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33241A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33241A
CN115933241A CN202110930429.0A CN202110930429A CN115933241A CN 115933241 A CN115933241 A CN 115933241A CN 202110930429 A CN202110930429 A CN 202110930429A CN 115933241 A CN115933241 A CN 1159332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liquid crystal
compensation film
polarizer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3042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侠
郭远辉
郭磊
张培培
张维
杨晓光
黄晓宇
陈创
韩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Wuhan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Wuhan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Wuhan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3042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3324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10852 priority patent/WO202301640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9332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332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叠设的第一偏光片、第一液晶面板、第二液晶面板和第二偏光片;其中,所述第一偏光片和所述第二偏光片中的至少一种设置有光学调制结构,所述光学调制结构包括:光学补偿膜和微结构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光学补偿膜,被配置为改变倾斜入射至所述光学补偿膜的光线的偏振态,所述微结构,被配置为改变入射至所述微结构的光线的传播方向。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面板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无辐射等特点,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双层显示装置通常是一种两个液晶面板的堆叠贴合结构,然而,受限于像素设计、材料本身的散射、工艺制程限制等因素影响,目前的双层显示装置的实际对比度损失较为严重。
发明内容
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叠设的第一偏光片、第一液晶面板、第二液晶面板和第二偏光片;其中,所述第一偏光片和所述第二偏光片中的至少一种设置有光学调制结构,所述光学调制结构包括:光学补偿膜和微结构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光学补偿膜,被配置为改变倾斜入射至所述光学补偿膜的光线的偏振态,所述微结构,被配置为改变入射至所述微结构的光线的传播方向。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面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液晶面板与所述第二液晶面板之间的第三偏光片,所述第一液晶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阵列基板和第一对向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阵列基板和所述第一对向基板之间的第一液晶层;所述第二液晶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阵列基板和第二对向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阵列基板和所述第二对向基板之间的第二液晶层;其中,
所述第一液晶层中液晶分子的光轴方向为0度;
所述第二液晶层中液晶分子的光轴方向为0度;
所述第一偏光片的光轴方向为90度;
所述第二偏光片的光轴方向为90度;
所述第三偏光片的光轴方向为0度。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中的至少一种设置的光学补偿膜,可以改变倾斜入射的光线(侧视角光线)的偏振态(偏振状态),使得在暗态时倾斜入射的光线不能从显示面板中射出,可以降低显示面板暗态亮度,进而,可以提升显示面板的对比度。或者,通过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中的至少一种设置的微结构,可以减小光线在显示面板内部的散射现象,可以降低显示面板暗态亮度,进而,可以提升显示面板的对比度。
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公开而了解。本公开的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描述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在阅读并理解了附图和详细描述后,可以明白其他方面。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限制。附图中多个部件的形状和大小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公开内容。
图1A为一种双层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液晶面板的偏光片的吸收轴的示意图;
图1C为液晶面板在不同视角下的对比度分布的示意图;
图1D为不同光线对比度分析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光学补偿膜的不同方向的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第七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第八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第一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A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第二微结构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B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第二微结构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13A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第九种结构示意图;
图13B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第十种结构示意图;
图13C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第十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第一偏光片;        12-第一液晶面板;         13-第二偏光片;
14-第二液晶面板;      15-第三偏光片;           16-第一光学补偿膜;
17-第二光学补偿膜;    18-第三光学补偿膜;       19-第一微结构;
20-第二微结构;        191-第一凸部;            192-第一基材层;
193-第一间隔区域;     201-第二凸部;            202-第二基材层;
203-第二间隔区域;     111-第一保护层;          112-第一支持层;
113-第一偏光层;       114-第二支持层;          115-第一粘着层;
131-第二保护层;       132-第四支持层;          133-第二偏光层;
134-第三支持层;       135-第二粘着层;          151-第三粘着层;
152-第五支持层;       153-第三偏光层;          154-第六支持层;
30-第四粘着层;        40-第五粘着层;           161/171-+B型补偿膜;
162/172--B型补偿膜;   121-第一阵列基板;        122-第一对向基板;
123-第一液晶层;       141-第二阵列基板;        142-第二对向基板;
143-第二液晶层;       144-彩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中描述了多个实施例,但是该描述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在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包含的范围内可以有更多的实施例和实现方案。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许多可能的特征组合,并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讨论,但是所公开的特征的许多其它组合方式也是可能的。除非特意加以限制的情况以外,任何实施例的任何特征或元件可以与任何其它实施例中的任何其他特征或元件结合使用,或可以替代任何其它实施例中的任何其他特征或元件。
在描述具有代表性的实施例时,说明书可能已经将方法和/或过程呈现为特定的步骤序列。然而,在该方法或过程不依赖于本文步骤的特定顺序的程度上,该方法或过程不应限于的特定顺序的步骤。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其它的步骤顺序也是可能的。因此,说明书中阐述的步骤的特定顺序不应被解释为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此外,针对该方法和/或过程的权利要求不应限于按照所写顺序执行它们的步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理解,这些顺序可以变化,并且仍然保持在本公开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
在本公开附图中,有时为了明确起见,夸大表示了每个构成要素的大小、层的厚度或区域。因此,本公开的一个方式并不一定限定于该尺寸,附图中每个部件的形状和大小不反映真实比例。此外,附图示意性地示出了理想的例子,本公开的一个方式不局限于附图所示的形状或数值等。
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第二”或者“第三”等序数词是为了避免构成要素的混同而设置,而不是为了在数量方面上进行限定的。
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了方便起见,使用“中部”、“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或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句以参照附图说明构成要素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说明书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构成要素的位置关系根据描述每个构成要素的方向适当地改变。因此,不局限于在说明书中说明的词句,根据情况可以适当地更换。
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或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通过中间件间接相连,或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实际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含义。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约”,是指不严格限定界限,允许工艺和测量误差范围内的数值。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依次叠设”,是指多个膜层是沿一个方向层叠设置的,但不表示这几个膜层之间一定是两两贴合的。
LCD的主体结构包括对盒(CELL)的薄膜晶体管阵列(Thin Film Transistor,TFT)基板和对向基板,液晶(Liquid Crystal,LC)分子填充在阵列基板和对向基板之间,通过控制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来形成驱动液晶偏转的电场,实现灰阶显示。按照显示模式,LCD可以分为:扭曲向列(Twisted Nematic,TN)显示模式、垂直取向(Vertical Alignment,VA)显示模式、平面转换(In Plane Switching,IPS)显示模式和高级超维场转换(AdvancedSuper Dimension Switch,ADS)显示模式等。其中,ADS和IPS属于水平电场型显示装置,具有广视角、高开口率、高穿透率、高分辨率、响应速度快、低功耗、低色差等优点。BD Cell显示技术通过两个液晶面板叠加在一起,采用将液晶面板分为数百万个单独区域的局部背光调制(Local Diming)技术,能够在亚毫米量级范围内进行更精细的亮度调节。
图1A为一种双层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A所示,该双层(Dual Cell)显示装置是一种两层显示面板贴合结构,在垂直于显示装置的平面(即第三方向DR3),双层显示装置可以包括:依次叠设的第一偏光片11、第一液晶面板12、第三偏光片15、第二液晶面板14和第二偏光片13。其中,第一液晶面板12又可称为子显示面板(sub cell),没有彩膜(ColorFilter,CF)层;第二液晶面板14又可称为主显示面板(main cell),具备彩膜层(图中未示出)。第一偏光片11、第二偏光片13和第三偏光片15,被配置为对光线的偏振状态进行控制。例如,第一偏光片11的透光轴和第二偏光片13的透光轴平行,第三偏光片15的透光轴与第一偏光片11的透光轴和第二偏光片13的透光轴垂直。
如下公式(1)所示,按照对比度定义,双层显示装置的对比度CR为双层显示装置的L255(亮态)亮度除以双层显示装置的L0(暗态)亮度,即双层显示装置的对比度等于主显示面板的对比度乘以子显示面板的对比度。实测单层ADS显示面板的对比度一般在1000至2000之间,因此,BD Cell的理论对比度可达百万级别以上。但是,实际上受限于像素设计、材料本身的散射、工艺制程限制等因素影响,目前制作的双层显示装置的对比度损失严重,仅能达到十万级别,与理论值差距较大。
Figure BDA0003210421240000061
在公式(1)中,CR表示双层显示装置的对比度,BrL255表示双层显示装置的L255亮度,BrL0表示双层显示装置的L0亮度,BrBLU表示背光模组(Back Ligth Unit,BLU)的亮度,TrSub-L255表示子显示面板的L255透过率,TrSub-L0表示子显示面板的L0透过率,TrMain-L255表示主显示面板的L255透过率,TrMain-L0表示主显示面板的L0透过率。
经本公开发明人研究发现:对于双层显示装置来说,侧视角光线对比度对整体对比度影响较大,导致目前的双层显示装置的对比度只有十万级别。下面结合附图,对双层显示装置的对比度偏低的原因进行分析。
如图1A所示,当光学探头垂直于双层显示装置中的液晶面板时,理论上光学探头捕捉到的光都是正视角光线,不应存在侧视角光线,但是,由于显示面板内部存在折射效应和全反射效应,导致光学探头捕捉到了部分侧视角的光线。
如图1B和图1C所示,对于双层显示装置中的液晶面板来说,由于在侧视角下双层显示装置中的偏光片的吸收轴非垂直状态,会导致液晶面板在侧视角会有漏光的发生。其中,在图1B中,左侧示出了在正视角下偏光片的吸收轴的状态,右侧示出了侧视角下偏光片的吸收轴的状态;在图1C中以不同灰度等级的颜色示意对比度的大小,图1C中左侧的圆形区域表示面板不同视角下的对比度分布,圆形区域周围的数值表示不同的视角,单位为度,图1C中右侧的矩形区域以不同灰度等级的颜色表示对应的对比度大小,以双层显示装置中的液晶面板的对比度为0至1187之间为例进行示意。
如图1D所示,光线1为背光模组发出的垂直液晶面板的准直光线,光线2为背光模组发出的与液晶面板具备一定角度的倾斜光线(侧视角光线),光线1在一个液晶面板里经过的距离分别为d1,光线2在一个液晶面板里经过的距离为d2。如下公式(2)所示,液晶面板的L0亮度正比于液晶的散射系数,即液晶的散射系数越大,L0亮度越高,对比度越低。可见,当光线在液晶中经过的路径越长,L0的亮度越大,对比度越低,即光线2的对比度低于光线1的对比度。而背光模组或者第一液晶面板(又可称为子显示面板)发出的光线均有一定比例的光线1和一定比例的光线2,那么,光线2的占比越大,面板的对比度越低。
Figure BDA0003210421240000071
在公式(2)中,L0Lum表示一个液晶面板的L0亮度,S表示液晶的散射系数,deff表示光线在一个液晶面板里经过的距离,Δn表示液晶对非寻常光e光的折射率与液晶对寻常光o光的折射率之间的差值,ne表示液晶对非寻常光e光的折射率,n0表示液晶对寻常光o光的折射率,K表示液晶的弹性常数,∝表示成正比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可以包括:依次叠设的第一偏光片、第一液晶面板、第二液晶面板和第二偏光片;其中,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中的至少一种设置有光学调制结构,光学调制结构包括:光学补偿膜和微结构中的任意一种,光学补偿膜,被配置为改变倾斜入射至光学补偿膜的光线的偏振态,微结构,被配置为改变入射至微结构的光线的传播方向。如此,通过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中的至少一种设置的光学补偿膜,可以改变倾斜入射的光线(侧视角光线)的偏振态(偏振状态),使得在暗态时倾斜入射的光线不能从显示面板中射出,可以降低显示面板暗态亮度,进而,可以提升显示面板的对比度。或者,通过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中的至少一种设置的微结构,可以减小光线在显示面板内部的散射现象,可以降低显示面板暗态亮度,进而,可以提升显示面板的对比度。例如,本公开发明人通过实验,由实验结果可知,可以减小侧视角光线(例如,光线2)的比例,可以增加准直光线(例如,光线1)的比例,可使显示面板对比度增加至20万以上,能够实现高对比度的显示面板。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位于第一液晶面板与第二液晶面板之间的第三偏光片。例如,第三偏光片可以设置有光学补偿膜。例如,光学补偿膜可以包括:一层补偿膜或者两层补偿膜。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偏光片可以设置有光学补偿膜。例如,光学补偿膜可以包括:一层补偿膜或者两层补偿膜。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偏光片可以设置有光学补偿膜。例如,光学补偿膜可以包括:一层补偿膜或者两层补偿膜。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均可以设置有光学补偿膜。例如,光学补偿膜可以包括:一层补偿膜或者两层补偿膜。如此,光学补偿膜可以改变倾斜入射的光线(侧视角光线)的偏振态(偏振状态),使得在暗态时倾斜入射的光线不能从显示面板中射出,可以降低显示面板暗态亮度,进而,可以提升显示面板的对比度。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偏光片可以设置有第一微结构,第一微结构可以包括: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一凸部,其中,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平面,第一凸部的截面形状为矩形。例如,第一微结构被配置为将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线准直,如此,可以减小倾斜光线比例,使得准直光线占比更多。从而,可以减小光线在显示面板内部的散射现象,可以减小偏光片导致的侧视角漏光,可以降低显示面板暗态亮度,进而,可以提升显示面板的对比度。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偏光片可以设置有第二微结构,第二微结构可以包括: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二凸部,其中,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平面,第二凸部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圆形的一部分或者椭圆形的一部分。如此,第二微结构可以被配置为将第二液晶面板出射光线发散,可以避免侧视角亮度偏低,有利于第二液晶面板出光的均匀化,从而,不会影响不同视角下显示面板的亮度分布,可以提升显示效果。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偏光片可以设置有第一微结构,并且,第二偏光片可以设置有第二微结构。其中,第一微结构可以包括: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一凸部,其中,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平面,第一凸部的截面形状为矩形。第二微结构可以包括: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二凸部,其中,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平面,第二凸部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圆形的一部分或者椭圆形的一部分。
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方向DR1可以是指行方向,第二方向DR2可以是指列方向,第三方向DR3可以是指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或者垂直于显示面板平面的方向等。其中,第一方向DR1与第二方向DR2交叉,第一方向DR1与第三方向DR3交叉。例如,第一方向DR1和第二方向DR2可以相互垂直,第一方向DR1和第三方向DR3可以相互垂直。
下面以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叠设的第一偏光片、第一液晶面板、第三偏光片、第二液晶面板和第二偏光片为例,并以光学调制结构包括:光学补偿膜为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2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其中,在图2至图5中,以第一偏光片11和第二偏光片13均设置有光学补偿膜(例如,第一偏光片11设置有第一光学补偿膜16,第二偏光片设置有第二光学补偿膜17)为例进行示意;在图6中,以第二偏光片13和第三偏光片15均设置有光学补偿膜(例如,第二偏光片13设置有第二光学补偿膜17,第三偏光片15设置有第三光学补偿膜18)为例进行示意;在图7中,以第一偏光片11和第三偏光片15均设置有光学补偿膜(例如,第一偏光片11设置有第一光学补偿膜16,第三偏光片15设置有第三光学补偿膜18)为例进行示意。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图3和图7所示,第一光学补偿膜16可以设置于第一偏光片11的远离第一液晶面板12的一侧。或者,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光学补偿膜16可以设置于第一偏光片11的靠近第一液晶面板12的一侧。这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图4和图6所示,第二光学补偿膜17可以设置于第二偏光片13的远离第二液晶面板14的一侧。或者,如图3和图5所示,第二光学补偿膜17可以设置于第二偏光片13的靠近第二液晶面板14的一侧。这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三光学补偿膜18可以设置于第三偏光片15的靠近第二液晶面板14的一侧。或者,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三光学补偿膜18可以设置于第三偏光片15的靠近第一液晶面板12的一侧。这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显示面板可以包括:沿第三方向DR3(即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依次叠设的第一光学补偿膜16、第一偏光片11、第一液晶面板12、第三偏光片15、第二液晶面板14、第二偏光片13和第二光学补偿膜17。这里,在图2中,以第一光学补偿膜16设置于第一偏光片11的远离第一液晶面板12的一侧,且第二光学补偿膜17设置于第二偏光片13的远离第二液晶面板14的一侧为例进行示意。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显示面板可以包括:沿第三方向DR3(即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依次叠设的第一光学补偿膜16、第一偏光片11、第一液晶面板12、第三偏光片15、第二液晶面板14、第二光学补偿膜17和第二偏光片13。这里,在图3中,以第一光学补偿膜16设置于第一偏光片11的远离第一液晶面板12的一侧,且第二光学补偿膜17设置于第二偏光片13的靠近第二液晶面板14的一侧为例进行示意。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该显示面板可以包括:沿第三方向DR3(即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依次叠设的第一偏光片11、第一光学补偿膜16、第一液晶面板12、第三偏光片15、第二液晶面板14、第二偏光片13和第二光学补偿膜17。这里,在图4中,以第一光学补偿膜16设置于第一偏光片11的靠近第一液晶面板12的一侧,且第二光学补偿膜17设置于第二偏光片13的远离第二液晶面板14的一侧为例进行示意。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该显示面板可以包括:沿第三方向DR3(即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依次叠设的第一偏光片11、第一光学补偿膜16、第一液晶面板12、第三偏光片15、第二液晶面板14、第二光学补偿膜17和第二偏光片13。这里,在图5中,以第一光学补偿膜16设置于第一偏光片11的靠近第一液晶面板12的一侧,且第二光学补偿膜17设置于第二偏光片13的靠近第二液晶面板14的一侧为例进行示意。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该显示面板可以包括:沿第三方向DR3(即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依次叠设的第一偏光片11、第一液晶面板12、第三光学补偿膜18、第三偏光片15、第二液晶面板14、第二偏光片13和第二光学补偿膜17。这里,在图6中,以第二光学补偿膜17设置于第二偏光片13的远离第二液晶面板14的一侧,且第三光学补偿膜18设置于第三偏光片15的靠近第一液晶面板12的一侧为例进行示意。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该显示面板可以包括:沿第三方向DR3(即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依次叠设的第一光学补偿膜16、第一偏光片11、第一液晶面板12、第三光学补偿膜18、第三偏光片15、第二液晶面板14和第二偏光片13。这里,在图7中,以第一光学补偿膜16设置于第一偏光片11的远离第一液晶面板12的一侧,且第三光学补偿膜18设置于第三偏光片15的靠近第一液晶面板12的一侧为例进行示意。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光学补偿膜可以包括:一层补偿膜和两层补偿膜中的任意一种。这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以光学补偿膜包括:一层补偿膜为例,该一层补偿膜可以为+B型补偿膜(又可称为正B型补偿膜)。这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以光学补偿膜包括:一层补偿膜,并以一层补偿膜包括:+B型补偿膜为例,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即第三方向DR3)上,+B型补偿膜的厚度可以约为100微米(μm)至150μm。例如,+B型补偿膜的厚度可以约为130μm或者138μm等。这里,厚度是指沿第三方向DR3(即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Z轴方向)的长度特征。这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以光学补偿膜包括:一层补偿膜,并以一层补偿膜包括:+B型补偿膜为例,此时,+B型补偿膜可以具有满足以下不等式的折射率:nx>ny>nz、0.001<nx-ny<0.004、以及0<ny-nz<0.05;其中,如图8所示,nx为补偿膜在X轴(又可称为快轴)方向上的折射率,ny为补偿膜在与X轴垂直的Y轴(又可称为慢轴)方向上的折射率,nz为补偿膜在Z轴方向(即厚度方向)上的折射率,Y轴与X轴垂直,Z轴与Y轴和X轴垂直。例如,在单个方向上的折射率均可以约为1.3至1.6之间,即nx的值可以约为1.3至1.6之间,nz的值可以约为1.3至1.6之间,ny的值可以约为1.3至1.6之间。这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例如,以光学补偿膜包括:一层补偿膜,且一层补偿膜为+B型补偿膜为例,当设置+B型补偿膜厚度约为100μm至150μm之间,例如,设置+B型补偿膜厚度约为138μm时,+B型补偿膜的折射率满足0.001<nx-ny<0.004,可以确保补偿相位差Re=(nx-ny)*d在190nm至390nm之间(即可见光的半波长),其中,d表示补偿膜厚度。并且+B型补偿膜的折射率满足0<ny-nz<0.05,可以确保较好的视角效果。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以光学补偿膜包括:两层补偿膜为例,两层补偿膜可以包括:叠设的+B型补偿膜和-B型补偿膜(又可称为负B型补偿膜),其中,在两层补偿膜中,+B型补偿膜位于第一偏光片靠近第一液晶面板的一层或者第二偏光片靠近第二液晶面板的一层。例如,以第一偏光片设置有两层补偿膜为例,+B型补偿膜位于两层补偿膜中相对靠近第一液晶面板的一层。例如,以第二偏光片设置有两层补偿膜为例,+B型补偿膜位于两层补偿膜中相对靠近第二液晶面板的一层。这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以光学补偿膜可以包括:两层补偿膜,并以二层补偿膜包括:叠设的+B型补偿膜和-B型补偿膜为例,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即第三方向DR3)上,+B型补偿膜的厚度可以约为1μm至10μm,例如,+B型补偿膜的厚度可以约为6μm等;-B型补偿膜的厚度可以约为15μm至25μm,例如,-B型补偿膜的厚度可以约为18μm或者25μm等。这里,厚度是指沿第三方向DR3(即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Z轴方向)的长度特征。这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以光学补偿膜包括:两层补偿膜,且两层补偿膜包括:叠设的+B型补偿膜和-B型补偿膜为例,此时,+B型补偿膜可以具有满足以下不等式的折射率:nx>ny>nz、0.001<nx-ny<0.004、以及0<ny-nz<0.05,-B型补偿膜可以具有满足以下不等式的折射率:ny<nx<nz、0.002<nx-ny<0.004、以及nz-ny>0;其中,如图8所示,nx为补偿膜在X轴(又可称为快轴)方向上的折射率,ny为补偿膜在与X轴垂直的Y轴(又可称为慢轴)方向上的折射率,nz为补偿膜在Z轴方向(即厚度方向)上的折射率,Y轴与X轴垂直,Z轴与Y轴和X轴垂直。例如,在单个方向上的折射率均可以约为1.3至1.6之间,即nx的值可以约为1.3至1.6之间,nz的值可以约为1.3至1.6之间,ny的值可以约为1.3至1.6之间。这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例如,如图9所示,以第一光学补偿膜16可以包括:两层补偿膜,且第二光学补偿膜17可以包括两层补偿膜,且两层补偿膜包括叠设的+B型补偿膜和-B型补偿膜为例,第一光学补偿膜16中的两层补偿膜中相对靠近第一液晶面板12的一层为+B型补偿膜,第一光学补偿膜16中的两层补偿膜中另一层为-B型补偿膜,第二光学补偿膜17中的两层补偿膜中相对靠近第二液晶面板14的一层为+B型补偿膜,第二光学补偿膜17中的两层补偿膜中另一层为-B型补偿膜。这里,在图9中,以第一光学补偿膜16设置于第一偏光片11的远离第一液晶面板12的一侧,且第二光学补偿膜17设置于第二偏光片13的远离第二液晶面板14的一侧为例进行示意。这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光学补偿膜可以包括:基于聚合物薄膜或者共聚物薄膜进行拉伸制备的补偿膜。其中,共聚物可以为多种聚合物的共聚物(例如,两种聚合物的共聚物)。例如,该聚合物薄膜可以包括:环烯烃聚合物(Cyclo Olefin Polymer,COP)薄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薄膜和三醋酸纤维素(Tri-celluloseAcetate,TAC)薄膜中的任意一种。例如,共聚物薄膜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为环烯烃共聚物(Copolymers of Cycloolefin,COC)薄膜。这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制作光学补偿膜(例如,第一光学补偿膜、第二光学补偿膜或者第三光学补偿膜)时,可以通过溶液流延或熔体挤出或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其它成膜技术制备拉伸前的聚合物薄膜。在得到聚合物薄膜后,通过对聚合物薄膜进行拉伸,可以得到所需的光学补偿膜(例如,得到具有满足以下不等式的折射率:nx>ny>nz的光学补偿膜)。例如,以拉伸前的聚合物薄膜为COP薄膜为例,可以在第一个方向上拉伸COP薄膜,并在不同于第一个方向的第二个方向上拉伸环烯烃聚合物薄膜,以形成双轴拉伸环烯烃聚合物薄膜,即制备了光学补偿膜。
下面以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叠设的第一偏光片、第一液晶面板、第三偏光片、第二液晶面板和第二偏光片为例,并以光学调制结构包括:微结构为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0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第八种结构示意图,在图10中,第一偏光片11和第二偏光片12均设置有微结构(例如,第一偏光片11设置有第一微结构19,第二偏光片13设置有第二微结构20)为例进行示意。如图10所示,该显示面板可以包括:沿第三方向DR3(即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依次叠设的第一微结构19、第一偏光片11、第一液晶面板12、第三偏光片15、第二液晶面板14、第二偏光片13和第二微结构20。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微结构可以包括: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一凸部,其中,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平面,第一凸部的截面形状为矩形(例如,长方形或者正方形)。例如,如图11所示,第一微结构19可以包括:第一基材层192和位于第一基材层192的靠近第一液晶面板12的一侧的多个间隔排列的第一凸部191,其中,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平面,第一凸部191的截面形状可以为矩形。如此,通过第一偏光片设置的第一微结构,可以改变入射至第一微结构的光线的传播方向,将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线准直,可以提升经过第一液晶面板的光线的准直度,从而,可以减小光线在显示面板内部的散射现象,可以减小倾斜光线比例,可以降低显示面板暗态亮度,进而,可以提升显示面板的对比度。这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例如,第一微结构中的第一基材层和第一偏光片中的基材层可以共用,如此,可以无需使用光学胶(Optically Clear Adhensive,OCA)等粘着剂来将两个膜层粘接,有利于显示面板的轻薄化。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凸部的材料的折射率可以约为1.4至1.6之间。例如,第一凸部的材料的折射率可以约为1.5。这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第一微结构中第一凸部191周围的区域(即第一间隔区域193)中填充材料可以为空气介质(其中,空气介质的折射率约为1)或者其它低折射率材料。如此,可以使得第一微结构中第一凸部191周围的区域(即第一间隔区域193)中填充材料的折射率小于第一凸部的材料的折射率,从而,可以提升第一微结构的准直效果。
举例来说,如图11所示,由于多个第一凸部191间隔排列,那么,第一微结构可以包括:交替排布的多个第一凸部191和多个第一间隔区域193,其中,第一间隔区域193可以是指第一微结构中第一凸部191周围的区域。如此,通过设置第一凸部191的材料的折射率大于第一间隔区域193中填充材料的折射率。那么,入射到第一凸部191的光线中的侧视角光线(例如,光线L11)可以在第一凸部191内发生全反射传播,直至沿第一凸部191与第一间隔区域193之间的交界面,朝向靠近第一液晶面板12的方向(即第三方向DR3)准直射出,而入射至第一间隔区域193的光线中的侧视角光线(例如,光线L12)穿过第一间隔区域193后,所射出的折射光线入射至第一凸部191后,可以在第一凸部191内发生全反射传播,直至沿第一凸部191与第一间隔区域193之间的交界面,朝向靠近第一液晶面板12的方向(即第三方向DR3)准直射出。可见,第一微结构19可以收拢光线,将入射到第一微结构19的大部分光线转化为准直光线,从第一微结构19的出光侧(朝向靠近第一液晶面板12的方向)准直出射。如此,由于第一液晶面板12设置在第一微结构19的出光侧,那么,可以提升经过第一液晶面板12的光线的准直度,可以减小光线在显示面板内部的散射现象,可以降低显示面板暗态亮度,可以提升显示面板的对比度。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微结构的材料可以包括:COP材料、PMMA材料和TAC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例如,第一基材层的材料可以为TAC材料,第一凸部的材料可以为PMMA材料,第一间隔区域的填充材料可以为空气介质。如此,空气介质作为低折射率材料与第一微结构一起实现对光线的准直,可以提升第一微结构对光线的准直效果。这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凸部可以沿第一方向DR1和第二方向DR2中的至少一种呈周期性排布。例如,多个第一凸部可以呈阵列排布。这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以多个第一凸部沿第一方向DR1和第二方向DR2中的至少一种呈周期性排布为例,如图11所示,相邻第一凸部191沿第一方向DR1的间距d4和相邻第一凸部191沿第二方向DR2的间距(图中未示出)中的至少一种可以约为4微米至6微米之间,第二方向DR2与第一方向DR1交叉。例如,相邻第一凸部191沿第一方向DR1的间距可以约为5微米,相邻第一凸部191沿第二方向DR2的间距可以约为5微米。这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其中,相邻第一凸部191沿第一方向DR1的间距可以是指沿第一方向DR1相邻的两个第一凸部191之间的最小距离,相邻第一凸部191沿第二方向DR2的间距可以是指沿第二方向DR2相邻的两个第一凸部191之间的最小距离。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即第三方向DR3)上,第一凸部191的厚度h2可以约为5微米至20微米之间。例如,第一凸部191的厚度h2可以约为5μm、6μm、10μm、15μm或者20μm等。这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其中,厚度可以是指沿第三方向DR3的长度特征。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凸部的宽度可以约为5微米至20微米之间。例如,第一凸部的宽度可以约为5μm、6μm、10μm、15μm或者20μm等。这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其中,宽度可以是指沿第一方向DR1的长度特征。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制备第一微结构时,可以选用折射率约为1.49的TAC材料作为第一基材层,涂覆厚度约为20μm的树脂材料(例如,PMMA材料),利用滚筒进行压印,再使用UV(Ultraviolet Rays,紫外线)光进行固化。如此,就可以制备得到第一微结构。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微结构可以包括: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二凸部,其中,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平面,第二凸部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圆形的一部分或者椭圆形的一部分。例如,如图12A和图12B所示,第二微结构20可以包括:第二基材层202和位于第二基材层202的远离第二液晶面板的一侧的多个间隔排列的第二凸部201,其中,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平面,第二凸部201的截面形状可以为三角形(如图12A所示)、圆形的一部分(如图12B所示)或者椭圆形的一部分。例如,第二凸部201的截面形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为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者半圆形等。例如,第二凸部201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为三棱锥体、球体的一部分或者椭球体的一部分等。如此,通过第二偏光片设置的第二微结构,可以改变入射至第二微结构的光线的传播方向,可以将显示面板最终出射光线发散。如此,可以避免侧视角亮度偏低,有利于第二液晶面板出光的均匀化,从而,不会影响不同视角下显示面板的亮度分布,可以提升显示效果。这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例如,第二微结构中的第二基材层和第二偏光片中的基材层可以共用,如此,可以无需使用光学胶来将两个膜层粘接,有利于显示面板的轻薄化。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凸部的材料的折射率可以约为1.4至1.6之间。例如,第二凸部的材料的折射率可以约为1.5。这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2A和图12B所示,第二微结构中第二凸部201周围的区域(即第二间隔区域203)中填充材料可以为空气介质(其中,空气介质的折射率约为1)或者其它低折射率材料。这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举例来说,如图12A和图12B所示,由于多个第二凸部201间隔排列,那么,第二微结构可以包括:交替排布的多个第二凸部201和多个第二间隔区域203,其中,第二间隔区域203可以是指第二微结构中第二凸部201周围的区域。如此,入射至第二凸部201的准直光线中部分光线(例如,光线L21),经过第二凸部201后发生折射,变成侧视角光线从第二凸起区域202倾斜射出,即第二微结构可以将显示面板最终出射光线发散。如此,可以避免侧视角亮度偏低,有利于第二液晶面板出光的均匀化,从而,不会影响不同视角下显示面板的亮度分布,可以提升显示效果。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微结构的材料与第一微结构的材料可以相同。这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微结构的材料可以包括:COP材料、PMMA材料和TAC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例如,第二基材层的材料可以为TAC材料,第二凸部的材料可以为PMMA材料,第二间隔区域的填充材料可以为空气介质。如此,空气介质作为低折射率材料与第二微结构一起实现对光线的发散,可以提升第二微结构对光线的发散效果。这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多个第二凸部可以沿第一方向DR1和第二方向DR2中的至少一种呈周期性排布。例如,多个第二凸部可以呈阵列排布。这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以多个第二凸部沿第一方向DR1和第二方向DR2中的至少一种呈周期性排布为例,如图12A和图12B所示,相邻第二凸部201沿第一方向DR1的间距d3和相邻第二凸部201沿第二方向DR2的间距(图中未示出)中的至少一种可以约为4微米至6微米之间,第二方向DR2与第一方向DR1交叉。例如,相邻第二凸部201沿第一方向DR1的间距可以约为5微米,相邻第二凸部201沿第二方向DR2的间距可以约为5微米。这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其中,相邻第二凸部201沿第一方向DR1的间距d3可以是指沿第一方向DR1相邻的两个第二凸部201之间的最小距离,相邻第二凸部201沿第二方向DR2的间距可以是指沿第二方向DR2相邻的两个第二凸部201之间的最小距离。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2A和图12B所示,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即第三方向DR3)上,第二凸部201的厚度h1可以约为5微米至20微米之间。例如,第二凸部201的厚度h1可以约为5μm、6μm、10μm、15μm或者20μm等。这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其中,厚度可以是指沿第三方向DR3的长度特征。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凸部的宽度可以约为5微米至20微米之间。例如,第二凸部的宽度可以约为5μm、6μm、10μm、15μm或者20μm等。这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其中,宽度可以是指沿第一方向DR1的长度特征。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制备第二微结构时,可以选用折射率约为1.49的TAC材料作为第一基材层,涂覆厚度约为20μm的树脂材料(例如,PMMA材料),利用滚筒进行压印,再使用UV(Ultraviolet Rays,紫外线)光进行固化。如此,就可以制备得到第二微结构。
下面结合图5所示的显示面板的结构,对显示面板中偏光片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3A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第九种结构示意图,图13B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第十种结构示意图,图13C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第十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在图13A中,以第一光学补偿膜16设置于第一偏光片11的靠近第一液晶面板12的一侧,第二光学补偿膜17设置于第二偏光片13的靠近第二液晶面板14的一侧,第一光学补偿膜16包括两层补偿膜,且第二光学补偿膜17包括两层补偿膜为例进行示意;在图13B和图13C中,以第一光学补偿膜16设置于第一偏光片11的靠近第一液晶面板12的一侧,第二光学补偿膜17设置于第二偏光片13的靠近第二液晶面板14的一侧,第一光学补偿膜16包括:一层补偿膜,且第二光学补偿膜17包括一层补偿膜为例进行示意。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3A所示,该显示面板可以包括:沿第三方向DR3(即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依次叠设的第一偏光片11、第一光学补偿膜16、第一液晶面板12、第三偏光片15、第二液晶面板14、第二光学补偿膜17和第二偏光片13。其中,第一偏光片11可以包括:沿第三方向DR3(即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依次叠设的第一保护层111、第一支持层112、第一偏光层113、第二支持层114和第一粘着层115;第一光学补偿膜16可以包括:沿第三方向DR3(即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依次叠设的-B型补偿膜162以及+B型补偿膜161。第二偏光片13可以包括:沿第三方向DR3(即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依次叠设的第二粘着层135、第三支持层134、第二偏光层133、第四支持层132和第二保护层131;第二光学补偿膜17可以包括:沿第三方向DR3(即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依次叠设的+B型补偿膜171以及-B型补偿膜172。这里,在第一光学补偿膜16中,-B型补偿膜162位于第一偏光片11中第一粘着层115的靠近第一液晶面板12的一侧,+B型补偿膜161位于-B型补偿膜162的远离第一偏光片11中第一粘着层115的一侧。如此,+B型补偿膜161为两层补偿膜中相对靠近第一液晶面板12的一层。在第二光学补偿膜17中,-B型补偿膜172位于第二偏光片13中第二粘着层135的靠近第二液晶面板14的一侧,+B型补偿膜171位于-B型补偿膜172的远离第二偏光片13中第二粘着层135的一层。如此,+B型补偿膜171为两层补偿膜中相对靠近第二液晶面板14的一层。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3B所示,该显示面板可以包括:沿第三方向DR3(即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依次叠设的第一偏光片11、第一光学补偿膜16、第一液晶面板12、第三偏光片15、第二液晶面板14、第二光学补偿膜17和第二偏光片13。其中,第一偏光片11可以包括:沿第三方向DR3(即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依次叠设的第一保护层111、第一支持层112、第一偏光层113、第二支持层114和第一粘着层115;第一光学补偿膜16可以包括:+B型补偿膜161。第二偏光片13可以包括:沿第三方向DR3(即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依次叠设的第二粘着层135、第三支持层134、第二偏光层133、第四支持层132和第二保护层131;第二光学补偿膜17可以包括:+B型补偿膜171。这里,+B型补偿膜161位于第一偏光片11中第一粘着层115的靠近第一液晶面板12的一侧,+B型补偿膜171位于第二偏光片13中第二粘着层135的靠近第二液晶面板14的一侧。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3C所示,该显示面板可以包括:沿第三方向DR3(即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依次叠设的第一偏光片11、第一光学补偿膜16、第一液晶面板12、第三偏光片15、第二液晶面板14、第二光学补偿膜17和第二偏光片13。其中,第一偏光片11可以包括:沿第三方向DR3(即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依次叠设的第一保护层111、第一支持层112、第一偏光层113、第二支持层114和第一粘着层115;第一光学补偿膜16可以包括:+B型补偿膜161。第二偏光片13可以包括:沿第三方向DR3(即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依次叠设的第二粘着层135、第三支持层134、第二偏光层133、第四支持层132和第二保护层131;第二光学补偿膜17可以包括:+B型补偿膜171。这里,+B型补偿膜161位于第一偏光片11中第一粘着层115的靠近第一液晶面板12的一侧,+B型补偿膜171位于第二偏光片13中第二粘着层135的靠近第二液晶面板14的一侧。第三偏光片15可以包括:沿第三方向DR3(即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依次叠设的第三粘着层151、第五支持层152、第三偏光层153和第六支持层154。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3A至图13C所示,无论第一光学补偿膜16为一层补偿膜,或者两层补偿膜,可以在+B型补偿膜161的靠近第一液晶面板12的一侧设置第四粘着层30,第四粘着层30被配置为将设置有第一光学补偿膜16的第一偏光片11与第一液晶面板12贴合在一起,形成液晶光控结构。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3A至图13C所示,无论第二光学补偿膜17为一层补偿膜,或者两层补偿膜,可以在+B型补偿膜171的靠近第二液晶面板14的一侧设置第五粘着层40,第五粘着层40被配置为将设置有第二光学补偿膜17的第二偏光片13与第二液晶面板14贴合在一起,形成液晶显示结构。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均可以包括多层膜层,其中,第一偏光片中多层膜层的层叠顺序与第二偏光片中多层膜层的层叠顺序相反。例如,如图13A至图13C所示,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即第三方向DR3)上,第一偏光片13可以包括:沿第三方向DR3(即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依次叠设的第一保护层111、第一支持层112、第一偏光层113、第二支持层114和第一粘着层115,第二偏光片13可以包括:沿第三方向DR3(即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依次叠设的第二粘着层135、第三支持层134、第二偏光层133、第四支持层132和第二保护层131。这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以第三偏光片包括多层膜层为例,如图13C所示,第三偏光片15可以包括:沿第三方向DR3(即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依次叠设的第三粘着层151、第五支持层152、第三偏光层153和第六支持层154。这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偏光片中起偏振作用的是偏光层。例如,在第一偏光片11中起偏振作用的是第一偏光层113。例如,在第二偏光片13中起偏振作用的是第二偏光层133。例如,在第三偏光片15中起偏振作用的是第三偏光层153。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偏光层113、第二偏光层133和第三偏光层153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采用聚乙烯醇(Professional Video Assistant,PVA)材料形成。这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偏光层113、第二偏光层133和第三偏光层153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厚度可以约为20μm至32μm之间。例如,第一偏光层113和第二偏光层133的厚度可以约为28μm。例如,第三偏光层153的厚度可以约为22μm。这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偏光层113的光轴方向可以为90度。如此,可以实现第一偏光片的光轴方向为90度。这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偏光层133的光轴方向可以为90度。如此,可以实现第二偏光片的光轴方向为90度。这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三偏光层153的光轴方向可以为0度。如此,可以实现第三偏光片的光轴方向为0度。这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偏光层极易水解,为了保证偏光层特性,因此,可以在偏光层的两侧分别设置具有高光透过率、耐水性好又有一定机械强度的支持层进行防护。例如,在第一偏光片11中可以通过第一支持层112和第二支持层114对第一偏光层113进行防护。例如,在第二偏光片13中可以通过第三支持层134和第四支持层132对第二偏光层133进行防护。例如,在第三偏光片15中可以通过第五支持层152和第六支持层154对第三偏光层153进行防护。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支持层112、第二支持层114、第三支持层134和第四支持层132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采用三醋酸纤维素(TAC)材料形成。这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支持层112、第二支持层114、第三支持层134、第四支持层132、第五支持层152和第六支持层154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厚度可以约为30μm至70μm之间。例如,第一支持层112的厚度可以约为40μm。例如,第二支持层114的厚度可以约为40μm。例如,第三支持层134的厚度可以约为40μm。例如,第四支持层132的厚度可以约为40μm。例如,第五支持层152的厚度可以约为40μm。例如,第六支持层154的厚度可以约为60μm。这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粘着层被配置为将偏光片与其它功能膜层贴合在一起。例如,第一粘着层115可以被配置为将第一偏光片11与第一光学补偿膜16贴合在一起。例如,第二粘着层135可以被配置为将第二偏光片13与第二光学补偿膜贴17合在一起。例如,第三粘着层151可以被配置为将第三偏光片15与第一液晶面板12贴合在一起。这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粘着层115、第二粘着层135、第三粘着层151、第四粘着层30和第五粘着层40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采用压敏胶(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PSA)材料形成。这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粘着层115、第二粘着层135、第三粘着层151、第四粘着层30和第五粘着层40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厚度可以约为8μm至25μm之间。例如,第一粘着层115的厚度可以约为10μm。例如,第二粘着层135的厚度可以约为10μm。例如,第三粘着层151的厚度可以约为20μm。例如,第四粘着层30的厚度可以约为20μm。例如,第五粘着层40的厚度可以约为20μm。这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层111和第二保护层131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可以为带有HC(Hard Coding)表面处理的材料,拥有较高硬度且防水防油性较高的HC层,能够防止偏光片产生划伤,且更易清洁。这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层111和第二保护层131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厚度可以约为1μm至10μm之间。例如,第一保护层111的厚度可以约为5μm。例如,第二保护层131的厚度可以约为5μm。这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此外,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除了可以包括上述的结构以外,还可以包括其它必要的组成和结构,例如,栅线、数据线、像素电极、公共电极等部件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该显示面板的种类进行相应地设计和补充,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如图14所示,该显示装置可以包括: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以及位于第一液晶面板12与第二液晶面板14之间的第三偏光片15。其中,第一液晶面板12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阵列基板121和第一对向基板122,以及设置在第一阵列基板121和第一对向基板122之间的第一液晶层123;第二液晶面板14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阵列基板141和第二对向基板142,以及设置在第二阵列基板141和第二对向基板142之间的第二液晶层143;其中,第一液晶层123中液晶分子的光轴方向为0度;第二液晶层143中液晶分子的光轴方向为0度;第一偏光片11的光轴方向为90度;第二偏光片13的光轴方向为90度;第三偏光片15的光轴方向为0度。其中,在图14中以光学调制结构包括:光学补偿膜,第一光学补偿膜16设置于第一偏光片11的远离第一液晶面板12的一侧,且第二光学补偿膜17设置于第二偏光片13的远离第二液晶面板14的一侧为例进行示意。这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该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背光模组,设置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侧,被配置为向第一液晶面板12提供初始背光。第一液晶面板12可以称为调光面板或者控光面板。第一液晶面板12,被配置为对背光模组30提供的初始背光进行调节,向第二液晶面板14提供调节后的背光。第二液晶面板14为显示面板。第二液晶面板14,被配置为接收调节后的背光,进行不同灰阶颜色的显示。这样,通过第一液晶面板的液晶层中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可以对提供给第二液晶面板的背光的亮度进行分区域控制。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液晶面板和第二液晶面板可以具有相同的外观尺寸及功能尺寸。例如,第一液晶面板和第二液晶面板的形状及大小均相同,第一液晶面板中的显示区域与第二液晶面板中的控光区域的形状及大小均相同,以使对位贴合第一液晶面板和第二液晶面板后,控光区域可以与显示区域相对应,从而背光模组发出的背光在经控光区域调控之后被提供至显示区域。例如,第二液晶面板中的显示区域包括:多个显示像素;第一液晶面板中的控光区域包括:多个控光像素。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液晶面板可以为未设置彩膜层的黑白液晶面板。第二液晶面板可以为设置彩膜层的液晶面板。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第二液晶面板14中的第二阵列基板141或者第二对向基板142可以包括:同层设置的黑矩阵(图中未示出)和彩膜层144。例如,在图14中,以第二对向基板142的靠近第二液晶层143的一侧设置有彩膜层144为例进行示意。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彩膜层可以包括:周期性排布的第一彩膜单元、第二彩膜单元和第三彩膜单元,第一彩膜单元被配置为对经过第一彩膜单元的光线进行过滤,过滤出第一颜色光线;第二彩膜单元被配置为对经过第二彩膜单元的光线进行过滤,过滤出第二颜色光线;第三彩膜单元被配置为对经过第三彩膜单元的光线进行过滤,过滤出第三颜色光线。例如,彩膜层可以包括:周期性排列的红色(R)彩膜单元、绿色(G)彩膜单元和蓝色(B)彩膜单元,或者,周期性排列的红色彩膜单元、绿色彩膜单元、蓝色彩膜单元和白色(W)彩膜单元。这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液晶面板和第二液晶面板可以为水平电场型显示面板,例如,水平电场型显示面板可以为ADS显示模式或者IPS显示模式。这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该显示装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或者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这里,本公开实施例对显示装置的类型不做限定。对于该显示装置的其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均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具有的,在此不做赘述,也不应作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以上显示装置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显示面板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显示面板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公开显示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公开显示面板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在此不再赘述。
虽然本公开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公开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公开。任何本公开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公开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3)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叠设的第一偏光片、第一液晶面板、第二液晶面板和第二偏光片;其中,
所述第一偏光片和所述第二偏光片中的至少一种设置有光学调制结构,所述光学调制结构包括:光学补偿膜和微结构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光学补偿膜,被配置为改变倾斜入射至所述光学补偿膜的光线的偏振态,所述微结构,被配置为改变入射至所述微结构的光线的传播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光片设置有第一微结构,所述第一微结构包括: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一凸部,其中,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平面,所述第一凸部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部的材料的折射率为1.4至1.6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凸部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呈周期性排布,相邻第一凸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间距和相邻第一凸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间距中的至少一种为4微米至6微米之间,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凸部的厚度为5微米至20微米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偏光片设置有第二微结构,所述第二微结构包括: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二凸部,其中,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平面,所述第二凸部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圆形的一部分或者椭圆形的一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部的材料的折射率为1.4至1.6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凸部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呈周期性排布,相邻第二凸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间距和相邻第二凸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间距中的至少一种为4微米至6微米之间,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二凸部的厚度为5微米至20微米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的材料包括:环烯烃聚合物COP材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材料和三醋酸纤维素TAC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光片和所述第二偏光片均包括多层膜层,所述第一偏光片中多层膜层的层叠顺序与所述第二偏光片中多层膜层的层叠顺序相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偏光片包括:依次叠设的第一保护层、第一支持层、第一偏光层、第二支持层和第一粘着层,所述第二偏光片包括:依次叠设的第二粘着层、第三支持层、第二偏光层、第四支持层和第二保护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液晶面板与所述第二液晶面板之间的第三偏光片,其中,所述第三偏光片设置有所述光学补偿膜。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补偿膜包括:一层补偿膜,所述一层补偿膜为+B型补偿膜。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B型补偿膜的厚度为100微米至150微米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B型补偿膜具有满足以下不等式的折射率:nx>ny>nz、0.001<nx-ny<0.004、以及0<ny-nz<0.05;
其中,nx、nz和ny的值均在1.3至1.6之间,nx为补偿膜在X轴方向上的折射率,ny为补偿膜在Y轴方向上的折射率,nz为补偿膜在Z轴方向上的折射率,Y轴与X轴垂直,Z轴与Y轴和X轴垂直。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补偿膜包括:两层补偿膜,所述两层补偿膜包括:叠设的+B型补偿膜和-B型补偿膜,其中,在所述两层补偿膜中,所述+B型补偿膜位于所述第一偏光片靠近所述第一液晶面板的一层或者所述第二偏光片靠近所述第二液晶面板的一层。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B型补偿膜的厚度为1微米至10微米之间,且所述-B型补偿膜的厚度为15微米至25微米之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B型补偿膜具有满足以下不等式的折射率:nx>ny>nz、0.001<nx-ny<0.004、以及0<ny-nz<0.05;
所述-B型补偿膜具有满足以下不等式的折射率:ny<nx<nz、0.002<nx-ny<0.004、以及nz-ny>0;
其中,nx、nz和ny的值均在1.3至1.6之间,nx为补偿膜在X轴方向上的折射率,ny为补偿膜在Y轴方向上的折射率,nz为补偿膜在Z轴方向上的折射率,Y轴与X轴垂直,Z轴与Y轴和X轴垂直。
20.根据权利要求1或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补偿膜包括:基于聚合物薄膜或者共聚物薄膜进行拉伸制备的补偿膜。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薄膜包括:环烯烃聚合物COP薄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薄膜和三醋酸纤维素TAC薄膜中的任意一种。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物薄膜包括:环烯烃共聚物COC薄膜。
2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22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液晶面板与所述第二液晶面板之间的第三偏光片,所述第一液晶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阵列基板和第一对向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阵列基板和所述第一对向基板之间的第一液晶层;所述第二液晶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阵列基板和第二对向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阵列基板和所述第二对向基板之间的第二液晶层;其中,
所述第一液晶层中液晶分子的光轴方向为0度;
所述第二液晶层中液晶分子的光轴方向为0度;
所述第一偏光片的光轴方向为90度;
所述第二偏光片的光轴方向为90度;
所述第三偏光片的光轴方向为0度。
CN202110930429.0A 2021-08-13 2021-08-13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59332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30429.0A CN115933241A (zh) 2021-08-13 2021-08-13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CT/CN2022/110852 WO2023016401A1 (zh) 2021-08-13 2022-08-08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30429.0A CN115933241A (zh) 2021-08-13 2021-08-13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33241A true CN115933241A (zh) 2023-04-07

Family

ID=85200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30429.0A Pending CN115933241A (zh) 2021-08-13 2021-08-13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33241A (zh)
WO (1) WO202301640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537663U (zh) * 2016-10-25 2017-03-01 揚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視角控制裝置以及可控制視角顯示裝置
CN109212820B (zh) * 2018-10-30 2021-06-18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复合膜和显示面板
WO2021033073A1 (en) * 2019-08-19 2021-02-2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Display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16401A1 (zh) 2023-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04379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polarizing plate
KR100997821B1 (ko) 멀티 갭 구조를 갖는 액정 셀을 구비하는 액정 패널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US10191322B2 (en) Display and electronic unit
US8300188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with micro-lens arra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I390306B (zh) 穿透型液晶顯示裝置
CN107945760B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0888270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8908132B2 (en) Blue phase mod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5301823B (zh) 纳米囊液晶显示装置
CN110596947A (zh) 一种显示装置
US949472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201502661A (zh) 液晶顯示裝置
CN111025748A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CN113281925A (zh) 光线控制膜和显示面板
US20100283940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5339277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5114853B2 (ja) 表示装置
CN115933241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4570058B2 (ja) 反射型表示装置
KR20040077559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US20160161786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JP3570419B2 (ja) 液晶装置、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装置用基板及び電子機器
CN117471759A (zh) 透光结构及显示装置
CN117492239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
CN116583781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