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45724B - 板式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板式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45724B
CN116045724B CN202310025506.7A CN202310025506A CN116045724B CN 116045724 B CN116045724 B CN 116045724B CN 202310025506 A CN202310025506 A CN 202310025506A CN 116045724 B CN116045724 B CN 1160457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ition
liquid storage
plate
heat exchange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2550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45724A (zh
Inventor
叶健杰
黄小梅
何青青
王一兵
王正海
王元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antong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antong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antong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antong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2550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457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457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457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457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457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GCLEANING OF INTERNAL OR EXTERNAL SURFACES OF HEAT-EXCHANGE OR HEAT-TRANSFER CONDUITS, e.g. WATER TUBES OR BOILERS
    • F28G1/00Non-rotary, e.g. reciprocated, appliances
    • F28G1/12Fluid-propelled scrapers, bullets, or like solid bod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9/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GCLEANING OF INTERNAL OR EXTERNAL SURFACES OF HEAT-EXCHANGE OR HEAT-TRANSFER CONDUITS, e.g. WATER TUBES OR BOILERS
    • F28G15/00Details
    • F28G15/04Feeding and driving arrangements, e.g. power ope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GCLEANING OF INTERNAL OR EXTERNAL SURFACES OF HEAT-EXCHANGE OR HEAT-TRANSFER CONDUITS, e.g. WATER TUBES OR BOILERS
    • F28G9/00Cleaning by flushing or washing, e.g. with chemical solv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式换热器。其技术要点是:换热器本体以及设置在换热器本体上的第一换热入口、第一换热出口、第二换热入口、第二换热出口,所述换热器本体内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换热通道、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第一换热入口、第一换热出口与第一换热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入口、第二换热出口与第二换热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入口与第一换热出口之间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有除垢装置,所述除垢装置包括有:驱动机构,除垢液输出机构,打磨机构,本发明能够无需拆卸即可清洗换热器内部,除垢方便。

Description

板式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板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板式换热器是由多片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换热器。相邻两板之间形成换热通道,相邻的换热通道传输两个管路内的介质进行热量交换。板式换热器由于在相同的流动阻力和泵功率消耗的情况下,传热系数高,因此被广泛应用。
作为冷却的传输管路内的介质普遍采用水,在使用一定时间后,会在金属片上形成水垢,进而降低传热系数,降低换热效率。目前的解决方式是进行换热器清洗,然而目前的清洗方式分为机械式(刮、刷)、高压冲洗、化学清洗(酸洗)。高压冲洗、机械式无法清洗板式换热器内部,化学清洗需要拆下换热器后进行清洗,拆装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式换热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板式换热器,包括有:换热器本体以及设置在换热器本体上的第一换热入口、第一换热出口、第二换热入口、第二换热出口,所述换热器本体内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换热通道、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第一换热入口、第一换热出口与第一换热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入口、第二换热出口与第二换热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入口与第一换热出口之间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有除垢装置,所述除垢装置包括有: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换热入口、第一换热通道、第一换热出口内的水循环;
除垢液输出机构,所述除垢液输出机构与驱动机构相连,由驱动机构控制是否输出除垢液;
打磨机构,所述打磨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打磨机构并联在连接管上,由驱动机构控制是否进行打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驱动壳、驱动杆、动力源,所述动力源与驱动杆相连,所述驱动壳内设有空腔,所述驱动壳上设有进入口和输出口,所述进入口、输出口均与空腔、连接管连通,所述驱动杆可滑移的设置在空腔内且一端穿出驱动壳,另一端设有容纳槽,所述驱动杆与驱动壳的连接处密封设置,所述驱动杆与空腔内壁密封设置,所述容纳槽的开口处设有档环,所述档环内设有内阀瓣,所述进入口设有外阀瓣,所述容纳槽的内壁设有转移口,所述转移口的位置与输出口的位置对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杆的外侧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侧与空腔的内壁相抵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纳槽的内壁设有第一抵触环,所述第一抵触环与内阀瓣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空腔内壁设有第二抵触环,所述第二抵触环与外阀瓣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源包括有:
动力壳,所述动力壳与换热器本体相连,所述动力壳内设有动力槽;
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在驱动壳内;
第一动力轮,所述第一动力轮设置在动力槽内,第一动力轮的中心与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动力轮的外侧设有若干第一弧形块;
第一转接轮,所述第一转接轮设置在动力槽内,第一转接轮的中心与电机的转轴可旋转连接,所述第一转接轮上设有第一放置槽,部分所述第一动力轮设置在第一放置槽内,所述第一放置槽的槽壁设有若干第一凸块;
立柱,所述立柱垂直设置在动力槽内;
第二转接轮,所述第二转接轮设置在动力槽内,第二转接轮的中心与立柱可旋转连接,所述第二转接轮与第一转接轮啮合,所述第二转接轮内设有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二放置槽的槽壁设有若干第二凸块;
选择轮,部分所述选择轮位于第二放置槽内,所述选择轮与立柱可旋转连接,所述选择轮的外侧设有若干第二弧形块;
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偏心设置在第一动力轮的端面,与第一动力轮可旋转连接,另一端与驱动杆固定可旋转连接;
选择块,所述选择块偏心设置在选择轮的端面;
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述定位板固定在动力壳上,部分第一动力轮位于第一通孔内,部分选择轮位于第二通孔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转接轮的两端面均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内设有若干第一滚珠,一侧的第一滚珠与动力槽的槽底相抵触,另一侧的第一滚珠与定位板相抵触,所述第二转接轮的两端面均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内设有若干第二滚珠,一侧的第二滚珠与动力槽的槽底相抵触,另一侧的第二滚珠与定位板相抵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除垢液输出机构包括有:
储液罐,所述储液罐内设有除垢液,所述驱动壳上设有清洗口,所述清洗口与储液罐相连;
储液隔断环,所述储液隔断环设置在储液罐内,将储液罐分为两部分;
储液隔断杆,设置在储液隔断环内,所述储液隔断杆一端穿储液罐,与储液罐滑移连接,且与储液罐的连接处密封,另一端与储液隔断环的中心对应;
储液隔断板,所述储液隔断板设置在储液隔断杆的另一端,所述储液隔断板用于封闭储液隔断环;
储液弹簧,所述储液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储液罐的内侧、储液隔断板相抵触;
储液驱动板,与储液隔断杆穿出储液罐的一端固定连接,储液驱动板上侧设有倾斜的储液驱动槽,所述储液驱动板受选择块驱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管上设有通断器,所述通断器内设有通断杆,所述通断杆穿出通断器的一端设有通断驱动板,所述通断驱动板受选择块驱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打磨机构包括有打磨储存器,所述打磨储存器内中空,且内部设有打磨颗粒,所述打磨储存器设有打磨入口和打磨出口,所述打磨入口和打磨出口分别设有进入隔断装置,输出隔断装置,所述进入隔断装置、输出隔断装置均受选择块驱动控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入隔断装置包括有进入隔断管、进入隔断杆、进入隔断板、进入驱动板,所述进入隔断杆可活动的设置在进入隔断管上,一端位于进入隔断管内,另一端位于进入隔断管外,所述进入隔断板设置在进入隔断板的一端,所述进入驱动板设置在进入隔断板的另一端;所述输出隔断装置包括有输出隔断管、输出隔断杆、输出隔断板、输出驱动板,所述输出隔断杆可活动的设置在输出隔断管上,一端位于输出隔断管内,另一端位于输出隔断管外,所述输出隔断板设置在输出隔断板的一端,所述输出驱动板设置在输出隔断板的另一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无需拆卸即可清洗换热器内部,除垢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换热器本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动力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动力源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驱动机构、除垢液输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内阀瓣、外阀瓣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打磨机构、通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选择块、储液驱动板、通断驱动板、进入驱动板、输出驱动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标记说明:1、换热器本体;111、第一换热入口;112、第一换热出口;113、第二换热入口;114、第二换热出口;115、第一换热通道;116、第二换热通道;12、连接管;13、除垢装置;2、驱动机构;21、驱动壳;210、空腔;2101、第二抵触环;2102、第二复位弹簧;211、清洗口;22、驱动杆;220、容纳槽;2201、转移口;221、档环;222、密封槽;223、密封圈;224、第一抵触环;225、第一复位弹簧;231、进入口;232、输出口;24、内阀瓣;25、外阀瓣;3、除垢液输出机构;31、储液罐;32、储液隔断环;33、储液隔断杆;34、储液隔断板;35、储液弹簧;36、储液驱动板;361、储液驱动槽;4、打磨机构;41、打磨储存器;411、打磨颗粒;421、打磨入口;422、打磨出口;5、动力源;51、动力壳;510、动力槽;511、立柱;52、电机;53、第一动力轮;531、第一弧形块;54、第一转接轮;541、第一放置槽;542、第一凸块;543、第一环形槽;544、第一滚珠;55、第二转接轮;551、第二放置槽;552、第二凸块;553、第二环形槽;554、第二滚珠;56、选择轮;561、第二弧形块;57、推杆;58、选择块;59、定位板;591、第一通孔;592、第二通孔;61、通断器;62、通断环;63、通断杆;64、通断板;65、通断弹簧;66、通断驱动板;661、通断驱动槽;7、进入隔断装置;71、进入隔断管;72、进入隔断环;73、进入隔断杆;74、进入隔断板;75、进入弹簧;76、进入驱动板;761、进入驱动槽;8、输出隔断装置;81、输出隔断管;82、输出隔断环;83、输出隔断杆;84、输出隔断板;85、输出弹簧;86、输出驱动板;861、输出驱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述。
参照图1-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板式换热器,包括有:换热器本体1以及设置在换热器本体1上的第一换热入口111、第一换热出口112、第二换热入口113、第二换热出口114,所述换热器本体1内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换热通道115、第二换热通道116,所述第一换热入口111、第一换热出口112与第一换热通道115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入口113、第二换热出口114与第二换热通道116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入口111与第一换热出口112之间设有连接管12,所述连接管12上设有除垢装置13,所述除垢装置13包括有:
驱动机构2,所述驱动机构2用于驱动第一换热入口111、第一换热通道115、第一换热出口112内的水循环;
除垢液输出机构3,所述除垢液输出机构3与驱动机构2相连,由驱动机构2控制是否输出除垢液;
打磨机构4,所述打磨机构4与驱动机构2连接,所述打磨机构4并联在连接管12上,由驱动机构2控制是否进行打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空调制冷剂/发动机冷却液等待换热介质从第二换热入口113进入第二换热通道116,然后从第二换热出口114离开,持续循环;水从第一换热如何进入第一换热通道115,然后从第一换热出口112离开,持续循环;此过程中第一换热通道115内与第二换热通道116内的介质进行换热。第一换热入口111、第一换热通道115、第一换热出口112内的水由驱动机构2驱动,进行循环。
当换热器经过长期使用,第一换热通道115内形成水垢后,除垢液输出机构3、打磨机构4运行,除垢液输出机构3输出除垢液,使除垢液进入第一换热入口111、第一换热通道115、第一换热出口112,对第一换热通道115内进行除垢处理,驱动机构2控制打磨机构4运行,此时混合了除垢液的水带动打磨机构4内的打磨颗粒411运动,除垢液在除垢的同时,打磨颗粒411与水垢碰撞、摩擦,加速水垢的溶解。除垢完成后,驱动机构2带动打磨机构4运动,使打磨机构4收回打磨颗粒411,然后第一换热入口111、第一换热通道115、第一换热出口112经过连接管12进行循环,后续用户只需在除垢液输出机构3重新添加除垢液即可,除垢方便。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有驱动壳21、驱动杆22、动力源5,所述动力源5与驱动杆22相连,所述驱动壳21内设有空腔210,所述驱动壳21上设有进入口231和输出口232,所述进入口231、输出口232均与空腔210、连接管12连通,所述驱动杆22可滑移的设置在空腔210内且一端穿出驱动壳21,另一端设有容纳槽220,所述驱动杆22与驱动壳21的连接处密封设置,所述驱动杆22与空腔210内壁密封设置,所述容纳槽220的开口处设有档环221,所述档环221内设有内阀瓣24,所述进入口231设有外阀瓣25,所述容纳槽220的内壁设有转移口2201,所述转移口2201的位置与输出口232的位置对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机构2带动水循环的运动过程如下,动力源5带动驱动杆22运动,驱动杆22先远离外阀瓣25移动,此时外阀瓣25打开、内阀瓣24封闭,进入口231外的水从外阀瓣25进入空腔210,移动到位后,驱动杆22反向运动(向外阀瓣25移动),此时外阀瓣25关闭、内阀瓣24打开,空腔210内的水经过内阀瓣24进入容纳槽220内,接着从转移口2201输出,最后从输出口232输出,驱动杆22往复运动即可持续带动水循环移动,并且避免打磨颗粒411卡住的情况,提高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驱动杆22的外侧设有密封槽222,所述密封槽222内设有密封圈223,所述密封圈223的外侧与空腔210的内壁相抵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223设置在密封槽222内,位置稳定,进而提高密封效果。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容纳槽220的内壁设有第一抵触环224,所述第一抵触环224与内阀瓣24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簧225,所述空腔210内壁设有第二抵触环2101,所述第二抵触环2101与外阀瓣25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2102。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容纳槽220内设有第一抵触环224,第一抵触环224与内阀瓣24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簧225。第一服务弹簧辅助内阀瓣24复位,使得内阀瓣24能顺利的关闭,提高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空腔210内设有第二抵触环2101,第二抵触环2101与外阀瓣25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2102。第二服务弹簧辅助外阀瓣25复位,使得外阀瓣25能顺利的关闭,提高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动力源5包括有:
动力壳51,所述动力壳51与换热器本体1相连,所述动力壳51内设有动力槽510;
电机52,所述电机52固定在驱动壳21内;
第一动力轮53,所述第一动力轮53设置在动力槽510内,第一动力轮53的中心与电机52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动力轮53的外侧设有若干第一弧形块531;
第一转接轮54,所述第一转接轮54设置在动力槽510内,第一转接轮54的中心与电机52的转轴可旋转连接,所述第一转接轮54上设有第一放置槽541,部分所述第一动力轮53设置在第一放置槽541内,所述第一放置槽541的槽壁设有若干第一凸块542;
立柱511,所述立柱511垂直设置在动力槽510内;
第二转接轮55,所述第二转接轮55设置在动力槽510内,第二转接轮55的中心与立柱511可旋转连接,所述第二转接轮55与第一转接轮54啮合,所述第二转接轮55内设有第二放置槽551,所述第二放置槽551的槽壁设有若干第二凸块552;
选择轮56,部分所述选择轮56位于第二放置槽551内,所述选择轮56与立柱511可旋转连接,所述选择轮56的外侧设有若干第二弧形块561;
推杆57,所述推杆57的一端偏心设置在第一动力轮53的端面,与第一动力轮53可旋转连接,另一端与驱动杆22固定可旋转连接;
选择块58,所述选择块58偏心设置在选择轮56的端面;
定位板59,所述定位板59上设有第一通孔591、第二通孔592,所述定位板59固定在动力壳51上,部分第一动力轮53位于第一通孔591内,部分选择轮56位于第二通孔592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动力轮53、第一转接轮54的中心与电机52的转轴相连,第二转接轮55、选择轮56的中心与立柱511相连,旋转时位置稳定;定位板59覆盖在动力壳51上,并且部分第一动力轮53位于第一通孔591内,部分选择轮56位于第二通孔592内,进一步提高旋转时的稳定性。
电机52正转时,电机52带动第一动力轮53旋转,此时推杆57受力挤压旋转轮,使得选择轮56位置稳定,选择轮56通过第二弧形块561、第二凸块552限制第二转接轮55的位置,第二转接轮55的位置稳定,进而限制第一转接轮54,使其位置稳定;第一转接轮54位置稳定的前提下,第一动力轮53旋转带动第一弧形块531在动力槽510内旋转,第一弧形块531与第一凸块542抵触时形变(向内弯曲),第一动力轮53持续旋转过程中,带动推杆57运动,进而带动驱动杆22往复运动;电机52正转时选择轮56不旋转,选择块58不运动。
电机52反转时,电机52带动第一动力轮53旋转,此过程中第一弧形块531分别与第一凸块542抵触,进而带动第一转接轮54旋转,第一转接轮54带动第二转接轮55旋转,第二转接轮55旋转通多第二凸块552推动第二弧形块561旋转,进而带动选择轮56旋转,选择轮56旋转进而带动选择块58移动,选择块58移动轨迹分为四个象限,四个象限分别控制储液驱动板36、通断驱动板66、进入驱动板76、输出驱动板86。电机52反转控制储液驱动板36、通断驱动板66、进入驱动板76、输出驱动板86的状态时,第一动力轮53持续旋转,通过推杆57带动驱动杆22往复运动。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转接轮54的两端面均设有第一环形槽543,所述第一环形槽543内设有若干第一滚珠544,一侧的第一滚珠544与动力槽510的槽底相抵触,另一侧的第一滚珠544与定位板59相抵触,所述第二转接轮55的两端面均设有第二环形槽553,所述第二环形槽553内设有若干第二滚珠554,一侧的第二滚珠554与动力槽510的槽底相抵触,另一侧的第二滚珠554与定位板59相抵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滚珠544位于第一环形槽543内,位置稳定,第一转接轮54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滚珠544与动力槽510的槽底、定位板59抵触,使得第一转接轮54旋转时受到的阻力小,旋转时的位置稳定,进而提高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第二滚珠554位于第二环形槽553内,位置稳定,第二转接轮55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滚珠554与动力槽510的槽底、定位板59抵触,使得第二转接轮55旋转时受到的阻力小,旋转时的位置稳定,使得选择块58能更稳定的控制储液驱动板36、通断驱动板66、进入驱动板76、输出驱动板86的状态,进而提高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除垢液输出机构3包括有:
储液罐31,所述储液罐31内设有除垢液,所述驱动壳21上设有清洗口211,所述清洗口211与储液罐31相连;
储液隔断环32,所述储液隔断环32设置在储液罐31内,将储液罐31分为两部分;
储液隔断杆33,设置在储液隔断环32内,所述储液隔断杆33一端穿出储液罐31,与储液罐31滑移连接,且与储液罐31的连接处密封,另一端与储液隔断环32的中心对应;
储液隔断板34,所述储液隔断板34设置在储液隔断杆33的另一端,所述储液隔断板34用于封闭储液隔断环32;
储液弹簧35,所述储液弹簧35的两端分别与储液罐31的内侧、储液隔断板34相抵触;
储液驱动板36,与储液隔断杆33穿出储液罐31的一端固定连接,储液驱动板36上侧设有倾斜的储液驱动槽361,所述储液驱动板36受选择块58驱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除垢液输出机构3运行时,工作步骤如下:
选择块58移动到储液驱动槽361上,并且随着选择块58的持续移动,带动储液驱动板36向储液罐31内移动,进而带动储液隔断杆33向储液罐31内移动,此过程中储液弹簧35被压缩,储液隔断板34与储液隔断环32分离,此时储液罐31内的除垢液可经过储液隔断环32、清洗口211进入水循环,又由于选择块58移动过程中水循环持续进行,能更快的带动储液罐31内的除垢液移动,进入水循环,混合速度快。
除垢液输出后,选择块58移动,当选择块58离开储液驱动板36后,储液弹簧35复位,带动储液隔断板34移动,储液隔断板34移动带动储液隔断杆33远离储液罐31,进而带动储液驱动板36复位,直至储液隔断板34与储液隔断环32抵触,封闭储液罐31内与清洗口211。此时连接管12内的水与储液罐31内的水分隔,便于在储液罐31内添加/更换除垢液。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通断器61包括有:
通断环62,所述通断环62设置在通断器61内,将通断器61分为两部分;
通断杆63,设置在通断环62内,所述通断杆63一端穿出通断器61,与通断器61滑移连接,且与通断器61的连接处密封,另一端与通断环62的中心对应;
通断板64,设置在通断杆63的另一端,所述通断板64用于封闭通断环62;
通断弹簧65,所述通断弹簧65的两端分别与通断器61的内侧、通断板64相抵触;
通断驱动板66,与通断杆63穿出通断器61的一端固定连接,通断驱动板66上设有倾斜的通断驱动槽661,所述通断驱动板66受选择块58驱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断器61具有两种状态,开启和关闭;
开启状态,选择块58控制通断驱动板66,选择块58位于通断驱动槽661上,将通断驱动板66压往通断器61内,通断驱动板66移动带动通断板64向通断器61内移动,进而带动通断板64与通断环62分离、通断弹簧65被压缩,此时连接管12内的水经过通断器61内的通断环62进行水循环。正常使用状态下,均处于此状态。
关闭状态,选择块58离开通断驱动板66,通断弹簧65复位,带动通断板64移动,通断板64移动带动通断杆63移动,进而带动通断驱动板66复位,直至通断板64与通断环62相抵触,此时通断器61关闭,水经过打磨机构4进行循环。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打磨机构4包括有打磨储存器41,所述打磨储存器41内中空,且内部设有打磨颗粒411,所述打磨储存器41设有打磨入口421和打磨出口422,所述打磨入口421和打磨出口422分别设有进入隔断装置7,输出隔断装置8,所述进入隔断装置7、输出隔断装置8均受选择块58驱动控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进入隔断装置7、输出隔断装置8将打磨颗粒411封闭在打磨储存器41内,水循环时能够经过打磨入口421、打磨出口422(在通断器61处于开启状态下时,该侧通过的水少)。打磨机构4运行时,工作步骤如下:
选择块58先控制通断器61关闭,然后控制输出隔断装置8开启,此时水循环带动打磨颗粒411进入连接管12、然后进入第一换热通道115,辅助除垢;接着选择块58控制进入隔断装置7开启(此时输出隔断装置8关闭),完成一圈水循环的打磨颗粒411重新回到打磨储存器41内,通过N次开启输出隔断装置8->关闭输出隔断装置8,开启进入隔断装置7->关闭进入隔断装置7,开启输出隔断装置8->……,多次输出打磨颗粒411辅助除垢,除垢完成后,关闭输出隔断装置8,开启进入隔断装置7,收集打磨颗粒411,收集完成后,关闭进入隔断装置7,重新开启通断器61即可。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进入隔断装置7包括有:
进入隔断管71,与打磨储存器41的打磨入口421相连;
进入隔断环72,所述进入隔断环72设置在进入隔断管71内,将进入隔断管71分为两部分;
进入隔断杆73,设置在进入隔断环72内,所述进入隔断杆73的一端穿出进入隔断管71,与进入隔断管71滑移连接,且与进入隔断管71的连接处密封,另一端与进入隔断环72的中心对应;
进入隔断板74,设置在进入隔断杆73的另一端,进入隔断板74上设置若干微孔;
进入弹簧75,所述进入弹簧75的两端分别与进入隔断管71的内壁、进入隔断板74相抵;
进入驱动板76,与进入隔断杆73穿出进入隔断管71的一端固定连接,进入驱动板76受选择块58驱动,所述进入驱动板76上设有倾斜的进入驱动槽761;
所述输出隔断装置8包括有:
输出隔断管81,与打磨储存器41的打磨入口421相连;
输出隔断环82,所述输出隔断环82设置在输出隔断管81内,将输出隔断管81分为两部分;
输出隔断杆83,设置在输出隔断环82内,所述输出隔断杆83的一端穿出输出隔断管81,与输出隔断管81滑移连接,且与输出隔断管81的连接处密封,另一端与输出隔断环82的中心对应;
输出隔断板84,设置在输出隔断杆83的另一端,输出隔断板84上设置若干微孔;
输出弹簧85,所述输出弹簧85的两端分别与输出隔断管81的内壁、输出隔断板84相抵;
输出驱动板86,与输出隔断杆83穿出输出隔断管81的一端固定连接,输出驱动板86受选择块58驱动,所述输出驱动板86上设有倾斜的输出驱动槽86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选择块58控制输出隔断装置8开启的运动过程如下:
选择块58移动到输出驱动槽861上,随着移动逐渐推动输出驱动板86向输出隔断管81移动,进而带动输出隔断杆83向输出隔断管81内移动;此时输出隔断板84远离输出隔断环82,输出弹簧85被压缩。
选择块58控制进入隔断装置7开启的运动过程如下:
选择块58移动到进入驱动槽761上,随着移动逐渐推动进入驱动板76向进入隔断管71移动,进而带动进入隔断杆73向进入隔断管71内移动;此时进入隔断板74远离进入隔断环72,进入弹簧75被压缩。
开启输出隔断装置8,关闭进入隔断装置7时:水从进入隔断板74上的微孔进入打磨储存器41内,带动打磨颗粒411运动,从打磨出口422输出,进入水循环。
关闭输出隔断装置8,开启进入隔断装置7时:水带动打磨颗粒411从打磨入口421进入打磨储存器41,接着打磨颗粒411被输出隔断板84阻挡,而水从输出隔断板84上的微孔输出,继续水循环,直至将所有的打磨颗粒411收集到打磨储存器41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板式换热器,包括有:换热器本体(1)以及设置在换热器本体(1)上的第一换热入口(111)、第一换热出口(112)、第二换热入口(113)、第二换热出口(114),所述换热器本体(1)内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换热通道(115)、第二换热通道(116),所述第一换热入口(111)、第一换热出口(112)与第一换热通道(115)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入口(113)、第二换热出口(114)与第二换热通道(116)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入口(111)与第一换热出口(112)之间设有连接管(12),所述连接管(12)上设有除垢装置(13),所述除垢装置(13)包括有:
驱动机构(2),所述驱动机构(2)用于驱动第一换热入口(111)、第一换热通道(115)、第一换热出口(112)内的水循环;
除垢液输出机构(3),所述除垢液输出机构(3)与驱动机构(2)相连,由驱动机构(2)控制是否输出除垢液;
打磨机构(4),所述打磨机构(4)与驱动机构(2)连接,所述打磨机构(4)并联在连接管(12)上,由驱动机构(2)控制是否进行打磨;
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有驱动壳(21)、驱动杆(22)、动力源(5),所述动力源(5)与驱动杆(22)相连,所述驱动壳(21)内设有空腔(210),所述驱动壳(21)上设有进入口(231)和输出口(232),所述进入口(231)、输出口(232)均与空腔(210)、连接管(12)连通,所述驱动杆(22)可滑移的设置在空腔(210)内且一端穿出驱动壳(21),另一端设有容纳槽(220),所述驱动杆(22)与驱动壳(21)的连接处密封设置,所述驱动杆(22)与空腔(210)内壁密封设置,所述容纳槽(220)的开口处设有档环(221),所述档环(221)内设有内阀瓣(24),所述进入口(231)设有外阀瓣(25),所述容纳槽(220)的内壁设有转移口(2201),所述转移口(2201)的位置与输出口(232)的位置对应;
所述动力源(5)包括有:
动力壳(51),所述动力壳(51)与换热器本体(1)相连,所述动力壳(51)内设有动力槽(510);
电机(52),所述电机(52)固定在驱动壳(21)内;
第一动力轮(53),所述第一动力轮(53)设置在动力槽(510)内,第一动力轮(53)的中心与电机(52)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动力轮(53)的外侧设有若干第一弧形块(531);
第一转接轮(54),所述第一转接轮(54)设置在动力槽(510)内,第一转接轮(54)的中心与电机(52)的转轴可旋转连接,所述第一转接轮(54)上设有第一放置槽(541),部分所述第一动力轮(53)设置在第一放置槽(541)内,所述第一放置槽(541)的槽壁设有若干第一凸块(542);
立柱(511),所述立柱(511)垂直设置在动力槽(510)内;
第二转接轮(55),所述第二转接轮(55)设置在动力槽(510)内,第二转接轮(55)的中心与立柱(511)可旋转连接,所述第二转接轮(55)与第一转接轮(54)啮合,所述第二转接轮(55)内设有第二放置槽(551),所述第二放置槽(551)的槽壁设有若干第二凸块(552);
选择轮(56),部分所述选择轮(56)位于第二放置槽(551)内,所述选择轮(56)与立柱(511)可旋转连接,所述选择轮(56)的外侧设有若干第二弧形块(561);
推杆(57),所述推杆(57)的一端偏心设置在第一动力轮(53)的端面,与第一动力轮(53)可旋转连接,另一端与驱动杆(22)固定可旋转连接;
选择块(58),所述选择块(58)偏心设置在选择轮(56)的端面;
定位板(59),所述定位板(59)上设有第一通孔(591)、第二通孔(592),所述定位板(59)固定在动力壳(51)上,部分第一动力轮(53)位于第一通孔(591)内,部分选择轮(56)位于第二通孔(59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22)的外侧设有密封槽(222),所述密封槽(222)内设有密封圈(223),所述密封圈(223)的外侧与空腔(210)的内壁相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220)的内壁设有第一抵触环(224),所述第一抵触环(224)与内阀瓣(24)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簧(225),所述空腔(210)内壁设有第二抵触环(2101),所述第二抵触环(2101)与外阀瓣(25)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21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接轮(54)的两端面均设有第一环形槽(543),所述第一环形槽(543)内设有若干第一滚珠(544),一侧的第一滚珠(544)与动力槽(510)的槽底相抵触,另一侧的第一滚珠(544)与定位板(59)相抵触,所述第二转接轮(55)的两端面均设有第二环形槽(553),所述第二环形槽(553)内设有若干第二滚珠(554),一侧的第二滚珠(554)与动力槽(510)的槽底相抵触,另一侧的第二滚珠(554)与定位板(59)相抵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垢液输出机构(3)包括有:
储液罐(31),所述储液罐(31)内设有除垢液,所述驱动壳(21)上设有清洗口(211),所述清洗口(211)与储液罐(31)相连;
储液隔断环(32),所述储液隔断环(32)设置在储液罐(31)内,将储液罐(31)分为两部分;
储液隔断杆(33),设置在储液隔断环(32)内,所述储液隔断杆(33)一端穿出储液罐(31),与储液罐(31)滑移连接,且与储液罐(31)的连接处密封,另一端与储液隔断环(32)的中心对应;
储液隔断板(34),所述储液隔断板(34)设置在储液隔断杆(33)的另一端,所述储液隔断板(34)用于封闭储液隔断环(32);
储液弹簧(35),所述储液弹簧(35)的两端分别与储液罐(31)的内侧、储液隔断板(34)相抵触;
储液驱动板(36),与储液隔断杆(33)穿出储液罐(31)的一端固定连接,储液驱动板(36)上侧设有倾斜的储液驱动槽(361),所述储液驱动板(36)受选择块(58)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2)上设有通断器(61),所述通断器(61)内设有通断杆(63),所述通断杆(63)穿出通断器(61)的一端设有通断驱动板(66),所述通断驱动板(66)受选择块(58)驱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机构(4)包括有打磨储存器(41),所述打磨储存器(41)内中空,且内部设有打磨颗粒(411),所述打磨储存器(41)设有打磨入口(421)和打磨出口(422),所述打磨入口(421)和打磨出口(422)分别设有进入隔断装置(7),输出隔断装置(8),所述进入隔断装置(7)、输出隔断装置(8)均受选择块(58)驱动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入隔断装置(7)包括有进入隔断管(71)、进入隔断杆(73)、进入隔断板(74)、进入驱动板(76),所述进入隔断杆(73)可活动的设置在进入隔断管(71)上,一端位于进入隔断管(71)内,另一端位于进入隔断管(71)外,所述进入隔断板(74)设置在进入隔断板(74)的一端,所述进入驱动板(76)设置在进入隔断板(74)的另一端;所述输出隔断装置(8)包括有输出隔断管(81)、输出隔断杆(83)、输出隔断板(84)、输出驱动板(86),所述输出隔断杆(83)可活动的设置在输出隔断管(81)上,一端位于输出隔断管(81)内,另一端位于输出隔断管(81)外,所述输出隔断板(84)设置在输出隔断板(84)的一端,所述输出驱动板(86)设置在输出隔断板(84)的另一端。
CN202310025506.7A 2023-01-04 2023-01-04 板式换热器 Active CN1160457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25506.7A CN116045724B (zh) 2023-01-04 2023-01-04 板式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25506.7A CN116045724B (zh) 2023-01-04 2023-01-04 板式换热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45724A CN116045724A (zh) 2023-05-02
CN116045724B true CN116045724B (zh) 2023-08-08

Family

ID=86129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25506.7A Active CN116045724B (zh) 2023-01-04 2023-01-04 板式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45724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798245U (zh) * 2014-04-25 2014-08-27 南京高和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自动除垢换热***
CN106595351A (zh) * 2015-10-15 2017-04-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防除垢流化床换热器
CN206280942U (zh) * 2016-12-16 2017-06-27 肖元超 一种自除垢工业锅炉
CN107421362A (zh) * 2017-08-23 2017-12-01 沈阳鼓风机集团压力容器有限公司 用于煤气化废水的换热装置
CN112728991A (zh) * 2021-02-06 2021-04-30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强化传热和在线除垢的***及方法
CN113375347A (zh) * 2021-07-13 2021-09-10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蜂窝状颗粒换热器及储热发电***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798245U (zh) * 2014-04-25 2014-08-27 南京高和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自动除垢换热***
CN106595351A (zh) * 2015-10-15 2017-04-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防除垢流化床换热器
CN206280942U (zh) * 2016-12-16 2017-06-27 肖元超 一种自除垢工业锅炉
CN107421362A (zh) * 2017-08-23 2017-12-01 沈阳鼓风机集团压力容器有限公司 用于煤气化废水的换热装置
CN112728991A (zh) * 2021-02-06 2021-04-30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强化传热和在线除垢的***及方法
CN113375347A (zh) * 2021-07-13 2021-09-10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蜂窝状颗粒换热器及储热发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45724A (zh) 2023-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045724B (zh) 板式换热器
CN112097423B (zh) 一种空调的制冷剂分流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16718044B (zh) 一种热泵机组用的管壳式换热器
CN114100213A (zh) 一种冷却循环水处理用除垢装置
CN208432151U (zh) 一种应用于反应釜***的高效自刷洗卧式冷凝器
CN218937098U (zh) 一种节能冷却器
CN215765870U (zh) Dlcs冷凝器在线自动清洗***
CN102364292B (zh) 一种高压冲污的多管程壳管换热设备及方法
CN209355736U (zh) 一种管内循环自动除垢换热器
CN115461591A (zh) 一种清洁***,一种板式换热器,以及一种清洁板式换热器内板通道的方法
CN208536453U (zh) 一种高效型铝翅片冷凝器
CN114640770B (zh) 一种智能学习机摄像头管理***
CN115247972A (zh) 板式换热器
CN213902077U (zh) 一种中央空调换热器的化学循环清洗装置
CN113446895A (zh) 一种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混合清洗与保养装置
CN208155142U (zh) 燃气壁挂炉除垢装置
CN105300165A (zh) 一种冷凝器清洗装置
CN113280511A (zh) 一种空气源热水器
CN113154934A (zh) 一种应用于热交换器内腔清洗的双介质循环清洗装置
CN116624995B (zh) 一种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综合利用***
CN221403543U (zh) 一种冷凝器
CN104197775B (zh) 换热设备在线清洗装置
CN215446970U (zh) 一种dlcs冷凝器在线清洗***
CN220912106U (zh) 一种清洗装置和冷凝器
CN114985390B (zh) 一种智能换热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