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31226A - 冲击工具以及集尘*** - Google Patents

冲击工具以及集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31226A
CN115431226A CN202210598388.4A CN202210598388A CN115431226A CN 115431226 A CN115431226 A CN 115431226A CN 202210598388 A CN202210598388 A CN 202210598388A CN 115431226 A CN115431226 A CN 1154312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fan
dust collection
dust collecting
imp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9838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兼圣展
竹差大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109382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2185909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109382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2185910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4312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312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1/00Accessories fitted to machine tool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or for cooling work;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 B23Q11/0042Devices for removing chips
    • B23Q11/0071Devices for removing chips dust collectors for hand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ortable power-driven percussive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1/00Accessories fitted to machine tool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or for cooling work;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 B23Q11/0042Devices for removing chips
    • B23Q11/0046Devices for removing chips by suck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1/00Accessories fitted to machine tool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or for cooling work;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 B23Q11/1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lubricating parts of the machine
    • B23Q11/126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lubricating parts of the machine for cooling only
    • B23Q11/127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lubricating parts of the machine for cooling only for cooling motors or spind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1/00Portable power-driven screw or nut setting or loosening tools; Attachments for drilling apparatus serving the same purpose
    • B25B21/02Portable power-driven screw or nut setting or loosening tools; Attachments for drilling apparatus serving the same purpose with means for imparting impact to screwdriver blade or nut socket
    • B25B21/023Portable power-driven screw or nut setting or loosening tools; Attachments for drilling apparatus serving the same purpose with means for imparting impact to screwdriver blade or nut socket for imparting an axial impact, e.g. for self-tapping screw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ortable power-driven percussive tools
    • B25D17/20Devices for cleaning or cooling tool or 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ortable power-driven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7/0057Details related to cleaning or cooling the tool or workpiece
    • B25D2217/0061Details related to cleaning or cooling the tool or workpiece related to coo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ercussive Tools And Related Accessories (AREA)
  • Auxiliary Device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即使设置集尘风扇也维持小型化。电锤钻(1)包括:壳体(2),其能够安装集尘配件;以及冲击机构部(20),其设置于壳体(2)内,并能够通过往复运动的撞击器(33)对安装于前端的钻头进行冲击。另外,电锤钻(1)包括:马达(6),其在壳体(2)内被配置为旋转轴(7)与冲击机构部(20)的冲击轴线方向交叉;以及集尘风扇(51),其设置于旋转轴(7)。而且,集尘风扇(51)配置在马达(6)的下侧。

Description

冲击工具以及集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锤钻等冲击工具、和在该冲击工具连接集尘配件而成的集尘***。
背景技术
存在在电锤钻等冲击工具安装有对在穿孔作业等时从被加工材料产生的粉尘进行收集并存积的集尘配件的情况。作为由该冲击工具与集尘配件构成的集尘***,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发明:在冲击工具的马达轴安装集尘风扇,并使集尘装置(集尘配件)内部的空气流路与冲击工具内的空气流路连通。在该集尘***中,若集尘风扇通过马达的驱动而旋转,则从面向工具尖端的吸入口被吸入的空气通过集尘装置内的集尘盒,由此能够利用集尘盒内部的过滤器捕捉并存积粉尘。通过了过滤器的空气进入冲击工具内的空气流路,并经由设置于冲击工具的壳体的排气口向外部排出。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803242号公报
在上述现有的冲击工具中,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马达轴的上部配置有集尘风扇。因此,马达壳体与集尘风扇的外径对应地在径向变大,从而导致损害小型化。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设置集尘风扇也能够维持小型化的冲击工具以及集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能够安装集尘配件;
冲击机构部,其设置于上述壳体内,并能够通过往复运动的冲击件对安装于前端的尖端工具进行冲击;
马达,其在上述壳体内被配置为旋转轴与上述冲击机构部的冲击轴线方向交叉;以及
集尘风扇,其设置于上述旋转轴,
上述集尘风扇配置在上述马达的下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集尘***,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述冲击工具;以及
上述集尘配件,其具有相对于上述尖端工具的吸入口并安装于上述壳体,通过上述集尘风扇的旋转而在上述吸入口产生抽吸力。
根据本发明,集尘风扇配置在马达的下侧,因此不需要使马达的收纳部与集尘风扇的外径对应地在径向变大。因此,即使设置集尘风扇也能够维持冲击工具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电锤钻的从下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2是电锤钻的侧视图。
图3是电锤钻的俯视图。
图4是电锤钻的中央纵向剖视图。
图5是图4的马达壳体部以及风扇收纳部的放大图。
图6是图5的A-A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图5的B-B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8是风扇收纳部内的从上方观察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风扇收纳部内的从下方观察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图5的C-C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11是集尘配件的从后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12是集尘配件的侧视图。
图13是集尘配件的俯视图。
图14是集尘配件的中央纵向剖视图。
图15是图13的D-D线剖视图。
图16是表示将集尘配件安装于电锤钻时的设置位置的说明图(集尘配件以及电锤钻的一部分通过中央纵向截面示出)。
图17是集尘***中的集尘配件的安装部分的侧视图。
图18是集尘***的中央纵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锤钻;2…壳体;3…主体壳体;3c…上吸气口;4…后壳体;5…前壳体;6…马达;7…旋转轴;16…后筒部;17…前筒部;20…冲击机构部;21…中间轴;22…工具保持器;27、39…轴承;35…马达壳体部;38…轴承保持部;42…上侧卡合部;43…卡合槽;45…风扇收纳部;46…上板部;47…后板部;48…双风扇;50…马达冷却用风扇;51…集尘风扇;54…上通气口;55…下侧卡合部;58…侧面排气口;60…挡板;69…分隔壁;70…底面排气口;73…盖帽;74…开闭器;75…螺旋弹簧;77…下吸气口;90…集尘配件;91…外壳;92…主体部;93…集尘盒;94…突出部;95…滑动部;106…吸入口;110…过滤器;117…排气口;118…橡胶盖帽;122…销;123…卡合导轨;124…臂部;125…上突条;126…下突条;131…钩板;B…钻头;R1…马达冷却流路;R2…本机侧集尘流路;R3…分支流路;R4…配件侧集尘流路;A1…上侧空间;A2…下侧空间;S…集尘***。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旋转轴设置有马达冷却用风扇,该马达冷却用风扇在旋转轴的轴线方向与集尘风扇邻接。根据该结构,即使在集尘风扇的基础上还设置马达冷却用风扇,也不需要使马达的收纳部在径向变大,从而能够维持小型化。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通过集尘风扇的旋转而吸入空气的吸气口也可以设置于壳体的下表面。根据该结构,粉尘等异物难以从吸气口侵入,从而也能够将开口面积确保为较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通过集尘风扇的旋转而排出空气的排气口也可以设置于壳体的下表面。根据该结构,粉尘等异物难以从排气口侵入,从而也能够将开口面积确保为较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通过集尘风扇的旋转而排出空气的第2排气口也可以设置于壳体的侧面。根据该结构,能够确保所需的风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吸气口也能够通过圆盘状的开闭器进行开闭。根据该结构,即使设置吸气口,也能够确保冲击工具的防尘性及防水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开闭器也可以与集尘风扇同轴地配置。根据该结构,能够紧凑地配置开闭器。另外,开闭器敞开时的空气的流动也变得顺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壳体中的集尘风扇的收纳部的左右宽度也可以大于壳体中的马达的收纳部的左右宽度。根据该结构,马达的收纳部变得纤细而使外观变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壳体内支承旋转轴的轴承也可以配置于比集尘风扇靠上侧的位置。根据该结构,包含轴承部分在内,也能够维持马达的收纳部的小型化。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集尘配件也可以相对于壳体向规定的直线方向相对地滑动,由此通过设置于壳体与集尘配件的任意一方的凸侧卡合部和设置于另一方的凹侧卡合部相互卡合而能够进行安装,设置于壳体的凸侧卡合部或者凹侧卡合部被设置为在直线方向分离成多个。根据该结构,即使不将凸侧卡合部及凹侧卡合部形成为较长,也能够不松动地安装集尘配件。因此,不需要变更壳体的形状,从而能够维持小型化、轻型化。
【实施例】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电锤钻的说明)
图1是作为冲击工具的一个例子的电锤钻的从下方观察的立体图,图2是侧视图,图3是俯视图,图4是电锤钻的中央纵向剖视图。
电锤钻1具备形成外廓的壳体2。壳体2包括主体壳体3、后壳体4以及前壳体5。
主体壳体3在下部收纳马达6,在上部连结前壳体5。马达6以使旋转轴7朝向上下方向的姿势被收纳。在旋转轴7的上端朝上安装有小齿轮8。主体壳体3通过将左右的对开壳体3a、3b螺纹固定而被形成。在主体壳体3的上表面形成有多个上吸气口3c、3c…。
后壳体4具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把手部9并与主体壳体3呈环状连接。后壳体4通过将左右的对开壳体4a、4b螺纹固定而被形成。在把手部9的上部设置有使扳机11向前方突出的开关10。在把手部9的下部形成有电池安装部12。在电池安装部12从后方滑动安装有电池组13。在电池安装部12内保持有与电池组13电连接的端子板14。在端子板14的上侧收纳有控制器15。
前壳体5呈筒状,具备后筒部16与前筒部17。后筒部16的横截面呈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大致四边形状,并从前方螺纹固定于主体壳体3的上部。前筒部17的横截面呈圆形,并从后筒部16的向上方偏心的位置向前方突出。在后筒部16的左侧面设置有动作模式的切换旋钮18。
在主体壳体3内的上部设置有组装于后筒部16的内壳体19。在前壳体5与内壳体19的内部设置有冲击机构部20。
在冲击机构部20沿前后方向分别设置有中间轴21与工具保持器22。中间轴21在前壳体5以及内壳体19的内部下侧被支承为能够旋转。在中间轴21从后方设置有第1齿轮23、毂状套筒24、离合器25及第2齿轮26。旋转轴7的小齿轮8从下方贯通内壳体19并被轴承27支承,而与第1齿轮23啮合。
工具保持器22呈筒状,在中间轴21的上方与前筒部17同轴地被支承为能够旋转。在工具保持器22的中间部设置有第3齿轮28。第3齿轮28与中间轴21的第2齿轮26啮合。工具保持器22的前端从前筒部17向前方突出。在工具保持器22的前端设置有供钻头能够拆装的操作套筒29。
在工具保持器22的后部以能够前后移动的方式松动地***有活塞缸30。在活塞缸30的后端连结有臂31。臂31经由使轴线倾斜了的斜轴承(swash bearing)外装于毂状套筒24,且能够前后摆动。在活塞缸30的内部经由空气室32以能够前后移动的方式收纳有撞击器33。在活塞缸30的前方,在工具保持器22内设置有冲击栓34。
在主体壳体3中的前壳体5的下方形成有筒状的马达壳体部35。在马达壳体部35收纳有马达6。马达6是具备定子36与具有旋转轴7的转子37的无刷马达。旋转轴7的下部贯通形成于马达壳体部35内的轴承保持部38并被轴承39支承。在轴承保持部38的前方且在马达壳体部35的前表面设置有照射工具保持器22的前方的灯40。
在灯40的左右从马达壳体部35的前表面至侧面形成有左右一对倒角部41、41。在倒角部41、41的上侧形成有左右一对上侧卡合部42、42。各上侧卡合部42通过从倒角部41朝向上方在马达壳体部35的外表面挖槽,而成为使侧面及下表面开口的槽状。各上侧卡合部42的下部成为槽宽随着朝向下方而变宽的锥形状。上侧卡合部42、42用于后述的集尘配件90的安装。在比上侧卡合部42、42靠上方在后筒部16的下表面的左右中央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卡合槽43。卡合槽43的前端向前方开口。
在马达壳体部35的下方形成有风扇收纳部45。风扇收纳部45也如图5所示那样被上板部46与后板部47在主体壳体3内分隔形成为马达壳体部35以及电池安装部12。上板部46是将主体壳体3内上下分隔开的前后左右方向的板状。在上板部46的上表面一体地形成有轴承保持部38。后板部47是从上板部46的后端向下方延伸并将主体壳体3内在前后分隔开的上下左右方向的板状。
旋转轴7的下端贯通上板部46并向风扇收纳部45内突出。在风扇收纳部45内在旋转轴7的下端呈正交状安装有双风扇48。双风扇48以俯视圆形的分隔板49为界在上侧形成马达冷却用风扇50,在下侧形成集尘风扇51。两风扇50、51均是离心风扇。马达冷却用风扇50的各翅片50a的上端接近上板部46。在集尘风扇51的下部设置有除中央部以外从下方覆盖各翅片51a的罩52。在罩52的内周缘及其径向外侧在同心圆上向下形成有两个环状的上侧凸缘53、53。
在马达冷却用风扇50的上方且在上板部46沿左右方向形成有在轴承保持部38的前后开口的上通气口54、54。
也如图6所示,风扇收纳部45的左右宽度形成为大于马达壳体部35的左右宽度。风扇收纳部45的前表面也比马达壳体部35的前表面向前方伸出。风扇收纳部45的左右宽度与电池安装部12以及电池组13的左右宽度大致相等。
在风扇收纳部45的左右侧面且在靠前表面的位置形成有左右一对下侧卡合部55、55。下侧卡合部55、55是从风扇收纳部45的下表面朝向上方挖槽,而使侧面以及下表面开口的槽状。下侧卡合部55、55也用于集尘配件90的安装。下侧卡合部55、55与上侧卡合部42、42平行,但形成位置比上侧卡合部42、42靠前方且为左右外侧。
也如图7所示,在风扇收纳部45的左右的侧面下部且在下侧卡合部55、55的后方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卡止槽56、56。在卡止槽56、56的后部形成有左右里侧的面向风扇收纳部45的内部侧伸出的伸出部57、57。在各伸出部57的上下形成有使风扇收纳部45内与卡止槽56内连通的狭缝状的侧面排气口58、58。如图6所示,形成有卡止槽56、56的风扇收纳部45的左右的下部侧面成为左右宽度随着朝向下方而变窄的锥形面。
在风扇收纳部45内且在双风扇48的下方设置有挡板60。也如图8及图9所示,挡板60的前侧在俯视时具有大致圆形,后侧在俯视时具有大致四边形。在挡板60的大致圆形部分的中心形成有圆形的下通气口61。在下通气口61的内周缘及其径向外侧在同心圆上向上形成有两个环状的下侧凸缘62、62。
在挡板60的下表面向下形成有下筒部63,该下筒部63与下通气口61同轴且直径比下通气口61大。在挡板60的前端形成有向前方突出的卡止片64。在卡止片64的左侧形成有向上立起的半筒部65。半筒部65以使敞开侧朝向挡板60的径向外侧的姿势被形成。
在风扇收纳部45的内部形成有挡板60的承接凸缘66。也如图10所示那样,承接凸缘66以在左右的卡止槽56、56的上方环绕挡板60的后部及左右、前部右侧的外周缘的形状被形成。承接凸缘66的左右以及前部右侧从风扇收纳部45的内表面突出地设置。承接凸缘66的左侧与为了形成下侧卡合部55而向风扇收纳部45的内侧膨出的膨出部67连接。在膨出部67的上侧沿上下方向形成有多个纵向凸缘68、68…。承接凸缘66的前部右侧形成至挡板60的卡止片64的右侧为止。
承接凸缘66的后部形成于在比后板部47靠前侧从风扇收纳部45的底面向上方立起形成的分隔壁69的上端。分隔壁69在双风扇48的下方将风扇收纳部45内前后分隔开。在分隔壁69的后侧且在风扇收纳部45的底面形成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底面排气口70。
在风扇收纳部45的前部内表面形成有供卡止片64卡止的槽71。
在底面排气口70的前方且在风扇收纳部45的底面形成有圆形孔72。圆形孔72与挡板60的下筒部63同轴且形成为大致相同直径。在圆形孔72从内侧嵌合有盖帽73。在盖帽73与挡板60之间夹设有开闭器74与螺旋弹簧75。
盖帽73在下表面具有与圆形孔72嵌合的嵌合部76。在嵌合部76的中心形成有圆形的下吸气口77。在盖帽73的外周形成有供挡板60的下筒部63的下端***嵌合的周壁部78。
开闭器74具有:中心的圆板部80、其外侧的环部81、以及将圆板部80与环部81连结的十字凸缘82。圆板部80的直径比盖帽73的下吸气口77的直径大,圆板部80在下表面中心设置有向下方突出的圆形突起83。环部81具有比圆板部80的外径大的内径,并与圆板部80同心地配置。环部81的直径比下筒部63的内径小,环部81能够与盖帽73的周壁部78的内侧嵌合。十字凸缘82向圆板部80与环部81的上表面同心地配置并将两者连结。因此,在圆板部80与环部81之间沿周向等间隔地形成有4个圆弧状的透孔84、84…。
螺旋弹簧75收纳于下筒部63内。螺旋弹簧75的下端在开闭器74的十字凸缘82的外侧与环部81的上表面抵接。螺旋弹簧75的上端与挡板60的下表面抵接。
在风扇收纳部45中,将保持了开闭器74及螺旋弹簧75的挡板60与盖帽73首先组装于左侧的对开壳体3a的承接凸缘66与风扇收纳部45的底面之间。此时,挡板60使半筒部65在左侧的膨出部67上与纵向凸缘68、68抵接,使卡止片64卡止于槽71。在该状态下若组装右侧的对开壳体3b,则挡板60被螺旋弹簧75的排斥力向左右及后部从下方与承接凸缘66抵接的位置施力。同时,开闭器74与盖帽73一起被向下方施力。因此,盖帽73向嵌合部76与圆形孔72嵌合的位置被按压,从而开闭器74向圆板部80关闭下吸气口77的位置被按压。
在该状态下,挡板60的下侧凸缘62、62与集尘风扇51的罩52的上侧凸缘53、53彼此以不接触的方式沿径向交替地重叠。因此,在集尘风扇51与挡板60之间形成迷宫。
这样,通过被定位于承接凸缘66的挡板60,将风扇收纳部45内如图5、图6所示分隔为挡板60的上侧空间A1与下侧空间A2。上侧空间A1与分隔壁69的后方及底面排气口70连通。下侧空间A2形成在分隔壁69的前方,与左右的侧面排气口58、58连通。其中,在卡止片64与半筒部65之间形成有使上侧空间A1与下侧空间A2连通的连通口85(图10)。
这样,在主体壳体3内,通过双风扇48的马达冷却用风扇50的旋转而形成马达冷却流路R1。在马达冷却流路R1中,从主体壳体3上表面的上吸气口3c被吸入的空气如图5中利用虚线箭头表示的那样通过主体壳体3与前壳体5及内壳体19之间、马达6。之后,空气从上通气口54进入风扇收纳部45的上侧空间A1,并从底面排气口70排出。
另一方面,在风扇收纳部45内,通过双风扇48的集尘风扇51的旋转而形成本机侧集尘流路R2。在本机侧集尘流路R2中,在开闭器74以克服螺旋弹簧75的施力的方式上升,而使下吸气口77开口的状态下,如图5中利用点划线箭头表示的那样,从下吸气口77被吸入下侧空间A2内的空气通过开闭器74的透孔84、挡板60的下筒部63及下通气口61而进入上侧空间A1,并与马达冷却流路R1同样地,从集尘风扇51的径向外侧流向底面排气口70。
其中,马达冷却流路R1以及本机侧集尘流路R2具备分支流路R3。在分支流路R3中,进入到上侧空间A1的空气的一部分如图5中利用双点划线箭头表示那样,从双风扇48的径向外侧经由连通口85进入下侧空间A2,并通过挡板60的下筒部63的外周从侧面排气口58、58排出。
(集尘配件的说明)
图11是表示集尘配件(以下,简称为“配件”。)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图12是配件的侧视图,图13是俯视图,图14是配件的中央纵向剖视图。
配件90具备侧视时呈L字状的外壳91。外壳91通过将左右的对开外壳91a、91b组装而成。在外壳91的前侧设置有具备集尘盒93的主体部92。在外壳91的后侧设置有从主体部92的下部向后方突出的突出部94。在主体部92的左侧上部设置有向前方突出的滑动部95。
外壳91具备:形成主体部92的上表面的前顶板96、形成突出部94的上表面的后顶板97、形成主体部92及突出部94的下表面的底板98、形成主体部92及突出部94的侧面的一对侧板99、99、形成主体部92的背面的前背板100、以及形成突出部94的背面的后背板101。主体部92的前方开口,集尘盒93能够从前方向主体部92内进行拆装。
滑动部95具备滑动筒102与柔性软管103。滑动筒102被设置于前顶板96的引导金属件104保持为能够前后移动。在滑动筒102的前端呈正交状安装有具备吸入口106的喷嘴105。吸入口106在主体部92的上侧位于左右方向的中央。
柔性软管103松动地***滑动筒102,前端与喷嘴105的基端连结。柔性软管103的后端与突出地设置于主体部92的左侧后部的管道107的上游端连结。柔性软管103一体地具备螺旋状的线材,且该线材在喷嘴105与管道107之间被压缩,从而对滑动筒102向前方施力。滑动筒102的前进位置及后退位置能够被设置于滑动筒102的侧面的限位器108、108限制。
管道107的下游端向主体部92内开口,与设置于集尘盒93的未图示的入口连通。集尘盒93具备具有过滤器110的盖体109、和与盖体109铰接结合并从前方覆盖过滤器110的盒主体111。集尘盒93通过盒主体111的下表面与设置于底板98的前端的支承轴112卡止,从盖体109向前方突出地设置的卡止片113与前顶板96的前端弹性卡止而被安装。在盖体109的下部设置有通过了过滤器110的空气的出口114。在盒主体111的前表面设置有振动发生器115。振动发生器115用于通过旋转操作使盒主体111发生振动而掸落附着于过滤器110的粉尘。
在突出部94设置有前端与出口114相连的排气筒116。排气筒116呈在突出部94内向后方延伸之后向上曲折的棱筒状。在排气筒116的后端上表面形成有排气口117。在排气口117覆盖有橡胶盖帽118。橡胶盖帽118在上部具有随着朝向上方而成为小径的锥形状的密封部119。在密封部119的中心形成有与排气口117同轴且大致同径的开口120。橡胶盖帽118与在排气口117的上方设置于后顶板97的圆孔121嵌合。密封部119从圆孔121向上方突出。在排气口117的下侧且在排气筒116的后端内设置有向上突出的销122。销122贯通排气口117及橡胶盖帽118的开口120的中心并比橡胶盖帽118向上方突出。
这样,在配件90形成有在图14中利用点划线箭头表示的配件侧集尘流路R4。在配件侧集尘流路R4中,从吸入口106进入的空气从喷嘴105经由柔性软管103、管道107而进入集尘盒93内。然后,空气在通过了过滤器110之后,从出口114进入排气筒116,并从排气口117向上被排出。
在前顶板96的上表面形成有后部比前部低的高低差。电锤钻1的前壳体5的后筒部16的下表面能够载置于前顶板96的后部。在该后部的左右方向的中央在前后方向突出地设置有卡合导轨123。卡合导轨123与设置于后筒部16的下表面的卡合槽43对应。前顶板96的后缘成为与电锤钻1的马达壳体部35一致的弯曲形状。与前顶板96的后缘相连的左右的侧板99、99的后部上端成为左右宽度比侧板99、99的前部及下部窄的一对臂部124、124。臂部124、124的左右宽度比马达壳体部35的上部的左右宽度稍大。在臂部124、124的彼此的对置面在上下方向形成有与设置于马达壳体部35的上侧卡合部42、42嵌合的上突条125、125。
在上突条125、125的下方,左右的侧板99、99的左右宽度比风扇收纳部45的左右宽度稍大。在上突条125、125的下方且在侧板99、99的下部的彼此的对置面在上下方向形成有与设置于风扇收纳部45的下侧卡合部55、55嵌合的下突条126、126。下突条126、126与上侧卡合部42、42和下侧卡合部55、55的前后位置同样地位于比上突条125、125靠前方。在前背板100以沿上下方向隔开间隔的方式在左右方向形成有多个凸缘127、127···,该多个凸缘127、127···与马达壳体部35及风扇收纳部45的前表面一致地使后表面成为弯曲形状。
突出部94中的左右的侧板99、99比后顶板97向上方突出。在该侧板99、99沿上下方向呈带状形成有左右一对切口部130、130。在切口部130、130设置有左右一对钩板131、131。如图15所示,各钩板131被在切口部130内沿前后方向架设的支承销132支承为上下端能够向左右方向摆动。在各钩板131的上端形成有向内侧突出的爪部133。爪部133成为随着上表面朝向左右的中心侧而向下方倾斜的倒钩形状。各钩板131被在支承销132的内侧保持于突出部94内的扭杆弹簧134向上端朝内侧摆动的朝向旋转施力。其中,在切口部130的前后的侧缘形成有供钩板131的前后的侧缘抵接的止动部135、135(图13、14)。因此,钩板131、131在常态下以上端的侧缘抵接于止动部135的与侧板99、99平行的平行姿势被限制旋转。在该平行姿势下,爪部133、133比侧板99、99向内侧突出。在支承销132、132的下方且在钩板131、131的外表面凹设有指钩部136、136。
(集尘***的说明)
在上述电锤钻1安装上述配件90。对于该安装而言,首先,如图16所示,将电锤钻1与配件90以突出部94位于风扇收纳部45的下方,且侧板99、99的臂部124、124位于马达壳体部35的上侧卡合部42、42的下方的方式进行配置。然后,使配件90的前背板100的凸缘127与风扇收纳部45的前表面抵接。在该设置位置,上突条125、125位于上侧卡合部42、42的正下方,同时下突条126、126位于下侧卡合部55、55的正下方。另外,卡合导轨123位于卡合槽43的正下方。在该状态下,突出部94的橡胶盖帽118及销122位于关闭下吸气口77的开闭器74的正下方。
使配件90从这里向上方滑动,或者使电锤钻1向下方滑动。于是,相对移动后的上突条125、125从下方与上侧卡合部42、42卡合,下突条126、126从下方与下侧卡合部55、55卡合。其中,因上下长度的不同,进行卡合的时机上下不同,与上突条125、125卡合于上侧卡合部42、42相比,下突条126、126先卡合于下侧卡合部55、55。因此,通过先卡合的下突条126、126与下侧卡合部55、55,使上突条125、125被顺畅地导向与上侧卡合部42、42的卡合位置。即使这里存在一些松动,但通过上侧卡合部42、42的下部的锥形状,也能够将上突条125、125向上侧卡合部42、42可靠地引导。另一方面,伴随着配件90的相对移动,卡合导轨123也从下方与卡合槽43卡合。
然后,若上突条125与上侧卡合部42的上表面抵接,下突条126与下侧卡合部55的上表面抵接,卡合导轨123与前壳体5的下表面抵接,则配件90的相对移动被限制。
在该配件90相对移动时,突出部94的钩板131、131通过爪部133、133与风扇收纳部45的下部侧面的倾斜抵接,而以克服扭杆弹簧134、134的施力的方式使上端向左右扩展。因此,允许配件90的相对移动。若通过各卡合部彼此的抵接来限制配件90的相对移动,则爪部133、133同时到达卡止槽56、56。于是,钩板131、131通过扭杆弹簧134、134的施力而恢复成平行姿势。因此,如图17所示,与各卡合部彼此的卡合一同,爪部133、133卡止于卡止槽56、56。
另一方面,与配件90的相对移动一同,与开闭器74的圆形突起83抵接后的销122以克服螺旋弹簧75的施力的方式将开闭器74上推。因此,如图18所示,下吸气口77开口,并且橡胶盖帽118的密封部119与盖帽73的下表面抵接而弹性变形,从而对下吸气口77与排气口117之间进行密封。
这样,能够得到配件90以相对于电锤钻1在上下及前后左右被限制了移动的状态被安装的集尘***S。在该状态下,配件侧集尘流路R4与本机侧集尘流路R2连通。
在形成该集尘***S时,只要使图16的设置位置的配件90向图17、18的安装位置相对移动即可。因此,安装时的配件90的相对移动的行程较短便可。另外,在使外壳91的前背板100的凸缘127从前方与马达壳体部35以及风扇收纳部45的前表面抵接的图16的设置位置中,保持不变地成为上侧卡合部42与上突条125、下侧卡合部55与下突条126、卡合槽43与卡合导轨123在上下方向的同一线上排列的定位状态。因此,能够简单地进行各卡合部彼此的对位,从而能够顺畅地进行之后的配件90的安装。
在集尘***S中,以将配件90的吸入口106按压于被加工材料的被加工面的方式将钻头B(图18)的尖端设置在吸入口106内。在该状态下,对电锤钻1的扳机11进行压入操作。于是,开关10接通,控制器15使马达6驱动。因此,旋转轴7旋转,经由小齿轮8使中间轴21旋转。此时,通过对设置于前壳体5的侧面的切换旋钮18进行操作,而使离合器25滑动。于是,能够选择离合器25仅与第2齿轮26卡合的前进位置(钻孔模式)、离合器25仅与毂状套筒24卡合的后退位置(锤击模式)、离合器25与第2齿轮26及毂状套筒24同时卡合的中间位置(锤钻模式)的任一个。在钻孔模式中,工具保持器22经由第3齿轮28旋转而使钻头B旋转。在锤击模式中,活塞缸30通过臂31的摆动而往复运动。因此,撞击器33经由空气室32联动地往复运动。于是,撞击器33经由冲击栓34对钻头B进行冲击。在锤钻模式中,同时进行工具保持器22的旋转与冲击栓34的冲击。
若在设置了吸入口106的状态下使电锤钻1前进,则滑动筒102与喷嘴105一同后退,从而钻头B能够贯通吸入口106来进行被加工材料的加工。
双风扇48与旋转轴7的旋转同时地旋转。因此,通过马达冷却用风扇50的旋转,空气在马达冷却流路R1内流动。即,从上吸气口3c被吸入的空气依次通过主体壳体3、前壳体5、马达6而对它们分别进行冷却。然后,冷却后的空气从上通气口54进入风扇收纳部45的上侧空间A1,并从底面排气口70被排出。
另一方面,通过集尘风扇51的旋转,空气在配件侧集尘流路R4及本机侧集尘流路R2内流动。即,从产生了抽吸力的吸入口106被吸入的空气依次流过柔性软管103、管道107、集尘盒93、排气筒116之后,从下吸气口77通过挡板60的下通气口61进入上侧空间A1,并从底面排气口70被排出。同时,进入到上侧空间A1的空气的一部分流向分支流路R3。即,空气的一部分经由连通口85进入下侧空间A2,并从侧面排气口58、58被排出。
因此,从被加工材料产生的粉尘被吸入口106吸入而经由喷嘴105、柔性软管103、管道107进入集尘盒93内,并被过滤器110捕捉而存积于盒主体111内。
在取下配件90时,夹着突出部94的左右的钩板131、131的指钩部136、136并向内侧压入。于是,钩板131、131从平行姿势成为上端向左右外侧扩开的扩开姿势,而使彼此的爪部133、133远离卡止槽56、56。因此,若保持原样地使配件90向下方滑动,或者使电锤钻1向上方滑动,则如图16那样,上突条125及下突条126分别从上侧卡合部42及下侧卡合部55向下方偏移。同时,卡合导轨123成为从卡合槽43向下方偏离的设置位置。因此,若使配件90从电锤钻1向前方相对移动,则能够使配件90从电锤钻1分离。这样,只要使配件90从图17及图18的安装位置向图16的设置位置相对移动即可,因此取下时的配件90的相对移动的行程也较短便可。
存积于集尘盒93的盒主体111的粉尘若将集尘盒93从配件90取下,并敞开盖体109,则能够进行废弃。
(电锤钻的公开的效果)
上述实施例的电锤钻1包括:壳体2,其能够安装配件90;和冲击机构部20,其设置于壳体2内,并能够通过往复运动的撞击器33(冲击件)对安装于前端的钻头B(尖端工具)进行冲击。另外,电锤钻1包括:马达6,其在壳体2内被配置为旋转轴7与冲击机构部20的冲击轴线方向交叉;以及集尘风扇51,其设置于旋转轴7。而且,集尘风扇51配置在马达6的下侧。
根据该结构,不需要使马达壳体部35(马达壳体)与集尘风扇51的外径对应地在径向变大。因此,即使设置集尘风扇51,也能够维持电锤钻1的小型化。
特别是,在旋转轴7设置有在旋转轴7的轴线方向上与集尘风扇51邻接的马达冷却用风扇50。因此,即使在集尘风扇51的基础上还设置马达冷却用风扇50,也不需要使马达壳体部35(马达的收纳部)在径向变大,从而能够维持小型化。
通过集尘风扇51的旋转而吸入空气的下吸气口77(吸气口)设置于壳体2的下表面。因此,粉尘等异物难以从下吸气口77侵入,从而也能够将开口面积确保为较宽。
通过集尘风扇51的旋转而排出空气的底面排气口70(排气口)设置于壳体2的下表面。因此,粉尘等异物难以从底面排气口70侵入,从而也能够将开口面积确保为较宽。
通过集尘风扇51的旋转而排出空气的侧面排气口58(第2排气口)设置于壳体2的侧面。因此,能够确保所需的风量。
下吸气口77能够通过圆盘状的开闭器74进行开闭。因此,即使设置下吸气口77,也能够确保电锤钻1的防尘性及防水性。
开闭器74与集尘风扇51同轴地配置。因此,能够紧凑地配置开闭器74。另外,开闭器74敞开时的空气的流动也变得顺畅。
壳体2中的风扇收纳部45(集尘风扇的收纳部)的左右宽度大于壳体2中的马达壳体部35的左右宽度。因此,马达壳体部35变得纤细而使外观变好。
在壳体2内支承旋转轴7的轴承39配置于比集尘风扇51靠上侧的位置。因此,包含轴承39部分在内,也能够维持马达壳体部35的小型化。
配件90相对于壳体2向上下方向(规定的直线方向)相对地滑动,由此通过设置于壳体2的上侧卡合部42及下侧卡合部55与设置于配件90的上突条125及下突条126相互卡合而能够进行安装。而且,设置于壳体2的上侧卡合部42与下侧卡合部55在上下方向分离地设置。
由此,即使不将上侧卡合部42及下侧卡合部55形成为较长,也能够不松动地安装配件90。因此,不需要变更壳体2的形状,从而能够维持小型化、轻型化。
(电锤钻的公开的变更例)
集尘风扇的形状、大小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也能够采用在下表面不具备罩的集尘风扇。也能够采用除离心风扇以外的风扇。
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了在集尘风扇邻接有马达冷却用风扇的双风扇,但也可以不形成双风扇,而在马达的下侧仅设置集尘风扇。
马达只要是旋转轴与冲击轴线方向交叉的配置即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那样的正交配置。
吸气口的位置、形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的下吸气口。开闭器的形状也能够适当地变更。开闭器也可以不是如上述实施例那样通过上下移动来开闭吸气口的构造,例如,也可以是通过铰接等将开闭器的一部分与风扇收纳部结合,从而通过开闭器绕轴旋转来开闭吸气口的构造。也可以是通过开闭器在与吸气***叉的方向直线移动来开闭吸气口的构造。
吸气口及排气口也能够设置于壳体的除下表面以外的面。因此,盖帽及开闭器只要与吸气口的位置对应地变更位置及形状即可。
在风扇收纳部中,也能够消除上侧空间与下侧空间的连通口。即,也能够通过去除分支流路而省略侧面排气口。
风扇收纳部内的本机侧集尘流路的方式也能够适当地变更。也可以将空气向电池安装部侧输送而用于控制器的冷却。
在本发明中,设置于冲击工具的与配件卡合的卡合部不限于如上述实施例的上侧卡合部及下侧卡合部那样在上下方向分离的构造。即,也可以是通过使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一个或者一对凸侧卡合部与一个或者一对凹侧卡合部相互卡合来安装配件的构造。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使配件相对于电锤钻向上下方向相对移动而能够进行拆装,但通过沿前后方向、左右方向相对移动也能够进行拆装。
其中,本发明中的配件向壳体的安装构造不限于如上述实施例那样直线移动带来的卡合部彼此的卡合。例如能够适当地变更成钩等卡止部与凹部等被卡止部的卡合脱离的构造等。
冲击机构部的结构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也能够采用除无刷以外的马达。
本发明不限于电锤钻,即使是电锤等其他冲击工具,也能够采用。也能够采用AC工具而非DC工具。
(集尘***的公开的效果)
在上述集尘***S中,配件90相对于电锤钻1的壳体2向上下方向(规定的直线方向)相对地滑动,由此通过设置于壳体2的上侧卡合部42及下侧卡合部55(凹侧卡合部)与设置于配件90的上突条125及下突条126(凸侧卡合部)相互卡合而能够进行安装。而且,凸侧卡合部与凹侧卡合部分别在上下方向分离,凸侧卡合部与凹侧卡合部包括在配件90的安装状态下相互卡合的上侧卡合部42(第1凹侧卡合部)及上突条125(第1凸侧卡合部)、和在该安装状态下相互卡合的下侧卡合部55(第2凹侧卡合部)及下突条126(第2凸侧卡合部)。
根据该结构,即使不将上侧卡合部42及下侧卡合部55形成为较长,也能够不松动地安装配件90。因此,不需要变更壳体2的形状,从而能够维持小型化以及轻型化。
特别是,上侧卡合部42及上突条125、与下侧卡合部55及下突条126分别在左右各设置一对。因此,能够平衡性良好地安装配件90,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安装状态下的配件90的左右方向的松动。
一对上侧卡合部42及上突条125、与一对下侧卡合部55及下突条126的左右宽度相互不同。因此,能够进行与壳体2的形状对应的卡合部彼此的左右的配置。
直线方向是上下方向,在上侧相互卡合的一对上侧卡合部42及上突条125的左右宽度小于在下侧相互卡合的一对下侧卡合部55及下突条126的左右宽度。因此,能够如马达壳体部35与风扇收纳部45那样进行与在上下不同的壳体2的形状对应的卡合部彼此的左右的配置。另外,由于下侧的卡合部彼此的左右宽度较大,所以风扇收纳部45与突出部94的结合状态稳定。
上侧卡合部42及上突条125、与下侧卡合部55及下突条126的前后方向的位置相互不同。因此,能够进行与壳体2的形状对应的卡合部彼此的前后的配置。
在使配件90相对于壳体2向上下方向相对地滑动来安装时,下侧卡合部55与下突条126比上侧卡合部42与上突条125先进行卡合。因此,通过先进行卡合的下侧卡合部55与下突条126,使上突条125向与上侧卡合部42的卡合位置顺畅地引导。
在使配件90向上下方向相对地滑动前与壳体2抵接的规定位置,上侧卡合部42与上突条125、和下侧卡合部55与下突条126分别位于上下方向的同一线上。因此,能够简单地进行各卡合部彼此的对位,从而能够顺畅地进行之后的配件90的安装。
在壳体2设置有沿冲击机构部20的冲击轴线方向延伸的卡合槽43(第3凹侧卡合部),在配件90设置有在配件90向壳体2的安装状态下卡合于卡合槽43的卡合导轨123(第3凸侧卡合部)。因此,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配件90的左右方向的松动,从而壳体2与配件90的一体性提高。
配件90具有在向壳体2的安装状态下位于壳体2的下侧的突出部94,在突出部94设置有在安装状态下卡止于壳体2的钩板131(钩部)。因此,配件90从壳体2的脱落被限制,从而不存在配件90意外地偏移或脱落的情况。
在马达6的下侧配置集尘风扇51,在壳体2的下表面设置有通过集尘风扇51的旋转而吸入空气的下吸气口77。因此,即使设置集尘风扇51,也不需要使马达壳体部35在径向变大,从而能够维持小型化。另外,粉尘等异物难以从下吸气口77侵入,从而也能够将开口面积确保为较宽。
在壳体2的下表面设置有在未安装配件90的状态下关闭下吸气口77的开闭器74,在突出部94设置有在向壳体2的安装状态下使开闭器74向下吸气口77的敞开位置移动的销122(销部件)。因此,即使设置下吸气口77,也能够确保电锤钻1的防尘性及防水性。另外,能够与配件90的安装同时地通过销122使开闭器74可靠地敞开。
在配件90中,在从左右方向的中心向左侧偏移了的位置配置有在前端具备吸入口106的滑动部95。因此,即使具有滑动部95,也能够将配件90安装于壳体2的正面。
(集尘***的公开的变更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电锤钻的壳体侧形成槽形状的凹侧卡合部,在配件侧形成突条的凸侧卡合部,但也可以与之相反。即,也可以在壳体侧形成突条的凸侧卡合部,在配件侧形成槽形状的凹侧卡合部。也可以分别将凸侧卡合部与凹侧卡合部混合地设置于壳体与配件。
在上述实施例中,成为下侧的卡合部彼此比上侧的卡合部彼此先卡合的时机,但也可以与之相反。另外,也可以使分离的卡合部彼此在相同的时机卡合。
凸侧卡合部与凹侧卡合部不限于各设置一对的构造。例如只要使凸侧卡合部与凹侧卡合部以燕尾槽形状卡合,则凸侧卡合部与凹侧卡合部即使各一个也能够进行拆装。
卡合槽及卡合导轨也能够进行同样的变更。即,也可以在壳体侧形成卡合导轨,在配件侧形成卡合槽。其中,卡合槽与卡合导轨也能够省略。
在上述实施例中,使凸侧卡合部与凹侧卡合部在上下方向分离在2处,但也可以形成为分离在3处以上。凸侧卡合部及凹侧卡合部的左右宽度、前后的位置关系也能够适当地变更。因此,凸侧卡合部及凹侧卡合部的左右宽度与前后的位置关系也可以相同。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使配件相对于电锤钻向上下方向相对移动而能够进行拆装,但即使通过向前后方向、左右方向相对移动而能够进行拆装,也能够采用本发明。因此,凸侧卡合部与凹侧卡合部只要与拆装配件的直线方向对应地改变朝向即可。
在配件中,滑动部的位置也可以左右相反。只要不妨碍配件的安装,则也可以将滑动部配置于左右方向的中央。集尘盒的构造也能够适当变更。也可以不设置突出部,而在冲击工具的壳体的前表面与配件的外壳的背面之间使集尘流路彼此连通。
在上述实施例中,成为在电锤钻设置集尘风扇,使空气在配件的安装状态下向配件侧集尘流路内流动的构造,但本发明不限于该构造。例如,即使是在配件的外壳内设置马达及集尘风扇,在向冲击工具的安装状态下从冲击工具获得电源而使马达及集尘风扇旋转的构造,也能够采用本发明的卡合部彼此的安装构造。
冲击机构部的结构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也能够采用除无刷以外的马达。马达的朝向也能够变更,集尘风扇也可以位于马达的上侧。
在本发明的集尘***中,不局限于电锤钻,即使是电锤等其他冲击工具,也能够采用。也能够采用AC工具而非DC工具。
而且,在本发明的集尘***中,也能够提取出以下的结构。
(1)一种集尘***,包括:
冲击工具,其具有收纳马达的壳体、和设置于上述壳体内并能够通过往复运动的冲击件对安装于前端的尖端工具进行冲击的冲击机构部;以及
集尘配件,其安装于上述壳体,
上述集尘***的特征在于,
上述集尘配件相对于上述壳体向规定的直线方向相对地滑动,由此通过设置于上述壳体与上述集尘配件的任意一方的凸侧卡合部和设置于另一方的凹侧卡合部相互卡合而能够进行安装,并且
上述凸侧卡合部与上述凹侧卡合部分别在上述直线方向分离成多个,上述凸侧卡合部与上述凹侧卡合部至少包括在上述集尘配件的安装状态下相互卡合的第1凸侧卡合部及第1凹侧卡合部、和在上述安装状态下相互卡合的第2凸侧卡合部及第2凹侧卡合部。
(2)根据(1)所记载的集尘***,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凸侧卡合部及上述第1凹侧卡合部、与上述第2凸侧卡合部及上述第2凹侧卡合部分别在左右各设置有一对。
(3)根据(2)所记载的集尘***,其特征在于,
一对上述第1凸侧卡合部及上述第1凹侧卡合部、与一对上述第2凸侧卡合部及上述第2凹侧卡合部的左右宽度相互不同。
(4)根据(3)所记载的集尘***,其特征在于,
上述直线方向是上下方向,在上侧相互卡合的一对上述第1凸侧卡合部及上述第1凹侧卡合部的左右宽度小于在下侧相互卡合的一对上述第2凸侧卡合部及上述第2凹侧卡合部的左右宽度。
(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集尘***,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凸侧卡合部及上述第1凹侧卡合部、与上述第2凸侧卡合部及上述第2凹侧卡合部的前后方向的位置相互不同。
(6)根据(1)~(5)中任一项所记载的集尘***,其特征在于,
在使上述集尘配件相对于上述壳体向上述直线方向相对地滑动来安装时,上述第1凸侧卡合部及上述第1凹侧卡合部、与上述第2凸侧卡合部及上述第2凹侧卡合部的任意一方比另一方先卡合。
(7)根据(1)~(6)中任一项所记载的集尘***,其特征在于,
在使上述集尘配件向上述直线方向相对地滑动前与上述壳体抵接的规定位置,上述第1凸侧卡合部与上述第1凹侧卡合部、和上述第2凸侧卡合部与上述第2凹侧卡合部分别位于上述直线方向的同一线上。
(8)根据(1)~(7)中任一项所记载的集尘***,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壳体与上述集尘配件的任意一方设置有沿上述冲击机构部的冲击轴线方向延伸的第3凸侧卡合部,在另一方设置有在上述集尘配件向上述壳体的安装状态下与上述第3凸侧卡合部卡合的第3凹侧卡合部。
(9)根据(1)~(8)中任一项所记载的集尘***,其特征在于,
上述集尘配件具有在向上述壳体的安装状态下位于上述壳体的下侧的突出部,在上述突出部设置有在上述安装状态下卡止于上述壳体的钩部。
(10)根据(9)所记载的集尘***,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马达的下侧配置有集尘风扇,在上述壳体的下表面设置有通过上述集尘风扇的旋转而吸入空气的吸气口。
(11)根据(10)所记载的集尘***,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壳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开闭器,上述开闭器在未安装上述集尘配件的状态下关闭上述吸气口,在上述突出部设置有按压部件,上述按压部件在向上述壳体的安装状态下使上述开闭器向上述吸气口的敞开位置移动。
(12)上根据(1)~(11)中任一项所记载的集尘***,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集尘配件中,在从左右方向的中心向左右任一方偏移的位置配置有在前端具备吸入口的滑动部。

Claims (11)

1.一种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能够安装集尘配件;
冲击机构部,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能够通过往复运动的冲击件对在前端安装的尖端工具进行冲击;
马达,其在所述壳体内被配置为旋转轴与所述冲击机构部的冲击轴线方向交叉;以及
集尘风扇,其设置于所述旋转轴,
所述集尘风扇配置在所述马达的下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旋转轴设置有马达冷却用风扇,所述马达冷却用风扇在所述旋转轴的轴线方向与所述集尘风扇邻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集尘风扇的旋转而吸入空气的吸气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下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集尘风扇的旋转而排出空气的排气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下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集尘风扇的旋转而排出空气的第2排气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气口能够通过圆盘状的开闭器进行开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闭器与所述集尘风扇同轴地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中的所述集尘风扇的收纳部的左右宽度大于所述壳体中的所述马达的收纳部的左右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内支承所述旋转轴的轴承配置于比所述集尘风扇靠上侧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尘配件相对于所述壳体向规定的直线方向相对地滑动,由此通过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集尘配件的任意一方的凸侧卡合部和设置于另一方的凹侧卡合部相互卡合,而能够进行安装,
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凸侧卡合部或者所述凹侧卡合部被设置为在所述直线方向分离成多个。
11.一种集尘***,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工具;以及
所述集尘配件,其具有相对于所述尖端工具的吸入口并安装于所述壳体,通过所述集尘风扇的旋转而在所述吸入口产生抽吸力。
CN202210598388.4A 2021-06-03 2022-05-30 冲击工具以及集尘*** Pending CN11543122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93825A JP2022185909A (ja) 2021-06-03 2021-06-03 打撃工具及び集塵システム
JP2021093826A JP2022185910A (ja) 2021-06-03 2021-06-03 集塵システム
JP2021-093825 2021-06-03
JP2021-093826 2021-06-0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31226A true CN115431226A (zh) 2022-12-06

Family

ID=84101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98388.4A Pending CN115431226A (zh) 2021-06-03 2022-05-30 冲击工具以及集尘***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1865657B2 (zh)
CN (1) CN115431226A (zh)
DE (1) DE10202211326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11322A (en) * 1967-09-14 1970-05-12 Phillips Drill Co Percussive hammer with vacuum system for cleaning debris from workpiece
EP2067554B1 (en) * 2007-12-07 2011-10-26 Hitachi Koki CO., LTD. Drilling tool with dust collector
JP5615725B2 (ja) * 2010-03-16 2014-10-29 株式会社マキタ アタッチメント付き電動工具
CN107053098A (zh) * 2016-01-20 2017-08-18 株式会社牧田 电动工具用集尘装置以及电动工具、集尘***
JP6803242B2 (ja) 2016-01-20 2020-12-23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の集塵システム
JP6660572B2 (ja) 2016-04-28 2020-03-11 工機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接続装置
JP6726552B2 (ja) 2016-07-21 2020-07-22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集塵システム
US11298788B2 (en) * 2018-06-19 2022-04-12 Makita Corporation Electric power tool dust collec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22113267A1 (de) 2022-12-08
US20240082973A1 (en) 2024-03-14
US20220388106A1 (en) 2022-12-08
US11865657B2 (en) 2024-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82155B2 (en) Dust collector for electric power tool, electric power tool, and dust collection system
US10507556B2 (en) Dust collector for electric power tool, electric power tool, and dust collection system
US11446780B2 (en) Dust collector
US11110561B2 (en) Dust collector for electric power tool and electric power tool
CN110614612B (zh) 电动工具用集尘***
RU2606362C2 (ru) Пылеудаля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приводного инструмента и приводной инструмент
US20150104250A1 (en) Electric tools
US10744609B2 (en) Dust collector for electric power tool and electric power tool
JP6803242B2 (ja) 電動工具の集塵システム
JP2021114936A (ja) 電動作業機
JP2022185910A (ja) 集塵システム
JP2011189485A (ja) 集塵装置及び集塵装置付き電動工具
JP2022185909A (ja) 打撃工具及び集塵システム
CN115431226A (zh) 冲击工具以及集尘***
JP5739284B2 (ja) 電動工具用集塵装置及び電動工具
JP7409494B2 (ja) 補助装置及び作業機システム
JP7424212B2 (ja) 作業機、補助装置、及び作業機システム
JP6726552B2 (ja) 集塵システム
JP6886819B2 (ja) 電動工具用集塵装置及び電動工具
JP6714443B2 (ja) 集塵装置および作業工具
JP2024017259A (ja) 集塵アタッチメント及び電動工具
JP2019217588A (ja) 吸塵ビット用集塵システム及びハンマードリル
JP2024017260A (ja) 電動工具用集塵システム
US20240149423A1 (en) Power tool having a hammer mechanism
WO2019124180A1 (ja) 電動工具用集塵装置及び電動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