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37076A - 一种用于补水保湿的食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补水保湿的食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37076A
CN115137076A CN202210857418.9A CN202210857418A CN115137076A CN 115137076 A CN115137076 A CN 115137076A CN 202210857418 A CN202210857418 A CN 202210857418A CN 115137076 A CN115137076 A CN 1151370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erythritol
mixing
food composition
proteoglyc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5741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志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Niubinle Nutri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Niubinle Nutri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Niubinle Nutri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Niubinle Nutri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5741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370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370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370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35Bacteria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probio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25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containing carbohydrate syrups; containing sugars; containing sugar alcohols; containing starch hydrolysa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400/00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 A23V2400/11Lactobacillus
    • A23V2400/169Plantarum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reparation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补水保湿的食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保健食品技术领域。该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蛋白多糖1‑5份、银耳多糖8‑20份、壳寡糖1‑10份、透明质酸钠1‑10份、植物乳杆菌L‑1371‑5份以及甜味剂31‑80份,所述蛋白多糖提取自鲑鱼鼻软骨。该组合物以蛋白多糖、银耳多糖、透明质酸钠及植物乳杆菌L137为主料,辅以甜味剂制作而成,其能够有效改善肌肤保水性、充盈真皮层细胞外间质,同时还可刺激机体自身胶原蛋白和玻尿酸的产生,提升肌肤弹性和光泽,以此达到预期的补水保湿效果,使用价值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补水保湿的食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食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补水保湿的食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环境污染、季节转换带来的温度变化与压力,以及紫外线辐照、年龄增长、代谢减缓等因素,都会造成肌肤水分流失,失去弹性,令肌肤粗糙、黯哑,形成皱纹,引发诸多肌肤问题。对于广大的爱美女性来说,水分是维持美丽肌肤的第一要素,美白、防晒、淡斑等均是在补水保湿的基础上完成的。因此,对肌肤进行补水,保持或改善肌肤的弹性,进而达到保湿、抗皱的目的,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对肌肤进行补水、抗皱,改善肌肤的弹性,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1)使用具有补水抗皱功能的护肤品:在护肤品中添加一定的活性成分,可达到补水保湿、抗皱、延缓衰老的目的。这些活性成分种类繁多,如维生素及其衍生物、辅酶、植物多肽、合成多肽、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有机酸、生物碱等等。通过护肤品对皮肤进行补水保湿、改善皮肤弹性,其优点在于使用方便。
但护肤品涂抹在皮肤上,一些有效成分很难渗透到肌肤真皮层,不可能通过涂抹的方式进入皮肤,连表皮的最外层—角质层都很难通过,所以这些活性成分的功效往往难以发挥。而且护肤品中往往添加了各类添加剂,如防腐剂、表面活性剂等,而这些成分对肌肤往往会造成一定的负担,尤其是对皮肤敏感者而言。再者,目前市面上具有补水抗皱功能的护肤品不计其数,有爽肤水、面霜、面膜、精华露等等,价格也从几十到上万,消费者往往在选择时眼花缭乱,难以准确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2)医疗美容:医疗美容是指运用药物、手术、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不可逆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的美容方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增加,医疗整形美容行业也得到了不断发展,每年有几十万人接受各类医疗整形美容手术,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水光针、注射肉毒杆菌、玻尿酸针、紧致提拉术等等。但是医疗美容具有价格昂贵,并且维持效果不好的缺点。
因此,针对上述缺点,研制出一种补水效果好且无副作用的食品组合物对皮肤进行补水保湿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补水保湿的食品组合物,该食品组合物以食用的方式达到补水保湿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皮肤真皮和表皮层的含水量,从而使得食用者肌肤润泽,同时,该组合物还可刺激机体自身胶原蛋白和玻尿酸的产生,进而使得肌肤饱满、具有弹性,使用效果较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补水保湿的食品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以此方法不仅能够使得各原料的混合程度较好,还可使得食品组合物更便于食用者食用,便捷性高,同时适合批量化生产,经济效益较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补水保湿的食品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蛋白多糖1-5份、银耳多糖8-20份、壳寡糖1-10份、透明质酸钠1-10份、植物乳杆菌L-1371-5份以及甜味剂31-80份,上述蛋白多糖提取自鲑鱼鼻软骨。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由上述用于补水保湿的食品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将上述赤藓糖醇经研磨、过筛后,与植物乳杆菌L-137混合,制得备用品;将上述备用品与蛋白多糖、银耳多糖、壳寡糖以及透明质酸钠依次混合,制得上述食品组合物。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补水保湿的食品组合物,该组合物以蛋白多糖、银耳多糖、透明质酸钠及植物乳杆菌L137为主原料,辅以赤藓糖醇及甜味剂制作而成,其能够有效改善肌肤保水性、充盈真皮层细胞外间质,同时还可刺激机体自身胶原蛋白和玻尿酸的产生,提升肌肤弹性和光泽。可见,该食品组合物能够有效解决护肤产品(外用)暂时为皮肤表面补水,而不能深入皮肤真皮层的问题,以上述方式能够改善肌肤状态,达到预期的补水保湿效果,使用价值较高。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补水保湿的食品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以此方法不仅能够使得各原料的混合程度较好,还可使得食品组合物更便于食用者食用,便捷性高,同时适合批量化生产,经济效益较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补水保湿的食品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蛋白多糖1-5份、银耳多糖8-20份、壳寡糖1-10份、透明质酸钠1-10份、植物乳杆菌L-1371-5份、赤藓糖醇30-70份以及甜味剂1-10份,上述蛋白多糖提取自鲑鱼鼻软骨。各原料的具体功效如下:
蛋白多糖:本申请中,蛋白多糖是从鲑鱼鼻软骨中提取获得的物质,其存在于皮肤真皮层的细胞外间质,能够赋予细胞外间质柔软性和肌肤的水润,并且能够促进细胞更新。而且蛋白多糖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可捕获高达1000倍分子量的水分,吸水力比玻尿酸高出30%,同时,分子小更易吸收。蛋白多糖和玻尿酸能够将水分吸收并锁在分子结构中,而胶原蛋白、弹性纤维则可形成网架结构,此时,蛋白多糖、玻尿酸、胶原蛋白以及弹性纤维能够共同支撑皮肤,并使得皮肤保持丰盈、紧致、水润的状态,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
另外,蛋白多糖还可以促进玻尿酸与胶原蛋白的生成,提升肌肤水含量,同时还可恢复细胞间的网状架构,让皮肤里的胶原蛋白更强韧有弹性,不易受损,重新支撑起坍塌的肌肤,使肌肤看起来饱满丰润。
银耳多糖:银耳多糖是银耳子实体中的一种杂多糖,包括酸性杂多糖、中性杂多糖、胞壁多糖、胞外多糖和酸性低聚糖等。银耳多糖分子结构中的葡萄糖醛酸,经分解后,可释放出葡萄糖醛酸单体,其是合成玻尿酸的前提物质,因此,其可促进体内玻尿酸的合成,从而达到改善皮肤状态的预期效果。
壳寡糖:壳寡糖又称作壳聚寡糖、低聚壳聚糖,是自然界中唯一带正电荷阳离子碱性氨基低聚糖,是动物性纤维素。壳寡糖具有分子量低、水溶性好、功能作用大、易被人体吸收、生物活性高等优势,同时具有纯天然、无辐射、无污染、无添加等特点。另外,壳寡糖能够有效越过胃酸和消化酶,从而使得其通过肠道上皮细胞直接吸收,吸收率较高,使用效果较好。
透明质酸钠:透明质酸钠又称作玻尿酸,是由N-乙酰氨基葡糖和D-葡糖醛酸双糖单位重复连接而成的高分子粘多糖,透明质酸是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体内的天然物质,像“分子海绵”一样,透明质酸可以锁住自身重量500-1000倍的水分,具有补充皮肤水分,维持肌肤弹性,润滑关节的作用,口服透明质酸可以补充体内透明质酸的不足。
植物乳杆菌L-137:植物乳杆菌L-137学名为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137,简称为L-137,指益生菌经由特殊热灭活工艺所得的菌体或代谢物,具有耐胃酸、耐高温、耐久存等优势。植物乳杆菌L-137即为热灭活益生菌,可双向、主动调节免疫***,对外强化病原菌的防护,对内则缓解过敏,修复肌肤屏障,改善敏感肌。
甜味剂:本申请中,通过添加甜味剂使得食品组合物具有甘甜口感,同时可有效提升食用者的食用感受。本申请中,甜味剂可选用赤藓糖醇和低聚果糖,其中赤藓糖醇功效如下:赤藓糖醇是一种填充型甜味剂,为四碳糖醇,广泛存在于瓜果类、动物体内,例如,甜瓜、葡萄、梨、血浆、胎液、***、尿液等。赤藓糖醇具有爽口甜味,吸湿性低,稳定性高,pH适用范围广等特点。本申请中,以赤藓糖醇作为甜味剂时,不仅能够提升上述食品组合物的甘甜口感,还能够使得食品组合物的体积较大,避免补水保湿等有效成分的体积较小,从而使得上述食品组合物在食用、保存、运输等过程中的便捷性更强,使用效果更好。
低聚果糖:低聚果糖又称寡果糖、蔗糖三糖族低聚糖,具有低热值、无龋齿、降血糖、改善血清脂质、促进微量元素吸收等良好的生理功能,同时其可保持蔗糖的良好甜味特性,使用效果更好。
综上,本申请中,该组合物以该组合物以蛋白多糖、银耳多糖、透明质酸钠及植物乳杆菌L-137为主原料,辅以赤藓糖醇及低聚果糖制作而成,其能够有效改善肌肤保水性、充盈真皮层细胞外间质,同时还可刺激机体自身胶原蛋白和玻尿酸的产生,提升肌肤弹性和光泽。可见,该食品组合物能够有效解决护肤产品(外用)暂时为皮肤表面补水,而不能深入皮肤真皮层的问题,以上述方式能够改善肌肤状态,达到预期的补水保湿效果,使用价值较高。
本申请中,该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蛋白多糖3份、银耳多糖12份、壳寡糖5份、透明质酸钠5份、植物乳杆菌L1373份、赤藓糖醇50份以及低聚果糖5份。上述配比中,原料含量更为温和,适合多数人群使用,使用效果更好。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出一种用于补水保湿的食品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将上述赤藓糖醇经研磨、过筛后,与植物乳杆菌L-137混合,制得备用品;将上述备用品与蛋白多糖、银耳多糖、壳寡糖以及透明质酸钠依次混合,制得上述食品组合物。
具体地,将赤藓糖醇经过研磨后,制得质地更为细腻的粉末,此时,当组合物在以温水冲服时能够快速形成汤剂或糊状,食用更为方便。过筛则可有效避免食品组合物中具有较大的颗粒物质,防止其影响上述食品组合物的细腻口感。
本申请中,将赤藓糖醇与植物乳杆菌L-137混合均匀后,制得备用品,因本申请中赤藓糖醇的用量较多,而植物乳杆菌L-137的用量较小,因此,二者不易混合均匀,则需将二者混合均匀后再与其他原料依次混合,效果更好。
本申请中,备用品的具体制备方式如下:
将植物乳杆菌L-137与(1-1.5)/10的赤藓糖醇混合,混匀后制得混合物一;再将上述混合物一与(2-3)/10的赤藓糖醇混合,制得混合物二;再将上述混合物二与剩余的赤藓糖醇混合,制得备用品。
详细地,将植物乳杆菌L-137与少量的赤藓糖醇混合均匀后,再将制得的混合物一与适量的赤藓糖醇混合,制得混合物二后,可将其与剩余的赤藓糖醇混合,此时能够保证植物乳杆菌与赤藓糖醇混合均匀,避免出现食品组合物作用效果不一的现象。
当赤藓糖醇的含量较多时,还可分为四次、五次或以上的次数将其与植物乳杆菌L-137混合均匀,同时可采用逐渐放大赤藓糖醇含量的方式使得其与植物乳杆菌L-137混合均匀,达到预期的混合效果。
本申请中,上述赤藓糖醇的研磨压力为0.3MPa-0.6MPa,且经研磨后,上述赤藓糖醇过180目-200目筛后再与植物乳杆菌L137混合。
本申请中,将上述食品组合物填充至空囊中,制得硬胶囊剂。将以粉剂呈现的食品组合物定量填充至空囊中时,能够使得食用者食用更为方便,尤其适用于无温水/热水的条件下,适用性更强。
本申请中,上述空囊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明胶与魔芋胶分别熔化后混合,制得溶胶,将上述溶胶制模、干燥、拔壳以及裁割后制得空囊,上述空囊的含水率小于5%。
本申请中,上述明胶与魔芋胶的质量比为(3-4):1。
本申请中,在上述溶胶中加入0.05%的消泡剂,且上述消泡剂为高碳醇脂肪酸脂消泡剂。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补水保湿的食品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蛋白多糖3kg、银耳多糖12kg、壳寡糖5kg、透明质酸钠5kg、植物乳杆菌L-1373kg、赤藓糖醇50kg以及低聚果糖5kg。
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将上述赤藓糖醇在0.4MPa的条件下研磨30min后,经过200目的筛网过筛后,与植物乳杆菌L-137混合,制得备用品;将上述备用品与蛋白多糖、银耳多糖、壳寡糖以及透明质酸钠依次混合,制得上述食品组合物。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补水保湿的食品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蛋白多糖3kg、银耳多糖12kg、壳寡糖5kg、透明质酸钠5kg、植物乳杆菌L-1373kg、赤藓糖醇50kg以及低聚果糖5kg。
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将上述赤藓糖醇在0.4MPa的条件下研磨30min后,经过200目的筛网过筛后,与植物乳杆菌L-137混合,制得备用品;将上述备用品与蛋白多糖、银耳多糖、壳寡糖以及透明质酸钠依次混合,制得上述食品组合物。
上述备用品的制备方式具体如下:将植物乳杆菌L-137与1/10的赤藓糖醇混合,混匀后制得混合物一;再将上述混合物一与2/10的赤藓糖醇混合,制得混合物二;再将上述混合物二与剩余的赤藓糖醇混合,制得备用品。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补水保湿的食品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蛋白多糖3kg、银耳多糖12kg、壳寡糖5kg、透明质酸钠5kg、植物乳杆菌L-1373kg、赤藓糖醇50kg以及低聚果糖5kg。
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将上述赤藓糖醇在0.4MPa的条件下研磨30min后,经过200目的筛网过筛后,与植物乳杆菌L-137混合,制得备用品;将上述备用品与蛋白多糖、银耳多糖、壳寡糖以及透明质酸钠依次混合,制得上述食品组合物。将上述食品组合物填充至空囊中,制得硬胶囊剂。
上述备用品的制备方式具体如下:将植物乳杆菌L-137与1/10的赤藓糖醇混合,混匀后制得混合物一;再将上述混合物一与2/10的赤藓糖醇混合,制得混合物二;再将上述混合物二与3/10的赤藓糖醇混合后,再与剩余的赤藓糖醇混合,制得备用品。
上述空囊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将明胶与魔芋胶分别熔化后,以质量比3.5:1的比例(明胶与魔芋胶的质量比)混合,制得溶胶,将上述溶胶制模后,在85℃的条件下干燥10h,再拔壳以及裁割后制得空囊,上述空囊的含水率小于5%。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补水保湿的食品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蛋白多糖3kg、银耳多糖12kg、壳寡糖5kg、透明质酸钠5kg、植物乳杆菌L-1373kg、赤藓糖醇50kg以及低聚果糖5kg。
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将上述赤藓糖醇在0.4MPa的条件下研磨30min后,经过200目的筛网过筛后,与植物乳杆菌L-137混合,制得备用品;将上述备用品与蛋白多糖、银耳多糖、壳寡糖以及透明质酸钠依次混合,制得上述食品组合物。将上述食品组合物填充至空囊中,制得硬胶囊剂。
上述备用品的制备方式具体如下:将植物乳杆菌L-137与1/10的赤藓糖醇混合,混匀后制得混合物一;再将上述混合物一与2/10的赤藓糖醇混合,制得混合物二;再将上述混合物二与3/10的赤藓糖醇混合后,再与剩余的赤藓糖醇混合,制得备用品。
上述空囊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将明胶与魔芋胶分别熔化后,以质量比3.5:1的比例(明胶与魔芋胶的质量比)混合后,加入0.05wt%的高碳醇脂肪酸酯,待完全消泡后,制得溶胶,将上述溶胶制模后,在85℃的条件下干燥10h,再拔壳以及裁割后制得空囊,上述空囊的含水率小于5%。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补水保湿的食品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蛋白多糖1kg、银耳多糖8kg、壳寡糖1kg、透明质酸钠1kg、植物乳杆菌L-1371kg、赤藓糖醇30kg以及低聚果糖1kg。
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将上述赤藓糖醇在0.3MPa的条件下研磨60min后,经过180目的筛网过筛后,与植物乳杆菌L-137混合,制得备用品;将上述备用品与蛋白多糖、银耳多糖、壳寡糖以及透明质酸钠依次混合,制得上述食品组合物。将上述食品组合物填充至空囊中,制得硬胶囊剂。
上述备用品的制备方式具体如下:将植物乳杆菌L-137与3/20的赤藓糖醇混合,混匀后制得混合物一;再将上述混合物一与3/10的赤藓糖醇混合,制得混合物二;再将上述混合物二与4/10的赤藓糖醇混合后,再与剩余的赤藓糖醇混合,制得备用品。
上述空囊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将明胶与魔芋胶分别熔化后,以质量比3:1的比例(明胶与魔芋胶的质量比)混合后,加入0.05wt%的高碳醇脂肪酸酯,待完全消泡后,制得溶胶,将上述溶胶制模后,在80℃的条件下干燥14h,再拔壳以及裁割后制得空囊,上述空囊的含水率小于5%。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补水保湿的食品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蛋白多糖5kg、银耳多糖20kg、壳寡糖10kg、透明质酸钠10kg、植物乳杆菌L-1375kg、赤藓糖醇70kg以及低聚果糖10kg。
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将上述赤藓糖醇在0.6MPa的条件下研磨20min后,经过190目的筛网过筛后,与植物乳杆菌L-137混合,制得备用品;将上述备用品与蛋白多糖、银耳多糖、壳寡糖以及透明质酸钠依次混合,制得上述食品组合物。将上述食品组合物填充至空囊中,制得硬胶囊剂。
上述备用品的制备方式具体如下:将植物乳杆菌L-137与3/25的赤藓糖醇混合,混匀后制得混合物一;再将上述混合物一与1/4的赤藓糖醇混合,制得混合物二;再将上述混合物二与3/10的赤藓糖醇混合后,再与剩余的赤藓糖醇混合,制得备用品。
上述空囊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将明胶与魔芋胶分别熔化后,以质量比4:1的比例(明胶与魔芋胶的质量比)混合后,加入0.05wt%的高碳醇脂肪酸酯,待完全消泡后,制得溶胶,将上述溶胶制模后,在90℃的条件下干燥8h,再拔壳以及裁割后制得空囊,上述空囊的含水率小于5%。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本对比例中的甜味剂为蔗糖。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本对比例中,溶胶的原料仅有明胶。
效果例
征集志愿者240名,年龄范围为22岁-54岁,平均年龄为(37±4.308)岁,根据皮肤状态平均分为6组,分别试用实施例1-4组、对比例1组和对比例2组制作的产品,观察每组试用后的效果。另外,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可比性。
使用方法:取实施例1和实施例2制备而得食品组合物粉剂,以37℃以下的温水进行冲调,随即进行饮用;取实施例3、实施例4、对比例1以及对比例2制备的产品佐以温水进行食用。在此需要注意的是,每组食品组合物的食用量相同。服用时间为20天-30天。
志愿者排除标准:(1)自愿中断试用者;(2)对上述食品组合物具有过敏现象者。
表1试用效果
Figure BDA0003755896850000141
由表1中可以看出,志愿者的在食用本申请制备的产品后,肌肤含水量处于增长状态,并且肌肤处于丰满、润泽的状态,补水保湿效果较好。对比例1中由于甜味剂选用的蔗糖,因此其不适用于糖尿病患者或者不喜甜食的食用人群,而对比例2中虽然试用效果较好,但是保存效果比实施例3和实施例4制备的硬胶囊剂更差,可见魔芋胶作为溶胶的原料之一时能够有效提升硬胶囊剂的保存期限以及耐低温效果。
综上,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补水保湿的食品组合物,该组合物以蛋白多糖、银耳多糖、透明质酸钠及植物乳杆菌L-137为主原料,辅以赤藓糖醇及甜味剂制作而成,其能够有效改善肌肤保水性、充盈真皮层细胞外间质,同时还可刺激机体自身胶原蛋白和玻尿酸的产生,提升肌肤弹性和光泽。可见,该食品组合物能够有效解决护肤产品(外用)暂时为皮肤表面补水,而不能深入皮肤真皮层的问题,以上述方式能够改善肌肤状态,达到预期的补水保湿效果,使用价值较高。另外,该食品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不仅能够使得各原料的混合程度较好,还可使得食品组合物更便于食用者食用,便捷性高,同时适合批量化生产,经济效益较高。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补水保湿的食品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蛋白多糖1-5份、银耳多糖8-20份、壳寡糖1-10份、透明质酸钠1-10份、植物乳杆菌L-1371-5份以及甜味剂31-80份,所述蛋白多糖提取自鲑鱼鼻软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补水保湿的食品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甜味剂为赤藓糖醇和低聚果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补水保湿的食品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蛋白多糖3份、银耳多糖12份、壳寡糖5份、透明质酸钠5份、植物乳杆菌L-1373份、赤藓糖醇50份以及低聚果糖5份。
4.一种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补水保湿的食品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赤藓糖醇经研磨、过筛后,与植物乳杆菌L-137混合,制得备用品;将所述备用品与蛋白多糖、银耳多糖、壳寡糖以及透明质酸钠依次混合,制得所述食品组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品的制备方式具体如下:
将植物乳杆菌L-137与(1-1.5)/10的赤藓糖醇混合,混匀后制得混合物一;再将所述混合物一与(2-3)/10的赤藓糖醇混合,制得混合物二;再将所述混合物二与剩余的赤藓糖醇混合,制得备用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赤藓糖醇的研磨压力为0.3MPa-0.6MPa,且经研磨后,所述赤藓糖醇过180目-200目筛后再与植物乳杆菌L-137混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食品组合物填充至空囊中,制得硬胶囊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囊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明胶与魔芋胶分别熔化后混合,制得溶胶,将所述溶胶制模、干燥、拔壳以及裁割后制得空囊,所述空囊的含水率小于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明胶与魔芋胶的质量比为(3-4):1。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溶胶中加入0.05%的消泡剂,且所述消泡剂为高碳醇脂肪酸脂消泡剂。
CN202210857418.9A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用于补水保湿的食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51370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57418.9A CN115137076A (zh)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用于补水保湿的食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57418.9A CN115137076A (zh)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用于补水保湿的食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37076A true CN115137076A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12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57418.9A Pending CN115137076A (zh)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用于补水保湿的食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3707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78753A (zh) * 2024-01-16 2024-03-12 馨辰生物(广东)有限公司 补水保湿组合物、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3873A (zh) * 2009-07-16 2012-07-11 太阳星光齿磨公司 蛋白多糖含有物
CN107260702A (zh) * 2017-07-13 2017-10-20 西南科技大学 魔芋葡甘聚糖‑明胶基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09043548A (zh) * 2018-08-21 2018-12-21 广州能靓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物、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的产品及应用
CN109363006A (zh) * 2018-09-30 2019-02-22 深圳汉朔建元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胶原蛋白肽饮品
CN109907191A (zh) * 2017-12-12 2019-06-21 贵州四季常青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刺梨酵素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63788A (zh) * 2017-09-01 2020-05-15 好侍健康食品株式会社 用于促进透明质酸生成的组合物
CN112401244A (zh) * 2020-12-11 2021-02-26 多糖博士生物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中分子量银耳多糖和胶原蛋白肽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3875993A (zh) * 2021-12-07 2022-01-04 北京中科生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皱保湿、改善皮肤弹性的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3873A (zh) * 2009-07-16 2012-07-11 太阳星光齿磨公司 蛋白多糖含有物
CN107260702A (zh) * 2017-07-13 2017-10-20 西南科技大学 魔芋葡甘聚糖‑明胶基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11163788A (zh) * 2017-09-01 2020-05-15 好侍健康食品株式会社 用于促进透明质酸生成的组合物
CN109907191A (zh) * 2017-12-12 2019-06-21 贵州四季常青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刺梨酵素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43548A (zh) * 2018-08-21 2018-12-21 广州能靓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物、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的产品及应用
CN109363006A (zh) * 2018-09-30 2019-02-22 深圳汉朔建元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胶原蛋白肽饮品
CN112401244A (zh) * 2020-12-11 2021-02-26 多糖博士生物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中分子量银耳多糖和胶原蛋白肽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3875993A (zh) * 2021-12-07 2022-01-04 北京中科生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皱保湿、改善皮肤弹性的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78753A (zh) * 2024-01-16 2024-03-12 馨辰生物(广东)有限公司 补水保湿组合物、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62879B (zh) 具有滋润功效的银耳泥、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RU2473347C1 (ru) Композиция пребиотиков для нормализации микрофлоры организма
CN108142630A (zh) 一种具有排毒养颜功效的软糖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7293A (zh) 一种果皮酵素面膜及其制作方法
CN109619250A (zh) 一种植物胶皮型海藻粉凝胶糖果
CN101961298B (zh) 保湿组合物
CN103585097A (zh) 一种白及多糖载表皮生长因子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017093A (zh) 一种具有美容养颜及助眠功能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KR101464043B1 (ko) 카무카무분말이 포함된 팩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마스크 팩의 제조방법
CN103976203A (zh) 一种美容养颜的果冻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37076A (zh) 一种用于补水保湿的食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81733A (zh) 一种促进胶原蛋白作用的抗衰老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0215406A (zh) 一种水溶性***二酚面膜的制备方法
CN103976202A (zh) 一种可食用胶原蛋白果冻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43850A (zh) 一种可食用的海葡萄水凝胶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76211B (zh) 一种减肥的果冻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43802B (zh) 一种鲑鱼蛋白多糖保湿护肤乳液制备方法
CN107802516A (zh) 一种长效保湿护肤精华液
CN111067845A (zh) 一种天然植物多效修复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78463A (zh) 含有红叶藻提取物的组合物及其在化妆品的应用
CN108392442A (zh) 含有欧囊链藻提取物的组合物及其在化妆品的应用
CN107582423A (zh) 一种具有保湿功效的眼部精华
JP2000050842A (ja) 食品組成物
CN105166305A (zh) 一种保健口香糖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66308A (zh) 一种姜味口香糖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