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07367A - 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07367A
CN116207367A CN202211509532.9A CN202211509532A CN116207367A CN 116207367 A CN116207367 A CN 116207367A CN 202211509532 A CN202211509532 A CN 202211509532A CN 116207367 A CN116207367 A CN 1162073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ve electrode
secondary battery
negative electrode
electrode
w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0953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福永政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ime Planet Energy and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Prime Planet Energy and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ime Planet Energy and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Prime Planet Energy and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62073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073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01M10/0587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of accumulators having only wound construction elements, i.e. wound positive electrodes, wound negative electrodes and wound separ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31Cells with wound or folded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04Machines for assembling batteries
    • H01M10/0409Machines for assembling batteries for cells with wound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01M10/446Initial charging meas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04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4/0438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by electrochemical processing
    • H01M4/044Activating, forming or electrochemical attack of the supporting material
    • H01M4/0445Forming after manufacture of the electrode, e.g. first charge, cycling
    • H01M4/0447Forming after manufacture of the electrode, e.g. first charge, cycling of complete cells or cells sta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02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 H01M50/103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01M50/186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sealing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09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411Organic material
    • H01M50/414Synthetic resins, e.g. thermoplastics or thermosetting resins
    • H01M50/417Polyolefi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09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449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having a layered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6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des
    • H01M50/461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des with adhesive layer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separ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89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or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e.g. swelling degree, hydrophilicity or shut down properties
    • H01M50/491Porosit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60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filling or topping-up with liquids; 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draining liquids from casings
    • H01M50/609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filling with liquid, e.g. electroly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2004/021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e.g. porosity, surface are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Filling, Topping-Up Batterie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s Or The Like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 Cell Separators (AREA)
  • Prim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对高容量且作为电池整体的注液性提高的二次电池进行制造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此处公开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是如下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所述二次电池具备将正极与负极隔着间隔件卷绕而成的扁平形状的卷绕电极体和收容多个卷绕电极体的电池壳体,其中,所述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包含:配置工序,在所述配置工序中,将多个卷绕电极体配置在电池壳体内;剥离工序,在所述剥离工序中,将正极及负极中的至少一方与间隔件剥离;以及注液工序,在所述注液工序中,将电解液注入到所述电池壳体内。在此,在剥离工序中,以成为在多个卷绕电极体中的每一个形成有剥离区域的状态的方式将各卷绕电极体的正极及负极中的至少一方与间隔件剥离。

Description

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二次电池等二次电池例如具备:卷绕电极体,所述卷绕电极体是将带状的正极及带状的负极隔着带状的间隔件卷绕而成的;外装体,所述外装体具有开口并收容卷绕电极体及电解液;以及封口板,所述封口板将外装体的开口封口,所述二次电池通过将该外装体与封口板密闭而构成。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向装有电极体的壳体注入电解液的方法。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8589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近年来,为了进一步的高容量化,研究了在一个电池壳体内收容多个卷绕电极体。根据本发明人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了在像这样在一个电池壳体内具有多个卷绕电极体的情况下,有时会在各卷绕电极体之间电解液的浸渗变得不均匀,作为电池整体的注液性降低。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对高容量且作为电池整体的注液性提高的二次电池进行制造的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此处公开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是如下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所述二次电池具备将正极与负极隔着间隔件卷绕而成的扁平形状的卷绕电极体和收容多个所述卷绕电极体的电池壳体,其中,所述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包含:配置工序,在所述配置工序中,将多个所述卷绕电极体配置在所述电池壳体内;剥离工序,在所述剥离工序中,将多个所述卷绕电极体各自的所述正极及所述负极中的至少一方与所述间隔件剥离;以及注液工序,在所述注液工序中,将电解液注入到所述电池壳体内。在此,在所述剥离工序中,以成为在多个所述卷绕电极体中的每一个形成有剥离区域的状态的方式将各卷绕电极体的所述正极及所述负极中的至少一方与所述间隔件剥离。
如上所述,在剥离工序中,通过以成为在多个所述卷绕电极体中的每一个形成有剥离区域的状态的方式将各卷绕电极体的所述正极及所述负极中的至少一方与所述间隔件剥离,从而在收容有多个卷绕电极体的二次电池中,电解液容易均匀地浸渗于多个卷绕电极体。由此,能够制造具有多个卷绕电极体且被高容量化的二次电池,并且,能够抑制电解液向多个卷绕电极体的浸渗变得不均匀,能够对作为电池整体的注液性提高的二次电池进行制造。
在此处公开的制造方法的一形态中,在所述间隔件的两个表面形成有粘接层。另外,在形成有所述粘接层的形态中,也可以是,在所述配置工序中,利用所述粘接层将所述正极与所述间隔件粘接,利用所述粘接层将所述负极与所述间隔件粘接。并且,也可以是,所述间隔件包含聚烯烃树脂制的多孔性的基材层,所述粘接层包含聚偏二氟乙烯(PVdF)。
在此处公开的制造方法的优选的一形态中,也可以是,所述负极的宽度为20cm以上。另外,也可以是,所述电池壳体具备:方型外装体,所述方型外装体具有底壁、从所述底壁延伸且相互对置的一对第一侧壁、从所述底壁延伸且相互对置的一对第二侧壁及与所述底壁对置的开口;以及封口板,所述封口板将所述开口封口。并且,也可以是,在所述配置工序中,卷绕电极体以卷绕电极体的卷绕轴沿着所述底壁的朝向配置。
在此处公开的制造方法的一形态中,也可以是,在所述注液工序之后,所述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包含在对所述二次电池进行了约束的状态下进行初始充电的初始充电工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一实施方式的电池的立体图。
图3是沿着图2的III-III线的示意性的纵剖视图。
图4是沿着图2的IV-IV线的示意性的纵剖视图。
图5是沿着图2的V-V线的示意性的横剖视图。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安装于封口板的电极体组的立体图。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安装有正极第二集电部和负极第二集电部的卷绕电极体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卷绕电极体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9是示意性地示出一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的卷绕电极体的正极、负极及间隔件的界面的图。
图10是说明一实施方式的配置工序的示意性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电池壳体
14封口板(盖体)
15注液孔
16密封构件
20卷绕电极体
22正极板
24负极板
26间隔件
26a 基材层
26b 粘接层
30正极端子
40负极端子
50正极集电部
60负极集电部
100 二次电池
200 电极体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此处公开的技术的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对于作为在本说明书中特别提及的事项以外的事项的本发明的实施所需的事项(例如未对本发明赋予特征的电池的一般的结构及制造工艺)而言,可以作为基于本领域中的以往技术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设计事项来掌握。本发明能够基于本说明书公开的内容和本领域中的技术常识来实施。此外,在本说明书中表示范围的“A~B”这样的表述包含A以上且B以下的含义,并且包含“优选比A大”及“优选比B小”的含义。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电池”是指能够取出电能的所有蓄电器件的用语,是包含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的概念。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二次电池”是指能够反复进行充放电的所有蓄电器件的用语,是包含锂离子二次电池、镍氢电池等所谓的蓄电池(化学电池)和双电层电容器等电容器(物理电池)的概念。
以下,对此处公开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此处公开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包含:(1)将多个卷绕电极体配置在电池壳体内的配置工序S10;(2)将多个卷绕电极体各自的正极及负极中的至少一方与间隔件剥离的剥离工序S20;以及(3)向电池壳体内注入电解液的注液工序S30。此处公开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也可以在注液工序S30之后还包含对二次电池进行初始充电的初始充电工序。此处公开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剥离工序S20中,以成为在多个卷绕电极体中的每一个形成有剥离区域的状态的方式将各卷绕电极体的正极及负极中的至少一方与间隔件剥离。即,在此处公开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在剥离工序S20中,以使多个卷绕电极体中的每一个在正极及负极中的至少一方与间隔件之间以大致相同的比例产生间隙的方式将各卷绕电极体的正极及负极中的至少一方与间隔件剥离。因此,除此以外的制造工艺既可以与以往相同,也可以在任意的阶段进一步包含其他工序。
1.二次电池的结构
在此,首先,对作为制作对象的二次电池100的结构进行说明,之后,对各工序进行说明。图2是二次电池100的立体图。图3是沿着图2的III-III线的示意性的纵剖视图。图4是沿着图2的IV-IV线的示意性的纵剖视图。图5是沿着图2的V-V线的示意性的横剖视图。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安装于封口板的电极体组的立体图。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安装有正极第二集电部和负极第二集电部的卷绕电极体的立体图。图8是示出卷绕电极体20的结构的示意图。在以下的说明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L、R、F、Rr、U、D分别表示左、右、前、后、上、下,附图中的附图标记X、Y、Z分别表示二次电池100的短边方向、与短边方向正交的长边方向、上下方向。但是,这些只不过是为了便于说明的方向,并不对二次电池100的设置形态进行任何限定。
如图2~图4所示,在此处公开的制造方法中制造的二次电池100具备电池壳体10、具有多个卷绕电极体20的电极体组200、正极端子30、负极端子40、正极集电部50及负极集电部60。虽然省略图示,但二次电池100在此还具备电解液。二次电池100在此为锂离子二次电池。
(1)电池壳体
电池壳体10为收容电极体组200的框体。在此,电池壳体10具有扁平且有底的长方体形状(方形)的外形。电池壳体10的材质可以与以往使用的材质相同,并不被特别限定。电池壳体10优选为金属制,例如更优选由铝、铝合金、铁、铁合金等构成。如图3所示,电池壳体10具备具有开口12h的外装体12和将开口12h封堵的封口板(盖体)14。优选的是,电池壳体10在收容了电极体组200时,在外装体12的厚度方向(短边方向X)上稍许具有尺寸上的余量(空隙)。由此,当在后述的剥离工序S20中将多个卷绕电极体20各自的正极板22及负极板24与间隔件26剥离时,能够确保用于使电极体组200的厚度(短边方向X的长度)增大的空间。
如图2所示,外装体12具备底壁12a、从底壁12a延伸且相互对置的一对长侧壁12b及从底壁12a延伸且相互对置的一对短侧壁12c。底壁12a为大致矩形形状。底壁12a与开口12h对置。短侧壁12c的面积比长侧壁12b的面积小。
封口板14以将外装体12的开口12h封堵的方式安装于外装体12。封口板14与外装体12的底壁12a对置。封口板14在俯视时为大致矩形形状。如图3所示,在封口板14设置有注液孔15、排气阀17及两个端子引出孔18、19。端子引出孔18、19分别设置于封口板14的长边方向Y的两端部。端子引出孔18、19沿上下方向Z贯通封口板14。端子引出孔18、19分别具有能够供安装于封口板14之前的正极端子30及负极端子40插通的大小的内径。注液孔15用于在后述的注液工序中注入电解液。注液孔15被密封构件16密封。排气阀17构成为在电池壳体10内的压力成为预定值以上时断裂,将电池壳体10内的气体向外部排出。
(2)电解液
如上所述,二次电池100具备电解液。电解液可以与以往相同,并不被特别限定。电解液例如为含有非水系溶剂和支持盐的非水电解液。非水系溶剂例如包含碳酸亚乙酯、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等碳酸酯类。非水系溶剂优选包含链状碳酸酯及环状碳酸酯。支持盐例如为LiPF6等含氟锂盐。电解液也可以根据需要而含有添加剂。
(3)电极端子
正极端子30及负极端子40分别固定于封口板14。正极端子30配置在封口板14的长边方向Y的一侧(图2、图3的左侧)。该正极端子30在电池壳体10的外侧与板状的正极外部导电构件32电连接。正极端子30优选为金属制,例如更优选由铝或铝合金构成。另一方面,负极端子40配置在封口板14的长边方向Y的另一侧(图2、图3的右侧)。该负极端子40在电池壳体10的外侧与板状的负极外部导电构件42电连接。负极端子40优选为金属制,例如更优选由铜或铜合金构成。负极端子40也可以通过将两个导电构件接合并一体化而构成。例如,也可以是,与后述的负极集电部60连接的部分由铜或铜合金构成,在封口板14的外侧的表面露出的部分由铝或铝合金构成。另外,在电极集电部(正极集电部50及负极集电部60)中也能够适当地使用导电性优异的金属(铝、铝合金、铜、铜合金等)。
正极外部导电构件32及负极外部导电构件42是在将多个二次电池100相互电连接时附设母线的构件。正极外部导电构件32及负极外部导电构件42优选为金属制,例如更优选由铝或铝合金构成。但是,正极外部导电构件32及负极外部导电构件42并不是必须的,也能够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省略。
(4)电极集电部
如图3~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100中,在电池壳体10内收容有多个(在此为三个)卷绕电极体20。虽然详细的构造随后叙述,但在各个卷绕电极体20设置有正极极耳组23和负极极耳组25。上述正极端子30经由正极集电部50与多个卷绕电极体20各自的正极极耳组23连接。具体而言,正极集电部50收容在电池壳体10的内部。如图3及图6所示,该正极集电部50具备:正极第一集电部51,所述正极第一集电部51为沿着封口板14的内侧面在长边方向Y上延伸的板状的导电构件;以及多个正极第二集电部52,所述多个正极第二集电部52为沿着上下方向Z延伸的板状的导电构件。并且,正极端子30的下端部30c通过封口板14的端子引出孔18并***到电池壳体10的内部而与正极第一集电部51连接(参照图3)。另一方面,如图5~图7所示,在该二次电池100中,设置有与卷绕电极体20的个数对应的个数的正极第二集电部52。各个正极第二集电部52与多个卷绕电极体20各自的正极极耳组23连接。并且,多个卷绕电极体20各自的正极极耳组23被弯折成正极第二集电部52与卷绕电极体20的一方的侧面20e对置。由此,将正极第二集电部52的上端部与正极第一集电部51电连接。
另一方面,负极端子40经由负极集电部60与多个卷绕电极体20各自的负极极耳组25连接。该负极侧的连接构造与上述正极侧的连接构造大致相同。具体而言,负极集电部60具备:负极第一集电部61,所述负极第一集电部61为沿着封口板14的内侧面在长边方向Y上延伸的板状的导电构件;以及多个负极第二集电部62,所述多个负极第二集电部62为沿着上下方向Z延伸的板状的导电构件(参照图3及图6)。并且,负极端子40的下端部40c通过端子引出孔19并***到电池壳体10的内部而与负极第一集电部61连接(参照图3)。另一方面,多个负极第二集电部62分别与多个卷绕电极体20各自的负极极耳组25连接(参照图5~图7)。并且,负极极耳组25被弯折成负极第二集电部62与卷绕电极体20的另一方的侧面20g对置。由此,将负极第二集电部62的上端部与负极第一集电部61电连接。
(5)绝缘构件
另外,在该二次电池100中,安装有防止电极体组200与电池壳体10的导通的各种绝缘构件。具体而言,在正极外部导电构件32(负极外部导电构件42)与封口板14的外侧面之间夹设有外部绝缘构件92(参照图2及图3)。由此,能够防止正极外部导电构件32、负极外部导电构件42与封口板14导通。另外,在封口板14的端子引出孔18、19分别安装有衬垫90(参照图3)。由此,能够防止插通到端子引出孔18、19中的正极端子30(或负极端子40)与封口板14导通。另外,在正极第一集电部51(或负极第一集电部61)与封口板14的内侧面之间配置有内部绝缘构件94。该内部绝缘构件94具备夹设在正极第一集电部51(或负极第一集电部61)与封口板14的内侧面之间的板状的基底部94a。由此,能够防止正极第一集电部51、负极第一集电部61与封口板14导通。而且,内部绝缘构件94具备从封口板14的内侧面朝向电极体组200突出的突出部94b(参照图3及图4)。由此,能够限制上下方向Z上的电极体组200的移动,能够防止电极体组200与封口板14直接接触。此外,上述各个绝缘构件的材料只要具有预定的绝缘性即可,并不被特别限定。作为一例,能够使用聚烯烃系树脂(例如聚丙烯(PP)、聚乙烯(PE))、氟系树脂(例如全氟烷氧基烷烃(PFA)、聚四氟乙烯(PTFE))等合成树脂材料。
而且,多个卷绕电极体20以被由绝缘性的树脂片构成的电极体保持件29(参照图4)覆盖的状态收容在电池壳体10的内部。由此,能够防止电极体组200与外装体12直接接触。电极体保持件29例如能够通过将由聚乙烯(PE)等树脂材料构成的绝缘性的树脂片弯折成袋状或箱状来进行准备。构成电极体保持件29的树脂片的厚度并不被特别限定,但可以为0.2mm左右。优选的是,该电极体保持件29在收容了多个(在此为三个)卷绕电极体时,稍许具有尺寸上的余量(空隙)。或者,优选由柔软的材料构成。由此,即使在后述的剥离工序S20中成为在多个卷绕电极体20中的每一个形成有剥离区域的状态而厚度稍许增大,电极体保持件29也不会损伤。
(6)电极体组
如图4所示,电极体组200在此具有三个卷绕电极体20。但是,配置在一个外装体12的内部的卷绕电极体的数量只要为两个以上(多个)即可,并不被特别限定。电极体组200以各卷绕电极体的卷绕轴WL沿着底壁12a的朝向(即卷绕轴WL与长边方向Y平行的朝向)配置在外装体12的内部。换言之,卷绕电极体20以卷绕轴WL与底壁12a平行且与短侧壁12c正交的朝向配置在外装体12的内部。卷绕电极体20的端面(换言之,为正极板22与负极板24层叠的层叠面,为图8的长边方向Y的端面)与短侧壁12c对置。即,以下的说明中的“卷绕轴方向”为与图中的长边方向Y大致相同的方向。
如图8所示,卷绕电极体20具有正极板22及负极板24。卷绕电极体20为带状的正极板22与带状的负极板24隔着带状的间隔件26层叠并以卷绕轴WL为中心卷绕而成的扁平形状的电极体。
如图4所示,卷绕电极体20具有外表面弯曲的一对弯曲部20r和将该一对弯曲部20r连结的其表面平坦的平坦部20f。一对弯曲部20r分别与底壁12a及封口板14对置。一方(图4的上侧)的弯曲部20r在此隔着正极第一集电部51、负极第一集电部61、内部绝缘构件94等间接地与封口板14对置。另一方(图4的下侧)的弯曲部20r在此隔着电极体保持件29间接地与底壁12a对置。
从电池的高容量化、搭载于车辆等时的空间的有效利用的观点出发,优选的是,卷绕电极体20的卷绕轴方向上的长度较长,卷绕电极体20的高度(上下方向Z上的长度)较低。另一方面,像这样,在卷绕轴方向上的长度较长且高度较低的卷绕电极体20中,电解液难以浸渗至卷绕轴方向的中央部,浸渗容易变得不均匀。因此,可以更适当地发挥此处公开的技术效果。卷绕电极体20的卷绕轴方向的长度例如优选为20cm以上,更优选为25cm以上。卷绕电极体20的高度H1(参照图4)优选为12cm以下,更优选为10cm以下。此外,卷绕电极体20的高度是指与卷绕轴方向及卷绕电极体20的厚度方向(短边方向X)垂直的垂直方向上的长度。
如图8所示,正极板22为长条带状的构件。正极板22具有正极芯体22c和固接在正极芯体22c的至少一方的表面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22a及正极保护层22p。但是,正极保护层22p并不是必须的,也能够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省略。正极芯体22c为带状。正极芯体22c例如由铝、铝合金、镍、不锈钢等导电性金属构成。正极芯体22c在此为金属箔,具体而言为铝箔。另外,正极芯体22c的平均厚度并不被特别限定。例如,优选为2μm~30μm,更优选为2μm~20μm,进一步优选为5μm~15μm。
在正极芯体22c的长边方向Y的一方的端部(图8的左端部)设置有多个正极极耳22t。多个正极极耳22t向长边方向Y的一侧(图8的左侧)突出。多个正极极耳22t与间隔件26相比向长边方向Y突出。多个正极极耳22t沿着正极板22的长边方向隔开间隔地(间歇地)设置。但是,正极极耳22t既可以设置在长边方向Y的另一方的端部(图8的右端部),也可以分别设置在长边方向Y的两端部。正极极耳22t为正极芯体22c的一部分,由金属箔(铝箔)构成。在正极极耳22t的至少一部分不存在正极活性物质层22a及正极保护层22p,正极芯体22c露出。
如图8所示,正极活性物质层22a沿着带状的正极芯体22c的长边方向呈带状设置。正极活性物质层22a包含能够可逆地吸藏和释放电荷载体的正极活性物质(例如锂镍钴锰复合氧化物等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在将正极活性物质层22a的固体成分整体设为100质量%时,正极活性物质也可以占据大致80质量%以上,典型地占据90质量%以上,例如占据95质量%以上。正极活性物质层22a也可以包含正极活性物质以外的任意成分,例如也可以包含导电材料、粘结剂、各种添加成分等。作为导电材料,例如可以使用乙炔黑(AB)等碳材料。作为粘结剂,例如可以使用聚偏二氟乙烯(PVdF)等。
如图8所示,正极保护层22p在长边方向Y上设置在正极芯体22c与正极活性物质层22a的边界部分。在此,正极保护层22p设置在正极芯体22c的长边方向Y的一方的端部(图8的左端部)。但是,正极保护层22p也可以设置在长边方向Y的两端部。正极保护层22p沿着正极活性物质层22a呈带状设置。正极保护层22p包含无机填料(例如氧化铝)。在将正极保护层22p的固体成分整体设为100质量%时,无机填料也可以占据大致50质量%以上,典型地占据70质量%以上,例如占据80质量%以上。正极保护层22p也可以包含无机填料以外的任意成分,例如也可以包含导电材料、粘结剂、各种添加成分等。导电材料及粘结剂也可以与作为能够包含于正极活性物质层22a而例示的导电材料及粘结剂相同。
如图8所示,负极板24为长条带状的构件。负极板24具有负极芯体24c和固接在负极芯体24c的至少一方的表面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24a。负极芯体24c为带状。负极芯体24c例如由铜、铜合金、镍、不锈钢等导电性金属构成。负极芯体24c在此为金属箔,具体而言为铜箔。
在负极芯体24c的长边方向Y的一方的端部(图8的右端部)设置有多个负极极耳24t。多个负极极耳24t与间隔件26相比向长边方向Y突出。多个负极极耳24t沿着负极板24的长边方向隔开间隔地(间歇地)设置。负极极耳24t向长边方向Y的一侧(图8的右侧)突出。但是,负极极耳24t既可以设置在长边方向Y的另一方的端部(图8的左端部),也可以分别设置在长边方向Y的两端部。负极极耳24t为负极芯体24c的一部分,由金属箔(铜箔)构成。在负极极耳24t的一部分存在负极活性物质层24a。在负极极耳24t的至少一部分不存在负极活性物质层24a,负极芯体24c露出。
如图8所示,负极活性物质层24a沿着带状的负极芯体24c的长边方向呈带状设置。负极活性物质层24a包含能够可逆地吸藏和释放电荷载体的负极活性物质(例如石墨等碳材料)。在将负极活性物质层24a的固体成分整体设为100质量%时,负极活性物质也可以占据大致80质量%以上,典型地占据90质量%以上,例如占据95质量%以上。负极活性物质层24a也可以包含负极活性物质以外的任意成分,例如也可以包含粘结剂、分散剂、各种添加成分等。作为粘结剂,例如可以使用丁苯橡胶(SBR)等橡胶类。作为分散剂,例如可以使用羧甲基纤维素(CMC)等纤维素类。
优选的是,负极板24的除了负极极耳24t以外的主体部的宽度W1为20cm以上。负极板24的主体部的宽度W1例如优选为20cm以上且45cm以下,更优选为25cm以上且35cm以下。在具有这样的比较大型的主体部的电池中,可以实现高容量化,另一方面,电解液难以浸透至卷绕电极体20的内部。因此,可以更进一步地发挥此处公开的技术效果。此外,负极板的主体部的宽度是指带状的负极板的短边方向上的长度。
如图8所示,卷绕电极体20具备两块间隔件26。各个间隔件26为将正极板22的正极活性物质层22a与负极板24的负极活性物质层24a绝缘的构件。间隔件26构成卷绕电极体20的外表面。图9是示意性地示出卷绕电极体20的正极板22、负极板24及间隔件26的界面的图。本实施方式中的间隔件26具有带状的基材层26a和配置在该基材层26a的表面(两面)的粘接层26b。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结构的间隔件26的一方的粘接层26b与正极板22粘接,另一方的粘接层26b与负极板24粘接。由此,可以抑制卷绕电极体20的平坦部20f(参照图4)在厚度方向(短边方向X)上膨胀,在后述的配置工序S10中,即使为具有多个卷绕电极体20的电极体组200,向电池壳体10的***也变得容易。
间隔件26的厚度t1(参照图9)例如优选为5μm以上且40μm以下,更优选为8μm以上且3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2μm以上且20μm以下。此外,如图9所示,本说明书中的“间隔件26的厚度t1”为基材层26a与粘接层26b的合计厚度,只要没有特别提及,则表示冲压成形处理前的厚度。
基材层26a能够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在以往公知的二次电池的间隔件中使用的基材层。例如,基材层26a优选为由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聚烯烃树脂构成的树脂制的多孔性片。基材层26a的厚度t2(参照图9)并不被特别限定,但例如优选为4μm以上且35μm以下,更优选为8μm以上且25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μm以上且20μm以下。另外,基材层26a的空隙率例如优选为20%~70%,更优选为30%~60%。由此,能够使电荷载体在正极板22与负极板24之间适当地移动。此外,只要没有特别提及,则本说明书中的“基材层26a的厚度”及“基材层26a的空隙率”表示冲压成形处理前的厚度及空隙率。
如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粘接层26b为配置在基材层26a的两面的层。粘接层26b包含粘结剂和无机颗粒。此外,粘接层26b在与正极板22对置的那一侧和与负极板24对置的那一侧既可以为相同的结构,也可以为不同的结构。
此外,间隔件26优选包含聚烯烃树脂制的多孔性的基材层26a,两个表面为粘接层26b。粘接层26b优选包含聚偏二氟乙烯(PVdF)。也可以是,在粘接层26b与基材层26a之间配置有其他层。
作为粘接层26b所包含的粘结剂,能够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具有一定的粘接性的以往公知的树脂材料。作为粘接层26b的粘结剂,优选为热塑性树脂,例如可以列举聚偏二氟乙烯(PVdF)、聚四氟乙烯(PTFE)等氟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酰亚胺系树脂;丙烯酸树脂等。另外,粘接层26b也可以包含两种以上的上述粘结剂树脂。此外,在上述粘结剂树脂中,由于PVdF能够更适当地发挥相对于电极板的粘接性,所以也优选使用。在将粘接层26b设为100质量%时,粘接层26b所包含的粘结剂的含量优选为1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1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质量%以上。粘接层26b所包含的粘结剂的含量的上限并不被特别限定,但例如既可以为50质量%以下,也可以为45质量%以下,还可以为40质量%以下。通过使粘接层26b所包含的粘结剂处于上述范围内,从而可以发挥适当的粘接性。
此外,正极板22及负极板24与粘接层26b例如优选通过按压而进行粘接。按压例如能够在常温或加热状态下进行。
作为无机颗粒,例如可以列举氧化铝、勃姆石、氢氧化铝、二氧化钛、碳酸镁、氧化镁、氧化锆、氧化锌、氧化铁、二氧化铈(ceria)、氧化钇等作为主要成分而包含陶瓷的陶瓷颗粒。粘接层26b中的无机颗粒的含量优选被调整为相对于正极板22(或负极板24)发挥预定的粘接性。
另外,粘接层26b优选具有包含多个空隙的三维网眼状构造。在该三维网眼状构造中,优选分散有无机颗粒。例如,粘接层26b可以构成为:将多个纤维状的PVdF以具有多个空隙的方式随机地层叠而形成三维网眼状构造,并在该三维网眼状构造的内部分散氧化铝、勃姆石等无机颗粒。
粘接层26b的厚度t3例如优选为0.5μm以上,更优选为1.0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5μm以上。粘接层26b的厚度t3并不被特别限定,但例如优选为10μm以下,更优选为8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μm以下。由此,可以发挥适当的粘接性。另外,粘接层26b的单位面积重量优选为1g/m2以上,更优选为2g/m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5g/m2以上。另外,粘接层26b的单位面积重量例如优选为8g/m2以下,更优选为6g/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5g/m2以下。另外,粘接层26b的空隙率优选为10%以上,更优选为3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以上。另外,粘接层26b的空隙率优选为90%以下,更优选为80%以下。此外,只要没有特别提及,则本说明书中的“粘接层26b的厚度”及“粘接层26b的空隙率”表示冲压成形处理前的厚度及空隙率。
2.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以上,对作为制作对象的二次电池100的结构进行了说明。接着,参照图1,对该二次电池10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如上所述,此处公开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剥离工序S20中,以成为在多个卷绕电极体20中的每一个形成有剥离区域的状态的方式将各卷绕电极体20的正极板22及负极板24中的至少一方与间隔件26之间剥离,除此以外的制造工艺也可以与以往相同。
(1)配置工序S10
在配置工序S10中,将上述那样的电极体组200配置在电池壳体10的内部。具体而言,首先,准备上述那样的电极体组200(三个卷绕电极体20)、电池壳体10(外装体12及封口板14)、正极端子30、负极端子40、正极集电部50(正极第一集电部51及正极第二集电部52)及负极集电部60(负极第一集电部61及负极第二集电部62)。然后,将电极体组200***到电池壳体10中。
(a)卷绕处理
在卷绕处理中,通过经由两块间隔件26将正极板22与负极板24层叠并进行卷绕,从而准备卷绕电极体20。更详细而言,制作将带状的间隔件26、带状的负极板24、带状的间隔件26、带状的正极板22依次层叠而成的层叠体(参照图8)。此时,对各个片构件的长边方向Y上的层叠位置进行调节,以便仅使正极板22的正极极耳22t从长边方向Y的一方(图8的左侧)的侧缘突出,且仅使负极板24的负极极耳24t从另一方(图8的右侧)的侧缘突出。然后,将制作的层叠体卷绕而对筒状体进行制作。此时的卷绕次数优选考虑作为目标的卷绕电极体20的性能、制造效率等而适当地调节。作为一例,卷绕电极体20中的正极板22的卷绕次数优选为10次~60次,更优选为30次~40次。
(b)冲压成形处理
在冲压成形处理中,通过对上述制作的筒状体进行冲压成形,从而准备扁平形状的卷绕电极体20。冲压成形既可以在常温下实施,也可以在加热的状态(例如为40℃~80℃左右)下实施。在对卷绕后的筒状体进行冲压成形时,由于在成形后的卷绕电极体20的弯曲部20r残留的弹性作用,有可能会产生平坦部20f的厚度膨胀的回弹。通过此处公开的制造方法制造的二次电池100具有多个卷绕电极体20,在产生了回弹的情况下,在后述的配置处理中,有可能难以进行向电池壳体10的收容。然而,根据此处公开的技术,由于间隔件26具备粘接层26b,且该粘接层26b具有预定的粘接性,因此,对具有该粘接层26b的卷绕电极体20实施冲压成形后的结果是,可以将间隔件26的粘接层26b与正极板22以及粘接层26b与负极板24更适当地粘接,能够抑制回弹。因此,能够适当地将具有多个卷绕电极体20的电极体组200收容在电池壳体10中。
另一方面,在正极板22、负极板24与粘接层26b过度粘接的情况下,在后述的剥离工序S20中,有可能难以在多个卷绕电极体20中的每一个产生剥离区域。因此,在冲压成形处理中对卷绕的筒状体进行冲压的冲压压力优选以在剥离工序中在各卷绕电极体20中的每一个形成适当的剥离区域的方式进行调整。由于冲压压力根据粘接层26b的性状(例如材质、厚度)、卷绕电极体20的大小等而不同,因此,不能一概而论,但例如可以为50kN左右~400kN左右。由此,在配置工序S10中,能够顺畅地收容电极体组200,在剥离工序S20中,能够容易地在各卷绕电极体20中的每一个形成剥离区域。
(b)配置处理
在配置处理中,将上述准备的具有多个卷绕电极体20的电极体组200收容在电池壳体10内。首先,如图6所示,准备在电极体组200安装有正极集电部50、负极集电部60及封口板14的组合构件。将正极第二集电部52与卷绕电极体20的正极极耳组23接合,并将负极第二集电部62与负极极耳组25接合。接下来,如图6所示,将多个(在此为三个)卷绕电极体20以使平坦部20f对置的方式并列地配置。然后,在多个卷绕电极体20的上方配置封口板14,以使各正极第二集电部52与卷绕电极体20的一方的侧面20e对置的方式将各个卷绕电极体的正极极耳组23弯折。由此,将正极第一集电部51与正极第二集电部52连接。同样地,以使各负极第二集电部62与卷绕电极体20的另一方的侧面20g对置的方式将各个卷绕电极体的负极极耳组25弯折。由此,将负极第一集电部61与负极第二集电部62连接。其结果是,经由正极集电部50和负极集电部60将电极体组200安装于封口板14。
将安装于封口板14的电极体组200收容于电极体保持件29(参照图4)。然后,将由电极体保持件29覆盖的电极体组200***到外装体12中。此时,优选以将卷绕轴WL以沿着底壁12a的朝向(即卷绕轴WL与长边方向Y平行的朝向)配置在外装体12的内部的方式进行***。另外,优选的是,以使卷绕电极体20的下端侧的弯曲部20r经由电极体保持件29与电池壳体10的底壁12a接触的方式进行配置。由此,在后述的加热处理中,能够高效地对电极体组200进行加热。虽然并不被特别限定,但在电极体组200的重量较重的情况下,在为大致1kg以上的情况下,例如在为1.5kg以上、进而为2~3kg的情况下,如图10所示,可以以使外装体12的长侧壁12b与重力方向交叉的方式(使外装体12成为横向地)配置,将电极体组200***到外装体12中。
然后,将封口板14与外装体12的开口12h的缘部接合而将开口12h密封。例如,优选的是,通过将外装体12与封口板14焊接接合来进行密封。外装体12与封口板14的焊接接合例如能够通过激光焊接等来进行。由此,能够准备在电池壳体10内配置有电极体组200的电池组装体。
(2)剥离工序S20
剥离工序S20为在通过上述配置工序S10而准备的电池组装体所收容的多个卷绕电极体20中的每一个产生剥离区域的工序。剥离区域为正极板22及负极板24中的至少一方与间隔件26的接触面被剥离的区域。具体而言,针对正极板22与间隔件26被粘接层26b粘接且负极板24与间隔件26被粘接层26b粘接的状态下的各卷绕电极体20,实施后述的加热处理及第一减压处理。由此,在各卷绕电极体20的每一个中,在正极板22及负极板24中的至少一方与间隔件26之间产生剥离区域。
在此,在剥离区域,优选为在正极板22或负极板24与间隔件26之间产生了间隙的状态。剥离区域的有无能够根据在卷绕电极体20的卷绕轴方向的中央部与卷绕轴WL垂直的截面的X射线CT图像来判断。
(a)加热处理
加热处理是用于使上述那样的卷绕电极体20的间隔件26的粘接层26b软化而更容易从正极板22及负极板24将间隔件26剥离的处理。在该加热处理中,优选以使各卷绕电极体20各自的温度大致相同的方式均匀地进行加热。由此,容易在各卷绕电极体20中的每一个形成剥离区域。由于加热处理的加热温度根据粘接层26b所使用的粘结剂的种类而不同,因此,不能一概而论,但优选以使各卷绕电极体20各自的温度成为80℃以上的方式进行保持。例如,加热处理更优选以使各卷绕电极体20各自的温度成为90℃以上的方式进行保持,进一步优选以使各卷绕电极体20各自的温度成为100℃以上的方式进行保持。在温度过高的情况下,由于会担心在二次电池100的内部产生不希望的副反应而使得电池特性恶化,所以并不优选。因此,对于加热处理的温度而言,优选以使各卷绕电极体20各自的温度例如成为130℃以下的方式进行保持,更优选以成为120℃以下的方式进行保持。升温速度并不被特别限定,但例如可以设定为4~8℃/min左右。
另外,由于加热处理的时间根据二次电池100的大小等而不同,因此,不能一概而论,但例如既可以为约1小时~6小时左右,也能够以约1.5小时~4小时左右为基准来进行设定。作为一例,优选在各卷绕电极体20各自的温度被保持在80℃以上的状态下保持1小时以上,进一步优选在各卷绕电极体20各自的温度被保持在90℃以上的状态下保持1小时以上。
加热处理只要能够大致均匀地加热各卷绕电极体20中的每一个即可,加热的手段并不被特别限定。加热的手段例如也可以通过在内部收纳有电加热器的底座状的加热板上设置电池组装体来实施。或者,也可以通过将电池组装体静置在以保持预定的温度的方式设定的恒温槽等中来实施。
(b)第一减压处理
第一减压处理是用于将上述加热处理后的电池组装体的内部减压为比大气压(即电池组装体的外侧的空气的压力)低而将正极板22及负极板24与间隔件26剥离的处理。在该第一减压处理中,通过将减压速度设定为比以往快,从而能够在各卷绕电极体20的正极板22及负极板24与间隔件26之间适当地产生间隙,能够在各卷绕电极体20中的每一个形成剥离区域。
如上所述,与以往相比,将第一减压处理中的减压速度设定为比较快的速度,优选至少为30kPa/min以上。减压速度例如更优选为40kPa/min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kPa/min以上。减压速度的上限并不被特别限定,但优选为500kPa/min以下,更优选为250kPa/min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kPa/min以下。另外,电池组装体的内部的压力优选以绝对压力减压至1kPa以下,更优选减压至100Pa以下,进一步优选减压至50Pa以下。通过在该条件下实施第一减压处理,从而能够将各卷绕电极体20的正极板22及负极板24与间隔件26剥离,能够在各卷绕电极体20中的每一个产生剥离区域。由此,即使在将多个卷绕电极体20收容于电池壳体10的情况下,也能够缩短后述的注液工序S30中的注液时间。另外,能够抑制各卷绕电极体间的电解液的浸渗变得不均匀。因此,能够在收容于电池壳体10的多个卷绕电极体20的全部改善电极体内部的电解液的不足。另外,能够改善由锂析出等导致的电池特性的降低,能够对高容量且可靠性较高的电池进行制造。
保持上述减压状态的时间并不被特别限定,但例如既可以为约1小时~8小时左右,也能够以约1小时~5小时左右为基准来进行设定。另外,第一减压处理的开始的时机并不被特别限定。从在多个卷绕电极体20中的每一个形成剥离区域的观点出发,优选在通过加热处理将多个卷绕电极体20大致均匀地加热之后,开始第一减压处理。第一减压处理典型地可以在从开始加热处理起约2小时之后开始减压,例如可以在从开始加热处理起约4小时之后开始减压。
第一减压处理只要以满足上述条件的方式实施即可,减压的手段并不被特别限定。对于减压而言,例如可以通过将气体从电池壳体10内排出来进行减压。例如,将喷嘴的一方安装于封口板14的注液孔15,并将另一方与真空泵连接。通过在该状态下使真空泵运转,从而能够将电池组装体的内部的气体从注入孔15排出而对电池组装体内进行减压。
(3)加压工序
加压工序是将通过上述第一减压处理而被减压后的电池组装体的内部加压(压力恢复)至大气压左右的工序。该加压工序在此处公开的技术中并不是必须的工序,也能够适当地省略。例如,也可以在实施上述第一减压处理之后实施后述的注液工序S30(更详细而言为注液处理)。通过在剥离工序S20之后按以下的条件实施该加压工序,从而能够在多个卷绕电极体20的每一个中将剥离区域维持为适当的状态。
在加压工序中,典型而言,只要将电池组装体的内部的压力加压(压力恢复)至大气压左右即可,例如,优选以绝对压力加压至5kPa以上,更优选加压至10kPa以上。另外,虽然上限并不被特别限定,但电池组装体的内部的压力优选以绝对压力加压至200kPa以下,更优选加压至100kPa以下。对于此时的加压(压力恢复)速度而言,优选比较缓慢地进行加压,以便不使在上述剥离工序S20中剥离后的卷绕电极体20再次粘接。由于加压速度根据电池组装体的大小等而不同,因此,不能一概而论,但例如可以将加压速度设定为5000Pa/min以上且80000Pa/min以下。
在实施加压工序的情况下,只要通过能够如上述那样以比较缓慢地加压的方式进行控制的方法来实施即可,加压的手段并不被特别限定。例如,将喷嘴的一方安装于封口板14的注液孔15,并将另一方与贮存有气体的罐连接。通过在该状态下一边对贮存于罐的气体进行控制,一边将贮存于罐的气体导入到电池组装体的内部,从而能够加压(压力恢复)至大气压左右。在此,导入的气体可以与以往相同,例如可以列举氮气(N2)等惰性气体、干燥空气等。
(4)注液工序S30
注液工序S30是将电解液注入到电池组装体的内部的工序。在此处公开的技术中,处于通过上述剥离工序S20在各卷绕电极体20中的每一个形成有剥离区域的状态,通过将电解液注入到具有该状态下的卷绕电极体20的电极体组200,从而能够缩短电解液的注液时间,并能够抑制电解液向电极体组200整体的浸渗变得不均匀。
(a)第二减压处理
第二减压处理是在实施了上述加压工序的情况下为了适当地实施后述的注液处理而对电池组装体的内部进行减压的处理。该第二减压处理在此处公开的技术中并不是必须的处理,也能够适当地省略。例如,也可以在实施上述第一减压处理之后(即,在维持减压状态的状态下)实施后述的注液处理。另外,也可以在加压工序之后不实施第二减压处理地实施后述的注液处理。在实施了加压工序的情况下,通过实施第二减压处理,从而能够在对电池组装体进行了减压的状态下实施注液处理。由此,能够缩短注液处理的时间。另外,由于电解液容易浸透至卷绕电极体20的内部,所以是优选的。
第二减压处理只要以可以适当地实施注液处理的方式对电池组装体的内部进行减压即可,并不被特别限定。例如,电池组装体的内部的压力可以以绝对压力减压为5~50kPa左右。保持上述减压状态的时间例如能够以约100秒~400秒左右为基准来进行设定。另外,减压速度例如可以被设定为1kPa/min以上且800kPa/min以下。此外,第二减压处理的减压的手段并不被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与上述第一减压处理相同的手段来进行减压。
(b)注液处理
注液处理是将电解液注入到电池组装体的内部的处理。该注液处理既可以在大气压氛围下实施,也可以在减压氛围下实施。优选的是,可以在减压氛围下实施。由此,能够更快地对电解液进行注液。在注液处理中,以成为电解液遍及卷绕电极体20的整体的分量的方式注入电解液。该注液处理能够适当地利用以往公知的电解液注液装置。此外,此时,作为能够用于压送电解液的压送气体,可以与以往同样地列举氮气(N2)等惰性气体、干燥空气等。
在注入电解液之后,将电池组装体的封口板14的注液孔15密封。注液孔15的密封能够通过组装适合于该注液孔15的形状的密封构件16来实施。由此,能够构建密闭的二次电池100。
(5)初始充电工序
在此处公开的制造方法中,优选的是,能够在上述注液工序S30之后进行初始充电工序。更优选的是,可以在对上述构建的二次电池100进行了约束的状态下实施初始充电工序。二次电池100的约束能够通过沿着短边方向X对外装体12的长侧壁12b(参照图2)赋予预定大小的载荷来实施。初始充电的条件可以与以往相同。例如,二次电池100可以在被约束的状态下实施1~5次左右的以0.1~2C的充电速率对电池驱动电压范围进行充电及放电的循环。如以上那样,能够对二次电池100进行制造。
此处公开的制造方法例如能够优选地在具备多个电极体的高容量类型的密闭型电池中使用。另外,通过该制造方法制造的二次电池100能够用于各种用途,例如能够适当地用作搭载于乘用车、卡车等车辆的电动机用的动力源(驱动用电源)。车辆的种类并不被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混合动力汽车(HEV)、电动汽车(BEV)等。另外,二次电池100能够适当地用于电池组的构建。
<试验例>
以下,对与本发明相关的试验例进行说明。此外,以下记载的试验例的内容并不意图对本发明进行限定。
1.配置工序
以使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粉末的LiNi1/3Co1/3Mn1/3O2、作为导电材料的乙炔黑(AB)及作为粘结剂的聚偏二氟乙烯(PVdF)的质量比成为97.5:1.5:1.0的方式进行称量。使这些材料分散于作为溶剂的N-甲基吡咯烷酮(NMP),对糊状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形成用组合物进行了调制。通过将该组合物涂敷于带状的正极芯体(铝箔)的两面并使其干燥,从而制作了在正极芯体上具备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带状的正极板。
以使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天然石墨(C)、作为粘结剂的丁苯橡胶(SBR)及作为增稠剂的羧甲基纤维素(CMC)的质量比成为98.3:0.7:1.0的方式进行称量。使这些材料分散于作为溶剂的离子交换水中,对糊状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形成用组合物进行了调制。通过将该组合物涂敷于带状的负极芯体(铜箔)的两面并使其干燥,从而制作了在负极芯体上具备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带状的负极板。
另外,作为间隔件,使用在聚乙烯(PE)制的多孔质基材层的表面形成有包含氧化铝粉末和聚偏二氟乙烯(PVdF)的粘接层的间隔件。此外,对于间隔件而言,准备了两种粘接层的单位面积重量不同的间隔件。
制作隔着上述准备的间隔件将上述制作的带状的正极板及带状的负极板层叠而成的层叠体,通过对该层叠体进行卷绕,从而制作出筒状体。然后,对卷绕后的层叠体实施冲压成形处理,通过将该层叠体压扁,从而制作出扁平形状的卷绕电极体。按照同样的步骤,制作出三个卷绕电极体。将正极端子及负极端子与该制作出的三个卷绕电极体连接,并配置于具有注液口的电池壳体。由此,制作了在电池壳体收容有多个卷绕电极体的评价用电池组装体。
2.剥离工序及各卷绕电极体的观察
在本试验中,针对上述准备的评价用电池组装体,变更第一减压处理的减压速度而实施剥离工序,之后,实施加压工序。然后,确认各卷绕电极体中的剥离区域的有无。
(1)实施例1
首先,在最高温度为105℃的条件下,对上述制作的评价用二次电池组装体实施加热处理。接下来,在从加热开始起4小时之后,实施第一减压处理。在减压速度为90kPa/min、将评价用电池组装体的内部的压力以绝对压力减压至10Pa、减压维持时间为4小时的条件下实施第一减压处理。在第一减压处理之后,实施加压(压力恢复)至大气压的加压工序。
(2)实施例2
首先,在最高温度为105℃的条件下,对上述制作的评价用二次电池组装体实施加热处理。接下来,在从加热开始起4小时之后,实施第一减压处理。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下实施第一减压处理。在第一减压处理之后,实施加压(压力恢复)至大气压的加压工序。此外,在实施例2中使用的间隔件的粘接层的单位面积重量比实施例1的间隔件的粘接层的单位面积重量小。
(3)比较例1
首先,在最高温度为105℃的条件下,对上述制作的评价用二次电池组装体实施加热处理。接下来,在从加热开始起4小时之后,实施第一减压处理。除了将减压速度变更为10kPa/min以外,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下实施第一减压处理。在第一减压处理之后,实施加压(压力恢复)至大气压的加压工序。此外,在比较例1中使用的间隔件与实施例1的间隔件相同。
(4)比较例2
首先,在最高温度为105℃的条件下,对上述制作的评价用二次电池组装体实施加热处理。接下来,在从加热开始起4小时之后,实施第一减压处理。除了将减压速度变更为10kPa/min以外,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下实施第一减压处理。在第一减压处理之后,实施加压(压力恢复)至大气压的加压工序。此外,在比较例2中使用的间隔件的粘接层的单位面积重量比实施例1的间隔件的粘接层的单位面积重量小。
(5)X射线CT图像的取得
在上述准备的各实施例及各比较例的卷绕电极体的中央部(卷绕轴方向的中央部),使用X射线CT装置(东芝IT控制***株式会社制)对与卷绕轴垂直的截面进行拍摄,并取得了各实施例及各比较例的X射线CT图像。然后,在该X射线CT图像中,对在卷绕电极体20的平坦部20f有无剥离区域进行了确认。在卷绕电极体20的平坦部20f中,将在正极板22的层叠方向上相邻的两层正极板22的一方的正极板22的厚度方向的中心与另一方的正极板22的厚度方向的中心的距离设为距离D(μm)。将存在于前述的两个中心之间的各构件的合计厚度(一方的正极板22的厚度的一半、一方的间隔件26的厚度、负极板24的厚度、另一方的间隔件26的厚度及另一方的正极板22的厚度的一半的合计厚度)设为厚度T(μm)。然后,判断为在距离D(μm)比厚度T(μm)大30μm以上的部分存在剥离区域。
将在三个卷绕电极体的全部均形成有剥离区域的情况设为“〇”。另外,将在三个卷绕电极体中的任一个卷绕电极体无法确认剥离区域的情况设为“×”。结果在表1中示出。
3.注液工序
对如上述那样变更了剥离工序的条件的各实施例及各比较例实施注液工序。作为在注液工序中使用的电解液,准备了在以EC:EMC:DMC=3:4:3的体积比包含碳酸亚乙酯(EC)、碳酸甲乙酯(EMC)及碳酸二甲酯(DMC)的混合溶剂中以1.1mol/L的浓度溶解有作为支持盐的LiPF6的电解液。在注液工序中,实施将评价用电池组装体的内部的压力以绝对压力减压至5kPa的第二减压处理,之后,实施注入上述电解液的注液处理。
在注液工序中,测量到完成注液为止的时间。将比较例2的注液时间设为1时的各实施例及各比较例的注液时间之比在表1中示出。
表1
Figure BDA0003968742810000261
4.试验结果
可知:在剥离工序中,在多个卷绕电极体的全部均形成有剥离区域的实施例1及2的注液时间与比较例相比非常短。可以推测:这是因为,通过如上述那样以比较快的减压速度实施第一减压处理,从而在各卷绕电极体形成有剥离区域,由此,电解液变得容易浸渗。因此,通过在剥离工序中在多个卷绕电极体中的每一个形成剥离区域,从而能够对高容量且作为电池整体的注液性提高的二次电池进行制造。
此外,在卷绕电极体20的平坦部20f,将存在于在层叠方向上相邻的两层正极板22各自的正极芯体22c之间的一方的正极活性物质层22a、一方的间隔件26、负极板24、另一方的间隔件26及另一方的正极活性物质层22a设为一个单元。在存在于该单元内的正极板22与间隔件26的边界面及负极板24与间隔件26的边界面中的至少一方形成有剥离区域的单元优选在卷绕电极体20的平坦部20f形成有三个单元以上,更优选形成有五个单元以上。
在一个卷绕电极体20的平坦部20f,在正极板22的总层叠数为N层的情况下,形成有剥离区域的单元优选形成有0.1N以上,更优选形成有0.2N以上。
在卷绕电极体20的卷绕轴方向的中央部,在与卷绕轴垂直的截面中,剥离区域的宽度优选为10mm以上,更优选为20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0mm以上。
在卷绕电极体20的卷绕轴方向的中央部,在与卷绕轴垂直的截面中,在将卷绕电极体20的平坦部20f处的正极板22的宽度设为宽度W2(mm)、将一个层中的剥离区域的宽度设为宽度W3(mm)的情况下,W3/W2优选为0.1以上,更优选为0.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3以上。
此外,在多个卷绕电极体20中,将形成有剥离区域的单元的数量最少的卷绕电极体的形成有剥离区域的单元数量设为A,将形成有剥离区域的单元的数量最多的卷绕电极体的形成有剥离区域的单元数量设为B。在该情况下,B/A的值优选为1~5。由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电解液向卷绕电极体20的浸渗的不均匀。此外,B/A的值更优选为1~3,进一步优选为1~2。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上述说明只不过为例示。即,在此处公开的技术中包含对上述具体例进行各种变形、变更而得到的方案。

Claims (7)

1.一种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所述二次电池具备将正极与负极隔着间隔件卷绕而成的扁平形状的卷绕电极体和收容多个所述卷绕电极体的电池壳体,其中,
所述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包含:
配置工序,在所述配置工序中,将多个所述卷绕电极体配置在所述电池壳体内;
剥离工序,在所述剥离工序中,将多个所述卷绕电极体各自的所述正极及所述负极中的至少一方与所述间隔件剥离;以及
注液工序,在所述注液工序中,将电解液注入到所述电池壳体内,
在此,在所述剥离工序中,以成为在多个所述卷绕电极体中的每一个形成有剥离区域的状态的方式将各卷绕电极体的所述正极及所述负极中的至少一方与所述间隔件剥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间隔件的两个表面形成有粘接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配置工序中,将所述正极与所述间隔件被所述粘接层粘接且所述负极与所述间隔件被所述粘接层粘接的所述卷绕电极体配置在所述电池壳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间隔件包含聚烯烃树脂制的多孔性的基材层,
所述粘接层包含聚偏二氟乙烯(PVdF)。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负极的宽度为20cm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电池壳体具备:
方型外装体,所述方型外装体具有底壁、从所述底壁延伸且相互对置的一对第一侧壁、从所述底壁延伸且相互对置的一对第二侧壁及与所述底壁对置的开口;以及
封口板,所述封口板将所述开口封口,
在所述配置工序中,所述卷绕电极体以所述卷绕电极体的卷绕轴沿着所述底壁的朝向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注液工序之后,所述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包含进行所述二次电池的初始充电的初始充电工序,
所述初始充电工序在对所述二次电池进行了约束的状态下进行。
CN202211509532.9A 2021-11-30 2022-11-29 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620736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94886A JP2023081160A (ja) 2021-11-30 2021-11-30 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JP2021-194886 2021-11-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07367A true CN116207367A (zh) 2023-06-02

Family

ID=84361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09532.9A Pending CN116207367A (zh) 2021-11-30 2022-11-29 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70520A1 (zh)
EP (1) EP4187663A3 (zh)
JP (1) JP2023081160A (zh)
KR (1) KR20230081657A (zh)
CN (1) CN116207367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16643B2 (ja) * 1992-09-11 2000-12-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化学素子、及び組電池並びに電気化学素子の製造方法
KR20170095904A (ko) * 2014-12-15 2017-08-23 데이진 가부시키가이샤 비수 전해질 전지용 세퍼레이터, 비수 전해질 전지, 및, 비수 전해질 전지의 제조 방법
US10355315B2 (en) * 2016-03-04 2019-07-16 Taiyo Yuden Co., Ltd. Electrochemical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lectrochemical device
JP6839384B2 (ja) 2017-04-24 2021-03-1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密閉型電池の製造方法
JP7209659B2 (ja) * 2020-03-13 2023-01-20 パナソニック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電池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87663A2 (en) 2023-05-31
EP4187663A3 (en) 2023-07-05
US20230170520A1 (en) 2023-06-01
KR20230081657A (ko) 2023-06-07
JP2023081160A (ja) 2023-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02347B2 (ja) 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
JP6056958B2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US9818996B2 (en) Solid batter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olid battery
TWI466365B (zh) An insulating layer with heat-resistant insulation
JP6164289B2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JP6024990B2 (ja) 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WO1998019356A1 (en) Multi-layered polymeric gel electrolyte
KR101517062B1 (ko) 이차전지의 제조방법
JP6007315B2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WO2014157423A1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WO2015076099A1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負極の製造方法
JP5855893B2 (ja) 非水系リチウム型蓄電素子の製造方法
JP2009076248A (ja) 蓄電デバイ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6067084A1 (en)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electrode body used theref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electrode body
US10101405B2 (en) Method for sorting reuseable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JP6079870B2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JP6282263B2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WO2014157413A1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CN116207367A (zh) 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CN116207354A (zh) 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JP2024017915A (ja) 電池
WO2018173701A1 (ja) 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WO2018173700A1 (ja) 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JP2024031547A (ja) 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二次電池
CN116207366A (zh) 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