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19775A - 设备协同处理方法、装置、边缘网关、***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设备协同处理方法、装置、边缘网关、***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19775A
CN116319775A CN202211531633.6A CN202211531633A CN116319775A CN 116319775 A CN116319775 A CN 116319775A CN 202211531633 A CN202211531633 A CN 202211531633A CN 116319775 A CN116319775 A CN 1163197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ask
equipment
engine
proces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3163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杨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Qianhai Huanrong Liany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Qianhai Huanrong Liany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Qianhai Huanrong Liany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Qianhai Huanrong Liany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3163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1977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197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197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8Protocols for interworking; Protocol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8Multiprotocol handlers, e.g. single devices capable of handling multiple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边缘计算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备协同处理方法、装置、边缘网关、***及存储介质。该方法通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待处理任务,采用任务类型对应的目标协同微服务,根据待处理任务中的任务类型,对待处理任务中的第一数据进行协同处理,从而获得处理并转换后的第二数据,通过采用目标协同微服务进行第一数据处理,降低了对第三方API或SDK的依赖性;若待处理任务包括第二设备标识,则将第二数据发送给第二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二设备,若待处理任务不包括第二设备标识,则将第二数据存储在本地存储器,从而将目标协同微服务处理后的第二数据,按照待处理任务进行转发,以提高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和边缘网关连接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设备协同处理方法、装置、边缘网关、***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边缘计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协同处理方法、装置、边缘网关、***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边缘计算,又称分布计算方式,与完全依赖云端计算相比,可以使计算机的数据存储更接近需要的地方,分布数据处理方式大大减少了设备对数据传输和处理能力的需求。最典型的应用模式是:通过多种监测和传感器设备收集生产端的信息,将信息汇总发送给边缘网关,使用高性能的处理器预处理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和判断,然后通过网络端口将密集的数据传送到工业云平台,实现生产信息及时、高效的报告,满足管理者的监测和决策需求。
目前,由于各设备所使用的协议不同,物联网设备由第三方提供的设备API或者SDK接入边缘网关以及联网云平台,然后通过按照API或者SDK封装好的接口,才能完成云台与设备进行交互,设备接入逻辑由第三方自行实现,从而提高了设备接入的成本,而对第三方的依赖,提高了物联网云平台和物联网设备连接过程中出现的风险,降低了边缘计算的稳定性。现有的设备接入方案,存在对第三方依赖性较强,进而导致边缘计算的稳定性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协同处理方法、装置、边缘网关、***及存储介质,解决现有技术中,边缘计算存在稳定性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协同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待处理任务,所述待处理任务包括任务类型和第一数据;
采用所述任务类型对应的目标协同微服务,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协同处理,获取第二数据;
若所述待处理任务包括第二设备标识,则将所述第二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二设备;
若所述待处理任务不包括第二设备标识,则将所述第二数据存储在本地存储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协同装置,包括:
待处理任务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待处理任务,所述待处理任务包括任务类型和第一数据;
第二数据获取模块,用于采用所述任务类型对应的目标协同微服务,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协同处理,获取第二数据;
第二数据发送模块,用于若所述待处理任务包括第二设备标识,则将所述第二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二设备;
第二数据存储模块,用于若所述待处理任务不包括第二设备标识,则将所述第二数据存储在本地存储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边缘网关,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设备协同处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物联网***,包括上述边缘网关,还包括与所述边缘网关通信的物联网云平台和物联网设备;所述物联网云平台为所述第一设备,所述物联网设备为所述第二设备;或者,所述物联网设备或所述边缘网关为所述第一设备,所述物联网云平台为所述第二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设备协同处理方法。
上述的设备协同处理方法、装置、边缘网关、***及存储介质,通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待处理任务,采用任务类型对应的目标协同微服务,根据待处理任务中的任务类型,对待处理任务中的第一数据进行协同处理,从而获得处理并转换后的第二数据,通过采用目标协同微服务进行第一数据处理,降低了对第三方API或SDK的依赖性;若待处理任务包括第二设备标识,则将第二数据发送给第二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二设备,若待处理任务不包括第二设备标识,则将第二数据存储在本地存储器,从而将目标协同微服务处理后的第二数据,按照待处理任务进行转发,以提高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和边缘网关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设备协同处理方法的一应用环境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设备协同处理方法的一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设备协同处理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设备协同处理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设备协同处理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设备协同处理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设备协同处理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设备协同装置的一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边缘网关的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协同处理方法,可应用在如图1示出的应用环境中。如图1所示,物联网设备通过网络与边缘网关或物联网云平台进行通信。其中,物联网设备又称为用户端,是指与边缘网关或物联网云平台进行通信相对应,为客户提供本地服务的程序,物联网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为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摄像头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边缘网关或物联网云平台进行通信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也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elivery Network,CDN)、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协同处理方法,该设备协同处理方法可应用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具体地,该设备协同处理方法应用在设备协同***中,该设备协同***包括如图1所示的物联网设备和边缘网关或物联网云平台进行通信,物联网设备与边缘网关或物联网云平台进行通信通过网络进行通信,用于实现边缘网关或物联网云平台进行通信对物联网设备进行设备协同处理,以提高设备协同的稳定性。
其中,边缘计算指的是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一侧,采用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为一体的开放平台,就近提供最近端服务。其应用程序在边缘侧分析、处理数据,没有数据的流转,产生更快的网络服务响应,满足行业在实时业务、应用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基本需求,进而减少网络流量和响应时间。
其中,边缘网关又叫边缘计算网关,指的就是在数据产生源头和云中心之间任一具有计算资源和网络资源的结点,通过将物联网云平台的功能扩展到边缘网关,使边缘网关能够快速自主地响应物联网设备的事件,提供低延时、低成本、隐私安全、本地自治的本地计算服务。
其中,物联网设备是非标准计算设备,可无线连接到网络并具有传输数据的能力。物联网涉及将互联网连接范围从台式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之类的标准设备扩展到任何范围的传统未启用互联网的物理设备和日常物品。通过将设备嵌入对应的处理器,可以通过物联网云平台进行通信和交互,也可以被远程监视和控制。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一种设备协同处理方法,以该方法应用在图1中的边缘网关为例进行说明,包括如下步骤:
S201: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待处理任务,待处理任务包括任务类型和第一数据;
S202:采用任务类型对应的目标协同微服务,对第一数据进行协同处理,获取第二数据;
S203:若待处理任务包括第二设备标识,则将第二数据发送给第二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二设备;
S204:若待处理任务不包括第二设备标识,则将第二数据存储在本地存储器。
其中,第一设备即发送待处理任务的设备,根据待处理任务的不同,可以为物联网云平台,也可以为物联网设备,还可以为边缘网关。相对应的,第二设备即接收第二数据的设备,根据待处理任务的不同,可以为物联网云平台,也可以为物联网设备,还可以为边缘网关,若未指定第二设备,则不需要将第二数据进行相应的发送。
作为一示例,步骤S201中,边缘网关通过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待处理任务,根据待处理任务中的任务类型和第一数据执行后续的步骤。其中,待处理任务可以为用户通过第一设备进行触发的,也可以为第一设备根据规则或周期产生的待处理任务,由边缘网关对其进行下一步操作。
在本示例中,根据任务类型的不同,所发送的第一数据也有相应的差异,第一设备根据实际的任务类型,发送对应的第一数据。
作为一示例,步骤S202中,边缘网关在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待处理任务后,确定待处理任务的任务类型,并采用任务类型对应的目标协同微服务,对第一数据进行协同处理,从而得到处理后的第二数据。其中,根据任务类型的不同,第二数据或用来发送至第二设备,或用来存储在本地存储器,以高效地完成信息传输的工作。
在本示例中,通常服务器会设置多个微服务进行相应的功能实现,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管理微服务、数据存储微服务以及各示例中,各类型任务对应的目标协同微服务,根据业务的需求进行设置,并通过消息总线(消息总线RabbitMq或者消息总线Kafka)进行各微服务之间信息传递,可设置在边缘网关,也可以设置在独立的服务器,例如将安装有目标协同微服务的服务器设置在边缘网关和物联网设备之间,或将安装有目标协同微服务的服务器分别设置在边缘网关和物联网设备之间,边缘网关和物联网云平台之间。目标协同微服务功能用于将各物联网设备所发送或所接受的数据,根据其物联网设备对应的协议,进行相应的数据转换,从而降低原有依赖第三方提供的设备API或者SDK,以接入物联网云平台的问题。其中,物联网设备的协议包括但不限于Modbus协议、HTTP(s)/CoAP协议以及MQTT协议,边缘网关和物联网云平台所接收或所发送的数据格式都为JSON格式。
作为一示例,步骤S203中,边缘网关在获取到目标协同微服务处理的第二数据后,根据待处理任务是否包括第二设备标识,进行第二数据是否外发至第二设备的判断,即该待处理任务对应的任务类型,是否需要进行转发,若待处理任务包括第二设备标识,则将第二数据发送给第二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二设备,以使得第二设备对第二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
作为一示例,步骤S204中,边缘网关在获取到目标协同微服务处理的第二数据后,根据待处理任务是否包括第二设备标识进行第二数据是否外发至第二设备的判断,即该待处理任务对应的任务类型,是否需要进行转发,若待处理任务不包括第二设备标识,则将第二数据存储在本地存储器。
在本示例中,通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待处理任务,采用目标协同微服务,根据待处理任务中的任务类型,对待处理任务中的第一数据进行协同处理,从而获得处理并转换后的第二数据,通过采用目标协同微服务进行第一数据处理,降低了对第三方API或SDK的依赖性;若待处理任务包括第二设备标识,则将第二数据发送给第二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二设备,若待处理任务不包括第二设备标识,则将第二数据存储在本地存储器,从而将目标协同微服务处理后的第二数据,将按照待处理任务的需求,进行相应的转发,以提高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和边缘网关连接的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若任务类型包括协议接入任务时,待处理任务还包括第一设备标识和第二设备标识,第一数据包括第一设备属性;
步骤S202,采用任务类型对应的目标协同微服务,对第一数据进行协同处理,获取第二数据,包括:
S301:若任务类型为协议接入任务,则根据第一设备标识,确定第一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一设备协议;
S302:采用协议接入任务对应的协议接入微服务,对第一设备协议和第一设备属性进行协议接入协同处理,获取第二数据。
其中,协议接入任务为将第一设备接入边缘网关的目标协同微服务,以使目标协同微服务可以识别第一设备的第一设备属性,并根据对应的第一设备协议对第一数据进行数据转换,转换为第二设备能够识别的第二数据。
其中,当任务类型包括协议接入任务时,待处理任务包括第二设备标识,即将设备接入结果的第二数据发送至第二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二设备。
可以理解地,当边缘网关与物联网云平台断联时,边缘网关仍然可以通过目标协同微服务,与物联网设备进行通讯。
作为一示例,步骤S301中,边缘网关在确认任务类型后,若任务类型为协议接入任务,根据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所携带的第一设备标识,确认第一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一设备协议,以用于目标协同微服务进行设备接入所对应设备协议存储处理。
在本实例中,设备与设备交互的报文格式和内容是会根据协议发生改变的,因此设备所对应的设备协议改变了,设备接入对应的模块也会发生改变。本示例中,通过总控模块根据第一设备标识,确认对应的协议,如第一设备为CoAP设备,则确认对应的CoAP协议。
作为一示例,步骤S302中,边缘网关在获取到第一设备协议后,采用协议接入任务对应的协议接入微服务,根据所确认的第一设备协议以及对应的第一设备属性,存储在协议接入微服务对应的设备缓存模块,生成设备接入结果作为第二数据,以用于发送给第二设备。
在本实例中,当第一设备为物联网设备时,第二设备则为对应的物联网云平台,将物联网设备对应的设备协议和设备属性进行存储后,采用协议接入任务对应的协议接入微服务生成对应的设备接入结果作为第二数据,用于发送至物联网云平台。其中,第一设备标识包括物模型id、设备id,以用于确认设备身份,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其中,第一设备属性根据第一设备的物模型功能的不同而设置,例如物模型功能的定义为温度传感器,它是一个物模型,对应属性有温度,其对应的第一设备属性包括温度数据;第一设备属性还包括设备运行时的具体信息和状态。
进一步地,协议接入微服务包括总控模块、协议转换模块和设备缓存模块。总控模块用于接收物联网云平台或物联网设备的待处理任务,并进行识别并执行;设备缓存模块用于存储各物联网设备的设备属性和设备协议,例如设备属性(设备ID)、采集频率(采样间隔)、协议参数(网络接口、通信速率等);协议转换模块用于对待处理任务进行协议转换。
在本示例中,若协议接入微服务的总控模块采集到物联网设备所发送的数据上传任务,通过识别对应的物联网设备标识,以确定的物联网设备属性和物联网设备协议,利用可插拔的协议,将数据上传任务对应的数据转化为对应的JSON格式发送至物联网云平台;若协议接入微服务的总控模块接收到物联网云平台所发送的命令下发任务,则根据所要接收的物联网设备标识,以确定的物联网设备属性和物联网设备协议,利用可插拔的协议,将命令下发任务对应的命令操作内容转换为物联网设备协议的格式,发送至物联网设备,还可以根据命令操作内容中的采集频率定时进行命令下发。
在本示例中,若任务类型为协议接入任务,通过对根据第一设备标识,确定第一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一设备协议,并将第一设备协议和第一数据中的第一设备属性,存储在协议接入微服务,获取第二数据,以完成设备接入,保障在后续的处理中,协议接入微服务能够根据第一设备标识和第二设备标识所发送的数据进行格式转换,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若任务类型包括命令下发任务时,待处理任务包括第二设备标识,第一数据包括命令操作内容;
步骤S202,采用任务类型对应的目标协同微服务,对第一数据进行协同处理,获取第二数据,包括:
S401:若任务类型包括命令下发任务,则根据第二设备标识,确定第二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二设备协议;
S402:采用命令下发任务对应的命令下发微服务,对第二设备协议和命令操作内容进行数据转换协同处理,获取第二数据。
其中,命令下发任务为第一设备根据业务需求,将命令操作内容进行下发,以使得第二设备进行执行,命令下发任务对应的第一设备包括边缘网关或物联网云平台,通过将命令操作内容根据第二设备协议进行转化后,将命令操作内容下发到对应的第二设备,第二设备可以对命令做出回应,但是不能反向发送命令。
作为一示例,步骤S401中,边缘网关在确认任务类型后,若任务类型为命令下发任务,则根据待处理任务对应的第二设备标识,确认第二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二设备协议,以将第一数据对应的命令操作内容进行处理。
在本示例中,若命令操作内容为物联网设备的数据采样,其包括采集频率,则通过采集频率,周期性的下发对应的命令操作内容。例如,某一物联网设备对应的属性信息为温度传感器,对应的采集频率为60s,则根据设备标识,将命令操作内容转化为设备能接受的对应协议的报文,也即第二数据。其中,根据协议的不同,采集频率的使用也不尽相同,对于像modbus类型的协议,则需要每隔采集频率发送一次采样请求进行数据采样;对于像http类型的协议,则发送一次采样请求即可,然后将采集频率传送给设备,设备每隔采集频率间隔会上报一次数据。
作为一示例,步骤S402中,边缘网关在确定第二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二设备协议后,命令下发任务对应的命令下发微服务将第一数据对应的命令操作内容进行数据转换,转化为第二设备协议对应格式的第二数据,以提供给第二设备进行识别并执行,保证第一设备对第二设备的调用。
在本示例中,命令下发微服务用于接收总线所连接得第一设备(边缘网关或物联网云平台)的第一数据中的命令操作内容,根据第二设备(物联网设备)对应的第二设备属性发送对应的命令操作内容(例如第二设备为温度),并利用协议转换模块进行数据转换,将命令操作内容转化为第二设备能够识别的第二数据。
在本示例中,若任务类型包括命令下发任务,则根据第二设备标识,确定第二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二设备协议,通过命令下发任务对应的命令下发微服务,对第二设备协议和命令操作内容进行数据转换协同处理,将命令操作内容转化为第二设备能够识别的第二数据,从而提高命令下发任务进行下发的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若任务类型包括引擎同步任务时,待处理任务包括第二设备标识,第一数据包括引擎版本标识;
步骤S202,采用任务类型对应的目标协同微服务,对第一数据进行协同处理,获取第二数据,包括:
S501:若任务类型包括引擎同步任务,则根据引擎版本标识,判断本地存储器是否存在引擎版本标识对应的本地规则引擎;
S502:若存在本地规则引擎,则采用引擎同步任务对应的第一引擎同步微服务对本地规则引擎进行核查,获取第二数据;
S503:若不存在本地规则引擎,则采用引擎同步任务对应的第二引擎同步微服务,对引擎版本标识对应的版本规则引擎进行引擎同步协同处理,获取第二数据。
其中,引擎同步任务为将第一设备,即物联网云平台的规则引擎,更新到更靠近设备的边缘网关,以使边缘网关能够快速自主地,根据本地规则引擎响应本地的物联网设备的事件。任务类型为引擎同步任务,将第一设备作为第二设备标识,以根据边缘网关的引擎同步情况进行反馈,保障引擎同步任务的顺利进行。
其中,规则引擎为通过对采集的物联网设备对应的采集数据进行识别判断后,当采集数据达到标准后,进行相应的执行,例如物联网设备A的温度值大于50度,则启动发送令物联网设备B进行降温的命令操作内容,发送至物联网设备B进行协同联动。
可以理解地,当边缘网关与物联网云平台断联时,利用边缘网关的本地规则引擎依然可以进行相应的联动,同时不会影响边缘网关上其它的计算服务。
作为一示例,步骤S501中,边缘网关在确认任务类型后,若任务类型为引擎同步任务,则根据任务类型中的引擎版本标识,用于判断本地存储器是否存在引擎版本标识对应的本地规则引擎,从而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同步,减少对运算资源的浪费。
在一示例中,可根据引擎版本标识,确认边缘网关的本地规则引擎是否需要更新,从而保证规则引擎的功能及时更新,提高物联网***的稳定性。
作为一示例,步骤S502中,边缘网关对应的本地存储器,若存在本地规则引擎,则引擎同步任务对应的第一引擎同步微服务,对本地规则引擎进行数据核查,生成引擎同步结果作为第二数据,即引擎同步结果为本地核查通过,无需进行引擎同步操作。
在本示例中,第一引擎同步微服务用于根据引擎版本标识,对本地规则引擎进行引擎对应的数据文件进行核查,以确定本地规则引擎的完整性,从而提高本地规则引擎的稳定性。
在一示例中,还可以通过对引擎版本标识,边缘网关的本地规则引擎进行排查,若本地规则引擎出现故障,可根据引擎版本标识对本地规则引擎进行同步。
作为一示例,步骤S503中,边缘网关对应的本地存储器,若不存在本地规则引擎,则认为边缘网关的本地规则引擎的版本较老,或未设置引擎版本标识对应的本地规则引擎,引擎同步任务对应的第二引擎同步微服务,通过引擎版本标识,下载或已根据第一数据发送来对应的版本规则引擎进行同步处理,生成引擎同步结果作为第二数据,即引擎同步结果为同步操作完成。
在本示例中,第二引擎同步微服务用于不存在本地规则引擎时,通过对引擎版本标识对应的版本规则引擎,同步至本地存储器,以完成引擎同步任务。
在本示例中,若任务类型包括引擎同步任务,则根据引擎版本标识,判断本地存储器是否存在引擎版本标识对应的本地规则引擎,若存在本地规则引擎,则采用引擎同步任务对应的第一引擎同步微服务对本地规则引擎进行数据核查,以确定本地规则引擎的完整性,并生成引擎同步结果作为第二数据;若不存在本地规则引擎,则采用引擎同步任务对应的第二引擎同步微服务,对引擎版本标识对应的版本规则引擎进行引擎同步协同处理,将版本规则引擎及时同步至边缘网关,保证边缘网关的本地规则引擎的更新,从而提高本地规则引擎的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若任务类型包括数据上传任务时,待处理任务包括第一设备标识但不包括第二设备标识,第一数据包括第一设备协议;
步骤S202,采用任务类型对应的目标协同微服务,对第一数据进行协同处理,获取第二数据,包括:
S601:若任务类型包括数据上传任务,则根据第一设备标识,确定第一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一设备协议;
S602:采用数据上传任务对应的数据上传微服务,对第一设备协议和第一数据进行数据转换,获取第二数据。
其中,数据上传任务为将第一设备,即物联网设备对应的采集数据,或告警事件进行上传,以通过第二设备,即边缘网关或物联网云平台利用本地规则引擎进行相应的规则判断和协同联动。其中,告警事件包括第一设备需要被外部感知和处理的信息、告警和故障。
在一示例中,数据上传任务根据命令操作内容进行反馈,也可以根据命令操作内容对应的采集频率,无需再接收命令操作内容,直接根据采集频率进行周期性的第一数据的上传。采集频率指的是设备上传采集数据对应的属性数据的间隔,比如60s,则每隔60s上传一次属性值,设备属性具体的属性数据,比如一个温度传感器对应的温度属性和温度值。
作为一示例,步骤S601中,边缘网关在确认任务类型后,若任务类型为数据上传任务,根据第一设备标识,确定第一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一设备协议,以将第一数据转化为第一设备协议的数据格式。
作为一示例,步骤S602中,边缘网关在确认第一设备协议后,根据第一设备协议,数据上传任务对应的数据上传微服务,对第一数据进行数据转换,获取第二数据,以发送至对应的第二设备。在本示例中,当第一设备为物联网设备时,根据物联网设备的协议,将第一数据转化为Json格式的第二数据,发送至对应的边缘网关或物联网云平台进行处理。
在本示例中,数据上传微服务用于接收第一设备(物联网设备)的第一数据(采集数据),根据第一设备标识从设备缓存模块,获取到对应的第一设备协议,从而利用协议转换模块进行数据转换,将采集数据转化为第二设备能够识别的Json格式的第二数据。
在本示例中,若任务类型包括数据上传任务,则根据第一设备标识,确定第一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一设备协议,通过采用数据上传任务对应的数据上传微服务,对第一设备协议和第一数据进行数据转换,从而将第一数据转化为第二设备能够识别的格式的第二数据,从而提高数据上传任务进行数据采集的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步骤S204,若待处理任务不包括第二设备标识,则将第二数据存储在本地存储器,包括:
S701:采用本地规则引擎,根据第一设备标识进行规则匹配,确认第一设备规则;
S702:根据第一设备规则,对第二数据进行识别,获取引擎识别结果;
S703:若引擎识别结果为满足本地规则引擎,则生成命令下发任务和命令操作内容。
其中,若待处理任务不包括第二设备标识,通常任务类型为数据上传任务,通过边缘网关,对数据转换后的第一设备对应的第二数据,也即物联网设备对应的采集数据,利用本地规则引擎进行识别判断,从而提高对物联网设备对应事件的处理效率,降低物联网云平台的运算负担。
作为一示例,步骤S701中,边缘网关在任务类型为数据上传任务时,获取到对应的第二数据,采用本地规则引擎对其进行识别操作,先通过第一设备标识进行规则匹配,获取到该第一设备对应的第一设备规则,以用于对不同的第一设备对应的第二数据进行规则判断。
在本示例中,若物联网设备A需要根据该设备的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判断,则在确认第一设备为物联网设备A后,确认对应的物联网设备A的设备规则。
作为一示例,步骤S702中,边缘网关在确认第一设备规则后,根据第一设备规则,对第二数据进行识别,获取引擎识别结果,其中引擎识别结果包括满足本地规则引擎和不满足本地规则引擎。在本示例中,若物联网设备A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温度值大于50度,而第一设备规则要求温度不能超过40度,则达到了触发本地规则引擎的条件,满足本地规则引擎,并输出对应的引擎识别结果。
作为一示例,步骤S703中,边缘网关在获取到引擎识别结果后,若引擎识别结果为满足本地规则引擎,则生成命令下发任务和命令操作内容,生成对应的命令下发任务。
在本示例中,若物联网设备A对应的温度值满足本地规则引擎,则生成令物联网设备B进行降温的命令操作内容,并将物联网设备B作为第二设备,将命令下发任务发送至物联网设备B进行协同联动。
在另一示例中,物联网云平台断联情况下,利用边缘网关进行协同联动,通过不同设备之间的关联触发,比如物联网设备A温度值为50度,根据本地规则引擎判断后,超过物联网设备A温度值对应的规则,则触发物联网设备B风扇启动。其中,具体的逻辑不需要通过总线向断联的物联网云平台发送,可以采用边缘网关中的场景联动微服务,从总线上读取物联网设备A的采样数据(边缘网关的总线,由协议接入微服务接收到采集数据后写入总线,供其它微服务进行读取),然后判断规则是否触发,如果触发,则通过边缘网关对应的调用命令下发微服务,向物联网设备B发出命令下发任务,实现边缘网关对物联网设备的控制,达到协同联动的效果。
在本示例中,采用本地规则引擎,根据第一设备标识进行规则匹配,确认第一设备规则,以对第二数据进行识别,从而得到对第一设备所上传的第二数据对应引擎识别结果,以进行对应的协同联动操作,若引擎识别结果为满足本地规则引擎,则生成命令下发任务和命令操作内容,从而指示命令下发任务对应第二设备进行执行,达到协同联动的效果,从而提高对物联网设备对应事件的处理效率,降低物联网云平台的运算负担。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设备协同装置,该设备协同装置与上述实施例中设备协同处理方法一一对应。如图8所示,该设备协同装置包括待处理任务接收模块801、第二数据获取模块802、第二数据发送模块803和第二数据存储模块804。各功能模块详细说明如下:
待处理任务接收模块801,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待处理任务,待处理任务包括任务类型和第一数据;
第二数据获取模块802,用于采用任务类型对应的目标协同微服务,对第一数据进行协同处理,获取第二数据;
第二数据发送模块803,用于若待处理任务包括第二设备标识,则将第二数据发送给第二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二设备;
第二数据存储模块804,用于若待处理任务不包括第二设备标识,则将第二数据存储在本地存储器。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数据获取模块802,包括:
第一设备协议确认单元,用于若任务类型为协议接入任务,则根据第一设备标识,确定第一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一设备协议;
第二数据获取单元,用于采用协议接入任务对应的协议接入微服务,对第一设备协议和第一设备属性进行协议接入协同处理,获取第二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数据获取模块802,包括:
第二设备协议确定单元,用于若任务类型包括命令下发任务,则根据第二设备标识,确定第二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二设备协议;
第二数据获取单元,用于采用命令下发任务对应的命令下发微服务,对第二设备协议和命令操作内容进行数据转换协同处理,获取第二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数据获取模块802,包括:
本地规则引擎检测单元,用于若任务类型包括引擎同步任务,则根据引擎版本标识,判断本地存储器是否存在引擎版本标识对应的本地规则引擎;
第二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若存在本地规则引擎,则采用引擎同步任务对应的第一引擎同步微服务对本地规则引擎进行核查,获取第二数据;用于若不存在本地规则引擎,则采用引擎同步任务对应的第二引擎同步微服务,对引擎版本标识对应的版本规则引擎进行引擎同步协同处理,获取第二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数据获取模块802,包括:
第一设备协议确认单元,用于若任务类型包括数据上传任务,则根据第一设备标识,确定第一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一设备协议;
第二数据获取单元,用于采用数据上传任务对应的数据上传微服务,对第一设备协议和第一数据进行数据转换,获取第二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数据存储模块804,包括:
第一设备规则确认单元,用于采用本地规则引擎,根据第一设备标识进行规则匹配,确认第一设备规则;
引擎识别结果获取单元,用于根据第一设备规则,对第二数据进行识别,获取引擎识别结果;
命令下发任务生成单元,用于若引擎识别结果为满足本地规则引擎,则生成命令下发任务和命令操作内容。
关于设备协同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设备协同处理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设备协同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边缘网关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边缘网关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边缘网关,该边缘网关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8所示。该边缘网关包括通过***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边缘网关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边缘网关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边缘网关的数据库用于执行设备协同处理方法过程中采用或生成的数据。该边缘网关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设备协同处理方法。
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物联网***,包括边缘网关,还包括与边缘网关通信的物联网云平台和物联网设备;当物联网云平台为第一设备,物联网设备为第二设备;或者,物联网设备或边缘网关为第一设备,物联网云平台为第二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边缘网关,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设备协同处理方法,例如图2所示S201-S204,或者图3至图7中所示,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或者,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设备协同装置这一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的功能,例如图8所示的待处理任务接收模块801、第二数据获取模块802、第二数据发送模块803和第二数据存储模块804的功能,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设备协同处理方法,例如图2所示S201-S204,或者图3至图7中所示,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或者,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设备协同装置这一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的功能,例如图8所示的待处理任务接收模块801、第二数据获取模块802、第二数据发送模块803和第二数据存储模块804的功能,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发明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设备协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待处理任务,所述待处理任务包括任务类型和第一数据;
采用所述任务类型对应的目标协同微服务,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协同处理,获取第二数据;
若所述待处理任务包括第二设备标识,则将所述第二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二设备;
若所述待处理任务不包括第二设备标识,则将所述第二数据存储在本地存储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协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任务类型包括协议接入任务时,所述待处理任务还包括第一设备标识和第二设备标识,所述第一数据包括第一设备属性;
所述采用所述任务类型对应的目标协同微服务,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协同处理,获取第二数据,包括:
若所述任务类型为协议接入任务,则根据所述第一设备标识,确定所述第一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一设备协议;
采用所述协议接入任务对应的协议接入微服务,对所述第一设备协议和所述第一设备属性进行协议接入协同处理,获取第二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协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任务类型包括命令下发任务时,所述待处理任务包括第二设备标识,所述第一数据包括命令操作内容;
所述采用所述任务类型对应的目标协同微服务,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协同处理,获取第二数据,包括:
若所述任务类型包括命令下发任务,则根据所述第二设备标识,确定所述第二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二设备协议;
采用所述命令下发任务对应的命令下发微服务,对所述第二设备协议和所述命令操作内容进行数据转换协同处理,获取第二数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协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任务类型包括引擎同步任务时,所述待处理任务包括第二设备标识,所述第一数据包括引擎版本标识;
所述采用所述任务类型对应的目标协同微服务,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协同处理,获取第二数据,包括:
若所述任务类型包括引擎同步任务,则根据所述引擎版本标识,判断本地存储器是否存在所述引擎版本标识对应的本地规则引擎;
若存在所述本地规则引擎,则采用所述引擎同步任务对应的第一引擎同步微服务对本地规则引擎进行核查,获取第二数据;
若不存在所述本地规则引擎,则采用所述引擎同步任务对应的第二引擎同步微服务,对所述引擎版本标识对应的版本规则引擎进行引擎同步协同处理,获取第二数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协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任务类型包括数据上传任务时,所述待处理任务包括第一设备标识但不包括第二设备标识,所述第一数据包括第一设备协议;
所述采用所述任务类型对应的目标协同微服务,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协同处理,获取第二数据,包括:
若所述任务类型包括数据上传任务,则根据所述第一设备标识,确定所述第一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一设备协议;
采用所述数据上传任务对应的数据上传微服务,对所述第一设备协议和所述第一数据进行数据转换,获取第二数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协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待处理任务不包括第二设备标识,则将所述第二数据存储在本地存储器之后,所述设备协同处理方法还包括:
采用本地规则引擎,根据所述第一设备标识进行规则匹配,确认第一设备规则;
根据所述第一设备规则,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识别,获取引擎识别结果;
若所述引擎识别结果为满足所述本地规则引擎,则生成命令下发任务和命令操作内容。
7.一种设备协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待处理任务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待处理任务,所述待处理任务包括任务类型和第一数据;
第二数据获取模块,用于采用所述任务类型对应的目标协同微服务,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协同处理,获取第二数据;
第二数据发送模块,用于若所述待处理任务包括第二设备标识,则将所述第二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二设备;
第二数据存储模块,用于若所述待处理任务不包括第二设备标识,则将所述第二数据存储在本地存储器。
8.一种边缘网关,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设备协同处理方法。
9.一种物联网***,包括权利要求8所述的边缘网关,还包括与所述边缘网关通信的物联网云平台和物联网设备;
所述物联网云平台为所述第一设备,所述物联网设备为所述第二设备;
或者,所述物联网设备或所述边缘网关为所述第一设备,所述物联网云平台为所述第二设备。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设备协同处理方法。
CN202211531633.6A 2022-12-01 2022-12-01 设备协同处理方法、装置、边缘网关、***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3197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31633.6A CN116319775A (zh) 2022-12-01 2022-12-01 设备协同处理方法、装置、边缘网关、***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31633.6A CN116319775A (zh) 2022-12-01 2022-12-01 设备协同处理方法、装置、边缘网关、***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19775A true CN116319775A (zh) 2023-06-23

Family

ID=86793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31633.6A Pending CN116319775A (zh) 2022-12-01 2022-12-01 设备协同处理方法、装置、边缘网关、***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1977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62011B (zh) 一种基于雾计算的物联网环境实时监测***
CN111401903B (zh) 区块链消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Zhang et al. An IoT-based online monitoring system for continuous steel casting
CN112714193A (zh) 基于物联网平台的社区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1031034A (zh) 多协议融合边缘计算网关
US10878323B2 (en) Rules engine combined with message routing
CN110602445B (zh) 视频监控数据获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086379B (zh) 一种基于边缘计算及虚拟化技术的数控机床数据采集方法
US20180324063A1 (en) Cloud-based system for devic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CN112202795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网关设备及介质
Azzara et al. The icsi m2m middleware for iot-based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CN104618320A (zh) 用于安全文件传输的***和方法
CN111988397B (zh) 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防震减灾救灾方法和***
WO2022056927A1 (zh) 一种网关、数据收集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
CN101022364A (zh) Trap报文上报方法及***、告警信息源/告警代理服务装置
CN116319775A (zh) 设备协同处理方法、装置、边缘网关、***及存储介质
CN108924773B (zh) 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794646B (zh) 能源行业的监控数据传输***及方法
CN113873033B (zh) 一种具有容错功能的智能边缘计算网关平台
CN113452582A (zh) 一种基于自动解析的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09067861A (zh) 基于物联网的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4745616A (zh) 一种地下热信息远程监控预警***和方法
CN113848834A (zh) 一种基于边云协同的车间设备接入***及方法
CN113055201B (zh)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679472A (zh) 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