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95002A -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95002A
CN115495002A CN202110611045.2A CN202110611045A CN115495002A CN 115495002 A CN115495002 A CN 115495002A CN 202110611045 A CN202110611045 A CN 202110611045A CN 115495002 A CN115495002 A CN 1154950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touch screen
touch
switching
control ce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1104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晨鹏
李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1104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95002A/zh
Priority to BR112023023988A priority patent/BR112023023988A2/pt
Priority to EP22814835.9A priority patent/EP4332744A1/en
Priority to JP2023574265A priority patent/JP2024522995A/ja
Priority to PCT/CN2022/084089 priority patent/WO202225278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4950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950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6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by partitioning the display area of the touch-screen or the surface of the digitising tablet into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areas, e.g. virtual keyboards or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5Scrolling or pann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2Interaction with lists of selectable items, e.g.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可以包括:在电子设备的触摸屏显示第一界面;响应于触摸屏接收到第一操作,将第一界面切换至第二界面;在触摸体完成第一操作离开触摸屏后,响应于触摸屏接收到第二操作,将第二界面切换至第三界面;在触摸体完成第二操作离开触摸屏后,响应于触摸屏接收到第三操作,将第三界面切换至第一界面;其中,第二界面和第三界面均包括通知中心的显示界面或控制中心的显示界面,且第二界面和第三界面不同。由此,用户可以在电子设备上对通知中心和控制中心进行切换,并可以由切换后的界面直接返回至电子设备的上初始界面(如桌面,应用的显示界面等),提升了用户操作的便利性和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屏幕的尺寸逐渐增大,为了便于用户操控电子设备,在电子设备上常会设置有通知中心和控制中心。其中,通知中心可以是管理来自电子设备中应用(application,APP)的推送或显示常驻状态信息的入口。控制中心可以是控制设备状态的入口。
目前,电子设备上的通知中心和控制中心可以同时在一个窗口中同时显示。例如,如图1所示,从电子设备的屏幕的顶部下滑可以同时呼出控制中心11和通知中心12,其中,控制中心11在上侧,通知中心12在下侧,控制中心11可以默认折叠展示最常用的快捷开关并支持展开查看更多信息,通知中心12可以像列表一样支持上下滚动浏览。但随着电子设备可控制的设备越来越多,若在电子设备的控制中心中同时加入多个设备的控制,则电子设备显示通知中心和控制中心时其显示界面会过分拥挤,即此时电子设备上的控制中心不适合一次承载过多的信息。因此,如何便于用户操作电子设备上的通知中心和控制中心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能够便于用户操作电子设备上的通知中心和控制中心。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该方法可以包括:在触摸屏显示第一界面;响应于触摸屏接收到第一操作,将第一界面切换至第二界面,第一操作是指触摸体接触触摸屏的起始位置位于触摸屏的第一区域内,且在触摸屏上沿第一方向滑动的操作;在触摸体完成第一操作离开触摸屏后,响应于触摸屏接收到第二操作,将第二界面切换至第三界面,第二操作是指触摸体重新接触触摸屏的起始位置位于触摸屏的第二区域内,且在触摸屏上沿第二方向滑动的操作;在触摸体完成第二操作离开触摸屏后,响应于触摸屏接收到第三操作,将第三界面切换至第一界面,第三操作是指触摸体重新接触触摸屏的起始位置位于触摸屏的第三区域内,且在触摸屏上沿第三方向滑动的操作;其中,第二界面为通知中心的显示界面,第三界面为控制中心的显示界面;或者,第二界面为控制中心的显示界面,第三界面为通知中心的显示界面。由此,用户可以在电子设备上对通知中心和控制中心进行切换,并可以由切换后的界面直接返回至电子设备的上初始界面(如桌面,应用的显示界面等),提升了用户操作的便利性和用户体验。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该方法可以包括:在触摸屏显示第一界面;响应于触摸屏接收到第一操作,将第一界面切换至第二界面,第一操作是指触摸体接触触摸屏的起始位置位于触摸屏的第一区域内,且在触摸屏上沿第一方向滑动的操作;在触摸体完成第一操作离开触摸屏后,响应于触摸屏接收到第二操作,将第二界面切换至第三界面,第二操作是指触摸体重新接触触摸屏的起始位置位于触摸屏的第二区域内,且在触摸屏上沿第二方向滑动的操作;在触摸体完成第二操作离开触摸屏后,响应于触摸屏再次接收到第一操作,将第三界面切换至第二界面;其中,第二界面为通知中心的显示界面,第三界面为控制中心的显示界面;或者,第二界面为控制中心的显示界面,第三界面为通知中心的显示界面。由此,用户可以在电子设备上对通知中心和控制中心进行交替切换,提升了用户操作的便利性和用户体验。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第三界面切换至第二界面之后,还可以包括:在触摸体完成第一操作离开触摸屏后,响应于触摸屏接收到第三操作,将第二界面切换至第一界面,第三操作是指触摸体重新接触触摸屏的起始位置位于触摸屏的第三区域内,且在触摸屏上沿第三方向滑动的操作。由此,用户可以在电子设备上可以由切换后的界面直接返回至电子设备的上初始界面(如桌面,应用的显示界面等),提升了用户操作的便利性和用户体验。
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界面包括电子设备上的桌面的显示界面,或者,第一界面包括电子设备上的应用的显示界面。
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界面和第三界面均显示于第一窗口中。由此在两个界面进行切换时,可以用其中一个界面中的内容替换另一个界面中的内容,从而不用关闭一个窗口并打开另一个窗口,提升了切换效率。
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窗口为状态栏窗口。
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界面和第二界面显示于不同的窗口中。例如,第一界面为应用的显示界面时,第一界面可以显示于应用的显示窗口中,第二界面可以显示于状态栏窗口中。
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区域位于触摸屏的顶部的第一侧,第一方向为由触摸屏的顶部朝向触摸屏的底部的方向;第二区域位于触摸屏的顶部的第二侧,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同;第三区域为触摸屏上除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以外的区域,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
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知中心为电子设备上用于管理来自电子设备上应用的推送或显示常驻状态信息的入口;控制中心为电子设备上用于控制电子设备的状态的入口。
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第一目标界面切换至第二目标界面之前,还可以包括:确定触摸体在触摸屏上的操作达到触发条件,触发条件为触发界面切换的条件;其中,第一目标界面为第一界面,第二目标界面为第二界面;或者,第一目标界面为第二界面,第二目标界面为第三界面;或者,第一目标界面为第三界面,第二目标界面为第一界面;或者,第一目标界面为第三界面,第二目标界面为第二界面;或者,第一目标界面为第二界面,第二目标界面为第一界面。由此,在达到触发条件时进行界面切换,提升切换效果。
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触发界面切换的条件,具体可以包括:触摸体当前时刻接触触摸屏的位置与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
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触发界面切换的条件,具体可以包括:触摸体当前时刻接触触摸屏的位置到达触摸屏上的预设位置。
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触发界面切换的条件,具体可以包括:触摸体离开触摸屏时的位置与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且触摸体离开触摸屏时的速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速度阈值。
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第一目标界面切换至第二目标界面的过程中,还可以包括:提高第一目标界面的透明度,或者,降低第一目标界面的清晰度。由此可以在两个界面切换过程中进行过渡处理,增强切换效果。
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第一界面切换至第二界面可以包括:将第二界面覆盖在第一界面上;或者将第一界面切换至第二界面包括:将第一界面模糊处理,然后将第二界面覆盖在模糊处理后的第一界面上;或者将第二界面切换至第三界面包括:关闭第二界面,并打开第三界面;或者将第二界面切换至第三界面包括:关闭第二界面,并打开第三界面,第三界面覆盖在第一界面上;或者将第三界面切换至第一界面包括:关闭覆盖在第一界面上的第三界面,呈现第一界面;或者将第三界面切换至第二界面包括:关闭第三界面,并打开第二界面;或者将第三界面切换至第二界面包括:关闭第三界面,并打开第二界面,第二界面覆盖在第一界面上;或者将第二界面切换至第一界面包括:关闭覆盖在第一界面上的第二界面,呈现第一界面。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该方法可以包括:在触摸屏显示第一界面,第一界面包括电子设备上的桌面的显示界面,或者,第一界面包括电子设备上的应用的显示界面;响应于触摸屏接收到第一操作,将第二界面覆盖在第一界面上,第一操作是指触摸体接触触摸屏的起始位置位于触摸屏的顶部的第一区域内,且向触摸屏的底部滑动的操作,第二界面包括通知中心的显示界面或控制中心的显示界面;在触摸体完成第一操作离开触摸屏后,响应于触摸屏接收到第二操作,关闭第二界面且打开第三界面,其中,打开后的第三界面覆盖在第一界面上,第二操作是指触摸体重新接触触摸屏的起始位置位于触摸屏的顶部的第二区域内,且向触摸屏的底部滑动的操作,第三界面包括通知中心的显示界面或控制中心的显示界面,且第三界面与第二界面不同;在触摸体完成第二操作离开触摸屏后,响应于触摸屏接收到第三操作,关闭第三界面,呈现第一界面,第三操作是指触摸体重新接触触摸屏的起始位置位于触摸屏的顶部以外的第三区域内,且向触摸屏的顶部滑动的操作。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第二界面覆盖在第一界面上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降低第一界面的清晰度。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关闭第二界面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提高第二界面的透明度。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触摸屏;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其中,存储器中存储有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指令被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中所提供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中所提供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中所提供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一种手机的显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屏幕上的坐标轴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中操作***的架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的操作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手指在手机上滑动时上手点、触发阈值点、离手点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手指在手机上滑动时上手点和触发阈值点所处区域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手机上由桌面切换至通知中心的过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手机上由桌面切换至控制中心的过程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手机上由通知中心切换至控制中心的过程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手机上由控制中心切换至通知中心的过程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手机上由由桌面切换至通知中心,再切换至控制中心,再返回到桌面的过程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手机上由由桌面切换至控制中心,再切换至通知中心,再返回到桌面的过程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的***架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呼出通知中心和/或控制中心的流程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中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本文中符号“/”表示关联对象是或者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者B。
本文中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例如,第一响应消息和第二响应消息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响应消息,而不是用于描述响应消息的特定顺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例如,多个处理单元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处理单元等;多个元件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元件等。
为了便于用户操作,电子设备上的通知中心和控制中心可以单独进行控制,此时两者可以通过不同的窗口进行显示。例如,从电子设备的屏幕的顶部左侧下滑可以呼出通知中心,从电子设备的屏幕的顶部右侧下滑可以呼出控制中心;或者,从电子设备的屏幕的顶部下滑可以呼出通知中心,从电子设备的屏幕的底部上滑可以呼出控制中心,等等。这种方式虽然可以使得用户基于自身需求选择呼出通知中心还是呼出控制中心,但在电子设备上***软件架构中不同窗口之间的优先级不同,通知中心的显示窗口的优先级往往低于控制中心的显示窗口的优先级。这就使得当电子设备上正在显示通知中心时,可以呼出控制中心的显示窗口,此时控制中心覆盖在通知中心之上。当需要回到呼出通知中心之前的界面时,则需要先关闭控制中心的显示窗口,再关闭通知中心的显示窗口,可见返回操作十分不便。此外,当电子设备上正在显示控制中心时,受显示窗口的优先级影响,此时不能呼出通知中心的显示窗口。可见,此种通知中心和控制中心分离设置的方案,对用户的操作造成了极大的不便,用户体验较差。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用户操作且提升用户体验,本申请实施例将电子设备上的通知中心和控制中心进行平级设计,使得通知中心和控制中心可以基于用户需求反复交替切换,提升了用户操作的便利性和用户体验。此外,在通知中心和控制中心两者中的一个处于显示状态,且电子设备检测到呼出另一个的操作时,电子设备可以关闭正在显示的一个,并显示用户当前呼出的另一个,由此避免通知中心和控制中心之间出现重叠嵌套问题,使得用户可以快速返回至呼出通知中心或控制中心之前的界面。举例来说,当前电子设备正在显示控制中心,在电子设备检测到呼出通知中心的操作时,电子设备可以关闭控制中心,并显示通知中心;当前电子设备正在显示通知中心,在电子设备检测到呼出控制中心的操作时,电子设备可以关闭通知中心,并显示通知控制中心。
可以理解的是,本方案中,电子设备可以手机、平板电脑、桌面型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手持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以及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设备、可穿戴式设备、车载设备、智能家居设备和/或智慧城市设备等。电子设备的示例性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搭载iOS、android、Windows、鸿蒙***(Harmony OS)或者其他操作***的电子设备,其中,本方案对该电子设备的具体类型不作特殊限制。
下面介绍本方案中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存储器120,显示屏130和传感器140。可以理解的是,本方案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100的具体限定。在本方案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其中,处理器11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或者专用处理器。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和/或基带处理器。其中,基带处理器可以用于处理通信数据,CPU可以用于实现相应的控制和处理功能,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
存储器120上可以存有程序(也可以是指令或者代码),程序可被处理器110运行,使得处理器110执行本方案中描述的方法。可选地,该存储器120可以保存处理器1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1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存储器120中直接调用,以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110的等待时间,提高***的效率。
显示屏130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显示屏130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的,AMOLED),柔性发光二极管(flex light-emittingdiode,FLED),Miniled,MicroLed,Micro-o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QLED)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1个或N个显示屏130,N为大于1的正整数。
传感器14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磁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指纹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或,骨传导传感器等。
本方案中,传感器140中也可以包括触摸传感器。该触摸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作用于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其中,触摸传感器可以采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事件(如用户使用手指、触控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在触摸传感器表面上的操作),并将采集到的触摸信息发送给其他器件,如处理器110等。
示例性的,触摸传感器可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方式实现。触摸传感器可以设置于显示屏130,由触摸传感器与显示屏130组成触摸屏,也称“触控屏”;或者,触摸传感器和显示屏130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电子设备100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在本方案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预先在包含触摸传感器的触摸屏中设置直角坐标系。例如,如图3所示,可以以触摸屏A的左上角为原点(0,0)建立直角坐标系,也可以以触摸屏A的几何中心作为原点(0,0)建立直角坐标系(图中未示出)。当触摸体在触摸屏上滑动时,触摸屏中的触摸传感器可以持续采集触摸体在触摸屏上生成的一系列触摸事件(例如触摸点的坐标、触摸事件等),并将这一系列的触摸事件上报给处理器110。其中,上述触摸体可以为触摸笔,用户的手指或关节,或者,具有触摸功能的触控手套等物体,本方案中对此不做任何限制,后续实施例中以用户手指为触摸体进行示例性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电子设备100的软件***可以采用分层架构,事件驱动架构,微核架构,微服务架构,或云架构。本方案以分层架构的Android***为例,示例性说明电子设备100的软件结构。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软件结构框图。
分层架构将软件分成若干个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层与层之间通过软件接口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将Android***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安卓运行时(Android runtime)和***库,以及内核层。其中,华为自研发的移动终端操作***也可以参考该结构。
1、应用程序层
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包。如图4所示,应用程序包可以包括相机,图库,日历,通话,地图,导航,蓝牙,音乐,视频,短信息等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
2、应用程序框架层
应用程序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
如图4所示,应用程序框架层可以包括窗口管理器,内容提供器,视图***,电话管理器,资源管理器,通知管理器等。
窗口管理器用于管理窗口程序。窗口管理器可以获取显示屏大小,判断是否有状态栏,锁定屏幕,截取屏幕等。
内容提供器用来存放和获取数据,并使这些数据可以被应用程序访问。所述数据可以包括视频,图像,音频,拨打和接听的电话,浏览历史和书签,电话簿等。
视图***可用于构建应用程序的显示界面。每个显示界面可以由一个或多个控件组成。一般而言,控件可以包括图标,按钮,菜单,选项卡,文本框,对话框,状态栏,导航栏,微件(widget)等界面元素。
电话管理器用于提供电子设备100的通信功能。例如通话状态的管理(包括接通,挂断等)。
资源管理器为应用程序提供各种资源,比如本地化字符串,图标,图片,布局文件,视频文件等等。
通知管理器使应用程序可以在通知中心中显示通知信息,可以用于传达告知类型的消息,可以短暂停留后自动消失,无需用户交互。比如通知管理器被用于告知下载完成,消息提醒等。通知管理器还可以是以图表或者滚动条文本形式出现在***顶部状态栏的通知,例如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的通知,还可以是以对话窗口形式出现在屏幕上的通知。例如在通知中心提示文本信息,发出提示音,电子设备振动,指示灯闪烁等。
活动管理器可用于管理每个应用的生命周期。应用通常以activity的形式运行在操作***中。活动管理器可以调度应用的activity进程管理每个应用的生命周期。
3、Android Runtime和***库
Android Runtime包括核心库和虚拟机。Android runtime负责安卓***的调度和管理。
核心库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java语言需要调用的功能函数,另一部分是安卓的核心库。
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运行在虚拟机中。虚拟机将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的java文件执行为二进制文件。虚拟机用于执行对象生命周期的管理,堆栈管理,线程管理,安全和异常的管理,以及垃圾回收等功能。
***库可以包括多个功能模块。例如:表面管理器(surface manager),媒体库(Media Libraries),三维图形处理库(例如:OpenGL ES),2D图形引擎(例如:SGL)等。
表面管理器用于对显示子***进行管理,并且为多个应用程序提供了2D和3D图层的融合。媒体库支持多种常用的音频,视频格式回放和录制,以及静态图像文件等。媒体库可以支持多种音视频编码格式,例如:MPEG4,H.264,MP3,AAC,AMR,JPG,PNG等。三维图形处理库用于实现三维图形绘图,图像渲染,合成,和图层处理等。2D图形引擎是2D绘图的绘图引擎。
4、内核层
内核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内核层至少包含显示驱动,摄像头驱动,音频驱动,传感器驱动。
在本方案的一些实施例中,用户手指可以触碰触摸屏,以及在触摸屏上滑动。例如,用户手指可以在触摸屏的顶部左侧触碰并滑动,也可以在触摸屏的顶部右侧触碰并滑动,亦可以在触摸屏的底部左侧或右侧触碰并滑动,等。示例性的,以用户手指在触摸屏的顶部左侧触碰为例,如图5所示,应用程序层中正在运行通话的显示界面41,用户手指在触摸屏的顶部左侧向下滑动时,触摸屏可得到这一触摸操作相关的一系列触摸点的信息,例如,触摸点的坐标(x,y)和触摸事件等。进而,触摸屏可向内核层上报用户这一触摸操作产生的原始触摸事件。内核层得到上述原始触摸事件后,可将该触摸事件封装为应用程序框架层(即framework层)能够读取的高级触摸事件,即touch event,touch event中包含触摸点的坐标、时间以及本次触摸事件的类型,例如,action down事件、action move事件以及action up事件。之后,内核层可以将该高级触摸事件发送给应用程序框架层中的面板管理器(inputmanager)。
面板管理器获取到上述高级触摸事件后,可以根据高级触摸事件中的触摸点坐标、时间和触摸事件的类型,实时计算用户手指的滑动起始点,滑动轨迹,滑动距离,滑动速度,或滑动离手点的速度。例如,当面板管理器检测到action down事件时,说明用户手指接触触摸屏,当面板管理器检测到action up事件时,说明用户手指离开触摸屏。那么,面板管理器可根据相邻的action down事件和action up事件之间的触摸点坐标识别出用户手指在触摸屏上的滑动轨迹和滑动距离,和/或,根据相邻的action down事件和action up事件之间的触摸点坐标和时间识别出用户手指在触摸屏上的滑动轨迹和滑动离手点的速度。
接下来,以电子设备100为手机,在手机上呼出通知中心和控制中心举例,基于上文所描述的内容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控制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可以理解的是,通知中心和控制中心也可以替换为其他的内容,在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在手机上呼出通知中心或控制中心时手指在手机上,用户的操作可以包括:用户手指触碰手机的屏幕,用户手指在手机的屏幕上滑动,用户手指离开手机屏幕等。其中,用户手指触碰手机时的触碰位置可以称为上手点;用户手指滑动过程中触发通知中心或控制中心呼出的位置可以称为触发阈值点;用户手指离开手机的屏幕时的位置可以称为离手点。当通知中心或者控制中心被呼出时,通知中心或者控制中心可以位于初始位置;如果在通知中心或者控制中心被呼出后,用户手指未离开手机屏幕而继续滑动,则通知中心或者控制中心可以跟随手指滑动的方向而运动;当手指离开屏幕后,通知中心或控制中心可以回到初始位置。例如:手指下拉呼出通知中心后,如果手指未离开屏幕而继续向下滑动,则通知中心跟随手指也向下滑动,在手指离开屏幕后,通知中心向上反弹至平衡点(即回到通知中心刚出现时的初始位置)。
在一个例子中,上手点可以为位于手机上预设区域中的点;触发阈值点可以为与上手点相距预设距离的点,也可以为处于预设区域的点,亦可以是两者的结合(此时,两者符合一个即触发呼出通知中心或控制中心)。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上手点可以位于手机100上区域z1和/或z2中,其中,当用户手指触碰手机100上的区域z1时,上手点则位于区域z1中;触发阈值点为区域z3上的点,离手点可以为区域z3与手机100的屏幕底部之间的点,其中,区域z3可以为一条线。示例性的,触发阈值点所在的区域除了是一条线之外,还可以是一个面,如图7所示,手机100上的区域z4可以为触发阈值点所在的区域,此时区域z4为一个面。
在一个例子中,若用户手指离开手机的屏幕时,用户手指未滑动到上述所规定的触发阈值点,此时也可以在用户手指的离手点的速度大于某一预设速度阈值,或者用户手指的滑动速度大于某一预设速度阈值时,触发呼出通知中心或控制中心。示例性的,离手点的速度和/或用户手指滑动的速度均可以通过速度***(velocity tracker)计算得出。
接下来,对呼出通知中心,呼出控制中心,以及通知中心和控制中心的转换,分别进行介绍。其中,为便于叙述,下面将以上手点位于图7中手机100上的区域z1且用户手指滑动越过触发阈值点,以及在用户手指离开手机屏幕时呼出通知中心为例,对呼出通知中心的过程进行描述;以上手点位于区域z2且用户手指滑动越过触发阈值点,以及在用户手指离开手机屏幕时呼出控制中心为例,对呼出控制中心的过程进行描述。
(1)呼出通知中心(此时未呼出控制中心)
示例性的,在手机100上未呼出控制中心,且当前需要呼出通知中心时,手机100的屏幕可以处于点亮状态。例如,手机100的屏幕可以处于待机界面,也可以处于桌面的显示界面,亦可以是手机100的屏幕处于手机中应用程序的显示界面。
示例性的,以手机100的屏幕处于桌面的显示界面为例。如图8中(a)所示,用户手指可以触碰手机100的屏幕的顶部左侧。接着,用户手指向下滑动,且未达到触发阈值点,此时,可以跟随用户手指的滑动,逐渐模糊桌面的显示界面,即图8(b)中所示;其中,在该过程中,用户手指距离上手点越近,模糊程度越小,用户手指越接近触发阈值点,模糊程度越大,也即是说,用户手指滑动时,桌面的显示界面由清晰逐渐转变为模糊,直至完全模糊,其中,所述的完全模糊指的是显示界面中显示的具体内容不可见;其中,在桌面的显示界面完全模糊时,用户手指可以是滑动到触发阈值点。在用户手指滑动到触发阈值点时,可以显示通知中心,即图8(c)中所示。在手机100的屏幕上显示出通知中心后,若用户手指离开手机100的屏幕,手机100上可以显示如图8中(d)所示的界面。而在手机100的屏幕上显示出通知中心后,若用户手指未离开手机100的屏幕,而是向相反方向滑动,手机100可以退回到显示通知中心之前的界面,即图8中(e)所示。继续图8中(e),用户手指向上滑动后,用户手指可以离开手机100的屏幕,此时可以显示如图8中(f)所示的界面,即返回到手机100的桌面的显示界面。
可选地,手机100上显示如图8中(d)所示的界面后,可以转向图10中的(a),以进行通知中心向控制中心的切换。
(2)呼出控制中心(此时未呼出通知中心)
示例性的,在手机100上未呼出通知中心,且当前需要呼出控制中心时,手机100的屏幕可以处于点亮状态。以手机100的屏幕处于桌面的显示界面为例。如图9中(a)所示,用户手指可以触碰手机100的屏幕的顶部右侧。接着,用户手指向下滑动,且未达到触发阈值点,此时,可以跟随用户手指的滑动,逐渐模糊桌面的显示界面,即图9(b)中所示。在用户手指滑动到触发阈值点时,可以显示控制中心,即图9(c)中所示。在手机100的屏幕上显示出控制中心后,若用户手指离开手机100的屏幕,手机100上可以显示如图9中(d)所示的界面。而在手机100的屏幕上显示出控制中心后,若用户手指未离开手机100的屏幕,而是向相反方向滑动,手机100可以退回到显示控制中心之前的界面,即图9中(e)所示。继续图9中(e),用户手指向上滑动后,用户手指可以离开手机100的屏幕,此时可以显示如图9中(f)所示的界面,即返回到手机100的桌面的显示界面。
可选地,手机100上显示如图9中(d)所示的界面后,可以转向图11中的(a),以进行控制中心向通知中心的切换。
(3)通知中心与控制中心之间的切换
a)由通知中心切换至控制中心(此时已呼出通知中心)
示例性的,在呼出通知中心后,如图10中(a)所示,用户手指可以触碰手机100的屏幕的顶部右侧。接着,用户手指向下滑动,且未达到触发阈值点,此时,可以跟随用户手指的滑动,逐渐提升通知中心的透明度,即图10(b)中所示。其中,在该过程中,用户手指距离上手点越近,透明度越低,用户手指越接近触发阈值点,透明度越高,也即是说,用户手指滑动时,通知中心由清晰逐渐转变为透明,直至完全不可见;其中,在通知中心完全不可见时,用户手指可以是滑动到触发阈值点。此外,在用户手指滑动过程中也可以模糊通知中心。可以理解的是,用户手指滑动过程中,调整透明度或者前述的模糊处理等过渡处理动作均是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手指滑动过程中,可以不做任何过渡处理,就直接显示出下拉的内容,遮挡后面的背景或者通知/控制中心。在一些实施例中,模糊处理可以理解为调整界面的清晰度,以使得界面变的模糊;调整透明度可以理解为调整界面的透明度,以使得界面变透明。
在用户手指滑动到触发阈值点时,可以显示控制中心,即图10(c)中所示。在手机100的屏幕上显示出控制中心后,若用户手指离开手机100的屏幕,手机100上可以显示如图10中(d)所示的界面。而在手机100的屏幕上显示出控制中心后,若用户手指未离开手机100的屏幕,而是向相反方向滑动,手机100可以退回到显示控制中心之前的界面,即图10中(e)所示。继续图10中(e),用户手指向上滑动后,用户手指可以离开手机100的屏幕,此时可以显示如图10中(f)所示的界面,即返回到手机100上通知中心的显示界面。
可选地,手机100上显示如图10中(d)所示的界面后,可以转向图11中的(a),以进行控制中心向通知中心的切换。
b)由控制中心切换至通知中心(此时已呼出控制中心)
示例性的,在呼出控制中心后,如图11中(a)所示,用户手指可以触碰手机110的屏幕的顶部左侧。接着,用户手指向下滑动,且未达到触发阈值点,此时,可以跟随用户手指的滑动,逐渐提升控制中心的透明度,即图11(b)中所示。此外,在用户手指滑动过程中也可以模糊控制中心。
在用户手指滑动到触发阈值点时,可以显示通知中心,即图11(c)中所示。在手机110的屏幕上显示出通知中心后,若用户手指离开手机110的屏幕,手机110上可以显示如图11中(d)所示的界面。而在手机110的屏幕上显示通知中心后,若用户手指未离开手机110的屏幕,而是向相反方向滑动,手机110可以退回到显示通知中心之前的界面,即图11中(e)所示。继续图11中(e),用户手指向上滑动后,用户手指可以离开手机110的屏幕,此时可以显示如图11中(f)所示的界面,即返回到手机110上控制中心的显示界面。
可选地,手机100上显示如图11中(d)所示的界面后,可以转向图10中的(a),以进行通知中心向控制中心的切换。
(4)手机100处于点亮状态时的界面、通知中心和控制中心之间的转换
手机100处于点亮状态时,用户可以先呼出通知中心,再呼出控制中心,然后从控制中心的界面直接返回到呼出通知中心前的界面,即手机100处于点亮状态时的界面。此外,用户可以先呼出控制中心,再呼出通知中心,然后从通知中心的界面直接返回到呼出控制中心前的界面,即手机100处于点亮状态时的界面。下面以手机100的屏幕处于桌面的显示界面为例,分别进行介绍。
a)桌面→通知中心→控制中心→桌面
示例性的,如图12中(a)所示,手机100的屏幕处于桌面的显示界面时,用户手指可以触碰手机100的屏幕的顶部左侧,以及向下滑动呼出通知中心,即图12中(b)所示。如图12中(c)所示,在呼出通知中心之后,用户手指可以触碰手机100的屏幕的顶部右侧,以及向下滑动呼出控制中心,即图12中(d)所示。如图12中(e)和(f)所示,在呼出控制中心后,用户手指可以触碰手机100的屏幕下部区域,以及向上滑动。其中,在用户手指向上滑动时,用户手指可以离开手机100的屏幕,此时手机100的屏幕可以返回显示桌面的界面,即显示图12中(a)所示的界面。
b)桌面→控制中心→通知中心→桌面
示例性的,如图13中(a)所示,手机100的屏幕处于桌面的显示界面时,用户手指可以触碰手机100的屏幕的顶部右侧,以及向下滑动呼出控制中心,即图13中(b)所示。如图13中(c)所示,在呼出控制中心之后,用户手指可以触碰手机100的屏幕的顶部左侧,以及向下滑动呼出控制中心,即图13中(d)所示。如图13中(e)和(f)所示,在呼出控制中心后,用户手指可以触碰手机100的屏幕下部区域,以及向上滑动。其中,在用户手指向上滑动时,用户手指可以离开手机100的屏幕,此时手机100的屏幕可以返回显示桌面的界面,即显示图13中(a)所示的界面。
可以理解的是,在图12和/或13中可以反复交替下拉呼出通知中心和控制中心,但不管手机100上当前显示的是哪一个,当手机100接收到关闭当前显示的界面的指令后(比如,用户手指在屏幕上向上滑动等),手机100则直接返回至桌面,即返回至下拉前的界面。
可以理解的是,图8至13中所示的通知中心和/或控制中心中所显示的内容仅是示例性说明,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通知中心和/或控制中心中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内容,例如,可以不包括与音乐相关的内容。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通知中心和控制中心可以使用不同的窗口显示,也可以使用相同的窗口显示。其中,当使用不同的窗口显示通知中心和控制中心时,关闭通知中心可以理解为关闭通知中心所属的窗口,关闭控制中心可以理解为关闭控制中心所属的窗口,打开通知中心可以理解为打开通知中心所属的窗口,打开控制中心可以理解为打开控制中心所属的窗口。
当使用同一窗口显示通知中心和控制中心时,关闭通知中心并打开控制中心可以理解为使用控制中心的内容替换通知中心的内容,关闭控制中心并打开通知中心可以理解为使用通知中心的内容替换控制中心的内容。若在呼出通知中心前未打开控制中心,则打开通知中心可以理解为在窗口中显示通知中心的内容。若在呼出控制中心前未打开通知中心,则打开控制中心的内容可以理解为在窗口中显示控制中心的内容。示例性的,通知中心和控制中心可以均在状态栏窗口中显示。
下面以通知中心和控制中心均在手机100的状态栏窗口中显示为例,对终端控制方法所能实现的***架构进行介绍。
示例性的,图14示出了一种手机100的***架构及处理过程示意图。如图14所示,该手机100的***架构中可以包括状态栏窗口1401、面板容器1402、面板互拉控制器1403,通知中心面板控制器1404,控制中心面板控制器1405,通知中心面板1406,和控制中心面板1407。
其中,用户在呼出通知中心或控制中心的过程中,状态栏窗口1401可以接收手机100上触摸屏检测到的用户的操作事件,其中,该操作事件中可以包括用户手指的位置坐标。状态栏窗口1401接收到操作事件后,可以基于操作事件中用户手指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坐标,确定出用户的操作事件是否是下拉滑动事件。此外,状态栏窗口1401确定出用户的操作事件为下拉滑动操作事件后,其可以判断当前有无面板(比如通知面板或控制面板)处于打开状态。其中,状态栏窗口1401若判断出当前无面板处于打开状态,则将其接收到的操作事件中发送至面板容器1402,以由面板容器1402处理该操作事件;若判断出当前有面板处于打开状态,则将其接收到的操作事件中发送至面板互拉控制器1403,以由面板互拉控制器1403处理该操作事件。
面板容器1402可以由操作事件中用户手指的位置坐标,确定出用户手指的上手点,进而由该上手点判断用户当前的操作目的是打开通知中心还是打开控制中心。其中,当面板容器1402判断出用户当前的操作目的是打开通知中心时,面板容器1402可以将操作事件发送至通知中心面板控制器1404。当面板容器1402判断出用户当前的操作目的是打开控制中心时,面板容器1402可以将操作事件发送至控制中心面板控制器1405。
面板互拉控制器1403可以在状态栏窗口1401判断出当前有面板处于展开状态时,基于操作事件中用户手指的位置坐标,判断用户当前的操作目的是关闭通知中心并打开控制中心,还是关闭控制中心并打开通知中心。其中,当面板互拉控制器1403判断出用户当前的操作目的是关闭控制中心并打开通知中心时,面板互拉控制器1403可以将操作事件发送至通知中心面板控制器1404。当面板互拉控制器1403判断出用户当前的操作目的是关闭通知中心并打开控制中心时,面板互拉控制器1403可以将操作事件发送至控制中心面板控制器1405。
此外,为了增强目标面板的呼出效果,面板互拉控制器1403可以基于操作事件对目标面板打开之前的界面进行模糊处理,或者,调整目标面板打开之前的内容的透明度。其中,当状态栏窗口1401确定出无面板被打开时,面板互拉控制器1403可以从用户当前的操作目的对应的目标控制器获取到该操作事件,也即是说,此时目标控制器可以将操作事件发送至面板互拉控制器1403。
通知中心控制器1404可以根据操作事件,打开通知中心面板1406。此外,当状态栏窗口1401确定出无面板被打开,且通知中心控制器1404接收到操作事件时,通知中心控制器1404可以将该操作事件发送至面板互拉控制器1403,以便面板互拉控制器1403可以基于操作事件对通知中心面板打开之前的界面进行模糊处理,或者,调整通知中心面板打开之前的内容的透明度。
控制中心控制器1405可以根据操作事件,打开控制中心面板1407。此外,当状态栏窗口1401确定出无面板被打开,且控制中心控制器1404接收到操作事件时,控制中心控制器1404可以将该操作事件发送至面板互拉控制器1403,以便面板互拉控制器1403可以基于操作事件对控制中心面板打开之前的界面进行模糊处理,或者,调整控制中心打开之前的内容的透明度。
下面结合图14和图15对呼出通知中心和/或控制中心的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示例性的,图15示出了一种呼出通知中心和/或控制中心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5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501、状态栏窗口1401响应接收的操作事件,确定操作事件为下拉事件。
状态栏窗口1401可以接收手机100的触摸屏发送的操作事件,该操作事件中可以包括用户手指的位置坐标。状态栏窗口1401接收到操作事件后,可以基于操作事件中用户手指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坐标,确定出用户的操作事件是否是下拉事件。
步骤1502、状态栏窗口1401判断有无面板被打开。
状态栏窗口1401可以由面板记录信息中确定出当前是否有面板处于打开状态。其中,面板记录信息中可以包括通知中心面板和控制中心面板的打开记录,和/或,关闭记录。例如,当面板记录信息中记录的信息为通知中心和控制中心均处于关闭状态时,可以确定当前未有面板处于打开状态;当面板记录信息中记录的信息为通知中心处于关闭状态,控制中心处于打开状态时,可以确定当前有面板处于打开状态。若状态栏窗口1401判断出没有面板被打开,则执行步骤1503;否则,则执行步骤1508。
步骤1503、面板容器1402响应状态栏窗口1401发送的操作事件,判断操作事件中上手点的位置。
面板容器1402可以基于操作事件中用户手指的坐标位置,确定出用户手指的上手点所在区域,之后,其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上手点所在区域与通知中心和控制中心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出用户当前的操作目的是打开通知中心,还是打开控制中心。例如,继续参阅图7,预先设定的上手点所在区域与通知中心和控制中心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为:上手点处于区域z1时对应呼出通知中心,上手点处于区域z2时对应呼出控制中心,则当面板容器确定出上手点位于区域z1中时,其可以确定出用户当前的操作目的是打开通知中心。其中,若上手点的位置对应呼出通知中心,执行步骤1504;若上手点的位置对应呼出控制中心,则执行步骤1506。
步骤1504、通知中心控制器1404响应面板容器1402发送的操作事件,判断是否达到触发阈值点,且面板互拉控制器1403响应通知中心控制器1404发送的操作事件,对背景进行模糊处理。其中,若判断出达到触发阈值点,则执行步骤1505;否则,则继续判断。
通知中心控制器1404可以根据操作事件中用户手指滑动过程中的坐标位置,确定是否滑动到预先设定的触发阈值点。示例性的,上手点的位置坐标为(2,1),用户手指当前所在的位置坐标为(2,5),则滑动距离为4个距离,此时,若预先设定的触发阈值点为与上手点相距4个距离的点,则用户手指滑动到触发阈值点;若预先设定的触发阈值点的坐标为(k,5),其中,k≥0,则此时用户手指当前所在的坐标刚好处于触发阈值点。此外,通知中心控制器1404若根据用户手指滑动过程中的坐标位置,确定出用户手指在未滑动到触发阈值点时已离手,则通知中心控制器1404也可以根据操作事件计算用户手指的离手点的速度。当离手点的速度大于预设速度阈值时,也可以认为是达到了触发阈值点。
在通知中心控制器1404判断过程中,通知中心控制器1404可以向面板互拉控制器1403发送是否到达触发阈值点的信息,以及将操作事件发送至面板互拉控制器1403。其中,面板互拉控制器1403在接收到通知中心控制器1404发送的信息后,若该信息指示未到达触发阈值点,则面板互拉控制器1403可以基于操作事件,对背景(比如呼出通知中心之前的界面)进行模糊处理(比如降低当前显示界面的清晰度等),以增强通知中心面板的呼出效果。示例性的,面板互拉控制器1403可以基于操作事件中用户手指当前的位置坐标与触发阈值点之间的距离,调整背景的模糊程度;例如,当用户手指当前的位置坐标与触发阈值点之间的距离较远时,模糊程度较小,当用户手指当前的位置坐标与触发阈值点之间的距离较近时,模糊程度较大。
步骤1505、通知中心控制器1404打开通知中心面板1406。
步骤1506、控制中心控制器1405响应面板容器1402发送的操作事件,判断是否达到触发阈值点,且面板互拉控制器1403响应控制中心控制器1405发送的操作事件,对背景进行模糊处理。其中,若判断出达到触发阈值点,则执行步骤1507;否则,则继续判断。
控制中心控制器1405可以根据操作事件中用户手指滑动过程中的坐标位置,或者滑动过程中的滑动速度,或者离手点的速度等,确定是否滑动到预先设定的触发阈值点。同时,控制中心控制器1405可以向面板互拉控制器1403发送是否到达触发阈值点的信息,以及将操作事件发送至面板互拉控制器1403。其中,面板互拉控制器1403在接收到控制中心控制器1405发送的信息后,若该信息指示未到达触发阈值点,则面板互拉控制器1403可以基于操作事件,对背景(比如呼出控制中心之前的界面)进行模糊处理(比如降低当前显示界面的清晰度等),以增强控制中心面板的呼出效果。
步骤1507、控制中心控制器1405打开控制中心面板1407。
步骤1508、面板互拉控制器1403响应状态栏窗口1401发送的操作事件,判断操作事件中上手点的位置。
其中,若上手点的位置对应呼出通知中心,执行步骤1509;若上手点的位置对应呼出控制中心,执行步骤1511。
步骤1509、通知中心控制器1404响应面板互拉控制器1403发送的操作事件,判断是否达到触发阈值点,且面板互拉控制器1403基于操作事件调整控制中心面板1407的透明度。其中,若判断出达到触发阈值点,则执行步骤1510,否则继续判断。
通知中心控制器1404可以根据操作事件中用户手指滑动过程中的坐标位置,或者滑动过程中的滑动速度,或者离手点的速度等,确定是否滑动到预先设定的触发阈值点。同时,在通知中心控制器1404判断过程中,面板互拉控制器1403可以基于操作事件调整控制中心面板1407的透明度,以增强通知中心面板的呼出效果。示例性的,面板互拉控制器1403可以基于操作事件中用户手指当前的位置坐标与触发阈值点之间的距离,调整背控制中心面板1407的透明度;例如,当用户手指当前的位置坐标与触发阈值点之间的距离较远时,控制中心面板1407的透明度较小,当用户手指当前的位置坐标与触发阈值点之间的距离较近时,控制中心面板1407的透明度较大。
此外,在通知中心控制器1404判断出达到触发阈值点时,通知中心控制器1404也可以向面板互拉控制器1403反馈到达触发阈值点的信息,以便面板互拉控制器1403在通知中心控制器1404判断出达到触发阈值点时指示控制中心控制器1405关闭控制中心面板1407。
步骤1510、通知中心控制器1404打开通知中心面板1406。
步骤1511、控制中心控制器1405响应面板互拉控制器1403发送的操作事件,判断是否达到触发阈值点,且面板互拉控制器1403基于操作事件调整通知中心面板1406的透明度。其中,若判断出达到触发阈值点,则执行步骤1512,否则继续判断。
控制中心控制器1405可以根据操作事件中用户手指滑动过程中的坐标位置,或者滑动过程中的滑动速度,或者离手点的速度等,确定是否滑动到预先设定的触发阈值点。同时,在控制中心控制器1405判断过程中,面板互拉控制器1403可以基于操作事件调整通知中心面板1406的透明度,以增强控制中心面板的呼出效果。
此外,在控制中心控制器1405判断出达到触发阈值点时,控制中心控制器1405也可以向面板互拉控制器1403反馈到达触发阈值点的信息,以便面板互拉控制器1403在控制中心控制器1405判断出达到触发阈值点时指示通知中心控制器1404关闭通知中心面板1406。
步骤1512、控制中心控制器1405打开控制中心面板1407。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的方案,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请参阅图16,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芯片16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601以及接口电路1602。可选的,芯片1600还可以包含总线1603。其中:
处理器16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案中涉及的控制过程可以通过处理器16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接口电路1602可以用于数据、指令或者信息的发送或者接收,处理器1601可以利用接口电路1602接收的数据、指令或者其它信息,进行加工,可以将加工完成信息通过接口电路1602发送出去。
可选的,芯片还包括存储器,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操作指令和数据。存储器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可选的,存储器存储了可执行软件模块或者数据结构,处理器可以通过调用存储器存储的操作指令(该操作指令可存储在操作***中),执行相应的操作。
可选的,接口电路1602可用于输出处理器1601的执行结果。
需要说明的,处理器1601、接口电路1602各自对应的功能既可以通过硬件设计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设计来实现,还可以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来实现,这里不作限制。示例性的,该芯片可应用于上述图2中所示的电子设备100中,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法。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方法步骤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通过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范围。

Claims (21)

1.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触摸屏显示第一界面;
响应于所述触摸屏接收到第一操作,将所述第一界面切换至第二界面,所述第一操作是指触摸体接触所述触摸屏的起始位置位于所述触摸屏的第一区域内,且在所述触摸屏上沿第一方向滑动的操作;
在所述触摸体完成所述第一操作离开所述触摸屏后,响应于所述触摸屏接收到第二操作,将所述第二界面切换至第三界面,所述第二操作是指所述触摸体重新接触所述触摸屏的起始位置位于所述触摸屏的第二区域内,且在所述触摸屏上沿第二方向滑动的操作;
在所述触摸体完成所述第二操作离开所述触摸屏后,响应于所述触摸屏接收到第三操作,将所述第三界面切换至第一界面,所述第三操作是指所述触摸体重新接触所述触摸屏的起始位置位于所述触摸屏的第三区域内,且在所述触摸屏上沿第三方向滑动的操作;
其中,所述第二界面为通知中心的显示界面,所述第三界面为控制中心的显示界面;或者,所述第二界面为控制中心的显示界面,所述第三界面为通知中心的显示界面。
2.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触摸屏显示第一界面;
响应于所述触摸屏接收到第一操作,将所述第一界面切换至第二界面,所述第一操作是指触摸体接触所述触摸屏的起始位置位于所述触摸屏的第一区域内,且在所述触摸屏上沿第一方向滑动的操作;
在所述触摸体完成所述第一操作离开所述触摸屏后,响应于所述触摸屏接收到第二操作,将所述第二界面切换至第三界面,所述第二操作是指所述触摸体重新接触所述触摸屏的起始位置位于所述触摸屏的第二区域内,且在所述触摸屏上沿第二方向滑动的操作;
在所述触摸体完成所述第二操作离开所述触摸屏后,响应于所述触摸屏再次接收到所述第一操作,将所述第三界面切换至所述第二界面;
其中,所述第二界面为通知中心的显示界面,所述第三界面为控制中心的显示界面;或者,所述第二界面为控制中心的显示界面,所述第三界面为通知中心的显示界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三界面切换至所述第二界面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触摸体完成所述第一操作离开所述触摸屏后,响应于所述触摸屏接收到第三操作,将所述第二界面切换至所述第一界面,所述第三操作是指所述触摸体重新接触所述触摸屏的起始位置位于所述触摸屏的第三区域内,且在所述触摸屏上沿第三方向滑动的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界面包括所述电子设备上的桌面的显示界面,或者,所述第一界面包括所述电子设备上的应用的显示界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界面和所述第三界面均显示于第一窗口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窗口为状态栏窗口。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界面和所述第二界面显示于不同的窗口中。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触摸屏的顶部的第一侧,所述第一方向为由所述触摸屏的顶部朝向所述触摸屏的底部的方向;
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触摸屏的顶部的第二侧,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同;
所述第三区域为所述触摸屏上除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以外的区域,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中心为所述电子设备上用于管理来自所述电子设备上应用的推送或显示常驻状态信息的入口;
所述控制中心为所述电子设备上用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的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第一目标界面切换至第二目标界面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触摸体在触摸屏上的操作达到触发条件,所述触发条件为触发界面切换的条件;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界面为第一界面,所述第二目标界面为第二界面;或者,所述第一目标界面为第二界面,所述第二目标界面为第三界面;或者,所述第一目标界面为第三界面,所述第二目标界面为第一界面;或者,所述第一目标界面为第三界面,所述第二目标界面为第二界面;或者,所述第一目标界面为第二界面,所述第二目标界面为第一界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界面切换的条件,具体包括:
所述触摸体当前时刻接触所述触摸屏的位置与所述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界面切换的条件,具体包括:
所述触摸体当前时刻接触所述触摸屏的位置到达所述触摸屏上的预设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界面切换的条件,具体包括:
所述触摸体离开所述触摸屏时的位置与所述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且所述触摸体离开所述触摸屏时的速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速度阈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0-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目标界面切换至所述第二目标界面的过程中,还包括:
提高所述第一目标界面的透明度,或者,降低所述第一目标界面的清晰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所述第一界面切换至所述第二界面包括:将所述第二界面覆盖在所述第一界面上;或者
所述将所述第一界面切换至所述第二界面包括:将所述第一界面模糊处理,然后将所述第二界面覆盖在模糊处理后的所述第一界面上;或者
所述将所述第二界面切换至所述第三界面包括:关闭所述第二界面,并打开所述第三界面;或者
所述将所述第二界面切换至所述第三界面包括:关闭所述第二界面,并打开所述第三界面,所述第三界面覆盖在所述第一界面上;或者
所述将所述第三界面切换至所述第一界面包括:关闭覆盖在所述第一界面上的所述第三界面,呈现所述第一界面;或者
所述将所述第三界面切换至所述第二界面包括:关闭所述第三界面,并打开所述第二界面;或者
所述将所述第三界面切换至所述第二界面包括:关闭所述第三界面,并打开所述第二界面,所述第二界面覆盖在所述第一界面上;或者
所述将所述第二界面切换至所述第一界面包括:关闭覆盖在所述第一界面上的所述第二界面,呈现所述第一界面。
16.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触摸屏显示第一界面,所述第一界面包括所述电子设备上的桌面的显示界面,或者,所述第一界面包括所述电子设备上的应用的显示界面;
响应于所述触摸屏接收到第一操作,将第二界面覆盖在所述第一界面上,所述第一操作是指触摸体接触所述触摸屏的起始位置位于所述触摸屏的顶部的第一区域内,且向所述触摸屏的底部滑动的操作,所述第二界面包括通知中心的显示界面或控制中心的显示界面;
在所述触摸体完成所述第一操作离开所述触摸屏后,响应于所述触摸屏接收到第二操作,关闭所述第二界面且打开第三界面,其中,打开后的所述第三界面覆盖在所述第一界面上,所述第二操作是指所述触摸体重新接触所述触摸屏的起始位置位于所述触摸屏的顶部的第二区域内,且向所述触摸屏的底部滑动的操作,所述第三界面包括通知中心的显示界面或控制中心的显示界面,且所述第三界面与所述第二界面不同;
在所述触摸体完成所述第二操作离开所述触摸屏后,响应于所述触摸屏接收到第三操作,关闭所述第三界面,呈现所述第一界面,所述第三操作是指所述触摸体重新接触所述触摸屏的起始位置位于所述触摸屏的顶部以外的第三区域内,且向所述触摸屏的顶部滑动的操作。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第二界面覆盖在所述第一界面上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降低所述第一界面的清晰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闭所述第二界面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提高所述第二界面的透明度。
1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摸屏;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18任一所述的方法。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18任一所述的方法。
21.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18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110611045.2A 2021-06-01 2021-06-01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54950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11045.2A CN115495002A (zh) 2021-06-01 2021-06-01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BR112023023988A BR112023023988A2 (pt) 2021-06-01 2022-03-30 Método de controle, dispositivo eletrônico, mídia de armazenamento legível por computador e produto de programa de computador
EP22814835.9A EP4332744A1 (en) 2021-06-01 2022-03-30 Control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23574265A JP2024522995A (ja) 2021-06-01 2022-03-30 制御方法及び電子デバイス
PCT/CN2022/084089 WO2022252788A1 (zh) 2021-06-01 2022-03-30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11045.2A CN115495002A (zh) 2021-06-01 2021-06-01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95002A true CN115495002A (zh) 2022-12-20

Family

ID=84322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11045.2A Pending CN115495002A (zh) 2021-06-01 2021-06-01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4332744A1 (zh)
JP (1) JP2024522995A (zh)
CN (1) CN115495002A (zh)
BR (1) BR112023023988A2 (zh)
WO (1) WO2022252788A1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2757A (zh) * 2017-08-02 2018-01-2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控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255404A (zh) * 2018-01-19 2018-07-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户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73871B1 (en) * 2012-10-16 2013-06-25 Google Inc. Multiple seesawing panels
US10481769B2 (en) * 2013-06-09 2019-11-19 Apple Inc.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providing navigation and search functionalities
KR102130797B1 (ko) * 2013-09-17 2020-07-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것의 제어방법
CN106406728A (zh) * 2016-08-31 2017-02-15 瓦戈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桌面手势的操作方法
CN108255405B (zh) * 2018-01-19 2019-09-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户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8563388B (zh) * 2018-02-27 2021-07-2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操作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K180081B1 (en) * 2018-06-01 2020-04-01 Apple Inc. Access to system user interfaces on an electronic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2757A (zh) * 2017-08-02 2018-01-2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控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255404A (zh) * 2018-01-19 2018-07-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户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汤大白同学: ""【鸿蒙】 发布在即,两分钟提前尝鲜"", pages 20 - 00, Retrieved from the Internet <URL: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h411i7xy/?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23023988A2 (pt) 2024-01-30
EP4332744A1 (en) 2024-03-06
JP2024522995A (ja) 2024-06-25
WO2022252788A1 (zh) 2022-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2220448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racting with multiple applications that are simultaneously displayed on a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 touch-sensitive display
EP2556425B1 (en)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managing folders
CN114416227A (zh) 窗口切换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U2021202302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racting with multiple applications that are simultaneously displayed on a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 touch-sensitive display
US20140137020A1 (e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navigating applications
AU2019219816A1 (en)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managing folders
EP2909707A1 (en)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managing folders with multiple pages
KR20140042270A (ko) 애플리케이션을 실행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KR20140034100A (ko) 휴대단말과 외부 표시장치 연결 운용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EP4180923A1 (en) Method for adding annotations, electronic device and related apparatus
WO2023221946A1 (zh) 一种信息的中转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461312B (zh) 显示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95002A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200249776A1 (en) Capturing pen input by a pen-aware shell
US20240256104A1 (en) Control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