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22914A - 一种套后储层径向远距离高精度探测方法和*** - Google Patents

一种套后储层径向远距离高精度探测方法和***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22914A
CN115522914A CN202211277455.9A CN202211277455A CN115522914A CN 115522914 A CN115522914 A CN 115522914A CN 202211277455 A CN202211277455 A CN 202211277455A CN 115522914 A CN115522914 A CN 1155229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ervoir
detection
electromagnetic
radial
resisti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7745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中
郝希宁
范白涛
谢仁军
盛磊祥
李梦博
罗洪斌
王宇
江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Research Center of CNOOC China Ltd
CNOOC China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Research Center of CNOOC China Ltd
CNOOC Chin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Research Center of CNOOC China Ltd, CNOOC China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Research Center of CNOOC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7745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229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229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229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7/00Survey of boreholes or we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9/00Testing the nature of borehole walls; Formation testing;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samples of soil or well fluids, specially adapted to earth drilling or w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30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套后储层径向远距离高精度探测方法和***,包括:对电磁感应法与线源法的联合探测机理进行分析,建立电磁感应和线源相结合的套后储层联合探测分层柱状模型;基于套后储层联合探测分层柱状模型对电磁探头和线源的激励进行设计,并获取不同探测深度下套后储层的径向远距离探测结果;对得到的不同探测深度下套后储层的径向远距离探测结果进行成像,得到注水突进前沿和油水界面分布情况。本发明通过电磁感应与线源相结合的方式去解释储层电阻率,消除了现有技术中储层探测中的局限性,提高了储层探测***反演解释的可靠性,为井下套管套后储层介质在线识别、油水界面区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因此,可以广泛应用于油藏探测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套后储层径向远距离高精度探测方法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感应与线源结合的套后储层径向远距离高精度探测方法和***,属于油藏探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由于大量注水会使油层出现不同程度的水淹、注水层塌陷或井壁垮塌等问题,从而严重影响采收率。因此,针对后期开采阶段的套管井,有必要及时掌握套管外的储层信息,尤其是油水分布和注水突进前沿,对其进行精确解释评价,为储层进一步开发提供理论指导,进而增加采油效率、减少采油成本。
目前国内外已有多项技术研究了套后储层的监测,介绍如下:
示踪剂法是最早应用于套后储层动态监测的方法,该方法需要注入含有示踪剂的流体,通过分析整个测试区域内各生产井水样中示踪剂到达的时间和浓度,确定注水推进的方位、速度和方向。然后按一定的取样规定在周围产出井取样,监测其产出情况及储层的非均质性。
地震监测法利用声波在气体、液体及固体中衰减特性的差异,通过检测气体富集区及其与含有油、水孔隙的砂岩和碳酸盐交汇界面引起的声波衰减和时延特性来识别气体波及区域,主要用于注入气体过程中气驱前沿的监测,以分析驱替效果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电位测量法通过套管向井下供入大功率的电流,在储层中建立稳定的人工电场,通过测量地表电位的变化情况,实现储层监测。由于被探测目标体的剩余油、注入液体以及储层围岩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电阻率差异,这种电阻率的差异将对周围的漏电流通路表现出强烈的排斥或吸引,从而使被测范围内人工建立的电场发生畸变,如果这种畸变场达到了足以波及地表的强度,就可以通过观测井周地面电位的变化,结合相应的处理技术,反演出地下油气分布区域及水体波及范围,从而实现对地下储层的动态监测。
井间电磁监测通过在一口井中连续移动大功率电磁发射器,在另一口井中自上而下静态放置一系列接收器进行采集。在低频率信号激励下,磁偶或电偶极子发射线圈将电磁场传入地层。一次场引起的涡流反过来生成二次交变场,其强度与地层电阻率成反比。在接收器阵列处对一次场和二次交变场进行探测。
放射性测井是目前生产井测井的主要手段,通过测试地层中含有的部分元素及相应含量,可以确定动用层和非动用层,了解该区块的剩余油分布,探测流体界面,获得孔隙度,对重新认识井眼附近地层是不可或缺的手段。
针对单井的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技术起步较晚,目前,较为可行的电阻率测井技术主要有泄漏电流法、瞬变电磁法和线源方法。这几种方法原理不同,面临的共同难点是如何校正套管、水泥环和地层的非均质性对过套管电阻率测量结果带来的影响。
以上套后储层电阻率测试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成效,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缺点。示踪剂法存在测试工艺复杂、测试周期长、测试结果存在滞后等缺点;地震法由于注入水与地层水对声波的影响基本相同,因而这种方法很难适应注入水的监测。因此,地震储层监测主要用于气驱效果的监测,通过对比注气前后的时延波幅衰减确定驱替前沿;电位法要求整个测试分阶段进行,即注水(气)前先测试背景电位,然后在注入过程中分时段测量电位,通过不同阶段测试电位的变化规律来实现对所研究储层的动态监测,与地震法类似,电位法要求整个测试分阶段进行,即注水(气)前先测试背景电位,然后在注入过程中分时段测量电位,因此也很难适应注入水的监测;井间电磁测量***的具体测量参数与井距、发射器和接收间隔、套管类型、工作频率和噪声等因素有关,目前,较为实用的技术还十分有限;而针对单井的测量方法中,较为可行的电阻率测井技术主要有泄漏电流法和瞬变电磁法。这两种方法原理不同,面临的共同难点是如何校正套管、水泥环和地层的非均质性对过套管电阻率测量结果带来的影响。泄漏电流法主要是通过研究复杂的解释方法来提高解释结果的准确性,研究难度极大;而瞬变电磁法采用了非接触的电磁感应,不需要聚焦且可以连续测量,但是瞬变电磁法容易收到套管破损、射孔等影响,这会使形成的磁场比较紊乱,尤其对于远距离探测,影响会更加明显;线源的方法虽然探测距离更远,但是对于近处的储层分辨率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感应与线源相结合的套后储层径向远距离高精度探测方法和***,通过电磁感应与线源相结合的方式去解释储层电阻率,可以进一步提高套后储层电阻率监测的准确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套后储层径向远距离高精度探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电磁感应法与线源法的联合探测机理进行分析,并建立电磁感应和线源相结合的套后储层联合探测分层柱状模型;
基于套后储层联合探测分层柱状模型对电磁探头和线源的激励进行设计,并获取不同探测深度下套后储层的径向远距离探测结果;
对得到的不同探测深度下套后储层的径向远距离探测结果进行成像,得到注水突进前沿和油水界面分布情况。
进一步,所述套后储层联合探测分层柱状模型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套管、水泥环和储层;所述套管中部设置有电磁感应模块,所述电磁感应模块包括磁芯以及绕制在所述磁芯外壁的阵列电磁发射线圈和阵列电磁接收线圈,所述阵列电磁发射线圈用于施加双极性阶跃信号,所述阵列电磁接收线圈用于采集二次场信号;所述套管内壁设置有线源探测模块,所述线源探测模块包括激励电极、接地电极和阵列测量电极,所述激励电极用于施加交变电流,所述阵列测量电极用于测取沿地层方向的电场响应。
进一步,所述基于套后储层联合探测分层柱状模型对电磁探头和线源的激励进行设计,并获取不同探测深度下套后储层的径向远距离探测结果的方法,包括:
2.1)获取套后储层某一探测深度的介质半径r=r1,r2,…,rt,rt+1,…,并将介质半径r=r1,r2,…,rt的套管近处储层区域作为近区,r=rt,rt+1,…的套管远处储层区域作为远区;
2.2)基于套后储层联合探测分层柱状模型对电磁探头和线源激励进行设计,并采用电磁法获取近区电阻率,采用线源法获取远区电阻率;
2.3)寻找近区电阻率和远区电阻率的交界面,并对近区电阻率和远区电阻率监测结果进行拼接,得到该探测深度下套后储层径向远距离探测结果;
2.4)重复步骤2.1)~步骤2.3),基于得到的不同探测深度下套后储层径向远距离探测结果进行成像,得到注水突进前沿和油水界面分布情况。
进一步,所述采用电磁法获取近区电阻率的方法,包括:
对电磁感应模块的阵列发射线圈的发射模式进行设置,使其发射磁场聚焦在设定的探测深度上;
根据收发距的不同,确定阵列电磁接收线圈所对应的权向量;
计算单个电磁接收线圈的时域感应电动势,并基于其对应的权向量对所有电磁接收线圈的感应电动势进行加权后,得到该探测深度下不同介质半径处储层的平均电阻率。
进一步,所述单个电磁接收线圈的时域感应电动势为:
Figure BDA0003897038450000031
式中,t表示观测时间,zn表示第n个接收线圈的收发距;ρn为第n个接收线圈观测位置的所对应的储层电阻率;p表示G-S逆拉普拉斯变换的阶数,Dp表示G-S逆拉普拉斯变换的积分系数。
进一步,所述采用线源法获取远区电阻率,包括:
对不同介质半径处的理论电位值进行计算;
将不同介质半径处计算得到的理论电位值与相应的测量电位值作差得到残差电位值,基于不同介质半径处的残差电位值计算得到残差电阻率。
进一步,所述残差电阻率为:
Figure BDA0003897038450000041
式中,W为基于线源的套后储层监测装置系数,ΔV为残差电位值。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套后储层径向远距离高精度探测***,包括:
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对电磁感应法与线源法的联合探测机理进行分析,并建立电磁感应和线源相结合的套后储层联合探测分层柱状探测模型;
储层解释模块,用于基于套后储层联合探测分层柱状探测模型对电磁探头和线源激励进行设计,并获取不同探测深度下套后储层的径向远距离探测结果;
结果展示模块,用于对得到的不同探测深度下套后储层的径向远距离探测结果进行成像,得到注水突进前沿和油水界面分布情况。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处理设备,所述处理设备至少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以实现所述套后储层径向远距离高精度探测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可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根据所述套后储层径向远距离高精度探测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首次将电磁感应方法与线源方法相结合,即可测取套外近区电阻率,又可测取远区储层电阻率,远近结合,可实现套外远距离的储层监测;
2、本发明中电磁感应探头采用多发射-多接收模式,多个发射可用于实现发射磁场聚焦,多个接收可用于阵列加权,可解决线源近距离测量分辨率低和电磁感应远距离测量信号强度弱的问题,实现套后储层径向远距离高精度反演解释。
综上,本发明可以进一步提高套后储层电阻率监测***的准确性,通过电磁感应与线源相结合的方式去解释储层电阻率,消除了现有技术中储层探测中的局限性,更为重要的是提高了储层探测***反演解释的可靠性,为井下套管套后储层介质在线识别、油水界面区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因此,可以广泛应用于油藏探测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套后储层径向远距离高精度探测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磁感应与线源相结合探测模型;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线源联合解释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电磁感应方法的监测数据处理流程;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源探测模型及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公开一种电磁感应与线源结合的套后储层径向远距离高精度探测方法,首先利用电磁感应测取套管近处的储层电阻率,但由于电磁接收信号为随时间衰减的指数信号,其晚期信号通常很微弱,即使晚期包含远处的储层信息,也很难对有效测试信息进行提取;针对这一问题,采用线源探测方式测取套外远距离的介质信息,将套管本体当作线电流源,通过测取井下电位分布获取地下储层中油水分布特征;最后,将电磁感应测取的近区电阻率与线源法测取的远区电阻率进行联合解释,解决线源近距离测量分辨率低和电磁感应远距离测量信号强度弱的问题,实现套后储层径向远距离高精度反演解释。
与之相对应地,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磁感应与线源结合的套后储层径向远距离高精度探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套后储层径向远距离高精度探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电磁感应法与线源法的联合探测机理进行分析,并建立电磁感应和线源相结合的套后储层联合探测分层柱状模型;
2)基于套后储层联合探测分层柱状模型对电磁探头和线源的激励进行设计,并获取不同探测深度下套后储层的径向远距离探测结果;
3)对得到的不同探测深度下套后储层的径向远距离探测结果进行成像,得到注水突进前沿和油水界面分布情况。
优选地,上述步骤1)中,如图2所示,套后储层联合探测分层柱状模型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套管、水泥环和储层。其中,套管中部设置有电磁感应模块,该电磁感应模块包括磁芯以及绕制在磁芯外壁的阵列电磁发射线圈和阵列电磁接收线圈,阵列电磁发射线圈用于施加双极性阶跃信号,阵列电磁接收线圈用于采集二次场信号;套管内壁设置有线源探测模块,该线源探测模块包括激励电极、接地电极和阵列测量电极,激励电极用于施加交变电流,阵列测量电极用于测取沿地层方向的电场响应。
本实施例中,电磁感应模块中,由于二次场信号随时间变化呈指数衰减趋势,包含大量的与套外介质有关的信息,因此,通过分析二次场信号,就可对套外储层的相关物理参数进行解释;而线源探测模块中,当通过电缆给发射套管(也即激励电极)施加交变电流时,根据电磁感应原理,电磁波将通过均匀地层传播,通过阵列测量电极测取沿地层方向的电场响应。由于测量到的电场信号包含了丰富的套外储层信息,因此,通过对测量到的电位进行分析,可达到储层探测的目的。
优选地,上述步骤2)中,如图3所示,获取不同探测深度下套后储层的径向远距离探测结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1)获取套后储层某一探测深度的介质半径。
其中,不同介质的半径与探测的储层段介质信息有关,由内层到外层依次可表示为r=r1,r2,…,rt,rt+1,…,本实施例将r=r1,r2,…,rt区域作为套管近处储层,即近区,r=rt,rt+1,…区域作为套管远处储层,即远区。
2.2)基于套后储层联合探测分层柱状模型对电磁探头和线源激励进行设计,并采用电磁法获取近区电阻率,采用线源法获取远区电阻率。
2.3)寻找近区电阻率和远区电阻率的交界面,并对近区电阻率和远区电阻率监测结果进行拼接,得到该探测深度下套后储层径向远距离探测结果。
2.4)重复步骤2.1)~步骤2.3),基于得到的不同探测深度下套后储层径向远距离探测结果进行成像,得到注水突进前沿和油水界面分布情况。
优选地,上述步骤2.2)中,采用电磁法获取近区电阻率是指根据电磁法获取套管近处储层,即介质半径为r1,r2,…,rt区域储层的平均电阻率,作为近区电阻率。由于电磁线圈的接收响应为随时间变化呈指数衰减的曲线,而电磁涡流扩散的时间对应储层不同半径,不同观测时间的信号对应储层不同半径的介质信息,因此,可根据不同观测时间对应的信号变化确定rt
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2.2.1)对电磁感应模块的阵列发射线圈的发射模式进行设置,使其发射磁场聚焦在设定的探测深度上,以提高纵向监测分辨率;
2.2.2)根据收发距的不同,确定阵列电磁接收线圈所对应的权向量,也即阵列加权,以提高监测信噪比;
2.2.3)计算单个电磁接收线圈的感应电动势,并基于其对应的权向量对所有电磁接收线圈的感应电动势进行加权后,得到该探测深度下不同介质半径处储层的平均电阻率。
优选地,上述步骤2.2.3)中,单个电磁接收线圈的感应电动势的计算方法,包括:
首先,计算第n个电磁接收线圈的频域感应电动势,其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3897038450000071
其中,f(λ,r,ω,ρn)为与被测介质信息相关的变量,ξ为常数变量,表示为:
f(λ,r,ω,ρn)=x1C1I0(x1r) (2)
ξ=μ1NRNTIT/π (3)
式中,ω为角频率,zn为收发距,ρn为第n个接收线圈观测位置的所对应的储层电阻率,i为虚数单位,r1为发射线圈半径,μ1为发射线圈磁导率,r为套外被测介质半径,x1和λ均为引入的变量,C1为待定系数,I0()为第一类0阶修正贝塞尔函数,NT和NR分别为电磁发射线圈和电磁接收线圈匝数,IT为发射电流。
其次,假定斜阶跃信号的关断时间为tof,则利用P阶G-S逆拉普拉斯变换可将式(1)转换至时域,可得第n个电磁接收线圈的时域感应电动势为:
Figure BDA0003897038450000072
式中,iω=pln2/t,t和Dp分别表示观测时间和G-S逆拉普拉斯变换的积分系数,zn表示第n个接收线圈的收发距;ρn为第n个接收线圈观测位置的所对应的储层电阻率;p为G-S逆拉普拉斯变换的阶数,Dp为G-S逆拉普拉斯变换的积分系数。
优选地,上述步骤2.2)中,采用线源法获取远区电阻率是指根据线源法获取套管远处储层,即介质半径为rt,rt+1,…区域储层的分层电阻率,作为远区电阻率。
如图5所示,为线源探测模块的简化图。由于套管直径远小于套管长度,因此可将套管当成线电流源来处理。而对于单个测量电极而言,其测量到的电位值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套管井在四周形成的一个具有主体地位的均匀电场,该电场呈圆柱对称状分布,可根据电场基础理论进行计算;二是含油层电阻率非均匀性造成的电场分布异常,具体表现为高阻区对电流线的排斥以及低阻区对电流线的吸引,这些均会造成电位测量的异常。
2.2.1)对各介质半径处的理论电位值进行计算。
将理论电位值V分解为正常场(背景场)电位值Vn和异常值Va之和,即
V=Vn+Va (5)
其中,正常场电位值Vn可以根据垂直线电流源在半空间介质的正常值进行计算,即:
Figure BDA0003897038450000081
式中,ρ为监测区域平均电阻率,IL为供电电流,lL为线源长度,s为测量电极到线源的径向距离,d为测量电极所处深度。
异常电位Va可采用数值方法得到,例如,通过构建稀疏线性方程组,即
HVa=Q (7)
式中,H为稀疏矩阵,Q为残差电位向量,均为已知量。
2.2.2)将不同介质半径处计算得到的理论电位值与测量电位值作差得到残差电位值,基于不同介质半径处的残差电位值计算得到残差电阻率,也即远区电阻率。
其中,根据电位与电阻率之间的关系,可将残差电位值ΔV转换为残差电阻率Δρ,有:
Figure BDA0003897038450000082
式中,W为基于线源的套后储层监测装置系数。
实施例2
上述实施例1提供了套后储层径向远距离高精度探测方法,与之相对应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套后储层径向远距离高精度探测***。本实施例提供的***可以实施实施例1的套后储层径向远距离高精度探测方法,该***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软硬结合的方式来实现。例如,该***可以包括集成的或分开的功能模块或功能单元来执行实施例1各方法中的对应步骤。由于本实施例的***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本实施例描述过程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可以参见实施例1的部分说明即可,本实施例提供的***的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套后储层径向远距离高精度探测***,包括:
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对电磁感应法与线源法的联合探测机理进行分析,并建立电磁感应和线源相结合的套后储层联合探测分层柱状探测模型;
储层解释模块,用于基于套后储层联合探测分层柱状探测模型对电磁探头和线源激励进行设计,并获取不同探测深度下套后储层的径向远距离探测结果;
结果展示模块,用于对得到的不同探测深度下套后储层的径向远距离探测结果进行成像,得到注水突进前沿和油水界面分布情况。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与本实施例1所提供的套后储层径向远距离高精度探测方法对应的处理设备,处理设备可以是用于客户端的处理设备,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台式机电脑等,以执行实施例1的方法。
所述处理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总线,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接口通过总线连接,以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存储器中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本实施例1所提供的套后储层径向远距离高精度探测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可以是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也可能还包括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等各种类型通用处理器,在此不做限定。
实施例4
本实施例1的套后储层径向远距离高精度探测方法可被具体实现为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载有用于执行本实施例1所述的套后储层径向远距离高精度探测方法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保持和存储由指令执行设备使用的指令的有形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电磁存储设备、半导体存储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套后储层径向远距离高精度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对电磁感应法与线源法的联合探测机理进行分析,并建立电磁感应和线源相结合的套后储层联合探测分层柱状模型;
基于套后储层联合探测分层柱状模型对电磁探头和线源的激励进行设计,并获取不同探测深度下套后储层的径向远距离探测结果;
对得到的不同探测深度下套后储层的径向远距离探测结果进行成像,得到注水突进前沿和油水界面分布情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后储层径向远距离高精度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后储层联合探测分层柱状模型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套管、水泥环和储层;所述套管中部设置有电磁感应模块,所述电磁感应模块包括磁芯以及绕制在所述磁芯外壁的阵列电磁发射线圈和阵列电磁接收线圈,所述阵列电磁发射线圈用于施加双极性阶跃信号,所述阵列电磁接收线圈用于采集二次场信号;所述套管内壁设置有线源探测模块,所述线源探测模块包括激励电极、接地电极和阵列测量电极,所述激励电极用于施加交变电流,所述阵列测量电极用于测取沿地层方向的电场响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后储层径向远距离高精度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套后储层联合探测分层柱状模型对电磁探头和线源的激励进行设计,并获取不同探测深度下套后储层的径向远距离探测结果的方法,包括:
2.1)获取套后储层某一探测深度的介质半径r=r1,r2,…,rt,rt+1,…,并将介质半径r=r1,r2,…,rt的套管近处储层区域作为近区,r=rt,rt+1,…的套管远处储层区域作为远区;
2.2)基于套后储层联合探测分层柱状模型对电磁探头和线源激励进行设计,并采用电磁法获取近区电阻率,采用线源法获取远区电阻率;
2.3)寻找近区电阻率和远区电阻率的交界面,并对近区电阻率和远区电阻率监测结果进行拼接,得到该探测深度下套后储层径向远距离探测结果;
2.4)重复步骤2.1)~步骤2.3),基于得到的不同探测深度下套后储层径向远距离探测结果进行成像,得到注水突进前沿和油水界面分布情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套后储层径向远距离高精度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电磁法获取近区电阻率的方法,包括:
对电磁感应模块的阵列发射线圈的发射模式进行设置,使其发射磁场聚焦在设定的探测深度上;
根据收发距的不同,确定阵列电磁接收线圈所对应的权向量;
计算单个电磁接收线圈的时域感应电动势,并基于其对应的权向量对所有电磁接收线圈的感应电动势进行加权后,得到该探测深度下不同介质半径处储层的平均电阻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套后储层径向远距离高精度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个电磁接收线圈的时域感应电动势为:
Figure FDA0003897038440000021
式中,t表示观测时间,zn表示第n个接收线圈的收发距;ρn为第n个接收线圈观测位置的所对应的储层电阻率;p表示G-S逆拉普拉斯变换的阶数,Dp表示G-S逆拉普拉斯变换的积分系数。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套后储层径向远距离高精度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线源法获取远区电阻率,包括:
对不同介质半径处的理论电位值进行计算;
将不同介质半径处计算得到的理论电位值与相应的测量电位值作差得到残差电位值,基于不同介质半径处的残差电位值计算得到残差电阻率。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套后储层径向远距离高精度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残差电阻率为:
Figure FDA0003897038440000022
式中,W为基于线源的套后储层监测装置系数,ΔV为残差电位值。
8.一种套后储层径向远距离高精度探测***,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对电磁感应法与线源法的联合探测机理进行分析,并建立电磁感应和线源相结合的套后储层联合探测分层柱状探测模型;
储层解释模块,用于基于套后储层联合探测分层柱状探测模型对电磁探头和线源激励进行设计,并获取不同探测深度下套后储层的径向远距离探测结果;
结果展示模块,用于对得到的不同探测深度下套后储层的径向远距离探测结果进行成像,得到注水突进前沿和油水界面分布情况。
9.一种处理设备,所述处理设备至少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到7任一项所述套后储层径向远距离高精度探测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可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到7任一项所述套后储层径向远距离高精度探测方法的步骤。
CN202211277455.9A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套后储层径向远距离高精度探测方法和*** Pending CN1155229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77455.9A CN115522914A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套后储层径向远距离高精度探测方法和***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77455.9A CN115522914A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套后储层径向远距离高精度探测方法和***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22914A true CN115522914A (zh) 2022-12-27

Family

ID=84702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77455.9A Pending CN115522914A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套后储层径向远距离高精度探测方法和***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2291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78614A (zh) * 2023-06-11 2023-10-1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涡损差动阵列式油水界面探测***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78614A (zh) * 2023-06-11 2023-10-1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涡损差动阵列式油水界面探测***及方法
CN116878614B (zh) * 2023-06-11 2024-03-2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涡损差动阵列式油水界面探测***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93896B (zh) 确定地层流体性质的方法
US8812237B2 (en) Deep-reading electromagnetic data acquisition method
EP3039460B1 (en) Mapping resistivity distribution within the earth
Sherman et al. Geomechanical modeling of distributed fiber-optic sensor measurements
US8756017B2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formation resistivity outside of metal casing using time-domain electromagnetic pulse in well
CN102121374B (zh) 一种探测金属套管外地层电阻率的井中时域脉冲电磁法
US6366858B1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independently determining the resistivity and/or dielectric constant of an earth formation
EP1428047A1 (en) Integrated borehole system for reservoir detection and monitoring
US9625604B2 (en) Analyzing subterranean formation with current source vectors
CN111502631B (zh) 一种救援井与事故井相对距离确定和噪声抑制方法及***
CN111538093A (zh) 一种用于浅层地表探测方法及瞬变电磁仪器
CN108169802B (zh) 一种粗糙介质模型的时域电磁数据慢扩散成像方法
CN105804731B (zh) 一种岩石地应力检测方法和***
CN115522914A (zh) 一种套后储层径向远距离高精度探测方法和***
CN103439748A (zh) 探测地层的方法、计算地层含油气饱和度的方法及复合电极和探测器
Epov et al. Electromagnetic tool for high-resolution logging: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RU2721475C1 (ru) Способ прямого поиска углеводородов методами геоэлектрики
Eltsov et al. Beyond steel casing: detecting zonal isolation in the borehole environment
CN106610509A (zh) 一种瞬变电磁资料的时域处理方法
EA010068B1 (ru) Способ создания изображения подземных пластов
CN105863614A (zh) 一种三维感应测井数据实时处理方法
US20230384472A1 (en) Data Inversion to Reduce Motion Effects 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Relaxation Data
Furuya et al. Application of the newly frequency domain electromagnetic method survey in a landslide area
RU2649030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гео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го профилирования почвенно-мерзлотного комплекса
Leucci et al. Forensic Geophysics Instrumentation and Data Acquisi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