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05103B - 基于信道捆绑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信道捆绑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05103B
CN116405103B CN202310679185.2A CN202310679185A CN116405103B CN 116405103 B CN116405103 B CN 116405103B CN 202310679185 A CN202310679185 A CN 202310679185A CN 116405103 B CN116405103 B CN 1164051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gical
frame
channel
data
data str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7918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405103A (zh
Inventor
盛志凡
胡军
张定京
付瑞
肖婧婷
夏治平
常琳
张广利
盛诚
王欣刚
李国通
陆犇
余炜平
黄新军
朱珂
赵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search Institute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Scienc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Satellite Broadcasting Management Center Of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Shanghai Hanx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Yuanxin Satellite Technology Co ltd
Suzhou Longqing Shixin Integrated Circuit Co.,Ltd.
Hunan Goke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Chengdu Zhongke Micr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ngqing Shixin Shanghai Integrated Circuit Co ltd
Satellite Broadcasting Management Center Of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Shanghai Hanx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Yuanxin Satellite Technology Co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Scienc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Hunan Goke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Chengdu Zhongke Micr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gqing Shixin Shanghai Integrated Circuit Co ltd, Satellite Broadcasting Management Center Of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Shanghai Hanx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Yuanxin Satellite Technology Co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Scienc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Hunan Goke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Chengdu Zhongke Micr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ngqing Shixin Shanghai Integrated Circui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7918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051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64051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051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4051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051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04B7/18513Transmission in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server for facilitating the content distribution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end-users or client devices, e.g. end-user or client device authentication,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 H04N21/262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distribution scheduling, e.g. sending additional data at off-peak times, updating software modules, calculating the carousel transmission frequency, delaying a video stream transmission, generating play-lists
    • H04N21/26208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distribution scheduling, e.g. sending additional data at off-peak times, updating software modules, calculating the carousel transmission frequency, delaying a video stream transmission, generating play-lists the scheduling operation being performed under constraints
    • H04N21/26216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distribution scheduling, e.g. sending additional data at off-peak times, updating software modules, calculating the carousel transmission frequency, delaying a video stream transmission, generating play-lists the scheduling operation being performed under constraints involving the channel capacity, e.g. network bandwid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20Adaptations for transmission via a GHz frequency band, e.g. via satelli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基于信道捆绑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存储介质。该基于信道捆绑的数据传输方法可应用于发射端,所述方法包括:对数据流进行处理形成逻辑超帧,所述逻辑超帧包含多个逻辑帧,所述逻辑帧包含多个预设长度的字节包,其中包括1个帧头字节包和多个业务字节包,所述业务字节包承载所述数据流的数据包;将所述逻辑超帧分配给捆绑信道组中的多个物理信道的可用带宽进行传输。本申请可以灵活利用多个物理信道的可用带宽资源进行数据传输。

Description

基于信道捆绑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基于信道捆绑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广播电视业务的不断发展,节目内容视频清晰度越来越高,正经历从高清向4K/8K的演进,在传输网络带宽受限的条件下,这对于数据传输的效率和成本造成了很大的挑战,需要对带宽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可以灵活利用带宽资源的数据传输方案。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基于信道捆绑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存储介质,可以灵活的利用带宽资源传输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信道捆绑的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发射端,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对数据流进行处理形成逻辑超帧,其中,所述逻辑超帧包含多个逻辑帧,所述逻辑帧包含多个预设长度的字节包,其中包括1个帧头字节包和多个业务字节包,所述业务字节包承载所述数据流的数据包;将所述逻辑超帧分配给捆绑信道组中的多个物理信道的可用带宽进行传输。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信道捆绑的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接收机,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对物理信道上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解码处理,得到基带帧;从所述基带帧恢复出逻辑帧,提取所述逻辑帧的帧头字节包;根据所述逻辑帧的帧头字节包中的信息,确定所述逻辑帧属于哪一个逻辑超帧、所述逻辑帧是否对应于信道捆绑传输方式;以及,在所述逻辑帧对应于信道捆绑传输方式时,根据所述逻辑帧的帧头字节包中的信息,确定所述逻辑帧对应于哪一个捆绑信道组;在所述逻辑帧对应于信道捆绑传输方式时,将对应于同一捆绑信道组的且属于同一个逻辑超帧的所述逻辑帧合并为完整码流。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数据传输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一项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了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有益效果在于,可以灵活利用多个物理信道的可用带宽资源进行数据传输。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说明书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说明书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说明书的原理。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的基于信道捆绑的数据传输方法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的基于信道捆绑的数据传输方法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的逻辑超帧和逻辑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基带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的发射端的信道捆绑过程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的发射单的调制支路的数据处理过程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的基带帧加扰过程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的接收机的接收过程的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参见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信道捆绑的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发射端。该应用于发射端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步骤S200-S300。
步骤S200、对数据流进行处理形成逻辑超帧,逻辑超帧包含多个逻辑帧,逻辑帧包含多个预设长度的字节包,其中包括1个帧头字节包和多个业务字节包,业务字节包承载数据流的数据包。
步骤S300、将逻辑超帧分配给捆绑信道组中的多个物理信道的可用带宽进行传输。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应用于发射端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步骤S100。
步骤S100、获取数据流的传输方式。
在所述数据流的传输方式为信道捆绑传输方式时,执行上述步骤S300,也就是使用信道捆绑传输方式传输该数据流,将逻辑超帧分配给捆绑信道组中的多个物理信道的可用带宽进行传输。在所述数据流的传输方式为单一信道传输方式时,在单一物理信道上传输该数据流,也就是在单一物理信道上传输该数据流对应的逻辑超帧。
也就是说,本公开实施例的基于信道捆绑的数据传输方法,支持信道捆绑场景,也支持非信道捆绑场景。具体来说,可以根据数据流的预设的传输方式,确定是利用一个物理信道的可用带宽传输该数据流,还是利用多个物理信道的可用带宽共同传输该数据流。
本公开实施例中,物理信道的可用带宽就是未被占用的空余带宽。通过这种方式,在一个物理信道上可能传输一个数据流、两个数据流、或者更多数量的数据流。一个数据流可能在一个物理信道上、两个物理信道上、或者多个物理信道上进行传输。
举例来说,对于卫星广播这一应用场景,假设每个卫星信道(也就是物理信道)已经被广播电视以非捆绑的形式使用过,即每个卫星信道上已经分别传输有一个或多个电视频道的数据流,但剩余有一些没有使用完的空余带宽,一个卫星信道的空余带宽无法单独支撑一个电视频道数据流的传输。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本公开实施例的基于信道捆绑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把多个卫星信道的空余带宽捆绑起来,来共同传输一个电视频道的数据流。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00、获取数据流的传输方式,包括步骤S101-S102:
步骤S101、检测是否存在单一物理信道的可用带宽满足所述数据流的传输速率要求。
步骤S102、在存在单一物理信道的可用带宽满足所述数据流的传输速率要求的情况下,将所述数据流的传输方式确定为单一信道传输方式,否则将所述数据流的传输方式确定为信道捆绑传输方式。
在一个例子中,单一物理信道的可用带宽满足所述数据流的传输速率要求,可以是指:单一物理信道的可用带宽≥所述数据流的传输速率×N/(N-1),N为逻辑帧中的字节包的数量,带宽和传输速率的单位同为bps(bits per second,比特/秒)。
参见图3所示,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逻辑超帧和逻辑帧的结构。在该例子中,一个逻辑超帧中含有M个逻辑帧,M个逻辑帧分别用TSF0、TSF1、…TSFM-1表示。每个逻辑帧分别包括N个字节包,每个字节包的长度为188个字节。逻辑帧的N个字节包中包括1个帧头字节包和L个业务字节包,其中L=N-1。逻辑帧的N个字节包中,第1个字节包为帧头字节包TSFheader,从第2个字节包到第N个字节包的L个字节包为业务字节包TSP,其中,L个业务字节包TSP分别用TSP0、TSP1、…TSFN-2表示。
在一个例子中,帧头字节包中含有以下信息:
第一同步字信息(packet_sync_byte),用于指示字节包的开始。
第二同步字信息(TSF_sync),用于指示当前字节包为帧头字节包。
逻辑帧标识(TSF packet PID),用于对逻辑帧进行唯一性的标识。
传输方式信息(Bonding_flag),用于指示是否为信道捆绑传输方式。
逻辑帧中的字节包的数量(Number of packet),用于指示一个逻辑帧中含有的字节包的数量。
逻辑超帧中的逻辑帧个数(Number of TSF),用于指示一个逻辑超帧中含有的逻辑帧的数量。
逻辑帧序号(TSF index),用于指示当前逻辑帧在逻辑超帧中的位置。
捆绑信道组标识(Bonding Group ID),可以用于指示当前逻辑帧对应于哪个捆绑信道组。在一个例子中,如果是非信道捆绑传输方式,捆绑信道组标识用于指示当前逻辑帧对应于哪个信道;如果是信道捆绑传输方式,捆绑信道组标识的用于指示当前逻辑帧对应于哪个捆绑信道组。
频点数量信息(Number of band),用于指示捆绑信道组中的物理信道的数量。
物理信道信息,用于指示捆绑信道组的各个物理信道对应的符号率和频点。
在一个例子中逻辑帧的帧头字节包中含有的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扩展位信息可用于未来扩展应用。在一个例子中,扩展位信息用于描述紧急广播信息,也就是说,在当前存在紧急播放信息的情况下,将具体的紧急广播信息放入扩展位信息中。
在一个例子中,在步骤S200在对数据流进行处理形成逻辑超帧之前,还包括步骤S102。步骤S102、根据捆绑信道组中的多个物理信道的可用带宽中的最小带宽,确定逻辑帧中包含的字节包的个数,以使得逻辑帧可被最小带宽一次性传输。根据步骤S102确定的信道捆绑配置要求,可以保证一个逻辑帧可以在一个物理信道上一次性传输完毕,这样可以防止丢包情况发生,并且便于接收机进行解码解调、恢复完整码流等操作。
在一个例子中,在步骤S200在对数据流进行处理形成逻辑超帧之前,还包括步骤S104。步骤S104、根据捆绑信道组中的总可用带宽,确定逻辑超帧中包含的逻辑帧的个数,以使得逻辑超帧可被总可用带宽一次性传输。根据步骤S104确定的信道捆绑配置要求,可以保证一个逻辑超帧可以在捆绑信道组中一次性传输完毕,这样可以防止丢包情况发生,并且便于接收机进行解码解调、恢复完整码流等操作。
在一个例子中,步骤S200对数据流进行处理形成逻辑超帧,包括步骤S202-S204。
步骤S202、将数据流的L个连续的数据包作为L个业务字节包,其中,L=N-1,所述N为所述逻辑帧中包含的字节包的个数。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数据流的数据包即作为逻辑帧的业务字节包,数据流的数据包(逻辑帧的业务字节包)的开头具有第一同步字信息以表示数据包(业务字节包)的开始。
步骤S204、在L个业务字节包之前添加帧头字节包,形成逻辑帧。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构建出的帧头字节包的开头同样具有第一同步字信息。也就是说或,逻辑帧中的每个字节包(帧头字节包、业务字节包)均以第一同步字信息(例如“0x47”)为开头。
在一个例子中,在步骤S300在将所述逻辑超帧分配给捆绑信道组中的多个物理信道的可用带宽进行传输之前,还包括步骤P100。
步骤P100、根据各物理信道的可用带宽、所述数据流的传输速率、所述逻辑帧中的字节包的数量,构建所述捆绑信道组。
其中,捆绑信道组的总可用带宽≥所述数据流的传输速率×N/(N-1),N为逻辑帧中的字节包的数量,带宽和传输速率的单位同为bps(bits per second,比特/秒)。
也就是说,以捆绑信道组的总可用带宽≥所述数据流的传输速率×N/(N-1)为约束条件,根据各物理信道的可用带宽,在各个现有物理信道中选择出至少两个物理信道形成捆绑信道组。
在一个例子中,步骤S300将逻辑超帧分配给捆绑信道组中的多个物理信道的可用带宽进行传输,包括步骤S302-S304。
步骤S302、对逻辑超帧对应的所述字节包进行基带组帧处理,形成基带帧。
步骤S304、将逻辑超帧对应的基带帧分配给捆绑信道组中的多个物理信道的可用带宽进行传输。
对逻辑超帧中的逻辑帧进行基带组帧处理,也就是将逻辑帧的字节包作为负载数据写入基带帧的帧体部分。在一个例子中,去除逻辑帧的字节包的第一同步字信息,将字节包的剩余部分作为负载数据写入基带帧的帧体部分。例如,字节包的长度为188个字节,第一个字节为第一同步字信息,则去除第一个字节,用剩余的187的字节进行基带组帧,这种方式可以减少负载数据的数据量,提升数据传输效率。
基带组帧处理还需要设置基带帧的帧头。图4示出了可以适用于直播卫星数据传输场景下某一个基带帧的结构。该基带帧包括基带帧的帧头、负载数据以及填充位。在负载数据部分,先是上一个被基带组帧的字节包的剩余部分的数据,然后是完整字节包。在基带帧的帧头中,用同步字信息SYNCD来指示上一个被基带组帧的字节包的剩余部分的数据的长度,便于接收端进行解析。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基于字节包形成原始的基带帧之后,还可以对基带帧进行加扰,加扰随机序列可由伪随机生成多项式生成。图7示出了对基带帧的加扰过程,扰码生成寄存器在每个物理帧对应的第一个基带帧起始比特位置重新初始化。
参见图5所示,每个调制支路对应于一个物理信道。首先,按照先进先出(first infirst out,缩写为“FIFO”)的方式将逻辑超帧中的各个字节包从缓存BUFFER分配给各个调制支路,不允许***或丢失任一字节包。也就是说,将逻辑超帧的字节包逐个写入具有先进先出机制的缓存BUFFER,控制器控制缓存BUFFER将读出的数据分配给调制支路所对应的缓存空间。然后,控制器从调制支路对应的缓存空间中读取数据进行基带组帧,将基带帧送入该调制支路形成射频信号发射出去。
为了保证基带帧的长度为统一预设长度,并应对数据速率发生变化的场景,有可能需要在基带帧的帧体部分需要填入填充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基带帧的帧体部分包括负载数据和填充信息。例如,调制支路的输出时刻是确定的,如果前方数据流的传输速率较低,导致调制支路对应的缓存空间中和缓存BUFFER中没有足够的负载数据,则在基带帧的帧体的空余部分填入填充信息。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用“0”作为填充信息进行填充。
在一个例子中,逻辑超帧中的一个逻辑帧中的所有字节包只能写入相同的调制支路的缓存空间,也即,一个逻辑帧的字节包只能在同一个基带帧、同一个LDPC码字、同一个物理信道上进行传输。
在一个例子中,对于每个调制支路,分别修改帧头字节包中的TSF packet header的连续计数值,保证对于每个调制支路而言,帧头字节包的计数值是连续的,以便于接收机进行连续接收。
在一个例子中,控制器可以依据调制支路的相关参数进行控制。
在一个例子中,基带帧的帧头中包括紧急广播标识位,紧急广播标识位用于指示当前是否存在紧急广播。
在一个例子中,基带帧的帧头中包括同步字(SYNCD),同步字(SYNCD)用于表示帧体部分的第一个字节到第一个完整字节包的距离,该距离可以用字节数量表示。
在一个例子中,基带帧的帧头中包括负载数据长度(LENGTH),负载数据长度(LENGTH)用于指示帧体部分中负载数据的长度,也就是帧体部分中除填充信息以外的有效信息部分的长度。
在一个例子中,基带帧的帧头中含有的信息如表2所示:
表2
参见图6所示,基带帧经过纠错编码、比特交织、星座映射后,进行物理成帧操作。然后,在物理帧中加入加扰符号,再进行脉冲成型,最后经过调制调频处理再发射出去。具体来说,每个基带帧对应一个LDPC码字,经前向纠错编码、比特交织、星座映射后映射成符号。然后,***物理层同步符号和信令字形成物理帧,这一过程同时可选***导频,其中信令字需要加扰。然后,进行符号加扰,对除了同步符号的数据段进行加扰,有四种加扰相位可选。然后,进行脉冲成形,支持滚降系数为0.05、0.1、0.15、0.2的四种均方根升余弦成形滤波器。然后,进行调制变频,正交幅度调制后上变频输出。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应用于发射端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将物理信道的可用带宽捆绑起来形成一个大的带宽来传输业务数据,提升了带宽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降低带宽成本。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应用于发射端的数据传输方法,在基带帧的帧头中引入紧急广播标识位,便于接收机紧急唤醒播放设备来播放紧急信息。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应用于发射端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TS(TransportStream)数据流,也可以用应用于IP(Internet Protocol)数据流、GS(general stream)数据流、TLV(Tag Length Value)数据流。对于IP数据流,需要预先将可变长度的IP包转换为188字节长度的TLV包即可。
与上述应用于发射端的数据传输方法相对应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应用于接收端的数据传输方法。参见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信道捆绑的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接收机。该应用于接收机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602-S608。
步骤S602、对物理信道上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解码处理,得到基带帧。
参见图8所示,接收机在接收到射频信号后,通过多路调谐器Tuner0~TunerW-1进行解调等处理后,输入至多路脉冲解码器Demod0~ DemodW-1进行脉冲解码,获取到各路基带帧。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机在获取到基带帧后,还可以对基带帧进行解扰得到原始的基带帧。
步骤S604、从基带帧恢复出逻辑帧,提取逻辑帧的帧头字节包。
步骤S606、根据逻辑帧的帧头字节包中的信息,确定逻辑帧属于哪一个逻辑超帧、逻辑帧是否对应于信道捆绑传输方式;以及,在逻辑帧对应于信道捆绑传输方式时,根据逻辑帧的帧头字节包中的信息,确定逻辑帧对应于哪一个捆绑信道组。
在一个例子中,根据帧头字节包中的传输方式信息确定逻辑帧是否对应于信道捆绑传输方式。例如,根据表1中的传输方式信息(Bonding_flag),确定逻辑帧是否对应于信道捆绑传输方式。
在一个例子中,从帧头字节包中获取频点数量,在频点数量大于1的情况下,确定逻辑帧对应于信道捆绑传输方式。例如,根据表1中的频点数量信息(Number of band),确定逻辑帧是否对应于信道捆绑传输方式,如果频点数量大于1,确定逻辑帧对应于信道捆绑传输方式,如果频点数量为1,确定逻辑帧对应于单一信道传输方式。
在一个例子中,根据帧头字节包中的捆绑信道组标识确定逻辑帧对应于哪一个捆绑信道组。例如,根据表1中的捆绑信道组标识(Bonding Group ID),确定逻辑帧对应于哪一个捆绑信道组。
在一个例子中,从帧头字节包中获取物理信道的频点频率,根据物理信道的频点频率确定逻辑帧对应于哪一个捆绑信道组。例如,根据表1中的物理信道信息中的各个频点频率信息,确定逻辑帧所对应的捆绑信道组。
步骤S608、在逻辑帧对应于信道捆绑传输方式时,将对应于同一捆绑信道组、并且属于同一个逻辑超帧的逻辑帧合并为完整码流。
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可以利用捆绑信道组中的各个物理信道的空余带宽来共同传输一个数据流,并且接收端可以解析合并出完整码流,提升了带宽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降低带宽成本。
接收机解析出逻辑帧合并成完整码流后提供给播放设备,播放设备对完整码流进行音视频解码后播放。
在一个例子中,该应用于接收机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702-S704。
步骤S702、从基带帧的帧头中提取紧急广播标识位。
步骤S704、在紧急广播标识位指示当前存在紧急广播的情况下,唤醒与接收机相连的播放设备。
在基带帧的帧头中的紧急广播标识位指示当前存在紧急广播的情况下,唤醒与接收机相连的播放设备,对基带帧优先进行步骤S604-S610的处理。在一个例子中,在基带帧的帧头中的紧急广播标识位指示当前存在紧急广播的情况下,从基带帧恢复出逻辑帧,提取逻辑帧的帧头字节包,从逻辑帧的帧头字节包中的扩展位信息中获取到紧急广播信息,也就是获取具体的紧急广播内容,通过与接收机相连的播放设备进行播放。
本公开实施例的基于信道捆绑的数据传输方法引入了信道捆绑方案,利用多个频点并行传输单个码流,从而在带宽受限的条件下,能够捆绑多个频段资源提供更大的信道传输容量,更好地支持超高清视频广播。此外, 通过信道捆绑可以有效利用频段碎片,从而灵活利用带宽资源,提高传输分配的效率和灵活性。
参见图9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数据传输设备7000,包括存储器7200和处理器7100,所述存储器7200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7100执行时,实现本公开任一实施例的基于信道捆绑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任一实施例的基于信道捆绑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或者多个实施例可以是***、方法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载有用于使处理器实现本说明书的各个方面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可以保持和存储由指令执行设备使用的指令的有形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电磁存储设备、半导体存储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便携式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记忆棒、软盘、机械编码设备、例如其上存储有指令的打孔卡或凹槽内凸起结构、以及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这里所使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被解释为瞬时信号本身,诸如无线电波或者其他自由传播的电磁波、通过波导或其他传输媒介传播的电磁波(例如,通过光纤电缆的光脉冲)、或者通过电线传输的电信号。
这里所描述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下载到各个计算/处理设备,或者通过网络、例如因特网、局域网、广域网和/或无线网下载到外部计算机或外部存储设备。网络可以包括铜传输电缆、光纤传输、无线传输、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网关计算机和/或边缘服务器。每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网络适配卡或者网络接口从网络接收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并转发该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以供存储在各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用于执行本说明书实施例操作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是汇编指令、指令集架构(ISA)指令、机器指令、机器相关指令、微代码、固件指令、状态设置数据、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编写的源代码或目标代码,编程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诸如Smalltalk、C++等,以及常规的过程式编程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编程语言。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利用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的状态信息来个性化定制电子电路,例如可编程逻辑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可编程逻辑阵列(PLA),该电子电路可以执行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从而实现本说明书的各个方面。
这里参照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了本说明书的各个方面。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各方框的组合,都可以由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实现。
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从而生产出一种机器,使得这些指令在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时,产生了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也可以把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这些指令使得计算机、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和/或其他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从而,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则包括一个制造品,其包括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各个方面的指令。
也可以把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加载到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从而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的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说明书的多个实施例的***、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物来说公知的是,通过硬件方式实现、通过软件方式实现以及通过软件和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都是等价的。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说明书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物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物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3)

1.一种基于信道捆绑的数据发送方法,应用于发射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是否存在单一物理信道的可用带宽满足数据流的传输速率要求;
在存在单一物理信道的可用带宽满足数据流的传输速率要求的情况下,将数据流的传输方式确定为单一信道传输方式;
否则,将数据流的传输方式确定为信道捆绑传输方式;
在所述数据流的传输方式为信道捆绑传输方式时,执行以下步骤:
根据捆绑信道组中的多个物理信道的可用带宽中的最小带宽,确定逻辑帧中包含的字节包的个数,以使得逻辑帧可被最小带宽一次性传输;其中,所述物理信道的可用带宽是所述物理信道的未被占用的空余带宽;
根据捆绑信道组中的总可用带宽,确定逻辑超帧中包含的逻辑帧的个数,以使得逻辑超帧可被总可用带宽一次性传输;
对数据流进行处理形成逻辑超帧,所述逻辑超帧包含多个逻辑帧,所述逻辑帧包含多个预设长度的字节包,其中包括1个帧头字节包和多个业务字节包,所述业务字节包承载所述数据流的数据包;
将所述逻辑超帧分配给捆绑信道组中的多个物理信道的可用带宽进行传输;
其中,所述帧头字节包中包括以下信息:传输方式信息,用于指示是否为信道捆绑传输方式;捆绑信道组标识,用于指示所述逻辑帧对应于哪个捆绑信道组;频点数量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数据流对应的物理信道的数量;物理信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数据流对应的每一个物理信道的符号率和频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逻辑超帧分配给捆绑信道组中的多个物理信道的可用带宽进行传输之前,还包括:
根据各物理信道的可用带宽、所述数据流的传输速率、所述逻辑帧中的字节包的数量,构建所述捆绑信道组;
其中,所述捆绑信道组的总可用带宽≥所述数据流的传输速率×N/(N-1),N为逻辑帧中的字节包的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数据流进行处理形成逻辑超帧,包括:
将数据流的L个连续的数据包作为L个业务字节包,其中,L=N-1,所述N为所述逻辑帧中包含的字节包的个数;
在L个业务字节包之前添加帧头字节包,形成逻辑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逻辑超帧分配给捆绑信道组中的多个物理信道的可用带宽进行传输,包括:
对逻辑超帧对应的所述字节包进行基带组帧处理,形成基带帧;
将逻辑超帧对应的基带帧分配给捆绑信道组中的多个物理信道的可用带宽进行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帧头字节包中含有以下信息:
第一同步字信息,用于指示字节包的开始;
第二同步字信息,用于指示当前字节包为帧头字节包;
逻辑帧标识,用于对逻辑帧进行唯一性的标识;
逻辑帧中的字节包的数量,用于指示一个逻辑帧中含有的字节包的数量;
逻辑超帧中的逻辑帧个数,用于指示一个逻辑超帧中含有的逻辑帧的数量;
逻辑帧序号,用于指示当前逻辑帧在逻辑超帧中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帧头字节包中含有以下信息:
扩展位信息,用于描述紧急广播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帧的帧头中含有紧急广播标识位,所述紧急广播标识位用于指示当前是否存在紧急广播。
8.一种基于信道捆绑的数据接收方法,应用于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收方法用于接收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传输的数据流;
所述数据接收方法包括:
对物理信道上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解码处理,得到基带帧;
从所述基带帧恢复出逻辑帧,提取所述逻辑帧的帧头字节包;
根据所述逻辑帧的帧头字节包中的信息,确定所述逻辑帧属于哪一个逻辑超帧、所述逻辑帧是否对应于信道捆绑传输方式;以及,在所述逻辑帧对应于信道捆绑传输方式时,根据所述逻辑帧的帧头字节包中的信息,确定所述逻辑帧对应于哪一个捆绑信道组;
在所述逻辑帧对应于信道捆绑传输方式时,将对应于同一捆绑信道组、并且属于同一个逻辑超帧的所述逻辑帧合并为完整码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逻辑帧的帧头字节包中的信息,确定所述逻辑帧是否对应于信道捆绑传输方式,包括:
根据所述帧头字节包中的传输方式信息,确定所述逻辑帧是否对应于信道捆绑传输方式;或者,
从所述帧头字节包中获取频点数量,在频点数量大于1的情况下,确定所述逻辑帧对应于信道捆绑传输方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逻辑帧的帧头字节包中的信息,确定所述逻辑帧对应于哪一个捆绑信道组,包括:
根据所述帧头字节包中的捆绑信道组标识,确定所述逻辑帧对应于哪一个捆绑信道组;或者,
从所述帧头字节包中获取物理信道的频点频率,根据所述物理信道的频点频率确定所述逻辑帧对应于哪一个捆绑信道组。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从所述基带帧的帧头中提取紧急广播标识位;
在所述紧急广播标识位指示当前存在紧急广播的情况下,唤醒与所述接收机相连的播放设备。
12.一种数据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或者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数据接收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或者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数据接收方法。
CN202310679185.2A 2023-06-09 2023-06-09 基于信道捆绑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存储介质 Active CN1164051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79185.2A CN116405103B (zh) 2023-06-09 2023-06-09 基于信道捆绑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79185.2A CN116405103B (zh) 2023-06-09 2023-06-09 基于信道捆绑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05103A CN116405103A (zh) 2023-07-07
CN116405103B true CN116405103B (zh) 2023-09-05

Family

ID=87009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79185.2A Active CN116405103B (zh) 2023-06-09 2023-06-09 基于信道捆绑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0510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69373A1 (en) * 2004-02-26 2005-08-31 Forem S.r.l. Flexible multiplexing/demultiplexing system for point to point adaptively modulated radio transmissions
CN1960484A (zh) * 2006-08-29 2007-05-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广播业务传送方法
CN101106414A (zh) * 2006-07-10 2008-0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地面广播***中传输数字信号的方法
CN102821268A (zh) * 2012-07-17 2012-12-12 苏州坤里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应急通信指挥***中的无线接入多信道捆绑技术
WO2023045852A1 (zh) * 2021-09-27 2023-03-30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捆绑尺寸的确定方法及通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323610A1 (en) * 2006-09-26 2009-12-31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Bonding adjacent tv bands, sub-carrier allocation, data burst definition and spread ofdma in a physical layer for 802.22 wran communication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69373A1 (en) * 2004-02-26 2005-08-31 Forem S.r.l. Flexible multiplexing/demultiplexing system for point to point adaptively modulated radio transmissions
CN101106414A (zh) * 2006-07-10 2008-0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地面广播***中传输数字信号的方法
CN1960484A (zh) * 2006-08-29 2007-05-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广播业务传送方法
CN102821268A (zh) * 2012-07-17 2012-12-12 苏州坤里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应急通信指挥***中的无线接入多信道捆绑技术
WO2023045852A1 (zh) * 2021-09-27 2023-03-30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捆绑尺寸的确定方法及通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05103A (zh) 2023-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96534B2 (en)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 signal, device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 signal,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
EP3011749B1 (en) Data structure for physical layer encapsulation, data structure genera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EP3017571B1 (en) Transmitting apparatus
JP6368451B2 (ja) 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US1072859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
US1049909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transmitting broadcast signal
US1127179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a broadcast signal
WO2015160083A1 (ko) 방송 신호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KR101792519B1 (ko) 방송 신호 송신 장치, 방송 신호 수신 장치, 방송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방송 신호 수신 방법
KR102417673B1 (ko) 복조 장치, 처리 장치, 수신 장치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CN116405103B (zh) 基于信道捆绑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存储介质
CN105794217B (zh) 数据处理装置和数据处理方法
KR20160021759A (ko) 방송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송 송수신 방법
Uehara Application of MPEG-2 systems to terrestrial ISDB (ISDB-T)
KR100579132B1 (ko) 타이밍정보 지터 방지를 위한 멀티미디어데이터전송스트림의 계층적 전송 장치 및 그 방법과, 계층적으로전송된 멀티미디어데이터 전송스트림의 복원 장치 및 그방법
JP7089857B2 (ja) 再多重化装置、送信装置、受信装置、チップ、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18110315A1 (ja) 送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US2017025746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mpeg)-2 transport stream (ts) broadcasting data
JP2018078547A (ja) 再多重化装置、送信装置、チップ、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242613B2 (ja) 受信システム、デジタル放送システム、および受信方法
JP6031484B2 (ja) 送信装置及びその送信方法、並びに、受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0866, 2, Fuxing Avenue,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Scienc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Satellite broadcasting management center of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Yuanxin Satellite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HANX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HUNAN GOKE MICROELECTRONICS Co.,Ltd.

Patentee after: Suzhou Longqing Shixin Integrated Circuit Co.,Ltd.

Patentee after: CHENGDU ZHONGKE MICR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866, 2, Fuxing Avenue,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Scienc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Satellite broadcasting management center of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Yuanxin Satellite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HANX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HUNAN GOKE MICROELECTRONICS Co.,Ltd.

Patentee before: Longqing Shixin (Shanghai) Integrated Circuit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ZHONGKE MICR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