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06461A - 定子结构及定子结构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定子结构及定子结构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06461A
CN115706461A CN202110917791.4A CN202110917791A CN115706461A CN 115706461 A CN115706461 A CN 115706461A CN 202110917791 A CN202110917791 A CN 202110917791A CN 115706461 A CN115706461 A CN 1157064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punching sheet
stator
punching
sheet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1779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正宇
王迪
余志心
王伟
李节宝
韩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ran Nanji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ran Nanji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ran Nanji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ran Nanji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1779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06461A/zh
Priority to US17/885,023 priority patent/US20230047962A1/en
Priority to EP22189701.0A priority patent/EP4135161A3/en
Publication of CN1157064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064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0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6Stator cores with slots for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 H02K15/024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with slo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19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for machines with closed casing and closed-circuit cooling using a liquid cooling medium, e.g. oi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子结构及定子结构的制造方法,定子结构包括多个第一冲片层、多个第二冲片层、两个第三冲片层以及两个喷油环。多个第二冲片层夹置于多个第一冲片层之间。位于定子结构最中间的第二冲片层夹置于两个第三冲片层之间。两个喷油环连接于位于最外侧的两个第一冲片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定子结构及定子结构的制造方法,定子结构包括多个第一冲片层、一个第二冲片层以及两个喷油环。第二冲片层夹置于两个第一冲片层之间。两个喷油环连接于位于最外侧的两个第一冲片层。借由上述定子结构的配置,本发明可有效提高油道与冷却油的接触面积,且提高冷却油的流速,从而有效提升油冷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定子结构及定子结构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子结构及定子结构的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有效提升油冷散热效果的定子结构及定子结构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等应用对电机功率密度要求越来越高,在高功率密度和高转矩密度的指标下,电机温升是最难攻克的环节,且伴随着驱动集成化的发展趋势,对***的散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冷技术是目前的主流的散热方式,但其无法直接冷却热源,绕组处的热量需经过槽内绝缘层、电机定子才能传递至外壳被水带走,传递路径长,散热效率低,且各部件之间的配合公差更是影响了传递路径的热阻大小。
目前,散热效率更高的油冷技术成为研究热点。按照冷却油与定子轭部的接触形式主要分为直接油冷和间接油冷方式。直接油冷又包括浸油式和喷油式两类。浸油式冷却方式是将电机的定子与转子均浸没在冷却油里进行冷却,但是电机效率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喷油式冷却方式是在定子轭部增加油道,冷却油经由油道喷到定子端部或其它发热处进行冷却。然而,由于油道与冷却油的接触面积过小,散热效果也不尽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有效提升油冷散热效果的定子结构及定子结构的制造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定子结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定子结构包括多个第一冲片层、多个第二冲片层、两个第三冲片层以及两个喷油环。各第一冲片层由至少一个第一冲片堆叠而成,各第一冲片具有一个第一缺口,相邻两个第一冲片层的第一缺口错位180度。多个第二冲片层夹置于多个第一冲片层之间,各第二冲片层由多个第二冲片堆叠而成,各第二冲片具有多个第一油道,相邻两个第二冲片层的多个第一油道错位。位于定子结构最中间的第二冲片层夹置于两个第三冲片层之间,各第三冲片层由多个第三冲片堆叠而成,各第三冲片具有一个第二缺口以及多个第二油道,第二缺口与邻近第三冲片层的第一冲片层的第一缺口错位180度,多个第二油道与多个第一油道错位。两个喷油环连接于位于最外侧的两个第一冲片层。
优选地,各第一冲片具有多个第一定子齿部,各第二冲片具有多个第二定子齿部,各第三冲片具有多个第三定子齿部,多个第一定子齿部、多个第二定子齿部与多个第三定子齿部相互对齐。
优选地,各第一冲片具有多个第一定子槽,多个第一定子齿部与多个第一定子槽间隔排列成环形,各第二冲片具有多个第二定子槽,多个第二定子齿部与多个第二定子槽间隔排列成环形,各第三冲片具有多个第三定子槽,多个第三定子齿部与多个第三定子槽间隔排列成环形,多个第一定子槽、多个第二定子槽与多个第三定子槽相互对齐。
优选地,各第一冲片具有一个第一定子轭部,第一缺口形成于第一定子轭部上,各第二冲片具有一个第二定子轭部,多个第一油道形成于第二定子轭部上,各第三冲片具有一个第三定子轭部,第二缺口与多个第二油道形成于第三定子轭部上。
优选地,相邻两个第一油道之间具有一个第一支撑肋,相邻两个第二油道之间具有一个第二支撑肋。
本发明的定子结构的制造方法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定子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堆叠至少一个第一冲片作为一第一冲片层;(b)将多个第二冲片堆叠于第一冲片层上而形成多个第二冲片层,其中在堆叠多个第二冲片层时,先堆叠一个第二冲片层,再将下一个第二冲片层旋转一角度进行堆叠,使得相邻两个第二冲片层的多个第一油道错位;(c)将至少一个第一冲片旋转180度且堆叠于第二冲片层上,以作为另一个第一冲片层,其中相邻两个第一冲片层的第一缺口错位180度;(d)再执行一次步骤(b);(e)将多个第三冲片堆叠于第二冲片层上而形成一个第三冲片层,其中第三冲片层的第二缺口与邻近第三冲片层的第一冲片层的第一缺口错位180度,且第三冲片层的第二油道与相邻的第二冲片层的第一油道错位;(f)重复步骤(b)与步骤(c);以及(g)将两个喷油环连接于位于最外侧的两个第一冲片层。
优选地,定子结构的制造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在步骤(c)之后先重复至少一次步骤(b)与步骤(c),再执行步骤(d)。
本发明的定子结构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定子结构包括多个第一冲片层、一个第二冲片层以及两个喷油环。各第一冲片层由多个第一冲片堆叠而成,各第一冲片具有多个第一油道,相邻两个第一冲片层的多个第一油道错位。第二冲片层夹置于两个第一冲片层之间,第二冲片层由多个第二冲片堆叠而成,各第二冲片具有一个缺口以及多个第二油道,多个第二油道与多个第一油道错位。两个喷油环连接于位于最外侧的两个第一冲片层,各喷油环具有多个油路换向槽、一个油路出口、多个喷油口以及一个环形凹槽,多个油路换向槽与油路出口排列成环形,多个喷油口形成于环形凹槽中,油路出口与环形凹槽连通,各油路换向槽及油路出口分别与部分第一油道连通,两个所述喷油环的多个所述油路换向槽错位。
优选地,各第一冲片具有多个第一定子齿部,各第二冲片具有多个第二定子齿部,多个第一定子齿部与多个第二定子齿部相互对齐。
优选地,各第一冲片具有多个第一定子槽,多个第一定子齿部与多个第一定子槽间隔排列成环形,各第二冲片具有多个第二定子槽,多个第二定子齿部与多个第二定子槽间隔排列成环形,多个第一定子槽与多个第二定子槽相互对齐。
优选地,各第一冲片具有一个第一定子轭部,多个第一油道形成于第一定子轭部上,各第二冲片具有一个第二定子轭部,缺口与多个第二油道形成于第二定子轭部上。
优选地,相邻两个第一油道之间具有一个第一支撑肋,相邻两个第二油道之间具有一个第二支撑肋。
本发明的定子结构的制造方法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定子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将多个第一冲片堆叠成多个第一冲片层,其中在堆叠多个第一冲片层时,先堆叠一个第一冲片层,再将下一个第一冲片层旋转一角度进行堆叠,使得相邻两个第一冲片层的多个第一油道错位;(b)将多个第二冲片堆叠于第一冲片层上而形成一个第二冲片层,其中第二冲片层的多个第二油道与相邻的第一冲片层的多个第一油道错位;(c)重复步骤(a);以及(d)将两个喷油环连接于位于最外侧的两个第一冲片层,其中各喷油环具有多个油路换向槽、一个油路出口、多个喷油口以及一个环形凹槽,多个油路换向槽与油路出口排列成环形,多个喷油口形成于环形凹槽中,油路出口与环形凹槽连通,各油路换向槽及油路出口分别与部分第一油道连通,两个喷油环的多个油路换向槽错位。
因此,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定子结构及定子结构的制造方法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借由上述定子结构的配置,本发明可有效提高油道与冷却油的接触面积,且提高冷却油的流速,从而有效提升油冷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定子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冲片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二冲片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三冲片的俯视图。
图5至图10是图1中的定子结构的制造过程的立体图。
图11是图6中的相邻两个第二冲片层的俯视图。
图1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定子结构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1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定子结构的立体图。
图1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一冲片的俯视图。
图1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二冲片的俯视图。
图16是图13中的定子结构移除喷油环的立体图。
图17是图16中的相邻两个第一冲片层的俯视图。
图18是图13中的喷油环的立体图。
图19是图13中的喷油环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20是图13中的两个喷油环的透视图。
图21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定子结构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3定子结构
10、30第一冲片层
12、32第二冲片层
14第三冲片层
16、34喷油环
100、300第一冲片
102第一缺口
104、304第一定子齿部
106、306第一定子槽
108、308第一定子轭部
120、320第二冲片
122、302第一油道
124、326第二定子齿部
126、328第二定子槽
128、330第二定子轭部
130、310第一支撑肋
140第三冲片
142第二缺口
144、324第二油道
146第三定子齿部
148第三定子槽
150第三定子轭部
152、332第二支撑肋
160、344喷油口
322缺口
340油路换向槽
342油路出口
346环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至图11,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定子结构1的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冲片100的俯视图,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二冲片120的俯视图,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三冲片140的俯视图,图5至图10是图1中的定子结构1的制造过程的立体图,图11是图6中的相邻两个第二冲片层12的俯视图。
如图1所示,定子结构1包括多个第一冲片层10、多个第二冲片层12、两个第三冲片层14以及两个喷油环16。多个第二冲片层12夹置于多个第一冲片层10之间。位于定子结构1最中间的第二冲片层12夹置于两个第三冲片层14之间。两个喷油环16连接于位于最外侧的两个第一冲片层10。
各第一冲片层10由至少一个第一冲片100(如图2所示)堆叠而成,其中第一冲片100可以是硅钢片。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一冲片层10由一个第一冲片100构成,但不以此为限。第一冲片层10的数量以及各第一冲片层10的第一冲片100的数量可根据结构需求而决定。如图2所示,第一冲片100具有一个第一缺口102、多个第一定子齿部104、多个第一定子槽106以及一个第一定子轭部108。第一定子轭部108呈环形。第一缺口102形成于第一定子轭部108上。多个第一定子齿部104与多个第一定子槽106间隔排列成环形。
各第二冲片层12由多个第二冲片120(如图3所示)堆叠而成,其中第二冲片120可以是硅钢片。第二冲片层12的数量以及各第二冲片层12的第二冲片120的数量可根据结构需求而决定。如图3所示,第二冲片120具有多个第一油道122、多个第二定子齿部124、多个第二定子槽126以及一个第二定子轭部128。第二定子轭部128呈环形。多个第一油道122形成于第二定子轭部128上,其中相邻两个第一油道122之间具有一个第一支撑肋130。多个第二定子齿部124与多个第二定子槽126间隔排列成环形。
各第三冲片层14由多个第三冲片140(如图4所示)堆叠而成,其中第三冲片140可以是硅钢片。各第三冲片层14的第三冲片140的数量可根据结构需求而决定。如图4所示,第三冲片140具有一个第二缺口142、多个第二油道144、多个第三定子齿部146、多个第三定子槽148以及一个第三定子轭部150。第三定子轭部150呈环形。第二缺口142与多个第二油道144形成于第三定子轭部150上,其中相邻两个第二油道144之间具有一个第二支撑肋152。多个第三定子齿部146与多个第三定子槽148间隔排列成环形。
如图5所示,本发明可先堆叠至少一个第一冲片100作为第一冲片层10。接着,如图6所示,本发明可将多个第二冲片120堆叠于图5中的第一冲片层10上而形成多个第二冲片层12。在堆叠多个第二冲片层12时,本发明会先堆叠一个第二冲片层12,再将下一个第二冲片层12旋转一角度进行堆叠,使得相邻两个第二冲片层12的多个第一油道122错位,如图11所示。接着,如图7所示,本发明可将至少一个第一冲片100旋转180度且堆叠于图6中的第二冲片层12上,以作为另一个第一冲片层10。因此,如图5与图7所示,相邻两个第一冲片层10的第一缺口102会错位180度。
接着,如图8所示,本发明再将多个第二冲片120堆叠于图7中的第一冲片层10上而形成多个第二冲片层12。本发明再将至少一个第一冲片100旋转180度且堆叠于第二冲片层12上,以作为另一个第一冲片层10。接着,如图9所示,本发明再将多个第二冲片120堆叠于图8中的第一冲片层10上而形成多个第二冲片层12。接着,本发明再将多个第三冲片140堆叠于第二冲片层12上而形成第三冲片层14。如图8与图9所示,第三冲片层14的第二缺口142与邻近第三冲片层14的第一冲片层10的第一缺口102错位180度。此外,第三冲片层14的第二油道144亦与相邻的第二冲片层12的第一油道122错位(如同图11所示的错位配置)。接着,本发明再根据上述方式以第一冲片100、第二冲片120与第三冲片140进行堆叠,以得到如图10所示的对称结构。最后,如图1所示,本发明再将两个喷油环16连接于位于图10中最外侧的两个第一冲片层10,以完成定子结构1的制造。
于定子结构1中,第一冲片层10的多个第一定子齿部104、第二冲片层12的多个第二定子齿部124与第三冲片层14的多个第三定子齿部146相互对齐,且第一冲片层10的多个第一定子槽106、第二冲片层12的多个第二定子槽126与第三冲片层14的多个第三定子槽148相互对齐,以避免妨碍后续的绕组缠绕。
在对装设有定子结构1的电机进行油冷散热时,可将冷却油自第三冲片层14的第二缺口142注入。此时,冷却油即会沿着第二冲片层12的第一油道122、第三冲片层14的第二油道144与第一冲片层10的第一缺口100流动,从而自最外侧的第一冲片层10的第一缺口100流入喷油环16。接着,冷却油便会自喷油环16的喷油口160喷向定子结构1的内部组件,以进行油冷散热。
借由第一冲片层10、第二冲片层12与第三冲片层14的堆叠与配置,不仅可有效提高油道与冷却油的接触面积,还可减小冷却油的流路的截面积,从而提高冷却油的流速。借此,本发明的定子结构1即可有效提升油冷散热效果。
请参考图12,图1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定子结构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12中的制造方法用以制造上述的定子结构1。首先,执行步骤S10,堆叠至少一个第一冲片100作为一个第一冲片层10。接着,执行步骤S12,将多个第二冲片120堆叠于第一冲片层10上而形成多个第二冲片层12,其中在堆叠多个第二冲片层12时,先堆叠一个第二冲片层12,再将下一个第二冲片层12旋转一角度进行堆叠,使得相邻两个第二冲片层12的多个第一油道122错位。接着,执行步骤S14,将至少一个第一冲片100旋转180度且堆叠于第二冲片层12上,以作为另一个第一冲片层10,其中相邻两个第一冲片层10的第一缺口102错位180度。接着,执行步骤S16,再执行一次步骤S12。接着,执行步骤S18,将多个第三冲片140堆叠于第二冲片层12上而形成一个第三冲片层14,其中第三冲片层14的第二缺口142与邻近第三冲片层14的第一冲片层10的第一缺口102错位180度,且第三冲片层14的第二油道144与相邻的第二冲片层12的第一油道122错位。接着,执行步骤S20,重复步骤S12与步骤S14。接着,执行步骤S22,将两个喷油环16连接于位于最外侧的两个第一冲片层10。优选地,本发明的定子结构的制造方法还可包括下列步骤:在步骤S14之后先重复至少一次步骤S12与步骤S14,再执行步骤S16。进一步来说,在步骤S14之后,可根据定子结构1的结构需求重复或不重复步骤S12与步骤S14。当重复步骤S12与步骤S14时,重复的次数亦可根据定子结构1的结构需求而决定。需说明的是,定子结构1的详细实施例如上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13至图20,图1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定子结构3的立体图,图1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一冲片300的俯视图,图1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二冲片320的俯视图,图16是图13中的定子结构3移除喷油环34的立体图,图17是图16中的相邻两个第一冲片层30的俯视图,图18是图13中的喷油环34的立体图,图19是图13中的喷油环34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20是图13中的两个喷油环34的透视图。
如图13所示,定子结构3包括多个第一冲片层30、一个第二冲片层32以及两个喷油环34。第二冲片层32夹置于两个第一冲片层30之间且位于定子结构3的最中间位置。两个喷油环34连接于位于最外侧的两个第一冲片层30。
各第一冲片层30由多个第一冲片300(如图14所示)堆叠而成,其中第一冲片300可以是硅钢片。第一冲片层30的数量以及各第一冲片层30的第一冲片300的数量可根据结构需求而决定。如图14所示,第一冲片300具有多个第一油道302、多个第一定子齿部304、多个第一定子槽306以及一个第一定子轭部308。第一定子轭部308呈环形。多个第一油道302形成于第一定子轭部308上,其中相邻两个第一油道302之间具有一个第一支撑肋310。多个第一定子齿部304与多个第一定子槽306间隔排列成环形。
第二冲片层32由多个第二冲片320(如图15所示)堆叠而成,其中第二冲片320可以是硅钢片。第二冲片层32的第二冲片320的数量可根据结构需求而决定。如图15所示,第二冲片320具有一个缺口322、多个第二油道324、多个第二定子齿部326、多个第二定子槽328以及一个第二定子轭部330。第二定子轭部330呈环形。缺口322与多个第二油道324形成于第二定子轭部330上,其中相邻两个第二油道324之间具有一个第二支撑肋332。多个第二定子齿部326与多个第二定子槽328间隔排列成环形。
如图16所示,本发明可将多个第一冲片300堆叠成多个第一冲片层30。在堆叠多个第一冲片层30时,本发明会先堆叠一个第一冲片层30,再将下一个第一冲片层30旋转一角度进行堆叠,使得相邻两个第一冲片层30的多个第一油道302错位,如图17所示。接着,如图16所示,本发明再将多个第二冲片320堆叠于第一冲片层30上而形成第二冲片层32,其中第二冲片层32的多个第二油道324亦与相邻的第一冲片层30的多个第一油道302错位(如同图17所示的错位配置)。接着,本发明再根据上述方式将多个第一冲片层30堆叠于第二冲片层32上,以得到如图16所示的对称结构。最后,如图13所示,本发明再将两个喷油环34连接于位于图16中最外侧的两个第一冲片层30,以完成定子结构3的制造。
于定子结构3中,第一冲片层30的多个第一定子齿部304与第二冲片层32的多个第二定子齿部326相互对齐,且第一冲片层30的多个第一定子槽306与第二冲片层32的多个第二定子槽328相互对齐,以避免妨碍后续的绕组缠绕。
如图18与图19所示,各喷油环34具有多个油路换向槽340、一个油路出口342、多个喷油口344以及一个环形凹槽346。多个油路换向槽340与油路出口342排列成环形。多个喷油口344形成于环形凹槽346中。油路出口342与环形凹槽346连通。各油路换向槽340及油路出口342分别与邻近的部分第一油道302(如图16所示)连通。此外,如图20所示,两个喷油环34的多个油路换向槽340错位。
在对装设有定子结构3的电机进行油冷散热时,可将冷却油自第二冲片层32的缺口322注入。此时,冷却油即会沿着第一冲片层30的第一油道302、第二冲片层32的第二油道324与喷油环34的油路换向槽340流动,从而自最外侧的第一冲片层30的第一油道302流入喷油环34的油路出口342。接着,冷却油便会自油路出口342流入喷油环34的环形凹槽346,从而自喷油环34的喷油口344喷向定子结构3的内部组件,以进行油冷散热。
借由第一冲片层30、第二冲片层32与喷油环34的堆叠与配置,不仅可有效提高油道与冷却油的接触面积,还可减小冷却油的流路的截面积,从而提高冷却油的流速。借此,本发明的定子结构3即可有效提升油冷散热效果。
请参考图21,图21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定子结构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21中的制造方法用以制造上述的定子结构3。首先,执行步骤S30,将多个第一冲片300堆叠成多个第一冲片层30,其中在堆叠多个第一冲片层30时,先堆叠一个第一冲片层30,再将下一个第一冲片层30旋转一角度进行堆叠,使得相邻两个第一冲片层30的多个第一油道302错位。接着,执行步骤S32,将多个第二冲片320堆叠于第一冲片层30上而形成一个第二冲片层32,其中第二冲片层32的多个第二油道324与相邻的第一冲片层30的多个第一油道302错位。接着,执行步骤S34,重复步骤S30。接着,执行步骤S36,将两个喷油环34连接于位于最外侧的两个第一冲片层30,其中各喷油环34具有多个油路换向槽340、一油路出口342、多个喷油口344以及一环形凹槽346,多个油路换向槽340与油路出口342排列成环形,多个喷油口344形成于环形凹槽346中,油路出口342与环形凹槽346连通,各油路换向槽340及油路出口342分别与部分第一油道302连通,两个喷油环34的多个油路换向槽340错位。需说明的是,定子结构3的详细实施例如上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因此,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定子结构及定子结构的制造方法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借由上述定子结构的配置,本发明可有效提高油道与冷却油的接触面积,且提高冷却油的流速,从而有效提升油冷散热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定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结构包括:
多个第一冲片层,各所述第一冲片层由至少一个第一冲片堆叠而成,各所述第一冲片具有一个第一缺口,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冲片层的所述第一缺口错位180度;
多个第二冲片层,夹置于多个所述第一冲片层之间,各所述第二冲片层由多个第二冲片堆叠而成,各所述第二冲片具有多个第一油道,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冲片层的多个所述第一油道错位;
两个第三冲片层,位于所述定子结构最中间的所述第二冲片层夹置于两个所述第三冲片层之间,各所述第三冲片层由多个第三冲片堆叠而成,各所述第三冲片具有一个第二缺口以及多个第二油道,所述第二缺口与邻近所述第三冲片层的所述第一冲片层的所述第一缺口错位180度,多个所述第二油道与多个所述第一油道错位;以及
两个喷油环,连接于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所述第一冲片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冲片具有多个第一定子齿部,各所述第二冲片具有多个第二定子齿部,各所述第三冲片具有多个第三定子齿部,多个所述第一定子齿部、多个所述第二定子齿部与多个所述第三定子齿部相互对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冲片具有多个第一定子槽,多个所述第一定子齿部与多个所述第一定子槽间隔排列成环形,各所述第二冲片具有多个第二定子槽,多个所述第二定子齿部与多个所述第二定子槽间隔排列成环形,各所述第三冲片具有多个第三定子槽,多个所述第三定子齿部与多个所述第三定子槽间隔排列成环形,多个所述第一定子槽、多个所述第二定子槽与多个所述第三定子槽相互对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冲片具有一个第一定子轭部,所述第一缺口形成于所述第一定子轭部上,各所述第二冲片具有一个第二定子轭部,多个所述第一油道形成于所述第二定子轭部上,各所述第三冲片具有一个第三定子轭部,所述第二缺口与多个所述第二油道形成于所述第三定子轭部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油道之间具有一个第一支撑肋,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油道之间具有一个第二支撑肋。
6.一种定子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堆叠至少一个第一冲片作为一个第一冲片层;
(b)将多个第二冲片堆叠于所述第一冲片层上而形成多个第二冲片层,其中在堆叠多个所述第二冲片层时,先堆叠一个所述第二冲片层,再将下一个所述第二冲片层旋转一个角度进行堆叠,使得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冲片层的多个第一油道错位;
(c)将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冲片旋转180度且堆叠于所述第二冲片层上,以作为另一个所述第一冲片层,其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冲片层的第一缺口错位180度;
(d)再执行一次步骤(b);
(e)将多个第三冲片堆叠于所述第二冲片层上而形成一个第三冲片层,其中所述第三冲片层的第二缺口与邻近所述第三冲片层的所述第一冲片层的所述第一缺口错位180度,且所述第三冲片层的第二油道与相邻的所述第二冲片层的所述第一油道错位;
(f)重复步骤(b)与步骤(c);以及
(g)将两个喷油环连接于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所述第一冲片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子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结构的制造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
在步骤(c)之后先重复至少一次步骤(b)与步骤(c),再执行步骤(d)。
8.一种定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结构包括:
多个第一冲片层,各所述第一冲片层由多个第一冲片堆叠而成,各所述第一冲片具有多个第一油道,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冲片层的多个所述第一油道错位;
一个第二冲片层,夹置于两个所述第一冲片层之间,所述第二冲片层由多个第二冲片堆叠而成,各所述第二冲片具有一个缺口以及多个第二油道,多个所述第二油道与多个所述第一油道错位;以及
两个喷油环,连接于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所述第一冲片层,各所述喷油环具有多个油路换向槽、一个油路出口、多个喷油口以及一个环形凹槽,多个所述油路换向槽与所述油路出口排列成环形,多个所述喷油口形成于所述环形凹槽中,所述油路出口与所述环形凹槽连通,各所述油路换向槽及所述油路出口分别与部分所述第一油道连通,两个所述喷油环的多个所述油路换向槽错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冲片具有多个第一定子齿部,各所述第二冲片具有多个第二定子齿部,多个所述第一定子齿部与多个所述第二定子齿部相互对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冲片具有多个第一定子槽,多个所述第一定子齿部与多个所述第一定子槽间隔排列成环形,各所述第二冲片具有多个第二定子槽,多个所述第二定子齿部与多个所述第二定子槽间隔排列成环形,多个所述第一定子槽与多个所述第二定子槽相互对齐。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冲片具有一个第一定子轭部,多个所述第一油道形成于所述第一定子轭部上,各所述第二冲片具有一个第二定子轭部,所述缺口与多个所述第二油道形成于所述第二定子轭部上。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子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油道之间具有一个第一支撑肋,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油道之间具有一个第二支撑肋。
13.一种定子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将多个第一冲片堆叠成多个第一冲片层,其中在堆叠多个所述第一冲片层时,先堆叠一个所述第一冲片层,再将下一个所述第一冲片层旋转一个角度进行堆叠,使得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冲片层的多个第一油道错位;
(b)将多个第二冲片堆叠于所述第一冲片层上而形成一个第二冲片层,其中所述第二冲片层的多个第二油道与相邻的所述第一冲片层的多个所述第一油道错位;
(c)重复步骤(a);以及
(d)将两个喷油环连接于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所述第一冲片层,其中各所述喷油环具有多个油路换向槽、一个油路出口、多个喷油口以及一个环形凹槽,多个所述油路换向槽与所述油路出口排列成环形,多个所述喷油口形成于所述环形凹槽中,所述油路出口与所述环形凹槽连通,各所述油路换向槽及所述油路出口分别与部分所述第一油道连通,两个所述喷油环的多个所述油路换向槽错位。
CN202110917791.4A 2021-08-11 2021-08-11 定子结构及定子结构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57064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17791.4A CN115706461A (zh) 2021-08-11 2021-08-11 定子结构及定子结构的制造方法
US17/885,023 US20230047962A1 (en) 2021-08-11 2022-08-10 Stator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tator structure
EP22189701.0A EP4135161A3 (en) 2021-08-11 2022-08-10 Stator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tator structur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17791.4A CN115706461A (zh) 2021-08-11 2021-08-11 定子结构及定子结构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06461A true CN115706461A (zh) 2023-02-17

Family

ID=82899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17791.4A Pending CN115706461A (zh) 2021-08-11 2021-08-11 定子结构及定子结构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47962A1 (zh)
EP (1) EP4135161A3 (zh)
CN (1) CN115706461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33194B2 (en) * 2006-10-26 2009-12-1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Apparatus for cooling stator lamination stacks of electrical machines
CA2804033C (en) * 2010-07-01 2020-03-24 Allison Transmission, Inc. Modes of cooling hybrid electric machin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047962A1 (en) 2023-02-16
EP4135161A3 (en) 2023-05-10
EP4135161A2 (en) 2023-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344129U (zh) 定子结构
EP2058926B1 (en) Enhanced motor cooling system
JP4022067B2 (ja) 凹部をもった表面を有する発電機ステータの冷却装置
US20120286597A1 (en) Stator arrangement
CN213402600U (zh) 定子铁芯的冷却结构及油冷电机
WO2021121360A1 (zh) 铁芯和电机
CN114598051B (zh) 用于车辆的电机及车辆
US20140139058A1 (en) Stator structure
JP3583234B2 (ja) 電動機、及び電動機の製造方法
CN115706461A (zh) 定子结构及定子结构的制造方法
CN110601393A (zh) 电机
US20230283148A1 (en) Electric motor for vehicle, and vehicle
CN114374282B (zh) 一种定子铁芯的散热结构及电机
CN115498840A (zh) 一种轴向磁通电机直接冷却***及其定子铁心的制造方法
US11356000B2 (en) Electric machine cooling with rotor having cooling pipe
KR20220167272A (ko) 스테이터 코어, 모터, 파워 트레인, 자동차 및 차량
KR20170086903A (ko) 모터 장치 및 그 고정자 코어
EP2600495B1 (en) Cooling conduits provided in a stack of stator segments
CN219801990U (zh) 定子冲片、定子及电机
CN218352277U (zh) 一种油冷驱动电机
CN117081285A (zh) 一种油冷电机散热用冲片和电机定子
CN117674460A (zh) 一种定子冲片、定子及电机
WO2024093547A1 (zh) 一种电机定子组件及电机
CN116937841A (zh) 定子硅钢片、带倾斜流道的定子铁芯及电机、动力总成
CN117060613A (zh) 一种铁芯冲片、定子铁芯及其成型方法和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after: No. 2 Gangcheng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46

Applicant after: WEIRAN (NANJING)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2 Gangcheng Road, Longtan Town, Qixia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46

Applicant before: WEIRAN (NANJING) POWER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