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33285A - 一种超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33285A
CN115133285A CN202210872842.0A CN202210872842A CN115133285A CN 115133285 A CN115133285 A CN 115133285A CN 202210872842 A CN202210872842 A CN 202210872842A CN 115133285 A CN115133285 A CN 1151332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line
dielectric plate
gap
metal bridge
side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7284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33285B (zh
Inventor
叶亮华
叶大贵
董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1087284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332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332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332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332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332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2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operating wavebands
    • H01Q5/25Ultra-wideband [UWB] systems, e.g. multiple resonance systems; Pulse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6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base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78Combination of fed elements with parasitic elements
    • H01Q5/385Two or more parasitic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50Feeding or matching arrangements for broad-band or multi-band op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16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intermediate between the extremities of the antenna, e.g. centre-fed dipo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超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包括反射板、第一介质板、第二介质板、天线辐射体、寄生单元和馈电网络;所述反射板、第一介质板和第二介质板互相平行设置,第二介质板设置于反射板的上方,第一介质板设置于第二介质板的上方;天线辐射体印刷于第二介质板的上表面,寄生单元印刷于第一介质板的上表面;馈电网络与天线辐射体馈电连接。本发明采用了四个电偶极子组成两对电偶极子作为天线辐射体,天线辐射体由馈电网络馈电实现±45°极化辐射。天线辐射体上方采用了两个寄生子单元组成的寄生单元,提高了阻抗匹配,稳定天线辐射方向图。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超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在1.7‑5.1GHz频段内实现了非常稳定的增益和半功率波束宽度。

Description

一种超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站天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技术的快速发展,第五代通信技术已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此外,无线通信***还在汽车、物联网、金融技术等应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建议将2.515-2.675GHz、3.4GHz-3.6GHz和4.8GHz-5GHz的频段作为5G移动通信。与此同时,覆盖1710-2690MHz的2/3/4G移动通信***仍将继续使用很长一段时间的。
在此背景下,超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的开发、设计和优化显得尤为重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一直在努力设计各种双极化基站天线以满足宽带宽的需求,其中一个非常流行的类型是使用阵列或孔径共享配置设计多波段天线。然而,在这些天线中存在着陷波,无法满足超宽带的应用。此外,贴片天线由于其具备平面结构简单、低剖面的特点,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了提高贴片天线的带宽,通常采用耦合馈电、多段枝节等方案。然而,这些天线有限的带宽,还不足以满足各种应用的需求。
授权公告号为CN21265966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5G低剖面高性能超宽带天线振子及基站天线,天线振子通过独特的多边形辐射体结构加载三角形谐振结构,能够在不增加天线尺寸的情况下,改善天线频带和天线辐射性能指标。但是,其工作频段较窄,只覆盖了3.2GHz-4.2GHz,并且相对阻抗带宽仅为27%。
申请公布号为CN110323566A的中国发明专利提出了一种双极化多频超宽带基站天线,基站天线通过主辐射片与耦合巴伦电磁耦合,利用耦合巴伦馈电方式,可获得带宽更宽的网络,能够同时覆盖4G与5G网络频段。其工作频段较宽,覆盖了2.3GHz~5GHz,相对阻抗带宽为79%,但其工作频段仅包含了4G/5G网络,无法覆盖2/3G网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超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提高基站天线的阻抗匹配,使基站天线能够同时覆盖2/3/4/5G网络频段,且在各网络频段下均具备优异的工作特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包括反射板、第一介质板、第二介质板、天线辐射体、寄生单元和馈电网络;所述反射板、第一介质板和第二介质板互相平行设置,第二介质板设置于反射板的上方,第一介质板设置于第二介质板的上方;天线辐射体印刷于第二介质板的上表面,寄生单元印刷于第一介质板的上表面;馈电网络与天线辐射体馈电连接;
所述第一介质板和第二介质板均呈正方形;第一介质板中的两条相对侧边平行于X轴,另两条相对侧边平行于Y轴;第二介质板中的两条相对侧边平行于X轴,另两条相对侧边平行于Y轴;第一介质板和第二介质板的中心在XOY平面上的投影相重合;
所述寄生单元包括第一寄生子单元和第二寄生子单元,第一寄生子单元包括第一至第四条形偶极子,所述第一至第四条形偶极子的结构完全相同,分别设置于第一介质板四条侧边的边缘中部;第二寄生子单元由圆形金属贴片构成,设置于第一介质板的中央;
所述天线辐射体包括第一至第四电偶极子,所述第一至第四电偶极子分别设置于第二介质板四条侧边的边缘中部;第二介质板上的第一至第四电偶极子的位置分别与第一介质板上的第一至第四条形偶极子的位置相对应;每个电偶极子的两端分别与与之相邻的另外两条侧边上的其他两个电偶极子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柱,所述第二介质板通过支柱支撑连接于反射板的上方,所述第一介质板通过支柱支撑连接于第二介质板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介质板上的第一至第四条形偶极子中,每个条形偶极子由两块完全相同的矩形金属贴片组成,所述两块矩形金属贴片对称分布于第一介质板侧边的中点两侧,且两块矩形金属贴片之间由一定宽度的第一缝隙隔开,所述第一缝隙位于第一介质板侧边的中点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介质板上的第一至第四电偶极子中,每个电偶极子的中部由一定宽度的第二缝隙分隔成两段,所述第二缝隙位于第二介质板侧边的中点处,位置与第一缝隙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馈电网络包括第一缝隙传输线、第二缝隙传输线、第一馈电同轴线和第二馈电同轴线;
所述第一缝隙传输线和第二缝隙传输线均经过第二介质板的中心,其中,第一缝隙传输线沿Y轴方向延伸,第二缝隙传输线沿X轴方向延伸;第二介质板上平行于X轴的两条侧边上的两个电偶极子通过第一缝隙传输线连接,组成第一对电偶极子;第二介质板上平行于Y轴的两条侧边上的两个电偶极子通过第二缝隙传输线连接,组成第二对电偶极子;
所述第一缝隙传输线由互相平行且对称设置的第一侧传输线和第二侧传输线之间的间隙构成;第一侧传输线和第二侧传输线均印刷于第二介质板的上表面;
所述第二缝隙传输线由互相平行且对称设置的第三侧传输线和第四侧传输线之间的间隙构成;第三侧传输线和第四侧传输线均由三段子传输线依次拼接形成,其中,位于两端的子传输线印刷于第二介质板的上表面,位于中部的子传输线印刷于第二介质板的下表面,位于中部的子传输线与位于两端的子传输线之间通过金属化过孔连接;使得第二缝隙传输线与第一缝隙传输线在第二介质板的中心垂直交叉但又互不连通;
所述第一馈电同轴线的内导体与第一侧传输线连接,第一馈电同轴线的外导体与第二侧传输线连接;所述第二馈电同轴线的内导体与第四侧传输线连接,第二馈电同轴线的外导体与第三侧传输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缝隙传输线沿延伸方向分成至少三截,每相邻两截之间的宽度互不相等;
所述第二缝隙传输线沿延伸方向分成至少三截,每相邻两截之间的宽度互不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传输线位于第一缝隙传输线的X轴正方向一侧,第二侧传输线位于第一缝隙传输线的X轴负方向一侧;
所述第三侧传输线位于第二缝隙传输线的Y轴正方向一侧,第四侧传输线位于第二缝隙传输线的Y轴负方向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馈电网络还包括第一金属桥和第二金属桥;所述第一馈电同轴线的内导体通过第一金属桥与第一侧传输线连接,所述第二馈电同轴线的内导体通过第二金属桥与第四侧传输线连接;
所述第一金属桥和第二金属桥均设置于第二介质板的中部;其中,第一金属桥沿X轴方向延伸,第二金属桥沿Y轴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金属桥为印刷于第二介质板上表面的金属贴片;
所述第一金属桥为设置于第二介质板上方的金属条,第一金属桥的X轴正方向末端具有向下弯折的弯折部,弯折部的下端支撑于第二介质板上,以将第一金属桥的主体悬空设置于第二介质板上方,使得第一金属桥和第二金属桥互相垂直交叉但又互不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馈电同轴线和第二馈电同轴线由下往上穿过反射板;
第一馈电同轴线的外导体在第二介质板的下方通过金属化过孔与第二侧传输线连接,第一馈电同轴线的内导体穿过第二介质板后,在第一介质板的上方与第一金属桥的X轴负方向末端连接,位于第一金属桥X轴正方向末端的弯折部下端与第一侧传输线接触连接;
第二馈电同轴线的外导体在第二介质板的下方与第三侧传输线连接,第二馈电同轴线的内导体穿过第二介质板后与第二金属桥的Y轴正方向末端连接,第二金属桥的Y轴负方向末端通过金属化过孔与第四侧传输线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馈电同轴线的外导体连接于第二侧传输线的中点处,第一金属桥的弯折部下端连接于第一侧传输线的中点处;第二馈电同轴线的外导体连接于第三侧传输线的中点处,第二金属桥的Y轴负方向末端连接于第四侧传输线的中点处。
本发明采用了四个电偶极子组成两对电偶极子作为天线辐射体,天线辐射体由馈电网络馈电实现±45°极化辐射。天线辐射体上方采用了两个寄生子单元组成的寄生单元,分别是位于四个电偶极子上方的四个条形偶极子,以及馈电网络中央上方的圆形金属贴片,提高了阻抗匹配,稳定天线辐射方向图。通过以上结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超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在1.7-5.1GHz频段内实现了非常稳定的增益和半功率波束宽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的***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介质板的上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二介质板的上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二介质板的下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馈电网络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的辐射特性仿真结果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的增益变化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包括反射板1、第一介质板2、第二介质板3、天线辐射体4、寄生单元5、馈电网络6和支柱7。
所述反射板1、第一介质板2和第二介质板3互相平行设置,第二介质板3设置于反射板1的上方,第一介质板2设置于第二介质板3的上方;天线辐射体4印刷于第二介质板3的上表面,寄生单元5印刷于第一介质板2的上表面;馈电网络6与天线辐射体4馈电连接。
所述第一介质板2和第二介质板3均呈正方形;第一介质板2中的两条相对侧边平行于X轴,另两条相对侧边平行于Y轴;第二介质板3中的两条相对侧边平行于X轴,另两条相对侧边平行于Y轴;第一介质板2和第二介质板3的中心在XOY平面上的投影相重合。
所述支柱7的下端固定连接于反射板1上,支柱7的上端依次穿过第二介质板3和第一介质板2并与之固定;所述第二介质板3通过支柱7支撑连接于反射板1的上方,所述第一介质板2通过支柱7支撑连接于第二介质板3的上方。
如图3所示,所述寄生单元5包括第一寄生子单元和第二寄生子单元,第一寄生子单元包括第一条形偶极子511、第二条形偶极子512、第三条形偶极子513和第四条形偶极子514。所述第一条形偶极子511、第二条形偶极子512、第三条形偶极子513和第四条形偶极子514按照顺时针顺序分别设置于第一介质板2四条侧边的边缘中部;第二寄生子单元由圆形金属贴片52构成,设置于第一介质板2的中央。寄生单元5可以激发天线的±45°极化,并可改善天线的高频段辐射方向图。
具体地,所述第一条形偶极子511、第二条形偶极子512、第三条形偶极子513和第四条形偶极子514的结构完全相同,每个条形偶极子由两块完全相同的矩形金属贴片组成,所述两块矩形金属贴片对称分布于第一介质板2侧边的中点两侧,且两块矩形金属贴片之间由一定宽度的第一缝隙510隔开,所述第一缝隙510位于第一介质板2侧边的中点处。
如图4所示,所述天线辐射体4包括第一电偶极子41、第二电偶极子42、第三电偶极子43和第四电偶极子44(如图4中的矩形虚线框部分所示)。所述第一电偶极子41、第二电偶极子42、第三电偶极子43和第四电偶极子44按照顺时针顺序分别设置于第二介质板3四条侧边的边缘中部。
每个电偶极子的两端分别与与之相邻的另外两条侧边上的其他两个电偶极子连接。即第一电偶极子41、第二电偶极子42、第三电偶极子43和第四电偶极子44依次首尾相连呈正方形闭环。其中,在图4中位于第二介质板3的四个角上的三角形金属贴片用于作为传输线,将相邻的电偶极子互相连接。
第二介质板3上的四个电偶极子的位置分别与第一介质板2上的四个条形偶极子的位置相对应。具体来说,第一电偶极子41与第一条形偶极子511的位置相对应,第二电偶极子42与第二条形偶极子512的位置相对应,第三电偶极子43与第三条形偶极子513的位置相对应,第四电偶极子44与第四条形偶极子514的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偶极子41、第二电偶极子42、第三电偶极子43和第四电偶极子44中,每个电偶极子的中部由一定宽度的第二缝隙40分隔成两段,所述第二缝隙40位于第二介质板3侧边的中点处,位置与第一缝隙510相对应。
如图4至图6所示,所述馈电网络包括第一缝隙传输线61、第二缝隙传输线62、第一馈电同轴线63、第二馈电同轴线64、第一金属桥65和第二金属桥66。
所述第一缝隙传输线61和第二缝隙传输线62均经过第二介质板3的中心,其中,第一缝隙传输线61沿Y轴方向延伸,第二缝隙传输线62沿X轴方向延伸;第二介质板3上平行于X轴的两条侧边上的两个电偶极子(第二电偶极子42和第四电偶极子44)通过第一缝隙传输线61连接,组成第一对电偶极子;第二介质板3上平行于Y轴的两条侧边上的两个电偶极子(第一电偶极子41和第三电偶极子43)通过第二缝隙传输线62连接,组成第二对电偶极子。
所述第一缝隙传输线61由互相平行且对称设置的第一侧传输线611和第二侧传输线612之间的间隙构成;其中,所述第一侧传输线611位于第一缝隙传输线61的X轴正方向一侧,第二侧传输线612位于第一缝隙传输线61的X轴负方向一侧。第一侧传输线611和第二侧传输线612均印刷于第二介质板3的上表面。
所述第二缝隙传输线62由互相平行且对称设置的第三侧传输线621和第四侧传输线622之间的间隙构成;其中,所述第三侧传输线621位于第二缝隙传输线62的Y轴正方向一侧,第四侧传输线622位于第二缝隙传输线62的Y轴负方向一侧。第三侧传输线621和第四侧传输线622均由三段子传输线依次拼接形成,其中,位于两端的子传输线印刷于第二介质板3的上表面,位于中部的子传输线印刷于第二介质板3的下表面,位于中部的子传输线与位于两端的子传输线之间通过金属化过孔连接。如图6所示,其中虚线部分为印刷于第二介质板3下表面的中部子传输线部分。以上结构设计的目的在于使得第二缝隙传输线62与第一缝隙传输线61在第二介质板3的中心垂直交叉但又互不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缝隙传输线61沿延伸方向分成至少三截,每相邻两截之间的宽度互不相等。同样地,所述第二缝隙传输线62沿延伸方向分成至少三截,每相邻两截之间的宽度互不相等。
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馈电同轴线63的内导体630通过第一金属桥65与第一侧传输线611连接,第一馈电同轴线63的外导体与第二侧传输线连接612;所述第二馈电同轴线64的内导体640通过第二金属桥66与第四侧传输线622连接,第二馈电同轴线64的外导体与第三侧传输线连接621。
具体地,所述第一金属桥65和第二金属桥66均设置于第二介质板3的中部;其中,第一金属桥65沿X轴方向延伸,第二金属桥66沿Y轴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金属桥66为印刷于第二介质板3上表面的金属贴片。所述第一金属桥65为设置于第二介质板3上方的金属条,第一金属桥65的X轴正方向末端具有向下弯折的弯折部,弯折部的下端支撑于第二介质板3上,以将第一金属桥65的主体悬空设置于第二介质板3上方,使得第一金属桥65和第二金属桥66互相垂直交叉但又互不连通。
在图6中,为了便于显示本发明实施例中馈电网络6的具体连接方式,隐去了天线辐射体4。具体来说,馈电网络6各部分的连接方式如下:所述第一馈电同轴线63和第二馈电同轴线64由下往上穿过反射板1。第一馈电同轴线63的外导体在第二介质板3的下方通过金属化过孔与第二侧传输线612连接,第一馈电同轴线63的内导体630穿过第二介质板3后,在第一介质板3的上方与第一金属桥65的X轴负方向末端连接,位于第一金属桥65的X轴正方向末端的弯折部下端与第一侧传输线611接触连接。第二馈电同轴线64的外导体在第二介质板3的下方与第三侧传输线621连接,第二馈电同轴线64的内导体640穿过第二介质板3后与第二金属桥66的Y轴正方向末端连接,第二金属桥66的Y轴负方向末端通过金属化过孔与第四侧传输线622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馈电同轴线63的外导体连接于第二侧传输线612的中点处,第一金属桥65的弯折部下端连接于第一侧传输线611的中点处。第二馈电同轴线64的外导体连接于第三侧传输线621的中点处(即第三侧传输线621中,位于中部的子传输线的中部),第二金属桥66的Y轴负方向末端连接于第四侧传输线622的中点处(即第四侧传输线622中位于中部的子传输线的中部)。
本发明中,天线辐射体是由四个电偶极子组成的两对电偶极子,四个电偶极子的对称分布在介质板的四条侧边的边缘中部,每个电偶极子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电偶极子相连,四个电偶极子与四个条形偶极子寄生贴片相互作用,实现了天线的双极化。馈电网络包括有两条垂直放置的缝隙传输线,激发了天线辐射体的±45°极化辐射。同时,两条缝隙传输线分别采用多截不等宽度的子缝隙传输线组成,实现了良好的阻抗匹配。
天线辐射体上方采用了两个寄生子单元组成的寄生单元,分别是位于四个电偶极子上方的四个条形偶极子,以及馈电网络中央上方的圆形金属贴片。四个电偶极子与四个条形偶极子的寄生贴片相互作用,实现了天线的双极化;同时,寄生单元还起到了提高阻抗匹配,稳定天线辐射方向图的作用。
请参照图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的工作频段为1.7-5.1GHz,相对阻抗带宽为100%。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增益和半功率波束宽度在整个带宽内非常稳定,分别为8.2±0.7dBi和65°±5°。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超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在1.7-5.1GHz频段内实现了非常稳定的增益和半功率波束宽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超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射板、第一介质板、第二介质板、天线辐射体、寄生单元和馈电网络;所述反射板、第一介质板和第二介质板互相平行设置,第二介质板设置于反射板的上方,第一介质板设置于第二介质板的上方;天线辐射体印刷于第二介质板的上表面,寄生单元印刷于第一介质板的上表面;馈电网络与天线辐射体馈电连接;
所述第一介质板和第二介质板均呈正方形;第一介质板中的两条相对侧边平行于X轴,另两条相对侧边平行于Y轴;第二介质板中的两条相对侧边平行于X轴,另两条相对侧边平行于Y轴;第一介质板和第二介质板的中心在XOY平面上的投影相重合;
所述寄生单元包括第一寄生子单元和第二寄生子单元,第一寄生子单元包括第一至第四条形偶极子,所述第一至第四条形偶极子的结构完全相同,分别设置于第一介质板四条侧边的边缘中部;第二寄生子单元由圆形金属贴片构成,设置于第一介质板的中央;
所述天线辐射体包括第一至第四电偶极子,所述第一至第四电偶极子分别设置于第二介质板四条侧边的边缘中部;第二介质板上的第一至第四电偶极子的位置分别与第一介质板上的第一至第四条形偶极子的位置相对应;每个电偶极子的两端分别与与之相邻的另外两条侧边上的其他两个电偶极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柱,所述第二介质板通过支柱支撑连接于反射板的上方,所述第一介质板通过支柱支撑连接于第二介质板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板上的第一至第四条形偶极子中,每个条形偶极子由两块完全相同的矩形金属贴片组成,所述两块矩形金属贴片对称分布于第一介质板侧边的中点两侧,且两块矩形金属贴片之间由一定宽度的第一缝隙隔开,所述第一缝隙位于第一介质板侧边的中点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介质板上的第一至第四电偶极子中,每个电偶极子的中部由一定宽度的第二缝隙分隔成两段,所述第二缝隙位于第二介质板侧边的中点处,位置与第一缝隙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网络包括第一缝隙传输线、第二缝隙传输线、第一馈电同轴线和第二馈电同轴线;
所述第一缝隙传输线和第二缝隙传输线均经过第二介质板的中心,其中,第一缝隙传输线沿Y轴方向延伸,第二缝隙传输线沿X轴方向延伸;第二介质板上平行于X轴的两条侧边上的两个电偶极子通过第一缝隙传输线连接,组成第一对电偶极子;第二介质板上平行于Y轴的两条侧边上的两个电偶极子通过第二缝隙传输线连接,组成第二对电偶极子;
所述第一缝隙传输线由互相平行且对称设置的第一侧传输线和第二侧传输线之间的间隙构成;第一侧传输线和第二侧传输线均印刷于第二介质板的上表面;
所述第二缝隙传输线由互相平行且对称设置的第三侧传输线和第四侧传输线之间的间隙构成;第三侧传输线和第四侧传输线均由三段子传输线依次拼接形成,其中,位于两端的子传输线印刷于第二介质板的上表面,位于中部的子传输线印刷于第二介质板的下表面,位于中部的子传输线与位于两端的子传输线之间通过金属化过孔连接;使得第二缝隙传输线与第一缝隙传输线在第二介质板的中心垂直交叉但又互不连通;
所述第一馈电同轴线的内导体与第一侧传输线连接,第一馈电同轴线的外导体与第二侧传输线连接;所述第二馈电同轴线的内导体与第四侧传输线连接,第二馈电同轴线的外导体与第三侧传输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缝隙传输线沿延伸方向分成至少三截,每相邻两截之间的宽度互不相等;
所述第二缝隙传输线沿延伸方向分成至少三截,每相邻两截之间的宽度互不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传输线位于第一缝隙传输线的X轴正方向一侧,第二侧传输线位于第一缝隙传输线的X轴负方向一侧;
所述第三侧传输线位于第二缝隙传输线的Y轴正方向一侧,第四侧传输线位于第二缝隙传输线的Y轴负方向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网络还包括第一金属桥和第二金属桥;所述第一馈电同轴线的内导体通过第一金属桥与第一侧传输线连接,所述第二馈电同轴线的内导体通过第二金属桥与第四侧传输线连接;
所述第一金属桥和第二金属桥均设置于第二介质板的中部;其中,第一金属桥沿X轴方向延伸,第二金属桥沿Y轴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金属桥为印刷于第二介质板上表面的金属贴片;
所述第一金属桥为设置于第二介质板上方的金属条,第一金属桥的X轴正方向末端具有向下弯折的弯折部,弯折部的下端支撑于第二介质板上,以将第一金属桥的主体悬空设置于第二介质板上方,使得第一金属桥和第二金属桥互相垂直交叉但又互不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超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电同轴线和第二馈电同轴线由下往上穿过反射板;
第一馈电同轴线的外导体在第二介质板的下方通过金属化过孔与第二侧传输线连接,第一馈电同轴线的内导体穿过第二介质板后,在第一介质板的上方与第一金属桥的X轴负方向末端连接,位于第一金属桥X轴正方向末端的弯折部下端与第一侧传输线接触连接;
第二馈电同轴线的外导体在第二介质板的下方与第三侧传输线连接,第二馈电同轴线的内导体穿过第二介质板后与第二金属桥的Y轴正方向末端连接,第二金属桥的Y轴负方向末端通过金属化过孔与第四侧传输线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超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第一馈电同轴线的外导体连接于第二侧传输线的中点处,第一金属桥的弯折部下端连接于第一侧传输线的中点处;第二馈电同轴线的外导体连接于第三侧传输线的中点处,第二金属桥的Y轴负方向末端连接于第四侧传输线的中点处。
CN202210872842.0A 2022-07-21 2022-07-21 一种超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 Active CN1151332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72842.0A CN115133285B (zh) 2022-07-21 2022-07-21 一种超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72842.0A CN115133285B (zh) 2022-07-21 2022-07-21 一种超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33285A true CN115133285A (zh) 2022-09-30
CN115133285B CN115133285B (zh) 2023-01-17

Family

ID=83384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72842.0A Active CN115133285B (zh) 2022-07-21 2022-07-21 一种超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3328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66894A (zh) * 2023-03-17 2023-04-14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超宽带双圆极化天线
CN116093590A (zh) * 2023-03-16 2023-05-09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双宽频段双极化天线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314688A1 (en) * 1999-07-30 2001-01-30 France Telecom Printed bi-polarization antenna and corresponding network of antennas
CA2456937A1 (en) * 2003-06-26 2004-12-26 Andrew Corporation Antenna element, feed probe; dielectric spacer, antenna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with a plurality of devices
CN107994322A (zh) * 2017-11-10 2018-05-04 杭州睿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超宽频带双极化辐射单元
CN109066051A (zh) * 2018-09-13 2018-12-21 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超宽带高增益双极化全波振子天线
WO2020023997A1 (en) * 2018-07-31 2020-02-06 Netcomm Wireless Limited A multiband mimo antenna in a nested arrangement
CN111710972A (zh) * 2020-07-08 2020-09-25 哈尔滨众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多模双极化基站天线振子
CN111786083A (zh) * 2020-07-01 2020-10-16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5g低剖面高性能超宽带天线振子及基站天线
CN113964494A (zh) * 2021-10-14 2022-01-21 西安邮电大学 一种具有滤波特性的宽带圆极化天线
CN114614248A (zh) * 2022-03-28 2022-06-10 重庆邮电大学 加载高阻抗表面的宽带双极化交叉偶极子天线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314688A1 (en) * 1999-07-30 2001-01-30 France Telecom Printed bi-polarization antenna and corresponding network of antennas
CA2456937A1 (en) * 2003-06-26 2004-12-26 Andrew Corporation Antenna element, feed probe; dielectric spacer, antenna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with a plurality of devices
CN107994322A (zh) * 2017-11-10 2018-05-04 杭州睿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超宽频带双极化辐射单元
WO2020023997A1 (en) * 2018-07-31 2020-02-06 Netcomm Wireless Limited A multiband mimo antenna in a nested arrangement
CN109066051A (zh) * 2018-09-13 2018-12-21 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超宽带高增益双极化全波振子天线
CN111786083A (zh) * 2020-07-01 2020-10-16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5g低剖面高性能超宽带天线振子及基站天线
CN111710972A (zh) * 2020-07-08 2020-09-25 哈尔滨众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多模双极化基站天线振子
CN113964494A (zh) * 2021-10-14 2022-01-21 西安邮电大学 一种具有滤波特性的宽带圆极化天线
CN114614248A (zh) * 2022-03-28 2022-06-10 重庆邮电大学 加载高阻抗表面的宽带双极化交叉偶极子天线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93590A (zh) * 2023-03-16 2023-05-09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双宽频段双极化天线
CN116093590B (zh) * 2023-03-16 2023-06-02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双宽频段双极化天线
CN115966894A (zh) * 2023-03-17 2023-04-14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超宽带双圆极化天线
CN115966894B (zh) * 2023-03-17 2023-05-12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超宽带双圆极化天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33285B (zh) 2023-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77227B1 (en) High efficiency feed network for antennas
CN115133285B (zh) 一种超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
US8354972B2 (en) Dual-polarized radiating element, dual-band dual-polarized antenna assembly and dual-polarized antenna array
US9077070B2 (en) Tri-pole antenna element and antenna array
CN108429005B (zh) 一种高隔离度平面10天线mimo***、5g移动终端
CN109904609B (zh) 宽带圆极化滤波天线
CN110112562B (zh) 一种小型宽带差分激励双模双极化基站天线
EP2999046B1 (en) Multi-antenna system and mobile terminal
CN110233332B (zh) 基于枝节加载和寄生结构的基站天线
CN111262005B (zh) 适用于5g基站的双极化宽带磁电偶极子天线单元及天线阵列
US20230017375A1 (en) Radiating element, antenna assembly and base station antenna
CN114976665B (zh) 一种加载频率选择表面辐射稳定的宽带双极化偶极子天线
CN110474157A (zh) 一种移动通信频段印刷单极子天线
CN113054420A (zh) 天线结构及单一双极化天线阵列
CN114498003B (zh) 一种低剖面低交叉极化的双极化电磁偶极子天线
CN111600116A (zh) 基站天线振子及天线
WO2024120091A1 (zh) 天线辐射单元、天线阵列及天线性能调节方法
CN110676579A (zh) 一种平面扩频宽带基站天线
CN212380562U (zh) 一种层叠式差分宽带基站天线
CN112701450A (zh) 一种多模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
EP3544115B1 (en) Balanced dipole unit and broadband omnidirectional collinear array antenna
CN111697326A (zh) 超宽带Vivaldi天线
CN113937473B (zh) 一种小型圆极化Vivaldi天线、控制方法、移动通信***
CN114069215B (zh) 一种双同频双极化辐射单元及天线
CN210607617U (zh) 一种平面扩频宽带基站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