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31066A -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31066A
CN115831066A CN202211594168.0A CN202211594168A CN115831066A CN 115831066 A CN115831066 A CN 115831066A CN 202211594168 A CN202211594168 A CN 202211594168A CN 115831066 A CN115831066 A CN 1158310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display device
liquid crystal
controlling
backlight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9416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宏伟
林文鹏
周文泣
杨雁
钟彩娇
赖国昌
杨贤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9416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3106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310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310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控光膜层,控光膜层包括电致透明膜材,控光膜层位于背光模组的出光侧,且控光膜层包括至少两个控光分区,各个控光分区分别连接至对应的不同电压端;液晶显示面板,位于背光模组的出光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改善液晶显示装置存在的动态拖影问题,同时能够避免残红,满足产品高色域需求。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面板的响应时间是指液晶显示面板中液晶分子从一个角度转换到另一个角度所需的时间。目前,液晶显示面板的响应时间较长时,导致液晶显示面板存在动态拖影的问题。同时,消隐(Blanking)背光模组(back light unit,BLU)搭配红绿(RG)背光时,会存在残红问题,无法满足产品高色域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能够改善液晶显示面板存在动态拖影的问题,以及无法满足产品高色域需求的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背光模组;
控光膜层,控光膜层包括电致透明膜材,控光膜层位于背光模组的出光侧,且控光膜层包括至少两个控光分区,各个控光分区分别连接至对应的不同电压端;
液晶显示面板,位于背光模组的出光侧。
另一方面,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应用于上述实施例的显示装置;驱动方法包括:
对于任意一个控光分区,在显示装置的至少一帧画面内,在第一时长内向控光分区施加控制信号,在第二时长内停止向控光分区施加控制信号;其中,至少两个控光分区对应的第一时长不同,至少两个控光分区对应的第二时长不同。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通过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面板之间设置至少两个控光分区,针对各个控光分区,可以通过控光分区对应的工作时序控制背光模组发出的光是否能通过控光分区到达液晶显示面板,进而控制背光模组发出的光能够到达液晶显示面板的时长相对一定时长内的占空比,从而能够在优化动态拖影的同时,改善残红问题,满足产品高色域需求。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可以通过控光分区对应的工作时序控制控光分区挡着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缩短液晶显示面板亮起的时间,进而可以改善液晶显示面板存在动态拖影的问题;另一方面,在背光模组搭配RG背光出现残红的时间段内,可以通过控光分区对应的工作时序控制控光分区挡着背光模组发出的光,从而可以改善残红问题,满足产品高色域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背光模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各个控光分区的一种信号时序示意图;
图5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框图;
图7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框图;
图8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控光分区的正向扫描方式的效果示意图;
图9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控光分区的正向扫描方式和反向扫描方式结合的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意在解释本申请,而不是限定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本申请中能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而,本申请意在覆盖落入所对应权利要求(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及其等同物范围内的本申请的修改和变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实施方式,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
在阐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之前,为了便于对本申请实施例理解,本申请首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说明。
经发明人研究发现,一方面,由于液晶显示面板的响应时间较长,背光模组点亮时,液晶显示面板中的液晶无法完全偏转,导致液晶显示面板存在动态拖影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RG灯荧光粉的特性,RG灯的残红时间为20ms,背光模组模式搭配RG背光,会存在残红问题,从而无法满足产品高色域要求。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下面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进行介绍。
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可以包括背光模组10、控光膜层20和液晶显示面板30。
背光模组10可以用于为液晶显示面板30提供亮度充分且分布均匀的背光源。背光模组10可以采用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10可以是直下式背光模组。图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背光模组10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背光模组10可以包括基板11和设置于基板11一表面上的多个发光器件12。例如,发光器件可以为灯珠。背光模组10的工作过程可以为:背光模组10中的多个灯珠同时发光形成面光源,并将该面光源提供给液晶显示面板3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直下式背光模组,仅由基板11和多个发光器件12组成,不需要导光板,结构简单。同时,由于直下式背光模组中多个发光器件所在的平面与液晶显示面板30所在的平面平行,因此,多个发光器件发光形成的面光源可以完全到达液晶显示面板30,面光源的利用率高。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背光模组10也可以是侧入式背光模组。侧入式背光模组可以包括导光板(图未示意),以及设置于导光板侧边的多个发光元件(图未示意)。采用侧入式背光模组可以降低成本,减少显示装置的厚度。
控光膜层20可以包括电致透明膜材,电致透明膜材可以理解为在电信号(如电压)的控制下,能够改变光的透光率的材料。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光膜层20的光透过率可以为0%或100%。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控光模组20的光透过率设置为0%,能够使得液晶显示面板30呈现暗态;通过将控光模组20的光透过率设置为100%,能够使得液晶显示面板30呈现亮态。
示例性的,电致透明膜材在接入电压的情况下,可以为透明的膜层,电致透明膜材的光透过率为100%。也就是说,在控光膜层20接入电压的情况下,背光模组10提供的背光源能够完全透过控光膜层20,到达液晶显示面板30。
相应的,电致透明膜材在未接入电压的情况下,可以为非透明的膜层,电致透明膜材的光透过率为0%。也就是说,在控光膜层20未接入电压的情况下,背光模组10提供的背光源完全被控光膜层20挡着,此时没有光到达液晶显示面板30。
在背光模组10搭配RG背光出现残红的时间段内,可以停止向控光膜层20提供电信号,以控制控光膜层20的透光率为0%,控光膜层20可以阻挡背光模组10提供的全部光,没有光到达液晶显示面板30,进而背光模组10搭配RG背光出现的残红不会显示在液晶显示面板30上,从而可以改善残红问题,满足产品高色域需求。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致透明膜材可以包括蓝相液晶膜。蓝相液晶膜具有亚毫秒级别的响应时间,比液晶显示面板30中的液晶的响应时间短,进而能够改善液晶显示面板30存在的动态拖影的问题。
当然,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致透明膜材还可以包括除蓝相液晶膜以外的其他能够通过电信号控制光透过率的材料,在此不做限定。
控光膜层20可以位于背光模组10的出光侧,且控光膜层20可以包括至少两个控光分区21,各个控光分区可以分别连接至对应的不同电压端41。可以针对各个控光分区,可以通过各个控光分区对应的工作时序控制对应的不同电压端41给各个控光分区供电,以背光模组10发出的光是否能通过控光分区到达液晶显示面板30,进而控制背光模组10的背光模组发出的光能够到达液晶显示面板的时长相对一定时长内的占空比,从而能够在优化动态拖影的同时,改善残红问题,满足产品高色域需求。
背光模组10发出的光能够到达液晶显示面板的时长相对一定时长内的占空比,可以为一帧时间内背光模组10发出的光能够到达液晶显示面板30的时间与一帧时间的比值。例如,背光模组10发出的光能够到达液晶显示面板的时长相对一定时长内的占空比为100%,可以理解为,一帧时间内,背光模组10发出的光能够全部到达液晶显示面板30。又例如,背光模组10发出的光能够到达液晶显示面板的时长相对一定时长内的占空比为20%,可以理解为,一帧时间内,20%的时间,背光模组10发出的光能够到达液晶显示面板30。
图1和图3示例性的示出了3个控光分区21,且各个控光分区21的大小相同,这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具体实施时,控光膜层20包括的控光分区2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各个控光分区21的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此不做限定。例如,控光膜层20可以包括4个控光分区21,这4个控光分区的大小均相同,也可以包括7个控光分区21,这7个控光分区21的大小均不同。
示例性的,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图3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各个控光分区的一种信号时序示意图。如图3和图4所示,控光膜层20可以包括第一控光分区211、第二控光分区212和第三控光分区213,电压端41可以包括第一电压端411、第二电压端412和第三电压端413。Gate1~Gate3可以分别表示第一控光分区211~第三控光分区213的液晶偏转信号,Gate1’~Gate3’可以分别表示第一控光分区211~第三控光分区213的控制信号。也就是说,Gate1可以表示第一控光分区211的液晶偏转信号,Gate2可以表示第二控光分区212的液晶偏转制信号,Gate3可以表示第三控光分区213的液晶偏转信号;Gate1’可以表示第一控光分区211的控制信号,Gate2’可以表示第二控光分区212的控制信号,Gate3’可以表示第三控光分区213的控制信号。
示例性的,第一控光分区211的液晶偏转信号Gate1可以由截止电平切换为导通电平,第一控光分区211的液晶发生偏转,第一控光分区211的液晶偏转完后,第一控光分区211的控制信号Gate1’可以由截止电平切换至导通电平,此时通过第一电压端411给第一控光分区211供电,第一控光分区211的光透过率由0%切换为100%,第二控光分区212和第三控光分区213的光透过率为0%。第二控光分区212的液晶偏转信号Gate2可以由截止电平切换为导通电平,第二控光分区212的液晶发生偏转,第二控光分区212的液晶偏转完后,第二控光分区212的控制信号Gate2’可以由截止电平切换至导通电平,此时通过第二电压端412给第二控光分区212供电,第二控光分区212的光透过率由0%切换为100%,第一控光分区211和第三控光分区213的光透过率为0%。在T3阶段,第三控光分区213的液晶偏转信号Gate3可以由截止电平切换为导通电平,第三控光分区213的液晶发生偏转,第三控光分区213的液晶偏转完后,第三控光分区213的控制信号Gate3’可以由截止电平切换至导通电平,此时通过第三电压端413给第三控光分区213供电,第三控光分区213的光透过率由0%切换为100%,第一控光分区211和第二控光分区212的光透过率为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导通电平和截止电平时根据开关晶体管的类型区分的。导通电平是指能够控制开关晶体管导通的电平,截止电平是指能够控制开关晶体管截止的电平。例如,当开关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时,导通电平为低电平,截止电平为高电平;当开关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时,导通电平为高电平,截止电平为低电平。本申请实施例均以开关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为例进行描述,即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导通电平均为高电平,截止电平均为低电平。
上述示例以背光模组10的光依次通过第一控光分区211、第二控光分区212和第三控光分区213为例。在另一些示例中,在第一控光分区211的液晶、第二控光分区212的液晶和第三控光分区213的液晶均偏转完成之后,可以通过控制控制信号Gate1’~Gate3’同时由截止电平切换至导通电平,通过第一电压端411、第二电压端412和第三电压端413分别给第一控光分区211、第二控光分区212和第三控光分区213供电,使得第一控光分区211的光透过率、第二控光分区212的光透过率和第三控光分区213的光透过率均由0%切换为100%,进而背光模组10的光也可以同时通过第一控光分区211、第二控光分区212和第三控光分区213。
可选的,通过将各个控光分区211分别连接至同一电压端41,可以实现同时控制各个控光分区的光透过率,并且可以减少电压端41的数量,降低驱动电路的成本。
液晶显示面板30可以位于背光模组10的出光侧,以便背光模组10的光能够有选择性的到达液晶显示面板30。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面板之间设置至少两个控光分区,针对各个控光分区,可以通过控光分区对应的工作时序控制背光模组发出的光是否能通过控光分区到达液晶显示面板,进而控制背光模组发出的光能够到达液晶显示面板的时长相对一定时长内的占空比,从而能够在优化动态拖影的同时,改善残红问题,满足产品高色域需求。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可以通过控光分区对应的工作时序控制控光分区挡着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缩短液晶显示面板亮起的时间,进而可以改善液晶显示面板存在动态拖影的问题;另一方面,在背光模组搭配RG背光出现残红的时间段内,可以通过控光分区对应的工作时序控制控光分区挡着背光模组发出的光,从而可以改善残红问题,满足产品高色域需求。
图5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背光模组10可以与控光膜层20共用驱动电路40。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背光模组10与控光膜层20共用驱动电路40,能够减少驱动电路40的数量,进而降低驱动电路的成本。
示例性的,可以通过驱动电路40的电压端控制控光分区21的光透过率,可以通过同一驱动电路40的信号端42驱动背光模组10发光。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背光模组10也可以与控光膜层20分别使用不同的驱动电路,以驱动背光模组10和控光膜层20。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背光模组10可以与控光膜层20平行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背光模组10与控光膜层20平行设置,相对于背光模组10与控光膜层20非平行设置,在控光膜层20全部阻挡背光模组10发出的光的情况下,能够减少控光膜层20的面积。
可选的,控光膜层20可以与液晶显示面板30平行设置。
可选的,背光模组10可以与控光膜层20贴合设置,控光膜层20可以与液晶显示面板30贴合设置。如此,可以通过减少背光模组10和控光膜层20之间的距离,以及减少控光膜层20和液晶显示面板30之间的距离,减少显示装置的尺寸。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光膜层在液晶显示面板30上的正投影与背光模组10在液晶显示面板30上的正投影交叠。可以理解为,背光模组10发出的光能够全部到达控光膜层20。如此,通过控光膜层20对应的工作时序,可以控制背光模组10发出的光是否能通过控光膜层20到达液晶显示面板30,进而控制背光模组10发出的光能够到达液晶显示面板的时长相对一定时长内的占空比,从而能够在优化动态拖影的同时,改善残红问题,满足产品高色域需求。
基于与上述显示装置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进行说明。
图6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框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可以用于驱动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如图6所示,该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可以包括S601。
S601、对于任意一个控光分区,在显示装置的至少一帧画面内,在第一时长内向控光分区施加控制信号,在第二时长内停止向控光分区施加控制信号;其中,至少两个控光分区对应的第一时长不同,至少两个控光分区对应的第二时长不同。
在第一时长内向控光分区施加控制信号,可以使得在第一时长内,该控光分区的光透过率为100%。因此,第一时长可以理解为控光分区的光透过率为100%的时长。
在第二时长内停止向控光分区施加控制信号,可以使得在第二时长内,该控光分区的光透过率为0%。因此,第二时长可以理解为控光分区的光透过率为0%的时长。
第一时长与第二时长的总时长可等于一帧画面的时长。
示例性的,控光分区可以包括四个控光分区,为了便于说明,将四个控光分区记作a控光分区、b控光分区、c控光分区和d控光分区。a控光分区对应的第一时长ta1可以与b控光分区对应的第一时长tb1不同,a控光分区对应的第一时长ta1可以与c控光分区对应的第一时长tc1、d控光分区对应的第一时长td1相同。此时,a控光分区对应的第二时长ta2与b控光分区对应的第二时长tb2不同,a控光分区对应的第二时长ta2可以与c控光分区对应的第二时长tc2、d控光分区对应的第二时长td2相同。
可选的,对于同一控光分区,不同帧画面对应的第一时长可以相等,不同帧画面对应的第二时长可以相等。
示例性的,对于a控光分区,第一帧画面对应的第一时长可以为一帧时长的80%,第一帧画面对应的第二时长为一帧时长的20%;第二帧画面对应的第一时长也可以为一帧时长的80%,第二帧画面对应的第二时长为一帧时长的20%。
可选的,对应同一控光分区,不同帧画面对应的第一时长可以不相等,不同帧画面对应的第二时长可以不相等。
示例性的,对于b控光分区,第一帧画面对应的第一时长可以为一帧时长的80%,第一帧画面对应的第二时长为一帧时长的20%;第二帧画面对应的第一时长可以为一帧时长的60%,第二帧画面对应的第二时长为一帧时长的40%。
可选的,可以同时通过同一个的电压端向各个控光分区施加控制信号,控制各个控制控光分区在每一帧画面内,具有相同的透光率。
或者,也可以通过不同的电压端分别向各控光分区施加控制信号。例如,可以通过不同的电压端分别同时向各控制分区施加控制信号。又例如,可以通过不同的电压控制端分别分时向各控光分区施加控制信号。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通过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面板之间设置至少两个控光分区,针对各个控光分区,可以通过控光分区对应的工作时序控制背光模组发出的光是否能通过控光分区到达液晶显示面板,进而控制背光模组发出的光能够到达液晶显示面板的时长相对一定时长内的占空比,从而能够在优化动态拖影的同时,改善残红问题,满足产品高色域需求。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可以通过控光分区对应的工作时序控制控光分区挡着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缩短液晶显示面板亮起的时间,进而可以改善液晶显示面板存在动态拖影的问题;另一方面,在背光模组搭配RG背光出现残红的时间段内,可以通过控光分区对应的工作时序控制控光分区挡着背光模组发出的光,从而可以改善残红问题,满足产品高色域需求。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时长可以大于或等于第二时长。也就是说,控光分区的光透过率为100%的时长大于或等于控光分区的光透过率为0%的时长。也即是,液晶显示面板处于亮态的时长大于或等于液晶显示面板处于暗态的时长。如此,液晶显示面板处于暗态的时长较短,用户不易察觉,能够保证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例如,第一时长可以为一帧画面时长的80%,第二时长可以为一帧画面时长的20%。又例如,第一时长可以为一帧画面时长的75%,第二时长可以为一帧画面时长的25%。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时长也可以大于第二时长。
示例性的,第一时长可以为一帧画面时长的40%,第二时长可以为一帧画面时长的60%。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不同帧画面对应的第一时长相等,不同帧画面对应的第二时长相等。如此,不同帧画面对应的亮态显示时间和暗态显示时间均相等,显示装置在显示不同帧画面时,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同一帧画面对应的第一时长,可以理解为,同一帧画面内,所有控光分区的第一总时长。同一帧画面对应的第二时长,可以理解为,同一帧画面内,所有控光分区的第二总时长。
示例性的,控光膜层可以包括三个控光分区,第一帧画面内,三个控光分区的第一时长分别为t1、t2和t3,则第一帧画面对应的第一时长可以为t1+t2+t3。第一帧画面内,三个控光分区的第二时长分别为t4、t5和t6,则第一帧画面对应的第二时长可以为t4+t5+t6。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不同帧画面对应的第一时长可以不相等,不同帧画面对应的第二时长可以不相等。
例如,第一帧画面对应的第一时长可以大于第二帧画面对应的第一时长,此时,第一帧画面对应的第二时长小于第二帧画面对应的第二时长。又例如,第二帧画面对应的第一时长可以小于第三帧画面对应的第一时长,此时,第二帧画面对应的第二时长大于第三帧画面对应的第二时长。
图7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框图。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602。
S602、控制第i帧画面的扫描方式为第一扫描方式,并控制第j帧画面的扫描方式为第二扫描方式,i,j均为大于0的整数,且i≠j。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扫描方式和第二扫描方式结合扫描目标画面,相对于只用一种扫描方式扫描画面,能够将出现动态拖影的位置进行分散,进而能够改善单个位置的动态拖影问题。
示例性的,目标画面可以包括20帧画面,可以将4帧画面看作1个扫描周期,则目标画面包括5个扫描周期。可以控制1个扫描周期中前3帧画面的扫描方式为第一扫描方式,控制1个扫描周期中最后1帧画面的扫描方式为第二扫描方式。也可以控制1个扫描周期中前2帧画面的扫描方式为第一扫描方式,控制1个扫描周期中后2帧画面的扫描方式为第二扫描方式。
图7中示例性的示意出了S602在S601之前,在本申请实施例中,S602也可以在S601之后。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扫描方式可以包括正向扫描方式,第二扫描方式可以包括反向扫描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正向扫描方式和反向扫描方式结合扫描目标画面,相对于只用一种扫描方式扫描画面,能够将出现动态拖影的位置进行分散,进而能够改善单个位置的动态拖影问题。
正向扫描方式,可以理解为,正向扫描时,第k级移位寄存器的控制信号端接收第k-1级移位寄存器的输出信号。反向扫描方式,可以理解为,反向扫描时,第k级移位寄存器的控制信号端接收第k+1级移位寄存器的输出信号。其中,k为正整数。
请一并参阅图8和图9,图8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控光分区的正向扫描方式的效果示意图;图9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控光分区的正向扫描方式和反向扫描方式结合的效果示意图。图8和图9中的黑色矩形均表示动态拖影。
示例性的,如图8所示,在相邻两帧画面仅采用正向扫描方式进行扫描的情况下,液晶显示面板上出现动态拖影的位置集中在图8中虚线框所在位置。在相邻两帧画面先采用正向扫描方式进行扫描,再采用反向扫描方式进行扫描的情况下,液晶显示面板上出现动态拖影的位置分散在图9中虚线框所在位置和实线框所在位置。相当于对图8中出现动态拖影的位置进行了分散,进而能够改善图8中虚线框所在位置的动态拖影问题。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i可以为奇数,j可以为偶数。
示例性的,目标画面可以包括20帧画面,可以控制1、3、5、7和9等奇数帧画面的扫描方式为正向扫描方式,控制2、4、6、8和10等偶数帧画面的扫描方式为反向扫描方式。通过对连续的两帧画面采用正向扫描方式和反向扫描方式,能够分散前一帧画面的动态拖影和后一帧画面的动态拖影,进而补正前一帧画面的动态拖影效果。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i可以为偶数,j可以为奇数。
另外,结合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本申请实施例可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来实现。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光模组;
控光膜层,所述控光膜层包括电致透明膜材,所述控光膜层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且所述控光膜层包括至少两个控光分区,各个所述控光分区分别连接至对应的不同电压端;
液晶显示面板,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与所述控光膜层共用驱动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与所述控光膜层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透明膜材包括蓝相液晶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光膜层的光透光率为0%或1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光膜层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背光模组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交叠。
7.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驱动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对于任意一个所述控光分区,在所述显示装置的至少一帧画面内,在第一时长内向所述控光分区施加控制信号,在第二时长内停止向所述控光分区施加所述控制信号;其中,至少两个所述控光分区对应的所述第一时长不同,至少两个所述控光分区对应的所述第二时长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时长。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第i帧画面的扫描方式为第一扫描方式,并控制第j帧画面的扫描方式为第二扫描方式,i,j均为大于0的整数,且i≠j。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扫描方式包括正向扫描方式,所述第二扫描方式包括反向扫描方式。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i为奇数,j为偶数。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帧画面对应的所述第一时长相等,不同帧画面对应的所述第二时长相等。
CN202211594168.0A 2022-12-13 2022-12-13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Pending CN1158310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94168.0A CN115831066A (zh) 2022-12-13 2022-12-13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94168.0A CN115831066A (zh) 2022-12-13 2022-12-13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31066A true CN115831066A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46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94168.0A Pending CN115831066A (zh) 2022-12-13 2022-12-13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31066A (zh)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00960A1 (en) * 1997-10-14 2002-01-03 Toshiaki Yoshihar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nit and display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JP2004004838A (ja) * 1998-02-09 2004-01-08 Seiko Epson Corp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
US20050259064A1 (en) * 2002-12-06 2005-11-24 Michiyuki Sugino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120092590A1 (en) * 2010-10-13 2012-04-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same
JP2016133519A (ja) * 2015-01-15 2016-07-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6205497A (zh) * 2015-04-29 2016-12-07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控制方法、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6952621A (zh) * 2017-05-25 2017-07-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7731174A (zh) * 2017-10-31 2018-02-2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192150A (zh) * 2018-11-01 2019-01-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驱动方法及驱动结构、显示装置
CN109509437A (zh) * 2018-12-26 2019-03-2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背光模组的扫描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3012652A (zh) * 2021-03-09 2021-06-22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驱动电路及液晶显示装置
WO2021217701A1 (zh) * 2020-04-26 2021-11-04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单元及其控制方法、液晶显示装置
CN114399976A (zh) * 2022-02-15 2022-04-26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驱动方法
WO2022094781A1 (zh) * 2020-11-04 2022-05-12 黑龙江天有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显示装置及汽车
CN114999418A (zh) * 2022-06-28 2022-09-0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液晶显示装置
CN115064129A (zh) * 2022-06-30 2022-09-16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电路、驱动方法、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00960A1 (en) * 1997-10-14 2002-01-03 Toshiaki Yoshihar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nit and display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JP2004004838A (ja) * 1998-02-09 2004-01-08 Seiko Epson Corp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
US20050259064A1 (en) * 2002-12-06 2005-11-24 Michiyuki Sugino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120092590A1 (en) * 2010-10-13 2012-04-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same
JP2016133519A (ja) * 2015-01-15 2016-07-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6205497A (zh) * 2015-04-29 2016-12-07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控制方法、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6952621A (zh) * 2017-05-25 2017-07-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7731174A (zh) * 2017-10-31 2018-02-2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192150A (zh) * 2018-11-01 2019-01-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驱动方法及驱动结构、显示装置
CN109509437A (zh) * 2018-12-26 2019-03-2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背光模组的扫描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WO2021217701A1 (zh) * 2020-04-26 2021-11-04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单元及其控制方法、液晶显示装置
WO2022094781A1 (zh) * 2020-11-04 2022-05-12 黑龙江天有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显示装置及汽车
CN113012652A (zh) * 2021-03-09 2021-06-22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驱动电路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14399976A (zh) * 2022-02-15 2022-04-26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驱动方法
CN114999418A (zh) * 2022-06-28 2022-09-0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液晶显示装置
CN115064129A (zh) * 2022-06-30 2022-09-16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电路、驱动方法、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99622B2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該液晶表示装置に用いられる駆動方法
US8493417B2 (en) Field sequential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US7742031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light source
WO2018214422A1 (zh)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CN101681582B (zh) 图像显示设备
CN109215587B (zh) 一种显示装置、驱动方法及电子设备
KR20020041401A (ko) 조명 시스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어셈블리
JP2006260927A (ja) 照明装置、照明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
US10347194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same
CN108227287B (zh) 显示装置、虚拟现实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20060119565A1 (en) Lighting device, flat-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lighting method
JP2006012819A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を利用する液晶表示装置の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とその駆動方法
JPH1010997A (ja) 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JP3810788B2 (ja) 表示装置
KR101041354B1 (ko) 스캐닝 백라이트를 구비한 lcd 패널
CN117877441B (zh)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US20100097308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7733322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of the same
US8994638B2 (en) Backlight scanning method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H04172401A (ja) 表示装置
CN115831066A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JP2019028383A (ja) 表示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CN109448642B (zh) 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4399976B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驱动方法
JP2000111910A (ja) カラーバックライ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フィールドシーケンシャル液晶表示素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