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73336A - 拉链用拉头 - Google Patents

拉链用拉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73336A
CN116473336A CN202210049452.3A CN202210049452A CN116473336A CN 116473336 A CN116473336 A CN 116473336A CN 202210049452 A CN202210049452 A CN 202210049452A CN 116473336 A CN116473336 A CN 1164733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b
closing member
closing
posture
sli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4945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滨田嘉一
龟谷理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K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004945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7333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733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733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26Slid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26Sliders
    • A44B19/262Pull members; Ornamental attachments for slider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拉头,其中,封闭部件(5)设置成与爪体(4)被拉片(7)按压而进行枢转使爪端(45)位移到退避至爪孔(89)的位置同步地采取第3姿态,在该第3姿态中,封闭部(52)朝向上方地远离上翼板(21),被定位在比第2姿态时的封闭部(52)的高度低的高度处。在封闭部件(5)为第3姿态时,设置于封闭部件(5)和拉片安装罩(3)中的一方的凸部(11)与设置于封闭部件(5)和拉片安装罩(3)中的另一方的凹部(12)嵌合,对封闭部件(5)相对于拉片安装罩(3)的位移进行限制。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封闭部件的封闭部与上翼板之间的间隙意外扩大。

Description

拉链用拉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链用拉头。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能够实现拉片的后安装的拉头(一次组装品),特别是公开了将停止爪体和开闭部件以能够摆动的方式设置在上翼板上,根据开闭部件的姿态对拉片插通间隙进行开闭。在该文献的图9至图11中提示了拉片的安装过程,在该文献的图13中提示了停止爪体的爪部向链牙引导路径突出的锁定状态,在该文献的图14中示出了锁定解除状态。
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技术:能够通过与拉链头铰接的块体对拉片进行后安装。
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将具有锁定臂的部件安装于拉头主体,由此容易地进行拉片的安装。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8/100691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93479号公报
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公开第2010-186200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在为了解除锁定而对拉片进行操作时封闭部件与爪体一起被上抬的形态中,存在在封闭部件的封闭部与上翼板之间间隙意外地扩大的可能性。本申请发明人发现了尽可能抑制像这样意外的间隙扩大的新课题。
本公开的一方式涉及的拉头包括:拉头主体,其包括上翼板、下翼板、以及连结上翼板和下翼板的连结柱;拉片安装罩,其包括被固定于拉头主体的基端部和以朝向上方地远离上翼板的方式被定位的自由端部,该拉片安装罩成形为划定出在基端部与自由端部之间延伸的罩槽;爪体,其以能够摆动的方式设置在上翼板上,至少局部被收纳于拉片安装罩,具有至少能够在退避至贯穿上翼板的爪孔的位置与向拉头主体的链牙通路突出的位置之间位移的爪端;封闭部件,其至少局部被收纳于拉片安装罩,包括:被支承部,其被设置于上翼板的支承突起支承;以及封闭部,其设置成在该封闭部与被支承部之间确定拉片的容纳空间,在封闭部件为第1姿态时,封闭部与上翼板接触将拉片用通路封闭,在封闭部件为第2姿态时,封闭部以朝向上方地远离上翼板的方式被定位而将拉片用通路的封闭解除;以及施力部件,其被设置成以使爪端向链牙通路突出的方式对爪体进行施力,并且以使封闭部载置于上翼板的方式对封闭部件进行施力。封闭部件设置成与爪体被拉片按压而进行枢转使爪端位移到退避至爪孔的位置同步地采取第3姿态,在该第3姿态中,封闭部朝向上方地远离上翼板,被定位在比第2姿态时的封闭部的高度低的高度处。在封闭部件为第3姿态时,设置于封闭部件和拉片安装罩中的一方的凸部与设置于封闭部件和拉片安装罩中的另一方的凹部嵌合,对封闭部件相对于拉片安装罩的位移进行限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凸部设置于封闭部件,凹部设置于拉片安装罩。拉片安装罩的外周壁可以成形为在封闭部件为第2姿态时避免与凸部发生干扰。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封闭部具有在拉头宽度方向上向两侧突出的一对翼片,凸部设置于一对翼片的至少一方。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翼片具有面向拉片安装罩的基端部的第1侧面和与该第1侧面相反一侧的第2侧面,凸部以靠近第2侧面的方式局部地设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凸部与翼片和封闭部双方结合。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该拉头的宽度方向上,凸部的宽度比翼片的宽度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凹部设置于拉片安装罩的外周壁的下端面。凹部可以在拉片安装罩的外周壁的内表面和下表面开口。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爪体具有用于确定容纳拉片的容纳空间的上部臂及下部臂,上部臂适于被施力部件向下方按压,在下部臂设置有爪端,爪体的容纳空间和封闭部件的容纳空间在拉头宽度方向上相邻地配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式,能够促进抑制意外的间隙扩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的一方式涉及的拉链用拉头的概略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锁定状态的拉头的概略图。
图3是表示锁定解除状态的拉头的概略图。
图4是表示拉片安装于拉头(一次组装品)的安装过程的概略图。
图5是表示拉片安装于拉头(一次组装品)的安装过程的概略图。
图6是表示拉片安装于拉头(一次组装品)的安装过程的概略图。
图7是拉片安装罩的概略的仰视图,由双点划线表示板簧的概略的轮廓。
图8是拉片安装罩的概略的仰视图,由双点划线表示爪体的概略轮廓,由虚线表示封闭部件的概略轮廓。
图9是拉片安装罩的左半部分的概略的截面立体图。
图10是封闭部件的概略的立体图。
图11是封闭部件的概略的俯视图。
图12是封闭部件的概略的右视图,示意地示出支承突起和避让面的接触状态。
图13是另一例的拉头的概略图。
图14是为了说明根据拉片相对于拉头主体的取向将封闭部件向前方按压而参照的概略图。
图15是为了说明根据拉片相对于拉头主体的取向将封闭部件向前方按压而参照的概略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拉头
2 拉头主体
3 拉片安装罩
4 爪体
5 封闭部件
6 施力部件
7 拉片
8 向上突起
9 凹陷部
11 凸部
12 凹部
85 支承突起
86 支承突起
89 爪孔
E1 拉片用入口
E2 拉片用通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非限定的实施方式及特征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过度说明,就能够将各实施方式及/或各特征组合,也能够理解该组合带来的协同效果。实施方式间的重复说明原则上省略。附图以描述发明为主要目的,为了便于作图而将其简化。各特征并非仅对本说明书公开的拉头有效,应理解为是也对本说明书未公开的其他各种拉头通用的普遍特征。
图1表示拉头1的分解立体图。图中省略组装有拉头1的拉链,通过拉头1的前进使左右拉链链牙卡合,通过拉头1的后退将左右拉链链牙的卡合解除。以下,将使拉链开闭的拉头1的移动方向设为前后方向(参照图1的双头箭头FB)。还将该方向称为拉链的长度方向(及拉头的长度方向)。另外,将拉头的后述的前口24、25侧(参照图1的箭头F)设为前方,拉头的后述的后口26侧(参照图1的箭头B)设为后方。将与前后方向正交的拉链的宽度方向(及拉头的宽度方向)设为左右方向(参照图1的双头箭头LR),将与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双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上下方向(参照图1的双头箭头UD)来进行说明。此外,上下方向未必是指铅垂方向(重力方向)。例如,在将拉链的长度方向配置在铅垂方向上时,关于拉头1的上下方向被包括在(与铅垂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中。本说明书中参照的方向与铅垂方向无关。
拉头1包括:拉头主体2;拉片安装罩3,其具有基端部31和自由端部32;爪体4,其具有爪端45;封闭部件5,其具有封闭部52;以及施力部件6。拉片7能够后安装于由这些部件组装而成的一次组装品。在本说明书中,拉头1是指该一次组装品,但不限定于此,有时也指将拉片7后安装于该一次组装品(具体而言是拉片安装罩3)而得到的二次组装品。
拉片7是与爪体4接触使其姿态发生变化、以及/或者与封闭部件5接触使其姿态发生变化的姿态控制件。拉片7可以采用各种形状或结构,但典型而言,在其安装端部7a具有拉片开口7d,拉片杆部7j以至少局部划定该拉片开口7d的方式延伸。在图示例中,拉片杆部7j包括:一对直线杆部7e,其沿着规定方向D7(例如拉片7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及弯曲杆部7f,其将这些直线杆部7e连结。拉片7也可以仅是环状物,能够针对该环状物安装带、金属线这样的附加部件来改善其操作性。
通过对拉片7进行操作,能够将拉头1的状态在图2示出的锁定状态(爪端45向设置在后述的上翼板21与下翼板22之间的链牙通路突出的状态)和图3示出的锁定解除状态(爪端45从链牙通路退避至爪孔89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在图3中,拉片7向斜上前方被拉拽,拉片杆部7j将爪体4向斜上前方按压使爪体4向上侧进行枢转,爪端45从链牙通路退避至上翼板21的爪孔89。封闭部件5也被拉片杆部7j向斜上前方按压而向上侧进行枢转,但与拉片安装罩3的突起(例如后述的铆接突起3a)碰撞而停止。在拉片7被放开时,爪体4和封闭部件5因从施力部件6受到的施力而返回初始位置(图2)。爪体4和封闭部件5在拉片7向斜上后方被拉拽的情况下也同样地移动。还设想在解除锁定时不使封闭部件5进行枢转的形态(例如,后述的封闭部件5的容纳空间53a形成得较大),但是在该情况下难以实现拉头1的低高度化。
如图4至图6所示,也能够将拉片7后安装于拉头1,从而满足顾客的关于拉片的改变或更换的需求。首先,将拉片杆部7j在拉片安装罩3的自由端部32(例如后壁35b)与上翼板21之间的拉片用入口E1处载置于上翼板21的载置面92上,然后使其沿着上翼板21的外表面向前方移动。拉片杆部7j沿设置于上翼板21的导向突起93的导向倾斜面93a上升。封闭部件5被拉片杆部7j按压而向上侧进行枢转,在封闭部52与上翼板21(导向突起93)之间形成拉片用通路E2,并且向上突起8与凹陷部9抵接而被收容。即,凹陷部9至少局部容纳向上突起8。此外,根据实施方式,封闭部件5被拉片杆部7j向前方按压,可以在最前方的位置进行枢转(例如在后述的主突起55与支承突起86接触的状态下进行枢转)。由于向上突起8被收容于凹陷部9,所以在封闭部件5与上翼板21之间设置大小能够供拉片杆部7j通过的拉片用通路E2。拉片杆部7j能够穿过拉片用通路E2前进,能够进入爪体4的容纳空间47和封闭部件5的容纳空间53a。这样,拉片的后安装完成。此外,在拉片的安装过程中,爪体4及封闭部件5一边使施力部件6弯曲一边向上方进行枢转。因此,在拉片7被放开时,爪体4及封闭部件5因从施力部件6受到的施力而返回初始位置(参照图2)。
封闭部件5能够采取图2及图4所示的第1姿态(也可称为初始位置),能够采取图5及图6所示的第2姿态,还能够采取图3所示的第3姿态。从第1姿态转换为第2姿态所需要的封闭部件5的枢转角大于从第1姿态转换为第3姿态所需要的封闭部件5的枢转角。
以下,非限定性地对各个部件的构造进行具体说明。拉头主体2包括上翼板21、下翼板22、以及连结上翼板21和下翼板22的连结柱23,利用这些部分划定出Y形的链牙通路。拉头主体2在其前端部具有设置于连结柱23的左右两侧的左右前口24、25,在其后端部具有一个后口26。经由左右前口24、25进入拉头主体2的左右拉链链牙在通过连结柱23之后卡合,从后口26退出。能够在上翼板21的左右侧缘部设置向下方突出的上部凸缘27,在下翼板22的左右侧缘部设置向上方突出的下部凸缘28,但能够省略上述的某一方或双方。此外,拉头主体2如公知的那样能够通过压铸成形或注塑成形来制造。
上翼板21包括:罩安装槽80,其供拉片安装罩3的基端部31安装;支承爪体4的支承突起85和支承封闭部件5的支承突起86;爪孔89,其为了爪体4的爪端45而贯穿上翼板21;载置面91,其载置封闭部件5的封闭部52;载置面92,其配置于载置面91的后方,在安装拉片时载置拉片杆部7j;导向突起93,其配置于载置面91的左右两侧,具有沿着前方向上倾斜的导向倾斜面93a。在某些情况下,载置面91是向后方且向下倾斜的倾斜面,载置面92是相对于上翼板21的主面21z高度下降了的平坦面。爪孔89配置于支承突起85、86的后方,并且以贯穿载置面91的方式形成。
罩安装槽80包括:左右凸缘槽81,其供设置于拉片安装罩3的基端部31的左右安装凸缘37个别地***;以及凹处82,其供设置于拉片安装罩3的基端部31的低背的防脱件38嵌入。凸缘槽81在前方开口,从那里向后方延伸。凹处82位于左右凸缘槽81之间以及拉头主体2的前端,从罩安装槽80的底面向下方凹设。在凸缘槽81的上方设置有突片29,通过突片29的塑性变形将安装凸缘37固定。此外,上翼板21具有被凸缘槽81夹着的岛部83。另外,拉片安装罩3安装于拉头主体2的安装方法不限于图示例,能够采用其他的各种方法(例如粘接、焊接等)。
支承突起85、86在前后方向上错位设置,使爪体4的摆动和封闭部件5的摆动最优化。例如,支承突起86位于支承突起85的前侧。在为了解除锁定爪体4和封闭部件5从拉片杆部7j受力而进行枢转时,促进了封闭部件5以比爪体4小的角度进行枢转。这也可以起到防止拉片7脱落的作用。优选的是,支承突起85、86相邻地配置,配置于拉片安装罩3的基端部31的内部空间(后述的罩槽)。在图示例中,支承突起85、86设置于岛部83,但不限定于此。
拉片安装罩3呈单臂状地被拉头主体2支承。拉片安装罩3可以包括:基端部31,其被固定于拉头主体2;自由端部32,其以朝向上方地远离上翼板21的方式被定位;中间部33,其在基端部31与自由端部32之间的位置以朝向上方地远离上翼板21的方式被定位。另外,拉片安装罩3成形为划定出在基端部31与自由端部32之间延伸的罩槽36,例如包括适于该目的的上板34和外周壁35。上板34在前后方向上较长地延伸,具有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弯曲的形状。外周壁35从上板34的外周向下方延伸,例如具有合计4个壁(前壁35a、后壁35b、左壁35m及右壁35n)(除图1以外,还参照图7至图9)。罩槽36在基端部31与自由端部32之间延伸,由左右壁35m、35n划定其槽宽度。
左右壁35m、35n包括设置于拉片安装罩3的基端部31的第1部分、设置于拉片安装罩3的自由端部32的第2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中间部分。第1部分从上板34延伸至上翼板21。第2部分以具有位于与配置有上翼板21的基准面相距第1高度H1的位置处的下端面35p的方式从上板34向下方延伸(参照图1)。中间部分以具有位于与配置有上翼板21的基准面相距第2高度H2位置处的下端面35q的方式从上板34向下方延伸(满足H1<H2的条件)。形成与第1高度H1和第2高度H2之差相对应的台阶部39。此外,后壁35b以具有位于与上翼板21相距第3高度H3的位置处的下端面35r的方式从上板34向下方延伸(满足H3<H1<H2的条件)。拉片用入口E1的上下宽度在后壁35b与上翼板21之间最小。
罩槽36在拉片安装罩3的基端部31包括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第1槽。该第1槽被前壁35a和左右壁35m、35n的第1部分划定,并且在自由端部32侧开口。第1槽在下方也开口,被上翼板21封闭。罩槽36在拉片安装罩3的中间部33包括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第2槽。该第2槽由(可以作为底面的)上板34和左右壁35m、35n的中间部分划定,在上翼板21侧开口。罩槽36在拉片安装罩3的自由端部32包括被前壁35a和左右壁35m、35n的第2部分划定的第3槽,该第3槽在上翼板21侧和基端部31侧开口。
在前壁35a的下端设置有防脱件38,该防脱件38被***上翼板21的凹处82。在左右壁35m、35n的前侧部分的下端部设置有在左右方向上突出的安装凸缘37,被***上翼板21的凸缘槽81。在拉片安装罩3被安装于拉头主体2之后,岛部83配置在左右壁35m、35n之间,即配置于罩槽36内。拉片安装罩3能够通过冲压成形、压铸成形、注塑成形或其他方法来制造。
爪体4在锁定姿态(参照图2)与锁定解除姿态(参照图3)之间以能够摆动的方式设置在上翼板21上,至少局部被收纳于拉片安装罩3。爪体4具有能够在退避至贯穿上翼板21的爪孔89的位置与向拉头主体2的链牙通路突出的位置之间位移的爪端45。在爪体4为锁定姿态时,爪端45从爪孔89向链牙通路突出而与拉链链牙卡合。由此,拉头1在拉链长度方向上的位移(例如,不对拉片7进行操作,拉头1根据重力进行移动)被阻止。爪体4是金属制或树脂制,能够通过冲压成形、压铸成形、注塑成形或其他方法来制造。
爪体4可以包括:被支承部41,其被设置于上翼板21(例如岛部83)的支承突起85支承;容纳部42,其容纳拉片杆部7j。被支承部41具有供支承突起85***的槽46。容纳部42可以具有为了确定容纳拉片杆部7j的容纳空间47而向后方延伸的上部臂43及下部臂44。上部臂43(在爪体4为锁定解除姿态时)被施力部件6向下方按压。在上部臂43的后端设置有向下突起43a,使容纳空间47的入口变窄。下部臂44是包括向下方笔直地延伸的下垂部和从下垂部的下端向下方且向斜后方延伸的倾斜部的弯曲臂。爪端45从下部臂44的倾斜部的下端向下方延伸,与此相应地其前后宽度减小。
在爪体4为锁定解除姿态(参照图3)时,封闭部件5采取第3姿态,封闭部52朝向上方地远离上翼板21,被定位在不容许将拉片7安装于拉片安装罩3的高度处。拉片7一旦在被安装于拉片安装罩3之后则不希望拉片7从那里脱落。因此,封闭部件5以除了第1姿态及第2姿态以外还采取第3姿态的方式设置是有利的。此外,在安装拉片7时(图4至图6)封闭部件5被拉片杆部7j向前方按压而转换为第2姿态,但在安装了拉片7之后封闭部件5不会像这样被按压。封闭部件5也可能被因重力而向后方移动的拉片杆部7j向后方按压。因此,预定在安装了拉片7之后封闭部件5只是从第1姿态转换为第3姿态而不是从第1姿态转换为第2姿态。此外,第3姿态下的封闭部件5的封闭部52的距离上翼板21的高度比第2姿态下的封闭部件5的封闭部52的距离上翼板21的高度低。
封闭部件5以能够摆动的方式设置在上翼板21上,至少局部被收纳于拉片安装罩3。封闭部件5包括:被支承部51,其被设置于上翼板21的支承突起86支承;以及封闭部52,其设置成在该封闭部52与被支承部51之间确定拉片的容纳空间53a。在封闭部件5为第1姿态时,封闭部52与上翼板21接触而将拉片用通路E2封闭,在封闭部件5为第2姿态时,封闭部52以朝向上方地远离上翼板21的方式被定位而将拉片用通路E2的封闭解除。
在示例中,封闭部件5大体上在前后方向上较长地延伸,在其一端部(例如前端部)具有被支承部51,在其另一端部(例如后端部)具有封闭部52,在被支承部51与封闭部52之间具有中间部53。被支承部51被设置于上翼板21(例如岛部83)的支承突起86支承,由此封闭部件5能够摆动。此外,拉片用通路E2是将拉片安装罩3的自由端部32与上翼板21之间的拉片用入口和封闭部件5的容纳空间53a及/或爪体4的容纳空间47连通的通路。
封闭部件5的被支承部51具有主突起55和避让突起56,由此划定出或形成供支承突起86***的空间51a。主突起55以与避让突起56相比更靠近封闭部52的方式设置。避让突起56具有避让面56a,该避让面56a成形为随着向下方延伸相应地远离主突起55(即避让),更明确而言以远离主突起55的方式向下方倾斜。在封闭部件5为图2所示的姿态时,避让面56a可以相对于拉头移动方向形成20°~70°范围(或30°~60°范围)内的角度。
在示例中,封闭部件5在被支承部51和中间部53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主杆部54,主突起55和避让突起56在不同的位置从主杆部54向下方突出地设置。被支承部51的空间51a向下开口,并且(前后方向的)开口宽度随着向下而扩展。主突起55的左右宽度比避让突起56窄,该主突起55被***由上翼板21的支承突起86和与该支承突起86结合的相向壁88划定出的槽部87。槽部87在上方及后方开口,封闭部件5的后方位移不会被阻止,封闭部件5容易成为第3姿态。
封闭部件5以支承突起86和避让面56a的接触点或接触部位为中心进行摆动时,在支承突起86与主突起55之间产生间隙,封闭部件5向后方偏移地配置。由此,在解除锁定时促进封闭部件5采取第3姿态(图3),从而抑制在对拉片7进行操作时拉片7产生意外的脱落的情况。此外,根据封闭部件5相对于支承突起86的位置,支承突起86和主突起55的侧面接触。
容纳空间53a在封闭部件5的中间部53由主杆部54、封闭部52及主突起55划定。封闭部52具有与主突起55相向的侧面53b(参照图12),以随着从主杆部54向下方延伸而相应地靠近主突起55的方式弯曲,在封闭部52的侧面53b与封闭部52的下表面53c之间形成朝向主突起55***的***缘53d。由此,抑制拉片杆部7j脱离容纳空间53a。
封闭部52具有宽度比主杆部54的宽度大的主部57。主部57的宽度足以具有面向爪体4的上部臂43的侧面57a(图8),由此能够确保封闭部52和上翼板21(载置面91)的足够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封闭部52的姿态稳定性和封闭能力。
封闭部52具有在拉头宽度方向上向两侧突出的一对翼片58。翼片58是为了限制封闭部件5的上方位移而设置的,在封闭部件5为第3姿态时(图3)翼片58与拉片安装罩3的外周壁35(例如左右壁35m、35n)的下端面接触。在封闭部件5为第2姿态时(图5及图6),翼片58与拉片安装罩3的中间部33的左右壁35m、35n的下端面接触或配置在该左右壁35m、35n的下端面的下方。即,不会因翼片58而阻碍封闭部件5从第1姿态变成第2姿态,翼片的位置及大小以及拉片安装罩3的形状适于该目的。封闭部件5是金属制或树脂制,能够通过冲压成形、压铸成形、注塑成形或其他方法来制造。
施力部件6被设置成以使爪体4的爪端45向链牙通路突出的方式对爪体4进行施力,并且以使封闭部52载置于上翼板21(例如上述的载置面91)的方式对封闭部件5进行施力。施力部件6可以是被安装于拉片安装罩3的板簧。板簧在前后方向上较长地延伸,在其前端和后端具有缺口66。拉片安装罩3的铆接突起3a被***板簧的缺口66而被铆接,其结果是将板簧安装于拉片安装罩3。上板34的下表面是平缓的弯曲面,容许板簧发生弹性变形从平坦或大致平坦的初始形状变成弯曲形状。
作为可选的特征,封闭部件5的封闭部52具有朝向拉片安装罩3的自由端部32突出的向上突起8。与未设置向上突起8的情况相比,拉片安装罩3与封闭部52之间的间隙减小,从而抑制异物进入。
向上突起8可以局部地设置于封闭部52。具体而言,在拉头1的宽度方向上,向上突起8的宽度比封闭部52的宽度窄、以及/或者在拉头1的移动方向上向上突起8的长度比封闭部52的长度短。由此,能够提高拉片安装罩3及/或施力部件6的设计自由度。在向上突起8设置于封闭部件5的宽度中央的情况下,能够促进利用尺寸较小的向上突起8有效地抑制异物的进入。
作为追加或替代方案,向上突起8可以形成为至少在封闭部52的末端部59处朝向拉片安装罩3的自由端部32突出。此外,封闭部件5的封闭部52的末端部59在封闭部件5为第1姿态时(例如为图2所示的姿态或图4所示的姿态时)与形成于上翼板21与拉片安装罩3的自由端部32之间的拉片用入口相邻地配置。在非常靠近拉片用入口的位置配置向上突起8,来有效地抑制异物的侵入。
作为追加或替代方案,向上突起8以远离位于与末端部59的末端面59a相反一侧的封闭部52的侧面(例如上述的侧面53b、57a)的方式设置,即可以以与该侧面相比更靠近末端面59a的方式设置。由此,容易确保封闭部件5的足够的枢转角。此外,末端部59的末端面59a是面向拉片用入口的面。
此外,封闭部52包括:第1部分,其前后宽度由末端面59a和侧面53b划定;以及第2部分,其前后宽度由末端面59a和侧面57a划定。侧面57a被定位于侧面53b的后方,避免与爪体4的上部臂43发生干扰。这样,通过侧面53b来防止拉片7的脱落。就这一点而言,侧面53b被定位于侧面57a的前方是有利的。但是,也能够以形成共用的一个平面的方式设置侧面53b和侧面57a。
在某些情况下,向上突起8包括:后侧倾斜面(第1面)8p,其朝向向上突起8的顶点或顶部8r从末端面59a向上方延伸;以及前侧倾斜面(第2面)8q,其从向上突起8的顶点或顶部8r向斜下方延伸。向上突起8可以是轮廓由后侧倾斜面8p和前侧倾斜面8q至少局部划定的三角形状的突起。作为追加或替代方案,封闭部52可以具有朝向末端面59a向下倾斜的上表面52a,在该上表面52a设置向上突起8。通过如上述的那样使上表面52a倾斜,可以促进确保封闭部52的足够的枢转角。作为可选方案,封闭部52的上表面52a和向上突起8的前侧倾斜面8q形成的角θ被设定为钝角(例如110°~170°(或120°~160°)范围内)。
在要求拉头1的低高度化(即,设为规定的高度以下)的形态中设置向上突起8时,存在(特别是在将拉片7安装于拉头1时)不能确保封闭部件5的足够的枢转角的可能性。鉴于这一点,能够在拉片安装罩3的上板34形成凹陷部9,该凹陷部9在封闭部件5为第2姿态时至少局部容纳封闭部52的末端部59的向上突起8(参照图9)。由于向上突起8容纳于凹陷部9,所以能够确保封闭部件5的足够的枢转角。更明确而言,在安装拉片7时,在拉头主体2与封闭部件5之间形成上下高度足够的通路,在安装了拉片7之后,封闭部件5与拉片安装罩3之间的间隙减小,抑制异物进入。如图9所示,凹陷部9可以具有与向上突起8互补的形状(例如由2个倾斜面划定的三角形)。在封闭部件5的被支承部51被支承突起86平缓地支承的情况下,也不会因向上突起8而妨碍拉片用通路E2的形成(参照图4及图5)。
为了避免向上突起8与施力部件6发生干扰,能够在作为施力部件6而采用的板簧形成开口或缺口。板簧(例如如图7所示)可以以覆盖拉片安装罩3的罩槽36的底面(上板34的下表面)的大致整个区域的方式被安装于拉片安装罩3。通过在板簧形成开口或缺口,向上突起8能够经由板簧的开口或缺口到达拉片安装罩3的凹陷部9。在图示例中,为了将板簧安装于拉片安装罩3而形成的开口或缺口的一部分也能够用于避免与向上突起8发生干扰。另外,为了固定板簧而设置于拉片安装罩3的内侧的突起(更明确而言是铆接突起3a)也有利于划定封闭部件5的第3姿态的上限高度(图3)。
在本实施方式中,封闭部件5设置成与爪体4被拉片7按压而进行枢转使爪端45位移到退避至爪孔89的位置同步地(换言之与其一起)采取第3姿态。在第3姿态中,封闭部52朝向上方地远离上翼板21(例如其主面21z),被定位在比第2姿态时的封闭部52的高度低的高度处。特别是,在封闭部件5为第3姿态时,设置于封闭部件5和拉片安装罩3中的一方的凸部11与设置于封闭部件5和拉片安装罩3中的另一方的凹部12嵌合,对封闭部件5相对于拉片安装罩3的位移(例如在前后方向(拉头移动方向)、或者除此以外还在左右方向(拉头宽度方向))进行限制,由此促进抑制封闭部52与上翼板21之间的意外的间隙扩大。
非限定性地列举具体示例,如图14至图15所示,在拉片7回转时,存在如下可能性:封闭部件5被拉片杆部7j(更明确而言是直线杆部7e)向前侧按压而采取第2姿态(图5及图6)或近似第2姿态的姿态。通过像上述的那样采用凸部11和凹部12对封闭部件5的位移进行限制,因此封闭部件5采取第2姿态的可能性降低。此外,在第3姿态下,封闭部52被定位于比第2姿态时的封闭部52靠后方的位置(即,以更远离拉片安装罩3的基端部31的方式被定位)。
在某些情况下,凸部11设置于封闭部件5,凹部12设置于拉片安装罩3。优选凸部11设置于翼片58,凹部12设置于拉片安装罩3的外周壁35(例如左壁35m及右壁35n)的下端面。通过将凸部11设置在翼片58,来限制封闭部件5的上方位移和前后位移。凹部12可以在拉片安装罩3的外周壁35(例如左壁35m及右壁35n)的内表面和下表面开口(参照图7至图9)。凹部12可以设置于左壁35m的第2部分,并且以靠近左壁35m的中间部分的方式设置。设置于右壁35n的凹部12也是同样的。拉片安装罩3的外周壁35可以成形为在封闭部件5为第2姿态时避免与凸部11发生干扰。
凸部11可以以靠近翼片58的后表面58a的方式局部地设置。由此,可以确保封闭部件5的所期望的枢转角。此外,翼片58包括:前表面58b(第1侧面),其面向拉片安装罩3的基端部31;以及与前表面58b相反一侧的后表面58a(第2侧面)。优选凸部11具有比封闭部件5小的体积,例如至少在拉头宽度方向上与翼片58相比宽度窄。即,在拉头1的宽度方向上,凸部11的宽度比翼片58的宽度窄。另外,如果凸部11与翼片58(的上表面)和封闭部52(的侧面)双方结合,则凸部11的机械强度提高。凸部11和凹部12可以具有互补的形状,但是不限于此。
基于图1及上述的说明,拉头1的组装方法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在示例中,施力部件6被安装于拉片安装罩3。使爪体4的被支承部与上翼板21的支承突起85嵌合,将爪体4配置在拉头主体2上。同样,使封闭部件5的被支承部与上翼板21的支承突起86嵌合,将封闭部件5配置在拉头主体2上。将拉片安装罩3安装于拉头主体2,根据需要实施铆接工序。通过像这样设置,一次组装品完成。然后,能够如图4至图6所示的那样将拉片7安装于拉头1(特别是拉片安装罩3)。
如图13所示,也能够在拉片安装罩3(例如其后壁35b)设置凸部11,在封闭部件5(例如其封闭部52)设置凹部12。在该形态中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结构(不矛盾的范围内)相同的效果。在图13的非限定的一例中,在封闭部52设置有向上突起8,在该向上突起8的顶部形成有凹部12。拉片安装罩3的凸部11设置于从拉片安装罩3的内表面向下方突出的突起3a的下端。
在上述的各种形态中,凸部11及凹部12与上翼板21的支承突起85、86相比被定位于后方,但是也能够配置于支承突起85、86的前方。为了简化说明,未示出凸部11及凹部12的所有候选位置,但是均是在依照本公开的精神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立即理解的范围内。
基于上述的公开,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对各特征及各实施方式施加各种变更。被加入在权利要求中的附图标记用于参考,不应以限定解释权利要求的目的被参照。

Claims (10)

1.一种拉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拉头主体(2),其包括上翼板(21)、下翼板(22)、以及连结所述上翼板(21)和所述下翼板(22)的连结柱(23);
拉片安装罩(3),其包括:基端部(31),其被固定于所述拉头主体(2);以及自由端部(32),其以朝向上方地远离所述上翼板(21)的方式被定位,所述拉片安装罩(3)成形为划定出在所述基端部(31)与所述自由端部(32)之间延伸的罩槽(36);
爪体(4),其以能够摆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上翼板(21)上,至少局部被收纳于所述拉片安装罩(3),具有至少能够在退避至贯穿所述上翼板(21)的爪孔(89)的位置与向所述拉头主体(2)的链牙通路突出的位置之间位移的爪端(45);
封闭部件(5),其至少局部被收纳于所述拉片安装罩(3),包括:被支承部(51),其被设置于所述上翼板(21)的支承突起(86)支承;以及封闭部(52),其设置成在该封闭部(52)与所述被支承部(51)之间确定拉片(7)的容纳空间(53a),在所述封闭部件(5)为第1姿态时,所述封闭部(52)与所述上翼板(21)接触将拉片用通路(E2)封闭,在所述封闭部件(5)为第2姿态时,所述封闭部(52)以朝向上方地远离所述上翼板(21)的方式被定位而将所述拉片用通路(E2)的封闭解除;以及
施力部件(6),其被设置成以使所述爪端(45)向所述链牙通路突出的方式对所述爪体(4)进行施力,并且以使所述封闭部载置于所述上翼板(21)的方式对所述封闭部件(5)进行施力,
其中,所述封闭部件(5)设置成与所述爪体(4)被所述拉片(7)按压而进行枢转使所述爪端(45)位移到退避至所述爪孔(89)的位置同步地采取第3姿态,在所述第3姿态中,所述封闭部(52)朝向上方地远离所述上翼板(21),被定位在比所述第2姿态时的所述封闭部(52)的高度低的高度处,
在所述封闭部件(5)为第3姿态时,设置于所述封闭部件(5)和所述拉片安装罩(3)中的一方的凸部(11)与设置于所述封闭部件(5)和所述拉片安装罩(3)中的另一方的凹部(12)嵌合,对所述封闭部件(5)相对于所述拉片安装罩(3)的位移进行限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11)设置于所述封闭部件(5),所述凹部(12)设置于所述拉片安装罩(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闭部(52)具有在拉头宽度方向上向两侧突出的一对翼片(58),所述凸部(11)设置于所述一对翼片(58)的至少一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翼片(58)具有面向所述拉片安装罩(3)的所述基端部(31)的第1侧面和与该第1侧面相反一侧的第2侧面,所述凸部(11)以靠近所述第2侧面的方式局部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11)与所述翼片(58)和所述封闭部(52)双方结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
在该拉头(1)的宽度方向上,所述凸部(11)的宽度比所述翼片(58)的宽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12)设置于所述拉片安装罩(3)的外周壁(35)的下端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12)在所述拉片安装罩(3)的外周壁(35)的内表面和下表面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片安装罩(3)的外周壁(35)成形为在所述封闭部件(5)为所述第2姿态时避免与所述凸部(11)发生干扰。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爪体(4)具有用于确定容纳拉片(7)的容纳空间(47)的上部臂及下部臂(43、44),所述上部臂(43)适于被所述施力部件(6)向下方按压,在所述下部臂(44)设置有所述爪端(45),
所述爪体(4)的所述容纳空间(47)和所述封闭部件(5)的所述容纳空间(53a)在拉头宽度方向上相邻地配置。
CN202210049452.3A 2022-01-17 2022-01-17 拉链用拉头 Pending CN1164733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49452.3A CN116473336A (zh) 2022-01-17 2022-01-17 拉链用拉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49452.3A CN116473336A (zh) 2022-01-17 2022-01-17 拉链用拉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73336A true CN116473336A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18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49452.3A Pending CN116473336A (zh) 2022-01-17 2022-01-17 拉链用拉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7333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01252B2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KR101245498B1 (ko) 자동 정지 장치가 구비된 슬라이드 파스너용 슬라이더
KR101221704B1 (ko) 커넥터
KR100202465B1 (ko) 뚜껑 개폐 장치
JP4152254B2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CN110022715B (zh) 拉链用拉头
KR101413400B1 (ko) 슬라이드 파스너용 슬라이더
US7207092B2 (en) Slider for slide fastener with automatic stopper
KR101255929B1 (ko) 개방 분리 끼움 삽입구가 부착된 슬라이드 파스너
CN106455767A (zh) 拉链用拉头
EP2698073A1 (en) Slider for slide fastener
JPWO2014080532A1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CN116473336A (zh) 拉链用拉头
US8959728B2 (en) Slider for slide fastener
CN116473335A (zh) 拉链用拉头
EP1295542A2 (en) Slider for slide fastener
JP5496301B2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WO2013011591A1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CN116649690A (zh) 拉链用拉头
CN110536622B (zh) 拉链用拉头
JP2013006083A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CN118102941A (zh) 拉链用拉头以及包含该拉头的拉链
CN111315251B (zh) 拉链用拉头
CN110740658B (zh) 拉链用拉头的主体和拉头
JP3906621B2 (ja) 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