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76815A - 铁水孕育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制造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铁水孕育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制造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76815A
CN115676815A CN202210889452.4A CN202210889452A CN115676815A CN 115676815 A CN115676815 A CN 115676815A CN 202210889452 A CN202210889452 A CN 202210889452A CN 115676815 A CN115676815 A CN 1156768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phite
molten iron
powder
piston
precur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8945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鑫
吉学文
王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angyu Carbon Crys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088945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7681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768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7681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95580 priority patent/WO2024016827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2/00Carb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2/20Graphite
    • C01B32/205Prepa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2/00Carb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2/20Graphite
    • C01B32/21After-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5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other than oxides or hydroxides, e.g. sulfides, selenides, tellurides, halogenides or LiCoFy; of polyanionic structures, e.g. phosphates, silicates or borates
    • H01M4/583Carbonaceous material, e.g. graphite-intercalation compounds or CFx
    • H01M4/587Carbonaceous material, e.g. graphite-intercalation compounds or CFx for inserting or intercalating light met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经济环保的铁水孕育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制造装置及方法,装置主要包括:真空***及炉体,加热及测温***,石墨坩埚,具有增强分散功能的活塞组合体及位移控制***,人造石墨粉体负压抽吸及缓存***;活塞组合体中(CP1)的上表面为圆锥形,其母线与中心线的夹角小于45度,(CP1)底部安装多个石墨棒,对液/固两相混合物料(L/S)起到强制流动和局部剪切的增强分散功能;高温铁水对石墨前驱体精粉具有低于90度的润湿角,对碳元素具有较高的饱和溶解度,具备对非晶碳及表面高活性碳进行选择性溶解的能力;(L/S)冷却到低温区间,低温铁水中析出的碳在石墨粉体的表面实现附生结晶,形成包覆型核壳结构为主的人造石墨负极材料。

Description

铁水孕育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制造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二次电池领域,尤其是关于其中使用的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及其新型铁水孕育制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二次电池以其能量密度高,无记忆效应,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储能等领域,目前作为电动汽车或电动货车移动能源的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使用量很大,市场要求锂离子电池使用寿命长,能量密度高,充放电倍率特性佳,制造成本低。石墨负极材料由于具有较高的比容量,较低的还原电位,良好的电化学可逆性,低的体积膨胀率,高的电子导电率,原料来源广泛,为目前锂离子二次电池主流的负极材料。
商业化的负极材料主要包括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天然石墨的优点是成本低,压实密度高,主要缺点是天然石墨粉体的表面粗糙,活性位点多,比表面积大,首次充放电时在负极活性材料的表面形成SEI膜的过程反应消耗浪费的锂源多,导致首次充放电效率低;另外天然石墨的多晶体各向异性明显,充/放电时负极材料的体积膨胀不容易互相抵消,电池容易鼓胀导致极组间距波动大,电池循环寿命下降较快;另外多晶体的各向异性还导致锂离子的***/脱出只能从石墨粉体多晶体的某些端面进行,导致有效***/脱出的面积较小,电池的充/放电倍率特性较差,快充时容易析锂,电池安全性不佳。
目前行业主流的是使用人造石墨作为负极活性材料,如全部由中间相碳微球或者煅烧后的针状焦进行2800-3100℃高温石墨化处理后得到的人造石墨,人造石墨多晶体基本呈各向同性,粉体表面光滑,粉体表面的活性位点相对较少,比表面积小,电池首效相对比天然石墨的高,循环寿命长,倍率特性佳,缺点是人造石墨必须进行高温石墨化,加工周期长,能耗高;目前的人造石墨的高温石墨化温度高达2800-3100℃,主要利用高温下碳原子热扩散重新参与结晶来提高石墨前驱体的石墨化度,传统的艾奇逊石墨化炉,石墨前驱体原材料粉体松装于石墨坩埚内,振实密度小于1.10g/cm3;对石墨坩埚之间充填上碳素电阻颗粒料,加热热量的70-80%都是用于这些工艺辅料及外部的保温料,为了生产产品的均匀性,加热及保温时间需要近15天,冷却时间近10天,一炉的加工周期接近一个月,整体能耗高,能源有效利用率低下,加工周期长,资金占用周期长,成为人造石墨降低成本的瓶颈环节。
为了降低人造石墨的成本,在原材料方面主流的改进是采用核壳结构的包覆型产品,如采用沥青或糠醛树脂等石墨前驱体将天然石墨粉体或者针状焦粉体进行包覆改性,然后进行中/高温碳化及高温石墨化处理制备人造石墨,包覆工艺复杂,产品制造周期长,整体能耗仍然偏高;另外传统包覆型人造石墨粉体材料的壳和核之间的界面强度有限,包覆均匀性很难控制,制造负极极片时在强力辊压时,包覆壳层容易被压溃,导致电池首效和循环寿命质量波动。
为克服现有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制造方法和装置的缺点,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经济,环保,能源利用效率高,生产速度快,产品石墨化度高,首次效率高,铁水孕育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制造装置及方法,制造装置的主要技术特征在于,制造装置主要包括:真空***及水冷炉体,电磁感应加热及测温***,炉体内部用于铁水孕育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石墨坩埚及其石墨坩埚的附属保温层,具有增强分散功能的石墨主活塞(CP1)/石墨副活塞(CP2)的组合体及其两套独立的上下位移控制***,人造石墨粉体负压抽吸及其缓存***;具有增强分散功能的石墨主活塞(CP1)/石墨副活塞 (CP2)的组合体具有以下主要特征:(T1),石墨主活塞(CP1)与石墨坩埚的内圆呈间隙配合并能可控地独立上下位移调节;(T2),石墨主活塞(CP1) 的上表面为圆锥形斜坡面,用于防止铁水和石墨前驱体精粉滞留而影响产品的均一性,圆锥形斜坡面的母线与石墨主活塞(CP1)的中心线的夹角小于 45度,更优选小于等于30度;(T3),石墨主活塞的(CP1)底部固定安装有 10个以上的石墨棒,石墨棒的直径介于20-60毫米,石墨主活塞(CP1)作以分散为目的的上下运动时,这些底部固定的石墨棒对铁水和石墨前驱体精粉的液/固两相混合物料(L/S)起到强制流动和局部剪切的增强分散功能; (T4),石墨主活塞(CP1)上开有通孔(H1),石墨副活塞(CP2)与通孔(H1) 的内圆呈间隙配合,石墨副活塞(CP2)与石墨主活塞(CP1)的中心线平行或重合,石墨副活塞(CP2)能够相对石墨主活塞(CP1)作独立地可控上下位移,与石墨主活塞(CP1)二者上下协调运动组合,能够对铁水和石墨前驱体精粉的液/固两相混合物(L/S)起到增强分散功能;(T5),石墨副活塞(CP2) 的中心开有通孔(H2)用于负压吸附住钢桶包装的石墨前驱体精粉或者通过 (H2)及其延伸浸没在铁水中的石墨管采用正压气流输送方式直接将石墨前驱体精粉喷吹进熔化后的高温铁水中;本发明的制造装置在石墨坩埚的上部的侧壁上开有中小孔(H3)和/或(H4)和/或(H5)并安装相应的石墨管道, (H3)和/或(H4)用于从外部喷吹惰性气体,使得从铁水中上浮后的人造石墨粉体呈流态化,(H5)用于采用负压抽吸方式将呈流态化的人造石墨粉体转移到外部的缓存料仓,进行缓存并继续冷却;人造石墨粉体负压抽吸及其缓存系还可以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在收集上浮到铁水表面的人造石墨粉体时,从副活塞(CP2)的中心的通孔(H2)及其延伸出来的石墨管喷吹氮气或氩气等惰性气体,同时或分别从(H3)和/或(H4)和/或(H5)向外部采用负压吸尘方式抽吸人造石墨粉体进入缓存容器。
本发明的铁水孕育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利用高温铁水在 1850-2150℃(TH)高温区间对石墨前驱体精粉具有较好的润湿能力,润湿角小于90度,处于(TH)高温区间的高温铁水对石墨前驱体精粉其中的非晶区部分的碳以及表面的高活性的碳,相对于其中的结晶碳而言,具有优先选择性溶解的特性,高温铁水对石墨前驱体精粉中的碳元素具有相对较高的饱和溶解度,在此(TH)高温区间利用以上三点技术特性,本发明的石墨活塞组合体将石墨前驱体精粉在高温铁水中进行增强分散,均匀分散在高温铁水中以后,采用石墨活塞组合体对石墨前驱体精粉进行持续压制并浸没在高温铁水中,在(TH)高温区间对浸没其中的石墨前驱体精粉进行高温孕育的总时间介于30-360分钟,考虑到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平衡,优选进行高温孕育的总时间介于60-120分钟,实现高温铁水对石墨前驱体精粉非晶区部分的碳的溶解以及对粉体表面的高活性碳的熔蚀,同时石墨前驱体精粉其中的碳元素在 (TH)高温区间也会进行一定的热扩散及重结晶过程,在(TH)高温区间的增强分散和压制状态下的高温孕育处理也可以分成多个时间段交替进行;然后将铁水和经过高温孕育的石墨前驱体精粉的液/固混合物在保持石墨活塞组合体对其持续压制的同时,由(TH)高温区间一起冷却到1350-1650℃(TL) 低温区间,在降温过程中,相对低温的铁水对碳元素具有相对较低的饱和溶解度,铁水中溶解的过饱和的碳从铁水中会动态析出,部分析出的碳在石墨前驱体精粉的表面能够实现附生结晶,还有少部分的碳直接在铁水中析出长大为人造石墨粉体,在降温到(TL)温度区间并保持低温孕育总时间介于 30-360分钟后,在(TL)温度区间的增强分散和压制状态下的低温孕育处理也可以分成多个时间段交替进行,优选保持低温孕育的总时间介于60-120分钟,形成自然包覆型核壳结构为主的人造石墨粉体;随后将石墨活塞组合体上移,利用(TL)低温区间相对低温的铁水对人造石墨粉体的润湿性变差,润湿角大于90度,并利用人造石墨粉体和低温铁水之间巨大的密度差,将实现自然包覆后的人造石墨粉体或者部分自然析出的人造石墨粉体上浮到低温铁水的液面以上,然后利用负压将上浮后的人造石墨粉体抽吸出去存放在物料缓存容器中,继续在惰性气体保护下或真空条件下将人造石墨粉体冷却到 200℃以后出炉,颗粒分选并除磁后得到铁水孕育人造石墨负极材料,XRD测试d002小于0.3390纳米,真密度介于2.17-2.27g/cm3,克容量大于350mAh/g,首次充放电效率大于93%。
铁水孕育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制造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主要步骤:
Step1,制备石墨前驱体精粉(PG),石墨前驱体原料包括冶金焦炭,无烟煤,针状焦,弹丸焦,天然石墨,沥青粉,硬碳等碳素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物,将石墨前驱体原料进行酸洗和/或碱洗提纯,中和干燥,进行或不进行高温煅烧或碳化处理,达成惰性气体保护下900℃/30分钟处理后的挥发减重小于0.5%,灰分小于0.5%,破碎分级后粉体颗粒度控制在平均粒径D50 介于5-22微米,D95小于35微米,得到石墨前驱体精粉(PG);
Step2,真空感应熔炼制备高温铁水,对石墨前驱体精粉(PG)在高温铁水中进行增强分散及高温孕育,在抽真空后向真空室内充入氮气或氩气等惰性气体进行保护,将铁水采用感应加热到1350℃以上,更优选加热到1550℃以上,2150℃以下,然后采用带有中心通孔(H2)的石墨副活塞(CP2)以负压吸附方式将钢桶包装的石墨前驱体精粉物料整包原料输送进铁水中,或者通过中心通孔(H2)及其延伸浸没在铁水中的石墨管采用正压气流输送方式直接将石墨前驱体精粉原料喷吹进熔化后的铁水中;然后将铁水和石墨前驱体精粉的液/固两相混合物料(L/S)一起加热到1850-2150℃的高温区间(TH),并在此(TH)高温区间对液/固混合物料进行增强分散加工,在进行增强分散加工时,石墨主活塞(CP1)与石墨副活塞(CP2)的组合体作可控的上/下位移运动,二者你上/我下或你下/我上做协调配合运动,组合利用主活塞底面所固定的多个石墨棒对液/固两相混合物料(L/S)的强制流动和局部剪切功能,石墨主活塞(CP1)与石墨副活塞(CP2)的组合体能够对液/固两相混合物料(L/S)起到增强分散功能;然后在(TH)的高温区间,采用石墨主活塞 (CP1)和石墨副活塞(CP2)一起将石墨前驱体精粉压制并浸没在高温铁水中进行高温孕育的总时间介于30-360分钟;
Step3,低温孕育及负压抽吸转移人造石墨粉体,将经过高温孕育后的石墨前驱体精粉和铁水的混合物在保持压制状态下,一起降温到1350-1650℃ (TL)区间,并在此(TL)低温区间利用铁水进行低温孕育总时间介于30-360 分钟,优选进行低温孕育总时间介于60-120分钟;随后将石墨主活塞(CP1) 和石墨副活赛(CP2)一起上移,将实现自然包覆后的人造石墨粉体及少部分析出的人造石墨粉体自然上浮到铁水的液面以上,然后采用氮气或氩气等惰性气体从(H2)或其延伸出的石墨管喷吹进惰性气体,使从铁水中上浮后的人造石墨粉体实现流态化,同时利用负压抽吸方式将流态化的人造石墨粉体从(H3)和/或(H4)和/或(H5)抽吸出去,转移到物料缓存容器中进行继续冷却;或者采用氮气或氩气等惰性气体从(H3)和/或(H4)进气,使从铁水中上浮后的人造石墨粉体呈流态化,同时利用负压将流态化的人造石墨粉体从(H5)抽吸出去,转移到物料缓存容器中进行继续冷却;将人造石墨粉体继续进行惰性气体保护下或真空条件下的冷却至200℃以下出炉,颗粒分选并除磁后得到铁水孕育人造石墨负极材料;
Step4,继续向铁水中投放下一批的石墨前驱体精粉物料,重复进行上述的高/低温铁水孕育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制造。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势进行进一步阐释。
为了提高石墨坩埚和/或石墨/陶瓷复合材料坩埚和/或石墨活塞组合体的使用寿命,防止高温下铁水对上述的零部件中的石墨材料熔蚀过多,本发明优选在真空感应熔炼制备高温铁水时的原材料铁水中的初始碳含量大于 4.5%。
为了平衡石墨化的速度和石墨化的程度以及降低高温下的辐射损耗,以及保证石墨坩埚和石墨活塞的寿命,本发明的铁水孕育的最高温度区间(TH) 优选控制介于1850-2150℃;鉴于1850-2150℃温度区间高温铁水与石墨前驱体精粉的润湿角低于90度,便于采用本发明的具有增强分散功能的石墨活塞组合体首先将石墨前驱体精粉均匀分散在高温铁水中,随后对液/固两相物料采用石墨活塞组合体保持压制状态下进行高温孕育处理,防止石墨前驱体精粉过早浮起;另外(TH)温度区间高温铁水对于碳元素的饱和溶解度大于5wt.%,对石墨前驱体精粉其中非晶区的碳及粉体表面高活性的碳具有润湿及选择性高温溶解的特点;在后面的降温过程中铁水中溶解的过饱和的碳会逐步析出,在石墨前驱体精粉的表面会附生结晶生长出新的石墨壳层,构成新型核壳结构的人造石墨负极材料,能够提升石墨前驱体的各向同性特征,与传统的沥青包覆/中温碳化/高温石墨化的人造石墨制造方法相对比,本发明的方法自然生长的新型包覆型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其核壳之间的包覆均匀度高,壳层和核之间近无明显的物理界面,在制备负极极片的压实过程中,本发明的高低温铁水孕育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包覆壳层不易被压溃,制备的电池克容量高,首次充放电效率高,倍率特性好,循环寿命长。
本发明利用高温铁水对石墨前驱体精粉进行表面熔蚀,从而降低了石墨前驱体精粉的活性端基的数量和降低了粉体的比表面积,附生结晶包覆后的人造石墨材料降低了SEI膜生产长消耗的锂量,从而首次不可逆容量降低。
本发明利用1850-2150℃的最高温度区间进行高温孕育,远低于常规人造石墨所采用的2800-3100℃的高温石墨化温度,可以大大降低辐射热及能量的浪费;本发明的能源利用效率远高于传统的高温石墨化炉的热效率;本发明的方法大大降低了石墨化的加热时间以及不用二次包覆及二次碳化加热,降低了总体能耗,能够得到高石墨化度和各向同性度佳的新型核壳结构为主的人造石墨负极材料。
本发明利用人造石墨粉体和低温铁水之间的润湿性变差以及二者之间巨大的密度差,简单易行地实现了高/低温铁水孕育后的人造石墨粉体和低温铁水的有效自然上浮分离,不必采用化学腐蚀等后续工序处理铁,本发明采用的铁水仅作为工艺介质,基本没有材料损耗,工艺环保,节能,生产成本低,市场竞争力强。
附图说明
说明书附图的图1为本发明的石墨主活塞(CP1)的示意图,其中石墨主活塞(CP1)的上表面为圆锥形斜坡面,用于防止从石墨主活塞和石墨坩埚之间的间隙泄露到主活塞上表面的铁水和石墨前驱体精粉的滞留,圆锥形斜坡面母线与石墨主活塞(CP1)的中心线的夹角为30度;石墨主活塞的(CP1) 底部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20个石墨棒,石墨棒的直径为30毫米,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均匀固定在石墨主活塞(CP1)的下部。
说明书附图的图2为本发明的石墨活塞组合体对石墨前驱体精粉及高温铁水进行增强分散及压制前的示意图,其中石墨主活塞(CP1)与石墨坩埚内圆之间的设计间隙为0.25毫米,石墨副活塞(CP2)与石墨主活塞(CP1)内圆之间的设计间隙为0.25毫米。
说明书附图的图3为本发明的经过高/低温孕育处理后得到的人造石墨粉体向外部缓存装置进行负压抽吸的示意图,安装在石墨坩埚上部的H3,H4 石墨管用于喷吹进惰性气体,将人造石墨粉体流态化,安装在石墨坩埚上部的H5石墨管用于采用负压吸尘方式将人造石墨粉体抽吸到缓存容器中。继续进行冷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实施例以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精神要义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工艺,但并不限制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凡采用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技术方案,如铁原料中的碳含量适当调整等,或者铁原料中含有一定量的Si,Ce等合金元素,或者采用其他真空加热方式,适当提高铁水的高温孕育温度,或者适当调低铁水的低温孕育温度,或者采用陶瓷材料的活塞组合体替代石墨活塞组合体,或者适当调整负压吸附人造石墨粉料的方式,均应理解为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铁水孕育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平均粒径D50介于10-16微米, D95小于25微米,XRD测试d002为0.3349纳米,真密度介于2.21-2.25g/cm3,克容量大于360mAh/g,首次充放电效率大于94.5%;铁水孕育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制造装置主要包括:真空***及水冷炉体,电磁感应加热及测温***,充气***,流态化及负压抽吸粉料***,炉体内部用于高低温铁水孕育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石墨坩埚及其石墨坩埚的附属保温层,见说明书附图1-3,与石墨坩埚的内圆间隙配合并能上下位移调节的石墨主活塞(CP1),石墨主活塞(CP1)上开有大孔(H1),石墨副活塞(CP2)与大孔(H1)的内圆间隙配合,石墨副活塞(CP2)与石墨主活塞(CP1)的中心轴线平行并重合,石墨副活塞(CP2)能够相对石墨主活塞(CP1)作上下独立位移控制,与石墨主活塞(CP1)二者上下协调运动组合后能够对铁水和石墨前驱体精粉的液/ 固两相混合物料起到准搅拌功能,石墨副活塞(CP2)的底部开有负压吸附孔 (H2)用于吸附传送钢桶包装的石墨前驱体精粉并放置进熔化后的铁水中;石墨主活塞(CP1)上还开有孔并安装(H3)和/或(H4)和/或(H5)石墨管, (H3)和/或(H4)用于从外部进气使从铁水中上浮后的人造石墨粉体流态化, (H5)用于采用负压吸尘方式将上浮后的呈流态化的人造石墨粉体转移到外部的缓存容器。
铁水孕育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制造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主要步骤:
Step1,制备石墨前驱体精粉,石墨前驱体原料采用针状焦,惰性气体保护下900℃/30分钟处理后的挥发减重小于0.20%,破碎分级后颗粒度控制在平均粒径D50介于10-18微米,D95小于25微米,灰分小于0.20%;
Step2,真空感应熔炼制备高温铁水并进行增强分散及高温铁水孕育,在抽真空后向真空室内充入氩气进行保护,将铁水采用感应加热到1700℃,采用带有负压吸附孔(H2)的副活塞(CP2)将钢桶包装的石墨前驱体精粉物料输送进铁水中,将铁水和石墨前驱体精粉的液/固混合物料一起加热到 1950-2000℃(TH)的高温区间,并在此高温区间进行活塞组合体的上/下逆向可控位移,对高温铁水和石墨前驱体精粉进行增强型分散,然后停止分散,保持石墨活塞组合体对液/固混合物料保持压制的状态下进行高温孕育90分钟;
Step3,低温孕育及负压吸附人造石墨粉体,将液/固混合物采用石墨活塞组合体持续进行压制状态下一起降温到1350-1450℃(TL)区间,并在此低温区间进行低温孕育90分钟,将实现自然包覆后的人造石墨粉体上浮到铁水的液面以上,然后采用说明书附图3所示方式,采用氩气从(H3)/(H4)分别进气,使上浮后的人造石墨粉体呈流态化,同时利用负压将人造石墨粉体从(H5)抽吸出去,转移到物料缓存容器中,继续进行氩气保护下冷却,到200℃以下出炉,颗粒分选并除磁后得到高低温铁水孕育人造石墨负极材料;
Step4,继续采用石墨副活塞(CP2)向铁水中投放下一批的钢桶包装石墨前驱体精粉,重复进行上述的高/低温铁水孕育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制造。

Claims (3)

1.铁水孕育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制造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制造装置主要包括:真空***及水冷炉体,电磁感应加热及测温***,炉体内部用于铁水孕育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石墨坩埚及其石墨坩埚的附属保温层,具有增强分散功能的石墨主活塞(CP1)/石墨副活塞(CP2)的组合体及其两套独立的上下位移控制***,人造石墨粉体负压抽吸及其缓存***;具有增强分散功能的石墨主活塞(CP1)/石墨副活塞(CP2)的组合体具有以下主要特征:(T1),石墨主活塞(CP1)与石墨坩埚的内圆呈间隙配合并能可控地独立上下位移调节;(T2),石墨主活塞(CP1)的上表面为圆锥形斜坡面,用于防止铁水和石墨前驱体精粉滞留,圆锥形斜坡面的母线与石墨主活塞(CP1)的中心线的夹角小于45度;(T3),石墨主活塞的(CP1)底部固定安装有10个以上的石墨棒,石墨主活塞(CP1)作以分散为目的的上下运动时,这些底部固定的石墨棒对铁水和石墨前驱体精粉的液/固两相混合物料(L/S)起到强制流动和局部剪切的增强分散功能;(T4),石墨主活塞(CP1)上开有通孔(H1),石墨副活塞(CP2)与通孔(H1)的内圆呈间隙配合,石墨副活塞(CP2)与石墨主活塞(CP1)的中心线平行或重合,石墨副活塞(CP2)能够相对石墨主活塞(CP1)作独立地可控上下位移,与石墨主活塞(CP1)二者上下协调运动组合,能够对铁水和石墨前驱体精粉的液/固两相混合物(L/S)起到增强分散功能;(T5),石墨副活塞(CP2)的中心开有通孔(H2)用于负压吸附住钢桶包装的石墨前驱体精粉或者通过(H2)及其延伸浸没在铁水中的石墨管采用正压气流输送方式直接将石墨前驱体精粉喷吹进熔化后的高温铁水中;本发明的制造装置在石墨坩埚的上部的侧壁上开有中小孔(H3)和/或(H4)和/或(H5)并安装相应的石墨管道,(H3)和/或(H4)用于从外部喷吹惰性气体,使得从铁水中上浮后的人造石墨粉体呈流态化,(H5)用于采用负压抽吸方式将呈流态化的人造石墨粉体转移到外部的料仓,进行缓存并继续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水孕育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制造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制造装置的石墨坩埚的上部的侧壁上开有中小孔(H3)和/或(H4)和/或(H5)并安装相应的石墨管道,在收集上浮在铁水表面的人造石墨粉体时,从副活塞(CP2)的中心的通孔(H2)喷吹惰性气体,从(H3)和/或(H4)和/或(H5)向外部采用负压抽吸方式抽吸人造石墨粉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水孕育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制造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铁水孕育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利用高温铁水在1850-2150℃(TH)高温区间对石墨前驱体精粉具有较好的润湿能力,润湿角小于90度,以及对石墨前驱体精粉中的碳元素具有相对较高的饱和溶解度,处于(TH)高温区间的高温铁水对石墨前驱体精粉其中的非晶区部分的碳以及表面的高活性的碳,相对于其中的结晶碳而言,具有优先选择性溶解的特性,在此(TH)高温区间利用以上三点技术特性,本发明的石墨活塞组合体将石墨前驱体精粉在高温铁水中先进行增强分散,均匀分散在高温铁水中以后,采用石墨活塞组合体对石墨前驱体精粉进行持续压制并浸没在高温铁水中,在(TH)高温区间对浸没其中的石墨前驱体精粉进行高温孕育总时间介于30-360分钟,实现高温铁水对石墨前驱体精粉非晶区部分的碳的选择性溶解以及对粉体表面的高活性碳的选择性熔蚀,同时石墨前驱体精粉其中的碳元素在(TH)高温区间也会进行一定的热扩散及重结晶过程;然后将铁水和经过高温孕育的石墨前驱体精粉的液/固混合物在保持石墨活塞组合体对其持续压制的同时,由(TH)高温区间一起冷却到1350-1650℃(TL)低温区间,在降温过程中,相对低温的铁水对碳元素具有相对较低的饱和溶解度,铁水中溶解的过饱和的碳从铁水中会动态析出,部分析出的碳在石墨前驱体精粉的表面能够实现附生结晶,还有少部分的碳直接在铁水中析出长大为人造石墨粉体,在降温到(TL)温度区间并保持低温孕育总时间介于30-360分钟后,形成自然包覆型核壳结构为主的人造石墨粉体;随后将石墨活塞组合体上移,利用(TL)低温区间相对低温的铁水对人造石墨粉体的润湿性变差,润湿角大于90度,并利用人造石墨粉体和低温铁水之间巨大的密度差,将实现自然包覆后的人造石墨粉体或者部分自然析出的人造石墨粉体上浮到低温铁水的液面以上,然后利用负压将上浮后的人造石墨粉体抽吸出去存放在物料缓存容器中,继续在惰性气体保护下或真空条件下将人造石墨粉体冷却到200℃以后出炉,颗粒分选并除磁后得到铁水孕育人造石墨负极材料,XRD测试d002小于0.3390纳米,真密度介于2.17-2.27g/cm3,克容量大于350mAh/g,首次充放电效率大于93%。
CN202210889452.4A 2022-07-21 2022-07-21 铁水孕育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制造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156768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89452.4A CN115676815A (zh) 2022-07-21 2022-07-21 铁水孕育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制造装置及方法
PCT/CN2023/095580 WO2024016827A1 (zh) 2022-07-21 2023-05-22 铁水孕育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制造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89452.4A CN115676815A (zh) 2022-07-21 2022-07-21 铁水孕育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制造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76815A true CN115676815A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60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89452.4A Pending CN115676815A (zh) 2022-07-21 2022-07-21 铁水孕育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制造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76815A (zh)
WO (1) WO202401682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26934A1 (zh) * 2022-05-22 2023-11-30 深圳市钢昱碳晶科技有限公司 铁水孕育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及制造方法
WO2024016827A1 (zh) * 2022-07-21 2024-01-25 深圳市钢昱碳晶科技有限公司 铁水孕育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制造装置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6038180A1 (de) * 2006-08-14 2008-02-21 Peter Greiner Kohlenstoffkolben für eine Brennkraftmaschine
CN103597645B (zh) * 2011-06-03 2016-08-17 科学与工业研究委员会 制备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初生石墨锂***负极材料的方法
KR101546039B1 (ko) * 2013-11-27 2015-08-20 주식회사 포스코 흑연 회수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흑연 회수 방법
CN108545722A (zh) * 2018-06-28 2018-09-18 上海交通大学 连续化制备石墨烯及石墨微片的方法及装置
CN114733287A (zh) * 2022-04-01 2022-07-12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铁水转运过程中析出石墨的收集装置及其收集方法
CN115676815A (zh) * 2022-07-21 2023-02-03 李鑫 铁水孕育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制造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26934A1 (zh) * 2022-05-22 2023-11-30 深圳市钢昱碳晶科技有限公司 铁水孕育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及制造方法
WO2024016827A1 (zh) * 2022-07-21 2024-01-25 深圳市钢昱碳晶科技有限公司 铁水孕育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制造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16827A1 (zh) 2024-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676815A (zh) 铁水孕育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制造装置及方法
CN103066243B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用煤焦粉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10617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高能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造工艺
CN109686952B (zh) 一种硅碳负极材料及包覆制备方法
CN110311125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55482B (zh) 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24028B (zh) 高低温铁水孕育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制造装置
CN111244400B (zh) 一种硅氧碳复合材料、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0451501B (zh) 利用石墨电极接头粉制备的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99105A (zh) 一种球形多孔人造石墨负极材料
CN109103438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核壳结构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82787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69582A (zh) 一种天然针焦复合石墨负极材料生产方法
CN110395725A (zh) 一种快充型微晶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10448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氧化亚硅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68671A (zh) 一种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负极材料
CN108832078B (zh) 一种Fe3O4/Fe-煤沥青基复合球形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WO2022166058A1 (zh) 一种高能量密度低温快充人造石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63479A (zh) 一种双层碳包覆的氧化亚硅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550635B (zh) 一种新型的碳包覆硅氧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5028164B (zh) 铁水孕育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及制造方法
CN110048092B (zh) 一种锂电池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51614A (zh) 低温快充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和低温快充电池
CN115440982A (zh) 一种锂电池用高性能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86021B (zh) 具有梯度孔结构的三维多孔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9

Address after: Gaoxin Industrial Village, No. 020 Gaoxin South 7th Road, Gaoxin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Gangyu Carbon Crys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01 1084, area C, jiamingyuan, No. 86, Beiyuan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Li Xi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