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38158A - 一种便于自动化调控的阀岛***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自动化调控的阀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38158A
CN115638158A CN202211249458.1A CN202211249458A CN115638158A CN 115638158 A CN115638158 A CN 115638158A CN 202211249458 A CN202211249458 A CN 202211249458A CN 115638158 A CN115638158 A CN 1156381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valve body
air inlet
cavity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4945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皮永红
郭盛发
刘胜清
文兵
徐亮
胡恬皓
王树森
李扬
万斌
涂升
刘乔菲
李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eng Qinmei Ruijin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eng Qinmei Ruijin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eng Qinmei Ruijin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eng Qinmei Ruijin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4945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3815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381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381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自动化调控的阀岛***,包括:阀岛箱;进气管,设置于阀岛箱内,其一端贯穿阀岛箱与外部气缸连接,另一端连接多个分气管;进气阀,设置在进气管上;电磁阀,设置有多个,每个电磁阀的进气口分别与对应的分气管连接;手动隔离开关,设置有多个,每个手动隔离开关分别与对应的电磁阀的工作口连接;就地气动门,设置有多个,每个就地气动门分别通过管道与对应的手动隔离开关连接;通过增加了手动隔离开关,实现了对单个气动门的隔离,方便对气动门进行检修,减少了气动门检修时阀岛设备误动的风险,同时减少了压缩空气的泄漏。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自动化调控的阀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岛***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便于自动化调控的阀岛***。
背景技术
现场总线(Field bus)的实质是通过电信号传输方式,并以一定的数据格式实现控制***中信号的双向传输。两个采用现场总线进行信息交换的对象之间只需一根两股或四股的电缆连接。特点是以一对电缆之间的电位差方式传输的。
在由带现场总线的阀岛组成的***中,每个阀岛都带有一个总线输入口和总线输出口。这样当***中有多个带现场总线阀岛或其它带现场总线设备时可以由近至远串联连接。现提供的现场总线阀岛装备了如今市场上所有开放式数据格式约定及主要可编程控制器厂家自定的数据格式约定。这样,带现场总线阀岛就能与各种型号的可编程控制器直接相连接,或者通过总线转换器进行阀接连接。
随着总线技术在电厂辅网***的推广使用,气动门阀岛***也广泛应用于辅网***,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现有设计存在不足,一个阀岛通常带着几个至十多个阀门,气源经一个总的隔离门进入电磁阀岛通过电磁阀实现开关气动门,在单个气动门进行检修时,无法切断单个气动门气源,不能进行有效隔离,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如何在气动门进行检修时,对单个气动门进行隔离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自动化调控的阀岛***,实现了在气动门进行检修时,对单个气动门进行隔离,方便对气动门进行维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便于自动化调控的阀岛***,包括:
阀岛箱;
进气管,设置于所述阀岛箱内,其一端贯穿所述阀岛箱与外部气缸连接,另一端连接多个分气管;
进气阀,设置在所述进气管上;
电磁阀,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电磁阀的进气口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分气管连接;
手动隔离开关,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手动隔离开关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电磁阀的工作口连接;
就地气动门,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就地气动门分别通过管道与对应的所述手动隔离开关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气阀,包括:
截止阀,其进气口通过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外部气缸连接;
减压阀,其高压腔通过所述进气管与所述截止阀的出气口连接,低压腔通过多根所述分气管分别与多个所述电磁阀连接。
优选的,所述截止阀,包括:第一阀体、第一阀杆、第一阀芯、第一阀盖和第一手轮;
所述第一阀体,其进气口通过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外部气缸连接,其出气口通过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减压阀连接;所述第一阀体在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具有第一阀口,对应所述第一阀口上方具有第一阀体腔;
所述第一阀盖,设置在所述第一阀体腔内,与所述第一阀体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阀杆,设置于所述第一阀体腔内,其顶端依次贯穿所述第一阀体和所述第一阀盖,且与所述第一阀盖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手轮连接于所述第一阀杆的顶部穿出端,所述第一阀芯连接于所述第一阀杆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减压阀,包括:第二阀体、气压表、第二阀盖、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弹性部件、第二阀杆、第二阀芯、阀杆把手和刻度尺;
所述第二阀体,具有高压腔和低压腔,所述高压腔通过所述进气管与所述第一阀体的出气口连接,所述低压腔通过所述进气管与每个所述电磁阀连接;所述高压腔与所述低压腔之间具有第二阀口;
所述压力表,设置在所述第二阀体上方,其与所述第二阀体固定连接,其测量端置于所述低压腔内;
所述第二阀盖,设置在所述第二阀体上方,其与所述第二阀体固定连接,具有阀盖腔,且所述第二阀口位于所述阀盖腔内;
所述第一限位块,设置在所述第二阀盖的阀盖腔内,其上端与所述第二阀盖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限位块,设置在所述第二阀盖的阀盖腔内,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块下方,与所述第二阀盖内壁滑动连接;
所述弹性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阀盖的阀盖腔内,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上端与所述第一限位块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阀杆,设置于所述第二阀盖的阀盖腔内,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阀盖、所述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阀体,其上端置于所述第二阀盖的外部,与所述阀杆把手固定连接,其下端置于所述低压腔内,与所述第二阀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阀杆与所述第一限位块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阀杆与所述第二限位块固定连接;
所述刻度尺,设置于所述阀盖顶部,与所述阀盖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磁阀,包括:第三阀体、第三阀杆、第三阀芯、第三阀盖、接线盒、电磁铁;
所述第三阀体,其内部中空形成第二阀体腔,并设有连通所述第二阀体腔的进气口、出气口和工作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二阀体的低压腔通过进气管连接,所述排气口位于所述进气口的同侧,所述工作口位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排气口的对侧,且位置在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排气口的中间,所述工作口通过气管与所述就地气动门连接;
所述电磁铁,设置于所述第三阀体上端,嵌入所述第三阀体侧壁的内部;
所述第三阀盖,设置于所述第二阀体腔内,与所述第三阀体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阀芯,设置于所述第二阀体腔内,位于所述第三阀盖下方;
所述第三阀杆,其上端与所述第三阀芯的下端固定连接,其下端对应所述工作口的位置具有导流块;
所述接线盒,设置于所述第三阀体顶部,与所述第三阀体固定连接,且与所述电磁铁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手动隔离开关,包括:第四阀体、第四阀盖、第四阀杆、第四阀芯和第二手轮;
所述第四阀体,其进气口通过气管与所述第三阀体的工作口连接,其出气口通过气管与所述就地气动门连接;所述第四阀体在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具有第三阀口,对应所述第三阀口上方具有第三阀体腔;
所述第四阀盖,设置在所述第四阀体腔内,与所述第四阀体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第四阀杆,设置于所述第三阀体腔内,其顶端依次贯穿所述第四阀体和所述第四阀盖,且与所述第四阀盖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手轮连接于所述第四阀杆的顶部穿出端,所述第四阀芯连接于所述第四阀杆的底端。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增加了手动隔离开关,实现了对单个气动门的隔离,方便对气动门进行检修,减少了气动门检修时阀岛设备误动的风险,同时减少了压缩空气的泄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附图为本发明中截止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服务为本发明中减压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4附图为本发明中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5附图为本发明中手动隔离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侧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便于自动化调控的阀岛***,包括:
阀岛箱1;
进气管,设置于阀岛箱内,其一端贯穿阀岛箱1与外部气缸连接,另一端连接多个分气管;
进气阀,设置在进气管上;
电磁阀4,设置有多个,每个电磁阀4的进气口分别与对应的分气管连接;
手动隔离开关5,设置有多个,每个手动隔离开关5分别与对应的电磁阀4的工作口连接;
就地气动门6,设置有多个,每个就地气动门6分别通过管道与对应的手动隔离开关5连接。
进气阀,包括:
截止阀2,其进气口通过进气管与外部气缸连接;
减压阀3,其高压腔311通过进气管与截止阀2的出气口连接,低压腔312通过多根分气管分别与多个电磁阀4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阀岛箱1通过进气管连接的气缸,气缸将压缩空气输送到截止阀2,截止阀2用于对阀岛箱1内的所有电磁阀4的气源进行开关控制,截止阀2通过进气管连接减压阀3,减压阀3用于将高压的压缩空气调节到电磁阀4正常使用的气压,电磁阀4进气口与减压阀3的低压腔连接,电磁阀4通过气管与就地气动门6连接,电磁阀4通过通电和非通电两种状态来控制就地气动门6的开关,在电磁阀4与就地气动门6连接的气管中间设置手动隔离开关5,手动隔离开关5用于在就地气动门6进行检修时对气源进行隔离;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增加了手动隔离开关,实现了对单个气动门的隔离,方便对气动门进行检修,减少了气动门检修时阀岛设备误动的风险,同时减少了压缩空气的泄漏。
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截止阀2,包括:第一阀体21、第一阀杆22、第一阀芯23、第一阀盖24和第一手轮25;
第一阀体21,其进气口通过进气管与外部气缸连接,其出气口通过进气管与减压阀3连接;第一阀体21在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具有第一阀口,对应第一阀口上方具有第一阀体腔;
第一阀盖24,设置在第一阀体腔内,与第一阀体内壁固定连接;
第一阀杆22,设置于第一阀体腔内,其顶端依次贯穿第一阀体21和第一阀盖24,且与第一阀盖24螺纹连接,第一手轮25连接于第一阀杆22的顶部穿出端,第一阀芯23连接于第一阀杆22的底端。
其中,第一阀杆22与第一阀盖24和第一阀体21之间密闭连接,放置压缩空气泄漏;第一阀芯23与第一阀口相锲合,保证在第一阀芯23进入第一阀口后不会有压缩空气通过第一阀口;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阀岛箱外部气缸通过进气管使压缩空气进入第一阀体21的进气口,通过驱动第一手轮25,使第一阀杆22带动第一阀芯23上下运动,来控制压缩空气是否通过第一阀口,当第一阀芯23离开第一阀口时,压缩空气通过第一阀口进入第一阀体21的出气口,第一阀体21的出气口通过进气管将压缩空气输送到减压阀3中;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截止阀2对总气源的控制,当故障发生时可直接关闭总气源,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减压阀3,包括:第二阀体31、气压表32、第二阀盖33、第一限位块34、第二限位块35、弹性部件36、第二阀杆37、第二阀芯38、阀杆把手39和刻度尺310;
第二阀体31,具有高压腔311和低压腔312,高压腔311通过进气管与第一阀体21的出气口连接,低压腔312通过进气管与每个电磁阀4连接;高压腔311与低压腔312之间具有第二阀口;
压力表32,设置在第二阀体31上方,其与第二阀体31固定连接,其测量端置于低压腔312内;
第二阀盖33,设置在第二阀体31上方,其与第二阀体31固定连接,具有阀盖腔,且第二阀口位于阀盖腔内;
第一限位块34,设置在第二阀盖33的阀盖腔内,其上端与第二阀盖33顶部固定连接;
第二限位块35,设置在第二阀盖33的阀盖腔内,位于第一限位块34下方,与第二阀盖33内壁滑动连接;
弹性部件36,设置在第二阀盖33的阀盖腔内,位于第一限位块34和第二限位块35之间,上端与第一限位块34固定连接;
第二阀杆37,设置于第二阀盖33的阀盖腔内,依次穿过第二阀盖33、第一限位块34、第二限位块35和第二阀体31,其上端置于第二阀盖33的外部,与阀杆把手39固定连接,其下端置于低压腔312内,与第二阀芯38固定连接;第二阀杆37与第一限位块34螺纹连接,第二阀杆37与第二限位块35固定连接;
刻度尺310,设置于阀盖33顶部,与阀盖33固定连接。
其中,第二阀杆37置于第二阀盖33外部的部分具有刻度标,刻度标的位置为:在第二阀芯38完全进入第二阀口时,刻度标与刻度尺310的最低刻度高度相同;
其中,因为高压气体转化成低压气体时会吸收热量,所以在第二阀芯38的内部设置有加热装置,此加热装置为现有技术,在进行减压时对第二阀芯38进行热量补偿,减少设备的损耗;
其中,压力表32为现有技术,固定在第二阀体31上方,方便工作人员确认低压腔312内的气压值,压力表32的测量端置于低压腔312内;
其中,弹性部件36优选的为弹簧,在第二阀芯38完全进入第二阀口的时,弹性部件36处于正常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截止阀2打开压缩空气从其出气口进入减压阀3的高压区311,驱动第一手轮39调节第二阀杆37的高度,弹性部件36压缩,弹性部件36的弹力与压缩空气通过第二阀口时对第二阀芯38的推力进行抵消,通过刻度标、刻度尺310和压力表32来确定低压腔312的气压值;压缩空气从高压腔311通过第二阀口进入低压腔312,在压缩空气冲高压气体变成低压气体时吸收热量,第二阀芯38内的加热装置,对第二阀芯38进行热量补偿,压缩空气从低压腔312通过进气管进入每个电磁阀4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减压阀3的设置,对高压的压缩空气进行减压调节,使压缩空气的气压适合电磁阀4,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
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电磁阀4,包括:第三阀体41、第三阀杆42、第三阀芯43、第三阀盖44、接线盒45、电磁铁46;
第三阀体41,其内部中空形成第二阀体腔,具有进气口411与第二阀体31的低压腔通过进气管连接,具有排气口412位于进气口411的同侧,具有工作口413位于进气口411和排气口412的对侧,工作口413通过气管与就地气动门6连接,且位置在进气口411和排气口412的中间,进气口411、排气口412和工作口413都与第二阀体腔连通;
电磁铁46,设置于第三阀体41上端,嵌入第三阀体41内部;
第三阀盖44,设置于第二阀体腔内,上端与第三阀体41固定连接;
第三阀芯43,设置于第二阀体腔内,位于第三阀盖44下方;
第三阀杆42,其上端与第三阀芯43的下端固定连接,其下端对应工作口413的位置具有导流块421;
接线盒45,设置于第三阀体41顶部,与第三阀体41固定连接,且与电磁铁46电连接。
其中,第三阀盖44的下端为凹形,第三阀芯43的上端为凸形,且第三阀盖44的下端与第三阀芯43的上端相锲合;
其中,第三阀杆42的下端与第二阀体腔的底部接触时,能使导流块421将排气口412与工作口413之间的通道完全封闭;
其中,电磁铁46优选的为软铁或硅钢材料,能达到在断电之后电磁铁46能快速消磁;
其中,接线盒45与外部控制电源连接,通电时电磁铁46拥有磁性;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电磁阀4用于控制就地气动门的打开和关闭,接线盒45通电时,使电磁铁46拥有磁性,驱动第三阀芯43向上运行,使进气口411与工作口413之间的通道封闭,压缩空气从排气口412排出,就地气动门6关闭;接线盒45不通电时,第三阀芯43、第三阀杆42和导流块412,通过进气口411内的压缩气体向导流块412施加压力使排气口412与工作口413之间的通道封闭,压缩空气进入就地气动门6,使就地气动门6打开;在排气口412排放压缩空气后,就地气动门6自动关闭。
如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手动隔离开关5,包括:第四阀体51、第四阀盖52、第四阀杆53、第四阀芯54和第二手轮55;
第四阀体51,其进气口通过气管与第三阀体41的工作口连接,其出气口通过气管与就地气动门6连接;第四阀体51在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具有第三阀口,对应第三阀口上方具有第三阀体腔;
第四阀盖52,设置在第四阀体腔内,与第四阀体51内壁固定连接;
第四阀杆53,穿过第四阀体51和第四阀盖52,上端置于第四阀体51外与第二手轮55固定连接,下端与第四阀芯54固定连接,且与第四阀盖52螺纹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压缩空气从第三阀体41的工作口通过气管进入第四阀体51的进气口,通过驱动第二手轮55,使第四阀杆53带动第四阀芯54上下运动,来控制压缩空气是否通过第三阀口,当第四阀芯54离开第三阀口时,压缩空气通过第三阀口进入第四阀体51的出气口,第四阀体51的出气口通过气管将压缩空气输送到就地气动门6中;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电磁阀4和就地气动门6之间的气管上设置手动隔离开关5,当需要对就地气动门6进行检修时,不同关闭所有电磁阀4的气源,只需关闭需要检修的就地气动门6相对应的手动隔离开关5即可,实现了对单个气动门的隔离,方便对气动门进行检修,减少了气动门检修时阀岛设备误动的风险,同时减少了压缩空气的泄漏。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整体工作流程为:阀岛箱外部气缸通过进气管使压缩空气进入第一阀体21的进气口,通过驱动第一手轮25,使第一阀杆22带动第一阀芯23上下运动,来控制压缩空气是否通过第一阀口,当第一阀芯23离开第一阀口时,压缩空气通过第一阀口进入第一阀体21的出气口,第一阀体21的出气口通过进气管将压缩空气输送到减压阀3的高压区311,驱动第一手轮39调节第二阀杆37的高度,弹性部件36压缩,弹性部件36的弹力与压缩空气通过第二阀口时对第二阀芯38的推力进行抵消,通过刻度标、刻度尺310和压力表32来确定低压腔312的气压值;压缩空气从高压腔311通过第二阀口进入低压腔312,在压缩空气冲高压气体变成低压气体时吸收热量,第二阀芯38内的加热装置,对第二阀芯38进行热量补偿,压缩空气从低压腔312通过进气管进入每个电磁阀4的进气口411内,接线盒45通电时,使电磁铁46拥有磁性,驱动第三阀芯43向上运行,使进气口411与工作口413之间的通道封闭,压缩空气从排气口412排出,就地气动门6关闭;接线盒45不通电时,第三阀芯43、第三阀杆42和导流块412,通过进气口411内的压缩气体向导流块412施加压力使排气口412与工作口413之间的通道封闭,压缩空气从工作口413通过气管进入第四阀体51的进气口,通过驱动第二手轮55,使第四阀杆53带动第四阀芯54上下运动,来控制压缩空气是否通过第三阀口,当第四阀芯54离开第三阀口时,压缩空气通过第三阀口进入第四阀体51的出气口,第四阀体51的出气口通过气管将压缩空气输送到就地气动门6中,使就地气动门6打开;在排气口412排放压缩空气后,就地气动门6自动关闭。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便于自动化调控的阀岛***,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岛箱(1);
进气管,设置于所述阀岛箱内,其一端贯穿所述阀岛箱(1)与外部气缸连接,另一端连接多个分气管;
进气阀,设置在所述进气管上;
电磁阀(4),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电磁阀(4)的进气口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分气管连接;
手动隔离开关(5),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手动隔离开关(5)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电磁阀(4)的工作口连接;
就地气动门(6),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就地气动门(6)分别通过管道与对应的所述手动隔离开关(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自动化调控的阀岛***,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阀,包括:
截止阀(2),其进气口通过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外部气缸连接;
减压阀(3),其高压腔(311)通过所述进气管与所述截止阀(2)的出气口连接,低压腔(312)通过多根所述分气管分别与多个所述电磁阀(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自动化调控的阀岛***,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止阀(2),包括:第一阀体(21)、第一阀杆(22)、第一阀芯(23)、第一阀盖(24)和第一手轮(25);
所述第一阀体(21),其进气口通过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外部气缸连接,其出气口通过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减压阀(3)连接;所述第一阀体(21)在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具有第一阀口,对应所述第一阀口上方具有第一阀体腔;
所述第一阀盖(24),设置在所述第一阀体腔内,与所述第一阀体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阀杆(22),设置于所述第一阀体腔内,其顶端依次贯穿所述第一阀体(21)和所述第一阀盖(24),且与所述第一阀盖(24)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手轮(25)连接于所述第一阀杆(22)的顶部穿出端,所述第一阀芯(23)连接于所述第一阀杆(22)的底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自动化调控的阀岛***,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阀(3),包括:第二阀体(31)、气压表(32)、第二阀盖(33)、第一限位块(34)、第二限位块(35)、弹性部件(36)、第二阀杆(37)、第二阀芯(38)、阀杆把手(39)和刻度尺(310);
所述第二阀体(31),具有高压腔(311)和低压腔(312),所述高压腔(311)通过所述进气管与所述第一阀体(21)的出气口连接,所述低压腔(312)通过所述进气管与每个所述电磁阀(4)连接;所述高压腔(311)与所述低压腔(312)之间具有第二阀口;
所述压力表(32),设置在所述第二阀体(31)上方,其与所述第二阀体(31)固定连接,其测量端置于所述低压腔(312)内;
所述第二阀盖(33),设置在所述第二阀体(31)上方,其与所述第二阀体(31)固定连接,具有阀盖腔,且所述第二阀口位于所述阀盖腔内;
所述第一限位块(34),设置在所述第二阀盖(33)的阀盖腔内,其上端与所述第二阀盖(33)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限位块(35),设置在所述第二阀盖(33)的阀盖腔内,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块(34)下方,与所述第二阀盖(33)内壁滑动连接;
所述弹性部件(36),设置在所述第二阀盖(33)的阀盖腔内,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块(34)和所述第二限位块(35)之间,上端与所述第一限位块(34)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阀杆(37),设置于所述第二阀盖(33)的阀盖腔内,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阀盖(33)、所述第一限位块(34)、所述第二限位块(35)和所述第二阀体(31),其上端置于所述第二阀盖(33)的外部,与所述阀杆把手(39)固定连接,其下端置于所述低压腔(312)内,与所述第二阀芯(3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阀杆(37)与所述第一限位块(34)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阀杆(37)与所述第二限位块(35)固定连接;
所述刻度尺(310),设置于所述阀盖(33)顶部,与所述阀盖(33)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自动化调控的阀岛***,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4),包括:第三阀体(41)、第三阀杆(42)、第三阀芯(43)、第三阀盖(44)、接线盒(45)、电磁铁(46);
所述第三阀体(41),其内部中空形成第二阀体腔,并设有连通所述第二阀体腔的进气口(411)、出气口(412)和工作口(413),所述进气口(411)与所述第二阀体(31)的低压腔通过进气管连接,所述排气口(412)位于所述进气口(411)的同侧,所述工作口(413)位于所述进气口(411)和所述排气口(412)的对侧,且位置在所述进气口(411)和所述排气口(412)的中间,所述工作口(413)通过气管与所述就地气动门(6)连接;
所述电磁铁(46),设置于所述第三阀体(41)上端,嵌入所述第三阀体(41)侧壁的内部;
所述第三阀盖(44),设置于所述第二阀体腔内,与所述第三阀体(41)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阀芯(43),设置于所述第二阀体腔内,位于所述第三阀盖(44)下方;
所述第三阀杆(42),其上端与所述第三阀芯(43)的下端固定连接,其下端对应所述工作口(413)的位置具有导流块(421);
所述接线盒(45),设置于所述第三阀体(41)顶部,与所述第三阀体(41)固定连接,且与所述电磁铁(46)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自动化调控的阀岛***,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隔离开关(5),包括:第四阀体(51)、第四阀盖(52)、第四阀杆(53)、第四阀芯(54)和第二手轮(55);
所述第四阀体(51),其进气口通过气管与所述第三阀体(41)的工作口连接,其出气口通过气管与所述就地气动门(6)连接;所述第四阀体(51)在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具有第三阀口,对应所述第三阀口上方具有第三阀体腔;
所述第四阀盖(52),设置在所述第四阀体腔内,与所述第四阀体(51)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第四阀杆(53),设置于所述第三阀体腔内,其顶端依次贯穿所述第四阀体(51)和所述第四阀盖(52),且与所述第四阀盖(52)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手轮(55)连接于所述第四阀杆(53)的顶部穿出端,所述第四阀芯(54)连接于所述第四阀杆(53)的底端。
CN202211249458.1A 2022-10-12 2022-10-12 一种便于自动化调控的阀岛*** Pending CN1156381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49458.1A CN115638158A (zh) 2022-10-12 2022-10-12 一种便于自动化调控的阀岛***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49458.1A CN115638158A (zh) 2022-10-12 2022-10-12 一种便于自动化调控的阀岛***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38158A true CN115638158A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44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49458.1A Pending CN115638158A (zh) 2022-10-12 2022-10-12 一种便于自动化调控的阀岛***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3815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67054B (zh) 具有双重感测机构的阀体
CA2844678C (en) Wireless pneumatic controller
US4557292A (en) System for distributing pneumatic control signals by electrical means
WO2019096111A1 (zh) 一种机车及其后备制动设备
CN209012792U (zh) 一种压缩天然气调压站
CN115638158A (zh) 一种便于自动化调控的阀岛***
CN209354734U (zh) 气动阀门气动***
CN111577200A (zh) 兼具远程控制和本地机械控制功能的紧急切断装置
CN113374919B (zh) 一种特殊工况下阀门自动控制***
CN214579203U (zh) 一种气动阀门开关控制装置
CN211059424U (zh) 一种智能管道压力控制阀
CN2934791Y (zh) 内外力结合控制阀
CN111322451B (zh) 气液联动执行机构
CN106641706A (zh) 合成气放空控制阀及合成气放空控制***
CA2078055A1 (en) A safety and automatic stop device, in particular for gas expansion stations
CN107806526A (zh) 一种气动阀控制方法
CN113236848B (zh) 一种气源故障自动切断的阀控***
CN215294561U (zh) 一种切断阀组件及多晶硅生产设备
CN216813105U (zh) 一种高炉减压阀组保护状态监控及故障预警装置
RU2718101C1 (ru) Автоматизированный комплекс управления краном на газоконденсатопроводе
CN103470843A (zh) 双作用气动执行器自锁装置
CN219345658U (zh) 用于控制紧急切断阀门的装置
CN218494330U (zh) 一种阀门***故障切换装置
CN220646347U (zh) 一种双作用气动执行机构集成式三断保护装置
CN220729635U (zh) 一种用于汽轮发电机组上的风阀控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