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97148B - 一种用于机器人充电桩的数据传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机器人充电桩的数据传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97148B
CN115297148B CN202211231346.3A CN202211231346A CN115297148B CN 115297148 B CN115297148 B CN 115297148B CN 202211231346 A CN202211231346 A CN 202211231346A CN 115297148 B CN115297148 B CN 1152971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bot
charging
fixedly connected
gear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3134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97148A (zh
Inventor
王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yonel Environmental Purification Engineering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yonel Environmental Purification Engineering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yonel Environmental Purification Engineering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yonel Environmental Purification Engineering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3134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971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971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971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971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971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9/00Electric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1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02J7/00034Charger exchanging data with an electronic device, i.e. telephone, whose internal battery is under char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5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concerning the insertion or the connection of the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for selectively calling a substation from a main station, in which substation desired apparatus is selected for applying a control signal thereto or for obtaining measured values therefro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0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 H04Q2209/3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using a wired architec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机器人充电桩的数据传输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采用光伏发电***供电,装置主体与机器人无线通讯连接,装置主体与企业服务器终端通过通讯线缆连接,装置主体上设有充电及传输接头和数据存储器,机器人上设有充电及传输极片、检测器和控制器。机器人通过检测器完成预定检测计划后,控制器控制机器人运动至充电及传输极片与充电及传输接头对接,通过充电及传输极片与充电及传输接头对接实现数据从检测器到数据存储器的传输,再由数据存储器通过通讯线缆将数据传输至企业服务器终端,避免了依靠WiFi网络和蓝牙技术数据传输带来的数据丢失的情况的发生,从而保证了整个数据的完整性和审计过程中数据的可追溯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机器人充电桩的数据传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机器人充电桩的数据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凡是枯燥的、危险的、有毒的、有害的工作,都可由机器人代替,机器人除了广泛应用于制造业领域外,还应用于资源勘探开发、救灾排险、医疗服务、家庭娱乐、军事和航天等其他领域,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检测和采集到的数据通常会采用无线传输技术传送至服务器终端;
目前的数据传输主要依靠WiFi网络和蓝牙技术,虽然技术上有一定的保障,但在一些特定环境下(比如:突然停电;网络异常)数据还是会出现丢失,从而影响整个数据的完整性和审计过程中数据的可追溯性。
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用于机器人充电桩的数据传输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机器人充电桩的数据传输装置,用以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机器人充电桩的数据传输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采用光伏发电***供电,装置主体与机器人无线通讯连接,装置主体与企业服务器终端通过通讯线缆连接;
装置主体上设有充电及传输接头和数据存储器,充电及传输接头与数据存储器电连接,机器人上设有充电及传输极片、检测器和控制器,检测器设置在机器人工作端,且与充电及传输极片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机器人运动至充电及传输极片与充电及传输接头对接;
还包括:
电量监测器,电量监测器设置在机器人内,用于监测机器人的电量;
摄像头,摄像头设置在机器人上,摄像头与电量监测器通过控制器电连接;
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激光发射器设置在机器人上,激光接收器设置在装置主体上;
分析处理器,分析处理器设置在机器人上,分析处理器与激光发射器、激光接收器和摄像头电连接;
装置主体接收机器人的充电请求,并控制充电及传输接头向外伸出。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装置主体通过其上的门禁***接收该机器人的充电请求,并识别该机器人是否为已登记过的机器人;
充电及传输接头通过直线电机连接在装置主体内,直线电机与门禁***电连接。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直线电机一端固定连接在装置主体的充电及传输接头收纳腔内,直线电机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可拆卸连接体,充电及传输接头可拆卸连接在可拆卸连接体上,充电及传输接头通过可拆卸连接体与数据存储器电连接。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装置主体底部设有移动组件,移动组件包括对装置主体的移动状态和对装置主体的支撑状态两种状态。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装置主体上开设有载座收纳腔,载座收纳腔内设有机器人清洁组件,机器人清洁组件包括:
机器人载座,机器人载座滑动连接在载座收纳腔内;
主轴和主电机,主轴转动连接在机器人载座的载座安装腔内,主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主电机固定连接在机器人载座上,主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驱动齿轮,主驱动齿轮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
轮体清洁组件和机体清洁组件,轮体清洁组件和机体清洁组件与主轴机械连接,轮体清洁组件设置在载座安装腔内,机体清洁组件设置在机器人载座上。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轮体清洁组件包括:
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套设在主轴上,第二齿轮内固定连接有滑键,主轴上开设有滑键槽,滑键滑动连接在滑键槽内,第二齿轮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件,第一电动伸缩件一端滑动连接在载座安装腔内壁的环形槽内,第一电动伸缩件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齿轮上;
清洁调节齿条,清洁调节齿条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齿条导向滑块,齿条导向滑块滑动连接在载座安装腔的齿条导向滑槽内,清洁调节齿条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机器人滚轮清洁头,机器人滚轮清洁头用于清洁机器人滚轮;
机器人放置框,机器人放置框上下滑动连接在载座安装腔内,机器人放置框底部固定连接有清洁网。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机体清洁组件包括:
从动转轴,从动转轴转动连接在机器人载座上,从动转轴位于机器人载座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转盘,从动转轴位于机器人载座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用于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从动转轴上设有环形连接槽,载座安装腔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件,第二电动伸缩件远离载座安装腔内壁的一端滑动连接在环形连接槽内;
连接短杆,连接短杆固定连接在挤压转盘上;
活塞箱体,活塞箱体固定连接在机器人载座上,活塞箱体内滑动连接有挤压活塞,挤压活塞远离活塞箱体的一端铰链连接有推动杆,推动杆远离挤压活塞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连接短杆上;
存储箱,存储箱固定连接在载座收纳腔内壁,存储箱内存储有干冰颗粒和空气的混合物,存储箱与活塞箱体之间通过干冰连接管道连接,干冰连接管道内设有第一单向阀;
出冰短管,出冰短管固定连接在活塞箱体上,出冰短管内设有第二单向阀,出冰短管远离活塞箱体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清洁软管,清洁软管远离出冰短管的一端设有清洁喷头。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装置主体上设有颈部固定组件收纳槽,颈部固定组件收纳槽两侧固定连接有照明灯体,装置主体内设有机器人颈部固定驱动组件,颈部固定组件收纳槽内设有颈部固定执行组件,机器人颈部固定驱动组件用于驱动颈部固定执行组件动作,所述颈部固定执行组件用于对机器人的脖颈部位进行限位。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机器人颈部固定驱动组件包括:
两对称布置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装置主体内,驱动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螺杆,驱动螺杆上螺纹连接有推动螺母;
外啮合齿轮,外啮合齿轮通过滑键连接在驱动螺杆上,且外啮合齿轮沿驱动螺杆轴线方向滑动;
两对称布置的第一带轮转轴,第一带轮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和内啮合齿轮,内啮合齿轮内设有啮合槽,啮合槽用于与外啮合齿轮相互啮合;
复位组件,复位组件包括环形板和齿轮复位弹簧,环形板固定连接在外啮合齿轮上,齿轮复位弹簧固定连接在环形板和内啮合齿轮之间;
中间转轴,中间转轴连接在装置主体内,中间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两对称布置的第一带轮之间通过动力传动带连接,且动力传动带与第二带轮摩擦连接;
蜗杆,蜗杆固定连接在中间转轴上;
两组对称布置的轮组,轮组包括轮组轴、蜗轮和伸出齿轮,轮组轴转动连接在装置主体内,蜗轮和伸出齿轮转动连接在轮组轴上,蜗轮与蜗杆相互啮合;
两对称布置的伸出齿条,伸出齿条滑动连接在装置主体内,伸出齿条位于装置主体内的一端与伸出齿轮相互啮合,伸出齿条位于装置主体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颈部固定执行组件。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颈部固定执行组件包括:
颈部限位架,颈部限位架固定连接在伸出齿条位于装置主体外的一端;
主齿轮,主齿轮固定连接在驱动螺杆上;
绕线轮转轴,绕线轮转轴转动连接在装置主体内,绕线轮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副齿轮和绕线轮;
两对称布置的闸板条,闸板条滑动连接在颈部限位架上,闸板条位于颈部限位架外的一端套设有闸板条复位弹性件,绕线轮上缠绕有绕线,绕线远离绕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闸板条上,照明灯体上设有通电开关。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机器人充电桩的数据传输装置测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图2的C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图2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机器人清洁组件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图5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图1的D-D处剖视图。
图中:1、装置主体;100、激光接收器;101、激光发射器;102、充电及传输极片;103、数据存储器;104、检测器;105、摄像头;106、电源连接线;107、光伏发电***;108、建筑物墙面;109、载座收纳腔;2、充电及传输接头;200、直线电机;201、拆卸连接体;2010、连接体主体;2011、卡接件收纳腔体;2012、导环安装杆;2013、卡接弹性件;2014、导环;2015、第一电磁铁;2016、第二电磁铁;2017、电磁铁供电组件;2018、收纳杆件;2019、卡接件;202、压缩弹性件;2020、卡接块;2021、连接体安装槽;2022、导通凹槽;2023、卡接槽;2024、导通凸起;3、机器人;300、机器人滚轮;4、移动组件;400、螺纹杆件;4000、状态调节电机;4001、支撑转轴;4002、支撑座体;4003、导槽;4004、啮合盘;4005、蜗状齿;4006、导杆;4007、啮合块;4008、滚轮连接杆;4009、滚轮槽;401、滚轮;4010、万向轮支杆;4011、万向轮;4012、定位架;5、机器人清洁组件;500、机器人载座;5000、辅助滑轮;5001、螺母支座;5002、丝杠螺母;5003、第一电机;5004、调节丝杠;5005、主轴;5006、第一齿轮;5007、第二齿轮;5008、第一电动伸缩件;5009、清洁调节齿条;501、齿条导向滑块;5010、齿条导向滑槽;5011、第二电机;5012、机器人滚轮清洁头;5013、第一连杆;5014、第二连杆;5015、连杆收纳槽;5016、第一连杆调节滑块;5017、第二连杆调节滑块;5018、机器人放置框;5019、第一框体导槽;502、第二框体导槽;5020、连杆驱动丝杠;5021、第三电机;5022、清洁网;5023、主电机;5024、主驱动齿轮;5025、载座安装腔;5026、滑键槽;503、从动转轴;5030、挤压转盘;5031、第三齿轮;5032、环形连接槽;5033、第二电动伸缩件;5034、连接短杆;5035、活塞箱体;5036、挤压活塞;5037、存储箱;5038、干冰连接管道;5039、第一单向阀;504、出冰短管;5040、第二单向阀;5041、清洁软管;5042、清洁喷头;5043、推动杆;6、机器人颈部固定驱动组件;600、颈部固定组件收纳槽;6000、驱动电机;6001、驱动螺杆;6002、推动螺母;6003、外啮合齿轮;6004、第一带轮转轴;6005、第一带轮;6006、内啮合齿轮;6007、环形板;6008、齿轮复位弹簧;6009、啮合槽;601、照明灯体;6010、中间转轴;6011、第二带轮;6012、动力传动带;6013、蜗杆;6014、轮组轴;6015、蜗轮;6016、伸出齿轮;6017、伸出齿条;602、颈部固定执行组件;6020、主齿轮;6021、绕线轮转轴;6022、副齿轮;6023、绕线轮;6024、闸板条;6025、颈部限位架;6026、闸板条复位弹性件;6027、绕线;6028、通电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机器人充电桩的数据传输装置,如图1-7所示,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采用光伏发电***107供电,装置主体1与机器人3无线通讯连接,装置主体1与企业服务器终端通过通讯线缆连接;
装置主体1上设有充电及传输接头2和数据存储器103,充电及传输接头2与数据存储器103电连接;
机器人3上设有充电及传输极片102、检测器104和控制器,检测器104设置在机器人3工作端,且与充电及传输极片102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机器人3运动至充电及传输极片102与充电及传输接头2对接。
其中,机器人3可为任意采集或检测类机器人;充电及传输接头2可采用如USB类型的充电及数据传输两用接头;
光伏发电***107安装在建筑物墙面108外侧,装置主体1安装在建筑物墙面108内侧,装置主体1通过电源连接线106与光伏发电***107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是:机器人3通过检测器104完成预定检测计划后,控制器控制机器人3运动至充电及传输极片102与充电及传输接头2对接,通过充电及传输极片102与充电及传输接头2对接实现数据从检测器104到数据存储器103的传输,再由数据存储器103通过通讯线缆将数据传输至企业服务器终端,从而实现数据的传输;
同时在机器人3需要进行充电时,机器人3通过无线通讯向装置主体1发送充电请求,之后控制器控制机器人3运动至充电及传输极片102与充电及传输接头2对接,由此实现机器人3的充电;
由于装置主体1采用光伏发电***107供电,同时采用充电及传输极片102、充电及传输接头2和通讯线缆实现数据从机器人3传输至装置主体1,再从装置主体1传输至企业服务器终端的传输过程,避免了依靠WiFi网络和蓝牙技术数据传输带来的数据丢失的情况的发生,从而保证了整个数据的完整性和审计过程中数据的可追溯性。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还包括:
电量监测器,电量监测器设置在机器人3内,用于监测机器人3的电量,当机器人3的实际电量低于预设电量时,机器人3向装置主体1发送充电请求;
摄像头105,摄像头105设置在机器人3上,摄像头105与电量监测器通过控制器电连接,当机器人3的实际电量低于预设电量时,控制器控制摄像头105开始工作,摄像头105用于获取周围环境图像;
激光发射器101和激光接收器100,激光发射器101设置在机器人3上,激光接收器100设置在装置主体1上,激光发射器101用于向外发射激光信号,激光接收器100用于接收激光发射器101发出的激光信号;
分析处理器,分析处理器设置在机器人3上,分析处理器与激光发射器101、激光接收器100和摄像头105电连接,分析处理器接收摄像头105获取的周围环境图像、判断获取的周围环境图像中是否存在装置主体1,并结合激光发射器101和激光接收器100的激光信号确定装置主体1的具***置信息;
装置主体1接收机器人3的充电请求,并控制充电及传输接头2向外伸出;
装置主体1通过其上的门禁***接收该机器人3的充电请求,并识别该机器人3是否为已登记过的机器人;
充电及传输接头2通过直线电机200连接在装置主体1内,直线电机200用于驱动充电及传输接头2伸出装置主体1,直线电机200与门禁***电连接。
其中,门禁***包括请求接收模块和识别模块,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机器人3的充电请求,识别模块用于识别该机器人3是否为已登记过的机器人。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是:当机器人3的实际电量低于预设电量时,机器人3向装置主体1发送充电请求,装置主体1通过其上的门禁***接收该机器人3的充电请求,并识别该机器人3是否为已登记过的机器人,若该机器人3是已登记过的机器人,则激光发射器101向外发射激光,同时直线电机200驱动充电及传输接头2伸出装置主体1,此时控制器控制摄像头105开始工作,摄像头105开始获取周围环境图像,同时激光接收器100接收到激光发射器101发出的激光信号,分析处理器接收摄像头105获取的周围环境图像、判断获取的周围环境图像中是否存在装置主体1,若周围存在装置主体1,则结合激光发射器101和激光接收器100的激光信号确定装置主体1的具***置信息,其中通过激光发射器101和激光接收器100的激光信号确定激光接收器100的具***置为现有技术(激光接收器100所在位置即装置主体1的具***置),之后控制器根据装置主体1的具***置信息控制机器人3运动至充电及传输极片102与充电及传输接头2对接,从而实现机器人3的充电;
装置主体1与建筑物墙面108之间可采用螺栓可拆卸连接。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如图2-3所示,直线电机200一端固定连接在装置主体1的充电及传输接头收纳腔2000内,直线电机200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可拆卸连接体201,充电及传输接头2可拆卸连接在可拆卸连接体201上,充电及传输接头2通过可拆卸连接体201与数据存储器103电连接;
具体的,可拆卸连接体201包括:
连接体主体2010,连接体主体2010固定连接在直线电机200工作端,连接体主体2010内设有卡接件收纳腔体2011;
导环安装杆2012,导环安装杆2012固定连接在卡接件收纳腔体2011内,导环安装杆2012上套设有卡接弹性件2013;
导环2014,导环2014滑动连接在导环安装杆2012上,导环2014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铁2015,导环安装杆2012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磁铁2016,连接体主体2010上设有电磁铁供电组件2017,第一电磁铁2015和第二电磁铁2016磁性相反,电磁铁供电组件2017与第一电磁铁2015和第二电磁铁2016电连接;
两对称布置的收纳杆件2018和两对称布置的卡接件2019,收纳杆件2018与卡接件2019一一对应连接,收纳杆件2018一端铰链连接在导环2014上,收纳杆件2018另一端与卡接件2019铰链连接,卡接件2019上下滑动连接在连接体主体2010内,卡接件2019位于连接体主体2010外的一端套设有压缩弹性件202,且卡接件2019位于连接体主体2010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接块2020;
充电及传输接头2上设有连接体安装槽2021,连接体安装槽2021内设有导通凹槽2022和两对称布置的卡接槽2023,连接体主体2010上设有与导通凹槽2022相互配合的导通凸起2024。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是:当对充电及传输接头2与可拆卸连接体201进行连接时,将充电及传输接头2插接到连接体主体2010上,使得连接体主体2010位于连接体安装槽2021内,且导通凸起2024位于导通凹槽2022内,之后电磁铁供电组件2017给第一电磁铁2015和第二电磁铁2016供电,使得第一电磁铁2015和第二电磁铁2016得电,在电磁力的作用下第一电磁铁2015带动导环2014沿导环安装杆2012滑动,使得卡接弹性件2013被压缩,导环2014运动带动收纳杆件2018运动,收纳杆件2018运动带动卡接件2019的卡接块2020向卡接槽2023的方向运动,最终使得卡接块2020与卡接槽2023相互配合;
可拆卸连接体201的设计实现了充电及传输接头2的拆卸及更换,当机器人3的充电及传输极片102形状与装置主体1上的充电及传输接头2不匹配时,可对装置主体1上的充电及传输接头2进行及时的更换,由此增加了机器人充电桩的数据传输装置的适用范围。
实施例4:
基于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2和4所示,装置主体1底部设有移动组件4,移动组件4包括对装置主体1的移动状态和对装置主体1的支撑状态两种状态;
具体的,移动组件4包括:
螺纹杆件400,装置主体1底部设有螺纹连接孔,螺纹杆件400螺纹连接在螺纹连接孔内;
状态调节电机4000,状态调节电机4000固定连接在螺纹杆件400内,状态调节电机4000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转轴4001;
支撑座体4002,支撑转轴4001远离状态调节电机4000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支撑座体4002内,支撑座体4002上开设有两对称布置的导槽4003,支撑座体4002上铰链连接有两对称布置的定位架4012;
啮合盘4004,啮合盘4004固定连接在支撑转轴4001上,啮合盘4004上设有蜗状齿4005;
两对称布置的导杆4006,两导杆4006分别左右滑动连接在两导槽4003内,导杆4006位于导槽4003上方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啮合块4007,啮合块4007与啮合盘4004的蜗状齿4005相互啮合,导杆4006位于导槽4003下方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滚轮连接杆4008,滚轮连接杆4008滑动连接在定位架4012的滚轮槽4009侧壁,滚轮连接杆4008上转动连接有滚轮401;
万向轮支杆4010,万向轮支杆4010固定连接在支撑座体4002底部,万向轮支杆4010底部转动连接有万向轮4011。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是:当装置主体1要挪动时,状态调节电机4000转动,状态调节电机4000转动带动支撑转轴4001转动,支撑转轴4001转动带动啮合盘4004转动,啮合盘4004转动带动啮合块4007在蜗状齿4005的作用下向远离啮合盘4004中心线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导杆4006沿导槽4003向远离支撑转轴4001轴线的方向滑动,从而带动定位架4012绕支撑座体4002向远离万向轮支杆4010的方向转动,从而使得定位架4012离地,此时万向轮4011与地面接触,手动推动装置主体1到指定位置即可;
当装置主体1位置挪动到位后,状态调节电机4000反向转动,带动支撑转轴4001转动,支撑转轴4001转动带动啮合盘4004转动,啮合盘4004转动带动啮合块4007在蜗状齿4005的作用下相向运动,从而使得定位架4012绕支撑座体4002向万向轮支杆4010方向转动,从而使得万向轮支杆4010与地面接触,在万向轮支杆4010与地面接触的过程中万向轮4011逐渐向上抬起,最终实现万向轮支杆4010对装置主体1的支撑;
当要调节装置主体1上充电及传输接头2的高度时,手动转动螺纹杆件400,在螺纹的作用下调节螺纹杆件400与螺纹连接孔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调节充电及传输接头2高度的调节,提高机器人充电桩的数据传输装置的适应性。
实施例5:
基于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2和5-6所示,装置主体1上开设有载座收纳腔109,载座收纳腔109内设有机器人清洁组件5,机器人清洁组件5包括:
机器人载座500,机器人载座500滑动连接在载座收纳腔109内;
主轴5005,主轴5005转动连接在机器人载座500的载座安装腔5025内,主轴5005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5006;
主电机5023,主电机5023固定连接在机器人载座500上,主电机5023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驱动齿轮5024,主驱动齿轮5024与第一齿轮5006相互啮合;
轮体清洁组件,轮体清洁组件设置在载座安装腔5025内,用于清洁机器人3的机器人滚轮300,轮体清洁组件包括:
第二齿轮5007,第二齿轮5007套设在主轴5005上,第二齿轮5007内固定连接有滑键,主轴5005上开设有滑键槽5026,滑键滑动连接在滑键槽5026内,第二齿轮5007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件5008,第一电动伸缩件5008一端滑动连接在载座安装腔5025内壁的环形槽内,第一电动伸缩件5008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齿轮5007上;
清洁调节齿条5009,清洁调节齿条5009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齿条导向滑块501,齿条导向滑块501滑动连接在载座安装腔5025的齿条导向滑槽5010内,清洁调节齿条5009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5011,第二电机501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机器人滚轮清洁头5012,机器人滚轮清洁头5012用于清洁机器人滚轮300;
机器人放置框5018,机器人放置框5018上下滑动连接在载座安装腔5025内,机器人放置框5018底部固定连接有清洁网5022;
还包括:机体清洁组件,机体清洁组件设置在机器人载座500上,机体清洁组件包括:
从动转轴503,从动转轴503转动连接在机器人载座500上,从动转轴503位于机器人载座500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转盘5030,从动转轴503位于机器人载座500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5031,第三齿轮5031用于与第一齿轮5006相互啮合,从动转轴503上设有环形连接槽5032,载座安装腔5025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件5033,第二电动伸缩件5033远离载座安装腔5025内壁的一端滑动连接在环形连接槽5032内;
连接短杆5034,连接短杆5034固定连接在挤压转盘5030上;
活塞箱体5035,活塞箱体5035固定连接在机器人载座500上,活塞箱体5035内滑动连接有挤压活塞5036,挤压活塞5036远离活塞箱体5035的一端铰链连接有推动杆5043,推动杆5043远离挤压活塞5036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连接短杆5034上;
存储箱5037,存储箱5037固定连接在载座收纳腔109内壁,存储箱5037内存储有干冰颗粒和空气的混合物,存储箱5037与活塞箱体5035之间通过干冰连接管道5038连接,干冰连接管道5038内设有第一单向阀5039;
出冰短管504,出冰短管504固定连接在活塞箱体5035上,出冰短管504内设有第二单向阀5040,出冰短管504远离活塞箱体5035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清洁软管5041,清洁软管5041远离出冰短管504的一端设有清洁喷头5042。
其中,机器人载座500滑动连接在载座收纳腔109内:
具体的,机器人载座500底部转动连接有若干辅助滑轮5000,机器人载座500上固定连接有螺母支座5001,螺母支座5001上固定连接有丝杠螺母5002;
第一电机5003,第一电机5003固定连接在载座收纳腔109内壁,第一电机5003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调节丝杠5004,丝杠螺母5002螺纹连接在调节丝杠5004上。
其中,机器人放置框5018上下滑动连接在载座安装腔5025内;
具体的,驱动机器人放置框5018上下滑动的部件包括:
第一连杆5013和第二连杆5014,第一连杆5013和第二连杆5014中部相互交叉铰链连接,第一连杆5013一端铰链连接在载座安装腔5025的连杆收纳槽5015内,第一连杆5013另一端铰链连接有第一连杆调节滑块5016,第二连杆5014一端铰链连接在连杆收纳槽5015内,第二连杆5014另一端铰链连接有第二连杆调节滑块5017;
第一框体导槽5019和第二框体导槽502,第一框体导槽5019和第二框体导槽502设置在机器人放置框5018上,第一框体导槽5019内转动连接有连杆驱动丝杠5020,机器人放置框5018上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5021,第三电机5021与连杆驱动丝杠5020固定连接,第一连杆调节滑块5016螺纹连接在连杆驱动丝杠5020上,第二连杆调节滑块5017滑动连接在第二框体导槽502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是:机器人清洁组件5在使用时,第一电机5003转动,带动调节丝杠5004转动,调节丝杠5004转动带动丝杠螺母5002沿调节丝杠5004运动,丝杠螺母5002沿调节丝杠5004运动带动机器人载座500伸出载座收纳腔109,在机器人载座500伸出载座收纳腔109的过程中辅助滑轮5000的设计,使得机器人载座500的伸出动作更加流畅;
之后控制器控制装置主体1移动至机器人放置框5018上,此时万向轮4011位于清洁网5022上,此时第一连杆5013和第二连杆5014位于连杆收纳槽5015内,机器人放置框5018与载座安装腔5025底部内壁相平,之后第三电机5021驱动连杆驱动丝杠5020转动,连杆驱动丝杠5020转动带动第一连杆调节滑块5016沿连杆驱动丝杠5020移动,第一连杆调节滑块5016移动带动第一连杆5013运动,第一连杆5013运动带动第二连杆5014运动,在第二连杆5014运动的过程中第二连杆调节滑块5017沿第二框体导槽502滑动,从而使得机器人放置框5018向上抬高,机器人放置框5018向上抬高使得机器人3被向上举起,之后主电机5023带动主驱动齿轮5024转动,主驱动齿轮5024转动带动第一齿轮5006转动,第一齿轮5006转动带动主轴5005转动,主轴5005转动带动第二齿轮5007转动,第二齿轮5007转动带动清洁调节齿条5009向机器人载座500方向运动,当机器人滚轮清洁头5012运动至位于万向轮4011正下方时,第二电机5011带动机器人滚轮清洁头5012转动,使得机器人滚轮清洁头5012上的毛刷穿过清洁网5022对万向轮4011进行清洁;
当不对万向轮4011进行清洁时,未避免轮体清洁组件误启动,第一电动伸缩件5008伸长带动第二齿轮5007的滑键沿滑键槽5026向上运动,使得第二齿轮5007与清洁调节齿条5009脱离啮合;
当机体清洁组件工作时,人工手持清洁喷头5042,并使得清洁喷头5042对准机器人3机身,之后主电机5023带动主驱动齿轮5024转动,主驱动齿轮5024转动带动第一齿轮5006转动,第一齿轮5006转动带动第三齿轮5031转动,第三齿轮5031转动带动从动转轴503转动,从动转轴503转动带动挤压转盘5030转动,挤压转盘5030转动带动连接短杆5034运动,连接短杆5034运动带动推动杆5043运动,推动杆5043运动带动挤压活塞5036在活塞箱体5035内往复运动,当挤压活塞5036向右运动时,存储箱5037内的干冰颗粒和空气的混合物经干冰连接管道5038进入存储箱5037内,之后挤压活塞5036向左运动,挤压活塞5036向左运动将存储箱5037内的干冰颗粒和空气的混合物依次经出冰短管504、第二单向阀5040和清洁软管5041压至清洁喷头5042,并经清洁喷头5042向外喷出至机器人3的机身上,对机器人3进行清洁;
当不对机器人3的机身进行清洁时,未防止机体清洁组件误启动,第二电动伸缩件5033伸长带动从动转轴503向下运动,从而使得连接短杆5034与推动杆5043脱离转动连接配合,由此避免机体清洁组件误启动。
实施例6:
基于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和7所示,装置主体1上设有颈部固定组件收纳槽600,颈部固定组件收纳槽600两侧固定连接有照明灯体601,装置主体1内设有机器人颈部固定驱动组件6,颈部固定组件收纳槽600内设有颈部固定执行组件602,机器人颈部固定驱动组件6用于驱动颈部固定执行组件602动作;
机器人颈部固定驱动组件6包括:
两对称布置的驱动电机6000,驱动电机6000固定连接在装置主体1内,驱动电机6000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螺杆6001,驱动螺杆6001上螺纹连接有推动螺母6002;
外啮合齿轮6003,外啮合齿轮6003通过滑键连接在驱动螺杆6001上,且外啮合齿轮6003沿驱动螺杆6001轴线方向滑动;
两对称布置的第一带轮转轴6004,第一带轮转轴6004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6005和内啮合齿轮6006,内啮合齿轮6006内设有啮合槽6009,啮合槽6009用于与外啮合齿轮6003相互啮合;
复位组件,复位组件包括环形板6007和齿轮复位弹簧6008,环形板6007固定连接在外啮合齿轮6003上,齿轮复位弹簧6008固定连接在环形板6007和内啮合齿轮6006之间;
中间转轴6010,中间转轴6010连接在装置主体1内,中间转轴6010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6011,两对称布置的第一带轮6005之间通过动力传动带6012连接,且动力传动带6012与第二带轮6011摩擦连接;
蜗杆6013,蜗杆6013固定连接在中间转轴6010上;
两组对称布置的轮组,轮组包括轮组轴6014、蜗轮6015和伸出齿轮6016,轮组轴6014转动连接在装置主体1内,蜗轮6015和伸出齿轮6016转动连接在轮组轴6014上,蜗轮6015与蜗杆6013相互啮合;
两对称布置的伸出齿条6017,伸出齿条6017滑动连接在装置主体1内,伸出齿条6017位于装置主体1内的一端与伸出齿轮6016相互啮合,伸出齿条6017位于装置主体1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颈部固定执行组件602;
颈部固定执行组件602包括:
颈部限位架6025,颈部限位架6025固定连接在伸出齿条6017位于装置主体1外的一端;
主齿轮6020,主齿轮6020固定连接在驱动螺杆6001上;
绕线轮转轴6021,绕线轮转轴6021转动连接在装置主体1内,绕线轮转轴6021上固定连接有副齿轮6022和绕线轮6023;
两对称布置的闸板条6024,闸板条6024滑动连接在颈部限位架6025上,闸板条6024位于颈部限位架6025外的一端套设有闸板条复位弹性件6026,绕线轮6023上缠绕有绕线6027,绕线6027远离绕线轮602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闸板条6024上,照明灯体601上设有通电开关6028。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是:控制器控制机器人3运动至充电及传输极片102与充电及传输接头2对接后,驱动电机6000驱动驱动螺杆6001转动,驱动螺杆6001转动带动推动螺母6002推动外啮合齿轮6003向内啮合齿轮6006的方向运动,并最终使得外啮合齿轮6003与啮合槽6009相互啮合,在外啮合齿轮6003和内啮合齿轮6006的作用下,第一带轮转轴6004转动,第一带轮转轴6004转动带动第一带轮6005转动,第一带轮6005转动带动动力传动带6012传动,动力传动带6012传动带动第二带轮6011转动,第二带轮6011转动带动蜗杆6013转动,蜗杆6013转动带动蜗轮6015转动,蜗轮6015转动带动轮组轴6014转动,轮组轴6014转动带动伸出齿轮6016转动,伸出齿轮6016转动带动伸出齿条6017向外移动,伸出齿条6017移动使得颈部限位架6025向外伸出;
同时,驱动螺杆6001转动带动主齿轮6020转动,主齿轮6020转动带动副齿轮6022转动,副齿轮6022转动带动绕线轮转轴6021转动,绕线轮转轴6021转动带动绕线轮6023转动,绕线轮6023转动带动绕线6027拉动闸板条6024运动,使得两闸板条6024相互远离,此时闸板条复位弹性件6026伸长,在此期间颈部限位架6025伸出至机器人3的脖颈处,之后驱动电机6000反转,推动螺母6002向远离外啮合齿轮6003的方向运动,使得外啮合齿轮6003在齿轮复位弹簧6008的作用下与内啮合齿轮6006脱离啮合,此时颈部限位架6025会在原来的位置上向里缩回一定位移,使得颈部限位架6025前侧更加靠近机器人3的脖颈前侧,之后驱动电机6000继续反转,带动主齿轮6020反转,主齿轮6020反转带动副齿轮6022和绕线轮6023反转,从而使得闸板条6024在伸长的闸板条复位弹性件6026的作用下复位,此时颈部限位架6025与两闸板条6024形成闭合回路,机器人3的脖颈位于闭合回路中;
在两闸板条6024相互远离的过程中,闸板条6024会触及到照明灯体601上的通电开关6028,使得照明灯体601被点亮,当机器人3充电完毕后,由于闸板条6024会再次相互远离,此时闸板条6024再次触及到通电开关6028,从而使得照明灯体601关闭,由此照明灯体601被点亮证明机器人3正在充电或数据传输,照明灯体601关闭,证明此时没有机器人在充电或进行数据传输;
机器人颈部固定驱动组件6和颈部固定执行组件602的设计避免了机器人3在充电或数据传输过程中被推动,造成充电或数据传输中断情况的发生。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机器人充电桩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采用光伏发电***(107)供电,装置主体(1)与机器人(3)无线通讯连接,装置主体(1)与企业服务器终端通过通讯线缆连接;
装置主体(1)上设有充电及传输接头(2)和数据存储器(103),充电及传输接头(2)与数据存储器(103)电连接,机器人(3)上设有充电及传输极片(102)、检测器(104)和控制器,检测器(104)设置在机器人(3)工作端,且与充电及传输极片(102)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机器人(3)运动至充电及传输极片(102)与充电及传输接头(2)对接;
机器人(3)通过检测器(104)完成预定检测计划后,控制器控制机器人(3)运动至充电及传输极片(102)与充电及传输接头(2)对接,通过充电及传输极片(102)与充电及传输接头(2)对接实现数据从检测器(104)到数据存储器(103)的传输,再由数据存储器(103)通过通讯线缆将数据传输至企业服务器终端,从而实现数据的传输;
还包括:
电量监测器,电量监测器设置在机器人(3)内,用于监测机器人(3)的电量;
摄像头(105),摄像头(105)设置在机器人(3)上,摄像头(105)与电量监测器通过控制器电连接;
激光发射器(101)和激光接收器(100),激光发射器(101)设置在机器人(3)上,激光接收器(100)设置在装置主体(1)上;
分析处理器,分析处理器设置在机器人(3)上,分析处理器与激光发射器(101)、激光接收器(100)和摄像头(105)电连接;
装置主体(1)接收机器人(3)的充电请求,并控制充电及传输接头(2)向外伸出;
当机器人(3)的实际电量低于预设电量时,机器人(3)向装置主体(1)发送充电请求,激光发射器(101)向外发射激光,同时激光接收器(100)接收激光发射器(101)发出的激光信号,控制器控制摄像头(105)开始工作,摄像头(105)开始获取周围环境图像,分析处理器接收摄像头(105)获取的周围环境图像、判断获取的周围环境图像中是否存在装置主体(1),若周围存在装置主体(1),则结合激光发射器(101)和激光接收器(100)的激光信号确定装置主体(1)的具***置信息,之后控制器根据装置主体(1)的具***置信息控制机器人(3)运动至充电及传输极片(102)与充电及传输接头(2)对接,实现机器人(3)的充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器人充电桩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主体(1)通过其上的门禁***接收该机器人(3)的充电请求,并识别该机器人(3)是否为已登记过的机器人;
充电及传输接头(2)通过直线电机(200)连接在装置主体(1)内,直线电机(200)与门禁***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机器人充电桩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直线电机(200)一端固定连接在装置主体(1)的充电及传输接头收纳腔(2000)内,直线电机(200)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可拆卸连接体(201),充电及传输接头(2)可拆卸连接在可拆卸连接体(201)上,充电及传输接头(2)通过可拆卸连接体(201)与数据存储器(103)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器人充电桩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主体(1)底部设有移动组件(4),移动组件(4)包括对装置主体(1)的移动状态和对装置主体(1)的支撑状态两种状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器人充电桩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主体(1)上开设有载座收纳腔(109),载座收纳腔(109)内设有机器人清洁组件(5),机器人清洁组件(5)包括:
机器人载座(500),机器人载座(500)滑动连接在载座收纳腔(109)内;
主轴(5005)和主电机(5023),主轴(5005)转动连接在机器人载座(500)的载座安装腔(5025)内,主轴(5005)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5006),主电机(5023)固定连接在机器人载座(500)上,主电机(5023)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驱动齿轮(5024),主驱动齿轮(5024)与第一齿轮(5006)相互啮合;
轮体清洁组件和机体清洁组件,轮体清洁组件和机体清洁组件与主轴(5005)机械连接,轮体清洁组件设置在载座安装腔(5025)内,机体清洁组件设置在机器人载座(500)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机器人充电桩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轮体清洁组件包括:
第二齿轮(5007),第二齿轮(5007)套设在主轴(5005)上,第二齿轮(5007)内固定连接有滑键,主轴(5005)上开设有滑键槽(5026),滑键滑动连接在滑键槽(5026)内,第二齿轮(5007)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件(5008),第一电动伸缩件(5008)一端滑动连接在载座安装腔(5025)内壁的环形槽内,第一电动伸缩件(5008)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齿轮(5007)上;
清洁调节齿条(5009),清洁调节齿条(5009)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齿条导向滑块(501),齿条导向滑块(501)滑动连接在载座安装腔(5025)的齿条导向滑槽(5010)内,清洁调节齿条(5009)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5011),第二电机(501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机器人滚轮清洁头(5012),机器人滚轮清洁头(5012)用于清洁机器人滚轮(300);
机器人放置框(5018),机器人放置框(5018)上下滑动连接在载座安装腔(5025)内,机器人放置框(5018)底部固定连接有清洁网(5022)。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机器人充电桩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机体清洁组件包括:
从动转轴(503),从动转轴(503)转动连接在机器人载座(500)上,从动转轴(503)位于机器人载座(500)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转盘(5030),从动转轴(503)位于机器人载座(500)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5031),第三齿轮(5031)用于与第一齿轮(5006)相互啮合,从动转轴(503)上设有环形连接槽(5032),载座安装腔(5025)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件(5033),第二电动伸缩件(5033)远离载座安装腔(5025)内壁的一端滑动连接在环形连接槽(5032)内;
连接短杆(5034),连接短杆(5034)固定连接在挤压转盘(5030)上;
活塞箱体(5035),活塞箱体(5035)固定连接在机器人载座(500)上,活塞箱体(5035)内滑动连接有挤压活塞(5036),挤压活塞(5036)远离活塞箱体(5035)的一端铰链连接有推动杆(5043),推动杆(5043)远离挤压活塞(5036)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连接短杆(5034)上;
存储箱(5037),存储箱(5037)固定连接在载座收纳腔(109)内壁,存储箱(5037)内存储有干冰颗粒和空气的混合物,存储箱(5037)与活塞箱体(5035)之间通过干冰连接管道(5038)连接,干冰连接管道(5038)内设有第一单向阀(5039);
出冰短管(504),出冰短管(504)固定连接在活塞箱体(5035)上,出冰短管(504)内设有第二单向阀(5040),出冰短管(504)远离活塞箱体(5035)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清洁软管(5041),清洁软管(5041)远离出冰短管(504)的一端设有清洁喷头(504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器人充电桩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装置主体(1)上设有颈部固定组件收纳槽(600),颈部固定组件收纳槽(600)两侧固定连接有照明灯体(601),装置主体(1)内设有机器人颈部固定驱动组件(6),颈部固定组件收纳槽(600)内设有颈部固定执行组件(602),机器人颈部固定驱动组件(6)用于驱动颈部固定执行组件(602)动作,所述颈部固定执行组件(602)用于对机器人(3)的脖颈部位进行限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机器人充电桩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机器人颈部固定驱动组件(6)包括:
两对称布置的驱动电机(6000),驱动电机(6000)固定连接在装置主体(1)内,驱动电机(6000)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螺杆(6001),驱动螺杆(6001)上螺纹连接有推动螺母(6002);
外啮合齿轮(6003),外啮合齿轮(6003)通过滑键连接在驱动螺杆(6001)上,且外啮合齿轮(6003)沿驱动螺杆(6001)轴线方向滑动;
两对称布置的第一带轮转轴(6004),第一带轮转轴(6004)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6005)和内啮合齿轮(6006),内啮合齿轮(6006)内设有啮合槽(6009),啮合槽(6009)用于与外啮合齿轮(6003)相互啮合;
复位组件,复位组件包括环形板(6007)和齿轮复位弹簧(6008),环形板(6007)固定连接在外啮合齿轮(6003)上,齿轮复位弹簧(6008)固定连接在环形板(6007)和内啮合齿轮(6006)之间;
中间转轴(6010),中间转轴(6010)连接在装置主体(1)内,中间转轴(6010)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6011),两对称布置的第一带轮(6005)之间通过动力传动带(6012)连接,且动力传动带(6012)与第二带轮(6011)摩擦连接;
蜗杆(6013),蜗杆(6013)固定连接在中间转轴(6010)上;
两组对称布置的轮组,轮组包括轮组轴(6014)、蜗轮(6015)和伸出齿轮(6016),轮组轴(6014)转动连接在装置主体(1)内,蜗轮(6015)和伸出齿轮(6016)转动连接在轮组轴(6014)上,蜗轮(6015)与蜗杆(6013)相互啮合;
两对称布置的伸出齿条(6017),伸出齿条(6017)滑动连接在装置主体(1)内,伸出齿条(6017)位于装置主体(1)内的一端与伸出齿轮(6016)相互啮合,伸出齿条(6017)位于装置主体(1)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颈部固定执行组件(602)。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机器人充电桩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颈部固定执行组件(602)包括:
颈部限位架(6025),颈部限位架(6025)固定连接在伸出齿条(6017)位于装置主体(1)外的一端;
主齿轮(6020),主齿轮(6020)固定连接在驱动螺杆(6001)上;
绕线轮转轴(6021),绕线轮转轴(6021)转动连接在装置主体(1)内,绕线轮转轴(6021)上固定连接有副齿轮(6022)和绕线轮(6023);
两对称布置的闸板条(6024),闸板条(6024)滑动连接在颈部限位架(6025)上,闸板条(6024)位于颈部限位架(6025)外的一端套设有闸板条复位弹性件(6026),绕线轮(6023)上缠绕有绕线(6027),绕线(6027)远离绕线轮(602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闸板条(6024)上,照明灯体(601)上设有通电开关(6028)。
CN202211231346.3A 2022-10-10 2022-10-10 一种用于机器人充电桩的数据传输装置 Active CN1152971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31346.3A CN115297148B (zh) 2022-10-10 2022-10-10 一种用于机器人充电桩的数据传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31346.3A CN115297148B (zh) 2022-10-10 2022-10-10 一种用于机器人充电桩的数据传输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97148A CN115297148A (zh) 2022-11-04
CN115297148B true CN115297148B (zh) 2022-12-20

Family

ID=83819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31346.3A Active CN115297148B (zh) 2022-10-10 2022-10-10 一种用于机器人充电桩的数据传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9714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83519A (zh) * 2016-11-17 2017-02-08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机器人自主定位充电***及方法
WO2020156147A1 (zh) * 2019-01-31 2020-08-06 炬星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充电承插连接结构、充电桩、机器人及其自动充电***
CN112245128A (zh) * 2020-09-10 2021-01-22 山东科技大学 脑电信号控制的助老助残机器人及人员监护***
CN113285512A (zh) * 2021-06-09 2021-08-20 北京哈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机器人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183190A (zh) * 2021-12-06 2022-03-15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井下灾后救援装置及实施方法
CN114931112A (zh) * 2022-04-08 2022-08-23 南京农业大学 基于智能巡检机器人的母猪体尺检测***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38369B (zh) * 2016-09-21 2018-08-28 苏州瑞得恩光能科技有限公司 液体分发容器及清扫机器人
CN106774298B (zh) * 2016-11-17 2019-09-27 西安科技大学 基于摄像头与激光引导定位的机器人自主充电***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83519A (zh) * 2016-11-17 2017-02-08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机器人自主定位充电***及方法
WO2020156147A1 (zh) * 2019-01-31 2020-08-06 炬星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充电承插连接结构、充电桩、机器人及其自动充电***
CN112245128A (zh) * 2020-09-10 2021-01-22 山东科技大学 脑电信号控制的助老助残机器人及人员监护***
CN113285512A (zh) * 2021-06-09 2021-08-20 北京哈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机器人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183190A (zh) * 2021-12-06 2022-03-15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井下灾后救援装置及实施方法
CN114931112A (zh) * 2022-04-08 2022-08-23 南京农业大学 基于智能巡检机器人的母猪体尺检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97148A (zh) 2022-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55055B1 (ko) 전기청소기
CN108252211B (zh) 攀爬式检测机器人
CN205668263U (zh) 一种物料拾取装置以及装配设备
CN106791644B (zh) 一种轨道移动式监测***及使用方法
CN115297148B (zh) 一种用于机器人充电桩的数据传输装置
JP2003151389A (ja) 碍子清掃装置
CN111973088A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拖地机器人
CN105828047A (zh) 一种便携式电力设备检查装置
CN107703272B (zh) 一种污水池巡检机器人及其检测方法
CN116567425B (zh) 一种智慧养老用集成监控管理装置
CN117570331A (zh)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实时仓储监控装置
CN110094043B (zh) 一种墙面粉刷机及***
CN217305397U (zh) 一种用于巡检机器人的局放检测装置
CN114798509B (zh) 一种检测输送线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5526745U (zh) 一种养殖场智能巡检***
CN219109709U (zh) 转向装置和医疗设备
CN212183304U (zh) 一种直线移动驱动型减速电机
CN114945085A (zh) 电网检测***
CN212415059U (zh) 一种刷柄及机器人
CN210120617U (zh) 一种用于楼宇安保的智能监控装置
CN114947665B (zh) 用于扫地机器人的握把模组及清洁装置
CN220368754U (zh) 一种多角度监控设备
CN212399596U (zh) 一种机房设备巡检装置
CN216697047U (zh) 一种轨道式猪舍智能监控装置
CN118161254A (zh) 转向装置和医疗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