第二部分152。换言之,用于检测的连接构件W可以连结(连接)到第一汇流条150a和第二汇流条150b之中的沿第一轴线Z1延伸的第一部分151或沿第二轴线Z2延伸的第二部分152。在实施方式中,当第一汇流条150a和第二汇流条150b中的每个的一端包括第一部分151时,沿第一轴线Z1布置的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2的形成位置可以受沿第一轴线Z1延伸的第一部分151限制。因此,其上仅安装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2中的一个连接接线片T的接线片安装部Cb可以布置在与第一部分151重叠的位置。例如,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2可以一起安装在电路板C的接线片安装部Cb上。当第一汇流条150a和第二汇流条150b中的至少任何一个汇流条150的一端由第一部分151形成时,其上仅安装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2中的一个连接接线片T的接线片安装部Cb可以布置在与第一部分151重叠的位置。
在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汇流条150a和第二汇流条150b彼此并联连接的第一电池单体B1和第二电池单体B2的电压可以通过检测第一汇流条150a和第二汇流条150b的电压来测量。在实施方式中,用于检测的连接构件W可以在第一和第二汇流条150a和150b与第一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1和T2之间并联形成。通过在其间并联连接的两个或更多个用于检测的连接构件W,尽管任何一个用于检测的连接构件W断开,第一和第二汇流条150a和150b与第一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1和T2之间的电连接也可以维持。
多个第一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1和T2可以沿电路板C延伸的第一轴线Z1布置。布置在电路板C两侧的第一电池单体B1和第二电池单体B2的电压信息可以通过沿第一轴线Z1布置的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2来获得。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2可以沿第一轴线Z1形成在电路板C的不同位置,特别地,在彼此分开的不同位置。换言之,第一连接接线片T1可以包括多个第一连接接线片T1,多个第一连接接线片T1形成在沿电路板C彼此间隔开的位置以电连接到彼此不同且沿第一轴线Z1布置的第一汇流条150a。彼此不同且沿第一轴线Z1布置的第一并联模组PM1(见图2)的电压可以通过第一连接接线片T1来测量。类似地,第二连接接线片T2可以包括多个第二连接接线片T2,多个第二连接接线片T2形成在沿电路板C彼此间隔开的位置以电连接到彼此不同且沿第一轴线Z1布置的第二汇流条150。彼此不同且沿第一轴线Z1布置的第二并联模组PM2(见图2)的电压可以通过第二连接接线片T2来测量。照此,第一连接接线片T1形成在沿电路板C彼此间隔开的位置,第二连接接线片T2形成在沿电路板C彼此间隔开的位置。形成在沿电路板C彼此间隔开的位置的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2可以消除(或至少减轻)其间的电干扰和物理干扰。
电路板C可以在第一电池单体B1和第二电池单体B2之间以站立的状态(直立状态)布置。例如,电路板C可以以沿与第一电池单体B1和第二电池单体B2的长度方向对应的第三轴线Z3站立的状态布置。在实施方式中,电路板C可以以站立状态布置,使得电路板C的彼此相反的第一表面C1和第二表面C2分别面对第一电池单体B1和第二电池单体B2。照此,因为电路板C以站立状态而不是以铺放在第一电池单体B1和第二电池单体B2之间的状态布置,所以可以节省电路板C所占用的空间,并且可以通过形成在电路板C的第一表面C1和第二表面C2上的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2来促进第一并联模组PM1和第二并联模组PM2(见图2)之间的电连接。例如,因为电路板C以站立状态(直立状态)布置,所以形成在电路板C的接线片安装部Cb上的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2沿第三轴线Z3向上突出,第一汇流条150a和第二汇流条150b可以形成在大致相等的高度处,并且可以促进形成在大致相等高度处的第一和第二汇流条150a和150b与第一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1和T2之间的电连接。例如,可以促进调和第一和第二汇流条150a和150b与第一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1和T2之间的电连接的用于检测的连接构件W的引线键合,并且可以缩短用于检测的连接构件W的长度,从而降低断开的风险。
在实施方式中,第一汇流条150a和第二汇流条150b可以布置在上支架110a上,并且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2可以连接到布置在上支架110a之下的电路板C。然而,由于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2形成在电路板C的穿透形成在上支架110a中的感测孔110s并高过上支架110a暴露的接线片安装部Cb上,因此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2以及第一汇流条150a和第二汇流条150b可以形成在大致相等的高度处。
在实施方式中,电路板C布置在第一电池单体B1和第二电池单体B2之间。布置在电路板C两侧(相反侧)的第一电池单体B1和第二电池单体B2的电压信息可以通过连结到结合到电路板C的第一表面C1和第二表面C2的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2的用于检测的连接构件W来检测。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电路板C可以不布置在第一电池单体B1和第二电池单体B2之间。电路板C可以布置在第一电池单体B1的一侧,并且可以通过连结到结合到电路板C的第一表面C1的第一连接接线片T1的用于检测的连接构件W来检测布置在电路板C的一侧的第一电池单体B1的电压信息。换言之,根据各种实施方式的电池组可以不包括布置在电路板C两侧的第一电池单体B1和第二电池单体B2的布置,而是可以仅包括布置在电路板C的一侧的第一电池单体B1,并且可以不包括布置在电路板C的另一侧的第二电池单体B2。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接线片T1可以结合到电路板C的第一表面C1并朝向第一电池单体B1突出。可以形成调和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一电池单体B1之间的电连接的用于检测的连接构件W。在实施方式中,用于检测的连接构件W可以包括连结到第一连接接线片T1的一个端部和连结到连接到第一电池单体B1的第一汇流条150a的另一部分,并且可以将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一汇流条150a彼此电连接。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电路板C可以以站立状态(直立状态)布置以面对第一电池单体B1。此外,第一电池单体B1可以包括多个第一电池单体B1,多个第一电池单体B1沿第一汇流条150a延伸的第二轴线Z2、或沿第一连接接线片T1从电路板C的第一表面C1突出的第二轴线Z2布置。由于沿第二轴线Z2布置的第一电池单体B1通过第一汇流条150a彼此并联连接,因此可以形成第一并联模组PM1(见图2)。电路板C可以包括沿第一轴线Z1布置的第一连接接线片T1,并且可以通过连接到彼此不同且沿第一轴线Z1布置的第一并联模组PM1(见图2)的第一汇流条150来检测彼此不同的第一并联模组PM1(见图2)的电压。
图11是示出用于获得电池单体的温度信息的热敏电阻器170的安装结构的透视图。
参照图11,热敏电阻器170可以布置在电路板C上。配置为获得电池单体B的温度信息的热敏电阻器170可以包括例如热敏电阻器芯片175和热敏电阻器引线171,热敏电阻器芯片175包括根据温度变化的可变电阻,热敏电阻器引线171连接到热敏电阻器芯片175。热敏电阻器引线171的一个端部可以结合到电路板C,并且结合到热敏电阻器引线171的另一部分的热敏电阻器芯片175可以通过从结合到电路板C的所述一个端部朝向第一电池单体B1或第二电池单体B2延伸的热敏电阻器引线171与第一电池单体B1或第二电池单体B2接触或者布置在至少相邻的位置以获得其温度信息。
在实施方式中,在布置在电路板C两侧的第一电池单体B1的组或第二电池单体B2的组之中,热敏电阻器170可以可选地获得电池单体B的任何一个组的温度信息。在实施方式中,热敏电阻器170可以通过仅获得通过经由其中容纳电路板C的窄空间形成热平衡(热均衡)而具有相等温度的电池单体B的任何组的温度信息来估计整个电池组的温度分布,而无需获得彼此面对且电路板C在其间的第一电池单体B1的组和第二电池单体B2的组两者的温度信息。
在实施方式中,热敏电阻器170可以可选地获得第一电池单体B1的组或第二电池单体B2的组之中的第一电池单体B1的组的温度信息。在此配置中,热敏电阻器170获得第一电池单体B1的组的温度信息不仅可以意味着集体地获得第一电池单体B1的整个组的所有温度,而且可以意味着在第一电池单体B1的组之中可选择地获得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第一电池单体B1的温度。在实施方式中,热敏电阻器170可以获得第一电池单体B1的组之中沿第一轴线Z1布置在不同位置的第一电池单体B1中的两个的温度信息。例如,遭受温度测量的两个第一电池单体B1可以是沿第一轴线Z1布置在不同位置的直接面对电路板C的两个第一电池单体B1。换言之,遭受通过热敏电阻器170的温度测量的第一电池单体B1可以靠近电路板C安置以容易由固定在电路板C上的热敏电阻器170访问,并且布置在其中布置电路板C的电池组内部,从而难以或不大可能与低温的外界大气接触。因此,通过获得布置在温度升高相对令人担忧的内部位置的第一电池单体B1的温度信息,可以快速捕获由于过热导致的劣化的可能性。
在实施方式中,通过经由结合到第一电池单体B1和第二电池单体B2之间的电路板C的热敏电阻器170获得第一电池单体B1的温度信息,而无需获得面对遭受温度测量的第一电池单体B1且电路板C在其间的第二电池单体B2的温度信息,可以测量和估计通过其中容纳电路板C的窄空间形成热平衡(热均衡)的第一电池单体B1和第二电池单体B2的温度信息。
从结合到电路板C的热敏电阻器引线171的所述一个端部朝向第一电池单体B1延伸的安装在电路板C上的热敏电阻器170可以允许形成在热敏电阻器引线171的所述另一部分上的热敏电阻器芯片175与第一电池单体B1接触或访问至少第一电池单体B1。在此配置中,热敏电阻器170的安装采用使电路板C压靠住布置在电路板C的一侧的第一电池单体B1的方法,特别地,通过允许热敏电阻器芯片175与第一电池单体B1接触或访问第一电池单体B1。照此,在热敏电阻器170的安装中,由于电路板C可以压靠住布置在电路板C的一侧的第一电池单体B1,因此与使电路板C压靠住布置在电路板C两侧的第一电池单体B1和第二电池单体B2的方法相比,可以促进热敏电阻器170的安装。考虑到安装热敏电阻器170的方便性,在第一和第二电池单体B1和B2的组(可选地,电池单体B的任何组)之中,即,可以获得仅第一电池单体B1的组的温度信息。为了使热敏电阻器170获得第一电池单体B1和第二电池单体B2的所有温度信息,在安装热敏电阻器170期间,由于电路板C需要压靠住布置在电路板C两侧的第一电池单体B1和第二电池单体B2,因此热敏电阻器170的安装的可工作性可能劣化。可以在热敏电阻器芯片175周围形成导热粘合剂(热脂膏或热硅酮)以减小第一电池单体B1的热阻。
热敏电阻器170可以结合在沿第三轴线Z3离电路板C的上端部比离电路板C的下端部更近的高度处。为了检测第一电池单体B1的准确温度信息,热敏电阻器170可以结合在离电路板C的上端部比离电路板C的其中布置冷却板130(见图1)的下端部更近的高度处。例如,结合到电路板C的热敏电阻器170的热敏电阻器引线171可以结合在离电路板C的上端部比离电路板C的下端部更近的高度处。因此,热敏电阻器170可以避免由来自冷却板130(见图1)的冷却引起的检测误差,从而准确地检测第一电池单体B1的温度。例如,在实施方式中,冷却板130可以形成得沿第一电池单体B1延伸的第三轴线Z3离电路板C的下端部比离电路板C的上端部更近。为了避免冷却板130(见图1)导致的检测误差,热敏电阻器170可以形成在靠近(例如,接近)电路板C的上端部的高度处。
图12是示出图1的单体支架110和电池单体B的组件的分解透视图。图13是示出图12的单体支架110和电路板B的组件的分解透视图。图14是用于说明单体支架110的感测孔110s的视图。
参照图12-14,电池单体B可以通过***单体支架110中来组装。由于电池单体B***单体支架110中,因此组装位置可以被约束。例如,单体支架110可以包括电池单体B的上端部10a***其中的上支架110a以及电池单体B的下端部10b***其中的下支架110b。
上支架110a可以包括:上支架主体110aa,延伸跨越电路板C的上端部和电池单体B;多个上单体组装肋111a,从上支架主体110aa朝向电池单体B突出,每个上组装肋11a围绕电池单体B之一的上端部10a;上基板组装肋113a,从上支架主体110aa朝向电路板C突出以围绕电路板C的上端部;以及多个端子孔112a,每个端子孔112暴露形成在电池单体B之一的上端部10a上的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2。
在实施方式中,上支架主体110aa可以呈延伸跨越电池单体B的上端部10a的板构件的形式。如下所述,在实施方式中,用于容纳电池单体B和电路板C的容纳空间的大部分可以由下支架110b提供。由于上支架110a结合到下支架110b以彼此面对,因此容纳空间的一侧可以封闭。在实施方式中,上支架110a可以大致呈板形,下支架110b可以大致呈盒形。
每个上单体组装肋111a可以通过围绕电池单体B的上端部10a来约束电池单体B之一的组装位置。用于暴露形成在电池单体B的上端部10a上的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2的端子孔112a中的每个可以形成在上单体组装肋111a中。电池单体B的通过端子孔112a暴露的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2可以通过连接构件W连接到汇流条150(见图7)。换言之,汇流条150可以布置在上支架110a上,并且可以连接到电池单体B的通过上支架110a的端子孔112a暴露的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2。
上单体组装肋111a和端子孔112a可以形成在上支架110a中的其中布置第一和第二电池单体B1和B2的组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并且上基板组装肋113a可以形成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的其中布置电路板C的第三区域中。上基板组装肋113a可以沿第一轴线Z1延伸以围绕电路板C的上端部,并约束电路板C的组装位置。例如,上基板组装肋113a可以通过围绕电路板C在第一表面C1和第二表面C2之间的厚度而将电路板C安置在规则位置(直立位置),并且可以提供电路板C的厚度***其中的凹槽。在实施方式中,电路板C可以包括基部Ca和从基部Ca沿第三轴线Z3向上突出的接线片安装部Cb。当基部Ca***到形成在上支架110a的下表面上的上基板组装肋113a时,基部Ca的位置可以被固定。当接线片安装部Cb经由上支架110a的感测孔110s穿透上支架110a时,接线片安装部Cb的位置可以被固定。换言之,在实施方式中,上基板组装肋113a可以保持电路板C的基部Ca的上端部。
在实施方式中,其中布置第一电池单体B1和第二电池单体B2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以及其中布置电路板C的第三区域可以一体形成在上支架110a的不同位置。在上支架110a中,绝缘壁119(见图12)可以形成在其中布置电路板C的第三区域的边界(例如,第三区域与第一和第二区域之间的边界)处。例如,绝缘壁119可以包括一对绝缘壁119,这一对绝缘壁119包括布置在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之间的边界处的绝缘壁119以及布置在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之间的边界处的另一绝缘壁119。换言之,绝缘壁119可以包括沿第一轴线Z1平行延伸的一对绝缘壁119。绝缘壁119可以沿第三轴线Z3形成在上支架110a的上表面上,并且可以防止在上支架110a的上表面上布置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的第一和第二汇流条150a和150b与电路板C之间的电干扰。例如,第一汇流条150a和第二汇流条150b的位置可以通过绝缘壁119对准,并且可以通过绝缘壁119避免与电路板C等的电干扰。除了绝缘壁119之外,用于第一汇流条150a和第二汇流条150b的位置对准的多个位置对准肋118(见图12)可以形成在上支架110a的上表面上。位置对准肋118可以在上支架110a的上表面上沿第一轴线Z1和第二轴线Z2延伸,并且可以允许第一汇流条150a和第二汇流条150b安置在规则位置。例如,位置对准肋118可以防止第一电池单体B1和第二电池单体B2的通过端子孔112a暴露的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2由于第一汇流条150a和第二汇流条150b的位置不对准而被阻挡。
绝缘壁119沿第一和第二区域与第三区域之间的边界延伸。在实施方式中,通孔119a(见图14)可以形成在绝缘壁119中以允许布置在第一和第二区域中的第一和第二汇流条150a和150b与布置在第三区域中的电路板C(即,结合到电路板C的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2)之间的连接。绝缘壁119的通孔119a(见图14)可以间断地形成在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2沿第一轴线Z1形成的位置(即,通孔119a的位置可以对应于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2的位置)。通过绝缘壁119的通孔119a(见图14),跨第一和第二区域与第三区域延伸的用于检测的连接构件W(见图14)可以连接在第一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1和T2与第一和第二汇流条150a和150b之间。由于通孔119a(见图14)的形成,绝缘壁119沿第一轴线Z1间断地而不是连续地形成。
上支架110a可以包括上基板组装肋113a和沿第一轴线Z1平行(或基本上平行)延伸的绝缘壁119。绝缘壁119可以形成在上支架110a的与电路板C相反的上表面上,并且上基板组装肋113a可以形成在上支架110a的面对电路板C的下表面上。绝缘壁119可以形成为一对绝缘壁119且电路板C以及连接到电路板C的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2在其间。一对绝缘壁119之间的宽度可以形成为相对宽,足以容纳电路板C的第一表面C1和第二表面C2之间的厚度、形成在电路板C的第一表面C1上的第一连接接线片T1、以及形成在电路板C的第二表面C2上的第二连接接线片T2的全部。与上述不同,上基板组装肋113a的宽度可以形成为相对窄,足以容纳电路板C的第一表面C1和第二表面C2之间的厚度。
绝缘壁119和上基板组装肋113a可以沿第一轴线Z1间断地而不是连续地形成。例如,绝缘壁119可以由于沿第一轴线Z1形成在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2的位置的通孔119a(见图14)而不连续地形成。上基板组装肋113a可以由于狭缝SI而不连续地形成,狭缝SI用于暴露其上沿第一轴线Z1安装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2的接线片安装部Cb。照此,绝缘壁119和上基板组装肋113a可以分别由于通孔119a(见图14)和狭缝S1而沿第一轴线Z1不连续地形成。
参照图12,下支架110b可以包括:下支架主体110ba,跨越电路板C的下端部和电池单体B形成;多个下单体组装肋111b,从下支架主体110ba朝向电池单体B突出,每个下单体组装肋11b围绕电池单体B之一的下端部10b;下基板组装肋113b,从下支架主体110ba朝向电路板C突出并围绕电路板C的下端部;以及多个冷却孔112b,每个冷却孔112暴露电池单体B之一的下端部10b的至少部分。
在实施方式中,下支架主体110ba可以形成为盒形构件,其包括延伸跨越电池单体B的下端部10b的表面。在实施方式中,下支架110b可以形成为盒形,并且可以提供用于容纳电池单体B和电路板C的容纳空间的大部分。面对下支架110b布置的上支架110a可以封闭容纳空间的一侧。
每个下单体组装肋111b可以通过围绕电池单体B之一的下端部10b来约束电池单体B的组装位置。用于暴露每个电池单体B的下端部10b的冷却孔112b可以形成在下单体组装肋111b中。每个冷却孔112b暴露电池单体B之一的下端部10b,并且在电池单体B的从下支架110b暴露的下端部10b和布置在下支架110b之下的冷却板130(见图1)之间通过冷却孔112b增加热接触,从而提高电池单体B的冷却效率。在实施方式中,上支架110a和下支架110b可以组装为沿第三轴线Z3彼此面对且电池单体B在其间。冷却板130(见图1)可以布置在下支架110b之下。用于促进冷却板130和电池单体B的通过下支架110b的冷却孔112b暴露的下端部10b之间的热传递的传热片120(见图1)可以提供在下支架110b和冷却板130之间。盖180(见图1)可以布置在上支架110a之上。
下单体组装肋111b和冷却孔112b可以在下支架110b中形成在其中布置第一和第二电池单体B1和B2的组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并且下基板组装肋113b可以形成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的其中布置电路板C的第三区域中。在实施方式中,其中布置第一电池单体B1和第二电池单体B2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以及其中布置电路板C的第三区域可以一体形成在下支架110b的不同位置。
下基板组装肋113b可以沿第一轴线Z1延伸以围绕电路板C的下端部,并约束电路板C的组装位置。电路板C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到上基板组装肋113a和下基板组装肋113b中,因此电路板C的位置可以被固定。换言之,根据实施方式,单体支架110不仅可以固定电池单体B的位置,而且可以固定电路板C的位置。在实施方式中,上基板组装肋113a和下基板组装肋113b可以容纳粘合剂以牢固地固定电路板C。上基板组装肋113a和下基板组装肋113b之间以及电路板C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之间的粘合连接可以经由粘合剂来实现。
在实施方式中,上支架110a和下支架110b可以形成为其中布置第一电池单体B1的组的第一区域、其中布置第二电池单体B2的组的第二区域、以及其中布置电路板C的第三区域一体形成的结构。例如,其中布置电路板C的第三区域可以在其中布置第一电池单体B1的第一区域和其中布置第二电池单体B2的第二区域之间沿第一轴线Z1延伸。上支架110a和下支架110b彼此结合以沿第三轴线Z3彼此面对,并且用于容纳第一电池单体B1的组、第二电池单体B2的组和电路板C的容纳空间可以形成在其间。
参照图12,上支架110a和下支架110b的组装结构可以沿上支架110a和下支架110b的边缘形成。例如,支架组装肋115A可以形成在上支架110a和下支架110b中的任何一个支架上,并且支架组装肋115A***到其中的支架组装凹槽115B可以形成在另一支架上。在实施方式中,用于在上支架110a和下支架110b之间形成牢固连结的粘合剂可以提供在形成于上支架110a和下支架110b上的支架组装肋115A和支架组装凹槽115B之间。例如,当粘合剂被容纳在支架组装凹槽115B中时,当支架组装肋115A***到容纳粘合剂的支架组装凹槽115B中时,可以形成支架组装凹槽115B和支架组装肋115A之间的粘合连接。
参照图13和图14,感测孔110s以及第一接线片孔TH1和第二接线片孔TH2可以形成在上支架110a中,感测孔110s用于连续地暴露用于暴露电路板C的接线片安装部Cb的狭缝SI,第一接线片孔TH1和第二接线片孔TH2用于暴露安装在电路板C的接线片安装部Cb上的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2。由于感测孔110s暴露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2,因此第一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1和T2与第一和第二汇流条150a和150b之间的连接可以是可能的。高过上支架110a暴露的第一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1和T2与布置在上支架110a上的第一和第二汇流条150a和150b之间的连接可以通过感测孔110s是可能的。
感测孔110s可以间断地形成在沿电路板C延伸的第一轴线Z1彼此间隔开的位置。感测孔110s可以暴露电路板C的间断地形成在沿第一轴线Z1彼此间隔开的位置的接线片安装部Cb、以及安装在接线片安装部Cb上的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2。换言之,感测孔110s可以包括用于暴露电路板C的接线片安装部Cb的狭缝SI、以及用于暴露安装在电路板C的接线片安装部Cb上的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2的第一接线片孔TH1和第二接线片孔TH2。狭缝SI以及第一接线片孔TH1和第二接线片孔TH2可以一起连续地形成。
在实施方式中,感测孔110s可以通过包括第一接线片孔TH1和第二接线片孔TH2两者以及狭缝SI、或者第一接线片孔TH1和第二接线片孔TH2中的仅一个接线片孔以及缝隙SI而形成。换言之,感测孔110s可以暴露安装在接线片安装部Cb上的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2以及电路板C的接线片安装部Cb。虽然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2两者根据接线片安装部Cb沿第一轴线Z1的位置而安装在一些接线片安装部Cb上,但是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2中的仅一个连接接线片T可以安装在其他接线片安装部Cb上。根据接线片安装部Cb的结构差异,虽然一些感测孔110s包括沿第一轴线Z1的第一接线片孔TH1和第二接线片孔TH2两者以及狭缝SI,但是其他感测孔110s可以包括第一接线片孔TH1和第二接线片孔TH2中的仅一个接线片孔以及狭缝SI。
感测孔110s的狭缝SI可以暴露电路板C的接线片安装部Cb,并且可以沿第一轴线Z1形成。感测孔110s的第一接线片孔TH1和第二接线片孔TH2可以暴露分别形成在接线片安装部Cb的第一表面C1和第二表面C2上的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2。第一接线片孔TH1和第二接线片孔TH2可以从狭缝SI沿第二轴线Z2在相反的方向上延伸。在实施方式中,第一接线片孔TH1和第二接线片孔TH2可以形成在沿第一轴线Z1的不同位置。例如,第一接线片孔TH1和第二接线片孔TH2可以形成在狭缝SI的沿第一轴线Z1的两个相反端部处。结合到电路板C的第一表面C1和第二表面C2的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2可以形成在电路板C的沿第一轴线Z1的不同位置,以避免由于用于与电路板C连接的焊接材料等导致的干扰。用于暴露形成在沿第一轴线Z1的不同位置的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2的第一接线片孔TH1和第二接线片孔TH2可以形成在沿第一轴线Z1的不同位置。通过第一接线片孔TH1和第二接线片孔TH2暴露的第一连接接线片T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2可以通过用于检测的连接构件W分别连接到第一汇流条150a和第二汇流条150b。感测孔110s的狭缝SI可以暴露电路板C的接线片安装部Cb。用于保持电路板C的厚度的上基板组装肋113a可以由于狭缝SI而不连续,并且由于狭缝S1,上基板组装肋113a可以不沿第一轴线Z1连续地形成,而是可以沿第一轴线Z1间断地形成。
上支架110a和下支架110b可以形成在沿第三轴线Z3的不同高度处。在实施方式中,上支架110a可以形成为基本上板形,下支架110b可以形成为具有开放上端的基本上盒形。例如,用于容纳电池单体B和电路板C的容纳空间可以由(具有开放上端的)基本上盒形的下支架110b提供,并且板形的上支架110a可以执行盖功能以封闭下支架110b的容纳空间。换言之,在实施方式中,下支架110b的高度可以大于上支架110a的高度。
参照图13,围绕电路板C的上端部的上基板组装肋113a和用于暴露电路板C的上端部的狭缝SI可以沿电路板C的第一轴线Z1交替地形成在上支架110a上。在实施方式中,基部Ca和接线片安装部Cb可以沿第一轴线Z1交替地布置在电路板C的上端部上。因此,用于保持基部Ca的厚度的上基板组装肋113a和用于暴露接线片安装部Cb的狭缝SI可以沿第一轴线Z1交替地形成在上支架110a上。换言之,在上支架110a中,用于固定电路板C的位置的上基板组装肋113a可以形成在其中没有形成狭缝SI的部分(即,覆盖电路板C的上端部的部分)中。由于上支架110a通过狭缝SI暴露电路板C的上端部,所以允许结合到电路板C的第一和第二连接接线片T1和T2与用于检测的连接构件W之间的连接,因此电路板C的位置可以通过形成在覆盖电路板C的上端部的部分中的上基板组装肋113a来固定。
参照图1,在实施方式中,汇流条150可以固定在上支架110a上。为此,粘合剂(未示出)可以被施加到上支架110a,并且当汇流条150放置在粘合剂施加到其的上支架110a上时,第一汇流条150a和第二汇流条150b可以固定在上支架110a的上表面上,即,分别固定在上支架110a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上。换言之,上支架110a与第一和第二汇流条150a和150b的粘合连结可以经由粘合剂是可能的。
其上固定汇流条150的上支架110a可以填充有灌封树脂(未示出)。填充上支架110a的灌封树脂可以将连接到汇流条150的连接构件W(见图7)以及汇流条150嵌入并固定连接构件W的位置,因此可以防止根据由于外部冲击或振动导致的连接构件W的移动的短路或断开,并且连接构件W可以与外部环境绝缘。
根据实施方式的电池组可以有利于小型化并且可以提供高容量输出。
应理解,在此描述的实施方式应仅在描述性的意义上而不是出于限制的目的被考虑。每个实施方式内的特征或方面的描述通常应被认为可用于其他实施方式中的其他类似的特征或方面。虽然已经参照附图描述了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其中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
工业适用性
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涉及电池组。

Claims (21)

1.一种电池组,包括:
多个电池单体,沿平行于第一轴线的多个行布置,布置在沿与所述第一轴线交叉的第二轴线相邻的行中的所述多个电池单体沿所述第一轴线彼此不对准;以及
连接构件,配置为电连接所述多个电池单体并形成多个并联模组,
其中所述多个并联模组包括:
第一并联连接,沿所述第一轴线将前位置的第一电池单体连接到后位置的第二电池单体,所述第一电池单体和所述第二电池单体在沿所述第二轴线相邻的行中;
第二并联连接,沿所述第一轴线将所述后位置的第三电池单体连接到所述前位置的第四电池单体,所述第三电池单体和所述第四电池单体在沿所述第二轴线相邻的行中;以及
第三并联连接,连接所述多个电池单体中的成对电池单体,所述成对电池单体在所述多个行的相同行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第一并联连接和所述第二并联连接彼此不对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中相对于所述第二轴线,所述第一并联连接在沿顺时针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取向,所述第二并联连接在沿与所述顺时针方向相反的逆时针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取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中相对于所述第二轴线,所述第一并联连接和所述第二并联连接每个形成在以锐角倾斜的方向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第三并联连接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成对电池单体包括通过所述第三并联连接连接的前特定单体和后特定单体,所述前特定单体和所述后特定单体属于选自所述多个行的特别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前特定单体进一步连接到所述第二并联连接或所述第一并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后特定单体进一步连接到所述第一并联连接或所述第二并联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组,其中,在不属于所述特别行的行中,所述多个电池单体中的电池单体通过所述第一并联连接和所述第二并联连接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中,在所述多个电池单体中,第一位置校正单体与所述多个行的在前的行和随后的行中的每个形成所述第一并联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第一位置校正单体布置在第一第三并联连接和第二第三并联连接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中,在所述多个电池单体中,第二位置校正单体与所述多个行的在前的行和随后的行中的每个形成所述第二并联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第二位置校正单体布置在第一第三并联连接和第二第三并联连接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多个并联模组包括在所述多个行之中的不同行中的至少两个第三并联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第三并联连接包括多个第三并联连接,以及其中,在所述多个并联模组之中的第一并联模组和与所述第一并联模组相邻的第二并联模组中,所述多个第三并联连接彼此不重叠。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进一步包括沿所述第一轴线重复布置的多个电池单元,其中彼此邻近的所述多个并联模组包括在彼此不同的行中的所述第三并联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多个电池单元中的每个电池单元包括所述多个并联模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池组,其中任意选自所述多个并联模组的两个并联模组在彼此不同的至少一个行中形成所述第三并联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未填充有所述多个电池单体中的任何电池单体的空隙位置在沿所述第一轴线的所述多个电池单元之中的一个电池单元和另一电池单元之间的边界区域处。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多个并联模组中的并联模组中的电池单体的数量大于包括在所述并联模组中的行的数量。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多个并联模组中的并联模组包括:
彼此并联连接的n个数量的电池单体和m个数量的行,以及
在所述并联模组中形成所述第三并联连接的特别行的数量是n-m。
CN202180074543.6A 2020-11-02 2021-11-02 电池组 Pending CN11649101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144581A KR20220059233A (ko) 2020-11-02 2020-11-02 배터리 팩
KR10-2020-0144581 2020-11-02
PCT/KR2021/015736 WO2022092994A1 (en) 2020-11-02 2021-11-02 Battery pack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91015A true CN116491015A (zh) 2023-07-25

Family

ID=81383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74543.6A Pending CN116491015A (zh) 2020-11-02 2021-11-02 电池组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95915A1 (zh)
EP (1) EP4238171A1 (zh)
KR (1) KR20220059233A (zh)
CN (1) CN116491015A (zh)
WO (1) WO202209299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26207B2 (en) 2020-10-09 2024-03-12 Hexagon Purus North America Holdings Inc. Battery and auxiliary components for vehicle trailer
WO2024025711A1 (en) * 2022-07-26 2024-02-01 Hexagon Purus North America Holdings Inc. Battery interconnect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33248B2 (ja) * 2000-06-20 2011-07-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セルモジュール構造
CN102197509B (zh) * 2008-09-09 2014-11-26 江森自控帅福得先进能源动力***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电池组件的互连垫圈组件
US9966584B2 (en) * 2013-03-11 2018-05-08 Atieva, Inc. Bus bar for battery packs
US20190131672A1 (en) * 2017-11-01 2019-05-02 Lithos Energy, Inc. High power battery modules with pcb sensing assembly
KR102248229B1 (ko) * 2018-01-15 2021-05-0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가스 배출 구조가 형성된 배터리 모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92994A1 (en) 2022-05-05
EP4238171A1 (en) 2023-09-06
KR20220059233A (ko) 2022-05-10
US20230395915A1 (en) 2023-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35986B2 (en) Battery cell interconnect and voltage sensing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coupling battery cell assemblies thereto
US9198292B2 (en) Battery pack including circuit board assembly having first circuit board connected to terminals and second circuit board connected to first circuit board
US8603663B2 (en) Battery pack
KR101698768B1 (ko) 배터리 팩
CN116491015A (zh) 电池组
US11831034B2 (en) Battery pack having flexible line to detect voltage and temperature
KR20070114409A (ko) 전압 검출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US11605863B2 (en) Busbar for battery system and battery system having the same
US20190326649A1 (en) Battery module with thermocouple unit
KR20210112650A (ko) 전지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CN112310538B (zh) 电池包
KR20140065582A (ko) 전지팩의 탭 연결장치
EP4239782A1 (en) Battery pack
US11799143B2 (en) Battery pack
KR102519444B1 (ko) 배터리 팩
KR20200015246A (ko) 배터리 모듈
CN111313119B (zh) 电池模块以及将单元监控电路载体组装到电池模块的方法
CN115066797A (zh) 电池模块和电池组
CN116235343A (zh) 电池组以及包括该电池组的车辆
EA045737B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контроля модуля аккумуляторной батареи и модуль аккумуляторной батареи для электромобил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