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81910A - 一种静压式轴承隔离密封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静压式轴承隔离密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81910A
CN116181910A CN202310169645.7A CN202310169645A CN116181910A CN 116181910 A CN116181910 A CN 116181910A CN 202310169645 A CN202310169645 A CN 202310169645A CN 116181910 A CN116181910 A CN 1161819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static
air inlet
stationary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6964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大全
余洪
王禹衡
陆开明
秦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Yitong Se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Yitong Se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Yitong Se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Yitong Se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6964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8191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1819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819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15/00Sealings
    • F16J15/16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moving surfaces
    • F16J15/34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moving surfaces with slip-ring pressed against a more or less radial face on one member
    • F16J15/3404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moving surfaces with slip-ring pressed against a more or less radial face on one member and characterised by parts or detail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cooling or venting of the seal
    • F16J15/3408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moving surfaces with slip-ring pressed against a more or less radial face on one member and characterised by parts or detail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cooling or venting of the seal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an uneven slipping surfa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15/00Sealings
    • F16J15/16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moving surfaces
    • F16J15/34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moving surfaces with slip-ring pressed against a more or less radial face on one member
    • F16J15/3436Pressing means
    • F16J15/3452Pressing means the pressing force resulting from the action of a sp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15/00Sealings
    • F16J15/16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moving surfaces
    • F16J15/34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moving surfaces with slip-ring pressed against a more or less radial face on one member
    • F16J15/3436Pressing means
    • F16J15/346Pressing means the pressing force varying during ope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15/00Sealings
    • F16J15/16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moving surfaces
    • F16J15/40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moving surfaces by means of flui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gnetic Bearings And Hydrostatic Bearings (AREA)
  • Sealing Using Fluids, Sealing Without Contact, And Removal Of Oi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压式轴承隔离密封,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向设置的动组件和静组件,所述静组件包括静环和静环座,静环安装于所述静环座上,所述静环座上开设有进气槽,所述静环和静环座之间设置有进气通道,所述静环上开设有若干进气通孔,进气通道的一端和进气槽连通,且其另一端和所述进气通孔连通;所述进气通孔的出气端设置于所述静环面向所述动组件的端面上。通过进气槽向进气通道内通入带压的密封气,具备双端面密封功能,能够阻止两种介质泄漏。带压的密封气进入端面间形成气膜,使端面非接触运行,且气膜的形成不受转速和转向限制,设备静止状态时密封也能正常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静压式轴承隔离密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密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压式轴承隔离密封。
背景技术
如螺杆真空泵这类设备,为降低设备整体尺寸,都不会设置单独的轴承箱,轴承与轴承润滑油没有独立的冷却密封***,轴承润滑油与物料介质之间没有从结构上隔离开。在轴承润滑油与物料介质之间就需要设置一道密封装置,保证物料介质不会进入润滑油中损坏轴承,或轴承润滑油进入物料介质中,导致润滑油减少使得轴承损坏。
如螺杆真空泵这类设备中,轴承与转子组件之间,用于安装密封的轴向空间通常都比较小,使得常规的双端面密封无法正常安装(常规的双端面密封,需要的轴向安装尺寸都比较大);而常规的单端面密封,始终会有介质进入端面间,转速、离心力、介质压差等都会使得进入端面间的介质处于流动状态,然后进入到密封另外一侧,形成介质泄漏,因此受功能限制,常规的单端面密封也不能满足使用。
常规的密封,其功能是阻止物料介质泄漏到大气环境,这类密封通常都会设计成使用定位块集成的集装式密封,安装时只有一个轴向定位面。而如螺杆泵这类设备中的密封,通常都是散装式,动静组件通常都有两个定位面,动组件连接转子与轴承,静组件连接轴承座与衬套,这要求较高的零件加工精度,才能保证不会因为累积误差,使得一些关键的静密封泄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压式轴承隔离密封,以解决现有单端面密封用于螺杆真空泵这类设备密封时始终会有介质进入端面间,不能满足使用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静压式轴承隔离密封,包括相向设置的动组件和静组件,所述静组件包括静环和静环座,静环安装于所述静环座上,所述静环座上开设有进气槽,所述静环和静环座之间设置有进气通道,所述静环上开设有若干进气通孔,进气通道的一端和进气槽连通,且其另一端和所述进气通孔连通;所述进气通孔的出气端设置于所述静环面向所述动组件的端面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通过进气槽向进气通道内通入带压的密封气,具备双端面密封功能,能够阻止两种介质泄漏。带压的密封气进入端面间形成气膜,使端面非接触运行,且气膜的形成不受转速和转向限制,设备静止状态时密封也能正常工作。
作为一种可能的优选设计,每一个所述进气通孔中设置有至少一件孔板。通过设置孔板和控制设置有孔板的进气通孔的数量可以控制进入静环内的密封气流量,从而保证气膜的形成。
作为一种可能的优选设计,所述静环面向所述动组件的端面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端面槽;优选地,所述端面槽呈环形均匀分布;更优选地,所述端面槽沿所述静环的边沿呈环形均匀分布,且其圆心和所述静环的圆心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分布均匀的端面槽能够保证形成的气膜均匀分布;受压差影响,气膜在端面间蠕动并打开静环端面,能够非接触运行的同时,一部分密封气进入介质中,另一部分进入润滑油中,使得润滑油与介质被隔离开,保证介质不会进入润滑油中而导致轴承不能良好润滑使其受损,也能保证介质或润滑油都不会进入动组件和静组件的端面间,从确保密封组件完好。
由于气膜的形成不依赖动压槽,而且由密封气的压力决定的,因此稳定的密封气进入密封即可形成气膜,使得气膜不受转速影响。区别于传统静压式密封中密封气只提供开启力不同,在本发明中中,密封气既提供开启力的同时,还提供浮动环的闭合力。
作为一种可能的优选设计,所述静组件还包括防转件,所述防转件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静环座和所述静环上。防止静环旋转。
作为一种可能的优选设计,所述静组件还包括设置于静环和静环座之间的推环,所述推环和所述静环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推环和所述静环座上。能够保证静环始终与动组件贴合,并提供浮动力,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当静环出现一定的磨损时,也能够使得静环和动组件贴合,实现补偿。
作为一种可能的优选设计,所述静环外设置有用于限制静环轴向移动的第一弹性卡圈和第二弹性卡圈,第一弹性卡圈和第二弹性卡圈的尺寸交叉,所述第一弹性卡圈和所述第二弹性卡圈的中心轴和所述静环的中心轴重合。可限制静环的轴向位移。
作为一种可能的优选设计,所述静环座外侧还设置有浮动环;所述浮动环和所述静环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浮动环和所述静环座上。能够保证静环始终与动环贴合,并提供浮动力,使得浮动环始终和衬套贴紧,能够避免因零件加工误差、安装误差等影响衬套与轴承座之间的相对密封性。
作为一种可能的优选设计,所述静环和所述静环座之间设置有第一浮动圈和第二浮动圈;所述静环座外侧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浮动环远离所述静环座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浮动环的内侧设置有第三密封圈,第三密封圈的内侧为所述静环座;所述静环座、静环、第一浮动圈、第二浮动圈、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以及第三密封圈之间形成所述进气通道。通过在静环座和静环之间形成一个通道,该通道作为进气通道,并且通过第一浮动圈、第二浮动圈、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以及第三密封圈的密封作用,实现在密封气通过进气通道时,不出现密封气泄漏的情况。
作为一种可能的优选设计,所述静组件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浮动环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静环座和所述浮动环之间。防止浮动环旋转。
作为一种可能的优选设计,所述动组件包括动环,所述动环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压紧套和轴套;所述轴套外侧设置所述静组件;所述压紧套和所述动环之间设置有第四密封圈。转子组件和轴承将压紧套、第四密封圈、动环、轴套轴向压紧,使得动环能够随轴旋转,第五密封圈能够保证动环和旋转轴之间的密封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采用第一弹性元件,使得密封具有浮动性的密封方式,能够避免因零件加工误差、安装误差等影响衬套与轴承座之间的相对密封性;采用第二弹性元件,不仅能够提供浮动力,还能够实现静环在工作中出现磨损时,及时推动静环和动环接触,实现补偿功能。
2.静压式密封,通过气膜实现密封,带压的密封气既提供开启力的同时,还提供闭合力。
3.本发明公开的密封和现有的分散性不同,降低了零部件加工精度的要求。
4.本发明通过在静环和动环之间形成气膜,并且一部分密封气进入介质中,另一部分密封气进入润滑油中(即气膜在端面间双向流动,使单端面密封具有双端面密封功能),使得润滑油与介质被隔离开,保证介质不会进入润滑油中而导致轴承不能良好润滑使其受损,也能保证介质或润滑油都不会进入密封端面间,使密封受损。由于气膜的形成不依赖动压槽,稳定的密封气进入密封即可形成气膜,使得密封气膜不受转速影响,即使在转速为0的情况下,也能够正常密封。
5.本发明公开的密封在整个密封过程始终处于压力平衡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静压式轴承隔离密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K方向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静环处的带压的密封气的进气示意图;
图4为图3中M方向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静压式轴承隔离密封在密封式的安装示意图。
其中:1-压紧套;2-第二密封圈;3-浮动环;4-动环;5-第四密封圈;6-第一弹性卡圈;7-静环;8-第一浮动圈;9-第一弹性元件;10-第二浮动圈;11-防转件;12-静环座;13-第一密封圈;14-第二弹性元件;15-推环;16-固定件;17-第三密封圈;18-第二弹性卡圈;19-轴套;20-转子组件;21-旋转轴;22-轴承;23-轴套;24-端盖;25-轴承座;26-轴承盖;27-进气口;28-介质侧;29-润滑油侧;30-进气槽;31-进气孔;32-端面槽;33-密封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侧”、“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针对螺杆真空泵这类设备没有现成且合适的双端面密封使用,并且现有的常规密封通常为散装式动静组件通常都有两个定位面,动组件连接转子与轴承,静组件连接轴承座与衬套,这要求较高的零件加工精度,才能保证不会因为累积误差,使得一些关键的静密封泄漏。因此针对没有合适的双端面密封和对零件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常规密封,亟需设计一种密封,能够拥有双端面密封的功能,只需要较小的轴向安装尺寸,且静密封不需要过高的加工精度即可保证密封效果。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静压式轴承隔离密封。如图1所示,静压式轴承隔离密封包括相向设置的动组件和静组件。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相向设置”是指动组件和静组件两者套设于旋转轴21上后,且两者的中心轴和旋转轴21的中心轴重合,动组件的旋转部件(如动环4)和静组件的静置部件(如静环7)套设于旋转轴21外且沿着旋转轴21的中心轴方向一前一后设置,两者接触。
如图1和2所示,所述静组件包括静环7和静环座12,静环7安装于所述静环座12上,所述静环座12上开设有进气槽30,所述静环7和静环座12之间设置有进气通道,所述静环7上开设有若干进气通孔,进气通道的一端和进气槽30连通,且其另一端和所述进气通孔连通;所述进气通孔的出气端设置于所述静环7面向所述动组件的端面上。
如图5所示,将带压的密封气33通入进气槽30后,带压的密封气33依次经过进气通道和进气通孔到达静环7的端面;由于密封气33本身带有压力,因此密封气33能够在静环7的端面形成气膜;受压差影响,气膜在端面间蠕动并打开密封端面,让密封能够非接触运行(气膜使得静环7和动环组件之间形成细小的间隙)的同时,一部分密封气33进入介质中,另一部分进入润滑油中,使得润滑油和介质被隔离开,保证介质不会进入润滑油中而导致轴承22不能良好润滑使其受损,也能保证介质或润滑油都不会进入密封端面间,使密封受损。
由于气膜的形成不依赖动压槽,稳定的密封气33进入密封即可形成气膜,使得密封气33膜不受转速影响。区别于传统静压式密封中密封气33只提供开启力不同,在本发明中,密封气33在提供开启力的同时,还提供密封的闭合力。
本发明中,前述进气通孔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密封的要求进行适量确定。为了使得形成的气膜厚度具有均匀性,因此可以将进气通孔均匀的布置于所述静环7的端面上。
本发明中,静环7安装于所述静环座12上,具体可以采用图1中所示的方式安装,静环座12套设于静环7外,且两者之间设置有进气通道。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为了控制带压的密封气33进入静环7端面的流量,每一个所述进气通孔中设置有至少一件孔板,孔板的数量和规格根据实际需要密封气33的流量进行设定。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所述静环7面向所述动组件的端面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端面槽32。均匀分布的多个端面槽32能够保证气膜均匀分布。其中:端面槽32的形状可以为任意形状,例如方形、圆弧形、三角形等;优选圆弧形。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多个端面槽32呈环形分布,进一步有利于带压的密封气33能够形成均匀的气膜。作为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多个所述端面槽32沿所述静环7的边沿呈环形分布,且其圆心和所述静环7的圆心重合。如图4所示,所述进气通孔的出气端靠近或部分在端面槽32上。本发明实施例中,端面槽32的数量的规格根据静环7的外径进行合理布局,如图4所示,端面槽32的数量为6个,均匀分布于静环7端面的边沿。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静组件还包括防转件11,所述防转件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静环座和所述静环上。
设置防转件11主要是为了防止旋转轴21在旋转的过程中静环7跟随旋转。其中,防转件11可以为本领域中常见的防转部件,例如:圆柱销等。防转件11与静环座12和静环7的具体连接方式根据选用的具体防转件11类型进行合适的选择;例如:当防转件11为圆柱销时,圆柱销11的一端和静环座12固定连接,即两者为过盈配合;圆柱销11的另一端则伸入所述静环7上对应位置开设的销槽内,从而实现防转件11的安装且起到防止所述静环7旋转的目的。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静组件还包括设置于静环7和静环座12之间的推环15,所述推环15和所述静环座12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元件14,所述第二弹性元件14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推环15和所述静环座12上。
如图5所示,在使用的过程中静环7和推环15紧贴,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静环7面向动组件的一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磨损,有第二弹性元件14存在的情况下,第二弹性元件14能够推动静环7向动环组件靠近,以确保在使用过程中静环7始终与动环4之间始终保持相对较小的间隙,以便于气膜的形成,并且第二弹性元件14还可以提供浮动力。
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元件14与推环15和静环座12的具体连接方式可以根据第二弹性元件14的具体结构进行设置。例如,第二弹性元件14由多根弹簧组成的弹簧组件时,具体安装方式如下:所述静环座12面向所述推环15一侧端面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多个弹簧孔,在所述静环座12的每个弹簧孔中都设置有一根弹簧且两者连接,弹簧伸出弹簧孔的一端和所述推环连接,这里的连接可以为可拆卸连接或焊接等方式。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静环7外设置有用于限制静环7轴向移动的第一弹性卡圈6和第二弹性卡圈18,第一弹性卡圈6和第二弹性卡圈18的尺寸交叉,所述第一弹性卡圈6和所述第二弹性卡圈18的中心轴和所述静环7的中心轴重合。由于第一弹性卡圈6和第二弹性卡圈18的尺寸交叉,因此当所述静环7带动所述第二弹性卡圈18浮动时,所述第一弹性卡圈6可限制所述静环7的最大位移,故而第一弹性卡圈6和第二弹性卡圈18起到限位的作用。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卡圈6和第二弹性卡圈18的设置可以如图1所示,第一弹性卡圈6安装于所述静环座12面向所述静环7的内侧面上,第二弹性卡圈18安装于所述静环7面向所述静环座12的外侧面上。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卡圈6和第二弹性卡圈18的具体安装方式可以如图1所示,在相应的安装位置上设置安装槽,第一弹性卡圈6和第二弹性卡圈18分别卡入安装槽内即可。
为了使得在动组件和静环之间的密封气溢出时能够被储存,起到密封的作用,因此设置第一弹性卡圈6的静环座12内侧面部分和设置第二弹性卡圈18的静环7外侧面部分之间设置有一定的间隙。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静环座12外侧还设置有浮动环3;所述浮动环3和所述静环座12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9,所述第一弹性元件9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浮动环3和所述静环座12上。
如图5所示,第一弹性元件9能够确保浮动环3始终与衬套贴合,提供密封环境,避免密封气泄露,并且还能够避免因零件加工误差、安装误差等影响衬套与轴承座25之间的相对密封性。
第一弹性元件9的具体结构和安装方式可以第二弹性元件14相同,此处不再不赘述。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静环7和所述静环座12之间设置有第一浮动圈8和第二浮动圈10;所述静环座12外侧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3;所述浮动环3远离所述静环座12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2,所述浮动环3的内侧设置有第三密封圈17,第三密封圈17的内侧为所述静环座12;所述静环座12、静环7、第一浮动圈8、第二浮动圈10、第一密封圈13、第二密封圈2以及第三密封圈17之间形成所述进气通道。
本实施例中,关于所述进气通道的具体形成,静环座12、静环7、第一浮动圈8、第二浮动圈10、第一密封圈13、第二密封圈2以及第三密封圈17的安装方式可以如图1和图5所示,具体如下:
在所述静环7外侧设置有三个外台阶,分别为图1中从左至右的静环第一外台阶、静环第二外台阶以及静环第三外台阶;在所述静环座12内侧设置有四个内台阶,分别为图1中从左至右的静环座第一内台阶、静环座第二内台阶、静环座第三内台阶以及静环座第四内台阶。
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静环第二内台阶处设置有第一圈槽,所述第一圈槽内设置所述第一浮动圈8,第一浮动圈8的外径和所述静环座第二外台阶配合;所述静环座第三外台阶处设置有第二圈槽,所述第二圈槽内设置所述第二浮动圈10,第二浮动圈10的外径和所述静环第三内台阶配合。
第一浮动圈8和第二浮动圈10在使用过程中是动态的,因此要求第一浮动圈8和第二浮动圈10具有良好的弹性以实现良好的密封,避免密封气在经过进气通道时发生泄露。
在所述静环座外侧设置有三个外台阶,分别为图1中从左至右的静环座第一外台阶、静环座第二外台阶以及静环座第三外台阶。在所述静环座第三外台阶出设置有第三圈槽,在所述第三圈槽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3,所述第一密封圈13外径和轴承座配合,实现密封。
如图1和5所示,关于第二密封圈2的安装,具体如下:
在所述浮动环3远离所述静环座12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第四圈槽,在所述第四圈槽中设置所述第二密封圈2,所述第二密封圈2左端面和衬套配合。
如图1和5所示,关于第三密封圈17的安装,具体如下:
在所述浮动环3内侧处设置有第四圈槽,在所述第四圈槽中设置所述第三密封圈17,所述第三密封圈17和所述静环座第一个外台阶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浮动圈8、第二浮动圈10、第一密封圈13、第二密封圈2以及第三密封圈17的具体种类可以为本领域常用的密封圈种类,例如:C型圈、O型圈等,此处不详细阐述。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静环7外设置有用于限制静环7轴向移动的第一弹性卡圈6和第二弹性卡圈18,第一弹性卡圈6和第二弹性卡圈18的尺寸交叉,所述第一弹性卡圈6和所述第二弹性卡圈18的中心轴和所述静环7的中心轴重合。在前述进气通道形成的情况下,第一弹性卡圈6和第二弹性卡圈18的具体安装方式可以如下:
如图1和图5所示,在所述静环座第一内台阶处设置有第二卡圈槽,第二弹性卡圈18外收紧固定在所述第二卡圈槽中;在所述静环第二外台阶处设置有第一卡圈槽,第一弹性卡圈6向内收紧固定在所述第一卡圈槽中。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如图1和5所示,所述静组件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浮动环3的固定件16,所述固定件16设置于所述静环座12和所述浮动环3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16可以为本领域常见固定所用的零部件,例如:外六角螺栓等。所述固定件16与所述静环座12和所述浮动环3之间的连接方式根据固定件16的具体结构可以选择本领域常规的连接方式。例如:当固定件16为外六角螺栓时,所述浮动环3面向所述静环座12的一端面上开设销槽,外六角螺栓的螺头部分伸入销槽;外六角螺栓的螺杆端贯穿静环座12后和轴承座25连接。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如图1和5所示,所述动组件包括动环4,所述动环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压紧套1和轴套23;所述轴套23外侧设置所述静组件;所述压紧套1和所述动环4之间设置有第四密封圈5。如图5所示,通过转子组件20与轴承22将压紧套1、第四密封圈5、动环4以及轴套19轴向压紧,使得动环4能够随旋转轴21旋转,第四密封圈5能够保证动环4与旋转轴21之间的密封性。
本实施例中,第四密封圈5可以本领域常用的密封部件,例如:O型圈、C型圈等等。
如图5所示,该图示出了静压式轴承隔离密封的安装示意图,整个静压式轴承22隔离密封套设于旋转轴21外,转子组件20套设于旋转轴21外,转子组件20的一端和压紧套1抵紧,衬套的下端压紧压紧套1且其右侧和浮动环3抵紧,浮动环3和衬套之间设置第二密封圈2。静环座12的右侧的外侧设置有轴承座25,端盖24的两端分别设置于衬套和轴承座25上,端盖24开设有一个进气口27,轴承座25的内部设置轴承22,轴承22套设于旋转轴21外,轴承22的外侧还设置有用于盖合轴承22的轴承盖26,转子组件20的一侧为介质侧28,轴承盖26的一侧为润滑油侧29。在安装完成后,在端盖24上开设进气孔31,带压的密封气33首先通过进气孔31进入进气槽30,然后依次经过进气通道和进气通孔到达静环12面向动环2的端面上,在该端面上形成气膜,使得动环4和静环7分开不接触,进而密封气进入静环7两侧的空隙内,达到隔离介质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静压式轴承隔离密封,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向设置的动组件和静组件,所述静组件包括静环和静环座,静环安装于所述静环座上,所述静环座上开设有进气槽,所述静环和静环座之间设置有进气通道,所述静环上开设有若干进气通孔,进气通道的一端和进气槽连通,且其另一端和所述进气通孔连通;所述进气通孔的出气端设置于所述静环面向所述动组件的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式轴承隔离密封,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进气通孔中设置有至少一件孔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式轴承隔离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环面向所述动组件的端面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端面槽;优选地,所述端面槽呈环形分布;更优选地,所述端面槽沿所述静环的边沿呈环形分布,且其圆心和所述静环的圆心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式轴承隔离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组件还包括防转件,所述防转件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静环座和所述静环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式轴承隔离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组件还包括设置于静环和静环座之间的推环,所述推环和所述静环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推环和所述静环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式轴承隔离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环外设置有用于限制静环轴向移动的第一弹性卡圈和第二弹性卡圈,第一弹性卡圈和第二弹性卡圈的尺寸交叉,所述第一弹性卡圈和所述第二弹性卡圈的中心轴和所述静环的中心轴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式轴承隔离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环座外侧还设置有浮动环;所述浮动环和所述静环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浮动环和所述静环座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静压式轴承隔离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环和所述静环座之间设置有第一浮动圈和第二浮动圈;所述静环座外侧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浮动环远离所述静环座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浮动环的内侧设置有第三密封圈,第三密封圈的内侧为所述静环座;所述静环座、静环、第一浮动圈、第二浮动圈、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以及第三密封圈之间形成所述进气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静压式轴承隔离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组件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浮动环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静环座和所述浮动环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式轴承隔离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组件包括动环,所述动环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压紧套和轴套;所述轴套外侧设置所述静组件;所述压紧套和所述动环之间设置有第四密封圈。
CN202310169645.7A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静压式轴承隔离密封 Pending CN1161819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69645.7A CN116181910A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静压式轴承隔离密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69645.7A CN116181910A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静压式轴承隔离密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81910A true CN116181910A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46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69645.7A Pending CN116181910A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静压式轴承隔离密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8191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26661B2 (en) Pressure balanced shaft seal assembly
CA1234053A (en) Seal means
CA2229339C (en) Bearing housing seal
US20150345643A1 (en) Shaft Seal Assembly
US8979093B2 (en) Pressure balanced shaft seal assembly
JPH1113764A (ja) 静圧空気軸受
KR20150023676A (ko) 배기가스 터보차저
US4641842A (en) Shaft sealing device with floating seal member
KR20050039660A (ko) 방사형 회전식 운송 어셈블리
CN112178202B (zh) 用于密封粉尘的磁性液体密封装置
US20140232071A1 (en) Shaft Seal Assembly
CN116181910A (zh) 一种静压式轴承隔离密封
CN218564395U (zh) 一种便于更换密封环的机械密封件
CN219655265U (zh) 一种动压式轴承隔离密封
CN109973657B (zh) 唇式机械密封装置
CN114526389A (zh) 多通路旋转接头以及立式转台
CN220043114U (zh) 电机组件、压缩机及空调机组
CN217434365U (zh) 集成式电机泵旋转关节
CN220358954U (zh) 一种大窜量轴应用轴承隔离器
CN215720948U (zh) 一种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球阀
CN116169818A (zh) 电机组件、压缩机及空调机组
CN217927134U (zh) 一种双端面机械密封件
CN208966689U (zh) 一种机械密封装置及带有该机械密封装置的水泵
CN215927888U (zh) 密封装置及水泵与发动机
CN218509979U (zh) 静压气体轴承组件和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