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50133A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50133A
CN115150133A CN202210695112.8A CN202210695112A CN115150133A CN 115150133 A CN115150133 A CN 115150133A CN 202210695112 A CN202210695112 A CN 202210695112A CN 115150133 A CN115150133 A CN 1151501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ransmitted
fragment
identifier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9511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康
姚仲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9511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5013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501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501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2Applying 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 H04L63/123Applying 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received data contents, e.g. message integr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4Interprogram communication
    • G06F9/547Remote procedure calls [RPC]; Web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9/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9/00
    • G06F2209/54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9/54
    • G06F2209/541Client-ser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第一客户端获取第一待传输数据,确定第一待传输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以及分片数据标识与预设数据标识以及预设分片数据标识一致,则将第一待传输数据中的各个分片数据并行发送至第二客户端;确定第一待传输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以及分片数据标识与预设数据标识以及预设分片数据标识不一致,则重新获取第二待传输数据。通过上述的方法,对第一待传输数据进行双重确定,确保了第一待传输数据的完整性,在第一客户端将第一待传输数据并行发送至第二客户端,避免了将第一待传输数据串行传输至第二客户端,提高了第一待传输数据的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数据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了确保数据的高效传输以及传输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普遍采用的方式是将待传输数据切分为N个分片数据,再将N个分片数据进行传输,当N个分片数据传输完成,则代表该待传输数据传输完成。
目前,在将待传输数据切分为N个分片数据的基础上,待传输数据的具体传输过程如下:
当客户端需要进行数据传输时,客户端1向客户端2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客户端1会向服务器发送一个指示获取待传输数据的数据请求,服务器基于客户端1发送的该数据请求确定出对应的待传输数据,将该待传输数据发送至客户端1。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服务器中存储的待传输数据在存储时是按照待传输数据的N个分片数据进行存储的,服务器中的待传输数据的存储方式如图2所示,在图2中,待传输数据是由6个分片数据组成,待传输数据的数据标识为X。
客户端1获得服务器中的待传输数据之后,客户端1向客户端2发送待传输数据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图3中,i为小于等于6的整数,客户端1将待传输数据中的分片数据分别发送至客户端2,客户端2接收完客户端1发送的分片数据之后,客户端2将所有的分片数据进行组合,生成组合数据,并计算出该组合数据的标识为Y,若X与Y不一致,则代表客户端2接收的组合数据不是完整的数据,若X与Y一致,则代表客户端2接收的组合数据是完整的数据。
通过上述的方法,可知由于客户端1未能确保待传输数据的完整性,从而导致客户端1向客户端2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未能确保待传输数据的完整性,并且,客户端1是将待传输数据中的分片数据依次传输至客户端2,当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较大时,待传输数据从客户端1传输至客户端2将耗费大量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用于确保第一待传输数据的完整性,以及提高第一待传输数据的传输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客户端获取第一待传输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包含m个分片数据,m为正整数;
确定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以及分片数据标识与预设数据标识以及预设分片数据标识是否一致,其中,所述数据标识用于标识所述待传输数据,所述分片数据标识用于标识分片数据;
确定所述数据标识与所述预设数据标识一致,以及所述分片数据标识与所述预设分片数据标识一致,则将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中的各个分片数据并行发送至第二客户端;
确定所述数据标识与所述预设数据标识不一致,和/或所述分片数据标识与所述预设分片数据标识不一致,则重新获取第二待传输数据。
通过上述的方法,对第一待传输数据的完整性进行双重检测,确保了第一待传输数据的完整性,在第一客户端将第一待传输数据并行发送至第二客户端,避免了将第一待传输数据串行传输至第二客户端,提高了第一待传输数据的传输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客户端获取第一待传输数据,包括:
向服务器发送数据请求,其中,所述数据请求用于请求所述分片数据;
接收所述数据请求对应的所述分片数据;
将所述分片数据进行组合,生成组合数据,并将所述组合数据作为第一待传输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将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中的各个分片数据并行发送至第二客户端,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中是否存在传输中断的分片数据;
若是,则确定出数据传输中断的第一分片数据,根据所述第一分片数据的预设分片数据标识重新获取所述第一分片数据,并将所述第一分片数据重新发送至所述第二客户端;
若否,则继续将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中的剩余的各个分片数据并行发送至第二客户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重新获取第二待传输数据,包括:
当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中存在分片数据标识与预设分片数据标识不一致的错误分片数据时,基于所述错误分片数据的预设分片数据标识重新获得第二分片数据,并将所述第二分片数据替换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中的所述错误分片数据,获得第二待传输数据;
当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的数据标识与预设数据标识不一致时,基于所述预设数据标识重新获取数据,并将重新获取的数据作为第二待传输数据。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第一客户端获取第一待传输数据;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以及分片数据标识与预设数据标识以及预设分片数据标识是否一致,其中,所述数据标识用于标识所述待传输数据;
发送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数据标识与所述预设数据标识一致,以及所述分片数据标识与所述预设分片数据标识一致,则将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中的各个分片数据并行发送至第二客户端,或者确定所述数据标识与所述预设数据标识不一致,和/或所述分片数据标识与所述预设分片数据标识不一致,则重新获取第二待传输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向服务器发送数据请求,接收所述数据请求对应的所述分片数据,将所述分片数据进行组合,生成组合数据,并将所述组合数据作为第一待传输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中存在传输中断的分片数据时,则确定出数据传输中断的第一分片数据,根据所述第一分片数据的预设分片数据标识重新获取所述第一分片数据,并将所述第一分片数据重新发送至所述第二客户端,当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中不存在传输中断的分片数据时,则继续将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中的剩余的各个分片数据并行发送至第二客户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中存在分片数据标识与预设分片数据标识不一致的错误分片数据时,基于所述错误分片数据的预设分片数据标识重新获得第二分片数据,并将所述第二分片数据替换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中的所述错误分片数据,获得第二待传输数据,当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的数据标识与预设数据标识不一致时,基于所述预设数据标识重新获取数据,并将重新获取的数据作为第二待传输数据。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上所存放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步骤。
第四方面,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步骤。
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各个方面以及各个方面可能达到的技术效果请参照上述针对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的各种可能方案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说明,这里不再重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客户端1向客户端2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服务器中的待传输数据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客户端1向客户端2发送待传输数据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步骤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服务器中的第一待传输数据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具体操作方法也可以应用于装置实施例或***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理解为“至少两个”。“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A与B连接,可以表示:A与B直接连接和A与B通过C连接这两种情况。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
在以往的技术中,当客户端1向客户端2传输待传输数据时,客户端1是先从服务器获得待传输数据,客户端1在获得待传输数据之后,计算出待传输数据的数据标识Y,当待传输数据的进行存储时的数据标识X与计算出的数据标识Y一致时,则将待传输数据串行传输至第二客户端,但是,客户端1不能确保待传输数据的完整性,从而导致客户端1向客户端2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未能确保待传输数据的完整性,并且,客户端1是将待传输数据中的分片数据依次传输至客户端2,当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较大时,待传输数据从客户端1传输至客户端2将耗费大量的时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以确保待传输数据的完整性,从而确保将待传输数据在传输过程结束时的完整性,以及提高待传输数据的传输效率。其中,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方法和装置基于同一技术构思,由于方法及装置所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装置与方法的实施例可以相互参见,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参照图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方法,该方法可以确保待传输数据的完整性以及提高待传输数据的传输效率,该方法的实现流程如下:
步骤S41:第一客户端获取第一待传输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是为了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以及高效性,首先,为了能够进行数据传输,需要第一客户端从服务器中获取第一待传输数据,第一客户端从服务器中获取第一待传输数据的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客户端确定要传输第一待传输数据时,将向服务器发送数据请求,由于服务器在存储数据时,是以分片数据的形式进行存储,第一待传输数据在服务器中的存储方式如图5所示,在图5中,第一待传输数据被切分为m个分片数据,因此,上述数据请求用于请求分片数据。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第一客户端发送的数据请求中可以按序请求分片数据,比如:该数据请求中可以指示同一时间并行获取各个分片数据;或该数据请求中指示串行获取分片数据;或该数据请求中指示按照不同的时间串行或者并行获取预设组合的分片数据;或该数据请求中按照数据存储顺序串行获得各个分片数据,该数据请求中指示如何获取分片数据的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这里不做过多阐述。
第一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数据请求之后,第一客户端将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数据请求中请求的分片数据,第一客户端获得分片数据之后,为了避免第一待传输数据由于分片数据的排列错误,导致第一待传输数据为不完整数据,第一客户端可以计算出各个分片数据的分片数据标识,该分片数据标识可以为md5值,这里不做具体限定,第一客户端获得各个分片数据的分片数据标识之后,能够按照分片数据标识对分片数据进行排序,获得按照预设序列进行排序的分片数据。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当第一待传输数据为非首次进行传输的数据时,该预设序列可以为分片数据在进行存储时的存储序列,也可以为分片数据在历史数据传输表中的传输序列;当第一待传输数据为首次进行传输的数据时,该预设序列可以为分片数据在进行存储时的存储序列。
确定获得的各个分片数据按照预设序列进行排序之后,按照预设序列将分片数据进行组合,生成组合数据,并将获得的组合数据作为第一待传输数据。
通过上述的方法,第一客户端能够采用多种方式从服务器获得第一待传输数据,由于获得第一待传输数据的时间不一致,因此,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传输方式,串行传输消耗的时间比并行传输消耗的时间多,采用并行传输的方式确保了第一客户端能够快速获取第一待传输数据,提高了获得第一待传输数据的效率。
步骤S42:确定第一待传输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以及分片数据标识与预设数据标识以及预设分片数据标识是否一致。
第一客户端获得第一待传输数据之后,为了确保第一客户端获得的第一待传输数据的完整性,需要对第一待传输数据的完整性进行验证,验证第一待传输数据的方式如下:
获得第一待传输数据之后,由于第一待传输数据是基于所有的分片数据组成的,因此,需要确保各个分片数据的完整性,以及各个分片数据组成的第一待传输数据的完整性,确保各个分片数据的完整性需要获得各个分片数据的分片数据标识,将各个分片数据标识与该分片数据对应的预设分片数据标识进行比较;为了确保各个分片数据组成的第一待传输数据的完整性,因此需要获得第一待传输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将比较第一待传输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与预设数据标识是否一致,从而根据比较结果确定第一待传输数据是否完整。
当第一待传输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与预设数据标识一致时,以及当第一待传输数据对应的分片数据的分片数据标识与预设分片数据标识一致时,进行步骤S43;当第一待传输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与预设数据标识不一致时,和/或当第一待传输数据对应的分片数据的分片数据标识与预设数据标识以及预设分片数据标识不一致时,进行步骤S44。
通过上述的方法,对第一待传输数据进行双重验证,避免只对第一待传输数据进行验证获得只对第一待传输数据的分片数据进行验证,确保了第一待传输数据的完整性。
步骤S43:确定数据标识与预设数据标识一致,以及分片数据标识与预设分片数据标识一致,则将第一待传输数据中的各个分片数据并行发送至第二客户端。
当第一待传输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以及分片数据标识与预设数据标识以及预设分片数据标识一致时,则第一客户端能够确定第一待传输数据的完整性,在第一客户端确定第一待传输数据的完整性之后,将第一待传输数据中的各个分片数据并行发送至第二客户端。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第一客户端在并行发送第一待传输数据时,第一待传输数据的各个分片数据的并行方式可以为单个并行,也可以为多个分片数据分别进行组合后并行发送,这里不做限定。
进一步,在第一待传输数据中的各个分片数据并行发送至第二客户端的过程中,为了防止第一待传输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中断,需要检测第一待传输数据中是否存在传输中断的分片数据,具体检测结果如下:
当第一待传输数据中存在传输中断的分片数据时,为了能够准确确定出数据传输中断的分片数据,将确定出数据传输中断的第一分片数据,获得该第一分片数据的预设分片数据标识,并基于该预设分片数据标识重新获得第一分片数据,最后,将获得的第一分片数据重新发送至第二客户端。
当第一待传输数据中不存在传输中断的分片数据时,继续将第一待传输数据中的剩余的各个分片数据并行发送至第二客户端。
当第二客户端接收到来自第一客户端发送的第一待传输数据之后,为了确保第二客户端接收到的第一待传输数据具有完整性,第二客户端将获取第一待传输数据的预设数据标识以及第一待传输数据中各个分片数据对应的预设分片数据标识,第二客户端再基于获取的预设数据标识以及各个预设分片数据标识对接收的第一待传输数据的完整性进行验证,由于上述已描述了对第一待传输数据的完整性验证的具体过程,因此,第二客户端对第一待传输数据的完整性验证可以参考第一客户端对第一待传输数据的完整性验证的具体过程,为了避免大量重复内容,这里将不做具体阐述。
通过上述的方法,第一客户端将第一待传输数据中的各个分片数据并行发送至第二客户端,避免了将第一待传输数据中的各个分片数据串行发送至第二客户端,造成的数据传输效率低的问题,提高了第一待传输数据的传输效率。
步骤S44:确定数据标识与预设数据标识不一致,和/或分片数据标识与预设分片数据标识不一致,则重新获取第二待传输数据。
当第一待传输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与预设数据标识不一致时,和/或当分片数据标识与预设分片数据标识不一致时,则确定第一待传输数据不完整,当第一待传输数据对应的分片数据的分片数据标识与预设数据标识一致时,不能确定第一待传输数据的数据标识与预设数据标识是否一致。
当第一待传输数据中存在分片数据标识与预设分片数据标识不一致的错误分片数据时,获取该错误分片数据的预设分片数据标识,并基于该预设分片数据标识重新获取第二分片数据,并将重新获得的第二分片数据替换上述第一待传输数据中的错误分片数据,获得第二待传输数据。
当第一待传输数据的数据标识与预设数据标识不一致时,获取预设数据标识,并基于预设数据标识重新获取数据,并将重新获取的数据作为第二待传输数据。
通过上述方法,当第一待传输数据不具有完整性时,能够确定出与预设数据标识不一致的数据标识对应的第一待传输数据,和/或确定出与预设分片标识不一致的分片数据标识对应的分片数据,只获取不具有完整性的分片数据或者第一待传输数据,避免了再次获取不具有完整性的分片数据,进而提高了重新获取数据的效率。
比如:第一待传输数据的预设数据标识为Q,第一待传输数据的各个分片数据的预设分片数据标识从左到右依次为w1、w2、w3、w4、w5、w6。
第一客户端确定出的第一待传输数据的标识为A,各个分片数据的分片数据标识从左到右依次为w1、w2、w3、z、w5、w6,很明显,第一待传输数据的第四个分片数据的分片数据标识出现错误,z与w4并不一致,而整个第一待传输数据的数据标识A与Q也不一致,需要说明的是,当A与Q不一致时,并不能说明分片数据不具有完整性,因此,需要重新获得第四个分片数据,当重新获得的第四个分片数据的分片数据标识与w4一致时,则确认第一待传输数据的标识是否为Q,当第一待传输数据标识不为Q时,则基于Q重新获取数据,并将持续获取的数据作为第二待传输数据。
基于上述描述的内容,第一客户端对第一待传输数据进行双重验证,确保了第一待传输数据的完整性,第一客户端将具有完整性的第一待传输数据并行传输至第二客户端,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并且,当第一待传输数据中断时,能够确定出数据传输中断的分片数据,确保了第一待传输数据传输至第二客户端的完整性。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该数据传输装置用于实现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功能,参照图5,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601,用于第一客户端获取第一待传输数据;
确定模块602,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以及分片数据标识与预设数据标识以及预设分片数据标识是否一致,其中,所述数据标识用于标识所述待传输数据;
发送模块603,用于确定所述数据标识与所述预设数据标识一致,以及所述分片数据标识与所述预设分片数据标识一致,则将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中的各个分片数据并行发送至第二客户端,或者确定所述数据标识与所述预设数据标识不一致,和/或所述分片数据标识与所述预设分片数据标识不一致,则重新获取第二待传输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获取模块601,具体用于向服务器发送数据请求,接收所述数据请求对应的所述分片数据,将所述分片数据进行组合,生成组合数据,并将所述组合数据作为第一待传输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发送模块603,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中存在传输中断的分片数据时,则确定出数据传输中断的第一分片数据,根据所述第一分片数据的预设分片数据标识重新获取所述第一分片数据,并将所述第一分片数据重新发送至所述第二客户端,当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中不存在传输中断的分片数据时,则继续将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中的剩余的各个分片数据并行发送至第二客户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发送模块603,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中存在分片数据标识与预设分片数据标识不一致的错误分片数据时,基于所述错误分片数据的预设分片数据标识重新获得第二分片数据,并将所述第二分片数据替换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中的所述错误分片数据,获得第二待传输数据,当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的数据标识与预设数据标识不一致时,基于所述预设数据标识重新获取数据,并将重新获取的数据作为第二待传输数据。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实现前述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功能,参考图7,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701,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701连接的存储器702,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处理器701与存储器702之间的具体连接介质,图7中是以处理器701和存储器702之间通过总线700连接为例。总线700在图7中以粗线表示,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仅是进行示意性说明,并不引以为限。总线700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7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或者,处理器701也可以称为控制器,对于名称不做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702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701执行的指令,至少一个处理器701通过执行存储器702存储的指令,可以执行前文论述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处理器701可以实现图6所示的装置中各个模块的功能。
其中,处理器701是该装置的控制中心,可以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该控制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702内的指令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702内的数据,该装置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该装置进行整体监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器701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处理器701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701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701和存储器702可以在同一芯片上实现,在一些实施例中,它们也可以在独立的芯片上分别实现。
处理器7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PU)、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存储器702作为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易失性软件程序、非易失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存储器702可以包括至少一种类型的存储介质,例如可以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PRO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带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等。存储器702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702还可以是电路或者其它任意能够实现存储功能的装置,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
通过对处理器701进行设计编程,可以将前述实施例中介绍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对应的代码固化到芯片内,从而使芯片在运行时能够执行图4所示的实施例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步骤。如何对处理器701进行设计编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前文论述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程序产品在装置上运行时,程序代码用于使该控制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描述的根据本申请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中的步骤。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客户端获取第一待传输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包含m个分片数据,m为正整数;
确定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以及分片数据标识与预设数据标识以及预设分片数据标识是否一致,其中,所述数据标识用于标识所述待传输数据,所述分片数据标识用于标识分片数据;
确定所述数据标识与所述预设数据标识一致,以及所述分片数据标识与所述预设分片数据标识一致,则将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中的各个分片数据并行发送至第二客户端;
确定所述数据标识与所述预设数据标识不一致,和/或所述分片数据标识与所述预设分片数据标识不一致,则重新获取第二待传输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客户端获取第一待传输数据,包括:
向服务器发送数据请求,其中,所述数据请求用于请求所述分片数据;
接收所述数据请求对应的所述分片数据;
将所述分片数据进行组合,生成组合数据,并将所述组合数据作为第一待传输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中的各个分片数据并行发送至第二客户端,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中是否存在传输中断的分片数据;
若是,则确定出数据传输中断的第一分片数据,根据所述第一分片数据的预设分片数据标识重新获取所述第一分片数据,并将所述第一分片数据重新发送至所述第二客户端;
若否,则继续将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中的剩余的各个分片数据并行发送至第二客户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重新获取第二待传输数据,包括:
当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中存在分片数据标识与预设分片数据标识不一致的错误分片数据时,基于所述错误分片数据的预设分片数据标识重新获得第二分片数据,并将所述第二分片数据替换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中的所述错误分片数据,获得第二待传输数据;
当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的数据标识与预设数据标识不一致时,基于所述预设数据标识重新获取数据,并将重新获取的数据作为第二待传输数据。
5.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第一客户端获取第一待传输数据;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以及分片数据标识与预设数据标识以及预设分片数据标识是否一致,其中,所述数据标识用于标识所述待传输数据;
发送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数据标识与所述预设数据标识一致,以及所述分片数据标识与所述预设分片数据标识一致,则将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中的各个分片数据并行发送至第二客户端,或者确定所述数据标识与所述预设数据标识不一致,和/或所述分片数据标识与所述预设分片数据标识不一致,则重新获取第二待传输数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向服务器发送数据请求,接收所述数据请求对应的所述分片数据,将所述分片数据进行组合,生成组合数据,并将所述组合数据作为第一待传输数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中存在传输中断的分片数据时,则确定出数据传输中断的第一分片数据,根据所述第一分片数据的预设分片数据标识重新获取所述第一分片数据,并将所述第一分片数据重新发送至所述第二客户端,当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中不存在传输中断的分片数据时,则继续将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中的剩余的各个分片数据并行发送至第二客户端。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中存在分片数据标识与预设分片数据标识不一致的错误分片数据时,基于所述错误分片数据的预设分片数据标识重新获得第二分片数据,并将所述第二分片数据替换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中的所述错误分片数据,获得第二待传输数据,当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的数据标识与预设数据标识不一致时,基于所述预设数据标识重新获取数据,并将重新获取的数据作为第二待传输数据。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上所存放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步骤。
CN202210695112.8A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51501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95112.8A CN115150133A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95112.8A CN115150133A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50133A true CN115150133A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07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95112.8A Pending CN115150133A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50133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0857A (zh) * 2004-06-18 2005-12-21 千橡寰宇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文件加速下载的***及方法
CN107483627A (zh) * 2017-09-12 2017-12-15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分发、下载方法、分发服务器、客户端及***
CN112615899A (zh) * 2020-11-25 2021-04-06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大文件传输方法、装置及***
CN112688905A (zh) * 2019-10-18 2021-04-20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客户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4142968A (zh) * 2021-10-29 2022-03-04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0857A (zh) * 2004-06-18 2005-12-21 千橡寰宇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文件加速下载的***及方法
CN107483627A (zh) * 2017-09-12 2017-12-15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分发、下载方法、分发服务器、客户端及***
CN112688905A (zh) * 2019-10-18 2021-04-20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客户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2615899A (zh) * 2020-11-25 2021-04-06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大文件传输方法、装置及***
CN114142968A (zh) * 2021-10-29 2022-03-04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31487B (zh) 分片文件验证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4461641B (zh) 一种数据烧写方法、***、烧写设备以及目标设备
CN110008206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679968A (zh) 接口调用异常的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22562A (zh) 洗碗机软件烧录方法、装置及其设备
CN110784521A (zh) 区块链的共识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108262A (zh) 具有检查所选择的存储器访问的硬件检查单元的集成电路
CN107707395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
CN109558209B (zh) 一种用于虚拟机的监控方法
US10375209B2 (en) Secure boot download computations based on host transport conditions
CN115150133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309729A (zh) 一种大流量下更快的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11221795A (zh) 一种虚拟化磁盘数据校验方法、装置和介质
CN112579591A (zh) 数据校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91801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5442453A (zh) 一种云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49689B (zh) 一种数据中心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0147379B (zh) 基于数据锁的信息采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
CN109088705B (zh) 数据的重传方法、重传设备及网关
CN107103003B (zh) 获取链路中数据的方法、获取设备、处理设备和***
CN117499334B (zh) 一种车辆智能通信方法、终端设备与存储介质
CN111104255A (zh) 一种智能定时云备份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971440B (zh) 电池储能***中算力任务处理方法、装置及***
CN115622919A (zh) 基于多处理器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相关组件
CN117010895A (zh) 一种批量nft交易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