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66783A -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66783A
CN115866783A CN202211673179.8A CN202211673179A CN115866783A CN 115866783 A CN115866783 A CN 115866783A CN 202211673179 A CN202211673179 A CN 202211673179A CN 115866783 A CN115866783 A CN 1158667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areas
information
uplink control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7317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艺戬
鲁照华
李儒岳
高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167317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6678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667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667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8Formatting
    • H04L1/0031Multiple signaling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17Feedback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2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e.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04B7/0639Using selective indices, e.g. of a codebook, e.g. pre-distortion matrix index [PMI] or for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04L1/0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using space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71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5Symbol extensions, e.g. Zero Tail, Unique Word [UW]
    • H04L27/2607Cyclic exten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28Inverse Fourier transform modulators, e.g. 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2Indication of how the channel is divid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gulatory allocation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5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source usage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Discrete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其中,该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包括:确定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候选传输区域集合,其中,所述候选传输区域集合中至少包括M个传输区域,M为大于1的整数;从所述传输配置集合中选择N个传输区域,其中,1大于或等于N小于或等于M,N为整数;按照选择的所述N个传输区域进行所述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信息的传输不能在保障鲁棒性的同时又保障很高传输效率的问题,保障鲁棒性的同时又保障很高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信***中,UE需要发送必要的上行L1(PHY Layer,)及L2(MAC Layer)控制信息以支持上下行数据传输。以LTE/LTE-A***为例,上行L1/L2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Information,简称为UCI)包括了以下的一些内容:
SR(Scheduling Request):用于向eNodeB请求上行UL-SCH资源。
HARQ确认或否定的确认(Acknowledgement/Negative ACKnowledgment,简称为ACK/NACK):对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数据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 Channel,简称为PDSCH)上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HARQ确认。
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包括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indication,简称为CQI)、预编码矩阵指示/索引(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index,简称为PMI)、秩指示(Rank indicator,简称为RI),CSI-RS资源指示/索引(CSI-RS resourceindicator/index,简称为CRI)等信息。用于告诉eNodeB下行信道质量等,以帮助eNodeB进行下行调度。
LTE中的控制信息有两种传输方式:如果UE在当前子帧没有被分配用于发送上行数据的上行资源,则UE使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为PUCCH)来发送上行L1/L2控制信息。如果UE在当前子帧被分配了用于发送上行数据的上行资源,则UE使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 Channel,简称为PUSCH)分配的资源中的一部分资源位置来发送上行L1/L2控制信息。如果UE已经被分配了上行的数据资源,就没必要再发送SR了。如果存在载波聚合的情况,多个载波的控制信息可以被聚合在一起进行发送;
对于PUCCH上的控制传输,存在以下几种Format(上行控制信道格式),如表1所示,每种Format对应着不同的Control information。
表1
Figure BDA0004016944530000011
/>
Figure BDA0004016944530000021
从上表可以看到,不同的控制信息类型可以单独的进行传输,也可以和其他类型控制信息一起合并传输,分别构成了不同的Format。同一Format在相同的天线配置下的传输是采用比较固定的设计的,不能灵活的变化。因为在LTE中主要的考虑是传输内容的鲁棒性,因为控制信息要求的误码率很低,控制信息的错误会导致比数据信息错误更严重的后果,因此按照最鲁棒的方式进行设计。上行的控制信道一般是通过码分来区分不同的用户,码分可以采用不同的正交序列或者同一根序列的循环移位来达到正交效果;
LTE/LTE-A主要面向的是通信频率比较低的频率,此时的***中路径损耗不算非常大,但是随着高频的逐渐开发和利用,***的通信频率越来越高,逐渐扩展到4GHz,30GHz,70GHz,此时路径损耗会明显增大。为了对抗高频的路径损耗,采用基于波束传输获取beamforming增益才能保证控制信道的覆盖,这成为了一个趋势,但波束传输需要实时准确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简称为CSI)信息,而实际***中由于传输路径的阻塞、终端的移动,终端的旋转会影响波束的准确性,这种情况下,控制信道的鲁棒性受到了挑战;
目前控制信息反馈面临的的问题是,如果按照最鲁棒的方式进行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则需要所有波束方向都进行发送,每个方向均要占用资源,波束数目一般为天线数目的两倍,这种情况下,需要大量的资源;而如果采用传输效率最高的方式进行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则会面临鲁棒性问题,波束总是会存在测量准确性问题以及不够实时的问题,因此缺少一种既能保障鲁棒性又有很高传输效率的控制信息发送方式。
因此,相关技术中对信息的传输不能在保障鲁棒性的同时又保障很高传输效率的问题,尚未提出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对信息的传输不能在保障鲁棒性的同时又保障很高传输效率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包括:
确定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候选传输区域集合,其中,所述候选传输区域集合中至少包括M个传输区域,M为大于1的整数;
从所述传输配置集合中选择N个传输区域,其中,1大于或等于N小于或等于M,N为整数;
按照选择的所述N个传输区域进行所述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包括:
根据预先将上行控制信息划分的组确定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所属的组,其中,每组信息分别对应一组传输配置集合,所述传输配置集合中包含一种或多种传输配置;
从所述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所属的组对应的传输配置集合中选择传输配置;
按照选择的传输配置对所述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进行传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装置,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候选传输区域集合,其中,所述候选传输区域集合中至少包括M个传输区域,M为大于1的整数;
第二选择模块,用于从所述传输配置集合中选择N个传输区域,其中,1大于或等于N小于或等于M,N为整数;
第二传输模块,用于按照选择的所述N个传输区域进行所述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装置,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先将上行控制信息划分的组确定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所属的组,其中,每组信息分别对应一组传输配置集合,所述传输配置集合中包含一种或多种传输配置;
第三选择模块,用于从所述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所属的组对应的传输配置集合中选择传输配置;
第三传输模块,用于按照选择的传输配置对所述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进行传输。
通过本申请,确定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传输配置集合,从所述传输配置集合中选择传输配置,按照选择的所述传输配置进行所述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信息的传输不能在保障鲁棒性的同时又保障很高传输效率的问题,保障鲁棒性的同时又保障很高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三;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配置指示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配置指示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装置的框图一;
图7是根据本申请优选实施例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装置的框图一;
图8是根据本申请优选实施例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装置的框图二;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装置的框图二;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装置的框图三;
图11是根据本申请优选实施例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装置的框图三;
图1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配置指示装置的框图一;
图1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配置指示装置的框图二;
图1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基站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一,如图1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确定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传输配置集合;
步骤S104,从该传输配置集合中选择传输配置;
步骤S106,按照选择的该传输配置进行该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
通过上述步骤,确定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传输配置集合,从该传输配置集合中选择传输配置,按照选择的该传输配置进行该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信息的传输不能在保障鲁棒性的同时又保障很高传输效率的问题,保障鲁棒性的同时又保障很高传输效率。
优选地,确定该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传输配置集合包括:根据该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信息类型确定该传输配置集合;根据下行控制信令的指示确定该传输配置集合;或者根据上行或下行传输模式确定该传输配置集合。
优选地,当传输配置集合中存在多种传输配置时,从该传输配置集合中选择传输配置包括:根据该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信息类型从该传输配置集合中选择传输配置;根据下行控制信令的指示从该传输配置集合中选择传输配置;或者根据上行或下行传输模式从该传输配置集合中选择传输配置。其中,该下行控制信令为物理层信令。
优选地,当该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包含应答信息时,确定该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传输配置集合包括:根据应答的对象确定传输配置集合,或者根据对应重传的次数选择传输配置;或者当该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包含CSI时,确定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传输配置集合包括:根据CSI信息的类型确定传输配置集合。
优选地,当根据应答的对象确定传输配置集合时,从该传输配置集合中选择传输配置包括:根据应答的对象选择传输配置;或者当根据CSI信息的类型确定传输配置集合时,从该传输配置集合中选择传输配置包括:根据CSI信息的类型选择传输配置。
优选地,该上行控制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应答消息,调度请求消息,CSI信息,发送方式切换请求信息,接收方式切换反馈信息,信息上报模式指示信息。
优选地,该传输配置集合中的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一种或多种Numerology的配置,一种或多种发送码序列集合的配置,一种或多种发送功率的配置,一种或多种发送次数的配置,一种或多种发送资源数目的配置,一种或多种发送资源粒度的配置,一种或多种调制方式的配置,一种或多种编码方式的配置,一种或多种发送方式的配置,一种或多种接收方式的配置,一种或多种传输区域的配置。
优选地,该Numerology的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时域符号长度,子载波间隔,FFT点数,子载波密度,CP长度,频域保护带,保护时间间隔GP;和/或
该传输区域的配置包括:时域的传输区域配置和/或频域传输区域配置;和/或
该编码方式的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码率,编码类型,聚合级别;和/或
该发送方式的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发送波束的配置,发送天线的配置,发送扇区的配置,传输技术或模式的配置;和/或
该接收方式的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接收波束配置,接收天线配置,接收扇区配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二,如图2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确定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候选传输区域集合,其中,该候选传输区域集合中至少包括M个传输区域,M为大于1的整数;
步骤S204,从该传输配置集合中选择N个传输区域,其中,1大于或等于N小于或等于M,N为整数;
步骤S206,按照选择的该N个传输区域进行该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
通过上述步骤,确定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候选传输区域集合,其中,该候选传输区域集合中至少包括M个传输区域,M为大于1的整数;从该传输配置集合中选择N个传输区域,其中,1大于或等于N小于或等于M,N为整数;按照选择的该N个传输区域进行该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信息的传输不能在保障鲁棒性的同时又保障很高传输效率的问题,保障鲁棒性的同时又保障很高传输效率。
优选地,该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该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两个区域之间存在发送功率偏置P,其中,该P由基站配置;和/或
该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该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区域i使用的发送波束是区域j的子集;和/或
该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该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区域i使用的发送天线是区域j的子集;和/或
该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该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区域i使用的发送扇区是区域j的子集;和/或
该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该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区域i使用的接收波束是区域j的子集;和/或
该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该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区域i使用的接收天线是区域j的子集;和/或
该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该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区域i使用的接收扇区是区域j的子集;和/或
该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该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区域i使用的OFDM符号的CP长度小于区域j的OFDM符号的CP长度;和/或
该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该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区域i使用的子载波间隔小于区域j的子载波间隔长度;和/或
该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该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区域i的带宽小于区域j的带宽;和/或
该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该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区域i的OFDM符号数目小于区域j的OFDM符号数目;和/或
该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该区域i对应的时域符号是区域j对应时域符号的子集;和/或
该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该区域i占用资源块是区域j占用资源块的子集;和/或
该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该区域i和区域j采用不同numerology参数;和/或
该M个区域对应基站配置的M个子帧组;和/或
该M个区域对应基站配置的M个资源块组。
优选地,该不同numerology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时域符号长度不同,子载波间隔不同,子载波密度不同,CP长度不同,频域保护带不同,保护时间间隔GP不同。
优选地,该上行控制信息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应答消息,调度请求消息,CSI信息,发送方式切换请求信息,接收方式切换反馈信息,信息上报模式指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三,如图3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2,根据预先将上行控制信息划分的组确定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所属的组,其中,每组信息分别对应一组传输配置集合,该传输配置集合中包含一种或多种传输配置;
步骤S304,从该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所属的组对应的传输配置集合中选择传输配置;
步骤S306,按照选择的传输配置对该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进行传输。
通过上述步骤,根据预先将上行控制信息划分的组确定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所属的组,其中,每组信息分别对应一组传输配置集合,该传输配置集合中包含一种或多种传输配置;从该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所属的组对应的传输配置集合中选择传输配置;按照选择的传输配置对该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进行传输,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信息的传输不能在保障鲁棒性的同时又保障很高传输效率的问题,保障鲁棒性的同时又保障很高传输效率。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根据该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将该信息划分为X组,X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优选地,该上行控制信息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应答消息,调度请求消息,CSI信息,发送方式切换请求信息,接收方式切换反馈信息,信息上报模式指示信息。
优选地,该CSI信息至少包括:信道质量CQI,预编码指示信息PMI,信道的秩信息RI,测量导频选择信息CRI,端口选择信息,波束指示/索引BI。
优选地,当X为2时,将该上行控制信息划分为两组,其中,
第一组包括:调度请求消息、应答消息、BI、CRI、RI、发送方式切换请求信息、接收方式切换反馈信息、信息上报模式指示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组包括:CQI、PMI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
第一组包括:调度请求消息、应答消息、BI、CRI、RI、发送方式切换请求信息、接收方式切换反馈信息、信息上报模式指示信息、第一PMI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组包括:CQI、第二PMI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
第一组包括:调度请求消息、应答消息、发送方式切换请求信息、接收方式切换反馈信息、信息上报模式指示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组包括CSI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
第一组包括:调度请求消息、发送方式切换请求信息、接收方式切换反馈信息、信息上报模式指示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组包括应答消息、CSI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该第二组对应的发送功率小于或等于第一组对应的发送功率;和/或
该第二组对应的发送扇区数目小于或等于第一组对应的发送扇区数目;和/或
该第二组对应的发送天线数目小于或等于第一组对应的发送天线数目;和/或
该第二组对应的发送波束数目小于或等于第一组对应的发送波束数目;和/或
该第二组的发送带宽小于或等于第一组的发送带宽;和/或
该第二组的发送符号数小于或等于第一组的发送符号数目;和/或
该第二组的发送资源块小于或等于第一组的发送资源块;和/或
该第二组的候选传输技术集合是第一组候选传输集合的子集。
优选地,该第二组发送扇区是第一组发送扇区的子集;和/或
该第二组发送天线是第一组发送天线的子集;和/或
该第二组发送波束是第一组发送波束的子集;和/或
该第二组发送符号集合是第一组发送符号集合的子集;和/或
该第二组发送资源块集合是第一组发送资源块集合的子集。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配置指示方法,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配置指示方法的流程图一,如图4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2,确定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配置;
步骤S404,发送下行物理层控制信息;其中,该下行控制信息用于指示预定时间内的该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配置。
优选地,该传输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Numerology的配置,发送码序列集合的配置,发送功率的配置,发送次数的配置,发送资源数目的配置,发送资源粒度的配置,调制方式的配置,编码方式的配置,发送方式的配置,接收方式的配置,传输区域的配置。
优选地,该Numerology的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时域符号长度,子载波间隔,FFT点数,子载波密度,CP长度,频域保护带,保护时间间隔GP;
该传输区域的配置包括:时域的传输区域配置和/或频域传输区域配置;
编码方式的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码率,编码类型,聚合级别;
该发送方式的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发送波束的配置;发送天线的配置;发送扇区的配置;传输技术/模式的配置;
该接收方式的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接收波束配置,接收天线配置,接收扇区配置。
优选地,该上行控制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应答消息,调度请求消息,CSI信息,发送方式切换请求信息,接收方式切换反馈信息,信息上报模式指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配置指示方法,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配置指示方法的流程图二,如图5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02,确定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配置;
步骤S504,发送上行控制信息,其中,该上行控制信息用于指示预定时间内的该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配置。
优选地,该传输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Numerology的配置,发送码序列集合的配置,发送功率的配置,发送次数的配置,发送资源数目的配置,发送资源粒度的配置,调制方式的配置,编码方式的配置,发送方式的配置,接收方式的配置,传输区域的配置。
优选地,该Numerology的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时域符号长度,子载波间隔,FFT点数,子载波密度,CP长度,频域保护带,保护时间间隔GP;
该传输区域的配置包括:时域的传输区域配置和/或频域传输区域配置;
编码方式的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码率,编码类型,聚合级别;
该发送方式的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发送波束的配置,发送天线的配置,发送扇区的配置,传输技术/模式的配置;
该接收方式的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接收波束配置,接收天线配置,接收扇区配置。
优选地,该上行控制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应答消息,调度请求消息,CSI信息,发送方式切换请求信息,接收方式切换反馈信息,信息上报模式指示信息。
对于上行,终端需要向基站反馈一些基站不知道的信息以及一些终端发起的请求消息,比如以下一些类型的信息:
应答消息:主要有ACK,NACK几种状态,用于应答之前发送的控制消息或数据块,对于数据块,一般来说是收到并解码正确了反馈ACK,收到未解码正确反馈NACK,如果没收到则不反馈,对于控制信息,有三种情况,一种是与数据信道一样,收到并解码正确了反馈ACK,收到未解码正确反馈NACK,第二种是只在收到并解码正确了反馈ACK,其余情况不反馈,第三种是只在收到并解码不正确情况反馈NACK,其余情况不反馈;
调度请求消息:主要用于UE向基站发起调度请求;
CSI信息:CSI是一个统称,包括了很多类型的CSI,比如信道的矩阵的量化信息,信道的特征矢量的量化信息,信道质量CQI,干扰测量结果等等,还有预编码指示信息PMI,信道的秩信息RI,预编码层数反馈信息,测量导频选择信息CRI,端口选择信息,测量资源位置指示信息,波束反馈信息等等;
除了传统的的一些上报的控制信息外,本申请中还考虑了一些新的上报信息用于提升传输的鲁棒性及性能,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发送方式切换请求信息:主要是终端用于请求基站切换发送方式,发送方式包括发送节点,发送波束,传输技术,发送天线,发送扇区等等
接收方式切换反馈信息:主要是终端用于告知基站切换接收方式,发送方式包括发送接收波束,接收天线,接收扇区等等
信息上报模式指示信息:主要用于指示后续的信息上报内容;
在后续的实施例中,主要说明如何采用一些更灵活更高效的传输技术来上报以上的一些信息。
实施例2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装置,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装置的框图一,如图6所示,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62,用于确定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传输配置集合;
第一选择模块64,用于从该传输配置集合中选择传输配置;
第一传输模块66,用于按照选择的该传输配置进行该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
图7是根据本申请优选实施例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装置的框图一,如图7所示,该第一确定模块62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72,用于根据该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信息类型确定该传输配置集合;或者,根据下行控制信令的指示确定该传输配置集合;或者,根据上行或下行传输模式确定该传输配置集合。
优选地,该第一选择模块64,还用于当传输配置集合中存在多种传输配置时,根据该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信息类型从该传输配置集合中选择传输配置;根据下行控制信令的指示从该传输配置集合中选择传输配置;或者根据上行或下行传输模式从该传输配置集合中选择传输配置。
图8是根据本申请优选实施例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装置的框图二,如图8所示,该第一确定模块62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82,用于当该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包含应答信息时,根据应答的对象确定传输配置集合;或者,根据对应重传的次数选择传输配置;或者,
当该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包含信道状态信息CSI时,根据CSI信息的类型确定传输配置集合。
优选地,该第一选择模块64,还用于当根据应答的对象确定传输配置集合时,根据应答的对象选择传输配置;或者当根据CSI信息的类型确定传输配置集合时,从该传输配置集合中选择传输配置包括:根据CSI信息的类型选择传输配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装置,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装置的框图二,如图7所示,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92,用于确定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候选传输区域集合,其中,该候选传输区域集合中至少包括M个传输区域,M为大于1的整数;
第二选择模块94,用于从该传输配置集合中选择N个传输区域,其中,1大于或等于N小于或等于M,N为整数;
第二传输模块96,用于按照选择的该N个传输区域进行该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
优选地,该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该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两个区域之间存在发送功率偏置P,其中,该P由基站配置;和/或
该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该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区域i使用的发送波束是区域j的子集;和/或
该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该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区域i使用的发送天线是区域j的子集;和/或
该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该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区域i使用的发送扇区是区域j的子集;和/或
该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该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区域i使用的接收波束是区域j的子集;和/或
该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该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区域i使用的接收天线是区域j的子集;和/或
该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该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区域i使用的接收扇区是区域j的子集;和/或
该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该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区域i使用的OFDM符号的CP长度小于区域j的OFDM符号的CP长度;和/或
该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该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区域i使用的子载波间隔小于区域j的子载波间隔长度;和/或
该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该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区域i的带宽小于区域j的带宽;和/或
该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该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区域i的OFDM符号数目小于区域j的OFDM符号数目;和/或
该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该区域i对应的时域符号是区域j对应时域符号的子集;和/或
该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该区域i占用资源块是区域j占用资源块的子集;和/或
该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该区域i和区域j采用不同numerology参数;和/或
该M个区域对应基站配置的M个子帧组;和/或
该M个区域对应基站配置的M个资源块组。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装置,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装置的框图三,如图10所示,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102,用于根据预先将上行控制信息划分的组确定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所属的组,其中,每组信息分别对应一组传输配置集合,该传输配置集合中包含一种或多种传输配置;
第三选择模块104,用于从该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所属的组对应的传输配置集合中选择传输配置;
第三传输模块106,用于按照选择的传输配置对该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进行传输。
图11是根据本申请优选实施例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装置的框图三,如图11所示,该装置还包括:
分组模块112,用于将该上行控制信息划分为两组,其中,
第一组包括:调度请求消息、应答消息、BI、CRI、RI、发送方式切换请求信息、接收方式切换反馈信息、信息上报模式指示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组包括:CQI、PMI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
第一组包括:调度请求消息、应答消息、BI、CRI、RI、发送方式切换请求信息、接收方式切换反馈信息、信息上报模式指示信息、第一PMI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组包括:CQI、第二PMI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
第一组包括:调度请求消息、应答消息、发送方式切换请求信息、接收方式切换反馈信息、信息上报模式指示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组包括:CSI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
第一组包括:调度请求消息、发送方式切换请求信息、接收方式切换反馈信息、信息上报模式指示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组包括:应答消息、CSI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配置指示装置,图1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配置指示装置的框图一,如图12所示,包括:
第四确定模块122,用于确定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配置;
第一发送模块124,用于发送下行物理层控制信息;其中,该下行控制信息用于指示预定时间内的该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配置。
优选地,所述传输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Numerology的配置,发送码序列集合的配置,发送功率的配置,发送次数的配置,发送资源数目的配置,发送资源粒度的配置,调制方式的配置,编码方式的配置,发送方式的配置,接收方式的配置,传输区域的配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配置指示装置,图1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配置指示装置的框图二,如图13所示,包括:
第五确定模块132,用于确定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配置;
第二发送模块134,用于发送上行控制信息,其中,该上行控制信息用于指示预定时间内的该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配置。
优选地,所述传输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Numerology的配置,发送码序列集合的配置,发送功率的配置,发送次数的配置,发送资源数目的配置,发送资源粒度的配置,调制方式的配置,编码方式的配置,发送方式的配置,接收方式的配置,传输区域的配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图1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示意图,如图14所示,该终端包括处理器1402以及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1404,当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下操作:
确定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传输配置集合,从所述传输配置集合中选择传输配置,按照选择的所述传输配置进行所述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或者,
确定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候选传输区域集合,其中,所述候选传输区域集合中至少包括M个传输区域,M为大于1的整数;从所述传输配置集合中选择N个传输区域,其中,1大于或等于N小于或等于M,N为整数;按照选择的所述N个传输区域进行所述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或者,
根据预先将上行控制信息划分的组确定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所属的组,其中,每组信息分别对应一组传输配置集合,所述传输配置集合中包含一种或多种传输配置;从所述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所属的组对应的传输配置集合中选择传输配置;按照选择的传输配置对所述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进行传输。
优选地,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执行如下操作:根据所述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信息类型确定所述传输配置集合;或者,根据下行控制信令的指示确定所述传输配置集合;或者,根据上行或下行传输模式确定所述传输配置集合。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图1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基站示意图,如图15所示,该基站包括处理器1502以及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1504,当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下操作:
确定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配置;
发送下行物理层控制信息;其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用于指示预定时间内的所述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配置。
优选地,所述传输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Numerology的配置,发送码序列集合的配置,发送功率的配置,发送次数的配置,发送资源数目的配置,发送资源粒度的配置,调制方式的配置,编码方式的配置,发送方式的配置,接收方式的配置,传输区域的配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当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下操作:
确定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配置;
发送上行控制信息,其中,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用于指示预定时间内的所述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配置。
优选地,所述传输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Numerology的配置,发送码序列集合的配置,发送功率的配置,发送次数的配置,发送资源数目的配置,发送资源粒度的配置,调制方式的配置,编码方式的配置,发送方式的配置,接收方式的配置,传输区域的配置。
实施例3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步骤S11,确定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传输配置集合;
步骤S12,从所述传输配置集合中选择传输配置;
步骤S13,按照选择的所述传输配置进行所述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或者,
步骤S21,确定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候选传输区域集合,其中,所述候选传输区域集合中至少包括M个传输区域,M为大于1的整数;
步骤S22,从所述传输配置集合中选择N个传输区域,其中,1大于或等于N小于或等于M,N为整数;
步骤S23,按照选择的所述N个传输区域进行所述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或者,
步骤S31,根据预先将上行控制信息划分的组确定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所属的组,其中,每组信息分别对应一组传输配置集合,所述传输配置集合中包含一种或多种传输配置;
步骤S32,从所述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所属的组对应的传输配置集合中选择传输配置;
步骤S33,按照选择的传输配置对所述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进行传输。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步骤101:确定第一类信息;第一类信息包括前面提及的应答消息;调度请求消息;CSI信息;发送方式切换请求信息;接收方式切换反馈信息;信息上报模式指示信息;
终端在每个时刻需要根据当前的反馈模式,基站的触发信令,与基站的一些约定判断需要上报的信息的内容,同一时刻可以只存在一种类型第一类信息需要上报,也可以存在多种类型的第一类信息信息需要上报,多种信息需要上报时可以合并后上报,也可以分别上报。
步骤102:确定第一类信息对应的传输配置集合;
第一类信息可以对应不同的传输配置集合,该传输配置集合中的传输配置用于第一类信息的传输;具体的传输配置包括的一些参数类型在后面的实施例介绍。
有几种方式确定第一类信息对应的传输配置集合:一种方式是先预先约定好第一类信息对应的传输配置集合是什么;另外一种方式是需要基站的配置信令对传输配置集合进行信令配置;如果基站发送了配置集合指示信令,终端需要根据配置信令的指示进行确定这个集合是什么,不同的终端可以配置不同的传输配置集合;不同的上行或下行传输模式可以对应不同的传输配置集合的约定或配置,因此不管是预先约定还是需要基站信令指示的情况,终端需要结合上行或下行的传输模式来确定传输配置集合;不同的第一类信息的包含的信息类型可能对应不同的传输配置集合的约定或配置,因此不管是预先约定还是需要基站信令指示的情况,终端需要结合第一类信息的包含的信息类型来确定传输配置集合。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第一信息类型为应答消息时,应答对象不同也应该被认为是不同的类型,比如数据的应答消息和控制的应答消息可能对应不同的传输配置集合。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第一信息类型为CSI时,CSI信息子类型的不同也应该被认为是不同的类型,比如CRI,RI,PMI,CQI可能对应不同的传输配置集合。
对于应答消息,如果应答的对象是首传数据可能与应答数据是重传数据时的传输配置集合不同;因此不管是预先约定还是需要基站信令指示的情况,终端需要结合应答数据是首选还是重传,如果是重传的话是第几次重传,来确定传输配置集合。
较佳的不同的传输配置集合是不同的,这样可以预先根据第一类信息的类型的特点预先不同的集合,一般来说非常重要的信息及发送频率很低的信息可以考虑高鲁棒性的传输配置;一般重要性的信息考虑较鲁棒的传输配置及传输效率较高的传输配置;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越鲁棒说明需要更多的资源,包括时域频域空域码域以及功率等方面的资源,而传输效率高则是以较少的资源将信息传送成功。
步骤103:从所述传输配置集合中选择传输配置;
如果基站发送了配置选择指示信令,终端需要根据配置选择指示信令的指示在集合中进行选择;该信令较佳的为物理层控制信令,可以快速的进行配置的切换,在配置集合中进行灵活的选择。还有一种情况是没有指示信令,这种情况由终端可以自行灵活选择,不同的终端可以在集合中选择不同的传输配置。或者终端根据传输模式、第一类信息中包含的信息类型、应答的对象、应答信息的重传次数等进行选择,不同的上行或下行传输模式可以在集合中选择不同的传输配置,不同的第一类信息的包含的信息类型可以在集合中选择不同的传输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第一信息类型为应答消息时,应答对象不同也应该被认为是不同的类型,比如数据的应答消息和控制的应答消息可能对应不同的传输配置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第一信息类型为CSI时,CSI信息子类型的不同也应该被认为是不同的类型,比如CRI,RI,PMI,CQI可能对应不同的传输配置选择。
对于应答消息,如果应答的对象是首传数据可能与应答数据是重传数据时的传输配置选择不同;因此不管是预先约定还是需要基站信令指示的情况,终端需要结合应答数据是首选还是重传,如果是重传的话是第几次重传,来确定传输配置选择;如果对应的传输配置集合只包含一种配置,则直接使用这种配置。
步骤104:按照所述选择的传输配置进行所述第一类信息的传输;
实施例5
终端可以根据第一类信息的包含的信息类型确定所述传输配置集合,具体的传输配置类型后面的实施例进行介绍;这个集合的具体确定方式可以参考实施例1中提到的方式。
一种情况是一种第一类信息的类型对应一个传输配置的集合,如表2所示。
表2
“调度请求消息” 传输配置11,传输配置12
控制信息的“应答消息” 传输配置21,传输配置22
数据信息的“应答消息” 传输配置31,传输配置32
“发送方式切换请求信息” 传输配置41,传输配置42
“接收方式切换请求信息” 传输配置51,传输配置52
“信息上报模式指示信息” 传输配置61,传输配置62
这里仅仅列举了对应多种配置的情况,也可以是一种第一类信息类型只对应一种配置;也可以是部分第一类信息类型只对应一种配置,部分第一类信息类型对应多种配置。
还有一种情况是,对第一类信息进行分组,每组对应一个传输配置集合;有几种方式对传输配置集合进行分组。
第一种较佳的分组方式为:第一组包括“调度请求消息”,“应答消息”,“BI”“CRI”,“RI”,“发送方式切换请求信息”,“接收方式切换请求信息”“信息上报模式指示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组包括“CQI”,“PMI”中的一种或多种,如表3所示。
表3
Figure BDA0004016944530000141
如果是多个PMI的反馈,包括一个长周期,宽带反馈的第一PMI,一个短周期子带反馈的第二PMI,此时的分组方式如表4所示。
表4
Figure BDA0004016944530000142
第二种较佳的分组方式为:第一组包括“调度请求消息”,“应答消息”,“发送方式切换请求信息”,“接收方式切换请求信息”“信息上报模式指示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另外一组包括CSI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如表5所示。
表5
Figure BDA0004016944530000151
第三种较佳的分组方式为:第一组包括“调度请求消息”,“发送方式切换请求信息”,“接收方式切换请求信息”“信息上报模式指示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另外一组包括“应答消息”,“CSI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如表6所示。
表6
Figure BDA0004016944530000152
除了上面提到的分为两组的方式,也可以容易的扩展到分为更多组的方式,一些具有相似重要程度及发送频率的信息可以被分成一组。每个组可以对应一个传输配置集合,一个传输配置中包含一套或多套的传输配置;不同的组因为特点不同因此对应的传输配置集合可以是不同的。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主要用于说明传输配置集合中包含的一些配置类型,这些配置类型主要包括:
一种或者多种Numerology的配置:
在一般的基于OFDM的无线通信***中,其基本的传输参数主要包括以下的一些类别:
时域符号长度:是指一个OFDM符号的长度;调制符号被承载在M个OFDM子载波上,这些子载波变换到时域就会构成一个时域样点,加上保护间隔之后会形成时域OFDM符号;一般来说OFDM符号的长度与频域的子载波数目及间隔有关系,相同带宽下,子载波数目越多间隔越小,OFDM符号长度越长;或者可以描述为,相同子载波间隔的情况下,子载波数目越多OFDM符号长度越长;反之亦然;
子载波数目:是指同一OFDM符号对应在频域承载调制符号的子载波个数;
子载波间隔:子载波与子载波之间中心频率的间隔,一般来说为了保持正交性,子载波间隔越小需要的波形要求越高,时域上的加窗越长,因此时域符号越长,反之亦然;
频域保护带:信息传输时一般会留出两边的一些带宽作为保护带,比如现在的LTE***20MHz的带宽下实际上只使用了100个RB(资源块)的话,只占用了1200个子载波共18MHz的带宽,那么意味着留出了2MHz的保护带,一般是留在带宽的两侧,主要防止其他无线通信***发送信息时的带外泄露对性能的影响;
循环前缀CP;通常是指频域信号转换到时域后形成的一些时域样点要在前面加一些前缀,该前缀一般为是一串时域样点中后面一部分样点的拷贝。比如给一串信号0,1,2,3,4,5,6,7,8,9加上长度为4的循环前缀就是6,7,8,9,0,1,2,3,4,5,6,7,8,9;
时域保护间隔GP:存在RF预编码时由一个预编码切换到另外一个预编码需要一定的处理时间,因此也需要类似的保护间隔,在一些其他的地方也有类似的保护间隔概念,各种保护间隔在本申请中均被认为属于基本传输参数的一种。
FFT点数:一般与基带的子载波数目及带宽有关系,但不完全等于有效子载波数目,比如,对于一个20MHz/10MHz的LTE***,我们分别采用2048点和1024点,但有效子载波数目只有1200和600个。
本申请中,可以采用一套或多套numerology参数,每套基本参数配置包含的类型可以是前面提到的这些类型中的一种多种;
一种或多种传输区域的配置;
这里的传输区域的配置包括:时域的传输区域配置,比如在哪个子帧组上;哪个时隙组上;哪个OFDM符号组上等。还包括频域传输区域配置:比如在哪些子载波组上;也可以是二者的结合,比如是哪些子帧的哪些RB组上;多种传输区域的话就是定义多个时频资源区域的集合;这些区域可以预先配置的。
一种或多种发送码序列集合的配置;
码序列也是一种资源,因此哪些码序列可用也是一种候选传输资源的配置,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传输配置。
一种或多种发送功率的配置;
一种或多种发送次数的配置;
一些信息可以是连续的重复发送以获得更高的鲁棒性,发送的次数属于一种传输配置。
一种或多种发送资源数目配置;
发送资源的数目不同鲁棒性不同,使用更大的资源数目发送以获得更高的鲁棒性,发送的资源数目属于一种传输配置。
一种或多种发送资源粒度配置;
一种或多种调制方式配置,包括BPSK,QPSK等还有一些其他调制方式;
一种或多种编码方式配置,包括:码率,编码类型,控制信息的聚合级别;
一种或多种发送方式的配置,包括:发送波束的配置;发送天线的配置;发送扇区的配置;传输技术/模式的配置;
一种或多种接收方式的配置,包括:接收波束配置;接收天线配置;接收扇区配置。
实施例7
步骤201:确定第一类信息
第一类信息包括前面提及的应答消息;调度请求消息;CSI信息;发送方式切换请求信息;接收方式切换反馈信息;信息上报模式指示信息;
终端在每个时刻需要根据当前的反馈模式,基站的触发信令,与基站的一些约定判断需要上报的信息的内容,同一时刻可以只存在一种类型第一类信息需要上报,也可以存在多种类型的第一类信息信息需要上报,多种信息需要上报时可以合并后上报,也可以分别上报。
步骤202:确定所述第一类信息对应的候选传输区域集合;
候选传输区域集合中至少包含M个传输区域;M>1,为整数;
这个传输区域集合可以是预先约定或配置确定的;由于传输区域集合也是传输配置集合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可以参考实施例1;
步骤203:从所述传输区域集合中选择传输区域;1<=N<=M,N为整数;
由于传输区域也是传输配置的一种类型的配置,因此可以参考实施例1;
步骤204:在所述选择的N个区域上进行第一类信息的传输;
较佳的,为了提供多种发送功率以适应不同第一信息、不同终端、不同链路质量情况的传输需求,所述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所述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两个区域之间存在发送功率偏置P;其中,所述P可以由基站配置;
较佳的,为了提供多种发送功率以适应不同第一信息、不同终端、不同链路质量情况的传输需求,所述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所述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区域i使用的发送波束是区域j的子集,区域i使用的发送天线是区域j的子集,区域i使用的发送扇区是区域j的子集,区域i使用的接收波束是区域j的子集,区域i使用的接收天线是区域j的子集,区域i使用的接收扇区是区域j的子集,区域i使用的OFDM符号的CP长度小于区域j的OFDM符号的CP长度,区域i使用的子载波间隔小于区域j的子载波间隔长度,区域i的带宽小于区域j的带宽,或者,区域i的OFDM符号数目小于区域j的OFDM符号数目。
较佳的,为了提供多种发送功率以适应不同第一信息、不同终端、不同链路质量情况的传输需求,所述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所述区域i对应的时域符号是是区域j对应时域符号的子集,在所述区域i占用资源块是区域j占用资源块的子集,或者,在所述区域i和区域j采用不同numerology参数,其中,该不同numerology参数包括:时域符号长度不同;子载波间隔不同;子载波密度不同;CP长度不同;频域保护带不同;保护时间间隔GP不同。
较佳的,所述M个区域对应基站配置的M个子帧组或者所述M个区域对应基站配置的M个资源块组。
实施例8
步骤301:根据信息类型将第一类信息划分为M组;所述每组第一类信息分别对应一组传输配置集合;传输配置集合中包含一种或多种传输配置;M>=1,为整数。
步骤302:确定待发送的第一类信息所属的组;并从与该组对应的传输配置集合中选择的传输配置;
步骤303:按照选择的传输配置发送所述第一类信息;
前面实施例2已经对分组方式进行了一些介绍,那么不同的信息可以分在不同的组以对应不同的传输中配合集合,或传输配置配置选择,可以实现以下的一些分组效果包括:
第一PMI分在第一组,第二PMI分在第二组;
“BI”分在第一组,PMI和/或CQI分在第二组;
“RI”分在第一组,PMI和/或CQI分在第二组;
“CRI”分在第一组,PMI和/或CQI分在第二组;
“应答消息”分在第一组PMI和/或CQI分在第二组;
“应答消息”分在第一组,CSI分在第二组;
“调度请求消息”分在第一组,CSI和/或应答消息分在第二组;
“发送方式切换请求信息”分在第一组,CSI/或应答消息分在第二组;
“接收方式切换请求信息”分在第一组,CSI/或应答消息分在第二组;
“信息上报模式指示信息”分在第一组,CSI/或应答消息分在第二组;
针对控制的应答消息分在第一组,针对数据的应答消息分在第二组。
不同的组可以采用不同的配置集合或配置选择,以适应与其包含信息类型的特点,比如重要性与传输频繁程度。较佳的,对于前面实施例2及本实施例中提到的一些分组方式,第2组对应的发送功率小于等于第1组对应的发送功率,第2组对应的发送扇区数目小于等于第1组对应的发送扇区数目,第2组发送扇区是第1组发送扇区的子集,第2组对应的发送天线数目小于等于第1组对应的发送天线数目,第2组发送天线是第1组发送天线的子集,第2组对应的发送波束数目小于等于第1组对应的发送波束数目,第2组发送波束是第1组发送波束的子集,第2组的发送带宽小于等于第1组的发送带宽,第2组的发送符号数小于等于第1组的发送符号数目,第2组发送符号集合是第1组发送符号集合的子集,第2组的发送资源块小于等于第1组的发送资源块,第2组发送资源块集合是第1组发送资源块集合的子集,或者,第2组的候选传输技术集合是第一组候选传输集合的子集。
实施例9
本实施例中说明基站对第一类信息的发送的配置方法;第一类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应答消息,调度请求消息,CSI信息,发送方式切换请求信息,接收方式切换反馈信息,信息上报模式指示信息;基站确定第一类信息的传输配置,可以根据当前的链路传输质量确定,或者根据第一类信息的重要性及对鲁棒性需求确定;基站可以发送下行物理层控制信息;该下行物理层控制信息用于指示一段时间内的上行第一类信息传输配置选择。所述传输配置的一席类型在之前的实施例中已经进行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中说明终端选择第一类信息的发送的配置方法,并通知给基站;第一类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应答消息,调度请求消息,CSI信息,发送方式切换请求信息,接收方式切换反馈信息,信息上报模式指示信息;终端确定第一类信息的传输配置,可以根据当前的链路传输质量确定,或者根据第一类信息的重要性及对鲁棒性需求确定;终端可以发送上行物理层控制信息;该上行控制信息用于指示一段时间内的上行第一类信息传输配置选择。
一般来说该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是与其他上行控制信息有一些区别的,可以采用与其他上行控制信息不同的传输配置进行传输,该传输配置可以预先约定。这里提及的传输配置的一些类型在之前的实施例中已经进行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申请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申请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候选传输区域集合,其中,所述候选传输区域集合中至少包括M个传输区域,M为大于1的整数;
从所述传输配置集合中选择N个传输区域,其中,1大于或等于N小于或等于M,N为整数;
按照选择的所述N个传输区域进行所述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所述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两个区域之间存在发送功率偏置P,其中,所述P由基站配置;和/或
所述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所述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区域i使用的发送波束是区域j的子集;和/或
所述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所述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区域i使用的发送天线是区域j的子集;和/或
所述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所述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区域i使用的发送扇区是区域j的子集;和/或
所述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所述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区域i使用的接收波束是区域j的子集;和/或
所述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所述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区域i使用的接收天线是区域j的子集;和/或
所述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所述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区域i使用的接收扇区是区域j的子集;和/或
所述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所述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区域i使用的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符号的循环前缀CP长度小于区域j的OFDM符号的CP长度;和/或
所述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所述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区域i使用的子载波间隔小于区域j的子载波间隔长度;和/或
所述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所述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区域i的带宽小于区域j的带宽;和/或
所述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所述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区域i的OFDM符号数目小于区域j的OFDM符号数目;和/或
所述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所述区域i对应的时域符号是区域j对应时域符号的子集;和/或
所述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所述区域i占用资源块是区域j占用资源块的子集;和/或
所述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所述区域i和区域j采用不同numerology参数;和/或
所述M个区域对应基站配置的M个子帧组;和/或
所述M个区域对应基站配置的M个资源块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不同numerology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时域符号长度不同,子载波间隔不同,子载波密度不同,循环前缀CP长度不同,频域保护带不同,保护时间间隔GP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应答消息,调度请求消息,CSI信息,发送方式切换请求信息,接收方式切换反馈信息,信息上报模式指示信息。
5.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预先将上行控制信息划分的组确定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所属的组,其中,每组信息分别对应一组传输配置集合,所述传输配置集合中包含一种或多种传输配置;
从所述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所属的组对应的传输配置集合中选择传输配置;
按照选择的传输配置对所述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进行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将所述信息划分为X组,X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应答消息,调度请求消息,信道状态信息CSI信息,发送方式切换请求信息,接收方式切换反馈信息,信息上报模式指示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CSI信息至少包括:信道质量CQI,预编码指示信息PMI,信道的秩信息RI,测量导频选择信息CRI,端口选择信息,波束指示/索引BI。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划分为两组,其中,
第一组包括:调度请求消息、应答消息、BI、CRI、RI、发送方式切换请求信息、接收方式切换反馈信息、信息上报模式指示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组包括:CQI、PMI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
第一组包括:调度请求消息、应答消息、BI、CRI、RI、发送方式切换请求信息、接收方式切换反馈信息、信息上报模式指示信息、第一PMI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组包括:CQI、第二PMI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
第一组包括:调度请求消息、应答消息、发送方式切换请求信息、接收方式切换反馈信息、信息上报模式指示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组包括:CSI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
第一组包括:调度请求消息、发送方式切换请求信息、接收方式切换反馈信息、信息上报模式指示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组包括:应答消息、CSI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组对应的发送功率小于或等于第一组对应的发送功率;和/或
所述第二组对应的发送扇区数目小于或等于第一组对应的发送扇区数目;和/或
所述第二组对应的发送天线数目小于或等于第一组对应的发送天线数目;和/或
所述第二组对应的发送波束数目小于或等于第一组对应的发送波束数目;和/或
所述第二组的发送带宽小于或等于第一组的发送带宽;和/或
所述第二组的发送符号数小于或等于第一组的发送符号数目;和/或
所述第二组的发送资源块小于或等于第一组的发送资源块;和/或
所述第二组的候选传输技术集合是第一组候选传输集合的子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组发送扇区是第一组发送扇区的子集;和/或
所述第二组发送天线是第一组发送天线的子集;和/或
所述第二组发送波束是第一组发送波束的子集;和/或
所述第二组发送符号集合是第一组发送符号集合的子集;和/或
所述第二组发送资源块集合是第一组发送资源块集合的子集。
12.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候选传输区域集合,其中,所述候选传输区域集合中至少包括M个传输区域,M为大于1的整数;
第二选择模块,用于从所述传输配置集合中选择N个传输区域,其中,1大于或等于N小于或等于M,N为整数;
第二传输模块,用于按照选择的所述N个传输区域进行所述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所述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两个区域之间存在发送功率偏置P,其中,所述P由基站配置;和/或
所述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所述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区域i使用的发送波束是区域j的子集;和/或
所述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所述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区域i使用的发送天线是区域j的子集;和/或
所述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所述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区域i使用的发送扇区是区域j的子集;和/或
所述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所述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区域i使用的接收波束是区域j的子集;和/或
所述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所述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区域i使用的接收天线是区域j的子集;和/或
所述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所述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区域i使用的接收扇区是区域j的子集;和/或
所述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所述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区域i使用的OFDM符号的循环前缀CP长度小于区域j的OFDM符号的CP长度;和/或
所述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所述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区域i使用的子载波间隔小于区域j的子载波间隔长度;和/或
所述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所述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区域i的带宽小于区域j的带宽;和/或
所述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所述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区域i的OFDM符号数目小于区域j的OFDM符号数目;和/或
所述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所述区域i对应的时域符号是区域j对应时域符号的子集;和/或
所述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所述区域i占用资源块是区域j占用资源块的子集;和/或
所述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所述区域i和区域j采用不同numerology参数;和/或
所述M个区域对应基站配置的M个子帧组;和/或
所述M个区域对应基站配置的M个资源块组。
14.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先将上行控制信息划分的组确定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所属的组,其中,每组信息分别对应一组传输配置集合,所述传输配置集合中包含一种或多种传输配置;
第三选择模块,用于从所述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所属的组对应的传输配置集合中选择传输配置;
第三传输模块,用于按照选择的传输配置对所述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进行传输。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分组模块,用于将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划分为两组,其中,
第一组包括:调度请求消息、应答消息、BI、CRI、RI、发送方式切换请求信息、接收方式切换反馈信息、信息上报模式指示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组包括:CQI、PMI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
第一组包括:调度请求消息、应答消息、BI、CRI、RI、发送方式切换请求信息、接收方式切换反馈信息、信息上报模式指示信息、第一PMI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组包括:CQI、第二PMI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
第一组包括:调度请求消息、应答消息、发送方式切换请求信息、接收方式切换反馈信息、信息上报模式指示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组包括:CSI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
第一组包括:调度请求消息、发送方式切换请求信息、接收方式切换反馈信息、信息上报模式指示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组包括:应答消息、CSI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CN202211673179.8A 2016-09-30 2016-09-30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58667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73179.8A CN115866783A (zh) 2016-09-30 2016-09-30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77956.9A CN107889247B (zh) 2016-09-30 2016-09-30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配置指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CN202211673179.8A CN115866783A (zh) 2016-09-30 2016-09-30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77956.9A Division CN107889247B (zh) 2016-09-30 2016-09-30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配置指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66783A true CN115866783A (zh) 2023-03-28

Family

ID=6176314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73179.8A Pending CN115866783A (zh) 2016-09-30 2016-09-30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201610877956.9A Active CN107889247B (zh) 2016-09-30 2016-09-30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配置指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77956.9A Active CN107889247B (zh) 2016-09-30 2016-09-30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配置指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3) US11051282B2 (zh)
EP (1) EP3522414A4 (zh)
CN (2) CN115866783A (zh)
WO (1) WO201805944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X2018009197A (es) * 2016-02-03 2018-11-09 Sony Corp Dispositivo terminal, dispositivo de estacion base y metodo de comunicacion.
CN115866783A (zh) * 2016-09-30 2023-03-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0123322B1 (en) * 2017-09-18 2018-11-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of beam switch commands through control channel signaling
US10582503B2 (en) * 2017-11-10 2020-03-03 Apple Inc. UE initiated beam management procedure
US20220039122A1 (en) * 2018-09-21 2022-02-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uplink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CN109765825B (zh) * 2019-01-30 2023-09-29 山西天科信息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多链路安全控制终端和安全控制方法
US11451992B2 (en) * 2019-04-12 2022-09-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preference feedback for data transmissions
EP3979724A4 (en) * 2019-07-19 2022-06-2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1936452B2 (en) * 2020-02-28 2024-03-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Neural network bas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Family Cites Families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63194B (en) * 2007-05-30 2011-10-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control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00019947A (ko) * 2008-08-11 2010-02-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정보 전송 방법
CA2730717C (en) * 2008-08-12 2015-08-04 Lg Electronics Inc.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in a multi-carrier system, and transmitter
US20100067472A1 (en) * 2008-08-15 2010-03-18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Backward compatible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mapping
CN101478379A (zh) * 2009-01-20 2009-07-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及用户设备
US9485060B2 (en) * 2009-10-01 2016-11-0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Uplink control data transmission
WO2011137408A2 (en) * 2010-04-30 2011-11-03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Determination of carriers and multiplexing for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CN102104972B (zh) * 2010-05-24 2014-01-2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Uci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和设备
CN102281593B (zh) * 2011-07-06 2014-09-1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上行控制信息发送及接收方法、***和设备
EP2764646B1 (en) * 2011-10-04 2018-12-05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ethod for multiplexing of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CN102412883B (zh) * 2011-11-04 2017-07-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3167615B (zh) * 2011-12-19 2016-03-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US9072086B2 (en) * 2012-03-05 2015-06-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ARQ-ACK signal transmission in response to detection of control channel type in case of multiple control channel types
US9072087B2 (en) * 2012-03-28 2015-06-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dependent ACK/NAK bundling
US9313779B2 (en) * 2012-07-27 2016-04-12 Intel Corporation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with large number of bits
US9544801B2 (en) * 2012-08-03 2017-01-10 Intel Corporation Periodic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P) systems
TWI584621B (zh) * 2012-11-01 2017-05-21 創新音速股份有限公司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處理傳輸時間區間集束傳輸之方法和設備
EP3522669B1 (en) * 2013-01-03 2021-09-0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processor and user equipment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361831B2 (en) * 2013-04-16 2019-07-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uplink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JP6446743B2 (ja) * 2013-08-05 2019-01-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基地局、および、通信方法
KR102284453B1 (ko) * 2014-01-29 2021-08-0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셀룰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4853423A (zh) * 2014-02-14 2015-08-19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ue、基站中和多个服务小区连接的方法和设备
US10142945B2 (en) * 2014-06-05 2018-11-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ower control for transmission of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on two cells in carrier aggregation
US10687316B2 (en) * 2014-07-17 2020-06-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enabling component carriers for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9955356B2 (en) * 2014-09-25 2018-04-24 Intel IP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handling uplink transmission collision for enhanced coverage mode UEs
US10257853B2 (en) * 2014-12-18 2019-04-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identifying resources to transmit a channel reservation signal
KR102316775B1 (ko) * 2015-04-02 2021-10-2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송시간구간 감소를 위한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11641255B2 (en) * 2015-04-05 2023-05-02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10547366B2 (en) * 2015-09-04 2020-01-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SI reporting on PUCCH
CN115866783A (zh) * 2016-09-30 2023-03-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KR102385358B1 (ko) * 2017-04-28 2022-04-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정보를 보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RU2019137555A (ru) * 2017-05-03 2021-05-24 Идак Холдингз, Инк. Способы, системы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информации управления восходяще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JP2019004212A (ja) * 2017-06-12 2019-01-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その通信方法
CN109474999A (zh) * 2017-09-08 2019-03-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上行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US11159959B2 (en) * 2017-11-09 2021-10-26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CSI transmission with multiple bandwidth parts
CN114401550A (zh) * 2018-01-12 2022-04-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接入网设备以及终端设备
KR20190129674A (ko) * 2018-05-11 2019-11-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이중 접속을 위한 단말의 상향 전송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US20200036473A1 (en) * 2018-07-24 2020-01-30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 Enhancement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KR20200127820A (ko) * 2019-05-02 2020-11-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이중 접속을 위한 단말의 상향 채널 전송 자원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22414A4 (en) 2020-06-03
US20210298010A1 (en) 2021-09-23
CN107889247B (zh) 2022-12-30
US11791930B2 (en) 2023-10-17
US11051282B2 (en) 2021-06-29
US20190313397A1 (en) 2019-10-10
EP3522414A1 (en) 2019-08-07
CN107889247A (zh) 2018-04-06
WO2018059444A1 (zh) 2018-04-05
US20240007218A1 (en) 2024-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41904B2 (en) Short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design for 5th generation (5G) new radio (NR)
CN107889247B (zh)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配置指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US10455560B2 (en) Short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design for 5th generation (5G) new radio (NR)
EP3471311B1 (en) Method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EP3410772B1 (en) Base statio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7113045B (zh) 在无线通信***中报告信道状态的方法及其装置
EP3270532B1 (en) Method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2342054B (zh) 在多载波***中报告信道状态的方法和设备
AU2018216827B9 (en) Short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design for 5th generation (5G) new radio (NR)
US864418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a channel qualit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519137A (zh) 用于多波束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EP3566371B1 (en) Short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design for 5th generation (5g) new radio (nr)
US11329761B2 (e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terminal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2106316A (zh) 在无线通信***中多路复用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装置
WO2011112018A2 (ko) 캐리어 병합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를 시그널링 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1425749B2 (en)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apparatus, system, relate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4205661A (zh) 下行链路协作多点***中发送和接收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US20190110309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190159139A1 (en) Terminal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7637004B (zh) 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设备
CN111867109A (zh) 空间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US1029217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us in cellular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493436A1 (en) Base station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