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88476A - 自适应漫游方法、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自适应漫游方法、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88476A
CN115988476A CN202211658721.2A CN202211658721A CN115988476A CN 115988476 A CN115988476 A CN 115988476A CN 202211658721 A CN202211658721 A CN 202211658721A CN 115988476 A CN115988476 A CN 1159884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aming
terminal
sensitivity
threshold
adap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5872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绍元
林喆
李晓军
周天外
肖留威
许子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unm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Shenzhen Michelangel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unm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Shenzhen Michelangel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unm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Shenzhen Michelangel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unm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5872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884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884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884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适应漫游方法、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自适应漫游方法由终端实施,包括:终端感知自身的漫游参数相关状态;终端根据漫游参数相关状态调整漫游参数。

Description

自适应漫游方法、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漫游方法、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当前的漫游方法中,当终端处于快速移动中时,由于漫游灵敏度设置不当导致漫游切换不及时,最终导致断开网络连接,大大影响用户的体验;或是当终端处于两个接入点(Access Point,AP)的覆盖重叠区域并处于静止状态时,终端收到的两个AP的信号强度相近,由于无线信号的波动,终端会在两个AP间频繁地切换,即乒乓切换,这不仅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而且会加重网络的负担。
现有方案中,终端需将周围AP的信号强度通过802.11协议报文发给AP,接入控制器(Access Controller,AC)再从AP获得终端上报的这些信号强度,最后AC通过该信号强度判断终端是否处于AP的重叠区域。这将带来几个弊端:终端频繁地给AP发送802.11报文将给网络带来负担,降低网络的吞吐量;终端并不知道重叠区域的AP会拒绝连接,所以终端仍然会不断的尝试连接重叠区域的AP,这进一步地会给网络带来负担,甚至影响终端与当前AP的网络连接性能;现有方案严重依赖于AC的决策,终端无法自主进行决策。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依赖于AC/AP的自适应漫游方法、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适应漫游方法,所述自适应漫游方法由终端实施,包括:所述终端感知自身的漫游参数相关状态;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漫游参数相关状态调整所述漫游参数。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终端感知漫游参数相关状态前还包括:判断所述终端接收的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与漫游阈值的差值是否小于第一阈值,当所述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所述终端会感知漫游参数相关状态,并根据所述漫游参数相关状态调整漫游参数。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漫游参数包括漫游灵敏度和漫游阈值。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漫游参数相关状态包括所述终端的运动状态、业务类型和所处场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漫游参数相关状态调整漫游灵敏度的步骤包括:当所述运动状态为静止时,所述终端调整所述漫游灵敏度为第一灵敏度;当所述运动状态为移动时,所述终端调整所述漫游灵敏度为第二灵敏度;其中,所述第一灵敏度大于所述第二灵敏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所述运动状态为移动时,所述终端调整所述漫游灵敏度为第二灵敏度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终端的移动速度,在所述第二灵敏度的多个子灵敏度中确定相应的子灵敏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漫游参数相关状态调整漫游灵敏度的步骤包括:判断所述终端的当前业务是否为无数据业务;当所述当前业务为无数据业务时,所述终端调整所述漫游灵敏度为第三灵敏度;当所述当前业务不是无数据业务时,所述终端调整所述漫游灵敏度为第四灵敏度;其中,所述第三灵敏度大于所述第四灵敏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漫游参数相关状态调整漫游灵敏度的步骤还包括:当所述当前业务不是无数据业务时,将所述当前业务与多个不同时延敏感度的数据业务匹配,根据匹配结果在所述第四灵敏度的多个子灵敏度中确定相应的子灵敏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漫游参数相关状态调整漫游灵敏度的步骤包括:当所述运动状态为静止且所述终端未处于接入点重叠区域时,所述终端调整所述漫游灵敏度为第一灵敏度;当所述运动状态为静止且所述终端处于接入点重叠区域时,所述终端调整所述漫游灵敏度为第五灵敏度;其中,所述第五灵敏度大于所述第一灵敏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根据漫游参数相关状态调整漫游阈值的步骤包括:当运动状态为静止时,终端调整漫游灵敏度为第一阈值;当运动状态为移动时,终端调整漫游灵敏度为第二阈值;其中,第一阈值小于第二阈值。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运动状态为移动时,终端调整漫游阈值为第二阈值的步骤包括:根据终端的移动速度,在第二阈值的多个子阈值中确定相应的子阈值。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根据漫游参数相关状态调整漫游阈值的步骤包括:判断终端的当前业务是否为无数据业务;当当前业务为无数据业务时,终端调整漫游阈值为第三阈值;当当前业务不是无数据业务时,终端调整漫游阈值为第四阈值;其中,第三阈值小于第四阈值。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根据漫游参数相关状态调整漫游阈值的步骤还包括:当当前业务不是无数据业务时,将当前业务与多个不同时延敏感度的数据业务匹配,根据匹配结果在第四阈值的多个子阈值中确定相应的子阈值。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根据漫游参数相关状态调整漫游阈值的步骤包括:当运动状态为静止且终端未处于接入点重叠区域时,终端调整漫游阈值为第一阈值;当运动状态为静止且终端处于接入点重叠区域时,终端调整漫游阈值为第五阈值;其中,第五阈值小于第一阈值。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可由处理器执行的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如前任一实施例的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由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任一实施例的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适应漫游方法完全由终端本身通过对自身运动状态、业务类型等的判断做出调整漫游灵敏度的决策,不依赖于AC/AP,降低了网络负担。
附图说明
包括附图是为提供对本申请进一步的理解,它们被收录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本说明书一起起到解释本发明原理的作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自适应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自适应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依据终端运动状态调整漫游灵敏度的自适应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一种依据终端运动状态调整漫游灵敏度的自适应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依据终端业务类型调整漫游灵敏度的自适应方法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依据终端所处场景调整漫游灵敏度的自适应方法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依据终端运动状态调整漫游阈值的自适应方法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一种依据终端运动状态调整漫游阈值的自适应方法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依据终端业务类型调整漫游阈值的自适应方法流程图。
图10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依据终端所处场景调整漫游阈值的自适应方法流程图。
图1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终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申请应用于其他类似情景。除非从语言环境中显而易见或另做说明,图中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结构或操作。
如本申请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他的步骤或元素。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尽管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是从公知公用的术语中选择的,但是本申请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些术语可能是申请人按他或她的判断来选择的,其详细含义在本文的描述的相关部分中说明。此外,要求不仅仅通过所使用的实际术语,而是还要通过每个术语所蕴含的意义来理解本申请。
应当理解,当一个部件被称为“在另一个部件上”、“连接到另一个部件”、“耦合于另一个部件”或“接触另一个部件”时,它可以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之上、连接于或耦合于、或接触该另一个部件,或者可以存在***部件。相比之下,当一个部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直接连接于”、“直接耦合于”或“直接接触”另一个部件时,不存在***部件。同样的,当第一个部件被称为“电接触”或“电耦合于”第二个部件,在该第一部件和该第二部件之间存在允许电流流动的电路径。该电路径可以包括电容器、耦合的电感器和/或允许电流流动的其它部件,甚至在导电部件之间没有直接接触。
本申请中使用了流程图用来说明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所执行的操作。应当理解的是,前面或下面操作不一定按照顺序来精确地执行。相反,可以按照倒序或同时处理各种步骤。同时,或将其他操作添加到这些过程中,或从这些过程移除某一步或数步操作。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自适应漫游方法适用于当终端用户在不同接入点(AccessPoint,AP)的服务区之间进行移动时,终端在不同AP之间进行漫游切换的决策。具体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包括移动设备例如手机、平板、车载***等,AP包括适用于提供无线网络服务的设备例如Wi-Fi设备等。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自适应方法流程图。参考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适应漫游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终端感知自身的漫游参数相关状态;
S11:终端根据漫游参数相关状态调整漫游参数。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漫游参数相关状态包括但不限于终端的运动状态、业务类型和所处场景。可以理解的是,运动状态(静止与否、移动速度)、不同业务类型对时延的敏感度以及场景都会影响当前状态下终端对漫游的要求,即是否要进行AP切换,或者AP切换的偏好。
具体的,当终端处于静止状态时,其所连接的AP信号强度一般较为稳定,无需进行频繁切换,因此可将漫游灵敏度设置为较大的值,和/或将漫游阈值设置为较小的值。而当终端处于移动状态时,其相对于当前所连接的AP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信号强度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对不同AP之间的选择需求随之增大,因此可将漫游灵敏度设置为较小的值,和/或将漫游阈值设置为较大的值。
图2所示为本申请一优选实施例,参考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自适应漫游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0:判断终端接收的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与漫游阈值的差值是否小于判断阈值;
S21:终端感知自身运动状态、业务类型和所处场景;
S22:终端根据感知到的自身运动状态、业务类型和所处场景调整漫游参数;
S23:终端设置调整时长;
S24:判断调整时长是否结束,如果未结束则等待,如果结束则回到步骤S20。
可以理解的是,在步骤S20中,为了避免终端因频繁地感知自身运动状态、业务类型和所处场景而增加不必要的耗电,终端首先对本身接收到的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与漫游阈值进行比较,其中第一接收点为终端当前所连接的AP,且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大于漫游阈值。受到终端漫游参数相关状态的影响,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随着终端位置的改变,终端与当前连接的AP的距离逐渐增大,信号强度减小。当终端所连接的当前AP的信号强度(即终端接收的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与漫游阈值的差减小到小于判断阈值时,终端重新判断是否需要改变连接的AP,同时对漫游参数进行调整。具体的,在步骤S20中当终端判断接收的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与漫游阈值的差值小于判断阈值时,执行步骤S21。
进一步的,在步骤S23、S24中,终端设置调整时长作为缓冲时间,当终端判断调整时长结束时,重新执行步骤S20。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依据终端运动状态调整漫游灵敏度的自适应方法流程图。参考图3所示,在终端所感知的自身的漫游参数相关状态为运动状态时,调整漫游灵敏度的自适应漫游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0:判断终端接收的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与漫游阈值的差值是否小于判断阈值;
S30:终端判断自身运动状态是否为静止,当运动状态为静止时,执行步骤S31,当运动状态为非静止时,执行步骤S32;
S31:终端调整漫游灵敏度为第一灵敏度S1,执行步骤S23;
S32:终端调整漫游灵敏度为第二灵敏度S2,执行步骤S23;
S23:终端设置调整时长;
S24:判断调整时长是否结束。
具体的,在步骤S30中,当终端的运动状态为静止时表示当前终端并未发生位置的改变,需要进行切换AP的需求并不强。反之,当终端处于运动状态时表示当前终端的位置正在发生改变,其所连接的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发生改变的可能较大,即需要进行AP切换的可能较大。可以理解的是,当感知到的运动状态为静止时,终端执行步骤S31,将漫游灵敏度调整为第一灵敏度S1,当感受到的运动状态为非静止时,终端执行步骤32,将漫游灵敏度调整为第二灵敏度S2,其中S1>S2
具体的,漫游灵敏度指终端在不同状态下切换接入点速度的调整速率,以适应最佳的信号连接质量,即漫游灵敏度数值越大,其调整速率越低,也就是终端在多个AP之间的切换频率降低,灵敏性下降。在本实施例中,静止状态表示终端当前处于较平稳的信号强度中,此时无需频繁切换连接点,因此设置为较大的第一漫游灵敏度S1。对应的,当终端感知到自身处于运动状态时,其位置正在发生改变,对切换接入点的需求增大,因此设置为较小的第二漫游灵敏度S2
图4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一种依据终端运动状态调整漫游灵敏度的自适应方法流程图。进一步参考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进一步判断自身运动状态在非静止时的移动速度,随着移动速度的不同进一步细化调整漫游灵敏度,以进一步增强信号的稳定性。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自适应漫游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0:判断终端接收的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与漫游阈值的差值是否小于判断阈值;
S30:终端判断自身运动状态是否为静止,是则执行步骤S31,否则执行步骤S33;
S31:终端调整漫游灵敏度为第一灵敏度,执行步骤S23;
S33:终端判断自身是否在低速移动,是则执行步骤S34,否则执行步骤S35;
S34:终端调整漫游灵敏度为第一子灵敏度S21,执行步骤S23;
S35:终端判断自身是否在中速移动,是则执行步骤S36,否则判断终端自身高速移动,执行步骤S37;
S36:终端调整漫游灵敏度为第二子灵敏度S22,执行步骤S23;
S37:终端调整漫游灵敏度为第三子灵敏度S23,执行步骤S23;
S23:终端设置调整时长;
S24:判断调整时长是否结束。
可以理解的,与上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自适应漫游方法在判断终端的运动状态为移动时,终端调整漫游灵敏度为第二灵敏度的步骤还进一步包括根据终端的移动速度,在第二灵敏度的多个子灵敏度中确定相应的子灵敏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灵敏度包括三个子灵敏度S21、S22、S23,分别对应着终端的运动状态为低速移动、中速移动、高速移动。在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低速移动、中速移动、高速移动的速度范围。具体的,当终端处于运动状态时,其位置正在发生改变,所连接的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发生改变的可能较大,即需要进行AP切换的可能较大。随着终端移动速度的增大,其位置变化更加剧烈,信号强度发生改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此时需要进一步减小信号灵敏度,使得终端能够及时地完成AP的切换。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S21>S22>S23
结合如下所示表1对本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运动状态 漫游灵敏度 取值范围(dB) 默认值(dB)
静止 <![CDATA[S<sub>1</sub>]]> 9-11 10
低速移动 <![CDATA[S<sub>21</sub>]]> 6-8 7
中速移动 <![CDATA[S<sub>22</sub>]]> 3-5 4
高速移动 <![CDATA[S<sub>23</sub>]]> 0-2 1
当终端判断自身接收的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与漫游阈值的差值小于判断阈值时,进一步感知自身的运动状态并对漫游灵敏度做出对应调整:当运动状态为静止时调整漫游灵敏度为S1,9dB<S1<11dB;当运动状态为低速移动时调整漫游灵敏度为S21,6dB<S21<8dB;当运动状态为中速移动时,调整漫游灵敏度为S22,3dB<S22<5dB;当运动状态为高速移动时,调整漫游灵敏度为S23,0<S23<2dB。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灵敏度可以分为更少个或更多个子灵敏度以适应不同需求,本申请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依据终端业务类型调整漫游灵敏度的自适应方法流程图。参考图5所示为本申请一优选实施例,在终端所感知的自身的漫游参数相关状态为业务类型时,自适应漫游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0:判断终端接收的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与漫游阈值的差值是否小于判断阈值;
S40:判断终端当前是否有数据收发,是则执行步骤S42,否则执行步骤S41;
S41:终端调整漫游灵敏度为第三灵敏度,执行步骤S23;
S42:判断终端当前业务是否对时延敏感,是则执行步骤S44,否则执行步骤S43;
S43:终端调整漫游灵敏度为第四子灵敏度,执行步骤S23;
S44:判断终端当前业务是否为实时语音,是则执行步骤S45,否则执行步骤S46;
S45:终端调整漫游灵敏度为第五子灵敏度,执行步骤S23;
S46:终端调整漫游灵敏度为第六子灵敏度,执行步骤S23;
S23:终端设置调整时长;
S24:判断调整时长是否结束。
具体的,在步骤S40中,当终端没有数据收发时表示当前终端的业务类型为无数据业务,需要进行切换AP的需求并不强。反之,当终端存在数据收发时表示当前终端的业务类型不是无数据业务,其对所连接的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的要求较高,需要进行AP切换的可能较大。可以理解的是,当感知到的业务类型为无数据业务时,终端执行步骤S41,将漫游灵敏度调整为第三灵敏度S3,当感受到的业务类型不是无数据业务时,终端将漫游灵敏度调整为第四灵敏度S4(图中未示出),其中S3>S4
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一优选实施例,第四灵敏度S4包括第四子灵敏度S41、第五子灵敏度S42和第六子灵敏度S43。进一步的,在判断终端当前的业务类型存在数据收发后,终端还进一步判断当前的业务类型是否对时延敏感,即执行步骤S42。当业务对时延不敏感时,终端调整漫游灵敏度为第四子灵敏度S41,若业务对时延敏感则进一步判断是否为实时语音。若当前业务类型为实时语音则调整漫游灵敏度为第五子灵敏度S42,若当前业务类型并非实时语音,而是对时延更加敏感的类型例如实时视频或在线游戏等,则调整漫游灵敏度为第六子灵敏度S43。可以理解的是,S3>S41>S42>S43
结合如下所示表2对本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业务类型 漫游灵敏度 取值范围(dB) 默认值(dB)
无数据业务 <![CDATA[S<sub>3</sub>]]> 7-9 8
时延不敏感业务 <![CDATA[S<sub>41</sub>]]> 5-7 6
实时语音 <![CDATA[S<sub>42</sub>]]> 3-5 4
实时视频/在线游戏 <![CDATA[S<sub>43</sub>]]> 1-3 2
当终端判断自身接收的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与漫游阈值的差值小于判断阈值时,进一步感知自身的业务类型并对漫游灵敏度做出对应调整:当业务类型为无数据业务时调整漫游灵敏度为S3,7dB<S3<9dB;当业务类型为时延不敏感业务时调整漫游灵敏度为S41,5dB<S41<7dB;当业务类型为实时语音时,调整漫游灵敏度为S42,3dB<S42<5dB;当业务类型为实时视频/在线游戏时,调整漫游灵敏度为S43,1<S43<3dB。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四灵敏度可以分为更少个或更多个子灵敏度以适应不同需求,本申请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依据终端所处场景的自适应方法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当终端判断自身运动状态为静止时,还会进一步对当前所处区域进行判断。具体步骤如下:
S20:判断终端接收的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与漫游阈值的差值是否小于判断阈值;
S30:终端判断自身运动状态是否为静止,是则执行步骤S50,否则执行步骤S33;
S50:终端判断自身是否处于接入点重叠区域,是则执行步骤S31,否则执行步骤S51;
S31:终端调整漫游灵敏度为第五灵敏度,执行步骤S23;
S51:终端调整漫游灵敏度为第一灵敏度,执行步骤S23;
S23:终端设置调整时长;
S24:判断调整时长是否结束。
具体的,当终端位于接入点重叠区域时,有可能会接收到两个及以上信号强度相近的AP信号,若持续切换则会产生“乒乓切换”,即终端会在两个AP间频繁地切换。本实施例提供的自适应漫游方法在终端判断自身运动状态为静止后,还进一步对所处信号环境进行判断从而调整漫游灵敏度,即步骤S50-S51。
可以理解的是,当终端处于静止且处于接入点重叠区域时,为了避免终端在重叠的AP之间反复切换造成信号不稳,本实施例中终端将调整自身漫游灵敏度,使得AP切换的可能性更小,即第五灵敏度S5>第一灵敏度S1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依据终端运动状态调整漫游阈值的自适应方法流程图。参考图7所示,在终端所感知的自身的漫游灵敏度参数相关状态为运动状态时,调整漫游阈值的自适应漫游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30:终端判断自身运动状态是否为静止,当运动状态为静止时,执行步骤S31’,当运动状态为非静止时,执行步骤S32’;
S31’:终端调整漫游阈值为第一阈值T1,执行步骤S23;
S32’:终端调整漫游阈值为第二阈值T2,执行步骤S23;
S23:终端设置调整时长;
S24:判断调整时长是否结束。
同样的,在步骤S30中,当终端的运动状态为静止时表示当前终端并未发生位置的改变,需要进行切换AP的需求并不强。反之,当终端处于运动状态时表示当前终端的位置正在发生改变,其所连接的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发生改变的可能较大,即需要进行AP切换的可能较大。可以理解的是,当感知到的运动状态为静止时,终端执行步骤S31’,将漫游阈值调整为第一阈值T1,当感受到的运动状态为非静止时,终端执行步骤32’,将漫游阈值调整为第二阈值T2,其中T1<T2
具体的,如图2、7所示,步骤S20中首先对“终端接收的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与漫游阈值的差值是否小于判断阈值”进行判断,再决定是否要感知终端自身的漫游参数相关状态从而决定是否调整漫游参数,可以理解的是,漫游阈值越大,相同条件下终端接收的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与漫游阈值的差值越小,步骤S20判断结果为肯定的几率越大,在漫游灵敏度相同的条件下终端切换接入点的几率越大。也就是说,漫游阈值增大的效果与漫游灵敏度减小所能达到的效果相似。
在本实施例(如图7所示)中,静止状态表示终端当前处于较平稳的信号强度中,此时无需频繁切换连接点,因此设置为较小的第一漫游阈值T1。对应的,当终端感知到自身处于运动状态时,其位置正在发生改变,对切换接入点的需求增大,因此设置为较大的第二漫游阈值T2
图8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一种依据终端运动状态调整漫游阈值的自适应方法流程图。进一步参考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进一步判断自身运动状态在非静止时的移动速度,随着移动速度的不同进一步细化调整漫游灵敏度,以进一步增强信号的稳定性。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自适应漫游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0:判断终端接收的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与漫游阈值的差值是否小于判断阈值;
S30:终端判断自身运动状态是否为静止,是则执行步骤S31’,否则执行步骤S33;
S31’:终端调整漫游阈值为第一阈值,执行步骤S23;
S33:终端判断自身是否在低速移动,是则执行步骤S34’,否则执行步骤S35;
S34’:终端调整漫游阈值为第一子阈值T21,执行步骤S23;
S35:终端判断自身是否在中速移动,是则执行步骤S36’,否则判断终端自身高速移动,执行步骤S37’;
S36’:终端调整漫游阈值为第二子阈值T22,执行步骤S23;
S37’:终端调整漫游阈值为第三子阈值T23,执行步骤S23;
S23:终端设置调整时长;
S24:判断调整时长是否结束。
可以理解的,与上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自适应漫游方法在判断终端的运动状态为移动时,终端调整漫游阈值为第二阈值的步骤还进一步包括根据终端的移动速度,在第二阈值的多个子阈值中确定相应的子阈值。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阈值包括三个子阈值T21、T22、T23,分别对应着终端的运动状态为低速移动、中速移动、高速移动。在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低速移动、中速移动、高速移动的速度范围。具体的,当终端处于运动状态时,其位置正在发生改变,所连接的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发生改变的可能较大,即需要进行AP切换的可能较大。随着终端移动速度的增大,其位置变化更加剧烈,信号强度发生改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此时需要进一步增大信号阈值,使得终端能够及时地完成AP的切换。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T21<T22<T23
图9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依据终端业务类型调整漫游阈值的自适应方法流程图。参考图9所示为本申请一优选实施例,在终端所感知的自身的漫游参数相关状态为业务类型时,调整漫游阈值的自适应漫游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0:判断终端接收的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与漫游阈值的差值是否小于判断阈值;
S40:判断终端当前是否有数据收发,是则执行步骤S42,否则执行步骤S41’;
S41’:终端调整漫游阈值为第三阈值,执行步骤S23;
S42:判断终端当前业务是否对时延敏感,是则执行步骤S44,否则执行步骤S43’;
S43’:终端调整漫游阈值为第四子阈值,执行步骤S23;
S44:判断终端当前业务是否为实时语音,是则执行步骤S45’,否则执行步骤S46’;
S45’:终端调整漫游阈值为第五子阈值,执行步骤S23;
S46’:终端调整漫游阈值为第六子阈值,执行步骤S23;
S23:终端设置调整时长;
S24:判断调整时长是否结束。
具体的,在步骤S40中,当终端没有数据收发时表示当前终端的业务类型为无数据业务,需要进行切换AP的需求并不强。反之,当终端存在数据收发时表示当前终端的业务类型不是无数据业务,其对所连接的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的要求较高,需要进行AP切换的可能较大。可以理解的是,当感知到的业务类型为无数据业务时,终端执行步骤S41’,将漫游阈值调整为第三阈值T3,当感受到的业务类型不是无数据业务时,终端将漫游阈值调整为第四阈值T4(图中未示出),其中T3>T4
如图9所示为本申请一优选实施例,第四阈值S4包括第四子阈值T41、第五子阈值T42和第六子阈值T43。进一步的,在判断终端当前的业务类型存在数据收发后,终端还进一步判断当前的业务类型是否对时延敏感,即执行步骤S42。当业务对时延不敏感时,终端调整漫游阈值为第四子阈值T41,若业务对时延敏感则进一步判断是否为实时语音。若当前业务类型为实时语音则调整漫游阈值为第五子阈值T42,若当前业务类型并非实时语音,而是对时延更加敏感的类型例如实时视频或在线游戏等,则调整漫游阈值为第六子阈值T43。可以理解的是,T3<T41<T42<T43
图10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依据终端所处场景调整漫游阈值的自适应方法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当终端判断自身运动状态为静止时,还会进一步对当前所处区域进行判断。具体步骤如下:
S20:判断终端接收的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与漫游阈值的差值是否小于判断阈值;
S30:终端判断自身运动状态是否为静止,是则执行步骤S50,否则执行步骤S33;
S50:终端判断自身是否处于接入点重叠区域,是则执行步骤S31’,否则执行步骤S51’;
S31’:终端调整漫游阈值为第五阈值,执行步骤S23;
S51’:终端调整漫游阈值为第一阈值,执行步骤S23;
S23:终端设置调整时长;
S24:判断调整时长是否结束。
具体的,当终端位于接入点重叠区域时,有可能会接收到两个及以上信号强度相近的AP信号,若持续切换则会产生“乒乓切换”,即终端会在两个AP间频繁地切换。本实施例提供的自适应漫游方法在终端判断自身运动状态为静止后,还进一步对所处信号环境进行判断从而调整漫游阈值,即步骤S50-S51。
可以理解的是,当终端处于静止且处于接入点重叠区域时,为了避免终端在重叠的AP之间反复切换造成信号不稳,本实施例中终端将调整自身漫游阈值,使得AP切换的可能性更小,即第五阈值T5<第一阈值T1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如图11所示的终端50。根据图11,终端50可包括内部通信总线51、处理器(Processor)52、只读存储器(ROM)53、随机存取存储器(RAM)54、以及通信端口55。当应用在个人计算机上时,视频传输参数的自适应调节***50还可以包括硬盘56。
内部通信总线51可以实现终端50组件间的数据通信。处理器52可以进行判断和发出提示,用于执行如前任一实施例的自适应漫游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52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组成。通信端口55可以实现终端50与外部的数据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50可以通过通信端口55从网络发送和接受信息以及数据。
终端50还可以包括不同形式的程序储存单元以及数据储存单元,例如硬盘56,只读存储器(ROM)53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54,能够存储计算机处理和/或通信使用的各种数据文件,以及处理器52所执行的可能的程序指令。处理器执行这些指令以实现方法的主要部分。处理器处理的结果通过通信端口传给用户设备,在用户界面上显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计算机程序代码在由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任一实施例的方法。
上文已对基本概念做了描述,显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上述发明披露仅仅作为示例,而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虽然此处并没有明确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能会对本申请进行各种修改、改进和修正。该类修改、改进和修正在本申请中被建议,所以该类修改、改进、修正仍属于本申请示范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
同时,本申请使用了特定词语来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如“一个实施例”、“一实施例”、和/或“一些实施例”意指与本申请至少一个实施例相关的某一特征、结构或特点。因此,应强调并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在不同位置两次或多次提及的“一实施例”或“一个实施例”或“一替代性实施例”并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某些特征、结构或特点可以进行适当的组合。
本申请的一些方面可以完全由硬件执行、可以完全由软件(包括固件、常驻软件、微码等)执行、也可以由硬件和软件组合执行。以上硬件或软件均可被称为“数据块”、“模块”、“引擎”、“单元”、“组件”或“***”。处理器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件(DA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者其组合。此外,本申请的各方面可能表现为位于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产品,该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程序编码。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但不限于,磁性存储设备(例如,硬盘、软盘、磁带……)、光盘(例如,压缩盘CD、数字多功能盘DVD……)、智能卡以及闪存设备(例如,卡、棒、键驱动器……)。
计算机可读介质可能包含一个内含有计算机程序编码的传播数据信号,例如在基带上或作为载波的一部分。该传播信号可能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电磁形式、光形式等等、或合适的组合形式。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之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介质可以通过连接至一个指令执行***、装置或设备以实现通讯、传播或传输供使用的程序。位于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程序编码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介质进行传播,包括无线电、电缆、光纤电缆、射频信号、或类似介质、或任何上述介质的组合。
同理,应当注意的是,为了简化本申请披露的表述,从而帮助对一个或多个发明实施例的理解,前文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有时会将多种特征归并至一个实施例、附图或对其的描述中。但是,这种披露方法并不意味着本申请对象所需要的特征比权利要求中提及的特征多。实际上,实施例的特征要少于上述披露的单个实施例的全部特征。
一些实施例中使用了描述成分、属性数量的数字,应当理解的是,此类用于实施例描述的数字,在一些示例中使用了修饰词“大约”、“近似”或“大体上”来修饰。除非另外说明,“大约”、“近似”或“大体上”表明所述数字允许有±20%的变化。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数值参数均为近似值,该近似值根据个别实施例所需特点可以发生改变。在一些实施例中,数值参数应考虑规定的有效数位并采用一般位数保留的方法。尽管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用于确认其范围广度的数值域和参数为近似值,在具体实施例中,此类数值的设定在可行范围内尽可能精确。
虽然本申请已参照当前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申请,在没有脱离本申请精神的情况下还可作出各种等效的变化或替换,因此,只要在本申请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Claims (17)

1.一种自适应漫游方法,所述自适应漫游方法由终端实施,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漫游方法包括:
所述终端感知自身的漫游参数相关状态;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漫游参数相关状态调整所述漫游参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漫游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感知漫游参数相关状态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终端接收的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与漫游阈值的差值是否小于判断阈值,当所述差值小于所述判断阈值时,所述终端会感知漫游参数相关状态,并根据所述漫游参数相关状态调整漫游参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漫游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漫游参数相关状态调整所述漫游参数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置调整时长;
所述调整时长结束时,判断所述差值是否小于所述判断阈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漫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漫游参数包括漫游灵敏度和漫游阈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适应漫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漫游参数相关状态包括所述终端的运动状态、业务类型和所处场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适应漫游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漫游参数相关状态调整漫游灵敏度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运动状态为静止时,所述终端调整所述漫游灵敏度为第一灵敏度;
当所述运动状态为移动时,所述终端调整所述漫游灵敏度为第二灵敏度;其中,
所述第一灵敏度大于所述第二灵敏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适应漫游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运动状态为移动时,所述终端调整所述漫游灵敏度为第二灵敏度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终端的移动速度,在所述第二灵敏度的多个子灵敏度中确定相应的子灵敏度。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适应漫游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漫游参数相关状态调整漫游灵敏度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终端的当前业务是否为无数据业务;
当所述当前业务为无数据业务时,所述终端调整所述漫游灵敏度为第三灵敏度;
当所述当前业务不是无数据业务时,所述终端调整所述漫游灵敏度为第四灵敏度;其中,
所述第三灵敏度大于所述第四灵敏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适应漫游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漫游参数相关状态调整漫游灵敏度的步骤还包括:
当所述当前业务不是无数据业务时,将所述当前业务与多个不同时延敏感度的数据业务匹配,根据匹配结果在所述第四灵敏度的多个子灵敏度中确定相应的子灵敏度。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适应漫游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漫游参数相关状态调整漫游灵敏度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运动状态为静止且所述终端未处于接入点重叠区域时,所述终端调整所述漫游灵敏度为第一灵敏度;
当所述运动状态为静止且所述终端处于接入点重叠区域时,所述终端调整所述漫游灵敏度为第五灵敏度;其中,
所述第五灵敏度大于所述第一灵敏度。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适应漫游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漫游参数相关状态调整漫游阈值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运动状态为静止时,所述终端调整所述漫游阈值为第一阈值;
当所述运动状态为移动时,所述终端调整所述漫游阈值为第二阈值;其中,
所述第一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适应漫游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运动状态为移动时,所述终端调整所述漫游阈值为第二阈值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终端的移动速度,在所述第二阈值的多个子阈值中确定相应的子阈值。
1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适应漫游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漫游参数相关状态调整漫游阈值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终端的当前业务是否为无数据业务;
当所述当前业务为无数据业务时,所述终端调整所述漫游阈值为第三阈值;
当所述当前业务不是无数据业务时,所述终端调整所述漫游阈值为第四阈值;其中,
所述第三阈值小于所述第四阈值。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自适应漫游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漫游参数相关状态调整漫游阈值的步骤还包括:
当所述当前业务不是无数据业务时,将所述当前业务与多个不同时延敏感度的数据业务匹配,根据匹配结果在所述第四阈值的多个子阈值中确定相应的子阈值。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适应漫游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漫游参数相关状态调整漫游阈值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运动状态为静止且所述终端未处于接入点重叠区域时,所述终端调整所述漫游阈值为第一阈值;
当所述运动状态为静止且所述终端处于接入点重叠区域时,所述终端调整所述漫游阈值为第五阈值;其中,
所述第五阈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
16.一种终端,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可由处理器执行的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7.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由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1658721.2A 2022-12-22 2022-12-22 自适应漫游方法、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Pending CN1159884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58721.2A CN115988476A (zh) 2022-12-22 2022-12-22 自适应漫游方法、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58721.2A CN115988476A (zh) 2022-12-22 2022-12-22 自适应漫游方法、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88476A true CN115988476A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73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58721.2A Pending CN115988476A (zh) 2022-12-22 2022-12-22 自适应漫游方法、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88476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9261A (zh) * 2018-10-18 2018-12-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漫游触发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9275198A (zh) * 2018-09-30 2019-01-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10418334A (zh) * 2018-04-30 2019-11-05 慧与发展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接入点覆盖重叠区域中的静止客户端设备的漫游防止
CN111314900A (zh) * 2020-03-23 2020-06-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连接方法、无线连接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2492521A (zh) * 2020-11-05 2021-03-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WiFi漫游的触发条件确定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存储介质
CN114828129A (zh) * 2022-06-20 2022-07-29 统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的漫游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8334A (zh) * 2018-04-30 2019-11-05 慧与发展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接入点覆盖重叠区域中的静止客户端设备的漫游防止
CN109275198A (zh) * 2018-09-30 2019-01-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9089261A (zh) * 2018-10-18 2018-12-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漫游触发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1314900A (zh) * 2020-03-23 2020-06-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连接方法、无线连接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2492521A (zh) * 2020-11-05 2021-03-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WiFi漫游的触发条件确定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存储介质
CN114828129A (zh) * 2022-06-20 2022-07-29 统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的漫游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01392B (zh) 一种面向移动边缘计算的内容部署与分发方法及***
CN108347277B (zh) 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8491061B (zh) 射频天线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7426781A (zh) 一种双频WiFi自动切换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82602A (zh) 移动终端的sim卡切换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5792290A (zh) 智能终端进行无线漫游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055687B (zh) 无线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US20180110080A1 (en) Mobile phone wifi accelerator and method
CN110267315B (zh) 网络连接控制方法、***、智能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949024A (zh) Ap切换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03332955A (ja) 無線送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6851755A (zh) 一种小区注册方法及装置
CN112738745A (zh) 控制网络连接的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3453239B (zh) 信道资源分配方法及***、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US11304141B2 (en) Controlling device modem scan duty cycle based on device sensor or wireless data
US2023012467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performing communication using bandwidth part, network,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US2023015677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mode thereof
CN110177357B (zh) 一种蓝牙管理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4917539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射频配置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US10609548B2 (en) User terminal,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viding mobile communication service
Guo et al. An adaptive vertical handover algorithm based on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or heterogeneous networks
CN115988476A (zh) 自适应漫游方法、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491278B (zh) 一种通过蓝牙设备播放音频的方法及终端
CN111277972B (zh) 一种直接通信接口QoS参数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19028784A1 (zh) 路由器侧WiFi切换方法和路由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