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68997A - 扭振减振器装置和具有扭振减振器装置的混合动力模块 - Google Patents

扭振减振器装置和具有扭振减振器装置的混合动力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68997A
CN115768997A CN202180044579.XA CN202180044579A CN115768997A CN 115768997 A CN115768997 A CN 115768997A CN 202180044579 A CN202180044579 A CN 202180044579A CN 115768997 A CN115768997 A CN 1157689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ywheel
torsional vibration
vibration damper
damper arrangement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4457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曼·魏森博恩
马克·芬肯策勒
帕斯卡尔·斯特拉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157689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689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1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 F16F15/1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 F16F15/131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the rotating system comprising two or more gyratory masses
    • F16F15/133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the rotating system comprising two or more gyratory masses using springs as elastic members, e.g. metallic springs
    • F16F15/134Wound sp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26/00Manufacturing; Treatments
    • F16F2226/04Assembly or fixing methods; methods to form or fashion parts
    • F16F2226/041Clipp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28/00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e.g. variability, frequency-dependence
    • F16F2228/08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e.g. variability, frequency-dependence pre-stress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2Hybrid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尤其用于机动车(4)的动力总成(3)之内的混合动力模块(2)的扭振减振器装置(1),其中扭振减振器装置(1)包括双质量飞轮(5),所述双质量飞轮具有:初级飞轮(6),所述初级飞轮能够在输入侧与机动车(4)的内燃机(7)耦联;和次级飞轮(8),所述次级飞轮能够在输出侧与离合器装置(9)以传递扭矩的方式耦联,其中初级飞轮(6)和次级飞轮(8)经由弹簧装置(10)能够弹簧弹性地相对于彼此转动,其中离心摆(11)抗扭地与次级飞轮(8)耦联,其中次级飞轮(8)在输出侧具有从动齿部(12),用于将扭矩传递到离合器装置(9)的配合的齿部上,并且次级飞轮(8)包括夹紧装置(13),用于将从动齿部(12)相对于离合器装置(9)的配合的齿部预紧。

Description

扭振减振器装置和具有扭振减振器装置的混合动力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尤其用于机动车的动力总成之内的混合动力模块的扭振减振器装置,其中扭振减振器装置包括双质量飞轮,所述双质量飞轮具有:初级飞轮,所述初级飞轮能够在输入侧与机动车的内燃机耦联;和次级飞轮,所述次级飞轮能够在输出侧与离合器装置以传递扭矩的方式耦联,其中初级飞轮和次级飞轮能够经由弹簧装置弹簧弹性地相对于彼此转动。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扭振减振器装置的混合动力模块。
背景技术
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总成包括由内燃机和电动机构成的组合,并且能——例如在人口密集地区——在长途行驶中的有效距离和可用性足够的同时能够实现纯电的运行方式。此外存在如下可能性,在特定的运行情形中同时通过内燃机和电动机驱动。混合动力车辆的电动机在此通常取代用于内燃机和发电机的以前常见的起动器,以便将混合动力车辆相对于具有常见的动力总成的车辆的重量增加降低。
扭振减振器原则上已知用于衰减机动车发动机的驱动轴的扭振。例如从DE 102008 004 150 A1中已知一种双质量飞轮,其中为了内燃机的曲轴的扭振衰减,初级飞轮经由弧形弹簧与相对于初级飞轮可转动的次级飞轮耦联。弧形弹簧设置在弧形弹簧通道中,其中弧形弹簧通道的通道壁通过初级飞轮构成。次级飞轮的法兰伸入到弧形弹簧通道中,所述法兰经由摩擦环支撑在通道壁处。
如从EP 0 773 127 A1、DE 100 18 926A1和US 2007/0175726 A1中已知的,在内燃机和电动机之间能够设置有第一离合器装置,以便将内燃机与电动机和混合动力车辆的其余的动力总成分离。在纯电行驶中,那么第一离合器装置断开并且内燃机关断,使得混合动力车辆的输出力矩仅由电动机施加。
因为混合动力车辆尤其在纯电运行中的行驶和运行噪声是非常低的,所以关于这种车辆的动力总成中的其他构件的运转平稳性的要求也持续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如下目的,提供一种扭振装置,其确保完好的扭矩传递,通过尤其与混合动力模块的离合器装置的简单的轴向结合可安装,以及能够实现尽可能低噪声的运行。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实现一种混合动力模块,所述混合动力模块在其运行噪声方面被优化。
所述目的通过一种尤其用于机动车的动力总成之内的混合动力模块的扭振减振器装置来实现,其中扭振减振器装置包括双质量飞轮,所述双质量飞轮具有:初级飞轮,所述初级飞轮能够在输入侧与机动车的内燃机耦联;和次级飞轮,所述次级飞轮能够在输出侧与离合器装置以传递扭矩的方式耦联,其中初级飞轮和次级飞轮能够经由弹簧装置弹簧弹性地相对于彼此转动,其中离心摆抗扭地与次级飞轮耦联,其中次级飞轮在输出侧具有从动齿部,用于将扭矩传递到离合器装置的配合的齿部上,并且次级飞轮包括夹紧装置,用于将从动齿部相对于离合器装置的配合的齿部预紧。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扭振减振器装置,应避免止挡噪声或咔哒噪声,尤其由于构件的扭转振动、摆动振动以及轴向振动。尤其地,也避免在从动齿部有间隙地接合到离合器装置的配合的齿部中时可能的——通常非常大声的并且感受为干扰性的——齿部咔哒声。
所述目的通过一种尤其用于机动车的动力总成的混合动力模块来实现,其中混合动力模块在动力总成之内能够定位在机动车的内燃机和车辆变速器之间,混合动力模块包括电动机和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扭振减振器装置,其中扭振减振器装置包括双质量飞轮,所述双质量飞轮具有:初级飞轮,所述初级飞轮在输入侧与机动车的内燃机耦联;和次级飞轮,所述次级飞轮在输出侧与离合器装置以传动扭矩的方式连接,所述离合器装置设置在内燃机和电动机之间的力矩流中,使得内燃机借助于离合器装置能够接合到机动车的动力总成中或者能够与机动车的动力总成分离。
首先,要求保护的发明主题的各个元件以其提出的顺序在权利要求中阐述并且在下文中描述发明主题的特别优选的设计方案。
扭振减振器装置具有如下目的,衰减在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的振动。尤其地,内燃机不输出恒定的扭矩。曲轴的持续变化的角速度产生振动,所述振动经由离合器***和变速器输入轴能够传递至车辆变速器。在此,所述振动会引起不期望的嘎嘎噪声。扭振减振器装置应减小在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的所述振动。
在混合动力模块中,混合动力的动力总成的结构和功能元件在空间上和/或结构上组合和预配置成,使得混合动力模块能够以尤其简单的方式集成到机动车的动力总成中。尤其地,在混合动力模块中可以存在电动机和离合器***,离合器***尤其具有分离离合器,用于将电动机接合到动力总成中和/或将电动机与动力总成分离。
混合动力模块根据电动机到动力总成中的接合点能够划分成以下类别P0-P4:
P0:电动机设置在内燃机之前并且例如经由皮带与内燃机耦联。在电动机的所述设置中,所述电动机有时也称作为皮带起动发电机(RSG)。
P1:电动机直接设置在内燃机之后。电动机的该设置例如能够以固定至曲轴的方式在起动离合器之前进行,
P2:电动机在动力总成中设置在通常称作为K0的分离离合器和所述起动离合器之间、但是在车辆变速器之前,
P3:电动机设置在车辆变速器和/或变速器输出轴中,
P4:电动机设置在现有的或单独的车桥处,和
P5:电动机设置在车轮处或车轮中,例如作为轮毂马达。
根据本发明的混合动力模块尤其优选地配置成P2、P2.5或P3混合动力模块。
在本申请的意义上,将机动车的动力总成理解成在机动车中生成用于驱动机动车的功率并且经由车轮传递至街道上的所有部件。
作为本申请的意义上的机动车适用的是通过机器力运动、而不束缚至轨道的陆运交通工具。机动车例如能够选自轿车(PKW)、载货车辆(LKW)、小型摩托车、轻型机动车、摩托车、公共汽车(KOM)或牵引车。也称作为Hybrid Electric Vehicle(HEV)的混合动力电动车辆是如下电动车,所述电动车由至少一个电动机以及另一个能量转换器驱动并且从其电存储器(Akku)和附加地携带的燃料中提取能量。
通常也称作为燃烧发动机的内燃机将化学能量转换成机械功。对此,在内燃机的燃烧室中,由燃料和空气构成的可燃混合物燃烧。内燃机的特征是“内部燃烧”,即在内燃机中产生燃烧热量。这样产生的热气的热膨胀用于使活塞(在汪克尔发动机的情况下为旋转件)运动。
车辆变速器是机动车的动力总成中的变速器,所述变速器将马达转速转换成驱动转速。
电动机是将电功率转换成机械功率的电机器。通常,电流穿流的导体线圈在电动机中产生磁场,其相互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转换成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扭振减振器装置包括双质量飞轮。双质量飞轮尤其能够包括初级飞轮、次级飞轮、旋转的滑动轴承、一个或多个弹簧装置和必要时一个或多个减振器装置。在双质量飞轮(ZMS)中,飞轮质量划分成初级飞轮质量(初级飞轮)和次级飞轮质量(次级飞轮)。在初级飞轮和次级飞轮之间的力矩流中设置有弹簧装置,所述弹簧装置将初级飞轮和次级飞轮抗扭弱地彼此连接。
弹簧装置尤其能够包括弧形弹簧。优选地,为了衰减在初级飞轮和次级飞轮之间的扭转,能够在初级飞轮和次级飞轮之间的力矩流中设置有衰减装置、例如呈摩擦离合器的形式的衰减装置。
初级飞轮具有将双质量飞轮的驱动侧与弹簧装置耦联的功能。初级飞轮尤其能够多件式地构成并且包括初级飞盘,所述初级飞盘尤其经由初级连接盘与初级轮毂连接。初级飞盘和初级连接盘能够优选经由铆接连接件抗扭地彼此连接。
离合器装置具有如下基本功能:在离合器输入轴和离合器输出轴之间建立可松开的、力配合的和/或形状配合的连接,用于传递扭矩。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设计方案能够有利的是,夹紧装置沿径向方向设置在离心摆下方,由此能够实现扭振减振器装置的尤其紧凑的构造。
同样优选的是,夹紧装置轴向地朝初级飞轮的方向与离心摆错开地设置,由此扭振减振器装置——尤其沿轴向方向——紧凑的构造能够进一步地优化。
此外能够有利的是,夹紧装置具有用于提供预紧力的至少一个预紧弹簧和夹紧板,其中预紧弹簧一方面支撑到夹紧板上并且另一方面夹紧到次级飞轮上,并且夹紧板能够同轴地相对于次级飞轮抵抗预紧弹簧的预紧力转动,其中夹紧板接合到离合器装置的配合的齿部中并且沿环周方向支撑在其上,使得从动齿部相对于离合器装置的配合的齿部夹紧地接合到其中。由此,能够提供非常有效的、运行安全的和构造简单的预紧装置。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改进方案中能够优选的是,离心摆具有摆法兰,用于将离心连接到次级飞轮上,并且摆法兰与夹紧装置连接,使得离心摆经由夹紧装置连接到双质量飞轮上。
此外能够有利的是,夹紧装置的预紧弹簧和双质量飞轮的弹簧装置构成为螺旋弹簧,其中在装入状态中,它们相应的径向对称轴线在共同的径向平面中伸展,由此改进高的扭矩的传递。
对此替选地,然而也可行的是,夹紧装置的预紧弹簧和双质量飞轮的弹簧装置构成为螺旋弹簧,其中在装入状态中,它们相应的径向的对称轴线在彼此不同的径向平面中伸展。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有利的构成方案能够优选的是,夹紧装置、次级飞轮以及离心摆借助于至少一个铆接连接件彼此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设计方案,能够有利的是,初级飞轮具有至少一个开口,所述开口沿径向方向设置在铆接连接件的高度上。由此,能够提供用于建立铆接连接件的安装友好的穿通部。
附图说明
下面,本发明根据附图在不限制普遍的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详细阐述。附图仅是示意性的并且仅用于理解本发明。相同的元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不同的实施例的不同特征也可以在技术可行的范围中自由地彼此组合。
附图示出:
图1示出扭振减振器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横截面图,
图2示出从动齿部和夹紧板的细节图的立体图,
图3示出扭振减振器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横截面图,
图4示出扭振减振器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示意横截面图,和
图5示出具有混合动力模块的机动车的示意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用于机动车4的动力总成3之内的混合动力模块2的扭振减振器装置1的第一实施方式,如其例如在图5中示出的。
扭振减振器装置1包括双质量飞轮5,其具有:环盘形的初级飞轮6,所述初级飞轮在输入侧借助于曲轴旋拧装置20借助覆盖盘21与机动车4的内燃机7可耦联;和环盘形的次级飞轮8,所述次级飞轮在输出侧与离合器装置9能够以传递扭矩的方式耦联。
初级飞轮6和次级飞轮8经由构成为弧形弹簧的弹簧装置10弹簧弹性地可相对于彼此转动。初级飞轮6和环盘状的盖26在双质量飞轮5的径向外部的端部处形成用于容纳和引导弹簧装置10的通道。径向地在初级飞轮6的轴向伸展的部段和弹簧装置10之间设置有在横截面中圆弧形的滑壳,弹簧装置10在其径向外部的环周面处贴靠在所述滑壳处。
由初级飞轮6和盖26限定的用于容纳弹簧装置10的通道在其径向地位于弹簧装置下方的部段处通过摩擦环22、23封闭。摩擦环22、23分别通过在次级飞轮8处支撑的碟形弹簧24沿轴向方向加载弹簧力,由此此外也可以设定双质量飞轮5的阻尼。摩擦环22、23此外用作为密封件,所述密封件防止处于通道中的润滑油脂27溢出。
离心摆11抗扭地与次级飞轮8耦联。离心摆11对此具有类似于环盘的摆法兰16,用于将离心摆11连接到次级飞轮8上,所述次级飞轮与夹紧装置13连接,使得离心摆11经由夹紧装置13连接到双质量飞轮5上。离心摆11轴向地在双质量飞轮5旁边设置。离合器装置9径向地在离心摆11和双质量飞轮5下方定位。离合器装置9尤其能够构成为摩擦配合的离合器单元和形状配合的离合器单元的并联。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夹紧装置13、次级飞轮8以及离心摆11借助于至少一个铆钉连接件18彼此连接。当然也可考虑替选的连接方法,如旋拧连接或焊接连接。初级飞轮6具有至少一个开口19,所述开口沿径向方向设置在铆钉连接件18的高度上,使得能够实现在摆法兰16和次级飞轮8之间简单地建立铆接连接件18。
径向地在离心摆11上方设置有柱环形的防裂件29,所述防裂件沿轴向方向覆盖离心摆11并且与盖26连接。也可考虑的是,盖26和防裂件29一件式地、尤其也整体地成形。
根据图1的横截面图清楚地可见,夹紧装置13的预紧弹簧14和双质量飞轮5的弹簧装置10构成为螺旋弹簧,其中在装入状态中其相应的径向对称轴线在共同的径向平面17中伸展。为了可以将螺旋弹簧设置在径向平面17中,次级飞轮8在预紧弹簧14的区域中具有沿轴向方向凸出的部段。
次级飞轮8在输出侧具有从动齿部12,用于将扭矩传递到离合器装置9的配合的齿部上。次级飞轮8包括夹紧装置13,用于将从动齿部12相对于离合器装置9的配合的齿部预紧。夹紧装置13沿径向方向设置在离心摆11下方。
夹紧装置13的作用原理在下文中根据图1和图2的概览详细阐述。
夹紧装置13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提供预紧力的预紧弹簧14和夹紧板15,其中预紧弹簧14一方面支撑到夹紧板15上并且另一方面支撑到次级飞轮8上,这清楚地从图1中可见。夹紧板15同轴地相对于次级飞轮8抵抗预紧弹簧14的预紧力可转动。夹紧板15接合到离合器装置9的配合的齿部中并且沿环周方向支撑在其上,使得从动齿部12相对于离合器装置9的配合的齿部夹紧地接合到其中。
从动齿部12和离合器装置9的配合的齿部构成为轴向的插接连接部,使得从动齿部12从而双质量飞轮5沿轴向方向能够移动到离合器装置9上。
从动齿部12整体地在圆环形的次级飞轮8的径向内部的环周处构成。在示出的实施例中,从动齿部12配置成内齿部,而离合器装置9的未示出的配合的齿部与此相应地构成为外齿部。为了确保所述齿部轮廓的环周的夹紧,设有夹紧装置13,所述夹紧装置沿环周方向通过至少一个预紧弹簧14加载,所述预紧弹簧例如可以构成为螺旋压缩弹簧。预紧弹簧14在次级飞轮8和夹紧板15之间沿环周方向夹紧地装入。
如尤其清楚地从图2中得出的,夹紧装置13至少具有一些单个的轮廓部28,所述轮廓部适合于,与离合器装置9的外齿部的轮廓或齿共同作用,其方式为:其借助预紧力贴靠在这种轮廓或齿的边沿处。在示出的实施例中,轮廓部28首先形成轴向伸展的部段,所述部段始于夹紧板15的环形的基本体。
夹紧装置13能够在形成插接连接之前和期间通过抵抗环周的夹紧力的轴向移动在相对于从动齿部12的角度上缩回的位置中固定。所述缩回的位置确保,从动齿部12的和离合器装置9的配合的齿部的齿部轮廓能够自由地轴向地移动到彼此中。夹紧装置13的所述角度上缩回的位置例如能够借助于至少一个锁紧元件确保。
在将双质量飞轮5轴向地移动到离合器装置9上期间或之后,锁紧元件(未示出)能够错开位置,这引起,夹紧装置13由于预紧弹簧14的预紧相对于次级飞轮8转动。由于所述转动,夹紧板15的轮廓部28贴靠在离合器装置9的配合的齿部的边沿处,由此由于其,从动齿部12与离合器装置9的配合的齿部在环周上夹紧。
图3示出扭振减振器装置1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横截面图。与从图1中已知的实施方式不同地,在图3中描绘的实施变型形式中,离心摆11借助其摆法兰16径向地在夹紧装置13上方在次级飞轮8处设置。铆接连接件18因此仅在次级飞轮8和摆法兰16之间存在。摆法兰16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具有在横截面中L形的轮廓,具有基本上径向地和基本上轴向地伸展的支腿,其中离心摆11固定在后者的远端处。
铆接连接件18通到由初级飞轮6和盖26为了容纳弹簧装置10限定的通道之内,其中摩擦环22沿径向方向在铆接连接件18下方贴靠地密封轴向地在次级飞轮8和初级飞轮6之间的环形空间。不同于图1的实施方式,初级飞轮6不具有与铆接连接件18相对置的开口,以便一方面不危害由润滑油脂27填充的通道的密封性并且另一方面可以确保初级飞轮6在所述区域中的足够的强度。
次级飞轮8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沿轴向方向凸出地构成,使得在整个横截面上,在次级飞轮8的通过凸出部连接的、平行伸展的径向部段之间构成轴向错位。
在图4中,示出扭振减振器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示意横截面图,其中次级飞轮8的凸出部在环周上仅在预紧弹簧14的区域中构成。由此,尤其可以由次级飞轮8传递更高的扭矩。
同样地——与图3中的实施方式不同地——由初级飞轮6和盖26为了容纳弹簧装置10限定的通道的密封通过摩擦环22、23沿径向方向在铆接连接件18上方构成。如在图3的实施方式中,初级飞轮6在此也不具有与铆接连接件18相对置的开口。
最后,图5示出具有混合动力模块2的机动车4的示意方框图。混合动力模块2配置用于机动车4的动力总成3并且在动力总成3之内能够定位在机动车4的内燃机7和车辆变速器之间。它包括电动机和扭振减振器装置1,其中扭振减振器装置1——如在图1、3和4中示出的那样——包括双质量飞轮5,所述双质量飞轮具有初级飞轮6,所述初级飞轮在输入侧与机动车4的内燃机7耦联,和次级飞轮8,所述次级飞轮在输出侧与离合器装置9以传递扭矩的方式连接,所述离合器装置设置在内燃机7和电动机之间的力矩流中,使得内燃机7借助于离合器装置9能够接合到机动车4的动力总成3中或者能够与机动车4的动力总成3分离。
本发明不限于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方式。上面的描述因此不应视为是限制性的,而是阐述性的。下面的权利要求应理解成,使得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存在提到的特征。这不排除其他特征的存在。只要权利要求和上面的描述限定“第一”和“第二”特征,那么所述表述用于区分两个同类的特征,而不规定顺序。
在本申请中使用的方向名称轴向、径向、切向和/或环周方向涉及分别所涉及的或描述的构件的假想的旋转轴线。
附图标记说明
1 扭振减振器装置
2 混合动力模块
3 动力总成
4 机动车
5 双质量飞轮
6 初级飞轮
7 内燃机
8 次级飞轮
9 离合器装置
10 弹簧装置
11 离心摆
12 从动齿部
13 夹紧装置
14 预紧弹簧
15 夹紧板
16 摆法兰
17 径向平面
18 铆接连接件
19 开口
20 曲轴旋拧装置
21 覆盖盘
22 摩擦环
23 摩擦环
24 碟形弹簧
25 滑壳
26 盖
27 润滑油脂
28 轮廓部
29 防裂件。

Claims (10)

1.一种尤其用于机动车(4)的动力总成(3)之内的混合动力模块(2)的扭振减振器装置(1),其中所述扭振减振器装置(1)包括双质量飞轮(5),所述双质量飞轮具有:初级飞轮(6),所述初级飞轮能够在输入侧与所述机动车(4)的内燃机(7)耦联;和次级飞轮(8),所述次级飞轮能够在输出侧与离合器装置(9)以传递扭矩的方式耦联,其中所述初级飞轮(6)和所述次级飞轮(8)经由弹簧装置(10)能够弹簧弹性地相对于彼此转动,
其特征在于,
离心摆(11)抗扭地与所述次级飞轮(8)耦联,其中所述次级飞轮(8)在输出侧具有从动齿部(12),用于将扭矩传递到所述离合器装置(9)的配合的齿部上,并且所述次级飞轮(8)包括夹紧装置(13),用于将所述从动齿部(12)相对于所述离合器装置(9)的配合的齿部预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振减振器装置(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紧装置(13)沿径向方向设置在所述离心摆(11)下方。
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扭振减振器装置(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紧装置(13)轴向地朝所述初级飞轮(6)的方向与所述离心摆(11)错开地设置。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扭振减振器装置(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紧装置(13)具有用于提供预紧力的至少一个预紧弹簧(14)和夹紧板(15),其中所述预紧弹簧(14)一方面支撑到所述夹紧板(15)上并且另一方面支撑到所述次级飞轮(8)上,并且所述夹紧板(15)能够同轴地相对于所述次级飞轮(8)抵抗所述预紧弹簧(14)的预紧力转动,其中所述夹紧板(15)接合到所述离合器装置(9)的配合的齿部中并且沿环周方向支撑在其上,使得所述从动齿部(12)相对于所述离合器装置(9)的配合的齿部夹紧地接合到其中。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扭振减振器装置(1),
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心摆(11)具有摆法兰(16),用于将所述离心摆(11)连接到所述次级飞轮(8)上,并且所述摆法兰(16)与所述夹紧装置(13)连接,使得所述离心摆(11)经由所述夹紧装置(13)连接到所述双质量飞轮(5)上。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扭振减振器装置(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紧装置(13)的所述预紧弹簧(14)和所述双质量飞轮(5)的所述弹簧装置(10)构成为螺旋弹簧,其中在装入状态中它们相应的径向对称轴线在共同的径向平面(17)中伸展。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扭振减振器装置(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紧装置(13)的所述预紧弹簧(14)和所述双质量飞轮(5)的所述弹簧装置(10)构成为螺旋弹簧,其中在装入状态中它们相应的径向对称轴线在彼此不同的径向平面中伸展。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扭振减振器装置(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紧装置(13)、所述次级飞轮(8)以及所述离心摆(11)借助于至少一个铆接连接件(18)彼此连接。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扭振减振器装置(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初级飞轮(6)具有至少一个开口(19),所述开口沿径向方向设置在所述铆接连接件(18)的高度上。
10.一种尤其用于机动车(4)的动力总成(3)的混合动力模块(2),其中所述混合动力模块(2)在所述动力总成(3)之内能够定位在所述机动车(4)的内燃机(7)和车辆变速器之间,所述混合动力模块包括电动机和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扭振减振器装置(1),其中所述扭振减振器装置(1)包括双质量飞轮(5),所述双质量飞轮具有:初级飞轮(6),所述初级飞轮在输入侧与所述机动车(4)的所述内燃机(7)耦联;和次级飞轮(8),所述次级飞轮在输出侧与离合器装置(9)以传递扭矩的方式连接,所述离合器装置设置在所述内燃机(7)和所述电动机之间的力矩流中,使得所述内燃机(7)借助于所述离合器装置(9)能够接合到所述机动车(4)的所述动力总成(3)中或者能够与所述机动车(4)的所述动力总成(3)分离。
CN202180044579.XA 2020-07-02 2021-06-08 扭振减振器装置和具有扭振减振器装置的混合动力模块 Pending CN11576899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0117460.8A DE102020117460B4 (de) 2020-07-02 2020-07-02 Drehschwingungsdämpferanordnung und Hybridmodul mit einer Drehschwingungsdämpferanordnung
DE102020117460.8 2020-07-02
PCT/DE2021/100491 WO2022002301A1 (de) 2020-07-02 2021-06-08 Drehschwingungsdämpferanordnung und hybridmodul mit einer drehschwingungsdämpferanordnung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68997A true CN115768997A (zh) 2023-03-07

Family

ID=76744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44579.XA Pending CN115768997A (zh) 2020-07-02 2021-06-08 扭振减振器装置和具有扭振减振器装置的混合动力模块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68997A (zh)
DE (1) DE102020117460B4 (zh)
WO (1) WO20220023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02739A1 (de) * 2022-04-19 2023-10-26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Drehschwingungsdämpfer
CN115711184A (zh) * 2022-11-29 2023-02-24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控制方法、装置、设备、车辆及车辆消音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54036B2 (ja) 1995-11-13 2003-10-0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ハイブリッド駆動装置
DE10018926A1 (de) 1999-04-26 2000-11-02 Luk Lamellen & Kupplungsbau Antriebsstrang
FR2871205B1 (fr) 2004-06-03 2007-10-05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Element de transmission a embrayages humides pour chaine de traction de vehicule automobile, et vehicule automobile equipe d'un tel element
DE102008004150A1 (de) 2007-01-31 2008-08-07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Drehmomentübertragungseinrichtung
DE102011081162A1 (de) * 2010-09-09 2012-03-15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Drehmomentübertragungsvorrichtung
CN103502034B (zh) * 2011-06-09 2017-10-27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汽车的传动系的混合模块
DE102013205919A1 (de) 2013-04-04 2014-10-09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Drehschwingungsdämpfer
DE102014205136A1 (de) * 2014-03-19 2015-09-24 Zf Friedrichshafen Ag Hybridmodul sowie Antriebsstrang mit dem Hybridmodul
DE102014224064B4 (de) 2014-11-26 2023-05-17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Drehmomentübertragungsvorrichtung
DE102015203106A1 (de) 2015-02-20 2016-08-25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Drehschwingungsdämpfer
DE102018123744A1 (de) * 2017-10-30 2019-05-02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Drehmomentübertragungseinrichtung
DE102018113650A1 (de) 2018-06-08 2019-12-12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Drehschwingungsdämpf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20117460B4 (de) 2022-06-09
WO2022002301A1 (de) 2022-01-06
DE102020117460A1 (de) 2022-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71485B (zh) 减震装置
US8317006B2 (en) Double clutch comprising a torsional vibration damper
CN108138900B (zh) 扭转振动减振器和混合动力驱动系
US6258001B1 (en) Vehicle drive train
CN102575755B (zh) 转矩传递装置
CN115768997A (zh) 扭振减振器装置和具有扭振减振器装置的混合动力模块
US9086116B2 (en) Damper device
CN110285189B (zh) 用于混合动力模块和驱动系的混合动力减振器对中解决方案
US20080176662A1 (en)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vehicle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CN110740891B (zh) 混合动力模块、混合动力单元及装配混合动力模块的方法
CN106458004A (zh) 针对用于混合模块的分离离合器中的中间轴且具有分离的轴向和径向支承件的支承装置
US20200309232A1 (en) Torque-Transmission Device
US11498407B2 (en) Structure for connecting engine to hybrid transmission
KR20150112992A (ko) 차량의 파워 트레인용 비틀림 진동 댐핑 장치
WO2020243040A1 (en) P2 module architecture
EP2706259B1 (en) Torque fluctuation reducing apparatus
CN113137451A (zh) 具有密封用盘簧的扭转振动减振器
CN111022575A (zh) 扭转振动减振器
CN112824124A (zh) 驱动单元
US20210277976A1 (en) Drive system having an absorber arrangement which is provided therein
US11780316B2 (en) Hybrid module having management of wear debris for a dry friction clutch
CN114083980A (zh) 用于驱动系的具有旋转轴线的混合动力模块
CN111577783A (zh) 离合器总成
CN105593552B (zh) 用于摩擦离合器和扭转振动减振器的连接装置
US20220203818A1 (en) Transmission Assembly for a Motor Vehicle and Method for Installing a Transmission Assemb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