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03858A - 一种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03858A
CN115603858A CN202110776442.5A CN202110776442A CN115603858A CN 115603858 A CN115603858 A CN 115603858A CN 202110776442 A CN202110776442 A CN 202110776442A CN 115603858 A CN115603858 A CN 1156038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se
sequence
sequences
information bit
position v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7644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晓璞
吴艺群
张云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7644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0385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98722 priority patent/WO2023279924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6038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038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 H04L1/0007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by modifying the frame l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7Block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4Testing correct op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4Testing correct operation
    • H04L1/245Testing correct operation by using the properties of transmission co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ression, Expansion, Code Conversion, And Decod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传输方法及装置,用以在保持低处理复杂度传输的基础上提高编码增益。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根据待传输的信息比特序列的第一长度和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确定所述编码序列中非零元素的第一数量;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信息比特序列对应的目标十进制数值、所述第二长度和所述第一数量,确定表示所述目标十进制数值时,所述第一数量的非零元素在所述编码序列中的位置向量;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位置向量,生成脉冲序列;所述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脉冲序列。

Description

一种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网络规模的不断增大和设备数量的持续增加,低成本和低功耗的物联网技术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例如长距离(long range,LoRa)无线技术、低功率广域网络(low-power wide-area network,LPWAN)中的窄带物联网(narrowband internet ofthings,NB-IoT)技术等迅猛发展,正是体现了物联网对低成本低功耗物联网技术的需求。
目前,在通信***中,为了对抗信道噪声,通常通过使用信道编码添加一定的冗余来提高纠错性能。然而信道编码的引入会增加收发端的处理复杂度,经典的信道编码方式例如极化(polar)码,低密度奇偶校验(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码,咬尾卷积码(tail biting convolution coding,TBCC)等对编译码均有一定的复杂度要求,对于一些极低成本极低功耗要求的物联网场景并不适用,例如无源物联网(passive-IoT)场景。这些极低成本要求的场景一般采用极为简单的编码调制方案,例如脉冲间隔编码(pulseinterval encoding,PIE),不归零(non return to zero,NRZ)编码,脉冲位置调制(pulseposition modulation,PPM)等,利用脉冲的间隔、位置和变化等特点传递信息,收发端设计简单,处理复杂度低,但能获得的编码增益较小,如果工作在较高信噪比下,需要多次重传数据,存在性能劣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方法及装置,用以在保持低处理复杂度传输的基础上提高编码增益。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根据待传输的信息比特序列的第一长度和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确定所述编码序列中非零元素的第一数量;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信息比特序列对应的目标十进制数值、所述第二长度和所述第一数量,确定表示所述目标十进制数值时,所述第一数量的非零元素在所述编码序列中的位置向量;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位置向量,生成脉冲序列;所述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脉冲序列。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对信息比特序列进行稀疏时域编码调制(sparse timecoding and modulation,STCM)的构思,将信息比特序列映射为稀疏编码序列,利用编码序列中非零元素的位置向量传递信息比特序列,在更大的比特范围引入校验关系,提高了编码增益。同时,第一设备(发送端)可以采用解列(Unranking)算法等将信息比特序列对应的目标十进制数值映射到位置向量,第二设备(接收端)也可以采用排列(Ranking)算法等将位置向量映射到信息比特序列对应的目标十进制数值,计算简单易实现,处理复杂度低。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位置向量,生成脉冲序列,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位置向量进行脉冲位置调制,确定第一脉冲序列;所述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脉冲序列,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脉冲序列。可选的,所述第一脉冲序列的长度与所述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相等。
上述设计中,可以采用稀疏时域编码调制的方式传递数据,例如根据位置向量[4,3],可以确定第一脉冲序列为0 0 1 1 0 0 0 0 0 0,表示第一脉冲序列的第3个和第4个符号(或脉冲位置)存在幅度(或电平)为1的脉冲用于传递数据,而非通过电平的变化传递数据,可以提高传输的可靠性,带来更多的编码增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位置向量,生成脉冲序列,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位置向量进行脉冲间隔调制,确定第二脉冲序列;所述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脉冲序列,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二脉冲序列。
上述设计中,可以采用脉冲间隔调制的方式,确定承载位置向量的脉冲序列,以满足不同的传输要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位置向量,生成脉冲序列,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位置向量,确定所述编码序列;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编码序列进行脉冲间隔调制,确定第三脉冲序列;所述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脉冲序列,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三脉冲序列。
上述设计中,可以将稀疏时域编码调制与脉冲间隔调制级联使用,以满足不同的传输要求。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将待传输的信息比特序列进行分组,确定多个信息比特子序列;所述第一设备针对所述多个信息比特子序列中的每个信息比特子序列,根据所述信息比特子序列对应的目标十进制数值、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和编码序列中非零元素的第一数量,确定表示所述目标十进制数值时,所述第一数量的非零元素在所述编码序列中的位置向量;所述第一设备根据针对所述多个信息比特子序列确定的多个位置向量,生成多个脉冲序列;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多个脉冲序列。
第二方面采用分组传输的实现方式相对于第一方面未采用分组传输的实现方式,固定了传输时的参数(如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和编码序列中非零元素的第一数量),无需第一设备再计算非零元素的第一数量,进一步降低了处理复杂度。同时在传输时,第一设备也无需将参数(如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和编码序列中非零元素的第一数量)指示给第二设备,节约了信令开销,也降低了处理复杂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设备根据针对所述多个信息比特子序列确定的多个位置向量,生成多个脉冲序列,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多个位置向量分别进行脉冲位置调制,确定多个第一脉冲序列;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多个脉冲序列,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多个第一脉冲序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设备根据针对所述多个信息比特子序列确定的多个位置向量,生成多个脉冲序列,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多个位置向量分别进行脉冲间隔调制,确定多个第二脉冲序列;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多个脉冲序列,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多个第二脉冲序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设备根据针对所述多个信息比特子序列确定的多个位置向量,生成多个脉冲序列,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多个位置向量,确定多个编码序列;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多个编码序列分别进行脉冲间隔调制,确定多个第三脉冲序列;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多个脉冲序列,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多个第三脉冲序列。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脉冲序列;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脉冲序列,确定位置向量;所述第二设备根据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和所述位置向量,确定非零元素的位置符合所述位置向量的编码序列表示的目标十进制数值;所述第二设备根据信息比特序列的第一长度,确定对应所述目标十进制数值的信息比特序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脉冲序列,包括: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脉冲序列;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脉冲序列,确定位置向量,包括: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脉冲序列中值大于第一阈值的元素所在的位置,确定所述位置向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脉冲序列,包括: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脉冲序列和所述编码序列中非零元素的第一数量;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脉冲序列,确定位置向量,包括: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脉冲序列中值由大到小的所述第一数量的元素所在的位置,确定所述位置向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脉冲序列,包括: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二脉冲序列;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脉冲序列,确定位置向量,包括:所述第二设备对所述第二脉冲序列进行脉冲间隔解调,得到所述第二脉冲序列承载的所述位置向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脉冲序列,包括: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三脉冲序列;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脉冲序列,确定位置向量,包括:所述第二设备对所述第三脉冲序列进行脉冲间隔解调,得到所述第三脉冲序列承载的编码序列;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编码序列,确定所述位置向量。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多个脉冲序列;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多个脉冲序列,确定多个位置向量;所述第二设备根据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针对所述多个位置向量中的每个位置向量确定非零元素的位置符合所述位置向量的编码序列表示的目标十进制数值,得到多个目标十进制数值;所述第二设备确定对应所述多个目标十进制数值的多个信息比特子序列;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多个信息比特子序列确定信息比特序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多个脉冲序列,包括: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多个第一脉冲序列;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多个脉冲序列,确定多个位置向量,包括:所述第二设备针对所述多个第一脉冲序列中的每个第一脉冲序列,根据所述第一脉冲序列中值大于第一阈值的元素所在的位置确定位置向量,得到所述多个位置向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多个脉冲序列,包括: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多个第一脉冲序列;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多个脉冲序列,确定多个位置向量,包括:所述第二设备针对所述多个第一脉冲序列中的每个第一脉冲序列,根据所述第一脉冲序列中值由大到小的第一数量的元素所在的位置确定位置向量,得到所述多个位置向量,其中,所述第一数量为所述编码序列中非零元素的数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多个脉冲序列,包括: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多个第二脉冲序列;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多个脉冲序列,确定多个位置向量,包括:所述第二设备对所述多个第二脉冲序列分别进行脉冲间隔解调,得到所述多个第二脉冲序列承载的所述多个位置向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多个脉冲序列,包括: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多个第三脉冲序列;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多个脉冲序列,确定多个位置向量,包括:所述第二设备对所述多个第三脉冲序列分别进行脉冲间隔解调,得到所述多个第三脉冲序列承载的多个编码序列;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多个编码序列,确定所述多个位置向量。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装置,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或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比如包括通信单元和处理单元。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可以是芯片或者集成电路。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当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所述装置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或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可以为第一设备。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装置,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或实现上述第四方面或者第四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比如包括通信单元和处理单元。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可以是芯片或者集成电路。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当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所述装置可以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或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者第四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可以为第二设备。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或通信)***,所述传输***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所述第二设备可以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或所述第一设备可以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所述第二设备可以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者第四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传输装置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或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或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或实现上述第四方面或者第四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传输装置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或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或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或实现上述第四方面或者第四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接口,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接口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或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或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或实现上述第四方面或者第四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上述第三方面至第十方面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请参照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这里不再重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PIE方案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4-PPM脉冲位置调制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脉冲位置调制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方法示意图之一;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方法示意图之二;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流程示意图之三;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性能对比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级联传输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级联PIE的传输性能对比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装置示意图之一;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装置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尤其适用于通信***中存在编码调制相关模块,且对接收端的处理能力要求严格,即要求接收端处理复杂度很低或者低平均功率数据(或信息)传输的通信***或场景中。例如:passive IoT通信***、超宽带移动通信***、光通信***、NB-IoT通信***、Lora通信***等通信***中。以适用于passive IoT通信***为例,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所应用的通信***架构可以如图1所示,包括:读写器(reader)和标签(tag),还可以包括对读写器进行控制的计算机控制端。其中读写器可以作为数据等传输的发送端,标签可以作为数据等传输的接收端。
需要说明的时,读写器也可能存在其他名称,例如可以称为协助器(helper)、询问器(interrogator)、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等,为了描述方便,本申请实施例中均称为读写器。标签(tag)也可能存在其他名称,例如可以称为无源设备(passive device)等。另外,需要理解的是图1所示的通信***架构仅是passive IoT通信***的一个示例,本申请实施例不局限于存在读写器与标签的passive IoT通信***,对于存在网络设备(发送端)与标签(接收端)的passive IoT通信***等同样适用。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应用于5G等移动通信***中时,发送端还可以为网络设备、接收端还可以为终端设备,或者发送端和接收端均为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终端、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工业控制(industrial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所述网络设备可以为无线接入设备,例如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5G中的g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或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中的接入点(accesspoint,AP)、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等。
在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之前,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调制、解调,调制就是对信号源的数据进行处理加到载波上,使其变为适合于信道传输的形式的过程。解调即调制的逆过程,从信号中恢复原始数据,解调有时也可以称为检测。
2)、0,1序列,也可以称为二进制序列,是指由数值为0和/或数值为1的多个元素构成的序列,如0 0 0 0 1 0 1 0、0 0 1 1 1 0 0 1等。其中0,1序列中每个元素占用1比特(bit),0,1序列中每个bit或每个bit对应的数值可以称为一个元素。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信息比特序列、编码序列可以为0,1序列,长度单位通常为bit。
3)、脉冲序列,可以是指包括一个或多个脉冲的序列,在脉冲序列中可以包括多个符号(或脉冲位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脉冲序列中每个元素对应于1个符号或脉冲位置,例如:脉冲序列0 0 1 1 0 0 0 0 0 0,可以表示有10个符号或脉冲位置、第3个和第4个符号或脉冲位置存在幅度为1的脉冲、其它符号或脉冲位置存在幅度为0的脉冲的脉冲序列;也可以表示脉冲序列包括10个元素,第3个和第4个元素的值为1,其它元素的值为0。其中脉冲序列的长度单位通常为符号或脉冲位置,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后续描述中以脉冲序列中包括符号为例,需要理解的是脉冲序列中的符号也可以替换为脉冲位置。
4)、PIE,PIE原理是通过定义脉冲下降沿之间的不同时间宽度来表示数据。在标准中定义了名为“Tari”的时间间隔,也称为基准时间间隔,该时间段为相邻两个脉冲下降沿的时间宽度。如图2所示为一种PIE方案,也就是说,比特“0”将映射为“1 0”,而比特“1”映射为“1 1 1 0”。接收端通过检测下降沿前的时隙长度来判断发送的是比特“0”还是比特“1”。然而,PIE是基于脉冲的位置间隔和变化的编码调制方法,虽然编译码结构简单,实现复杂度低,但是编码增益受限,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5)、脉冲位置调制(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PPM的原理是利用脉冲的位置来传递信息,PPM和PIE原理类似,不同的是,在PPM中,每个符号(或脉冲位置)的宽度是一致的。PPM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单脉冲位置调制,一类是多脉冲位置调制。对于单脉冲位置调制,是将K个二进制信息比特映射为2K个时隙(也即2K个符号)组成的时间段中的一个时隙的单个脉冲信号。而多脉冲位置调制,是将K个二进制信息比特映射为N个时隙组成的时间段中的p个时隙的多个脉冲信号。如图3所示表示的是2个信息比特映射为4个时隙中的一个时隙的单脉冲信号,记为4-PPM单脉冲位置调制,即比特“0 0”映射为“1 0 0 0”,比特“0 1”映射为“0 1 0 0”,比特“1 0”映射为“0 0 1 0”,比特“1 1”映射为“0 0 0 1”。如图4所示表示的是多脉冲位置调制,其中3个信息比特映射为5个时隙中的2个时隙的脉冲信号。PPM同样存在编码增益受限的问题,此外单脉冲的PPM存在频谱效率较低的问题,除此之外,多脉冲的PPM中,信息比特到时隙(也即符号)的映射一般采用列表法和星座图法进行映射,存储和设计复杂度较高,如果N过大,则实现会十分复杂。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利用低复杂度的编码调制进行传输的方案,在保持低处理复杂度的基础上获得一定的编码增益。
具体的,本申请采用在时域对信息比特序列进行稀疏时域编码调制(sparse timecoding and modulation,STCM)的构思,发送端通过对信息比特序列的解列(Unranking)操作,获得用以表示所述信息比特序列的位置向量,对该位置向量进行调制得到脉冲序列并发送,接收端通过对脉冲序列解调,得到位置向量,再通过对位置向量的排列(Ranking)操作获得原始信息比特序列的估计。如图5所示,长度为K的0,1信息比特序列u(即由数值为0和/或数值为1的多个元素构成的序列),经过编码、调制映射为长度为N的脉冲序列x,x经过信道传输,接收端收到长度为N的脉冲序列y(脉冲序列x受到信道中噪声的干扰,变为脉冲序列y),通过解调和译码得到u的估计值u’。其中发送端涉及编码和调制,接收端涉及相应的解调和译码。为方便理解,在本申请后续各实施例中,以发送端对应的设备为第一设备、接收端对应的设备为第二设备进行介绍。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另外,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在本申请的文字描述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在本申请的公式中,字符“/”,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相除”的关系。另外,除非有相反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第一”、“第二”等序数词用于对多个对象进行区分,不用于限定多个对象的顺序、时序、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并且“第一”、“第二”的描述也并不限定对象一定不同。在本申请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范围。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在本申请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例子、例证或说明,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便于理解。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方法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S601:第一设备根据待传输的信息比特序列的第一长度和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确定所述编码序列中非零元素的第一数量。
Unranking算法的核心思想是从一个大小为N的集合中得到大小为K的所有子集的一个排列,而Ranking算法的核心思想是由一个子集得到其在排列中的索引值。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借鉴Unranking算法和Ranking算法的思想,通过编码序列中非零元素的位置不同,来表示不同的信息比特序列对应的目标十进制数值,通过传输非零元素在编码序列中的位置向量实现对信息比特序列的传输。
其中,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越大,编码序列中值为0或1的元素可选的组合数量越大,带来的编码解码的复杂度越大。例如:在编码序列中非零元素的数量至少为1的情况下,当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为2时,编码序列对应的值为0或1的元素可选的组合数量为3,分别为0 1、1 0和1 1;当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为3时,编码序列对应的值为0或1的元素可选的组合数量为7,分别为0 0 1、0 1 0、0 1 1、1 0 0、1 0 1、1 1 0、1 1 1。
因此,在一些实施中,为了提高传输的可靠性和降低处理复杂度,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可以由协议等统一规定或配置。作为一种示例,可以通过协议等在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中预配置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如配置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为10、20等。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还可以由第一设备根据第二设备的反馈信息(如信道状态信息等)来确定。
作为一种示例,假设通信***中传输的第一脉冲序列的传输速率为R,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可以由N除以R的值得到,其中N可以为信息比特序列的第一长度(单位bit),R的单位可以为bit/symbol,则N/R的单位为符号(symbol),因第一脉冲序列中1个符号对应1个元素,编码序列中1个bit对应1个元素,第二设备可以令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为N/R个bit。
另外,为了进一步降低编码解码的复杂度,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编码序列为稀疏序列,即编码序列中数值为0的元素数量大于数值为1的元素数量。此外,在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一定的情况下,随着编码序列中非零元素的数量的增加(不大于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的一半),包含非零元素的编码序列中值为0或1的元素可选的组合数量增加,带来的处理复杂度也会增大。作为一种示例,假设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为5,在编码序列中非零元素的数量为1时,编码序列对应的值为0或1的元素可选的组合数量为5,分别为0 0 0 0 1、0 0 0 10、0 0 1 0 0、0 1 0 0 0、1 0 0 0 0;在编码序列中非零元素的数量为2时,编码序列对应的值为0或1的元素可选的组合数量为10,分别为0 0 0 1 1、0 0 1 0 1、0 0 1 1 0、0 1 00 1、0 1 0 1 0、0 1 1 0 0、1 0 0 0 1、1 0 0 1 0、1 0 1 0 0、1 1 0 0 0。
同时,信息比特序列的第一长度越大,信息比特序列对应的目标十进制数值的范围或上限越大,而编码序列对应的值为0或1的元素可选的组合数量越大可表示的十进制数值的数量越大,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根据信息比特序列的第一长度和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来自适应的调整编码序列中非零元素的第一数量,以获得较优的处理复杂度。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设备可以根据
Figure BDA0003155526350000081
来确定非零元素的第一数量,其中K为信息比特序列的第一长度、N为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Na为编码序列中非零元素的第一数量,其中,
Figure BDA0003155526350000082
表示
Figure BDA0003155526350000083
Na的值取满足
Figure BDA0003155526350000084
的最小整数,这里的
Figure BDA0003155526350000085
的含义是从N个元素中取Na个元素,由这Na个元素构成的组合数量,例如N为5、Na为2时,
Figure BDA0003155526350000091
的值为10。
S602: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信息比特序列对应的目标十进制数值、所述第二长度和所述第一数量,确定表示所述目标十进制数值时,所述第一数量的非零元素在所述编码序列中的位置向量。
第一数量的非零元素的值在编码序列中的位置不同,表示的十进制数值(也可以称为索引值)不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确定表示信息比特序列对应的目标十进制数值时,第一数量的非零元素在所述编码序列中的位置,也即确定第一数量的非零元素在所述编码序列中的位置向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中,第一设备可以采用Unranking算法等,确定表示信息比特序列对应的目标十进制数值时,第一数量的非零元素在所述编码序列中的位置向量。
作为一种示例,Unranking算法可以如下所示:
步骤(Step)1:输入目标十进制数值(d)、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N)和非零元素的第一数量(Na);
Step2:初始化nn=N,seq为长度为Na的全零向量;
Step3:对于i从1到Na,计算
Figure BDA0003155526350000092
如果uu>d,则令nn=nn-1,直至uu小于等于d,令seq(i)=nn+1,d=d–uu;
Step4:当i=Na时,得到seq。
在另一些实施中,还可以预先根据Unranking算法等,构建不同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和不同第一数量下非零元素在编码序列中的位置向量与十进制数值的映射表,在确定位置向量时,第一设备还可以根据信息比特序列对应的目标十进制数值、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和编码序列中非零元素的第一数量,查找映射表得到表示所述目标十进制数值时,非零元素在所述编码序列中的位置向量。
S603: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位置向量,生成脉冲序列。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中,第一设备根据位置向量进行脉冲位置调制,确定脉冲序列。为了便于描述,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后续描述中,将根据位置向量进行脉冲位置调制,确定的脉冲序列称为第一脉冲序列。其中第一脉冲序列的长度可以和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相等,也即第一脉冲序列包括的元素数量与编码序列包括的元素数量相同。
作为一种示例,以第一脉冲序列的长度和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相等为例,假设位置向量为[4,3],第一脉冲序列的长度为10,则第一设备可以确定第一脉冲序列为0 0 1 10 0 0 0 0 0,表示在第3个和第4个符号存在幅度为1的脉冲,在其它符号上存在幅度为0的脉冲。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中,第一设备还可以根据位置向量进行脉冲间隔调制,确定脉冲序列。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后续描述中将根据位置向量进行脉冲间隔调制,确定的脉冲序列称为第二脉冲序列。
作为一种示例,假设脉冲间隔调制规则为“N”映射为N个连续的0,则根据位置向量为[4,3],第一设备可以确定第二脉冲序列为1 0 0 0 0 1 0 0 0 1,表示在第1个、第5个和第9个符号存在幅度为1的脉冲,在其它符号存在幅度为0的脉冲。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施中,第一设备还可以根据位置向量,先确定编码序列,并对编码序列进行脉冲间隔调制,确定脉冲序列。为了便于描述,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后续描述中,将对编码序列进行脉冲间隔调制,确定的脉冲序列称为第三脉冲序列。
作为一种示例,假设位置向量为[4,3],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为10,则编码序列为00 1 1 0 0 0 0 0 0。假设脉冲间隔调制采用图2所示的比特“0”映射为“1 0”,比特“1”映射为“1 1 1 0”的方案,则第一设备对0 0 1 1 0 0 0 0 0 0进行脉冲间隔调制,确定出的第三脉冲序列为1 0 1 0 1 1 1 0 1 1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第一设备根据位置向量,生成脉冲序列的方式,例如第一设备还可以根据位置向量(或根据所述位置向量,确定的编码序列)进行米勒编码(Miller)等调制,确定脉冲序列。
S604:所述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脉冲序列,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脉冲序列。
作为一种示例,假设脉冲序列为0 0 1 1 0 0 0 0 0 0,则第一设备在向第二设备发送脉冲序列时,在脉冲序列的第3个符号和第4个符号(或脉冲位置)存在幅度为1的脉冲,在其它符号存在幅度为0的脉冲。
另外,第二设备在根据第一设备发送的脉冲序列确定信息比特序列时,需要获知信息比特序列的第一长度和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可以通过协议等预先规定,并预先配置在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中。如果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中预配置有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对于信息比特序列的第一长度可以由第一设备直接或间接的指示给第二设备,也可以由第二设备根据反馈信息(如信道状态信息等)来确定。例如:对于信息比特序列的第一长度(N),第二设备可以根据第一脉冲序列的传输速率R和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来确定,具体确定过程为上述第一设备根据传输速率R和信息比特序列的第一长度(N)的确定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的逆过程,不再进行赘述。
当然,信息比特序列的第一长度和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也可以均由第一设备直接或间接的指示给第二设备。例如:第一设备可以直接将信息比特序列的第一长度和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发送给第二设备,也可以由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提前约定好信息比特序列的第一长度和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的索引表格,其中索引表格可预配置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中,或由第一设备预先发送给第二设备,索引表格中每一行可以对应一组信息比特序列的第一长度和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和一个索引值,第一设备通过向第二设备发送一个索引值指示信息比特序列的第一长度和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
S605: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脉冲序列,确定位置向量。
需要理解的是,脉冲序列在信道中传输时可能会受到噪声干扰,第二设备实际接收到的脉冲序列,相对于第一设备发送的脉冲序列可能存在形变,如第一设备发送的脉冲序列中第4个符号存在幅度为1的脉冲,经过信道传输后,第二设备接收的脉冲序列中第4个符号可能存在幅度为0.8的脉冲。
另外,第二设备在接收脉冲序列时,可能存在脉冲序列中的元素(也即脉冲的幅度)为复数的情况,因此在确定位置向量前,第二设备可以先对脉冲序列中的元素进行取模值运算,或者将复数的实部或虚部的值作为元素的值,从而利于对脉冲序列中元素的值之间大小的比较,以及对脉冲序列中元素的值与阈值的比较。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中,如果脉冲序列为第一设备根据位置向量进行脉冲位置调制,确定的第一脉冲序列。则第二设备可以根据第一脉冲序列中值大于第一阈值的元素所在的位置,确定位置向量。
作为一种示例,假设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脉冲序列为0 0 1 1 0 0 0 0 0 0,经过信道传输,第二设备实际接收到的第一脉冲序列为0.1 0.2 0.8 0.9 0.1 0.2 0.1 0.30.4 0.1,其中0.8、0.9大于第一阈值“0.7”,则第二设备确定位置向量为[3,4]或[4,3]。
当然,第二设备也可以根据第一脉冲序列中值由大到小(也即值最大)的第一数量的元素所在位置,确定所述位置向量。其中,所述第一数量为编码序列中非零元素的第一数量,可以由第一设备确定后发送给第二设备。例如:第一设备可以在向第二设备发送信息比特序列的第一长度和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时,同时向第二设备发送编码序列中非零元素的第一数量。当然,也可以配置上述可用于指示信息比特序列的第一长度和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的索引表格时,将索引表格中每一行可以对应一组信息比特序列的第一长度、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和第一数量以及一个索引值,第一设备通过向第二设备发送一个索引值指示信息比特序列的第一长度和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和编码序列中非零元素的第一数量。
当然,第二设备也可以根据信息比特序列的第一长度和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来确定编码序列中非零元素的第一数量。例如:第二设备也可以根据
Figure BDA0003155526350000111
来确定非零元素的第一数量,其中K为信息比特序列的第一长度、N为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Na为编码序列中非零元素的第一数量,其中,Na的值取满足
Figure BDA0003155526350000112
的最小整数。
作为一种示例,假设第一数量为2,第二设备实际接收到的第一脉冲序列为0.10.2 0.8 0.9 0.1 0.2 0.1 0.3 0.4 0.1,其中值最大的两个元素0.8和0.9在第一脉冲序列中所在的符号位置为3和4,第二设备确定位置向量为[3,4],也作[4,3]。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如果脉冲序列为第一设备根据位置向量进行脉冲间隔调制,确定的第二脉冲序列。第二设备可以对第二脉冲序列进行脉冲间隔解调,得到第二脉冲序列承载的所述位置向量。
作为一种示例,假设脉冲间隔调制规则为“N”将映射为N个0,如果第二设备接收到的第二脉冲序列为0.8 0.1 0.1 0.2 0.1 0.9 0.1 0.2 0.1 0.85,第二设备可以对第二脉冲序列中每个元素进行二值化处理,如设置第二阈值,如0.4、0.5、0.6等,如果元素的值大于等于第二阈值,则二值化处理后元素的值为1,如果元素的值小于第二阈值,则二值化处理后元素的值为0。处理后的第二脉冲序列为1 0 0 0 0 1 0 0 0 1,则第二设备可以根据与0 0 0 0映射的4,与0 0 0映射的3,确定位置向量为[4,3]。
当然第二也可以根据编码序列中非零元素的第一数量2,找到第二脉冲序列中值由大到小(也即值最大)的2+1个元素所在位置,根据值最大的3个元素间间隔的元素数量4和3,确定位置向量为[4,3]。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施中,如果脉冲序列为第一设备根据位置向量,先确定编码序列,并对编码序列进行脉冲间隔调制,确定的第三脉冲序列。第二设备可以先对第三脉冲序列进行脉冲间隔解调,得到第三脉冲序列承载的编码序列,进而根据编码序列确定位置向量。
作为一种示例,假设脉冲间隔调制采用图2所示的比特“0”映射为“1 0”,比特“1”映射为“1 1 1 0”的方案,第二设备可以对第三脉冲序列中每个元素进行二值化处理,得到的第三脉冲序列为1 0 1 0 1 1 1 0 1 1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则第三设备可以根据“1 0”映射为“0”,“1 1 1 0”映射为“1”,确定编码序列为0 0 1 1 0 0 0 0 0 0,进而确定位置向量为[4,3]或[3,4]。
另外,需要理解的是如果第一设备(或根据位置向量,确定的编码序列)进行Miller等调制,确定脉冲序列。第二设备还可以根据第一设备采用的调制方式,进行相应的解调,从而确定位置向量。
S606:所述第二设备根据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和所述位置向量,确定非零元素的位置符合所述位置向量的编码序列表示的目标十进制数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中,还可以采用与Unranking算法等相对应的Ranking算法等,确定非零元素的位置符合位置向量的编码序列表示的目标十进制数值。
作为一种示例,Ranking算法可以如下所示:
Step1:输入位置向量(seq)、位置向量中非零元素的第一数量(Na);
Step2:初始化d’=0;
Step3:对于i从1到Na,计算
Figure BDA0003155526350000121
其中nn=seq(i)-1;
Step4:当i=Na时,计算得到d’,其中d’为目标十进制数值。
需要理解的是,如果采用Ranking算法确定目标十进制数值,Ranking算法输入的位置向量和Unranking算法输出的位置向量中元素的值采用的排序方式是一致的,如位置向量中元素的值均采用升序排序或降序排序。以Ranking算法输入的位置向量和Unranking算法输出的位置向量中元素的值均采用降序排序为例,则对于第二设备确定的元素的值采用升序排序的位置向量,在输入Ranking算法之前需要将位置向量中元素的值调整为降序排列,如将位置向量[3,4]调整为[4,3]。
在另一些实施中,还可以预先根据Unranking算法等,构建不同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和不同第一数量下非零元素在编码序列中的位置向量与十进制数值的映射表,在确定非零元素的位置符合所述位置向量的编码序列表示的目标十进制数值时,第二设备还可以根据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和编码序列中非零元素的第一数量,查找对应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和编码序列中非零元素的第一数量的映射表得到所述位置向量对应的目标十进制数值。
S607:所述第二设备根据信息比特序列的第一长度,确定对应所述目标十进制数值的信息比特序列。
作为一种示例,假设目标十进制数值为5、信息比特序列的第一长度为5,第二设备将5转换为二进制得到101,并根据第一长度为5,确定信息比特序列为0 0 1 0 1。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中,第一设备还可以在信息比特序列后添加基于信息比特序列生成的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比特,并根据信息比特序列和CRC比特确定位置向量,进而生成脉冲序列,第二设备根据脉冲序列确定位置向量,进而得到信息比特序列和CRC比特后,还可以基于CRC比特对得到的信息比特序列是否准确进行校验。
对于图6所示的传输方法,编码序列中非零元素的第一数量是根据信息比特序列的第一长度自适应调整的,以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为10为例,典型的第一数量为2、3、4其对应第二设备进行Ranking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如下:
第一数量为2:一次乘法,一次除2的除法,一次加法;
第一数量为3:四次乘法,两次除法,两次加法;
第一数量为4:九次乘法,三次除法,三次加法。
其中,第一数量为2的计算复杂度最低,尤其推荐在Passive IoT场景下使用。
如图7所示,在实现上述传输方法时,可以在第一设备中设置STCM编码器,在第二设备中设置STCM译码器。STCM编码器可以将输入的长度为K的0,1信息比特序列u,由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得到十进制数值d,通过Unranking算法,得到位置向量,通过对位置向量进行调制,得到长度为N的脉冲序列x。x经过信道传输,第二设备接收到长度为N的脉冲序列y(脉冲序列x受到信道中噪声的干扰,变为脉冲序列y),STCM译码器可以根据脉冲序列y进行解调,得到位置向量,通过ranking算法得到十进制数值的估计值d’,通过将d’由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并根据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K,得到原始信息比特序列u的估计值u’。
尽管图6所示的传输方法下,第一设备可以灵活的根据信息比特序列的第一长度和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调整非零元素的第一数量的取值,但是考虑到物联网部分场景下要求极低的处理复杂度和统一的架构设计,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针对信息比特序列的不同第一长度,均采用固定的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和非零元素的第一数量,即采用对信息比特分组的传输方法。
如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传输方法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S801:第一设备将待传输的信息比特序列进行分组,确定多个信息比特子序列。
在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和编码序列中的非零元素的第一数量一定的情况下,第一数量的非零元素在编码序列中的不同位置向量,可表示的十进制数值的范围是一定的,因此可以根据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和编码序列中的非零元素的第一数量,预先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中配置信息比特子序列的长度或长度阈值。
作为一种示例,以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为7、编码序列中非零元素的第一数量为2为例,则第一数量的非零元素在编码序列中的位置有
Figure BDA0003155526350000131
(即21)种可能,可对应21个不同的位置向量,可表示的十进制数值的范围为0-20,而20转化为二进制后为1 0 1 0 0,长度为5,则可以确定信息比特子序列的长度为4或长度阈值为4。
第一设备可以根据信息比特子序列的长度或长度阈值,将信息比特序列进行分组,确定多个信息比特子序列。
作为一种示例,以信息比特序列为0 0 1 0 1 0 1 0 1 0 0 0、信息比特子序列的长度阈值为4为例,则第一设备可以将0 0 1 0 1 0 1 0 1 0 0 0分为三个信息比特子序列,分别为0 0 1 0、1 0 1 0、1 0 0 0。
其中,多个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作为一种示例,假设信息比特序列的第一长度为11,信息比特子序列的长度阈值为4,则可以将信息比特分为一个长度为3的信息比特子序列和两个长度为4的信息比特字序列。如将0 1 0 1 0 1 0 1 0 0 0分为0 1 0、1 0 1 0、1 0 0 0。
为了进一步降低实现复杂度,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中,如果信息比特序列的第一长度,不能被信息比特子序列的长度或长度阈值整除时,第二序列还可以将信息比特序列进行补位,直至可以被信息比特子序列的长度或长度阈值整除。
作为一种示例,假设信息比特序列为0 1 0 1 0 1 0 1 0 0 0,第一长度为11,信息比特子序列的长度或长度阈值为4,第一设备可以在信息比特序列的起始补1个“0”,得到新的信息比特序列0 0 1 0 1 0 1 0 1 0 0 0,再进行分组确定多个信息比特子序列。
S802:所述第一设备针对所述多个信息比特子序列中的每个信息比特子序列,根据所述信息比特子序列对应的目标十进制数值、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和编码序列中非零元素的第一数量,确定表示所述目标十进制数值时,所述第一数量的非零元素在所述编码序列中的位置向量。
S803:所述第一设备根据针对所述多个信息比特子序列确定的多个位置向量,生成多个脉冲序列。
S804: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多个脉冲序列,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多个脉冲序列。
S805: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多个脉冲序列,确定多个位置向量。
S806:所述第二设备根据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针对所述多个位置向量中的每个位置向量确定非零元素的位置符合所述位置向量的编码序列表示的目标十进制数值,得到多个目标十进制数值。
S807:所述第二设备确定对应所述多个目标十进制数值的多个信息比特子序列。
S808: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多个信息比特子序列确定信息比特序列。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针对每个信息比特子序列确定位置向量、生成脉冲序列的实现,以及第二设备根据脉冲序列确定位置向量、确定信息比特子序列的实现可以参照图6中第一设备针对信息比特序列确定位置向量、生成脉冲序列的实现,以及第二设备根据脉冲序列确定位置向量、确定信息比特序列的实现,不再进行赘述。
确定多个信息子序列后,第二设备将多个信息子序列进行级联,即可得到信息比特序列。
作为一种示例,假设多个信息比特子序列分别为0 0 1 0、1 0 1 0、1 0 0 0、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为12,则第二设备确定信息比特序列为0 1 0 1 0 1 0 1 0 0 0。
作为一种示例,假设多个信息比特子序列分别为0 0 1 0、1 0 1 0、1 0 0 0、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为11,则第二设备确定信息比特序列为0 1 0 1 0 1 0 1 0 0 0。
需要理解的是,对于多个脉冲序列的发送,第二设备可以将多个脉冲序列级联发送,如图9所示,可以在第一设备中设置STCM编码器,在第二设备中设置STCM译码器。第一设备根据信息比特子序列的长度或长度阈值,将长度为K的0,1信息比特序列u分为G个信息比特子序列,G个信息比特子序列通过STCM编码器处理,输出G个脉冲序列x。第一设备对G个脉冲序列x按照脉冲序列所对应的信息比特子序列在信息比特序列中的先后顺序进行并串转换,将G个脉冲序列x级联在一起。级联在一起的G个脉冲序列x经过信道传输,第二设备接收到级联在一起的G个脉冲序列y(G个脉冲序列x受到信道中噪声的干扰,变为G个脉冲序列y),第二设备将级联在一起的G个脉冲序列y进行串并转换,得到G个脉冲序列y,G个脉冲序列y通过STCM译码器处理,得到G个信息比特子序列,根据信息比特序列的第一长度将G个信息比特子序列级联到一起,得到原始信息比特序列u的估计值u’。
如图10所示,其中,SNR表示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BLER表示块误码率(block error ratio),with amplitude表示信号的幅度、sqrt表示开根号、Pmean表示平均功率。考虑信息比特序列的第一长度K=8,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N=32,编码序列中非零元素的第一数量Na=2,在总功率约束和平均功率约束的情况下,本申请所提的传输方案(也即STCM方案)性能表现最优,优于二进制移相键控(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BPSK),二进制振幅键控(amplitude shift keying,2ASK)以及PIE方案(这里采用的PIE方案为比特“0”编码为“1 00 0”,而比特“1”编码为“1 1 1 0”)。此外可以看到,与BPSK相比,STCM方案可在减少25%的总功率开销的基础上达到与BPSK相近(高信噪比更好)的BLER性能;与2ASK相比,则能够在减少62.5%的总功率开销的前提下,达到与2ASK相近(高信噪比更好)的BLER性能;与PIE相比,则能够在减少87.5%的总功率开销的基础上获得优于PIE的性能,且在保持与PIE相同的幅度大小的情况下,在BLER为10-2时获得1.5dB的性能增益。
本申请所提的传输方案支持与现有编码调制模块级联使用,在不改变现有编码调制模块的基础上,通过级联用以实现本申请传输方案的模块,能够获得性能的提升。如图11所示,STCM编码器(或模块)和STCM译码器(或模块)可以与现有的调制/解调模块级联,其中STCM编码器可以输出脉冲序列,也可以直接输出位置向量,STCM译码器可以输入脉冲序列,也可以直接输入位置向量。现有的调制/解调模块可为PIE,NRZ等低复杂度的编码调制方案的调制/解调模块。如图12所示,本申请的STCM编码/译码器(以STCM表示)可以级联PIE编码调制方案的调制/解调模块(以PIE表示)进行使用为例,这里的PIE3指比特“1”映射为“1 10”,比特“0”映射为“1 0 0”,PIE4指比特“1”映射为“1 1 1 0”,比特0映射为“1 0 0 0”,PIE5指比特“1”映射为“1 1 1 1 0”,比特“0”映射为“1 0 0 0 0”。随着PIE中1的数目的增多,PIE的纠错性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可以看出通过外部级联STCM,PIE的性能均有提升,在PIE3时性能增益最为明显,高信噪比的性能增益更为明显。此外,图12还对比了级联PIE后,接收端采用PIE硬判决后再进行STCM译码与联合译码的BLER性能,硬判决会带来一定的性能损失,但是在高信噪比,PIE3和PIE4的条件下所提级联方案仍具有很大的性能优势。
上述主要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各设备包括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或单元)。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图13和图14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可能的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这些传输装置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的功能,因此也能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具备的有益效果。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该传输装置可以是图6或图8中的第一设备,也可以是图6或图8中的第二设备,还可以是应用于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的模块(如芯片)。
如图13所示。传输装置1300可以包括:处理单元1302和通信单元1303,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1301。传输装置1300用于实现上述图6或图8中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的功能。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单元1302用于实现相应的处理功能。通信单元1303用于支持传输装置1300与其他设备的传输。存储单元1301,用于存储传输装置1300的程序代码和/或数据。可选地,通信单元1303可以包括接收单元和/或发送单元,分别用于执行接收和发送操作。
当传输装置1300用于实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设备的功能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中,处理单元1302,用于根据待传输的信息比特序列的第一长度和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确定所述编码序列中非零元素的第一数量;根据所述信息比特序列对应的目标十进制数值、所述第二长度和所述第一数量,确定表示所述目标十进制数值时,所述第一数量的非零元素在所述编码序列中的位置向量;以及根据所述位置向量,生成脉冲序列;
通信单元1303,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脉冲序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单元1302根据所述位置向量,生成脉冲序列时,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位置向量进行脉冲位置调制,确定第一脉冲序列;
所述通信单元1303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脉冲序列时,具体用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脉冲序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单元1302根据所述位置向量,生成脉冲序列时,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位置向量进行脉冲间隔调制,确定第二脉冲序列;
所述通信单元1303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脉冲序列时,具体用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二脉冲序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单元1302根据所述位置向量,生成脉冲序列时,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位置向量,确定所述编码序列;根据所述编码序列进行脉冲间隔调制,确定第三脉冲序列;
所述通信单元1303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脉冲序列时,具体用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三脉冲序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单元1303,还用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中,处理单元1302,用于将待传输的信息比特序列进行分组,确定多个信息比特子序列;针对所述多个信息比特子序列中的每个信息比特子序列,根据所述信息比特子序列对应的目标十进制数值、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和编码序列中非零元素的第一数量,确定表示所述目标十进制数值时,所述第一数量的非零元素在所述编码序列中的位置向量;以及根据针对所述多个信息比特子序列确定的多个位置向量,生成多个脉冲序列;
通信单元1303,用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多个脉冲序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单元1302根据针对所述多个信息比特子序列确定的多个位置向量,生成多个脉冲序列时,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多个位置向量分别进行脉冲位置调制,确定多个第一脉冲序列;
所述通信单元1303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多个脉冲序列时,具体用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多个第一脉冲序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单元1302根据针对所述多个信息比特子序列确定的多个位置向量,生成多个脉冲序列时,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多个位置向量分别进行脉冲间隔调制,确定多个第二脉冲序列;
所述通信单元1303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多个脉冲序列时,具体用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多个第二脉冲序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单元1302根据针对所述多个信息比特子序列确定的多个位置向量,生成多个脉冲序列时,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多个位置向量,确定多个编码序列;根据所述多个编码序列分别进行脉冲间隔调制,确定多个第三脉冲序列;
所述通信单元1303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多个脉冲序列时,具体用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多个第三脉冲序列。
当传输装置1300用于实现方法实施例中第二设备的功能时:
通信单元1303,用于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脉冲序列;
处理单元1302,用于根据所述脉冲序列,确定位置向量;根据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和所述位置向量,确定非零元素的位置符合所述位置向量的编码序列表示的目标十进制数值;以及根据信息比特序列的第一长度,确定对应所述目标十进制数值的信息比特序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单元1303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脉冲序列时,具体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脉冲序列;
所述处理单元1302根据所述脉冲序列,确定位置向量时,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脉冲序列中值大于第一阈值的元素所在的位置,确定所述位置向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单元1303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脉冲序列时,具体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脉冲序列和所述编码序列中非零元素的第一数量;
所述处理单元1302根据所述脉冲序列,确定位置向量时,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脉冲序列中值由大到小的所述第一数量的元素所在位置,确定所述位置向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单元1303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脉冲序列时,具体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二脉冲序列;
所述处理单元1302根据所述脉冲序列,确定位置向量时,具体用于对所述第二脉冲序列进行脉冲间隔解调,得到所述第二脉冲序列承载的所述位置向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单元1303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脉冲序列时,具体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三脉冲序列;
所述处理单元1302根据所述脉冲序列,确定位置向量时,具体用于对所述第三脉冲序列进行脉冲间隔解调,得到所述第三脉冲序列承载的编码序列;据所述编码序列,确定所述位置向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中,通信单元1303,用于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多个脉冲序列;
处理单元1302,用于根据所述多个脉冲序列,确定多个位置向量;根据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针对所述多个位置向量中的每个位置向量确定非零元素的位置符合所述位置向量的编码序列表示的目标十进制数值,得到多个目标十进制数值;确定对应所述多个目标十进制数值的多个信息比特子序列;以及根据所述多个信息比特子序列确定信息比特序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单元1303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多个脉冲序列时,具体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多个第一脉冲序列;
所述处理单元1302根据所述多个脉冲序列,确定多个位置向量时,具体用于针对所述多个第一脉冲序列中的每个第一脉冲序列,根据所述第一脉冲序列中值大于第一阈值的元素所在的位置确定位置向量,得到所述多个位置向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单元1303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多个脉冲序列时,具体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多个第一脉冲序列;
所述处理单元1302根据所述多个脉冲序列,确定多个位置向量时,具体用于针对所述多个第一脉冲序列中的每个第一脉冲序列,根据所述第一脉冲序列中值由大到小的第一数量的元素所在的位置确定位置向量,得到所述多个位置向量,其中,所述第一数量为所述编码序列中非零元素的数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单元1303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多个脉冲序列时,具体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多个第二脉冲序列;
所述处理单元1302根据所述多个脉冲序列,确定多个位置向量时,具体用于对所述多个第二脉冲序列分别进行脉冲间隔解调,得到所述多个第二脉冲序列承载的所述多个位置向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单元1303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多个脉冲序列时,具体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多个第三脉冲序列;
所述处理单元1302根据所述多个脉冲序列,确定多个位置向量时,具体用于对所述多个第三脉冲序列分别进行脉冲间隔解调,得到所述多个第三脉冲序列承载的多个编码序列;根据所述多个编码序列,确定所述多个位置向量。
有关上述处理单元1302和通信单元1303更详细的描述可以直接参考图6或图8中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相关描述直接得到,这里不加赘述。
如图14所示,传输装置1400包括处理器1410和接口电路1420。处理器1410和接口电路1420之间相互耦合。可以理解的是,接口电路1420可以为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可选的,传输装置14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430,用于存储处理器1410执行的指令或存储处理器1410运行指令所需要的输入数据或存储处理器1410运行指令后产生的数据。
当传输装置1400用于实现图6或图8所示的方法时,处理器1410用于实现上述处理单元1302的功能,接口电路1420用于实现上述通信单元1303的功能。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形式,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指令,该指令被执行时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适用于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的传输方法。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形式,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指令被执行时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适用于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的传输方法。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形式,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运行时,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适用于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的传输方法。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7)

1.一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根据待传输的信息比特序列的第一长度和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确定所述编码序列中非零元素的第一数量;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信息比特序列对应的目标十进制数值、所述第二长度和所述第一数量,确定表示所述目标十进制数值时,所述第一数量的非零元素在所述编码序列中的位置向量;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位置向量,生成脉冲序列;
所述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脉冲序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位置向量,生成脉冲序列,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位置向量进行脉冲位置调制,确定第一脉冲序列;
所述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脉冲序列,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脉冲序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位置向量,生成脉冲序列,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位置向量进行脉冲间隔调制,确定第二脉冲序列;
所述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脉冲序列,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二脉冲序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位置向量,生成脉冲序列,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位置向量,确定所述编码序列;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编码序列进行脉冲间隔调制,确定第三脉冲序列;
所述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脉冲序列,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三脉冲序列。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量。
6.一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将待传输的信息比特序列进行分组,确定多个信息比特子序列;
所述第一设备针对所述多个信息比特子序列中的每个信息比特子序列,根据所述信息比特子序列对应的目标十进制数值、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和编码序列中非零元素的第一数量,确定表示所述目标十进制数值时,所述第一数量的非零元素在所述编码序列中的位置向量;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针对所述多个信息比特子序列确定的多个位置向量,生成多个脉冲序列;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多个脉冲序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根据针对所述多个信息比特子序列确定的多个位置向量,生成多个脉冲序列,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多个位置向量分别进行脉冲位置调制,确定多个第一脉冲序列;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多个脉冲序列,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多个第一脉冲序列。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根据针对所述多个信息比特子序列确定的多个位置向量,生成多个脉冲序列,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多个位置向量分别进行脉冲间隔调制,确定多个第二脉冲序列;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多个脉冲序列,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多个第二脉冲序列。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根据针对所述多个信息比特子序列确定的多个位置向量,生成多个脉冲序列,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多个位置向量,确定多个编码序列;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多个编码序列分别进行脉冲间隔调制,确定多个第三脉冲序列;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多个脉冲序列,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多个第三脉冲序列。
10.一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脉冲序列;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脉冲序列,确定位置向量;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和所述位置向量,确定非零元素的位置符合所述位置向量的编码序列表示的目标十进制数值;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信息比特序列的第一长度,确定对应所述目标十进制数值的信息比特序列。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脉冲序列,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脉冲序列;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脉冲序列,确定位置向量,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脉冲序列中值大于第一阈值的元素所在的位置,确定所述位置向量。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脉冲序列,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脉冲序列和所述编码序列中非零元素的第一数量;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脉冲序列,确定位置向量,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脉冲序列中值由大到小的所述第一数量的元素所在的位置,确定所述位置向量。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脉冲序列,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二脉冲序列;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脉冲序列,确定位置向量,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对所述第二脉冲序列进行脉冲间隔解调,得到所述第二脉冲序列承载的所述位置向量。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脉冲序列,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三脉冲序列;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脉冲序列,确定位置向量,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对所述第三脉冲序列进行脉冲间隔解调,得到所述第三脉冲序列承载的编码序列;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编码序列,确定所述位置向量。
15.一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多个脉冲序列;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多个脉冲序列,确定多个位置向量;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编码序列的第二长度,针对所述多个位置向量中的每个位置向量确定非零元素的位置符合所述位置向量的编码序列表示的目标十进制数值,得到多个目标十进制数值;
所述第二设备确定对应所述多个目标十进制数值的多个信息比特子序列;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多个信息比特子序列确定信息比特序列。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多个脉冲序列,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多个第一脉冲序列;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多个脉冲序列,确定多个位置向量,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针对所述多个第一脉冲序列中的每个第一脉冲序列,根据所述第一脉冲序列中值大于第一阈值的元素所在的位置确定位置向量,得到所述多个位置向量。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多个脉冲序列,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多个第一脉冲序列;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多个脉冲序列,确定多个位置向量,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针对所述多个第一脉冲序列中的每个第一脉冲序列,根据所述第一脉冲序列中值由大到小的第一数量的元素所在的位置确定位置向量,得到所述多个位置向量,其中,所述第一数量为所述编码序列中非零元素的数量。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多个脉冲序列,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多个第二脉冲序列;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多个脉冲序列,确定多个位置向量,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对所述多个第二脉冲序列分别进行脉冲间隔解调,得到所述多个第二脉冲序列承载的所述多个位置向量。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多个脉冲序列,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多个第三脉冲序列;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多个脉冲序列,确定多个位置向量,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对所述多个第三脉冲序列分别进行脉冲间隔解调,得到所述多个第三脉冲序列承载的多个编码序列;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多个编码序列,确定所述多个位置向量。
20.一种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
处理单元,用于通过所述通信单元,实现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1.一种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
处理单元,用于通过所述通信单元,实现如权利要求10-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2.一种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3.一种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0-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4.一种传输***,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二设备,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0-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适用于第一设备的方法,或执行如权利要求10-19中任一项适用于第二设备的方法。
26.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适用于第一设备的方法,或执行如权利要求10-19中任一项适用于第二设备的方法。
27.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
处理器和接口,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接口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适用于第一设备的方法,或实现如权利要求10-19中任一项适用于第二设备的方法。
CN202110776442.5A 2021-07-09 2021-07-09 一种传输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56038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76442.5A CN115603858A (zh) 2021-07-09 2021-07-09 一种传输方法及装置
PCT/CN2022/098722 WO2023279924A1 (zh) 2021-07-09 2022-06-14 一种传输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76442.5A CN115603858A (zh) 2021-07-09 2021-07-09 一种传输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03858A true CN115603858A (zh) 2023-01-13

Family

ID=84801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76442.5A Pending CN115603858A (zh) 2021-07-09 2021-07-09 一种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03858A (zh)
WO (1) WO202327992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86481B (zh) * 2023-08-31 2024-02-09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分层LoRa调制通信***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3373A (zh) * 2014-05-04 2014-08-06 四川大学 无线光通信***压缩数字脉冲间隔调制技术
CN106936448B (zh) * 2017-03-07 2020-05-01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适用于激光通信浮标的Turbo码编码FDAPPM方法
DE102018121998A1 (de) * 2018-09-10 2020-03-12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Vorrichtungen und Verfahren zum Senden und Empfangen von Drehzahlinformationen
EP3736989A1 (en) * 2019-05-08 2020-11-11 BAE SYSTEMS p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coding and decoding communication signal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79924A1 (zh) 2023-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1106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ultilevel coding (MLC) with binary alphabet polar codes
CN109804566B (zh) 使用极化码编码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US946716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polar code designs
KR20200017520A (ko) 극성 코드 인코딩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US7499474B2 (en) Efficient HARQ control and channel quality feedback reporting for multicarrier systems
EP3635893B1 (en) Virtual lookup table for probabilistic constellation shaping
JP5409663B2 (ja) 符号化されたビットパディング
RU2673874C1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устройство стороны передачи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стороны приема
CN108289010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RU2004119550A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логарифмического отношения правдоподобия с предварительным кодированием
CN107113090A (zh) 极化Polar码的生成方法和设备
CN109155767B (zh) 无线通信设备、发射机和其中的方法
US10523480B1 (en) K-bit enumerative sphere shaping of multidimensional constellations
JP7301168B2 (ja) コーディングおよび変調方法、復調および復号方法、装置、ならびにデバイス
Pudasaini et al. Run-length aware hybrid modulation scheme for diffusion-based molecular communication
WO2023279924A1 (zh) 一种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3634072A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1483441A (zh) 通信***中添加循环冗余校验的设备
CN107911152B (zh) 适用于任意发送天线数量的空间编码调制***和方法
CN110611551A (zh) 一种基于嵌套极化码的控制信道编码与盲检方法
CN102150370A (zh) 使用嵌入式编码提供不等差错保护的***和方法
Abadi et al. Zero-error codes for multi-type molecular communication in random delay channel
CN102447667A (zh) 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处理方法和***
US2021029718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coding using soft decision
CN107566100B (zh) 一种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