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14910A - 无线供电电路、供电电源和物流分拣*** - Google Patents

无线供电电路、供电电源和物流分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14910A
CN116014910A CN202310321607.9A CN202310321607A CN116014910A CN 116014910 A CN116014910 A CN 116014910A CN 202310321607 A CN202310321607 A CN 202310321607A CN 116014910 A CN116014910 A CN 1160149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capacitor
resistor
circuit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2160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14910B (zh
Inventor
杜萍
高明建
侯雁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ke Weizhi Technology Co ltd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Original Assignee
Zhongke Weiz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ke Weiz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ke Weiz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2160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149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149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149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149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149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供电电路、供电电源和物流分拣***。该无线供电电路包括:原边供电模块,用于输出第一直流电流,将第一直流电流转换为第一交流电流,基于第一交流电流转化为交变磁场,包括供电单元、逆变单元和供电发射单元,供电单元和逆变单元之间连接有保护电路,逆变单元与供电发射单元连接;副边接收模块,与原边供电模块无线对接,用于对交变磁场的电磁感应产生第二交流电流,将第二交流电流转化为第二直流电流,将第二直流电流输出至目标设备,包括供电接收单元和调节单元,供电接收单元与供电发射单元无线对接,供电接收单元与调节单元连接。本发明通过在供电发射单元中产生交变磁场,在副边产生稳定感应电压,长时间且可靠的输出电能。

Description

无线供电电路、供电电源和物流分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分拣的无线供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线供电电路、供电电源和物流分拣***。
背景技术
交叉带式自动分拣***是一种高效能、高精度的自动化分拣解决方案,它将独立的皮带输送机安装于载货单元上形成一个循环作业闭路,较适合于订单繁杂、品种众多、多重分拣、高效能等需求的分拣环境下。
传统技术中,应用在交叉带自动分拣***中小车的小型皮带输送机与其他车载设备由碳刷和滑触线组成的滑动接触式供电***供电。自动分拣***在经过长时间不间断运行,碳刷在与滑触线的摩擦中不断磨损,因此需要定期对碳刷进行更换。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稳定供电且免维护的无线供电电路、供电电源和物流分拣***。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供电电路,包括:
原边供电模块,用于输出第一直流电流,将所述第一直流电流转换为第一交流电流,基于第一交流电流生成交变磁场,包括供电单元、逆变单元和供电发射单元,供电单元和逆变单元之间连接有保护电路,逆变单元与供电发射单元连接;
副边接收模块,与原边供电模块无线对接,用于对交变磁场的电磁感应产生第二交流电流,将第二交流电流转化为第二直流电流,将第二直流电流输出至目标设备,包括供电接收单元和调节单元,供电接收单元与供电发射单元无线对接,供电接收单元与调节单元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保护电路包括防浪涌电路和放电电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防浪涌电路,用于保护电路不受浪涌电流破坏,包括热敏电阻RV1、二极管D1、电阻Rs1、电阻Rs2、电阻R4、电容C1和继电器Relay1,电阻Rs1、电阻Rs2和继电器Relay1的线圈并联设置,继电器Relay1的引脚3与热敏电阻RV1的第一端连接,且热敏电阻RV1的第一端与PFC电源的输出端连接,热敏电阻RV1的第二端接地,二极管D1和热敏电阻RV1并联设置,继电器Relay1的引脚4与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且电容C1的第一端与电源Vin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设置,电阻R4和电容C1并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防浪涌电路还包括控制电路,用于开合继电器Relay1控制稳定电流的输入逆变单元,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和三极管Q1,继电器Relay1的引脚2与电源VCC连接,继电器Relay1的引脚1与三级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一控制输出,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设置,电阻R1的第一端与第一控制输出连接,电阻R1的第二端和电阻R2的第一端均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电阻R2的第二端和电阻R3的第一端均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3的第二端接地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放电电路,用于在原边供电模块的状态出现异常时进行放电保护操作,包括光耦U1、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s3、三极管Q2、三极管Q3、二极管D2、开关管S1和电容C1,光耦U1接收第二控制输出,光耦U1用于控制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的导通,三极管Q2用于控制电源VCC与开关管S1的栅极之间电路的通断,开关管S1和电阻Rs3设置为放电器件且放电器件与电容C1并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调节单元包括整流电路,整流电路包括开关管S2、开关管S3、开关管S4和开关管S5,开关管S2、开关管S3、开关管S4和开关管S5组成整流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调节单元还包括同步Buck电路,用于将通过整流电路转化得到的电压降压至工作电压,同步Buck包括开关管S6、开关管S7、电感L、电容C0和电阻R0,开关管S6和开关管S7用于不同电能输出源的切换。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供电电源,包括上述的无线供电电路,供电电源包括PFC电源和逆变电源,PFC电源连接电网且逆变电源与PFC电源连接。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物流分拣***,包括:
多辆分拣车,包括拾取器和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整流器和调压器,且多辆分拣车均与输出母线连接;
导轨组件,用于连接上述的供电电源,包括电容盒和轨道,轨道与拾取器无线对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轨道设置有多组,且每个轨道上设置有一个供电电源和电容盒,电容盒设置有多个且按照预设排列规律沿轨道设置。
上述无线供电电路、供电电源和物流分拣***,通过原边供电模块的供电单元和逆变单元输出稳定的交流电,并通过供电发射单元将稳定的交流电转化为交变磁场,由于供电单元和逆变单元稳定输出交流电,进而控制磁场变化,因此副边接收模块通过对交变磁场的电磁感应产生稳定的电流,同时通过供电单元与逆变单元之间的保护电路对供电过程进行保护,避免供电电路中其余的组成部分造成损坏;在物流分拣***运行过程中,多组轨道的设置方式减小了轨道受环境影响造成的电磁损耗,同时在轨道上按照规律设置电容盒,避免了轨道阻抗集中进而产生的高压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无线供电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保护电路的一种模块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防浪涌电路的一种电路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放电电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中原边供电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例中整流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7为一实施例中Buck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8为一实施例中供电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一实施例中物流分拣***的模块示意图;
图10为另一实施例中物流分拣***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申请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电阻称为第二电阻,且类似地,可将第二电阻称为第一电阻。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两者都是电阻,但其不是同一电阻。
可以理解,以下实施例中的“连接”,如果被连接的电路、模块、单元等相互之间具有电信号或数据的传递,则应理解为“电连接”、“通信连接”等。
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可以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具有”等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可能性。
如图1所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无线供电电路包括原边供电模块100和副边接收模块200。原边供电模块100包括供电单元120、逆变单元140和供电发射单元160,供电单元120与逆变单元140之间连接有保护电路180,逆变单元140与供电发射单元160连接。副边接收模块200包括供电接收单元220和调节单元240,供电接收单元220与供电发射单元160无线对接,供电接收单元220与调节单元240连接。
具体地,供电单元120输出原边直流电压,逆变单元140对输入的原边直流电压进行高频逆变,然后逆变单元140向外输出固定频率的交流电压。固定频率的交流电压施加于供电发射单元160,交流电流在供电发射单元160中流通,供电发射单元160产生不断变化的电磁场。由于在供电发射单元160中流通的交流电流幅值恒定,因此与供电发射单元160无线对接的供电接收单元220会感应产生稳定的交流电压,感应的交流电压经调节单元240处理得到恒定的直流电压。在整个供电过程中,保护电路180对供电单元120输出进行控制,使得供电单元120的输出处于无线供电电路的组成部分的承受能力内。
在本实施例中,保护电路180控制原边供电模块100的向外输出,使原边供电模块100中供电单元120的输出不会对无线供电电路造成损坏。同时通过逆变单元140将供电单元120的输出转化为稳定的交流电,通过在供电发射单元160中电流流通的变化产生变化的交变磁场,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在副边接收模块中产生稳定的感应电压,即可以长时间且可靠的输出电能。
如图2所示,一实施例的保护电路180包括防浪涌电路182和放电电路184。
具体地,在供电单元120启动时,防浪涌电路182根据开启指令或加大指令接通与供电单元120之间的连接,供电单元120输出的瞬时电流进入防浪涌电路182中,防浪涌电路182输出稳定电压。
或在无线供电电路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断开供电单元120与逆变单元140之间的连接,且供电单元120停止输出,通过放电电路184将防浪涌电路182中的电容C1内剩余电能释放。
本实施例中,通过供电单元120和逆变单元140之间的保护电路180,实现对无线供电电路的保护。通过将供电单元120产生的浪涌电流引入保护电路180中防浪涌电路182中,避免了浪涌电流对原边供电模块中组成部分的损坏。同时在无线供电电路运行出现异常的情况下,保护电路可以进行快速放电,避免安全隐患。
如图3所示,一实施例的防浪涌电路182包括热敏电阻RV1、二极管D1、电阻Rs1、电阻Rs2、电阻R4、电容C1和继电器Relay1。电阻Rs1、电阻Rs2和继电器Relay1的线圈并联设置,继电器Relay1的引脚3与热敏电阻RV1的第一端连接,且热敏电阻RV1的第一端与PFC电源的输出端连接,热敏电阻RV1的第二端接地,二极管D1和热敏电阻RV1并联设置,继电器Relay1的引脚4与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且电容C1的第一端与电源Vin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设置,电阻R4和电容C1并联设置。
具体地,二极管D1与热敏电阻RV1并联,热敏电阻RV1的第一端、电阻Rs1的第一端和电阻Rs2的第一端均与继电器Relay1的引脚3连接,电阻Rs1的第二端、电阻Rs2的第二端、电阻R4的第一端和电容C1的第一端均与继电器Relay1的引脚4连接,继电器Relay1的引脚3与PFC电源的输出端连接,继电器Relay1的引脚4与电源Vin连接。
电源Vin恒定输出且在PFC电源未输出时,防浪涌电路182中电流稳定。当PFC电源启动输出时,由于PFC电源的输出小于电源Vin的输出,此时PFC电源的输出经过热敏电阻RV1至接地。直到PFC电源的输出电压达到设定输出值,闭合继电器Relay1,此时PFC电源给电容C1充电,在完成对电容C1的充电后提供稳定的输出电压。
同时,防浪涌电路182还包括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和三极管Q1,继电器Relay1的引脚2与电源VCC连接,继电器Relay1的引脚1与三级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一控制输出,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设置,电阻R1的第一端与第一控制输出连接,电阻R1的第二端和电阻R2的第一端均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电阻R2的第二端和电阻R3的第一端均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3的第二端接地设置。
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控制输出端,电阻R1的第二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电阻R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三极管Q1的基极和发射极连接,电阻R2的第二端与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3的第二端接地设置,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设置,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继电器Relay1的引脚1连接,继电器Relay1的引脚2与电源VCC连接。
具体地,当PFC电源的输出电压达到设定输出值时,控制电路接收来自第一控制输出端发出的控制信号。控制信号通过电路连接在三极管Q1的基极输入电流,使得三极管Q1导通。此时继电器Relay1的引脚1与接地连通,且继电器Relay1的引脚2与电源VCC连通,继电器Relay1的线圈中流通电流,产生磁场进而闭合继电器Relay1的常开开关,进而使得PFC电源的输出端与电容C1直接连接。
本实施例中,PFC电源输出产生浪涌电流时,浪涌电流流经热敏电阻RV1产生高温。热敏电阻RV1此时降低电阻,可以理解为PFC电源直接接地设置,直至PFC电源输出的电压稳定,此时控制继电器Relay1连通PFC电源与电容C1之间的电路,PFC电源给电容C1充电,并在充满电容C1后输出稳定电压。避免了在PFC启动输出时在电容C1上产生浪涌电流造成原边供电模块中组成部分的损坏。
如图4所示,一实施例的放电电路包括光耦U1、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s3、三极管Q2、三极管Q3、二极管D2、开关管S1和电容C1。光耦U1接收第二控制输出,光耦U1用于控制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的导通,三极管Q2用于控制电源VCC与开关管S1的栅极之间电路的通断,开关管S1和电阻Rs3设置为放电器件且放电器件与电容C1并联。
具体地,二极管D2与电阻R8并联,光耦U1的引脚1连接第二控制输出端,光耦的引脚2连接电阻R5的第一端,光耦U1的引脚4与电源VCC连接,电阻R6的第一端和电阻R7的第一端均与光耦U1的引脚3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和三极管Q3的基极均与电阻R7的第二端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电源VCC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三极管Q3的发射极均与电阻R8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8的第二端和电阻R9的第一端均与开关管S1的栅极连接,开关管S1的漏极与电阻Rs3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s3的第二端与电源Vin连接,电容C1的第一端与电阻Rs3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9的第二端和电容C1的第二端均与开关管S1的源极连接,开关管S1的源极与PFC电源的地线连接,电阻R9的第二端、电阻R6的第二端和三极管Q3的集电极均接地设置。
在触发保护时,逆变单元140停止运行,光耦U1接收第二控制输出,光耦U1导通,电源VCC与电阻R5之间电路连通。此时三极管Q2的基极输入电流,三极管Q2导通,三极管Q2的发射极输出电流。由于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开关管S1的栅极之间连通,开关管S1的栅极接收电流,使得开关管S1的漏极与源极之间导通,即电阻Rs3与电容C1并联,电容C1开始放电。
本实施例中,在触发保护时,逆变单元140停止工作,通过控制开关管S1的导通将电容C1与电阻Rs3并联,实现电容C1的快速放电,使得原边供电模块内电压降低到人体承受的安全电压值以下,保证了无线供电电路的安全性。
如图5所示,一实施例的原边供电模块中供电单元与逆变单元之间还连接有滤波电路。滤波电路包括共模电感LCM1、共模电感LCM2、电容C3、电容C4和电容C5,共模电感LCM1的第一端和共模电感LCM2的第一端分别与PFC电源的输出端的正负极连接,电容C3的第一端和电容C5的第一端均与共模电感LCM1的第二端连接,电容C3的第二端和电容C4的第一端均接地设置,电容C4的第二端和电容C5的第二端均与共模电感LCM2的第二端连接, 共模电感LCM1的第二端还与逆变单元的第一端连接,共模电感LCM2的第二端还与逆变单元的第二端连接。
通过相同尺寸、相同匝数且对称绕制的共模电感LCM1和共模电感LCM2对电路中共模噪声电流进行滤波,即当共模噪声电流流经共模电感LCM1和共模电感LCM2时,共模电感LCM1和共模电感LCM2会磁化,在互感的作用下,共模感抗会成倍增加,起到对共模噪声电流的滤波作用。
供电发射单元160包括电容C6、电容Cf1、电感Lf1、电感Lf2、电感Lp和电阻Rm。电感Lf1的第一端和电感Lf2的第一端均与逆变单元的第二端连接,电容C6的第一端和电容Cf1的第一端均与电感Lf1的第二端连接,电容C6的第二端与电感Lp的第一端连接,电感Lp的第二端与电阻Rm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f1的第二端和电阻Rm的第二端均与电感Lf2的第二端连接。
其中,电容C6、电容Cf1、电感Lf1和电感Lf2组成补偿网络,用于提高传输效率。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PFC的输出进行滤波,消除了其他信号对输出电压信号的干扰,经过逆变单元140的高频逆变后由补偿网络提高传输效率,实现了在供电发射单元160内产恒恒定的电流,补偿网络的补偿电容起到避免轨道阻抗集中进而产生的高压隐患的作用。
如图6所示,一实施例的调节单元包括整流电路。整流电路包括开关管S2、开关管S3、开关管S4和开关管S5,开关管S2、开关管S3、开关管S4和开关管S5组成整流桥。
具体地,每个开关管内均设置有并联的二极管和电容,以开关管S2为例,二极管D1第一端与开关管S2的漏极连接,二极管D1第二端与开关管S2的源极连接,二极管D1与电容C1’并联。其中二极管D1开关管S2的寄生二极管,电容C1’为寄生电容。整流桥将供电接收单元220感应获得的交流电压转化为直流电压,并向外输出。在整流桥运行过程中,开关管内二极管起到保护开关管的作用,即避免开关管过压烧坏。同时整流桥运行过程中,开关管组合通断,电容的谐振降低了开关管的开关损耗。
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开关管代替二极管,相比较传统技术中采用二极管搭建的整流桥,由开关管组成整流桥能够降低在整流过程中的发热,即降低了运行过程中的损耗,从而能够提高输出效率。
如图7所示,一实施例的调节单元还包括同步Buck电路。同步Buck包括开关管S6、开关管S7、电感L、电容C0和电阻R0,开关管S6和开关管S7用于不同电能输出源的切换。
具体地,通过控制开关管S6和开关管S7处于相反状态,如:
开关管S6导通且开关管S7关断时,电感L被充磁,流经电感L的电流线性增加,同时给电容C0充电,向设备提供电能;
开关管S6关断且开关管S7导通时,电感L通过开关管S1放电,流经电感L的电流线性减少,同时电容C0放电,向设备提供电能。
本实施例中,通过开关管S7代替传统技术中的二极管,避免了传统技术中二极管导通压降进而使电路效率大大降低的情况,降低了损耗。
如图8所示,一实施例的供电电源80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无线供电电路。供电电源包括PFC电源802和逆变电源804,PFC电源802连接电网且逆变电源804与PFC电源802连接。
具体地,PFC电源802连接三相380V交流电并将三相380V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压,逆变电源804接收转化后直流电压并将其转化为固定交流电流幅值的交流电。
本实施例中,通过供电电源将电网电压转化为恒定输出的稳定交流电,避免了电网存在的电压波动情况。
如图9所示,一实施例的一种物流分拣***包括多辆分拣车902和导轨组件904。多辆分拣车902包括拾取器906和调节组件908,调节组件908包括整流器912和调压器910,且多辆分拣车902均与输出母线914连接。导轨组件904连接上述的供电电源,导轨组件904包括电容盒916和轨道918,轨道918与拾取器906无线对接。
具体地,导轨组件904连接供电电源,供电电源产生的交流电在轨道918上流通。拾取器906通过无线对接产生感应电压,通过调节组件908对感应电压进行转化及降压,使得与调节组件908连接的输出母线914上电压为恒定直流电压,输出母线914为分拣车902供电。
本实施例中,通过供电电源在导轨组件上生成恒定幅值交流电流的交流电,再通过拾取器得到感应电压,然后通过调节组件将感应电压转化输出为需要的恒定直流电压,保证了在供电转化过程中的稳定输出。同时输出母线统一供电,可以实现供电功率冗余,保证了为分拣车供电的稳定性。
如图10所示,一实施例的轨道设置有多组,且每个轨道上设置有一个供电电源和电容盒,电容盒设置有多个且按照预设排列规律沿轨道设置。
具体地,在轨道上规律性的设置有电容盒,通过电容盒调整每个轨道的感值,使得每个轨道的感值相等,进而使得轨道上任意一点的电压降处于允许范围内。
本实施例中,由于实际搭建物流分拣***的过程中,无法保证轨道长度保持在同一个固定值,因此在每个轨道上设置电容盒实现参数调节,使得每个轨道的感值相等。在物流分拣***运行时,每个轨道同时供电工作且每个轨道均做了冗余配置。多轨道的搭建方式保证了逆变电源有效的输出,即使任一轨道出现故障,分拣车可以通过输出母线上拾取器从剩余轨道取电,相当于互相之间进行热备份,保证了分拣车正常工作,减低因供电问题导致分拣车停机故障的风险。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有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理想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征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描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无线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原边供电模块,用于输出第一直流电流,将所述第一直流电流转换为第一交流电流,基于所述第一交流电流生成交变磁场,包括供电单元、逆变单元和供电发射单元,所述供电单元和所述逆变单元之间连接有保护电路,所述逆变单元与所述供电发射单元连接;所述保护电路包括防浪涌电路和放电电路;
所述防浪涌电路,用于保护电路不受浪涌电流破坏,包括热敏电阻RV1、二极管D1、电阻Rs1、电阻Rs2、电阻R4、电容C1和继电器Relay1,所述电阻Rs1、所述电阻Rs2和所述继电器Relay1的线圈并联设置,所述继电器Relay1的引脚3与所述热敏电阻RV1的第一端连接,且所述热敏电阻RV1的第一端与PFC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热敏电阻RV1的第二端接地,所述二极管D1和所述热敏电阻RV1并联设置,所述继电器Relay1的引脚4与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且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Vin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设置,所述电阻R4和所述电容C1并联设置;
所述放电电路,用于在原边供电模块的状态出现异常时进行放电保护操作,包括光耦U1、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s3、三极管Q2、三极管Q3、二极管D2、开关管S1和电容C1,所述光耦U1接收第二控制输出,所述光耦U1用于控制所述三极管Q2和所述三极管Q3的导通,所述三极管Q2用于控制电源VCC与所述开关管S1的栅极之间电路的通断,所述开关管S1和所述电阻Rs3设置为放电器件且所述放电器件与所述电容C1并联;
副边接收模块,与所述原边供电模块无线对接,用于对交变磁场的电磁感应产生第二交流电流,将所述第二交流电流转化为第二直流电流,将所述第二直流电流输出至目标设备,包括供电接收单元和调节单元,所述供电接收单元与所述供电发射单元无线对接,所述供电接收单元与所述调节单元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浪涌电路还包括控制电路,用于开合所述继电器Relay1控制稳定电流的输入逆变单元,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和三极管Q1,所述继电器Relay1的引脚2与电源VCC连接,所述继电器Relay1的引脚1与三级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一控制输出,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设置,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与第一控制输出连接,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和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均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和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均与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阻R3的第二端接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包括整流电路,所述整流电路包括开关管S2、开关管S3、开关管S4和开关管S5,所述开关管S2、所述开关管S3、所述开关管S4和所述开关管S5组成整流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还包括同步Buck电路,用于将通过整流电路转化得到的电压降压至工作电压,所述同步Buck包括开关管S6、开关管S7、电感L、电容C0和电阻R0,所述开关管S6和所述开关管S7用于不同电能输出源的切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边供电模块中所述供电单元与所述逆变单元之间还连接有滤波电路,所述滤波电路包括共模电感LCM1、共模电感LCM2、电容C3、电容C4和电容C5,所述共模电感LCM1的第一端和所述共模电感LCM2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PFC电源的输出端的正负极连接,所述电容C3的第一端和所述电容C5的第一端均与所述共模电感LCM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容C3的第二端和所述电容C4的第一端均接地设置,所述电容C4的第二端和所述电容C5的第二端均与所述共模电感LCM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共模电感LCM1的第二端还与所述逆变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共模电感LCM2的第二端还与所述逆变单元的第二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发射单元160包括电容C6、电容Cf1、电感Lf1、电感Lf2、电感Lp和电阻Rm,所述电感Lf1的第一端和所述电感Lf2的第一端均与所述逆变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容C6的第一端和所述电容Cf1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电感Lf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容C6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感Lp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p的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m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f1的第二端和所述电阻Rm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电感Lf2的第二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C6、电容Cf1、电感Lf1和电感Lf2组成补偿网络。
8.一种供电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源包括PFC电源和逆变电源,所述PFC电源连接电网且所述逆变电源与所述PFC电源连接。
9.一种物流分拣***,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辆分拣车,包括拾取器和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整流器和调压器,且多辆所述分拣车均与输出母线连接;
导轨组件,用于连接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供电电源,包括电容盒和轨道,所述轨道与所述拾取器无线对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物流分拣***,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设置有多组,且每个所述轨道上设置有一个所述供电电源和所述电容盒,所述电容盒设置有多个且按照预设排列规律沿所述轨道设置。
CN202310321607.9A 2023-03-29 2023-03-29 无线供电电路、供电电源和物流分拣*** Active CN1160149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21607.9A CN116014910B (zh) 2023-03-29 2023-03-29 无线供电电路、供电电源和物流分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21607.9A CN116014910B (zh) 2023-03-29 2023-03-29 无线供电电路、供电电源和物流分拣***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14910A true CN116014910A (zh) 2023-04-25
CN116014910B CN116014910B (zh) 2023-07-07

Family

ID=86032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21607.9A Active CN116014910B (zh) 2023-03-29 2023-03-29 无线供电电路、供电电源和物流分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1491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80786A (zh) * 2023-07-13 2023-09-19 中科微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物流的负载驱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1541A (zh) * 2018-06-11 2019-12-1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二研究所 一种隔离控制的浪涌电流抑制电路
CN113991887A (zh) * 2021-10-14 2022-01-28 柏壹新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和无线充电***
CN216794664U (zh) * 2021-12-15 2022-06-21 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电路和充电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1541A (zh) * 2018-06-11 2019-12-1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二研究所 一种隔离控制的浪涌电流抑制电路
CN113991887A (zh) * 2021-10-14 2022-01-28 柏壹新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和无线充电***
CN216794664U (zh) * 2021-12-15 2022-06-21 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电路和充电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80786A (zh) * 2023-07-13 2023-09-19 中科微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物流的负载驱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14910B (zh) 2023-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5159560A1 (ja) 車両用充電装置
CN116014910B (zh) 无线供电电路、供电电源和物流分拣***
Ishihara et al. A voltage ratio-based efficiency control method for 3 kW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EP3675305A1 (en) Electrical vehicle system
US11936196B2 (en) Failsafe safety circuits for protection from faults or loss of rectification control during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CN108075562B (zh) 大功率便携式用电设备及其电源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5790398A (zh) 一种电动大巴半车载快速充电方法及其充电装置
CN110914100A (zh) 无线充电***
CN111315615A (zh) 包括dc/dc转换器的车辆充电器
CN104882912A (zh) 直流输电***和组装该***的方法
CN114759686A (zh)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设备可持续无线供电***
US11760218B2 (en) Charging circuit for a vehicle-side electrical energy store
US20230096893A1 (en)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CN104584372A (zh) 用于给蓄电池无线充电的蓄电池充电***和方法
Turki et al. Further design approaches of the standardization: Inductive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KR20210054096A (ko) 팬터그래프 검측장치
US11496043B2 (en) Vehicle on-board charger with snubber circuit
KR102660347B1 (ko) 누설전류를 감소시킬 수 있는 충전 시스템
DE102011089989A1 (de) Anordnung zum Laden einer Batterie
CN113193664A (zh) 自适应感应取电装置
CN112289589A (zh) 可拆卸电容组模块及空调***
CN216216565U (zh) 一种自适应的交流输入电压转换电路
RU211675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зарядки аккумуляторов большой ёмкости
CN104025445A (zh) 变流器电路
CN103036450B (zh) 门禁***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Du Ping

Inventor after: Chen Qianhong

Inventor after: Gao Mingjian

Inventor after: Hou Yanfei

Inventor after: Zhu Xingyu

Inventor after: He Mingliang

Inventor before: Du Ping

Inventor before: Gao Mingjian

Inventor before: Hou Yanfe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21

Address after: No. 979, Antai Third Road, Xishan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4000

Patentee after: Zhongke Weizhi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Zhong Guo

Patentee after: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Address before: No. 979, Antai Third Road, Xishan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4000

Patentee before: Zhongke Weizhi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Zhong G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