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62233A - 摩擦元件微织构 - Google Patents

摩擦元件微织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62233A
CN115962233A CN202211643924.4A CN202211643924A CN115962233A CN 115962233 A CN115962233 A CN 115962233A CN 202211643924 A CN202211643924 A CN 202211643924A CN 115962233 A CN115962233 A CN 1159622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iction element
grooves
groove
friction
value r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4392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涔博
党国强
郑长松
何春平
文孟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Priority to CN20221164392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6223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62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622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Landscapes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摩擦构件领域和离合器领域中摩擦元件微织构,包括摩擦元件,摩擦元件安装于湿式离合器的动力输入轴上,摩擦元件为环形结构,所述摩擦元件的表面分布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摩擦元件的厚度;多个所述凹槽朝向摩擦元件的垂直投影完全落在所述摩擦元件上且所述凹槽的边缘不重叠。通过本公开的处理方案,使摩擦元件上不同位置的凹槽数量不同,多个凹槽在摩擦元件表面形成微织构,改变了摩擦区域的实际接触面积,改变摩擦元件不同区域的摩擦系数,进而改善由于不同半径上线速度不同所导致的摩擦产热不均匀的问题,同时凹槽在摩擦过程中能起到储存磨屑的作用,达到减少摩擦元件磨损,提升摩擦元件使用寿命的目标。

Description

摩擦元件微织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摩擦构件领域和离合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摩擦元件微织构。
背景技术
多片离合器是车辆传动***在换挡变速以及液力-机械模式转换过程中进行控制和功率传递的关键部件,对于汽车的湿式多片离合器,通过对多片离合器的接合与分离过程进行有效可靠的控制,可以改变功率传递路线,实现多档位高效传动,提高车辆行驶机动性。
多片离合器的摩擦元件为摩擦片和钢片,在换档操作中必然要经历短时滑摩过程。若离合器过载或接合异常时也会出现长时滑摩过程,滑摩会导致摩擦元件温度快速升高,但是在摩擦元件高速旋转的情况下,其靠内径位置线速度小,靠近外径位置线速度大,因此在摩擦时,导致外径位置由摩擦生热所产生的热量大于内径位置由摩擦生热所产生的热量,径向上的不均匀温升会使这种环形薄板结构产生平面内弯矩,导致摩擦元件产生内应力以及热翘曲,摩擦元件热翘曲变形会降低多片离合器的接合分离性能,甚至导致传动失效。
目前的多片离合器通常采用从轴内油道向摩擦元件内径喷射润滑油的方式进行冷却,虽然可以降低摩擦元件的整体温度,但这种非均匀冷却方式往往会恶化摩擦元件的径向温度分布。为了降低这种径向非均匀性,就需要深入研究摩擦元件径向温升设计方法,在摩擦元件粉末冶金衬片层设计表面微织构是一种具有可行性的方法,表面微织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改变材料特性和摩擦特性,增加疲劳强度、抗腐蚀、抗磨损、抗生物疏水性和承载能力,在摩擦元件的表面制备微织构,可以改变其平均摩擦系数,减缓磨损,并稳定摩擦过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摩擦元件微织构,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摩擦元件径向升温不均匀的问题。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摩擦元件微织构,包括摩擦元件,所述摩擦元件安装于所述湿式离合器的动力输入轴上,所述摩擦元件为环形结构,所述摩擦元件的表面分布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摩擦元件的厚度;多个所述凹槽朝向摩擦元件的垂直投影完全落在所述摩擦元件上且所述凹槽的边缘不重叠。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数量沿摩擦元件径向梯度设置。
优选的,多个所述凹槽呈正交分布在所述摩擦元件的表面,相邻凹槽之间的横向间距为c1,c1的取值范围是5mm-20mm,相邻凹槽之间的纵向间距为c2,c2的取值范围是5mm-20mm。
优选的,多个所述凹槽呈放射状分布于所述摩擦元件的表面,凹槽所在的相邻两条放射线的间隔角度为θ,θ的取值范围是5°-35°,凹槽沿摩擦元件径向的间距为c3,c3的取值范围是5mm-20mm。
优选的,多个所述凹槽沿同心圆排布在所述摩擦元件的表面,凹槽所在的相邻两个同心圆的半径差为c4,c4的取值范围是5mm-20mm,位于同一个同心圆上的凹槽数量与所在同心圆的半径之比为ρ,ρ的取值范围是0.05个/mm-0.50个/mm。
优选的,所述凹槽为圆柱槽,所述圆柱槽朝向所述摩擦元件的垂直投影为圆形,所述圆柱槽的直径为Φ,Φ的取值范围是1mm-10mm,所述圆柱槽的深度为h1,h1的取值100μm-500μm。
优选的,所述凹槽为方槽,所述方槽朝向所述摩擦元件的垂直投影为矩形,所述方槽的第一条边长为a,a的取值范围是1mm-10mm,所述方槽的第二条边长为b,b的取值范围是1mm-10mm,所述方槽的深度为h2,h2的取值100μm-500μm。
优选的,所述凹槽为正三棱槽,所述正三棱槽朝向所述摩擦元件的垂直投影为正三角形,所述正三棱槽的边长为d,d的取值范围是1mm-10mm,所述正三棱槽的深度为h3,h3的取值100μm-500μm。
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摩擦元件微织构,包括表面分布有多个凹槽的摩擦元件,凹槽的数量沿摩擦元件径向呈梯度分布,通过本公开的方案,使摩擦元件上不同半径位置的凹槽数量不同,多个凹槽在摩擦元件表面形成微织构,改变了摩擦区域的实际接触面积,改变摩擦元件不同区域的摩擦系数,稳定摩擦过程,进而改善由于不同半径上线速度不同所导致的摩擦产热不均匀的问题,同时凹槽在摩擦过程中能起到储存磨屑的作用,达到减缓磨损、延长摩擦元件寿命的目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1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1提供的摩擦元件微织构圆柱槽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2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放大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3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D处的放大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3提供的不同凹槽密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4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B-B处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公开实施例5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C-C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公开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公开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公开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下文描述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实施例的各种方面。应显而易见,本文中所描述的方面可体现于广泛多种形式中,且本文中所描述的任何特定结构及/或功能仅为说明性的。基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方面可与任何其它方面独立地实施,且可以各种方式组合这些方面中的两者或两者以上。举例来说,可使用本文中所阐述的任何数目个方面来实施设备及/或实践方法。另外,可使用除了本文中所阐述的方面中的一或多者之外的其它结构及/或功能性实施此设备及/或实践此方法。
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公开的基本构想,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公开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另外,在以下描述中,提供具体细节是为了便于透彻理解实例。然而,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可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践所述方面。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摩擦元件微织构的实施例1,包括摩擦元件1,摩擦元件1安装于湿式离合器的动力输入轴上,摩擦元件1为环形结构,摩擦元件1的表面分布有多个凹槽2,凹槽2的深度小于摩擦元件1的厚度,即凹槽2的设置不会造成摩擦元件1被贯穿,进而保证了摩擦元件1的结构强度;多个凹槽2朝向摩擦元件1的垂直投影完全落在摩擦元件1上且凹槽2的边缘不重叠,以便于控制单个凹槽2的尺寸精度。
凹槽2的数量沿摩擦元件1径向梯度设置,使摩擦元件1上不同半径位置的凹槽2数量不同,多个凹槽2在摩擦元件1表面形成微织构,改变了摩擦区域的实际接触面积,改变摩擦元件1不同区域的摩擦系数,稳定摩擦过程,进而改善由于不同半径上线速度不同所导致的摩擦产热不均匀的问题,同时凹槽在摩擦过程中能起到储存磨屑的作用,达到减少摩擦元件磨损,提升摩擦元件使用寿命的目标,通过对凹槽2数量的梯度分布设置,对摩擦元件1不同位置的温度进行调整,避免摩擦元件1因各部位温度不均导致变形。
另一方面,在使用润滑油液对摩擦元件1进行润滑时,油液可以存储在凹槽2内,在摩擦过程中提供更好的润滑效果,同时磨损产生的颗粒也能够被收入凹槽2内,从而稳定摩擦过程和减小摩擦元件1的表面磨损。
多个凹槽2呈正交分布在摩擦元件1的表面,相邻凹槽2之间的横向间距为c1,c1的取值范围是5mm-20mm,相邻凹槽2之间的纵向间距为c2,c2的取值范围是5mm-20mm,当横向间距c1和纵向间距c2的取值范围为5mm-20mm时,间距与摩擦系数大小呈正相关关系,间距越大则摩擦系数越大,横向间距c1和纵向间距c2采用特定取值范围,使横向间距c1和纵向间距c2的数值改变后,依然能够保持摩擦系数稳定性,有利于稳定摩擦过程。
凹槽2为圆柱槽,圆柱槽易于加工,能够降低摩擦元件1的生产成本,圆柱槽朝向摩擦元件1的垂直投影为圆形,圆形的边缘受力更加均衡,有利于提升凹槽2的摩擦过程稳定性,圆柱槽的直径为Φ,圆柱槽的深度为h1,直径Φ和深度h1采用特定取值范围,当直径Φ的取值为1mm-10mm,深度h1的取值为100μm-500μm时,直径Φ和深度h1的取值越大则摩擦系数越大,同时也能够使凹槽2内能够存储更多的润滑油液以及收纳更多磨损产生的颗粒,减缓颗粒对摩擦元件1造成的磨损,进而提升摩擦元件1的摩擦过程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同时避免凹槽2过大导致凹槽2的毛细管作用下降。
摩擦元件微织构的实施例2,如图5和图6所示,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多个凹槽2呈放射状分布于摩擦元件1的表面,凹槽2所在的相邻两条放射线的间隔角度为θ,θ的取值范围是5°-35°,凹槽2沿摩擦元件1径向的间距为c3,c3的取值范围是5mm-20mm,θ和c3通过采用不同的取值实现摩擦元件1径向上凹槽2数量的梯度分布,即可改变摩擦系数的梯度分布,当间隔角度θ的取值范围为5mm-20mm时,间隔角度θ与摩擦系数大小呈正相关关系,间隔角度θ越大则摩擦系数越大,间隔角度θ选用特定取值范围,避免因间隔角度θ的角度的改变导致摩擦系数稳定性下降,有利于稳定摩擦过程。
摩擦元件微织构的实施例3,如图7至图9所示,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多个凹槽2沿同心圆排布在摩擦元件1的表面,凹槽2所在的相邻两个同心圆的半径差为c4,c4的取值范围是5mm-20mm,位于同一个同心圆上的凹槽2数量与所在同心圆的半径之比为ρ,ρ的取值范围是0.05个/mm-0.50个/mm,c4和ρ通过采用不同的取值实现摩擦元件1径向上凹槽2数量的梯度分布,即可改变摩擦系数的梯度分布,并且同心圆分布具有更好的均匀性,可使摩擦元件1表面获得更稳定的摩擦系数变化。
摩擦元件微织构的实施例4,如图10和图11所示,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凹槽2为方槽,方槽朝向摩擦元件1的垂直投影为矩形,方槽的第一条边长为a,a的取值范围是1mm-10mm,方槽的第二条边长为b,b的取值范围是1mm-10mm,方槽的深度为h2,h2的取值范围是100μm-500μm,当a、b和h2的数值在取值范围内时,边长a、b和深度h2的数值越大则摩擦系数越大,避免方槽深度h2的数值超出取值范围后,因挤压空化现象导致润滑油排出困难,特定的取值范围有利于摩擦系数稳定性,进而稳定摩擦过程,并且,方槽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可以较为容易地改变两条边的比例,获得更多的排布形式,从而更容易获得设计人员特殊情况下所要求的目标,同时当方槽在接近正方形的时候,在同等尺寸条件下,与圆形和三角形相比会拥有更大的面积和容积,能够储存更多的润滑油和磨粒磨屑,进而提升摩擦元件1的摩擦过程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摩擦元件微织构的实施例5,如图12和图13所示,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凹槽2为正三棱槽,正三棱槽朝向摩擦元件1的垂直投影为正三角形,正三棱槽的边长为d,d的取值范围是1mm-10mm,正三棱槽的深度为h3,h3的取值范围是100μm-500μm,避免正三棱槽边缘因微切效应导致摩擦系数变化不稳定,另一方面,正三棱槽由于其垂直投影为正三角形,在摩擦元件上排布时,会因为其三条边相对于圆心的角度而产生更多的排布形式,并且在同等尺寸条件下,正三棱槽会由于形状的特殊性对润滑油和磨粒磨屑的储存作用减弱,但整体对于摩擦系数稳定性并没有大的负面影响,以适应粘性较大的润滑油的使用需求。
此外,本公开还可以具有如下实现方式:
(1)一种摩擦元件微织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摩擦元件(1),所述摩擦元件(1)安装于湿式离合器的动力输入轴上,所述摩擦元件(1)为环形结构,所述摩擦元件(1)的表面分布有多个凹槽(2),所述凹槽(2)的深度小于所述摩擦元件(1)的厚度;
多个所述凹槽(2)朝向摩擦元件(1)的垂直投影完全落在所述摩擦元件(1)上且所述凹槽(2)的边缘不重叠。
(2)根据(1)所述的摩擦元件微织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的数量沿摩擦元件(1)径向梯度设置。
(3)根据(2)所述的摩擦元件微织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凹槽(2)呈正交分布在所述摩擦元件(1)的表面,相邻凹槽(2)之间的横向间距为c1,c1的取值范围是5mm-20mm,相邻凹槽(2)之间的纵向间距为c2,c2的取值范围是5mm-20mm。
(4)根据(2)所述的摩擦元件微织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凹槽(2)呈放射状分布于所述摩擦元件(1)的表面,凹槽(2)所在的相邻两条放射线的间隔角度为θ,θ的取值范围是5°-35°,凹槽(2)沿摩擦元件(1)径向的间距为c3,c3的取值范围是5mm-20mm。
(5)根据(2)所述的摩擦元件微织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凹槽(2)沿同心圆排布在所述摩擦元件(1)的表面,凹槽(2)所在的相邻两个同心圆的半径差为c4,c4的取值范围是5mm-20mm,位于同一个同心圆上的凹槽(2)数量与所在同心圆的半径之比为ρ,ρ的取值范围是0.05个/mm-0.50个/mm。
(6)根据(1)所述的摩擦元件微织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为圆柱槽,所述圆柱槽朝向所述摩擦元件(1)的垂直投影为圆形,所述圆柱槽的直径为Φ,Φ的取值范围是1mm-10mm,所述圆柱槽的深度为h1,h1的取值100μm-500μm。
(7)根据(1)所述的摩擦元件微织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为方槽,所述方槽朝向所述摩擦元件(1)的垂直投影为矩形,所述方槽的第一条边长为a,a的取值范围是1mm-10mm,所述方槽的第二条边长为b,b的取值范围是1mm-10mm,所述方槽的深度为h2,h2的取值100μm-500μm。
(8)根据(1)所述的摩擦元件微织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为正三棱槽,所述正三棱槽朝向所述摩擦元件(1)的垂直投影为正三角形,所述正三棱槽的边长为d,d的取值范围是1mm-10mm,所述正三棱槽的深度为h3,h3的取值100μm-500μm。
以上,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摩擦元件微织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摩擦元件(1),所述摩擦元件(1)安装于湿式离合器的动力输入轴上,所述摩擦元件(1)为环形结构,所述摩擦元件(1)的表面分布有多个凹槽(2),所述凹槽(2)的深度小于所述摩擦元件(1)的厚度;
多个所述凹槽(2)朝向摩擦元件(1)的垂直投影完全落在所述摩擦元件(1)上且所述凹槽(2)的边缘不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元件微织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的数量沿摩擦元件(1)径向梯度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擦元件微织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凹槽(2)呈正交分布在所述摩擦元件(1)的表面,相邻凹槽(2)之间的横向间距为c1,c1的取值范围是5mm-20mm,相邻凹槽(2)之间的纵向间距为c2,c2的取值范围是5mm-2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擦元件微织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凹槽(2)呈放射状分布于所述摩擦元件(1)的表面,凹槽(2)所在的相邻两条放射线的间隔角度为θ,θ的取值范围是5°-35°,凹槽(2)沿摩擦元件(1)径向的间距为c3,c3的取值范围是5mm-2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擦元件微织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凹槽(2)沿同心圆排布在所述摩擦元件(1)的表面,凹槽(2)所在的相邻两个同心圆的半径差为c4,c4的取值范围是5mm-20mm,位于同一个同心圆上的凹槽(2)数量与所在同心圆的半径之比为ρ,ρ的取值范围是0.05个/mm-0.50个/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元件微织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为圆柱槽,所述圆柱槽朝向所述摩擦元件(1)的垂直投影为圆形,所述圆柱槽的直径为Φ,Φ的取值范围是1mm-10mm,所述圆柱槽的深度为h1,h1的取值100μm-50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元件微织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为方槽,所述方槽朝向所述摩擦元件(1)的垂直投影为矩形,所述方槽的第一条边长为a,a的取值范围是1mm-10mm,所述方槽的第二条边长为b,b的取值范围是1mm-10mm,所述方槽的深度为h2,h2的取值100μm-50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元件微织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为正三棱槽,所述正三棱槽朝向所述摩擦元件(1)的垂直投影为正三角形,所述正三棱槽的边长为d,d的取值范围是1mm-10mm,所述正三棱槽的深度为h3,h3的取值100μm-500μm。
CN202211643924.4A 2022-12-20 2022-12-20 摩擦元件微织构 Pending CN1159622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43924.4A CN115962233A (zh) 2022-12-20 2022-12-20 摩擦元件微织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43924.4A CN115962233A (zh) 2022-12-20 2022-12-20 摩擦元件微织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62233A true CN115962233A (zh) 2023-04-14

Family

ID=87359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43924.4A Pending CN115962233A (zh) 2022-12-20 2022-12-20 摩擦元件微织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6223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96433A (zh) * 2023-06-21 2023-09-22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湿式离合器的摩擦片表面微织构设计方法及***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96433A (zh) * 2023-06-21 2023-09-22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湿式离合器的摩擦片表面微织构设计方法及***
CN116796433B (zh) * 2023-06-21 2024-05-24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湿式离合器的摩擦片表面微织构设计方法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14803B2 (ja) セグメントタイプ摩擦材
US9103385B2 (en) Wet friction material
US8157075B2 (en) Wet friction material
US20060191768A1 (en) Friction lining plates
CN115962233A (zh) 摩擦元件微织构
JP4083695B2 (ja) 湿式摩擦材
CA2553650A1 (en) Double-row rolling bearing
US20130004111A1 (en) Spacer for Radial Needle Roller Bearing
US20200025263A1 (en) Friction plate
EP1983223B1 (en) Limited slip differentia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JP3736619B2 (ja) トロイダル型無段変速機
CN103201530A (zh) 滑动轴承
CN106438746B (zh) 一种具有仿生油槽结构的湿式离合器摩擦片
JP2009068689A (ja) 湿式摩擦材
JP2009068689A5 (zh)
US7572062B2 (en) Axial tapered roller bearing
JP2006132581A (ja) セグメントタイプ摩擦材
EP2833010B1 (en) Retainer and ball bearing
CN116057295A (zh) 具有外部注油的湿式圆盘制动器
CN210661108U (zh) 一种用于湿式离合器的摩擦片
JP6109191B2 (ja) ベルト−プーリ式無段変速機
CN116745542A (zh) 用于摩擦片的槽图案
CN116917638A (zh) 具有借助于摩擦衬垫形成的凹槽图案的摩擦板
US20240218910A1 (en) Wet disk brake with external oiling
JP2005090633A (ja) トロイダル型無段変速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