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20038B - 一种电磁功能用无颗粒铁基导电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磁功能用无颗粒铁基导电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20038B
CN115820038B CN202211443910.8A CN202211443910A CN115820038B CN 115820038 B CN115820038 B CN 115820038B CN 202211443910 A CN202211443910 A CN 202211443910A CN 115820038 B CN115820038 B CN 1158200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icle
conductive ink
electromagnetic
free iron
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4391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20038A (zh
Inventor
李晓东
孔令燕
王春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fang Dongda Electronic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fang Dongda Electronic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fang Dongda Electronic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fang Dongda Electronic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4391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20038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200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200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200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200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ks, Pencil-Leads, Or Cray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功能用无颗粒铁基导电墨水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导电墨水技术领域。该墨水原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5‑40%金属亚铁前驱体,10‑60%螯合剂或络合剂,2‑10%还原剂,0.001‑10%有机添加剂,溶剂余量。本发明制备的无颗粒型铁基导电墨水,补充了现有无颗粒导电墨水的种类,填补了铁基无颗粒导电墨水在应用中的空白,且铁基导电墨水黏度、表面张力可充分调节,以适用于不同的印刷方式。该材料具备优异的电磁功能,同时具有工艺简单的优势,适合于规模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电磁功能用无颗粒铁基导电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电墨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磁功能用无颗粒铁基导电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日渐成熟,电磁波不仅被用于民用信息方面,还被广泛地应用于军事探测方面,在保证国民安全、提供生活便利性的同时,电磁污染、电磁干扰与电磁兼容等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特别是现如今电子设备的广泛使用,更加剧了现有空间中的电磁干扰。
微波吸收材料(MAMs,也称雷达吸波材料)在削弱电磁干扰或者电磁波探测信号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研究厚度薄、质量轻、高效、宽频的微波吸收材料近年来成为该领域的热点。有研究表明,某些MAMs可以通过反射损耗等方式有效实现电磁屏蔽的性能。作为实际应用的关键部件,MAMs应满足一些特定的需求,如厚度薄、质量轻、高效、宽频等。由于微波传输过程中电场和磁场成分共存,MAMs根据吸收机理可分为介电损耗材料和磁损耗材料。具有复杂介电常数和磁导率的材料可分别产生介电损耗和磁损耗。虚部值越高,表示损失能力越强。但是,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值应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以匹配自由空间阻抗并减少入射电磁波的表面反射,以便可以在材料内部调度更多的透射波。一些导电材料,如石墨烯,碳纳米管(CNTs),MXenes,炭黑和碳化硅等,已经显示出有效的介电损耗能力。磁损耗源于磁滞,涡流和谐振损耗在许多磁性材料包括铁氧体和磁性金属中很常见。
在MAMs中,Fe3O4是一种具有复杂介电常数和磁导率的稳定氧化物,已被广泛用作具有磁损耗和介电损耗协同作用的有效吸收剂。在反尖晶石Fe3O4结构中,Fe2+和Fe3+在八面体间隙位置无序分布,因此电子可以在两种氧化态之间迅速转移,从而产生优异的导电性。特别是Fe3O4纳米结构吸波薄膜不仅显示出优异的内在性质(化学稳定,均匀),而且还表现出优异的介电损耗,并且由于其更强的各向异性而增强了磁损耗。特别是在薄膜上图案化印制Fe3O4,更能有效增强薄膜整体的吸波特性。
目前制备电磁功能型材料薄膜的方法,特别是将电磁功能性材料图案化制备于薄膜上的方法多为刻蚀法,传统刻蚀法不仅材料浪费严重、制备过程复杂、还存在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印刷电子技术作为一种精度高、稳定性强、印刷速度快、基材选择广泛、绿色环保、可柔性化和大面积制造等优点的技术,逐渐成为微电子领域的一项重要革新。因此,功能化导电油墨的制备与应用作为印刷电子技术的核心,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开发一种电磁功能用铁基无颗粒墨水从而制备出一种微波吸收材料可以有效解决现阶段制备工艺流程复杂、耗时过长,成本高,容易形成污染,吸波效率低等问题。
印制电子用的导电墨水通常分为两类:有颗粒型与无颗粒型。颗粒型导电墨水一般是指将导电金属颗粒分散在溶剂中并加入分散剂等助剂而制备出的墨水。颗粒型墨水在制备与存储上具有许多固有缺点,例如导电颗粒制备复杂、墨水分解温度高、导电性差、颗粒聚沉易在喷墨打印中堵塞喷头等。无颗粒墨水一般为金属前驱体溶液,金属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所以墨水稳定性好、金属含量高、烧结温度相对较低且不易于在喷墨打印中堵塞喷头。应用范围更广,且得益于更低的烧结温度使基材的选择更加宽泛,特别是纸张、塑料、织物等。同时适用于目前已开发新型的烧结方式,如微波烧结、光子烧结等。
目前,现有技术中尚未有真正适用于电磁功能用的无颗粒铁基导电墨水的报道,同时,对于将无颗粒铁基墨水通过印制电子技术制备电磁功能性薄膜的技术也同样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功能用无颗粒铁基导电墨水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实现电磁屏蔽材料优异的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技术方案之一:提供一种电磁功能用无颗粒铁基导电墨水,原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
5-40%金属亚铁前驱体,10-60%螯合剂或络合剂,2-10%还原剂,0.001-10%有机添加剂,溶剂余量;
所述螯合剂或络合剂含有氨基基团。
进一步地,还原剂可有效降低墨水分解温度,组分可包含含有羟基的丙三醇和二醇中的一种,或葡萄糖、酒石酸、柠檬酸、抗坏血酸、硼氢化钠、硫化铵、甲酸和甲醛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添加剂包括表面张力调节剂、粘度调节剂、成膜助剂或消泡剂。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功能用无颗粒铁基导电墨水25℃下黏度为1~60mPa·s,表面张力为5~60mN/m。
本发明技术方案之二:提供上述电磁功能用无颗粒铁基导电墨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螯合剂或络合剂与所述金属亚铁前驱体在所述溶剂中进行络合,并加入所述还原剂及所述有机添加剂,得到所述电磁功能用无颗粒铁基导电墨水。
优选的,在加入所述还原剂及所述有机添加剂后,还包括经0.22述电的微孔滤膜过滤的步骤。
该无颗粒墨水可印刷(例如凹版印刷,喷墨打印)至多种基材上且低温分解以形成含有磁性的四氧化三铁薄膜。无颗粒铁基功能材料墨水制备方法简单,固化温度低,稳定性好,可在电磁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本发明技术方案之三:提供一种电磁功能用半导体薄膜,以上述电磁功能用无颗粒铁基导电墨水为原料经烧结得到。
进一步地,电磁功能用半导体薄膜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电磁功能用无颗粒铁基导电墨水涂覆于基板上,然后将形成的涂膜进行烧结。
优选涂覆参数如下:匀涂转速100-500rpm,匀涂时间20s,旋涂转速为1000-5000rpm,旋涂时间20s。
进一步地,所述烧结的温度为150~800℃,时间为30min;所述烧结的升温速率为10-20℃/min。
本发明技术方案之四:提供上述电磁功能用无颗粒铁基导电墨水、电磁功能用半导体薄膜作为电磁吸波材料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通过简单的热处理方法进而形成电磁功能性薄膜的铁基无颗粒墨水,该墨水能够稳定的应用于后续的印制电子技术的操作。
其中,所述金属亚铁前驱体为第一配体,第一配体的阳离子为亚铁离子,阴离子可为氧离子、氯离子、溴离子、硫酸根、磷酸根、硝酸根或羧酸根。所述羧酸根可为脂肪族类羧酸根、芳香族类羧酸根、羟基羧酸根或脂环族羧酸根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脂肪族类羧酸亚铁、芳香族类羧酸亚铁、羟基羧酸亚铁或脂环族羧酸亚铁均具有1~3个羧基,0~2个羟基与1~17个碳原子。
本发明无颗粒墨水中具有的特征之一为金属亚铁前驱体与含氨基的螯合剂或络合剂进行络合。因此,本发明中的第二配体为含氨基的螯合剂或络合剂,其中所述螯合剂或络合剂为氨水、脂肪胺、醇胺、酰胺和芳香胺中的一种或数种的混合物,作为第二配体可以列举出包括乙胺、异丙胺、异丙醇胺、辛胺、油胺、四甲基氢氧化铵、四乙基氢氧化铵、乙二胺、丙烯二胺、1,2-二氨基丙烷、二乙基乙二胺、二羟基乙二胺和三羟基乙二胺等。
本发明中第一配体和第二配体是在溶剂中进行化学配位的,所述溶剂可以是水溶剂、醇、脂肪醇等有机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作为主溶剂,优选常压(一个大气压)下,沸点在300℃以下的溶剂,否则易破坏成膜性。水溶剂、醇、脂肪醇均含有1~3个羟基官能团和1~12碳原子数。有机溶剂可以是芳香族溶剂、非芳香族溶剂或芳香族和非芳香族溶剂的混合物。可以列举出包括有甲醇、乙醇、乙二醇、异丙醇、1.2-丁二醇、甘醇、二甘醇、三甘醇或丙二醇等。
本发明的无颗粒铁基墨水中除了主溶剂外,还含有机添加剂,主要为表面张力调节剂、粘度调节剂、成膜助剂、消泡剂。通过在油墨中含有表面张力调节剂和粘度调节剂,将墨水的粘度调节在适合喷墨打印的范围内,成膜助剂可有效保证墨水中的组合物不发生沉积且提高墨水在基板上的成膜性,消泡剂则可有效消除添加剂所产生的泡沫。作为表面张力调节剂、粘度调节剂、成膜助剂及消泡剂优选与主溶剂相容的添加剂。
关于表面张力调节剂,优选能将表面张力调节至5~60mN/m的助剂,另外,作为表面张力调节剂,优选在一个大气压下,沸点在300℃以下的助剂。具体而言,可以选用阳离子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醇、乙醇酸、乳酸及其混合物。表面张力调节剂含量优选范围为0.001wt%至5wt%。
关于墨水粘度调节剂,优选能将墨水的粘度在常温25℃下调节至1~60mPa·s的助剂,具体而言,可以选用***胶、果胶、琼脂、明胶、海藻胶、角叉胶、通用明胶、多糖衍生物等胶类,也可选用二正丁基醚、海藻酸钠、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丙二醇藻蛋白酸酯、羧甲基纤维素钠、藻蛋白酸钠、聚丙烯酸钠、聚氧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等化学制品。粘度调节剂含量优选范围为0.001wt%至5wt%。
关于消泡剂,是能减少或消除其他添加剂的助剂,非限制性范围为氟硅酮、矿物油、植物油、聚硅氧烷、酯蜡、脂肪醇、甘油、硬脂酸酯、硅酮、聚丙烯基聚醚及其混合物。优选范围为0.001wt%至5wt%。
受主溶剂与助剂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各助剂并非必要性的全部添加在内,通过配合主溶剂及助剂,本墨水优选的表面张力5~60mN/m,特别优选的表面张力为10~50mN/m。在25℃下的粘度优选为1~60mPa·s,特别优选为5~50mPa·s。
具体的,本发明的墨水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首先将第一配体与第二配体在主溶剂中进行络合,加入还原剂,以及根据需要再加入适量有机添加剂调节墨水的粘度、表面张力、烧结后成膜性、稳定性等性质,得到目标无颗粒铁基墨水。
将得到的无颗粒墨水,通过各种成膜方式,包括滴涂、涂布、喷雾、层压、悬涂成膜;印制图案方式包含网版印制、喷墨打印、卷对卷印刷、丝网印刷、胶版印刷、柔性版印刷、平板印刷、凹版印刷、型版喷刷、移印或任何其他方法,将膜涂布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酰亚胺(例如KaptonTM)、聚醚酰亚胺(例如UltemTM)、热塑性聚氨酯(TPU)、硅胶膜、印刷线路板基体(例如FR4)、铟锡氧化物(ITO)、银、铜、硅等各种基材上。优选在150~900℃下,更优选在150℃~800℃下对膜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可以分阶段进行,首先干燥墨水涂层,随后烧结分解涂层。干燥可以在任何合适的温度下进行,温度范围为20-150℃,时间为5min-24h。烧结分解油墨在适合的温度和时间之间充分平衡下进行。烧结气氛特别优选在惰性气氛(如氮气和/或氩气)、还原气氛(如氢气)、混合气氛(如不同比例氢气-氮气)和真空条件下对油墨进行烧结分解。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磁功能用的铁基无颗墨水。该墨水采用铁前驱体组分与含氨基基团化合物可以形成稳定的络合物,溶解于有机溶剂形成墨水。添加还原剂、有机物等用于降低分解温度、调节烧结后薄膜的微结构。
无颗粒铁基墨水中,金属前驱体油墨的配合量优选为5~40wt%,最优选为5~35wt%。通过将金属前驱体的配合量提高到该范围内,可以提高金属前驱体的络合效率,同时提高墨水的稳定性,由该配合量所制备的薄膜均匀,所烧结成的颗粒均匀同时提供了良好的相互作用,使得吸波效果得到充分的优化。
通过烧结得到的薄膜具有吸波特性,该电磁功能性薄膜在2-18GHz频率范围内,在-10dB达到最大带宽,且最小反射损耗证明本薄膜具有良好的吸波效率。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磁功能用半导体薄膜,将上述无颗粒铁基墨水图案化处理后涂膜进行简单烧结制成,形成的薄膜在2-18GHz频率范围内,在-10dB达到最大带宽,且最小反射损耗证明本薄膜具有良好的吸波效率,达到国家军用标准(GJB 5239—2004《射频吸波材料吸波性能测试方法》和GJB 2038A—2011《雷达吸波材料反射率测试方法》)。
本发明弥补了现有技术空白,可通过简单的热处理或光子烧结或微波烧结,获得具有电磁功能性的Fe3O4薄膜,这种低成本无颗粒铁基墨水将具有直接的商业价值。
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现有制备电磁功能薄膜多为采用机械球磨、化学合成复杂复合材料再通过混合浆料,喷涂或刮涂的方式或通过传统刻蚀金属板的方式制备,这些方式面临工艺复杂、成本高、周期长、环境污染等问题。本发明针对现有制备电磁功能性薄膜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无颗粒铁基墨水通过印制电子技术及简单的热烧结制备电磁功能性薄膜的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周期短、环境友好。
本发明制备的无颗粒型铁基导电墨水,补充了现有无颗粒导电墨水的种类,填补了铁基无颗粒导电墨水在应用中的空白,且铁基导电墨水黏度、表面张力可充分调节,以适用于不同的印刷方式。
本发明铁基导电墨水为无颗粒型,尤其在全印刷电子技术/数字喷墨打印技术中不堵塞喷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四氧化三铁薄膜XRD图;
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四氧化三铁薄膜的扫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
应理解本发明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另外,对于本发明中的数值范围,应理解为还具体公开了该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每个中间值。在任何陈述值或陈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以及任何其他陈述值或在所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之间的每个较小的范围也包括在本发明内。这些较小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可独立地包括或排除在范围内。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发明所述领域的常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虽然本发明仅描述了优选的方法和材料,但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或测试中也可以使用与本文所述相似或等同的任何方法和材料。本说明书中提到的所有文献通过引用并入,用以公开和描述与所述文献相关的方法和/或材料。在与任何并入的文献冲突时,以本说明书的内容为准。
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多种改进和变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由本发明的说明书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对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得的。本申请说明书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的羧酸亚铁、螯合剂或络合剂、还原剂、有机添加剂以及溶剂均为市售产品。
实施例1
本实施例高稳定性无颗粒铁基油墨,原料组分质量百分含量如下:
15%醋酸亚铁(第一配体)、20%乙二胺(第二配体)、2%甲酸(还原剂)、0.1%羧甲基纤维素钠(有机添加剂)、0.001%聚乙烯吡咯烷酮(有机添加剂)、0.001%明胶(有机添加剂)、乙醇(溶剂)余量。
该高稳定性无颗粒铁基油墨的制备方法如下:
按照上述比例,先将乙二胺与溶剂乙醇混合,混合均匀后加入醋酸亚铁,在室温下搅拌两个小时至充分溶解后,分别加入甲酸及有机添加剂至完全溶解过滤得到本实施例的高稳定性无颗粒型铁基导电墨水;其黏度为4mPa·s,表面张力为31mN/m。
将上述高稳定性无颗粒铁基油墨制备成薄膜(四氧化三铁薄膜),步骤如下:
取200μL上述墨水将其旋涂在3*3cm金属基底上,旋涂过程中设定旋涂参数为匀涂转速100rpm,匀涂时间20s,旋涂转速为1000rpm,旋涂时间20s。利用光子烧结,以2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00℃,热处理30min,获得薄膜在2-18GHz的范围内,在-10dB时,反射衰减了90%。测试薄膜附着力可达5B。
实施例2
本实施例高稳定性无颗粒铁基油墨,原料组分质量百分含量如下:
12%草酸亚铁(第一配体)、25%乙醇胺(第二配体)、3%丙三醇(还原剂)、0.1%甲基纤维素(有机添加剂)、0.001%聚乙烯吡咯烷酮(有机添加剂)、0.001%酚醛树脂(有机添加剂)、乙醇(溶剂)余量。
该高稳定性无颗粒铁基油墨的制备方法如下:
按照上述比例,先将乙醇胺与溶剂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将草酸亚铁加入到混合溶液中,在室温下搅拌两个小时至充分溶解后,分别加入丙三醇及有机添加剂至完全溶解,过滤得到本实施例的高稳定性无颗粒型铁基导电墨水,其黏度为2mPa·s,表面张力为22mN/m;
将上述高稳定性无颗粒铁基油墨制备成薄膜(四氧化三铁薄膜),步骤如下:
取200μL该墨水将其旋涂在3*3cm金属基底上,旋涂过程中设定旋涂参数为匀涂转速500rpm,匀涂时间20s,旋涂转速为5000rpm,旋涂时间20s。利用微波烧结,以2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00℃,热处理30min,获得的薄膜在在2-18GHz范围内,在-10dB时,反射衰减了92%。测试薄膜附着力可达5B。
实施例3
本实施例高稳定性无颗粒铁基油墨,原料组分质量百分含量如下:
18%草酸亚铁(第一配体)、30%异丙醇胺(第二配体)、3%甲醛(还原剂)、0.1%乙基纤维素(有机添加剂)、0.001%聚乙烯吡咯烷酮(有机添加剂)、0.001%明胶(有机添加剂)、乙醇(溶剂)余量。
该高稳定性无颗粒铁基油墨的制备方法如下:
按照上述比例,先将异丙醇胺与溶剂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将草酸亚铁加入到混合溶液中,在室温下搅拌两个小时至充分溶解后,分别加入甲醛及有机添加剂至完全溶解过滤得到本实施例的高稳定性无颗粒型铁基导电墨水,其黏度为3mPa·s,表面张力为30mN/m。
将上述高稳定性无颗粒铁基油墨制备成薄膜(四氧化三铁薄膜),步骤如下:
取200μL该墨水将其旋涂在3*3cm金属基底上,旋涂过程中设定旋涂参数为匀涂转速300rpm,匀涂时间20s,旋涂转速为3000rpm,旋涂时间20s。以2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00℃,热处理30min,获得的薄膜在2-18GHz范围内,在-10dB时,反射衰减了91%。测试薄膜附着力可达5B。
实施例4
本实施例高稳定性无颗粒铁基油墨,原料组分质量百分含量如下:
18%乙酸亚铁(第一配体)、31%三乙醇胺(第二配体)、2%甲酸(还原剂)、0.1%羟乙基纤维素(有机添加剂)、0.001%聚乙烯吡咯烷酮(有机添加剂)、乙醇(溶剂)余量。
该高稳定性无颗粒铁基油墨的制备方法如下:
按照上述比例,先将三乙醇胺与溶剂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将乙酸亚铁加入到混合溶液中,在室温下搅拌两个小时至充分溶解后,分别加入甲酸及有机添加剂至完全溶解过滤得到本实施例的高稳定性无颗粒型铁基导电墨水,其黏度为5mPa·s,表面张力为303mN/m。
将上述高稳定性无颗粒铁基油墨制备成薄膜(四氧化三铁薄膜),步骤如下:
取200μL该墨水将其旋涂在3*3cm玻璃基底上,旋涂过程中设定旋涂参数为匀涂转速500rpm,匀涂时间20s,旋涂转速为5000rpm,旋涂时间20s。以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00℃,热处理30min,获得的薄膜在2-18GHz范围内,在-10dB时,反射衰减了95%。测试薄膜附着力达到5B。
本发明的墨水为含有铁基络合物的无颗粒墨水,使用铁基无颗粒墨水形成的半导体薄膜,从其应用领域出发,要求薄膜的吸波频率在2-18GHz的范围内小于-10dB有效带宽尽量的宽,本发明制备的薄膜需综合电磁吸波特性,通过将铁基无颗粒墨水调制成特定的组成,可以提高使用该墨水与各种基材的粘结性以及形成薄膜后良好的吸波特性等。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电磁功能用无颗粒铁基导电墨水,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
5-40%金属亚铁前驱体,10-60%螯合剂或络合剂,2-10%还原剂,0.001-10%有机添加剂,溶剂余量;
所述螯合剂或络合剂为氨水、脂肪胺、醇胺、酰胺和芳香胺中的一种或数种的混合物;
所述电磁功能用无颗粒铁基导电墨水25℃下黏度为1~60mPa·s,表面张力为5~60mN/m;
所述还原剂包括丙三醇、二醇、葡萄糖、酒石酸、柠檬酸、抗坏血酸、硼氢化钠、硫化铵、甲酸或甲醛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所述有机添加剂包括表面张力调节剂、粘度调节剂、成膜助剂或消泡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磁功能用无颗粒铁基导电墨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螯合剂或络合剂与所述金属亚铁前驱体在所述溶剂中进行络合,并加入所述还原剂及所述有机添加剂,得到所述电磁功能用无颗粒铁基导电墨水。
3.一种电磁功能用半导体薄膜,其特征在于,以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功能用无颗粒铁基导电墨水为原料经烧结得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功能用半导体薄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电磁功能用无颗粒铁基导电墨水涂覆于基板上,然后将形成的涂膜进行烧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的温度为150~800℃,时间为30min;所述烧结的升温速率为10-20℃/min。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功能用无颗粒铁基导电墨水、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功能用半导体薄膜作为电磁吸波材料的应用。
CN202211443910.8A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电磁功能用无颗粒铁基导电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58200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43910.8A CN115820038B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电磁功能用无颗粒铁基导电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43910.8A CN115820038B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电磁功能用无颗粒铁基导电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20038A CN115820038A (zh) 2023-03-21
CN115820038B true CN115820038B (zh) 2023-08-25

Family

ID=85528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43910.8A Active CN115820038B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电磁功能用无颗粒铁基导电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20038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09434A2 (en) * 1999-12-17 2001-06-20 Nisshinbo Industries, Inc. Transparen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shield material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CN101010388A (zh) * 2005-03-04 2007-08-01 韩商英泰股份有限公司 导电墨水及其制造方法
JP2009033113A (ja) * 2007-06-22 2009-02-12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電磁波遮蔽用組成物及び該組成物を用いた電磁波遮蔽物の形成方法
CN102634779A (zh) * 2012-02-23 2012-08-1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化学镀铁改性碳纳米管的电磁屏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46022A (zh) * 2015-07-10 2015-09-30 东北大学 一种高稳定性无颗粒型银基导电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06699A (zh) * 2014-12-17 2017-11-28 汉高股份有限及两合公司 可印刷的铁电性油墨
CN114554819A (zh) * 2022-02-25 2022-05-27 山东大学 基于铁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电磁吸波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09434A2 (en) * 1999-12-17 2001-06-20 Nisshinbo Industries, Inc. Transparen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shield material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CN101010388A (zh) * 2005-03-04 2007-08-01 韩商英泰股份有限公司 导电墨水及其制造方法
JP2009033113A (ja) * 2007-06-22 2009-02-12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電磁波遮蔽用組成物及び該組成物を用いた電磁波遮蔽物の形成方法
CN102634779A (zh) * 2012-02-23 2012-08-1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化学镀铁改性碳纳米管的电磁屏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06699A (zh) * 2014-12-17 2017-11-28 汉高股份有限及两合公司 可印刷的铁电性油墨
CN104946022A (zh) * 2015-07-10 2015-09-30 东北大学 一种高稳定性无颗粒型银基导电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54819A (zh) * 2022-02-25 2022-05-27 山东大学 基于铁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电磁吸波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20038A (zh) 2023-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62519B (zh) 高熵合金/氧化物复合纳米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620893B (zh) 一种全银电子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US5372749A (en) Method for surface treating conductive copper powder with a treating agent and coupler
CN109852929B (zh) 一种NiZn铁氧体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11629575A (zh) 一种MXene基纳米复合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20045A (zh) 一种低温烧结的溶剂型纳米银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95919B (zh) 一种具有多级微结构分布的钛酸钡/四氧化三钴复相毫米波吸波粉体及制备方法
CN115491177B (zh) 一种mof衍生的碳基磁性纳米复合电磁波吸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21802B (zh) 无颗粒型镍基导电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61532B (zh) 一种有效吸波频带宽的高熵合金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20038B (zh) 一种电磁功能用无颗粒铁基导电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00490A (zh) 一种镍包石墨复合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电磁屏蔽领域的应用
CN114845538A (zh) 一种层状双磁性金属氢氧化物衍生的磁性金属@碳复合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49568B (zh) 一种制备多孔碳包覆空心钴镍合金复合吸波材料的方法
CN113735093A (zh) 一种多孔N掺杂Co@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587058B (zh) 一种周期结构的吸波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45304A (zh) 一种混合尖晶石结构的铁氧体吸波材料与制备方法
CN111902036A (zh) 一种电磁波噪声抑制片材及高频电子设备
CN109943285B (zh) 一种高性能吸波材料核壳结构CoxFe3-xO4@MoS2纳米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CN116422896A (zh) 一种导电银浆、银粉及利用离子型分散剂制备银粉的方法
CN116916637A (zh) 在宽电磁波段具有高吸收损耗性能的石墨烯电磁屏蔽材料
CN114479762B (zh) 磁性金属/金属氧化物/碳纳米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8483508B (zh) 一种多孔片状Fe3O4电磁吸波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82252B (zh) 一种单分散的镍微球粉体电磁波吸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98691B (zh) 一种滤波器用软磁铁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