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66862B - 一种智能观测气象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观测气象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66862B
CN115166862B CN202210831459.0A CN202210831459A CN115166862B CN 115166862 B CN115166862 B CN 115166862B CN 202210831459 A CN202210831459 A CN 202210831459A CN 115166862 B CN115166862 B CN 1151668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eteorological
representative
meteorological data
weath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3145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66862A (zh
Inventor
刘钧
金佳宁
李楠
刘俊杰
高旭宾
张彬彬
张冬岩
曲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yun Sounding Beijing Meteorological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uayun Sounding Beijing Meteorological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yun Sounding Beijing Meteorological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Huayun Sounding Beijing Meteorological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083145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668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668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668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668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668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WMETEOROLOGY
    • G01W1/00Meteorolog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WMETEOROLOGY
    • G01W1/00Meteorology
    • G01W1/18Testing or calibrating meteorological apparatu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7/00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 G08C17/02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using a radio link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Landscapes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观测气象站,包括相互通信的数据处理中心和多个气象站,通过接收气象站中的第一气象站上传的待匹配气象数据包,对待匹配气象数据包进行气象数据对象识别,并将识别到的至少一个第一气象数据对象返回至第一气象站,接着接收第一气象站发送的确认信息,通过第二气象数据对象从事先部署的气象数据资源库中匹配对应的匹配气象数据并发送至第一气象站,最后通过匹配气象数据对待匹配气象数据包进行完善。本申请通过在资源库中寻找匹配于待匹配气象数据包的匹配气象数据,以对待匹配气象数据包进行补全或修正,从不同的维度对待完善的气象数据进行完善,弥补了气象数据不完整的缺陷,同时完善的过程流程简单高效,准确度高。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观测气象站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气象观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观测气象站。
背景技术
气象数据是通过气象站获取的关于气压、温度、湿度、风向、风速、降水量等观测数据,通过对气象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对天气进行预测。气象站在获取气象数据时,有时候会因为设备故障或极端情况导致获取的气象数据不完整,或者通过单一气象数据验证某一气象时,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这无疑会直接影响气象分析的天气预测结果。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在气象数据不完整时进行完善的方案。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上述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观测气象站。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观测气象站,包括数据处理中心和多个气象站,每个气象站设置有气象传感器和通信装置,气象传感器被配置为感测气象数据,并通过通信装置将感测到的气象数据发送至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包括计算机设备,计算机设备包括互相之间通信的处理器和存储器,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取计算机程序,并通过运行计算机程序实现以下气象数据完善流程:
接收气象站中的第一气象站上传的不少于一个待匹配气象数据包;
对待匹配气象数据包进行气象数据对象识别,并将识别到的至少一个第一气象数据对象返回至第一气象站;
接收第一气象站发送的确认信息,确认信息包括第一气象站在第一气象数据对象中标定的多组第二气象数据对象;
通过第二气象数据对象,从事先部署的气象数据资源库中匹配对应的匹配气象数据并发送至第一气象站,其中,气象数据资源库中包括不少于两组第一代表气象数据,每组第一代表气象数据包括至少两个气象数据对象,匹配气象数据通过第二气象站采集;
通过匹配气象数据对待匹配气象数据包进行完善。
进一步地,气象数据资源库通过以下步骤部署得到:
获取多组第二代表气象数据;
分别对所获取的多组第二代表气象数据进行气象数据对象识别,得到各个第二代表气象数据所包含的第三气象数据对象;
从第二代表气象数据中,确定出包含多个第三气象数据对象的计数值第一代表气象数据;
针对各第一代表气象数据,对第一代表气象数据包含的各第三气象数据对象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第一代表气象数据所包含的代表气象数据集合,其中,每个代表气象数据集合至少包括两个相关的第三气象数据对象;
针对每个代表气象数据集合,抽取其中每个第三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一数据特征;
在气象数据资源库中分别保存第一代表气象数据、第一代表气象数据包含的代表气象数据集合、代表气象数据集合包含的每个第三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一数据特征,以及第一代表气象数据、代表气象数据集合与第一数据特征的第一映射关系。
进一步地,气象数据资源库中还包括各个第一代表气象数据包含的代表气象数据集合、代表气象数据集合包含的每个第三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一数据特征,以及第一代表气象数据、代表气象数据集合与第一数据特征的第一映射关系,通过第二气象数据对象,从气象数据资源库中匹配对应的匹配气象数据并发送至第一气象站,包括:
确定第二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一计数值,在气象数据资源库中匹配到包含第三气象数据对象的计数值为第一计数值的第一气象数据对象代表气象数据集合,确定涵盖第一气象数据对象代表气象数据集合的第三代表气象数据;
分别抽取各个第二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二数据特征;
分别确定各个第二数据特征与对应的第一代表数据特征的第一匹配度,通过各个第一匹配度得到各个第三代表气象数据对应的第二匹配度,其中,第一代表数据特征为每一第三代表气象数据涵盖的第一气象数据对象代表气象数据集合中与各个第二气象数据对象对应的各个第三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一数据特征;
将每一第三代表气象数据作为匹配的匹配气象数据,通过第二匹配度对匹配气象数据的优先级进行排列。
进一步地,通过各个第一匹配度得到各个第三代表气象数据对应的第二匹配度,包括:
针对每一第三代表气象数据,将各个第一匹配度进行全局处理,得到第三代表气象数据对应的第二匹配度。
进一步地,在在气象数据资源库中分别保存第一代表气象数据、第一代表气象数据所包含的代表气象数据集合、代表气象数据集合包含的每个第三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一数据特征,以及第一代表气象数据、代表气象数据集合与第一数据特征的第一映射关系之前,还包括:
针对每个代表气象数据集合,将其所涵盖的所有第一数据特征合并为一个第一多气象数据对象特征;
在气象数据资源库中分别保存第一代表气象数据、第一代表气象数据包含的代表气象数据集合、代表气象数据集合包含的每一第三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一数据特征,以及第一代表气象数据、代表气象数据集合与第一数据特征的第一映射关系,包括:
在气象数据资源库中分别保存第一代表气象数据、第一代表气象数据包含的代表气象数据集合、代表气象数据集合包含的每一第三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一数据特征,以及第一代表气象数据、代表气象数据集合与第一数据特征的第一映射关系,以及第一代表气象数据、代表气象数据集合与第一多气象数据对象特征的第二映射关系。
进一步地,气象数据资源库中还包括各个第一代表气象数据、代表气象数据集合与第一多气象数据对象特征的第二映射关系,通过第二气象数据对象,从气象数据资源库中匹配对应的匹配气象数据,包括:
确定第二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二计数值,从气象数据资源库中匹配到包含第三气象数据对象的计数值为第二计数值的第二气象数据对象代表气象数据集合,确定包含第二气象数据对象代表气象数据集合的***表气象数据;
分别抽取各个第二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三数据特征,将所抽取的各个第三数据特征合并为一个第二多气象数据对象特征;
分别确定第二多气象数据对象特征与各个代表多气象数据对象特征的第四匹配度,并将各个第四匹配度确定为各个***表气象数据对应的第五匹配度,其中,各个代表多气象数据对象特征为各个***表气象数据所包含的第二气象数据对象代表气象数据集合对应的第一多气象数据对象特征;
将各个***表气象数据作为匹配的匹配气象数据,通过第五匹配度对匹配气象数据的优先级进行排列。
进一步地,分别确定第二多气象数据对象特征与各个代表多气象数据对象特征的第四匹配度,包括:
确定第二多气象数据对象特征所包含的各个第三数据特征;
确定各个***表气象数据的代表多气象数据对象特征所包含的各个第二代表数据特征;
分别确定各个第三数据特征与对应的第二代表数据特征的第六匹配度;
针对每个***表气象数据,将各个第六匹配度进行全局处理,得到第七匹配度;
将各个第七匹配度确定为第二多气象数据对象特征与各代表多气象数据对象特征的第四匹配度。
进一步地,气象站还包括智能测量仪、多个智能节点控制器、智能集成处理器、太阳能供电***、***设备和配套软件,智能集成处理器包括硬件结构和嵌入式软件,硬件结构包含嵌入式处理器、实时时钟电路、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ZigBee模块、通信接口、串行接口、USB接口、SD卡接口、检测电路、指示灯和供电接口,嵌入式软件包括主控模块、数据采集处理和监控模块、通信模块和软件升级模块,主控模块用于完成***的逻辑控制,数据采集处理和监控模块用于收集智能测量仪采集到的气象信息并完成数据的计算、综合质量控制、数据存储以及状态监控,通信模块用于与智能测量仪及***设备进行交互、向业务中心站提供数据,软件升级模块用于实现通过本地或远程对嵌入式软件进行升级。
进一步地,当多个智能测量仪通过智能节点控制器与智能集成处理器进行上行气象数据传输时,采用ZigBee进行无线通信,当ZigBee无线通信不畅通时,转为使用RS485总线通信方式,当ZigBee无线通信恢复正常后,恢复使用ZigBee无线通信。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象数据完善方法,应用于与多个气象站通信的数据处理中心,方法包括:
接收气象站中的第一气象站上传的不少于一个待匹配气象数据包;
对待匹配气象数据包进行气象数据对象识别,并将识别到的至少一个第一气象数据对象返回至第一气象站;
接收第一气象站发送的确认信息,确认信息包括第一气象站在第一气象数据对象中标定的多组第二气象数据对象;
通过第二气象数据对象,从事先部署的气象数据资源库中匹配对应的匹配气象数据并发送至第一气象站,其中,气象数据资源库中包括不少于两组第一代表气象数据,每组第一代表气象数据包括至少两个气象数据对象,匹配气象数据通过第二气象站采集;
通过匹配气象数据对待匹配气象数据包进行完善。
进一步地,气象数据资源库通过以下步骤部署得到:
获取多组第二代表气象数据;
分别对所获取的多组第二代表气象数据进行气象数据对象识别,得到各个第二代表气象数据所包含的第三气象数据对象;
从第二代表气象数据中,确定出包含多个第三气象数据对象的计数值第一代表气象数据;
针对各第一代表气象数据,对第一代表气象数据包含的各第三气象数据对象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第一代表气象数据所包含的代表气象数据集合,其中,每个代表气象数据集合至少包括两个相关的第三气象数据对象;
针对每个代表气象数据集合,抽取其中每个第三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一数据特征;
在气象数据资源库中分别保存第一代表气象数据、第一代表气象数据包含的代表气象数据集合、代表气象数据集合包含的每个第三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一数据特征,以及第一代表气象数据、代表气象数据集合与第一数据特征的第一映射关系。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象数据完善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气象站中的第一气象站上传的不少于一个待匹配气象数据包;
识别模块,用于对待匹配气象数据包进行气象数据对象识别,并将识别到的至少一个第一气象数据对象返回至第一气象站;
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一气象站发送的确认信息,确认信息包括第一气象站在第一气象数据对象中标定的多组第二气象数据对象;
数据匹配模块,用于通过第二气象数据对象,从事先部署的气象数据资源库中匹配对应的匹配气象数据并发送至第一气象站,其中,气象数据资源库中包括不少于两组第一代表气象数据,每组第一代表气象数据包括至少两个气象数据对象,匹配气象数据通过第二气象站采集;
数据完善模块,用于通过匹配气象数据对待匹配气象数据包进行完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观测气象站包括相互通信的数据处理中心和多个气象站,数据处理中心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处理器运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以实现气象数据的完善,具体的,通过接收气象站中的第一气象站上传的不少于一个待匹配气象数据包,再对待匹配气象数据包进行气象数据对象识别,并将识别到的至少一个第一气象数据对象返回至第一气象站,接着接收第一气象站发送的确认信息,该确认信息包括第一气象站在第一气象数据对象中标定的多组第二气象数据对象,然后通过第二气象数据对象,从事先部署的气象数据资源库中匹配对应的匹配气象数据并发送至第一气象站,其中,气象数据资源库中包括不少于两组第一代表气象数据,每组第一代表气象数据包括至少两个气象数据对象,匹配气象数据通过第二气象站采集,最后,通过匹配气象数据对待匹配气象数据包进行完善。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资源库中寻找匹配与第一气象站采集的待匹配气象数据包相匹配的第二气象站采集的匹配气象数据,以对待匹配气象数据包进行补全或修正,第一气象站和第二气象站为不同的气象站,但是具备相同的气象数据对象,因此,能够从不同的维度对待完善的气象数据进行完善,弥补了气象数据不完整的缺陷,同时,完善的过程是直接在现成资源库中进行实现的,流程简单高效,准确度高。
在后面的描述中,将部分地陈述其他的特征。在检查后面内容和附图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部分地发现这些特征,或者可以通过生产或运用了解到这些特征。通过实践或使用后面所述详细示例中列出的方法、工具和组合的各个方面,当前申请中的特征可以被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附图中的方法、***和/或程序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进一步描述。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将参照图纸进行详细描述。这些示例性实施例是非限制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示例数字在附图的各个视图中代表相似的机构。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观测气象站的组成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象站的应用架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集成处理器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集成处理器的软件组成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中心的方框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象数据完善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功能模块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内容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如图1所示,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观测气象站10的组成示意图。该智能观测气象站10包括气象站300和数据处理中心100。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观测气象站10可以理解为一个气象站***,包括采集气象数据的气象站300,和分析气象数据的数据处理中心100。气象站300包括气象传感器310和通信装置320,气象传感器310被配置为感测气象数据,并通过通信装置320将感测到的气象数据发送至数据处理中心100。由于气象站300中设置各类气象传感器310属于现有技术,例如设置风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图像传感器等,本申请对此不做赘述。通信装置320可以根据通信距离和通信环境在现有的通信装置里进行适配性选择。
在实际应用中,请参考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观测气象站10中,气象站300可以包括由各要素智能测量仪、多个适配有线和无线模式的智能节点控制器、智能集成处理器、太阳能供电***、***设备及配套软件组成。智能测量仪是新一代智能区域自动气象站的数据测量和采集设备,智能测量仪由感应器件、数据处理模块组成,数据处理模块包括硬件和应用软件,其中硬件包含高性能处理器(CPU)、高精度A/D转换电路、高精度时钟电路、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供电单元、通信接口、感应器件接口、监控电路和指示灯等,实现传感器信号数字化,数据格式统一、便于灵活互换和维护,便于实现传感器级质量控制和状态监控。
智能集成处理器是智能自动气象站的前端数据处理核心设备。智能集成处理器由硬件和嵌入式软件组成,硬件包含高性能嵌入式处理器、高精度实时时钟电路、大容量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ZigBee模块、通信接口、串行接口、USB接口、SD卡接口、检测电路、指示灯和供电接口等。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可以满足各种复杂气象探测***的数据处理要求。嵌入式软件负责按观测要求,实现数据收集、数据存储、数据上传、时钟同步等功能,例如图3所示的硬件结构,硬件电路包含高性能处理器、高精度时钟电路、存储器、I/O接口(ZigBee接口、RS-232接口、以太网接口、光纤接口、USB接口、SD卡接口)、监测电路、供电接口和指示灯等。而在软件组成方面,请参照图4,嵌入式软件包括四个功能模块。主控模块、数据采集、处理和监控模块、通信模块和软件升级模块。主控模块:主要完成***的逻辑控制,包括***的初始化、函数(进程)的调用、中断的响应以及RTC时钟的管理等。数据采集、处理和监控模块:主要收集智能测量仪采集到的气象信息,完成数据计算、综合质量控制、数据存储以及状态监控等功能。通信模块:主要与智能测量仪及***设备进行交互、向业务中心站提供数据,其交互方式可采用有线或无线通信。软件升级模块:主要实现通过本地或远程对嵌入式软件进行升级的功能。
智能节点控制器包括数据通信功能,支持ZigBee与RS-485两种通信方式的双向数据传输,且支持在两种通信方式间自动切换。可实现RS-485方式下发的命令由RS-485总线返回,ZigBee方式下发命令由ZigBee通道返回。能够接收集成处理器由ZigBee通道下发的命令,并转发给智能测量仪。能接收并解析集成处理器由RS-485总线下发的命令,然后根据命令类型进行功能响应或者转发给智能测量仪。另外,支持ZigBee组网功能,在未组网状态下,智能节点控制器可实现上电自动检测,识别出当前所连接的智能测量仪类型,并根据智能测量仪类型及ID,自动生成MAC地址进行自动组网。也可以根据连接智能测量仪类型及ID进行手动组网。组网后智能节点控制器可实现与智能测量仪的点对点数据传输。由于是点对点通信,智能节点控制器与智能测量仪类型固定、ID固定。如需更换其他类型或同类型的其他智能测量仪,需要退网后重新组网生成新的MAC地址才能进行点对点传输。另外,还具备电池状态检测、充电控制功能,可实现电池状态实时监测,上报电池电压、充电状态、充电阶段等信息,并根据电压控制充电电流,从而实现稳定充电。最后,还具备板卡检测功能,可实现板卡状态检测,对板卡电压进行实时监控。在各气象要素智能测量仪通过智能节点控制器与智能集成处理器进行上行气象数据传输时优先使用ZigBee无线通信方式,在ZigBee无线通信不畅通时,自动转为使用RS485总线通信方式,当ZigBee无线通信恢复正常后,又自动转为使用ZigBee无线通信。该机制在智能集成处理器对智能节点控制器和各要素智能测量仪进行下行控制命令和程序写入时,使用RS485总线通信方式。
气象站中的智能集成处理器程序、智能节点控制器程序、各要素智能测量仪程序分别对远程程序升级功能专门的程序定制开发,还可与云端通信,并对云端中心软件进行配套的批量站点远程程序升级软件模块开发,使之具备一套较为完整的远程程序升级功能***。该功能***可在云端中心对所有在线的智能自动气象站进行受控批量远程程序升级,可对子设备进行程序精准升级,子设备包括智能集成处理器、ZigBee协调器、各智能节点控制器、各气象要素智能测量仪。
气象站在进行软硬件模块化设计时,可对各智能子设备本身的有效运行状态信息的提取和输出,同时为排查故障还对智能设备运行日志进行了记录,统一由智能集成处理器进行汇总收集。运行状态信息包括:各子设备主板温度、主板电压、主板电流、电池电压、4G信号强度、4G误码率、整站自检状态、机箱门状态、SD卡状态、SD卡剩余容量、各气象要素观测仪工作状态、ZigBee通信状态、RS485通信状态、4G通信状态、北斗定位模块状态、北斗定位模块可见卫星数等。其中一部分实时运行状态随智能自动气象站上传数据实时上传至云端中心,其他运行状态可在云端中心进行远程查询,供故障排查时使用。运行日志包括:智能集成处理器接收到各智能子设备的运行日志、智能集成处理器最近一次启动***运行时间、各气象要素观测仪上传数据总成功率、各气象要素观测仪通过ZigBee和RS485分别上传数据的成功率等。
此外,还具备各智能设备的序列号和计量校准检定信息的录入存储功能。各气象要素智能测量仪程序记录了设备序列号,该序列号可体现设备出厂年份和批次,可用于设备生产批次追溯和维保日期追溯。各气象要素智能测量仪程序可录入设备历史计量校准检定信息,设备出厂时由厂家录入出厂校准信息,使用后定期进行计量检定时可由计量检定机构录入检定信息,这些信息都可长期存储与智能测量仪中,并可由云端中心远程查询使用。校准和检定信息包括:校准或检定时间、校准或检定有效期限、校准或检定机构编号、校准或检定员编号、校准或检定证书编号、校准或检定参数(标准器示值、被测仪器示值)。
为了节约篇幅,气象站300中的其他模块此处不再赘述。
数据处理中心100包括计算机设备,计算机设备可以是具备数据处理模块的电子设备,例如服务器、个人计算机等,请参照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100的方框示意图,计算机设备100包括互相之间通信的处理器120和存储器130,以及用于与气象站300通信的通信单元160。
处理器120、存储器130以及通信单元160各元件相互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电性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或交互。例如,这些元件相互之间可通过一条或多条I/O接口150或信号线实现电性连接。气象数据完善装置110包括至少一个可以软件或固件的形式存储于存储器130中或固化在操作***中的软件功能模块。处理器120用于执行存储器130中存储的可执行模块,例如气象数据完善装置110所包括的软件功能模块及计算机程序,来实现对气象站300提供的气象数据的分析,并进行气象预测。
处理器120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NP)、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此外,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
存储器130可以是,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PROM),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lectric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等。其中,存储器130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120在接收到执行指令后,执行该程序。通信单元160用于建立计算机设备100与气象站300之间的通信连接,并通过网络收发数据。
可以理解,图1和图2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各个装置可以包括比图1或图2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或图2所示不同的配置。图2中所示的各组件可以采用硬件、软件或其组合实现。
请参照图3,处理器120执行气象数据完善装置110所包括的软件功能模块及计算机程序进行气象数据完善时,包括以下流程210-250,下面将对各个流程步骤的进行说明。
步骤210,接收气象站中的第一气象站上传的不少于一个待匹配气象数据包。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气象站和第二气象站来区分描述不同的气象站,“第一”、“第二”并没有特殊的含义。待匹配气象数据包为需要进行完善的气象数据包,其内的气象数据可以包括常规的气象数据,其展现形式不做限定,例如气象数据包括气压、温度、湿度、风速等,表现形式可以是通过时间和数值的矩阵展示,也可以通过时间与数值对应的曲线展示等等,容易理解,不同类型的气象数据在时间上是连续的,以保证气象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在特殊情况中,例如设备损坏、传感器遮挡、电磁干扰、电路短路等,导致某一段时间甚至跳跃段的时间内,数据产生缺失,最终的气象数据不完整,对于气象数据分析造成困扰,因此,需要对此类气象数据进行完善,完善的内容可以是补全或者修正。第一气象站上传的待匹配气象数据包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在完善过程中,可以逐一进行。
步骤220,对待匹配气象数据包进行气象数据对象识别,并将识别到的至少一个第一气象数据对象返回至第一气象站。
在特定的范围内,某些时候会设置多个气象站,这些气象站可能会采集记录同一气象对象的气象数据,例如A市B区设置有n个气象站,在某天同时记录一雷云的图像、移动速度,或者同时记录了某一区域内的电场强度。通过气象数据对象对应的气象数据来对比可以分析出两个气象数据是否对应于同一目标,因此,气象数据对象可以是坐标、时间、气象数据类型、气象数据描述等。
步骤230,接收第一气象站发送的确认信息。
确认信息中包括第一气象站在第一气象数据对象中标定的多组第二气象数据对象。此处标定的动作可以是人为进行标定,也可以是气象站自行进行标定,通过标定确认需要完善的气象数据对象,防止错误认定或额外认定,以及准确锁定特定的区域,保证气象数据的统一。
步骤240,通过第二气象数据对象,从事先部署的气象数据资源库中匹配对应的匹配气象数据并发送至第一气象站。
其中,气象数据资源库中包括不少于两组第一代表气象数据,每组第一代表气象数据包括至少两个气象数据对象,匹配气象数据通过第二气象站采集。
在本实施例中,气象数据资源库通过以下步骤部署得到:
步骤241,获取多组第二代表气象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部署气象数据资源库之前,需要先获取多组第二代表气象数据,其通过气象站采集上传得到。
步骤242,分别对所获取的多组第二代表气象数据进行气象数据对象识别,得到各个第二代表气象数据所包含的第三气象数据对象。
在得到多组第二代表气象数据后,为了形成一个其中每一个气象数据包均同时具有至少两个气象数据对象的资源库,需要分别对所获得的多个第二代表气象数据进行气象数据对象识别,从而获得各个第二代表气象数据包括的第三气象数据对象,此时就能知道每一个第二代表气象数据中包含多少个气象数据对象。
步骤243,从第二代表气象数据中,确定出包含多个第三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一代表气象数据。
为了保证部署的资源库中的每一个气象数据包均至少包括两个气象数据对象,在确定了每一个第二代表气象数据中的第三气象数据对象之后,从第二代表气象数据中,获取第三气象数据对象的计数值至少为两个的第一代表气象数据,也就是说第一代表气象数据中的每一个第三气象数据对象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步骤244,针对各第一代表气象数据,对第一代表气象数据包含的各第三气象数据对象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第一代表气象数据所包含的代表气象数据集合。
其中,每个代表气象数据集合至少包括两个相关的第三气象数据对象。在获得了第一代表气象数据后,为了确定可能同时出现在同一气象数据包中的至少两个第三气象数据对象,需要针对每个第一代表气象数据,对该第一代表气象数据所包含的各个第三气象数据对象进行相关性分析,以确定该第一代表气象数据所包含的代表气象数据集合,相关性分析主要是分析各个第三气象数据对象的结果指向性是否统一,每个代表气象数据集合至少包含两个存在关联关系的第三气象数据对象,也就是说,每个第一代表气象数据包含多少个代表气象数据集合即有多少组可能同时出现在同一气象数据包中的至少两个第三气象数据对象。作为一种相关性分析的方式,可以比较两个气象数据对象的坐标之间的距离,当距离小于距离阈值,则满足相关性要求,将两个气象数据对象确定为一组第一代表气象数据集合。
步骤245,针对每个代表气象数据集合,抽取其中每个第三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一数据特征。
为了通过数据特征匹配,进而从气象数据资源库中匹配到气象数据包,在确定了代表气象数据集合后,从每个代表气象数据集合中识别包含的所有第三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一数据特征。对于第一数据特征的抽取,可以根据数据类型进行适应性抽取,并转化为通用描述结果,例如当气象数据对象的数据形态为曲线时,抽取曲线图像的全局特征,当气象数据对象的数据形态为数据列表时,抽取数据的时间峰值,即最大值时间。
步骤246,在气象数据资源库中分别保存第一代表气象数据、第一代表气象数据包含的代表气象数据集合、代表气象数据集合包含的每个第三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一数据特征,以及第一代表气象数据、代表气象数据集合与第一数据特征的第一映射关系。
对每个代表气象数据集合,抽取其包含的各个第三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一数据特征后,确定各个第一代表气象数据、代表气象数据集合与第一数据特征的第一映射关系,然后在气象数据资源库中保存各个第一代表气象数据、各个第一代表气象数据所包含的代表气象数据集合、各个代表气象数据集合所包含的各个第三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一数据特征,以及各个第一代表气象数据、代表气象数据集合与第一数据特征的第一映射关系,从而部署气象数据资源库。
下面通过举例说明,设两个第一代表气象数据X和Y,其中,第一代表气象数据X包括代表气象数据集合Z,代表气象数据集合Z包括第三气象数据对象Z1和第三气象数据对象Z2,第三气象数据对象Z1包括第一数据特征m,第三气象数据对象Z2包括第一数据特征n。第二代表气象数据Y包括代表气象数据集合T和代表气象数据集合G,代表气象数据集合T包括第三气象数据对象T1和第三气象数据对象T2,第三气象数据对象T1包括第一数据特征o,第三气象数据对象T2包括第一数据特征p,代表气象数据集合G包括第三气象数据对象G1和第三气象数据对象G2,第三气象数据对象T1包括第一数据特征q,第三气象数据对象G2包括第一数据特征g。
在气象数据资源库中可以通过列表的形式存储以上信息。同时存储相应的映射关系,示例性的映射关系为:
第一代表气象数据X-代表气象数据集合Z-第一数据特征m、第一数据特征n;
第二代表气象数据Y-代表气象数据集合T-第一数据特征o、第一数据特征p;
第二代表气象数据Y-代表气象数据集合G-第一数据特征q、第一数据特征g。
在事先部署的气象数据资源库中保存了各个第一代表气象数据包含的代表气象数据集合、各个代表气象数据集合所包含的各个第三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一数据特征,以及各个第一代表气象数据、代表气象数据集合与第一数据特征的第一映射关系的情况下,步骤240可以包括:
步骤241’,确定所述第二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一计数值,在所述气象数据资源库中匹配到包含所述第三气象数据对象的计数值为所述第一计数值的第一气象数据对象代表气象数据集合,确定涵盖所述第一气象数据对象代表气象数据集合的第三代表气象数据。
为了从气象数据资源库中匹配到包含第二气象数据对象的气象数据,需要确定第二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一计数值,该第一计数值表征第二气象数据对象的总数。由于气象数据资源库中存储有各个第一代表气象数据、各个第一代表气象数据所包含的第一代表气象数据集合、各个第一代表气象数据集合所包含的各个第三代表气象数据的第一数据特征,则便于从气象数据资源库中查找到包含第三代表气象数据的计数值为第一计数值的第一目标第一代表气象数据集合,并确定包含第一气象数据对象代表气象数据集合的第三代表气象数据。
以上述例子继续举例,如果设第二气象数据对象为坐标和图像,则第二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一计数值为2,而气象数据资源库中第一代表气象数据X包含的第一代表气象数据集合Z中的第三代表气象数据的计数值为2,第一代表气象数据Y所包含的代表气象数据集合T和G中的第三代表气象数据的计数值为2。从气象数据资源库中查找到第一气象数据对象代表气象数据集合Z、T和G,确定包括第一气象数据对象代表气象数据集合Z的第三代表气象数据X和包括第一气象数据对象代表气象数据集合T、第一气象数据对象代表气象数据集合G的第三代表气象数据Y。
步骤242’,分别抽取各个第二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二数据特征。
为达到数据特征匹配,以从气象数据资源库中匹配到气象数据,需要分别抽取各个第二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二数据特征,对每一个第二气象数据对象进行第二数据特征抽取的过程在前述内容已经陈述,为了节约篇幅,因此不作赘述。
步骤243’,分别确定各个第二数据特征与对应的第一代表数据特征的第一匹配度,通过各个第一匹配度得到各个第三代表气象数据对应的第二匹配度。
其中,第一代表数据特征为每一第三代表气象数据涵盖的第一气象数据对象代表气象数据集合中与各个第二气象数据对象对应的各个第三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一数据特征。
从气象数据资源库中查找到第三代表气象数据后,分别确定各个第三代表气象数据所包含的第一气象数据对象代表气象数据集合中与各个第二气象数据对象对应的各个第三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一数据特征,并将所确定的各个第一数据特征确定为第一代表数据特征。可以通过比较相似度来确定每一个第二气象数据对象对应的各个第三气象数据对象,对于各个第二气象数据对象,分别确定该第二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二特征与各个第三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一数据特征的相似度得到匹配度,之后将相似度最高对应的第三气象数据对象确定为该第二气象数据对象对应的第三气象数据对象,最后将该第二气象数据对象对应的第三气象数据对象所包含的第一数据特征确定为该第二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二特征对应的第一代表数据特征。对于每个第三代表气象数据,将各个第一匹配度进行全局处理以获取第三代表气象数据对应的第二匹配度。全局处理的方式不做限制,例如合并或者融合,具体的,可以把第一匹配度的均值作为第二匹配度,还可以把第一匹配度加权求和,将得到的结果作为第三代表气象数据对应的第二匹配度。
步骤244’,将每一第三代表气象数据作为匹配的匹配气象数据,通过第二匹配度对匹配气象数据的优先级进行排列。
获取到各第三代表气象数据对应的第二匹配度后,将每一第三代表气象数据作为匹配到的匹配气象数据,基于第二匹配度对匹配气象数据进行优先级的排列,排列的方式可以是从高到低。
在本申请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在步骤246之前,还可以包括:针对每个代表气象数据集合,将其所涵盖的所有第一数据特征合并为一个第一多气象数据对象特征。
为了达到通过多个特征同时进行匹配从气象数据资源库中匹配气象数据,对于各个代表气象数据集合,从中得到包含的各第三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一数据特征后,将包含的各个第一数据特征合并成第一多气象数据对象特征。
在气象数据资源库中存储各个第一代表气象数据、各个第一代表气象数据所包含的代表气象数据集合、各个代表气象数据集合所包含的各个第三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一数据特征,以及各个第一代表气象数据、代表气象数据集合与第一数据特征的第一映射关系的步骤可以包括:
在气象数据资源库中存储各个第一代表气象数据、各个第一代表气象数据所包含的代表气象数据集合、各个代表气象数据集合所包含的各个第三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一数据特征,以及各个第一代表气象数据、代表气象数据集合与第一数据特征的第一映射关系,以及各个第一代表气象数据、代表气象数据集合与第一多气象数据对象特征的第二映射关系。
对于每个代表气象数据集合,将包含的各个第一数据特征合并为一个第一多气象数据对象特征后,要同时在气象数据资源库中存储每一第一代表气象数据、各个第一代表气象数据所包含的代表气象数据集合、各个代表气象数据集合所包含的各个第三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一数据特征,以及各个第一代表气象数据、代表气象数据集合与第一数据特征的第一映射关系,以及部署各个第一代表气象数据、代表气象数据集合与第一多气象数据对象特征的第二映射关系,然后存储在气象数据资源库中。
以下举例说明:
设第一代表气象数据X包括代表气象数据集合Z,代表气象数据集合Z包括第三气象数据对象Z1和第三气象数据对象Z2,第三气象数据对象Z1包括第一数据特征m,第三气象数据对象Z2包括第一数据特征n。
又设第二代表气象数据Y包括代表气象数据集合T和代表气象数据集合G,代表气象数据集合T包括第三气象数据对象T1和第三气象数据对象T2,第三气象数据对象T1包括第一数据特征p,第三气象数据对象T2包括第一数据特征q,代表气象数据集合G包括第三气象数据对象G1和第三气象数据对象G2,第三气象数据对象T1包括第一数据特征d,第三气象数据对象G2包括第一数据特征e。
存储的映射关系可以参考:
第一代表气象数据X-代表气象数据集合Z-第三气象数据对象Z1、第三气象数据对象Z2;
第二代表气象数据Y-代表气象数据集合T-第三气象数据对象T1、第三气象数据对象T2;
第二代表气象数据Y-代表气象数据集合G-第三气象数据对象G1、第三气象数据对象G2。
合并时,对于代表气象数据集合Z,将包含的各个第一数据特征m和n合并成第一多气象数据对象特征m-n。对于代表气象数据集合T,将包含的各个第一数据特征p和q合并成第一多气象数据对象特征p-q。对于代表气象数据集合G,将所包含的各个第一数据特征d和e合并成第一多气象数据对象特征d-e。
那么,新的第二映射关系为:
第一代表气象数据X-代表气象数据集合Z-第一多气象数据对象特征m-n;
第二代表气象数据Y-代表气象数据集合T-第一多气象数据对象特征p-q;
第二代表气象数据Y-代表气象数据集合G-第一多气象数据对象特征d-e。
此时,步骤246包括:在所述气象数据资源库中分别保存所述第一代表气象数据、所述第一代表气象数据包含的代表气象数据集合、所述代表气象数据集合包含的每一所述第三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一数据特征,以及所述第一代表气象数据、代表气象数据集合与第一数据特征的第一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代表气象数据、代表气象数据集合与第一多气象数据对象特征的第二映射关系。
作为又一实施方式,气象数据资源库中还包括各个第一代表气象数据、代表气象数据集合与第一多气象数据对象特征的第二映射关系。则通过第二气象数据对象,从气象数据资源库中匹配对应的匹配气象数据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确定第二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二计数值,从气象数据资源库中匹配到包含第三气象数据对象的计数值为第二计数值的第二气象数据对象代表气象数据集合,确定包含第二气象数据对象代表气象数据集合的***表气象数据。
要从气象数据资源库中匹配到包含第二气象数据对象的气象数据,需要确定第二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二计数值,由于气象数据资源库中存储有各个第一代表气象数据、各个第一代表气象数据所包含的匹配度、各个匹配度涵盖的各个第三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一数据特征,则可以从气象数据资源库中查找到包含第三气象数据对象的计数值为第二计数值的第二气象数据对象代表气象数据集合,并确定包含第二气象数据对象代表气象数据集合的***表气象数据。
步骤B,分别抽取各个第二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三数据特征,将所抽取的各个第三数据特征合并为一个第二多气象数据对象特征。
要达到从多特征来匹配从气象数据资源库中匹配到气象数据,需要逐一从每一个第二气象数据对象中提取第三数据特征,提取过程不再赘述。提取到第三数据特征后,把第三数据特征合并为一个第二多气象数据对象特征。
步骤C,分别确定第二多气象数据对象特征与各个代表多气象数据对象特征的第四匹配度,并将各个第四匹配度确定为各个***表气象数据对应的第五匹配度。
其中,各个代表多气象数据对象特征为各个***表气象数据所包含的第二气象数据对象代表气象数据集合对应的第一多气象数据对象特征。分别确定第二多气象数据对象特征与各个代表多气象数据对象特征的第四匹配度可以包括:确定第二多气象数据对象特征所包含的各个第三数据特征,确定各个***表气象数据的代表多气象数据对象特征所包含的各个第二代表数据特征,分别确定各个第三数据特征与对应的第二代表数据特征的第六匹配度,针对每个***表气象数据,将各个第六匹配度进行全局处理,得到第七匹配度,将各个第七匹配度确定为第二多气象数据对象特征与各代表多气象数据对象特征的第四匹配度。
步骤D,将各个***表气象数据作为匹配的匹配气象数据,通过第五匹配度对匹配气象数据的优先级进行排列。
步骤250,通过匹配气象数据对待匹配气象数据包进行完善。
通过上述步骤210-240,完成了匹配气象数据的匹配过程,找到能够与待匹配气象数据包匹配的气象数据,通过匹配气象数据中的气象数据对待匹配气象数据包进行补充或者修正,例如,待匹配气象数据包中缺失的内容,通过匹配气象数据中相应的部分进行填充。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观测气象站包括相互通信的数据处理中心和多个气象站,数据处理中心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处理器运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以实现气象数据的完善,具体的,通过接收气象站中的第一气象站上传的不少于一个待匹配气象数据包,再对待匹配气象数据包进行气象数据对象识别,并将识别到的至少一个第一气象数据对象返回至第一气象站,接着接收第一气象站发送的确认信息,该确认信息包括第一气象站在第一气象数据对象中标定的多组第二气象数据对象,然后通过第二气象数据对象,从事先部署的气象数据资源库中匹配对应的匹配气象数据并发送至第一气象站,其中,气象数据资源库中包括不少于两组第一代表气象数据,每组第一代表气象数据包括至少两个气象数据对象,匹配气象数据通过第二气象站采集,最后,通过匹配气象数据对待匹配气象数据包进行完善。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资源库中寻找匹配与第一气象站采集的待匹配气象数据包相匹配的第二气象站采集的匹配气象数据,以对待匹配气象数据包进行补全或修正,第一气象站和第二气象站为不同的气象站,但是具备相同的气象数据对象,因此,能够从不同的维度对待完善的气象数据进行完善,弥补了气象数据不完整的缺陷,同时,完善的过程是直接在现成资源库中进行实现的,流程简单高效,准确度高。
请参照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象数据完善装置110,可以用于执行步骤210-240,该气象数据完善装置110可以包括多个功能模块,例如可以是通过软件程序实现的,或者硬件电路实现的模块,各个模块对应执行各个步骤。气象数据完善装置110包括接收模块111、识别模块112、数据匹配模块113和数据完善模块114。其中,接收模块111用于执行步骤210和230、识别模块112用于执行步骤220、数据匹配模块113用于执行步骤230,数据完善模块114用于执行步骤240。
由于在前述步骤流程的说明中对实现原理进行了阐述,此处不再对气象数据完善装置110进行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服务器,或者电子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智能观测气象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处理中心和多个气象站,每个所述气象站设置有气象传感器和通信装置,所述气象传感器被配置为感测气象数据,并通过所述通信装置将感测到的气象数据发送至所述数据处理中心,所述数据处理中心包括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互相之间通信的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调取计算机程序,并通过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实现以下气象数据完善流程:
接收所述气象站中的第一气象站上传的不少于一个待匹配气象数据包;
对所述待匹配气象数据包进行气象数据对象识别,并将识别到的至少一个第一气象数据对象返回至所述第一气象站;
接收所述第一气象站发送的确认信息,所述确认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气象站在所述第一气象数据对象中标定的多组第二气象数据对象;
通过所述第二气象数据对象,从事先部署的气象数据资源库中匹配对应的匹配气象数据并发送至所述第一气象站,其中,所述气象数据资源库中包括不少于两组第一代表气象数据,每组第一代表气象数据包括至少两个气象数据对象,所述匹配气象数据通过第二气象站采集,所述第二气象站为所述多个气象站中的气象站;
通过所述匹配气象数据对所述待匹配气象数据包进行完善;
其中,所述气象数据资源库通过以下步骤部署得到:
获取多组第二代表气象数据,所述第二代表气象数据通过气象站采集上传得到;
分别对所获取的多组第二代表气象数据进行气象数据对象识别,得到各个第二代表气象数据所包含的第三气象数据对象;
从所述第二代表气象数据中,确定出包含多个第三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一代表气象数据;
针对各所述第一代表气象数据,对所述第一代表气象数据包含的各第三气象数据对象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所述第一代表气象数据所包含的代表气象数据集合,其中,每个代表气象数据集合至少包括两个相关的第三气象数据对象;
针对每个代表气象数据集合,抽取其中每个所述第三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一数据特征;
在所述气象数据资源库中分别保存所述第一代表气象数据、所述第一代表气象数据包含的代表气象数据集合、所述代表气象数据集合包含的每个第三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一数据特征,以及所述第一代表气象数据、所述代表气象数据集合与所述第一数据特征的第一映射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观测气象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二气象数据对象,从所述气象数据资源库中匹配对应的匹配气象数据并发送至所述第一气象站,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一计数值,在所述气象数据资源库中匹配到包含所述第三气象数据对象的计数值为所述第一计数值的第一气象数据对象代表气象数据集合,确定涵盖所述第一气象数据对象代表气象数据集合的第三代表气象数据;
分别抽取各个所述第二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二数据特征;
分别确定各个所述第二数据特征与对应的第一代表数据特征的第一匹配度,通过各个所述第一匹配度得到各个所述第三代表气象数据对应的第二匹配度,其中,所述第一代表数据特征为每一所述第三代表气象数据涵盖的第一气象数据对象代表气象数据集合中与各个所述第二气象数据对象对应的各个所述第三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一数据特征;
将每一所述第三代表气象数据作为匹配的匹配气象数据,通过所述第二匹配度对所述匹配气象数据的优先级进行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观测气象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各个所述第一匹配度得到各个所述第三代表气象数据对应的第二匹配度,包括:
针对每一所述第三代表气象数据,将各个所述第一匹配度进行全局处理,得到所述第三代表气象数据对应的第二匹配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观测气象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在气象数据资源库中分别保存所述第一代表气象数据、所述第一代表气象数据所包含的代表气象数据集合、所述代表气象数据集合包含的每个第三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一数据特征,以及所述第一代表气象数据、代表气象数据集合与第一数据特征的第一映射关系之前,还包括:
针对每个代表气象数据集合,将其所涵盖的所有第一数据特征合并为一个第一多气象数据对象特征;
所述在气象数据资源库中分别保存所述第一代表气象数据、所述第一代表气象数据包含的代表气象数据集合、所述代表气象数据集合包含的每一第三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一数据特征,以及所述第一代表气象数据、代表气象数据集合与第一数据特征的第一映射关系,包括:
在所述气象数据资源库中分别保存所述第一代表气象数据、所述第一代表气象数据包含的代表气象数据集合、所述代表气象数据集合包含的每一所述第三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一数据特征,以及所述第一代表气象数据、代表气象数据集合与第一数据特征的第一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代表气象数据、代表气象数据集合与第一多气象数据对象特征的第二映射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观测气象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二气象数据对象,从所述气象数据资源库中匹配对应的匹配气象数据,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二计数值,从所述气象数据资源库中匹配到包含第三气象数据对象的计数值为所述第二计数值的第二气象数据对象代表气象数据集合,确定包含所述第二气象数据对象代表气象数据集合的***表气象数据;
分别抽取各个所述第二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三数据特征,将所抽取的各个所述第三数据特征合并为一个第二多气象数据对象特征;
分别确定所述第二多气象数据对象特征与各个代表多气象数据对象特征的第四匹配度,并通过各个所述第四匹配度得到各个***表气象数据对应的第五匹配度,其中,各个所述代表多气象数据对象特征为各个所述***表气象数据所包含的第二气象数据对象代表气象数据集合对应的第一多气象数据对象特征;
将各个所述***表气象数据作为匹配的匹配气象数据,通过所述第五匹配度对所述匹配气象数据的优先级进行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观测气象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确定所述第二多气象数据对象特征与各个代表多气象数据对象特征的第四匹配度,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多气象数据对象特征所包含的各个第三数据特征;
确定各个***表气象数据的代表多气象数据对象特征所包含的各个第二代表数据特征,所述第二代表数据特征为每一***表气象数据涵盖的第二气象数据对象代表气象数据集合中与各个第二气象数据对象对应的各个第三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一数据特征;
分别确定各个第三数据特征与对应的第二代表数据特征的第六匹配度;
针对每个所述***表气象数据,将各个所述第六匹配度进行全局处理,得到第七匹配度;
将各个所述第七匹配度确定为所述第二多气象数据对象特征与各所述代表多气象数据对象特征的第四匹配度。
7.一种气象数据完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与多个气象站通信的数据处理中心,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气象站中的第一气象站上传的不少于一个待匹配气象数据包;
对所述待匹配气象数据包进行气象数据对象识别,并将识别到的至少一个第一气象数据对象返回至所述第一气象站;
接收所述第一气象站发送的确认信息,所述确认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气象站在所述第一气象数据对象中标定的多组第二气象数据对象;
通过所述第二气象数据对象,从事先部署的气象数据资源库中匹配对应的匹配气象数据并发送至所述第一气象站,其中,所述气象数据资源库中包括不少于两组第一代表气象数据,每组第一代表气象数据包括至少两个气象数据对象,所述匹配气象数据通过第二气象站采集,所述第二气象站为所述多个气象站中的气象站;
通过所述匹配气象数据对所述待匹配气象数据包进行完善;
其中,所述气象数据资源库通过以下步骤部署得到:
获取多组第二代表气象数据,所述第二代表气象数据通过气象站采集上传得到;
分别对所获取的多组第二代表气象数据进行气象数据对象识别,得到各个第二代表气象数据所包含的第三气象数据对象;
从所述第二代表气象数据中,确定出包含多个第三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一代表气象数据;
针对各所述第一代表气象数据,对所述第一代表气象数据包含的各第三气象数据对象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所述第一代表气象数据所包含的代表气象数据集合,其中,每个代表气象数据集合至少包括两个相关的第三气象数据对象;
针对每个代表气象数据集合,抽取其中每个所述第三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一数据特征;
在所述气象数据资源库中分别保存所述第一代表气象数据、所述第一代表气象数据包含的代表气象数据集合、所述代表气象数据集合包含的每个第三气象数据对象的第一数据特征,以及所述第一代表气象数据、所述代表气象数据集合与所述第一数据特征的第一映射关系。
CN202210831459.0A 2022-07-14 2022-07-14 一种智能观测气象站 Active CN1151668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31459.0A CN115166862B (zh) 2022-07-14 2022-07-14 一种智能观测气象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31459.0A CN115166862B (zh) 2022-07-14 2022-07-14 一种智能观测气象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66862A CN115166862A (zh) 2022-10-11
CN115166862B true CN115166862B (zh) 2023-03-31

Family

ID=83495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31459.0A Active CN115166862B (zh) 2022-07-14 2022-07-14 一种智能观测气象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6686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75873B2 (en) * 2018-06-11 2023-10-03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issing value imputation technique to facilitate prognostic analysis of time-series sensor data
CN110134907B (zh) * 2019-05-07 2024-02-09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降雨缺失数据填补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004137A (zh) * 2021-09-22 2022-02-01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多源气象数据融合与预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66862A (zh) 2022-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23761B2 (en) Master device, slave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event log collecting system, control method of master device, control method of slave device and control program
EP3540532B1 (en)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EP3211829B1 (en) Master device, slave device, error monitor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program of master device
CN107003991B (zh) 用于对来自传感器的数据进行传输的方法
CN102722971A (zh) 一种协议固化的智能数据采集装置
CN110097275A (zh) 一种基于台区停电数据的户变关系校验方法及装置
CN103020721B (zh) 一种评估电网调度自动化***实时数据处理效率的方法
EP3690583B1 (en) Trace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trace data acquisition method, and program
CN115685050A (zh) 一种电能表故障检测方法及***
CN115166862B (zh) 一种智能观测气象站
CN112910086B (zh) 一种智能变电站数据校验方法及***
CN117236559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充电桩数据分析方法和装置
CN107070974A (zh) 森林生态站多检测设备的数据汇集与无线传输***
CN115207909B (zh) 一种台区拓扑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7281528U (zh) 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工业传感信号采集器
CN111817820B (zh) 设备的编码方法及装置、基于二总线的编码***
CN105243699A (zh) 自动搜集巡检记录的方法与***
CN211478936U (zh) 一种通用数据采集控制***
US11276155B2 (en) Automated inspection system and automated inspection method including a data collection device that generates exposure parameter determination information
CN105207837A (zh) 网络型的信号采集与控制的装置
CN110988783A (zh) 一种智能电表精度在线监测方法和装置
CN111123248A (zh) 终端实时位置定位方法和***、终端全生命周期监控方法和***
JP2001134882A (ja) 検針装置及びセンサ装置
CN110958175A (zh) 一种网关扩展端口装置及网关扩展端口方法
CN115473919B (zh) 输变电物联网感知数据接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