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02963B - 玻璃制造方法及*** - Google Patents

玻璃制造方法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02963B
CN116002963B CN202211546802.3A CN202211546802A CN116002963B CN 116002963 B CN116002963 B CN 116002963B CN 202211546802 A CN202211546802 A CN 202211546802A CN 116002963 B CN116002963 B CN 1160029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surface roughness
high surface
energy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4680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02963A (zh
Inventor
林众
陈发伟
李要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Qibin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Qibin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Qibin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Qibin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4680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029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029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029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029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029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Landscapes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玻璃制造方法及***,属于玻璃制造技术领域,该方法在确定初成型玻璃板中的高表面粗糙度区域与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加热能量参数后,根据高表面粗糙度的加热能量参数控制加热装置输出能量束至高表面粗糙度区域,可以使高表面粗糙度区域中的凹凸部分吸收热量后,减少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平均粗糙度,以得到表面平均粗糙度小于预设平均粗糙度的玻璃板,不需要再进行后续的磨削、研磨以及抛光等程序,进而简化了玻璃板的制作工序。

Description

玻璃制造方法及***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玻璃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制造方法及***。
背景技术
目前,具有低液相线粘度特征且厚度小于1200微米的玻璃板在消费电子器件领域中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为了增加玻璃板在电子器件上的光的扩散度,以及减少闪光点,需要玻璃板的表面平均粗糙度小于一定的表面平均粗糙度。
但在玻璃板成型过程中,玻璃熔体通过与压辊的接触被压制形成玻璃板,由于压辊表面存在一定的粗糙度,压制成型的玻璃板表面也具有一定的粗糙度。因此,还需要对玻璃板进行一系列的磨削、研磨以及抛光等工序减小玻璃表面的粗糙度,从而导致现有的玻璃板制作工序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制造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玻璃板制作工序繁琐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玻璃制造方法,包括:
从初成型玻璃板中确定出高表面粗糙度区域;
获取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数据;
根据所述表面数据,获得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加热能量参数;
根据所述加热能量参数,对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进行加热,以获得加热后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平均粗糙度降低的玻璃板。
可选的,所述获取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数据包括:
获取表面平均粗糙度、高表面粗糙度区域面积、表面平均温度、能量系数与表面粘度对数的比值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所述获取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数据包括:
设置预设表面粗糙度和固定参数,根据所述表面平均粗糙度与所述预设表面粗糙度的比值与所述固定参数进行对比,获得能量系数与表面粘度对数的比值。
可选的,根据所述表面平均粗糙度与所述预设表面粗糙度的比值与所述固定参数进行对比,获得能量系数与表面粘度对数的比值,包括:
若所述表面平均粗糙度与所述预设表面粗糙度的比值不小于所述固定参数,则获得能量系数与表面粘度对数的比值范围为4×105至7.89×109;和/或,
若所述表面平均粗糙度与预设表面粗糙度的比值小于固定参数,则获得能量系数与表面粘度对数的比值范围为3×102至4×105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表面数据,获得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加热能量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面积、所述表面平均温度以及所述能量系数与表面粘度对数的比值,获得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加热能量参数。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表面数据,获得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加热能量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面积、所述表面平均温度、所述能量系数与表面粘度对数的比值以及能量公式,获得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加热能量参数,其中,所述能量公式包括:
P=[(lgμ+A)-1×B+C-Tn]×Sn×k,
其中,P为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加热能量参数,A、B、C为玻璃的本征特性,lgμ为所述表面粘度对数,Sn为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面积,Tn为所述表面平均温度,k为所述能量系数。
可选的,所述加热使用的加热装置包括气体加热装置、激光加热装置或者微波加热装置中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加热使用的加热装置为至少一个。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加热能量参数对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进行加热,以获得加热后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平均粗糙度降低的玻璃板,包括:
根据所述加热能量参数,对距离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厚度不大于三分之一的部分进行加热,以获得加热后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平均粗糙度降低的玻璃板。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加热能量参数对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进行加热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加热装置输出的能量参数;
根据所述加热能量参数控制加热装置输出的能量参数,所述加热装置输出的能量参数不小于所述加热能量参数。
可选的,根据所述加热能量参数控制加热装置输出的能量参数包括:
判断单个所述加热装置输出的能量参数是否大于等于所述加热能量参数;
若单个所述加热装置输出的能量参数大于等于所述加热能量参数,则根据所述加热能量参数控制单个所述加热装置对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进行加热;
若单个所述加热装置输出能量束的能量参数小于所述加热能量参数,则根据所述加热能量参数控制至少两个所述加热装置对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进行加热。
可选的,所述初成型玻璃板由玻璃熔体经压辊成型后获得。
可选的,所述玻璃熔体的粘度为5泊至6×103泊;和/或,
所述初成型玻璃板的粘度为104泊至1.5×106泊。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加热能量参数对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进行加热,以获得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平均粗糙度降低的玻璃板,包括:
根据所述加热能量参数对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进行加热,以获得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平均粗糙度小于或等于预设表面粗糙度的玻璃板。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玻璃制造***,包括:
成型单元,所述成型单元用于将玻璃熔体的成型,形成初成型玻璃板;
数据采集装置,用于所述采集初成型玻璃板中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数据;
加热装置,用于根据加热能量参数输出能量束至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对所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进行加热;其中,所述加热装置布置在所述成型单元的下游;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玻璃制造程序,所述玻璃制造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实现上述方法中任一项所述玻璃制造方法的步骤。
可选的,所述成型单元包括至少一对压辊,所述玻璃熔体离开所述压辊的接触面的速度方向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为α,α满足:0°≤α≤90°。
可选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气体加热装置、激光加热装置或者微波加热装置中至少一者。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玻璃制造方法及***,在初成型玻璃板中确定出高表面粗糙度区域后,根据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数据,确定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加热能量参数,根据加热能量参数,对对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进行加热,以获得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平均粗糙度降低的玻璃板。
由此,本申请根据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熔化所需的热量确定加热能量参数后,根据加热能量参数对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进行加热,可以使高表面粗糙度区域吸收热量后,减小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平均粗糙度,以得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平均粗糙度降低的玻璃板,从而不需要再进行后续的磨削、研磨以及抛光等程序,进而简化了玻璃板的制作工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玻璃制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本申请玻璃制造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本申请初成型玻璃成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玻璃制造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玻璃制造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初成型玻璃板厚度以及加热深度示意图。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由于现有技术,在玻璃板成型过程中,玻璃熔体通过与压辊的接触被压制形成玻璃板,由于压辊表面存在一定的粗糙度,因此压制成型的玻璃板表面也具有一定的粗糙度,当玻璃板表面粗糙度较大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磨削、研磨以及抛光等工序减小玻璃表面的粗糙度,进而使得玻璃制作工序较为繁琐。
本申请提供一种解决方案,在初成型玻璃板中确定出高表面粗糙度区域以及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加热能量参数后,根据加热能量参数,对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进行加热,可以使高表面粗糙度区域中的凹凸部分吸收热量后,减小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平均粗糙度,以得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平均粗糙度降低的玻璃板,从而不需要再进行后续的磨削、研磨以及抛光等程序,进而简化了玻璃板的制作工序。
本申请实施例以下,将对本申请技术实现中应用到的玻璃制造***100进行说明:
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玻璃制造***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包括成型单元10、数据采集装置20、加热装置30以及控制装置40;其中,
所述成型单元10,所述成型单元用于玻璃熔体的成型,以形成初成型玻璃板;
所述数据采集装置20,用于所述采集初成型玻璃板中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数据;
所述加热装置30,用于根据加热能量参数输出能量束至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对所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进行加热;其中,所述加热装置布置在所述成型单元的下游;
所述控制装置40,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401,存储器402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402中的玻璃制造程序,所述玻璃制造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实现如下文方法实施例提供的玻璃制造方法的步骤。
具体的,所述成型单元包括多个在竖直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压辊,也即是成型单元由一对或者多对压辊组成,当可塑性低液相线粘度玻璃熔体经过由一对或多对压辊组成的间隙并以一定速度离开后,便可获得初成型的玻璃板。其中,所述玻璃熔体离开所述压辊的接触面的方向与玻璃输送面形成的夹角为α,α满足:0°<α<90°。数据采集装置20布置在成型单元压辊下游,从而可以用于采集初成型玻璃板50的各种的物理量,例如温度、粘度、面积等,并将其转换成模拟电信号。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采集装置可以是测定器光学轮廓仪或者红外测温仪等,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测定器光学仪可以是ZYGO New View 9000。
加热装置30也布置在成型单元压辊下游,从而可以对初成型玻璃板进行加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气体加热装置、激光加热装置或者微波加热装置中至少一者。可以理解的,在具体的制造成型过程中,加热装置可以是气体加热装置、激光加热装置或者微波加热装置中的其中一个加热装置启动并工作,还可以是气体加热装置、激光加热装置或者微波加热装置中的多个加热装置启动并工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初成型玻璃板在成型单元10中成型后,并离开成型单元10时,控制装置40可以发送数据采集指令至数据采集装置20,以使得数据采集装置20指令基于数据采集指令采集初成型玻璃板中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数据。
控制装置40根据所述表面数据,获得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加热能量参数。然后发送能量输出指令至加热装置30,以使得加热装置30在接收到能量输出指令时,根据加热能量参数输出能量束至高表面粗糙度区域,对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进行加热,以使得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吸收热能后,可以减小初成型玻璃板表面的粗糙度,从而使得初成型玻璃板的表面平均粗糙度小于预设表面粗糙度。
基于上述玻璃制造的硬件结构但不限于上述硬件结构,本申请提供一种玻璃制造方法第一实施例。参照图2,图2示出了申请玻璃制造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从初成型玻璃板中确定出高表面粗糙度区域;
玻璃制造方法的执行主体为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可以是具有显示、交互功能的PLC控制主机,如PLC控制主机等,本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定。如控制装置和用户的交互可以是,PLC控制主机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确定指令后,在初成型玻璃表面上确定出高表面粗糙度区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初成型玻璃板可以是玻璃熔体经压缩成型后,还未进行下一道工艺程序、且具有一定粘度的玻璃板。且需要强调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初成型玻璃板具有低液相线粘度特征。众所周知,当起初呈熔融状态的玻璃接触足够低的温度至显著长的时间后,就会开始形成晶相。开始形成这些晶相的温度称作液相线温度。晶化点也可用液相线粘度指示,所述粘度是特定玻璃在液相线温度下的粘度。具体的,玻璃液相线粘度可以小于105泊。如参照图3所示,玻璃熔体101在成型单元中成型(成型单元中可以包括压辊),玻璃熔体的粘度可以从5泊到约6×103泊,压辊辊压玻璃熔体而获得的初成型玻璃板以一定的速度离开压辊102a以及压辊102b的接触面,此时初成型玻璃板的粘度可以为约104泊至约1.5×106泊。
值得一提的是,玻璃板离开压辊接触面的速度方向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α可以从0°到90°。
高表面粗糙度区域可以是初成型玻璃板表面中表面平均粗糙度大于预设表面粗糙度的区域。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可通过光学轮廓仪确定初成型玻璃板各个区域上的表面粗糙度值分布,从而确定出高表面粗糙度区域。
步骤S20、获取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表面数据可以是初成型玻璃板表面的温度、粗糙度、面积或者粘度等物理量。
如,PLC控制主机从初成型玻璃板中确定出高表面粗糙度区域后,PLC控制主机接收用户输入的表面数据采集指令,控制数据采集装置20采集初成型玻璃板中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数据,如高表面粗糙区域的表面平均粗糙度、高表面粗糙度区域面积、表面粘度以及表面平均温度。
步骤S30、根据所述表面数据,获得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加热能量参数;
步骤S40、根据所述加热能量参数,对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进行加热,以获得加热后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平均粗糙度降低的玻璃板。
预设表面粗糙度为合格的、或者良好的玻璃板所具有的表面粗糙度,也即是对初成型玻璃板的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进行加热所需达到的表面粗糙度。
加热能量参数为初成型玻璃板上的高表面粗糙度区域被加工至合格的、或者良好的玻璃板,也即是表面粗糙度区域达到预设表面粗糙度所需要的热流的能量。具体的,加热能量参数可通过步骤S30获取到的表面数据计算得到。
在本实施例中,PLC控制主机获取初成型玻璃板中高表面粗糙区域的表面数据后,根据表面数据,获得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加热能量参数,根据加热能量参数对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进行加热后,可以使高表面粗糙度区域吸收热量后,减小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平均粗糙度,以得到表面平均粗降低的玻璃板,从而玻璃板不需要再进行后续的磨削、研磨以及抛光等程序,进而简化了玻璃板的制作工序。
进一步的,作为一个实施例,参照图4,本申请提供玻璃制造方法第二实施例。基于上述图4所示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包括:
步骤S20适应性变为步骤S201、获取表面平均粗糙度、高表面粗糙度区域面积、表面平均温度、能量系数与表面粘度对数的比值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表面数据包括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平均粗糙度、高表面粗糙度区域面积、能量系数与表面粘度的比值以及表面平均温度。初成型玻璃板的表面粗糙度一般表示为初成型玻璃板的平均粗糙度。平均粗糙度可以是将初成型玻璃板放置在水平面上后,高表面粗糙度区域板面上任意相隔1mm的两点在垂直方向上最高点和最低点的差值。该差值可通过测定器光学轮廓仪ZYGO NewView9000测定得到。且该差值可以是基于ISO 4287的标准测定,进一步的,该差值可以是指算术平均高度Ra。其中,高表面粗糙度区域可以是初成型玻璃板中表面平均粗糙度大于预设平均粗糙度的区域。
在本申请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初成型玻璃板由可塑性低液相线粘度玻璃熔体在成型单元中经压辊成型后获得,所述初成型玻璃板的粘度为104泊至1.5×106泊;所述可塑性低液相线粘度玻璃熔体的粘度为5泊至6×103泊;玻璃板的厚度可以小于1200微米。
具体的,在获得初成型玻璃板后,还需设置玻璃板预设表面粗糙度与固定参数,并根据表面平均粗糙度与预设表面粗糙度的比值与固定参数进行对比,以获得能量系数与表面粘度对数的比值,以使控制装置根据高表面粗糙度区域面积、表面平均温度、能量系数与表面粘度对数的比值以及加热能量公式,获得加热能量参数,其中,加热能量参数公式为:
P=[(lgμ+A)-1×B+C-Tn]×Sn×k
其中,P为加热能量参数,A、B、C为玻璃板的本征特性,k为能量系数,Tn为第n个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平均温度,Sn为第n个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高表面粗糙度区域面积,μ为第n个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粘度。如,在初成型玻璃板中确定出两个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第一个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平均温度、高表面粗糙度区域面积分别标识为T1、S1,第二高表面粗糙度区域表面平均温度、高表面粗糙度区域面积分别标识为T2、S2
可以理解的,对于任一块具体的初成型玻璃板而言,玻璃板的本征特性A、B、C为已知值。
固定参数可以根据工艺生产需要调整,如固定参数可以是10。
在一示例中,获取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平均粗糙度后,根据表面平均粗糙度与预设表面粗糙度的比值,判断表面平均粗糙度与预设表面粗糙度的比值是否不小于固定参数。当比值不小于固定参数时,则能量系数k与所述表面粘度对数lgμ的比值范围为4×105至7.89×109,根据高表面粗糙度区域面积、表面平均温度、能量系数与表面粘度对数的比值范围4×105至7.89×109以及加热能量参数公式,获得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第一加热能量参数。
在另一示例中,当比值小于固定参数时,则能量系数与表面粘度对数的比值范围为3×102至4×105,根据高表面粗糙度区域面积、表面平均温度、能量系数与表面粘度对数的比值范围3×102至4×105以及加热能量参数公式,获得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第二加热能量参数。
进一步的,在根据加热能量参数控制加热装置输出能量束至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之前,还需要获取加热能量装置输出的能量参数,当能量参数小于加热能量参数时,可以通过适当的增大加热装置输出功率的方式,加大加热装置输出的能量参数,以使加热装置输出的能量参数不小于加热能量参数,避免出现因加热装置输出的能量参数小于加热能量参数,而使得初成型玻璃板的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在被加热后,高粗糙度区域的表面平均粗糙度未降低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比值与固定参数的大小,确定能量系数与所述表面粘度对数的比值范围,可以准确的控制加热装置所输出的能量,以防止加热装置输出能量过大导致整个高表面粗糙度区域被烧穿,或者加热装置输出能量过小,导致高表面粗糙度区域在吸收热能后不能降低玻璃板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平均粗糙度,从而获得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平均粗糙度小于或等于预设表面粗糙度的玻璃板。
进一步的,作为一个实施例,参照图5,本申请提供玻璃制造方法第三实施例,基于上述图5所示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0,包括:
S401、判断单个所述加热装置输出的能量参数是否大于等于所述加热能量参数;
S402、若单个所述加热装置输出的能量参数大于等于所述加热能量参数,则根据所述加热能量参数控制单个所述加热装置对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进行加热;
S403、若单个所述加热装置输出能量束的能量参数小于所述加热能量参数,则根据所述加热能量参数控制至少两个所述加热装置对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进行加热。
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气体加热装置、激光加热装置或者微波加热装置中至少一者。
具体的,在加热装置根据加热能量参数输出能量束至高表面粗糙度区域时,需要判断单个加热装置根据加热能量参数输出的能量束所包含的能量能否完全覆盖高表面粗糙度区域。当单个加热装置根据加热能量参数输出的能量束所包含的能量能够完全覆盖高表面粗糙度区域时,则控制气体加热装置、激光加热装置以及微波加热装置中任一个加热装置,对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进行加热,以避免出现因过多加热装置同时对同一较小高表面粗糙度区域输出能量束,而导致该较小高表面粗糙度区域被烧穿的情形。
可以理解的,当单个加热装置根据加热能量参数输出的能量束所包含的能量不能完全覆盖高表面粗糙度区域时,则控制气体加热装置、激光加热装置或者微波加热装置中至少两个加热装置,对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进行加热,即若所述单个加热装置输出的能量束不能满足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熔化所需的能量,则控制所述气体加热装置、所述激光加热装置或者所述微波加热装置中至少两个加热装置,对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进行加热,以避免出现因高表面粗糙度区域过大时,单个加热装置对高表面粗糙度区域依次进行加热,而导致加热后的玻璃面板出现明显的沟壑的情形。
值得一提的是,至少一个加热装置不限于一个或一种类型加热装置,至少一个加热装置可以是两个及以上的气体加热器、两个及以上的激光加热器、两个及以上的微波加热器、一个以及以上气体加热器和一个及以上的激光加热器、一个以及以上气体加热器和一个及以上的微波加热器、一个以及以上激光加热器和一个及以上的微波加热器。当然,加热装置还包括气体加热装置、激光加热装置或者微波加热装置各自对应的热流导向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至少一个加热装置根据所述加热能量参数输出能量束至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对距离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厚度不大于三分之一的部分进行加热,以获得表面平均粗糙度小于预设表面粗糙度的玻璃板。请查阅图6,成型过程中的玻璃板的厚度为H,高表面粗糙度区域接收加热装置产生的热流进行表面加热时,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受热深度为d,满足: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单个加热装置输出的能量束能否满足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熔化所需的能量,确定对高表面粗糙度区域输出能量束的加热装置的数量,可以避免出现因过多加热装置同时对同一较小高表面粗糙度区域输出能量束,而导致该较小高表面粗糙度区域出现体积变形的情形,或由于单个加热装置输出的能量存在上限,从而不能完全覆盖高表面粗糙度区域,进而降低加热装置对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进行加热效率。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示例说明:
示例一:
在成型设备上压制具有6000泊液相线粘度特征的玻璃熔体,以期制造合格表面平均粗糙度为100纳米的玻璃板。在玻璃板成型后,借助于测定器光学轮廓仪检测玻璃板特定区域的表面平均粗糙度。由该表面粗糙度分布确定在一个面积为38mm2位置上该玻璃具有过大的表面粗糙度900纳米,并标记该区域。进一步,在成型设备上,通过红外测温仪测定该区域平均温度为1030℃。控制装置利用信息数据,计算出气体加热装置所需产生的加热能量参数为8.79×105,并控制热流指向玻璃板上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从而使得热流被该区域玻璃表面吸收167瓦,这使得该区域表面粗糙度减小到玻璃表面平均粗糙度。
示例二:
在成型设备上压制具有1500泊液相线粘度特征的玻璃熔体,以期制造合格表面平均粗糙度为50纳米的玻璃板。在玻璃板成型后,借助于测定器光学轮廓仪检测玻璃板特定区域的表面平均粗糙度。由该表面粗糙度分布确定在一个面积为8mm2位置上该玻璃具有过大的表面粗糙度1000纳米,并标记该区域。进一步,在成型设备上,通过红外测温仪测定该区域平均温度为930℃。控制装置利用信息数据,计算出气体加热装置所需产生的加热能量参数为4.95×106,并控制热流指向玻璃板上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从而使得热流被该区域玻璃表面吸收2380瓦,这使得该区域表面粗糙度减小到玻璃表面平均粗糙度。
示例三:
在成型设备上压制具有1200泊液相线粘度特征的玻璃熔体,以期制造合格表面平均粗糙度为30纳米的玻璃板。在玻璃板成型后,借助于测定器光学轮廓仪检测玻璃板特定区域的表面平均粗糙度。由该表面粗糙度分布确定在一个面积为5mm2位置上该玻璃具有过大的表面粗糙度800纳米,并标记该区域。进一步,在成型设备上,通过红外测温仪测定该区域平均温度为900℃。控制装置利用信息数据,计算出气体加热装置所需产生的加热能量参数为2.47×107,并控制热流指向玻璃板上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从而使得热流被该区域玻璃表面吸收7420瓦,这使得该区域表面粗糙度减小到玻璃表面平均粗糙度。
其中,示例二为较佳示例。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玻璃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从初成型玻璃板中确定出高表面粗糙度区域;其中,所述初成型玻璃板由玻璃熔体经压辊成型后获得;
获取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数据,所述获取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数据,包括:
获取表面平均粗糙度、高表面粗糙度区域面积、表面平均温度、能量系数与表面粘度对数的比值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所述表面数据,获得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加热能量参数;
根据所述加热能量参数,对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进行加热,以获得加热后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平均粗糙度降低的玻璃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数据包括:
设置预设表面粗糙度和固定参数,根据所述表面平均粗糙度与所述预设表面粗糙度的比值与所述固定参数进行对比,获得能量系数与表面粘度对数的比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表面平均粗糙度与所述预设表面粗糙度的比值与所述固定参数进行对比,获得能量系数与表面粘度对数的比值,包括:
若所述表面平均粗糙度与所述预设表面粗糙度的比值不小于所述固定参数,则获得能量系数与表面粘度对数的比值范围为4×105至7.89×109;和/或,
若所述表面平均粗糙度与预设表面粗糙度的比值小于固定参数,则获得能量系数与表面粘度对数的比值范围为3×102至4×10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表面数据,获得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加热能量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面积、所述表面平均温度以及所述能量系数与表面粘度对数的比值,获得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加热能量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璃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表面数据,获得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加热能量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面积、所述表面平均温度、所述能量系数与表面粘度对数的比值以及能量公式,获得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加热能量参数,其中,所述能量公式包括:
P=[(lgμ+A)-1×B+C-Tn]×Sn×k,
其中,P为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加热能量参数,A、B、C为玻璃的本征特性,lgμ为所述表面粘度对数,Sn为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面积,Tn为所述表面平均温度,k为所述能量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使用的加热装置包括气体加热装置、激光加热装置或者微波加热装置中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加热使用的加热装置为至少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加热能量参数对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进行加热,以获得加热后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平均粗糙度降低的玻璃板,包括:
根据所述加热能量参数,对距离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厚度不大于三分之一的部分进行加热,以获得加热后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平均粗糙度降低的玻璃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加热能量参数对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进行加热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加热装置输出的能量参数;
根据所述加热能量参数控制加热装置输出的能量参数,所述加热装置输出的能量参数不小于所述加热能量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玻璃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加热能量参数控制加热装置输出的能量参数包括:
判断单个所述加热装置输出的能量参数是否大于等于所述加热能量参数;
若单个所述加热装置输出的能量参数大于等于所述加热能量参数,则根据所述加热能量参数控制单个所述加热装置对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进行加热;
若单个所述加热装置输出能量束的能量参数小于所述加热能量参数,则根据所述加热能量参数控制至少两个所述加热装置对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进行加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熔体的粘度为5泊至6×103泊;和/或,
所述初成型玻璃板的粘度为104泊至1.5×106泊。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加热能量参数对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进行加热,以获得加热后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平均粗糙度降低的玻璃板,包括:
根据所述加热能量参数对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进行加热,以获得加热后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平均粗糙度小于或等于预设表面粗糙度的玻璃板。
12.一种玻璃制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成型单元,所述成型单元用于将玻璃熔体的成型,形成初成型玻璃板;
数据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所述初成型玻璃板中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数据;
加热装置,用于根据加热能量参数输出能量束至所述高表面粗糙度区域,对所高表面粗糙度区域的表面进行加热;其中,所述加热装置布置在所述成型单元的下游;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玻璃制造程序,所述玻璃制造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玻璃制造方法的步骤。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玻璃制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单元包括至少一对压辊,所述玻璃熔体离开所述压辊的接触面的速度方向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为α,α满足:0°≤α≤90°。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玻璃制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气体加热装置、激光加热装置或者微波加热装置中至少一者。
CN202211546802.3A 2022-12-01 2022-12-01 玻璃制造方法及*** Active CN1160029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46802.3A CN116002963B (zh) 2022-12-01 2022-12-01 玻璃制造方法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46802.3A CN116002963B (zh) 2022-12-01 2022-12-01 玻璃制造方法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02963A CN116002963A (zh) 2023-04-25
CN116002963B true CN116002963B (zh) 2024-01-23

Family

ID=86030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46802.3A Active CN116002963B (zh) 2022-12-01 2022-12-01 玻璃制造方法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02963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78625A (ja) * 1991-12-27 1993-07-20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ガラスレンズの成形方法
JPH05286728A (ja) * 1992-04-03 1993-11-02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ガラス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JPH0648753A (ja) * 1992-07-24 1994-02-22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ガラス素材の加熱軟化方法とその装置
US5665135A (en) * 1994-07-21 1997-09-09 Izumitani; Tetsuro Method for fabricating preforms for molded lenses
JP2005194164A (ja) * 2003-12-12 2005-07-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ガラスレンズの成形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1090874A (zh) * 2004-12-27 2007-12-19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玻璃条的制造方法、玻璃条以及玻璃基板
CN106891092A (zh) * 2015-12-15 2017-06-27 航天科工惯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微结构加工方法
CN111630009A (zh) * 2018-01-31 2020-09-04 Hoya株式会社 磁盘用玻璃基板的制造方法
CN212924791U (zh) * 2020-07-27 2021-04-09 伯恩创盛技术研发(惠州)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加工玻璃成型装置
CN114175156A (zh) * 2019-07-31 2022-03-11 Hoya株式会社 圆环形状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磁盘用玻璃基板的制造方法、磁盘的制造方法、圆环形状的玻璃板、磁盘用玻璃基板以及磁盘
CN114401929A (zh) * 2019-09-13 2022-04-26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加热装置形成玻璃带的***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78625A (ja) * 1991-12-27 1993-07-20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ガラスレンズの成形方法
JPH05286728A (ja) * 1992-04-03 1993-11-02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ガラス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JPH0648753A (ja) * 1992-07-24 1994-02-22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ガラス素材の加熱軟化方法とその装置
US5665135A (en) * 1994-07-21 1997-09-09 Izumitani; Tetsuro Method for fabricating preforms for molded lenses
JP2005194164A (ja) * 2003-12-12 2005-07-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ガラスレンズの成形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1090874A (zh) * 2004-12-27 2007-12-19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玻璃条的制造方法、玻璃条以及玻璃基板
CN106891092A (zh) * 2015-12-15 2017-06-27 航天科工惯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微结构加工方法
CN111630009A (zh) * 2018-01-31 2020-09-04 Hoya株式会社 磁盘用玻璃基板的制造方法
CN114175156A (zh) * 2019-07-31 2022-03-11 Hoya株式会社 圆环形状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磁盘用玻璃基板的制造方法、磁盘的制造方法、圆环形状的玻璃板、磁盘用玻璃基板以及磁盘
CN114401929A (zh) * 2019-09-13 2022-04-26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加热装置形成玻璃带的***和方法
CN212924791U (zh) * 2020-07-27 2021-04-09 伯恩创盛技术研发(惠州)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加工玻璃成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02963A (zh) 2023-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11695B (zh) 薄玻璃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和设备
US10343944B2 (en) Glass structure having 3D shape and uniform thickness
JP3955556B2 (ja) 三次元物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JP2016521302A (ja) エンボスポリマーシート
EP173127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utting adhesive film
CN116002963B (zh) 玻璃制造方法及***
CN107032587A (zh) 用于控制衬底的厚度的方法
CN102448661B (zh) 在升高温度下的玻璃的激光刻痕
EP406949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non-normal incidence distortion in glazing films
CN101595070A (zh) 非平面玻璃-陶瓷产品的制造方法
CN101450530A (zh) 热滚压装置及双面微结构光学膜片的形成方法
KR19990067285A (ko) 적층 금속판의 제조방법 및 제조장치
DE9415619U1 (de) Vorrichtung zur Steuerung der Wulsthöhe bei der Herstellung von beidseitig geglätteten Folien und Platten
US2022018493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glass sheets
CN104591528A (zh) 玻璃轻质反射镜及其制造方法
JP4917978B2 (ja) 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に使用する製造装置
JP2009214332A (ja) 樹脂シート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樹脂シートの製造装置
JP2020101436A (ja) ガラス物品の温度測定方法及び製造方法
CN105523708A (zh) U型玻璃退火窑的ao区退火方法及装置
CN105474053A (zh) 偏振片保护膜的制造方法和偏振片保护膜
JP4957173B2 (ja) エンボス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4909125B2 (ja) 異型長尺成形体の熱処理方法
CN110696261A (zh) 透光胶板的生产方法
JP2008156175A (ja) ガラス板の曲げ成形方法および曲げ成形装置
KR102331118B1 (ko) 히터 보호 장치 및 히터 보호 장치 제어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412200 Dongfu Industrial Park, Lil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Zhuzhou City, Hun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unan Qibin New Materials Co.,Ltd.

Address before: 412200 Dongfu Industrial Park, Lil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Zhuzhou City, Huna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Hunan Qibin Microcrystalline New Materials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