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78639A - 一种骨假体及其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骨假体及其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78639A
CN115778639A CN202310051257.9A CN202310051257A CN115778639A CN 115778639 A CN115778639 A CN 115778639A CN 202310051257 A CN202310051257 A CN 202310051257A CN 115778639 A CN115778639 A CN 1157786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ert
side wall
fixed column
column structure
b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5125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建清
田国镖
史金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oying Medical Equipment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oying Medical Equipment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oying Medical Equipment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oying Medical Equipment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5125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786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786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786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骨假体及其操作方法,该结构包含:***件和基体,所述基体包含基体本体和与其相接的包含第一可扩展结构的固定柱结构,第一可扩展结构的至少部分侧壁可径向扩展,***件设有驱动部;***件位于固定柱结构内,且***件相对第一可扩展结构发生位移,使驱动部的至少一处外侧壁周长大于该处外侧壁当前所接触的第一可扩展结构的内侧壁的周长时,第一可扩展结构的至少部分侧壁向外扩展。其优点是:该结构通过驱动部对第一可扩展结构侧壁的作用,使固定柱结构的侧壁径向扩展,以减小骨假体安装时的安装阻力并在安装到位后增加骨假体和骨骼的安装力,且可根据患者的骨质状态合理化压配量,使压配应力分布均匀,保证骨假体的安装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骨假体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科医疗器械人工关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假体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骨科手术中,通常对植入活性骨组织的骨假体的整体性能有着较高的要求。例如人体膝关节中植入的骨假体,除了需要模拟正常的人体自然膝关节运动过程,还需要在植入的初期和远期,骨假体都具有与骨骼可靠的固定性能。骨假体在植入膝关节后,要满足每年一百万到两百万次行走时承受的动态载荷下的抗疲劳需求,因此,在骨科手术时需要保证骨假体与患者的骨组织牢固结合在一起,不能发生松动,否则患者会感受到疼痛,就需要取出假体,使患者再进行一次翻修手术,植入新的骨假体,这无疑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因此,骨假体在人体活性骨组织中的稳定连接至关重要。
因为人工膝关节产品中的骨假体植入较为典型,所以下文着重介绍膝关节植入骨假体所遇到的问题和需求,但并不表明下述问题和需求仅出现在该部位,事实上,在其他骨科手术中,也有类似骨假体植入稳定性的情况和需求。
目前膝关节假体***主要包括股骨假体部件和胫骨假体部件。其中股骨假体部件主要是股骨髁,所述股骨髁固定在患者股骨的远端(离心脏远为其远端)。胫骨假体部件包含胫骨垫片和胫骨托,胫骨托固定在患者胫骨的近端(离心脏近为其近端),胫骨垫片安装在胫骨托上,其位于胫骨托和股骨髁之间,一般都固定于胫骨托上。胫骨垫片的内外关节面与股骨髁的内外关节面相匹配,以模拟正常的人体自然膝关节运动过程。在实际应用时,股骨髁产生的力通过胫骨垫片传递到胫骨托,并最终达到患者的胫骨近端。为了确保膝关节假体的初期和远期性能,胫骨托稳定牢固地固定在患者胫骨上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主流生物型胫骨托都是通过若干个外形固定的固定结构固定于骨组织上。在安装胫骨托时通常需要先截切胫骨近端,在胫骨中开设与固定结构形状类似但尺寸稍小的预置孔,再将胫骨托的固定结构敲击打入胫骨的预置孔中以安装胫骨托。但是在临床应用中,上述胫骨托面临着诸多问题:1)临床中患者的骨质情况千差万别,但现有胫骨托的固定结构的形状大小是固定的,无法做到因人而异,不能根据手术中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具体的压配量和稳定性;2)因为预置孔略小于固定结构,所以打入时的阻力较大,若患者骨质较好,会出现手术中打入安装困难的情况;3)因为胫骨托及其固定结构是自上而下的打入安装方式,固定结构下方的骨组织受压,而四周的骨组织受剪切,导致四周的骨组织实际是被剪切到了下方,实际减小了理论设计中的压配量,不利于胫骨托的稳定性,也不利于生物型胫骨托的骨长上或骨长入。同时因为固定结构周围一部分骨组织实际被剪切到下方,所以其下方的压配量明显大于周侧的压配量,导致压配量不均匀,也不利于胫骨托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陈述仅提供与本发明有关的背景技术,而并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假体及其操作方法,该骨假体将基体本体、固定柱结构和***件等结构相结合,通过***件的驱动部对固定柱结构的第一可扩展结构的侧壁的挤压,使第一可扩展结构的的侧壁径向扩展达成固定柱结构的外部形变,以减小骨假体安装时的安装阻力并在安装到位后增加骨假体和骨骼的安装力,且可根据患者的骨质状态合理化压配量,使压配应力分布均匀,因人而异地调节安装力度,达到最理想的安装固定效果,保证骨假体的安装稳定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骨假体,包含:
***件和基体,所述基体包含基体本体和与其相接的中空的固定柱结构,所述固定柱结构包含第一可扩展结构,所述第一可扩展结构的至少部分侧壁可径向扩展,所述***件设有驱动部;
所述***件位于所述固定柱结构内,且***件相对所述第一可扩展结构发生位移,使驱动部的至少一处外侧壁周长大于该处外侧壁当前所接触的第一可扩展结构的内侧壁的周长时,所述第一可扩展结构的至少部分侧壁向外扩展。
可选的,所述固定柱结构靠近基体本体的一侧为其第一侧,所述固定柱结构远离基体本体的一侧为其第二侧,所述第一可扩展结构位于所述固定柱结构的第二侧;所述驱动部进入第一可扩展结构的内部空间对其造成挤压,以使第一可扩展结构的至少部分内侧壁向外扩展。
可选的,所述***件包含第二端部,和与所述第二端部相对应的第一端部,***件位于固定柱结构内部时,第二端部位于远离基体本体的一侧;
其中,所述固定柱结构第二侧的内侧壁周长小于其第一侧的内侧壁周长,所述***件第二端部的外侧壁周长小于或等于其第一端部和/或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区域的外侧壁周长;
或,所述固定柱结构第二侧的内侧壁周长大于或等于其第一侧和/或第一侧与第二侧之间区域的内侧壁周长,所述***件第二端部的外侧壁周长大于其第一端部的外侧壁周长。
可选的,所述基体本体开设有与所述固定柱结构的中空结构对应的销孔;所述***件包含驱动接口,***件位于固定柱结构的中空结构内部时,驱动接口与所述销孔对应;通过驱动接口向***件施力时,***件在中空结构内以靠近或远离固定柱结构第二侧的方向移动;
其中,所述***件经过所述销孔和所述固定柱结构设在第一侧的开口,***固定柱结构的中空结构内;或,所述***件经过所述固定柱结构设在第二侧的开口,***固定柱结构的中空结构内。
可选的,所述第一可扩展结构的第一侧、第二侧,分别是靠近、远离基体本体的一侧;所述驱动部的第一侧、第二侧,是在***件位于固定柱结构内部时分别靠近、远离基体本体的一侧;
所述***件沿轴向并朝远离基体本体的方向移动,使驱动部对第一可扩展结构挤压时,第一可扩展结构的至少部分侧壁向外扩展:
其中,所述固定柱结构的第一可扩展结构,包含在该第一可扩展结构的第一侧至第二侧、使内侧壁周长呈减小趋势的结构;所述***件的驱动部,包含在该驱动部的第一侧至第二侧、使外侧壁周长呈减小趋势的结构或使外侧壁周长相等的结构;
或者,所述固定柱结构的第一可扩展结构,包含在该第一可扩展结构的第一侧至第二侧、使内侧壁周长呈减小趋势的结构;所述***件的驱动部,包含在该驱动部的第一侧至第二侧的外侧壁周长相等的结构;所述驱动部的外侧壁的周长,大于第一可扩展结构的至少部分内侧壁的周长;
或者,所述固定柱结构的第一可扩展结构,包含在该第一可扩展结构的第一侧至第二侧的内侧壁周长相等的结构;所述***件的驱动部,包含在该驱动部的第一侧至第二侧的外侧壁周长呈减小趋势的结构;驱动部的至少部分外侧壁的周长,大于第一可扩展结构的内侧壁的周长。
可选的,所述第一可扩展结构的第一侧、第二侧,分别是靠近、远离基体本体的一侧;所述驱动部的第一侧、第二侧,是在***件位于固定柱结构内部时分别靠近、远离基体本体的一侧;
所述***件沿轴向并朝靠近基体本体的方向移动,使驱动部对第一可扩展结构挤压时,第一可扩展结构的至少部分侧壁向外扩展:
其中,所述固定柱结构的第一可扩展结构,包含在该第一可扩展结构的第一侧至第二侧、使内侧壁周长呈增大趋势的结构或相等的开口结构;所述***件的驱动部,包含在该驱动部的第一侧至第二侧、使外侧壁周长呈增大趋势的结构;
或者,所述固定柱结构的第一可扩展结构,包含在该第一可扩展结构的第一侧至第二侧、使内侧壁周长呈增大趋势的结构;所述***件的驱动部,包含在该驱动部的第一侧至第二侧的外侧壁周长相等的结构;驱动部的外侧壁的周长,大于或等于第一可扩展结构的内侧壁的最大周长;
或者,所述固定柱结构的第一可扩展结构,包含在该第一可扩展结构的第一侧至第二侧的内侧壁周长相等的结构;所述***件的驱动部,包含在该驱动部的第一侧至第二侧、使外侧壁周长呈增大趋势的结构;驱动部的至少部分外侧壁的周长,大于第一可扩展结构的内侧壁的周长。
可选的,所述基体本体与固定柱结构的第一侧可拆卸连接;
所述固定柱结构的第一侧包含第二可扩展结构,所述第二可扩展结构的至少部分侧壁可径向扩展,所述基体本体设有中空的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开设有与所述固定柱结构的中空结构对应的销孔;
所述凸起结构位于第二可扩展结构内部、且凸起结构的至少一处外侧壁的周长大于该处外侧壁当前接触的第二可扩展结构的内侧壁的周长时,用于使所述第二可扩展结构的至少部分侧壁径向扩展。
可选的,还包含以下a-t的至少一项:
a、所述固定柱结构的径向截面的外轮廓呈正多边形或圆形或长方形或不规则形状;
b、所述固定柱结构的第一可扩展结构的至少部分侧壁可径向扩展0°~10°;
c、所述固定柱结构的侧壁外表面上设置有倒刺结构;
d、所述固定柱结构的侧壁上开设有去应变槽;
e、所述固定柱结构的侧壁上开设有去应变槽,所述去应变槽的槽深为所述固定柱结构侧壁壁厚的5%~50%;
f、所述固定柱结构的侧壁外表面设有用于骨长上或骨长入的生物固定片;
g、所述固定柱结构的侧壁外表面设有用于骨长上或骨长入且外表面带有倒刺结构的生物固定片;
h、所述基体本体上包含骨接触区域,所述骨接触区域上设有用于骨长上或骨长入的生物固定板或涂层;
i、所述***件的至少部分侧壁外表面包含螺纹结构,其与固定柱结构的至少部分侧壁内表面螺纹连接;
j、所述***件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固定柱结构的高度;
k、所述驱动部位于***件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是***件位于固定柱结构内部时远离基体本体的一侧;
l、所述固定柱结构侧壁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开设有自第一侧端部延伸至第二侧端部的凹槽结构;
m、所述固定柱结构第一侧的端部和/或第二侧的端部开设有贯通内表面和外表面的沟槽;
n、所述固定柱结构包含至少两个片体,各片体相连接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固定柱结构的第一侧,各片体的第二端之间有间隙,以使所述固定柱结构的第二侧形成第一可扩展结构;
o、所述固定柱结构的外侧壁周长自其第一侧端部至第二侧端部呈递减趋势,所述固定柱结构外侧壁轮廓对应的锥形结构的全角范围为0°~30°;
p、所述固定柱结构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基体本体所在面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90°;
q、所述基体本体与所述***件固定连接;
r、所述基体本体与所述固定柱结构固定连接或卡接;
s、所述骨假体开设有连通预置孔的骨组织与骨假体外部环境的注入通道,所述注入通道用于注入可降解骨水泥,所述注入通道开设于所述***件、所述基体本体、所述固定柱结构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上;
t、所述骨假体可与可降解骨水泥配合使用;
其中,定义所述固定柱结构靠近基体本体的一侧为其第一侧,所述固定柱结构远离基体本体的一侧为其第二侧。
可选的,所述骨假体为肩关节组件、肘关节组件、腕关节组件、髋关节组件、膝关节组件和踝关节组件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膝关节组件包含股骨踝组件和胫骨托组件,所述胫骨托组件包含全膝关节胫骨托和部分膝关节胫骨托,所述固定柱结构用于***待植入骨假体的骨组织中开设的预置孔内。
可选的,一种所述的骨假体的操作方法,包含:
将***件设置于固定柱结构的中空结构中;
驱动***件使其相对所述固定柱结构的第一可扩展结构发生位移;
所述***件的驱动部对所述第一可扩展结构施加作用力,使所述第一可扩展结构的至少部分侧壁向外扩展。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一种骨假体及其操作方法,该骨假体将基体本体、固定柱结构和***件等结构相结合,通过***件的驱动部对固定柱结构的第一可扩展结构的侧壁的作用,使第一可扩展结构的侧壁径向扩展达到固定柱结构的外部形变,以减小骨假体安装时的安装阻力并在安装到位后增加骨假体和骨骼的安装力,该结构可根据患者的骨质状态合理化压配量,使压配应力分布均匀,因人而异地调整安装力度,达到最理想的安装固定效果,保证骨假体的安装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骨假体的正向视角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骨假体的底侧向视角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骨假体的正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骨假体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骨假体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骨假体的仰视图;
图7为图6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B截面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C-C截面的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D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1为图8中E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骨假体侧向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骨假体底侧向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骨假体的正向视角的***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骨假体的底侧向视角的***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件***固定柱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17为图16中E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骨假体的正向视角的***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骨假体的底侧向视角的***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件***固定柱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另一种固定柱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2为图21的固定柱结构的俯视图;
图23为图22中A-A截面的示意图;
图24为图21的固定柱结构的正视图;
图25为图21的固定柱结构的侧视图;
图2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骨假体的正向视角的***图;
图27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骨假体的底侧向视角的***图;
图28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件***固定柱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29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骨假体侧向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0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骨假体的俯视图;
图31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的骨假体侧向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2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的骨假体底侧向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3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的***件***固定柱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34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的骨假体侧视图;
图3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的骨假体仰视图;
图36为本发明部分膝关节胫骨托的正向视角的***图;
图37为本发明部分膝关节胫骨托的底侧向视角的***图;
图38为本发明部分膝关节胫骨托的正视图;
图39为本发明部分膝关节胫骨托的俯视图;
图40为本发明部分膝关节胫骨托的侧视图;
图41为本发明部分膝关节胫骨托的仰视图。
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顶部”、“底部”、“内”、“外”、 “垂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针对骨科手术中骨假体无法根据患者情况差异化固定的问题,如图1和图2结合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骨假体,其包含基体100和***件200。具体地,所述基体100包含基体本体110和与其相接触的固定柱结构120,所述固定柱结构120为中空结构,所述固定柱结构120包含第一可扩展结构,所述第一可扩展结构的至少部分侧壁可径向扩展,所述***件200设有驱动部。所述骨假体有未应用状态和操作状态,未应用状态下,所述***件200***所述固定柱结构120的中空结构内,其侧壁外表面可与固定柱结构120的至少部分侧壁内表面贴合。操作状态时,所述***件200位于所述固定柱结构120内,所述***件200相对所述固定柱结构120的第一可扩展结构发生位移,使驱动部的至少一处外侧壁周长大于该处外侧壁当前所接触的第一可扩展结构的内侧壁的周长时,所述第一可扩展结构的至少部分侧壁向外扩展。
以安装胫骨假体为例,所述骨假体为胫骨托,所述胫骨托用于承载胫骨垫片和股骨髁。在实际安装时,先截切胫骨近端,在胫骨中开设与固定柱结构120形状类似但尺寸稍小的预置孔,再将骨假体的固定柱结构120敲击打入胫骨的预置孔中以植入骨假体。将所述***件200***固定柱结构120的中空结构中,可实现该骨假体的装配。将骨假体的固定柱结构120放置于胫骨中的对应预置孔上。操作状态下将固定柱结构120打入胫骨中开设的预置孔中,并将***件200***所述固定柱结构120的中空结构内,向***件200施加驱动力使所述***件200受力相对于固定柱结构120的第一可扩展结构发生位移,所述驱动部进入第一可扩展结构的内部空间,驱动部的至少一处外侧壁周长大于该处外侧壁当前所接触的第一可扩展结构的内侧壁的周长时,所述驱动部对该处外侧壁造成挤压,进而使所述第一可扩展结构的至少部分侧壁径向扩展。根据患者骨质情况的差异,在骨质较为疏松的骨骼中,***件200的驱动部挤压固定柱结构120的第一可扩展结构侧壁径向扩展的范围较大,在骨质较为坚固的骨骼中,驱动部挤压第一可扩展结构侧壁径向扩展的范围较小,该固定柱结构120的第一可扩展结构可根据患者的骨质情况实现不同深度的扩展镶嵌,有助于减小安装阻力,合理化压配量,同时,该结构还使植入骨假体的过程中可因人而异地调整安装力度,达到最理想的安装固定效果。
可选的,操作状态时,所述***件200的驱动部侧壁挤压所述固定柱结构120的第一可扩展结构的周向侧壁以使其周向侧壁径向扩展,即该驱动部对第一可扩展结构每个方向的侧壁均施加挤压力,使其各个方向的侧壁均向外扩展,以使第一可扩展结构四周紧邻的骨组织受力均匀,压配应力分布均匀,有助于进一步保证胫骨托的稳定性。当然,所述***件200的驱动部外侧壁挤压方向不仅限于上述,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和场景进行设置,本发明对此不加以限制。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固定柱结构120的个数为一个或多个,本发明对其个数和排布位置不做限制,只要可满足实际需求均可。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件200所受的驱动力可来源于其连接接触的机械部件或动力驱动装置(如微型电机的输出端等),也可借由人工操作实现对***件200的驱动或其他情形,本发明对此不加以限制。进一步的,在实际应用中,也可通过手术工具对固定柱结构120进行预扩张,以减小***件200的***时的阻力。具体地,待固定柱结构120植入预置孔安装到位后,通过手术工具预扩张固定柱结构120的第一可扩展结构,再进行***件200的安装装配,既减小了***件200安装时所受到的阻力,又减小了安装***件200时作用在患者骨头上的负荷。
进一步的,上述骨假体可应用为各种医疗器械领域中向骨组织中植入的骨假体。可选的,所述骨假体为肩关节组件、肘关节组件、腕关节组件、髋关节组件、膝关节组件和踝关节组件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膝关节组件包含股骨踝组件和胫骨托组件,所述固定柱结构用于***待植入骨假体的骨组织开设的预置孔内。因为在骨科临床案例中,人工膝关节产品中胫骨托的固定较为典型,所以本申请着重介绍其为胫骨托的应用场景,但并不表明本发明的结构仅为胫骨托。当上述骨假体应用为其他类型的假体时,其固定柱结构120的安装方向不仅限于上述胫骨托示例中的竖向安装固定,其还可根据实际需求实现其他方向的安装固定。
实施例一、
如图1~图13结合所示,为本实施例的一种骨假体,其包含基体100和***件200,所述基体100包含基体本体110和两个固定柱结构120,所述基体本体110与两个固定柱结构120固定连接,所述基体本体110开设有两个与所述固定柱结构120的中空结构对应的销孔111。所述***件200自所述销孔111***所述固定柱结构120的中空结构内可使其侧壁外表面与所述固定柱结构120的至少部分侧壁内表面贴合,操作状态下所述***件200受力挤压所述固定柱结构120的至少部分侧壁以使其径向扩展。可选的,每个固定柱120设有相应的销孔111。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柱结构120靠近基体本体110的一侧(远离骨组织的一侧)为其第一侧,固定柱结构120远离基体本体110的一侧(靠近骨组织的一侧)为其第二侧,所述第一可扩展结构位于所述固定柱结构120的第二侧。所述***件200包含第二端部和与所述第二端部相对应的第一端部,***件200位于固定柱结构120内部时,其第二端部位于远离基体本体110的一侧。为便于描述,将固定柱结构120的第一侧称为固定柱结构120的顶部,固定柱结构120的第二侧称为固定柱结构120的底部;***件200的第一端部称为***件200的顶部,***件200的第二端部称为***件200的底部。
可选的,所述固定柱结构120由至少两个片体连接组成,各片体的第一端位于固定柱结构120的根部(第一侧),与基体本体110的底部连接(各片体的第一端也可以相互连接),至少两个片体的第二端之间有间隙,以使固定柱结构120的第二侧形成第一可扩展结构,实现其至少部分侧壁(片体的第二端部分)受力可径向扩展。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柱结构120由六个第一端相互连接的片体构成,其径向截面的外侧壁呈六边形形状,各片体的第二端之间有间隙,以便该固定柱结构120底部侧壁的径向扩展。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柱结构120的径向截面的外轮廓还可呈其他正多边形、各类圆形或长方形或不规则形状等,固定柱结构120的径向截面的外形轮廓不会对其侧壁的径向扩展产生约束,因此本发明对该外轮廓形状不加以限制。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柱结构120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基体本体110所在面之间的夹角等于90°,即固定柱结构120的中心轴线与基体本体110所在平面相互垂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体本体110与所述固定柱结构120固定连接,将该骨假体植入骨组织的预置孔后,固定柱结构120不会再发生偏移,更不会因固定柱结构120的偏移导致基体本体110的异常歪斜,保证了整个骨假体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了骨假体的安全性和耐用性。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柱结构120底部的内侧壁周长小于其顶部的内侧壁周长,***件200底部的外侧壁周长小于或等于其顶部和/或顶部与底部之间区域的外侧壁周长,以便操作状态下***件200底部挤压固定柱结构120的底部,进而使固定柱结构120底部侧壁径向扩展。在实际应用时,敲击基体本体110将固定柱结构120的底部植入胫骨的预置孔,***件200的驱动部进入固定柱结构120的第一可扩展结构的内部空间中,对***件200的驱动部施加作用力使其向固定柱结构120底部移动,固定柱结构120底部的第一可扩展结构的侧壁受到***件200的驱动部挤压而径向扩展,其底部范围增大,增加了胫骨托在胫骨中的嵌入稳定性。
所述固定柱结构120侧壁内表面包含顶部的第一区域、底部的第三区域以及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之间的第二区域。所述***件200侧壁外表面包含与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第四区域、与第二区域对应的第五区域以及与所述第三区域对应的第六区域。
如图1、图2和图8结合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为直径不同的筒体结构(中空),所述第一区域的直径大于第二区域的直径,所述第三区域为内侧壁周长自顶部向底部方向为减小趋势的锥台开口结构(中空,且底面形成有开口)。所述第四区域和第五区域为直径不同的圆柱体结构,所述第四区域的直径大于第五区域的直径,所述第六区域的外侧壁周长自顶部至底部方向为减小趋势的锥台结构。所述第四区域形成***件200的螺帽220,所述第五区域和第六区域形成***件200的主杆210,所述***件200可与所述固定柱结构120的内侧壁的相应区域贴合。第六区域的锥台结构或第五区域和第六区域形成的主杆210结构可作为***件200的驱动部。
可选的,第一区域的长度大于第四区域的长度,以便操作状态下***件200的移动,***件200***固定柱结构120后,螺帽220的可移动范围在该第一区域的长度范围之内。进一步可选的,贴合状态下,***件200顶部突出于销孔111,经过操作状态下的调整后,***件200顶部(螺帽220)不从销孔111突出,以避免影响基体本体110的上表面状态。在操作状态下,***件200受力向固定柱结构120底部移动,***件200底部的锥台结构在固定柱结构120底部的锥台开口结构内移动,将固定柱结构120的底部侧壁撑开,以使其径向扩展,根据患者骨质情况的不同,固定柱结构120底部扩展的范围不同,以便实现针对患者实际情况的差异化固定安装。
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直径相同,所述第四区域和第五区域的直径相同,对各区域的长度相对大小不做要求,以便固定柱结构120和***件200的加工制备。可选的,为防止***件200的微动,所述***件200第六区域的锥台结构与所述固定柱结构120第三区域的锥台开口结构为莫氏锥度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件200为顶销螺栓,所述固定柱结构120内侧壁的第一区域包含螺纹结构,所述***件200外侧壁的第四区域对应设置有螺纹结构以便与所述固定柱结构120螺纹连接,进而使两者连接更为紧固稳定,以防***件200的微动。
进一步的,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件200顶部开设有凹陷结构230作为驱动接口,***件200位于固定柱结构120的中空结构内部时,所述驱动接口与所述销孔111对应。在操作状态下需要调节***件200向固定柱结构120底部移动时,可采用配套工具对其进行旋转调整,所述配套工具包含与凹陷结构230匹配的凸起结构(或者,配套工具设置的凹陷结构,与***件200顶部设置的凸起结构匹配)。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凹陷结构230与凸起结构可为任意形状,只要可实现对***件200的驱动即可;所述驱动接口也可为凹陷结构230之外的其他形式,本发明对此不加以限制,只要可对***件200施加驱动力既可。当然,也可不借助配套工具进行调整,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件200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固定柱结构120的高度,未应用状态下,***件200与固定柱结构120的至少部分侧壁贴合后,***件200的顶部从销孔111突出于基体本体110,在操作状态下需要调整***件200移动时,可手动旋转***件200的顶部以使其发生位移。可选的,在某一实施例中,经操作状态下的调整后,***件200的顶部仍突出于销孔111,只是其突出长度与调整前不同。需要说明的是,螺纹结构的设置位置不仅限于上述,本发明对其设置位置不做限制。另一方面,所述固定柱结构120和所述***件200也可不包含螺纹结构,在操作状态下需要***件200向固定柱结构120底部移动时,可对***件200的顶部施加(敲击)力,以使其移动。
当然,所述固定柱结构120的内侧壁不仅限于上述形状,其还可以为包含其他可实现相同功能的可扩展结构。示例地,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柱结构120为内侧壁周长自顶部至底部为减小趋势的锥台开口结构,***件200为外侧壁周长自顶部至底部为减小趋势的锥台结构,***件200可与固定柱结构120贴合以便挤压固定柱结构120的侧壁。当然,在该实施例中,所述***件200也可为柱体结构,同样可实现受力对固定柱结构120的底部进行挤压以使其径向扩展的目的。示例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义所述第一可扩展结构的第一侧、第二侧分别是靠近、远离基体本体110的一侧;所述驱动部的第一侧、第二侧是在***件200位于固定柱结构120内部时分别靠近、远离基体本体110的一侧;所述***件200沿轴向并朝远离基体本体110的方向移动,使驱动部对第一可扩展结构挤压时,第一可扩展结构的至少部分侧壁向外扩展:其中,所述固定柱结构120的第一可扩展结构,包含在该第一可扩展结构的第一侧至第二侧、使内侧壁周长呈减小趋势的结构;所述***件200的驱动部,包含在该驱动部的第一侧至第二侧、使外侧壁周长呈减小趋势的结构或是使外侧壁周长相等的结构;当驱动部的外侧壁周长相等时,所述驱动部的外侧壁的周长大于第一可扩展结构的至少部分内侧壁的周长。或者,所述固定柱结构120的第一可扩展结构,包含在该第一可扩展结构的第一侧至第二侧的内侧壁周长相等的结构;所述***件200的驱动部,包含在该驱动部的第一侧至第二侧的外侧壁周长呈减小趋势的结构;驱动部的至少部分外侧壁的周长大于第一可扩展结构的内侧壁的周长。
可选的,未应用状态下,固定柱结构120的外侧壁轮廓呈锥台结构(与竖直线有夹角),固定柱结构120底部的外侧壁周长小于其顶部的外侧壁周长,该锥台结构所在锥形结构的全角范围β为0°~30°。当其他参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固定柱结构120外侧壁轮廓对应的锥形结构的全角范围β越大,距基体本体110相同距离的固定柱结构120截面处的外侧壁周长越小。在某一实施例中,当固定柱结构120底部的外侧壁周长小于胫骨开设的预置孔开口周长时,固定柱结构120对应的锥形结构的全角范围β越大,该固定柱结构120更容易被打入预置孔内。当然,未应用状态下固定柱结构120的外侧壁轮廓对应的锥形结构的全角范围不仅限于上述,在实际应用中,还可根据需求进行调整,本发明对此不加以限制。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固定柱结构120的至少部分侧壁可径向扩展角度范围α为0°~10°,即固定柱结构120的底部侧壁可向四周撑开0°~10°。根据固定柱结构120侧壁径向扩展后与周围骨组织的干涉量,其可扩展角度还可实现其他范围的调整。可选的,所述固定柱结构120与周围骨组织的单边干涉量控制在0.2~1.5mm。
当***件200挤压固定柱结构120的侧壁径向扩展变形时,固定柱结构120的侧壁外表面会发生微小的变形。为进一步减小其侧壁所承受的应力,如图11所示,所述固定柱结构120的侧壁上开设有去应变槽121,以吸收其侧壁径向扩展带来的应变。优选地,所述去应变槽121设置于所述固定柱结构120的顶部。可选的,所述去应变槽121的槽深为所述固定柱结构120侧壁壁厚的5%~50%。当然,该去应变槽121的槽深还可根据固定柱结构120侧壁的撑开角度、侧壁长度以及侧壁壁厚等因素进行调整,本发明对此不加以限制。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柱结构120底部的侧壁外表面可设置凸起结构即凸起倒刺结构。当固定柱结构120的侧壁向四周扩展撑开时,该凸起结构可***骨组织中,实现类似锚的效果,牢牢钩住骨骼,以使该骨假体更可靠的固定在骨组织中。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骨假体的操作方法,该方法包含:将***件200设置于固定柱结构120的中空结构中;驱动***件200使其相对所述固定柱结构120的第一可扩展结构发生位移;所述***件200的驱动部对所述第一可扩展结构施加作用力,使所述第一可扩展结构的至少部分侧壁向外扩展。
可选的,所述基体本体110和/或所述固定柱结构120的材料包含钛合金和/或钴铬钼合金或标准所允许的其他材料。该骨假体零件较少、结构简单、加工难度低,兼顾可靠性、安全性、工艺性以及较好的经济性。
胫骨与骨科产品之间连接固定采用的胫骨托从材料上通常可以分为生物型胫骨托和骨水泥型胫骨托,两者的区别在于生物型胫骨托的基体100与胫骨的接触面包含骨长上或骨长入的结构(例如带大量孔隙的多孔材料结构),以便胫骨的骨组织可逐渐生长于骨长上或骨长入结构上,增加胫骨托和胫骨截面的连接紧密度,进而使植入的胫骨托更加稳定。而骨水泥型胫骨托是在基体100与胫骨的接触面糊上一层骨水泥,通过骨水泥的粘结作用将胫骨托牢牢粘附固定在胫骨截面上。
本发明的骨假体可应用为骨水泥型胫骨托,当然,也可应用为生物型胫骨托。当其应用为生物型胫骨托时,所述基体本体110上包含骨接触区域,所述骨接触区域上设有用于骨长上或骨长入的生物固定板130(请见图1和图2),以接触生长骨组织。当然,所述骨接触区域也可采用其他方式接触生长骨组织,例如采用设置用于骨长上或骨长入的涂层等方式。
进一步的,为使该生物型胫骨托与胫骨的连接更为紧密,在该生物型胫骨托上为骨长上或骨长入提供更多的生长依附面,所述骨假体还包含若干个用于骨长上或骨长入的生物固定片140(请见图1和图2),所述生物固定片140设置于所述固定柱结构120的侧壁外表面,以接触生长骨组织,胫骨截面预置孔侧壁的骨组织逐渐长入生物固定片140上,以使该胫骨托与胫骨连接更为紧密。可选的,各个生物固定片140与固定柱结构120的固定片对应设置,当然也可根据实际需求在特定位置进行设置。为提供更多的骨长上或骨长入的生长依附面,所述生物固定片140除了设置有侧壁,还可以设置底部,其底部可朝固定柱结构120中心轴线所在方向延伸。
为便于***骨组织和补偿摆动扩张的不均匀性,固定柱结构120外侧壁和/或生物固定片140均可设置成具有β角度的形状。优选地,所述固定柱结构120外侧壁开设的去应变槽121距基体本体110的距离小于生物固定片140顶部距基体本体110的距离,即生物固定片140不会盖住去应变槽121,该去应变槽121可吸收固定柱结构120侧壁径向扩展带来的应力变化,以减小侧壁扩展对生物固定片140带来的影响。可选的,所述生物固定片140远离所述基体本体110的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凸起结构141(倒刺)(请见图10),以使该结构与骨组织的连接更为稳固紧密。
当然,也可不借助外部生物型贴片实现骨长上或骨长入,可选的,在所述基体本体110的底面和/或所述固定柱结构120的侧壁外表面喷涂有骨长上或骨长入材料涂层,以便骨组织在该胫骨托上的长入。
进一步的,当所述骨假体包含用于骨长上或骨长入的结构(生物型骨假体产品)时,可辅以可降解骨水泥进行辅助固定,即所述骨假体可与可降解骨水泥配合使用。具体地,将可降解骨水泥注入到骨假体和预置孔所在的骨组织之间和/或骨假体内部,以加强骨假体的早期固定和长期固定。对于骨质疏松的患者,所述可降解骨水泥能够填充其缺失的骨质空间,同时还辅助生物型骨假体产品更好地实现早期固定。进一步的,可降解骨水泥的降解可诱导患者骨质骨长上或骨长入到生物型骨假体产品上,进一步保证该骨假体的长期固定,缩短骨假体实现长期固定所需的时间周期。
进一步的,本发明对可降解骨水泥的注入方式和注入时机不做限制。示例地,在待植入骨假体的骨组织中开设好预置孔之后且植入骨假体之前,将可降解骨水泥注入到预置孔中(最好覆盖预置孔的所有区域),再进行骨假体的植入。又如在其他实施例中,预先在骨假体上开设连通预置孔的骨组织与骨假体外部环境的注入通道,所述注入通道用于注入可降解骨水泥。将骨假体植入预置孔之后,从预先开设的注入通道中注入可降解骨水泥,以使可降解骨水泥填充缝隙(如骨质疏松患者的一些骨缺失的骨质空间)。所述注入通道可为通孔或沟槽等结构,只要可实现对可降解骨水泥的输送均可。可选的,所述注入通道开设于所述***件200、所述基体本体110、所述固定柱结构120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上,当然注入通道也可为其他区域开设的孔或缝隙或沟槽,本发明对注入通道的具体开设位置不做限制。示例的,所述***件200包含贯通其顶部和底部的中空结构,可降解骨水泥注入到***件200的中空结构内,而后经第一可扩展结构扩展后的缝隙流到预置孔所在的骨组织中,或直接从***件200的中空结构流到预置孔所在的骨组织中,填补缺失的骨质空间。与此同时,因可降解骨水泥成型前具有流动性,可降解骨水泥同样会填充骨假体和骨组织之间的缝隙/空间以及骨假体内部的缝隙(如***件200和固定柱结构120或生物固定片140之间的缝隙),以便对应位置处的骨生长或骨长入,提高骨假体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对所述可降解骨水泥的材质不做限制,只要可实现相应的功能作用均可。示例地,所述可降解骨水泥包含羟基磷灰石,将包含羟基磷灰石的可降解骨水泥植入人体后,其降解产生的钙和磷可以进入人体新陈代谢参与新骨生长,诱导骨质生长。
实施例二、
基于实施例一的骨假体的结构特性,本实施例对固定柱结构320和***件400做出了一些改变。如图14所示,基体本体310与固定柱结构320的第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基体本体310开设有与所述中空结构对应的销孔311;所述固定柱结构320由多块第一侧相互连接的片体构成,各片体的第二侧之间有间隙,以形成固定柱结构320的第一可扩展结构,使其侧壁可径向扩展。所述***件400设有驱动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和第二侧的定义与实施例一相同,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定义也与实施例一相同。为便于描述,将固定柱结构320的第一侧称为固定柱结构320的顶部,固定柱结构320的第二侧称为固定柱结构320的底部;***件400的第一端部称为***件400的顶部,***件400的第二端部称为***件400的底部。所述固定柱结构320的第一区域至第三区域、***件400的第四区域至第六区域的定义与实施例一相同。
可选的,所述固定柱结构320底部的内侧壁周长大于或等于其顶部和/或顶部与底部之间区域的内侧壁周长,所述***件400底部的外侧壁周长大于其顶部的外侧壁周长,以便在操作状态下所述***件400底部挤压固定柱结构320底部的侧壁使其径向扩展。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件400的***和移动方向与实施例一不同。
未应用状态下,所述***件400顶部自所述固定柱结构320的底部***固定柱结构320内,其侧壁外表面可与所述固定柱结构320侧壁内表面至少部分区域贴合。操作状态下,将***件400***到固定柱结构320内装配以后,将固定柱结构320放置于胫骨中对应的预置孔上,敲击基体本体310将固定柱结构320打入胫骨中的预置孔后,从基体本体310的销孔311一侧向***件400施加驱动力,使得所述***件400受力向固定柱结构320顶部移动,进而使得***件400的底部挤压固定柱结构320底部侧壁使其径向扩展。
如图14~图16结合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柱结构320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均为筒体结构(中空),第三区域为内侧壁周长自顶部向底部方向为增大趋势的锥台开口结构(中空、底面有开口)。所述***件400的第四区域和第五区域均为柱体结构,所述第六区域为外侧壁周长自顶部至底部方向为增大趋势的锥台结构。所述第六区域形成***件400的螺帽420,所述第四区域和第五区域形成***件400的主杆410,所述***件400的外侧壁可与所述固定柱结构320的内侧壁相应区域贴合。所述第六区域的锥台结构或所述第五区域和第六区域的柱体结构和锥台结构可作为***件400的驱动部。
贴合状态下,***件400第四区域和第五区域的柱体结构分别与固定柱结构320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筒体结构相贴合,***件400第六区域的锥台结构与固定柱结构320第三区域的锥台开口结构相贴合。在本实施例中,贴合状态下,***件400的顶部不突出于销孔311,且***件400的螺帽420不突出于固定柱结构320的锥台开口结构。可以理解的是,贴合状态下***件400顶部和底部的状态不仅限于上述,示例地,在另一实施例中,贴合状态下,***件400的螺帽420的部分区域突出于固定柱结构320的锥台开口结构。
与实施例一相似,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柱结构320的第一区域包含螺纹结构,所述***件400的第四区域对应设置有螺纹结构以便两者连接更为紧固。所述***件400顶部开设有凹陷结构430作为驱动接口,在操作状态下采用对应的配套工具对其进行旋转调整(驱动接口和配套工具也可凹陷和凸起结构互换),以调节***件400向固定柱结构320顶部移动。在操作状态下,配套工具进入销孔311内接触***件400顶部的凹陷结构430,对***件400施加驱动力,使得***件400的锥台结构(螺帽420)在固定柱结构320的锥台开口结构内移动,两者由贴合状态变为挤压状态,***件400的锥台结构(螺帽420)的外侧壁周长较大的部位在移动过程中进入固定柱结构320的锥台开口结构的内侧壁周长较小的内部空间时对其造成挤压,使得该空间对应的侧壁向外扩展,即固定柱结构320底部的侧壁被撑开向外扩展,进而实现该骨假体的稳定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操作调整完成后,***件400顶部突出于销孔311,以便后续调控。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实施例中,操作调整完成后,***件400顶部不突出于销孔311,以避免影响基体本体310的表面。
当然,所述固定柱结构320与***件400之间也可不设置螺纹结构,本发明对此不加以限制。示例地,在另一实施例中,固定柱结构320与***件400之间没有螺纹连接,***件400顶部包含凸起结构作为驱动接口。贴合状态下,***件400顶部包含的凸起结构突出于销孔311,在操作状态下采用对应的配套工具对***件400进行调整,例如配套工具夹住***件400顶部的凸起结构使***件400相对于固定柱结构320发生位移进而使固定柱结构320的侧壁向外扩展(各区域受力挤压状态与本实施例相似),以实现该骨假体的稳定固定。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实施例中,固定柱结构320与***件400之间没有螺纹连接,贴合状态下,***件400顶部包含的凹陷结构不突出于销孔311,在操作状态下采用对应的配套工具伸入销孔311接触到***件400顶部的凹陷结构内部,使***件400相对于固定柱结构320发生上下位移(没有旋转),进而使固定柱结构320的侧壁向外扩展。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固定柱结构320和***件400的结构不仅限于上述,只要可实现操作状态下***件400挤压固定柱结构320侧壁使其径向扩展均可,本发明对此不加以限制。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柱结构320为内侧壁周长自顶部至底部为增大趋势的锥台开口结构或中空的柱体结构,***件400为外侧壁周长自顶部至底部为增大趋势的锥台结构,***件400的外侧壁表面可与固定柱结构320的至少部分内侧壁表面贴合,以便操作状态下***件400挤压固定柱结构320的侧壁使其径向扩展。示例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义所述第一可扩展结构的第一侧、第二侧分别是靠近、远离基体本体310的一侧;所述驱动部的第一侧、第二侧是在***件400位于固定柱结构320内部时分别靠近、远离基体本体310的一侧;所述***件400沿轴向并朝靠近基体本体310的方向移动,使驱动部对第一可扩展结构挤压时,第一可扩展结构的至少部分侧壁向外扩展。其中,所述固定柱结构320的第一可扩展结构,包含在该第一可扩展结构的第一侧至第二侧、使内侧壁周长呈增大趋势的结构或相等的开口结构;所述***件400的驱动部,包含在该驱动部的第一侧至第二侧、使外侧壁周长呈增大趋势的结构。或者,所述固定柱结构320的第一可扩展结构,包含在该第一可扩展结构的第一侧至第二侧、使内侧壁周长呈增大趋势的结构;所述***件400的驱动部,包含在该驱动部的第一侧至第二侧的外侧壁周长相等的结构;当驱动部的外侧壁周长相等时,驱动部的外侧壁的周长大于或等于第一可扩展结构的内侧壁的最大周长。或者,所述固定柱结构320的第一可扩展结构,包含在该第一可扩展结构的第一侧至第二侧的内侧壁周长相等的结构;所述***件400的驱动部,包含在该驱动部的第一侧至第二侧、使外侧壁周长呈增大趋势的结构;当第一可扩展结构的内侧壁周长相等时,驱动部的至少部分外侧壁的周长大于第一可扩展结构的内侧壁的周长。
另外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及各组件作用方式,如固定柱结构320侧壁上可开设去应变槽321(请见图17)、骨假体还包含生物固定板330和/或生物固定片340等结构的特征,均可与实施例一相似或相同,在此不再加以赘述。
实施例三、
基于实施例二的骨假体的结构特性,本实施例对基体本体510与固定柱结构520做出了改变。如图18所示,基体本体510与固定柱结构520(膨胀体)的第一侧可拆卸连接,基体本体510开设有与所述固定柱结构520的中空结构对应的销孔511;所述固定柱结构520第二侧的端部开设有贯通内表面和外表面的沟槽,以便其可径向扩展。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和第二侧的定义与实施例二相同;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定义也与实施例一相同。为便于描述,将固定柱结构520的第一侧称为固定柱结构520的顶部,固定柱结构520的第二侧称为固定柱结构520的底部;***件600的第一端部称为***件600的顶部,***件600的第二端部称为***件600的底部。所述固定柱结构520的第一区域至第三区域、***件600的第四区域至第六区域的定义与实施例二不同,具体地,固定柱结构520侧壁内表面包含顶部的第一区域、底部的第三区域以及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之间的第二区域;所述***件600侧壁外表面包含与销孔511处结构对应的第四区域、与第二区域对应的第五区域以及与所述第三区域对应的第六区域。
可选的,所述固定柱结构520底部的内侧壁周长大于或等于其第二区域的内侧壁周长,所述***件600底部的外侧壁周长大于其第四区域及第五区域的外侧壁周长,以便在操作状态下所述***件600底部挤压固定柱结构520底部的侧壁使其径向扩展。与实施例二相似,所述***件600顶部自固定柱结构520的底部***,操作状态下,其移动方向为自固定柱结构520底部向其顶部移动,进而使***件600底部(外壁周长较大的部位)挤压固定柱结构520的底部侧壁(内壁周长较小的空间区域)使其径向扩展。
如图18至图25结合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柱结构520内侧壁的第一区域为第一锥台开口结构,第二区域为筒状结构,第三区域为第二锥台开口结构。其中,第一锥台开口结构的内侧壁周长自顶部至底部为减小趋势,所述第二锥台开口结构内侧壁周长自顶部至底部为增大趋势,所述第二锥台开口结构开设有贯通内表面和外表面的沟槽,以使其对应侧壁可径向扩展。对应的,***件600的第四区域、第五区域为柱体结构,其第六区域为锥台结构,该锥台结构可与该固定柱结构520的第二锥台开口结构贴合。所述第六区域形成***件600的螺帽620,所述第四区域和第五区域形成***件600的主杆610。本实施例中***件600的驱动部组成与实施例二中的相似或相同。
与实施例二相似,在本实施例中,可在***件600顶部设置凹陷结构630即驱动接口,操作状态下借助配套工具通过凹陷结构630调节***件600(驱动接口和配套工具也可凹陷和凸起结构互换),使***件600的锥台结构(螺帽620)在固定柱结构520的第二锥台开口结构内移动。操作状态下,***件600的锥台结构的外侧壁周长较大的部位在移动过程中进入固定柱结构520的第二锥台开口结构的内侧壁周长较小的内部空间时对其造成挤压,使得该空间对应的侧壁向外扩展,即固定柱结构320底部的侧壁被撑开向外扩展,进而实现该骨假体的稳定固定。可选的,所述***件600的锥台结构(螺帽620)与所述固定柱结构520的第二锥台开口结构莫氏锥度配合,以保证固定柱结构520的稳定性。
与实施例二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体本体510与固定柱结构520可拆卸连接,加工难度大大减小,同时也便于翻修拆卸。可选的,所述基体本体510的底部包含中空的凸起结构,所述中空的凸起结构环绕所述销孔511设置,操作状态下,所述凸起结构***所述固定柱结构520的第一锥台开口结构中,以使基体本体510与固定柱结构520卡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9和图25结合所示,所述基体本体510的底部包含中空的锥台凸起结构512,所述锥台凸起结构512的外侧壁周长自其顶部至底部为减小趋势,所述锥台凸起结构512与固定柱结构520的第一锥台开口结构相配合。未应用状态下,基体本体510底部的锥台凸起结构512***固定柱结构520的第一锥台开口结构中可与其侧壁内表面贴合。在操作状态下,敲击骨假体的基体本体510使基体本体510的锥台凸起结构512相对于固定柱结构520的第一锥台开口结构发生位移,锥台凸起结构512外侧壁周长较大的部位在移动过程中进入第一锥台开口结构的内侧壁周长较小的内部空间时对其造成挤压,以实现基体本体510与固定柱结构520的卡接。同时,上述基体本体510与固定柱结构520的连接紧密度可根据患者的骨质状况对其连接强度自行差异化调整,当患者骨质较强时,基体本体510承受的作用力不会转移到固定柱结构520与骨组织之间,而是会消耗在基体本体510与固定柱结构520之间,进一步减小了对患者骨组织的损伤。
可选的,所述固定柱结构520的第一侧为第二可扩展结构,即其第一锥台开口结构为第二可扩展结构。所述固定柱结构520的第一锥台开口结构的长度小于基体本体510底部的锥台凸起结构512的长度,该第一锥台开口结构侧壁开设有贯通内表面和外表面的沟槽,以使其对应侧壁可径向扩展。装配时,将基体本体510的锥台凸起结构512***到固定柱结构520的第一锥台开口结构中,锥台凸起结构512外表面与第一锥台开口结构内表面相贴合;***件600顶部(第四区域部分)自第二锥台开口结构***到锥台凸起结构512的中空结构内,***件600底部的锥台结构外表面与第二锥台开口结构内表面相贴合。
在操作状态下,敲击基体本体510,使锥台凸起结构512相对于固定柱结构520的第一锥台开口结构发生位移,锥台凸起结构512外侧壁周长较大的部位在移动过程中进入固定柱结构520的第一锥台开口结构的内侧壁周长较小的内部空间时对其造成挤压,该空间对应的第一锥台开口结构侧壁被撑开向外扩展,以便调整该骨假体与周侧骨组织之间的连接紧密度。同时,可采用配套工具调整***件600顶部,使得其底部的锥台结构相对于固定柱结构520的第二锥台开口结构发生位移,***件600底部的锥台结构的外侧壁周长较大的部位在移动过程中进入第二锥台开口结构的内侧壁周长较小的内部空间时对其造成挤压,使得该空间对应的侧壁向外扩展,即固定柱结构320底部的侧壁被撑开向外扩展,进而实现该骨假体的稳定固定;在此过程中,***件600顶部深入锥台凸起结构512中空的内部,朝向销孔511移动。可选的,所述基体本体510的锥台凸起结构512外表面与所述固定柱结构520顶部的第一锥台开口结构内表面至少部分区域为莫氏锥度配合,以进一步保证固定柱结构520的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的,与实施例一相似,所述***件600的外侧壁上可设置有螺纹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件600第四区域的外侧壁表面上包含螺纹结构,对应的,所述锥台凸起结构512的内侧壁表面上设置有螺纹结构,***件600与锥台凸起结构512相配合,以增加该骨假体整体的稳定性。进一步可选的,所述***件600第五区域的外侧壁表面上包含螺纹结构,对应的,固定柱结构520第二区域的内侧壁表面上设置有螺纹结构,以进一步加强该骨假体整体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柱结构520侧壁内表面和外表面交错开设多条自顶部延伸至底部的凹槽结构522,以增加固定柱结构520侧壁的径向弹性,促使其侧壁可径向扩展。可选的,该固定柱结构520外表面的凹槽结构522与顶部底部贯通内外表面的沟槽在同一直线上。当然,还可采用其他方式增加固定柱结构520侧壁的径向扩展性,例如采用实施例一中的由片体组成的固定柱结构120,本发明对此不加以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固定柱结构520的内侧壁形状不仅限于上述,其还可以为其他可实现相同作用的形状结构。示例地,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柱结构520的第一区域至第三区域为直径相同的筒状结构(中空)。所述***件600的第四区域和第五区域为柱体结构,所述第六区域为外侧壁周长自顶部至底部方向为增大趋势的锥台结构。该实施例中,借助配套工具从基体本体510的销孔511通过驱动接口调节***件600,使***件600从固定柱结构520底部向顶部方向移动。操作状态下,所述锥台凸起结构512***所述固定柱结构520顶部,使两者卡接,该固定柱结构520顶部与基体本体510底部的锥台凸起结构512之间的剪切力较大,在基体本体510受力较大的情况下,基体本体510与固定柱结构520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固。根据操作状态下基体本体510的受力大小以及患者的骨质强度,固定柱结构520与基体本体510的连接紧密度有所不同。同时,在操作状态下,***件600第六区域外侧壁周长较大的部位进入固定柱结构520底部空间时挤压该空间的侧壁,使其径向扩展。
另外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及各组件作用方式,如***件600外表面和固定柱结构520内表面至少部分区域螺纹连接以使两者连接更为稳固、所述固定柱结构520侧壁上可开设去应变槽等特征,均可与实施例二相似或相同,在此不再加以赘述。
实施例四、
基于实施例一的骨假体的结构特性,本实施例对基体本体710、***件800和固定柱结构720做出了一些改变。如图26至图30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基体本体710上无需开设销孔,所述基体本体710与***件800固定连接(可为一体成型结构或采用某种方式固定连接),***件800远离基体本体710的一端为驱动部。固定柱结构720不与基体本体710连接,所述固定柱结构720为中空结构,其包含第一可扩展结构,所述第一可扩展结构的侧壁可径向扩展。操作状态下,***件800的驱动部进入固定柱结构720的第一可扩展结构的内部空间对其造成挤压,以使第一可扩展结构的至少部分内侧壁向外扩展。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体本体710与所述***件800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结构720可通过所述***件800实现其植入后的位置固定,有助于保证整个骨假体的稳定性,同时还提高了该骨假体的安全性和耐用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和第二侧的定义与实施例一相同,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定义也与实施例一相同。为便于描述,将固定柱结构720的第一侧称为固定柱结构720的顶部,固定柱结构720的第二侧称为固定柱结构720的底部;***件800的第一端部称为***件800的顶部,***件800的第二端部称为***件800的底部。所述固定柱结构720的第一区域至第三区域、***件800的第四区域至第六区域的定义与实施例一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件800的驱动部设置于其底部,固定柱结构720的第一可扩展结构设置于其底部。可选的,所述固定柱结构720底部的内侧壁周长小于其顶部的内侧壁周长,***件800底部的外侧壁周长小于或等于其顶部和/或顶部与底部之间区域的外侧壁周长,以便操作状态下***件800底部挤压固定柱结构720的底部,进而使固定柱结构720底部侧壁径向扩展。
在实际应用时,将固定柱结构720预先植入胫骨中的预置孔内,与基体本体710连接的***件800的底部从固定柱结构720的顶部进入其中空结构内,向基体本体710施加驱动力(通过敲击等方式)进而使***件800受力发生位移,所述***件800受力使得其底部的驱动部沿着自固定柱结构720的顶部向底部的方向移动,进而使驱动部进入固定柱结构720的第一可扩展结构的内部空间中,挤压所述第一可扩展结构的侧壁使其径向扩展。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固定柱结构720可采用类似于实施例一中由多个片体连接形成的结构,该结构至少两个片体的第二端之间有间隙以形成第一可扩展结构;也可采用类似于实施例三中的中空筒体(膨胀体结构),该筒体结构的底部开设有贯通内外表面的沟槽以形成第一可扩展结构。本发明对固定柱结构720的具体结构及其类型不做限制,只要可实现其相应功能均可。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柱结构720的第一区域至第三区域以及***件800的第四区域至第五区域的结构类型与组合方式等与实施例一相似或相同,在此不再加以赘述。
与实施例一相同,本实施例的骨假体可为生物型胫骨托和骨水泥型胫骨托,当其为生物型胫骨托时,该骨假体还包含生物固定板730和生物固定片740(请见图26和图27)。所述生物固定片730设置于基体本体710的骨接触区域上,以接触生长骨组织,增加基体本体730稳定性;所述生物固定片740设置于固定柱结构720的侧壁外表面,以接触生长骨组织,增加固定柱结构720的稳定性。在实际应用时,所述固定柱结构720和生物固定片740形成套筒结构,将其预先植入胫骨上开设的预置孔中,然后将与基体本体710连接的***件800与固定柱结构720进行装配,实现该骨假体的安装与固定。
另外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及各组件作用方式,如固定柱结构720侧壁上可开设去应变槽等特征,均可与实施例一相似或相同,在此不再加以赘述。
实施例五、
基于实施例一的骨假体的结构特性,本实施例对基体本体910、固定柱结构920和***件1000做出了一些改变。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柱结构920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基体本体910所在面之间的夹角小于90°,即所述固定柱结构920倾斜于基体本体910设置。
如图31至图35结合所示,该骨假体的基体本体910上开设有与固定柱结构920的中空结构对应的销孔911,可选的,所述销孔911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固定柱结构920的中心轴线相重合。所述固定柱结构920为中空结构,其包含第一可扩展结构,所述***件1000包含驱动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柱结构920、***件1000结构形状等特征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加以赘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件1000的***方式与实施例一略有差异,具体地,所述***件1000沿固定柱结构920中心轴线经销孔911***固定柱结构920的中空结构内,以便在操作状态下***件1000的驱动部进入第一可扩展结构的内部空间进而对其侧壁进行挤压使其侧壁径向扩展。该骨架体装配完成后,所述固定柱结构920和***件1000均与基体本体910所在平面倾斜设置,有助于提高***件1000和/或固定柱结构920的轴向拔出力。
需要说明的是,固定柱结构920倾斜于基体本体910所在平面的技术特征不仅限应用于实施例一的方案中,该技术特征还可应用于其他实施例的骨假体方案中,例如实施例二中,本发明对此不加以限制。
另外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及各组件作用方式,如还包含生物固定板、生物固定片等特征,均可与实施例一相似或相同,在此不再加以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固定柱结构120和***件200的组装及配合作用方式不仅限于上述单个实施例,其还可以为几个实施例的组合搭配,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和场景进行设置。例如在某一实施例中,骨假体包含两组固定柱结构120和与其匹配的***件200,其中一组固定柱结构120和***件200采用实施例二中的方式进行设置,另一组固定柱结构120和***件200采用实施例三中的方式进行设置,以便根据患者骨质情况和应用环境进行装配。
进一步的,本发明对所述基体本体110的形状结构不做限制,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设置。示例地,其可设置为如实施例一至五所示的结构,即该骨假体为全膝关节胫骨托,以便更好地与胫骨截面相吻合,也可设置为如图36至图41所示的结构,其同样包含基体本体1110、固定柱结构1120、***件1200等部件,该骨假体为部分膝关节胫骨托,以满足部分膝关节的骨假体植入需求。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骨假体及其操作方法,该骨假体将基体100与***件200相结合,其中所述基体100包含基体本体110和包含第一可扩展结构的固定柱结构120,所述第一可扩展结构的至少部分侧壁可径向扩展,所述***件200设有驱动部。在操作状态下,所述***件200位于固定柱结构120内,且***件200相对第一可扩展结构发生位移,使驱动部的至少一处外侧壁周长大于该处外侧壁当前所接触的第一可扩展结构的内侧壁的周长时,第一可扩展结构的至少部分侧壁向外扩展。该骨假体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其固定柱结构120径向尺寸可变,可根据患者的骨质状态因人而异地调整压配量,以减小该骨假体的安装阻力并在安装到位后增加骨假体和骨骼的安装力、合理化压配量以及使其压配应力分布均匀,该结构可针对个体骨质的不同因人而异地调整安装状态直至达到最为理想的固定效果,提高了骨假体及其承载的骨假体的稳定性。
尽管本发明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发明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骨假体,其特征在于,包含:
***件和基体,所述基体包含基体本体和与其相接的中空的固定柱结构,所述固定柱结构包含第一可扩展结构,所述第一可扩展结构的至少部分侧壁可径向扩展,所述***件设有驱动部;
所述***件位于所述固定柱结构内,且***件相对所述第一可扩展结构发生位移,使驱动部的至少一处外侧壁周长大于该处外侧壁当前所接触的第一可扩展结构的内侧壁的周长时,所述第一可扩展结构的至少部分侧壁向外扩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假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柱结构靠近基体本体的一侧为其第一侧,所述固定柱结构远离基体本体的一侧为其第二侧,所述第一可扩展结构位于所述固定柱结构的第二侧;所述驱动部进入第一可扩展结构的内部空间对其造成挤压,以使第一可扩展结构的至少部分内侧壁向外扩展。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假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件包含第二端部,和与所述第二端部相对应的第一端部,***件位于固定柱结构内部时,第二端部位于远离基体本体的一侧;
其中,所述固定柱结构第二侧的内侧壁周长小于其第一侧的内侧壁周长,所述***件第二端部的外侧壁周长小于或等于其第一端部和/或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区域的外侧壁周长;
或,所述固定柱结构第二侧的内侧壁周长大于或等于其第一侧和/或第一侧与第二侧之间区域的内侧壁周长,所述***件第二端部的外侧壁周长大于其第一端部的外侧壁周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假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体本体开设有与所述固定柱结构的中空结构对应的销孔;所述***件包含驱动接口,***件位于固定柱结构的中空结构内部时,驱动接口与所述销孔对应;通过驱动接口向***件施力时,***件在中空结构内以靠近或远离固定柱结构第二侧的方向移动;
其中,所述***件经过所述销孔和所述固定柱结构设在第一侧的开口,***固定柱结构的中空结构内;或,所述***件经过所述固定柱结构设在第二侧的开口,***固定柱结构的中空结构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假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可扩展结构的第一侧、第二侧,分别是靠近、远离基体本体的一侧;所述驱动部的第一侧、第二侧,是在***件位于固定柱结构内部时分别靠近、远离基体本体的一侧;
所述***件沿轴向并朝远离基体本体的方向移动,使驱动部对第一可扩展结构挤压时,第一可扩展结构的至少部分侧壁向外扩展:
其中,所述固定柱结构的第一可扩展结构,包含在该第一可扩展结构的第一侧至第二侧、使内侧壁周长呈减小趋势的结构;所述***件的驱动部,包含在该驱动部的第一侧至第二侧、使外侧壁周长呈减小趋势的结构或使外侧壁周长相等的结构;
或者,所述固定柱结构的第一可扩展结构,包含在该第一可扩展结构的第一侧至第二侧、使内侧壁周长呈减小趋势的结构;所述***件的驱动部,包含在该驱动部的第一侧至第二侧的外侧壁周长相等的结构;所述驱动部的外侧壁的周长,大于第一可扩展结构的至少部分内侧壁的周长;
或者,所述固定柱结构的第一可扩展结构,包含在该第一可扩展结构的第一侧至第二侧的内侧壁周长相等的结构;所述***件的驱动部,包含在该驱动部的第一侧至第二侧的外侧壁周长呈减小趋势的结构;驱动部的至少部分外侧壁的周长,大于第一可扩展结构的内侧壁的周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假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可扩展结构的第一侧、第二侧,分别是靠近、远离基体本体的一侧;所述驱动部的第一侧、第二侧,是在***件位于固定柱结构内部时分别靠近、远离基体本体的一侧;
所述***件沿轴向并朝靠近基体本体的方向移动,使驱动部对第一可扩展结构挤压时,第一可扩展结构的至少部分侧壁向外扩展:
其中,所述固定柱结构的第一可扩展结构,包含在该第一可扩展结构的第一侧至第二侧、使内侧壁周长呈增大趋势的结构或相等的开口结构;所述***件的驱动部,包含在该驱动部的第一侧至第二侧、使外侧壁周长呈增大趋势的结构;
或者,所述固定柱结构的第一可扩展结构,包含在该第一可扩展结构的第一侧至第二侧、使内侧壁周长呈增大趋势的结构;所述***件的驱动部,包含在该驱动部的第一侧至第二侧的外侧壁周长相等的结构;驱动部的外侧壁的周长,大于或等于第一可扩展结构的内侧壁的最大周长;
或者,所述固定柱结构的第一可扩展结构,包含在该第一可扩展结构的第一侧至第二侧的内侧壁周长相等的结构;所述***件的驱动部,包含在该驱动部的第一侧至第二侧、使外侧壁周长呈增大趋势的结构;驱动部的至少部分外侧壁的周长,大于第一可扩展结构的内侧壁的周长。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假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体本体与固定柱结构的第一侧可拆卸连接;
所述固定柱结构的第一侧包含第二可扩展结构,所述第二可扩展结构的至少部分侧壁可径向扩展,所述基体本体设有中空的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开设有与所述固定柱结构的中空结构对应的销孔;
所述凸起结构位于第二可扩展结构内部、且凸起结构的至少一处外侧壁的周长大于该处外侧壁当前接触的第二可扩展结构的内侧壁的周长时,用于使所述第二可扩展结构的至少部分侧壁径向扩展。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假体,其特征在于,
还包含以下a-t的至少一项:
a、所述固定柱结构的径向截面的外轮廓呈正多边形或圆形或长方形或不规则形状;
b、所述固定柱结构的第一可扩展结构的至少部分侧壁可径向扩展0°~10°;
c、所述固定柱结构的侧壁外表面上设置有倒刺结构;
d、所述固定柱结构的侧壁上开设有去应变槽;
e、所述固定柱结构的侧壁上开设有去应变槽,所述去应变槽的槽深为所述固定柱结构侧壁壁厚的5%~50%;
f、所述固定柱结构的侧壁外表面设有用于骨长上或骨长入的生物固定片;
g、所述固定柱结构的侧壁外表面设有用于骨长上或骨长入且外表面带有倒刺结构的生物固定片;
h、所述基体本体上包含骨接触区域,所述骨接触区域上设有用于骨长上或骨长入的生物固定板或涂层;
i、所述***件的至少部分侧壁外表面包含螺纹结构,其与固定柱结构的至少部分侧壁内表面螺纹连接;
j、所述***件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固定柱结构的高度;
k、所述驱动部位于***件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是***件位于固定柱结构内部时远离基体本体的一侧;
l、所述固定柱结构侧壁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开设有自第一侧端部延伸至第二侧端部的凹槽结构;
m、所述固定柱结构第一侧的端部和/或第二侧的端部开设有贯通内表面和外表面的沟槽;
n、所述固定柱结构包含至少两个片体,各片体相连接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固定柱结构的第一侧,各片体的第二端之间有间隙,以使所述固定柱结构的第二侧形成第一可扩展结构;
o、所述固定柱结构的外侧壁周长自其第一侧端部至第二侧端部呈递减趋势,所述固定柱结构外侧壁轮廓对应的锥形结构的全角范围为0°~30°;
p、所述固定柱结构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基体本体所在面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90°;
q、所述基体本体与所述***件固定连接;
r、所述基体本体与所述固定柱结构固定连接或卡接;
s、所述骨假体开设有连通预置孔的骨组织与骨假体外部环境的注入通道,所述注入通道用于注入可降解骨水泥,所述注入通道开设于所述***件、所述基体本体、所述固定柱结构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上;
t、所述骨假体可与可降解骨水泥配合使用;
其中,定义所述固定柱结构靠近基体本体的一侧为其第一侧,所述固定柱结构远离基体本体的一侧为其第二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假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骨假体为肩关节组件、肘关节组件、腕关节组件、髋关节组件、膝关节组件和踝关节组件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膝关节组件包含股骨踝组件和胫骨托组件,所述胫骨托组件包含全膝关节胫骨托和部分膝关节胫骨托,所述固定柱结构用于***待植入骨假体的骨组织中开设的预置孔内。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骨假体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将***件设置于固定柱结构的中空结构中;
驱动***件使其相对所述固定柱结构的第一可扩展结构发生位移;
所述***件的驱动部对所述第一可扩展结构施加作用力,使所述第一可扩展结构的至少部分侧壁向外扩展。
CN202310051257.9A 2023-02-02 2023-02-02 一种骨假体及其操作方法 Pending CN1157786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51257.9A CN115778639A (zh) 2023-02-02 2023-02-02 一种骨假体及其操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51257.9A CN115778639A (zh) 2023-02-02 2023-02-02 一种骨假体及其操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78639A true CN115778639A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29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51257.9A Pending CN115778639A (zh) 2023-02-02 2023-02-02 一种骨假体及其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78639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634332U (zh) * 2013-11-18 2014-06-11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多孔人工膝关节
CN109077834A (zh) * 2018-09-29 2018-12-25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胫骨平台假体组件
CN109077833A (zh) * 2018-09-29 2018-12-25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股骨髁假体组件
CN110225714A (zh) * 2016-11-30 2019-09-10 阿库蒂夫科技有限公司 生物可吸收可变形锚
CN110433014A (zh) * 2018-05-02 2019-11-12 德普伊爱尔兰无限公司 用于铰接式膝关节假体的整形外科假体***
CN110786970A (zh) * 2019-10-28 2020-02-14 北京市春立正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胫骨平台组件和应用其的膝关节假体
CN211934433U (zh) * 2020-03-11 2020-11-17 北京市春立正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d打印的膝关节假体
CN112869918A (zh) * 2021-01-27 2021-06-01 邬黎平 膝关节假体结构
CN115607343A (zh) * 2022-10-11 2023-01-17 雅博尼西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假体的部件结构及胫骨托组件
CN218356476U (zh) * 2022-07-27 2023-01-24 苏州微创关节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胫骨托假体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634332U (zh) * 2013-11-18 2014-06-11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多孔人工膝关节
CN110225714A (zh) * 2016-11-30 2019-09-10 阿库蒂夫科技有限公司 生物可吸收可变形锚
CN110433014A (zh) * 2018-05-02 2019-11-12 德普伊爱尔兰无限公司 用于铰接式膝关节假体的整形外科假体***
CN109077834A (zh) * 2018-09-29 2018-12-25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胫骨平台假体组件
CN109077833A (zh) * 2018-09-29 2018-12-25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股骨髁假体组件
CN110786970A (zh) * 2019-10-28 2020-02-14 北京市春立正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胫骨平台组件和应用其的膝关节假体
CN211934433U (zh) * 2020-03-11 2020-11-17 北京市春立正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d打印的膝关节假体
CN112869918A (zh) * 2021-01-27 2021-06-01 邬黎平 膝关节假体结构
CN218356476U (zh) * 2022-07-27 2023-01-24 苏州微创关节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胫骨托假体
CN115607343A (zh) * 2022-10-11 2023-01-17 雅博尼西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假体的部件结构及胫骨托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039961A1 (en) Implant components and methods
KR101872041B1 (ko) 정형외과적 임플란트 고정에서 사용하기 위한 구조물 및 뼈에 설치하는 방법
CA2216955C (en) A polyaxial locking screw collar and plate assembly
US4778473A (en) Prosthesis interface surface and method of implanting
US4659331A (en) Prosthesis interface surface and method of implanting
US6981991B2 (en) Arthroplasty devices configured to reduce shear stress
US928929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gumenting bone defects
US20040002769A1 (en) Arthroplasty and fixation devices with threaded intramedullary component
US20050143837A1 (en) Arthroplasty devices configured to reduce shear stress
AU2021200354A1 (en) Fusion device
US20060116767A1 (en) Implant Used in Procedures for Stiffening the Vertebral Column
KR20030066711A (ko) 견고한 모듈식 시스템
WO1991007932A1 (en) Artificial hip-joint
US11298236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ementing insert bearing liner into acetabular cup component
CN115778639A (zh) 一种骨假体及其操作方法
DE10022260A1 (de) Endoprotheseteil für den Gelenkersatz, Verwendung des Endoprotheseteils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für Endoprotheseteile
EP3033050B1 (en) Acetabular prosthetic device
RU2636897C2 (ru) Армирующий имплантат для удлиненной кости, в частности бедренной кости
DE19901710C2 (de) Implantierbare Prothese für den Hüftpfannenersatz
CN219921291U (zh) 机械锁紧型胫骨平台、胫骨假体和膝关节假体
AU2016217793B2 (en) Interim joint prosthesi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