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98440A - 压缩机的排出阀机构的制造方法以及具备该排出阀机构的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的排出阀机构的制造方法以及具备该排出阀机构的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98440A
CN115298440A CN202080098816.6A CN202080098816A CN115298440A CN 115298440 A CN115298440 A CN 115298440A CN 202080098816 A CN202080098816 A CN 202080098816A CN 115298440 A CN115298440 A CN 1152984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discharge valve
flange portion
discharge
riv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9881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加藤和树
朴木继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2984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984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10Adapt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distribution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12Arrangements for admission or discharge of the working fluid, e.g.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inlet or outle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ressor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抑制用铆钉将排出阀以及阀按压件铆接固定于凸缘部来制作阀安装机构时的铆接不良的阀安装机构的制造方法以及具备该排出阀机构的压缩机。在凸缘部(51)的一个表面利用同一工具形成基准面(73)和相对于基准面(73)在凸缘部(51)的深度方向上位于规定距离h1的位置的阀安装座面(56)。在阀安装座面(56)配置排出阀(57)以及阀按压件(58),从凸缘部(51)的另一个表面插通铆钉(16)。测量基准面(73)相对于凸缘部(51)的另一个表面的位置,基于阀安装座面(56)的距离h1、排出阀(57)的厚度以及阀按压件(58)的厚度,利用冲头(80)按压铆钉(16)而将排出阀(57)和阀按压件(58)固定于阀安装座面(56)。通过该制造方法,即使在凸缘部(51)的厚度产生偏差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制造阀安装机构(100)时的铆接不良。

Description

压缩机的排出阀机构的制造方法以及具备该排出阀机构的压 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空调机或冰箱的冷却装置所使用的压缩机的凸缘部设置的排出阀机构的制造方法。另外,本发明涉及具备空调机或冰箱的冷却装置所使用的排出阀机构的压缩机。
背景技术
在空调机或冰箱的冷却装置所使用的旋转型压缩机等压缩机中,在压缩机所使用的轴承的凸缘部形成有向缸室延伸的制冷剂气体孔。以覆盖该制冷剂气体孔的方式,将能够开闭制冷剂气体孔的排出阀以及阀按压件安装于凸缘部,而在凸缘部形成阀安装机构。通过该阀安装机构对压缩机内的制冷剂气体的流动进行的调节。作为将排出阀以及阀按压件安装于凸缘部的方法,公知有铆钉铆接法。
通过铆钉铆接法而将排出阀和阀按压件安装于压缩机的轴承的方法如下。在轴承的凸缘部的一个面形成凹部,并在该凹部内配置排出阀和阀按压件。向形成于该凹部内的铆钉孔***铆钉,使铆钉插通凸缘部、排出阀以及阀按压件。对插通后的铆钉的上端压入铆接机的冲头,通过压垮(铆接)铆钉的上端而形成铆接头。通过该铆接头而将排出阀和阀按压件固定于凸缘部的凹部内。
铆接机压入冲头的量被控制成一定的压入深度。然而,由于制造凸缘部时的砂轮的磨损或磨削热所引起的膨胀等因素,导致每个轴承的凸缘部的厚度产生偏差,凸缘部的凹部底面的厚度也产生偏差。由于该偏差,而存在冲头相对于凸缘部的凹部底面的压入深度过大或不充分的问题。例如,在凸缘部的凹部底面的厚度因偏差而变得大于设计厚度的情况下,由于铆接机压入冲头的量一定,因此冲头相对于凹部的底面过度压入。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铆钉的一部分进入排出阀与阀按压件的间隙的铆接不良,成为在压缩机的运行中引起排出阀或阀按压件的破损的原因。另外,在凸缘部的凹部底面的厚度因偏差而变小的情况下,冲头相对于凹部底面的压入不充分。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排出阀和阀按压件无法通过铆钉充分地固定于凸缘部的铆接不良,成为在压缩机的运行中引起排出阀或阀按压件的偏移或脱离的原因。
为此,以往作为铆接不良的对策,提出了如下方案:在阀按压件的铆接面设置表示铆接头的外径的正常范围的上限以及下限的双重圆标记,并通过目视来对铆接后的铆接头的大小和标记的大小进行比较。在该方法中,在铆接后的铆接头的外径的大小超过表示上限的标记的情况下或未超过表示下限的标记的情况下,做出铆接不良这一判定。(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36564号公报
然而,在该方法中,虽然能够检测铆接不良,但存在无法抑制铆接不良的产生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凸缘部的厚度产生偏差,也能够抑制在凸缘部安装排出阀和阀按压件时的铆接不良的排出阀机构的制造方法以及具备该排出阀机构的压缩机。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所涉及的阀安装机构的制造方法是在具有排出孔以及铆钉孔的凸缘部通过铆钉安装覆盖排出孔的排出阀、和限制排出阀的变形的阀按压件的排出阀机构的制造方法,在凸缘部的一个表面利用同一工具形成基准面、和相对于基准面在凸缘部的深度方向上位于规定距离h1的位置的阀安装座面。在上述阀安装座面配置排出阀以及阀按压件,从凸缘部的另一个表面,向形成于阀安装座面内的铆钉孔、排出阀的第一开口以及阀按压件的第二开口插通铆钉。测量基准面相对于凸缘部的另一个表面的位置,基于阀安装座面相对于上述基准面的在深度方向上的距离h1、排出阀的厚度、以及阀按压件的厚度,利用冲头将上述铆钉按压于上述一个表面而使铆钉变形,由此将排出阀和阀按压件固定于阀安装座面。
若使用本发明所涉及的阀安装机构的制造方法,则在凸缘部的一个表面利用同一工具形成基准面、和在上述凸缘部的深度方向上与基准面成为规定距离的阀安装座面,测量基准面的深度,基于相对于基准面的在深度方向上的规定的距离、排出阀的厚度以及阀按压件的厚度,利用冲头将上述铆钉按压于上述一个表面,因此,即使在凸缘部的厚度产生偏差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冲头相对于阀安装座面的压入深度恒定在该工具的精度内,从而能够减少通过铆钉将排出阀以及阀按压件安装于凸缘部时的铆接不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旋转型压缩机的纵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旋转型压缩机的A-A′线处的缸体的水平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旋转型压缩机的上轴承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上轴承以及阀安装机构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阀安装机构的排出阀以及阀按压件周边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排出阀的构造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阀按压件的构造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阀安装机构的B-B′线的位置的俯视图。
图9是用平面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阀安装机构的B-B′线处的截面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铆接固定排出阀和阀按压件时的铆接固定机以及凸缘部的简要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铆接固定排出阀和阀按压件时的铆接固定机以及凸缘部的简要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阀安装机构的制造方法的工序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阀安装机构的制造装置的简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这里,对于参照标记,标注相同附图标记的部分是相同的,这在说明书的全文中是通用的。而且,说明书全文所表达的构成要素的方式只是例示,并不限定于说明书所记载的方式。特别是构成要素的形状并不仅限定于实施方式中的形状。而且,附图有时简化表示实际的构造。并且,在附图中,各构成物的大小或以及构成物彼此的位置关系有时与实际情况不同。
另外,在以下说明中,为了容易理解而适当地使用表示方向的用语(例如“轴线方向”、“上”、“上侧”、“下”、“下侧”等),但这是用于说明的,这些用语并不限定本申请发明。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将轴安装于压缩机内时的轴的轴线的朝向称为“轴线方向”。另外,“上”、“上侧”、“下”、“下侧”表示各构成部件安装于压缩机内并且从正面观察压缩机时的各构成部件的相对的位置关系。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压缩机即旋转型压缩机1的整体构造的剖视图。旋转型压缩机1被组装到冷却回路而用作空调机或冰箱的冷却装置。
<压缩机的整体结构>
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缩机1的剖视图。压缩机1为旋转压缩机。
压缩机1具有储液器2、密闭容器10、吸入管14、排出管15、马达20、轴30、缸体40、上轴承50和下轴承60。
密闭容器10具备主体部11、上盖部12、以及下盖部13。主体部11例如为圆筒形。
上盖部12以及下盖部13与主体部11接合。吸入管14安装于主体部11。在吸入管14安装有储液器2,通过吸入管14,从储液器2向缸体40的吸入室46(图2所示)导入制冷剂。
在上盖部12安装有排出管15。密闭容器10从排出管15排出被后述的偏心环32压缩的制冷剂。在密闭容器10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存积润滑油的存积空间(未图示)。
马达20产生使轴30旋转的动力。马达20具有定子21以及转子22。
定子21固定于密闭容器10的主体部11。
转子22通过与定子21的磁性相互作用而旋转。
轴30固定于转子22。轴30将马达20的动力向压缩机构35传递。在轴30安装有偏心轴部31。
偏心轴部31是在安装于轴30时直径比轴30大的圆柱形成为相对于轴30的中心轴C向轴30的径向偏心的形状的部分。在偏心轴部31以能够沿偏心轴部31滑动即可自转的方式嵌入有圆筒状的偏心环32。
轴30插通于缸体40。而且,偏心轴部31以及偏心环32位于缸体40内。另外,轴30能够旋转地保持于相对于缸体40位于上方的上轴承50、和相对于缸体40位于下方的下轴承60。夹着缸体40在上下设置有上轴承50和下轴承60。
接下来,除了图1以外,还参照图2以及图3,对缸体40、上轴承50以及下轴承60进行说明。
图2是A-A′切断线处的缸体40的剖视图。
缸体40形成为具有上下方向的两端敞开的圆筒部41、和向圆筒部41的外周侧突出的突出部42的形状。此外,在图2中,为了表示缸体40与上轴承50的位置关系,而用虚线表示上轴承50的形状。参照图3以及图4对上轴承50以及下轴承60的具体的形状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圆筒部41与轴30的中心轴C配置为同轴。
而且,圆筒部41的内径形成为与上述的偏心环32的外周接触的大小。圆筒部41的外径小于密闭容器10的主体部11的内径,以防止与密闭容器10之间的接触所引起的变形。
在圆筒部41的内侧,轴30通过马达20而旋转,偏心轴部31以相对于轴30的中心轴C偏心的状态旋转。而且,偏心环32沿着偏心轴部31旋转。
在突出部42形成有沿径向从圆筒部41的内周面延伸到外周面的叶片槽43。
而且,在叶片槽43内装有叶片45。详细地说,以叶片45的末端向圆筒部41的内部露出的状态,在叶片槽43***有叶片45。
这里,叶片45是指与偏心环32抵接而将圆筒部41的内部分隔成从后述的吸入孔48吸入制冷剂的吸入室46、和压缩圆筒部41内的制冷剂的压缩室47的部件。
叶片槽43与弹簧收容孔49相连。在弹簧收容孔49中,弹簧49a以被压缩的状态被收容,叶片45被弹簧49a向缸体40的内周侧施力。于是,叶片45压接于偏心环32。
为了向圆筒部41内供给制冷剂,而在突出部42形成有从突出部42的外周面贯通到圆筒部41的内周面的吸入孔48。
在吸入孔48***有吸入管14。通过上述的偏心轴部31的旋转以及偏心环32的旋转,作为制冷剂的制冷剂从吸入孔48被吸入到圆筒部41的内部。
此外,上轴承50的凸缘部51以及下轴承60的凸缘部61分别覆盖圆筒部41。图2的虚线表示设置于缸体40之上的凸缘部51的外廓的位置。
图3是示出上轴承50的俯视图的图。
为了从圆筒部41内的压缩室47排出制冷剂,而在上轴承50的凸缘部51形成有排出孔52。同样地,虽然未图示,但为了从圆筒部41内的压缩室47排出制冷剂,而在下轴承60的凸缘部形成有排出孔。
从吸入孔48吸入的制冷剂通过偏心轴部31以及偏心环32的旋转而被压缩,并从该排出孔52向密闭容器10内排出。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压缩机构35具备缸体40、夹着缸体40的上轴承50以及下轴承60、轴30、偏心轴部31、偏心环32、吸入孔48以及叶片45。在轴10的偏心轴部31嵌合有偏心环32,在缸室内进行偏心旋转。在偏心环11中,偏心环11的内周能够滑动地与轴10的偏心轴部31嵌合。
上轴承50具有形成为平板状且环形的凸缘部51、和设置于凸缘部51之上的圆筒状的轴承部53。
轴承部53是将轴30保持为能够旋转的部分,例如由滑动轴承或滚动轴承等构成。如图1所示,在轴承部保持了轴30时的轴30的朝向为轴线C。在本说明书中,将与轴线C平行的朝向称为轴线方向或上下方向。
凸缘部51的外径比密闭容器10的内径小,比缸体40的圆筒部41大。而且,凸缘部51与缸体40的上表面侧的端面抵接,并覆盖缸体40的圆筒部41的敞开的上表面侧。
下轴承60与上轴承50同样地,具有形成为平板状且环形的凸缘部61、和设置于凸缘部61之下的圆筒状的轴承部63。
轴承部63是将轴30保持为能够旋转的部分,例如由滑动轴承或滚动轴承等构成。
凸缘部61的外径比密闭容器10的内径小,比缸体40的圆筒部41大。而且,凸缘部61与缸体40的下表面侧的端面抵接,并覆盖缸体40的圆筒部41的敞开的下表面侧。
如图3所示,在凸缘部51的上表面,上下贯通凸缘部51地形成有排出孔52以及供铆钉通过的铆钉孔54。
在凸缘部51的上表面,利用立铣刀工具等切削工具切削凸缘部51上表面,而形成作为第一凹部的阀座55。阀座55包含排出孔52以及铆钉孔54。
如图3所示,阀座55具有形成在排出孔52的周围的圆形区域55a、和与圆形区域55a连接并且以直线状延伸而形成的直线区域55b。在直线区域55的底面形成有阀安装座面56。阀安装座面56包含铆钉孔54。如后述的图10所示,圆形区域55a具有在排出孔52的周围以包围排出孔52的方式大一圈的圆形的形成为比阀安装座面56低的区域D。该区域D具有到排出孔52的开口末端凸出***的形状。通过设为这样的构造,在将排出阀57和阀按压件58安装于阀安装座面56时,在压缩机构35的工作中制冷剂变得容易从压缩室47经由排出孔52流动,得到防止制冷剂向压缩室47逆流的效果。铆钉孔54从阀安装座面56连续地沿轴线方向延伸到凸缘部51的下表面。排出孔52从区域D的表面连续地沿轴线方向延伸到凸缘部51的下表面。
此外,在图3中示出了在凸缘部51的上表面利用立铣刀工具形成的直线区域55以及阀安装座面56。直线区域55b的宽度为D1,宽度D1大于铆钉孔54的直径,直线区域55b的终端部由直径为D1的圆的弧形成。
在凸缘部51的上表面,与阀安装座面56分离地在凸缘部51形成有基准面加工孔72,该基准面加工孔72是具有大小与直径D1相同的直径D2的第二凹部。基准面加工孔72利用与形成直线区域55的工具相同的立铣刀工具等切削工具切削凸缘部51的上表面而形成。该基准面加工孔72的底面成为基准面73。
图4是表示上轴承50的俯视图的图。
在图4中,在凸缘部51的上表面,板簧状的排出阀57、和重叠地安装于排出阀57的阀按压件58以覆盖排出孔52的方式配设于阀安装座面56上。能够在阀按压件58之上确认铆钉16的末端(铆接头)。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上轴承50具备轴承部53和凸缘部51,并在凸缘部51的阀安装座面56上通过铆钉16安装有排出阀57以及阀按压件58的构造称为阀安装机构200。
图5是示出了阀安装座面56上的排出阀57和阀按压件58的构造的立体图。
排出阀57和阀按压件58这两者通过插通于铆钉孔54的一根铆钉16以悬臂状安装于阀座55内。铆钉16的末端被铆接固定,在阀按压件58上形成铆接头。此外,在图5中,为了简化而省略了区域D。
如图5所示,作为排出阀57的另一端的开放端59不被铆钉16固定,开放端59能够向上方移动。通过设为以上这样的构造,当在缸体40内被压缩的制冷剂的压力超过规定的排出压时,配设于凸缘部51的排出阀57的开放端59因制冷剂的排出压而向阀按压件58侧弹性变形。弹性变形的排出阀57打开排出孔52,被压缩的制冷剂通过排出孔52排出到密闭容器10内。
阀按压件58是用于限制排出阀57的弹性变形的装置。阀按压件58在另一端具有附着防止用开口74。附着防止用开口74位于在阀按压件58被铆接固定到阀安装座面56时在与凸缘部51的上表面正交的朝向上与排出孔52重叠的位置。附着防止用开口74是为了防止排出阀57的开放端59附着于阀按压件58而设置的。
排出阀57作为防止密闭容器10内的高压制冷剂在压缩行程中途向压缩室47逆流的止回阀而发挥功能。排出阀57在压缩机1停止时也作为止回阀而发挥功能。
图6是示出了排出阀57的构造的俯视图。
图7是示出了阀按压件58的构造的俯视图。
如图6所示,排出阀57在一端形成有第一开口70。如图7所示,阀按压件58在一端形成有第二开口71。从凸缘部51的下表面插通了铆钉孔54的铆钉16,向排出阀57的第一开口70以及阀按压件58的第二开口71插通。插通了排出阀57的第一开口70以及阀按压件58的第二开口71的铆钉16的末端从上方被后述的图10的铆接装置300的冲头80压垮,从而排出阀57和阀按压件58被铆接固定于凸缘部51的阀安装座面56。
形成于上轴承50的凸缘部51上表面的阀安装座面56、排出孔52、排出阀57、阀按压件58以及阀按压件58周边的构造、与形成于下轴承60的凸缘部下表面的阀安装座面、排出孔、排出阀、阀按压件以及阀按压件周边的构造,在上下翻转凸缘部51时成为相同的构造。另外,排出阀和阀按压件相对于上轴承50和下轴承60的凸缘部的安装方法是通用的。根据这样的特征,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轴承50的凸缘部51上表面的构造进行说明,对下轴承8的凸缘部下表面的构造省略说明。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阀安装机构100通过以基准面73为基准进行铆接固定的制造方法来制造。以下,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过铆钉16的铆接固定进行的阀安装机构10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图9是将图8的B-B′线处的设置有阀安装机构100的凸缘部51的截面进行平面展开的剖视图。B-B′线具有通过基准面加工孔72的中心的直线、和以与直线区域55b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通过铆钉孔54的中心的直线。
基准面73和阀安装座面56是利用同一切削工具(未图示)切削凸缘部51的一个表面亦即上表面而形成的。基准面73和阀安装座面56形成为与凸缘部51的另一个表面亦即下表面平行。
如图9所示,以使得从凸缘部51上表面到阀安装座面56的深度大于从凸缘部51上表面到基准面73的深度的方式,将基准面73和阀安装座面56形成于凸缘部51上表面。基准面73以从凸缘部51上表面起的深度成为1mm以下的方式形成。
通过用同一加工机以及同一切削工具形成基准面73和阀安装座面56,即使在凸缘部51产生厚度偏差的情况下,从凸缘部51上表面到阀安装座面56的深度与从凸缘部51上表面到基准面73的深度之差h1也恒定在0.02mm的偏差范围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用铆接装置300的测量触头81测量基准面73的深度,以测量出的基准面73的深度为基准值,将比基准值低h1的位置视为阀安装座面56的深度。基于该阀安装座面56的深度,决定后述的冲头80的下降量,实施铆接固定。
此外,如图3所示,从形成于凸缘部51上表面的排出孔52周围的圆形区域55a以直线状延伸而形成的直线区域55b的宽度D1与基准面加工孔72的直径D2的大小相同。由此,在使用数控铣床等并利用立铣刀工具等切削工具切削凸缘部51上表面时,能够使用一个直径的立铣刀来形成阀安装座面56和基准面加工孔72,而不使用直径不同的多个立铣刀。通过这样加工,由此在加工阀安装座面56和基准面加工孔72时省去进行立铣刀的更换的麻烦,因此阀安装座面56和基准面加工孔72的加工变得容易。
此外,阀座55在底部具有供排出阀57以及阀按压件58安装的阀安装座面56。由上轴承50、排出阀57、阀按压件58以及铆钉16构成压缩机用阀安装机构10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宽度D1与直径D2为相同的大小,但即使在形成基准面加工孔72的立铣刀等工具的直径比作为阀座55的一部分的直线区域55b的宽度D1小而成为D1>D2的情况下,只要在加工阀座55和基准面加工孔72时所使用的工具以及加工机为同一工具以及加工机,也可以为D1>D2。同样地,只要在加工作为阀座55的一部分的直线区域55b和基准面加工孔72时所使用的工具以及加工机为同一工具以及加工机,也可以为D1<D2。
基准面加工孔72以如下方式形成于凸缘部51上表面,即,在将凸缘部51设置在铆接固定器200的载台75上,并且将铆接用冲头80对准成铆钉16的正上方时,基准面73成为铆接固定机200的测量器84的测量触头86的正下方。通过这样形成,在用测量触头86测量基准面73,并基于基准面73的测量值用冲头80进行铆接固定时,载台75的移动操作变得不需要,铆接工序变得简易。但是,这只是一个例子,只要不损害压缩机构35的功能,则基准面加工孔72也可以形成在与凸缘部51上表面的阀座55分离的任意位置。
另外,阀安装座面56与基准面73平行,以基准面73为基准,决定铆接部相对于阀安装座面的压入深度,而进行铆接固定。另外,基准面73和阀安装座面56形成为与凸缘部51的另一个表面亦即下表面平行,凸缘部51的下表面以与载台75的上表面一致的方式形成为平面状,因此阀安装座面56与按压冲头80的方向正交。另外,基准面73与测量触头86下降的方向正交。通过这样形成基准面73和阀安装座面56,能够通过测量基准面73的一点来求出阀安装座面56从基准面73起的深度。
<阀安装机构的安装方法>
接下来,对在凸缘部51的阀安装座面56通过铆钉铆接安装排出阀57以及阀按压件58而形成阀安装机构100的方法进行描述。
通过用同一工具切削凸缘部51的上表面,而将基准面73和阀安装座面56形成于凸缘部51的上表面。
在凸缘部的第一凹部亦即阀座55的阀安装座面56重叠排出阀57和阀按压件58,并配置为阀按压件58位于排出阀57之上。此时,以阀按压件58的第一开口70和排出阀57的第二开口71与铆钉孔54重叠的方式将排出阀57和阀按压件58配置于阀安装座面56。
接下来,从凸缘部51的下表面将铆钉16插通于铆钉孔54。接下来,使从凸缘部51上表面的铆钉孔54突出的铆钉16通过排出阀57以及阀按压件58的第一开口70以及第二开口71。最后,用铆接固定机300的冲头80对贯通了凸缘部51、排出阀57以及阀按压件58的铆钉16的末端进行压垮(铆接),而将排出阀57和阀按压件58用铆钉16固定(用铆钉16铆接固定)于凸缘部51的阀座55。此外,铆钉16的凸缘部51下表面侧的末端部分16a具有直径大于铆钉孔54且向下方突出的形状,以使得铆钉16不从铆钉孔54脱落。
图10是表示在铆接固定机200设置凸缘部51,并通过铆接固定机200用铆钉16将排出阀57和阀按压件58固定于凸缘部51时的实施例的简要图。在图10中,以横切阀安装座面56的铆钉孔54和排出孔52的中心的朝向,用剖视图示出凸缘部51、阀安装座面56、铆钉16、排出阀57以及阀按压件58。
图11是表示在铆接固定机200设置凸缘部51,并通过铆接固定机200用铆钉16将排出阀57和阀按压件58固定于凸缘部51时的实施例的简要图。在图11中,排出阀57和阀按压件58配置于阀座55内。图10与图9同样地,以从轴承部51的中心轴C横切基准面73以及阀安装座面56的朝向,用剖视图示出凸缘部51、基准面73、阀安装座面56、铆钉16、排出阀57以及阀按压件58。
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铆接固定机200具备载台75、支承体76、冲头80、上下方向伺服马达81、旋转方向伺服马达82、排出阀以及阀按压件固定夹具83、测量器84、调整旋钮85、测量触头86、控制部87、判定部88以及弹簧89。
上下方向伺服马达81在将上轴承以轴承部位于上方的方式设置于载台75时,将冲头80支承为能够沿相对于载台75上表面的垂线的方向即凸缘部51的厚度(深度)方向移动。对于下轴承而言也同样。旋转方向伺服马达82将冲头80支承为能够旋转。上下方向伺服马达81、旋转方向伺服马达82以及测量器84固定于支承体76。排出阀以及阀按压件固定夹具83经由弹簧89支承于支承体76。支承体76通过未图示的固定部77固定于载台75之下的台座78(未图示)。载台75能够在台座78上沿水平方向即与冲头80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滑动。
测量器84对测量触头86所接触的面的在相对于载台75上表面的垂线的方向即凸缘部51的厚度(深度)方向上的从载台75表面(凸缘部51的另一个表面亦即下表面)起的位置进行测量。测量器84将测量触头86所接触的面的位置发送到判定部88。
判定部88具备存储部88a(未图示)和计算部88b(未图示),存储部88a存储基准面73与阀安装座面56的在凸缘部51的深度方向上的距离h1。计算部88b以由测量触头86测量到的基准面73的在凸缘部51的厚度(深度)方向上的相对于载台75表面的位置为基准值,通过由存储部88a读出的基准面与阀安装座面的在凸缘部51的深度方向上的距离h1,来决定冲头80的在凸缘部51的厚度(深度)方向的下降量。计算部88b将冲头80的在凸缘部51的厚度(深度)方向的下降量向控制部87发送。
控制部87基于从计算部88b发送的冲头80的在凸缘部51的厚度(深度)方向的下降量,来控制上下方向伺服马达81以及冲头旋转方向伺服马达82。通过控制部87的对上下方向伺服马达81以及冲头旋转方向伺服马达82的控制,从而冲头80一边旋转一边从凸缘部51的上表面侧朝向阀安装座面58在凸缘部51的厚度(深度)方向下降,而对铆钉16进行压入铆接加工。上下方向伺服马达81除了冲头80以外,还使排出阀以及阀按压件固定夹具83、测量器84、调整旋钮85以及测量触头86沿相对于载台75上表面的垂线的方向上下移动。排出阀以及阀按压件固定夹具83是用于将排出阀57和阀按压件58按压在阀安装座面56而临时固定的夹具。
排出阀以及阀按压件固定夹具83因安装于上下方向伺服马达81的支承体76所具备的按压弹簧89而受向下的弹簧力,由此将排出阀57和阀按压件58临时固定于凸缘部51。
排出阀以及阀按压件固定夹具83通过上下方向伺服马达81沿相对于载台75上表面的垂线的方向下降,由此排出阀以及阀按压件固定夹具83与阀按压件58接触,与阀按压件58接触的排出阀以及阀按压件固定夹具83通过上下方向伺服马达81向载台75侧被压入。这样,能够抑制在阀安装座面56与排出阀57之间以及排出阀57与阀按压件58之间产生间隙。通过用排出阀以及阀按压件固定夹具83在防止间隙产生的同时进行铆钉16的铆接加工,由此能够抑制铆钉16的一部分被挤出到阀安装座面56与排出阀57之间或排出阀57与阀按压件58之间。
在排出阀57和阀按压件58被临时固定于凸缘部51后,被冲头旋转方向伺服马达82驱动而旋转的冲头80通过上下方向伺服马达81向下方推进。冲头80与铆钉16的末端部接触,冲头80边在铆钉16旋转边向下方按压铆钉16,由此铆钉16的末端部分被压垮而变得比第一开口70以及第二开口71宽,从而排出阀57和阀按压件58固定于阀安装座面56。
如图7和图8所示,相对于设置于凸缘部52上表面的基准面73,使铆接装置200的测量触头86沿相对于载台75上表面的垂线的方向下降而与基准面73抵接。通过测量触头86测量基准面73的从铆接装置200的载台75上表面起的位置(高度)。
以测量出的基准面73的位置为基准值,将比基准值在相对于载台75上表面的垂线的方向上低h1的位置视为阀安装座面56的位置(高度)。
通过计算部88b计算从h1减去排出阀57的厚度、阀按压件58的厚度、以及加工后的铆钉的在阀按压件58上的头部的厚度的基准值而得的值h2,并且以使冲头80末端的凹部的中心下降到比基准值低h2的位置的方式,通过控制部87使上下方向伺服马达31a工作。这样,通过控制部87进行冲头80的控制,能够不受阀安装座面17b的从凸缘部51底面起的偏差的影响,而通过铆钉铆接将排出阀57和阀按压件58稳定地安装于安装座面17b。此外,虽然测量触头86测量基准面73的从载台75上表面起的位置(高度),但并不局限于此,只要能够设定基准值,测量触头86也可以不测量基准面73的从载台75上表面起的位置。
图12是本实施方式的用铆接法将排出阀57和阀按压件58固定于凸缘部51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用铆接法将排出阀57和阀按压件58固定在压缩机1的上轴承50的凸缘部51的方法进行描述。
通过用同一工具切削凸缘部51的上表面,而将基准面73和阀安装座面56形成于凸缘部的一个表面亦即凸缘部51的上表面(步骤S1)。
在通过步骤S1形成于凸缘部51上表面的阀安装座面56,以阀按压件58位于排出阀57之上的方式重叠配置排出阀57和阀按压件58(步骤S2)。从凸缘部51的另一个表面亦即凸缘部51的背面,向凸缘部51的铆钉孔54、排出阀57的第一开口71以及阀按压件58的第二开口72插通铆钉16(步骤S3)。将凸缘部51以阀安装座面56处于上方的方式载置于铆接固定机300的载台75,将工件投入铆接固定机300(步骤S4)。
当通过步骤S4将凸缘部51投入到铆接固定机300时,铆接固定机300通过传感器(未图示)确认凸缘部51。当铆接固定机300通过传感器确认到凸缘部51时,凸缘部51被输送到铆接固定机300内(判别工件,步骤S5)。
当通过步骤S5结束凸缘部51向铆接固定机300内的输送时,铆接固定机300的上下方向伺服马达81和冲头旋转方向伺服马达82工作(步骤S6)。
利用通过步骤S6工作的上下方向伺服马达81,使测量触头86下降,测量触头86与凸缘部51的基准面73接触(步骤S7)。
当通过步骤S7下降的测量触头86与凸缘部51的基准面接触时,铆接固定机300的判定部88进行测量触头86的调零,以使得与基准面73接触的测量触头86的高度的数值成为0。由于从基准面73到阀安装座面56的深度之差h1通过立铣刀等工具而预先形成为一定的值,因此通过测量触头86的调零,能够设定在阀座56的适合于铆钉铆接的冲头80的压入深度(步骤S8)。
通过步骤S8设定的冲头80的压入深度被传递到控制部87。当适合于铆钉铆接的冲头80的压入深度被传递到控制部87时,控制部87使上下方向伺服马达81驱动。通过上下方向伺服马达81,冲头80朝向阀安装座面56下降,冲头80被压入阀座内直至达到被传递到控制部87的压入深度为止(步骤S9)。
当通过步骤S9而冲头80的压入深度达到被传递到判定部88的压入深度时,信号从判定部88发送到控制部87,控制部87停止上下方向伺服马达31的下降,完成冲头80的压入(步骤S10)。此时,铆钉的末端部分因冲头80的按压而变形,通过变形后的铆钉将阀按压件58和排出阀57安装(铆接固定)于阀安装座面56。
当通过步骤S10停止上下方向伺服马达31的下降而完成冲头80的压入时,控制部87发出信号,进行冲头80的原点复位(步骤S11)。
在基于步骤S11进行冲头的原点复位后,铆接固定有阀按压件58和排出阀57的压缩机用阀安装机构200被搬出,而能够取出(步骤12)。
冲头80的压入深度能够通过铆接固定机300所具备的调整旋钮85来适当地变更。在上轴承5以及下轴承8的机种改变时、或需要进行冲头80的压入深度的微调时,利用调整旋钮85进行深度的设定。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测量触头86测量凸缘部51的基准面73的深度,从基准面73到阀安装座面56的深度之差为h21,因此设定适合于铆钉铆接的冲头80的压入深度,来实施铆接固定,但本发明的铆接固定的方法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在阀座55***排出阀57和阀按压件58,在通过测量触头86测量阀按压件58的上表面的深度后,将测量出的阀按压件58的上表面的深度向控制部87发送,并将上下方向伺服马达81压入到测量出的阀按压件58的上表面的深度为止而进行铆接固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使用上下方向伺服马达81来作为使冲头80、测量器84、调整旋钮85、测量触头86以及排出阀以及阀按压件固定夹具83下降的马达,但本发明的铆接固定的方法并不局限于此。只要是使冲头80、测量器84、调整旋钮85、测量触头86以及排出阀以及阀按压件固定夹具83下降的机构,则装置的形态不限,也可以为气压方式或液压方式或缸体方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将测量触头86作为接触型的测量触头,但本发明的测量触头86并不局限于此,测量触头86也可以为非接触型的测量触头。
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制造压缩机1的阀安装机构100的制造装置300的简要图。
如图13所示,制造装置300具备托盘90。托盘90具备四个工位,即第一工位90a、第二工位90b、第三工位90c以及第四工位90d。以下,对通过制造装置300用铆钉的铆钉加工将排出阀57以及阀按压件58安装于上轴承的工序进行说明。当上轴承50以轴承部朝上的方式被搬入第一工位90a时,托盘90旋转90度,上轴承50向第二工位90b的位置移动。在第二工位90b的位置,排出阀57和阀按压件58通过未图示的臂91被设置在形成于凸缘部51上表面的阀座55内的阀安装座面56。当排出阀57和阀按压件58被设置到阀安装座面56时,托盘90从第二工位50b的位置旋转90度,上轴承50向第三工位90c的位置移动。在第三工位90c的位置配设有图7以及图8所示的铆接固定机300,而在第三工位90c进行铆接固定,由此排出阀57以及阀按压件58被铆钉固定于凸缘部51的阀安装座面56。
铆接固定时的铆接固定机300的控制由图12的流程图示出。
当排出阀57和阀按压件58被铆接固定于阀安装座面56时,托盘90从第三工位90c的位置旋转90度,上轴承50向第四工位90d的位置移动。在第四工位90d的位置,通过测量从凸缘部51背面到基准面73的高度和从凸缘部51背面到阀按压件58的上表面的高度,来确认阀安装座面56与排出阀57之间、以及排出阀57与阀按压件58之间是否没有间隙、排出阀57和阀按压件58是否倾斜地安装在阀安装座面56、或者是否安装了多个排出阀57和阀按压件58。这样,通过使用基准面73,还能够确认铆接固定品质的优劣。
在本实施例中,虽然对托盘90在从第一工位50a到第四工位50d为止的四个工位进行铆接加工的方法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托盘90的工位的数量并不局限于此。只要在将排出阀57和阀按压件58铆接固定于阀安装座面56之前,能够基于测量触头86等进行基准面73的深度的测量,就能够对排出阀57、阀按压件58以及铆钉16的***方法进行各种变形。并且,也能够在基准面73的测量、将排出阀57以及阀按压件58铆接固定于阀安装座面56的各工序之间进行另外的加工工序。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虽然以逆时针方向表示托盘90的旋转方向,但本发明的托盘90的旋转方向并不局限于此,托盘90的旋转方向也可以为顺时针方向。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虽然将托盘90设为旋转型,但本发明的托盘90的形状并不局限于此,只要在将排出阀57和阀按压件58铆接固定于阀安装座面56之前,能够基于测量触头86进行基准面73的从载台75起的距离(从凸缘部51背面到基准面73的厚度)的测量,则托盘也可以为直线型(未图示)。
在以往的方法中,在凸缘部通过铆钉铆接法安装排出阀和阀按压件后,使用游标卡尺等测量工具测量铆钉的铆接头(铆钉的末端部由于铆接机的冲头压入而被压垮的部分)的外径、高度、或者通过目视判定铆接头的形状,由此判定铆接不良。但是,在该方法中,虽然能够防止不良的流出,但无法防止不良的产生。并且,在以往的方法中,由于通过测量工具或目视逐点判定铆接后的铆钉的铆接头的形状,所以在制造时需要时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一台铆接固定器200所具备的测量触头86来测定基准面73的从载台75起的距离(从凸缘部51背面到基准面73的厚度),并基于对阀安装座面56相对于基准面73的在凸缘部51的厚度(深度)方向上的规定距离进行存储的存储部88a的数据,来决定冲头80的压入深度。通过使用这样的制造方法,能够抑制在将排出阀57和阀按压件58铆接固定于凸缘部51的上表面时的铆接不良的产生。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不需要铆接头的测量,所以能够减少压缩机1的阀安装机构100所涉及的制造工序,能够提高制造效率。
另外,在以往的方法中,存在一种通过进行测量检查来检测凸缘部的厚度偏差,并通过从制造工序中除去厚度偏差处于基准之外的轴承,从而抑制铆接不良的方法。但是,在该方法中,需要增加进行凸缘部的厚度的测量检查的工序,存在工序数量增加的问题。另外,由于凸缘部的厚度偏差的产生具有突发性,所以存在不能应对突发性偏差的问题。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测量触头86测量基准面73相对于载台75上表面的垂线方向的距离(凸缘部51的厚度(深度)方向的位置),并基于预先存储阀安装座面56的相对于基准面73的在凸缘部51的厚度(深度)方向上的距离的存储部88a的数据,来决定冲头80的压入深度。通过使用这样的制造方法,即使突发性产生凸缘部51的厚度偏差,也能够稳定地进行铆接固定,能够抑制铆接不良的产生。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不需要为了抑制铆接不良而测量凸缘部51的厚度,因此能够减少压缩机1的阀安装机构100所涉及的制造工序,能够提高制造效率。
附图标记说明
1...压缩机;2...储液器;10...密闭容器;16...铆钉;20...马达;30...轴;40...缸体;50...下轴承;60...下轴承;31...偏心轴部;32...偏心环;51...凸缘部;52...排出孔;53...轴承部;54...铆钉孔;55...阀座;56...阀安装座面;57...排出阀;58...阀按压件;59...开闭部;70...第一开口;71...第二开口;72...基准面加工孔;73...基准面;100...阀安装机构;200...铆接固定器;75...载台;80...冲头;81...上下方向伺服马达;82...冲头旋转方向伺服马达;83...排出阀以及阀按压件固定夹具;84...测量器;85...调整旋钮;86...测量触头;87...控制部;88...判定部;89...按压弹簧;300...制造装置。

Claims (9)

1.一种排出阀机构的制造方法,所述排出阀机构在压缩机的具有排出孔以及铆钉孔的凸缘部,通过插通于所述铆钉孔的铆钉而安装排出阀和阀按压件,所述排出阀具有第一开口并覆盖所述排出孔,所述阀按压件具有第二开口并限制所述排出阀的变形,其中,
所述排出阀机构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工序:
利用同一工具,在所述凸缘部的一个表面,形成具有阀安装座面的第一凹部以及具有基准面的有第二凹部的工序,其中,以在所述凸缘部的厚度方向上与所述基准面成为规定的距离的方式形成所述阀安装座面;
在所述阀安装座面配置所述排出阀以及所述阀按压件的工序;
从所述凸缘部的另一个表面,向形成于所述阀安装座面内的所述铆钉孔、所述排出阀的所述第一开口以及所述阀按压件的所述第二开口插通所述铆钉的工序;
测量所述基准面相对于所述凸缘部的所述另一个表面的位置的工序;以及
基于所述阀安装座面相对于所述基准面的在深度方向上的距离h1、排出阀的厚度、以及阀按压件的厚度,利用冲头将所述铆钉按压于所述一个表面而使所述铆钉变形,由此将所述排出阀和所述阀按压件固定于所述阀安装座面的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出阀机构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第二凹部具有圆的形状,
所述第一凹部具有以直线状延伸的区域,
所述第二凹部的所述圆的直径与所述区域的宽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排出阀机构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阀安装座面与所述基准面形成为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排出阀机构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阀安装座面形成为与所述冲头被按压的方向正交。
5.一种压缩机用轴承,其中,
具备通过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制造的排出阀机构。
6.一种压缩机,其中,
具备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用轴承。
7.一种压缩机用的排出阀机构,其中,
所述压缩机用的排出阀机构具备:
凸缘部,在一个表面具有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所述第一凹部具有形成为直线状的阀安装座面,所述第二凹部具有基准面;
排出阀,配设于所述阀安装座面,对形成于所述第一凹部内的排出孔进行开闭;以及
所述阀按压件,以与所述排出阀重叠的方式配设于所述排出阀之上,限制所述排出阀的弹性变形,
所述排出阀和所述阀按压件通过铆钉安装于所述阀安装座面,
所述第二凹部具有圆的形状,
所述第一凹部具有以直线状延伸的区域,
所述第二凹部的所述圆的直径与所述区域的宽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缩机用的排出阀机构,其中,
所述阀安装座面与所述基准面平行。
9.一种压缩机,其中,
具备权利要求7~8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用的排出阀机构。
CN202080098816.6A 2020-03-26 2020-03-26 压缩机的排出阀机构的制造方法以及具备该排出阀机构的压缩机 Pending CN11529844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0/013629 WO2021192138A1 (ja) 2020-03-26 2020-03-26 圧縮機の吐出弁機構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該吐出弁機構を備えた圧縮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98440A true CN115298440A (zh) 2022-11-04

Family

ID=77891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98816.6A Pending CN115298440A (zh) 2020-03-26 2020-03-26 压缩机的排出阀机构的制造方法以及具备该排出阀机构的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364043B2 (zh)
CN (1) CN115298440A (zh)
WO (1) WO2021192138A1 (zh)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35050A (en) * 1989-02-15 1991-07-30 Tecumseh Products Company Method of installing a valve assembly in a compressor
CN1136639A (zh) * 1995-04-20 1996-11-27 Lg电子株式会社 密闭式压缩机
EP0826443A2 (de) * 1996-08-30 1998-03-04 Baltec Maschinenbau Ag Vorrichtung zum Steuern einer Hubbewegung einer Nietmaschine
CN101072945A (zh) * 2004-12-06 2007-11-14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压缩机
CN101161520A (zh) * 2006-10-13 2008-04-16 日信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制动液压控制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2010236564A (ja) * 2009-03-30 2010-10-21 Fujitsu General Ltd 吐出弁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圧縮機械
WO2011093320A1 (ja) * 2010-01-28 2011-08-04 株式会社 豊田自動織機 圧縮機
JP2012127321A (ja) * 2010-12-17 2012-07-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CN102636110A (zh) * 2012-03-26 2012-08-1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飞机部件自动钻铆***的基准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02900669A (zh) * 2011-07-28 2013-01-3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式双级压缩机
JP2013103249A (ja) * 2011-11-14 2013-05-30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打鋲装置及び打鋲位置決め方法
CN103711698A (zh) * 2012-09-28 2014-04-09 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回转式压缩机
CN104354189A (zh) * 2014-08-21 2015-02-18 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pcb板背钻孔精度的方法
CN204770437U (zh) * 2015-07-24 2015-11-18 泰州市金鹰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一种半空心铆钉铆合装置
CN105874201A (zh) * 2014-02-25 2016-08-17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压缩机、压缩机的制造方法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CN106378409A (zh) * 2016-11-16 2017-02-08 浙江大学 一种自动钻铆机墩头高度控制方法
CN110005612A (zh) * 2017-12-21 2019-07-12 法雷奥日本株式会社 排出阀构造的错缺件检查方法以及排出阀构造

Patent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35050A (en) * 1989-02-15 1991-07-30 Tecumseh Products Company Method of installing a valve assembly in a compressor
CN1136639A (zh) * 1995-04-20 1996-11-27 Lg电子株式会社 密闭式压缩机
JPH09105383A (ja) * 1995-04-20 1997-04-22 Lg Electronics Inc 密閉型圧縮機
EP0826443A2 (de) * 1996-08-30 1998-03-04 Baltec Maschinenbau Ag Vorrichtung zum Steuern einer Hubbewegung einer Nietmaschine
CN101072945A (zh) * 2004-12-06 2007-11-14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压缩机
CN101161520A (zh) * 2006-10-13 2008-04-16 日信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制动液压控制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2010236564A (ja) * 2009-03-30 2010-10-21 Fujitsu General Ltd 吐出弁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圧縮機械
CN102713289A (zh) * 2010-01-28 2012-10-03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压缩机
WO2011093320A1 (ja) * 2010-01-28 2011-08-04 株式会社 豊田自動織機 圧縮機
JP2012127321A (ja) * 2010-12-17 2012-07-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CN102900669A (zh) * 2011-07-28 2013-01-3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式双级压缩机
JP2013103249A (ja) * 2011-11-14 2013-05-30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打鋲装置及び打鋲位置決め方法
CN102636110A (zh) * 2012-03-26 2012-08-1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飞机部件自动钻铆***的基准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03711698A (zh) * 2012-09-28 2014-04-09 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回转式压缩机
JP2014070595A (ja) * 2012-09-28 2014-04-21 Fujitsu General Ltd ロータリ圧縮機
CN105874201A (zh) * 2014-02-25 2016-08-17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压缩机、压缩机的制造方法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CN104354189A (zh) * 2014-08-21 2015-02-18 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pcb板背钻孔精度的方法
CN204770437U (zh) * 2015-07-24 2015-11-18 泰州市金鹰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一种半空心铆钉铆合装置
CN106378409A (zh) * 2016-11-16 2017-02-08 浙江大学 一种自动钻铆机墩头高度控制方法
CN110005612A (zh) * 2017-12-21 2019-07-12 法雷奥日本株式会社 排出阀构造的错缺件检查方法以及排出阀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1192138A1 (zh) 2021-09-30
JP7364043B2 (ja) 2023-10-18
WO2021192138A1 (ja) 2021-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34704C (zh) 轴承压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EP106690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chining bearing housing
CN115298440A (zh) 压缩机的排出阀机构的制造方法以及具备该排出阀机构的压缩机
CN111251070A (zh) 一种复合式智能检测方法及切削装置
JP4793087B2 (ja) 圧縮機の製造方法
US733826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ressor re-manufacture
US7478471B2 (en) Method for mounting a drive shaft of a compressor
KR20170033457A (ko) 연료압력조절기용 다이어프램 조립장치
KR101347935B1 (ko) 위치보정기능 부착 작업기계
CN112108843A (zh) 一种曲轴加工工艺
JP2007092643A (ja) ロータリ圧縮機およびロータリ圧縮機の製造方法
EP3502478B1 (en) Method for inspecting erroneous/missing part of discharge valve structure, and discharge valve structure
CA2904933C (en) Welder with indirect sensing of weld fastener position
EP4063070B1 (en) Machining fixture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JPWO2019124337A1 (ja) 電磁クラッチ用アーマチャアッセンブリ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8975330U (zh) 压紧机构及加工装置
KR102639066B1 (ko) 세팅 장치를 위한 마우스피스, 마우스피스를 갖는 세팅장치 및 마우스피스를 사용하여 블라인드 리벳 요소를 세팅하는 방법
JP7396070B2 (ja) 開口部の高さの測定方法及びロータコアの製造方法
CN214235949U (zh) 关节轴承滚铆安装装置及安装***
CN216349560U (zh) 一种液压缸强度测试工装
JP2000205152A (ja) スクロ―ル圧縮機並びにその組立方法および組立装置
CN208907800U (zh) 一种带pcf功能的检具
EP1788250B1 (en) Compressor and method for compressor re-manufacture
CN118294292A (zh) 一种焊接可靠性评估方法及剪切强度检测装置
CN114905330A (zh) 调节数控刀具加工长度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